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辅导教学范例6篇

网课辅导教学

网课辅导教学范文1

关键词 成人教育 网络课程 应用现状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 Situation of Network Course Application in an Adult

College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Sha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Abstract This paper taking online courseseducation institute, Zhejiang Province for the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the curriculum. Article statistics of 2009 to 2013 counseling online course platform all relevant data, concluding the case, the level of division, Normal category from each of the online courses, online courses each college project, the phases of the project as well as online courses each tranch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tatistics, and statistical result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is analysis drawn application status online courses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education; network courses; application status; survey and report

0 引言

在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函授教育作为一种灵活便利的成人教育形式,由于较好地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提高个人素质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函授教育在生源竞争、师资紧缺、工学矛盾等方法面临着新的难题。2000年,国家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的是要通过建立全国开放式教育网络,并提供大量的网络资源来构造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

为深化函授教育改革,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促进向教学科研型大学转型,从2003年到2007年,成教院申报学校并组织研制了六次网络课程,共计立项130门,达5426节课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函授教育,实现了函授教育网络化。那么网络课程使用现状如何?本文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调研。

1 网络课程应用现状

1.1 网络课程建设现状

从2003年到2007年,按结题情况划分,已结题118门,未结题12门。结题率达到91%,未结题率为9%,结题率较高。按课程层次划分,专升本为104门,高起本为2门,高起专为24门,其中师范类课程105门,非师范类课程25门。

从2009年4月到2011年9月,第一期网络课程题库建设1个;第二期建设4个;第三期建设2个;第四期建设3个;第五期建设3个;非师范类网络课程题库建设3个。

1.2 学生使用情况

第一期网络课程共辅导人数达4366人次;第二期网络课程共辅导人数达1792人次;第三期网络课程共辅导人数达2506人次;第四期网络课程共辅导人数达3590人次;第五期网络课程共辅导人数达1675人次;非师范类网络课程共辅导人数达1148人次。

从辅导次数来看,第一期网络课程辅导次数达19次;第二期网络课程辅导次数达25次;第三期网络课程辅导次数达37次;第四期网络课程辅导次数达20次;第五期网络课程辅导次数达20次;非师范类网络课程辅导次数达42次。

1.3 教师使用情况

以2009至2011年为例,2009年教师共访问课程1716次,作业46次,批改作业498次,访问论坛1376次,发帖62个,回帖591个;2010年教师共访问课程1943次,作业59次,批改作业498次,访问论坛1362次,发帖68个,回帖535个;2011年教师共访问课程777次,作业29次,批改作业118次,访问论坛537次,发帖16个,回帖267个,呈逐年下滑态势。

2 应用现状分析

2.1 网络课程立项标准趋于规范

从2003年第一期网络课程研制开始到2007年第五期结束,从申报情况来看,网络课程的标准趋于规范,如逐步规定了课程的申报要求和项目主持人的素质,量化了课程的各项数据。每门课程的科研经费逐渐增多,优化了支付方式,例如降低了首付开发经费,增加了题库验收合格支付情况,这有助于提高项目人员的积极性。

2.2 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资源建设是网络辅助教学的核心工作之一。根据网络辅导平台调查得知,课程存在着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单一,自主学习资源不足,导航系统不强,缺少评价与反馈,缺乏教学活动设计等问题。从各期已结题并在使用的网络课程看,已建题库的课程比例偏低,大多数网络课程并没有设置题库,即使设置了题库,大多数也只是简单的几道选择判断题,有完整题库的课程几乎没有。因此,函授学员不再在线练习所学内容。随着课程申报标准的细化,科研经费的划分也规定了有题库的网络课程经验收合格后才支付费用,这也有助于促使课程建设者关注到这方面。

2.3 师范类课程使用情况不良

从调研结果可看出,师范类课程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立项不能结题和结题没有投入使用的情况,第一期结题率为75%,第二期结题率为81.8%,第三期结题率为96.6%,第四期结题率为86.4%,第五期结题率为95%;与此相对的非师范类课程使用情况良好,结题率为100%。从使用情况来看,第一期使用率为66.7%,第二期使用率为55.6%,第三期使用率为53.6%,第四期使用率为57.9%,第五期使用率为78.9%;非师范类课程使用率高达96%。

