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发展特点范例6篇

新经济发展特点

新经济发展特点范文1

10多年以前,桑桑地区的酥油、艾玛岗的土豆、联嘎姆的糌粑,仅仅是当地贫穷农牧民“孤芳自赏”的一道道美味“土”佳肴。他们知道桑桑酥油香醇,懂得艾玛岗土豆脆嫩,知道联嘎姆糌粑白细甘醇,却不懂得让这些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佳品,变成他们摆脱贫穷的手段。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深居一隅的藏族农牧民的观念得到更新,“桑桑酥油”、“联嘎姆糌粑”、“艾玛岗土豆”等这些“金子”,以其优异的质量、独有的口感、悠久的历史闯入现代市场,进而成为品牌,发出耀眼的金光。

来自日喀则昂仁县的“桑桑酥油”,如今在后藏一带是尽人皆知的知名品牌。盛产“桑桑酥油”的桑桑镇,位于多雄藏布流域。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牧草丰美,繁育良种牦牛,牛奶质量上乘,做出来的黄酥油口感好,味道纯正。

昂仁县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牧民群众商品意识的不断增强,‘桑桑酥油’的商品率逐年提高。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昂仁县政府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利用毗邻219国道的优势,扩大酥油的加工和销售力度,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生产。”目前“桑桑酥油”的年产量已近两万公斤。

酥油做为藏族人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其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来自西部的“桑桑酥油”,正是瞄准了这一巨大的市场,通过对传统酥油产品进行现代的优质加工,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市场道路。

这位负责人说:“由于传统的酥油加工方法很粗糙,夹杂在酥油中的杂质、颗粒偏多;传统的酥油包装造成酥油细菌超标,易变质等等,这些都阻碍着‘桑桑酥油’走向现代市场。”他说,对此昂仁县决定从灭菌、去杂质、精细包装入手,把“桑桑酥油”加工成纯天然、绿色无公害、方便携带、储存和食用的超市商品。而同时为了更大地占领的酥油市场,增加农牧民群众的现金收入,昂仁县申请注册桑桑酥油的商标,并请中央工艺美院的专业设计师设计“桑桑酥油”的商标。

如今,“桑桑酥油”、“艾玛岗土豆”以及由优质青稞加工而成的甘醇、白细、口感好的“联嘎姆糌粑”等传统的土特产品,已经从深山沟壑中走来。

南木林县:念好“绿色土豆”经

“买土豆,一定要买艾玛岗土豆。”一位在日喀则市最大的菜市场买菜的居民说,“艾玛岗土豆不仅口味极佳,而且不施化肥等农药,是纯绿色食品。”

艾玛岗是“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最成功的一例,这里昔日的荒滩、荒坝,如今绿树成荫、水渠纵横交错、农田平整,极大地改善了当地藏族农民的生产条件。南木林县充分利用艾玛岗的自然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光照资源,鼓励当地农民念好“土豆经”,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记者在日喀则市大小菜市场看到,卖土豆的几乎所有商户都自称是艾玛岗的,都自诩自己的土豆是艾玛绿色土豆,可想艾玛土豆在市场上有着无穷的“魅力”。

据南木林县的负责人达瓦介绍,他们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提倡种植绿色土豆,去年,全县种植的绿色土豆面积达到3000亩,平均亩产3263公斤,年销量150万公斤。通过种植土豆和全县的劳务输出,南木林县去年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幅较大,达到1090.22元,比2001年增长8.24%。

据专家鉴定,绿色艾玛土豆含有丰富的钙、磷、维生素C、E等元素,对人体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

“艾玛人商品广告意识的增强,也是艾玛岗土豆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重要原因,”达瓦继续说:“去年8月份,在日喀则地区举行首届珠峰文化节的时候,我们南木林县打出了‘绿色食品’――艾玛土豆的大型广告招牌,从此艾玛土豆不仅成了南木林县的拳头产品,而且也成了日喀则地区的特色产品。”他说,为了进一步增加艾玛土豆的知名度,形成艾玛土豆产业化生产,南木林县已经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了艾玛绿色土豆的商标。

随着艾玛岗土豆在市场上的立足,南木林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种植土豆作为发展特色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2001年,南木林县在稳定青稞作物产值的同时,不断增加土豆和蔬菜种植面积,缩小豌豆、小麦的种植面积,今年,土豆的种植面积扩大到近8000亩。

为了进一步提高艾玛土豆的产值,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规模化生产结构,南木林人又积极筹备成立艾玛岗土豆加工厂。对此艾玛岗乡的农民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农民扎西说:“以前,不敢大面积的种植土豆,是因为我们这里的土豆产量特别高,这样就怕到时拿到市场上卖不出这么多的土豆,现在成立土豆加工厂,就可以把土豆全部出售给公司,我们等着收钱就行了。”

拉孜县:“小”藏刀劈开“大”市场

藏刀做为喜食肉类的藏民族日常生活用具,充分体现了藏民族文化的特质。精美的手工雕刻,坚韧的钢质以及传统的家庭作坊,都是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民族文化的内涵。

随着藏族文化在新时期逐渐变成一种显学,受到国际国内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这片高原圣地旅游观光,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藏刀也越加受到了众多人的喜爱。这样便促使原来零星生产、只供用来食肉的藏刀,逐渐变成了市场的宠物,变成了旧时被视为下等人的手工艺人走向富裕的重要依靠。

来自北京的游客刘文,不仅非常喜欢藏刀,而且还对各地藏刀的特性了解不少。他说:“我已经买了不少藏刀,大小不一,风格也各异。”他指着一把刀刃非常锋利的藏刀说:“这种藏刀是产自谢通门县卡嘎村的,刀鞘雕龙刻凤,刀把精致玲珑,刀刃锋利无比。”他又指着另外一把刀对记者说:“这种藏刀产自拉孜县。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来制刀的钢质非常好。”

盛产藏刀的拉孜县孜龙村和谢通门县卡嘎两村,如今在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而藏刀从最初零星生产的家庭作坊到如今按照市场需求规模化生产,不仅给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生产藏刀的农牧民增加了现金收入。

孜龙村一位制作藏刀的人说:“旧社会的,打铁的人被视为是最下等的人,喝酒都要有自己的杯子,不能象别人十几个男人在一个杯子里畅饮。可如今不同了,藏刀已经成了很好的东西,很多人还得求我们帮着给他们做刀呢!这样我们不仅有了很可观的收入,而且也没人再看不起我们了!”

