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课程设计方案范例6篇

非遗课程设计方案

非遗课程设计方案范文1

关键词:非遗文化;美育;融合

一、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1.根植文化强国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表明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21年,教育部编制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强调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将传统艺术形态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可完善美育功能,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进程。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近年来,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主题产品开发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社会越来越重视非遗文化,但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依然面临一定的困境。信息时代,多媒体手段应用广泛,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也逐渐缩小,“文化趋同”现象变得不可避免。随着社会的变迁,部分非遗技艺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如,非遗艺术蜡果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受欢迎,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蜡果的身影便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数据显示,直至2017年,在已公布的部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岁的传承人约占一半以上。在老师傅年事已高、年轻传承人难寻的情况下,一些代表性的传统技艺正濒临失传的局面。由于传统工艺制作工期长、技巧复杂而经济收益低,部分手艺人的收入往往难以维持生计。这造成非遗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有人说:“非遗如果被市场裹挟,则会失去其原生态价值,变质为商业经济中的商品。”可事实上,只要稍微转变方式,传统文化也可以成为时尚潮流。如,皮影大师范正安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广皮影戏,他尝试使用游戏中的人物形象创作出皮影版《王者荣耀》,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皮影戏表演。能否与当下潮流文化的内容结合,影响着一项传统技艺是否具有生命力和创新发展的巨大潜力。如今,部分受过高等文化教育的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开展了传承非遗文化的新尝试。如,董桥声为了将中国文化推向英国,创造性地将医学、哲学结合。一场有关医学、哲学的唐卡展览在伦敦举行,引起了观众的热议。万达丹寨小镇也是一个极佳的范例,它在3年时间内接待游客1900万人次,并形成了一个非遗产品的聚集地,实现了非遗价值的最大化。非遗文化应进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旅游,如果只将其保存在博物馆里,往往会使其缺乏生命力。相关人员要重视、传承、推广本土文化,以新形式、新内容表现非遗文化,用年轻人感兴趣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将学校美育与非遗文化结合,这是非遗文化走进新时代的关键,也是高校教育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的责任和义务。3.文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生机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扶持文化创新产业,为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发展寻求出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要注意文化赋值。文创产品设计重在文化精神的创新表达,设计者应该注重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源的转化。设计者可以从传统工艺的造型、色彩、纹饰等方面提取可利用的文化符号,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此外,设计者还要体现中华传统美学的风格和意蕴,表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各大博物馆纷纷建立文创商店,根据自身特色开发独有的文创产品。如,故宫博物院除了推出深受年轻人欢迎的创意产品,还与腾讯展开合作,以“NEXTIDEA腾讯创新大赛”为平台,输出故宫博物院经典IP(知识产权)形象及相关传统文化内容,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除了政策支持,社会各方力量也在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努力。网络作为年轻人最主要的社交工具之一,是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阵地。皮影大师范正安在采访中提及,互联网企业目前正在积极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要想创新传统文化,就要紧贴时代,转变自身发展思路。除了常见的游戏、动漫题材,传统手艺人还可以结合更多的潮流设计,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以时下的流行方式承载传统文化内容,提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在非遗技艺保护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当代的非遗传承人也在不断地探寻变革的道路。皮影大师结合热门题材开展创作的尝试将会越来越多,这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带来无限可能。在传承人努力、政策扶持、社会舆论的共同作用下,笔者相信非遗等传统文化将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非遗文化融合高校美育课程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美育工作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学,有针对性地转化、创新与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可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社会美育功能,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2]。这同高校应用型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既能让民间技艺重新焕发活力,又可以使下一代了解和传承非遗[3],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培养其技能,从而拓宽其就业渠道。在传播、推广非遗文化的同时,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审美意识,实现学生培养文化素养、审美品格的教育目的。文章根据新形势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社会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与保护以及对美育的高度重视,围绕高校美育课程教学现状展开研究,主要以非遗文化为出发点,以高校美育融合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研究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传承方式、审美特征等,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4]。1.课程设置当前,关于非遗文化传承的研究还较为浅显,部分美育课程研究较为平面化和固化。高校美育课程属于通识素质教育课程,但部分学校美育课程的授课内容单一,非遗文化在学校范围内的认知度较低。如何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并同企业、市场接轨,实现经济与文化的有效结合,还有待于经验的积累。这是学校层面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加大力度宣传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美育影响,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有机结合十分重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美育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特色,高校应该将非遗文化融入美育教学,构建合理的美育课程体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而且要为同类型的美育课程和设计课程教学提供指导。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能力,对学生进行设计思维训练,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把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创新设计,不仅为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渠道,而且为美术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5]。高校美育课程设置应该结合本地的非遗特色文化。如,石艺文化室内设计专业可要求学生根据大理石的特性设计相关的家居装饰品,幼教专业可要求学生从文化传承角度出发制作大理石类手工作品,等等。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了解非遗项目的学生并不多,更有甚者从来没有听过非遗项目。高校应该联系课程内容,将当地特有的非遗文化渗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此达到传承非遗文化的目的。同时,高校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中心的创业项目,尽可能带动或推进周边地区的文化产业链发展,改善当地的人才流失状况。高校可以通过研读政策、参加培训、观摩精品课等方法梳理建课思路;通过专家推荐、同行牵线、行业主管部门协调等方式,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课程教学,充实师资力量。在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高校可以通过课程团队、工作室、非遗传承人、非遗工作主管部门、校外专家、课程平台几方共同核对的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把关,边学边做边总结,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服务课程建设,多方参与、共同努力,有效保障课程内容[6]。非遗课程师资、教学活动以及基于课程开辟的美育实践基地,为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可以线上开发VR(增强现实)展览与在线DIY(自己动手制作)设计产品模式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提升非遗文化的社会效应和文化价值,结合大数据运营模式,采集用户数据,改变学生对非遗文创产品的看法;使用点击分流和数据挖掘,让产品和服务对用户实现精准推送,增强大众对非遗文化及相关产品的兴趣和关注度,从而扩大非遗文化传播范围,加强其影响力;成立学习与制作的工作室等,形成线上线下的传播闭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创产品艺术性的感受与理解。2.产教融合的实践与革新相关部门牵头开展技术培训;本地企业提供原材料场地;学校配合提供相应的工作室与学员,开展非遗文化第二课堂。引进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打造“学院组织、企业参与、教师指导、学生实践”一体化的沟通交流平台模式。依托高校的创新能力、知识资源密集等特点,同时根据国家对非遗文化传承与美育工作的要求,大力支持学生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方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利用高校高端人才输出、智力输出,通过校企合作中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项目合作、学校交流平台等,共建校内外非遗文化实训基地等,与企业共同建立美育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入基地学习实践,大力推广非遗文化美育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对非遗文化的运用,为非遗文化项目创新创业提供条件。非遗文化传承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贴近当代人的生活,才会具有生命力。创新是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最佳方式。“非遗保护传承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责无旁贷。”高校艺术类、非艺术类专业都要坚持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使命,坚持“在保护传承中培养,在培养中保护传承”,不仅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而且要加强对非遗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将现代艺术设计融入传统工艺,推进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丰富设计作品的文化内蕴。教师、学生、传承人都是美育课程建设的主体,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应根据教学活动、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实际情况做动态调整。高校要改变以往的师傅带徒弟教学模式,实施“大师工作室+项目+产品”的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项目引入工作室,按照产品生产流程和“低端产品—中端产品—高端产品”的产品层级,按学年分段,实施产品全流程分级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大师和教师同堂授课,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学生作品即产品。根据非遗人才应具备文化研究能力、技艺传承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传播推广能力等四种核心能力的要求,高校可以构建“四能力三模块”课程体系,即非遗共享课程模块、非遗特色课程模块、非遗互选课程模块,“三模块”是“四能力”形成的载体,每一种关键能力的形成都需要三模块课程共同发力。

