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例6篇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1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研究出乡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优势。由于乡土历史资源在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的到,人物、事件都是土生土长的,且乡土知识是大多数学生已有所闻,但又不甚清楚,因此他们有兴趣去了解。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学生引以为豪的最佳材料,可成为激发和培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情感的生动教材。同时乡土史与祖国历史血脉相连,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众多辅导材料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进行南宫姓氏演变探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提出的一种课型,主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长见识,培养学习兴趣。 南宫这片神奇的土地,天宝物华,人杰地灵,有很多值得学生去搜寻研究的知识。在初中第一学期历史课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为南宫姓氏由来及演变,活动分三个板块。

1.抄写《南宫县志》碑文,了解南宫地名由来

在这个活动中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南宫县志碑抄写碑文,自己借助工具书进行翻译,捕捉信息,比比哪个小组进展的速度快,获取的有效资料多。这个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最后获悉,南宫自汉置县一直沿用此名。春秋时期周朝时有个复姓南宫名适字子容的鲁国人,曾寓居此地,很有德望,是当时名人,称南宫子,刘邦用此人姓氏做县名,以示为“礼义之乡”,这就是南宫县名的由来。

2.参观文化广场,了解南宫姓氏的演变

在上一环节结束后学生提出质疑,这个说法有问题,我们南宫根本就没有姓南宫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带领学生到文化广场参观,看广场文化中关于南宫姓氏演变的记载:自春秋时期,南宫姓氏在南宫生息繁衍,在汉代达到繁荣,在汉代末年南宫姓氏应政事变革,后代为了避免迫害,进行了分支,一支改为姓南,一支改为姓宫(还有一支远赴韩国),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3.借韩国南宫姓氏认族事件,体现学习历史知识的意义

给学生讲韩国认的故事。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南宫市委市政府接到消息准备迎接韩国南宫姓氏认族团,市委立刻成立研究南宫姓氏的起源小组,专门请教了历史学专家,翻阅南宫历史,为接待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认族之后,韩国表示了到故里投资的意向。

讲完故事后让学生讨论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如果没有文字的记载,没有专人的研究,此次接待事件就不会成功。

二、借力名胜古迹,开展历史溯源

南宫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许多古老、美丽的传说,在历史的变迁中也保留下来众多的名胜古迹,当向学生介绍本地区历史文化遗存时,学生会更加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从而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感到自豪。

1.千年古刹,激发民族自豪感

南宫普彤塔为中国佛教第一塔,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是第一批御准传法的高僧、汉传佛教开宗传代的始祖和尚摄摩腾、竺法兰到达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佛塔。塔高约28米,共九级,为八角楼阁式实心砖塔,塔身每级出檐,檐下翘置斗拱。

组织学生参观前,让学生到网上、书籍中、民间搜集材料,在班内交流,学生心中就会产生年代的概念,知道了东汉是哪一年至哪一年,朝代的前后顺序,逐步地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丹朱古墓,培养历史溯源的兴趣

丹朱墓位于北胡办事处小关村西北。丹朱为尧之子,死后葬于南宫。现墓高约12米,墓区占地3000平方米,封土完好。据《南宫县志》(康熙版)记载“侯冢在紫微山,或日丹朱墓。”故老云:“古有隧道,直抵冀州学南,今洞口尚存”。学生都听过尧舜禹治水的故事,当听说尧的儿子葬在南宫时,不由地产生了亲近的感觉,主动到网上搜集尧舜禹时代的历史记录,并主动与同学交流信息。

三、拜访革命圣地,激发爱国主义教育

南宫曾是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冀南区党委、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冀南抗日游击军区机关所在地,是当时冀南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小延安”之誉。邓小平、、、宋任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南宫人民为全国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南宫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还保留着原来风貌。

冀南烈士陵园座落在南宫旧城西南隅,是河北省三大烈士陵园之一,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始建于1946年3月。园区占地22.7万多平方米,烈士纪念塔南北两面分别刻有和邓小平题词。陵园内安葬着633名烈士遗体,并展录着原冀南区44个县28000多位革命烈士的英名、遗物等,1989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2

如果从清帝国的瓦解算起,大众对清官的这种好奇和“窥探”已经持续了百年,清宫魅力却丝毫不减,它究竟还有什么可供消费的“资源”?在不同时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清宫热”,又怎样引导甚或迎合着观赏者对历史的想象?面对清官,正说也好,戏说也罢,既然是讲故事,还是让我们从头道来。

民初:解禁后的“狂欢”

1912年,老大帝国轰然坍塌。言说者面对原本属于“”的这一段历史,“解密”的热情空前高涨。期刊编辑和大小书商们也很快发现了这一大“商机”,直接的反映便是出版市场上快速形成的“清官热”。清官、官场、政治事件、皇家轶事,均成为历史写作者们热衷写作的对象。不论是掌故笔记(如许指严、狄保贤等人的笔记小说),还是历史演义(如蔡东藩、许啸天等人的长篇演义),关于有清一朝的“故事”绝不愁没有读者。“辛亥以后,国人喜谈胜朝遗事,尤乐道宫禁轶闻,大抵得诸传闻者十之二三,出诸附会者又十之三四,欲求语有本源,堪作一朝信史者,十不一二觏,识者悲之。”(迦龛《清宫谈旧录》,《小说大观》第9集第1页)

