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学校的管理范例6篇

封闭式学校的管理

封闭式学校的管理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半封闭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85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与此同时,众多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则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加之,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层次复杂,广大职教工已深切感受到来自学生管理方面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下面就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结合我院情况,谈几点思考。

1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主要包括高中起点的三年制学生与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学生。三年制学生、五年制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较,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1.1 三年制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区别

三年制学生基本是未能考入本科院校而被高等职业院校录取的大专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其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薄弱,自我约束力较差,不受管教、不够成熟是他们的典型表现。

1.2 五年制学生与三年制学生区别

三年制学生基本属于成年人,整体上心理已经成型,与其相比,五年制学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年龄小,自制能力弱。在五年一贯制的前三年中,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处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过渡区。这一时期,他们想法偏激,待人接物常自我为中心;抽烟、喝酒等无所不学,情绪亢奋,打架斗殴时有发生。第二,相对经历过高中的三年制学生,五年制学生学习成绩更差,且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校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里,更加放纵自己,学习上应付了事,上课睡觉、聊天、考试作弊,对未来迷茫没有目标。第三,大多数五年制学生都热衷于社会工作,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如果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对他们施以教育,往往会收到预料不到的良好效果。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开放、宽松的,相对依赖学生自我管理的高校模式,这一模式对于三年制学生尚且还行,但对于年龄尚小,自学、自控能力很弱的五年制学生来说,他们就有了放纵的空间。针对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半封闭式管理模式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半封闭式管理,一般是指学校为了加强在校学生的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从而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要求学生无特殊情况全天不能随便走出校门,其生活、学习、活动等一律在校内进行,仅在某一特定时间(如星期六、星期日)允许学生出校活动的一种管理模式。

2 基于半封闭模式下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2.1 学生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及严格执行监督机制

介于高职院校生源层次的复杂性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单纯照办或模仿其他高校或中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远不能满足现代高职院校的实际需要,部分制度虽适合三年制学生,但对于自制能力弱的五年制学生却过于宽松,有些制度适合五年制学生,但相对于有较高自控能力的三年制学生又显得过于约束,导致他们对半封闭模式下的管理更加抱怨,学习积极性大为削减。所以,我们应结合其他院校和本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实际经验,迅速、高效地形成一套符合自身发展、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管理制度,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院校整体教学管理质量。

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在执行时,也往往由于缺乏有效质量评价与监督制度,尤其如我院建校初期,会不同程度的存在贯彻落实不彻底的现象,造成学生误认为学校制度不严格,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违纪升级,学习懒散。因此,对各种学生管理制度应进行严格监督与执行;对学生课堂玩手机、睡觉以及生活作风问题必须常抓不懈。同时,对学生管理人员实行有效的激励、考核及评价制度,十分重要。

2.2 加强校同“家文化”与“半社会化”建设

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学生外出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处于青春期好动心、好奇心较强的学生来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抱怨,十分正常。如何既能让学生遵守校纪,又能让学生感觉管得不是苛严,更能让学院总体教育水平得到提升,这就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家”的感觉,感觉到自己是在一个社会化校园中生活。所以,我们应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建设,满足学生各种需要;支持学生各类社团的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活动中加强学生间互帮互助、互相关爱的情感交流;坚持老师走访宿舍,关心学生生活,树立校同“家文化”意识,让学生感觉到在半封闭管理下依然有“家”的感觉。

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热衷社会工作的特点,广泛开展校内实训,校内勤工俭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使学生感觉到半封闭校园中社会仍然与他们无限接近,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2.3 加强希望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职院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学生未来的三年或五年基本都在校园,与外界沟通变少,加之学生人生目标原本模糊,随着年龄增长进入学习后期,对未来更加不知所措,从而增加了进入社会前的忧虑与恐慌,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学院应拿出一套详细的学生培养方案,使学生进校之后,对未来三年或五年的学习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避免出现走一步看一步、总感茫然的状况。学院应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尽快形成实际合作机制,满足学生想实训、要实践的心理需求,增加对学院与自身的信心;加强学生党团组织生活,举办研讨会、心得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及时了解形势发展,引导和教育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作报告,紧紧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专题辅导讲座。通过一系列的希望教育,让学生在半封闭式管理下更加自觉地学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目前,我院也正处于开办初期,学院半封闭管理模式正在积极探索中,我们相信,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套完善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一定会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封闭式学校的管理范文2