三、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程推广的具体对策

除了高校艺术类专业需要开设和非遗文化相关的美育课程,综合性高校非艺术类专业也需要开设美育课程。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美育实践基地,创建非遗民间美术工作室,定期为学生举办非遗艺术等专题讲座。将非遗文化融入美育课程,并将美育工作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依托第二课堂与名师工作室,运用现代学徒制搭建大学生美育实践平台。举办、推广大学生非遗文创设计类计划大赛项目,如民间美术类和艺术设计类的创意大赛、挑战杯等,搭建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建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机制,在竞赛项目中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大力推广非遗文化美育教学,并与企业共同建立美育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入共建的基地实践,了解企业对非遗文化的实际运用。设计、改良非遗技艺,推动非遗文化的良性发展。

结语

文章研究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学实践的创新发展对策,探讨如何改变高校美育教学内容单调、部分学生对非遗文化认知度低的局面,以扩充美育教学资源,发展特色美育。笔者希望通过有关非遗文化的美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非遗文化艺术元素,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7],使符合现代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的传统工艺品走到大众身边。将当代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运用于非遗项目,真正提升非遗文化传承的认知价值和实践意义,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知识应用等方面的难题,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付远书.非遗传承发展的四川实践[N].中国文化报,2019-06-20(8).

[2][3]肖牡丹.区域非遗活态传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文学教育(下),2018(12):98-99.

[4][5]何帅.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6):138-139.

[6]宋占新,郭亚然.国家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传承途径探析——以部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4):70-73.

非遗课程设计方案范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小学;杭州;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122

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近几年来呼声较高的议题。全国各地也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非遗教育进小学校园的活动。小学非遗教育是普及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只要在小学生心中播下保护非遗的种子,传承民俗文化的样式,就能恢复非遗的文化土壤。因此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融入小学素质教育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杭州市部分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深受第二课堂场馆附近小学生们的喜爱。据调查统计几乎所有的小学生对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非遗教育活动表示感兴趣且有较为强烈的保护发扬非遗的责任意识,但目前杭州第二课堂非遗教育还未十分普及,只有部分第二课堂场馆涉及非遗教育,并且小学生的参与度欠高即还远未能达到在小学阶段普及的程度,另外学校方面也没有特别重视非遗教育,因此本文从政府、场馆和学校三个角度出发,为杭州市小学开展非遗教育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一、政府应关注小学阶段的非遗教育

