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范例6篇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范文1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519090

[摘要]本文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即在维护学校安定团结,促进学生科学“三观”的形成确保政治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更好的在高校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对如何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参考价值。

[

关键词 ]思想政治;高校;工作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保护和维持学校团结的求学氛围和稳定的政治局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具有的良好传统,这些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体现在以下这些活动中,教育学生、组织学生抵制学生西方敌对势力的对我国“西化”,教育学生与反科学反人类的邪教组织进行斗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的新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与外国的思想文化方面交融碰撞,不同的价值观相互影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影响巨大,这些都对人们的思想的变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改革的不断深化过程中,思想领域遇到的难题也越来越复杂,人民内部矛盾的情况也比以前更加负责。这些都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和培养在校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塑造美好的心灵。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大学求学阶段是学生在确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奠定正确三观的基础来说非常重要。所以,高校的学生除了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的学习,还需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多种思想教育活动,学校应当引导学生在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的小事做起,学校应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做到有耐心、有引导意识、有毅,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和教育办法。

行动的先决条件是思想,所以我认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生的思想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表现得越来越有个性,现在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教育目的是以学生为本,提高思想教育工作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效果,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被尊重。为了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能够贯彻实施,我很注重对学生的想法和喜好的了解,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坚持“先疏后导”的原则。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思想松懈,我会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先弄清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再针对他们的喜欢,从他们的角度,为他们做正确的引导。由于现在的学生由于各方面客观条件的影响,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各不相同,因此我将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和普适性的整体教育相结合,争取让每一位在校的学生都能为正确的“三观”的树立打好基础。

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紧抓不放,要对学生的思想上的变化做到及时了解及时解决。高校里通常会有一些学生思想变化非常大,尤其是这些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出现“反叛”心理,这时候的学生总是觉得自己已经对大学生活很适应,开始反感认为没有必要的学校的各种约束条件,从而思想松懈。作为辅导员的我,会在适当的时候,找这样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引导其回归学习,遵守纪律,纠正思想。

为了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工作更加有效率,我会同任课教师协作,全面激发在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的学有所得。

对于学生工作,向来是实际情况复杂多变,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一定的耐心是行不通的。现在的高校在校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提高,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往往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进入高校以后难免会遇到一些困境,比如,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毕业就业时表现的迷茫等等,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这样的情况就需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动向,及时纠正错误和正确引导。高校的学生在遇到一些困境时,时常会主动找辅导员诉说,这时辅导员就需要表现出耐心和细心,为学生提供帮助,作出正确的解答。

所以,辅导员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善于抓住各种各样的机会,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学生的生活状态,与学生能真诚的交流,缩小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心理距离,对寻求帮助的学生,要积极热情。只有尊重爱戴学生,学生才会支持和理解思想教育工作者。

当然,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与家长的联系,能够确保学校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变化。

三、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是一个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群体,有能力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他们愿意参与,希望通过平等讨论、自身实践和体验来认识和接受教育。大学生群体的另一个特点是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快。大学生从长时间的学习思想理论、了解社会环境过程中已经有了部分自己的想法,而且在不断接受着爱国主义和先进性教育,所以,大学生是具有相对较高的思想领悟和政治觉悟。大学生又处于校园和社会的交界处,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所以传播思想政治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张作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浅析.人文周刊,2010.2.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范文2

第一,要明确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企业的职工。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利益关系重新调整,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职工思想十分活跃。企业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利用自身与职工联系紧密的优势,通过深入基层实地调查研究,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关注职工们在想什么?期盼什么?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了职工的所想、所盼,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才可能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切不可人云亦云,假大空,降低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威信。

第二,要明确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凝心聚力,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从维护企业整体利益来讲,要主动争取党委的领导,凡工会重大决策和重大活动,要事先向党委汇报,征得党委的同意和支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从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来讲,要抓好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工作,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定要经过民主程序来决定,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政治权益。

第三,要明确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是非强制性。工会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特征,即非强制性。工会工作与行政工作不一样,不能以行政命令来推动,而是要通过具有工会特色的活动吸引职工做好思想工作,做到“细雨润物应无声”。

第四,明确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工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在于它的多样性。工会可以通过多种载体,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评先树模、文体活动等手段,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职工的劳动热情调动好、保护好、引导好。实践中,工会通过坚持开展劳动竞赛主题系列活动,在有效融入路局安全运输生产工作的同时,还极大地调动了职工自主创新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要想做好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把握好几个环节:

第一,在部署工作时突出“实”字,切忌“空”字。实践证明,只讲空话,不办实事,思想政治工作不但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职工的反感。因此,工会组织在部署工作时,一定要突出“实”字,即要将工会准备做什么工作、如何开展工作、要达到什么目的等明明白白告诉职工,切忌讲空话、大话、假话,使职工一目了然,更好地支持工会工作,积极参与到工会活动中来。

第二,在思想引领时突出“情”字,切忌“冷”字。工会是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是职工群众的家。既然是家,就要有家的氛围和感受,工会组织要关心家庭中的每一名亲人: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份关爱的礼品不可或缺,要使职工感到企业有爱,自己有“家”。切忌对职工的疾苦漠不关心,拒之门外,冷了职工的心,堵了企业发展的路。发挥工会“家”的作用,就是要完善职工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机制,推动创建活动扎实深化,真心诚意地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范文3

一、法警大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应始终坚持以审判工作为中心,把管理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为审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警务保障上。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顺利进行。这一任务决定了法警大队管理必须抓住两个主要方面:一是通过有效的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业务学习、专业训练、体能提高、职能履行的秩序,为审判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二是通过有效的警务工作组织协调,不断增强法警为审判工作服务的意识,努力提高警务保障能力,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总之,法警大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应把为审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警务保障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并把它作为法警大队队伍建设有无新成效的标准。

法警大队政治思想工作突出以审判为中心,就是要做到心中装着“中心”,工作中不断研究“中心”,努力钻研熟悉“中心”。只有如此,才能使法警大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同审判这个中心协调一致起来。也只有这样紧紧围绕审判工作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管理工作才能有根,有根才能站得稳,才能使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在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增强全体法警的自我管理意识。紧紧围绕审判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夯实政治基础,提高政治素质,才能增强司法法警高工作服务审判的力度。

二、法警大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扎扎实实、深入细致地做工作。

做好法警大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正地扑下身子,安下心,脚踏实地苦干实干。要切实做到两点:

一是只唯实,不唯名,不唯上。抓思想政治工作决不能追逐名利,思想上图虚名,工作上必然使虚劲。要正确处理近期目标和长远建设、重点突破和全面建设、有形建设和无形建设、局部和全局、评比与建设等关系。努力克服只重视抓眼前的,有形的、见效快的工作;忽视抓长远的、无形的、见效慢的;只重视抓“硬件”建设,不愿抓“软件”建设;只重视某项工作的冒尖,而不注重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二是重在打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政治思想工作要立足全面建设,着眼打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被动应付,上级警务部门检查、考核,突出抓一下;院长来了,重点管一管领导走了,恢复原样,一切照旧,急功近利的短期思想和行为,不仅严重的妨碍着管理水平的发挥、管理能力的提高,使管理工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对法警的思想作风产生不良影响,使法警思想在无形地受到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的侵害。因此,法警大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要按照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端正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法警大队的全面建设上,扎扎实实地打基础,认认真真地做工作。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法警思想的日趋活跃,法警大队的思想政治遇到了许多新特点、新问题、新矛盾,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因而,法警大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严要求,敢于较真,做到棘手问题不手软、复杂矛盾不回避,努力克服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切切不可急功近利和弄虚作假。

三、法警大队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思想教育工作是法警大队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当前,在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以言代行,以奖代教,以罚代管,管理无目的,管理无规章等现象。采用一些“土政策”、“土方法”,使管理失去了客观的标准和依据,缺乏严肃性,随意性很强,影响了质量和水平。

把严格的管理与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制度上有据,落实上有度。对未按条例、规则做的法警要严格管理、严肃教育,对执行条例、规则较好的法警不要严上加严,无限制地加大砝码,提高要求。逐步引导法警认识到严格执行条例、规则和法院规章制度就能充分享有自由,发挥其个性。

实行科学化政治思想工作制度,有赖于法警大队领导平时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熟悉条例、规则的要求及法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专业知识。并注重研究新形势下法警队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以使法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法警大队政治思想工作要坚持文明带警,努力把优良的带警传统与新时期法警的特点结合起来。

