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的方法范例6篇

地籍测量的方法

地籍测量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调查;地籍测量;GPS;界址点

Abstract: the rural homestead right verification work of registration and certification, is to define the property rights of rural residence, in accordance with law, protecting the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rural housing land use right people, standardize the rural homestead management,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 basic, public welfare work. Investigation of house-site in the countryside is a basic work for the work of registr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the approval of house-site in the countryside. Relative to the town cadastral investigation, investigation with wide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ispersion of house-site in the countrysi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ble approval policy of house-site in the countryside. In some parts of the cadastral survey, high-grade few control points are not even, make regular control survey are in trouble, establishing GPS control network is also very difficult, unless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network step by step, this undoubtedly makes the control survey work is multiplied. So, must explore some effective control method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article mainly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rural land survey and cadastral survey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ade in-depth discussion.

Key words: rural homestead; Survey; Cadastral survey. GPS; The site at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城镇地籍调查与农村宅基地调查

城镇地籍调查是指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 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随着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籍已成为国家依法管理土地、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国民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农村宅基地调查与城镇地籍调查基本一致,目的是为了获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址线、数量、用途、等级等基本信息,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资料。其实施的意义在于土地登记工作中为确定土地权属、明析产权, 其成果资料是保护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解决土地产权纠纷的重要凭据。

其次,通过农村宅基地调查还可较为全面地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该地区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及有关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土地供需、规范土地市场等提供信息保障。

农村宅基地调查的依据、内容及方法

(一)农村宅基地调查的依据

农村宅基地调查是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土地登记办法》和《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等相关技术规定来实施的。

(二)农村宅基地调查的内容

农村宅基地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个方面。其中宅基地土地权属调查为宗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点认定调查、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等工作,包括绘制宗地草图,调查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等等。

(三)质量检查

检查方式采用测量过程巡查监理、内业图面检查、成果资料检查以及外业测量检测、图幅地形全要素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巡查监理

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巡查监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早纠正错误,避免后期检查出错返工影响后续工作。

内业检查

针对提交的成果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文字材料成果检查、数字产品成果检查。

(1)文字成果资料

提交的文字材料成果包括《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质检报告》、《仪器检定报告》以及各种图、册、光盘等资料。主要检查文字成果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文档总结编写是否规范。

(2)数字产品成果

对数字产品成果的检查主要包括测区地形图的错漏、数学精度、地形要素属性、整饰质量等检查。

外业抽查

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抽样检查,对抽查样本实地地形全要素 100%检查,对地籍要素现场架设仪器测量检查。地籍要素检查主要包括:控制点、图根点、界址点、界址边以及主要地物点。

(四)农村宅基地调查的方法

农村宅基地的调查方法与城镇地籍测量权属调查的方法基本一致,调查与测量的技术要求高,而且工序繁多、系统性强。但农村宅基地调查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界址点的设立会因地物的不明显或人为干预而产生调查的困难。因此,建立科学、合理作业流程和地方的密切配合是优质、高效、按时完成任务的保证。

具体调查时,要根据调查区域的具体情况,对已发证的地区,采用变更调查方法进行土地权属调查;有图的地区,采用数字化修补测技术对原有地籍图进行地籍、地形要素的变更采集,编绘新的地籍图;对无地籍调查资料的地区,先进行必要的控制测量和采用全野外数字测量技术采集地籍地形要素,并编制地形图;然后采用初始调查的方法,调查后将土地权属调查成果上图,形成地籍图,并为建立新的地籍数据库作好准备。

农村宅基地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一切测量工作的基础。GPS 控制测量能够快速、高效、高精度确定空间点位的3 维坐标,在工作方法、工作效率、工作成果、成果精度几个方面都极大超越了传统控制测量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GPS 控制测量仍然有多测站需同步观测、观测时间长、基线长度有限等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连续运行参考站和精密单点定位等最新技术。农村宅基地控制测量一般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与常规导线控制测量相结合的方法。

(一)连续运行参考站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为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 GPS 参考站,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 LAN/WAN) 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自动地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 GPS 观测值( 载波相位,伪距) ,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 GPS 服务项目的系统。

CORS 技术目前在工程实现上主要有 VRS、FTK、主辅站技术,它们各有优劣。下面主要介绍VRS技术。

1、工作原理

VRS 就是虚拟参考站 ( 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 ,与常规 RTK 不同,VRS 网络中,各固定参考站不直接向移动用户发送任何改正信息,而是将所有的原始数据通过数据通讯线发给控制中心。移动站先将接收机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会根据移动站的位置“虚拟”出一个参考站,然后,将虚拟出的参考站改正数据播发给移动站,所以在这条通信线路上是双向通信的。而通用的位置信息就是 NMEA -0183 中的 GGA 信息,所以,VRS 都需要用户以一定的频率播发 GGA 信息。VRS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

