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能效管理范例6篇

数据中心能效管理

数据中心能效管理范文1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云会计;财务共享中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财务管理模式的升级、换代成为当前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当前企业要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持续的创新,研究在企业中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应用。现如今,大多数企业仍应用这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影响下,企业大多与资产相关的信息都是相互分离、各成体系的。其信息数据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企业资产周期性管理的难度。而在大数据时代下,通过现代化信息数据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企业内外信息之间的交互和联系,利用财务共享中心服务平台,有效地对企业资产管理进行控制,以此保证企业可以科学、高效、合理地使用企业资产。

1.大数据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概述

1.1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理解

一方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开展,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极为有效的推进效果,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化挖掘、分析,不仅为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开展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基础条件,更是保证了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对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增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其出发点主要是推动信息化系统建设、增强管理效率、健全财务业务标准,利用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以此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水平,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2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特点

1.2.1流程的再造和标准大数据时代下,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不仅重新规范了流程的再造及标准,企业子公司中一些重复性的财务工作,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有效提高了其财务管理效率,优化了财务资源配置,进而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提高。

1.2.2财务管理的可控性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可控性也有着全面的提高作用,对于企业管理风险的降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绩效管理是财务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不仅能够明确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员工的自身定位,更是解决了传统绩效管理中的失序问题,推动了企业及个人绩效的增长,保证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及效果。

2.大数据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流程

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主要流程分为五个部分:(1)明确目标。管理目标的确立直接关系着其管理行为的实施;(2)分析目标。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科学、合理的分析绩效目标,还要根据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内容,以此设定相应的岗位绩效目标;(3)注重监控管理的实施。在大数据时代下,其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时效性更加重要。在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中,要注重信息监控、预警等相关工作,做好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监控;(4)解决实际问题。在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广泛应用主要是在技术层面的优势,不仅能够促进绩效考核的落实和发展,更能有效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5)统筹进步。在大数据时代下,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应用促进了信息之间的融合、整合,避免了绩效管理、考核中存在的不足及缺陷,保证了企业资源的统筹与利用。

3.大数据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框架结构的建立

大数据时代下,体现了其信息的数据量较大、时效性高、类型繁多等特点,并且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随机样本概念逐渐向所有数据转变;(2)在大数据时代,其信息数据的庞大体量,人们思维逐渐接受不精确性;(3)在数据发生过程中,其事物背后不仅仅是因果关系,大部分为相关关系。根据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优势以及特点,主要将管理框架结构分为基础层、业务层、数据层、服务处、应用层、用户层六个层次。其中,基础层是指企业基础设施;业务层是指与绩效管理有着直接联系的;数据层是指对能够深入分析、处理、存储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相关业务信息的能力;服务处是指对信息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以此完成信息数据的整合;应用层是指对在挖掘、分析、处理信息数据的过程中,对信息数据最大有效价值的发挥能力;用户层是指企业自身(包括集团子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等多个方面均为用户层。

4.大数据下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措施

4.1合理制定并分解目标

明确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目标,以提高绩效管理后续工作的执行力。所以,要想提高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效果,首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目标。通过这种方式,让企业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并且通过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来提高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为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信息,进而与企业的实际发作情况与发展战略部署相结合,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目标。其次,对于其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需要涉及企业内多个部门机构、业务环节,因此,需要全面、精准地分解目标,将目标进行合理的细化,以此将细化后的目标贯彻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及岗位中,通过企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保证目标的实现。

4.2建立健全预警监督机制

在大数据时代,其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其内容相对复杂。企业要完善预警监督制度,对绩效管理进行全方面、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控制,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并且利用预警监督制度对绩效管理规则进行规范,充分发挥预警监督制度的约束力,当出现财务风险时,可以及时发现并发出预警,通过紧急预案,尽可能地减少企业风险和损失,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3强化绩效管理统筹规划