2.4 网络课程使用率低

从2009年到2013年,共开设81门课程。其中辅导使用1至3次的网络课程数量为73门,所占比例为90%,辅导使用4至5次的网络课程数量为8门,所占比例为10%。教师使用网络课程情况也不容乐观,大部分教师访问课程的次数偏少。由此可见,网络课程的可重复使用率偏低,大部分课程使用一次即不再使用,只有极少数课程多次开展,达到了重复利用的效果。

3 改进建议

3.1 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认识

从教师使用网络课程的情况可以看出,教师没有积极参与到网络辅导平台与学生进行交互,一方面原因是平台交互功能不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的态度和责任感是更为严重的问题。首先,教师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网络辅助教学在教学改革和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教师应该主动提高自身技术应用能力,积极使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工作。再次,教师要提高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主动探寻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相长的互动教学模式,不断实现网络辅助教学的创新。

3.2 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课程的资源建设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不仅从题库的数量上加强,更要体现网络辅导的特性,因此,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来思考资源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应该发挥网络的优势,进行教学资源的再设计与开发。在交互方面,多建设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促进情境化教学,设置清晰便利的导航系统,便于使用。

3.3 加强非师范网络课程建设

从历届网络课程使用情况分析,非师范类网络课程立项25门课程,全部结题,结题课程中有24门投入使用,非师范网络课程课程的结题率达到100%,而且使用率达到96%,大部分课程也多次开课,从此看出课程受到了学员的欢迎与认可,因此,可考虑加强非师范网络课程的开发工作。

参考文献

[1] 曾海军,马国刚.网络教育那些事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平,郭慧珍.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持续发展方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4):38-41.

[3] 纪望评.成人函授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整合的研究与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3):16-18.

网课辅导教学范文2

关键词:网络教育;网络辅导教师;指导活动;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981/11-3315/g4.2016.02.013

一、网络教育及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的相关概念

网络教育又称远程教育,指使用电视网络、互联网络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教和学不在同一时间或者同一地点发生。与传统的面授教学一样,教师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网络辅导教师不仅负责部分课程的设计、开发,还负责组织学生学习、答疑辅导、作业批改等学习辅导任务,给学生提供课程学习方面的支持服务。网络辅导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反馈技能、组织讨论技能等,由此可见,辅导老师在网络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网络教师的指导活动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认真、高效、主动地投入到网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并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网络辅导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业咨询,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我国网络教学环境的现状

为了更好的了解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的现状,笔者从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网络教学环境入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现今我国远程教育教学的环境。

(一)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学平台概述

远程教育的平台化管理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关系着网络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国际上,很多知名的远程大学都采用了远程教学平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WebCTLearningSystem与BlackboardLearningSystem。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争创国内领先的网络教育,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远程教育办学单位,与奥鹏教育展开合作,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作为中央电大下设机构负责整个体系的建设、运营和管理,通过整个服务体系为办学机构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全国范围内的招生组织、教学教务、学员事务、考试组织等校外支持服务,以及资源传输、平台建设等服务。除此之外,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又与软件公司合作,为自建学习中心定制开发了独立的在线网络教学及学习平台。学习平台主要由学院管理中心平台、校外学习中心平台、学校教师平台、网教学生平台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包含很多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均围绕着网络教育的教与学的活动展开一系列的管理与支持服务。平台的逻辑结构(如图1)。纵轴是学院管理中心平台与校外学习中心平台,是以教务管理为主要目标的平台,学生的报名入学、招生录取、学籍注册、选课、毕业核准等方面工作都是在这两个平台中完成的。横轴是学校教师平台与网教学生平台,是以教与学为目标的网络支持平台,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活动以及网络辅导教师的大部分教学工作都在这两个平台中完成。

(二)学校教师平台

教师平台是网络教育辅导教师开展远程教学活动的工作室,查询学生信息、上传辅导资料、布置作业并批阅、课程论坛答疑、毕业论文指导等大部分的教学工作都在此平台中完成(如图2)。平台会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网络辅导教师可以查询学生的学生情况,进而判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克服了网络教育教与学时空分离造成的教师不能掌握学生学习态度的弊端。为了适应信息多样化及智能手机、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辅导教师可以上传多种格式的导学资料,让学生用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就能轻松下载导学资料,随时随地进行分块学习。