图1 VRS 工作原理示意图

主辅站

主辅站的数据处理中心播发给移动站的数据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主参考站的位置信息及改正信息,另外一部分是辅参考站相对于主参考站的改正信息。一个参考站网中只有一个主站,剩下的都是辅站,当然这个主站是不固定的。主辅站技术不需要用户播发位置信息,所以在这条通讯线路上是单向通讯的(最新的主辅站技术也需要移动站发数据给基准站)。主辅站关系及工作原理如图 2 所示。

图2主辅站工作原理示意图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通过 CORS 系统和普通 RTK 接收机,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快速建立控制点。通过这些控制点,再进行碎部测量,甚至可以直接通过 CORS 系统支持的 RTK 接收机直接进行碎部测量,而不需再建立图根控制点。当然,对于 GPS 观测困难的地图,还是可以先通过 CORS 站先建立控制点,再使用光学仪器在这些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碎部测量。

(二)精密单点定位

精密单点定位为 GPS 发展的又一最新技术,为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产业界则刚刚引入。精密单点定位的基本思想为: 通过使用 GPS 双频观测量来消除电离层误差,通过 IGS 提供的精密星历和精密卫星钟差及函数模型估计出测站位置和对流层误差。

随着 IGS 轨道产品和钟差产品精度的不断提高,精密单点定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为大范围 GPS 静态和动态高精度定位提供了新的途径。PPP相对于差分定位而言,有其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工作实施的简便和定位精度的相对均衡。PPP不需要多测站联测,不需同步,因而在野外工作安排调度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同时,PPP的定位结果精度不受控制网网形的影响,在测站点选择时非常便利,可根据测图需要做最优选点。根据实际经验一般2h的观测,可以达到 5cm以内的精度水平,单点解则可以达到1cm。因而在无起算点的地区,可以使用PPP的方法,建立少量的起算点,然后在这些起算点的基础上再建立控制网,或者直接利用 PPP 方法做图根控制,快速进行下一步的测图工作。

四、地籍测量中运用的其他技术

(一)控制检查

1、首级控制点检查

实地查看首级控制点的选点和埋石情况,并采用中心CORS系统,使用GPS- RTK快速测量方法,对抽检控制点进行3次60秒观测,取3次观测值的平均值。

加密图根点检查

实地查看图根点是否按要求加密,标识是否符合规范,点号注记是否注记等,同时按照首级控制点的测量方法,对抽检的图根控制点进行 3 次30 秒平滑观测,取 3 次观测值的平均值进行控制点平面和高程坐标中误差计算。对于 GPS观测条件不良的图根检测点使用全站仪联测附近控制点进行测量检查。

(二)地籍要素精度检查

主要包括界址点精度检查和界址点间距精度检查。利用仪器实地测量界址地物点,并与测量单位提交的数据成果图进行对比,要求界址点较差、点位中误差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利用测距仪或钢尺现场量界址物边长并记录,再与测量单位提交的数据成果图进行比较,要求较差、中误差在规范容许的范围内。

界址点测量精度检查

界址点测量精度检查采用全站仪观测,起算测站点、定向点均选取与抽检点通视情况良好的控制点或图根点。通过观测不少于 30 个具有连续性、相关性的明显的界址地物点,每幅图设站不超过 3 处,当总图幅数只有 1 幅,设站不能少于 2 处,每处测点不少于 10 个,以此来检查图幅范围内界点位置的精确性。

界址边长精度检查

相邻界址点间距精度检查采用钢尺、测距仪对被检边进行量边,每幅图量测边数不少于 30 条,与解析法获得的界址线边长一一对应比较后制作界址线边长精度检验表,求取较差、中误差,确定其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

[1]郭固良,曾凡河.一种快速获取GPS控制网精确WGS-84 坐标的方法[J].北京测绘,2006.3.

地籍测量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地籍测绘 GPS技术 控制网

Abstract: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he worked experience introduces cadastral GPS application of methods, and the cadastre of control nets and the cadastre of GPS measurement methods are analyzed.