事实上,清朝的终结,不单单是一个王朝的终结,更是整个中国帝制时代的终结,因此,民初时读者和写作者面对历史的热情,并未单独集中于清宫,在新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之下,所有的历史都面临着重新书写的可能。民初的通俗历史写作潮中,自上古史到晚清史,均有不同热度的呈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清史写作无疑是热点中的热点,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段历史还没有权威的“官修”文本,相对而言,发挥空间最大;二是如前所述,由于“解禁”,必然带来言说的。恰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刚刚结束时在影视和文学中兴起的“‘’题材热”,“禁忌的划定,极为有力地加强了大陆社会的精英知识分子某种斗牛士式的‘突破’的热情,以及市民心态定的‘禁书’、‘禁片’情结,引发了一种对‘’、真相、珍闻,对当代政治悲剧、政治内幕、秘闻的空前的,不间断的关注与热度,并在不断地强化、制造着一种特定的政治文化‘窥视癖’的类型”。(戴锦华《隐形书写》,第77页)这段分析转接到民初知识分子的身上似也完全契合,历史解禁引发的窥视热潮,就这样在文学市场上促成了一次消费热潮。

和当下大众文化中的“清宫热”相比,民初对于清官的消费自有其“时代特色”。换言之,民初的读者和写作者们向历史索取的和当下大相径庭。中国本有隔代修史的传统,其好处显而易见,便是可以更多地保证历史的客观性,当然,修史者所受的限制也相对较少些。民初与清宫清史相关的写作在这些方面则欠缺明显,大部分带有鲜明倾向性和情绪化特征。以面对历史的姿态而论,民初的清史写作不论形式如何,大抵可分为“正说”和“野史”两大类。考虑到这类写作对面对的多为通俗文学消费市场,后者的受众面更广是可想而知的。即便是以严肃态度面对历史的写作如蔡东藩的《清史通俗演义》,力求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唐史通俗演义·序》),也不可能在写作中完全放弃民众喜闻乐见的“轶闻”,以《清史通俗演义》为例,诸如“太后下嫁、顺治出家、血滴子、乾隆身世”等,虽不如其他书中重笔渲染,但也颇有涉笔。至如以“宫闱秘史”为卖点的历史小说,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就不难想见。

“正说”和“野史”,在很多时候相互杂糅,难以分辨。民初清史写作潮中最先兴起的笔记小说,从内容上说往往包罗万象,从有据可查的典章制度至道听途说的秘闻志怪,从作者的亲身经历到古老相传的传说故事,均能涵括其中。许指严向被视为此类笔记小说作家之代表,许本人自幼便随祖父游宦,其笔下的清史轶闻多得之于此,再加上之后自己的考证,至少读起来可信度是颇高的。他以乾隆南巡为题材的《南巡秘史》风行一时,日后关于乾隆下江南的诸多“戏说”之作,其材料多源于此。至于《十叶野闻》,则将视线转移至宫廷生活,正史背后的种种宫闱秘闻,与军国大事的正面书写相比,对于其读者而言,想必是提供了另一种阅读趣味。这类笔记小说,因虚实杂糅,一般读者很难进行分辨,其中相当多的部分成为后来的清官消费中的热门话题。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3

[关键词] 历史文化纪录片;古典审美;意境;文化传承

严格说来,学界并没有对“历史文化纪录片”一词进行准确定义。单就某一部具体的作品而言,它可以被划入到历史纪录片、传记纪录片或人文地理纪录片等类型,但整体而言,这些作品在内容上都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纪录和再现。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历史文化纪录片是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历史文物、文化景观等的记录,刻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并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①

21世纪以来,历史文化纪录片在纪录片创作中异军突起,较大型的就有《考古中国》《复活的军团》《新丝绸之路》《晋商》《徽商》《1405―郑和下西洋》《再说长江》《故宫》《江南》《昆曲六百年》和《敦煌》等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和观众良好的口碑。以《故宫》为例,其播出第一周,收视率就达到了8.05%,第二周又上升到9.56%。②在央视一套同期播出的57个节目中,《故宫》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综观以上电视纪录片,观众可以感受到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大型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气息,一种穿越时间的历史感和空间上的阔大感以及一种悠远绵长的况味。画面的精美绝伦、阐述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由浅入深、娓娓道来,仿佛让观者在视觉盛宴中完成了一次文化的洗礼,惊觉在以前的影像中被遮蔽了多年的民族历史文化的魅力,如果我们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词便是“古典”,它包括了尘封的历史、复古的情怀、永恒的魅力和对文化的主动传承。

