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网络传播范例6篇

交互式网络传播

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1

互联网的及时性、丰富性、全面性、互动性已经将传统媒体各自优势融为一体并形成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互联网的兴起既为广播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又与传统广播进行多方位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播传播稍纵即逝、仅有声音而无图文、不能自由选听节目的缺憾,使广播能吸引更多受众的参与。正是这种优势互补性,为广播以另一种形态发展提供了条件。美国互联网委员会提供的《2001年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表明,至2001年4月,世界上进行网上播出的广播台已超过5000家。

广播网络化雏形

网络广播应该包含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两个从属概念。网络广播作为传统广播在互联网上进行延伸,可以谓之广播网络化。目前主要形式有直播和点播。直播(Live)是电台实际播出节目的网上传输形式。时效性强,生动实际,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1997年底上海电台在国内首次进行互联网上直播广播,长达4小时。点播(On-demandAudio/Video)则将节目根据内容做成一个个片段,用户可以根据标题或分类选择所关心的片段收听。点播可以更合理地满足用户的要求,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网上广播形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将“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等重要新闻都制成了精彩的网上回放专题。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直播还是点播,大都只是将传统广播电台的节目搬到网上进行“转播”。就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互联网在广播传播中仍属非主导性的,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辅的工具出现。而网络化广播则是借鉴传统广播方式实现互联网多媒体信息的独立制作和传播。它要求从网络发展的角度来看广播,跳出传统广播模式,真正发挥互联网广播优势。这是至今还少有人问津的又十分重要的课题。

可以说,真正意义的网络化广播是以网络直播而非“转播”、全面互动而非“补充”作为最显著的标志。长期以来,网上视音频广播采制和播出一直是新闻网站的弱项。1998年12月,广东电台连续三个晚上网上直播“阿虹的故事”特别节目,在听众中反响极大。热线电话一个晚上有十多个,而电子邮件有近万件。但是这种网上直播和互动只是作为传统广播的一个补充形式,不能称为真正原创的网络直播。

六大特征

回顾上世纪80年代,传统广播传播与受者界限分明。1986年底,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热线电话加主持直播先河,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在广播改革史上具重要意义。然而,这种直播主持与热线听众的对话只能是点对点,听众的交流参与面还十分有限。广播与互联网融合后,主持人与网民从原来的双向交流拓展为多向交流,网上广播受众的反馈参与面大大扩展。美国报界巨头《华盛顿邮报》网站采用的实时广播“直播在线”(Live Online),提供各种网上直播讨论节目,由重要新闻人物、娱乐明星、定期邀请的嘉宾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与许多网上的“聊天(室)”不同,它提供的是“理智的。有主持的讨论。”这可以看作网络化广播的雏形。网络化广播具有较为鲜明的特征:

一、网民的第一性。网络广播在新闻制作和节目传播对象上,首先要考虑网络受众的需求,实现网络化广播信息接受的舒适性、第一时间的传播性和文字音频的互动性。目前,已有网络电台利用网上资讯开播网络新闻联播意义上的“新闻听听看”。另外,结合网站频道,开设一些以网络时尚为话题广播节目,如在线游戏、网上视听、美容保健。美食购物、车行旅游等。

二、在线节目直播。网络化广播的播出采用不受制于传统广播的“网上直播”形式。虽然网上直播比转播和录播对制作者及主持人要求更高,但这是为了便于网络电台主持人能充分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而必须采取的方式。因为一旦播出的节目全部采用转播传统广播或录制节目方式,网络电台的网民第一性和互动特点将会丧失。

三、互动交流评论。在节目制作和栏目制定上,网络广播可以采用QQ、手机短信、论坛发帖、热线电话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与网民互动。网民可以通过以上任意一种方式与节目主持人交流,以增强节目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如节目播出时可在论坛与网民实时进行交流,也可利用手机短信息即时沟通,在网络节目中提供短信评论、短信点歌、短信抢答、短信调查等。

四、网络主持意识。网络加入广播节目,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是对广播优势的拓展。这不仅需要主持人熟悉电脑和网络知识,还需要主持人适应从主导地位向真正开放的网络谈话组织者的角色转变,这种角色转变对主持人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对全局的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实现网上点播。网络上可以实现广播节目尤其是音乐的在线收听和点播。与一般广播上网不同的是,网络电台以网民为第一受众,互联网节目资料更为丰富。网民可在网络上更加自由地点播自己喜欢的歌曲、乐曲等。从某种意义上看,网络可以代替广播,实现广播所能具备的一切功能。网络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就是利用视听语言进行传播。

六、融合传统广播。网络广播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就要集纳传统媒体新闻资源,积极开展与广播电台合作。新闻媒体的网络变革应该是运用新的网络传播手段和技术,享用平面媒体和广播电视的资源。例如,可与广播电台合作,让传统广播的音乐和旅游精品等节目成为网络广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网络化广播变革

随着网上广播的不断发展,网络化广播的前景十分看好。国内现在已有新闻网站尝试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互动性和多媒体特点制作有别于传统广播的网上节目。网络电台开播的节目包括:新闻网播,网上说新闻,让网民第一时间既听又看;交流谈话,即时谈论社会热点和奇闻趣事、最关心的时尚话题等;天天点歌,网友通过发帖子、短信、QQ或热线电话形式点歌;K歌之王,歌曲翻唱,网友可以讲述制作歌曲的过程及演唱感受,另外网友还可以讲述与歌曲相关的情感故事,并用歌声来表达。其它网友可以通过短信及发帖子对演唱者打分。中国字波网去年底试播的“天一网络电台”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访问量每小时在5万人次以上。

