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民素质教育范例6篇

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加强国民素质教育范文1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素质教育 因地制宜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广袤丰饶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同时也孕育了灿若星辰的民族文化。但是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较为落后,这导致教育的滞后性。这些年我走访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文化教育作了大量的调研,认为因地制宜地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对继承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当地的经济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出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曾指出:“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继承弘扬民族文化,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要从维护民族大团结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五十六个兄弟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共中央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我们可以在政治课教学中,强化对学生进行各民族相互团结共同进步重要性的教育;在地理课教学中,强化对学生进行民族区域、民族风情的教育;在历史课教学中,强化对学生进行民族英雄、民族贡献的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在音乐课教学中,把民族乐器带入课堂;在美术课教学中,组织学生画民族风情画,搞民族特色工艺小制作;在其它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思想的意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首先要了解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在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上,少数民族曾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涌现了众多的杰出历史人物。如回族的海瑞为官清廉,一身正气,史称“海青天”;李蛰思想自成体系、博大精深;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无愧为一代天骄;彝族的奢香夫人,深明大义,忍辱负重,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留下千古佳话;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邓恩铭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最后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树立了爱国主义的不朽丰碑。又如藏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的《四部医典》,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的《农桑撮要》;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的《万年历》;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的《割圆密率捷法》,在中国科技史乃至世界科技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另外,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如满族文人曹雪芹的《红楼梦》,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苗族的《苗族古歌》,堪称世界文学宝库的精华。再如苗族蜡染,壮族壮锦,侗族鼓楼,藏族布达拉宫,等等,极具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精品。这些材料真实、具体、生动、感人,闪烁着夺目的思想灵光和艺术绚彩,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好教材。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利用好这笔资源,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接受这种教育,可以进一步加深了解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从历史杰出人物事迹、灿烂的民族艺术、精湛的民族技艺中受到启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爱家乡、爱国家,振兴民族地区、振兴中华。

历史上,中华民族这条奔流澎湃的大河正是由各民族的涓涓细流汇聚而成。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方面,我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视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重要观点。

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有利于传承和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如我们熟知贵州苗族和布依族的蜡染,蒙古族的马头琴和摔跤,回族的“花儿”,藏族的唐卡和藏戏,傣族的孔雀舞,壮族的对山歌,等等。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这种情况虽使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民族手工、民族美术、民族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留,但由于教育的不发达,它们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这无论是对少数民族还是对中华民族都是很大的损失。

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和对劳动技能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把它们有机地、巧妙地融入素质教育中,使之和学生的各个不同学习阶段相结合,将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和对劳动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穿插在课堂教学和课外的兴趣活动之中。如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根据民间艺术动手性强、易操作等特点开设一些手工制作课,如民族编制、印染、剪纸、捏泥玩具、扎风筝等,或开设民族歌舞课、民族体育课等。这些活动似课非课,有趣味,既能锻炼小学生手、眼和脑的协调能力,又能培养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进入中学,可更多地从审美角度、认识角度来教授,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接受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大为增强,并可以组织兴趣小组。升到大学,学生的知识面更宽更广,能从多角度分析民间艺术这种现象,成立协会或组织,有计划地走出去,深入到田间地头去研究、整理和保护民间艺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还没有系统地展开。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是保护、开发、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导,各地方、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设置一些适合各自情况的课程。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学生最容易理解他们当地的民间艺术形式,而本土特色极浓的民间艺术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资源宝库。把这一课题放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民间艺术是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沉积和智慧的创造,这种渗透了中华民族情感的艺术已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和身份的象征。民间艺术是源也是流,它是人民大众即时即地的艺术创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它不仅一直在变化,而且在未来会逐渐转型。但只要有人民大众,就会有属于大众的民间艺术,因为这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要保护发扬它,就必须认识它、深入地研究它。把优秀的民间艺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素质教育融为一体,这既能促进人类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又能有力地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样才能使我们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把素质教育与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举两得。