面对市场给藏刀带来的极大空间,谢通门县在1999年,由县乡镇企业局牵头,成立了卡嘎民族工艺藏刀厂,申办藏刀生产许可证,召集全村藏刀生产技术较好的人员,形成了如今的拥有员工13人,固定资产12万多元的规模。而拉孜县在2001年,共销售藏刀3340把,销售额达到了近19万元。

全部是手工打磨、雕刻制作成的藏刀,很好地保留和继承了民族传统工艺的优秀技术。它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艺术性,赢得了国内外很多人士的青睐。但由于传统的加工技术比较落后,且不能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体系,因而面对市场越加激烈的竞争,藏刀生产有待提高工艺技术,制作成精美的装饰用品。

谢通门县的负责人普布说:“为了能使卡嘎藏刀占领区内市场,打入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发展全县的特色经济,我们将依据扩大规模、强化服务、机械处理、工艺求精、打出品牌、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发展卡嘎藏刀厂。”

他说,将卡嘎藏刀厂升级为卡嘎藏刀责任联合体,采取工厂+个体户的方式,将原有的13名员工增加到25人;引进设备,购买电动砂轮机和钢板切割机、打孔机等,把原先的一部分手工制作变成机器运作,而关键的工艺加工仍由手工完成,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力争实现年产值100万元。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还准备增添藏刀的品种,形成系列产品。把银制和铜制藏刀打制成5CM、8CM、15CM、25CM、30CM、50CM等不同规格的产品,根据顾客的需求,雕刻不同的花卉、龙凤等图案。”普布说。

如今,藏刀生产已经成了谢通门县和拉孜县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自治区和日喀则地区今年提出的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举措。在传统精湛的手工艺术品制作方法上,采用现代技术的支撑,的藏刀生产必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仲巴县:牛羊“踱步”出国门

地处西部边境的仲巴、萨嘎等县,充分利用边境线的优势,搞活与尼泊尔商人的贸易,从以前牛羊肉的出口,逐步发展到今天活畜出口,为牧民群众增加现金收入闯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仲巴县是日喀则地区唯一的纯牧业县,也是全地区最大的边境县。总面积459万平方米,天然草地面积4985万亩的仲巴县,积极利用边境线长、通商口多的优势,瞄准尼泊尔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畜牧业经济。

仲巴县县长次旺罗布对记者说:“草原畜牧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而国外市场前景好是我县大力发展外向型畜牧业经济的优势所在。只有控制存栏,加大出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加畜产品的商品率,才能让牧民增加现金收入。”

他说:“以前,牧民传统的观念是牲畜头数越多,就越富有,因而存在严重的惜杀、惜售现象。近两年来,通过我们加强对活畜出口的组织领导,鼓励牧民积极参与边贸交易,树立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益意识;在确保国家安全和边境局势稳定的前提下,与尼方商讨,尽量增加边贸市场开放的次数,延长开放时间,活畜出口数量逐年加大,牧民的现金收入逐年增多。”

据介绍,2001年,全县13个乡镇通过本县境内的五个边贸市场和普兰口岸,共出畜103887头(只、匹)。这其中,牦牛出口数为1047头,绵羊81868只,山羊20970只。2001年,全县出畜纯收入达到了2000余万元。

仲巴县一位牧民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出口牦牛在尼泊尔的平均价格为每头1500-1600元,成年公羊每只为220-270元,母羊为150-200元,这些价格均比国内价格高出30%以上。这样以来,一头牦牛出口至少可以比在国内出售多赚450-480元,一只公羊可多赚66-81元。

新经济发展特点范文2

文章摘要: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是管理会计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其理念将渗透到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使企业获得持久的战略竟争力。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具体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战略目标群体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新的法律的出台及原有法律的变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以及整个经济市场、自然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变动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二)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八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

(三)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其中经营业绩信息主要是指与收人、市场占有率、质量等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与生产率有关的数据;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数据;与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战略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关的数据;与知识开发和创新有关的指标;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与供货方的战略关系。(2)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具体包括揭示机会和风险;揭示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一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以及与计划的比较。(4)背景信息。一是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二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三是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5)竞争对手信息。具体是指: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分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一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完善

(一)技术方面

首先,技术革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革新速度的提高是与其传播速度的加快密切相关的。传播速度的提高起到了类似加速器的作用,促进了技术的不断更新。这种快速变化使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这样,新技术所能拥有的超额回报期缩短了,厂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而创新的方向和决策的做出,要基于对客户需求和竟争对手的战略分析,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更为及时的信息。

其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强调知识对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从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一方面,信息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信息收集、处理及传递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强,传统的”维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过于昂贵”的观点将会改变,建立并维护一个能同时提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的系统,将普遍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所接受。这种变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企业管理人员将更有机会和能力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人和知识要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将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使决策者确定是否对人力及技术进行投资,并评价所做出的人力及技术投资决策的投人一产出效率和效益。这些信息将要包括研究与处在同一技术革新方向的合作者或竞争对手的有关信息,并要结合分析决策前后客户需求的变化等战略信息,以判断投人是否有利于企业获取战略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方面

新经济发展特点范文3

[关键词]  熊彼特    经济发展   企业家   创新    生产函数   新组合 

    一、熊彼特的传奇经历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   1883-1950年),美籍奥地利(或捷克)人,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浪漫主义经济学家。是一位对社会科学各方面进行广泛研究,个人生活极其浪漫多彩的传奇学者。他有三个理想: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奥地利最伟大的骑手、维也纳最伟大的情人。他曾经是奥地利王国最年轻的教授;他曾经因图书 管理 员不让他的学生随便用书而公开与之决斗;当那些平庸的教职员们经常在一起聚会、狂欢作乐时,他却浸沉在经济学之中,努力将它推广到欧洲大陆,并建立了经济计量学框架。熊彼特写过许多经济学、 社会学 及 历史 方面的书,而他最喜欢的还是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是他早期成名之作。熊彼特在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并且一直享有盛名。此书最先以德文发表于1912年(据保罗·萨缪尔森,应为1911年),修订再版于1926年,数年后又重印了德文第三版。1934年,以德文修订本为依据的英译本,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46卷。本书的中译本即据此本译出。笔者是2000年在北京大学进修时接触这本书的,并被他的观点和论证所打动。 

    1883年,熊彼特出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今捷克境内,故有人又把熊彼特看作美籍捷克人)特利希镇的一个织布厂主的家庭。他幼年就学于维也纳的一个贵族中学;1901-1906年就学于维也纳大学,攻读 法律 和经济,乃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庞巴维克的及门弟子。当时他的同学好友中有后来成为奥地利社会 民主 党领导人物的奥托·鲍威尔,以及后来成为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第二国际首领之一的希法亭。后来转到世界经济学的中心之一“奥地利学院”,今天这所学院仍然推崇资本主义的自由制度。此后他游学伦敦,就教于马歇尔;终生他高度推崇洛桑学派瓦尔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熊彼特曾执教于奥国的几个大学。1918年,他曾一度出任考茨基、希法亭等人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社会化委员会”的顾问;1919年,他又短期出任由奥托·鲍威尔等人为首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参加组成的奥国混合内阁的 财政 部长。1921年,他弃仕从商,任民营比德曼 银行 行长,1924年银行破产,他的私人积蓄不得不受牵连而用于偿债。1925年,熊彼特又回到学术界,先应邀拟赴日本任大学客座教授,但不久改赴德国任波恩大学教授,直到1931年又短期访日讲学。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1950年初逝世。熊彼特迁美后,尽管深居简出,但仍积极从事学术活动:1937——1941年任“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48-1949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如果不是过早去世,他还会担任预先商定的即将成立的“ 国际经济 学会”第一届会长。 

    从熊彼特的上述学历和经历可以看出,他一方面直接承袭了西方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的衣钵;另一方面又与第二国际首脑人物、社会民主党人有过密切的关系。这些渊源,对于了解熊彼特的 哲学 观点、 政治 见解和经济学说的形成及其特点,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创新理论”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作为副标题,涉猎范围可谓极其广泛。但是书中最具特色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所提出的“创新理论”。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第二两章最为重要,从静止状态的“循环流转”到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特别是第二章对经济发展,包括从“企业家”的特点和功能、“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的涵义和作用,直到资本主义的产生,熊彼特都作了开创性的精辟的论述,既是理论上的探讨,也是历史发展过程的概述。第三、四、五各章则进一步分别阐述了信贷与资本,企业家利润,以及资本的利息。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创新理论”就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在书中,熊彼特首先用静态方法分析了“循环流转”,假定在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所谓“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企业家”。没有“创新”,没有变动,没有发展,企业总收入等于其总支出,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资”,因而不产生利润,也不存在资本和利息。生产过程只是循环往返,周而复始。这实际上是一种简单再生产过程。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即使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资本家照样能获得利润,掠取剩余价值。可是在这里,熊彼特却否认了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所存在的剩余价值剥削及其转化形式利润和利息。 

