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范例6篇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范文1

[关键词]离异家庭 独生子女 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16-01

每个时代,人们的观念都会发生相应的转变,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夫妻双方更加追求婚姻的质量,当他们其中的任何一方对婚姻生活感到不满意时,往往会选择离婚,而离异后孩子往往交由其中一方抚养。这就使得我国的离婚率增加的同时,离异家庭独生子女的数量也开始增加。怎样做好离异家庭独生子女教育,也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引导离异家庭独生子女正确对待父母离异,这是教育的基础

很多独生子女都不理解父母离异,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关爱中长大,是父母生活的重心,但是一旦父母发生离异,他们就面临只能跟随其中一方长大的选择,这种选择往往会让他们感到恐惧,他们会产生父母不再爱他们了,所以才会离异的极端想法。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他们就会变得不信任父母、不信任周围的人,还会造成他们和父母之间的鸿沟。因此,让独生子女正确对待父母离异,是我们对其进行教育的基础。要让独生子女正确理解婚姻和离婚,让他们知道父母是以爱为基础结婚的,他们是父母爱的结晶。但是婚姻中有很多东西是无法预料的,当夫妻间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时,选择离婚对他们来说都是种解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和孩子亲子关系的终结,要让独生子女认识到即便父母离婚,他们也还是父母的孩子,父母还是会把爱给他们。只有让他们正确认识父母离异的原因,并无条件地相信父母,才能够为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二、对离异家庭独生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

很多离异家庭的独生子女在父母离异后,都会受到心理创伤,有的孩子会把创伤表现出来,有的孩子会把创伤埋在心底。当孩子们觉得自己受到伤害后,他们会渐渐关闭自己的心门,变得不爱与周围的人交流,在家里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在学校不愿意跟其他同学玩乐,除了行为上开始变得孤僻之外,他们的心理也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变得易怒、易暴躁。因此,必须做好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教育。首先,对于有逆反心理的孩子,要进行美德教育,让他们学会尊重父母,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努力化解他们的敌对情绪,让他们保持与人相处时平和的心态。其次,对于有自我封闭倾向的孩子,要多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班级活动,让他们多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让他们学会与同学和老师建立正常的交际关系,打开自己的心门。再次,对于心理极其脆弱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要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挫折,避免孩子心理受到重创,产生轻生等念头。要帮助他们释放内心情绪,并给他们传递正能量,让他们树立克服挫折的信心。

三、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进行关爱教育,让他们在爱中成长,用爱的眼睛看待周遭事物

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会觉得父母的关爱少了,甚至会认为父母不再爱他们了,因此,对他们进行关爱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教师要多关心离异家庭的学生,多多给他们一些关注的目光,要经常有意无意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要学会做一个聆听者,让学生产生信赖感;要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他们有思想波动要及时干预,避免学生产生极端思想,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要多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细致入微的关爱,这种爱的传递能够抚慰他们缺失的父爱或母爱,能够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其次,家长要多关爱孩子,一些家长离异之后,抚养权归谁就完全把教育责任扔给谁,这就会造成爱的缺失,会让孩子产生父母不爱自己的想法。因此,不管孩子归谁抚养,父母双方都要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共同承担起爱育责任。让孩子在爱中成长,用爱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事物,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有益的。

四、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进行行为纠正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

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家长离异期间由于受情绪、心理等影响,行为习惯也会发生改变,一些原本听话的学生开始变得性格古怪,行为举止也极为叛逆,一些孩子甚至开始抽烟喝酒,上课迟到、早退,或者无故逃课等。遇到这种现象,切不可放任之。要对学生进行行为纠正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父母离异,并改正自己的违纪行为。要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和课堂行为教育,让他们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父母离异,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不会以父母离异为借口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离异家庭独生子女的增多,做好离异家庭独生子女的教育重于泰山,要给予他们春风细雨般的关爱,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要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范文2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原因

【中图分类号】 G622

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孩子少,必然有更多的抚养和教育时间,家庭条件也相应宽裕。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如参观游览、购买玩具、图书等家长一般也会尽量满足,这就使得孩子们见多识广,智力发展较快,自尊心、自信心强。但由于他们是在“独生”的这一特定环境中成长的,因而也容易导致他们变得骄横、任性、孤僻、自私、独立自主能力差,不善于吃苦耐劳等,甚至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 给新时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正确对待独生而导致过分溺爱

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家长们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盛饭、穿衣、削铅笔、戴红领巾、洗手绢、袜子等等,都由家长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长当成了拐棍,一步也离不开。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降低了这一代人的素质,孩子不仅不能成为强者,倒可能会成为一个窝囊废和寄生虫。结果就出现了《中国的“小皇帝”》里所描绘的,儿子在夏令营时住在学校里,父亲半夜爬到儿子床底下守着,怕儿子掉下床来。这种过度保护极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从吃到穿,从里到外,事事替孩子办好。这实际是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逆境中锻炼意志的机会。

