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论文范例6篇

中国地质论文

中国地质论文范文1

关键词:水工环工程;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形成

1.1水文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

水文地质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水文地质核心理论是科学技术找水理论,找水工作遍布于祖国大地的每个地域,积累了丰厚的地下水资源成果资料。渐渐地水文地质的核心理论进入了生态环境水文地质新阶段,如今,当代水文地质理论的应用全面进入了水资源科学调配、科学管理、科学利用、水文地质理论已形成了水文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以及技术量化与社会以人为本的良性循环协调系统。

1.2工程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

我国工程地质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起步的。从工程地质缺少到基本适应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的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又从基本适应到完全满足国民经济建设所有部门的需求,尤其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水利工程、电力工程、铁路工程、港口桥梁、隧道工程等大量重大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发挥了超前性、全面性和广域性的服务功能,其理论成果为规划、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1.3环境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

中国的环境地质工作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工程建设进程加快,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农村到城市,表现在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矿山及山地区域的透水事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问题频发,西北草原沙漠盐渍化等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凸显。环境地质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与任务:开展环境地质调查,制订治理地质灾害规划及其对策。

2岩土工程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

我国岩土工程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把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环境相结合,形成生态岩土工程,并在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学科基础上,与土木工程学互相渗透,已形成了一门新的具有边缘学科性质的独立学科。学科通过高新技术与高新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迸,形成了一个综合化、分层与深层化完善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创新体系,并且与世界接轨。从岩土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勘察、设计、计算、施工、监检测量、材料设备维护等均建立绿色环保、生态环境岩土工程总成。

2当代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及发展

2.1水文地质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

我国水文地质理论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基本形成。核心理论以找水打井应用技术为中心,为工农业、国防现代化建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我国水文地质核心理论与应用技术得到飞跃性发展,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指导全国性地下水资源调查、勘查、监测与保护,取得的成就巨大。

水文地质学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为多学科交叉渗透成为主流,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水文地质学的理论发展与相关类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已得到了全面广泛地应用和发展。现代水文地质学与现代科学紧密结合,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相应产生的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对水文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现代应用数学与水文地质学的结合,特别是数值模拟方法得到普遍应用,模型研究成为水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使水文地质学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的新阶段。许多新的分支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如岩溶水文地质学、遥感水文地质学、环境水文地质学、医学环境地球化学、污染水文地质学以及数学水文地质学、水资源水文地质学。新技术、新方法都得到普遍应用,推动了水文地质学的发展。水文地质学应用于城市,为城市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决策起到了先导作用。

水文地质学应用于农业,有效利用地下水解决农作物及植物生长需水短缺的问题。水文地质学科为生态农学、土壤学、乃至农作物及植物基因改良技术起到了推动进步发展的作用,生态农业试验基地硕果累累。

水文地质学与岩土工程建设息息相关,特殊岩溶及岩溶地下水问题是当代水文地质研究的主题,特别是岩溶复杂的桩基础工程更不可忽视。水文地质学科在工程建设别是地下工程中的各个领域都是不可或缺,众多的地下建筑工程与相关水文地质问题的出现,或者水文地质问题的修复,都有应用专门水文地质学科技术与其他学科技术交叉的水文地质工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能。

2.2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理论体系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工程地质理论体系应用早于环境地质。1949年至1979年为工程地质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期的启蒙至初期阶段,称为奠基阶段,主要以工程地质学科为主的理论应用体系。基本工程地质勘察经验成果应用到工程地质这门学科从理论上和技术上不断发展革新,这个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规模不大,环境地质问题不突出。自1979年至今改革开放的30年中,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进入了高层次的活跃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国进行了大规模建设,是国民经济与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也是人口与资塬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时期。工程活动的空间和规模迅速增大,从而产生了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

当今强大的工程地质学活力,来源于广大工程地质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复杂的环境地质条件下,解决了众多地质问题,从而产生了土体结构力学、土体水文环境地质学、地质灾害环境学、城市工程地质学、城市环境土工学、矿山环境地质学等学科,发展了工程地质,解决了工程地质与工程建设脱节问题。应用工程地质学的新目的与任务使工程建设和运营最大限度地并保护环境长足发展。当今,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吸收现今科学思想丰富自身理论,深入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国土规划与资源开发、城乡一体化的各类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还为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问题的急救抢险以及灾后的经济评估或者灾害后的恢复重建等系列的环境地质技术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国当代环境地质学科技术与理论水平已达到世界行列标准。当人们认识到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将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城市环境地质理论的发展依靠得天独厚的现代城市标准发展空间与现代科学新理论新学科紧密结合,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相应产生的系统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对环境地质学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2.3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的岩土工程工作是改革开放以后全面深入到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中的。岩土工程学是一门新的具有边缘学科性质的独立学科。它是工程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的分支,是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应用到工程建设诸多领域。在工程建设中,他与其它相关学科交叉渗透,高度集成与应用后形成岩土工程。我国岩土工程应用理论步入到法规技术标准后相应的建筑工程技术质量审查机构已成立,建立了执行建筑施工图审查标准办法,配套的岩土工程各类技术规范与规程及其法规三十余部相应出台。实施岩土工程及注册师制度后,打破了过去专业过细过窄的界限,拓宽了岩土行业技术人员全面掌握多学科知识,同时拓宽了技术知识服务领域,全面提高了岩土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岩土工程与世界同步发展,已进入到第四次浪潮。