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2

网络传播的交互性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传播者或者受众与受众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双向交流的特性叫做网络交互性。交互性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媒体的最基本的特征。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单向传播,传受双方处于时空隔离状态,信息绝大多数是从传者单向流向受者,而受者在传播过程中的能动性非常微弱。网络媒介的出现,可谓打破了这种传播法则,它的双向互动性使信息的接受者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因此,交互性一般被认为是指双向传播的特性。著名的传播信息技术学者埃弗里特-M-罗杰斯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就提出了对交互性的认识。他认为,交互性是“在传播进程中参与者能交换角色、并对他们的双边话语具有控制力的程度”。

1998年,美国Loyola大学副教授E11iot King提出,“交互性”这一概念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指用户在网络上获得信息时,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即他们可以自己控制何时以何种方式获得何种信息。另一方面,指信息的提供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指用户的反馈。这意味着受众对网上信息具有选择权和迅速反馈的能力。网络交互性传播的应用分析

互联网显然是“双向”交流的媒体,因此新闻网站要实现最佳“交互性”,是让网上读者之间,读者与网站工作人员之间相互沟通。虽然网上媒体“交互性”强于传统媒体,但网上媒体还没有充分利用这种能力来改变新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以“暴走妈妈”的网络报道为例,荆楚网和长江网作为本土主流网络媒体都开辟了专题进行报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荆楚网和长江网“暴走妈妈”网络专题报道“交互性”上的差异。

在专题标题的设置上,长江网使用了副标题,将暴走妈妈母爱的内容进行了充分表述,但语言稍显冗长。相较而言,荆楚网的标题则显得干净利落。

在报道栏目的设计上,两网在内容上大同小异,均围绕该新闻事件进行了较充分的图文报道,涉及最新报道、媒体关注、外界评论等内容。网民可任意选择想要阅读的内容,基本实现了网络交互性的第一层,即让用户对信息的选择有更多的自主权。但在视频报道上,长江网的视频内容则更加丰富多彩。他们不仅请“暴走妈妈”做客长江网,并对“暴走妈妈”陈玉蓉的家属、邻居进行了访谈,多角度多层次地对人物进行报道,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感人,更能打动人心。

另外,在网络交互性的第二层上,即实现网络互动交流上,荆楚网的传播手段更加丰富。荆楚网不仅开通了短信互动,通过短信寄予送祝福,还在页面下端设置了祝福墙,将网友对“暴走妈妈”的祝福显示在此区域。而长江网则仅在专题页面开通了网友留言专区,并滚动显示留言内容。相较而言,荆楚网的互动形式更加多样化。但总体来说,两网在发挥网络交互性功能上都还不够充分。网络交互方式挖掘不充分,是目前网络正面报道无法吸引年轻受众关注的原因之一。

交互性在重大报道中的应用

交互性是网络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突出特征。增强网络的交互性使正面宣传在吸引受众参与、放大社会影响、实现有效传播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网络媒体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消息、通讯、图片、评论、访谈等多种新闻样式,而且综合运用视频、音频、论坛等多种技术手段,使典型报道内涵丰富多彩,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典型人物形象,反映受众心声,实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在“湖北群星”网络报道中,虽然也采用了多种新闻报道样式和技术手段,但在这一过程中,网络媒体更多是依赖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来自网站原创的内容则略显不足;同时,对相关信息的挖掘和对人物事件的纵深拓展不够,未真正发挥出网络空间“全景展示”的优势。

值得借鉴的是人民网“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专题。新闻、图片、评论、视频、音频等构成了一幅展现任长霞英雄事迹和成长轨迹的壮丽画卷,使受众仿佛看到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英雄人物。

传统媒体往往受版面空间,播出时间的限制,不能全面展开报道。而网络媒体不存在这一问题。网络空间的无限性给网络典型报道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因此如何在这无限的网络空间中提供更能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网络传播中,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不是固定的,是随时互换的,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因为反馈的存在而变得双向。反馈的及时和便利,使得网络传播的传受双方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湖北“暴走妈妈”的网络报道,更多是图文形式的报道,不仅在与网民的互动上重视不够,而且在互动的形式和内容上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难以调动广大网民参与的积极性。在网民互动上做的较好的如央视国际曾在“任长霞专题报道”中开设嘉宾在线谈话——《记者话长霞:人民不会忘记》。他们邀请参加过任长霞事迹采访团的央视记者做嘉宾,与在线网友交流采访体会,讲述采访背后的故事,回答网友的疑问,变网上大众传播为点对点的人际传播,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18人梯”、“信义兄弟”、“暴走妈妈”这些产生巨大社会反响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的主角,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寻常百姓或草根一族。媒体正是通过它的报道力量,找到了我们身边的崇高与感动。在“湖北群星”报道中,传统媒体无疑在正面宣传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实际上,网络在发掘典型事件、典型人物上大有可为。

我们看到,最近几年由“网络红人”引发的典型报道层出不穷。例如成都市一名普通的女交警胡玲,因其温柔而严格的执法视频在网络曝光,被网民冠以“温柔一刀”的名号而迅速走红。随着国内主流媒体的积极跟进,胡玲“温柔一刀”成为成都市民街头巷议的话题。选择这样一个普通青年民警作为报道对象,使受众感到可亲可近,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3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 模式 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传播

众所周知,目前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模型有很多,例如,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模式、纽科姆模式、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思模式;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热传导模式、“传染病模式”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亟需一种刻画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认为“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使用,从而达到其社会化信息传播的目的。”邵培仁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赖茂生认为“网络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各种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总称。”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集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吴风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就是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关于网络信息传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研究,但不应因为研究者的知识、专业、实践、工作等背景不同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认识有不同,而是共同探索,最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给予科学的揭示。