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

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民族地区的稳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怎样尽快改变民族地区落后的面貌?措施、办法、途径很多,行之有效的捷径莫过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素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地区都有各自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独特的生产技能,如民族手工艺、纺织、印染、编制、歌唱、舞蹈等,非常丰富,把它们借助素质教育这个平台转化成生产力,就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新疆、贵州、云南等一些地区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提高收入,脱贫致富,改变当地的面貌。

加强国民素质教育范文2

关键词 国民素质 中国社会发展 障碍 途径

国民素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国民素质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最终归宿,社会和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民的素质。所以,研究此问题对于解决人口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使国民素质能够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

教育和培训能把人培养成为有较高知识水平与道德水平得人,可以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第一p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在新的世纪里,必须树立教育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教育是生产力的观点,树立适应当展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如开放的教育观,多样的教育观,终身的教育观,创新的教育观等等,突破传统的教育发展思维框架。第二p政府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我国目前拥有世界最大的教育体系,存在着大规模的教育要求,但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人均教育经费更少,社会教育的巨大需求与社会教育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国家要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支出比重,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对教育投入,拓宽教育投资渠道,更多的人们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第三p要革新教育模式,推行以注重个体国民的全面性素质提高和以培养独立人格与个性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上;第四p要大力推进教育的产业化,我们应该从办学目标,办学主体到办学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推进教育事业向教育产业化转化的进程;第五p加强宣传力度,增强民众的再教育再深造意识,建立和提倡以能力为本的价值体系,在社会中形成提高自我能力的氛围,促进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使学习从先前那种狭隘的被动的短期功利行为转变为主动的贯穿于生命全过程的自觉意思和生活需要,实现知识教育的中深化和全过程化。

二、加强国民素质内化与外化的中介载体建设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生成基础

政府和社会要选择和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特点和历史性大实践背景的国民素质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战略,大力构建好国民素质内化和外化的中介载体,具体而言:第一p要改革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为个体国民能力的发挥与培养提供充分的条件与宽松的环境,从而通过提高个体国民的素质来促进整体国民素质的发展与提高;第二p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文化是国民素质传承的最主要的载体,通过文化可以使人类历史与现实中的文明成果迅速地内化为人的素质。

三、提高个人收入为国民自觉提高自身素质提供物质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收入与他们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联系在一起,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可以明显改善劳动者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他们的个人收入,所以人们也认为教育和培训是未来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而教育和培训是以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投入,只有国民的个人收入提高了,解决了衣食住用行等一系列生活必需的问题后,人们才有也才会把手头的钱用于个人的深造与学习,所以提高个人收入是人们进行教育投资的重要条件。政府要切实落实现阶段的分配政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第一p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第二p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p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四、建立与健全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定生理基础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我们的民族才会有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健康状况的改善与平均寿命的提高,也就同时意味着劳动者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与更充沛的精力体力去从事生产劳动与学习,为国民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坚实的生理基础,从而更好的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所以,无论是对个人,家庭或是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投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我们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p逐步增加卫生保健经费,加强资金管理;第二p建立健全劳动者健康保险制度;第三p大力开展预防性保健和社会卫生服务工作,普及医疗保健基本知识。

五、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从而促进流动人口素质的提高

劳动力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影响往往带有双重性质,我们主要阐述劳动力对流出地影响的积极方面。劳动力过剩地区劳动力流出可以减轻流出地的就业压力,减少流出地用于劳动者工资的支出的资金,有利于经济平衡;劳动力在流动的过程中,为了寻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劳动报酬,劳动力会自觉的进行深造和接受技术培训,从而使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提高劳动技能,开阔视野,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技术的创新;同时加强老少边穷和农村地区劳动力的流动和输出,让更多的农民进城,使这些地区的居民的社会关系在地域空间上更加宽广,流动和交流空间加大,距离延长,这有助于解决农村人口通婚半径小,近亲繁衍问题,有利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六、坚定不移的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为国民素质的提高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人均各项资源占有量都较低,只有我们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才能为新生的人口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才能使新出生的人口最大程度的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新生人口的素质。政府要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与普及工作,转变国民传统的生育观念,使计划生育观念深入人心,为每个公民所自觉地接受。

提高国民素质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可以促进中国社会更快更好与可持续发展。人,才是发展的关键,而素质则是条件,国民素质也就成为关系当前和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尽管我国在提高国民素质的道路上障碍重重,但只要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困难就一定能克服,问题就一定能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庆范,何建华.关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思考学术交流[J].