(一)要爱“警”至深。法警大队领导要以自己真诚爱警之心去关心法警、体贴法警,法警才会感到亲人般的情谊、大家庭的温暖。法警大队领导与法警之间除了行政关系外,需要的还有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不能把法警大队领导与法警只看成单纯的上下关系。只有爱法警,法警大队领导与法警的感情才能越发深厚,相互之间的关系才会越融洽,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范文4

下午好!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谈谈对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认识。

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政治建设为首要,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基础性工程,要摆在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重要位置,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铸就政治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本支部在思想政治方面一是经常性的集体学习。坚持定期的集体学习制度,抓好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经常性思想教育,包括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等。一方面,将必学与选学结合起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讲好大道理,塑造大格局,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理论素养、精神境界和思想站位,提高干部献身事业、担当责任、开拓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结合干部队伍在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有效解决干部队伍的思想困惑、模糊认识等。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沟通。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都会因为一定的成长烦恼带来思想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谈心交流、教育引导来有效化解。

本支部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经常督促大家进行学习,同时在工作中互帮互助,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同时本支部经常开展保密保敏工作,也经常在支部会议、部门例会上强调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时刻为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范文5

一、尊重规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

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观念要从过去按车型所行驶里程收费的模式里解放出来,立足于分析、研究和解决计重收费条件下的实际问题。只有确立认识,转变观念,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与征收管理这个中心相协调。其次,要善于继承。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许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适用,也是必须继承的。然而在实践中继承什么、摒弃什么,应该是有所选择的。选择的标准就是看其能否适应实现江苏交通跨越式大发展的需要,适时者扬之,过时者弃之。第三,要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收费站思想政治工作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不是在过去老的收费模式条件下形成的框架内修修补补,而必须认真分析研究计重收费形势下人们思想的新特点、观念的新变化,据此来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在计重收费下的新途径、新方法,这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计重收费条件下如何开展的关键所在。

二、强化服务,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

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有什么需求,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围绕这些需求去开展工作,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发挥作用,就一定要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决不能游离于经济工作,远离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思想政治工作服从服务于通行费征收工作具体到一个收费站、一个股室,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征收管理中去,要善于寻找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与计重收费工作的最佳结合点,看到两者对象重合、功能交叉、优势互补的规律和特征,特别在征收工作中,人们在创建工作、组织实施、检查考核、安全生产、行风行纪建设活动中的看法不仅相同,认识有高有低,不同的利益也会产生各种矛盾,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这些活动和领域中去,工作就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征收管理,贴近收费员工,就必须牢固树立服务于计重收费的意识,将思想政治工作完全融入到计重收费的方方面面,真正成为计重收费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三、求真务实,不断追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从形式上看是“虚功”,但最终的结果又应当具有“实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功实做”。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从三方面下功夫:

一要强实力。要解决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和力量问题。有人群之处就有思想政治工作。收费站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同时也担负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目前首先要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缺位和不到位问题。一定要克服党不管党、软弱涣散现象和一手硬一手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征收管理割裂开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新一轮交通跨越大发展的要求,按照省交通厅和省高管中心各级党组织做大、做强、做精、做优交通产业和打造高速新旗舰的要求做好计重收费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要进一步明确收费站党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理应发挥好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经常研究,加强检查,真正做到“三个文明”一起抓。广大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也要明确职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带头做好征收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各收费站还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的政工队伍,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后继有人。

二要摸实情。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调整、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等都各不相同,并且会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如今高速公路已经实行计重收费,由于计重收费是新生事物,部分硬件的稳定性不正常,称重数据与实际重量有出入,或车辆超限运输,需加倍收取通行费,人为操作成分加大,从而给行风行纪带来隐患。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 认同危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205-06

自从1984年成为独立的学科建制后,思想政治教育在政策支持、同仁努力以及社会形势需求等多重动力的推动下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的发展道路。然而,不少社会成员甚至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研究以及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员时常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疑惑或质疑,引发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及其活动的认同危机。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一门学问?能不能称得上是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用?这些基本问题成为缠绕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根源性问题,深刻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进度与实践效果。

一、认同危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问题意识

自1984年成为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后30多年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不断地遭遇人们对这门学科及其实践的认同危机。这一认同危机表现为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以及实践活动缺少知识、价值以及情感上的认可、支持与接受。譬如,有人或是不认同学科的独立性、科学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门知识的“大杂烩”,算不上独立的学科;或是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差,甚至不是理论;或是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作用效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主义”、“假大空”、“没有用”等。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认同危机”以隐秘、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严重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具体表现为:

第一,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空场”。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认同危机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学科评价机制标准的“移位”是分不开的。在告别了“知识即美德”那种神圣的价值判断标准之后,现代社会所崇尚的工具理性、经济利益成为学科评价体系的基本尺度。一门学科的认同度与这门学科是否面向市场、获取经济价值紧密相关。在“工具理性蔓延”的现代社会,经济利益成为社会生活统一化的度量衡,货币也变成一种人人都必须学会和使用的“统一语言”。以人的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获得社会甚至高校的认同。在现代社会里,工具理性的高扬将原本富含价值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挤兑”,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精神蕴含被现代性的价值标尺所“漂逝”。如韦伯所说,工具理性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专家没有灵魂,者没有心肝。”思想政治教育内蕴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文化趣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应有的学术使命、学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当具备的引领精神功能及崇高、神圣的气质在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的过程中被荡涤的“烟消云散”。由于缺少十足的学科与实践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不支持、学生不配合、社会不理解的合力作用下变得弱化、低效。思想政治教育俨然成为纯粹而又机械的知识教条,似乎成了“不思想”、“无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理论研究脱离社会现实,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生态断裂”。从应然的生态来说,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应当源于实践需求,现实的社会生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旨在解决的理论课题: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又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更科学、有效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者有义务审慎地厘清这一学科的基本问题,这无论是对于学科的理论研究、工作实践,还是提升人们对于这一学科的认同感和喜爱度都不无裨益。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来说,人们的接受程度和热情很大程度源自于理论研究者对这一学科基本问题的精湛阐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最后说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弄清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尤其如此。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两张皮”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亟需具备相应的知识、理论加以指导;另一方面,经院化的理论研究难以生产出有效的、实用的理论产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要么世俗化,要么精深化,“社会上不受欢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套没有用;学术也不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时政语言,缺乏知识,更不要说学术含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所生产出的“科研成果”距离社会现实相距甚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形下所开展的工作常常混乱、无序、低效。

第三,外部投入与内在认同形成反差,思想政治教育陷入“自信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人的精神领域的思想工作,其基本精神为正义。“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正义的工作,它高举正义的旗帜,从正义出发,为着正义的目标而努力。思想政治工作活动的过程,就是为正义而奋斗的过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规范建制,增加师资投入,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上大力地投入和保障。近年来,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独立化建制,在部属“211”层次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力度。2005年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科建制中升格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六个二级专业。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硕士点达到200多个,博士点60多个,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与巨大的外部投入形成反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未形成充足的学科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还缺乏学科和学术的自信,尽管有学科平台,但多数成员主要还在从事非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或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外的学科那里,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学科,缺乏学术,而其他学科才是学科,才是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遭人非议,认为“不管用”,“知行分离”,“说一套、做一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好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明显”业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致的共识。

思想政治教育所遭遇的“认同危机”以深刻的、隐秘的形式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当中,弥散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系统结构。缺乏足够的认同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萎靡”状态的根由。笔者认为,尽管我们可以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工作方法对此作出解释并提出化解之道,但更为主要的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者和从事业者缺乏审慎的态度和系统、认真的了解,并未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准确认知,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有的自觉。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基本蕴含

自觉,本属于哲学概念,它指的是主体内在的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理论或实践形态所体现出的学科特质、学术品位与实践特色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的“自知之明”,反映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以及实践工作的人“认识自己”的能力。它是从认识论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描述,是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活动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出的认识。“自觉”具有“反思”的特质,是人的理性认知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事物以自身作为认知对象进行自我刻画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应当具备的认知思维和认知能力,他能够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特色,理论研究应当具备的旨趣、品位和社会实践活动所应具备的特点、品质等。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知之明”。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知、主体性以及文化性三个维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结构:

1 价值认知自觉。价值认知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能够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以及实践的重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人们简单地认定的“官方说教”,也不是他人肆意贴上“无用”标签的活动。它以人的精神领域尤其是人的思想作为对象,旨在揭示人们的思想如何转化为行为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这是其本质,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文化性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人才的渠道,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规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的人才培育通道。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和神圣性的事业,其价值在于科学地解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化规律,意识形态嵌入社会的内在机制,人们道德行为发生的心理缘起等,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理论阐释以及有益的理论指导。价值认知自觉不仅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清醒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内在的认同与热爱。

