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饮食安全培训范例6篇

食堂饮食安全培训

食堂饮食安全培训范文1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为学校及周边治理工作提供保障

为推进我区学校及周边治理工作,我局高度重视,制定了《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卫生局分管副局长担任组长,区卫监所所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及卫生监督员为成员,并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强化了学校及周边安全工作组织保证。

二、认真开展检查,确保学校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

按照《区卫生监督所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和部署,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1、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店检查。共检查学校及学校周边餐饮单位62家,其中学校食堂16家,周边餐饮单位25家,井冈山大学周边流动摊店21家。

16家学校食堂均持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按照卫生要求上岗操作,各学校均实行食品卫生安全校长负责制,配备了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各项卫生制度基本齐全,各学校食堂食品储存库、各类设施基本齐全,储存食品基本符合卫生要求,各学校食堂对大米及食用油等建立了食品采购验收台账,部分学校食堂配备了食品留样设施并按相关要求进行食品留样。卫生监督员对各学校下达了监督意见书,要求各学校健全机构,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落实校园治安责任,加强法制安全。

学校周边餐饮单位25家,其中井大周边新开餐饮店7家,井大附中周边新转让餐饮店3家。卫生监督员对新开业的10家餐饮单位下发了办证通知,并限期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周边其他15家餐饮单位均持有效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健康体检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各餐饮单位建立了食品原料采购验收索证及台账记录制度并按相关要求进行了登记,能按照卫生要求进行食品加工操作,各餐饮具能按照要求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做好了保洁工作,各餐饮单位“三防”设施齐全并能正常使用,未发现采购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肉及其制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地沟油”,使用问题奶粉等违法行为。对于井冈山大学周边21家流动摊店,我局配合区综治委及其他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执法,予以全部取缔。

2、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为严厉打击餐饮服务单位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照上级有关部署和要求,积极稳步推进餐饮服务严历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加强餐饮服务单位宣传告示工作。卫生监督员对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进行宣传告示,张贴了《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公告》、《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和易滥用的添加剂名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等5种宣传资料,并对单位负责人进行一一指导。其中天玉中学使用添加剂做早点,并到区卫生监督所进行备案。在专项整治期间,我局举办了餐饮单位负责人培训班。

此次检查共出动执法车辆45台次,执法人员186人次。检查当中卫生监督员认真书写了《现场检查笔录》,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监督员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并监督其整改落实情况。同时建立了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确保了学校及周边餐饮食品卫生安全,保障了广大师生的健康权益。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餐饮单位尤其是小型餐饮单位对专项整治工作认识不足,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重视不够,自觉履责积极性、主动性还不高,卫生管理还很不规范。

2、个别学校没有精确剂量添加剂的工具,还存在靠经验和感官添加的情况。

3、虽然开展了食品添加剂专项知识培训,但是受到培训人员知识面和人员文化程度影响,培训结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且部分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因各种原因没有参加集中培训,使下阶段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受到影响。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食堂饮食安全培训范文2

一、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成效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责任重大。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卫生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根本,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认真执行食品安全监督制度,切实履行了各项食品安全保障职责。XX年以来,全县无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确保了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加强卫生监督体制建设。建立了以县卫生监督所为中心、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员为基础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实施“一支队伍,综合执法”。县卫生监督所于XX年底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综合执法。

二是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卫生监督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实行说理式执法,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监督执法力量明显加强。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建立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规范,完善行政许可、日常监管、行政处罚等卫生监督执法程序,实行卫生监督执法“十条禁令”,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形成了严格的职权制衡体系。目前,县卫生监督所有编制20名,实有卫生执法人员16名,承担着全县餐饮食品、医疗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学校综合卫生、消毒产品、传染病防控和农村公共卫生等监管任务。

三是加强卫生监督机制建设。建立完善了食品卫生安全准入、食品抽检、从业人员体检培训、食品安全事件应急、举报投诉查处等卫生监督执法配套制度,严格落实执法责任、绩效考评、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监督稽查等卫生执法监督制度,形成了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运行机制。