林秋朔[ ]指出各级政府要给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足够的认识与支持。因此,政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和经济投入,采取一系列的实质性措施,完善并扩大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的非遗教育功能。

1、完善第二课堂行动计划

由于《杭州市中小学校实施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考评(试行)办法》只规定了小学生每学期到第二课堂场馆参加活动次数不少于3次,学校集体组织不少于1次,并未提及非遗教育活动次数。笔者建议教育部可通过决议,下发文件,规定小学生参与第二课堂非遗活动的相应次数。①规定每学期学生参与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次数不少于1次,记入《成长记录手册》,并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②规定学校每年两次的集体活动中至少1次以非遗教育为主题。此外可以以区为单位开展全区小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鼓励全区小学参与,并评比最佳组织奖、最佳指导教师与学生个人奖励。③规定教师编写的活动方案中必须涉及至少一个非遗活动。杭州民俗文化[ ],悠久古老,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杭州有着极其丰富的非遗教育素材。因此组织教师设计活动方案或教案,要按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立足于本区地域特色与优势,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踩点并编写的富有当地地域、文化和资源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2、经济投入专款专用

给传承人提供技艺发挥的舞台,并给予传承人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明确: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单位予以扶持。 杭州市政府可拨出部分资金作为第二课堂场馆非遗教育活动经费,用于场馆非遗活动的设备购置和人力成本等。聘用非遗传人为场馆非遗活动的指导老师,并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贴。

3、加大非遗基础知识普及

民俗文化是历代广大人民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创造、享有和传承的整个文化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与民俗是不可分割的,结合杭州本地民俗对开展普及小学第二课堂内的非遗教育是十分有利的。①多关注杭州民俗文化,联合杭州市文化局、杭州市旅游局和教育部门通过对本地风景、民俗、历史等内容的多元化宣传开展小学生非遗教育活动。杭州市文化局和旅游局可结合家乡物质文化遗产制作相关宣传片及宣传册,由教育局下发至各所小学及第二课堂场馆,让学生以家乡为支点[ ]习得知识与培养素质,热爱非遗热爱祖国。

②根据《杭州市中小学校教师参与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评优(试行)办法》:有良好的业务素养,能通过学科统整、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对学生开展杭州人文乡土教育杭州民俗文化教育即非遗教育。因此,可在《我与杭州》等乡土教材中充实与公益性场馆相对应的历史人文知识与杭城传统民俗文化,进一步加大非遗教育对小学生的有益影响。

4、构建有效的非遗学习资料

专家学者认为非遗文化应列入中小学教材,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关注。 因此杭州市教育局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小学阶段的非遗读本作为小学生必读读物在杭州各个学校推广使用。此外,市场上适合小学阶段读者的相关资料也不多,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多样化的非遗学习资料如非遗绘本、非遗光盘等也有利于非遗教育的普及。

二、第二课堂场馆应完善自身建设

“小学第二课堂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一文的调查结果显示,杭州第二课堂场馆涉及非遗活动的程度存在三种不同的情况,因此笔者分别针对三类不同的第二课堂场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以非遗为主题并设有活动项目的场馆

(1)优化场馆自身建设。

小学生对可以自主参与、互动性强、生动活泼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建议第二课堂场馆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如引进先进设备,还原项目原始情景;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强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家乡杭州的热爱。借鉴杭州历史博物的第二课堂活动雕版印刷和模拟考古,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触摸历史、感受文化,充分享受了历史文化所带来的乐趣,也提升了其爱护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此外可制作宣传视频在馆内循环播营造氛围、每年推出一至两期大型的非遗成果图片展、增设一些家长与孩子可以共同参与的活动等来进一步推广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第二课堂活动点。

(2)拓宽思路,创新形式,走出场馆。

不要将活动仅仅局限在场馆之中,要拓宽思路,积极探索“走出去” [ ]的第二课堂教育模式。

①较普遍的做法是第二课堂进校园。杭州拱宸桥小学、杭州翠苑二小、杭州转塘中心小学分别与三个第二课堂点合作开展过彩绘体验活动、丝绸知识展览和雕版印刷活动,不仅拉进了馆校双方的距离,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有所乐,有所学,有所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上海市中小学将普遍推广非遗进校园活动,对中小学生开展相关的非遗教育,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 ]因此杭州市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可参考杭州市第二课堂进校园和上海市非遗教育进校园的有益经验,取其精华结合两者组织开展杭州市独特的第二课堂非遗教育。

②《全民健身计划》颁布后,文化部党组织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结合,推进非遗项目活动进社区、进校园。因此杭州市第二课堂场馆不仅可以走进校园也可以走进社区。况且杭州市“非遗文化进社区” [ ]是有前例的。

③除了“走出去”,场馆还可以“请进来”。非遗第二场馆可以与周围小学合作,培养一批义务小讲解员,并建立相关激励制度。

(3)培训传统手工艺传人的文化知识

鉴于场馆聘请的第二课堂活动指导老师一般为杭州传统手工艺人,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为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做示范时很少言语,大大降低了非遗教育的宣传效果,基本达不到在中小学生心中播下一颗非遗的种子和非遗教育普及的目的。因此为这些馆内聘请的传人进行一定的文化培训,为其配备相应的文讲稿、PPT、视频等,以期更好地为参观者服务。