2 主体性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认知,它解决的是“谁之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中国特色的学科,它发端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立足于中国具体的国情与实际,继承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自己独特的立场和方式言说着“中国故事”。主体性自觉在全球化时代越发具有现实意义,全球化时代的学术研究是多元思潮竞相争斗话语权、通过思想的力量获得主体性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是获致中国研究的自主性、指认中国独立性的重要标志。“谁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问是全球化时代追问主体自主性的表现。当下的中国,在大国崛起步伐加剧的浪潮中以崭新的姿态、强劲的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势如破竹”式的社会发展进程向世界证明中国作为大国的能力与地位。与之相应,中国的崛起激发着中国学术寻求自主性的理论表达。在西方知识系统和概念体系笼罩中国的当下,中国迫切地需要贡献出自身的理论创建和知识表达,体现出应有的大国风范和主体自觉。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学科,“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问题的特殊性出发,运用中国特有的视角和方法,秉承中国特有的思维传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结论和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增进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认知与它作为中国学科的自主性,使人们更加认清自身的使命,以中国的话语、中国风格诉说着“中国故事”,表达出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中国气派”。

3 文化传承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文化活动并在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上所发挥作用的自觉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是处于一定文化情境中的人们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文化情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社会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是文化的存在物,借助一定的文化载体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一定阶级所需要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意识形态作为教育对象,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特征的基本面相。“价值与规范的传授与认同则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这便是文化沟通与运作的过程”。作为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的作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系列有益的理念、内容和方法都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的要素。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如孝道、仁爱),教育观念(如因材施教),教育方式(如道德教化)完全可以进行创造性转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传承载体,将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成果得以极力地发扬和推广。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自觉就是要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征,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所担负的文化传统传承的使命与重任。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尊重、吸取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对其加以转化、利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自觉的实践要求。

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自我认知”。这一过程体现出强烈的自我觉醒意识与自我批判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自我认知的理性认识阶段,已不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活动进行简单的、直观化的描述,而是上升为内在的自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所产生的主观认知,成为团结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程度与行动活力的内在“精神纽带”。可以说,如果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将很难进行准确的认知定位。无法准确地认识到其各项活动的价值与使命,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活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培育之途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自知之明”。其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也必然从这一群体入手,提升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自觉性。具体而言:

第一,树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的职业伦理观。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灵魂方面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职业伦理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具备怎样的伦理品质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神圣性、正义性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当秉持韦伯式的“天职”观念,保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忠诚与热爱,真正地认识并努力地践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的职业伦理观。“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认识到这项活动所承载的价值理想,投入热情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以及实际工作当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应当能够将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方法说清楚、讲明白,澄清他人对这门学科的误解,解决人们对于这门学科认知上的混乱局面。实际上,外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这门学科的不解或误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应投身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科学回答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疑问、质疑,提高这一学科的科学化水平,提升人们对这门学科的认同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伦理观念深刻地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与实践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而不是“靠思想政治教育生存”应当成为每个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当秉持的伦理操守。

第二,寻求有效的问题意识,以书写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故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的形成离不开对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观照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与解读。通过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提炼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线索,上升至学理的范畴,再加以充分地研究,寻找到中国社会的“问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应当培养解读与回应中国社会的能力,书写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叙事”。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察、解释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意识,进而提升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提高其解释、解读中国社会的能力,从精神交往、价值传导、文化交流等视域对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作出全景式与多断面的剖析。尤其是要对当下中国的转型社会作出描述,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社会转型所特有的“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东方与西方的碰撞”的复杂性以及“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包含痛苦相伴”的基本特征。用自身独特话语或理论对中国社会进行观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意识,叙述、解读以及分析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在解释、解读中国社会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从自身的立场对其作出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故事”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的表现,它建立在鲜明的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作出详尽的解释与回应。

第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研究取向,以“彻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说服人”。目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难形成认同,其根由之一在于理论研究流于空泛,难以有力地切中现实问题。之所以如此,与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外部化倾向是分不开的。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外部化研究,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选题、主要观点及成果处在外圈层。尽管这些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联系,利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名义,也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语言,但并没有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只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外部或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系统交叉地带。在外部化研究趋向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未进入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触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难以形成社会认同。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部化,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进行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规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机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体现,也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向。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真正地触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直面思想政治教育所遭遇的现实问题,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化,达到“说服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