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管理制度范例6篇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范文1

1.完善监测技术体系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实施监测活动和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完善的监测技术体系对提高监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1 加强科学研究,及时跟踪监测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先进仪器设备的开发与引进,以及新的监测领域和监测因子的扩展,时常出现监测方法、技术规范滞后或新旧方法之间可比性有差异的情况。应加大前沿技术的科学研究力度,及时跟踪监测技术发展状况,保证监测工作有据可依。

1.2 实施监测仪器准入制度,保证监测依据可靠

一些新的监测仪器在投入市场时,存在监测方法和操作规程缺乏或不完善的情况。应借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制、修订管理模式,建立准入和技术审定制度,明确仪器生产方提供技术规则及验证数据的职责,解决当前由使用方制定技术规则的倒置现象。

1.3 稳定监测技术水平,保证监测数据的可比性

虽然一些监测机构具备紧跟监测技术快速发展优势,购置了先进的仪器设备,但在缺少统一监测方法的情况下,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可比性,有必要强调监测技术的相对稳定性和应用的一致性。

1.4 建立监测方法验证机构,保证工作标准质量

应改变由方法制修订者选择方法验证方并提供验证数据,缺少验证数据监督环节和有效性确认程序的状况,参照标准样品定值管理模式,逐步设立监测方法验证机构,保证方法验证数据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补充建立量值溯源基准体系

基准是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的基础,在分析测试、质控考核、仪器校准、方法验证和技术仲裁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监测系统除使用国家基准或国外基准外,还有一些不具备量值溯源条件的监测技术。

2.1 建设基准实验室,补充国家基准

针对没有国家基准的仪器或参数,应结合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实际状况,逐步建立具有环境监测特色的基准实验室,填补量值溯源的空白点,解决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2 建立量值溯源规程,健全行业技术体系

对于还没有建立检定或校准规程的仪器、系统或参数,应加快环保行业技术体系建设,制定量值溯源技术规程,并建立相应的技术审定制度。特别需要尽快填补应急监测仪器、自动或在线监测系统等技术体系空白。

2.3 恢复质控实验室,承担质量控制重任

在标准样品基体、种类和浓度范围有限的情况下,对标准样品过度依赖的质量控制模式造成了质量控制工作的空白区或盲点。应尽快恢复质控实验室,恢复或建立配制质控样品、分装样品、实施仪器校准、验证检定/校准结果或标准样品性能等功能,满足质量控制工作需要。

3.建立监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

质量控制指标是评价质量控制结果的依据,是使质量控制措施具有真正实施意义的基础。当前,因质量控制结果评定依据不明确而无法判断监测数据可靠性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质量控制的漏洞,而且直接影响环境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3.1 重视质控措施研究,强化监测过程的质控

应在监测方法研究与建立中,注重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与要求,改进过度依赖结果控制质量的思路,强化过程控制和全程序控制意识,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测技术体系。同时,应不断探索新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模式。

3.2 注重质量活动策划,逐步实施项目/任务管理

针对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控制策划相对薄弱的状况,应强调开展质量控制活动策划的意识,建立明确的质量控制目标和任务,特别应建立按照项目或任务实施管理的模式,改变模糊管理的状况,强化质量控制数据分类统计,实现质量控制数据与监测结果同步审核和报送,并实施定量考核。

3.3 建立质控指标体系,完善质控评价体系

当前,环境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研究相对薄弱且滞后,严重阻碍了质量控制活动的开展。应广泛开展技术研究,尽快建立针对不同监测领域、监测方法、监测因子、质量类别、质量控制手段甚至不同监测环节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同时完善质量控制评价体系。

3.4 建立质量控制目标意识

应树立质量控制指标与质量控制目标相协调的意识,确立适宜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控制指标,区别对待不同监测领域、监测方法、监测手段和技术条件下的质量控制活动,扭转质量控制指标一刀切的思想,允许多层次质量控制指标并存。

3.5 参考监测方法验证数据,建立自身质控指标

方法验证数据是方法可行性的说明,应充分注意其与质量控制指标的差异。每个实验室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满足一定控制标准的条件下,建立质量控制指标。组织质控考核时,也应根据考核范围和工作需要,确定合理、可行的质量控制指标。