(4)完善高校志愿者体系

志愿者帮教是孩子们比较喜爱的一种方式,提高高校志愿者的非遗文化素质、增进志愿者的传统工艺技能以及完善第二课堂场馆的志愿者培训体系对小学第二课堂非遗教育的开展是很有利的。

第一,可与杭州地区多所高校建立长期固定合作关系即馆校合作。既有高校志愿者进馆服务,也有第二课堂场馆进高校宣传培训。确保每学年包括寒暑假都有部分志愿者进馆服务。

第二,固定每个非遗活动项目的帮教志愿者。现有志愿者流动性过大,每周每项活动的志愿服务者不相同。每批志愿者对其所需要宣传的内容、辅助孩子制作的手工艺相对生疏。志愿者自己都不了解,怎么去真正帮助来参与活动的孩子呢?所以笔者建议场馆可与高校青协协商固定每月或每半月相同活动点的志愿者。

第三,完善志愿者体系。场馆对志愿者要事先进行培训和考核。可以发放相关资料,请专门的指导老师给志愿者上培训课,使其具备一定的非遗文化素养和传统手工艺技能;定期对高校志愿者进行考核,若考核不通过者必须再学习后才能上岗;评选优秀志愿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组织相同活动项目的志愿者进行比拼,奖励优胜者。

第四,增加馆外活动合作,例如非遗文化进校园等可与高校志愿者合作共同开展。

2、涉及非遗却无相关活动的场馆

这类场馆泛指场馆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场馆主题本身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但馆内没有开设相关活动或没有指出场馆内哪些项目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馆。如中国茶叶博物馆,以茶文化为主题,茶艺等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馆内对此并没有作相关说明。笔者发现中国茶叶博物馆内有让学生体验茶艺的第二课堂活动,但学生却无法将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对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对于此类场馆中,笔者建议可以对馆内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进行系统的整理、编排,设立相应的说明,给参观者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此外在让学生体验馆内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时给予一定的讲解或说明,如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体验茶艺技术时可以让指导老师顺便讲解一下茶艺和非遗的关系,使其意识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博精深。

3、没有任何涉及非遗的场馆

由于地域等问题,某些城区所拥有的可供小学生参观学习的非遗资源相对匮乏,较难组织开展非遗教育。针对此类场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几下三点来改进:

第一,与邻区有丰富非遗资源的场馆进行合作,增设一些不需要大型设备和专业人员指导的较为简单的第二课堂非物遗教育活动。例如引进上城区杭州历史博物馆的“听听杭州的那些事儿”活动。此类场馆需要制作一些杭城历史视频,培训讲解员让学生们听着讲解陪着视频感受杭州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举办杭城历史故事比赛。

第二,主动“走出去”, 邀请非遗场馆工作人员一起到该区的小学开展开展杭俗、非遗文化活动。

第三,联合当地区政府一起举办类似 “童话杭州名人,寻觅少年知音——童版解说词” [ ]及其延伸 “童画杭州名人” [ ]活动。分别通过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来撰写解说词,并担任小小讲解员和用自己的创造力绘图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杭州名人的故事和杭州历史文化,激发了他们积极性,拉近了当今少年和历史名人的距离。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艺术和文化双重熏陶。

三、学校应重视非遗教育

学校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尤为重要。 学校应对非遗教育引起重视,通过多种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校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①在中小学的课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可以以家乡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支点,将民俗非遗文化与本校课程结合。如:把民族民间剪纸艺术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融为一体,即把民间、乡土文化资源与美术教育研究相结合,实现了民族艺术文化精神的活态传承。[ ]当然,小学音乐课、体育课及校本课程同样可以结合当地特色非遗教学。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优于理性思维, 但民族心理还不成熟, 民族价值观尚待完善。[ ]这样可使学生们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加强其爱国精神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②班级活动中融入非遗教育,增加学生第二课堂学习反馈。班主任老师可在班级活动中穿插相关内容,采取表演、竞猜、演讲等多种形式改善学生第二课堂非遗活动反馈情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体会非遗的魅力,加深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林秋朔. 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J]. 民间文化论坛,2004,(5).

莫高. 新时期杭州民俗文化的演变[J]. 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 ? 张智烽.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杭州民俗体育研究[D]. : 杭州师范大学,2010.

? ? 李琦.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 ? 徐晓航. 小学第二课堂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非遗课程设计方案范文3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4)

【摘 要】苏州手工艺发达,非遗资源丰富。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众多非遗项目举步维艰,传承发扬创新受到了严重的抑制。本地高职校在弘扬本土文化方面肩负历史责任,将非遗项目引入高职课程,对传承实践做出有利的尝试,提出了建传承基地、单元化课程、名师工作室、校本教材等多种模式,提升非遗影响力,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校;非遗传承;苏扇;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建设研究”(2014SJB332)。

作者简介:周敏(1975.10—),女,苏州人,教育硕士,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课程、艺术设计教育、非遗传承等。

苏州市具有二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名城,其手工艺历来非常发达。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蔓延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非遗苏州折扇全盛时期有400多种不同样式,如今只剩七八十种,有些制扇工艺已基本失传。苏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地高校传承苏扇的职责理应担负起来。目前校企合作教学为企业和学校之间搭起了一个良好的互助平台,各高职院校推进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工作。非遗传承在高职校的行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非遗传承认知调查,区域培植文化土壤

