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范例6篇

简述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简述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范文1

关键词:幼儿音乐;启蒙教育;重要性

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一个人最快乐的朋友,音乐就如同生活当中的涓涓清泉,能够陶冶人的性情,能够熔炼一个人的性格。”我们应当在幼儿的启蒙阶段就对其进行音乐素质培养。历史当中众多的成功人士都对音乐情有独钟,甚至将音乐作为自己发展事业的重要动力。通过上述内容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在启蒙阶段接触音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一、培养幼儿了解音乐节奏

在这个世界当中,节奏充斥在各个角落里,并以各种形式与状态出现。例如唱歌或者是走路等行为都包含着丰富的节奏感。节奏就是一种在高度、宽度以及实践等多维世界当中产生的一种规则或者是不规则的阶段性变化。音乐含义上的节奏则主要是指音乐基于时间意义当中的一种规律性的组织,可以说,节奏就是音乐当中的核心骨骼与脉络,更是音乐艺术展现魅力的重要载体。同时,对于音乐而言,节奏更是组成音乐的主要因子。节奏产生于客观资源变化与生命运动特征之中,能够模仿自然界的任何事物的运动特征,甚至能够模仿人类的种种。因此,节奏性变化甚至可以从心理学当中进行分析。幼儿阶段对音乐的认知主要是指对节奏的认知,通过了解和把握节奏感,促进幼儿对音乐世界的兴趣。

那么,在幼儿阶段如何去感知节奏与形成节奏感,是幼儿教育当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培养活动。

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曾经阐述过这样的一个道理,对音乐节奏感的感知属于积极认知与体验音乐的重要情绪与能力表现。也就是说,幼儿阶段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进行音乐节奏以及相关方面感知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音乐的陪伴下学习与生活,能够更好地增强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在积极的感知心理下完成相关动作与互动,是提升幼儿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础。为此,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通过美的音乐产生的节奏,展现音乐情绪当中的情感内容。

二、幼儿音乐启蒙当中音乐节奏感培养方式

世界上许多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在谈及有关音乐能力培养方面都强调应将节奏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奥尔夫教育系统当中对此进行了归纳,并形成了一种通过培养节奏感为基础的教学系统。节奏朗读教学方法以及器乐表演教学方法等,共同构成了完成的音乐练习系统教学内容。这其中节奏朗读教学是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中之重,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并让幼儿在这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律动,进一步在美的音乐当中唤醒其潜在的艺术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

三、针对不同年龄范围内幼儿的节奏启蒙

针对3~7岁年龄范围的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应当十分谨慎与科学,为了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形成,应当对幼儿阶段孩子进行年龄区间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大、中、小班教学。

1.小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

小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的幼儿年龄范围应当在3~4岁年龄范围,这个年龄区间中,教育主体从婴儿时期进入到幼儿阶段,教育主体的思维模式主要是直觉行为方式。注意力以及观察能力都比较弱,主要通过无意注意的方式观察世界、认知世界,因此这个阶段的教育主体稳定性相对较差,小班阶段的幼儿不能够脱离实际的环境与事物。因此,小班音乐节奏感的教育应当通过简单模仿开始,在具体教育活动开展中应当设置简单明快的音乐节奏。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系统中的节奏朗读教学法,让幼儿跟随教师朗读不同节奏感的歌词,令幼儿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感受到节奏感的独特性。不同节奏的儿歌也应当让幼儿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与好奇。

2.中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

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范围在4~5岁左右,属于音乐节奏学习当中承上启下的年龄范围,并且思维活动也正在从原本的直觉行动模式中不断蜕变。中班年龄范围的幼儿具有夸张思维现象的特征,在音乐教学开展中教师应当充分认知这个特征,不仅要设计夸张的游戏内容,还应当引导中班阶段的幼儿进行具有创造性意识的互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系统方法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说“什么动物出来玩啦”“火车开啦”等的歌儿,让幼儿在编唱歌词的构成中直接参与行为。中班幼儿音乐启蒙教学中还应当融合体态动作,通过这种配合能够快速提升幼儿的节奏感知能力。

3.大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

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范围一般在6~7岁之间,大班阶段,幼儿在注意力以及观察能力方面都有所增强,更能够主动地具有目的性地去体验周围的事物与相关活动,甚至产生自己的想象能力。柯达伊音乐培养教学系统当中的节奏唱名教学法以及奥尔夫系统当中的创作教学法可以被应用在这个年龄范围的幼儿节奏感教学当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能够掌握教音乐的乐趣。幼儿甚至在这个阶段能够进行自我创作,并通过创编的方式增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感知能力,形成健全的审美艺术与自我探究能力。