(二)因是独生,家庭环境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

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其幼年期的心理发育,需要一定的条件。失去了一定的客观环境条件,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幼年期的心理发育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孩子在其幼年期的心理正常发育,需要有与其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生活、玩耍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产生童心的共鸣,相互促进,保证身心的健全、健康发育。对此,国内外儿童心理学家都是共同肯定和强调的。因此,独生子女自幼缺少小伙伴,而整天被成年人包围和保护着,这样的生活环境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再则,儿童的独立性和独立生活能力等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得到训练和养成。而独生子女自幼就被陷入在多位老人的过度保护之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择其佳、饭择其精的生活,样样都能顺利的得到满足,整日与各种高档玩具相伴,因而容易养成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自幼好逸恶劳、追求享受、不识五谷春秋等弱点和缺陷。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家长教育素质的欠佳是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

与非独生子女家庭不同,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不会受到兄弟姐妹的影响,他们接受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家长。所以,家长教育素质的欠佳也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水准,乃至使家庭教育出现种种失误。

(二)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性是家庭教育失误的根本原因。

独生子女的教育对大多数家长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独生子女家庭的特珠性势必增加了家庭教育失误的可能性。

(三)生活方式的改变 。

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竞争越来越激烈,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了。家庭成员往往是各忙各的;家长们为了生计,忙于充电、赚钱和工作;孩子们忙于学习和各种考试,使一些人的家庭观念淡漠了许多。家庭成员相互之间感情交流却越来越少,相互理解也更差。

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要把孩子看成是家庭中的一个普通成员。疼爱孩子并不完全是给孩子买好吃的、穿的、花多少钱,而是指在家长心目中孩子是在什么地位。如果把孩子放在所有家庭成员之上,家长的所作所为很可能都是骄惯,在这样的地位上,孩子必定产生特殊化的思想。家长要把孩子看成家庭中一个普通的成员,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知道他有责任、有义务为家庭、为他人做点事情,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二)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和选择。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孩子,固然给与他很高的教育投人和热情,也希望他有个好的未来,但是家长应该明确“儿童自然发展观”,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言:“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术划,毋宁展个性。”不能把成年人的意愿强加在儿童身上,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给孩子自。

(三)家长要把期望合理地传达给孩子。父母的期望只有化为孩子的愿望和兴趣才可能是合理的、有效的。现在孩子都有自己的愿望,做家长的应该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天性、个性和兴趣、爱好,注重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培养,注重方法的给予和能力的提高,不搞家长制教育。

(四)家长要注意提高自己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家长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要有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意识。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特别是爸爸妈妈必须为人师表,用自己的高素质去影响、熏陶和带动子女的进步与发展,在家里建设一种讲学习、求向上、助快乐、促幸福的文化氛围,从而训练、培养孩子具有高智商、高情商的品位,将来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直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学校与家庭要密切配合。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场所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因此,家长要和学校密切配合。

(六)建立民主的家庭。家庭中,个体间互相尊重,彼此平等,长辈给予晚辈理性的关爱,晚辈要给予长辈尊重和关心;小孩有自己独立自主的空间,遇事互相协商而不是由父母全权决定;孩子作为家庭的组成成员之一,与父母共同经营家庭,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七)培养孩子的劳动观。 从小就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劳动。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片面理解了对孩子的爱,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物质生活,不让孩子受一点儿委屈,自然也不让孩子承担任何劳动和责任。孩子不仅缺失劳动技能,而且没有责任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让孩子理解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从点点滴滴的家务劳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范文3

【关键词】独生子女 心理 性格

独生子女是指独生子或独生女,无同胞兄弟姐妹,或无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收养的兄弟姐妹。独生子女除了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外,没有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因此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带有自身的特点。独生子女做为人群中的一大分支,其在成长过程中与其他人不同的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使得他们有属于自己明显的独特性。

一、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对儿童的发展来说,除了生理上的需要外,还有更重要的心理上的需要。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因为是独生,没有其他孩子分散父母的注意力,因而他们与父母的精神接触更多,爱的需要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这便使独生子女智力发达,情绪愉快,性格活泼,易树立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独生子女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自信、富于同情心;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的休闲态度,兴趣爱好广泛,聪明伶俐,思维活跃,才思敏捷,观察力强,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好,兴趣广泛,情感丰富,更易于获得事业上成就。因此,分析当前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必须解决的前沿课题。

从辩证唯物主义来看,剑有双刃,各种事物有好的一面也必有坏的一面。独生子女的存在有着属于他的合理性,然而因此造成的弊端却也十分严重。下面总结一下独生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