    然后,熊彼特从“动态”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创新”和资本主义。他在这里通过引进“企业家”和“创新”而导出了资本主义。这些内容就是书中第二章所阐述的“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也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本体。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也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言的。 

    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 市场 ;(4)控制原 材料 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按照熊彼特的看法,“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从来不是静止的”。他借用生物学上的术语,把那种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的这种过程,称为“产业突变”。并说“这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应特别予以注重。”所以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新组合”、“经济发展”,都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离开了这些,就没有资本主义。在这里,熊彼特虽然强调了生产技术革新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用了“变动”和“发展”的观点。 

    在熊彼特看来,所谓资本,就是企业家为了实现“新组合”,用以“把生产指往新方向”、“把各项生产要素和资源引向新用途”的一种“杠杆”和“控制手段”。资本不是具体商品的总和,而是可供企业家随时提用的支付手段,是企业家和商品世界之间的“桥梁”,其职能在于为企业家进行“创新”而提供必要的条件。 

    接着,熊彼特又分析了“企业家利润”及“利息”的产生。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只有在实现了“创新”的“发展”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才产生利润,才有资本和利息。这时,企业总收入超过其总支出;这种“余额”或剩余,就是“企业家利润”。在熊彼特看来,这是企业家由于实现了“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

应得的合理报酬”。 

    关于“利息”的形成,熊彼特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利息实质上来自“剩余价值”或“余额价值”。在正常的 经济 生活里,除了上述“余额”或“剩余”外,没有别的东西能产生利息。而这种“余额”或“剩余”,如前所述,乃来自“创新”所引起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循环流转”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没有“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就不会有利息。第二,“发展”带来的“余额”或“剩余”价值,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家利润;一类是同“发展”本身相联系的结果。显然,利息不能来自后者,因此,利息只有来自也必须来自“企业家利润”。利息便是从这种报酬中支付的,如同对利润的一种“课税”。第三,在一种通行“交换经济”也就是“商品经济”的 社会 里,利息不是暂时的,而是一种永久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利息理论上,熊彼特的“创新”和“制度”利息论则与他的老师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大相异趣。他们师生二人,也曾为这一问题有过多次为 经济学 界所注目的争论。姑不论两人的论点谁对谁错或两者皆错,这种争辩的精神却颇有可取之处。

   三、熊彼特的“多层次”商业周期理论

    

    在本书最后第六章中,熊彼特运用他的“创新理论”分析了商业周期的形成和特点。熊彼特认为,由于“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的出现,不是象人们按照“概率论的一般原理”所预料的那样连续均匀地分布在时间序列之上,而是时断时续、时高时低的,有时“群聚”(即“成组”或“成群”),有时稀疏,这样就产生了“商业循环”或“商业周期”。同时,在 资本主义 的 历史 发展过程中,“创新”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因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有大小、长短之分,这就形成了周期的升降起伏波动。

    但是这里需要指出,到1926年《经济发展理论》德文修订再版时为止,熊彼特尚未发展到“多层次”的“三种周期”理论;当时他的心目中所考虑的,主要也还是为期大约9年到10年的“尤格拉周期”,也就是仍为单一的商业周期理论。不过,熊彼特当时已经表现出对他自己的商业周期理论不甚满意的情绪。他在本书第六章 “商业周期”的开头就写道:“关于危机的理论,更正确地说,关于经济重复变动的理论,甚至还不象已经阐述了的关于企业家功能、信用、资本、货币 市场 、利润和利息等理论那样,有一个对主题比较令人满意的表述。”他又写道:“我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只是一个骨架;我自己所许诺的彻底研究尚未完成,而且按照我的工作计划,象这样的情况还要持续一段长的时期。”直到1939年,熊彼特的英文两大卷,共1100余页的《商业周期:资本主义过程之理论的、历史的和 统计 的分析》(简称为《商业周期理论》)一书,才在美国出版问世;完成了他的颇具特色的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多层次的“三个周期”理论。但是还必须指出,在此以前,也就是本世纪30年代初期,熊彼特对于商业周期理论已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构造端倪。尽管在1934年3月本书英译本出版时,他并未对第六章作任何改动,但在一年之后即1935年5月,他却在美国《经济统计评论》杂志上发表了“经济变动的分析”一文,已经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多层次的“三个周期”理论的主要轮廓,这可以说是后来两大卷《商业周期理论》的雏形。为了让读者对商业周期理论有一个基本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编译者将熊彼特的“经济变动的分析”一文,译成中文,作为本书的“附录”一同发表。读者如果将“附录”和第六章结合起来阅读,就可以获得熊彼特“多层次”商业周期理论的概貌。

    从附录“经济变动的分析”一文可以看出,熊彼特的“多层次”商业周期理论,是综合了前人的论点、加上自己的见解而融贯形成的。他首次提出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长、中、短“三种周期”的理论。

    第一种是经济“长周期”,或“长波”,又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由俄国经济学家尼古拉·d·康德拉季耶夫于1926年首先提出,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每一个周期历时50年或略长一点。在这里,熊彼特沿袭了康德拉季耶夫的说法,把近百余年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进一步分为三个“长波”,而且用“创新理论”作为基础,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和它们的应用,以及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各个“长波”的标志。

    “长波”i——从大约1783年到1842年,是所谓“产业革命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专指第一次“产业革命”。

    “长波”ii——从1842年到1897年,是所谓“蒸汽和钢铁时代”。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到的蒸汽是与上一时期的技术发明有连贯性的。

    “长波”ili——从1897年到二十世纪20年代末首次提出“长波”理论为止(当时这个“长波”尚未最后结束),是所谓“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

    第二种周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均大约9年到10年的资本主义商业周期,又称“尤格拉周期”,由法国的克莱门·尤格拉于1860年提出。在三种周期中,这一种是提出最早的。

    第三种是平均大约40个月(将近三年半)的所谓“短周期”或“短波”,又称“基钦周期”,由美国的约瑟夫·基钦于1923年提出。

    熊彼特还宣称,上述几种周期并存而且相互交织的情况,正好进一步证明了他的“创新理论”的正确性。因为在他看来,从历史统计资料表现出来的这种周期的变动,特别是“长周期”的变动,同各个周期内的生产技术革新呈现着相当密切的关联。概言之,一个“长波”大约包括有六个“中程周期”,而一个中程周期大约包含有三个“短波”。熊彼特本人也认识到,除了“长波”外,很难就“中程周期”,更不能就“短波”,具体地指出某一个周期的上升波动是和某一种 工业 的发展或某一种生产技术的革新有关联的。

    熊彼特的关于商业周期的思想观点和各个周期的具体内容,在1939年出版的他的两大卷《商业周期理论》一书里,有更加广泛的描绘和详尽的发挥。

    四、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或者说他的“创新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熊彼特非常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并把这种“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看成是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的特征;因而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既没有资本主义的产生,更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看法颇有其可取之处。因为我们知道, 马克思主义 政治 经济学从来就重视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来就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革命的最活跃的因素。这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即使对于 社会主义 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也仍然应该是这样。