Keywords: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GPS technology control nets

中图分类号:P22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地籍测绘的精度标准

11地籍图的精度标准

地籍测量就是只界址点和边界点的坐标、土地的边界线、房屋、楼房的实际使用轮廓的面积和马路与公路以及高速等各方面的交通路线,还有水利工程的实地测量等等。一般界址点和界址线是测量的空间或者其它建筑的主要点, 界址点的坐标确定是通过实际勘测得出的一组精确数据, 这种方法就是界址点的数学表达式。一般界址点的精度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给定的, 这是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不能达到国家的使用标准。在我国, 由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差异, 对界址点的精度确定分为不同的等级。详见精度等级表1

1.2 地籍控制测量精度标准

地籍控制测量遵循逐级递减、由整体到部分的控制(分级布网,但也可越级布网) 原则。

地籍控制测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基本控制测量, 另一种是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的基本测量分为4 个等级, 可以根据等级布置相应的等级三角网(锁)、边界网、GPS 网等。在进行地籍测量工作的时候, 如果依据基本控制测量可以分为一、二两个等级, 布置相对应的三角网、GPS网、导线网等。

地籍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的确定要参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确定,条件不允许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立坐标系, 但是要合理精确。精度指标是GPS 网技术的主要核心, 它的精度测量准确直接影响着GPS网的设计方案、测量规划和数据记载处理方法。测量的精度是依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为依据的。按照􀀁地籍测量规范 中规定, 相对起算点的误差在0 05m 左右。

2、设立GPS地籍的控制网

21 控制网的策划方案和实施

在进行控制网的设立过程中, 要参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策划,科学、合理的对控制网进行规划设计。大多数地籍控制网都可以划分成3个等级, 二、三、四等三角网、边角网、边界网(锁) , 以及一、二导线网和相关的GPS 网等。不同的地籍控制点要根据当地地区的发展而定, 从而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管理控制。在运用GPS网技术对地籍进行控制的时候, 如果有不常规的三角网的时候, 一般都采取各边保持等边的原则。

2.1.1相关准则标准的设计。

当前施工标准中将GPS 网的基准主要都集中为网的位置基准、方向基准、尺度基准等, 在选择网的基准时主要还是利用网的整体平差计算后所得到的。通常所说的GPS 网的基准设计多数是用于在定位网的位置基准问题。在选择网的位置基准中我们能把网中一点的坐标值进行固定操作后放宽权限, 这样就能利用自由网伪逆平差对网的位置基准加以制定。把最小约束法来实现GPS 网的平差并不会给网的定向、尺度造成影响, 平差后网的方向与尺度在精度指标上都是保持一致的, 而网的位置、点位精度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对网进行相对点的坐标值开展固定中, 我们必须要对不同的坐标值并实施固定, 当网的位置基准处于在相同水平后可以将GPS网的方向、尺度来进行调整, 确保达到观察检测的最佳位置。

2.1. 2 选点与观测方案的策划。

应想到不同的GPS 测量在观测站间没有彼此通视的详细要求, 并且每个网中的图形都呈现了各种状况。因此, 在确定工作点位置时必须要按照具体的情况而定。另外,点位确定的情况常会给测量结果造成有关的影响, 这就需要在选点工作之前做好准备, 对于有关的地理信息资料实施收集的处理, 掌握好原有标志点的具体布置状况来选择最佳的观测站的位置。为了确保数据信号的顺利传输, 在点位的布置中不亦确定了于斜坡上, 且所选择的位置必须达到观测、记录等标准的具体需要。

以GPS创建的地籍测量控制网, 其点间不用每个地方都进行通视, 对每个点保持2个方向的通视就可以, 而少数点设置1 个方向通视。点间距离的大小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无需考虑到图形结构形式, 每个GPS 网的最短边需控制在700 - 900m, 长边最大在20 -30km。点位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准。

影响GPS定位精度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 而观测卫星的几何布置情况则是常见的因素之一。因而, 考虑到需把握最好的观测时期,在观测计划进行拟定过程中, 必须要对GPS卫星的可见性图实施编制。在GPS定位时需要重点对观测卫星与地面测站构造的图形结构进行观察, 在强度的因子选择需要的将空间位置精度因子当成典范,针对绝对的定位、相对定位等, 都一定要达到详细的标准需要。选择了较好的观测时间之后再按照计划安排展开操作, 其中必须要与网的规模、精度要求、作业数量等相关问题针对性处理, 对具体的工程安排应该加以科学的规划。