过分自我,不懂感恩;目无尊长,任性骄横。对“独苗苗”百般袒护,长者不愿约束孩子,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新生长辈、遵守纪委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陈彦方教授说:“现在大家都说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心理需要,这是对的,但只谈个人的需要,却忽视了社会对个人的需要”。

大手大脚,不爱惜财物。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许多家长都会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所有需求,无论是合理的,还是无理的,一概满足去要求,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无形中,就使得孩子成为家庭中物质的“支配者”,容易让他们养成大手大脚、不爱惜财物的不良习惯;

依赖成性,缺乏独立性。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日本学者山下俊郎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不良影响的几个方面:不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造成缺乏活动和动手能力;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往往表现出缺乏独立性和勇气;因极端的依赖而缺乏独立性。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事事都为子女想到做到,以至于在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中形成了依赖性格。这种依赖性格最初表现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以后影响到心理发展方面;

应当指出,上述不良心理并非独生子女所特有,在其他非独生子女身上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心理问题,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共同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良性发展。

二、独生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不外乎家庭、 学校和社会。 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的成长离不开这些环境,所以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与否,与这些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1.家庭原因

独生子女问题与其说是独生子女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还不如说主要是由父母教育失误和某些教育环境的缺陷所致。调查研究表明,被家庭溺爱娇惯的独生子女,他们的行为不是怯懦、退缩、胆小、独立生活能力差,就是蛮横、自私、任性、贪欲、懒惰、逞能好强而不顾一切等。而那些由于家长的专制,甚至歧视与虐待而得不到家庭成员的关怀、爱护和温暖的独生子女则比较容易产生对人不信任、 冷漠、疏远、不满、抗拒,甚至敌意、憎恨的性格。

2.学校原因

由于我国心理卫生的发展较缓慢,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意识比较淡薄,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也不够普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指导。素质教育作为全新的教育理念已获得共识。但应试教育仍隐藏在部分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心里,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仍然存在。

3. 社会原因

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独生子女由于内在需求与主观现实的差距而在认知上产生矛盾、迷惘或冲突,通常都会以外显的不适当行为即行为问题表现出来。首先,文化思想的碰撞。新世纪,世界范围内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对我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国外文化向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使当代独生子女处在东西方文化交叉、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

独生子女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和独生子女本人形成合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才能真正内化为独生子女思想意识,当遇到心理问题时,就可以把自己掌握的心理知识外化为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提高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促进独生子女的全面发展,把独生子女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郑艳萍.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浅析[J].科教论坛,2004.

[2]宫志宏.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0,520- 521.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范文4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使得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长期维持较低水平,人口结构老龄化不断加速,一些长期积累的因素在新时期逐渐凸显出来,对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带来了新的压力与调整,需要政府积极努力地应对,适时地调整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1 新时期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负担过重

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第一代夫妇已相继进入退休年龄,其中的低收入人群家庭面临着更大的养老压力,需要政策支持。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代际传承,“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千家万户,形成父母抚养子女,等到父母一代变老后子女赡养父母,这是一种反馈式家庭传承模式,家庭的人口生育计划很大一部分与赡养动机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人口生育计划的自主空间受到限制,转而由政府统一计划。虽然“养儿防老”的观念仍旧在延续,但是功能在弱化,因为家庭规模因生育一胎(城镇地区)或两胎(农村地区)而迅速变小。家庭规模变小,家庭每一个成员所承担的赡养老人的负担自然变重。如果子女成年后的收入无法更好地改善,家庭养老负担相对会更重。从目前我国发展现状来看,虽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的全覆盖,但实际上是一种低水平的覆盖,尤其是城乡低收入人口,得到的保障水平相对最低,而这部分人口往往是最需要保障的人群。据估计,目前我国老龄人口中,高达70%的老人属于低收入群体。这类人群退出劳动力市场后,低水平的社会保障金无法满足其全部需要,必须要依靠家庭养老才能保障老人的稳定生活水平。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低收入家庭子女必然受到相对更重的养老负担和压力。最初受到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青年育龄夫妇,当前正逐步进入退休年龄。虽然这部分人口的养老问题不是由政府的政策直接造成的,但保障这部分人口的生活确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在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时期,保障好这部分家庭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1.2 低收入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问题突出

子女教育问题始终是家庭父母一代关心的重大事项,尤其是低收入独生子女家庭,如果其子女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类家庭未来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要有配套的政策协助低收入独生子女家庭更好地解决子女教育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的目标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不断改善人口质量,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口基础。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目标,实现起来较为容易;而提高人口质量的目标实现起来就难度更大。

一方面,由于主要的教育供给责任在地方政府,而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地方政府财力差异非常大,导致区域和城乡之间的教育供给水平和质量层次各异。同样是独生子女家庭,东部地区家庭与中西部地区家庭、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显然面临着质量层次各异的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体系,以至于进入高等教育之后,来自不同地域和城乡的学生差异非常大,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独生子女家庭的受教育现状堪忧。