古典唯美的意境营造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本质在于其历史文献性,但作为一种媒介表现手段,其历史精神是与其艺术表现紧密联系的。德国电影理论家克劳斯•克莱梅尔说:“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历史文化纪录片美学的基本立足点在于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相互作用,创作者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处理。有人说过:“中国美学的精髓在于诗,而不在于叙事。”但要记录厚重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叙事是绝对不能缺席的。问题是如何叙事?时间的尘埃中,一切已不能被轻易地解读。以前的纪录片处理方式是保守的说教,唯有此,“纪实”感方能凸显,但这也是保守和缺乏生动的。而21世纪的中国纪录片作者似乎很明白一点:惟有让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文化在今天重新浮现它的诗意,那么诗意后面的厚重和审视才是可见的。他们选择了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使其成为表达诗意的必要媒介。“意,指的是创作者在作品中表露的主观思想感情;境,指的是创作者在作品中对客观存在的描绘和刻画。然后,创作者将这主客观两方面内容,有机地融会在一起,形成一种统一而又独特的境界。”③这种统一和独特在新时期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中体现为唯美的画面与凝重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于是,不只有故纸堆,不只有不可辨认的遗迹,不只有口头的追忆,还有更多鲜活的人和故事――我们惊觉:历史可以如此轻盈!创作者们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已经逝去的和正在逝去的典型,以技术置换记忆,用影像书写缅怀,不遗余力地营造着唯美的意境,将浓酽古典的传统文化韵味或含蓄或肆意地表现出来,完成了一份必不可少的文化存留。

2008年的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就是一部唯美意境的典型作品。该片以再现、纪实、动画等影像手段勾勒高雅经典的昆曲与沧海桑田的昆曲史,还原其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处境,使得一个难以驾驭的阳春白雪的戏曲题材活色生香、美轮美奂,观众如身临其境。片头开始前的水墨动画呈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盛开的水墨莲花、渐起的楼阁,加之一咏三叹的优美旋律,不禁让人回归到中国传统的古典意境中。现代技术也使得经典绘画在观众面前活灵活现起来,如第一集中的姑苏太平盛况,描绘的就是在明朝绘画《南都繁会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动画处理,通过以少量的活动影像来代替生动的社会场景,且所选绘画皆为传统绘画精品,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一种生动的魅力。同时,正如解说词所说“昆曲是可以听的园林,园林是可以看的昆曲”,美丽的苏州园林也成为作者与观众找寻昆曲文化源头的现实途径。片中还反复出现着戏装的婀娜多姿的少女的艺术表现性镜头,作为一小段叙事的停顿,她们或轻舞水袖,或摆弄金扇,不时地出现在背景以园林、古典绘画、艺术光影的前面――这些手段、手法和元素的运用,都形成了全片在视觉上所力图营造的一种古典意境美。

而12集的纪录片《故宫》之所以在收视率上取得成功,是因为创作者们在荧屏上重塑了一个庄严美丽的古代皇宫。该片不仅在画面,而且在声音的设计、音乐效果方面都是按大片标准去做的,用导演周兵的话说就是:如果声音和画面的品质提高到一定程度的话,大家肯定会被它们吸引。在拍摄中为了达到真实但不限手法、唯美而不失庄重的目的,编导们运用了各种手段:访谈、纪实、建筑空镜和风光空镜、静物定点摄影、史料图片、延时摄影和真实再现,甚至三维动画。540分钟的播出片中经过计算机处理和制作过的画面多达76分钟。剧组聘请大量电影专业人士参与制作,无论在导演、摄影、灯光、美术、音乐和解说词方面都引入了电影技术,甚至还借鉴和学习了戏剧和电影的手法。纪录片《敦煌》中展示了莫高窟三号洞的《千手千眼观音》,这幅壁画融合了当时中国所有的绘画技法,在极度约束的环境中实现艺术创作上的奔放自由,又包含着悲悯和宽容的精神,正是中国古典审美的极致体现。

对于电视观众来说,美轮美奂的画面是构成吸引力的必要条件。这些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精美细腻效果正是得益于正在普及的高清摄影技术,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美学在创作者心中的集体苏醒。传统美学或者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演变中的沉淀与积累,它虽然隐在,但却能为任何时代的文化转型或嬗变提供积蓄力量和营养推动,因为传统是维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中国传统美学具有独特的思维优势和风韵,在一个喧嚣的文化时期我们可能忽略了它,但艺术内在的延续以及一个民族的习俗、伦理和审美等仍旧能以基因的方式留存并在某个时刻醒来。21世纪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作者们试图回归到民族的内在,唤醒大众的记忆。

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视像是感性的,但本质必须是理性的。在以感觉和情感为中介的解读中,观众加深并扩大对历史文化的审美感受。优秀的纪录片应该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在记录文物、事件、人物的过程中,用影像背后的精神实质来感染和打动观众,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反思历史,鼓舞人们开辟人生,创造生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在《故宫》研讨会上指出:“《故宫》的文化意义在于它终于将凝聚了五千年文化的非常厚重的内容用电视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使世界发生震撼,让中国人为之骄傲。从媒介意义上讲,作为大众强势传媒的中国电视最近几年面临着相当复杂的价值判断,其媒体的功能和价值,在产业化、娱乐化的喧嚣中开始迷失方向。《故宫》把媒体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应具有的尊严带到了观众面前。”

当前,中国文化面临着向现代文化过渡的转型任务,如何把握好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是文化传播者们肩负的重要使命。香港学者金耀基在《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中曾说道:“中国的现代化所意含的不是消极地对传统的巨大摧毁,而是积极地去发掘如何使传统成为获致当代中国目标的发酵剂,也即如何使传统发挥正面的功能。”纪录片创作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其创作观念、审美判断代表了一定文化的价值取向。在题材上,无论是《考古中国》对深埋地下的中国古代文明的揭示,《复活的军团》和《新丝绸之路》等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再次探索,《徽商》和《晋商》从当下的视角对历史和传统进行审视和哲理性反思,还是《故宫》《昆曲六百年》和《敦煌》对濒临消逝的文化载体进行的记录和拯救,21世纪的优秀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者们正试图“恢复中国人对传统美学的自信”,重拾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