加强国民素质教育范文3

公民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个国家的公民进行教育,使其由自然人进化到合格的公民,符合社会对公民的各项要求。

在当前社会,公民素质教育十分重要。首先,公民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公民素质教育关乎我国的人才培养;其次,公民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公民是构成社会的个体,只有公民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的宏伟目标;最后,公民素质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可见,对公民进行素质教育是当前社会的一项必然趋势。

二、当前高中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现状

对公民进行素质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同时也需要每个人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养和道德准则,但在对广大高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学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学校里,学校是他们接受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高中学生在接受教育方面更容易对学校产生归属感,更倾向于接受学校传播的思想理念。那么当前我国高中生公民素质教育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

1.内容老套,与社会脱节

我国高中生公民教育的一大问题就是内容过于陈旧,往往与社会脱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当前的中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过于强调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反而忽视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这往往导致我们的学生知道许多大道理,但是对生活中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反而不了解;二是由于我国当前的教育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心理发育过程,很多高中教师和家长还认为高中学生是小孩子,过于保护,这就导致对高中生的公民教育内容往往与社会脱节。这种内容陈旧的公民素质教育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和社会都没有什么用,反而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2.方式落后,吸引力不强

当前高中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另一个缺点就是教育的方式太落后,没有吸引力。高中生介于青少年和成年之间,虽然已经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但还是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我国当前的高中生公民素质教育往往采用比较直接的颁布规章制度或者学生守则的方式来灌输给学生,有些学校甚至强行要求学生背诵,看起来似乎学生都掌握了,但实际上这种生硬的教学方法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即使他们熟记了这些规则,也不会发自内心地去遵守,这正是许多学校公民素质教育开展得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3.缺乏实践,以理论为主

当前高中生公民素质教育中还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学生只能接受公民素质的理论教育,缺少相应的具体实践,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学校普遍认为高中生学业比较紧张,如果参与这种课后实践将会耽误其学习,所以很少组织学生参与这类型的实践;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生对公民素质教育缺乏热情,不会主动去参与课后实践,这就导致对广大高中生的公民素质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转化成具体的实践和行动。

4.学生缺乏主体性

学生在公民素质教育中缺乏主体性是当前的另一大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前的公民素质教育过于强调学生的义务,强调学生必须做什么,而对学生享有的权利却很少涉及,这就使学生对公民素质教育感到失望和疲倦,不知道接受公民素质教育的好处和意义,从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三、加强高中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对策

首先,应该丰富教育内容,并与当前的社会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时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和热点问题,不能一味地采用旧的陈词滥调,例如,在一带一路政策出台时,就可以给学生讲解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以及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这样比较新鲜的内容,既能够结合时事政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社會制度。

其次,应该改革教育方式,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传统的灌输方式只能引起学生的方案,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博物馆或是社区送温暖的志愿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来提升中学生的公民素质。

最后,教师应该强化对学生的权利教育,告诉学生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享有的权利,让学生对自己公民的身份产生认同感,让他明白权利和义务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充分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才能更好地享受国家

加强国民素质教育范文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李克强主持会议。

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出了十分重要的结论。一是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二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四是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五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胡锦涛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胡锦涛强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胡锦涛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5项要求。一是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四是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五是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

胡锦涛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要加强学校领导者、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完善绩效考核,发扬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良好氛围。

胡锦涛指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着力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提出实施方案,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加大投入,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好、落实好。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要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引导他们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温家宝在讲话中阐述了中央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考虑和确定的教育工作方针。他特别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他对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第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置。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继续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规模和覆盖面。完善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全日制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寄宿学校建设和管理,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办好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第二,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要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职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争取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推动全国城乡学前教育普遍发展,公办民办并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第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第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要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更多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各级政府都要按教育规律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保障高校依法自主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取消各类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克服行政化倾向。倡导教育家办学,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第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办好师范教育,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特别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完善和落实好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绩效工资等政策,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中国高等教育又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其标志有两条:一是全国上下都在讨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二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即将颁布实施,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件,对中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和新的阶段,我们召开“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的高层论坛,意义重大。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教育部和高教司的领导下,我国高校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我们又大力倡导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理念,使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入发展。在新阶段,在即将颁布的《纲要》中,把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高度,因此,如何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素质教育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重大课题。