2.2 开展数据监测的有关方案

GPS 的数据在预处理重要就是进行有关的编辑、运算、加工等,经过制定详细的操作编辑、加工整合等各流程, 再将不同形式的专用信息文件进行分流处理, 这样就可以为后面的平差计算进行准备。为了可以提高外业检测的质量水平, 我们一定要做好针对性的外业检核, 这是确保预期定位精度的最佳方式。在完成观测任务之后需要对外业的观测数据质量采取综合检查审核的方式, 这样可以尽早察觉到存在的异常情况, 以尽早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对同步边观测数据实施检核, 其重点在于观测数据剔除、观值之间的偏差, 检核的关键在于对每种模型之间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而残差分析就是试图把观测值中的偶然差进行分离的操作。选用GPS技术完成地籍控制测量时一定要对早期收集到的数据实施有效处理, 这样就可以将各基线向量确定下来。之后则可以对同步边观测数据实施检核、观测等操作, 从而保证了GPS 测量规范的精度指标的具体要求。

3、测量GPS地籍的方法

3.1 测量的预期准备

在测量之前必须要进行相关方面的准备, 其主要内容有: 掌握接收机的操作, 熟悉差分处理软件应用, 完善野外测量所操作的步骤等。对地籍测量的每方面情况进行分析后, 再选择有针对性的GPS 测量流程。另一方面就是对测量队伍做全面组织, 每个队伍都要安排仪器操作、记录资料等名工作者。记录员主要是对土地的具体情况加以记录, 而操纵者则是运用GPS 接收机来收发监测信号, 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现有绘测控制网的评估与加密

对于已经勘测的地区必须知道一定的控制点以便测量。如果没有足够的测量点, 或者控制点不够多, 可以采用GPS 静态分析进行定位, 把已知点进行引点或者加密。

3.3 数据布置与编码

在一般情况下, 如果选用1 台GPS 接收机当成基准站, 那么就必须设置的测站GPS接收机应有2 - 3台, 其可在相同时间里完成操作。要想防止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出现混乱状态, 则需要根据各台流动站GPS 接收机实施编码, 如I号, 2 号, 3号, N 号。对于那些的接收机实施测量中, 其涉及到的数据文件名一定要具备日期、机号、文件等各方面的信息, 以对数据内部完成需要的操作处理。另外,对于野外测量中不仅要采集权属界线的空间坐标, 也要进行采集权属操作, 收集到不同的土地信息。这就需要在进行测量前针对不同的属性实施统一编码。

3.4流动站GPS接收机的数据采集

结合目前的地籍测量情况, 我们在采集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两大方面的数据收集, 主要包括了: 地块坐标的数据、属性数据等。在测量之前应将GPS接收机打开, 确定4颗或更多的卫星, 到达Setup菜单后就是完成初始化, 并布置相应的采样率和天线视角。一般移动站与天线视角要比基准站的天线视角大, 这样就必须要移动站离基准站的距离再增加100km 后, 其移动站的天线视角相应增加1, 以此来确保移动站内部的GPS 卫星信息可以及时接收。GPS 接收机的布置情况,可装置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不同设备上。以实际的测量结果所显示, 将GPS接收机的时速控制在60km 的汽车时, 就不会给测量精度带来干扰。而天线必须架设于支撑杆上, 且举过人的头顶后垂直移动天线, 防止受到其它物体的干扰, 避免给测量信号的收集、数据信息处理带来不便。

3.5 处理内业差分的办法

在对地籍进行内业差分处理和分析的时候, 一般都是结合基准站和流动站采集的观测数据, 在根据差分计算处理分析得出移动站在不同时刻的坐标点。普通的GPS 接收机都会装有差分软件, 以方便对数据的查分处理。常运用的差分处理方法有: 位置差分、伪距静态差分等。例如在使用Prom arkX- CM 接收机时, 接收机可以接受到10 个频道, 完成对L1 载波和C /A 码的实施勘测, 同时还可以完成对RTCM 差分信息的接受, 完成相应的移动差分、位置差分等相关数据采集工作, 这种方法在野外进行数据采集的时候运用比较多。

4、结语

GPS 测绘技术的应用使地籍测量更加快速、精确的测量, 不仅提高了数据接受的速度, 而且还改善了传统的计量方法, 提升了地籍的管理实施水平, 对测量的科学、合理、高效又迈进了一大步,让测量工作稳定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 1 ]李明峰, 冯宝红, 刘三枝. GPS 定位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 2 ]徐绍栓, GPS 定位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J] . 中国土地科学, Vo l9. N0. 2, 1995. 3.

[ 3 ]李国伟, GPS 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及前景[ J] 中国土地科学, Vo.l 9, No. 4, 1995. 7.

[ 4 ]徐绍栓, GPS 定位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J] . 中国土地科学, Vo l9. N O. 2, 1995. 3.