【中图分类号】 R 161.5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5-0458-02

【关键词】 精神卫生;组织和管理;学生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倍受关注,研究者采用各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了解不同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和发展的情况,笔者采用SCL-90量表评定封闭式管理下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为学校管理工作者和心理卫生工作者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长沙市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某高校男大学生150名。封闭式管理的特点为军事化、封闭式、要求严格、训练艰苦。

1.2 方法

1.2.1 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该量表含有10个因子90个项目,内容涉及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即无该项症状反应评1分,很轻2分,中度3分,偏重4分,严重5分。(2)自编“影响心理健康因素调查表”:随机抽取封闭式管理下男大学生150名,要求他们尽可能地列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生活事件,同时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国内外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方法,编制成含有54个条目的调查问卷。该问卷的每个条目含有5个等级,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条目上判断对自己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由没有到严重为5级评分。

1.2.2 实施步骤 被试生填写SCL-90量表,统计该量表的各项指标,1周后再让被试填写“影响心理健康因素调查表”,采用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处理,整理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主要生活事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封闭式管理下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由表1可见,在被调查的150名男生中,有128名男大学生因子分≥2分,有43名因子分≥3分。提示有85.3%的男大学生存在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有28.7%的男大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结果高于国内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平均水平[2]。

2.2 封闭管理模式下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由表2可见,学校管理教育等3个因素可以解释项目总方差的95.69%。说明这3个因素是影响封闭管理模式下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学校管理教育,统计方差达61.64%,提示学校管理教育是封闭管理模式下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影响因素。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封闭式管理学校,有28.67%的男大学生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妄想、精神病性等7个方面,这一结果高于全国男大学生平均水平。提示在实行具有军事化、封闭性、艰苦性、严格性等特点的管理时,要特别注意这样的管理模式对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封闭式学校的管理范文3

【关键词】住宿生;留白;寄宿制管理;育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17-0037-04

老子一直讲“空”。他说:“我们之所以能用杯子喝水,是因为杯子是空的;我们能住在房子里,因为房子有空的部分。”佛教也讲“空”,但“空”不是没有,而是“妙用”,因为有空间才能容纳大家的存在。现今,很多基础教育学校对住宿生均实行封闭式管理。实行这种管理模式的初衷是怕学生在校出现闪失,为了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就把学生的一切言行控制在眼皮底下,甚至连吃饭、睡觉都不放过。这种半军事化管理下本应天真、活泼的学生变得孤独、冷漠、脆弱,缺乏个性的张扬,缺少自主发展的时间及空间,如同绘画缺少留白一样。不知道留白是一幅画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没有“留白”的封闭式寄宿制管理

当前的封闭式寄宿制管理,不仅用围墙把学校和社会的空间隔离开,还籍口免受外界不良影响及出于校园安全考虑,校门口专设门卫把守,言明非本校师生进出校门要登记,即便是本校师生,在非上下学时间进出校门也要履行严格的登记制度。此外。寄宿制管理还规定。住宿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规定的事情,否则即是违纪,轻则遭到班主任的批评,重则请家长。甚至会受到校纪处分。在以升学率作为评判学校工作成绩的现实情境下,很多学校陷入追逐升学率这一单一、低水平的培养模式中。因此,在对住宿生的管理上,为了保障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专心学习,尽力压缩学生放松身心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