在大数据时代下,其信息数据实现了高度融合,在此环境下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绝不是一个功能单一、作用单调、结构简单的系统平台。与其相反,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将企业各个业务模块进行了巧妙的联系和整合,充分利用云会计平台,实现了信息数据的高度整合,不仅有效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覆盖性,更是利用系统的相关数据对员工的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性、科学性的评估,不仅打破了传统绩效管理的局限性以及片面性,更是从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业绩表现、发展潜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及考核,以此为企业良好氛围的营造打下基础,推动企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为现代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更是为现代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企业只有不断拓展财务管理的发展战略思路,创新企业发展战略布局,才能真正贯彻落实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基于此,企业要直面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机遇,认识到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环境制定科学、有效、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管理框架结构,以此推动企业发展战略布局的有效实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数据中心能效管理范文2

高效仍是最大挑战

在IBM全球科技服务部举办的2012 IBM智慧云数据中心高峰论坛上,IBM了该报告。报告显示,能效仍然是全球数据中心面临的重要挑战。只有21%的被调查的全球企业及组织机构的数据中心处于最高效的战略型数据中心水平,62%的被调查者仅具有中等效率,而17%的数据中心处于运行效率非常低的基础水平。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发现,中国企业的数据中心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高效性,高效数据中心所占比例高达64%,是美国高效数据中心比例的两倍以上,更远远高于法国、加拿大、印度、巴西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与中国的很多数据中心都为近年来所建不无关系。

在采用新技术方面,调查显示,与低效数据中心相比,高效的数据中心会将超过 50%的资金投入到新项目及创新中,而不是用于维护已有的IT系统。而低效的数据中心在新项目方面的投入只占其总预算的35%,相反,他们会把65%的资金用于维护其现有的基础架构上。从对新技术的接受意愿来看,68%的受访人表示会积极应用新技术,甚至会成为新技术的首批使用者,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以获得成长。

高效数据中心四大特征

通过调研,IBM总结出高效数据中心的四大特点,这四点也成为企业打造自身高效数据中心的重要途径。

第一,优化IT设施,实现存储容量和可用性的最大化。虚拟化是数据中心能力改善的先决条件,事实上一旦数据中心达到高效的战略型数据中心阶段,它们将会实现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环境的高水平虚拟化,并且在软件和自动化工具的应用方面获得发展。调查显示,在高效的战略型数据中心中48%的服务器实现了虚拟化,而处于基础水平的数据中心的虚拟化率仅为27%;战略型数据中心存储虚拟化率达到了93%,而基础数据中心仅为21%。在服务器与存储优化方面,中国高效数据中心应用比例比全球高出10个百分点。但中国的基础数据中心中采用服务器与存储优化的比例却只有10%,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第二,实施灵活性设计以支持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在服务器、存储、网络和管理规划时应用更加灵活的设计,将解决安全威胁和服务中断等问题。调查显示,90%的战略型数据中心拥有双活配置,基础数据中心拥有该配置的比例则仅为10%。战略型数据中心可以通过采用双活配置提供最佳的可用性以满足业务需求,从而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实现故障切换。47%的战略型数据中心可以无需中断运行便可升级机械和电气设备,相比之下基础数据中心的这一比例则仅为9%。同时,高效的战略型数据中心在灾难备份等方面也具有比基础数据中心更加完备的设计与机制。调研显示,中国处于不同效率水平的数据中心在网络灵活性方面都低于全球同类型数据中心的平均水平10至2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国数据中心的网络灵活性需提升。

第三,利用自动化工具提高服务水平和可用性。引进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灵活性,有助于支持更高水平的可用性,依靠自动化工具和新技术可以提升系统可靠性,并通过减少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来降低出错率,确保应用性能满足其服务水平协议SLA的要求。调查显示,在服务器管理方面,100%的战略型数据中心利用自动化工具管理他们的服务器环境,还有58%的战略型数据中心会利用自动化工具来迁移虚拟机,而无需人工介入,但基础数据中心的这一比例为1%。在存储管理方面,87%的战略型数据中心利用存储服务目录方法,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可用性和自动化,与此相比基础数据中心这一比例仅为3%。在网络管理方面,30%的战略型数据中心利用策略管理流程来自动分配网络服务,而基础数据中心应用这一工具的比例仅为3%。

无论是在存储管理或服务器管理方面,中国数据中心中应用自动化工具的比例都比全球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但在网络管理的自动化工具应用方面,中国数据中心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第四,制定规划保证与业务目标的一致性。由于面对外部市场环境与企业内部的快速变化,企业迫切需要利用有效规划实现对复杂变化的应对,这主要包括技术规划、管理与IT规划以及对利用IT外包的规划。