另一方面,子女的教育不仅取决于政府举办的公立学校,还取决于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低收入家庭子女在家庭教育投入和保障方面,相对面临着更多的不利境地,即使先天智力相同的两个人,都可能因为出生在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最终成长为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差异巨大,终生预期收入也有较大差异。这样,社会不平等有可能因为公立教育系统和家庭背景差异而产生代际传递。为了切断社会不平等的代际传递,在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基础上,政府必须出台强力的教育干预政策,更好地改善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状况,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1.3 “失独家庭”的物质与精神双重保障缺失

“失独家庭”面临着独特的风险和困境,需要政府妥善处理,以保障这些家庭的老人能够得到必要的温暖,更好地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独生子女家庭总是会遭遇各种风险,本来一家幸福的生活,一场意外却夺走了一个家庭里唯一的孩子,而父母再也难以生养孩子。这类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失去孩子的父母面临着心灵和物质保障的双重风险。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上百万个“失独家庭”,而每年新增的“失独家庭”超过了7万个。“失独家庭”是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下的非预期衍生产物,虽然“失独家庭”的产生原因千差万别,但其面临的风险和需要的帮助都是类似的。增进民众福祉是政府天然的职责,对于这些家庭,政府当然要尽最大努力提供帮助,同时为计划生育政策的转型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1.4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问题凸显

一直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实行差异化的计划生育政策。随着我国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到新的阶段,有必要缩小民族之间的计划生育政策差异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了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关部门采取了分类指导的政策原则,指导少数民族地区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合本地区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和办法,普遍特点是允许少数民族家庭生育二胎,部分地区允许生育三胎。比如,新疆自治区规定,城镇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子女,而少数民族农牧民家庭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而另一些省份则设置不同的条件,允许少数民族子女生育两个子女。

2 新时期应对人口问题的对策

2.1 在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的基础上提高社会保障政

策的针对性

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传统,必要的家庭收入是家庭养老的基础。养老保障发挥着一定的收入再分配调节功能,政府通过调节养老保险金的发放对象和发放水平,起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作用。低收入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养老风险,更加需要政府的福利政策支持。由于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是低水平的全覆盖,收入分配调节作用还不强,针对性还有所欠缺。未来要在提高养老保险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针对性更强的社会福利政策,加大政府对低收入独生子女家庭的收入转移力度。

2.2 向低收入独生子女家庭提供适当的教育补贴

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执行计划生育是每个家庭应尽的义务。因此,独生子女家庭为政府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做出了一定的历史贡献。但由于不同的家庭面临着不同的经济条件,在抚养子女方面具有不同的能力。出于社会公平考虑,政府应当保障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在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时期,保障低收入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受教育权利则显得更有积极示范意义。参考国外保障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学的政策,我国可以出台相关的教育支持计划,比如以计生部门向有子女在上学的低收入家庭发放食物券或书本券,支持这些家庭更好地改善子女的营养和学习条件,以协助其取得更大的学业成就,未来在劳动力市场获得更大的竞争力,既能够更好地回报社会,也能够更好地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

2.3 出台综合措施保障“失独家庭”

“失独家庭”面临的风险,相比于一般家庭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共性在于都有养老的物质需求,不同之处在于“失独家庭”面临更多的精神困境。因此,应当出台综合性保障措施,保障这些家庭的老人们能够安度晚年。一是要出台必要的经济帮扶政策,根据家庭收入条件提供必要的扶助金,以改善家庭生活水平。二是要提供必要的精神关怀,开展多种亲情支援活动,鼓励社会第三方机构参与社区帮扶计划,为“失独家庭”的老人们提供必要的精神慰藉和亲情温暖。

2.4 完善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

公平应当是国家政策法规所追求的价值。随着我国现代化转型不断深入,淡化民族身份、强化国民认同应当是建设现代国家的重要内容。各民族都应当平等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平等地受到政策对待。因此,要不断完善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逐步缩小和取消民族间的政策差异,构建民族间平等的计划生育政策体系。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已经逐步放开独生子女家庭生育第二胎,实质上已经缩小了民族间计划生育政策差异。未来需要加强立法工作,理顺民族间的政策与法律条文间的关系,以统一的立法切实维护各民族计划生育权利。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范文5

自从1980年推行计划生育国策以来,中国的独生子女问题就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这些研究对推动我国独生子女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用很大。但从研究现状看,研究者对独生子女持有较多否定性评价,而这些评价大多通过对比历史、对比国外作出的。独生子女具有特异性这一先设前提,是否足够牢固?在受教育时期,独生子女中学生的现实状况究竟怎样?教育者应该抱有怎样更为合适的学术态度?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独生子女中学生为调查样本,展开探讨,请行家指教。