    第二,在分析中熊彼特极力强调“变动”和“发展”的观点,强调并采用了历史的方法;同时认为“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一种变动,从而又强调了社会经济制度“内在因素”的作用。这在西方经济学的传统中,是不多见的。

    第三,熊彼特还非常强调和重视“企业家”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把“企业家”看作是资本主义的“灵魂”,是“创新”、生产要素“新组合”以及“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这在西方经济学的传统中,也是不多见的。

    西方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早在二十世纪40年代就说过:“现代正统经济学家,在他们的系统理论分析中,从不试图分析[资本主义的]演进过程。这点可说已成定论。但有一个重要的例外,那就是熊彼特,他的《经济发展理论》是在这方面离开传统标准的一个突出代表。”特别是传统的庸俗经济学,从不涉及生产方法的变更,而他们所说的“经济发展”,

主要甚至完全是指 人口 、资本、工资、利润、地租等等在数量上的逐渐变迁。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则在于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来解释 资本主义 的基本特征和 经济 发展过程,以图把 历史 的发展和理论的分析两者结合起来。

    斯威齐接着又指出:“熊彼特的理论与马克思的理论具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在概括地指出两者的相似之处以后,他又说“对于熊彼特理论的简要概述足以表明,对于他,如同对于马克思一样,都把生产方法的变更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特征。”但是斯威齐立即又着重指出:“尽管熊彼特的上述观点同马克思的观点存在着某些明显的相类似之处——对于这一点熊彼特自己也清楚地认识到——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根本的理论上的差别。例如,在熊彼特那里,就没有‘产业后备军’的分析;他对劳资关系的分析和处理,亦完全不同于马克思。”熊彼特自己在本书中也说,他的结构只涉及马克思研究范围的一小部分。

    关于熊彼特和马克思的渊源问题,熊彼特的夫人伊丽莎白曾经写道:“马克思在1883年逝世,这正是熊彼特本人和他所论述的十大 经济学 家中最年轻的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诞生的一年。熊彼特和马克思有一共同之点,那就是关于经济发展过程的看法。在他自己的《经济发展理论》里,熊彼特试图提出‘关于经济变迁不单是决定于推动经济制度从一个均衡到另一个均衡的各种外在因素的纯粹经济理论’。在这一著作的日文版的绪言里,他说:‘读者可能会立刻明了的一点,’我在开始时是不清楚的,即这一概念和这一目的(指熊彼特自己的)是和构成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基础的概念和目的完全相同的。”实际上,马克思之所以有别于同时代或前代的经济学家,正是因为他认为经济发展的特定过程是经济制度本身所产生的这一看法。在任何其他方面,他只是采用或修改李嘉图经济学的概念和命题;但是被放在次要的黑格尔背景里的经济发展概念,却完全是马克思的创见。可能正是由于这一点,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家才又都折回到他这里来,尽管他们可能发现他有许多可以批评之处。“我们认为,在这一重大的共同点上,熊彼特很可能于无形中受到过马克思的影响。但毕竟由于世界观和立场不同,因而用伊丽莎白·熊彼特的话来说,就引向极不相同的结果:它使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而使熊彼特成为资本主义的热心辩护人。”(斯威齐语)

    我们暂且不论熊彼特是如何受到马克思学说观点的影响,也不论他所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如何,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或“创新理论”中的上述几个观点,如强调生产技术革新和生产方法变革的观点,强调变动和发展的观点,强调经济制度内在因素的观点,强调企业家创新功能的观点,无疑仍然是正确的。这对于我们今天进行 社会 主义 的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实际上,熊彼特的商业周期理论是他的“创新理论”的一种运用;是他综合了以前和同时代的经济学者根据对历史 统计 资料的分析而得出的长短不同的经济周期理论,并以“创新”作为中心线索,从而形成的长、中、短“多层次”的“三种周期”理论。这种理论本身,原是来自实际资料的一种分析概括,因而可以提供我们作为研究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和经济运行过程的参考。

新经济发展特点范文4

对政治经济学从学好用好到必修课的系列论述,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运行显著地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轨道,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新情况新问题愈加凸显。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临的重大课题。2014 年7 月,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提出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的新要求。强调学好用好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这里提到的各级党委和政府经济发展规律能力和水平这样一些关键词表明,是从治国理政的高度论述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2015 年11 月,在规划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关口,在主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论为主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 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的重要论断,从必修课意义上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强调指出: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的这些论述,是制定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指向。

从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到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修课,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理论指导意义的肯定。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必修课,在根本上也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经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发展的理论形态,具有显著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思想特色。

1956 年,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时,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始创之作。在准备《论十大关系》讲话的调研中,毛泽东同志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的重要思想,确定了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的原则和方向。他提出: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了。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他指出: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进行第二次结合过程中,《论十大关系》和之后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的一些独创性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了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从进行第二次结合的根本原则上,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正确道路确定和战略思想制定上的作用和意义作了深刻阐释。

1984 年,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转折时期,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同志认为,这一《决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是适合于当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的新话,这些新话给人以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初稿的印象。这一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邓小平同志认为: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从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从进行第二次结合历史进程中,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新成就及其必修课的作用和意义作了重要论述。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其起源和延伸上,就是以中国实际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联系起来为基础的,也是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的。在战略思想意义上,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就是以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的探索为主题和导向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这也是提出必修课思想的历史根据和理论基础。

2016 年7 月,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再次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要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指导实践到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从加强研究和探索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上,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则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和思想特色。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原则,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施的重要目标和重大课题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的重要思想,其中最为要紧的重大原则就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对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重大原则做出多方面的论述。从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意义上,他提到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关系上,他提出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从治国理政的战略全局上,他提出我们讲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这就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关于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重大原则的思想,充满着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刻意蕴。

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治国理政的高度阐释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的聚焦点和着力点,也成为他丰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强调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当代意义做出新的判断;他强调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使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成为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在新常态经济大逻辑中,提出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的思想;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中,他又提出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的思想。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体制运行方式的总体整体的结合上,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研究的视界,丰富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也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四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改革目标模式时就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已经成为最近2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遵循,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具创新性的理论观点;而市场经济体制如何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题。

这一结合起来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背景下,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与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结合,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结合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 在这一结合起来的问题上,公有制经济也好,非公有制经济也好,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但是,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最不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错误的。

二是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在这一问题上,同样要讲辩证法、两点论,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也不是简单地让市场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问题,而是统筹把握,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强调的辩证法两点论,关键就在于要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从理论上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这一定位,是以中国的经济事实和经济改革实践为依据的,是对这一实践经验的理性提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题的重要呈现,是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新发展,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

提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新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相连、结为一体的思想特色。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新发展,凸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根本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立场,深化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观点。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新发展,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理念,这就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的第一动力内在要求必要条件必由之路和本质要求这五个方面紧密相连、相互着力,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一整体统一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统一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新的回答,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新发展,开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整体研究的视野,深化了治国理政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整体理论上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系统理论中强调,要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我们的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在这两个基本问题上的新阐释,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新经济发展特点范文5