四是加强卫生监督法制宣传。把学习、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常抓不懈,贯穿于监督、管理活动的始终,与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配合,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农村,采取多种形式大规模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餐饮消费者自身防护和识别能力。加强从业人员及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分发《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手册》、《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使用名录》、《食品安全法》、《无铝油条配方》、p县小餐饮整治标准规范等图片和宣传资料。组织开展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冷菜间卫生规范管理、农家乐餐饮规范服务、餐饮业现场管理“六t实务”、“校园健康行动”等宣传培训活动,强化食品安全法律宣传,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监管。

五是创新卫生监督工作模式。探索实践“走理性服务之路、通人性管理之心、树严格执法之风”的服务型卫生监督模式,争取领导的支持、部门的沟通、群众的理解,运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的工作方法,创造和谐的执法环境。实施“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引入“五常法”管理模式和“六t”实务管理模式,在我县创立了食品卫生信誉等级a级单位3家。

二、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主要工作

自XX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局继续履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职责,重点开展了餐饮消费安全整顿工作,狠抓“餐桌污染”治理和“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实现了“十小整规”和餐饮食品专项整治阶段性目标。

(一)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意义,扎实开展了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带头先学。XX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颁布后,县卫生局把学习、宣传和贯彻《食品安全法》列入局党组和局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体学习内容,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领导带头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专题学习。通过专题学习、案件讨论、业务培训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律学习。县卫生监督所还开展《食品安全法》“早学、早懂、早知”行动,为实施《食品安全法》做了精心准备。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p卫生监督网站、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工作。县卫生监督所还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宣传活动,在盘龙广场、城乡社区及集贸市场设立集中宣传咨询点,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接待群众咨询,张挂《食品安全法》宣传横幅和展板,为餐饮单位配发《食品安全法》宣传画400张、餐饮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教材XX余本、《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读本3000本、食品安全承诺书600件,广泛普及《食品安全法》,为贯彻《食品安全法》营造了良好氛围。三是开展培训,提高能力。强化执法人员、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三个层面的培训。县卫生监督所举办了全体卫生监督员《食品安全法》专题培训班,请专家对《食品安全法》进行全文解读。派员参加省市举办的《食品安全法》专题培训班。与县教育局、学校联合举办全县学校负责人卫生知识培训班和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班,对食品安全知识进行专题讲座,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课,把食品安全法宣传工作落实在学生课堂上。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农村公共卫生项目”,县卫生监督所采取集中或面对面地培训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1800多人,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奠定了良好的执法基础。

(二)增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主动做好《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的职能调整协调工作。

一是抓好窗口询导工作。县卫生行政许可窗口安排专人负责做好《食品安全法》实施宣传咨询工作,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新变化、新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就《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餐饮服务许可的办事制度和程序进行事先告知,保证了《食品安全法》有序实施。二是抓好档案的完善规范工作。对590多户餐饮消费领域单位纸质和电子分户档案进行规范完善,为以后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移交工作做好了准备。三是抓好部门协调工作。在县政府的主持领导下,卫生和质监、工商等部门进行多次协调,明确了职能调整期间各监管部门职责,防止了监管空白,保证了《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序性。四是抓好开展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的准备工作。准确把握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和任务,紧跟政府职能调整工作步伐,理清思路,转变观念,适时调整工作重点、思路和方法,总结30多年来食品卫生监督执法经验,积极探索卫生部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抓手和载体,参加了省卫生厅食品安全职能调整业务培训,为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体系建设,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体制机制建设做了调研和必要的准备。