地籍测量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大比例尺;地籍图;准确性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地籍资料的更新给以了高度的重视,以提高我国大比例尺地籍图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时效性。航空摄影测量工艺在大比例尺地籍图中的应用,促进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探索和创新,对于推动高科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实践运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航空摄影测量地籍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等技术在测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快,促进了航空摄影测量地籍图技术的不断提升,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了可靠保障。现代化建设下,摄影测量由最开始的模拟摄影测量发展到了现在的航空摄影测量,使我国地籍图测绘的准确性得到了大大提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航空摄影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工作站数量越来越多,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广泛应用,使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地籍图的测量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大大提高了大比例尺地籍图的精确性。由于航空摄影测量提供的信息只能对清晰的无想进行确定,使得其它地形和地貌不能很好的呈现出来,因此,在今后的发展,通过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外业调绘修补等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航空摄影测量在大比例尺地籍图的精确度,保障大比例尺地籍图的可靠性和时效性。

二、航空摄影测量大比例尺地籍图的工艺流程和方法

现展中,航空摄影测量大比例尺地籍图的工艺流程主要由航空摄影测量作业和航空摄影测量成图作业两个部分组成,以绘制完整的大比例尺地籍图,保障大比例尺地籍图的准确性。其中,航空摄影测量作业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基础控制、像控测量、和高程加密;二是,航空摄影内业的加密;三是,利用航空摄影测量原图外业调绘和纠错;四是,根据外业调绘的数据和信息对原图进行修改和编辑;航空摄影测量成图作业是,根据相关的绘图规定,以一比五百或者一比一千来制作航空摄影测量的地籍图的方法是,首先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像控测量与调绘以及内业加密和测图,然后进行再次的外业调绘和测绘高程以及内业编绘,最终绘制成大比例尺的地籍图。

(一)航空摄影

一般情况下,航空摄影测量的比例尺是一比两千,飞行的方向为由东向西,航片的倾角不能超过两度,旋偏角不能超过七度;航线是以地籍图的中心向周围扩大,航向重叠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六十五,并且旁向重叠为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三十五,航线弯曲度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偏离航线不能超过图廓长度的五分之一;摄影时间一般选在早上十点和下午两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不能低于四十五度,并且在每年的十一月到三月之间进行摄影。

(二)像控点测量

现代航空摄影测量对像控点的测量,一般采用的是高科技含量的GPS技术,以提高航空摄影测量大比例尺地籍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目前,GPS航测外业控制包括像控点布设、像控点选刺与观测、像片调绘和铺装路面高程超平以及平地高程点测量五个部分组成,根据地籍图的相关要求,运用PTK技术,保证像控点测量的可靠性。

(三)空中三角测量

在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然后运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设备进行原始数据的采集,使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软件来进行空中三角的计算,选择合适的坐标和高程,从而提高外业像控点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人工造成的误差,使地籍图的精度得到有效保障。

(四)DEM数据处理和DOM图件制作

在航空摄影测量大比例尺地籍图的实践应用中,DEM数据处理和DOM图件制作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JV4和VirtuoZo两个软件,提高了地籍图的清晰度和高效性。其中,DEM数据处理包括文件准备、参数设置、模型建立、DEM编辑语特征性采集、模型间的DEM数据拼接和图幅内的DEM拼接以及图幅DEM生产与接边七个部分;DOM图件制作由DOM数据的选取、模型纠正、DOM影响处理、DOM影像接边和DOM图件的生产五个步骤构成。

(五)外业地籍要素的调绘

在外业地籍要素的调绘中,根据航空摄影测量的相关规定,以一比五百的比例尺线进行划图,包括的内容有:建筑物和构建物的相关规定;道路以两旁宗地界址线作为界限;水系包括河流、湖泊、坑塘等;地貌不用等高线表示;大型的土壤植被的标注;以及相关的注记和其他地物的标注。

(六)内业全数字测图成图

内业全数字测图和成图,一般包括建模、内业测绘线划图、计算机成图三个主要的部分组成,遵循的成图原则是只描绘地籍地物的要素,运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外业地物要素调绘的编辑、地物要素分层等,从而完成内业全数字地籍图。

(七)地籍图成图

在航空摄影测量大比例尺地籍图中,最后地籍图的成图主要包括地籍要素的叠加、界址点的展绘、宗地图和地籍图图件整饰四个主要的部分,运用计算机进行相关操作,接边后地籍图上不可以出现任何的不合理现象,然后根据相关规定制作成完整的大比例尺地籍图。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航空摄影测量大比例尺地籍图已经成为主要的测量手段,大大的降低了大比例尺地籍图的测量成本,提高测量的工作效率高,使大比例尺地籍图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得到有效保障。航空摄影测量在大比例尺地籍图中的应用,促进了地籍图制作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志龙,张亚朵. 航空摄影测量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2013,17:261.