为了更好的利用高职校资源,必定要对学生现状有一定的了解,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主要针对是五年制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表总计有405,共回收答卷401份,通过数据分析课题组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了解苏州本地的传统手工艺占56%,反之不了解的占38%,其余无效;100%的人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和传承有必要性;高职应当开设当地非遗有关的课程持有支持态度的人高达81%;平时生活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参与性活动仅仅16%;了解苏扇特点的占到52%;曾买过苏扇的的仅仅是6%;相关苏扇现状营销市场问题的仅在10%左右。从调查问卷的分析得知,当前青少年对非遗是比较感兴趣的,普遍认同非遗的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缺少对非遗的参与性,也对非遗更多文化层面的东西不很了解。周围能参与到非遗的机会是非常少。依此认为,在高职校开设相关的课程有一定的基础,在高职校区域内有发展非遗普及认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 建立和运作非遗基地,高职校构建传承机制

苏州市的非遗项目种类丰富,包含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多种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已逐步进入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本地高职校担任着发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义务。为非遗传承在高职校有一个长效机制,特别成立了“苏扇技艺传承研发教学基地”。基地享有专用教学场地,三个功能教学区。同时行业企业成为了学校实训的校外基地,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成为了苏扇传承教学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学生参观学习的基地。本基地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收藏展示、交流合作、聚集示范、展示展览、研发孵化、教育培训、创新探索。此外,组建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有《基地建设目标和内容》、《基地管理办法》、《基地管理人员及职责》、《旅游工艺品实训室基地规章制度》、《基地教学研讨记录》、《基地活动手册》等。从日常细节到宏观组织,都有严谨的制度并认真执行,使基地真正成为一个校内外合作交流的良好平台。

3 实施高职课程教学,专业课程凸显地方特色

高职课改从未停下脚步,各专家学者对高职课改有众多的认识和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无不体现出现代教育对职业教学中的人才培养的重视。高职课改的人才培养从技术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的模式转变。苏扇艺术的课程落实,主要采用单元化课程设计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高职校采用项目化模块式的课程体系,把苏扇艺术课程在艺术专业的各个有关课程中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教学计划、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的各个环节的课程设计。苏扇艺术的教学在主要是在corelDRAW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线描课程、工学一体毕业创作设计课程等进行了项目化教学实践。从专业教师的集体备课,对校本的教材分析、课程性质和重难点、学生情况分析、使用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引发兴趣、深化思维、学法指导和重难点解决的方法等等,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真落实。课程的单元化研究性学习要求有严格的教学设计,重点难点,不同课程嵌入的时间长短根据本课程的总体要求来进行设计。通过本地高职校开展苏扇课程,彰显了地方文化和高职办学特色。

4 编写苏扇校本教材,落实理实一体高职课改

教材的编写是为了适应高职教改的前提下进行的一套全新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理实一体化”的教材,确定了教材编写与出版的宗旨。苏扇教材的编写要突出本地传统文化的深厚沉淀,力争在非遗继承与传扬上有所突破。教材主要是参考了原有企业编制的论文集以及网络资料,其次是通过访谈求教学习,对多位行业专家的意见整理。通过对苏扇行业专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扇传承人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目前苏扇的状态。然而现有关非遗苏扇前身今生后世的资料并不多,所以编著相关教材难度特别大。再次,通过收集和整理其它地方的非遗项目的著作,例如《杭州像景》、《南京云锦》等平行项目的研究进一步指导苏扇的教材编制。校本教材中还附有一张苏扇教学辅助的光碟。这本教材的编著填补了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5 建立苏扇名师工作室,加强行业交流与探讨

苏扇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历经多次变革和创新。发展到如今,更需要的是对传统手工艺的深刻的认知,更好做好传承和创新工作。目前,在众多檀香扇企业中,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的辉煌后,行业急转而下,企业萎缩,很多专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有很多设计人员改行。即便现在从事苏扇行业的众多人员,由于经济单方面的追求使得在技术、艺术造诣有所停滞,尤其是在新品开发上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由于社会的重视和行业的复苏,设计专业人才尤其显得特别紧缺。建立专业的苏扇研发教学的师资队伍,建立苏扇艺术研发的专业人才库非常重要。名师工作室将苏州本地有利资源进行整合,将檀香扇技艺的行业专家与高职学生对接,古老精湛的技艺传授给年轻的一代。在本设计团队中,主要有专家学者的指导,高职校艺术专业教师为核心,以五年制高职艺术专业学生为主体开展苏扇的传承和创意设计。

综上所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前提下,针对高职学生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以单元化研究型的创新教学实践,走出了一条培养学校中的非遗传承的特色之路。以校企合作为机制的传承基地是积极有效的,单元化研究型课程的嵌入是合适的必要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能有效地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编写檀香扇校本教材,更是学习和总结的一次历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下转第175页)

参考文献

[1]许思豪.手工艺创意产业[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09.