在内容上,这些纪录片将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与提高学术性相结合,不仅有经过几十年研究得出的公认结论,也有尚无定论的见仁见智之说,还有学术界最前沿的信息,是既有资料价值、鉴赏价值和普遍的教育意义,又能体现学术研究成果的传世佳作与精品。以《故宫》为例,全片集数较多,但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皇权至高无上、大一统思想和礼制天下。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体制的核心,说的是中国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个核心观众们并不陌生,如果一味地解说和专家访谈势必导致说教和乏味,但通过故宫的建筑、宫廷收藏、宫廷政务、生活典章制度和宫廷西洋风等来了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该片的文字功底扎实,所收集的文史资料达到两千多万字,里面包含的学术价值,代表了当前文史界的一个学术水准,包括其中的观点、史实都经过专家的认定,而且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真实的。之所以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和付出如此努力,导演的话很有说服力:“……用现代影视的方法来传播中国文化,告诉大家中国人拥有什么样的文明,中华民族是怎样传承这些文明的。这是一个很明确的目标。”

这些作品更为可贵之处在于带领观众穿越时光的同时,还让他们穿越传统思维和价值的坐标,重新审视历史和文化。这些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作品与现实紧密关照,传递着述古概今、借古鉴今的信息。例如《敦煌》中,大家特别关切的莫高窟藏经洞文物流失,和清朝衰落、官吏腐败、东西方列强的侵略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讲清因由,可以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有效地制止当今的文物被盗与外流。又比如一般不对公众开放同时却在受自然侵蚀的洞窟,正是因为这次的拍摄记录,得以永久性地保留。从这个角度来说,作品的贡献远远不止于一部电视纪录片,它们更能够当之无愧地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在当下浮躁的文化生态中,在社会泛娱乐化和影视剧无所不用其极的炒作浪潮中,这样一批历史文化纪录片以理性、智慧、质朴的光芒照亮人们的心灵,让大众沐浴到中华文化和文明的洗礼,学习虔诚地对待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这样一群与清贫寂寞为伍的艺术家以道德和责任为坚守,守望大众的精神家园,为整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增添了财富。

注释:

① 李杨:《新世纪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研究》,广西大学,2008。

② 赵曦:《经典文化的经典传播――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故宫〉研讨会综述》,《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③ 高鑫:《电视艺术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参考文献]

[1]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 彭文祥.电视纪录片美学三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4

5月,骄阳当空,黄澄澄的阳光将整座北京城染上亮金色。天安门前的长安大街上,热暑将马路地表蒸出了一股腾腾的油气。在故宫博物院内,一座80年前被太监烧毁的花园,复建峻工了。80年前的那场无名大火,烧毁了这座名为建福宫的后花园,也把无数的珍宝和皇室残喘的旧梦烧得一干二尽片瓦不留。80年来,这块区域一直沉睡在废墟之下,始终被封锁起来不对外开放。现在即使它重新被建好,人们也看不到园内由1000根6米长、40厘米宽大木材建成的延春阁,也见不到这个共享了3000根大型木料、12万余件瓦件、2800多克金箔装饰彩画的富丽堂皇的花园。以后它将用作接待高级贵宾以及其它活动的特殊场所。

2年后,IBM公司或许能够弥补人们这个遗憾,它将以虚拟现实技术来取代现实中不对民众开放的故宫古建筑区域。只要有足够的带宽和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人们就可以在各种地方,包括家里和世界任何角落自由自在地逛故宫了。网上的故宫最大程度上,将和参观现场一样有趣和震撼。理论上,那些不对外开放的地区,民众也有机会能透过网络参观。效果不输给现场目睹。

紫禁城,是许多中国人一生之中必须朝圣一次的地方。这块区域承载着中华民族复杂的情感,是中国人的圣地。但事实上,有许多人一生也没能来故宫一次。而即使到了故宫,还很有可能遇上展馆正在进行检修无法参观或是展区太大走不动的情形。更遗憾的是,许多参观群众,包括国人和外国游客对这个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皇城背后的历史不清楚,使得参观变成一种徒具形式的走马看花。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全世界的网络冲浪者将可以在互联网上潜入一个具有真实空间感的虚拟故宫,在巴格达或是阿拉斯加的网上游客可以如同现实一般进入北京紫禁城内,在网上看到故宫的每一个角落,可以看到那些故宫不对外开放的神秘地带,也可以看到平时无法展出的文物,并且以360度细读文物的细节。甚至用最新的技术,让历史文物配合上互动形式的解说,详尽的介绍每一项文物的历史意义。还可以请虚拟志愿者担任导游,解说故宫的文物历史,以及回答问题。更进一步来说,游客彼此还可以进行虚拟交流,虚拟拍摄。“文化的生命只有通过兼收并蓄和不懈地创新才能保持恒久的活力,在开放和发展中成就其精深和博大。”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说。

数字化成了故宫长期以来关于展览、参观、文物管理、保护所遇难题的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故宫造册文物有100万件以上,由于故宫本身是古建筑而不是现代化的博物馆,大部份的文物无法陈列展示,数字化后文物展出的难题便可以得到解决。以虚拟的方式展出文物,不需要考虑气候、天灾,一个虚拟的文物库,游客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同时也可以降低故宫有限的参观人流承载负担,可谓一举数得。