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处理、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终端工具;互联网是网络信息的传输通道和交流平台,可以使网络上的人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网站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继媒介,它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搜索、粘贴、下载、互动、超文本连接等的中转站。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动态性、虚拟性、全球性特征,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信息传播无序性、主体的隐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同

2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

模式是一种人为的象征性的设想,是一种思维的辅助工具。就我们研究传播过程来说,可以采用模式简化、去粗存精等方法,高度概括出在纷繁复杂的传播过程现象下的要素、结构。由于模式方法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及其特点,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来说是十分恰当的,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已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可以深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至今为止最快捷、最便利、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带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因此只要上了网,不管是传统大众媒介的职业传播者还是一般用户,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信息,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这种信息传播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窥见。然而在某一特定的关系结构中却呈现可以预见和重复出现的形式,并且对这一结构具有不易观察到的影响。如果我们引入模式方法,就可以通过“画”一些线条或公式来表示已知确定存在的但无法看到的联系,可以显示这种联系的结构、强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从而明晰网络信息传播的整体形象,把握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将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实践的工作。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运作,才能够有目的地有方向地传播信息,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有序化并达到最优化。

3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研究出来的儿种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各自都有其强调的重点,所以笔者在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时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模式,开拓思路,而不是孤立机械地去分解某个模式。

3.1王中义的网络传播模式

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网络模式。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呈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没有边际,也就兀所谓覆盖面的问题。这种网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题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受。

可以看出,网络传播作为人类传播领域中新的一员,较之传统传播模式有这样一些特点:多种传播模式的融合;互动性、平等性强;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

3.2邵培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2.1阳光模式

邵培仁认为,假如可以撇开传统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惯用形式不论,那么依据网络传播或互动传播的现存状况和发展趋势,用“阳光模式”(图2)来描述和反映是比较合适的。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个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6大要素和4项要素。6大要素为:①终端机:理想配置应包括个人电脑(具有通话、通信、放音放像、录音录像、翻译、校对、编辑、搜寻等各种功能)、传真机、复印机、自动打印机等;②信息交换设备:这是网络传播的枢纽,要求容量大、性能高、线路多,以便与亿万只终端机之间以及与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之间任意联通和交流;③信息库:包括印刷资料库、声像资料库、档案资料库和各种科研资料库;④大众媒介:是指电脑通过网络与各种传统媒体(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相结合而发展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如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视频信息等;⑤信息源:如新华社新闻信息系统、路透社经济信息系统、中国经济电讯系统等,也包括电子产品和音像制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场所;⑥社会服务:如“三金”工程系统、电脑购物购票系统、社会咨询(股票行情、天气预报、健康与心理咨询)系统等。4项因素是指网络传播中的经验因素、环境因素、价值因素和规范因素。还有,连接成网络的电缆传输通道也很重要,但用无线取代光纤光缆将是一个趋势。但是,阳光模式并非已尽善尽美,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以及认识的扩大和深入,它应进一步加以补充和完善。

3.2.2整体互动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不仅要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就是说,它的基本任务始终是再现整体,始终把各种要素有意识地归并到整体之中,努力找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再进一步“认识”它,“适应”它,“支配”它;而被割断联系的游离于整体的孤立的传播因素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

整体互动模式中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动的。整体互动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突出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能动性,昭示了传播的多向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我们将整体看作是互动囚素的整合与合并,将互动当作是整体形态的链条与部件,将二者的有机统一视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全面而综合的呈现,也是为传播研究寻找一个辩证分析的模式和途径。

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了三个系统,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这三个系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将协同并存、互动互进,共同绘制人类传播的三大风景。整体互动模式还包括了构成传播活动的四大圈层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四个特点:①它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②它强调辩证性和互动眭。③它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④它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不过,它虽从实用的角度勾画出了传播活动的过程或步骤,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一定要以精确的顺序正规地执行模式标明的所有步骤,决策者和传播者也无须对所有步骤给以同样的重视,因为,它可以越过一个或几个要素将信息直送特定的受传者或实施者。

3.3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3.1网络传播基本模式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进行概括,得到网络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图4所示。

图4所示的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粗略的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不能明确反映出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外在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播过程的,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

3.3.2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鉴于网络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他们提取网络传播中的一部分—从一个传播者到一个节点—来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这一模式称之为“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一定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传播者选择信息、受众理解信息产生巨大的作用。

网络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

这个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确指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同一个媒介——网络。传统的大众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同一个渠道实现,效果较差。而这个模式反映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紧密迅速的联系和交流。

这个模型所解释的仅仅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段,描述了信息怎么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处传递到—个节点,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节点后,除了产生反馈以外,还会经由一个节点发散、传递到其他的节点,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网状结构。

3.4郝金星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

该模型初步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考虑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以及与信息交流方式的结合。为了使模型简化,忽略了信息交流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在该图中,粗实线是网络环境下的主要方式,而细实线则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左边的直达箭头,表示了没有经过任何终结的“直接面对面”信息交流,最右边的经过“其他渠道”的信息交流表示通过信息的信息交流。“其他渠道”概括了目前除网络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渠道——信息栈。

应该指出,由于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信息创建者也可以是信息使用者,信息者也可以是信息执行者。同一用户在网络条件下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创建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同样,者、执行者和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4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上述几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明确这些模式中有益的观点,进而提出“六度传播模式”(如图7)。

