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例6篇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1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思想政治新课改的认识。

一、教材生活化

1.教学目标:向多维目标转变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以知识为本位,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新课程贯彻了生活的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从一维转向多维,不在单一注重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还要求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培养。

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课堂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发展,乐于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2.教学内容:从“书本化”转向“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教科书给我的最大体会应是:从原来的“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变成了“活的、真的、动的、用的”。新教材更加联系生活,例子也更有价值。例如:《经济生活》的教材安排上,不再像以前教材那样,一开始就讲经济学的理论,而是从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的消费现象入手,引起学生对经济的兴趣。尤其是讲到“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章节时,新增加了“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虽然都是新内容,但是非常贴近生活,因而也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3.教学策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新教材给了教师许多创设问题情景的机会。(新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这是与以往教材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这样教师就能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故事、丰富细腻的情感开展趣味性教学,使学生不但善学而且乐学。

二、教师的能力要求

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坚持杜绝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新课程改革,使教材更加条理化,生活化。知识的容量也更大,更新。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应该有所提高。

1.注重资料积累,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新内容,这些新内容往往与生活非常近。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应该建立“教学资料档案”,需要时从中提取,方便快捷。利用资料,逐步使教学做到有理、有据、有趣,使学生对政治课愿学、乐学。

2.创新教学方法

缺乏吸引力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如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力不足,教师教育观点、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没在教学上下真功夫,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这一局面不扭转,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无从谈起,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为此,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究教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才能更好地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达到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目的。

3.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

与以往的旧的课程标准相比,高中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用具的选择”问题,要求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出了方向性要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就必须学习一定的抽象理论知识,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要使他们理解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并非易事。电化教学的使用,方便了教师的同时,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如果政治课教师能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那么对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

1.善于激励,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以表扬激励为主,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友善的,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以激励和赞扬,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经过教育实践经验和心理学证实的正确的教育行为准则。为了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激励艺术。

2.鼓励探索 引导学生勇于实践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2

当前,民族类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远不相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给民族类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笔者拟从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正确处理新教材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等方面,对民族类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作几点思考。

1.按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知识,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还在于实现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1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也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产生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可以用具有启发性的图画、漫画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2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质疑,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采取三段式教学法,即"预习提疑——讲解答疑——去疑存真"。

(1)"预习提疑"就是让学生自己预习一个框的内容,并在自学过程中做一点读书笔记,初步搞清楚教材中概念、原理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告诉教师框中哪些地方懂了,教师可以不讲或少讲,哪些地方难懂,建议教师多讲。

(2)"讲解答疑"就是教师课前记下学生的疑难问题,属于一般性问题,教师则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鼓励他们自己解决。

(3)"去疑存真"就是教师选择学生中难度大、富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再一次自由讨论,发表意见,最后教师归纳。课后由学生写出相应的论文,有破有立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识,树立新观念。

总之, 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行为。鼓励质疑,让平日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变成了师生互动、交流知识的场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开拓、去思考,改变传统教学中"知识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记"的状况,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政治课才能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才能培养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2.思想政治课必须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得以充分地发挥。即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和态度做出具体指导,对学习方法做出具体指导,使学习的质量、效率得以提高。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教师应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

要善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在课堂中,教师要力求营造出使学生愉快、兴奋、参与、投入的氛围,其中主要是在不同的教学形式下,如讨论、辩论、小品表演、社会调查等活动中,让学生普遍参与,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体味书本知识的科学分量和智慧的甘露,改变智力的惰性状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众所周知,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结合课改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因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已创立了许多被证明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好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认真消化、吸收。比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就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电子白板等先进的教具进行整合,以图文并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运用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品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许多烦恼的问题。诸如人际关系、考试焦虑、心理障碍等。用法律常识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纠纷。这样做既能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又能为学生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

在教学中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政治课教学中应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并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把群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群体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给人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