纵观岩土工程学科及其技术理论上有的发展与创新。横观岩土工程在诸多领域仍然研究不足、探索不清。基础施工中涉及岩土结构、地下水问题解决不准。例如,湖北劲牌有限公司保健酒基地二期联合车间工程地下建筑抗浮问题。因地下水问题评价不清。基坑周边地下水补给、排水条件未查明而未提供抗浮水位,也未作抗浮设计,更没有施工抗拔桩,地下室的地下基础为梁板式钢筋砼筏基基础类型。一栋四层的车间工程主体完工后,因地下水作用使地下室整体上浮,梁板开裂,后经处理基础的修复费用达数百万元。

3结语

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两个专业学科都是地球地质大学科的支学科,两个支学科的共同持点与目标相互一致,都是怀抱地球,面向大自然,为地球的永生及人类与大自然生命的存在,用自身的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去了解自然与改造自然。这就是本行学科共同持点与目标。水工环与岩土学科的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互为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同属自然科学。用学科过硬知识与技术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学科的理论体系还得依靠多支学科合作,进一步发展,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水工环与岩土工程技术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都将有新的重要突破。

参考文献

中国地质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研究现状;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10)11-0084-09

1 背景与目的

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具有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独特自然区域。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科普教育和发展地方经济。截至2008年,我国已经先后建立了138家国家地质公园,其中20家为世界地质公园。随着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逐步展开了对地质公园的研究,其相关理论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入。

地质公园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通过文献检索,尚未发现从旅游系统的角度统计分析、评述地质公园研究现状、问题及趋势的文章。本文通过构建地质公园旅游系统模型,对地质公园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并评述我国地质公园的理论研究问题及趋势,以期为研究者和决策者、管理者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构建地质公园旅游系统模型

地质公园作为一种综合的旅游目的地,牵涉面非常广泛,如果没有系统论思想,就难以对其实现有效的阐述和理解。本文认为,从系统论的角度考虑,地质公园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它是由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系统、地质公园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统、地质公园旅游保障系统、地质公园旅游支持系统组成(图1)。

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系统主要是指到地质公园旅游的现实旅游者或者潜在旅游者构成的系统。根据旅游者的来源地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本地客源市场、国内客源市场和国际客源市场。旅游客源市场系统主要研究地质公园旅游者的行为,包括旅游动机、决策行为和空间行为,以及由于旅游者行为引起的客源市场结构和市场特点。

地质公园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统是指地质公园有别于其他一般景区,对旅游者产生特殊吸引力的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总和。地质公园吸引旅游者的核心主要是地质地貌景观资源及用它打造的旅游产品――地质旅游线路和地质公园解说体系。具有特定地质主题、串联了独特地质遗迹景观、文化遗迹景观和节事活动等丰富内容的地质旅游线路和特色、个性化服务的地质博物馆、地质景观解说系统以及地质公园导引标识系统是形成地质公园独特魅力的主要因素。

地质公园旅游保障系统是指为到地质公园旅游的旅游者提供交通、康乐、食宿、购物及信息服务等多种旅游需求的综合体,主要包括设施保障和信息服务保障两个子系统。该系统是使游客旅游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基本保障,其主要功能是为旅游者提供连接客源地与地质公园旅游地的信息服务,在地质公园内为旅游者提供生活必需的设施,以及为旅游者提供游览、娱乐和购物设施及相应服务,这些功能同时也是增加地质公园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述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系统、地质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统和地质公园旅游保障系统共同组成一个结构紧密、与旅游者直接联系的旅游系统,在其还形成一个与旅游者不直接联系,由政策、管理体制、地质遗迹研究与环境保护、人才培训、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因素组成的支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政府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政策和管理)。此外,地质遗迹的研究和保护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2确定研究文献的范围

首先,本文以“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通过“全部文献”项目,对2001~2008年文献进行检索、筛选,截至2008年11月8日,共获得地质公园研究文献314篇。

为了更全面地概括我国地质公园研究现状和进展,本文搜集了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自2001~2008年出版的年会论文集,筛选出有关地质公园研究论文260篇。

另外,为了反映我国硕士生和博士生对地质公园的研究情况,本文分别利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共获得相关论文53篇,其中,硕士论文50篇、博士论文3篇。最后,将上述3类文献合并,共得到有效文献627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2,3内容分析法与归类统计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627篇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内容分析法是对各种材料、记录的内容、形式、含义以及重要性进行客观、系统和数量化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目的是把用语言表示的非数量化资料转换为用数量表示的资料,客观、系统和量化是其突出特点。

从旅游系统视角构建的地质公园系统模型不仅为地质公园建设、管理提供了认识论基础,而且为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我国地质公园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发展提供了归类框架。利用上述构建的地质公园旅游系统模型,将获得的627篇文献按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门别类地归入各个子系统,然后统计分析,可以获得地质公园理论研究的全貌及各子系统理论研究的细节,统计结果如表1至表4。

3 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研究进展与述评

3,1地质公园研究概况

如表1所示,自从2002年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以来,地质公园的研究得到了不同学科背景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文献持续迅速增长。但是我国地质公园的研究非常不平衡。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系统、地质旅游保障系统以及地质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统(特别是地质旅游产品的打造和旅游线路的设计)的研究非常薄弱,仅仅分别占总研究篇数的0.6%、1.7%和7.2%,而且2001~2008年,对这3个系统的研究文献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说明时至今日,对地质公园旅游市场系统、旅游吸引力系统和旅游保障系统的研究仍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绝大部分集中在地质公园旅游支持系统中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和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上,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的地质公园旅游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且地质公园的旅游发展处于资源导向型发展模 式上。