为了便于理解“六度传播模式”,首先应明确“六度传播”的涵义。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着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旧因而笔者借助六度传播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如图7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收。这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四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因此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接受者传递信息。

虽然网络信息传播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网络中。

参与者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可以通过网络与大量的其他的参与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静态网页、BBS论坛、聊天室、视频和音频等。网络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根据自己需要获得或者传播的信息类型和自己对于传播方式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另外,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中,有对于噪音等破坏信息的因素的考虑。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噪音对信息的传递和解码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像在传统传播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那么大。不过接受者获得信息也会受到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只要必要的硬件和软件需求得到了满足,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

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4

[关键词] 传播模式;网络新闻;双向流动

【中图分类号】 G21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10-3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新事物也在不断涌现,网络也随之发展成人们必不可缺的一项获取信息的手段,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对新闻的获取自然也必然依赖于网络,因为网络新闻比传统新闻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信息也比较及时,相关工作人员对网络新闻的传播也越来越重视。网络新闻具有的一些特点是传统新闻无法具备的,包括数字化、多媒体等的特殊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被迅速推广和应用,信息量特别丰富,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来说,网络媒体顺应时展的潮流,普通百姓通过网络新闻,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当前我国的发展状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手机了解每日新闻,所以,网络新闻势必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

在对新闻信息传播进行研究时,一些业界人士通过构建模式来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性质和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析。透过构建模式来了解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指的是研究者通过图形或程式的方式对其进行解释,而首次提出用模式来研究传播过程的学者是美国的H・拉斯韦尔,他的“5W模式”也称为“拉斯韦尔程式”。除此之外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申农-韦弗的数学模式也是研究传播过程的几种模式。以上的这些模式能够保住研究学者正确认识和掌握传统大众媒体的特性,同时对于大众传播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模式是将要研究的对象简洁化的一种方法,也是对被研究事物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的一种比较直观的表述,模式随着所表述的方式的差异被分为数学、言辞、文字等,通过模式分析方法,可以方便快捷的对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优势进行表述。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构建让大众可以直接、简明的了解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和交互性,把新闻传播这一无形的事物传达给大众,让人们对新闻传播的理论有新的认识。因此,本文通过新闻传播的特征建立网络新闻传播模式。

一、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平面媒体,包括杂志与报纸上的广告都是传统媒体的范畴。而传统媒体概念是针对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提出的,它通过一些机械装置传播信息,而电视、报刊、广播被称为三大传统媒体,也就是所谓的“平面媒体”。

作为传统媒体,它是以图像、文字和声音向大众提供新闻信息或娱乐信息,下面是电视、报刊、广播三大主流传媒所共有的一些特征:(1)传受关系明确;(2)接受者对于新闻信息是互相孤立的,很难进行信息交流互动和评价;(3)报纸、广播、电视等只能将新闻信息单方面的传给大众,而大众对于新闻的反馈很难逆向传播回者。通过以上三点可以得出此三大主流传媒往往掌握着“话语权”,信息完全由传播媒体所控制,大众只能被动地成为接受者,他们对于信息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普通大众对信息的理解,其他人之间只能是通过交谈的方式传达信息,不能以媒介的形式传播新闻信息。其中报纸采用的是文字的方式传播新闻,而记者对于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做抽象的文字总结,在写作的时候难免与时间的真实性有所差距。虽然如今的一些电台和电视相继开设了“听众热线”等环节,但还是不能让大众广泛传播,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存在着信息的延迟性,这一缺点就决定着其很难在当代网络普及的社会生存,因为它无形中在大众与媒体之间树立了一堵“墙”。

当代社会传统新闻所面临的挑战:传统的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新闻传播者传播出的新闻和信息,而现在的信息获取者可以通过自行制作从被动变为主动的信息传播者;面对新兴的网络媒体,如何保证自己提供的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面对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如何保证自己能从营销中获得更多收入。

传统传媒面临的市场冲击及其发展状况:根据调查统计,大约有1/3的在线电子读者不愿再去接受传统的媒体形式,而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使传统媒体面临很大的创伤,与新兴的网络新闻传播相比,传统的新闻媒体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了不能为传播者和接受者提供很好的交流媒介,新闻者也不能及时的掌握信息获取者对于信息的需求和理解,更无法进行相互交流,而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就不存在这些问题,这也是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

二、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采用的是超链接或者超文本的形式进行信息和新闻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属于比较新型的传播媒介,可以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进行连接,信息可以快速的从一个地方传到想传达的地方。超文本超链接使网络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在网络的世界里,信息是网状的,大众可以通过查询方式筛选出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也就是说网络媒体的检索功能比较强,而且他的编辑窗口也比较多。所以,网络媒介的功能比较强大。

综上所述,网络媒介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采用一系列音频、文字等方法为公众提供新闻信息并实现自己的商业行为的一种传播媒介。

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进行分析,要同时考虑到技术层面和使用层面两点:

技术层面的特征:由于网络传播信息的与接收都不是固定的,接受者也会成为新的传播者和者,所以界定不太明显,也就是说网络的传播可以看做无数像蜘蛛似的网,从一个点出发,向外不断扩散,并形成新的网,者和接受者都是网中的一点,不断向外扩散。因此,网络新闻的传播是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一、多对多的结构形式,整个覆盖面不断向外扩张。者通过电脑或者信息交换设备与接受者进行信息交换,者和接受者同时扮演了“发”和“接”的角色。

实用层面的特征: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较传统信息传播最大的优势就是双向流动性和交互性。社会不断的进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获取到的信息也在不断的进行反馈,而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接受者也是通过网络传播进行反馈,这也是传统传播无法取代的一个优势。网络传播的用户还能与其他的接受者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形成新的信息,继而再向外通过网络传播。在传播时,可以以真实身份出现,也可以匿名传播,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掌握话语权。