根据不同的年龄范围进行具体的分析发现,在进行音乐艺术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幼儿音乐节奏培养需要经历多个环节与过程。从最初的探索与发现,到操作与尝试,最终实现感受与直接体验,甚至是即兴创作。这个完成的过程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的音乐潜能以及对音乐节奏感的掌握与理解。

在整个教学中,幼儿的节奏感、听辨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以及音乐创造性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也从中得到节奏的训练,可培养幼儿兴趣,提高幼儿音乐素质,所以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学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意义,是关系到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的帮助作用。音乐教育当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与音乐素养对于促进幼儿成长至关重要,更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音乐与节奏感的培养,幼儿能够最终形成良好的基础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蒋荣辉.幼儿音乐教育[M].21世纪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出版社,2010.

[2]刘碗碗.浅谈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J].新西部,2012(11).

简述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范文2

一、养成良好习惯,塑造优秀榜样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是影响学生最直接的主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小学生模仿,小学生启蒙阶段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榜样作用,因此,教师要懂得运用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正确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写字的时候应该牢记正确的写字姿势,看书时应该把握眼睛与书本的正确距离,完成作业时应该独立自主等等习惯,小学低段的学生在启蒙阶段尤其要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一旦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教师一定要仔细耐心地加以指导。

二、加强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小学低段的学生在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辨识能力方面都不太成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对于基础的识字写字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在识字的时候要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主积极识字;小学生在写字方面开始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对汉字的理解能力还不成熟,教师一定要多加指导,教他们简单易懂的写字方式,适当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加以描述,让学生对原本陌生的汉字化解成生活中的某个单词。比如“木”字就是学校校园里的树木,而“森”就是好几十个校园里的树木加起来那么多,这样树木的海洋就被叫做“森”,用这样简单易懂的解释方式不仅让学生分辨出这两个汉字的不同,更加加深了他们对汉字的理解。在识字的过程中,用正确的书写方式告诉学生这两个字的不一样,学生对写字也没有了恐惧感,反而激发了他们学习写字的兴趣,提升他们对汉字的识字写字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阅读与交流的能力

简述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范文3

[关键词] 电影;《成长教育》;自传体小说;主题;教育;对比

《成长教育》这部电影改编自记者琳恩•巴伯的回忆录,剧本由尼克•霍恩比编写,该剧本曾被《综艺》杂志评为“2007年未被拍出的最优秀的英国剧本”之一。该片2010年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剧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学生爱上了一个迷人的成熟男性,投入爱情而放弃学业,最终迷途知返,考上牛津大学开始新的人生。如此情节典型、毫无悬念的电影为什么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演员、导演、剧本改编者等在电影表演和制作上的出色表现之外,恐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电影的主题“教育”引起了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为了更深一步探讨电影主题,笔者寻找到琳恩•巴伯为英国卫报网络版《观察者》由《成长教育》改编的短篇小说“My harsh lesson in love and life”①,发现小说与剧本在情节上存在诸多不同,甚至在主题上也发生了偏移。小说紧紧贴近作者现实经历,为什么电影要在主题上做改动呢?笔者将以男女主角为线索,对比小说和电影在诸多细节上的不同,分析主题“教育” 在电影和小说中不同的内涵以及在当代的启示意义。

男女主角在电影和小说里的不同

电影中的男女主角分别是简妮(Jenny)和大卫(David),而自传小说中的男女主角分别是琳恩(Lynn)和西蒙(Simon)。

(一)男女主角交往活动不同

电影中大卫为简妮安排丰富的社交活动。以简妮喜欢高雅音乐为契机,带领她听音乐会,进出高档餐厅、高档旅馆、拍卖会、赛马会、会见亲密生意伙伴、随车游玩、带领简妮去她向往的牛津大学和巴黎等。这些出色的活动安排,显示出大卫是一个高雅有品味、财力雄厚的成熟男性,愿意为所喜爱的简妮奉献所有。这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为一直处在单调乏味的苦闷的学习生活中的简妮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刺激和愉悦,收获同伴的艳羡。