地籍测量的方法范文4

摘 要:地籍测量是地籍信息系统的前期工作, 地籍测量的好坏直接牵涉到地籍信息系统的质量, 因此对地籍测量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在地籍测量中需要进行野外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地籍产品质量检验、地籍图数据录入和建库等工作过程, 各个环节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地籍信息系统的最终质量。本文从地籍测量的概念、测量内容和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入手,剖析了开展地籍测量的问题。

关键字: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权属调查;

一、地籍测量的概念。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二、地籍测量内容。1、根据地块权属调查结果确定地块边界后,参照表10-2设置界址点标志。2、界址点标志设置后,按照下述“二”中的测量方法进行地籍要素测量。3、测量内容:包括区划、权属、地类、地形四要素的所有面、线和点状对象,外加等高线和高程注记点。

三、地籍测量的特点。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1)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的根本的目的是国家为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借助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为地籍提供了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2)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无论是产权的初始登记,还是变更登记或他项权利登记,在对土地权利的审查、确认、处分过程中,地籍测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测量技术手段对权属主提出的权利申请进行现场的勘查、验证,为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权证明材料。

(3)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量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对图形、数据和表册的综合要求组合不同的测绘技术和方法。

(4)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地籍测量工作从组织到实施都非常严密,它要求测绘技术人员要与地籍调查人员密切配合,细致认真地作业。

四、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有何区别。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图的测绘基本上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内测图。但面积较小的或者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形图,采用平板仪测量方法,在野外进行测图。

地籍测量: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

五、地籍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测量方法:原则上采用数字地面测量,即使用全站仪或其他解析型地面测量仪器,配合棱镜,实地测量测站至待测碎部点的方向、距离和高差,同时输入待测点图式编号及其相关点的连接码,并采集待测对象的主要属性数据。

精度要求:地物(貌)点测定精度

①地物(貌)点分:地物(貌)按点位精度要求分为三类:

A、类地物点。又称主要地物点,指主干街巷或支巷的拐点和巷侧建筑物的明显角点B、类地物点。又称次要地物点,主要指设站施测困难的城镇明显建筑物角点和村庄内明显建筑物角点。C、类物(貌)点。除上述两类地物点的其他地物(貌)点,主要指无法准确定位的地物(貌)点。

②平面精度。地物(貌)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出表1(表略)的对应规定范围。同类邻近地物(貌)点间的距离中误差应不超出表2的对应规定范围。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表7.1规定值方宽50%。表1地物(貌)点平面点位中误差(厘米)

③高程精度。地物(貌点)高程精度按表2(表略)等高线间内插点高程中误差要求。表2 等高线间内插点的高程中误

六、关于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的比较

1.要素。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2.方法。目前的全野外数字成图手段可应用于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碎部采集及内业编辑成图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因为入库而对图形的拓扑关系要求很严格,体现在地籍图编辑上就要求严格的做好点、线、面的编辑与检查。

地形测量因为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地形测量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除非建立数据库)。因此,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图的成图,首先删除地籍权属界线、注记,然后进行地形要素的补测,这一步是主要工作量所在(需补测线杆、检修井、高程点、交通附属设施等等)。

3.精度。地籍图的精度优于地形图。如果先测制地形图,必须兼顾地籍图精度要求;如果先进行地籍测量,在补测成地形图,已测要素的精度完全可以保证。

地籍测量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 地籍测量

引言

现代测绘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化技术就开始应用到计策测绘中。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我国的测绘技术已日趋成熟,开始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目前的经济发展,就要求测绘技术更力加现代化,因此,为了方便地籍测量,提高测量工作的精确性,很多学者提出了实时测量的想法,实时测量就是定时对地籍数据进行测量、检验、更新,这样也更加有利于数据的统计。

一、地籍测量的原则、内容及成果

地籍测量技术应在测量工作开始前进行地籍调查,取得相关力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地籍管理的基础资料,也是地籍测量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籍管理要求土地信息可靠,地籍测量应具备完整的测量原则与内容。在信息系统设计方面,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可扩展标记语言、网络化、跨平台、开源等一批新技术及新理念也在不断影响着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

1、地籍测量的原则

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2、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的内容土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收集不动产的权属资料、质量等级等;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相关面积,测定测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形;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以保持地籍成果资料的正确性和现实性;进行有关的地籍测绘工作。