[2]潘嘉来.中国传统雅扇/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非遗课程设计方案范文4

【关键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途径;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社会文明进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勤劳智慧的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然而,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濒危,引起了很多国家及有识之士的担忧,急需全社会保护与传承。高校作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高校应勇于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义务和责任。

一、高校传承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优势探析

1.人才培养和教育传承优势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人才资源丰富,拥有大批硕士生,本科生。且多数为艺术专业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同时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性,在不失本质的前提下,更能对其传承过程中增添新的因素,并且他们善于学习,接受新的文化,更可以创新和吸收从而形成文化积累。而相对于其他社会成员,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有充足的时间、精力从事文化教育传承事业。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将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学生的人才与教育优势,对其进行系统培训,逐渐形成一支专业能力强、素质高、有热情的人才传承队伍。

2.文化聚集与学科科学研究优势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拥有一大批科学文化知识广博、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能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中,并且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扩展学生知识层面,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相对于其他社会保护机构,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的世俗化、利益化程度较低,研究者的素质较高,在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能够以中立的身份客观公正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和研究。

3.法律保护优势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它对非遗的教育有详细规定。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敷理、出版等活动。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二十五条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这些都为大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证。

二、高校传承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途径探析

1.开设相关“非遗”课程,并在其他课程上穿插“非遗”知识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在教学中增加“非遗”的知识和课程,更加可以引导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创新能力,以及对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非遗,爱护非遗。以腰鼓和舞龙为例,陕西科技大学将其开设为一门课程,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还进行考核,成立腰鼓和舞龙团队,进行表演;还开设了非遗文化的书画课程等等。陕西科技大学的设计与艺术学院更是多次课堂上引入“非遗”文化。例,凤翔的泥塑和凤翔的马勺,在《平面构成》和《图案设计》课上老师会带学生多次去参观凤翔文化,去实践观察与设计;更在《雕塑》课上老师会引入陶艺的教育,带领学生去富平陶艺村,感受陶艺的文化与魅力等等。设计与艺术学院还邀请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艺术家们来到校园,演示和讲授自己的艺术绝活。陕西科技大学打破传统教学只在课堂授课体系,改革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美学特性,同时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体系,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的受众面,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尽自己最大努力。

2.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高校是文化艺术的传承地和文化艺术遗产的学习地。高校教育应承担起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担子。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充分进人高校教育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所以非遗进校园迫在眉睫。陕西科技大学在07年举行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08年举行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更是在11年时举行了中国国家京剧走进陕科大活动,在12年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与西安非遗中心共建了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在保护非遗文化中陕西科技大学承担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担子,促进非遗的教育。

3.组织实践团队,参加社会实践,调研非遗文化

社会实践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参加社会实践也是每名大学生的职责,大学生参加文化类社会实践将分成两个部分完成:第一,将学校所见所学带到落后地区,对文化知识进行传播;第二,大学生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调研,实地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大学生实践团队分别赴陕北安塞、关中澄城、陕南汉中实施调研,开展了一系列对非遗的宣传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使大学生对非遗有个全面的认识方法,更好的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非遗的地位与魅力。

4.营造校园非遗文化氛围,开展非遗社团活动

社团是宣传“非遗”保护意识的阵地,为大学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载体。陕西科技大学关于“非遗”社团活动更是热闹,成立了书法协会,对于爱好书法和研究书法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国学社更是举行了多次的非遗文化的教育与保护;在女生协会和阳光助学课堂合力举办了数届剪纸课堂的教育。陕西科技大学的社团也为非遗教育尽微薄之力,积极营造非遗在校园的氛围,感染更多人群。

参考文献:

[1]茹存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实现途径[J].岁月,2012(10).

非遗课程设计方案范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小学阶段;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03-03

一、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地区和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见证。然而,不少非遗因为得不到及时保护而面临失传境地,一些地方的非遗几乎不为当地人所知,尤其是过上现代化生活的青少年,对非遗更感陌生。在我国非遗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背景下,高校已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力量。然而非遗教育在初等教育阶段的开展与普及却不像在高校那么受关注,非遗内容没有被系统性地纳入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也没有确立非遗在初等教育学科的体系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所长兰静认为非遗文化既要保护理论与实践体系,还要长期不懈地培养后继人才。更有专家学者认为非遗文化应列入中小学教材,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关注。目前,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等各省市均有“非遗进校园”活动,对中小学生开展相关的非遗教育,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

二、研究意义

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近几年来呼声较高的议题。然而,各省市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多结合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等形式,非遗教育在小学中的开展还面临着种种挑战,以何种形式如何在小学长期系统地普遍开展非遗教育值得探究。杭州市当地民俗文化极其灿烂,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但是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仅靠列入遗产名录恐怕难以为继。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载体开展杭州市小学阶段的非遗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新颖,覆盖面广,结合小学生第二课堂的方式来开展非遗教育将是一个既创新又有效的方法。在非遗的保护过程中重新唤起少年的民族记忆,建立起民族文化认同感,小学教育传承责无旁贷。通过本文,笔者希望引起杭州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对以结合小学生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和普及初等教育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视,为非遗的传承和发扬提供支持和引导,激发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和素养,并使珍贵、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