在小说里,西蒙无法与大卫相比。西蒙不是他向同伴们所描绘的“邦德式”的成熟男,只是一个个头矮小、长相丑陋、长脸八字脚、口音奇怪、撒谎连篇的中年男人。例如西蒙经常带琳恩去“他的”公寓,但是这些显然不属于他。西蒙不仅是经常赊欠小商品主的赖皮客,而且能顺手牵羊偷走别人价值连城的画。被琳恩揭穿时,他也不承认,去和警察周旋,是个老道的骗子。琳恩曾威胁他,如果他再偷东西,她立即会离开他。实际上,她没有这样做。西蒙和琳恩都知道对方在撒谎,却都在默许对方的表现。

虽然电影里,简妮偶然发现大卫和他的生意伙伴掳走老妇人的画,通过介绍黑人租客逼走房子里的歧视有色人种的老妇人,但电影给了大卫申诉的机会,祈求简妮的理解和原谅。小说中,西蒙做不到这些“高端的骗术”,是另一个卑劣的地产商所为,西蒙只能为了维持自己富有的表象不断撒谎,被揭穿也不承认。

(二)更多不同

电影中,大卫和简妮喜爱讨论音乐、简妮的未来打算、艺术、法语、法国等,小说中,西蒙却主要讨论简妮所不了解的汽车、社会事务;电影里,大卫直接回答简妮他上的是社会大学,但是小说里西蒙是被琳恩父母追问,才说上的是“生活大学”;电影里,大卫主动提及自己是犹太人,小说里,琳恩注意到西蒙用奇怪的口音故意显示自己的高雅,不太情愿承认自己是犹太人;电影里,观众可以大概判断两人的年龄差距,小说中,琳恩16岁,西蒙自称27岁,但琳恩判断他至少35岁以上;电影里,大卫开始并未主动追求简妮,而是简妮在路上偶遇攀谈起来,大卫才发出的邀请,小说里,西蒙晚上等待琳恩几个小时,为了请她“喝咖啡”,表现得直白且急切。

(三)男主角喜欢女主角的原因

显然性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电影里,大卫曾经说过:“她就是我在找的另一半了。”丹尼说:“你看到她与众不同了,我只不过不想看见她受伤。”简妮的年轻、纯朴、聪明、美丽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难相信,大卫喜欢简妮这样的女孩。但在小说中,西蒙为什么喜欢琳恩呢?琳恩并没有描述自己有多美丽,或有多聪明,或有多与众不同。她极力表现得对他淡漠、无所谓的,以显示自己的成熟。但是对于西蒙来说,琳恩恰好扮演了一个冷若冰霜的女学生,难以攻克,越发激起了西蒙的兴趣。西蒙甚至创造了两个暧昧的小名来指代双方,享受这种奇怪的乐趣。甚至当琳恩几经努力考上牛津大学后,仍以小名称呼琳恩,希望琳恩能与他相见。琳恩对此十分恼怒。

总之,电影里的大卫最开始是一个“完美”男性的代表,他富有、风趣、睿智、见识多而广、交际广泛、能力全面,也就是魅力无限,能吸引单纯的女学生,也能骗过有一定阅历的成人。小说里的西蒙,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在琳恩的眼里,是一个死要面子、谎话连篇、长相丑陋,但是仍然有财富的魅力和广泛神秘的交际圈。简妮比琳恩要单纯,骨子里是浪漫的“文艺女青年”,碰到的大卫非常完美;琳恩的形象是盲目崇拜“世故”,更加现实,碰到的西蒙并不足以让她产生爱恋,而是看中西蒙的朋友、西蒙代表的生活。

《成长教育》和小说的“教育”主题分析

电影中,简妮显然是受到完美的大卫的吸引,放弃了枯燥的学习和无趣的未来,急切希望通过大卫立即得到想要的光鲜生活。如何引导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简妮呢?电影通过简妮与教师、校长和父母的交锋,提出了对教育的疑问。

最先发现简妮危险动向的是欣赏她的女教师斯塔布小姐。斯塔布小姐问简妮:“你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知道的。你很聪明,很漂亮……你的男友在意你的聪明吗?简妮?我希望无论如何,你必须要考上牛津大学。如果你不去,我会很伤心。”简妮问斯塔布小姐哪里读的大学,斯塔布小姐回答,剑桥。简妮反问:“你也很聪明很漂亮啊,想必聪明的斯塔布小姐胜利了吧?所以你现在只能在这读那些空洞的作文。我不知道……在最近的几个月里,我在高级餐厅用餐,去了爵士俱乐部,看了好些精彩的电影,听了美妙的音乐……可能我们的生活最终都会是批阅空洞的作文,或者做家务,或许最后我们都会去牛津大学,但如果我们在毕业的那一刻死去,难道不是在毕业前经历的一切最重要吗?”斯塔布小姐很伤感,“我很抱歉你认为我已经死了。”