3.2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系统研究进展

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其旅游开发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资源一市场一产品3个核心要素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对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的研究是地质公园研究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仅仅有4篇文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凯对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进行了基于地质科学含义的游客认知行为研究,提出了浅认知度国家地质公园的概念,并进行了解释。景艳芳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采用调查问卷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区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时空行为和游客满意度。但是,这些开创性研究并没有真正从“地质旅游”的角度,识别出地质旅游者不同类型、旅游动机、旅游行为特征及其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特征,研究深度亟待加强。

3.3地质公园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统的研究进展

3.3.1地质公园旅游线路设计研究

地质公园要想在诸多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中独树一帜,必须具有自身特色,不同于一般景区的地质旅游线路。本文所指的地质旅游线路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是指凡是具有特定的地质主题,串联了独特地质遗迹景观、其他自然遗迹景观、人文遗迹景观,并为旅游者展示、解说其地质成因或者地学背景的旅游形式,基本与地质旅游产品同义。共有14篇文献以比较重的份量涉及了地质公园旅游线路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具体个案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质遗迹特点或者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探讨地质公园旅游线路的类型,或者简单设计几条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这类研究是地质公园旅游线路研究的主体,占86%。如黄金火对大金湖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研究即属此类。另一类是理论性比较强的文献,但仅仅只有两篇。庄寿强首次对地质旅游和旅游地质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了地质旅游线路的三大类型,即弥漫型、插入型和连贯型地质旅游线路,首开地质旅游线路理论研究之先河。杨振之从旅游产品的角度,研究了地质公园的旅游产品转化问题。

3.3.2地质公园解说体系研究

(1)地质公园解说体系概述与综述研究。建立完备的科学解说体系,向游人主动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是地质公园区别于一般景区的最大特色。然而,科学解说系统仍然是地质公园研究的薄弱环节。陶奎元等从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规划的角度研究了解说系统的结构、建设内容和解说的方式。严国泰研究了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科学性问题和实现途径。

(2)地质公园博物馆研究。地质公园博物馆是向游客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重要阵地,也是地质公园区别于其他一般景区的重要标志。目前地质公园博物馆研究文献中,理论性和系统性强,能够切实指导地质公园博物馆建设的研究成果,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已有的14篇论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探讨地质博物馆建设与地质公园建设关系的,另一类是关于地质公园博物馆设计的。例如,曹颖在其硕士论文中,以王屋山一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陈列艺术设计为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地质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方法和理念。

(3)地质景观解说研究。地质景观(景点)解说体系是科学解释地质景点形成机理、普及科学知识的良好途径,也是地质公园存在的标志,但仅有两篇文献专文论及,其余大多散落于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概述的研究文献中。庄寿强研究了地质公园中标牌的类型及其表述的内容,认为应该根据旅游者身份的不同,建设专为地质人员设立的地质遗迹点标牌和为普通游客设立的地质景点标牌。由于地质公园地质景点形成机理对普通旅游者来说太过深奥,除了上述物质性的标牌解说之外,还需配备专职的地质导游人员解说,这也是地质公园的核心吸引力和标志之一,然而专门研究地质导游人员如何解说的文献还没有见到。

(4)地质公园导引标识研究。对地质公园导引、标识系统的研究也非常薄弱,只有3篇文献专文论及。胡光晓探讨了地质公园景区路标与环保卫生桶的结合机理与路标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个案为研究对象,缺乏理论总结性的文献。

3.4地质公园旅游保障系统的研究进展

3.4.1地质公园交通、食宿、康乐、购物设施与服务体系研究

由于大多数地质公园是在原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基础上建设的,这些景区原有的基础设施和交通、食宿、康乐、购物等设施已经比较完备,因此,专文研究地质公园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以及服务的文献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只有王聪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探讨了构建满城地质公园旅游交通网的问题。如何结合地质旅游资源特色和主题形象,将地质公园的元素有机整合入现有的设施和服务中,体现地质公园特色,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3.4.2地质公园信息保障体系研究

连接旅游者和地质公园桥梁的旅游信息通道的研究也是当前地质公园研究的盲区,尚未看到专门研究地质公园如何为旅游者提供地质旅游服务(如地质旅行社服务研究)和信息服务的文献。研究地质公园信息保障系统的文献全部集中在地质公园的市场营销方面,但也仅有10篇文章,仅占总数的1.6%。例如,白凯以翠华山地质公园为例,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地质公园的市场拓展战略。

3.5地质公园旅游支撑系统的研究进展

3.5.1地质公园管理研究

(1)地质公园管理体制与管理手段研究。我国已建的138家国家地质公园中,很大部分同时还是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他们分别属于不同部门管理,由于各自为政造成的“扯皮打架”现象突出。因此,地质公园管理体制的研究理应成为研究重点,目前有7篇文献涉及了对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卢志明建议借鉴九寨沟、黄龙风景区的管理经验,推行“多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方法。彭永祥以陕西省的地质公园为例,提出了由决策型协调、管理型协调、技术型协调3个层次构成的地质公园保护利用协调的理论模式。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质公园遗迹保护、游客监测、资源管理的基础和科学管理的手段。目前,GIS技术在地质公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已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硕士毕业论文中。如李富兵等8名硕士在其毕业论文中以具体地质公园为例,探讨了地质公园旅游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问题。这些大都是GIS在地质公园中的应用与实践,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总结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缺少法律依据是地质公园依法管理的最大缺陷,也是地质公园管理研究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华国红等从立法的角度探讨了地质公园的法制建设问题,王爱民在其硕士论文中,对完善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法制建设提出了设想。

(2)地质公园管理策略的研究。分析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地质公园的对策与管理策略是地质公园管理研究的主体。如陈安泽等对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是典型的代表。