三、网络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模式

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技术上的变革和飞跃对网络信息的传播也是一次革命。网络新闻的传播是以互联网为媒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千变万化,可以说文字形式、语音形式、视频录像、flas等等,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也更加多元化,通过网络,可以不用准时准点的守在电视机旁等待节目的播出。所以,信息的获取者可以自由获取想要的信息,而且网络新闻通过安排新闻内容、选择合适结构使新闻信息达到最好的状态,这有利于新闻阅读者清晰明了的深刻了解新闻信息。而双向流动性也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一大优势。

(一)构建模式时,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通过模式构建可以清楚的对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进行分析,通过上述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技术和实用层面的特征分析,在进行模式构建时,首先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对于新闻的者和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对问题的意见和反馈、讨论如何处理。这也是对如何将论坛、校园BBS等的内容很好的表达出来,实现互动的一种考验。网络新闻实际是一种虚拟的新闻传播途径,通过虚拟的网络使信息实现双向流动。

网络新闻的传播是多交流和沟通反馈的,者占主导地位,而接受者又带有自主性,所以要让接受者接受,就要研究大众的阅读习惯和她们的心理活动,接收者与者通过信息交流和互动实现双向流动。

把握网络新闻传播的整体性和社会性,我们在构建结构模式时,首先要考虑新闻者与接受者的个体因素,而不是单纯的在整个社会环境下进行考虑。

(二)网络新闻传播模式: 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

大众对于一些比较新颖或奇特的新闻题目会更容易产生兴趣并点击阅览,而对于像《最新播报》等兴趣不大,如果新闻题目比较奇特那么点击的人数也会大幅增加,阅览者之间也会在网页上互相交流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如果对新闻没多大兴趣自然不会查看更多关于此类新闻的链接和报道,更不会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对于新闻的要首先充分考虑大众的心理,设法吸引大众点击查看子页的内容。

对于网络新闻的接受者而言,都会对看到的每条新闻做出自己的反馈,感兴趣的点击浏览、与者或浏览者自己之间的互动交流、或者没有反馈等几种情况。比如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行首次获得成功时人们都在关注此类信息,而时隔几个月后,有些大众还是对此事比较兴趣,想再查看相关新闻,而报纸或电视就很难看到相关报道,而在网上,比如凤凰网或新华网上,读者就可以查看到相关信息,还可以进入论坛进行互动交流并点击之前的一些资料,比如关船的一些报道,基本所有想要的资料都可以阅览到。但同时,大众选择了此类信息,就自然忽略了对其他新闻的查看,也就是无实际反馈,其实也是大众在浏览时对新闻信息已经有了心理排序,哪条新闻最关注最想了解,就是先点击查看,并可能进行互动交流,而有些可看可不看的就会最后去阅读,也就是新闻接受者的选择――交流――反馈。

网络新闻传播的双向流动性符合网络新闻传播的一些特征:一是体现了当前新闻或信息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网络这一重要因素。网络新闻传播受大众和媒体的喜爱和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它能方便快捷的为大众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大众之间可以进行对话,表达自己对于某条新闻的看法,发表评论,而这些都是以网络作为中介的。二是是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的媒体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双向流动性通过网络新闻的传播表现了出来。三是当代网络新闻传播具有整体性以及社会性。

(三)网络新闻传播双向流动性的特点

海量性:网络新闻提供的信息量特别多,对于传统新闻来说,报纸或电视提供的只是有限的几个重要新闻,成千上万的大众面对的只是这几个新闻,而网络新闻传播更具有社会性,传播方式也比较多元化一些,所有的信息都是对外开放的,大众可以阅读、听音频,也可以查看视频。

时效性:网络新闻可以及时快捷的将最新的新闻咨询传播给大众,将最新的消息及时出来,而作为大众可以在任意时段去点击查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也就是说现在是一个信息量及时的新闻时代。而且,新闻可以很快传播到全球各地,这也是新闻传播上的一个里程碑。

交互性:交互性能够让大众参与到其中,也就是发挥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网络新闻有别于传统新闻传播的一个优势,而且它让大众更加自由的发挥自己的话语权,没有沟通的限制。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陈述自己的观点,而报道的只能是真实的新闻,及时监督其真实性,虚假的和骗人的新闻随时都能被大众揭穿。

(四)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

第一,对于网络新闻来说,由于其具有的双向流动性的特性,使得新闻能在民众之间快速传播,传播的对象相对是小众化的,不管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的新闻传播还是现如今比较新兴的网络新闻传播,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播新闻信息,让大众都能快速方便的接触到最新的新闻信息,而且网络新闻传播需要的网络资源比较强大,所以提供的信息量自然也就比较丰富,而新的计算机技术使信息的趣味性更加饱满,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

第二,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网络新闻的发展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新闻传播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要求,政府也在积极的用新的网络媒体对其进行变革,因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来推动网络新闻的发展,国家对于网络媒体的重视也是网络新闻能够迅速发展的坚实后盾。

第三,随着现在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传播有了新的技术支持。通过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对其支持,网络媒体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突破,而且新闻的传播方式在更加多元性,更能够满足现代人们对于信息量和互动交流的要求。

现在是网络社会的时代,是全民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立场的时代,民众的看法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部分,它能积极的推动网络新闻的发展与双向流动性。网络新闻的双向流动性能促进人们积极的去认识当代社会,甚至改变世界。网络新闻的双向流动性对于网络新闻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其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对网络新闻传播进行推广时,同时要重视传播主体的道德建设,不能忽视了道德的自律作用,网络媒体同时也是一面镜子,让民众可以随时监督政府机关,在舆论的形成下促进网络新闻媒体的蓬勃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靖鸣,申雪凤.网络新闻传播模式: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的体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3):83.