(三)网教学生平台

每个网教学生都有自己专属的私人学习空间,学生注册信息后就可以在平台进行大部分的学习活动。网络教育学生学习基本流程(如图3)。学生在平台中可以学习网络课件,可以在线浏览视频也可以下载音频至移动设备中,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学生在平台中也可以查询到纸介教材信息、进行网络虚拟实验及毕业论文写作、完成在线作业离线作业等;还可以下载导学资料、期末复习资料等;还可以在课程论坛中与辅导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互动,解决自己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四)师生实时互动环节

网络教育一个重要特点之一是辅导教师与学生之间时空分离、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时空分离,这在某些方面便于学生的学习,但也在某些方面给学生的学习及辅导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问题,导致师生、生生交流困难。为解决这些困难,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着做好学习支持服务的原则,开辟了很多师生、生生互动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课程论坛学校教师平台以及学生平台都有“课程论坛”这一版块,辅导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论坛与课程相关的通知以及学习方法的介绍,学生也可以通过课程论坛向辅导教师进行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每门课程都配备一名专业教师,专业教师会及时回复学生在论坛中提出的问题并组织学生之间在论坛中进行交流与讨论。2.邮箱网教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这种安全、私密的通讯方式与辅导教师进行交流,是课程论坛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形式。3.在线答疑系统在线答疑系统又叫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其最大的优点是实时性,学生和辅导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系统通过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方式实现即时的沟通。辅导教师及学生同时登陆指定的房间号,就可以实时进行交流与讨论。每个学期都会定时组织一次视频答疑,同学们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通过网络“面对面”向辅导教师咨询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网络教育学生的调研及访谈

(一)教学环节调查

2015年3月,笔者选取了“高等数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社会学原理与方法”“财务会计”“船舶设计原理”“工程估价”“水力学”等八门课程,涉及了公共基础课、管理类专业课、工科专业课等参与调查的学生人数较多的课程。主要对“您认为哪些教学环节对您的学习过程最有帮助”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对自己学习的帮助进行评分,结果总结(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统计的几门课程的总体情况来看,“课件自学”环节对学生帮助较大,学生习惯通过视频或音频课件的形式学习课程,知识点的表达更为直观。但也有特例,“国际贸易”以及“船舶设计原理”这两门课程期末复习资料占据的比例最高,由此说明,辅导教师如果投入更多精力制作期末复习资料的话,其发挥的作用及对学生的帮助是很大的。除此之外,导学资料自学、完成作业的手段、课程论坛对学生的帮助都较大,辅导教师可以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加强辅导的质量。

(二)学生访谈

为了深入了解网教学生对辅导教师网上指导的看法,访谈了一部分网教学生,涉及了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访谈主要通过网络手段,QQ聊天、E-mail等形式。将访谈内容整理(如表2)。

四、对我国网络教学现状及调研结果的总结

通过对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学环境以及对网教学生的调查及访谈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网络教育的教学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网络教育的教学环境是开展远程教育学习过程中赖以持续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网教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最基本的依托。网络教育机构对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比较大,网络教学平台也在逐渐成熟和完善,但平台还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活动的设计。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学生也提出了对学习环境中资源条件要求的多样性,这就要求网络辅导教师一方面要注意上传丰富的学习资源及扩展资源;另一方面要在课程中加入课程设计、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师生实时交互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对学生的调查可以看出,师生之间的非实时交互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作用较为突出,受到了学生的重视,而师生之间实时交互的效果不甚理想。实时交互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师生间的实时交互技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培训。

(三)树立混合学习的思想

混合学习的思想是通过选择恰当的媒体,找出解决特定教学问题的独特而有力的方法,从而调节网络学习能在最合适的地方使用。它能集中各种媒体和学习模式的长处,为学生提供适应性的学习内容。当前的网络教育中缺乏面授辅导,而面授辅导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近期依然被大部分学生所依赖。因此,辅导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一些面对面的教学环节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种需求。

(四)设计规范的网络教师指导活动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大部分网络辅导教师都对网络指导的环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工作较为认真负责,但很多网络辅导教师基本上还是采用“一问一答”的被动模式,并没有主动发起师生之间的讨论,缺乏对指导活动进行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君香.现代远程教育学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

[2]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算化教育,2004(6).