在教学中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作为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严格来说,学生除了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懂得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不良行为的矫正。依法规范自已的言行,懂得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新的教学方法还有许多。诸如:讨论式教学法、"学导式"电化教学法、直观感知教学法、参观法、实际训练法、探究的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给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会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对于别人创立的任何好的教学方法,都不可盲目地照抄照搬,还必须从本校的教学条件、学生实际出发。对此,《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综合选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中学生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城市、农村都是如此,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乡土教育内容的引入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要。选择家乡的先进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更感到这些人物可亲、可信、可敬,这些人物的事迹对他们的教育作用也最大。因此,教学中有目的地注入乡土气息,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3.思想政治课呼唤高素质教师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分类号】G64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A71003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BB188);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讨式教学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B2010102);湖南农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农研[2011]32号文件第8项);湖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研究专项(10SZ05)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将之视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05新方案”开始实施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做了重要指示,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2013年11月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做了重要批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办好,关键是把教材编好,建设好教师队伍,把课讲好。一边是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望,一边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还不太理想的不争事实。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所了解的一些情况,笔者认为教学效果的好坏绝对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原因或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良性互动,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一、学校层面。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与作用,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与作用。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为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就是以当今的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是道德教育课,它本质上是对民族精神的培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做的是铸魂育人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高低、效果好坏对于大学生的情感底色、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举足轻重。但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高校没有成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机构或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表面上成立了而实际上是个空架子,思想政治理论课处于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少有或几乎没有出去学习的机会,课时被随意压缩,每年生均30元的课程建设费很少有学校能全额拨付。学校的大环境如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一切都源于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与作用的错误认识和理解。所以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和联合举办的第四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开班式上,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先生提议把全国高校的校长也集中起来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真落实中央政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

(二)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是落实这一任务的主要责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是人。在所有的工作中,人的工作是最难做的。因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动物。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的艰巨性,日新月异的社会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再加上现在高校普遍扩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量和压力都是非常大的。但相当一部分高校的领导不了解这个情况,仅仅从主观感受出发,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清闲,上课就带一张嘴巴,照着教材念将下来就是了,只要不是文盲,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去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甚至把一些难以胜任专业课教学或管理岗位的教职工“安抚”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误解,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污辱。

二、教师层面。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

(一)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进入新世纪,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西方势力通过对我国青少年一代、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各种西方思想灌输,使我国高校学生中一度出现了所谓的“意识形态真空”、“信仰危机”,有的学生在思想上陷入误区,以为“西方国家什么都比中国好”,人生观和价值观被“西化”观念同化,个别学生不信仰共产主义,而信仰西方宗教;甚至有的学生没有信仰。这种信仰危机的出现,致使部分学生感到空虚和迷茫,对自己、对社会开始失去信心。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担的特殊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遵照中共中央2014年10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抱着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来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更不能抹黑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述的中国,应该像近日《辽宁日报》刊发的那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里希望的那样,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清晰的来路。评说中国,不能只看地理的横坐标,更要看历史的纵坐标。不能用别人的尺子来规划中国,也不能用西方的刻度来丈量中国。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整体的模样。完整的中国,绝不是灰暗的,而是色彩斑斓的;绝不是消极的,而是坚韧昂扬的;绝不是迷茫的,而是目光四射的。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光明的未来。我们的讲授应更多地传播正能量,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文化阵地,给予学生建设祖国的信心和力量。

(二)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在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被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被边缘化或半边缘化,在职称评定、课题申报、评奖评优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此而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每天只是应付那几节课,没有钻研理论钻研教学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对国家对社会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承担的使命光荣。有了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会产生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的紧迫感,就会去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与新的教学手段,关注国内与国际上的热点问题,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认真研究社会与人性,并把这一切融会贯通起来,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活讲透讲好,让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最终达到进头脑的效果。

三、学生层面。要转变观念,端正心态,认真学习并积极实践。

(一)转变观念,端正心态。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他们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所谓的“洗脑”的课程,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是“洗脑者”。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成见,不愿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或是去了课堂却在干别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学生,笔者认为,首先是要使他们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仅仅是理论的讲授和知识的灌输,它更多的是情感和信仰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它能起到引导学生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作用。道路正确了,我们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大学生们只有改变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才能端正自己的心态,改变以往到课率不高或到课率高但抬头率低的情况。