学校是启迪心智、完善人格,让学生快乐成长的地方,是让学生按照各自潜质成就自己的地方,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的地方。而当下,在社会总体道德水平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外界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时有发生,若拆掉学校围墙,在空间上让学校与社会融为一体,时机尚不成熟。校园内,学校安全事故频发,校园暴力屡见不鲜,学生众多,教师有限,又加上高考指挥棒的魔力使得社会对学校产生高期望。基于这些因素考虑,学校对住宿生实行封闭式管理。出于安全考虑对住宿生实行封闭式管理,封闭的仅是学校的围墙与校门。如果把属于学生的时间与空间都封闭起来,除了学习之外,不给学生的校园生活留白。从学生长远发展考虑,这种违背人的自然发展规律、违背教育规律的管理模式,它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在没有留白的高压下,无论是学生的个性还是班风、校风,都显得僵硬和缺少弹性,甚至脆弱不堪。日复一日、机械化的生活,积累起来的“惯性”和“惰性”,让一个个本是十分活泼的学生变得麻木。他们不懂欣赏、没有幽默感、丧失情趣。当施加给他们的压力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压力会扭转学生的发展方向,学生身上的这些压力。又会全部反弹给家长和教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可怜的学生、无助的家长、无奈的教师,都变成了教育的受害者。可见,如何把每一个受教育者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如何让学生顺应个体认知发展需要,着实考验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智慧。

卢俊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没受过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构成的,不同职业相互交织构成宏大的社会系统,每个人都在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职业与岗位上成就社会的和谐。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是撒切尔夫人,每个人都是爱因斯坦,这个世界将多么让人恐怖!生活本应该是灿烂和丰富的,特别是年少的学生,他们应该有梦想、有激情、有对大千世界的好奇、有对兴趣的探索。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单向的。大家整齐划一地做着同一个动作,向着一个方向努力,很难有对绚烂多姿生活的期待,不知道自己今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不知道什么是丰富、什么是灿烂。学生们身处由不得自己选择的教育场所内,一边是高调的素质教育,一边是违背学生生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教育过程,经过学校刻意的强化,“服从”被和谐地凝固于校园里,成为学生不二的选择,不仅造成了教育的虚伪。也导致了学生心理的扭曲。

二、寄宿制管理不“留白”,

会将“育人”从教育中剥离开来

封闭式学校的管理范文4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创业竞赛;教学模式

一、引言

在竞争日益加剧、全球化趋势越来越高的今天,开放的发展为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利润的提升,还有在本行业的近乎于垄断。Chesbrough(2003)在其《开放式创新:从技术创新中获利的新规则》一书中将这种创新模式称为开放式创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开放式创新已得到相当的应用与认同。与此同时,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亦已提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于是,高等教育面临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任务。作为高校教育创新系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创业竞赛,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必要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强化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拓宽就业视野。为达到上述目的,我院在对学生的创业指导方面采取开放的方式,除了积极利用学校已有资源外,广泛吸收社会以创业人士的成功经验,创建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以校外资源为协助的一种竞赛教学模式。

二、开放式创新理论

封闭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内的所有工作人员时刻充满活力且是最优秀的,他们能提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最优秀的创意,并且这些创意最终将能够在企业中得到实现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如图1所示,采取封闭式创新模式的企业存在着严格的企业界限,在企业内外部间构筑了一道看不见的藩篱,严重阻碍了各种知识和优秀资源在企业内外部的流动。封闭式创新模式最明显的缺陷是线性流程使企业内的大量优秀创意因得不到实施而浪费;其次是由于企业中资源、知识等的流通渠道的相对封闭,使企业内部资源和知识等处于有限的状态,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数据源:整理自Chesbrough,West & Vanhaverbeke(2006). Open innovation:Researching a new paradigm)