(三)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认真做好职能调整期间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我县现有各类餐饮服务单位590家,从业人员约1800余人。其中大中型餐饮店26家、小餐饮店322家、农家乐132家、学校食堂36家、托幼机构食堂32家、企事业单位职工食堂42家(包括乡镇政府食堂等内部未发证的食堂)。两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重点食品。我们把餐饮店的凉菜(熟肉制品)、食用油等作为监督重点,加强“五个专”和索证登记管理,把好采购关。按省卫生监督局的年度抽检计划要求,对28家餐饮服务单位的大米、9家火锅店的火锅底料、集中消毒的餐具进行了抽检,检测结果均符合卫生标准。 二抓重要节日。五一、国庆、中秋、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及时召开餐饮等单位负责人会议,部署落实节日的食品安全及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卫生监督检查。三抓重大活动。在全县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省部级领导来磐调研、学生中高考及各项重大活动期间,对供餐单位食品原料、制作过程、餐具消毒等重点环节实施全程动态监督。特别是在第四届药交会期间,我局集中执法人员对宾馆、饭店、学校食堂、旅游景点、车站、农家乐等重点地区的食品安全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有效地防范了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四抓应急处置。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并定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演练,为处理各类公共卫生事件奠定了基础。在“问题奶粉”清缴工作中,迅速出击,对全县590家餐饮单位开展专项检查,签订责任承诺书;开展地沟油、问题乳品清缴、食品添加剂、一次性塑料餐盒等专项整治,为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五抓主体责任。实行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严格落实餐饮食品经营者责任。围绕“放心餐桌”,狠抓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登记制度和台帐管理制度落实,督促餐饮单位改善了食品冷藏保鲜、清洗消毒、餐具保洁、专区专间等卫生条件,指导餐饮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卫生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实行每日环境卫生清洁制度和定期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强化行业自律管理,试行诚信单位建设,增强诚信服务意识,督促餐饮单位负责人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六抓执法合力。与工商、质监、经贸等联合开展定点屠宰、熟食品等联合整治活动,增强执法合力。七抓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地沟油”、食品添加剂、问题奶粉、校园环境等专项整治活动,从证照管理、经营环境、食品原料、熟食凉菜、操作卫生、餐具消毒等六个方面对餐饮业进行重点整治。八抓量化分级。到XX年底,全县餐饮业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有3家单位通过省食品药品监督局考核验收,获得a级卫生信誉等级,8家单位获得b级食品卫生信誉等级,428家单位获得c级食品卫生信誉等级。

XX-XX年,我县共立案查处餐饮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7起,罚没款14.6486万元,吊销许可证1家,有力地打击了违反《食品安全法》行为,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㈠职能调整不到位。《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已有两年多时间,省级层面的餐饮监管职能已正式移交食药监部门,而市县级仍在卫生部门。法律规定与实际监管职能的分离,基层执法机构既要应对来自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职业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管工作的倾斜调整,又要应对来自省食药监部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部署,导致卫生行政执法机构对餐饮业的监管力不从心。基层食品监管职能调整呼声大,却迟迟不到位,特别是食药监与卫生部门的职能交接问题,比较突击,影响工作。

㈡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餐饮业从业人员多为下岗职工、进城务工农民、低收入弱势群体,食品安全知识缺乏,法律意识谈薄,饮食安全监管纠而复生,难度较大。由于近年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餐饮占全县餐饮比例从XX年的33%提升到XX年的50%,点多、面广、部分农民卫生习惯差,加之监管力量不足,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形势比较严峻,餐饮安全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㈢社会投入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县对食品安全监督管工作投入历年增加,对工作开展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但我县餐饮食品安全工作中,还是存在两个方面的投入不足,监管部门压力大:一是监管技术力量投入不足,监管部门缺乏先进的监管监测设备,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许多检测项目还得外送省市有关部门。二是社会餐饮行业投入不足。由于我县经济现状,社会力量对餐饮业投入相对不足,大中型餐饮店上不了规模和档次,小型餐饮店更是设施简陋,食品安全管理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由于现在的餐饮业都是个体经营,政府除了税收,很少对餐饮业投入。但从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安全的角度出发,政府投入显然不足。从历年监管情况看,社会上反映强烈的非食用物品、添加剂等问题,在我县并不突击。在我县,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集中反映在餐饮经营场所狭小、设施简陋、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差、操作不规范等方面。