[4]陈时见.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学[J].教育研究,2001(10).

[5]郑燕林,柳海民.美国网络教师的培养及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12(8).

[6]翁朱华.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7]韩国存.期盼“慢教育时代”回归[J].教学与管理,2009(13).

[8]高燕,刘玉娟.论网络教育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

[9]赵万宏.网络教育时代:学校会消亡吗?[J].继续教育,2006(4).

[10]仪淑丽.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网课辅导教学范文3

论文关键词: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网络媒体,实践性学科教学

随着Internet向宽带、高速、多媒体化方向迅速发展,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手段将得到广泛应用,这对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和大规模进行劳动力培训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利用Internet进行辅助教学仍显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在先进教学理论、课程理论指导下的、高质量的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因此,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重要内容。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是网络课程的表现形式。[1]

近几年来,国内外采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的大学越来越多。在很多大学,网络辅助教学已成为大学教师、学生不可缺少的手段。网络辅助教学是在保留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成本的一种教学模式。

对于本科一些课时少,而且实践性很强的课来说(如《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既要让学生学会摄像前后期的软硬件知识,又要拍摄、编辑,要是课时安排的少,在教学上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二、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的特点

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是基于网络媒体形式的课程,是网络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的特点表现为:[6]

1. 拓宽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设计的束缚,将各种信息资源有效集成,形成了可以快速检索的资源库,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便捷地选择学习内容。教师、教材、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学生之间有机地整合,既可以进行不限时空的教学,也可以进行单独的辅导,还可以进行基于网络的协同化学习[2]。这些都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完全打破了教师、教材和学生分立的局面,适应了当前高校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拓展培养人才的方式。

2. 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形成了教与学的统一。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网络课程,尤其涉及专业限选课、选修课方面的网络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水平、兴趣,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课程和学习内容, 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不再是知识点的传递者,而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学习模式、学习资源、决定学生学习课程的权限,体现了教师在网络辅助教学课程中的主导地位。

3. 知识更新速度快,有利于最新课程内容的补充。

现代的知识更新非常快,教材更新往往跟不上知识的更新和结构的调整。因此,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的知识,永远是落后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毕业后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恰恰打破了这些问题,可以进行实时更新,让学生能够及时的接触到最新的课程内容。

三、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的建设

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的建设,可以把课程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以专题讲授为主来完成本门课程的讲授。

网络辅助课程建设与应用的基本定位是:

应用的主体是学生,课程资源建设应以学生好用为原则。

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的学习者,而是能够主动建构自己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的主体[3]。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建设提供机会使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设计和评价过程,并将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融入到课程设计中。例如在课程内容选择环节,学生可向系统提供自身的学习需求,课程建设系统的资源库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相应的知识点,学生自主地选择所需学习的知识点,并反馈意见,再由相关专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学生通过这一互动的环节参与到确定课程内容的建设中。同时学生向系统提供的学习风格、已有知识和经验等方面的信息也会成为决定知识点以何种方式呈现给学习者的依据。由此可见,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的建设不应该由教师或教育机构完全替代学习者决定学习的目标、内容和进度,评价学习的成效。

2. 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应用主要时间在课外,因此应充分发挥教师“课堂主导,课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的作用应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再加上“导学、助学、促学”。

四、体会

1.需处理好网络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建设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将网络技术引入传统教学,不是替代传统教学,而是将网络作为传统教学的工具和手段,是总体教学环境积极有益的补充,即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环境的缺陷。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弥补了由于知识激增、课时缩短、特殊学科和课程需求而造成的不足,帮助传统课程摆脱遇到的某些困镜。

2. 需处理好网络辅助教学课程与课程的关系。

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立足于校园网,是面向某一门已经存在的传统课程及其学习者,本身需要继承传统课程的许多内容,而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因此,在利用网络辅助教学课程进行教学时,应避免把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办成网络远程教学或网络课程;避免割裂传统课程和网络的联系;避免用技术手段取代传统的交流方式;避免因为网络辅助教学的使用而过分弱化甚至否定教师的作用。