一、研究状况

美国心理学家Gastnley Hall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病态”。日本心理学家波多也勤子曾说:“独生子女的共同特点是非常任性,意志薄弱,遇有不如意便发脾气,缺少社会性,与人难以相处。”1985年,美国《新闻周刊》登载题为《一大群小皇帝》的文章,给独生子女贴上了“小皇帝”标签。

在国内,1986年,报告文学《中国的“小皇帝”》说,独生子女是“那些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用全部精力供养起来的、几乎无一例外地患了‘四二一’综合症的孩子们。”2007年4月,《中国青年报》说:随着“421型”家庭的增加,调查发现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而同时49.8%的青年人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忙于工作无法照顾老人。但细心推究发现,若其数据为真,35%家庭的爷爷奶奶人数已占中国总人口的21%。而根据当时调查,中国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1%左右。这两个报道显然存在较大的统计误差。

时至今日,当年的这些悲观预测情况如何呢?

2013年,华尔街日报报道说:“据澳大利亚几所大学的四位研究人员联合进行的研究显示,中国的独生子女往往更悲观、更自我中心、更不喜欢冒险。这些特点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并对经济产生影响。”2013年1月10日,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说:“科学家说,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出生的孩子与之前的孩子相比,在长大成人后变得较自私、不太容易信赖他人、更胆怯、竞争力较差、更为悲观而且不够勤奋。”

2010年,中国学者姜健等人称,“有关独生子女的研究文献中,较为认可的是独生子女在智力发育、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优势,而中心化、依赖性、责任感等方面处于劣势。”2012年,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和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成的“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课题组报告说,尽管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在家庭中受到更多关注,但是,“独生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与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弱”,“体质健康水平相对较弱,情绪状态呈现两极性”。

中国的独生子女研究始终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年轻一代的心理变迁,也会影响到中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与中华民族未来息息相关。中国的独生子女问题研究承袭国外研究的色彩非常浓重,在个别问题上甚至有如影随形之感,相关研究结论也颇多抵触之处。

笔者以为,随着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独生子女身上的特异性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特异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与经济差异、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有关,也会因相互模仿而大致趋同。同时,对独生子女的评价也会随着社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二、历史阴影

独生子女成为问题,不自今日始。中国古人对独子满怀怜悯,并关注他们赡养双亲的责任。《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信陵君窃符救赵、椎杀朱亥后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这是中国文献首次提到“独子”一词。此后,“独子”经常出现在两类文献中:一是赡养双亲和为父母守丧。这类文献最集中在清代,尤以《大清会典》和“皇帝宝训”中出现最多。《大清会典》卷九十七载:旗丁在任,独子准随至任所亲养;卷一百六载:武官除非战事,其他无论是否独子,准去丁忧。二是忧虑独子成长艰难。这类文献以祭文最多见。晋李密《陈情表》中说独子之境况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欧阳修的《泷冈阡表》则以“有待”相许,要求显亲扬名,反映了独子振兴家庭的沉重压力。正是因为独子生养不易,《大清会典·卷一》载:内府属下孀妇独子,给予一两钱粮养赡。在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和祝英台》中,有三个故事都讲述独子的遭遇,而且都和死亡、悲剧相关联。

在男性血缘宗法制社会中,人们普遍轻视女孩,独女被看作“绝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情况,可以略现端倪。第二回载:“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此时黛玉五岁,林如海死时黛玉十三岁。巡盐御史在清代是出名肥缺,做了整整八年,肯定家产万贯。但四十五回,黛玉却说,“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林如海的家产哪里去了?《大清律辑注》卷四载:“户绝财产,果无同宗应继者,所有亲女承分,无女者入官。”可见,林的家产被同宗给分了,其独女竟然落到乞食寄养的地步。林黛玉的敏感、多疑个性的形成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此,古人对独子的态度,基本是他人悲悯独子,而独子忧虑身世。独子生存的沉重感来自社会有形与无形的累加。伴随独子终身的,是沉重的血脉延续的使命感、家族振兴的责任感和形单影只的孤独感。他们的思想、心态很难有正常健康的发展。

文化在传承中发展,但文化也会随时代变化发生巨大转型。陈恩认为,“独生子女政策的社会起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性和科学”,以及“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研究界早期普遍的忧虑情绪就受到历史阴影的巨大笼罩,而很少来自现实的客观调查和理性思考。思维的历史惯性如果不加以迅速梳理,其结果只会加重代与代之间的隔阂,对独生子女成长产生恶性影响。事实上,受全球高速发展的福荫,少子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的重视教育、贪图享受的习性也是现代人的普遍习性,并不为独生子女所独有。

中学阶段的独生子女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正视他们身上的优势和劣势,调整好教育教学最佳姿态,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城镇化背景下,那些五方杂凑之地的独生子女情况尤为复杂,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调查研究。