关键词:阜南;特色经济;发展

“十三五”期间是阜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决胜期,也是阜南实现富民强县的战略机遇期。阜南作为皖西北贫困县,如何缩短与安徽省发达县差距?本调查组认为阜南应立足特色产业,发挥后发优势,抢抓政策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阜南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1.1阜南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作为农业大县,阜南近年来初步形成了“县有特色产业、乡有特色基地、村有特色产品”的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体工作中,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特色农业规模扩张,去年新增规模流转土地4.87万亩,完成计划的162%,其中由蔬菜、黄梨、中药材等规模种植大户流转2.2万亩。创建示范园区,搭建特色农业发展载体,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示范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县级农业示范园,目前12个建成并通过验收。创新循环农业,拓宽资源化利用途径,新建循环农业示范点41个,涌现出地城的“猪-沼-电”、会龙的“猪-沼-菜”等种养循环典型,田集、许堂等乡镇建立了梨园养鹅模式,柴集、龙王等乡镇建立了林下养鸡模式,鹿城镇开展了秸秆堆沤腐熟加工有机肥等。会龙、赵集、公桥、王店等乡镇突出辣椒特色,实施棚型改造、延迟上市时间,种植效益倍增;郜台、鹿城、洪河桥、龙王、苗集、段郢、田集等乡镇引进种植黄(红)皮杞柳、冬桃、早中熟梨、优质葡萄等新品种,使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洪洼多个乡镇发展茭白、芡实、莲藕等水生植物规模种植,亩均产出显著增加。阜南特色家庭农场159家、专业合作社238家,特色企业发展到55家,农产品加工值74.3亿元。柳木文化、纺织服装、机械电子三大产业实现产值127.8亿元,增长19%。特色经济开发区新增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实现全部工业产值156亿元。黄岗、会龙等5个特色经济乡镇工业园入驻企业110家,完成全部产值30亿元。具有淮河特色王家坝湿地公园成功晋升部级,公桥阮城等一批生态旅游村建设有序推进。全年接待旅客51.5万人次,旅游收入6986.5万元。

1.2阜南特色产业发展的特点

从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阜南县的特色产业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特色经济建设力度加大,经济发展明显加快。近年来,全县各部门对特色经济发展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引进项目、加大投资作为发展特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积极抢抓省、市发展机遇,坚持“外引、内合、上联”,“投入、建设、管理”,两手都要硬,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16年,全年实现招商到位资金124亿元,增长30%。确定各类重点项目98个,已实施79个,完成投资62.6亿元,增长25.7%。成立“阜南县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中心”,通过转贷通、助保贷、政银担、税融通等融资平台为企业贷、转、续贷款10.4亿元。二是特色经济工作稳步前进,特色农业经济进步明显。阜南各级部门不断强化特色经济基础地位,完善各种惠农强农政策。全县以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化、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搞活农村特色经济为首要抓手,创新发展休闲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培育新型特色经济主体,推动特色农业和农村特色经济稳步发展。按照转变方式、提质增效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总产值94.5亿元,增长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500元,增长10.5%。突出地方特色。种植蔬菜51万亩、杞柳6万亩、黄梨3万亩、食用菌1.5万亩。发展适应性农业。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群众意愿,变对抗为适应,积极发展适应性农业。尤其是蒙洪洼地区要围绕“水”字做文章,重点发展“五水”农业。新增5000只规模养殖水禽大户20户以上、规模养殖场60家,规模养殖比重达76%。完成造林1.8万亩,建设森林长廊50公里,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打造休闲农业。坚持以生态、科技、文化为主题,大力发展集生态、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重点打造“两区五园”,并以此为引领,不断提高全县农业整体效益。促进加工转化。抢抓国家粮食局对口帮扶机遇,大力发展粮食经济,积极推进柳编、粮油、肉类、果蔬、板材五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5~7家。新增规模流转土地3万亩以上、百亩以上土地流转大户200户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0家、家庭农场100家。深入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高标准农田治理。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机总动力增长5%,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三是基础条件逐步改善,特色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全年完成路、水、电“三网”建设投资17亿元。新建改建路网542公里、危桥26座、安保工程79公里,完成投资9.1亿元。沿淮公路、S256改建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G220、S305改扩建工程完成初设批复等前期工作。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基本完成。水网方面,完成各类水网建设工程投资4.6亿元。新建改建洪河分洪道右堤道路33公里,更新改造泵站19处、加固小水闸20座,新建水厂3处、改扩建9处,解决14.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荣获全市特等奖、全省“江淮杯”一等奖,分别赢得省、市水利工作现场会在阜南召开。电网方面投资5.3亿元,当年完成3.3亿元,单县电网投资额全省第一,1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投资超过前五年总和。完成35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1座、自动化综合整治4座,到户改造18万户。

2阜南特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阜南特色经济开发起步较晚,欠发达的县情特征十分明显。阜南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70亿元,但是特色农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开发的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商品率低。从总体特色农业特点来看,农业品种结构相对单调,高附加值的农作物比例较小,而特色养殖业从总体来看多以小规模的家庭养殖为主,集约化程度低。另外一些特色农业资产少,产品单一,竞争无序,形成不了合力。对内不能形成牌子,对外够不成竞争。精深加工品种少,初级产品加工多,科学技术含量低,特色农业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意识不强,产业难以做大做优。在众多的特色农产品中,仅有晚秋黄梨、小白沙花生、田集萝卜、会龙大椒四个品牌。特色农业龙头带动乏力,产销链条存在空隙。在全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中仅有郜台板鸭、会龙蔬菜、黄岗黄梨、公桥草莓等几个小规模农业在带动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上的龙头带动能力显然不足。另外在农产品外包装上存在着短板,与高档次产品包装有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阜南县农特产品的品味和增值,从而影响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

3对阜南特色经济发展的思考

(1)促进特色农业经济发展,首先要改变固有的农业发展理念、提升特色经济发展思想上来。坚持以抓中心工作的理念抓特色农业,围绕“特色”做好现代农业大文章,力争在特色、规模、效益上狠下功夫。把特色农业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放在市场上。首先,要以市场为基础,优化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优秀”的原则向特色、品质、效益上发展,以增加市场占有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改变特色农产品发展上无序的状态,用更多特色优质的产品去挤占省内外乃至国际市场。其次,要通过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合理优化配置资源。通过资金投入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入特色经济的发展中来;充分利用我县的交通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征的水生蔬菜、水产、水禽、水稻和耐水作物“五水”种植、养殖业。最后,要尊重市场规律,为特色经济生产经营者服务好。作为政府部门要改变以前行政命令的方式抓生产,上规模,转变为分析市场、研究市场,注重搞好市场调查、分析、预测、预报,为特色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减轻市场风险。(2)发展壮大品牌,依赖市场,把特色品牌做大做强。一是树立品牌意识。特色农业产品牌在特色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要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意识,严把质量关。加大科研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品牌在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提供优惠政策,精心培育特色经济,着力打造特色品牌。要建立健全品牌战略实施机制,开展质量品牌培育。加大对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政府出台优惠的产业政策,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三是要重视培养和使用专业技术人才。首先是要加大农村人才市场的培育,为农村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在职业中学或劳动力培训机构开设农村实用技术专业班,把他们培养成有文化、会管理,有技术、懂经济的农村新型劳动人才。其次是要重视人才的使用,为乡镇选拔科技副乡(镇)长、科技专干,建议对科技干部实行岗位津贴,并在年度考核中列专项考核,对优秀的科技干部进行奖励、提拔使用,对不称职的取消岗位津贴。最后是鼓励干部、职工参与农业品牌战略,对取得成果,有重大贡献的干部实行重奖,提拔重用。(3)扶持特色重点产业,提升特色经济竞争力。一是建议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实施精准投入。向特色农业品牌企业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投入资金专款专用。结合美好乡村建设,采取贷款低息、创汇补贴等方式扶植重点企业发展。通过在建设用地、税费、用电等方面享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对新成立的特色农业品牌企业给予扶持,集中一切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把品牌做好。二是建议改革重点企业机制,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重点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例如黄岗柳编、苗集黄梨和郜台板鸭等企业,组建以特色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集团开发公司。三是优化特色品牌企业发展环境。改善企业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产品流通不畅的制约。减少政府服务的程序,为这些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政府保障。总之,阜南特色经济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和社会应给予大力支持,只有这样阜南经济社会才能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促进阜南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魏敏.基于主体功能区定位的衡山县特色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研究[J].经济师,2016(02).