校长也和简妮谈过话。第一次警告简妮继续恋情就开除她,无法考牛津大学;第二次,校长教育简妮,没有学位的人做不了大事。简妮回击:“有学位的人也做不了大事,反正不会是女人。”简妮随后爆发:“枯燥!学习很困难很枯燥!教学很困难很枯燥!所以你这是告诉我要变得无聊,然后觉得无聊,最后还是无聊。但这次事关我一生,这整个愚蠢的国家很无聊!没有生机、色彩或是乐趣!也许一切还会照旧,即使俄罗斯人随时会往我们扔个核弹,所以……我的选择,要么一辈子做那些困难且又乏味的事,要么嫁给我的犹太人,去巴黎、罗马,听爵士乐、阅读,在宜人的餐馆美的食物,享受乐趣。单单教育已经不够了,你要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这么做。”校长的回答只是:“不一定要献身教育,你知道吗?还可以做公务员。”

在此之前,简妮向父母征询过意见。父亲欣然同意简妮放弃学业嫁给大卫,不是非牛津不可,因为“你会有人照顾的” 。简妮激动地感叹到:“所有那些拉丁课!所有那些小论文!有什么意义呢?你们为什么不直接送我到夜店,这样麻烦少了,我可能还能得到更多乐趣。”父亲答道:“我不懂夜店,但我懂教育。不管怎样,看来现在可能演变成了最佳结果。如果你很笨,他也不会喜欢你,不是吗?”

对斯塔布小姐来说,她能教会简妮写优秀论文但无法迅速扭转简妮的想法;校长除了威胁,对教育的价值也仅限于女性通过教育获得学位,未来当教师或公务员。父母关心的重点是,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结婚,只要保证女儿过上幸福无忧的生活,都是好途径。显然大卫能更快地为简妮带来幸福。这些反馈更坚定了简妮放弃学业投奔大卫的决心。幸运的是,在简妮最后四处碰壁的时候,她来到斯塔布小姐的单身公寓,看到斯塔布小姐简单而温馨、丰富的公寓,简妮突然醒悟到:我想要的生活,是没有捷径的。这种教训是深刻而影响终身的。

小说里,有关教育的作用没有通过其他人的视角来阐述,而是集中在琳恩对西蒙一直以来的道德判断和个人总结。琳恩对西蒙的总结就是,“一个骗子,一个小偷”。她最后写道:我从西蒙那里获得了什么?一次教育。在和西蒙交往的两年里,我学到了很多有关昂贵餐厅、奢侈酒店和国外旅行的知识,这些在我成为牛津大学的学生后被证明是很有用的,让我在社交活动中不至于像一个傻瓜。而且西蒙事件改变了我对男朋友的标准,我不再那么崇拜所谓的“世故”,而是非常满足地交了一个年轻稚嫩的男朋友,并愿意与他共同成长。但是通过西蒙获得的成长教育所付的代价不菲。她不再无条件信任别人,虽然对经常采访他人的记者来说,这是一个优势。通过西蒙我认识到,即使你认为你最了解的人,也可能实际上与你所知差之千里。这次教育经历,让我过于机警、过于谨慎、过于吝啬。琳恩说,我被这次教育毁了(I was damaged by my education.)。

电影里对小说的主题有所偏移,而偏移并不意味着错误。电影主题是,优秀女性要获得想要的高质无忧的生活,是不能仅仅依靠与成功男性结婚这种捷径而取得的,还是要靠自己辛苦的奋斗才能获得,忍受枯燥的学习过程,去顶尖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才能得到想要的生活。小说里,西蒙原本就不是一个完美的角色,通过和西蒙交往的两年里,琳恩接触了人性、社会的丑恶一面,在提升了她对物质生活的享受水平和采访他人的工作能力之外,更多的是一种自身精神上的摧残:“让我过于机警、过于谨慎、过于吝啬”,失去了原本的纯真。这是个人精神层面的反思,似乎有受过伤害自我保护过度之嫌。虽然小说比电影更贴近现实,但是电影反映的主题对现在的我们有更多的启示。