三、松江样本

笔者以松江区部分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是因为:松江作为上海近郊,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囊括了城市和乡村不同人群;松江的经济、文化、资源、信息介于都市向城镇的过渡特色,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教养状态更为复杂。因此,本文的调查结果,既有中学独生子女教育的普遍参考价值,也能给城镇化背景下匆忙入城的独生子女教育提供一点启发。

本次调查,共发放1500份调查表,收回有效票1476张。独生子女1157人,占调查对象的78.4%;非独生子女(基本为两孩)为319人,占总人数的21.6%。根据松江人口网数公布的数据,“2012年末松江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比例为0.38/1。松江地区常住人口的独生子女率明显低于上海市区,这与松江地区人口构成以外来户为主有关。

(一)经济影响

父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家庭占21.4%。由于受教育程度高,经济偏好,其生育多孩的愿望较低。松江大学城的创建,不仅连带发展了松江新城,吸引了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入住,对松江人口素质也产生良好带动效应。这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优越,教养科学,明显智力较高,举止文明。父母学历为初中以下的家庭占55.5%,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各地农村,其生育多孩的愿望明显强烈。但由于家庭收入不高,加上超生罚款等因素影响,教养成本不堪重负,非独生子女的教养资源明显受到限制。高中学历家庭占23.2%。这类家庭在当地生活条件相对优裕。与本科学历家庭一样,他们生育多孩的愿望都不强烈。经济好的家庭,生育一个小孩;经济稍次的家庭,生育一个以上小孩。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与生育多孩的愿望成反向运动。这与国际流行趋势基本吻合。

受家庭经济影响,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独生子女在各项指标上都具有更大优势。可见,独生子女不仅在家庭教养上得到更多关注,同时也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这种起步差异,势必影响他们的发展。

(二)内心状态

独生子女在家受到更多照料,其父母更愿意为其做早饭,而非独生子女自己做早饭的比例更高。早饭吃快餐的独生子女比例远远超过非独生子女。比较而言,独生子女的营养状况要比非独生子女高一些。而选择不吃早餐的学生比例都比较高,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独生子女得到家长更多关爱,但并不意味他们与家人关系更为亲密。一方面,在情绪波动时,独生子女更愿意选择家人与老师为倾诉对象,但另一方面,可能因为缺少兄弟姐妹做玩伴,在家里更喜欢沉默的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高出10.3%。独生子女与好朋友共享内心的意愿也非常低。独生子女既依赖长辈,也不够合群。

(三)交往状态

独生子女的交友意愿不强,其得分率比非独生子女少了20多个百分点。在打发无聊时光时,他们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现代社会对数字信息的依赖更深一样,在受到电视、网络的影响方面,两组比例非常接近。

独生子女对自己没有玩伴的孤独感并不很强烈。他们觉得只有我一个更自由。反而是非独生子女觉得没有兄弟姐妹会更孤单,这多少跟他们仍然在体验这份情感有关。觉得没有兄弟姐妹无所谓的比例非常接近,都超过三成。因此,根据这栏数据,虽然不能说明独生子女更冷漠,但至少有更强烈的自我中心。

(四)独立意识

在纠纷面前,独生子女忍让的意愿更低,发生冲突的可能更高,其寻求保护的意愿也更强烈。而遇到难题,独生子女中选择独立继续的人数比非独生子女高出8.8%,而找同学帮忙的意愿则低了10.8%。在教养过程中,独生子女是家庭核心的观念已经刻录,这势必影响其家庭之外的社会意识。独生子女既偏好权威,也更为刻苦。

(五)勤奋自信

在课外时间,独生子女更愿意选择看书,这比非独生子女高出13.2%。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度也高出10个百分点。这一勤奋状况,与教养有关:独生子女父母的期望值更高,希望其出类拔萃的心理更为迫切。在充足甚至过度的暗示之后,独生子女很容易养成依赖权威的心理,并因对未来产生期待而更为勤奋。

四、教育对策

1. 重视劳动教育。家庭是独生子女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基地。家长对一孩更加重视,期望值更高,导致独生子女的自我期望随之提高,学习主动性较为突出。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与劳动实践等方面显得不够情愿。然而,社会富裕,自动化程度提高,现代社会的懒散风气影响了每一个人。一孩家庭对子女照顾无微不至的做法,又部分带动了多孩家庭教养方式的变化。中学生懒惰现象非常普遍,并不只局限于独生子女学生。学校应该普遍开设劳动课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来。同时,要努力发动家长,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养理念,不要过度照料。

2. 加强体育锻炼。在课外时间,中学生乐于室外活动的只有三成。这固然和社区体育设施不足有关,但也和教养理念有关。受社会环境影响,家长更倾向于期望孩子成为脑力劳动者而不是体力劳动者,无异于暗示了对体力劳动的轻视态度。教师要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教育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在对未来社会分工的描述上,教师要有更为开放的视野和更为先进的理念。