为了将封闭式创新模式带给企业的阻碍降到最低,加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人才流动性、学术机构研究能力和质量、风险投资等因素的进步,封闭的创新模式开始发生变化,一些著名企业,如英特尔等开始采用一种与封闭的创新模式相反的创新模式,并取得一定成功。Chesbrough(2003)于2003年在其著作中对此创新模式进行了总结,首先提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他指出,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中,“企业应该并且能够利用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创意,并使之市场化”。同时他还指出,与“开放式创新”相对立的是“封闭式创新”。企业中的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有着明显的区别,如图2所示,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与外部的界限是虚拟的,企业内的创意、人员、技术等可以流出,同时企业外部的优秀人才、技术和创意也可以流入企业,企业内、外部的机构可以共同分享创新的成果。

三、开放式创新理论在创业竞赛教学模式中的延伸

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是一项旨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全国高校盛事,它不仅能使参赛者全面接受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在创业计划的写作及竞赛过程中,还要接受来自社会各界,包括法律界、投资界、商界等的挑战和质疑,从中体验创业的艰辛,进而转化为就业、创业中的勇气、信心和能力。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在参加创业竞赛的同时已经脱离了大学生群体,成为创业者或经营者。要想取得创业或经营的成功,势必要借鉴成功经验,于是开放式创新成为不二选择,而在创业计划的教学指导过程中,开放式创新也是值得肯定的。

开放式创新旨在均衡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来产生创新思想,同时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市场渠道为创新活动服务的一种创新模式(Chesbrough,2003)。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开放式创新理论已成长为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但是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创业竞赛指导中的应用尚未得到应用。处于封闭式创新模式下的企业边界严格,企业与外界的交流不畅。同样,处于封闭式创新模式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也不例外。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严格按照以下过程实施:教师获取知识――讲授给学生――检验。如此严格的程序控制之下,教学活动则不可避免的成为知识的单向输出过程(袁学武,2006)。封闭的、格式化的教学模式以及严格界定的、有着明确界限的教学程序,阻碍了优质资源在高校内外之间的流动,同时也隔断了与外部机构、组织的有效合作,于是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变成了“闭门”创新。为了改变这种闭门造车的局面,有必要将开放式创新引入到高校教育尤其是创新创业教育中来。于是,我院以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为契机,在竞赛指导中以开放式创新思想为依据,展开了竞赛指导方式的变革。

与图2中所示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的创新情况相同,开放式创新思想指导下,我们的创业竞赛教学模式也经由多方面的变化逐渐踏上由封闭至开放之路。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受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影响,优质资源的流动变为可能。封闭式创新模下,师生之间是一种主动与被动、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讲究的是老师教、学生学。随着对开放式创新思想的逐渐领会以及初步应用,外部优秀师资等先进资源自由流动变得可能,同时内部优秀资源也可在任意阶段流出。例如,在创业竞赛指导过程中,学院主动聘请外部成功创业人才为客座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计划书的书写等进行指导,并选拔部分青年教师去企业实际锻炼,做到与企业之间的互通有无,时刻保证教学资源的新鲜性。

其次,受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影响,教学空间变得开放。封闭式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总是局限于教材,教学场所也总局限于教室,格式化的教学程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对开放式创新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遵循已有框架的基础上,为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场所不再局限于教室。面对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依靠网络、多媒体资源开展教学活动[25],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网络和社会的延伸。

借鉴Chesbrough(2003)对企业界开放式创新模式与封闭式创新模式在员工理念、研究开发、创意来源、外部合作、竞争优势、知识流动与产权等方面区别的比较,在开放式创新思想指导下,我院关于大学生创业竞赛的教学模式主要发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如表1所示)