对于当代社会的观众来说,尤其在当代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和各种工作机会,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要求都提高了。但是,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竞争的残酷、生存斗争的激烈,出现了在“捷径”“金钱”和“奋斗”“真情”之间迷惑的情况。例如《蜗居》等电视剧里奋斗者海萍受到不应有的指责和“第三者”海藻得到同情和支持,各类相亲类节目对爱情的错误导向或者叫拜金导向,都是一种人生态度出现问题的反映。改编后的电影《成长教育》,展示了“看起来很美的”大卫,借此讨论了教育的意义、女性追求幸福的途径。这个主题比小说中关注个人道德层面的主题对当代中国来说更具有启示意义。

注释:

简述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范文4

现在的中国教育全民关注。幼小教育也不例外。人们批评现行幼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试图寻找新的教育模式,借鉴西方的或者是复制古人的,但这也往往招致了人们新的批评。目前的幼小教育包括了语言、知识、技能和品德等方面,我们在此不对一般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而是对近年来人们大力推广的国学教育和公民教育进行探讨。应该说,无论何种形式与内容的教育,都应当适应当前时展潮流,培养现代公民。

国学目前是一个时尚的语词,像雪花一样漫天飞。到处可以看到国学的标签,如国学班、国学大师、国学学员等。但其实很少有人对于国学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如果我们主张国学教育的时候,对于国学自身的意义还不明了的话,那么就逃脱不了误入歧途的厄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国学的语义进行简单的分析。

国学一词,简而言之就是国家之学。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国学,如日本有日本学,美国有美国学,欧洲各国也有各国的国学。我们中国人讲国学,不言而喻是指中国学。如果这里的国学就是指中国的学问的话,那么这其中所包括的范围就非常广大了。可以说与中国相关的学问都是国学。不过,人们一般认为,国学主要是关于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和文化。在这样的意义上,国学可称为中国的古典学。但一般的中国古典学的界限也是模糊的。事实上,中国的古典学就是经史子集。这大致相当于中国古典的哲学、历史和文学等。由于经是儒家的经典,因此中国古典学的核心也就是儒学。

其实,中国人一直在学习和研究国学。但人们并没有如同现在这般给自己所研习的学问贴上国学的标签。国学这一语词被广泛运用是在现生的事情。现代以来,人们大力引入西学,主要指西方近代和现代的思想,如民主与科学、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与西学的兴起相对的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和文化的衰败。于是,一些人提出了建立国学的口号,希望通过国学的研习,来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思想。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的国学带有浓厚的与西学对立的色彩。因此,它自身就打上了传统和保守的烙印。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就是西学和国学的争论了。但是长久以来,国学并没有取得主导的地位。这是由于现代的国学继承有余,创新不足,它的基本精神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相适应。

国学重建的呼声是近年来的事情。对于国学,政府在推广,学校在呼应,媒体在宣传,民间也在欢呼。国学的研习一下子变成了热潮。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人的信心大增。这导致人们从过去的文化的自卑转向文化的自傲。人们认为,虽然近代百年以来中国不如西方,但现在中国强大了。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重新学习和估价自己的固有文化。其二,改革开放虽然带来了经济奇迹,但没有带来文化奇迹;带来了物质的富有,但没有带来道德的富有。于是人们考虑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推动文化建设,通过传统道德的学习推动道德建设。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尤其是对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来说,继承和发扬国学的使命是当然的,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但是。对于国学的热情不能替代对于国学的冷静思考。我们必须弄清楚:国学包括了哪些方面?作为中国的古典学,国学不能包罗万象,否则就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一般而言,国学主要包括了两个层面。第一,道的层面。它是中国独特的智慧。这就是儒、道、禅所说的真理。儒家是关于社会的智慧,道家是关于自然的智慧,禅宗是关于心灵的智慧。这三者正好构成了生活世界的整体。儒家的经典文本是“四书五经”,道家的经典文本是《老子》、《庄子》,禅宗的经典文本是《坛经》等。第二,术的层面。它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和技术。如琴棋书画、工艺、武术、中医,等等。真正说来,国学作为中国的古典学应该是关于儒、道、禅的智慧的知识学。

当然,对于国学只是划定它的边界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批判和分辨的能力。把国学看成绝对的糟粕或者是绝对的精华都是一种偏激的表现。我们要区分其精华和糟粕,并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对于国学继承和发扬,并有所创新。

如果说国学有道有术,其根本是中国的智慧之学的话,那么我们看看现在的幼小国学教育是否是真正的国学教育?