3. 保持持续关注。中国独生子女中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世界唯一的,其基数庞大,转变突然,所以没有多少成例可供参照。教育者要有事关民族未来的责任感,脚踏实地,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做到不盲目崇外,不照搬历史,不空讲理论。我们周围的世界在飞速变化,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思想变化更快。只有不断调查,反复思索,才能跟上时代,真正把握学生动态,有的放矢地教育好、引导好这每个家庭的唯一一个孩子。

由上文可见,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可能都有一个误区,即独生子女是一个特异的群体,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并不那么醒目。自从中国普遍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社会主流,独生子女也会成为社会主体。当占多数的独生子女出现在社会视野,他们原本独特的教养方式、独特的生活习性也会逐渐影响到非独生子女家庭,导致两类家庭和两类孩子在诸多方面互相模仿,并大致趋同。学界对独生子女的调查结果往往各不相同,其差异更多表现为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社会思想的变化,对独生子女特异性的评价本身同样需要反思。但笔者仍然认为,事关民族未来,对独生子女人群保持关注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纪昀.四库全书[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2年(1983).

[2]于兰,高文.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

[3]夏勇军,陈华强.经济发达地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应征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

[4]梁先锋.赵桂霞.江门市新会区高中生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范文6

一、问题提出:时代催生独生子女教育困惑

时至今日,我国独生子女的绝对数量已大大增长,独生子女家庭在全国所有育龄夫妇家庭中的比例,也大大提高了。自我国政府普遍提倡、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以来,据有关部门统计表明,全国每年大约要生育独生子女1000万左右。独生子女的大批出生,使我国儿童、少年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儿童、少年的成分逐步发生变化。

独生政策本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优生优育政策,可是,面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不听话,真难管”、“现在的学生真难管”……

目前,我们面临着两种普遍的心态:成绩是一切的说明,只要成绩好,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这是诸多家长的普遍看法。另一种则更倾向于现实,钱是重要的,只要有钱,学习成绩好坏都无所谓,其它的一切都可以解决。到了今天,这两种相悖的观点已经不足为奇了,但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可苟同。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成绩当然重要;对于人的生存来说,钱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可是,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个问题,不管是学习还是以后的生存,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有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但是,这些都需要有正确的引导或有效的监督去促进其完善。“引导”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每天都在做这样的事,可是,这个“引导”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吗,“引导”有效果吗?“监督”工作从现实生活来看,监督得很困难。这给天下的父母和广大的一线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怎样做才使引导和监督更有效?

二、原因分析:独生子女教育缺乏家校合力

1.独生子女背景有一定特殊性。环境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儿童、青少年所面临的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他们身心发展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生活环境。独生子女的家庭生活环境是特殊的,有许多不同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地方。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这一点从教育的角度看,有许多其它家庭不可企及的优势:(1)独身子女在家庭里受父母的关注和教育得天独厚,这是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所不可比拟的;(2)独生子女在心理上有充分依靠。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可靠的后盾和保护者,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幸福地生活,不用为失去父母的爱、关心、保护而担心;(3)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相互争宠于父母的麻烦。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必须看到,没有兄弟姐妹,对于独生子女的成长来说,也潜在着一些可能的不利因素:(1)没有兄弟姐妹,家庭里仅有的一个孩子,往往被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宝”,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人物,摆在家庭生活的特殊地位上;(2)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在家庭里没有一个“儿童的世界”。儿童的天性是喜欢集体生活和集体活动。特别是乐于和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孩子一起生活和活动;(3)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比照者”,孩子难以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除此之外,独生子女的生活条件也比较好、受到的父母之爱强烈而集中、生活上受到的照顾也更强烈。

2.独生子女教育缺失家校沟通。长期以来,家庭的子女数量很多,习惯于大家庭、子女多的家庭生活,一下子把子女的数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只有一个,这在中国家长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反差,普遍有一种失落感,感到不满足,甚至为此失去了心理平衡。因此,娇惯溺爱的现象相当普遍。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使得许多独生子女身上出现了一些确实令人担忧的毛病和问题。许多学生在校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可是一到家却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让爷爷奶奶和父母围着他转,为他神伤。

在独生子女学生中,他们主要表现出娇气、自私、任性等不良品性。这些品性的酿成,无疑会影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普遍呼唤一种回归:我们的孩子,希望他们是“乖娃娃”“懂事的孩子”。结合笔者现在所执教的四年级的学生来看,那些眼中的“问题学生”往往在学校里一套,在家又是另外一套。这些孩子为何在家和在学校的行为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究其原因,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形成一致的教育导向与共同的监督要求。

三、解决问题:独生子女教育力求“家校共育”