(二)认真学习,积极实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们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才会从行动上体现出来。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从不会落下一堂课,每次都认真听讲并做笔记,对老师提到的重要理论、概念、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会格外关注。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知和行是同等的重要。甚至有人说,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重要,因为知最后是要落实到行上的。所以,学生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更要积极实践。只有知行结合,我们才能成为生活的智者而不是书呆子。

总之,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收到实效,仅凭教师一已之力是不可能的,必须把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力量联合起来:学校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与配合;教师认真负责,刻苦钻研;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学习并积极实践。上台以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讲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说迎来了我们的春天。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后盾,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有学生的大力配合,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会收到显著的成效,一定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1]王美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J].职业时空,2013(8):142-143.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初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价值;如何教好;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初三思想政治课是对初中毕业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课程。它是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要搞好初三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教学行为上做到进一步提高。

一、初三思想政治课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有其独有的价值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针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方针是由思想政治课本身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从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来看,它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马克思主义常识和有关社会科学常识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指导行为的目的。因此思想政治课与其它课程在教育价值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别。其它课程的教学更多地重视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仅受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思维方法及认识能力的制约,而且还要受社会上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干扰。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现实的社会现象,以及学生对此产生的大量思想问题。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学还包含教育者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自觉地选择,消化、吸收这些教学内容,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自身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过程。解决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所授知识的知与不知、信与不信,以及这些知识在学生身上能否达到与行动相统一的矛盾,给思想政治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课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问题,联系自然科学及其发展的实际,使学生能将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并正确运用这些立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使学生不断提高分析和解释能力,综合认识和评价能力,真正做到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行动,去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中有其独到的价值。

二、提高认识,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一切以教师为中心。而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享有者、传授者。对学生而言,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有学问的人,是有“一桶水”的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接受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关系就变成: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布置,你记忆……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政治成了背、记、抄,纯粹为了应付考试。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价值都是附属的,可有可无的。这种教学观念失去了政治教学的根本意义。

教师不再单纯去教,而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得到启迪;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凸现自己的个性、主体性、创造性……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探索的主体,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升华。如我在执教“综合国力的增强改善了人民生活”这节内容时,先组织学生对自己家庭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作调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畅谈自己家里的变化。大家围绕着改革开放前后各自家庭的经济收入、生活用品的拥有、居住质量的改善和家庭文化生活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共同得出一个结论: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因为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源于正确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在情景教学中,运用各种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音乐、故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但是,我认为这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问题,要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还得从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去下深工夫。

而一堂思想政治课无非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几个方面下手的:

①提出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兴趣的前提。

我认为一节吸引人的课,教师应该先从设计问题开始,俗话说“一个好的开端是处理问题的关键”,我坚信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这节课的成败,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内在联系,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②分析问题倡导研究性学习,这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穿插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也很重要。因为思想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会觉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之后有用,如此,自然就能产生要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动机与兴趣。

③解决问题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教材知识与自身行为间的联系

思想品德课倡导内化于心,这就需要在学习中,我们应把所学的知识与自身行为联系起来,提高自己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用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当学校或社区组织志愿者活动时,积极参与,奉献爱心,履行社会责任。

初三思想政治课在整个初中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注重其价值的发挥,给予它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关系着百年树人的大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初三政治活动课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2月30日王东林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247-02

一、引言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地位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了教育的各个阶段,从中小学阶段对基本的事实、概念的了解到高中、大学的深度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如影随形。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价值判断能力尚处于朦胧期,易于受到外界的引导,难以通过复杂的现象深入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而思想政治课课程对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大有裨益,所以思想政治课课程对中学阶段的学生不可或缺。

虽然如上所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其重要性并未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知,课堂教学问题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无法实现。以下将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探析

1.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多数老师无法把握教学目的的本质。思想政治课在初中阶段是必修课,老师和学生不可避免地将课本知识的掌握作为主要目标。人们将思想政治课作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深信对于课本知识的记忆即可保证顺利过关。学生,甚至教师都将通过考试作为完成思想政治课的终极目标,而忽略了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本质是通过课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老师将使学生通过考试、得到高分视为教学目的,学生则认为纯粹的、一成不变的理论知识枯燥乏味,“临时抱佛脚”式的考前突击便可顺利过关。学生和老师对思想政治课持以根深蒂固的偏见,无法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本质和目的。