在制定技术规划方面,战略型数据中心表现更加积极。调查显示62%的战略型数据中心表示会在未来12~23个月内进行技术更新,而基础数据中心中具有这一规划的比例是27%。在管理与IT规划方面,战略型数据中心对外部环境变化具有更加充分的准备,他们在电力与空间预测、整体扩建方面都有更高的前瞻性。在IT外包方面,拥有战略型数据中心的组织更了解如何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实现高效的IT管理与运营。在战略型数据中心中,完全依赖自身内部进行IT运营与管理的比例为64%,而在基础数据中心中,这一比例高达80%。

参与调查的中国数据中心在融合基础设施、技术更新与新技术应用方面都表现的更加积极,表示会采取上述措施的数据中心比例比全球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

领先技术

数据中心能效管理范文3

【关键词】 大数据; 云会计; 财务共享中心; 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32;C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4-0130-04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巨量的、多种类型的数据以爆炸般的速度生成,企业通过采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会计[1]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会使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变得更有依据,可行性更高。财务共享服务[2]是一种主要针对集团企业而研发出来的管理模式,将分散于各子公司中的重复性高并且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标准化的服务,还能提升业务处理效率,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和风险。绩效管理是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大数据、云会计等技术使得绩效管理规范化和流程化,可以让集团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以及岗位的职责与目标,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升,并且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优化的水平。

近年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陈虎和董浩[3]提出五个维度的指标是否达标作为衡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完成其设计目标的量化标准,在此基础上可以使集团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达到更高的水准。张庆龙等[4]认为需要借助IT技术,以建立健全绩效沟通机制,通过绩效考评能够对员工实施有效的沟通机制,能比较真实地反映集团企业各部门的情况。张晋红[5]利用平衡计分卡提出了一种红绿灯评的绩效分析管理体系,并以汉高中国区财务部为例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吴杰和周维[6]基于平衡计分卡,通过运用AHP结合BSC共同计算出各绩效评价指标,并整合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择绩效指标的路径,从而近一步借此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评价模型。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在财务共享中心的绩效管理领域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对大数据、云会计下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相关研究还涉及较少。鉴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云会计环境下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问题,从而设计出一个适应于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将云会计技术应用到财务共享中心中的绩效管理体系,并具体阐述绩效管理目标制定、目标分解、预警监督、原因分析、考核激励和总结改进六个绩效管理闭环流程的具体内容。

二、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框架模型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近几年兴起的管理模式,能够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条件下简化集团企业业务流程,并通过合理的流程优化降低了人力成本。大数据、云会计技术在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使得绩效管理更加标准化和流程化,可以让财务共享中心的员工和管理者各司其职,不会做重复的工作。由于财务共享中心采用了先进的云会计技术,它可以让集团企业总部及子公司统一接收并处理收到的信息,而如果发现有可改进的地方也会得到有效反馈,从而方便改进。通过运用大数据和云会计的知识,本文构建了一个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将上述框架模型运用于云会计平台,该模型可主要分为6个层级,分别为基础设施层、业务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用户层。

在基础设施层中包含的智能终端、网络、服务器、安全设备和存储器等部分内容是构架业务层的基础,同时基础设施层还可以采集对应行业的外部数据,并可以应用于数据层和应用层。

业务层中的会计核算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会计档案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和费用报销管理系统等都是与绩效管理系统相关的系统,制定绩效管理的决策需要从其中提取相关企业内部数据。

数据层中的处理首先是将从基础设施层和业务层的与企业绩效管理有关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到ODS业务同步复制数据库中,然后利用Hadoop、HPCC和Storm等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之后,会进入到数据中心,以备服务层和应用层的需要。

服务层的数据来自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中心,然后通过服务层再次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有效利用,再通过B2Bi、B2Ci、BPI、EAI等技术对其进行应用整合。在用户整合方面,需要统一用户、统一身份、统一授权和统一管理。此外,通过EMPI、统一注册、统一通讯和安全管理等完善基础服务的需要。