[2]王胜江.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不足及完善建议[J].产业与科技坛,2008,(2):134.

[3]曾萍.网络信息资源浅析[J].当代经理人,2006,(6):279.

[4]杨保军.论网络新闻真实的特征[J].现代视听,2007,(11):6-8.

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5

【关键词】网络课程;人人网;传播与互动;绩效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111―04

网络教育已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形式,而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其制作水平和传播效果直接决定着网络教育质量的高低。当前的网络课程比较注重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呈现,却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网络课程传播与互动绩效的关注,导致网络课程效果不佳。而人人网以其开放性、互动性、服务性特征赢得了网民的青睐,传播与互动绩效明显。分析人人网成功的缘由,是为了能将其在传播和互动方面的优势迁移到网络课程建设中,为提高网络课程的教育绩效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 人人网传播与互动绩效的分析

绩效指与组织总体目标及价值追求相一致的行为倾向和业绩成就。[1]传播信息是媒体的首要功能,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只是单向传播,而互动是实现网络有效传播的关键,任何传播活动均以实现绩效的最大化为目标追求,网络媒体也不例外。网络传播与互动绩效就是:网络在传播过程中最优化地影响人行为的成效。

人人网在传播与互动绩效方面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是一个为中国互联网用户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提供服务的SNS社交网站,通过提供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给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互动交流平台。用户可以在人人网内发表文章、分享资源,还可以参与调查、添加应用软件,加入兴趣圈子等。人人网基于SNS模式之上建立,它的一些特性依托于这个模式展现,而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尤其在传播和互动方面有着优势特征:

1 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人人网以用户为中心发展,满足了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传统的平台一般是以内容为中心进行设计和搭建,用户本身并不为人关注,而人人网基于SNS社交网站的特性以目标群体为中心展示和传播内容,充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为了满足互联网用户实现交流、获得知识和娱乐的需要,人人网运用了多重网络媒体技术来提高用户之间的交流效率,巧妙的把微博、博客、相册、RSS订阅、手机登录等流行元素理念融入到功能和模块的设计中。有关研究表明,丰富有益的信息刺激,可以促进人智力的发展。[2]人人网中的资源丰富,设计人性化,能够给人带来积极的情绪,提高参与兴趣,促进智力发展。以用户为中心是人人网成功的关键,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用户能及时获取和分享信息,体验参与的乐趣,发挥人的能动性。

2 平台具有开放性

人人网具有双重开放性,为多元发展提供了可能。一方面,人人网为用户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个平台具有较高的开放性:用户不仅能自主管理个人平台,例如个性化的设置个人主页、添加应用程序等,还可以与他人进行互动。在这个平台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另一方面,人人网自身也具有开放性。它允许第三方公司、编程爱好者在人人网上创作应用程序和游戏等,增强了平台的活跃性。可见,人人网具有较好的兼容性,为自身发展提供了进步的空间。

3 互动形式多样化

人人网的互动形式多样化,用户参与氛围浓厚。互动也可以理解为交互,既指抽象意义上的双边的传播与反馈,也指具体意义上的相互作用。[3]它体现了人与人间、人与资源间的相互交流和作用。人人网综合了Web2.0技术的应用,具有聊天、论坛、日志、留言板等多种互动功能,用户与好友通过回复、评论、分享和游戏等形式进行互动。例如人人网中的游戏插件――开心农场,好友们通过游戏增强了彼此的互动和交流,也为人人网增加了人气。通过多样的互动形式和订阅机制,用户能对任何一个问题短时间内做出快速、敏锐、集中的反应,班级、小组,好友或陌生人间,都可以展开人际的传播,并形成群体。人人网在对市场和用户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视传播与互动的需求和有效性,满足了人们在认知、学习、情感、生活、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4 符合传播学规律

人人网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归结于它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符合人类发展和传播的规律。卡茨、格里维奇和赫斯曾选出35种需求并将他们分为五大类:认识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个人整合的需要;社会整合的需要;舒解压力的需要。通过对人需要的认识,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4]使用与满足理论很好的为人人网的成功做了诠释。由于用户具有满足情感、获得新知识,整合资源等需要,他们通过人人网获取信息、知识并联系朋友,可以获得一种全方位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这种需求与满足的共鸣维持了人发展的平衡。同时,在开放性和交互性强的网络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是信息的传播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领导舆论的人。人人网很好的顺应了时代特征,突出了个人领袖的可能性,通过互动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发表主题,引导话题,成为焦点。

二 网络课程传播与互动绩效问题的分析

网络课程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表现并实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具有灵活、开放、基于资源、多维信息交互等特点,在教育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网络课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按照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指导思想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二是实现网络教学的支持环境。[5]网络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的传播绩效,并且互动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Bartlett,L),它的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学内容能有效的传播,同时要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反之,网络课程无法实现建设的初衷。目前,网络课程在传播与互动方面绩效不高,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 忽视了学习者的核心地位

网络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是基于网络技术和学习理论的发展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实现资源共享,重点是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与提高学习者的实际学习兴趣和效果,而不是攀比课程资源与功能的建设力度。但目前网络课程建设模块化,以“内容为中心”展示和传播信息,资源堆砌现象严重,忽视了课程建设的核心――学习者。