在开展网络辅助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课内与课外)。

教师在虚实不同活动空间里的行为呈现多样性。网上网下只是空间发生了变化,教师作为参与者主体没有变,网上和网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网络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好各种教与学的活动,更为关键的是要落实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责任不在讲,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动”。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的作用,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应该再加上“导学、助学、促学”。

五、结论

1. 网络辅助课程的教学应用,能延伸第一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2. 在充分继承传统课堂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注重从网络环境的优势之处进行挖掘,实现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向教学实效的转化,形成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2] 黄翔,蒋莉.高校网络教育规划浅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6):56-57.

[3] 陈庚.谈网络课程建设的发展和不足[J].中国远程教育,2004,(2):51-54.

[4] 王玉.信息检索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建设与应用探讨[J].情报探索,2007,(3):37-39.

[5] 文春杰,王宝强,于成江.网络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 现代农业科学,2008,(8):108-109

网课辅导教学范文4

在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教育工作中,采取科学的教育模式十分重要。怎样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手段,使教育模式趋于多样化,是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除了常用的讲授、分组讨论、互动教育、视频教育等模式外,重点可采取以下教育模式。

1.1教育会诊模式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参加专业化教育时,培训者要按学科把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部摆出来,由教育专家根据基层电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包括思想状况、学习情况等,进行集体会诊,找出基层电大教师的需求,提出教育策略。

1.2案例教学模式

它是一种以教师教育具体实例为中心的、通过展示案例,组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讨论、归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对当前前沿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培养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

1.3个案诊断式模式

所谓个案诊断式模式是指由教育专家、有经验的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等组成评价队伍,针对具体的教育操作,通过诊断进行形成性评价,发现教育、管理的优长和问题,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为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提出改进方向和措施建议,是促进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活动。这种评价活动能进一步掌握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现状,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1.4体念一反思模式

体念一反思模式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对专业知识的内容、重点与本质的感悟理解,是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判断评价,是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特点、规律与经验的寻觅发现。体念一反思,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功和重要的素质能力,它既是理念,又是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把反思的理念与方式结合起来,并转化为方法、过程和类型,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科学决策,对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5基于主题探究模式

基于主题探究模式是一种以发现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自主探索发展创新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过程为“主题浅释一问题引导一组合探究一成果分享一感悟深化”。从而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1.6研修一体化模式

它是指接受过一定理论教育的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时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从教师教育实际出发,立足于解决教师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助现代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让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在问题研究中向更高的理论层次提升。促使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和管理素养,使他们成为教育改革的带头人。

1.7网络培训模式

网络教育通常是以网络为学习平台的,构建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网络教育方法,它的特点是突出网络教育特色:一方面是坚持基于网络环境的合作交流、案例教学、示范模仿、情境教学等基本的教学方法模式。另一方面是开辟视频课堂、博客等,组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在参加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情感体验、案例分析、互动交流、成果分享等丰富多彩的网上学习活动,可极大地拓展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学习方式,增强网络教育的人文性、创新性、针对性和开放性。以上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模式,它们不是独立而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不可分割,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综合运用,才能达到预期限效果。

2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教育的实施途径

根据上述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模式的探究,要提高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成长,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教育可从以下途径着手。

2.1理念领先,强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引领力教育

现代开放教育呼唤着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它要求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具有开阔的视野,能积极主动吸取现代教育思想的精华,转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形成与被教育者共同的目标,贯彻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各方面。现代教师的教育,首先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教育。因为现代教育给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这些标准与要求也是基层电大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依据。基层电大要努力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为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创造环境。一是请教育专家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教育,促使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树立正确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二是分小组组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讨论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对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认识;三是督促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撰写有关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方面的论文,确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真正发挥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在开放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2.2愿景设计,强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发展力教育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机构要组织专家组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教育会诊模式和问题研究模式,帮助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设计专业发展愿景和发展目标,使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理念及专业发展是什么?专业发展的思路与专业发展的途径是什么?自己专业发展的规划和落实计划如何确立?进一步深入思考:①自己专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突破瓶颈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哪里?②未来三年专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③现在周边地区同行最先进的理念和专业发展的策略是什么?④我的“高招”是什么?我的策略在哪里?自己要描图寻路,努力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2.3改革推进,强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创新力教育