3.5.2地质公园人力资源研究

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公园管理人才、环境保护人才、产品开发营销人才、基础地质研究人才以及地质导游人才。目前只有5篇文献专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如郭婧对地质公园导游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进行了探讨。当前,由于地质公园各类管理人才缺乏,已经造成了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的诸多问题,需要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对实践的指导。

3.5.3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研究

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是地质公园遗迹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基础,也是开展地质科普旅游的前提。目前有183篇文献对此开展了研究,是研究最集中的领域之一,占总体文献的29%。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地质遗迹特征与综合评价研究,有145篇,占该部分的80%,绝大部分研究是以具体个案为例,描述地质公园内不同地质遗迹的结构与特征,或者从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多是定性描述。如王同文等对泰山的地学价值、自然与文化价值等的研究。另一类是对地质遗迹或景观成因评价,数量较少,有38篇文献,如孙洪艳等对内蒙古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青山花岗岩臼的特征及成因的研究。

3.5.4地质遗迹的保护研究

地质公园建设的首要目的是对地质遗迹及其依存环境的保护,保护的基础工作就是对地质遗迹类别、登录等进行研究。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非常薄弱,只有13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表4)。陶奎元等对地质遗迹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类,为地质遗迹的调查、保护和登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分类不统一,各有侧重,在实际工作中也造成了诸多不便,今后需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案。

分析地质遗迹保护存在的问题,探讨地质遗迹的保护对策与管理策略是地质遗迹保护研究的主体,共有64篇文献,占该部分研究文献的83%(表4)。这些研究尽管提出的地质遗迹保护策略或者保护思路比较全面,但研究大多是面面俱到,深度和理论总结归纳不够,亟须加强。

3.5.5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

自从2002年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诞生以来,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规划研究一直是地质公园研究的热点,共有233篇文献,占总体研究文献的37%。其中,对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的研究有195篇文献,而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性较强的研究则比较薄弱,只有38篇文献。

(1)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的研究。目前,对地质旅游资源或者地质公园开发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地质旅游资源概念与分类的研究。对于地质旅游资源的定义与分类,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陈安泽等对此做出了开创性和代表性的工作。目前对地质旅游资源概念的定义和分类还比较混乱,仍需要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对此开展深入的探讨。②地质旅游资源或者地质公园开发模式的研究。如李晓琴等通过对比生态旅游与地质科普旅游的相同点,认为生态旅游是地质公园旅游的战略选择,并从功能分区、产品设计、解说系统等6方面提出了地质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③地质旅游资源或者地质公园规划理论的研究。后立胜、钱小梅等分别从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地质遗迹类型和保护利用程度等角度,对地质公园进行了分类。李同德、郭建强等分别对地质公园规划的性质、调查方法、选址、功能区划等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这些理论性较强的文献是指导目前如火如荼的地质公园开发建设的宝贵财富。

(2)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的研究。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是研究主体,占该部分研究的84%,大多数以具体的地质公园为研究个案,在分析地质旅游资源的特点或者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战略性的开发方案或者建议。这部分研究大多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具体的地质公园开发也有借鉴意义,理论深度尚待加强。

4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系统迫切需要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由上可知,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的理论研究非常不平衡,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和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上,而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系统、地质公园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统和地质公园旅游服务保障系统的研究极其薄弱,而且至今仍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进程的加快,其基础理论研究已经严重滞后于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建设的实践。结合当前国家地质公园开展地质旅游遇到的突出问题,以下几个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加强研究:

4.1地质公园旅游主体的研究问题

设立地质公园,必然要面对3个问题,即地质公园为谁服务?服务对象希望得到什么?如何使服务对象得到所求?这3个问题无一不指向服务对象――公众。因此,公众的主体性参与及其受益问题应该是地质公园建设的重要目标。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不少地质公园往往是只见山不见人,缺少人本意识和人文关怀,成了“专业研究者的地质公园”。突出表现在对游客的公众心理与行为研究把握不够,如游客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参与模式、认知模式等。常常把旅游者看成是纯理性人、科学人、地质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剔除了地质公园参与者作为轻松愉快的旅游者的角色定位。地质公园既然是“公园”,必然要面向公众。因此,地质公园旅游服务对象有哪些,不同旅游服务对象需求特征、认知模式和行为规律到底如何,它与其他景区游客的需求异同点是什么等基本问题,是一个非常迫切需要加强研究的领域。

4.2地质景点与地质旅游线路研究问题

地质旅游景点是地质公园开展旅游的最小单位。地质景点与地质公园内的地质点是不一样的,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看地质点是否对大多数普通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如果有吸引力,这样的地质点才是地质景点,否则就仅仅是地质点,而很难成为吸引普通旅游者参观的地质景点。然而,当前国家地质公园普遍存在着地质景点与地质点不分的现象,往往在地质点旁边插上一个解说牌,就算是开展地质旅游了,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质公园开展地质旅游的“三无”现象,即地质公园内大多数甚至全部的已有旅游景点基本上与地质无关、大多数甚至全部所建的地质点基本上与旅游无关以及导游基本上对地质景点成因一无所知。目前在学术界,对地质旅游景点建立条件、组合规律、命名原则等基本问题的研究仍然处于空白状态。

在地质旅游线路研究方面,尽管目前有14篇文献,但是86%的文献都是浅尝辄止,仅在简单分析某个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特点或者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简单探讨地质公园旅游线路的类型,或者提出几条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缺乏深入、系统的市场调查与分类。由于对地质公园旅游主体的认知模式、参与特点、行为规律等把握不准,设计出来的地质旅游线路可操作性和指导性较差,基本上与原有的景区线路没有多大的差别,游客过去怎么游,现在还是怎么游,真正的“地质旅游”并没有开展起来。