[2]张冠华.桂东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和新思路[J].湖湘三农论坛,2011(00).

新经济发展特点范文6

楼宇经济是以楼宇为主要载体的经济形态,作为近年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和理论界的关注。楼宇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处于工业发展平台期、调整期的**来说,发展楼宇经济意义更为重大,是事关科学发展观全局,事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大关和“两个率先”(率先迈入发达城市行列,率先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目标的实现,事关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全局的重大抉择。

一、概念界定

(一)业态

业态(TypeofOperation),是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概念。它首先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一般认为,“业态”就是“零售商业形态”,是指具有相同经营方式和相同经营技术、方法的零售商业机构的集合,具体包括百货店、超市、便利店等。

本规划所称业态是广义的概念,是指产业形态。所谓产业形态,就是指人们对于产业所能感知出来的所有状态、样式和特征等。产业所表现出来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使用形态、价值形态、知识形态、资本形态、虚实形态等。其中最基本的是使用形态,即从产业所能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用途来划分不同的产业形态。

(二)楼宇经济业态

楼宇经济是以楼宇为主要载体的经济形态。就**来说,作为楼宇经济载体的楼宇主要有商务楼宇、商业楼宇、科研楼宇、标准厂房、城市综合体、保护建筑和农居SOHO等七种。

所谓楼宇经济业态,是指楼宇经济的产业形态。楼宇经济的不同产业形态构成了楼宇经济的多种业态门类。对楼宇经济的产业形态的规划研究,有助于提高政府制定和实施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时的针对性和政策的有效性。

(三)楼宇经济业态门类

楼宇经济业态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类,按使用形态,即产品或服务的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商贸、金融、商务等;按价值形态,即在产业价值链中位置可以分为总部经济、研发经济、呼叫经济等;按资本形态可以分为本地资本、外地资本,货币资本、人力资本等;按虚实形态可以分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抑或是两者相融的虚实经济。

本规划主要从楼宇经济的使用形态出发,并依据《**市20**—20**年现代产业体系分类及发展导向》构建**“2+1”(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楼宇经济业态体系。

二、经验借鉴

(一)国际大都市

1、纽约:美国的经济中心,也是国际经济、金融中心,被视为都市文明的代表,其城市经济发展主要特点:①服务业规模持续增长。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生产者服务业的带动下,服务业逐渐占据统治地位。②制造业在转型中发展。制造业的比重虽然下降,但仍然是美国第三大工业中心,以服装和出版业等都市工业最盛,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业中心之一。还针对制造业出台保护性政策,保护并激励工业空间供给。③产业集聚现象明显。产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功能核心区,以华尔街为中心的金融贸易集群,以第五大道为中心的商业区,以及中城的商务区、钱伯斯和休斯敦之间的高楼工业区、西区的妇女时装中心等。

2、伦敦:欧洲最大的经济中心,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其城市经济发展主要特点:①金融、房地产、商业占主导地位,休闲服务业、创意产业等发展迅速。共有277家外国银行在伦敦设立分行或子行。能够与制造业很好互动的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支撑了制造业的档次。②服务业集聚发展。服务业多点集聚发展是伦敦服务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有国际商务与金融核心区域伦敦金融城,也有英国零售和戏剧中心伦敦西区。③以都市型工业为主导。工业总量比重低,但仍然是英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印刷、机械制造等具有很高水平。其中印刷出版业占整个工业产值的1/2强。与英国其他城市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明显高,高技术工作岗位超过一半。

3、东京: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其城市经济发展主要特点:①多层次、网络化发展特征明显。构建了“多核多圈层”结构,由市中心区、8个副中心区、9个特色新城组成完整体系。②总部经济十分发达。在日本的外资企业,约75%将总部设在东京,是拥有500强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③生产者服务业发达。金融贸易商业所占比重相对要少,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者服务所占比重较大,突出的是产品研发部门。④交通驱动作用明显。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东京西郊新宿建成了与东京都内所有地铁相连接的巨大交通枢纽,使新宿在经历城市边缘区、综合交通枢纽后成为日本规模最大、现代服务产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

4、香港:亚太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其城市经济发展主要特点:①阶段性特征明显。近100多年来经历了从贸易转口港、工业化经济到多元化经济、服务经济的转变。②服务业发展迅速。内地的改革开放为香港各项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商机,特别是在贸易、货运、仓储、金融、法律及会计等方面。③制造业相对稳定。印刷出版业和服装业是香港最主要的两大工业。尽管制造业在香港经济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是利用内地的外包加工服务,近年香港的制造业表现较为稳定。④总部经济发达。超过3200家国际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亚洲区总部或办事处,主要从事批发零售、贸易、中介服务、金融、制造业、运输及相关服务等。

(二)对**的启示

1、强调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产业的过程,就是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壮大过程。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是国际大都市实现对外影响与控制的方式与主要途径。从纽约、伦敦等城市都可以看到,直接服务于制造业的生产者服务业强劲增长,成为促进城市就业、带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尤其是金融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繁荣是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对于正处于城市化、国际化进程中的**来说,发展楼宇经济必需重视提升服务业的层级和国际化水平,要加快现代服务业态发展。

2、做精做专都市工业。在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对于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制造业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都有明显的下降。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国际大都市在某些制造业上依然保持很强的竞争力,伦敦的印刷出版业,纽约的服装业等都是这样。这些适合在城市空间生存的都市型工业仍然在国际大都市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于**来说,在主抓服务业态的同时,要结合**产业实际特点鼓励发展一批具有占地少、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等特征的**特色都市型工业,并且做精做专。

3、明确多核化发展格局。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都表明,城市发展要经历城市功能的形成期、成长期、分离期和城市体系群的形成期。这四个时期的变化过程就是由单核向多核的过渡。**在发展楼宇经济过程中应着重审视老城区各商圈之间、新城和老城之间、各新城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重点发展区块的功能地位及其楼宇经济发展的主导业态,促进其加快发展。

4、制定集聚发展战略。集聚能够带来资金雄厚、人才众多、专业化水平高、创新环境优越等多方面的优势。在纽约、伦敦与东京等城市商务、金融、科技服务等服务业的集群化特征明显。以纽约为例,90%以上的金融和85%的商务服务业都集中在曼哈顿地区。**发展楼宇经济必须十分重视集聚区的建设,分析集聚的文化、交通、产业、人才因素,注重集聚区整体品牌形象设计,制定集聚发展战略。

5、鼓励业态多元化。从多数城市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业态发展经常会超出大家的预计,人们往往无法准确预见到哪些业态能在未来得到繁荣发展。国际大都市也都是经历过一个业态多元发展的阶段后逐步确认主导业态。**在发展楼宇经济时要更着重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制定的产业扶持政策尽量能有更宽泛的支持范围,而不是仅仅针对特定行业或企业。

6、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国际大都市的成长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源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纽约、伦敦、东京和香港等国际性大都市都首先是一国或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然后才能在对外经济联系中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伴随着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成就了这些国际大都市。**在通过选择主导业态、促进业态集聚等发展楼宇经济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在**都市经济圈、长三角区域的中心城市地位。