目前的幼小国学教育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三字经》、《弟子规》,还有其他一些传统社会的蒙学读物。这也就是说,人们是在用旧时代的教材教育新时代的儿童。这是否不合时宜,我们姑且不讨论。我们首先检查一下这两部所谓的儿童经文的内容,看它们是否有益于当代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先看《三字经》。其内容虽然涵盖广泛,但大致可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强调教育的关键性;第二部分说明孝悌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介绍日常生活和世界的基本常识;第四部分列举了儒家的基本经典和先秦诸子的著作;第五部分讲述了中国朝代变迁的历史;第六部分凸显学习和实践的意义。《三字经》主要是关于儒家道德和文史知识的说明。

再看《弟子规》。其内容主要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该条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此基础上,《弟子规》分别言述了孝悌、行谨、言信、爱人和学文等。不同于《三字经》,《弟子规》主要给出了一个人作为弟子在家族社会的行为规范。

这两种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否可以代表国学?或者是否可以作为国学的入门的向导?这是大可怀疑的。

第一,国学作为中国的古典学包括了儒家、道家和禅宗三家。但这些蒙学读物基本上只是凸显了儒家,独尊了儒学。这不利于人们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古典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儒道禅共同形成了人们的精神支柱;在当今世界上,道家和禅宗思想在西方的影响远远超过儒家的思想。

第二,儒学的主要思想是孔孟儒学和宋明理学。它们的思想博大和深厚。这些蒙学读物虽然以儒学思想为指导,但却是儒学思想的通俗化,也是儒学思想的变形和扭曲。如孔孟虽然推崇孝悌思想,但并没有如同这些蒙学读物一样将孝悌的行为极端地夸张。

第三,这些蒙学读物的有些知识是陈旧的。由于时代原因,古人对于自然、社会和精神的认识有其限度,与现代知识相比已有较大的距离。如就自然而言,现代的天文、地理已改变了我们对于宇宙和地球的看法;就社会而言,国家已不是君臣社会,而是民主社会;就精神而言,世界文学的童话比起传统的文史知识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

第四,这些蒙学读物所倡导的有些道德是奴性的。由于受儒学的影响,蒙学读物主要是宣传道德,从事教化,其主导观念是忠孝。这就是说,在国家,人作为一个臣民要忠实于君主;在家族,人作为一个弟子要孝悌于父兄。在这种关系中,人始终是被动的,也就是被规定的、被控制的。

根据上述简单分析,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幼小国学教育并非真正的国学教育。它所讲的国学不是真国学,而是伪国学。它不是弘扬国学,而是亵渎国学。因此,幼小国学教育必须改变方向。它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它必须符合现代公民社会的需要。

那么,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幼小教育?其一,与其所处的时展的步骤相适应。中国现在的儿童不再生活在古代,而是生活在现代;不再生活在宋明的内,而是生活在全球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中国社会从一个传统的家族社会正转型为一个现代的公民社会。因此,中国的儿童不再只是一个家族社会的弟子。而是一个公民社会的公民。在这样的意义上。儿童首先要学习的不是弟子规。而是“公民规”。现在的幼小教育应该强调的是公民教育。其二,与其身心发育的阶段相适应。儿童作为人生开端的时期是天真的、游戏的和想象的时期。人们不要给他们灌输过多的文史知识,也不要让他们接受更多的道德教化。人们要让儿童的身心保持天真、游戏和想象的天性。

什么是公民教育?它是使人成为公民的教育。公民是一个人,但不是一个一般的人,不是过去所说的臣民,而是自由人。自由人并非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人或者是一个主张自由主义的人,而是一个能自己规定自己的人。公民的自由表现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权利是人能够做什么和不能够做什么;义务是人必须做什么和不必须做什么。这实际上就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游戏规则。因此,公民教育就是关于现代社会的游戏规则的教育,关于人知道、遵守这个游戏规则去生存的教育。通过公民教育,人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人。

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法律、道德、信仰和文化等。但公民教育的核心始终围绕关于人的教化。这就是说,一切公民教育的知识都是关于人的知识。这些知识要么是关于人本身。要么是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根据这点,公民教育的知识就不同于一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

公民教育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面:

第一,个人。公民教育首先要传授关于个人的知识。这包括了个人的身体和心灵的结构和功能,个人生活的基本要素等。在个人的教育中,特别要强调生命教育。这也就是要求人们学习关爱生命,重视死亡。

第二,社会。人不是一个人孤立生活的,而是与他人一起生活的。这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首先生活在家庭,然后进入学校,最后参与工作,并和不同的社会组织打交道。个人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关键是遵守游戏规则。各种不同的法律、法规、契约和制度等就是各种不同的社会游戏规则。

第三。国家。公民和国家之间构成了政治关系。在此,公民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如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等。此外,公民还有其他权利。但公民权利必须建基于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没有歧视的情况下受到法律保障”是一大主要原则。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还必须承担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宪法义务,基本义务的核心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第四,世界。现代公民不仅生活在民族国家内,也生活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因此,人也是一个世界公民。于是,公民教育还要包括世界地理、历史、文化、政治、法律、宗教等。

简述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范文5

关键词:音乐感知;表现行为;游戏法;情感体验

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被无数研究者反复证明,而包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文件都对儿童早期音乐启蒙教育的实施意义、原则、要求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如何有效开展音乐启蒙教育需要所有研究者积极探究、不断尝试。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相关研究,目前通常将儿童音乐教育划分为“经验感知、情感体验、行为塑造”三个层次。在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教师、家长和相关人员需要有意识地对儿童进行引导训练,为其创造音乐体验空间和机会,激发其音乐欣赏兴趣,培养其音乐表达方式和技能。具体来讲,可以通过游戏法、作品分析法、档案袋法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尝试。

一、多元游戏活动深化音乐感知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的论证同样适用于音乐,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和领悟,都是从生活开始的。而天真无邪的儿童,其日常生活主要的形式之一就是游戏,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角,让儿童在游戏中去发现、去领悟音乐的美。优秀的教育者本身就应当善于观察和探索,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家长、教师以及其他人都应当有意识地将各种音乐现象、常识、行为表现等介绍给儿童,引导其发现音乐韵律的优美,对音乐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感知音乐。比如在家庭中,家长则可以通过各种生活情境,为儿童营造良好的音乐观察与领悟机会,木筷敲打茶几的声音、踩踏楼梯的节奏、媒体中宣传的音乐家、玩具中的打击乐器等都是适宜的音乐启蒙教育载体,通过这些生动、直观、形象、有趣的材料、活动等可以使儿童“身临其境”并且主动控制环境与活动,获得音乐相关感知。在生活情境中,成人应当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感官刺激,在游戏中提供相应的背景音乐,大森林中小动物的欢快,三只小猪的活泼,巫婆的阴冷恐怖等等,都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而这种无意识的渗透,可以使得儿童在“浸入式”的音乐环境中,不断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与领悟。

二、作品分析交流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的价值和影响是多元的,它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人的修养和内涵,而这些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情感的体验与感悟逐步获得的。儿童的情感发展处于敏感而迅速的发展阶段,充分利用“音乐敏感期”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很好地为儿童的情感发展提供积极的影响和帮助。作品分析法作为一种直接有效的情感体验方式,可以为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提供有益帮助。所谓“音乐作品分析法”实际上可以概括儿童主动分析、探究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从而获得情感共鸣,并促进自身情感升华的一种音乐启蒙教育方法。成人可以选取音乐海洋中轻松、自然、积极、简约、有趣的经典作品作为儿童分析的对象,在成人的引导下,要求儿童阐述自己对于该作品的体验和感悟,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这种方法不可急于求成,不能奢望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通过长期的引导和锻炼,儿童可以逐步形成对于经典音乐的感性认知和体验,并产生浓厚的兴趣,陶冶情操。

三、多元途径塑造审美表现行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儿童对于音乐的兴趣和情感。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成为音乐家,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人都应当喜欢音乐,并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儿童的启蒙教育仅仅是被动地让儿童去体验和感悟,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去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成人有责任和义务去塑造儿童的音乐行为,鼓励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音乐需求。利用游戏发掘和探索打击乐器的材料,通过生活情境模仿成人的音乐活动,借助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音乐情感表达,把握各种机会对音乐行为和现象进行评价,这些都是广义上的音乐审美行为表现。当儿童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之后,还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创造活动,比如引导儿童进行简单的节拍创作和表达,小组游戏合作完成“交响乐”,家庭歌唱比赛等等都是音乐启蒙教育的良好选择。