应用层中的组织绩效管理主要来自财务、客户、学习创新和内部流程这四个维度。其中,财务维度是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行成本、职工薪酬成本、每项任务完成成本和未支付的现金等;客户维度包括客户满意度、客户体验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协议达成度和客户投诉处理率等;内部流程维度包括业务数量、会计核算处理效率、流程执行力和一次性承购比例等;学习创新维度包括定期培训课程种类、有效建议数量、人均培训时长和培训结果满意度等。对于人员绩效管理,其中运营业务人员的绩效管理主要取决于单据类型、业务处理效率、业务处理数量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不再像运营业务人员的绩效管理那样单一,将进行360度评估、个案评估,还要从组织绩效达成率和业务人员流失率等方面评估。

用户层是集团企业的决策者,包括集团公司、分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他们从应用层提供的不同财务决策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从而对企业的资源和人力进行更好的分配。这些财务决策方案首先从基础设施层获取财务共享模式下绩效管理有关的数据,经由业务层和数据层对其进行清洗和梳理,并通过服务层和应用层提供决策分析技术,从而将简单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进行处理整合,转变为管理层需要的财务决策[7]方案。

三、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流程

在大数据时代,集团企业分布在全球的分子公司的联系不再困难,运用云会计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的财务共享中心可以让其各自方便快捷地联系起来,建立标准化的绩效管理流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业务处理能力,提高管控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借鉴国外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有关绩效管理的实践经验,并考虑到我国集团企业监管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对准确性、规范性和及时性的特殊需求,其绩效管理流程设计如图2所示。

下面从绩效管理的目标制定、目标分解、预警监督、原因分析、考核激励和总结改进六个闭环模块对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目标制定

集体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仅要向集团母公司和分子公司等内部客户提供服务,且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独立运营模式,将还要对除了集体企业的外部客户提供服务。对于内外部客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都需提供一定质量的优良服务,以保证客户的满意程度和降低外部客户的流失率。

集团企业绩效管理目标制定所需要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均通过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来采集和传递,实现对绩效管理流程的系统覆盖及支撑,从而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在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以及在绩效评价管理模式的前提下,运用大数据和云会计技术可以得到财务共享中心的内外部数据,从而对这些数据进行信息评估并分析该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的远景定位和战略目标,明确绩效管理指标的设计以及执行目标,可以对后续调整和改进各个员工的工作岗位和绩效管理目标计划有一定的影响。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管理中,如果不能确定绩效指标(KPI),那么绩效管理的目标就无法明确,更不要说对目标的分解了。因此集团企业管理者需根据各自财务共享服务的不同需要,从而制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上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目标。

(二)目标分解

集团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运用大数据和云会计技术,通过建立一套动态绩效管理系统,不再是像传统绩效管理那佑芍鞴芡ü参考企业整体业绩以及个人完成的任务比重进行模糊化评价,而是将绩效管理的目标从组织绩效管理和人员绩效管理两个维度进行量化和分解,能够较为真实完整地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要完成既定的绩效管理目标,就必须将其进行层层分解并落实到各个业务单元、部门和员工,每个岗位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对应岗位所需人员的条件都是可以量化的。既定岗位的工作目标的确定是分解绩效管理目标的重中之重,这也就是说,集团企业各岗位人员在绩效考核周期的权利与义务是必须要明确的。绩效管理目标分解和各岗位目标的制定不但需要集团企业管理人员的参与,而且企业员工也应该加入其中。因为管理人员所设计的目标往往在理论上看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但当员工实际执行的时候还是存在一定难度。所以专业人员同员工的上级以及员工共同制定的个人绩效计划才能在既保证员工积极性的情况下,又能保证目标的合理性。在云会计环境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绩效管理的实时变化,在绩效目标明显过低或过高的情况下,就应该进行原因分析并适当调整绩效目标。