3.6 合理使用标样不确定度,加强统计方法应用

应深入研究和了解各种标准样品不确定度的含义、计算方法、质量控制水平,明确其与质量控制指标的区别,谨慎对待并合理使用。应加强数理统计方法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选择科学、合理、具有说服力的评价依据,摆脱对标准样品定值结果的过度依赖甚至盲从,提高质量控制活动的公信力。

4.提高环境监测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

应该看到,监测人员的理论基础、技术水平、工作经验、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以及各地区的发展和装备水平等存在不均衡的状况。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意识,完善考核机制,是提升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4.1 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技术交流

举办技术培训班是实施技术培训、促进技术交流的有效手段。应根据监测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效策划和设计培训内容,把握技术培训的主干线。

4.2 丰富培训形式,提升培训实效

针对日益发展的监测仪器培训需求,应建立并发展互动式和跟班式培训制度,设立专项培训基地或开放实验室,有效解决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滞后于能力建设速度的现状。开发各种教学或培训课件也是普及监测技术、推广规范操作技能、丰富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

4.3 建立再教育机制,激发在岗培训热情

针对环境监测机构进入机制不完善、监测项目众多、监测手段差异较大等实际情况,应充分考虑环境监测科学的实验性,建立再教育机制,激发在岗培训热情,对开展具体监测项目的能力给予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

4.4 强化考核机制,完善持证上岗考试办法

随着监测领域的扩大,监测方法和监测项目的增多,实施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的程度和难度都在不断加大。应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完善试题库,改进考核方式和管理模式,加大监督力度,有效把握考核工作质量,促进技术水平提高。

4.5  提高要求,提升质管人员素质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既是质量管理活动的策划者和运行维护者,也是技术人员实施质量活动时的重要技术支撑者。应着力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素质水准,促进监测质量提高。

5.有效运行环境监测质量体系

实践证明,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体系,是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5.1 强化体系管理,促进管理与技术有机融合

质量体系是全程序质量管理模式和先进质量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实现了质量管理与监测技术的有机融合,使管理程序化、程序制度化、制度法制化,实现各负其责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质量体系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效能。

5.2 体现特色,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质量体系

结合当前环境监测系统质量体系建立和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建立体现环境监测工作特色和技术特点的质量体系框架已成为质量管理的重要需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兼容了现有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素,并纳入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性要求和合理解释,不仅可以成为环境监测系统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更将改变质量体系的监督主体,体现行业特色。

5.3 实施有效管理,注重自我完善

应通过工作计划、日常监督、审批/审定制度、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环节和手段,有效促进机构内部管理机制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重要转变,体现自我约束行为,表征自我管理意识的提高。

6.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是开展质量监督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监测质量的重要手段。

6.1 推行网络化管理,实行全国一盘棋协调机制

全国环境监测系统是一个整体,共同承担着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以及重大环境调查监测等任务,为体现全国一盘棋的整体思路,保证监测技术一致性和数据质量可比性,非常有必要建立面向整个监测系统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协调。

6.2 利用通用管理模式,促进各领域共同发展

环境监测机构同时承担着多个领域的监测任务。质量体系是通用性的管理模式和手段,能将各个监测领域、各项监测任务整合到同一个管理操作系统中,成为协调各领域共同发展的重要媒介。

6.3 开展监管方法研究,建立长效质量监督机制

针对当前环境监测系统以单项目、单领域、零散型监督为主的现状,应加强监督模式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建立长效质量监督的机制,开展质量检查、同步监测、比对监测、能力验证以及质控考核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

6.4 配合开展技术研究,提升质量监督实效

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树立以提升技术水平为目标的工作意识,在实施质量监督的同时,开展监测方法、操作条件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切实解决管理与技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升质量监督活动的实效。

6.5 建立质管评价体系,有效实施监督与管理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水质自动监测;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X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9002

1引言

“十五”以来,随着水环境自动监测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管理需求的日益提高,环境监测领域和范围日益扩大,国家环保部在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100多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水站”),以便及时掌握水体的水质状况,实现预警预报重大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以及排放达标等情况。目前,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正逐步完善,但针对监测全程序中标准规范和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核查手段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在质量保证制度的监督落实上存在改进的必要和空间。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重要基础。强化和完善水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提升监测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准确获取环境监测数据,有效发挥水站日常的实时监控和预警监视作用,是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走向科学化、法制化、定量化和标准化的必然要求[1]。