3、地籍测量的成果

地籍测量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五项:地籍图:地籍图上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两大类。地籍薄:地籍薄是以表册形式表达地籍内容的一种正式文件。地产册:地产册是土地权力登记册,具有法律效力。界址点坐标册。土地统计册及土地估价图。

二、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1、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坐标系

与地籍测量密切相关的有大地坐标系(俗称地理坐标系)和直角平面坐标系。我国目前采用“1975年北京坐标系”,这无疑对各地区地籍圈、地形罔的拼接和使用都将是方便的。

2、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

三角测量:三角测量是在地面上选定一些能互相通视的点(称为三角点),构成连续的三角锁形状或网形状。三边测量:对布设的三角网,用测定网中各边长度代替各内角的观测,用内业计算方法求解出各点坐标值。导线测量:导线测量是在地面上选定相互通视的点,测定导线边长的转折角度,并观侧所有的连接角,导线测量是城镇建立地籍控制网的主要方法。

3、卫星控制测量

采用卫星定位技术,相邻点间不要求通视,从而省去了大量的地面测设工作。

三、地籍要素测量

1、地籍要素测量的对象

地籍要素测量的线对象主要包括:行政区域界线及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的界线;土建筑物的轮廓线以及其它具有重要意义的永久性建筑设施的轮廓线等。地籍要素测量的点对象主要包括:控制点和目标点。

2、现代地籍技术的测量模式

2.1野外数字测量模式

数字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制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现代测绘的主流。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运用这种测量模式采集的数据。对数字地籍测量的三个环节:确权、测量、编绘,作业流程的科学化是保证质量的关键。野外数字测量根据所搭配使用的硬件不同分三种方式:全站仪+电子记录簿+测圈软件。全站电子速测仪、电子手簿是目前最新的测量仪器,在智能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受硬件设备的限制,功效不高。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全站仪+掌上电脑(PDA)+测图软件。

2.2 GPS测量模式

这种测量模式能实时地获取地籍要素坐标信息,在作业现场提供经过检验的测量成果。GPS RTK技术主要有两种万式:GPS RTK接收机+测图软件。GPS RTK接收机是种实时、快速、高精度、远距离的数据采集设备。其优点是测量效率大大提高。缺点是必须绘制测量草图。

2.3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

数字摄影测量与模式具有线划地图的几何特征;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2.4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三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

1、地籍图地形要素数据质量要求

要素完整、编码正确;空间数据及其附属的属性数据正确、完整,相邻图幅同一要素表达及属性一致;所有地形要素都以点、线、面和注记特征存在,地形数据之可逻辑一致,相关要素处理准确;点状要素符号以“BLOCK”方式建立。文字注记均为为TEXT对象。所有面状地物必须构面;不允许存在悬挂线、回头线;有方向的线状地物,全部采用“左推”方式绘出。

2、地籍图地籍要素检查

检查界址线与界址物重合关系;检查宗地号、地类号和界址点号是否与调查表一致;不允许存在隙地和狭弄。检查空宗划分是否符合地类调查要求。检查确权宗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性质是否矛盾。

五、面积量计算

1、土地面积量算的几种方法

解析法就是实测的数据计算界址点坐标。图解法是在地籍图上量取求积所需元素或直接在地籍图上量算面积的方法。

2、量算面积基本单位与量算方法的选择

从要求来讲,控制面积精度应高于碎部面积精度,解析法精度高于图解法精度。

3、面积量算的精度控制

实际土地测量中往往要求量算某一区域内的全部分类面积。引此,必须遵循一定的平差原则和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

面积量算的平差原则:士地面积量算,与一般测量工作一样,面积量算应有检核,以防止粗差的产生并对面积量算成果进行控制与平差。

4、输出面积计算资料

界址点坐标册:该表应列出界址边勘丈值与坐标反算值较差,要求较差不大于±10cm。街道调查完成后,打印虚拟街坊直接计算面积和多边形各点坐标册。宗地面积正总表:预留宗、共用宗、共有宗及等权属性质在备注栏内作说明。该表还成列出街坊面积计算检核数据:∑S、S、S、S 允。设虚拟街坊直接计算而积为S,确权宗而积与空宗面积之和为∑S,即S=S-∑S。要求S≤±0.06v■ (m2)式中n表示确权宗与空宗个数总和。

土地分类而积统计表:合并街道内各街坊的五类面积数据文件,按街道形成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EXCEL),并打印l份。

地籍测量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地籍测量 地形测量 大比例尺地形图 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19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式,土地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对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地籍测量的含义