三、现状与形势

(一)业态现状

改革开放**年来,特别是近年产业升级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楼宇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年市区税收在**00万元以上的楼宇有65幢,创造税收达69.5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倍和4.5倍。楼宇经济在业态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1、服务业态初具规模。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引擎。20**年至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1**3亿元增至2213亿元,增长11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43%增至46.3%,年均提高0.825个百分点。从2007年开始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总量及比重首次超过工业的历史性跨越。20**年服务业增加值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57.7%;服务业实现税收452亿元,占全年财政收入的比重达49.7%。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20**年,**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增长17.6%,高于全市GDP增速6.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12.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动漫产业发展尤为喜人,在20**年度全国各城市动画生产排行榜上,**超过广州、上海从2007的全国第四位跃居为第二位,有四部作品还位列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34部国产优秀动画片。

3、业态结构逐步优化。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2005年至20**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仓储、邮政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由33.2%降至31%;金融业、信息服务和软件业、中介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态发展迅速,正逐渐改变传统服务业占较大比重的偏低层次业态结构。目前,**拥有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近200家,金融总量位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之后。

4、业态集聚已成雏形。从区块层面上,已基本形成黄龙商圈、武林商圈、庆春商圈、湖滨商圈等商贸、商务集聚区,庆春路、延安路沿线的金融服务集聚区,以及一批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业园区或基地。特色楼宇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有中介服务机构聚集的商务楼宇嘉华国际、三新大厦,有税收超亿元的商业楼宇**大厦、标力大厦,有信息服务专业楼宇东软创业大厦等。从各城区的比较来看,上城区、下城区的业态集聚水平相对较高。

尽管**的楼宇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对照国际大都市和建立“3+1”现代产业体系目标,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问题:一是业态质量亟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品牌化、规模化的国际知名中高端服务机构不多。二是部分潜力特色业态存在“先天不足”,如文创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且高端人才缺乏。三是楼宇经济各业态之间的结构还不太合理,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中介服务业等业态发展不够。四是作为楼宇经济载体的楼宇的建设规划尚需进一步细化,特别是中心城区的老楼宇更新提升的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缺乏承载高端服务机构的商务楼宇。五是各城区对都市工业发展缺乏全面的认识,对都市工业楼宇的开发建设重视不够。

(二)面临形势

城市经济的发展或多或少会受制资源约束、环境保护、城市扩张、国际环境、重大项目的实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楼宇经济的未来发展也正面临着这些因素的作用。

——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倒逼楼宇经济加快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制约越来越严重。楼宇经济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特点和现代服务业具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特性,迫使**要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态为主的楼宇经济。

——区域产业转移加快,为楼宇经济提供发展机遇。正积极推进的“退二进三”和服务业的跨国转移,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的楼宇经济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全力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加大楼宇经济的发展步伐。

——城市发展所处阶段,对楼宇经济发展提出要求。**已经进入了人均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力争突破2万美元和率先迈入发达城市行列、率先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的阶段。实现突破“2万美元”和“两个率先”对楼宇经济和具体业态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城市发展方向调整,为楼宇经济发展扩展空间。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东扩、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方向,为**发展楼宇经济、充实楼宇经济业态提供了巨大潜力。

——新城和综合体建设,有利于促进业态更新整合。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明确要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做好“新城”和“城市综合体”文章,在市区沿钱塘江规划建设“十大新城”和一批城市综合体。新城和综合体将成为**发展楼宇经济的主战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楼宇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萧山国际机场、城际铁路、新东站、地铁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的建设,提高了**的交通可达性,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促进了商贸物流、金融等业态在相关节点的集聚,为楼宇经济发展的创造了条件。

四、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招商一批、管理一批、更新一批、建设一批、规划一批”的“五个一批”要求,围绕打造“两中心”(全国民营经济总部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目标,通过实施一体化战略对楼宇经济业态进行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层次提升,为全市拓展发展“新蓝海”、培育经济“新增点”,力争早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发展“三级跳”目标,率先迈入后工业化时代。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区联动。形成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的推进机制。市里对楼宇经济发展做出总体部署,负责规划、政策的制定和协调、考核等工作。城区负责各项具体工作,调动街道(乡镇)、社区(村)的积极性,市区联动、四级参与、形成合力。

2、坚持市场先导。遵循经济发展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充分运用市场的供求信号和价格杠杆,调节楼宇经济业态优化配置,促进楼宇经济业态良性运行,推进楼宇经济业态的能级提升和业态结构的不断优化,推高楼宇经济业态发展的内涵式动力。

3、坚持重点突出。在综合分析**楼宇经济业态现有基础和未来需求的前提下,明确**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着重扶持和发展的楼宇经济业态及其布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市场配置力、企业主体力“三力合一”的作用。

4、坚持统筹布局。摒弃遍地开花、见缝插针式的旧模式,着眼于规范开发、提高效益和增强竞争力,统筹业态布局、优化结构,实施重点区块、重点楼宇的重点业态开发的有序推进模式,从而推进全市楼宇经济业态的合理发展和布局。

5、坚持创新创业。鼓励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运用创新型理念,在楼宇经济业态招商、管理、建设、规划、服务等领域提出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以创新求发展,以创业促富民,努力开创楼宇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三)总体目标

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配置相结合,力争至2020年初步建立起层次完备、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2+1”(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楼宇经济业态体系,基本实现打造“全国民营经济总部中心”和“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

1、业态层次完备。引进和培育一大批中高端国际服务机构;吸引更多的大中型民营企业总部和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集团的区域性总部来**发展;电子商务等先进商业方式得到进一步推广;武林、黄龙、湖滨等成熟商圈的业态继续得到提升;高起点谋划钱江新城、创新创业新天地等新开发区块的业态体系。

2、业态结构优化。金融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态得到快速发展,其在楼宇经济中的比重得到不断提升。力争到2011年,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其中金融业占GDP比重达到10%;市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GDP比重达到18%。

3、业态布局合理。建成以“两轴两核”为统领,“六心十三区”的业态集聚区为骨干,特色楼宇、重点楼宇为支点的一体化、有机发展的楼宇经济空间网络;各业态之间、楼宇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之间的联动机制通畅、有效;各城区之间业态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服务业集聚区、都市工业区建设实现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

五、发展路径和业态选择

(一)发展路径

1、区域一体化:统筹兼顾、错位发展,形成有序分布的产业空间结构。错位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差异化战略与合理定位战略。各城区、重点区块应在努力分析各自现实条件、优劣势的基础上,对业态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以便都能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发展。主城、副城、组团、新城和综合体是**发展楼宇经济的主要载体,对他们必须站在全市的角度统筹兼顾、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核心功能区。市政府应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手段促进各城区之间的合理分工和协作,特别要关注对几个主要商圈、新城等的功能定位,防止出现业态同构化现象,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实现差异化和错位发展,最终形成全市范围内有序分布的产业空间结构。

2、区块一体化:“三步走”、集聚发展,形成高度浓缩的产业空间内核。从多元化、特色化到一体化的“三步走”过程,也就是一种或多种业态为追逐外部规模经济、创新效益、竞争效益而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的过程。集聚发展是实施“三步走”战略步骤的基础也是实施目标,能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先进业态提供条件。“三步走”的起点可以根据各区块的基础、定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基础较好和定位较高的区块可以直接从特色化、甚至一体化开始发展楼宇经济。**发展楼宇经济应在主要商圈、新城、综合体和其他重点区块,依据“三步走”的思路有序推进,通过培育或引进品牌化、规模化的企业,并依托这些企业形成高度浓缩的产业空间内核。