1.从态度意识中重视“家校共育”,发挥辅助作用

案例:某日,一位学生很早出门,在家附近的公园里逗留没有到学校,老师及时联系其家长,父母在外找了半天才找到。下午,孩子到校,老师询问情况时,学生说怕迟到了老师批评,但是在该班从没有因学生迟到老师批评的先例。于是,老师打电话找该学生的家长反映情况,认为该学生平时在校比较懒散,可能因为懒散贪玩才会发生不到校的情况,并且认为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帮助学生改掉坏毛病。家长却说“我如果能教育好了,还把孩子送到学校做什么?”又如,在我国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时期,许多因为建设的需要住进了条件优越的小区,家庭一时也有了大量的可支配的资金,部分家长便觉得读不读书不重要,成绩好不好也无关紧要,当老师找到这些家长时,他们往往对老师提出的意见敷衍了事。

在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应当说今天的家长比过去的家长,自身素质高多了,家庭生活方式也比过去文明多了。尽管如此,任何一个家长的素质、教育能力和教育思想观念,任何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儿童是由家庭负责,或者也可以说,有父母负责。不过家庭集体的教育,不能凭空造就儿童。仅凭有限的家庭影响或有限的父亲的训诫,还不够成为造就未来的人的资料。”这充分地说明了,要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除了学校教育,还需要发挥家庭的辅助作用。

2.从学生实际中契合“家校共育”,提出合理期望。独生子女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教师的任务是教育好独生子女,把他们培养成才。要实现这一任务,首先必须对独生子女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合乎实际的看法。那就是在孩子自己的发展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培养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发展。如何看待独生子女,关系重大,它直接影响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措施,并且是决定独生子女教育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方面,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总是抱有期望的。特别是家长对于自己的子女更是“望子成龙”心切。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百分之九十的独生子女上大学的愿望。希望孩子上大学,那么就必须要求孩子在上小学、中学时学习拔尖,甚至在学龄前阶段就要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这样,家长往往会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给孩子精神上、体力上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譬如,有的家长为逼迫孩子达到自己不切实际的要求,采取种种高压手段,摧残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失去了生活的勇气,走上了绝路。这种悲剧,已经发生了不少次。

如此看来,要使孩子健康茁壮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学校和家长所提出的要求应当符合孩子的实际能力,在经过他们做出一定的努力之后能够达到,只有这样,学校和家长的期望和要求才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又不难发现,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孩子的地位极高,家长往往视为“小皇帝”“小太阳”,一家人像众星捧月一样,全都围着他转。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独生子女最容易习惯于他占有的特殊地位,变成家庭里真正的暴君。”这对孩子和家长都是有害的。

为了教育好独生子女,学校和家长应把孩子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使之正确地、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地位和身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他们将来步入社会生活,就会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3.从具体生活中实现“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发展。学生每天来往于学校和家庭,任何一面的教育缺失都会导致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家校共育是解决问题的方法。(1)行为规范。有的孩子在学校老师的要求下自觉整理自己的书本,而在自己的寝室里却很随便,寝室和家弄得一片狼藉。有的学生在学校里穿戴整齐,而出了校门便“率性而为”。国家和社会对小学生提出了起码的要求,也是对学生教育的一个导向。而这些要求和导向并不是只在学校里发挥功用,学生在其它公共场所、在社区、在家庭都需要遵照《小学生行为规范》。笔者认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能够自觉的做到,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但有少数孩子,一旦出了学校便将“礼貌”“诚信”等一概抛于脑后,甚至还显露出了攻击行为。这就需要家长监督,把学校教育延伸到校外,扩大教育的影响范围,让这些学生在长期的严格要求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习惯养成。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习惯也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好的习惯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对其成功与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家庭作业是学生每天学习的补充,其是否认真有效的完成,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如果家长任其自由作业,那么学习的补充以及孩子自己的自觉性将很容易被毁掉。学生在学校里经过长时间的重复练习养成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劳动习惯以及健康的卫生习惯,可有的学生一回到家里,在爷爷奶奶和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和体贴周到的“服务”下,有多少孩子能禁得住这么优越的“待遇”而去劳神地完成学校的要求呢?鲁迅曾说“生活太好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对于学生,何尝不是如此。家长在结合学校的要求下,给孩子提供的“服务”应有一个“最近适应区”,即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家长只提供必要的帮助。(3)培养利他行为。现代社会中,很多事情并不是仅凭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完成的,团队合作成了完成工作的一种主要方法。在团队合作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也训练了其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合作中,得到同伴认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也会得以提升。在学校,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小组作业等形式培养学会合作。在校外,则需要在家长的陪同与指导下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和校外其它公益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既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找到了合作的方法,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同时更从中体会了合作与成功的乐趣。

总之,教育学生不仅仅只是家长或老师单方面的工作,家庭与学校、老师与家长需要共同协作,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发展的大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认为,这是教育的最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