随着开放大学的创立,发展是基层电大的根本性特点,创新则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典型特征。一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求生存、谋发展的必备精神品质,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突出体现。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工作的创新,需要宏观的、整体的、重点的创新,也需要微观的、局部的、配合性的创新。一个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如果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抓好创新性学习、创新性研究、创新性反思、创新性教育。只有这样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才能创新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证明:先进理念+不断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勇于创新=专业化持续发展。因此,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机构要通过基于主题讲座模式、研修一体化模式、实地考察模式、案例分析模式、体念一反思模式等加强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创新能力的教育,强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改革创新能力的提升。

2.4分层教育,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向度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人职适应期阶段。这一阶段是关键发展期,教师需经三年左右的教育实践,才能把书本知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基本形成自己的实践技能和技巧,实现教学知识向教学能力转变。二是成熟胜任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年龄约在3o__40岁,他们有旺盛的精力,我们应抓紧引导和具体指导。三是高原平台期阶段。这个阶段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期,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年龄约在40—45岁,容易出现停滞不前的“高原平台现象”,对突破期的教育重在“突破自我”,要强化和改变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职业理想,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突破原有的教育教学水平,抓住薄弱点,把握关键,突破高原,实现第二次质的飞跃。四是成功创造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年龄约在45—55岁。如果教师专业发展得好,他们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有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和理论。因此,省级教师教育机构要抓住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实施分层教育,以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发展为向度,根据不同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进行专业化教育,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网课辅导教学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不足;辅助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1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将之应用到计算机教学中,使之担负起辅助教育的作用,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全面展开了。笔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认为如果合理有效地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确实可以实现有效辅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作用,但同时如果应用不当的话,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育的优势

(一)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计算机由于借助了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因此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知识和资讯,学生在课堂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搜索到答案。同时,学生可以借助电子邮件和MSN实现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甚至可以进入名校或者国外的校园网站,直接聆听名家教授的讲解,因此,极大地丰富了现有的学习资源,开阔了学生视野,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二)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方式。借助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如不少学校都开设了网络课堂,通过直接把课堂放置在网上的方法,以方便学生随时收听和收看。其次,网络上的学习内容信息量大,更新快,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呆板,教学内容陈旧、单调、信息量有限的模式,从而使学生由过去被动学习转向了主动学习,因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最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学生自主考试,学生通过网络课堂上设置的各类考试题,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的试题进行测试,使得教学真正达到了充分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目的,从而为学生创建了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灵活性的学习模式。

(三)形象直观的交互环境。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为整个教学提供一个形象直观的交互环境,在这个环境内,可以实现每个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同时也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和人机之间的交流对话,从而可以收到最好的辅助作用。

(四)更好地实现教学策略。网络的各种特性还决定了借助网络技术可以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教学策略,如在教学前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一下学前测试,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项思维能力,甚至心理方面的测试都可以实现,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各项数据予以分析综合,从而更客观地实现对每个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判断,有助于教师根据数据,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内容和策略,使得教学更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同学都能够有所提高的目的。在网络教学中,由于它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具有多媒体性、交互性等多种特性,使得在网络上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学策略成为可能。

(五)有利于对学生的辅导。传统教学中,课堂授课的时间只有短暂的几十分钟,学生如果在上课的时候,无法当堂掌握知识,那么课下教师很少有时间能够对学生进行辅导,即使开设有自习课,在短暂的时间内,教师也很难面面俱到对全班每个同学进行辅导,如果学生比较胆怯,就更会使这种辅导无法实现。而通过网络,教师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同时将作业中的问题直接反馈给学生,而且可以通过视频直接对学生进行辅导,也可以通过E-mail和论坛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由于师生彼此之间没有直接面对面,也可以消除某些学生的胆怯心理,使他们大胆质疑,因而这一辅导方式充分照顾了每个学生的欲求,成为了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的有效方式,加之,这一辅导方式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即使师生之间远隔万里,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自由沟通,因而为学生的辅导提供了便利。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