㈣监管力量不足。县卫生监督所现有工作人员16名(其中一线监督员10名),监管职能除了餐饮食品安全以外,还要承担医疗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饮用水、化妆品、消毒产品、传染病防控等监管任务,显得监管力量不足,技术人才缺乏,技术装备落后,人员结构不合理。如果做到一部法律一支队伍,才可能真正实现监管有力。

㈤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第一,表现在小餐饮店。我县城区小型餐饮单位的经营户占全县餐饮经营单位的50%,而小型餐饮单位的经营户多数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因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卫生设施投入较少,与现行的餐饮卫生要求差距很大,虽然经过严格准入和以前多次整治已有不少改进,但要在短期内根本性地改观还有很大差距,安全隐患大。第二,托幼机构食堂相对较差。全县有42家托幼机构设有食堂,除了县实验幼儿园、冷水幼儿园等几所托幼机构的食堂条件较好,大部分幼儿园的食堂条件、设施十分简陋,供餐简单,伙食水平低。

㈥流动摊贩监管缺失。流动饮食摊贩的管理涉及城管、卫生、工商、环卫等部门,在没有明确的“划行归市”前提下,设摊地点和“上下水”成为主要问题,即流动饮食摊贩未取得相应的“设摊权”和基本的“上下水”设施(自来水和排放污水),后续的管理根本没法跟进。由于从事流动饮食摊贩的从业人员特殊性,单纯靠取缔,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

㈦体检培训缺乏力度。XX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后,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由强制性条款过渡到企业义务性条款后,缺乏相应的罚则,缺乏监管力度。各监管部门对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制度的执行各不相同,出现各自为阵、政出多头的体检培训管理局面。目前,我县只有餐饮行业继续实施每年体检培训制度。

㈧法律条文需要完善。《食品安全法》在食品安全制度、处罚力度等方面有了很大加强。但在两年的执法实践中,我们也感到该法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法律义务需要法律执行力的保障,如生产经营过程的要求(27条)、从业人员培训(32条)、从业人员体检(34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46条)、食品安全事故(71条)等,法律只规定了义务,没有罚则,导致出现了违法行为却没有制裁措施!特别是在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中,过程性的卫生要求显得特别重要。由于缺乏相应的罚则,小餐饮店的环境卫生、厨房卫生很难得到根本性治理。

四、今后工作及建议

p餐饮业是加快p突破发展,增加收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呼请县人大、县政府等各级领导,一如既往地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尽快依法调整落实工作职能,增加投入。我局将不断创新思路,围绕社会和群众关心的问题,突出重点,落实责任,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活动。

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宣传,落实业主责任,提高社会公德。结合开展公共卫生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采用面对面咨询、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等多种方法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调动广大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加强从业人员卫生法律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规范操作能力。继续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在餐饮行业开展诚信建设,提高社会公德,提倡“开良心店、做良知人、赚良心钱”。

2.严格餐饮业准入制度,提升餐饮店硬件条件。根据《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餐饮服务提供者的业态和规模实施分类管理,规范餐饮服务许可工作。从规模、场所、设施、人员等方面严格把关,严格准入。建立餐饮服务许可信息和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公告取得或者注销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名录。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使全县的餐饮行业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提升。

食堂饮食安全培训范文3

本企划就是根据这一点,为了保障大学生的饮食安全,提高大学生的饮食质量,成立大学饮食联盟,旨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价格低廉安全高质并富有特色的食品,并且同时为各高校提供一定的勤工助学岗位,帮助贫困生更好的完成学业。

创业机构设置:

大学饮食联盟为总部,在高校通过考核招收大学毕业生并且签订一年工作合同培训后在所在高校设立高校饮食分部。

大学饮食联盟在各地适当选址建立蔬菜种植基地,水果种植基地以及牲畜养殖场,建立配送车队,为各高校分部统一生产配送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并且和农业研究机构合作通过高科技不断提高所生产原料的质量,降低成本。