(三)预警监督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传统流程的繁琐,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收到的信息往往不对称。因为财务部门的信息通过手工传递和加工得到的信息在经历一系列的流程过后会远远滞后于业务活动。而存在于各个职能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不同流程间的对接障碍也会降低数据的获取效率和利用率。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借助大数据和云会计技术,可以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各自流程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共享财务与业务的信息流,实现财务和业务能同步结合的目标。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可以利用计算机将信息通过网络高速传递,既避免了人工的干扰,又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和实时传播速度提供了保障。而经过合理设计的系统可以在规范会计信息输入的同时又可以向财务共享中心管理者输出所需的信息,从而方便管理者实时管控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借助大数据和云会计技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系统将实际执行的结果和计划进行对比和预测,跟踪业绩完成情况。管理人员通过绩效管理系统可以控制绩效与质量的过程和结果,因为在系统中员工工作的错误次数、错误率、业务处理量、完成时间等信息都会被进行详细的实时记录。管理人员针对系统反映出的整体情况和异常,可以快速地做出实时调整。当预计的业绩完成情况和实际的结果有差异产生时,需要使用一些技术和手段寻找根源,对业绩完成预计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预警。绩效监督与管控越及时,越能做出有效的调整。

(四)原因分析

绩效管理系统通过连接到基础设施层中的存储器、服务器、智能终端等,在云会计平台上收集并处理集团企业外部关于企业绩效管理的相关行业数据,从财务核算系统、财务分析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和电子影像管理系统等有关系统中获得初始数据,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清洗和处理,再运用同比、环比、标杆对比等一系列方法对业绩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以在绩效系统中通过经营业绩分析报表、经营仪表盘等形式展现出来。绩效管理原因分析旨在明确绩效问题,找出影响绩效结果的关键原因,从而确定提出适当的绩效调整计划。

(五)考核激励

通过云会计平台,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数据在各系统、各个模块间相互传递,信息的流程和传递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以N次方的速度被扩散。绩效考核激励的基础是经过分析的来自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对财务共享中心员工在其岗位上的工作业绩进行评定和激励。绩效考核要根据评价的对象、工作岗位类别、工作特点的不同区别对待,对员工是否完成其岗位要求的任务,工作成果是否优良,工作能力的强弱,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否积极乐观以及个人道德等方面进行考核。

成功的绩效管理考核激励不仅能有效地管理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而实现整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目标,而且从效果上而言,也能够对员工产生持续的积极的鼓励作用。绩效管理中的绩效激励就是通过奖励员工的绩效成果方式提高并持续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的个人利益、价值取向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保持一致。此外,还应根据员工的业绩、能力而给予其与之相符的薪资待遇或职位,并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者还可以采用荣誉、关怀、培训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

(六)总结改进

绩效考核之后会将其结果与集团员工进行沟通,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整体绩效管理目标和员工个人在期初所制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其在工作中的业绩和能力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管理人员就员工的绩效考核的结果、显示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与员工进行总结沟通和反馈沟通。管理者与员工就绩效评价的最终结果检视和讨论,使员工明白自身绩效水平在整个集团的差距,且管理者应该引导员工尽量避免其短缺之处,充分利用其优势,从而为下一期的员工绩效目标的改进提供帮助。在制定出新的员工绩效管理目标改进方案后,该绩效周期内的沟通管理到此结束。随着新的绩效周期的开始,管理者和员工可以在绩效改进计划的基础上确定新绩效周期的绩效目标、计划,启动新一轮的绩效管理。

四、结语

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利用大数据和云会计技术,使能够采集和整理分析与绩效管理相关的各种数据成为了可能,也为集团企业管理者采用大数据技术做出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集团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是利用大数据和云会计技术而建立的,其绩效管理是将集团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有关系统进行整合,提高自动化绩效管理的能力,降低集团企业绩效管理的r间和成本,可以使管理层实时地实行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 程平,温艳好.基于云会计的AIS可信性层次结构模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4-31.

[2] 程平,万家盛.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中心云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J].商业会计,2015(15):20-22,85.

[3] 陈虎,董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及评估[J].财务与会计,2008(22):61-62.

[4] 张庆龙,董皓,田春红.有效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7):48-52.

[5] 张晋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绩效测评与改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汉高中国区财务部门绩效分析[J]. 财会通讯,2014(1):51-53.