2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现状

我国国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多数建在相对偏僻的位置,采取无人值守、远程控制和现场核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运行,具有模块化概念——监测参数具可扩展性,性价比较高,部分更新改造后的仪器设备有标准样品自动核查功能,自动监测技术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目前,水站系统主要由采水单元、配水单元、清洗与除藻单元、控制单元、数据采集与传输单元及辅助单元等构成,按照总站“日监视、周质控、月比对”的要求对水站运行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3存在的问题

(1)重视管理制度建设、轻视运行过程监督。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国控地表水自动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暂行)》,明确国控地表水自动监测质量管理采取分级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即水站的质量管理工作由总站负责,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协助总站对辖区内的水站进行监督管理,日常运行维护工作由地方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托管站”)负责。但由于水质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集自动控制技术、数据传输、监测分析、数理统计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又具有地点偏远、个别仪器调试时间长等特点,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其质量保证工作除了日常的定期校核、质控样检查、比对实验验证、试剂有效性检查及数据审核等质量控制措施外,还要求管理人员熟悉仪器的原理、操作、维护与检修等方面的内容。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成运行至今仅10余年时间,对监测仪器的选型、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及质量控制评价体系的选择都处于探索阶段,各地区因水资源分布情况、水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和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对自动监测站点的建设力度和认知程度也不同,导致各监测站自动监测技术和质量管理能力有很大差异。有些省市环境监测机构本身就没有水质自动监测站点,无水站运维管理经验,在对下级部门审核性监督过程中无法抓住核心问题,易使考核和审核工作流于形式,不利于监督水站运行过程中质控措施贯彻落实执行情况。

(2)重视水站建设数量、忽视运行质量管理。随着环境保护管理需求的日益提高,经济发达的省市在其境内主要支流也投资建设了水站,全国水质自动监测站数量剧增,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质量管理任务日趋繁重,不少县市级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滞后于能力建设速度,质量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国控水站建设的系统模块中缺少质控监测单元,一些新的监测仪器在投入市场时,一是存在监测方法和操作规程缺乏或不完善的情况[2],使得水站在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和全程序控制意识薄弱,存在模糊管理的事实;二是缺少质量活动网络化监控平台,难以满足各级监测部门对质量管理活动及其相应信息的掌控[3];三是自动监测系统技术体系不健全,第三方的公正审核性监督机制不完善,对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缺乏科学甄别的手段。

(3)重视对托管站质量体系文件的核查,忽视对负责运维的管理利益保证导致人员流失,使质量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监测站人员编制不足现象很普遍,很少有专职技术人员对自动站进行运维管理,且有不少站的奖金发放与参与创收监测的项目挂钩,而负责自动站运维的工作人员参与自动站管理必然会减少参与创收监测的几率,工资待遇也会随之下降,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人心浮动,致使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人员流动现象频现。水站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依靠能吃苦耐劳、忍受得寂寞的敬业人士长期学习、潜心摸索、实践积累的结果,如果没有相关保护政策措施出台,是难以在监测站系统培养自己的运维专家。

4对策与建议

(1)改革机制,成立区域性自动监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现在有一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对自动站的运维管理采取第三方机构委托管理模式,还有一部分直接委托给中标厂商负责对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运维管理。这两种运行模式如果没有监督机构加以督查,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排除对监测数据结果进行人为修改以满足委托方需要的可能,导致托管站只重视考核结果的正确性,而忽视了质量管理的全程序控制缺失带来的隐患。由于环境监测总站面对全国纵多站点,无暇对每一站点运行质量一一考核,如果划区域设置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安排高素质专业人士专职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就能更加规范、完善,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定量化和标准化方能真正得以落实。

(2)完善结构,在自动监测系统中补充质量控制单元,并运用物联网技术加强自动监控运维管理。目前水站“周质控、月比对”的管理要求与完善的监测技术体系中强化过程控制和全程序控制的宗旨相左,故补充质量控制单元以满足加标回收频率的自动测定,同时,将物联网理念运用到环境自动监控系统中,集成水质、水文、视频等多种感知技术,将大大提高系统联网率、数据捕获率、数据有效率,对自动监测质量管理能力建设将有很大的提升。

(3)健全制度,建立奖惩机制培养运维人才,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完善的质量保证制度是自动站连续稳定运行的必要前提:一是建立技术培训制度,坚持新标准、技术规范等知识的学习,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二是加强对监测人员动手能力的锻炼,在实践中丰富和积累管理经验,提高技术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现场故障处置能力;三是确保水站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人员素质的提高是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和长期磨合的结果,如果频繁更换人员,很难积累运维管理经验;四是建立奖惩机制,将运行管理经费的拨付与提供有效数据的质量挂钩,让每个站点既有压力更有动力。健全的制度是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