四、结论

传统的竞赛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主导,一方面牵扯到教师的过多经历,造成教师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教师为主导的竞赛教学,往往会导致创业计划的创意来源过于狭窄,同时也不利于对创业计划的指导。采用开放式创新思想为指导的竞赛教学模式,在创业创意来源以及指导教师等方面做出的变动,则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很好的补充。一方面,拓宽了创业创意的来源,使创业创意更接近市场,大大提高了创业计划的可实施性。为拓宽创业创意来源,借鉴开放式创新理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构建开放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建立与外部联系的开放性信息收集网络,借此获得更多的外部知识,便于将其吸收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来。同时,通过此系统高等教育机构还可获得远距离的知识和互补性的资源,提高外部知识和资源的质量。其次,实施公开资源战略,将各学科的文献资料等相关知识数字化,使其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可见,大幅提高学校已有知识价值实现的机会。

另一方面,立足开放式创新思想,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开放式创新思想之下,师生之间应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进行交往。开放式创新强调的是系统内外部要素在系统内外之间的流动,这就要求系统各部分之间互相开放,而不是以一种孤立与封闭的方式。开放式创新理论指导下,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以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突破封闭的静态师资管理模式,构建开放流动的师资运行体制,及时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实现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更新。其次,在师生之间建立开放的信息交流渠道。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渠道,在师生之间创造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以提高师生之间的交往频率并促进信息在师生之间的相互往来活动,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再次,摒弃原有封闭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置,使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对学生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压制得到解放,给予学生表现和发展潜能的权利和时间。

开放式创新模式指导下进行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将有助于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机构内外部的合理整合和有效配置,有助于高等教育机构获得一定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实现对各种教育资源的更多、更广泛、更深入的利益,最终实现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但值得注意的是,仅以创新高等教育机构教学模式为目的的开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创新,无法真正提高开放度进而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竞争力。高等教育机构必须要借鉴企业为获得持续创新能力所采取的动态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的行为,通过高等教育机构内外部创新资源的协同效应来实现教学模式的发展,进而提升高校教学模式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Chesbrough Henry. O pen Innovation:The N ew Im 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N ew York: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pp.xxvi~182,2003

[2] 高新发.改革大学教学模式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J],2006,(6).

[3] 袁学武.交往式教学模式的哲学思考及对培养创新思维的功能.教育探索[J],2006,(6).

[4] 王金发,王国雄,等.创建“开放式、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中国远程教育[J],2004,(1).

[5] 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中国高教研究[J],2007,(1).

[6] 栾谨崇.创新教育与教学模式创新.黑龙江高教研究[J],2004,(4).

封闭式学校的管理范文5

关键词: 在岗员工; 封闭式; 培训 ;浅析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on-the-job workers and better implement the “talent thriving enterprise” strategy, for 26 young staff of Qinghai Oil Field, a series of closed secretarial writing training courses were carried.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training and the salient features of these training courses were introduced, the training effect was deeply analyzed, and several understandings were proposed, several proposals were propose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raining courses, closed training courses were more significant on improving technical level,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all these staff. And they truly realized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aff training. These closed training courses not only accumulate a wealth of experience for other closed training courses in the future, but als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on-the-job workers training in Qinghai Oil Field, closed training is necessary in other business.

Key words: on-job-workers;closed ; training course ;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C9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封闭式培训是指将企业在岗员工组织起来,开展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吃住全部在指定地方,统一步调,集体行动。2012年,青海油田经过全面规划,周密安排,采用封闭式培训模式开展了为期一月的文秘写作培训班,这是青海油田近年来第一次采用封闭式模式对在岗员工进行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本次封闭式培训的突出特点

(一)学员突出一个“新”字

本次文秘培训班共有26名学员,平均年龄26岁,最大30岁,最小23岁。73%的学员没有从事过文秘工作,学员整体缺乏或没有文秘工作经验。面对比较陌生的文山词海,学员们积极主动,克服专业不对口、职业不相合等新的挑战,刻苦努力,认真学习,学习热情高涨,充分展示出了年轻人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蓬勃朝气和精神面貌。