三、研究方法

1.电话调查法。2011年10月至2011年11月,笔者电话调查了杭州市98所第二课堂场馆,了解了现有第二课堂场馆中开展非遗教育的状况,包括第二课堂活动名称、涉及非遗的活动名称及内容和小学生的参与情况。

2.访谈法。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笔者实地走访了拱墅区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对馆内第二课堂负责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了单独访谈。了解该馆第二课堂活动名称与内容、小学生参与情况、非遗传人指导活动情况及高校志愿者工作。

3.问卷调查法。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笔者以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杭州市4个城区8所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2份,回收率为93.1%。本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第二课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基本资料、小学生对遗的了解情况、小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现状、非遗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开展情况、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影响等内容。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

1.电话调查结果。非遗教育在杭第二课堂的分布情况。为了了解杭州市98所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开展非遗教育的情况,笔者对其进行电话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杭州市民俗文化源远流长,非遗资源十分丰富,但非遗在杭州市青少年第二课堂中所占比例却很小。

2.问卷调查结果。研究问卷第3、9和16题采用5.0计分法,有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五个层次,分别对应给予4-0分。第4题为多项选择题,五个选项每项分别给予1分。

(1)小学生了解非遗的途径及程度。①途径。小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对非遗进行了解,调查显示小学生了解非遗的途径从高到低依次为:课外读物[143/242]、电视网络等媒体[132/242]、第二课堂[111/242]、旅游[68/242]、学校[65/242]、其他途径[3/242]。第二课堂和学校在小学阶段普及非遗教育上未起主要作用。②小学生对非遗的了解程度。由表3.2中第3题“非遗了解程度(总体)”的数据可知,杭州市小学生主观认识中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一般(平均值=2.608),且拱墅区小学生总体水平>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又根据表3.2中第4题“非遗了解程度(具体)”的数据,发现通过具体的选项小学生的非遗了解程度平均值=2.093,即平均每个小学生在5个选项内选择了2个选项。问卷中该题5个均属于非遗范畴即均为正确答案,所以杭州市小学生该题的正确率约为40%。可见,目前小学生对非遗的了解程度偏低。与第3题一致的是拱墅区小学生总体水平>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2)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开展现状。①小学生参与非遗第二课堂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在参与过第二课堂的183人中,参加过拥有较多非遗活动的第二课堂的人占26.8%,参加过拥有一般非遗活动的第二课堂的占43.7%,参与过非遗教育活动较少的占19.7%,没有参与过非遗第二课堂的人占7.7%,不清楚参与的第二课堂内是否涉及非遗的占2.2%。②非遗教育激发了小学生保护意识的程度,小学生认知中非遗教育能否激起其保护意识与责任心的调查结果如表3.2第16题,平均值为3.441>3。杭州市小学生普遍认为在第二课堂中的非遗教育活动,能较强地激起自己保护非遗的意识和责任心。③小学生对第二课堂非遗教育的兴趣。将“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归为感兴趣,据数据统计得出:杭州市97%的小学生对在第二课堂中开展非遗活动感兴趣。据表3.2第12题,无论是参与过还是没有参与过非遗第二课堂活动的小学生都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平均值=3.54)。且将第12题和第16题的结果与第3题的结果作横向比较可发现,虽然目前小学生总体的非遗了解程度较低,但是小学生对非遗的兴趣及意识却是强烈的。与表3.2第3题一致的是拱墅区小学生的兴趣程度>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3)小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在第一课堂内的反馈。为更好地吸收第二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在第一课堂中进行反馈尤为重要。调查结果显示,第一课堂内对第二课堂内容进行反馈的有86.90%,无反馈的占13.10%。总体情况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反馈率。(4)对第二课堂中开展非遗教育的看法和建议。242份问卷中共有109名小学生填写了建议看法。总结归纳起来共分两类:第一类,表达保护非遗及学习非遗知识的愿望。部分调查对象表明希望多学习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丰富头脑开阔眼界。第二类,对学校和第二课堂内的非遗教育活动内容及形式提出了建议。

五、结果分析

1.非遗第二课堂分布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杭州市98所青少年第二课堂公益性场馆的电话调查发现:非遗场馆多集中在拱墅区、西湖区和上城区,而杭州市其他几个区则较少或没有涉及非遗教育的第二课堂场馆。随后笔者查阅资料了解到,西湖区、上城区、拱墅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而其余几个城区非遗资源较少,所以,相较于其他几个地区,西湖区、上城区和拱墅区能为第二课堂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展提供更多便利。因此,地域性差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杭州青少年第二课堂的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2.小学生非遗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对表3.2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c2=68.29>c20.005(9),P

根据杭州市98所第二课堂场馆的电话调查和资料搜集,发现拥有非遗第二课堂场馆的个数从高到低的城区依次为拱墅区、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由表3.2第3题知,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为拱墅>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在不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杭州市小学所在区域的非遗第二课堂场馆对小学生非遗的了解程度有一定影响,且非遗场馆个数越多小学生的了解程度越高;非遗场馆活动内容和形式越创新,小学生的了解程度越高。

3.开展第二课堂非遗教育影响的因素。笔者实地走访时发现,目前小学生参与过的第二课堂场馆内开展非物质文化教育活动的形式有自主动手操作型、志愿者帮教型、知识讲解型、视频媒体播放型、闯关游戏积分型、图片数据作品展、非遗知识竞赛。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为自主操作型。因此多以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开展非遗教育有助于第二课堂内非遗教育的推广普及。