数据中心能效管理范文4

关键词:综合物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全面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大都数都使用了管理信息系统,通常都是站在MIS基础上进行建立的。在综合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中,要确保管理信息系统具备着一定的创新性和整体性。并要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在对企业的综合物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时,要进行有效的设计方案,并选用合适的软硬件对设计方案进行实现。从而在某企业中利用综合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确保综合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以此推动企业的有效发展。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在企业综合物业管理信息子系统中主要包括:资源管理、住户管理、销售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行政管理和对外业务管理。在这些管理信息子系统中都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并且统一由中心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支配。在这些子系统所显示的信息都是由中心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也可以将各子系统的数据备份进行保留,确保数据信息的长久性。并且每个子系统都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另外,各个子系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联系,从而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资源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1.数据库设计

在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设计时,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和管理数据库资料。在管理系统系统中,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设计通常都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在管理信息系统有着统一的管理机构和操作规程,能够统一管理数据库。为了便于用户对数据进行有效的保存、更新和查询,必须要确保数据库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的输入和输出。在设计数据库时,必须要保证数据库的规范化,并且数据库中每一个数据都尽可能的符合相关要求,尽量将冗余排除,确保每个数据能够保持一致性。同时要保证数据的简单,防止在操作数据库时出现错误的现象,并要对数据库的管理进行有效的改善,主要包括对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统计、查询以及输出等功能。为了降低出现多表连接的次数,可以相应的建立临时表或者定义示图。在增加标识列时,当一个表在组成主键时,通常会需要多个列组合,从而将此表进行标识。因而在索引中,利用此列将大的组合键进行代替,以此提高性能。

2.核心系统软件结构的设计

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中主要是对系统用户和用户的设计。在核心系统软件结构中需要按照系统的属于局特点和功能需求,要分析和设计核心结构系统。

(1)在服务管理中,能够对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务项目进行有效的规范,按照服务的层次、内容以及价格进行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样便于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查询。

(2)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对企业资源进行管理时,主要是对企业的工作人员、生产产品等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将资料有效的录入数据库中。

(3)工程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生产设施和基础设备等进行管理。在管理时,要对设备设施的采购、更换和维护进行有效的记录,并要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记录。同时要对设备和产生经营活动进行维修和检修,以此进行有效的记录管理。

(4)在系统维护管理时,通常是要设置密码和进行多级权限,以此确保系统内部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同时要对系统内部的各种数据进行定期有效的数据备份和整理,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历史性和完整性具备着一定的准确性,这样可以对以往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查询。

三、企业综合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在实现企业综合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时,以此实现Web数据库的功能。在企业管理系统中通常是进行客户和服务器两个部分,在对用户界面管理进行负责时,主要是有客户端和服务器进行管理。在通过Web数据库实现综合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时,可以由Web服务器提供的中间件,以此将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有效的连接,另外也可以利用应用程序下载到客户端,以此对数据库进行直接访问。

在利用中间件技术时,通常是使用通用网关接口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在利用通用网关接口时,它的编程比较复杂,效率低,速度慢,同时不支持处理事物的功能。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兼容性比较差,不能进行大范围的应用。在采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时,并且与动态网页数据库有效的结合起来,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和维护技术,能够进行较快速度的访问,以及工作效率高等。

在利用综合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时,通常就需要对存储在数据库中图形文件进行显示。从而可以利用系统内部的组件就可以对图像和二进制文件数据进行方便的显示,并对每个销售点的销售数据进行处理、输入和查询。为了能够在客户机上有效的实现安全登陆等功能,同时可以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查询和添加,并且具备着方便快捷的操作方法,便于管理,而且效率高。

四、总结

在对企业进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时,要合理的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确保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实现,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

参考文献:

[1]欧峦,钟汉枢.企业综合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应用技术,2001,38(01):156-158.

[2]黄宇.小区物业管理企业综合信息系统设计[J].制度建设,2007,37(17):13-15.