IBM和故宫计划建立一个3D表现形式的虚拟故宫,这个计划特别之处在于它将植入最新的互动的功能,通过虚拟技术与故宫现场展览整合,达成更有效的教育和展示效果。从2002年故宫网站开通到现在,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功能愈来愈强大,它已经初步实现了网上数字故宫的功能。只不过这个数字故宫还是二维的。“我们还不满意这样的效果,我们希望故宫文化展示平台能达到真正的世界水平。”故宫资料信息中心主任胡锤说。随着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RML的进化,X3D规格的确定,许多三维效果原来不能在互联网相融的情形,现在得到了解决。这使得三维效果的数字故宫有机会能在互联网上实现。“帮助身处故宫之中或居于全球各地的观众游历紫禁城,提供更便利、更生动有趣和令人震撼的历史文化之旅。”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说,“为每天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提供更好的导览服务,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这项名为“超越时空的紫禁城”计划,将着重在故宫的古建筑、古文物的虚拟重建,并以讲述历史和互动形式表现出来,目标是为让全球的访客提供具有震撼效果的吸引力。它将不是一个传统的网页,而是一个完全潜入式的、具有空间性的、游客可以操作的,和实际紫禁城的空间场馆在建筑和历史上相呼应的世界。IBM公司为此专门请技术部门开发服务院内展览的系统,并向故宫保证整个计划到执行各方面都将保证高质量以维护中华文化的尊严与庄重。

在文物展馆操作信息化项目IBM不独专对中国的故宫。在此之前,IBM还完成过世界许多知名的博物馆的信息化工程,其中包括埃及国家博物馆、俄罗斯冬宫、法国卢浮宫、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文物数字化的应用能让文物展示平台变得没有疆界限制。以IBM资助的米开朗基罗“佛罗伦萨圣母”项目为例,这个高七英尺,在一整块大理石上制作,有四个比真人还大的人像,IBM公司以3D影像技术,将其数字化再现,使得在线的观众可以从三维复制图中看出每个细节,包括米氏刻刀雕刻的痕迹。这个作品原本收藏在佛罗伦萨大教堂歌剧博物馆,但数字化后,全球13个博物馆、学术单位、图书馆、艺术馆都可以看到这个多媒体展示。俄罗斯冬宫博物馆数字化后,也为全球35个国家的博物馆、画廊、图书馆和大学捐赠了60多个多媒体展示亭,还将300多万件数字复制艺术品存入图书馆数据库,扩大及深化了文化研究、传播、保护等领域的效果。

和中国相似,身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在这方面经验较早。一项名为“永恒的埃及”项目得以使埃及最重要的古遗址、文物、人物和历史汇聚成一种史无前例的多媒体体验。它将埃及室内室外的收藏品、遗址、古器物、人物整合起来成为一个复杂的数据库,通过手持数字导览器,以详细的文字、图像和动画帮助游客了解博物馆内所陈列的古物。“通过多方面的整合,埃及以一种超乎人们想象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埃及的文化遗产才得以被世界所知,这不只是法老时代的埃及,而是我们全部文化遗产。”埃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档案中心主任法蒂・萨利赫博士说。

在中国的“超越时空的紫禁城”项目计划中,参观者可选择参观紫禁城历史上的某些重要的历史景点,而在参观这些景点的时候,宫殿古建的故事是用一种被体验、而非仅仅是被讲述的方式来展现。“象乾隆王朝、1644年农民起义,以及过去的皇宫怎样演变成现今的故宫博物院这些历史故事,都可以在‘可参与文化空间(PCE)’中以象戏剧一样的形式形象表现出来。” IBM公司中国信息无障碍中心主任郭维德先生说。“参观者本人将以栩栩如生的角色形象来代表,而这些角色可以和由计算机生成的历史上的角色进行交互,诸如与过去的朝廷要员。”

这个所谓“可参与文化空间(PCE)”的技术,将把虚拟的和实际的宫殿整合起来。除了互联网的虚拟皇城外,观众2年后到故宫博物院参观,还可以在各个景点所设的解说台前,进入“虚拟版”中进行探索,增强他们对于博物院的游览体验,同时也和此时此刻正停留在这个虚拟空间中的其它游客进行交流。

被新技术保护的古文物

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主任胡锤先生接受了本刊独家专访。

《互联网周刊》:博物馆信息化以后带来的好处是什么?故宫有没有疑虑部份?

胡锤:很多人不理解信息化是什么?它不该只是单纯的技术解决方案,我们觉得它应该是一个工作方式。重点应该是放在让信息化提升我们的工作水平,它完善的模式可以使得我们目前的工作变得更严谨更有条理更规范化。包括影像数据管理、流程控制等等,帮助很大。从之前建立网站、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一直在摸索信息化的意义。目前我们肯定的是,信息化不该是目的,不能盲目去跟进一个新技术,而是应该让技术为文化来服务。博物馆应该有教育的角色。我们想的是如何用新技术去协助、加深、学习、宣传历史教育,来丰富人,来提升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故宫信息化是以服务故宫整体工作来进行的。我们希望它对整体工作有所帮助。我们所有工作都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

《互联网周刊》:故宫的信息化整体情形大概是怎么样?