尽管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再辅助教育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但它自身仍有难以克服的问题,因而使得在辅助教育方面显露出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如果想要实现网络辅助教学,没有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肯定是不可能的。这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对学生的成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与管理,能够利用一些专门软件制作电子讲稿和多媒体课件,熟练地利用网络平台组织教学,以及简单程序的设计、编程,能用信息化方法与学生进行交互,以及利用计算机评阅学生的作业、考试。这些都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否则就将极大地影响辅助教育应用的有效性的发挥。(二)信息量过大,良莠不齐导致对信息的甄别出现问题。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育虽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丰富的信息,但由于大量信息中往往夹杂着和学习无关的甚至使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有害信息,所以,必须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甄别和过滤,而现有计算机信息技术很难做到对所有信息的准确过滤,所以,有时并不能达到真正地辅助教育的目的。(三)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值得关注。由于实现了计算机的联网,使得学生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学习资源的时候,也使得网络计算机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和病毒入侵的对象。据统计,每年发生的针对校园的网络攻击就多达几十万次,黑客的攻击和病毒的入侵会导致网络瘫痪,甚至导致计算机内部重要数据的丢失。因此,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提防来自外界的危险因素,可以采用安装杀毒软件的方法来组织病毒的入侵和黑客的攻击,同时还应该教育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要随意打开陌生的电子邮件,以防中毒。(四)要理清认识上的误区。应教育广大教师和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只是作为辅助教育的一种手段,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主导作用的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只有和其他教育手段共同联合起来,才能发挥其辅助教育的最佳效用。

四、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将之应用到教学中,只要应用合理得法,是能够对教学起到很好辅助作用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计算机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各种新的计算机网络辅助教育的新形式,最终使之和计算机教学实现完美结合,从而为我们的社会提供更多的计算机专用人才来。

参考文献:

网课辅导教学范文6

[关键词]微课;高职;思想教育;行为引导

[DOI]10.13939/ki.zgsc.2015.41.155

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带来微课在高职院校中的广泛使用,微课作为新兴媒体的代表之一,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丰富了工作形式,增强了工作时效性。教育目的得以实现不仅依赖于严密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新媒体技术的教育辅助。微课将高职院校师生的网络生活带进了微时代,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但只有师生双方互为主体才是理想状态。实际工作中科学使用微课,优化辅导员工作,控制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进程和方向,争当学生微课的意见领袖。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的流行,“织围脖”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微博控”更成为他们一种时尚身份的象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认知世界的观念和方法。以往,大学生主要从书本和师长的言传身教中认识和了解世界,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调查发现,71.58%的学生承认网络是他们接触信息的主要渠道。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介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成长空间和人际网络。微博、微信是基于开放互动的大众社交平台,由于现实世界的种种压力和干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微博、微信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发表言论、倾诉感情、结交朋友。大学生只需要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足不出户结交更多的人,拓展交际空间,并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约束。

1 微课为学生带来了崭新的时代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QQ、微课、微信、易信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 31.2%,在青年大学生中引起一股“追新”潮。微课作为沟通交流平台,创新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及交流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作为辅导员工作新的传播工具是不容忽视。

1.1 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进行资讯交流与信息沟通中,发现青年学生追求和展示自己个性的愿望随着自身的发展在不断增强,这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微课作为新兴媒体的代表之一,对高校辅导员发挥思想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当代社会中个性也象征着自信力、突破力和创新力,对于此,高校辅导员工作优化策略主要有提升信息素养和工作应对能力。微课的出现,不仅增强了辅导员工作时效性,也大大拓宽了学生展示自身个性的宣传渠道和展示自身魅力的手段。

1.2 满足学生情感交流的需要

情感交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必需品,新媒体得到青年大学生青睐最关键的原因是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要。在学生群体中,微课作为信息沟通媒介方便、快捷、直观,解决学生间、师生间面对面交流不顺畅的局面,改变了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方式,突破了有部分学生由于性格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教育局限。作为教育对象的客体学生则始终受到教师的主导,而新媒体的出现就解决了学生的这一困境。关注学生动态,即时与学生双向互动,打破了时间、地理位置、表达方式的限制,创新了辅导员工作方式,满足学生情感交流的需要。