因此,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地质景点建立标 准、地质旅游线路组合规律,以及如何针对不同游客需求与传统旅游线路整合等研究,是当前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这部分的研究需要旅游学者、地质学者等多学科研究者通力合作,融入创造性的思维才可顺利进行。

4.3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研究问题

地质公园的旅游解说系统过于专业化是目前被人们最为诟病的焦点之一。突出表现为地质景点标牌解说、地质公园博物馆布展解说等为一大堆令人生涩难懂的地质专业术语,而地质导游人员对地质景点的解说却与地质内容无关,仍旧是以往的神话传说故事,这与地质公园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建设目标难以一致。目前地质公园解说方面仅有的几篇文献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忽略了对解说受众的深入研究。因此,借鉴国外国家公园环境解说的先进经验,加强对地质公园解说受众、解说内容、解说方式与解说效果等基本理论研究,理应成为目前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焦点之一。

4.4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研究问题

尽管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研究是当前地质公园研究最集中的领域之一,占总体文献的29%,但是从对地质公园旅游的科研支持与服务来看,目前地质遗迹的调查与评价研究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对地质公园整体价值与主要地质遗迹独特价值的“深度”研究不够,与全国或者全球范围内同类地质公园或者地质遗迹价值的对比研究更显不足。这就造成地质公园的标识与导游过程中忽视价值性的表达,旅游者在地质公园的感觉常常是云里雾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得地质公园的设立好像成了纯经济利益驱动的产物或者形象工程,而无法认识珍贵的地质遗迹的真正价值。(2)对构成地质旅游基本单元的、单体地质遗迹景点的成因研究薄弱,仅占该部分研究文献的13%,这就使得地质公园开展地质科普旅游的价值大大降低。(3)能够整合各种资料,对地质公园区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等景观的地学背景、地质遗迹或景观的成景过程“深度”研究不够。

地质公园是科学公园,如果缺乏对地质遗迹的地质背景、成景过程与地质公园区域各种景观地学背景的整合研究,缺乏地质遗迹独特价值深入研究,开展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就成了无源之水,直接影响着地质公园存在的价值。显然,上述研究至关重要,是地质公园最为迫切需要加强的基础研究领域。

4.5地质遗迹的保护研究问题

地质遗迹保护是设立地质公园的首要目的,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却并不尽如人意。除了上述提到的地质遗迹分类研究、保护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外,地质遗迹的保护规划研究也存在较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规划照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圈保护模式,而忽视了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主要是以点、线、面交互存在的实际,保护流于形式;二是地质公园保护规划与其他规划如城市规划、土地规划、旅游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衔接性与整合性差。其结果自然是地质公园边界与其他规划边界模糊不清,加之规划面积不当,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保护与潜在的矿产、水等资源的开发矛盾重重,使地质遗迹保护规划难以得到切实执行。因此,如何设计具有地质公园特色的地质遗迹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如何整合与其他规划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亟须学术界深入研究。

4.6地质公园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问题

近些年,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问题已经成为旅游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旅游景区的体制创新在政府层面、业界和学术界都备受关注,各方面都为此积极探索和实践。目前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地质公园管理体制与机制问题仍然是制约国家地质公园遗迹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

实际上,目前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大部分面积巨大,如内蒙古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为1750平方公里,占整个克什克腾旗总面积的8%,是一个集第四纪冰川遗迹、花岗岩地貌、火山遗迹、温泉资源、沙漠、草原、河流及湖泊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其中包含了2个部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部级风景名胜区、2个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是一个典型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因此,国家地质公园的利益相关者非常复杂,不仅包括上述不同的资源主管部门及政府机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而且包括旅游者(大众旅游者、地质旅游者、生态旅游者)、旅游业(旅游经营商、交通经营者、饭店、旅游零售商等)、当地社区(直接旅游就业者、非直接旅游就业者、当地企业人员)、压力集团(环境、野生动物等非政府组织)、媒体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诉求不同,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所以国家地质公园体制与机制创新,不仅要考虑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而且要考虑社区、旅游者、非政府组织、旅游业等各种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只有所有的地质公园旅游利益者同时实现自己的利益,地质公园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才可能真正实现。

然而,目前大多数国家地质公园还没有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利益相关者角色的错位、缺位,其间关系的交叉、矛盾是制约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界定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利益相关者类别、地位及其利益诉求,如何研究在国家地质公园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一个多目标、多受益主体的和谐共生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显然上述内容需要不同学科专家的深入研究,为国家地质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实践的指导。

中国地质论文范文3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内容十分丰富,思想极其深刻,从始至终贯穿一条主线——“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从战略性的高度,回答了战略性的问题,提出了战略性的任务,这就是“什么是共产党和怎样建设共产党”的时代新课题,也是对共产党本质论的科学定位。

一、“三个代表”决定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方向

党的本质是指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本身所固有的和决定党的性质、面貌与发展方向的根本属性。“三个代表”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同党的性质、面貌、发展方向的结合上,科学而又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的本质,从而印证了党的本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本质、党的本质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一致性,充分反映了共产党理论的彻底性。

党的本质决定党的性质。党的性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质的规定性。党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造就了我们党必然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由党的本质所决定的,是党的本质集中而客观的反映。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自成立之日起,就是走在中国社会发展前列的先进部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始终发挥着历史火车头的作用。在新世纪面对变化了的现实,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在实践中更好地弘扬过去形成的关于党的性质那些科学的符合实际的东西;同时,又要克服那些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现象,使党的先进性更具体、更充实、更规范、更明确。