大学饮食联盟总部设立管理培训部门,各高校饮食分部在所在高校选择招收大四非考研大学生为管理人员,并送培训部门培训。

大学饮食联盟从厨师培训学校招收厨师进行适当培训后送各高校饮食分部担任厨师,同时各高校饮食分部自行招收学生或者社会下岗人员作为窗口服务员。

大学饮食联盟总部不定时到各高校进行质量抽查,保证大学饮食联盟提供服务保质保量。

创业细节:

1.大学饮食联盟的经因范围是特色食品,如鲁菜,川菜,粤菜等以及地方名吃,并且进行学生生源地调查,根据高校地理位置适当调整各菜系以及地方名吃的搭配,使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都能吃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

2.大学饮食联盟的经营理念是一切为了大学生吃的更好。

3.大学饮食联盟以提供助学岗位,交纳一定食堂租金为条件同各高校进行洽谈,为大学饮食联盟的发展壮大铺平道路。食品原料由大学饮食联盟负责统一生产配送,在降低食品原料成本的同时保证食品原料的高质安全。

食堂饮食安全培训范文4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经验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切实提高我区餐饮企业诚信意识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XX市药监局点、线、面相结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一、抓要点,深化基层宣传力度。一是加强网格监管责任人制度,深化基层宣传。开展宣传栏粘贴公报、发放监管人名片,网格监管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入村(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宣讲,组织片区内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进行一次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训,每月一次入村(社区)进行现场办公,接受群众投诉、咨询、许可预约登记等。二是综合社会力量,建立由XX食药监执法人员、XX药学专业志愿者、街道社区志愿者、浙江医药高专青年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成的“绿眼睛”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先锋队。并自6月份成立以来,先后成功在XX区高河塘社区、陈山老年公寓、戚家山街道蔚斗社区等基层社区组织了多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食品安全等讲座和系列健康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三是以“诚信”为主题,组织开展餐饮行业道德讲堂系活动,推广优秀管理模式,引导餐饮单位以诚信立本,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截止目前已顺利开展3期,700余人参加了此系列活动。四是积极开展餐饮食品安全五进活动。如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大手”牵“小手”系列活动。已先后在博平小学、霞浦小学等校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反应。

二、抓主线,加强专业培训。围绕餐饮单位这条主线,开展分类培训,重点引导。以餐饮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从业人员,协管人员为重点宣导对象,开展五大类三小类针对性培训。五大类包括行政许可专题培训,日常食品安全管理专题培训,人员素质专题培训,技能操作培训,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开展三小类专题培训,即监督量化分级专题培训,五常法专题培训,索证索票专题培训。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各类培训25次,已累计培训考试食品从业人员5000余人,培训考试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134人。并加强会后考试、会后抽查,有效落实培训效果,截止目前从业人员电子化考试参加1326人,考出1176人。

三、扩平台,开展全面宣传。一是开辟报刊阵地。在《XX新区时刊》开辟专栏,刊登如《区食药监局新引进一套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五分钟就能让牛奶中的三聚氰胺显原形》,《全区首批8家透明厨房师示范单位改造“亮相”煎炒烹炸,让你尽收眼底》等多篇专题新闻,及时报道餐饮信息,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二是创建微博平台。在充分挖掘局网站资源,开展民意调查、宣传举报电话的基础上,创建官网微博,开展饮食科普、投诉咨询等活动。并于今年多次成功组织厨房“拍拍拍”活动。局官方微博成立一年来,粉丝已达30332余人,发表微博2066多条,全面回复疑问咨询100余次,及时处理投诉举报30余起。三是创建群众互动平台。通过开展“厨房随手拍”系列活动,邀请网友、XX电视台等对多家餐饮单位进行实地现场参观检查,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促进了餐饮单位彻底改变“前厅富丽堂皇、后厨一塌糊涂”的现状。四是依托短信发送平台,定期向餐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业主和消费者发送食品安全预警、食品消费常识等信息,截止目前合计发放餐饮食品安全短信5404条。五是建立定点宣传。依托村(社区)基层组织,在小港街道高河塘社区、霞浦街道凤凰社区、大街道坝头社区、柴桥街道芦北社区、新街道米兰社区建立了五家“饮食用药安全科普宣传站”。开展定点宣传咨询工作。