网络课程的使用者有:专家、教师、在校学生和课程爱好者,其中后两者是网络课程的主要用户。在校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对学校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拓展,互动模式是学生与学习小组成员及教师进行沟通的桥梁,它对增进学生知识的掌握、人际的沟通和提升对课程的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而课程爱好者则需要系统的对课程进行学习,互动模式是网络课程功能设置中解答用户学习困惑的主要方式。可见,不同身份的学习者对于网络课程的需求和应用差别是较大的。因此,网络课程建设应该摒弃模块化的单一建设,要在明确课程定位的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构建,尤其是课程的传播和互动方式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要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2 网络课程的开放性不强且互动形式单一

网络课程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但是平台缺乏共享性和开放性。在网络课程中,学习者的个人学习平台和公共学习平台缺乏交叉,导致学习者间相对独立,无法对彼此的学习进行互助,并且学习者不能把收藏的学习材料进行上传,即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网络课程中的互动形式较为单一。互动从人际角色上分为师-生互动模式和生-生互动模式,从互动时效上又可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模式。笔者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课程中心内对2008年到2010年的网络课程进行随机抽样(每个年份随机抽取20门课程)来调查目前网络课程中互动模块的建设类型和使用情况。结果发现:网络课程中的互动功能主要有异步模式的留言、答疑等,同步的互动模式有课程论坛、即时问答、QQ互动等。根据课程互动模式建设和使用情况调查,网络课程中同步互动模式建设力度不够且管理不善,学习者在遇到困惑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目前,网络课程一般以异步互动模式为主,但使用率和实用性较低。

可以说,网络课程中的互动模式建设绩效不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导致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表现在课程互动模式缺乏建设且管理滞后。网络课程设计缺乏对传播与互动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在课程建设后,没有根据需求进行持续性的开发和定期的管理,互动模式形同虚设。由于学习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学习阻碍增多,学习兴趣降低,使得网络课程学习过程和效果很难保持;另一方面,学习者的参与度低。大多数的学习者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并浏览和下载课程资源,但因为多种原因不愿意或者没有兴趣投入到互动中来。因此,网络课程的传播方向是单线性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效果。

3 网络课程的传播模式缺乏整合

目前,网络课程传播中主要有三种传播模式:以面授为主导的网络课程传播模式,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课程传播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网络课程传播模式。[6]大多数的网络课程使用的是前两种传播模式,他们系统性较强,能达到一定的预设目标,但是没有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使得网络课程的实际参与率和受欢迎程度不高;而以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重视情境和问题的设计和建构,有利于启发和促进学习者自我效能的形成。根据有关研究表明,“问题”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7]可见,在结合传统传播模式的同时,利用“问题”来提出、分析、解决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学习效果。因此,在网络课程设计与建设中,要加强整合并创建新型的有利于网络课程发展的传播模式。

4 忽视教育传播规律

传播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传播活动的一种形式,称为教育传播,它是一种互动过程,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互相影响、构建共识,不断调节各自的行为态度等。[2]与其他类型的传播一样,网络课程的传播要素也主要包括信源、信息、信道、信宿、反馈、效果等几个组成部分。[8]只有传播者的传递活动而没有受传者的接受活动,是不会有传播产生的。可见,反馈是实现网络课程传播效果的重要一环,而大多数网络课程没有重视课程传播中“反馈”这一重要环节的建设。目前,网络课程主要以单向传播模式呈现,使得课程无法灵活的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网络课程绩效不高。因此,网络课程建设要加强对教育传播及其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三 提高网络课程传播与互动绩效的策略

1 以人为本,发挥学习者的能动性。

以用户为中心是人人网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网络课程的建设也要时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目标。为了创设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网络课程可以模仿人人网设计个人平台和公共平台相互交叉的模式,在课程学习的同时,让用户了解同伴的情况,加强学习共同体间的沟通,使他们获得一种全方位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体现个性并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通过设置计量工具,根据用户在网站中板块和内容的点击率差异,在用户的个人平台上对其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推荐,提高学习者的能动性并为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总之,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和开发课程,同时要综合运用互动模式加强学习内容传播的实效性,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2 重视互动作用,建立多元的互动模式。

人人网基于SNS的网络社区模式,具有丰富的交互性。根据社会互动理论,互动能够提高人的积极性,促进个人的发展。网络课程也可以借鉴人人网中的板块设计,开发出多元的互动模式,让学习者在网络课程学习和学习间隙中实现认知、情感、自我的需要。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的调动,推动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提高网络课程传播与互动的绩效。

网络课程中除建立传统的答疑(留言)、BBS等同步或异步的交互模式外,还可以建设如人人网模式的富有个性化的个人登录平台,用户通过个人学习平台上传与分享资源,并结成学习小组或者学习圈子的形式来加强交流。这样的形式,更能发挥和体现学习者的个人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利于通过人际传播进行知识的学习与反馈。并且要不断提高网络课程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让课程学习者与助学者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成员间分享知识和经验,交换信息,一起就相同的目标和兴趣进行协作学习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能更好提高课程的传播与互动绩效。

3 重视传播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信息即课程内容的建设,还要对教学传播模式即教学方法进行整合,重点关注于信宿即学习者的需求,并对反馈环节加强管理。目前,大多数网络课程建设的重点都放在了信源的设计和组织,这在课程开发的前期是可行的,但是随着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网络课程学习的深入,网络课程建设的重心要向学习者的需求靠拢,向坚持教育传播过程的监控和学习者学习的反馈转化。例如,很多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都是按学时来进行划分的,这是不合理的。因为网络课程的学习是自由的,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因而应将总的教学目标分割成一系列的小目标,每个小目标中应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学习者为中心用问题引导学习,加强实践环节和互动模式的设计,通过各个学习小目标的完成情形来判断和评价学习情况。