六、政策建议

1.政府应关注小学阶段的非遗教育。(1)完善第二课堂行动计划。根据《杭州市中小学校实施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考评(试行)办法》:六城区中小学生每学期到列入第二课堂名录的场馆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次数不少于3次,学校集体组织不少于1次。其中并未提到非遗教育活动次数。明确规定学生参与开展非遗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次的数并计入《成长记录手册》,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非遗教育普及有一定帮助。(2)加大非遗基础知识的普及。非遗有很明显的地方性,因此政府可多关注杭州民俗文化,通过对本地风景、民俗、历史等内容的多元化宣传开展小学生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3)构建有效非遗学习资料。现有小学语文教材非遗的内容极少,市场上适合小学阶段读者的相关资料也不多,因此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多样化的非遗学习资料如非遗绘本、非遗光盘等。

2.第二课堂活场馆应完善自身建设。(1)优化馆内设施、拓展活动形式。小学生对可自主参与、互动多、趣味性强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第二课堂场馆可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引进先进设备,还原项目原始情景;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积极探索与学校、社区合作的途径。(2)培训传统手工艺传人的文化知识。现有第二课堂场馆非遗活动指导老师一般为杭州传统手工艺人,若场馆可为聘请的非遗传人进行一定的文化培训,为其配备相应的文讲稿、PPT、视频等,便能更好地为参观者服务。(3)完善高校志愿者体系。完善场馆与高校志愿者合作协议、提高高校志愿者的非遗文化素质、增进志愿者的传统工艺技能及建立第二课堂场馆的志愿者培训体系对小学第二课堂非遗教育的开展是很有利的。(4)借鉴经验合作促发展。由于地域等问题,某些场馆可供学习参观的非遗资源相对匮乏。这类场馆可以和邻区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场馆进行合作,增设一些不需要大型设备和专业人员指导的较为简单的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

3.中小学应提高重视程度。学校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可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加强对非遗教育的重视:结合小学美术、音乐、体育、校本课程等在中小学的课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班级活动中融入非遗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改善学生非遗第二课堂活动的第一课堂反馈情况;在语文课堂中融入非遗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刘斌.基于G/S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构数据可视化共享机制研究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11.

[2]刘彩珍,李颖,励宁.服务学习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非遗文化应列入中小学教材[N].温州日报,2011-11-17.

[4]为非遗进校园叫好[EB/OL].(2010-05-04).

.

[5]张学敏,王爱青.中小学教育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探微[J].民族教育研究,2009,(4).

[6]孙亿文.当代“非遗”教育传承、保护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1,(4).

[7]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

[8]李琦.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9]郝好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传承的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非遗课程设计方案范文6

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传承民族文化是其应有的责任与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产生于民间,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审美内涵。其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创新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早在2013年,《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就提出,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路径。在此方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对于“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可以提供经验借鉴。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开设蓝印花布艺术课程,主要介绍蓝印花布的制作原理、技艺方法、历史渊源等。通过课堂上的教与学,学生对蓝印花布的技艺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了这是由传统技艺制作而成的手工印花布,了解到了制作方法是由一块普通的白布经过印染程序后,变成色彩深沉明快、图案朴实典雅的蓝印花布,也认识到了这是一种始于中国民间的印染技艺,有大约1300多年的历史。

在技艺传承方面,校方、国家非遗传承人、教师、学生多方联动,共同参与“蓝布印花技艺”的传承。首先,校方聘请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吴元新担任兼职教授,共同组建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其次,非遗传承人将近万种珍贵的蓝印花布面料及图案提供给学校,建成蓝印花布图案数据库。再次,学校教师对“南通蓝印花布”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着力开发蓝印花布图像检索原型系统,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蓝布印花技艺传授给学生。最后,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蓝印花布技艺基础上,设计完成“世博吉祥物系列”、“南通十景”等多种蓝印布板样,制作成蓝印花布作品。

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引入了蓝印花布传承馆。馆内保存了近万种蓝印花布的刻版,存有千余种历史久远的蓝印花布藏品。蓝印花布传承馆主要展示了蜡缬、夹缬、绞缬和灰缬四种蓝印布制作工艺,并以灰缬即漏版刮浆法直接在馆内量产蓝印花布。蓝印花布传承馆里,学生和来访的参观者可亲手体验刻版、刮浆、揭版、浆布、染色、显色、刮白的制作流程,从事该项技艺达 30 余年的师傅还会展示夹缬、绞缬技艺。

在此基础之上,学校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着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工作。一是配合蓝印花布博物馆、传承馆,定期开展蓝印花布的展览展示活动;二是举办蓝印花布的图案设计大赛、扎染技艺大赛、摄影大赛;三是在文艺晚会、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学生文艺活动中进行蓝印花布的服装表演;四是邀请蓝印花布代表传承人到校园进行传承讲座;五是参与蓝印花布的文化采风工作,收集民间蓝印花布图案;六是带领学生赴江西婺源等地进行写真;七是支教时将蓝印花布技艺传播到当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