胡锤:故宫的信息化从1997年到现在,进行将近十年了。现在整体框架已经完成。包括网络支持下的数据采集、加工、利用的数字平台。这个平台在影像、文本、历文文档、视频、音频每一项都涉足了。整个平台都还在不断完善中。除了数字采集外,我们还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工作平台以及文化展示平台。前者包括应用系统,通过网络整理运用数据的平台。软件开发是中科院的中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我们1992年就开始合作了。前几年我们致力于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采集。我们单位名叫资料信息中心,特别强调的是资料的采集和整理。此外我们建了公文流通、文物管理、古建信息管理、文档的利用与检索平台。这次和IBM公司合作的,是文化展示平台的部份。在这部份,以前我们所做的,只是一个网站。我们现在觉得网站平台需要更新了,它需要发挥更好的功能,不应该只是一个网站。

《互联网周刊》:信息化管理上的基础采集完成了多少?

胡锤:我们采集了50万张影像数据,都已存入数字平台。所完成的数据压缩之后大概有几个T,只占总数的47%。这些数据在内网上能自动支持各项业务系统。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些数据能在用户终端下载。这方便了研究领域的运用。以前用胶片拍摄的数据,现在都已完成数字化转换了。为此我们之前还专门研究过数字和胶片拍摄的差异,发表过学术报告。我们已经建立完成一个影像制造、加工、运用的平台。

《互联网周刊》:你认为数字化故宫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

胡锤:除了虚拟故宫外,在文物数据中,文物影像的意义相当重要。文物像人的身份证一样,照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文物同名同姓的很多,影像可以帮助区别实物。这对使用、研究、管理上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国内的文博信息化方面,故宫做的算是好的。故宫是国家最大的文物资源库,它负有国有资产管理之责。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从故宫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不是要展现新技术。我们建立了许多历史文档,目前还在持续进行文档扫描的工作。扫描完后,我们会放入文档资源库里头。目前大约完成了30多万部历史数据的影像扫描。使用者通过检索进行研究。这对文物保护意义长远。纸张的文物翻一次就受伤一次,800年的败坏周期,使得纸质文物很脆弱。信息化可以大大的加强文物的保护,人们只需翻阅数字复制版就可以进行研究。这降低了文物损坏机会。同时也使得文物信息得以永远保存。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5

【关键词】骊山汤;华清宫;皇家园林;历史源流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55-02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一首爱恨绵绵无绝期的《长恨歌》,娓娓道来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而故事发生的背景,也就是诗中所提的“华清池”“骊宫”“长生殿”,正是文章想要追根溯源的华清宫。千百年来,华清宫伴随着关于它的诗词和传说流传于世,几经衰落和重建,仍然给予人无限的遐想。

华清宫在今西安城以东35公里的临潼县,南倚骊山之北坡,北向渭河。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支,东西绵亘二十余公里。两岭三峰平地拔起,山形秀丽,植被极好。远看如黑色的骏马,故曰骊山。两岭即东绣岭和西绣岭,中间隔着一条山谷。西绣岭北麓之冲积扇有天然温泉,也就是华清宫之所在。骊山知名度极高,源于这里埋藏了秦朝太多的秘密和宝藏。而探究华清宫的源流,也要从秦代说起。

一、秦“骊山汤”

据《辞源》,“华清池,初名骊山汤,秦始皇于此砌石起宇,汉武帝又加修饰,后为历代帝王巡幸沐浴之所,唐时在华清宫内,故名华清池”。据此可知,华清宫的源头指向了秦代。

公元前221年秦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由是在秦代,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此时的园林建设是按天上星座的布列来安排地上皇家宫苑的布局,庞大的宫苑集群突出了咸阳宫的总管全局的主导地位,其他宫苑犹如众星拱北极般作为后者的衬托。这样的规划思想既体现了皇权的集中和至高至尊,又通过地上宫苑与天体的沟通,显示了天人合一的哲理。

当时的关中地区,自然条件非常优越,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当时的粮食丰产区,膏腴良田多半集中于此。骊山也正位于这片地区。秦朝在此修建了骊山宫。这里不仅林木茂盛、风景优美,山麓还有温泉多处。相传秦始皇游骊山惹怒了神女,被唾一脸,面即发疮,始皇求恕,神女用温泉水给他洗疗,故又名神女汤。自此秦始皇砌石筑“骊山汤”。骊山汤正是华清池之前身。

二、西汉“骊山离宫”

到了西汉,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泱泱大国的气派、儒道互补的意识形态影响着文化艺术的发展。汉代艺术“极有气魄地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有意或无意地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作为人的有机或非有机的躯体而表现着的。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这才是汉代艺术的真正主题。”表现在园林艺术上,西汉时期皇家造园活动达到空前兴盛的局面。在这一时期,骊山汤扩建为骊山离宫。汉武帝时又大加修造,使其成为长安城东最重要的离宫别馆。

三、隋唐胜景

隋文帝时期社会安定繁荣,园林宫苑有所发展。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骊山离宫“又修屋宇,列树松千余株”。然而到了隋炀帝,宫苑营建到了穷奢极侈的地步,民怨载道,终至隋朝灭亡。