所谓地籍测量,实际上就是指通过先进测绘技术的应用,根据标准精度对土地境界、权属位置以及面积和土地应用类型以及分布等专门测量情况进行确定,同时这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资料信息,为土产权地登记也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依据。从以上分析可知,地籍测量实际上就是测绘技术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是基础建设中具有行政行为的体现,对于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实现和落实,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地籍测量操作,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精准的地理参考体系,地籍测量建立于地籍调查基础之上,表现出勘验取证等方面的法律特点。地籍测量过程中,其操作技术标准应当满足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之要求,具有非常大的强势性。在地籍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是目前最先进的测绘技术、测绘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同时,地籍测量将地籍测量外业与测量内业有机地结合为一个综合作业整体,这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土地管理的必然趋势。

二、地籍测量的特点

较之于传统的专业测量而言,地籍测量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精确、可靠的参考数据和信息。作为基础行政行为,土地地籍测量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的独特之处。当前国内地籍测量工作之目的在于有效地保护国有土地,并使之能够更为合理的应用,以保障土地所有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勘验取证。实践中可以看到,地籍测量建立在地籍调查基础之上,因此表现出勘验取证之特点。地籍测量过程中,主要利用了一系列的测量手段和技术,对土地实施全方位的勘查与验证,并且为土地产权的变更、登记等,提供了有效的证明。

第三,规范性。地籍测量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标准应当符合土地法律法规之规定。同时,地籍测量中的各项技术均为当最为先进的测绘技术,而且测绘方法也比较科学合理,比如普通测量、数字测量、面积测算以及空间定位等方面的技术方法,均为目前最为规范和前言的。土地测量过程中,选择何种形式主要根据土地管理、房产管理部门对图形、数据以及布局等方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三、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

地形测量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测绘形式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主要是将地表地貌、地物作为最重要的测量部分,利用数字、符号、文字、图、线以及点等,对地形地貌之景观以及地物等内容进行全面的描述,并利用三维空间予以客观、准确的表示。下图是重庆地图。

对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而言,其主要将地表上的某项地貌作为具体的描绘对象,并利用现有的规范面、线、点以及图例等形式,利用数字、文字以及注记等,对地形地貌以及地上物进行面熟。从实践来看,该工作非常的专业,可准确、客观地描述出所测区域的地形地貌,并采用三维坐标形式将其描绘出来。由此可见,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较之于地籍测量这一较为全面的测量方法而言,大比例尺测量就会显得非常的粗糙,而且地籍测量过程中逐渐趋向数字化测量模式,比如应用先进的GPS系统和设备、应用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等等等。从本质上来讲,地籍测量与测绘大比例尺两种操作在地形图测绘过程中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和区别。土地测量过程中,不可将二者完全分离开来,而是应当在测量开展之前,确定采用那种测量方法更为高效和经济。

四、关于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的比较

从实践来看,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要素和方法方面。对于地籍测量而言,其重点在于权属要素,即权属界线、地物要素等,对传统地形测量中的高程点、管线以及等高线等要素,没有太多的强制性要求;对于地形测量而言,除了对权属界线和地籍编号等因素不予标示外,通常对地表上的地物和地貌等,均应当予以标示,同时依照比例尺、用户要求等进行合理的取舍。地籍测量过程中,通常对地貌和布设的管线等因素没有太多的要求,因此野外信息采集、编辑成图等方面的工作量就会随之大幅度降低,然后续制作宗地图以及入库工作量都非常的大,而且因入库而对拓扑要求非常的严格。对于地形测量而言,它对测量成图中的各种要素要求都非常的高,而且野外采集、内业编辑公路也较为繁琐,然地形测量后续编辑成图过程却非常的简便、快捷。基于此可以看出,若在地籍测量基础上将地形图成图,则应当将地籍权属界线和相关注记删除,对地形要素进行适当的补测,其中主要包括测线杆、高程点、检修井以及交通附属设施等内容。

第二,精度方面的比较。较之于地形图而言,地籍图显得更为精确一些。若制作地形图,首先应当对地籍图进行分析;若制作地籍图,也要对地形图进行分析研究,二者虽然在精度上有所差异,但彼此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第三,应用软件。地籍测量过程中所用到的软件以MapGIS系统居多,地籍测量为后续各项工作无缝连接而使用测量成图模块。实践中若仅对地形进行测量,应用软件有较大选择空间;若在地籍测量基础上实现地形成图,可应用原软件、或者把原格式转为所需格式。

结语:地籍测量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地籍信息系统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同时它与地形测量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实践中为全面提高地籍测量水平, 应当在各时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满足精度之要求,为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冯栓祥 王建业.浅谈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J].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 2012(09).

[2]徐冬东 李科检.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的异同[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