党的本质决定党的面貌。党的面貌如何、形象怎样,直接关系党的威信、领导、执政地位和作用。我们党一切活动一切事业,甚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都在于“三个代衰”。“三个代表”是党的光辉形象、胜利保证。什么时候坚持并做到了“三个代表”,我们党的事业就能兴旺发达,就能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什么时候偏离了或者没有完全做到“三个代表”,就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出现曲折和遭受失败。建党80年、执政50多年、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表明,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党的本质决定党的发展。面对变化的世界、变化的中国,发展是时代的潮流、中国的主题。我们党怎样顺应时代的要求,谋划自身的发展,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利益,这是历史发展规律中带根本性的因素,注重这些因素,并在实践上真正成为先进代表,才能卓有成效地推动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三个代表”从党的本质上把党的先进性同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内在地统一起来,这不仅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带有根本性的科学界定,而且为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提供了前瞻性的有力保障。

二、“三个代表”从经济、文化和政治三个层面深刻揭示了共产党的本质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从经济层面揭示了共产党的本质。这一定性定位,紧扣党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生产力不仅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而且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党作为现代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产物,理所当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党的本质所决定的党的使命、任务、地位和作用,归根到底都要体现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我们党之所以成为中国社会最先进的领导力量,就是因为它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以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和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发展我国的先进生产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首先必须完成的根本任务。这种先进生产力,必然是智能化的生产力、社会化的生产力和市场化的生产力。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思想观念现代化,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直接引入对党的本质的理解和表述中,在党的先进性中揉进时代性,将党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连结起来,将物质文明意识注入党的执政理论,从而使得党的本质属性充分地显现出来。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从文化层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这一定性定位,符合世界文明的发展潮流。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创造先进文化的历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业,迫切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还正在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一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代表着中国文化前进的方向。先进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文化;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是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是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的本质,反映了我们党依靠自身包容性强的优势,迎对其他文明的渗透和扩张,体现了我们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直接引入对党的本质的理解和表述之中,在党的先进性中揉进思想性,将精神文明意识注入党的执政理念,从而使得党的本质属性又充分地显现出来。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从政治层面揭示了共产党的本质。这一定性定位,反映了共产党执政的归依。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政治问题。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党的世界观决定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改革开放以来,党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标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都集中地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愿望,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当今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情况下,执政党必须找到社会各阶层群体在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上的共同取向,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一部分人先富和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关系,使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直接引入对党的本质的理解和表述之中,在党的先进性中揉进人民性,将政治文明意识注入党的执政理念,使得党的本质属性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第三次理论飞跃的重要标志

江泽民同志的共产党本质论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三大理论贡献。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其核心内容是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在分析中国国情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性质、动力、对象、任务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适合中国新民主主义实际的三大纲领。其政治纲领,就是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其经济纲领,就是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有;其文化纲领,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正如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这是我们党第一次理论飞跃。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伟大结晶。在这一理论形成过程中,邓小平反复思考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科学回答这一问题的基础上,精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这一极其重要的思想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这是我们党第二次理论飞跃。

中国地质论文范文4

【关键词】水文地质研究 经济可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

1水文地质研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作用

经分析,水文地质研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作用集中体现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规避灾害,降低损失方面。伴随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的进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化学污染物质排放严重超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加强水文地质研究,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继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009年,我国西南诸省出现了严重的旱灾,2011年,我国北方各省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问题,其根源在于我国南北方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加强水文地质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大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降低旱灾与洪灾的发生概率,促进我国南北方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2现阶段水文地质研究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中的短板

现阶段,水文地质研究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中的短板集中体现在理论方法体系不完善、国家投入力度不足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2.1理论方法体系不完善

缺少相对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也就无法对水文地质的系列研究工作进行指导与提高,直接导致其无法起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水文地质研究工作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基本上源自于专业的研究人才的一线工作经验,但是现阶段水文地质研究学科在我国尚属于冷门专业的范畴,专业人才显得匮乏。再加上各个水利部门也属于冷部门,效益并不高,导致大部分专家学者并不愿意投身于水文地质的相关理论方法体系的研究工作当中,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但是却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理论方法体系不完善,导致我国的水文地质研究工作长期停滞不前,无法降低水文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概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2.2国家投入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相关的政府对于水文地质研究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依旧有所欠缺,针对地方的各项考核也基本上是以经济增长率为衡量依据,导致地方政府也并不重视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对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一点:水文地质研究不会产生任何直接性的经济效益,反而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而无论是中央政府抑或是地方政府,其普遍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往往违背自然环境的规律,导致水文地质灾害频发,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关于如何加强水文地质研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加强水文地质的研究,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针对上文所阐述的种种问题,需要采取具有高度可行性的措施,切实加强水文地质研究,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如下:

3.1提高水文地质信息的社会传播力度

媒体对民众以及决策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全面提高水位地质信息的社会传播力度,拓展传播的范围,有助于吸引公众与决策者的对于水文地质研究的注意力。例如黄河断流、淮河污染等大型的社会性新闻,可吸引观众的目光,再如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给社会民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然而,因为水文地质灾害的具有缓变性以及隐蔽性的双重特征,再加上可能会涉及到政治问题,所以媒体方基本上不会将该类的新闻放在头版头条,所以未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导致人们对于水文地质研究方面的工作了解甚少。所以,需要切实提高水文地质信息的社会传播力度,彰显水文地质研究工作的公益性,这是加强水文地质研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前提之一。