(二)教师突出一个“优”字

本次培训打破了以往仅限于培训中心老师上课等现象,不仅配备了培训中心优秀的教师团队,而且还外聘了3名资深的专职教授和专家为学员授课,各位老师认真负责、备课充分、讲授风趣,受到了广大学员的好评。强大的师资队伍为培训的顺利开展和学员取得优异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课堂突出一个“活”字

一是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而是采取了教与练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情景模拟等方法,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协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在老师的调动下,学员积极参与、主动发言,掀起了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现象,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不仅增强了课堂上的“生命意识”,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实现了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的培训目标。

(四)内容突出一个“广”字

本次培训内容比较广泛,不仅有业务知识的学习、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油田一线的参观考察,还有课外活动的安排和操作能力的训练,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素养培训、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个人综合能力培训、办公技术能力培训、油田一线参观考察等5大模块,共计15门课程,基本涉及到了文秘工作的方方面面。

(五)管理突出一个“严”字

本次培训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培训,完全采用“高中生+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班级配有两名班主任,成立了健全的班委机构,食宿全部安排在培训中心,不允许回家吃住,不允许无故旷课,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不得请假,每周只有一天休息时间。严格坚持“两操、两查、一自习”制度,“两操”即坚持跑早操、做课间操;“两查”即每节课(包括晚自习)必须检查出勤情况、晚上检查就寝情况;“一自习”即每晚必须上晚自习。培训中心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指南、严格的学员学习生活守则和管理制度。

(六)考勤突出一个“实”字

为真正提高学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目标,对学员的考勤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由班主任和班干部共同组成了考勤小组,坚持每个早操必点名、每节课必考勤、每晚必查寝,实实在在的记录下每名学员的出勤情况。同时,培训中心领导采取抽查的方式,狠抓学员纪律,对学员遵规守纪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本次封闭式培训的主要成效

通过认真统计和详细对比发现,本次封闭式培训的成效远远优于传统培训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员的主动性凸显

本次封闭式培训基本排除了工作、家庭等外界因素干扰,确保了学员能够专心学习,而且教学内容宽泛,手段更加丰富,方式不再单一,培训具有新鲜感,培训更具吸引力,从而增强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度。经过对比发现,封闭式培训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学员比例较之传统培训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学员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

(二)学员的约束力增强

笔者将2011年青海油田文秘培训班与本次文秘培训班考勤情况进行了详细对比(图1),封闭式培训在课堂纪律方面有较大好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杜绝了无故旷课现象,从3.14%下降到了0;二是迟到早退人次大幅下降,从4.61%下降到了0.35%;三是请假人次明显下降,从6.92%下降到了1.60%;四是课堂上睡觉、聊天、玩手机等不良现象几乎为零。

图1两次文秘培训班考勤情况对比图

(四)学员的综合素质提升

总体来看,本次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大部分学员收获颇丰,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堂发言越来越积极,主动发言的学员逐渐增多,并且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越来越高;二是课堂训练学员讨论热烈,情景模拟越来越逼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三是积极参与拓展训练、课外活动,开阔了思路,增进了友谊,团结了队伍,凝聚了力量;四是积极参与调研活动,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关心,进一步凸显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无限爱心和优秀之处,调研报告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五是学员的优秀表现得到了培训中心领导及老师的赞许和好评。

三、关于办好封闭式培训的几点体会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想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员工具有较高素质至关重要。因此,员工的再教育必不可少,只有扎扎实实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效的工作节奏、高质量的工作成绩回报企业。笔者认为,在员工再教育中,实行封闭式培训很有必要,为确保封闭式培训取得较大实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培训原则,做好系统规划

封闭式培训不仅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需要学员投入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因此,员工封闭式培训必须建立正确的培训原则,力争更好的开发人力资源,确保花钱费时有绩效。员工封闭式培训必须建立如下原则,一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二是与切实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相结合,满足员工发展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员工培训必须系统规划,没有规划的培训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不仅不能实现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有效提升,而且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更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优化培训内容,加强师资力量