一 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在第3条中明确规定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写进了法律,表明由一种政府倡导的行为转变为了国家意志。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2010年《纲要》中把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高度。

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列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求我们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

今天,我们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在贯彻和落实《纲要》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有责任把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推向新的高度,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站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站在贯彻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高度上认识和理解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深刻认识和理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二 在更大力度上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钱学森之问”,“现在我们还没有哪所学校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钱学森曾向温总理提出了两条意见:“一是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二是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钱学森很有信心地说:“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温总理回答说:“我们要超过发达国家,就要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上下功夫;就要重视教学的综合性,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物。”

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针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大成智慧教育”的构想,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把科学和哲学结合起来培养和教育学生。钱学森曾说:“我想我们宣传的大成智慧,既不只谈哲学,也不只谈科学,而是把哲学和科学技术统一结合起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经过前段时间的大改革、大发展,初步扭转了专业面过窄、重理轻文以及人文教育过弱的状况,今后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关键在于能否在更大力度上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在一个创新型人才的身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往往是有机地融为一体的。2005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南大学与同学们的谈话中,特别转述了他会见钱学森先生时钱老的一些想法,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学生们说:学理工科的学生也要学点文学艺术,激发创造灵感,提高人文素养;学文科的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提高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三 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目前,是不是到了加快研究、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时候了?今天提出这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2006年4月,我在华中科技大学“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会议上曾讲过,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可不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当时用了“可不可以”的语气,现在看来,有许多同志都认为,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念,其中蕴涵了中国优秀的丰富的文化传统,具有中国特色,并且文化素质教育自开展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成效显著。那么,除了素质教育,还有没有其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总结提炼呢?我想,是不是到了深入思考和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我们的校长、特别是资深校长,我们的教育研究专家们,应该把研究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我们的大学不仅要出人才、出科研成果,也应当出教育思想、出办学理念、出教育理论。过几十年以后,我想我们的后来人,特别是后来的教育工作者、研究专家、教育家就会更多地去追忆、去了解、去学习、去讨论你在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上的贡献;也包括你所领导的大学在这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和贡献。

我一直在思索,现在是否已经到了系统地研究、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时候了。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使我们这样一个高等教育大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目前,我们已经提出了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口号,是不是也到了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时候了?

因为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创新,正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一个重要任务。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教授2007年12月22日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1 8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中曾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产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新观念、新探索、新趋势最初都体现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上,都萌发于当时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强国。这句话讲得很确切,所以,我们今天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要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我国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在学习借鉴国际成熟、成功经验的同时,一定要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民族特性的独特发展之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凝练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最终形成影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模式。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许多国家都在借鉴学习别国先进理念后,探索出了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美国在吸收了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教育成果的基础上,走上了美国的道路;德国也走上了有别于法国、英国的道路;日本的教育虽然吸收美国、欧洲教育的许多经验,但是仍有自己的道路。

此次论坛以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为主题,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方法、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国民素质教育范文5

一、前言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本《科学素质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

二、方针和目标

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将《科学素质纲要》纳入有关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公共投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

全民参与―――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和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目标:

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

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三、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措施:

――通过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测科学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等科普活动。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通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

――提高母亲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加强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

――提高农村妇女及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措施:

――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中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指导面向农民的各类科学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使参加绿色证书培训达1000万人;重点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万个农户。发挥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化技术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业科教与网络联盟、有关大中专院校和其他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专家大院、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技大王下乡、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

――开展农村科技、科普示范活动,建立和完善示范体系。深入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等建设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好它们的示范作用。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按照《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1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培养农民技术员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

――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推动乡村科普橱窗、宣传栏等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队建设,提高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的科普能力。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在广大城镇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围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措施:

――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进行专门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