5结语

周生贤部长提出“要把数据质量保证作为环境监测的永恒主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必须时刻把监测数据质量摆在监测工作的突出位置,确保监测数据科学性、规范性和公信力”的要求,必须多举并措,切实提高水站运行率与质量管理水平,使水站运行良性发展,满足自动监测系统预警预报及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等功能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国刚,池靖.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1~5.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范文3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加强环境监测已经十分重要,但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解决。本文着眼于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就如何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影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各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出对策,旨在为提升环境监测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过程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方面,表明我国对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重视,而环境监测工作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通过全过程质量管理,能够使监测数据更具完整性、可比性、精密性、准确性和代表性。尽管从总体上来看,环境监测部门都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特别是将“全程管理”引入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当中,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在全过程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因而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特别是要着眼于破解这些制约因素,积极推动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改革、创新与发展,使环境监测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环境监测基础。

1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的制约因素分析

1.1重视程度不够尽管我国绝大多数环境质量监测部门都高度重视全过程质量管理,但仍然有一些环境监测部门对此并没有高度重视,特别是一些环境监测部门的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认为全过程质量管理过于繁琐,甚至认为全过程质量管理会影响环境监测的进度,因而在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方面,缺乏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导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不能很好的开展,势必会对环境监测质量造成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必须引起环境监测部门的重视,特别是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全过程质量管理取得成效。

1.2管理体系落后对于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通过健全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形成严密的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环境监测部门都有内部的管理体系,但一些环境监测部门由于人员、经费等问题,在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方面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协调体系等还不够完善,因而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必然无法有效的进行,甚至在一些环节还会出现相互制约的问题,必然影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1.3缺乏全员参与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将全员管理作为有效举措。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全员参与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目前我国一些环境监测部门在全过程管理方面还没有正确处理好全程管理与全员管理之间的关系,有的认为全程管理就是全员管理,有的认为全程管理就是技术人员的全程管理,所有这些认识都是片面和错误的。比如个别环境监测部门在开展环境监测过程中,缺乏对全体工作人员积极性的调动,这就直接导致全过程质量管理缺乏有效的合力,只有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管理过程生成重要影响。

2全面提升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

2.1要创新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全面提升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水平,必须在创新管理理念上狠下功夫,特别是环境监测部门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加大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投入力度,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全过程管理当中,领导人员应当全程参与,并且要一抓到底。要积极创新全过程管理的良好环境,将数据质量作为环境监测的“生命线”,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力性,最大限度的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2.2要完善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和完善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是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必须高度重视。这就需要环境监测部门要把完善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作为重中之重,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定期研究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同时要制定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工作规划和战略目标。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制度,这主要是由于制度具有根本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因而建立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必须纳入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议事日程。

2.3要全员参与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当中,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质量管理,能够最大程度提升质量监测水平。这就需要对环境监测部门的全体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要建立质量监测目标责任机制,将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落实到每个人,使他们能够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要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协调机制,使各方面的人员都能够步调一致的开展工作,形成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合力。

3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对于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环境监测部门都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但在全过程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以改革和创新精神加强管理,特别是要在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以及全员参与管理方面狠下功夫,最大限度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参考文献

[1]顾乃亚.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创新思路的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06).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范文4

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落实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重要任务,是环境保护履行环境监督职责的重要手段,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工作对于摸清环境质量现状,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满足广大群众的环境知情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现就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环境监测的新作用。环境监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各级环保部门为评价环境质量状况,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污染物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实施环境监督管理,检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必须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数据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基础,是环境管理、执法、统计、信息和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依据。

(二)环境监测的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公布环境状况信息”,把环境监测和公布信息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来部署。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要求“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在2009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时期环境监测的工作目标,即真正说得清污染源状况、说得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说得清潜在的环境风险。

(三)环境监测的新任务。坚持以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统领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在探索环境保护工作时必须统筹考虑环境监测的发展,使环境监测工作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把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尽快实现环境监测从传统到现代、从粗放到精准、从地面到天地一体化、从分散到集成联动、从现状监测到预测预警的全面而深刻的历史性转变。