食堂饮食安全培训范文5

关键词:中小学;食堂饮食;安全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06-02

中小学各项管理工作中食堂饮食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全体师生和员工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震惊中外的“毒明胶”、“硫磺姜”、“地沟油”等食品丑闻和屡次见报的学校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使得家长对校园食品的安全性更为关注。保障师生健康饮食,加强学校食堂管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成了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中小学食堂饮食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学校食堂饮食安全的重要性越发引起各级领导和群众的高度重视。加强食堂饮食安全管理,确保食堂饮食安全已成为绝大多数学校的自觉行为。笔者从事学校食堂管理多年,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分析,食堂饮食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各方面的问题:

1.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在仍以分数论英雄的现实背景下,升学率成了衡量学校优劣的标准,少数领导为了追求高校、名校往往唯“智”独尊。对于食品安全存在侥幸心理,被动应付各方检查,校园饮食安全成为桌面上、口头上的摆设。

2.工作人员卫生意识不强。食堂负责人为压缩成本,招聘的食堂工作人员往往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不注重个人清洁,不按规定着装,不遵守食品加工规范,将生熟食材、生熟器皿混放等,食品安全隐患较大。甚至个别的工作人员没有健康证,照样参与食堂工作。

3.食堂管理分工不明、职责不清。食堂的每个区域、每个岗位没有相对应的负责人,工作推来推去,责任无人承担。管理上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缺乏必要的工作制度和奖惩措施。工作人员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导致工作人员缺乏主人翁意识,毫无积极性可言。

4.加工设施场地难保证。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免费营养餐的大面积推行,给原本正常运营的食堂增大了压力,其设施、场地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就餐学生的需求。有些食堂设施陈旧、设备落后;有些食堂建筑面积不足,难以划分功能间;有些食堂选址不合理,靠近污染源;有些食堂流程设计不合理,易造成交叉污染;有些食堂缺少必备的冷藏设备、消毒设备,食材、器具的安全性难以保证等等。

5.食材原料来路不明。工作人员为贪图方便或者便宜,经常会在小摊小贩处采购食材。这些食材无法提供任何票据,也没有进行任何检验,直接流入食堂供应给全校师生,容易发生食品安全意外事件。一些物品因供货商无法提供有效证明,导致采购人员无法索证、索票。

二、加强中小学食堂饮食安全管理的对策

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场所,食品安全一贯受到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牵涉千家万户,涉及社会和谐稳定。加强饮食安全管理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教育、食药监、工商等有关部门应联合执法、共出对策。

1.加强领导,管理责任落到实处。教育局高度重视,将食堂饮食安全作为落实领导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法人代表是学校饮食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指定一名领导具体分管,建立学校饮食安全责任制,成立学校食堂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学校与工作人员签订《食堂工作人员责任书》,划定各自责任区,上墙公示并互相监督,将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有效推动学校饮食安全工作扎实开展。设立饮食安全交流平台,成立相应的膳管会。膳管会由学校领导、中层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膳管会成员经求师生对食堂工作的意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督促食堂人员按要求存放食品、做好留样、记好台账等,形成“专人专职抓食堂安全,师生家长防食物中毒”的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