数据中心能效管理范文5

[摘 要] VERITAS NetBackup是一款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的产品,文章介绍了Netbackup 7.6在中国石油管道局数据中心云平台中的部署使用情况,并从规范备份策略名称、备份窗口分配、资源池划分、数据恢复、异地容灾等方面对备份系统进行了优化,目前备份系统运行稳定,有效保障了全局数据安全。

[关键词] Netbackup;云平台;备份;优化;数据恢复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80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182- 02

1 背 景

2014年8月,管道局数据中心云平台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管道局数据中心云平台项目利用先进、成熟的虚拟化技术,以廊坊的2个数据中心(管道设计院数据中心、借用管道局数据中心)为2个物理站点,并考虑异地一处作为异地站点,构建本地双活、异地数据备份的“两地三中心”的整体云平台。实现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设备、核心网络设备的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的全新建设模式,有效改变原有的分散建设、重复投资、建设水平不高、利用率不足等弊端。

管道局数据中心云平台作为管道局信息化业务的计算中心、存储中心和数据容灾中心,承载着全局的核心业务系统,已承担管道局及下属各二级单位的核心业务系统253个,业务数据量近100 TB,支撑了管道局全球化业务的运作和员工的日常办公。数据备份作为云平台实施中的一部分,关系着管道局全局数据的安全,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备份系统架构至关重要,实现在可允许备份的时间段内,做到既不影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又能合理地分配资源,减少备份冲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设备的处理能力完成备份的重要任务。

2014年,赛门铁克公司宣布推出NetBackup解决方案的最新版本NetBackup 7.6,是业界唯一专为企业级规模而设计的备份产品,可容纳成百上千台虚拟机和PB字节,同时为用户提供比标准恢复速度快400倍的虚拟机恢复速度。本文介绍了NetBackup 7.6在管道局数据中心云平台项目中的部署使用情况,以及如何采取各种优化措施来提高备份效率,从而节约成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的投资。

2 基于NetBackup的备份系统架构设计

要实现自动化的数据存储与备份管理,备份服务器、备份软件与存储设备的有机结合是基础。根据Veritas NetBackup软件的需要,用一台Windows服务器安装担任主控备份服务器(NetBackup Master Server),负责整个备份系统的管理,包括备份策略的制订、备份工作的调度、备份数据库的保存、数据恢复等。备份服务器通过光纤连接VTL、磁带库,并通过备份软件NBU进行磁带库中机械手和磁带驱动器的控制。用2台Linux服务器,做为两个单独的介质服务器,和主管理服务器共同承担备份工作。

其他有备份需求的服务器上安装NBU Client(客户端),根据备份策略中定义的时间,自动将数据通过网络备份到虚拟磁带库,无须人工干预。在需要时可以自己恢复或者通过备份服务器由管理员进行恢复。

同时使用虚拟带库和物理带库作为数据存放介质,先将数据直接备份到虚拟带库中,再将虚拟带库中的数据备份到物理带库中,实现DtoDtoT(磁盘到磁盘再到磁带)的备份方式,缩短备份时间。在NBU主管理服务器中,所有磁带机均可识别,并共享给所有Media Server使用。

3 优化背景及措施

存储备份平台由针对每个系统进行备份转变为由统一的备份管理软件集中进行备份,通过将手工操作转变为无人值守的自动操作大大提高了备份效率,也保障了数据的安全。但运行半年以来,发现系统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备份作业排队现象严重,备份速率未达到预期等,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

3.1 规范备份策略名称,适当合并同类备份

根据备份的数据类型,规范策略名称,如文件备份,以FILE_开头,Oracle数据库备份以Ora_开头,SQL Server数据库备份以DB_开头,虚拟机备份以VM_开头,后面跟主机名_IP地址的最后一位。这样,通过策略名称,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备份的是那台电脑的哪种类型的数据。

数目过多的备份策略,增加了管理难度,也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容易在监控中出现误报、漏报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对同一数据类型的备份策略进行适当的归并整合,如对同一网段内的数据量小的几台服务器进行合并备份,对同一个Oracle数据库的全备份和增量备份使用同一个策略等,从整体上减少备份策略的数目。

3.2 合理分配备份窗口,减少备份冲突

备份会占用主机大量的CPU I/O时间,随着备份任务的增多,备份窗口会越来越紧张,合理分配备份窗口变得至关重要。如果备份时间确实存在冲突,也可以按照应用的重要性将系统进行分类,调整备份的方式或将备份的周期延长,从而减少或避免备份冲突现象。

3.3 充分利用介质服务器对备份数据进行分流,提高备份效率

管道局数据中心云平台使用了NBU三级备份机制,即同时安装了备份管理服务器、介质服务器和备份客户端。根据备份客户端所在网段,选择同一网段的管理服务器或介质服务器进行备份,备份数据不经过核心路由器进行传输,避免对跨网带宽的占用。同时,利用介质服务器对备份数据进行分流,大幅度减轻了管理服务器的运行压力,多个备份任务可并发执行,提高了备份效率。