2.课堂模式较为单一,课堂氛围呆板。由于对思想政治课目的和本质的把握存在偏差,所以教师上课时基本沿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埋头划着老师强调的重点关键。课堂互动局限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调模式。由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而教学模式呆板而又缺乏创新,所以课堂气氛始终无法活跃,甚至整个教室都是鸦雀无声的,有的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以粤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的思想政治课为例,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国情并了解社会主义制度,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会忽略观察、思考、讨论等探究环节,直接过渡到对核心理论的讲解,所以学生会觉得无趣,理论知识枯燥、乏味、难以理解,长此以往,学生会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定位为上课划重点,考前背课本。

3.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欠缺。例如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理解,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记住这样的结论,但是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考试中无法根据所读到的内容或看到的图片分析得出这一结论,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仅仅局限于记忆,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其次,思想政治课偏重对理论的讲解会让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就是理论化的、高深的学问,并因此对思想政治敬而远之,更不用说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讲解中没有结合实际的讲解知识点,例如和谐社会,那和谐社会对学生而言永远是书本上的理论,而非身边无处不在的真实存在。

4.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的滥用。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多媒体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改变为多媒体的应用提供了契机,但是如今的现实却是有的教师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这种情况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也不例外。有的教师认为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有趣的方法是应用多媒体展示。适当地应用多媒体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但滥用可能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课程进度,降低学习效率等。例如,在某些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知识点,就花费整堂课播放与该知识点相关的视频,而欠缺在视频播放过程中的讲解,这可能让学生误以为这样的课就是娱乐轻松的,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看不出知识点和重点,看不到理论与实际的连接点,这样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三、针对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虽然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主张学生是课堂的主导,但是教师的引导者地位不容动摇。优秀的教师就是优秀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对教师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挑战。首先,教师要认清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真正地理解思想政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政治觉悟,而非追求考试的高分和通过率。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科学的教学方案,改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自身做起在细枝末节的生活中思考思想政治的意义,并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指导自己的生活。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定期开展培训学习讲座,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准和个人素质。

2.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将枯燥的理论赋予鲜活的生机。单纯的理论讲解不仅会使学生误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宗旨,而且不能深刻地理解知识点。所以在教学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向学生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理论时,片面地讲述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政党制度会让学生觉得不知所云,难以捉摸,所以可以将其与实际生活结合。通过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遇到的参加选举、填写选票等事件使学生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党的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和学生讨论政党制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对身边存在的各种经营模式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理论的价值和指引作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3.设置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启动全方位的感知,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投入思想政治课课堂的积极性。实践出真知,情境教学使学生处于类似于实践的情境中,从而可以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例如,在讲我国的分配制度时可以让学生扮演自己想扮演的劳动者,如医生、商人、个体户、教师、公务员及国企员工、外企白领等,情境设置为大家在聚会时讨论自己的收入,让学生自己判断对方属于分配制度的哪部分收入。情境设置会让学生印象深刻,而角色扮演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情境是对现实生活的临摹,有了课堂情境的预演,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会自觉地将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应用于其中。

4.转变课堂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为主导。首先,要求学生做好课前自主学习,并及时向教师反馈预习情况;然后课堂时间教师按学生预习后的反馈做基本讲解,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难点、重点;最后请学生归纳总结,教师评述。传统的课堂模式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有的学生甚至担心被提问到而惴惴不安,影响学习效率,转变课堂模式后,学生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可以随时提问也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学生不用担心被提问到答不出而出丑,由此一来,学习氛围轻松愉快,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5.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滥用会引发学习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但是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与广泛应用是时代的进步,所以只要合理应用必然会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会缓和课堂紧张沉闷的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时,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视频小片段向学生展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在视频播放时教师可以在旁边提醒同学与知识点结合,而不是纯粹地欣赏视频内容。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手段,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会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印象,使学生更为方便、高效地理解理论知识。

四、结束语

中学思想政治课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习惯,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学好思想政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思想政治课的片面看法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课程的重视度有待提高;而且思想政治课的传统课程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课堂气氛有待改善。很多人将思想政治课等同于课堂上划重点,考试前背诵,所以教育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教师和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及价值。作为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设置高效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朱秋玲.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