2.重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食堂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危机意识不强、流动性较大。尤其是临聘工,缺乏食品安全卫生意识和食品加工知识。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卫生状况,强化员工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落实培训可以大大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其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求才容易,留才难”。食堂工作人员也是学校有效的人力资源,要保持食堂队伍的稳定性。我们除了保证待遇外,还要为食堂人员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安排食堂人员进修、考级,留住专业人才。教育系统各级层面每年组织形式多样的员工培训,有听讲座、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学习、外出取经等,培训涉及相应的法律常识、营养搭配、实际操作、现场布置等多个方面。

3.实施“五常”,树立先进完善制度。为进一步保障校园食品质量,做好食堂内部管理,教育系统必须积极推进学校食堂“五常法”管理。所谓“五常法”管理,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常”管理提倡从我做起,细节着手。从采购食材到验收加工、分餐留样到清洗消毒,层层把关。每种物品规范摆放,有名有家;每个区域责任到人,要求到位;每个员工分工明确,奖惩清晰。充分发挥食堂“五常法”管理先进单位的示范作用,组织食堂管理干部前去参观学习,不断激发食堂管理干部的信心。

食堂“五常法”管理先进单位的创建,促使中小学食堂更深入地贯彻《食品安全法》,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制定饮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学校饮食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方案、学校食堂“五常管理”制度、食堂财务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强化食堂的操作规程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4.加大投入,保障食堂硬件环境。各级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结合“万名学生饮食安全工程”的开展,多方筹集资金,加大食堂建设的经费投入,抓紧食堂量化升级改造工程。改善食堂的硬件建设,更新灶台、消毒柜、保洁柜、餐具等设备,完善防蝇、防鼠、防腐、防尘等设施。安装高清摄像头,实施透明厨房工程。拆除危旧的食堂,扩建面积不足食堂,改建流程不合理食堂,新建标准食堂等,排除一切隐患。4、5月份开展教育系统食堂现状排查摸底工作,6月份确定改造项目。利用暑假2个月时间,对相应的食堂进行整改建设。奉化市仅2013年,投入1000万元新造江口小学、尔仪小学食堂,投入400万元对高级中学、江口中学等多家食堂进行改建,食堂量化A、B级提升率分别提高15%,为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

5.联合监管,增强工作有效、持久性。教育系统、卫生系统、食药监系统、工商系统等部门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和对学校饮食的检查、指导、警示联动机制。各部门与辖区学校逐一结对,大力提高食堂管理水平,力创省市级中小学示范食堂或示范餐饮单位。各部门在学校自查自纠基础上联合执法,既抓好常规工作,又根据实际开展季节性工作,提高食堂饮食安全工作的时效性和持久性。例如,教育局、食药监局发现学校仓库的大米有问题,及时联系工商局、质监局开展食品流通领域合理性监察和质量检测,甚至联合公安局,分析原因、追查源头,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

各部门相互联动,相互配合,形成一股强劲有力的学校饮食安全监管力量,为师生员工的健康饮食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食堂饮食安全培训范文6

【关键词】 福建铁路;地面餐饮单位;索证率;索证率;食品安全监管

铁路餐饮单位是铁路职工就餐的主要场所,其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若不符合卫生要求,加工后供机车乘务人员、列车乘务人员及铁路职工食用,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导致职工住院请假或带病上班,影响铁路行车秩序和安全。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对福建铁路餐饮单位的索证索票及进货台账建立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取自管辖内福建铁路23户职工食堂。自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对福建铁路23户职工食堂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及货台账建立情况进行调查。

1.2 方法

设计制作餐饮单位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建立情况调查表, 每个餐饮单位食品原料随机抽查不少于10件, 检查人员现场查验餐饮单位是否索证索票建立进货台账, 并填写调查表。调查时应注意两个主要环节:一是餐饮单位在食品原料采购过程中是否依法建立了进货索证索票制度,重点注意是否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及有关票据凭证。包括: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明或化验单、检验检疫合格证或购物凭证(发票、收据、信誉卡等)。二是餐饮单位是否建立食品进货查验制度,是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1.3 评价标准