3.4 合理划分资源池,规范磁带管理

管道局数据中心云平台涵盖了管道局局本部及各二级单位应用系统的业务数据,根据不同的单位及数据类型对资源池(Volume Pools)进行了划分。对资源池进行分类管理,便于分类统计各单位的备份数据量,也为磁带出库操作提供了便利。

3.5 根据备份频率制定备份保留周期,保障数据管理的安全性

业务数据的重要性不同,备份的频率也不同,备份频率高的数据保留周期短,频率低的数据保留周期长,保证虚拟带库中能存放最近两次的全备数据。合理的数据保留周期既能保障数据安全,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3.6 定期进行各类数据文件的恢复操作,检查备份数据的有效性

定期执行的备份策略保证了数据备份的安全,但是备份文件的有效性却无法得到验证。备份的数据是否完整,是否能够恢复?因此,定期随机抽取各类备份文件进行恢复操作,检查备份数据的有效性,有效保障数据备份的安全可靠。

3.7 异地容灾,保护数据安全

将已归档的磁带,定期送往异地保存,这样,即使发生灾难,也可从异地取回磁带,进行数据还原,保护数据安全,实现数据容灾。

4 结 语

本文对管道局数据中心云平台中的NetBackup备份环境进行了介绍,针对运行半年多以来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优化,备份的可靠性及恢复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数据有效性和可靠性都能得到检验。通过反复跟踪和观察,在实施上述改进措施后,备份系统运行稳定,优化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保障了管道局各级业务系统的数据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数据中心能效管理范文6

以地域、气候、应用为考量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长期致力于提高制冷系统单体设备的效率。随着数据中心能耗越来越大,近年来业界更重视系统整体效率的提升。

从技术方向上说,与数据中心制冷相关的节能技术的应用是未来几年的重点。随着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能源方面的支出对数据中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这也促使数据中心的运营者通过与设备厂家合作,不断尝试采用创新的节能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处于不同地域的数据中心的制冷方式也不相同。我国中部和南部因为气温常年偏高,缺乏长时间稳定的外部冷源,因此主要通过调节冷冻水系统实现节能。我国北部地区气温常年偏低,具有长效稳定的外部冷源,因此可采用的制冷手段更多,最常用的制冷方式是间接自然冷却和直接自然冷却,即利用外部的自然冷源大幅降低数据中心制冷能耗。

从产品应用上说,两种不同的数据中心发展方向导致了制冷方式的不同。电信运营商更青睐大机房、大系统、大设备,因此它们要求空调设备的单体制冷功率更大,以往150kW以下制冷量的冷冻水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更大制冷量的制冷机组正在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中得到广泛应用。还有一些企业私有的数据中心,其业务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更倾向于采用模块化的数据中心部署方式。这些模块化的数据中心通常会配备列间空调,制冷量30kW以下的列间冷冻水空调比较受欢迎。

提升制冷效率 降低能耗

作为精密空调行业唯一在国内上市的企业,依米康一贯重视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除了不断优化制冷设备单机的能效以外,依米康始终致力于技术的创新发展,引领数据中心的技术变革。依米康还大力推进市场开发,采用灵活的销售策略,积极扩大市场份额。

依米康推出了多种新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针对高水温、高回风温度的冷冻水机组,依米康重新优化了传统冷冻水精密空调的高温工况设计,推出下沉式EC风机,提升了制冷效率;在直接自然冷却方面,依米康推出了SNE系列新风湿膜机组;在间接自然冷却方面,依米康推出了双动力氟泵循环精密空调设备,利用外部冷源降低制冷能耗,提升机房效率。

依米康还与电信运营商IDC合作,推出200kW制冷量的大型冷冻水机组,以满足大型机房的应用,此外还与中兴通信、华为、腾讯等合作,推动SC.I系列列间空调机组在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应用。依米康还将其制冷方案与公司旗下的龙控公司的环境监控产品相结合,实现对机房能源的管控。

实现综合能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