音乐对于儿童来讲是有多种表现形式的,除了声音和动作之外,还可能是颜色、是味道、是触觉,儿童会用自己都有的观察方式来表达音乐的主题,发现音乐的美之所在。成人需要为儿童提供所需的材料、环境、机会和情感交流,为其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谱写华美的乐章。

简述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范文6

关键词:犹太 教育 研究状况

以色列将国民收入分给教育的比例占到了10%多(2011年),仅仅次于军费投资。其效果也是十分显著,从1901年到2001年,世界上共有6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犹太人或者犹太裔152位,占23.35%,而犹太人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不到3%,于是学者也希望从中一探究竟。

一、从大众对犹太教育的认识

新在《学习犹太民族的教育之道》中介绍到,犹太人十分崇尚阅读,很鼓励小孩子提问同时也有很严格的家教,他认为这是犹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对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奠基作用。李爱勇在他的文章《宗教、教育和民族性――三位一体的犹太人》中,通过分析宗教、教育和民族的关系探索了犹太人教育的特点,他认为犹太教育在思想、目的、形式和内容上都带有浓厚的宗教性。作者杨东平在访问特拉维夫附近的公办小学时发现,这所小学的教育有三个原则,分别是革新、创业精神、创造力。文章《学习犹太人的教育智慧》中介绍到,学校以达芬奇的七原则作为教学方式,他们非常鼓励孩子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和发现学生的兴趣。

二、从研究犹太教育提出对我国启示的角度

韩玉群的《成功的犹太教育对我们的启示》中分三部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提到犹太民族的教育有许多特点,由此提出了对我国教育的4点启示。贺雄飞也在《犹太教育的中国现实意义》中分析了犹太人的教育理念,认为对犹太人来说学习是一种信仰、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认为人类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和智慧。《犹太民族的教育模式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通过对犹太人的教育模式和中国教育模式进行对比提出了可借鉴的内容,同时分析了我国的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希望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够开发学生的潜力,做到开放式教育。李萌的《犹太民族的教育特点及其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认为犹太教育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重视职业教育,而我国应该加大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增加教育的务实性。王奕丽的《犹太文化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比较》分析了两国的差异,相同点在于都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对于教育事业十分重视;不同点在于宗教对于教育的意义不同,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同。

三、从犹太启蒙运动对犹太教育影响的角度

张礼刚在《德国犹太启蒙运动中的教育问题》中论述到传统的犹太教育对犹太人十分的不利,出现了许多的挑战,分析了在这种条件下犹太人做出的回应。当时的马斯基尔就犹太人面临的教育困境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改革被德国人接受。张礼刚认为马斯基尔改革犹太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双重身份的犹太人,从而消除主流社会对犹太人经济生活、和民族身份独特性的偏见和指责。学者胡浩的《犹太启蒙运动与犹太教育的现代转型》]介绍了发生于犹太启蒙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认为在这个过程中犹太教育出现了转型,包括语言教育的革新、世俗知识和教育的兴起以及伦理教育的转型。

四、从早期犹太妇女受教育状况的角度

张淑清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犹太妇女,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张淑清在《论古代犹太妇女的教育》中探究了古代社会犹太妇女的受教育状况,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者通过分析犹太教育经典对女性受教育情况作了细致而深入的介绍。他认为对于接受最基本的宗教教育来说,犹太妇女和男子之间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别,但是随着公元1世纪学校的建立,妇女被排除在正规教育以外的现象日益凸显。

以上就是国内近五年关于犹太教育的相关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了犹太教育,希望通过研究犹太教育找到犹太人发财的途径,或者通过研究犹太教育启迪中国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或通过犹太启蒙运动和犹太妇女受教育状况探索犹太教育的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1]新 学习犹太民族的教育之道[J].教育随笔,2003,(3)。

[2]杨东平 学习犹太人的教育智慧[R].当代社科视野,2013,(4)。

[3]李爱勇 宗教、教育和民族性――三位一体的犹太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28卷,(2)。

[4]韩玉群 成功的犹太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8)。

[5]贺雄飞 犹太教育的中国现实意义[J].延河,2011。

[6]焦能 张兴发 犹太民族的教育模式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学理论。

[7]李萌 犹太民族的教育特点及其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12卷,(5)。

[8]王奕丽 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比较[J].学术交流,2011,(306)。

[9]张礼刚 德国犹太启蒙运动中的教育问题[J].世界历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