每名企业员工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文化知识、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因此,员工封闭式培训决不能像教育小学生、中学生,甚至大学生那样,从零开始,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而是要更好的优化培训内容,更多的从员工实际工作考虑,以一些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为切人口,选择一些必需的、有长远价值的培训模块以及员工在工作上最想解决的困惑、最感兴趣和最想学的问题为培训内容,有的放矢地解决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将要遇到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立见成效。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一是建立“双师”型培训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驾御课堂的能力,又要有较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二是建立“发挥内脑、借助外脑”的培训模式,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内部老师资源,安排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的精兵良将向学员授课,并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选拔积极进取、有潜质的老师到大学进行深造;其次,是利用好外部资源,与相关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聘请知名度高的教授专家前来授课,保证培训班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三)规范管理体制,强化培训管理

面对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采取量化考核的实际,每名员工都肩负着一个或者多个岗位,都要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因此,长时间的封闭式培训,对员工来说不可避免的有很多顾虑,主要表现在:一是自己的岗位工作可能没有合适人选长时间代替;二是因为参加培训而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影响自己的“票子”和“帽子”。

针对上述情况,企业必须建立规范的培训机制,强化培训工作的管理,培训工作才能顺利实施,并见到实效。一是企业要合理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和管理体制,万不得已绝不打扰员工学习,确保员工在培训期间排除心中顾虑,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二是培训中心要制定合理的学员培训管理办法,并实事求是的坚持执行;三是企业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大力支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五、结语

企业员工培训是企业最好的投资,所增强的决不仅仅是点滴的提升,而是企业竞争能力的跃升。因此,做好员工培训工作特别重要,这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为企业实现更大规模、更快速度、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叶楠,胡小丹.经营管理[J].浅谈企业员工培训,总第282期.

刘莉.企业管理[J].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优化实证研究,2011,(11).

周金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高校信任教师培训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2012,(7).

吕廷珍.石油天然气学报[J].浅谈油田企业员工培训的思路与对策,2012,(5).

河北省邢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现代技能开发[J].开展封闭式培训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2001,(2).

封闭式学校的管理范文6

根据民族高校发展状况、内外部环境变革和组织文化类型,民族高校组织文化的转型整体上应从政治型文化转向学术型文化,从控制维稳的封闭型文化转向自主发展的开放型的文化。不同层次的民族高校有不同的组织文化类型,但绝非单一的文化类型,而是一个交叉并而且有不同侧重点的文化。

(一)从政治型文化转向学术型文化

面对外部环境变迁和内部困境的双重压力,民族高校应依循民族高校的文化逻辑,从政治文化转向学术文化[5]。我国民族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党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是实现民族政策的重要工具,具有较强的政治导向性,办学理念侧重于政治论哲学。民族高校一直以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为其基本的办学理念,体现着一种典型的政治型文化。但在新时期,民族高校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有了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推进,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有了很大进步,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力逐步扩大,这些变化为民族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民委、教育部于2005年12月在全国民族高校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民族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使命即民族高校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这一新的办学使命要求民族高校从政治性院校转向具有民族特色的普通高校,其院校文化应从政治型文化转向学术型文化即在全面把握民族高校的特殊文化逻辑下,确立以学术为本的办学理念,传承、发展和创新大学的学术文化,注重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质量,提升民族高校的竞争力。从特殊性角度看,民族高校要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服务,这就要求民族高校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增强自身学术实力。