4 加强资源建设与课程管理。

人人网通过“人人连接”战略与土豆网、互动百科、天极网、游学网、大众点评网、豆瓣网等各垂直领域网站实现全面连接,这样的方式使人人网中的内容更新速度快且更加丰富。网络课程开发者也可以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定期更新内容和开发新的资源,将商业化模式迁移到教育领域实现共赢。网络课程中可以引入教育游戏引导新型学习方式。教育游戏属于游戏范畴,因此具有游戏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具有教育性。教育游戏的设计能促进游戏者创新意识的发展,引起高度的学习动机,促进游戏者主体性的发展,促进游戏者认知的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9] 在网络课程中运用教育游戏引导学习不仅可以寓教于乐,同时,也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工具。游戏中的反馈更为迅速和可测,易于学习者产生互动,提高学习成效。

同时,网络课程建设要加强教育传播过程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课程互动模式的管理,如及时处理留言板和论坛的提问。教师应该扮演好网络学习过程引导者的角色,及时有效的给予学习者一定的指导,这样才能保持学习者的积极性,增强网络课程的生命力。

四 结束语

人人网虽然是一个基于SNS的社交网站,但是它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网络课程传播与互动绩效具有较好的启示作用,值得借鉴。希望通过对人人网成功因素的分析及提出的策略和方法对增强课程传播与互动效果,实现课程目标,提高网络课程绩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顾英伟.绩效考评[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3.

[2]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5:148.

[3] 张凯,陈艳华.网络课程中的互动分析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2):81-83.

[4] 安佳. “使用与满足理论”在SNS网站的运用[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09,(12):29.

[5] 唐清安,韩平,程永敬.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9-10.

[6] 罗广军.网络课程传播模式[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0):140-141.

[7] 乔连全.论基于问题的学习[J].江西教育科研,2002,(4):8-10.

[8] 刘艳.论网络课程的传播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2,(10):60-61.

[9] 孙凡士,田小勇.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74-176.

Inspiration Drawn from the Success of Renren Website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f Network Courses'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CHEN Ming-xuan XU Y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 China)

Abstract: Renren website is one of the largest social network sites in China, which has unparalleled advantages i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leaving certain inspi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cour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ccess of renren website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reveals the shortage of network courses. Meanwhile, it proposes strategies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network courses and methods to integrate commercialized model of success with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Keywords: network course; renren websit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performance

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6

关键词:网络化时代;互动模式;网络环境;信息法规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D9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8-0012-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学视野下重新犯罪防控机制研究”(12BSH008)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11JJD840005)。

作者简介:冯景(1982-),女,河北定州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任建通(1981-),男,河北保定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社会学。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1]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呈平稳上升的趋势。网络已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品,当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用户间的信息交流日渐频繁,且互动内容愈加广泛,在网民与信息同时以惊人速度增加之时,信息互动交流模式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由此引发的问题不可小觑。

信息法规体系从广义上讲,涵盖信息法律、信息法规、信息规章、信息条例、信息标准、信息制度、信息伦理、信息道德等一切能够起到规范、引导、监督信息主体在进行信息活动时所发生的信息行为及信息利用效果的规范性文件。无论从宏观层次还是微观层次,无论其制定主体是国家还是地方或是组织,信息法规体系的目的都是为了全民共享有用的信息资源,去粗取精,维护信息利用环境,发挥信息价值,也可以说是为了信息的有效交流传播与利用,因此,信息法规体系的制定工作必然要考虑信息交流模式转变的问题。本文拟以此为视角,分析其变化对信息法规体系的重要影响,并在总结现阶段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法规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信息法规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网络化时代信息互动模式之转变

网络时代的信息互动并非传统模式的替代,而是传统信息互动模式的发展与延伸。信息互动模式大体上讲,分为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即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信息的传递仍然是单向的或是多向的,这点不曾改变。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互动模式在优化传统信息互动模式的基础上,更加新颖,且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提高了信息利用率,扩大了信息利用群体。总结信息互动模式的变化,以下五个方面较为突出:

1.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信息是在信道中传播的,信息作为一个抽象概念需要借助不同的载体进行传播,传统信息传播模式除口头传播以外,主要以书面形式的纸张为传播载体,如文件、报刊、杂志、书籍等,或是以有声图像、视频、音频为载体,如电视、广播等。新兴的传播媒介通过网络技术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网络受众。人们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的交往行为,是一种同传统的面对面的在场交往不同的、隐匿了身体存在的缺场交往,[2]在传播方式上实现了从在场交往到缺场交往的转变。当我国网民数量递增之时,网络媒介也成为信息传播具有时代性标志的传播载体。当然,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并不能取代传统媒介,而是传统媒介的补充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与传统媒介并存。

2.信息利用方式的转变。信息以何种方式传播给受众,将直接影响信息的使用率及信息的利用效果,网络时代的信息利用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利用,转为主动利用。从信息生成角度讲,网络环境下每个人都有自由抒发所思所想的权利,这无疑激发了网络用户对信息的依赖,用户更加喜欢主动将自己的动态随时更新到网络上。从信息利用角度讲,网络为信息利用主体主动利用信息提供了平台,信息利用者不必等到需要某种信息时才去寻找解决之道,在日常的网页浏览中,便可得到最新的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政治类与经济发展类信息,也可获悉贴近生活的社会性、商业性、学习性、娱乐性信息,增强了用户获取信息的好奇心及满足感,提高了信息利用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