――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城镇职工在职培训达到2.5亿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500万人,农民工培训2亿人。使新增劳动力接受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比例由目前的70%提高到90%。

――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在职业培训中,加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

――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

――以城镇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在面向领导干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突出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机关,调动公务员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措施:

――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

――各级机关在创建学习型机关中,其学习培训制度应体现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

――各级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

――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组织公务员参与科普活动。

――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各级政府网站创办有关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栏目和节目。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及题库中,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

四、基础工程

配合上述行动计划,“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以下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任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

――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形成适应不同对象需求、满足科学教育与培训要求的教材教法。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措施:

――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化技术学校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

――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

――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教授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编写教材。重视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编写和音像类教材的开发制作。

――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增强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

――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社区学校、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任务:

――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出一批紧扣时展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推向国际市场,改变目前科普作品“单向引进”的局面。

――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全国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措施: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建立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体发挥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

――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引进国外优秀作品,借鉴国际先进创作理念和方法,促进我国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

――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任务:

――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电视台、广播电台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等大幅度增加。

――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提高科技频道、专栏制作传播质量,培育一批读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专版和科普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形成一批在业内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出版机构。

――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培育、扶持若干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

措施:

――鼓励、支持“科技博览”、“科技之光”、“科普大篷车”等电视科技栏目进一步提高质量,使其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媒体精品。择优扶持若干有特色、覆盖率高的知名科普网站。

――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积极培育市场,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与市场、公众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引进现代营销模式与先进编创技术,注重市场调研,提高播出和编辑出版质量。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普出版物发行渠道,加强网点建设,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发行工作。

――提高各类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游戏软件。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任务:

――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对现有科普设施进行机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整合利用社会相关资源,充分发挥科研基础设施的资源优势,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前提下,新建一批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技类博物馆。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至少拥有1座大中型科技馆,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至少拥有1座科技类博物馆,全国科技类博物馆的接待能力有显著增长。

――发展基层科普设施。在城乡社区建设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的终端设备等设施;增强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有条件的市(地)和县(市、区)可建设科技馆等专门科普场馆;在一些市(州、盟和县)配备科普大篷车,以“流动科技馆”的形式为城乡社区、学校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提供科普服务。

措施:

――突出社会公益性,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制定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办法和管理条例,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

――对科普教育功能薄弱的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基层科普设施的功能;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社区科普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为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条件和机会。落实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优惠措施。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部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总数由目前的300余座增加至500座,省部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总数由目前的1000余座增加至2000座,定期对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团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机构和生产车间。

――培育科普展览、展品市场,推动设计制作社会化;制定技术规范和设计制作机构的资质认定办法;择优扶持一批设计制作机构,提高设计制作水平。

五、保障条件

(一)政策法规。

完善有关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公民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现有政策法规进行修订、补充和调整。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律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细则。

――制定鼓励和吸引境内外机构、个人独资或合作兴办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机构的政策。

――制定表彰和奖励政策。

(二)经费投入。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科学素质纲要》的顺利实施。中央财政根据财力状况,逐步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各级政府要从中央财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经费。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根据承担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办法,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三)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改革文博专业课程内容,为不同类型科普场馆培养适应性广泛的专业人才。

――建立有效机制和相应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表彰和奖励。

――增强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

――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把握基本规律和国际发展趋势,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提供指导。

六、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国务院负责领导《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成立《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地方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将《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业绩考核。

――建立和完善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机制。《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

(二)监测评估。

――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和成果,围绕公民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并为《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和监测评估提供依据。

――建立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国家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加强国民素质教育范文6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55-03