3、产业一体化:紧密关联、互动发展,形成紧密耦合的产业空间衔接。互动发展能够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依据市场规律而实现的产业互补、互利、互促的一种经济合作与竞争行为。这种竞合过程强调推动楼宇经济各业态的一体化发展,更重视楼宇经济业态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态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各城区在制定楼宇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产业扶持政策时必须结合当地的产业特点,促进不同产业的联动发展,促进制造与创造相互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科技、文化、人才相互支撑,实现多业态、多功能的互动和融合。在构筑产业链时还应考虑**在**都市经济圈和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地位,积极培育一批辐射能力强的楼宇经济业态。最终通过构筑合理产业链、促进不同产业互动发展,形成紧密耦合的产业空间衔接。

(二)业态选择

1、选择原则。发展楼宇经济必须坚持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围绕“两中心”的打造选择一批重点发展业态,支持整个楼宇经济协调健康发展。重点发展楼宇经济业态的选择应遵循:

——适合空间集聚,体现规模性。选择集聚能带来专业化分工、及时更新产品和提高品质等方面核心竞争力,发挥规模效益的业态。

——符合环境友好,体现低碳性。选择的业态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走环境友好的低碳型城市发展之路。

——促进社会稳定,体现外部性。选择有利于解决城市产业转型中工业企业纷纷外迁带来的就业、交通等问题的业态。

——代表业态方向,体现先进性。选择具有先导性、高度化、代表楼宇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的业态,引导区域经济发展。

——具有**特点,体现差异性。利用**在环境、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得天独厚条件发展具有**特色的业态。

2、发展要点。根据上述原则和《**市20**—20**年现代产业体系分类及发展导向》,构建“2+1”(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楼宇经济业态体系的发展要点如下:

(1)改造提升第二产业。改造提升第二产业的重点是: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中重化工业不适合成为以城市楼宇为主要载体的楼宇经济业态。因此,第二产业中楼宇经济的发展重点是: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的第二产业楼宇经济业态有:

——传统优势工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加工业、包装印刷等都市型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研发与制造业。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有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科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等十大门类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服务外包产业。第三产业中除了游览景区管理、交通运输中的部分门类外绝大部分都是楼宇经济。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楼宇经济业态有:

——旅游业:旅行社、文艺创作与表演、艺术表演场馆、娱乐业、住宿业等。

——金融业: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及其他金融活动等。

——商贸服务业: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

——信息服务与软件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数字电视产业、互联网经济产业、计算机服务、软件服务等。

——中介服务业: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知识产权服务、广告业、职业中介和其他商务服务等。

——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等。

(3)积极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的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行业大多属于楼宇经济业态。其中重点发展的楼宇经济业态有:

——信息服务业: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服务、广播电视传输、计算机系统服务等。

——动漫游戏业:动画和漫画、网络游戏等。

——设计服务业: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广告设计、工程管理及咨询策划业等。

——现代传媒业:印刷、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

——艺术品业:艺术品设计、制造及部分文化艺术活动等。

——教育培训业:职业技能培训、其他教育等。

——文化休闲旅游业:旅行社、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文艺创作与表演及部分文化艺术活动等。

——文化会展业:会议及展览服务、博物馆等。

(三)业态体系

根据上述业态选择,并依据**市现代产业体系分类构建**20**—2020年的“2+1”(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楼宇经济业态体系(见附表1)。列入本次楼宇经济业态体系的是今后**鼓励发展的楼宇经济业态。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市楼宇(总部)经济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好规划落实,制定年度目标,切实加强对楼宇经济业态的规划和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对各部门和城区的协调力度,建立完善市、区两级政府主要领导联系重点特色楼宇制度、成员联络制度、月度材料与信息报送制度、季度例会制度和年度考评考核制度等。“五个一批”工作的牵头部门和各城区要进一步落实专人,明确责任,抓好发展楼宇经济业态发展的相关工作。各部门和城区在定期报送各自负责领域楼宇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和工作进展的同时,要将楼宇经济的业态培育情况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上报,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整理后上报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

(二)强化规划控制

在《**市楼宇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市区楼宇经济空间布局规划》和《**市楼宇经济业态规划》的指引下,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打造充分衔接,通过以点带面,引导全市楼宇经济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升楼宇经济整体水平。加强规划宣传和引导力度,避免同质化造成恶性竞争。在确定楼宇经济各发展重点区块的功能定位后,各区要在本规划提出的楼宇经济重点发展业态基础上,对重点楼宇的业态进行深入研究。加强楼宇建设项目的前期研究,由市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对拟建楼宇项目的经营业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帮助业主提前规划楼宇主要招商业态及定位。对已建成招商的楼宇,现有业态和规划定位不符的,应逐步予以调整。

(三)发挥政策导向

尽快梳理目前已经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上市融资、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中与楼宇经济相关的政策进行汇编,发至招商一线人员、物业部门和开发企业,做到知晓政策、懂得政策和用好政策。同时抓紧制定出台楼宇经济高端业态培育的专项政策,对成功引进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的管理机构(或招商机构)由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引导关联企业在楼宇内集聚,特别是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一批集团总部楼、中介服务楼、文化创意楼、服务外包楼、金融楼、科研楼、信息科技楼等特色楼宇,走特色化、一体化道路。

(四)实施专业招商

进一步办好楼宇专项招商活动,将楼宇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来抓。在楼宇招商工作中,应结合楼宇的功能定位实施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业态招商。按照“服务为先、管理跟上、市区联动”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划定一批重点楼宇和特色楼宇,在对外招商中予以重点推介。进一步完善高效灵活的楼宇招商组织体制,形成楼宇招商合力,充分发挥政府、中介、业主、物业在楼宇招商中的作用,实现四方联动。重点培育一支懂经济的招商队伍,提高专业化招商水平,加大针对性招商力度。加深与项目业主单位的沟通,全程参与招商工作,把好业态准入门槛,提升经营业态定位。

(五)抓好环境建设

进一步抓好楼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建设。在外部环境上,充分挖掘潜力扩容外部停车设施,抓好公共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建设。同时结合地铁建设,加快道路交通设施改造,完善商务区步行系统,改善楼宇功能集聚区的动态交通环境。重视商务楼群的业态布局,合理调整周边业态,完善商务配套设施。在内部环境上,要重点完善楼宇更新改造技术标准,提高楼宇的建设水平和软硬件环境,解决电梯容量不足,物业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提升其综合品质。制定楼宇更新行动计划,明确更新楼宇清单,改造一批楼宇为甲级写字楼和“5A智能大厦”,打造一批高品质、现代化、智能化的商务楼宇。

(六)加大服务支持

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既推进楼宇标准化管理,又积极提供个性化特色服务,打造楼宇服务品牌。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加快设立重点楼宇工作对接网络,为楼宇业主和入驻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工商、税务等综合。优化楼宇建设、更新项目审批流程,楼宇建设、更新项目一律进入“绿色通道”,项目业主可申请委托政府安排代办员实行免费全程代办服务。引进管理水平高的物业公司,充分调动物业服务企业的积极性,适应楼宇管理综合服务的管理需求。出台楼宇管理导则,建立楼宇星级管理制度,明确星级楼宇评级标准,开展楼宇管理评级活动。完善服务平台,加快全市楼宇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实现楼宇规划、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统一、全程服务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