参照张忠新《南平市延平区餐饮业食品原料索证索票建立进货台账现状及对策》的评价标准:餐饮单位索证索票建立台账率≥90% 为好;76%~90% 为较好;60%~75%为合格;<60%为较差。

2 结果

福建铁路23户职工食堂一、二季度索证率较好,为78.2%和82.6%;索票率合格,为60.8%和65.2%。第三、四季度后索证率为好,分别达到100%;索票率较好,分别为78.2%和86.9%。全年度平均索证率为好,达到90.2%,索票率合格,为72.7%。第三季度以后变化明显,索证率、索票率与前两季度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本年度中,第一、二两季度列车机车乘务员腹泻2例,影响行车秩序1次。

2010年各季度福建铁路职工食堂食品及其原料采购索证索票情况一览表

3 讨论

本年度调查研究结果提示,福建铁路职工食堂前两季度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基本合格,通过加强监督检查,第三季度后,23个职工食堂的食品及其原料采购索证索票情况明显好转。综合全年度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总结分析如下:

3.1 影响索证索票率提高的原因

3.1.1 人员因素

一是领导思想重视不够。各单位分管食品安全的领导都兼管了很多方面的工作,食品安全只是其管理工作中的一小部份,由于主要精力放在了行车安全上,从而忽视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兼职仓管员责任心不强。许多食堂仓管员在食品及原料入库时只注意验收食品原料的数量而未对产品的来源进行严格的把关。三是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是不少餐饮单位的现状,多数从业人员除健康体检时参加卫生知识培训外,未经过其他系统的卫生知识培训。

3.1.2 管理因素

一是未设立专职的仓管员。目前,23个铁路职工食堂中20个职工食堂未设专职仓管员的岗位,兼职仓管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抓好落实食品入库验收索证索票工作。二是监督管理不到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对食品原料采购未落实索证索票的违法行为未严格把关,未进行必要的卫生行政处罚,从而间接影响了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的重视程度。

3.1.3 其他因素

一是无统一的食品原料进货登记格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虽然规定了进货查验内容,但无统一的登记格式,各单位的食品原料进货验收台账内容形式不同,关注的主要项目也不同。二是索证索票的难度大。有些铁路职工食堂地处远离城市中心,周围只有一些小型超市,供货商当地各方面的监管还较薄弱,供货商不愿提供有关许可证件的复印件;有些职工食堂因就餐人员少,进货量小,未定点采购食品及原料,索证难以保证,或供货商收取索证费(复印费、资料费)。

虽然影响索证索票率提高的原因不少,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为:一是领导思想不够重视;二是未实行定点采购。

3.2 提高索证索票率的对策

3.2.1 加强宣传培训,站段行政主要领导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利用日常监督检查的机会,通过与站段主要领导沟通,宣传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各单位领导对食品安全中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重要性的认识,并督促他们建立专职食品安全管理队伍,负责做好有关食品安全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工作,接受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指导、履行自己的职责,抓好落实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工作。

3.2.2 印制统一的索证索票登记台账,分发到各职工食堂管理人员手中,组织各单位相关人员集中培训,对索证索票的重要性及操作方法进行讲解。便于索证索票规范管理,也能促进各单位的索证索票制度落实。

3.2.3 实行定点定摊采购制度。采取客观务实的措施,使食品及其原料能够长期定点采购,以解决采购量少的问题,并与供货商签订采购合同,从而索要相关资料。

3.2.4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加大检查力度,严格发证前的审核工作,对未建立健全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的督整改落实后再许可。同时加强管理相对人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在日常巡回监督检查中,对食品原料采购未索取相关证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从而推动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工作。

总之,铁路餐饮单位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铁路职工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关系到铁路行车秩序和安全,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食品原料采购索证、进货验收是保证铁路餐饮单位食品安全及铁路职工饮食安全的第一道关。严格做好餐饮单位采购索证索票工作,对于规范食品监督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忠新.南平市延平区餐饮业食品原料索证索票建立进货台账现状及对策[J]. 海峡预防医学.2011,4,17(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