[2]许静.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中旬),2012,(6).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6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学生评教活动旨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高,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效果的提高。但是如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评教存在评教指标不科学等问题,本文以山东某高校为例,根据调查统计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评教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学生评教系统的建议性思路。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评教;现状分析;建议性思路

一、调研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形式及目的

本次调研的对象为山东某高校的在校学生。调研主要采用针对性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6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8 份,回收率86%)。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对象大都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所以,这次调研反映的情况是客观的,数据是真实有效的。

2.调研对象的背景状况

(1)性别构成。男性占54%,女性占46%。

(2)学历构成。专科占2.1%,本科占97.7%,硕士占0.2%。

(3)专业类别构成。文科占45.4%,理科占40.7%,工科占9.2%,农科占0.2%,医科占0.4%,其他占4.1%。

(4)正在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状况。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占3.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占3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占30.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占33.5%,形势与政策占0.6%,其他占0.4%。

(5)政治面貌构成。中共党员占4.6%,共青团员占92.6%,一般群众占2.3%,其他党派占0.4%。

(6)职务构成。校学生会干部占6.3%,院(系)学生会干部占17.7%,校团干部占1.1%,院(系)团干部占1.3%,班委或班团干部占35.9%,其他占37.7%。

(7)父母职务构成。党政干部占10.5%,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占6.9%,私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占12.1%,中小学教师占6.0%,大学教师占1.2%,在岗工人占16.7%,乡村农民占32.5%,下岗或失业人员占4.2%,城市务工农民(农民工)占2.2%,其他占7.7%。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及评教状况分析

1.学生的评教态度

大部分学生“对思政课老师的教学,是通过冷静的理性思考,本着对自己和老师负责的精神来进行评价的”;但有25%的学生选择“为了能使我顺利选课,或者因我对思政课一点兴趣都没有,我在网上对思政课老师进行评价时就是应付一下,随便打钩或填写几句”(如图一),说明部分学生在评教时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

2.学生评教指标

(1)一般评教指标。一般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关注学生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相关能力的提高,主要涉及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教学评价目标相对具体、客观,高校根据一般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学生教学评估的调查问卷,涉及老师上课提问情况、老师课外作业布置情况、老师课外作业辅导情况等问题。根据调查得出:32.8%的学生认为“老师课堂上提问多少”和“对老师的评价高低”的关系不确定,即“思政课老师如果在课堂上提问多,我给他的评价可能高也可能低”。51.4%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作业多少”和“对老师的评价高低”的关系不确定;30.6%的学生认为“老师课外作业辅导多少”和“对老师的评价高低”的关系不确定(如表1)。

说明学生们普遍无法从“老师上课提问”“布置作业”“课外作业辅导”等与其他专业课相同的一般评教指标方面直接确切地得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2)特殊评教指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一方面对老师是否把思想政治理论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基本理论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评价,这是与其他课程教师教学评价内容明显不同的特点。因此,学生评教时应该还要考虑除了一般评教指标之外的特殊评教指标。根据调查得出:学生们普遍认为“老师在课外与学生交流越多”“老师课堂上传授知识量越大”“老师课堂上所讲的道理越深刻、越触动心灵”“老师授课时能够明确抓住考试要点,或划出重点”,则对老师的评价越高(如表2)。说明大部分学生将“老师在课外与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生活等方面的交流”“老师课堂上传授知识量的多少”“老师课堂上所讲道理是否深刻、触动心灵”“老师授课时能否抓住考试要点,或划出重点”作为评教时参考的重要指标,并且对在这些方面符合要求的老师给予肯定评价。同时也看出学生重视考试及考试成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评教带着应试心理。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绝大部分学生(93.8%)“对思政课教学,更喜欢老师授课的生动性、趣味性,而不喜欢枯燥乏味的理论”;在“思政课老师对那些娱乐八卦或其它生动有趣的东西讲的越多,让我们越高兴、快乐,我对他的评价也越高”这一项中,41.4% 的学生认同,40.4%的学生不认同,28.2%的学生无法从这方面得出对老师的直接评价。说明课堂的生动、趣味不是只看老师是否讲很多娱乐八卦类的有趣东西,不是所有学生都对娱乐八卦类的东西感兴趣;而是老师授课时不能单纯灌输枯燥乏味的理论,要结合多方面内容,并且要将授课内容讲的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4.学生对老师的态度