3.2完善现代水文地质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

水文地质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为地质学,任何有关于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均需要依赖地质学科的相关专业理论。鉴于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水文地质的教育战略方针,完善现代水文地质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立足于思维与方法两个层面进行创新与拓展,充分重视物理思维、地质演化原理等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从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问题,针对原有的水文地质学进行去粗取精,引进先进的知识理论与方法,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水文地质学基本概念并加以实际运用,确保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3.3加大国家资金投入,改进水文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各地方的政府部门需要积极转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思想,摆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位置不允许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国家方面需要持续加大对水文地质灾害的资金投入力度,便于引进新型的研究设备与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同时确保专款专用,不断革新水文地质研究的技术,并对现有的水文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进行全面的改进与完善,提高其预测随文地质灾害的时效性与精确度。需要注意的是,水文地质的运动是不可控的,并且影响因素非常多,其内在规律目前也尚不十分明确,因此对于水文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预测结果,仅可作为参考,不可尽信,依旧需要以实地调研为准。

3.4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

仅以我国湖北省十堰市为例进行分析,十堰市属于生态敏感地区,水文地质方面的工作必不可少。十堰市政府以丹江口水库为核心区域,围绕其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区、区域通枢纽、高端绿色工业发展区、现代化服务中心等。以当地的特色文化为依托,整合山水文化资源,打造国际化的生态旅游胜地以及东方养生休闲区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水文地质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相关的从业人员需要在深入明确现阶段水文地质研究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中的短板的基础上,立足于提高水文地质信息的社会传播力度、完善现代水文地质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加大国家资金投入,改进水文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等方面,切实提高我国的经济持续性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晓彬.加强水文地质研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J].现代商业,2011,09:287+286.

中国地质论文范文5

一、相关国际法文献中的“社区”

如果重温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文献,我们不难发现,“社区”一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词,这意味着“社区保护”、“社区参与”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国际法体系的一个基本理念。

早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曾于1989年通过了一个《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该《建议案》对“民间创作”(folklore)的定义,曾对后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cible cultural heritage)所下的定义,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该建议案的定义是:

民间创作(或口头与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传承。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

上述定义,实际上认定并强调了所谓“民间创作”是以“文化社区”为基础的;而“民间创作”即便只是由社区里的“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来表达的,它也应该是符合“社区期望”,适宜用来表现该社区的文化或社会特性;进而,不言而喻地,“民间创作”通过多种形式表达的准则和价值,也主要是在社区内部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第155次会议,于1998年11月通过了《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其“宗旨”或目的开宗明义,就是要“鼓励各国政府、各非政府组织和各地方社区开展鉴别、保护和利用其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活动”。《条例》援引了此前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的表述,对“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定义基本上是继承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对“民间创作”的解释,其中“来自某一文化社区”和“符合社区期待”等关键性表述得到复述,唯在有关的表现形式种类中增加了“传播与信息的传统形式””。此外,在列举了上述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多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同时,还提出了“文化空间”的人类学概念。所谓“文化空间”,是指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也包括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季节等)为节律而举行特定文化活动的时间,显然,此种文化空间的存在取决于以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而所有这些文化活动也一样是以社区的存在为背景、为依托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还进一步规定,“希望被宣布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候选材料应经有关社区同意”,然后才可以由各会员国和准会员政府或相关的非政府组织提交申请”;而在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指南》评审“标准”里,“是否扎根于有关社区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史”、“是否能起到证明有关民族和文化群体的特性的作用,是否具有灵感和文化间交流之源泉以及密切不同民族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对有关社区是否有文化和社会影响””等,均把“社区”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提交申报候选材料时,《条例》还要求附上“关于为使有关社区参与保护和利用自己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而应采取之措施的说明”,以及“有关社区和(或)政府中负责保证使提交的候选材料中描述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状况今后不会改变的机构的名单”。《条例》还特别要求评审委员会在确定代表作的名录时,要充分考虑“为使有关社区的所有个人成员了解有关遗产的价值和对其进行保护的重要性而采取的措施”,以及“该计划赋予有关社区的作用和该社区从中得到的好处”。显而易见,“为保护和利用有关遗产而在地方社区内采取的措施”,也就成了评审委员会判断其是否具有代表作资格的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最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在履行其定期向会员国或事涉的任何一方寄发已经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清单(名录)的义务时,还必须“标明其来自哪些社区”。

与此同时,人们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也开始注重“民间文学艺术”的区域性保护。如1999年非洲知识产权保护组织(oapi)一改其1977年通过的《班吉协定》对“民间文学艺术”(folklore)的广义界定,将“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定义为:

由社区或满足社区愿望的个人创造或传承,体现传统艺术遗产特色要素的产品,包括民间传说、民间诗词、民歌和器乐、民间舞蹈、宗教仪式中具有艺术表达性质的庆典活动以及民间艺术产品。

上述界定突出了民间文学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区域性。由于保护层次以及保护手段的差异,有关“民间文学艺术”的“社区参与”保护理念,对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私权进行保护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法律文件等并无太大影响。

2002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次文化部长圆桌会议在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议通过的《伊斯坦布尔公报》(istanbul declaration)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文化多样性”的镜子,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地扎根于当地的历史和自然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从主要方面体现了各民族和社会的文化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生动活泼以及实践、知识和表现可以不断再创造的整体,它可以使社会各层次的个人和社区都能够通过各种系统的价值观和伦理标准来表现自己的世界观”。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在社会中产生归属感和连续性”。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这份已于2006年生效的国际公约,是迄今为止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法文件。《公约》的第一章“总则”所规定的“宗旨”之一,便是“尊重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出的明确定义为: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上述定义虽然将群体、个人和“各社区”相提并论,但依然是将“各社区”放在首要的位置。以此定义为基础,这份国际法文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上区分为五大类: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表演艺术;三、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中国论文联盟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第三章,题为“在国家一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明确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应该有“各社区、群体和有关非政府组织参与”。特别是“第十五条”,更是以“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参与”为题,规定缔约国“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社区保护”无疑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相关国际法文件所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