二、强化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保障环境管理需求

(四)建立环境质量考核机制。改善环境质量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目的,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质量的变化,将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补偿机制考核的重要依据。强化对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公布重点流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状况,对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地方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限期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监测的执法力。

(五)把环境管理需求作为环境监测主攻方向。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落实“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必须满足环境管理”的基本方针。切实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数据的作用,提高环境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环境监测要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努力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规范的环境监测数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的环境监测信息。

(六)理顺监测行政管理和技术的关系。环保系统实现了监测行政管理与业务技术的分离,监测行政管理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快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测体制机制、制定各项监测制度、编制规划计划、加强环境质量监督管理、协调解决重大环境监测问题上;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要将工作重点从过去的协助环境监测行政管理转到抓好环境监测业务技术上来,尽快实现“技术立站、科学监测”的定位转型。要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能和职责,使环境监测机构在技术上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任务、经费、能力相配套,监测队伍稳定,发展势头良好,不断提高技术支撑保障能力。

三、深化环境质量监测,说清环境质量状况

(七)健全环境质量监测和公告制度。各级环保部门要健全环境质量监测制度,科学制定本辖区环境监测方案,确定环境质量监测范围、项目、频次和任务承担机构,组织实施环境质量监测,根据本辖区的环境监测数据评估和预测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组织开展环境质量监督性监测,对环保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对资源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对重点区域、流域环境质量实施预警。要建立和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统一综合性环境状况报告和重大环境监测信息。

(八)加强例行监测,扩大监测领域。县级以上城市要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和实际监测能力,严格按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开展环境要素监测。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拓展环境质量监测指标,针对臭氧、PM2.5、有机污染物和有毒有害污染物开展监测,把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逐步纳入例行环境监测,要探索扩大环境监测领域,逐步开展土壤、生物、振动、光、热等监测,加强辐射环境监测。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和成果,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建立“天地一体化”环境质量监测体系,重点开展敏感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三湖一库”等重点水域的水体富营养化等监测工作。

(九)明确划分环境质量监测范围。按照环境保护分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环境质量监测的责任主体和监测事权,各级环保部门负责开展本辖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国家在地表水方面主要监测各大流域干流及满足一定条件的支流、重点湖库和跨国界水体;在环境空气方面主要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重点区域和大气环境质量背景地区;国家监督性监测主要覆盖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等领域。上级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要让下级环保部门共享,实现全国环境监测数据共享。

(十)加强重点流域、区域联动监测。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联动监测。加强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南水北调等重点流域水质联动监测。要针对区域、流域污染特征、主要环境问题,采取手工、自动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要按照联动监测方案,加强协调配合,实现数据共享,及时报送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为区域、流域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区域、流域环境质量改善。

(十一)统筹城乡环境质量监测。各省(区、市)环保部门要按照环境保护部关于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部署,组织开展农村环境监测试点工作,以“以奖促治”村庄(乡、镇)为重点,集中力量开展农村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下饮用水水源、空气、土壤等要素监测。加强重金属排放区环境质量监测,摸清重金属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要用城市环境监测技术和力量带动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充分发挥县级环保部门的作用,逐步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制度和技术规范体系。

四、加强污染源监测,为污染减排提供支撑

(十二)建立和完善污染源监测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排污企业自行开展排放污染物的监测制度,规范企业自测行为;理顺企业自测、主要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监测和环保部门对污染源排放的监督性监测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监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和规范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的监测技术和程序,完善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同时要尽快制定各行业污染物排放监测规范和企业达标排放评价的办法,深入分析研究污染源监测管理和技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污染源监测管理、业务和技术体系,全面推进污染源监测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十三)规范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说清污染源状况。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的管理,确保各行业按照排放标准的要求监测,实现特征污染指标的全覆盖;要督促排污企业加强污染源监测基础设施如排污口、监测平台等规范化建设,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提供基础保障。要建立完整的污染源排放基础信息档案,组织编制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要做好核与辐射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要加强对企业排放重金属的监测,统计区域重金属排放总量,分析其与周边区域环境质量的关系,逐步开展污染源温室气体监测工作,为温室气体减排奠定基础。

(十四)做好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促进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使用自动监测数据计算。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精神,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安装主要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并确保自动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情况的监督考核,通过对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监督其正常运行,保证其监测数据准确和有效使用。