关于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的一般理解:包括知识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生活态度等方面;其从政治学角度来说: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从国家层面来说:包括政治积极参与、法律意识、正确权利观等思想;其从社会生活层面来说:包括遵守法律、独立、勤俭、团结、互助、诚信等社会公德。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社会和人本身对公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大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社会的培育和他们的自我完善。社会的培育方式有很多,但教育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和保证。“因为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具公民的备基本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人的社会性注定了人要生存和发展必然从而必须向社会敞开,具体地说是向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敞开;教育无疑是使向着社会敞开的人最后能真正地走人社会并与社会融合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水平为根本宗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的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以政治参与、法律信仰、权利义务观念、等方面为重点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提高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活动,目的是培养高职大学生将来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积极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能对国家、社会和自己负责。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能够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社会局面。社会各阶层综合素养的高低是构建和谐良好社会的关键。其中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各阶层的特殊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其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以及主人翁意识不仅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动力,更是为构建稳定的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加强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注入新鲜的血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是人身心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高职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与以往相比显得更为复杂,如:生活和学习的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多样化、社会化等,导致其生理和心理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甚至是负面的,如价值观扭曲,政治信念模糊、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严重阻碍了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提升,以及其综合全面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加强公民素质教育,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引导其自立、自强、修身、爱国,提高其综合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目的就在于“构建一个集中与民主兼备、纪律与自由同在,人民在统一意志下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关键是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和参与建设的程度。高职大学生作为民主法制建设的承担者之一,通过对其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增强其法律素养、民主法制意识、培养其民主思想理念等,从而对社会各阶层的建设者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进而推动和促进整个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建设。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现实审视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对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观念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多数高职院校仅考虑市场需求去设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设立专业课程,注重把学生培养成高级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对特色专业投入与关注,而对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缺少理性认识,缺乏应有的重视。在教育观念上,高职院校认识不到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公民素质的理解的较为不清晰,甚至将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与普通的素质教育混为一谈。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开设的大部分课程是专业课和实训课,重视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公民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开设的远远不够,离我们预期的目标相去甚远,忽视高职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公民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处于一种尴尬地位。

(二)高职院校的公民素质教育内容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高职院校往往把公民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搅和成一块。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进行教育,提升其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提升其心理素质的;这些只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还没有涉及到。甚至有些缺乏条件的高职院校就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公民素质教育,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如厚重的政治色彩,内容枯燥无味,理论空泛而又苍白无力等,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难以接受。这是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方法有待科学化

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最为基本的教育方法就是教师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和学生被动的接纳知识,学生没能有效的参与正规的公民行为训练与公民角色体验的实践活动,对现实生活不太了解,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缺少与教师在情感的互动与沟通。这种传统落后的教育方法极易使学生出现叛逆心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难发挥出来,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失效不仅是观念意识和内容体系的问题,更在于方法的不科学和途径的单一。

三、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对策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下面将从在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要树立科学、正确的公民素质教育观念

教高[200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标。由此可见,公民素质教育是现今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保障,是社会、民族前进的基石。所以,高职院校领导者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旧的教育观念,提高认识,把公民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完善其教育体系,突出公民素质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把培养合格“四有”公民作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还要加大投资力度,多邀请一些专家给学生开设关于公民素质教育的讲座,多在校内外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让公民素质教育渗透到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创建科学化、系统化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内容体系

上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主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而没有设立自己专门的课程内容。所以高职院校要在已有的教育内容上进一步的创新强化,创建科学化、系统化的公民素质教育内容体系,逐步把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融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的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不仅要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境界和道德情操,而且还应当强化高职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主体意识、法治意识等公民意识教育,把培养现代高素质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社会,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还要以实践教学为契机,把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虽然课堂教育是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也要注重高职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的实践训练,学校要利用资源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机会,要让高职大学生全面的参与公民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内化理论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提升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公民行为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拓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和载体

为了强化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其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应该要多元化发展。除了上述的传统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首先,改进高职大学生管理方式。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普遍弱化,他们思维活跃但自控力不强,自我要求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心,针对高职学生的这些特征,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一定要符合学情,对学生日常管理活动要民主,尽可能地让学生行使民利,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学生在民主社会应有的素质。其次,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的营造是大学生公民素质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除了有限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积极地融入到大学生的课外休闲生活中去,高职院校要充分运用广播、网络等资源,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公民素质教育的熏陶。再次,重视现代网络教育。大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休闲都与网络息息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离不开宽广的网络的。高职院校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将科学、健康、文明的精神食粮传递给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最后,借鉴西方公民素质教育的经验。西方国家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起步较早,已有丰富的教学理论与教育经验,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对于国外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我们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