公元618年,豪强李渊统一全国,建立唐王朝。李唐帝国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开创了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兴盛的局面。在文艺上,“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改革和创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中”。在营建上,这一时期传统的木构建筑,无论在技术或艺术方面均已趋于成熟。观赏植物栽培的园艺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这些艺术上的追求和技术上的发展,为造园活动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必需的支持,在盛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达到了全盛的局面,皇家造园活动也被推向了高峰。华清宫在这一时期,迎来历史上最绚烂的辉煌。

唐初时的骊山温泉,历经了秦、汉、北周和隋几个朝代,汤池房舍逐渐增多,林木花卉遍布山谷,这为华清宫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诏左屯卫大将军姜行本、匠左少匠阎立德主持营建宫殿,赐名汤泉宫,作为皇家沐浴疗疾的场所。咸亨二年(公元671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正式定名为华清宫,取“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之意。宫内的汤池也称为华清池,一直沿用至今。今人释道:“华清”一词自魏晋以来就是指和山泉水、井华水有关的水,是清晨的水的精华,由天地阴阳二气变化而来,甘冽清澈,可用以治病、养生。

无论是汤泉还是华清,华清宫都是以温泉为特色的。温泉沐浴虽然早已有之,但真正盛行起来却是在隋唐时期。隋唐帝王酷爱温泉浴,而骊山华清池地处京畿,地理位置便利,温泉质量又高,自然成了帝王们的钟爱去处。不仅如此,华清宫的温泉还具有极佳的疗疾功效。李世民所患多年的风湿病,正是在沐浴华清池的过程中治愈的,他曾郑重地为温泉立铭作颂,足见他对此温泉疗疾功效的认识深刻和喜爱。

四、盛世华清宫

华清宫的地位,在唐玄宗时期达到鼎盛。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的四十一年间,玄宗曾先后出游华清宫三十六次,甚至还有一年去两次的情况。微行间出无计其数,只是不被外人知晓罢了。玄宗每次公开出游华清宫,百官羽卫偕行,等于把长安的政府机关全部搬到了骊山。因此,长安城与华清宫之间,以及华清宫的周围曾出现过“商贾繁会,里间阖咽”的局面,形成了一个以华清宫为中心的新的城市。离宫的规划布局基本上以首都长安城作为蓝本。可以说,华清宫乃是长安城的缩影,足见其地位之重。

华清宫充分利用了有利地形,使其成为一座结构严谨、雄伟壮丽的宠大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都布设在山前洪积扇上,构成华清宫的核心。然后向山上和山下展开,利用地形特点,布设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楼阁亭榭。从山上到山下,“汤井殊名,殿阁异制,园林洞壑之美,殆非人境”。这座富丽堂皇的离宫,不仅见证了唐朝盛世,与中国著名的帝王结下了不解之缘,还留下一段段凄美传说。

唐玄宗数次游幸华清宫,都要带着著名的美人杨贵妃同往。玄宗初治世时,励精图治,使唐王朝拥有了最为强盛的国力,迎来开元盛世。这时候的玄宗站在权力的最高点俯视天下,却只专宠一人,那就是杨贵妃。从天宝四年(712)开始至天宝十四年(755),几乎每年的冬十月,唐玄宗都要偕杨贵妃及王公大臣来华清池居住过冬。于是在华清宫,发生着这个帝国最受瞩目的爱情故事。

在宫廷区南半部的温泉汤池区,除少数殿宇之外,据文献资料记载汤池达18处之多。其中莲花汤是皇帝的御用汤池,设备在八池中最为豪华。这里也是唐玄宗与唐贵妃共浴之池。长恨歌云: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海棠汤即杨贵妃的专用浴池,亦名贵妃汤。贵妃汤用料石砌成,形似盛开的海棠花。汤侧有红白石盆四,刻作莲花之状。另有一御用的汤池长汤,是供妃缤洗澡的地方。长汤深广,汤中有银镂谷船和白香木船,供皇帝戏游。

苑林区亦即东绣岭和西绣岭北坡之山岳风景地,以建筑物结合于山麓、山腰、山顶的不同地貌而规划为各具特色的许多景区和景点。西绣岭上建有朝元阁,朝元阁南面的长生殿是皇帝到朝元阁进香前斋戒沐浴的斋殿。《长恨歌》有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讲述的就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于某年乞巧节曾在此山盟海誓的传说。

此外,苑林区在天然植被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大量人工绿化种植。不同的植物配置更突出了各景区和景点的风景特色,不仅如此,还生产各种蔬果供应宫廷。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有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前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五、衰落与凋零

在“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里,腐败在帝国内部侵蚀,动摇着盛世的根基。天宝年间,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被迫出走四川。出走途中途经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军队哗变,逼玄宗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贵妃死于马前,时年38岁。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玄宗将皇权交给太子,以太上皇身份回到长安。此时再回华清宫,已是野草遍生,场景无比凄凉。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此后华清宫一蹶不振,再也没有重现过从前的辉煌。安史之乱之后政局动荡,唐朝皇帝已无心出游。宪宗、穆宗和敬宗等虽都先后出游过华清宫。但时间短暂,场面十分冷落。更有大臣“伏紫衰殿下叩头谏”。并以周幽王游骊山而亡国、玄宗幸华清而禄山乱作为证据,说骊山华清宫万万去不得。可见华清宫地位的下降也源于人们对它的忌惮。忌惮的原因,是当时人们将王朝衰落归结于帝王的纵情享乐。