五、做好预警与应急监测,说清潜在环境风险

(十五)加强环境预警监测。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要加强对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数据和自动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数据出现明显异常或者显著变化的,应当分析原因并及时向同级环保部门提交异常报告或者预警信息报告。要加强省界断面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站建设,根据不同流域的污染特征,适当增加重金属、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要充分发挥自动监测的预警监视作用,研究开发预警表征平台,准确把握环境安全隐患所在,提高说清潜在环境风险的能力。

(十六)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急监测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理顺应急监测管理机制。各级环保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和地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本行政区环境应急监测预案,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和应急监测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应急监测演练。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针对当地环境风险源状况,建立环境风险源应急监测数据库,包括应急监测人员、设备、方法、标准、防护要求等,确保在发生污染事故情况下,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及时为污染事故处理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六、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高监测数据科学性和规范性

(十七)实施全过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要加强采样、样品运输和贮存、样品前处理、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等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加强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规范性。要研究制定污染源自动监测、应急监测等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技术规范,实现监测全程序质量管理。

(十八)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要重点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研究和设计,建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准入制度,加强环境监测专用仪器、设备的适用性检测,定期和更新环境监测专用仪器设备适用性检测合格产品目录,加强环境标准样品研究与开发,逐步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十九)加强质量管理考核工作,形成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要求,定期对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执行情况、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要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开展质量巡查、同步监测、实验室比对、质控考核、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检查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形成监测机构内部的自我监督、上级机关的监督制约机制。尽快制定环境监测机构资质管理办法,推进环境监测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考核评价制度。

七、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提升监测技术水平

(二十)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要全面推进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布点方法、监测技术方法、评价方法、表征技术研究,以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污染源监测和应急监测为重点,完善环境监测的技术路线、标准方法、技术规范体系,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要认真执行各项环境监测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开展监测工作,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要优先采用国家标准的监测分析方法,对尚未建立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项目,可以参照行业标准方法或EPA、ISO标准方法。要不断创新监测数据分析手段和表征方法,加强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努力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入研究主要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积极探索依据环境质量确定减排目标,分配减排任务,考核减排成效的体制机制。

(二十一)加强监测技术交流与培训。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做好监测人才培养和储备,制定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规划,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要安排专项培训经费,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每年对在职监测人员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技术培训。要严格执行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适时组织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提高基层监测站管理和技术水平。要大力引进监测技术骨干,形成老中青相组合、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合理配置、专业和知识结构科学合理的监测队伍,加强环境监测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完成新时期环境监测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八、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

(二十二)定期报送环境监测报告。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定期组织编制各类环境质量报告、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等,并每年向同级人民政府及上一级环保主管部门报送。

(二十三)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按照国务院“三定”方案要求,环保部门负责环境监测的信息,各级环保部门应在每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对外上一年度环境状况公报,并定期环境质量报告。要规范环境信息的内容、方式,进一步扩大范围,满足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要协调处理好与有关部门的关系,促进各部门间信息交流和共享。

九、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领导,关心监测队伍的发展

(二十四)加快能力建设,保障运行经费。当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大幅度增加了环保投入,各级环保部门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使用好中央补助资金,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加大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强化环境监测基础能力,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奠定能力基础。要按照加强省级站、全面配齐地市级站、逐步完善县级站的建设思路,推进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着力解决监测技术人员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监测用房面积不够、监测仪器设备缺乏、监测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各级环保部门要足额拨付环境监测运行经费,保障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429-02

引言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精密性及完整性对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另外,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与环境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公正性密切相关,所以对于提升我国水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及落实,更加高效的监测手段将是关乎我国能否跻身一流环境保护大国的主要指标。本文根据我国目前水环境质量管理存在的缺陷,探讨了水环境质量管理框架,分析了个中的利弊,并提出了治理措施。

一、水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

1、我国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科学统筹管理

我国现今的水环境监测管理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而是多层次、多部门分区域管理,给当前的水环境监测带来了一定的局限。

以地表水监测为例,在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存在行政界限断面问题;网络管理按行政隶属关系运作,条块管理现象严重,监测方案不统一,导致区域间环境监测数据差异。这种分工不明确也就导致了监测路线的混乱,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导致资源利用没有充分优化。、