在“我发现思政课老师连自己都不相信他讲的东西,就觉得思政课老师很可怜”这一项中,34.5%的学生有这种想法,46.9%的学生没有这种想法,18.6%的学生对此说法不确定。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授课时没有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少部分学生产生困惑。在“不管怎样,我发现思政课老师大部分很敬业,对我们很负责,我尊重他们的劳动和人格”这一项中,绝大部分学生(90.9%)认为授课老师认真负责,尊重老师的人格和劳动。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评教的意愿性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对评教指标的应用意愿

超过半数的学生怀疑是否可以用同样的指标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31.1%学生基本不赞同用同样的指标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如图二)。但在实际评教过程中,有83.2%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与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评价使用的是同一个指标体系”。说明,部分学生们已经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在教学评价内容方面的区别,应该确立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指标来对其进行评教,但由于实际中不存在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指标而无法操作。

2.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及态度

89.2%的学生赞同“思政课是一个涉及国家、民族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教育的战略性课程,主要是培养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身份认同”;89.5%的学生赞同“思政课教学主要不是给我们传授知识、培养应试或职业技能,而是传播思想,帮助我们理解人类世界、理解我们的民族、国家及其前途命运”。说明大部分学生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在教学目标上的区别。89.1%的学生赞同“不管是否感兴趣,作为公民,我都有责任学好这些课程”,72%的学生赞同“不管我们对思政课是否感兴趣,老师的严格要求都是有益的”。

说明大部分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人生修养大有裨益,因此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如表3)。

3.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认识

77.7%的学生赞同“如果思政课教学能够鼓励学生多提问,而且提的问题越有深度和独创性,我们的收获也越大”;而对“思政课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主要是老师多向我们提问,提问越多,我们的收获也越大”这个问题,51.8%的学生持怀疑态度,23%的学生基本不赞同。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的老师提问的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没有在一般课程中的作用大,用“老师课堂提问多少”这一指标来进行思政课教学评估有失偏颇。87.9%的学生赞同“思政课没必要像专业课那样布置机械训练性的作业,课后辅导也应该以师生思想交流为主”。70.8%的学生赞同“思政课教学如果能给我们布置一些独立思考的实践性作业,我们会很感兴趣,也乐于去做”。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机械训练性的作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没有在一般课程中的作用大,学生在课后更需要与老师进行思想交流,并进行一些独立思考的实践性作业(如表4)。

4.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标准的认识

88%的学生赞同“思政课的学生评教前提是:学生懂得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教育目标以及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85%的学生赞同“思政课教学只要使大多数同学对某些问题(国家、民族、社会、人生等)有了比以前更深刻、更全面或更符合国家利益要求的认识、体会或启发,就是成功的”。说明大部分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课程性质、教育目标及自己的教学特点规律,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时也应该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评教标准。

5.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评价

86.4%的学生赞同“我们对思政课老师的评价,应该以政治立场、理论水平、敬业精神和道德人格等定性方面为主”。现在学生评教方式多以定量评价为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性质、教育目标上有特殊特点,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教应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6.学生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态度

46.4%的学生赞同“目前我校设置的对思政课教师的学生评教指标不科学,没有针对性,不能对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起到积极作用”;70.2%的学生认为“我校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应该尽快改善”。

根据调研得出,大部分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人生修养大有裨益,因此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并且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多提些具有深度和独创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后与老师进行思想交流,并进行一些独立思考的实践性作业,这样学生更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上获得收获。因此,为了促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高,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提高,我们应该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评教系统的完善。重点解决学生评教态度不端正、学生评教指标不科学、学生评教方法不完善等等问题,我们应当对学生进行评教指导,端正学生评教态度;确立正确的学生评教依据;设定科学的学生评教指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柳礼泉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汪振兵. 对学生评教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9.

[3]唐瑛. 高校学生评教探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

[4]肖映胜、张耀灿.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理念新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