唐亡后,华清宫更加走向衰败,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华清宫被改为灵泉观,赐于道士居住。此后,华清宫的意义由其现实存在转化为历史影响。元代中统二年(公元1216年)对华清宫进行了整修,尚有三清等八座大殿,以及朝元、冲明二阁和九龙、芙蓉等汤池。清代初年,也曾重修过华清池,康熙皇帝西巡时就驻于此。今天的华清池大约就是清初重修后保留下来的格局。

六、结论

追溯华清宫的历史源流可以看到,园林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和技术,它的发展与其所在时代的科技文艺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而皇家园林,因为被打上皇家的烙印,其盛衰更是与皇室命运紧紧相连。

观察华清宫在一个朝代里发展的顺序,首先是一个朝代的建立,然后是这个朝代孕育出特有的时代氛围,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诞生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同时科技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向前发展;文艺和科技交融,为兼具着审美和功能要求的园林艺术提供了发展的基础,推动了园林艺术的发展。在这样的朝代更迭与变换中生存下来的园林,也在用自己的历史讲述那些如烟往事。

华清宫是幸运的,尽管盛衰只在一瞬间,但它也曾经拥有属于自己的辉煌历史。尽管如今规模已大不如前,但作为历史的见证乃至创造者,它所具有的历史文化意义将伴随着那些美丽的诗歌和传说流芳千古。如今的华清宫,正在新时代的旅游开发中焕发别样的生机和色彩。或许,属于华清宫的时代又到了,它正以崭新的文化含义和新时代的面貌来迎接新的主人和客人,在骊山这块闪耀着历史光辉的宝地,向人们讲述中华文明的荣耀与坎坷历程。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00-205.

[2]陈丽君.试释“华清池”中的“华清”[J].古汉语研究,2010,88(3): 49-50.

[3]章沧授.骊山温泉美天下――张衡《温泉赋》赏析[J].古典文学知识,2004(3):13-16.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30.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6

关键词: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明代

一、引言

随着广大民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关的旅游活动逐步发展起来。而明代作为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知识阶层认知趋于务实,从而使这一时期形成了大量的人文景观。

二、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在国外被称为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在中国,学者们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三、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

人文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风貌和特征的集中反映,记录着人们政治经济活动,并反映其文化艺术的结晶。人文旅游资源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而且可以转化、改造。因此,依据不同的性质、内容和形式,人文旅游资源可分为如下几种:1.历史类旅游资源;2.民俗民族类旅游资源;3.宗教类旅游资源;4.园林类旅游资源;5.文化娱乐类旅游资源;6.购物类旅游资源 。

四、明代人文旅游资源

(一)历史类旅游资源

1.北京故宫

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的主题建筑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是封建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后寝以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后宫。

2.天坛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历经嘉靖朝扩建和清乾隆改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祭坛,以其文化内涵之丰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之深厚,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和保护。天坛的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和皇穹宇。它们依次排列在天坛南北向的一条直线上,构成一幅完整的富有图案美的布局。

3.明代帝陵

明初曾建都南京,因而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建在南京城附近的钟山脚下,称为明孝陵。明代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共有13个皇帝藏于北京昌平陵园,故称十三陵。十三陵共占地40平方公里,周围建有陵墙。一条南北向的总神道通向各陵,沿道建有石碑坊、大红门、神道柱、石像生等。十三陵中规模较大的有明成祖的长陵、明世宗的永陵、明神宗的定陵。

4.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结构之完整、风格之古朴、名胜古迹之众多,在现存同类古城中绝无仅有。它于明洪武初年重修。城墙高12米左右,周长6.4公里,有垛口、敌楼、角楼、瓮城等。城内街道、商店、衙署等比较完整的保存着传统风貌与格局。

(二)园林类旅游资源

1.古典园林

明代,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达到了高峰,江南更成为私宅园林的集中地。仅苏州当时就有私宅园林271处,明代留存至今的园林代表作有苏州的拙政园、上海的豫园、无锡的寄畅园等。明代古典园林的兴盛,促进了造园艺术的发展。吴江人计成的《园治》一书,第一次对园林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成为我国园林艺术的不朽之作。

(三)宗教类旅游资源

1.塔尔寺

明代是藏传喇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塔尔寺位于青海湟中县,是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因而成为信奉喇嘛教的藏、蒙等少数民族瞻仰膜拜的圣地。寺院始建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布局严谨,建筑巍峨,是藏汉民族形式的巧妙结合。其中,酥油花、堆绣、壁画是著名的塔尔寺三绝。

2.武当山道教建筑群

武当山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内,是我国道教第一名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明成祖朱棣动用30万军民在此建成了庞大的道教建筑群,并封武当山为“太岳太和山”,地位超过五岳。嘉靖年间,又加以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规模。其中,主要宫观有金殿、紫霄宫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动机是旅游活动产生的根本因素,形成旅游动机的因素很多,其中,较高的历史价值对于游客能够产生吸引,通过旅游,游客可以从中了解旅游地的历史变迁,怀念过往生活,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明代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明代社会发展的“活化石”,承载着一段段历史记忆,我们有义务让这些历经上百年的资源一代代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建勤,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活动及社会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5)

[2]王淑良,中国旅游史(古代部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3]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