1.2监测项目不能体现各流域水环境特点

缺乏科学有效的调研和行动,对以往的经验过于依赖,流域水环境的日常监测主要依据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 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两个标准进行。统一规定的监测因子没有体现不同流域水质状况和污染因子的特点,容易导致水质监测项目与水环境状况不相适应的现象,使流域水质量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和片面性,,不利于我们准确掌握水环境的污染情况,达不到有效监测和控制的目的。

1.3.缺乏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

我国水环境监测领域还未达到一个项目一个标准分析方法的最低要求,分析方法适用性低,对于受纳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水排放标准控制的污染物项目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另外,水质分析方法缺乏体系化和系统化,使得已颁布的标准较为尴尬。

1.4.缺少质量活动网络化监控平台,不能满足环境预警的要求

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是对水质自动监控、信息集成与传输、卫星遥感、气象与水文、信息整合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这就需要科学统筹和高效运作管理模式。而我国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管理缺乏统筹,分工混乱和多家管水的局面,严重阻碍了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1.5.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按属地管理,管理上制度不健全,没有统一的监管机制,缺乏详细的实施规定,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没有流域综合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没有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没有规范的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因此,有必要引入第三方管理模式,或者建立上级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模式。

2、水环境样品的质量控制

2.1.现场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

在样品检测中,样品的采集是首要的和十分重要的一步,它决定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依赖于采样和测定两个方面,所以采样的质量控制应该予以足够重视。

2.1.1采样点应符合规范化设置要求 :如采在排污单位水样时,原则上外排口应设置在厂界外,如设置于厂界内,溢流口及事故口排水处必须能够纳入采样点位排水中。采样口若为多个企业共用,则采样点应设在其它企业排放污水未汇集处。若一个企业有多个排口,则应对多个排口同时采样并测流量,汇总各排口总量。如需对废水处理设施监测,应在各种废水处理设施入口和总排口设置采样点。当有多个入口时,应对全部入口进行监测。

2.1.2 供物理、化学检验用的水样的采集方法:根据欲测项目决定的。采集的水样应均匀、有代表性以及不改变其理化特性。

2.1.3供卫生细菌学检验用的水样的采集方法:采集前所用容器必须按照规定的办法进行灭菌,并需保证水样在运送、保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2.1.4 水样的保存

采样和分析的间隔时间尽可能缩短。某些项目的测定,应现场进行。有些项目则需加入适当的保存剂。需要加保存剂的水样,一般应先将保存剂加入瓶中,或在低温下保存。低温保存可抑制细菌的作用和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

根据不同项目选择不同容器,添加不同的化学物质,尽快测定。

2.2.实验室环境质量条件的控制管理。

首先需要注意实验室的环境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控制,湿度、温度;空气中的污染成份都必须严格得到控制,这关系到最终监测成份的准确性。

2.3.实验室内的质量管理。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指为将分析测试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它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两部分内容。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空白实验、校准曲线的核查、仪器设备的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以及使用质量控制图等。它是实验室分析人员对对测试过程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包括分发标准样对诸实验室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加密码样进行考察等。它是发现和消除实验室间存在的系统误差的重要措施。

二、解决水环境监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大水环境监测力度

为了使监测结果更加如实的反映水质状况,更加科学化,应当加大水环境监测的研究力度,将长期未检测出活在标准值一下的项目删减掉,增加有无机物污染监测项目,争取有机物单项水质控制指标代替综合控制指标和无机物化验数据更加精确。

2、加大快速监测仪器的研发

引进国外技术和先进的经验,结合我国水污染实际情况,加大对现场快速监测、自动监测和在线监测类仪器的研发,实现水环境监测仪器的本土化。摈弃盲目引进国外先进仪器的错误理念,避免造成国内水环境污染和国外仪器的不匹配,致使监测结果不真实。

3、建立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要与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适应,参照西方先进国家的分析法,针对我国饮用水源、地表水及废水等建立相应系列的标准分析法,在应急监测中对污染事故可以能及时判断与分析,完善实验室内和整个水环境监测程序的质量控制和保证。

4、建立水环境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水环境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包括: 根据水环境的特点,对流域内监测因子和监测点位的确定,测试方法的筛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监测数据的质量评估等内容。水环境质量监督方式包括统一质量活动计划、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并定期对开展的质量巡查 ( 抽查) 、质量评估活动进行分析总结,质量分析报告。

5、水环境监测机构实行资质认定制度。

资质认定是证明水环境监测机构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的方式,能够对水环境提供环境监测服务,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监测数据和结论,并对所出具的监测数据或结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6、预警建模及相关数据库的建设