1.3 帮助学生实现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

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畅所欲言,对人的心理、情感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有效地避免了他们在现实环境交流中不自在的感受,提高个体的自信心,从而满足了自己与他人进行良好情感交流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进行交流和探讨,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方式也在逐渐减少,因此微课成为大学生和辅导员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丰富了辅导员工作形式。学生具有追求新奇特事物的特征,掌控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权和话语权,在网络世界里他们以匿名的身份在不同的社交软件平台上,双方的沟通与交流也更加平等和开放。辅导员可以展开及时的、自由的、畅所欲言的交流,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微课最新资讯,营造了一个全新的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发展空间。

2 微课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辅导员在传统教育环境下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的优势变得越来越薄弱,随着网络的发展,微课作为网络时代新兴的辅导员与学生信息传播媒介与交流平台其便捷性、时效性与大众性,在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一定的机遇。但是在如何使用新软件平台获得更多更及时的信息出现了一些力不从心的现象,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2.1 微课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机遇

在网络新媒体等不同应用平台出现后,微课作为沟通交流平台,创新了高校辅导员工作方式,让学生追求个性的愿望得以实现,为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和自由表达观点提供了平台。辅导员与学生进行资讯交流与信息沟通的渠道中,网络行为选择的灵活性、网络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使微课作为沟通媒介提供了新平台。在交流平台上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讨论和交流,更加方便、快捷、直观,突破了传统教育受时空限制的局限,作为辅导员工作新的传播工具不容忽视。

2.2 微课对辅导员工作的挑战

微课作为网络媒体,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带来了困扰,对辅导员发挥思想教育主导作用提出挑战。在网络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微课由于内容的互动性与平等性的特性致使引导的网络舆论呈现出多样与多元性,这些现象对辅导员获得信息以及发挥辅导员的思想教育作用被削弱。信息覆盖面广和几何式传播、爆炸性扩散等特点加上学生其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和网络环境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了辅导员在教育内容上监管的难度。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再按照要求和讲解去学习和思考相关教育内容,开放式的即时发送分享功能与规范严谨的课堂教学碰撞。有时甚至对某些教育内容持怀疑的态度,甚至进行自主创作和交流,导致信息泛滥,引发轰动效应。

3 树立网络微时代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行为引导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思想教育模式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网络环境下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亲身体验为起点进行选择,必定是获得受众最充分、最良好评价的传播。微课作为信息沟通媒介,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改变了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方式。

3.1 作为教育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用包容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给予师生双方更多的对话和交流机会,树立教育双方的共同体意识。不断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沟通手段,摒弃原有的辅导员在学生关系中的主体优越感,转变传统的教育话语方式,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根据教育对象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成为教育双方围绕教育内容的一个精神交流对话的过程,在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的情景下吸收和领会对方的思想,减少因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微课信息内容的去中心化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政治理论或前沿思想的学习,作为教育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并通过双方认真分析和真诚坦率的交流。

3.2 微课对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为网络交往平台,高校辅导员引领与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微课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需要通过辅导员的引领,发现自身的短板,回到现实生活中,成为一个在思想上具有独立思考和辨别能力的人。另外,微课在带来的各种唾手可得的便利的同时容易让学生产生惰性,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思想等各方面做好规划,认清现实、努力学习。随着学生对微课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使得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养的欲望,阻碍着学生独立人格与思想的养成。发挥微课在行为引导上具有协作精神、踏实能干的作用,满足学生追求自我心理发展的步伐。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易于被学生接受,最终实现对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目的。

3.3 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以“两课”、座谈、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大多采取一种自上而下、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用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相对单一的说教对学生进行“外补”。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变得更加生活化、普及化。要不断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围观”,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内化”教育,不断强化育人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要摆脱填鸭式教育模式的桎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以活泼生动的方式,借助校园网、BBS、贴吧、微博、微信、短信平台等及时向大学生传播,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要以学生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为纽带和桥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及时有效地疏导和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做大学生亲密的“微友”和成长路上的领路人。

4 结 论

综上所述,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要高度重视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以前瞻的眼光、务实的态度、坚定的步伐,不断创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举措、新方法,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骆郁廷.新媒体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