(二)从控制维稳的封闭型文化转向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

在传统的办学体制下,民族高校是执行国家民族政策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工具,按照计划培养政治干部和少数民族人才,研究特定的民族问题。国家严格控制的管理使民族高校形成了控制维稳型的文化,强调等级化管理,关注学校内部的稳定性,按照程序和要求办事,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民族高校缺乏办学自,社会需求由政府统一计划分配,民族高校并不承担办学的责任,学校和社会的脱节导致民族高校办学的封闭性,专注于其内部的整合管理,重视内部成员的需求,主要依靠广大师资队伍谋求发展,形成了封闭办学的局面,与外部社会联系甚少。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学科结构单一,各院系组织间交流较少,鲜有大规模的跨学科团队合作,主动争取外部资金的积极性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在这种既无竞争又无淘汰机制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下,民族高校缺乏一种内在激励机制去激发其不断提高自身办学实力,而只是在政府控制的系统内封闭办学,控制维稳的封闭型文化特征明显,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调、市场合理调控、高校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民族高校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主体,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费短缺问题,需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以谋求生存和发展,等级制的严格控制管理不适应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这种状况要求民族高校由被动封闭办学向主动开放办学转变,从内部封闭型文化转向外部开放型文化,依靠学术服务从市场中获取办学资源,这既符合知识发展的逻辑,也突显了大学的开放进取精神。这种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要求民族高校积极关注外部环境的需求,灵活管理,目标明确,重视团队合作。尤其在目前国家教育投资有限的情况下,民族高校要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的学术研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校企校地合作育人,创新知识生产模式,跨学科联合攻关科研难题,随时搭建与外部环境互动交流的平台。紧密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开展相应的科研项目和咨询服务,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基础上的跨文化研究,促进自身与社会的双向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的支持。

二、我国民族高校组织文化转型的基本策略

民族高校组织文化的转向是一个总体的发展面向,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的转变,并非是完全摒弃原有的文化类型,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民族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部分,无法控制外部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变革,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民族高校只有在适应社会变革的同时适度超越社会才会有所发展。下面仅从民族高校自身的角度出发,对民族高校组织文化转型的基本策略做一粗浅论述,以期有所裨益。

(一)加强核心领导,实施院校发展战略规划

民族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学术组织,关键在于其民族性,承担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存、选择和创新的特殊任务,它关涉民族的团结和稳定问题。但民族高校作为学术组织须以学术发展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只有学术的进一步发展才可能使其更好地履行办学使命。民族高校的发展环境已发生了变化,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须不断创新发展战略,这有赖于有效的领导。因此,我国民族高校从政治文化转向学术文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核心领导才能稳定和控制民族高校的发展大局和办学方向,需要不断强化大学的驾驭核心和领导中心,以充分发挥民族高校的职能,使其主动承担应有的办学使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发展战略规划是大学在一段时期内建设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建设学校的总体谋划,具有全局性、未来性、层次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有助于民族高校清晰办学、有序发展、自主办学和个性化办学,形成一套全员主动参与的管理理念和注重效率的理性发展观,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使大学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工作的地位与意义(别敦荣,2010)。民族高校要在分清自身文化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制定院校发展战略规划,准确定位,树立适应当今时代且符合民族高校特点的办学理念,凸显办学特色,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一种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以谋求民族高校的长远发展。

(二)权力重心下移,实施扁平化管理

大学是基于学科而存在与发展的,其管理重心在下不在上,在现代快速多变的社会中,继续沿用科层化的控制型管理已不能适应发展需求,更是对大学学术组织特性的一种误解。学术型文化和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需要分权化的组织,这既符合学术组织松散联合的特性要求,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民族高校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外部市场获得资源,形成强有力的外部开放型文化需要简政放权,实施扁平化管理。扁平化管理具有提高管理效益与效率,实现权力优化配置两种改革取向,既可以直接减少管理层次,也可以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并按照就低处理各项事务的原则达到减少管理层次的效果[6]。政治型文化往往强调控制性和统一性,而学术型文化则强调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扁平化管理既有利于改革民族高校长期的封闭式办学弊端,也有利于民族高校从政治型文化转向学术型文化。实施扁平化的管理,进行权利重心的下移,全面激发民族高校学术基层组织的知识创新活力,使民族高校灵活有效地运转,积极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进行跨学科科研合作,从而促进自主发展型文化的生长。

(三)调整学科结构,创新知识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