建立地表监测和高空监测预警机制,即水质自动监控和基于卫星遥感的GIS技术,对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储存,建立快速高效的水环境应急机制。

四、结束语

目前,还有许多问题存在于我国水环境监测中,比较突出的是不够重视和落后的监测技术。做好常规水环境监测,稳步推进水环境监测的现代化,阶段性的实现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对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进行引进和借鉴,并将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与水环境监测结合起来,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时效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刘颖、刘丹.中国流域水环境监测现状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03)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水质监测;质量控制;质量保证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进行质量的控制工作是进行水质监测分析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有效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信的重要措施。但是,在进行水质监测工作时,其影响因素繁多,对保证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会产生不利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存在主观以及客观两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更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水质监测的整体质量,以及检测数据的可靠准确。所以,必须让水质监测质量控制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发挥有利作用,通过采用正确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整体水质监测工作的正确无误。

1.技术人员及管理

1.1 规范科学管理

在进行水质监测时,需要采取更加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的规章制度,采购先进的监测设备,严格制定科学管理制度,保证水质监测的准确性。进行规范科学地管理首先是要弥补当前水质监测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加强制度的完善性,构建完整的相关的管理责任制,自上而下进行监督,设立水质监测负责人一职,让水质监测负责人进行对质量的控制提供保障。

1.2 加强水文机构专业人才管理

1.2.1 水质监测专业人员是保证水文监测工作安全性的重要保证,作为整个工程的操控核心,要提升水质监测的安全性,首先就要对水质监测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保证操作的工作人员都具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减少在工作时的失误,保障社会安全性。所以定期对于水质监测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和考核。

1.2.2 其次提高水质监测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保证水质监测的有效进行,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水质监测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对工作的责任感和该专业技术水平。保持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按监测规范进行工作,明确其工作职责。

2.水质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2.1 样品采集质量控制措施

2.1.1 监测断面的选择

在进行水质监测断面的选取工作时,工作人员要根据监测对象和前期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重点考虑河流情况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始终严格按照国家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进程监测工作,同时也要考虑到监测工作的代表性和可控性,所选择的监测断面要全面真实地反应出该区域水质的整体质量。另外,还要遵循一定监测断面的各类原则,例如代表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等。

2.1.2 水质样品的采集

在进行对水质样品的采集工作时,采集人员必须要全面熟悉水质采集的有关规则,在进行采集前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工作以及持有相关行业认可的证书,才可进行对水质样品的采集。另外,在采样结束后,要把所采集的样品根据一定的存放规定进行正确保存,并及时地运送到实验室,在运送的途中,工作人员还要始终防止样品发生变质、损坏等情况,影响水质样品的质量。整个水质样品采集的过程,必须要有明确的交接证明以及手续,管理员在进行检查后,保证样品无误后才能签收登记。

2.2 仪器设备运行质量控制

为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遵守国家计量法是进行水质监测工作的前提,所以必须要对计量分析仪器进行准确地计量检定和校准工作,使用仪器设备能够通过检验并且校准合格,工作人员才可把设备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对仪器建立台账,制定一系列的年度仪器检定计划和维护计划等等。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对仪器进行定期的检定确认以及维护。

2.3 数据处理与综合评价质量保证

2.3.1 数据处理

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工作时,主要进行对数据的记录整理工作和检查等。其中对于数据的记录整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到计量器具的精密度以及准确性,另外对于工作人员由于失误,可能会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要进行注意。同样,对于数据的整理工作,工作人员也要根据一定的数据修约规则进行整理,保证数据处理的有效性。

2.3.2 综合评价质量保证

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评价工作时,要充分对监测机构的主要技术水平进行考察,这也是进行水质监测工作的最终环节,是保证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最终关卡。主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得出综合评价。有效完成对水环境质量定性结论的最终确定。并且根据综合评论进行对水质下一步的防治措施进行选择,是改善水质的先决条件,可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根据。

结语

进行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可有效地确保相关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使得整个水质监测的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这也是进行水质监测实验的主要技术和管理方式。现阶段,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提升,促使水质监测同样也走上了上升的道路。工作人员对水质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加强了重视程度,但是,今后还是要继续对监测技术人员质量进行控制,同时提高保障能力,保证水质监测数据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保障后期环节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检测总站编写组.中国水质检测质量保证手册(第2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2]孙南.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