二、重视社区保护是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共识

文化遗产的国际法保护体系得以形成,其主要的推动力之一就是国际学术界的积极参与。正如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申报、登录和保护等工作,始终分别有“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各国专家所提供的专业支持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法保护,也始终得到了各国主要是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专家们所提供的学术支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起草的相关国际法文件,曾组织各国专家反复进行了研讨论证,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里所反映的有关“社区保护”的理念,其实是与国际民俗学界和文化人类学界对于“文化”的专业认知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重视“社区保护”乃是国内外有关学术界的普遍共识。

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生效以来,由缔约国选举产生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与会的各国专家根据《公约》第十五条的精神,深入讨论了社区参与的有关问题,反复强调了“社区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7年5月,该委员会在中国成都举行的第一届特别会议,通过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标准”,其中第四项就涉及了“社区、团体或有关个人的参与和同意”。委员会一致认为,有关社区、团体或个人的参与对于编写提名文件、制订和执行保护措施至关重要。这次特别会议重申了社区或其代表、执行人员、专家、专门知识中心和研究机构参与《公约》执行工作的重要意义。2007年9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政府间委员会第二届常会,大力呼吁各缔约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社区参与”。2008年2月,政府间委员会第二次特别会议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召开,进一步就社区代表及专家和有关研究机构参与实施《公约》的指南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这次特别会议突出强调了社区、群体、个人和研究机构参与《公约》实施的重要性,认为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发挥核心作用;会议还指出,缔约国有责任采取各种措施,促使社区充分参与各自国内的各项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在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工作的各种专家们看来,虽然社区和社区保护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立场,但仍需要向各国重申、强调和呼吁对“社区参与”的重视。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博士在2003年12月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发表的《致辞》中所指出的那样:“2001年通过的《全球文化多样性宣言》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实施的项目,鼓励了中国地方社区,利用中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契机,担负起遗产保护的责任。……表现形式和知识的传播对文化社区至关重要,社区的保护和推动将促进我们的未来发展,并促进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制的形成。政府的积极性、学者的研究和社区的努力,有助于受威胁的传统及生活方式积极地去顺应变化,或稳定自身以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我国学术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社区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该说也是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的。曾经参加和见证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国际立法进程及中国国内的批准程序,并多次出席政府间专家会议的法学家梁治平撰文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属于特定的社区和群体甚至个人的,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除了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外,还应该特别重视社区或者社群、个人的参与。民俗学家周星主张,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基层社区”,因为基层社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存续的“传承母体”。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由生活在各种社区里的人们创造、享有并传承着的,地域社会或其内部的复数社区,可被理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滋生、扎根和延续的社会土壤、基本条件和传承母体。因此,如何维系社区及其文化传承的机制,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保护工作的关键。另一位民俗学家贺学君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除了处于决策、组织和统筹之地位的政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社区民众。社区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享有者”,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利害相关、诉求最多的一方。此外,刘魁立先生主张的“整体性保护”和黄涛先生主张的“情景保护”,其实也都内含着社区保护的学术思想。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三、我国有关社区保护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政府自始至终都非常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酝酿、起草、反复讨论及最后通过的全部立法过程;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第十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批准中国政府加入该《公约》,使中国成为第一批缔约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迅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公约批准书的国家(第6位)之一。为了履行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所必须履行的义务,中国政府也进一步加速推动国内的相关立法进程。继1997年国务院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后,2003年11月便初步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的草案拟定工作;为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表述与精神相接轨,该法律草案于2004年8月被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目前,它正在接受广泛的咨询、听证,处于不断完善修改的过程中。中国论文联盟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具有行政法规属性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也表现出对于社区保护理念的重视:

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在作为上述《意见》之“附件”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虽然没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畴中提及“社区”,但“第四条”指出建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和彰显有关社区、群体及个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性”。而且,在“第六条”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设定的评审标准中,第二款即为“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在“第七条”中也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措施”之一即为“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第十一条”还进一步为“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开辟了“联合申报”的路径。

国务院于2005年12月22日发出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并在“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部分,增加了通过建立“文化生态区”实施保护的内容,指出“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应该说,这些要求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在社区或在基层地域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基本思路。

近10年来,中国政府在全社会的积极推动促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包括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认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登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文化遗产日”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并实践着以社区为背景、为基础的各种保护性的活动。与此同时,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在基层社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经验,例如,贵州省的西江干户苗寨,其重视当地村民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传承机制以及兼顾保护传统和市场发展的经验,就非常值得重视。

2003年10月,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并于2003年和2005年两次共认定了44个历史文化名镇和36个历史文化名村。虽然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主要是针对建筑物等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也涵盖在内,而且也都是要求在村镇这些基层社区进行全面或整体性的保护。正如青岛泰之博士在其另一段“致词”中指出的那样:“保护历史遗产群落的物质形态和保护其中的非物质文化元素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而在保护这类遗产的努力当中。提高当地社团保护遗产的意识,促进他们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在论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还应该提到文化部于2008年11月3日的《关于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决定》,同时公布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此次对963个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和乡土艺术特征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认定,可以说既是对以往基层文化艺术工作的总结,同时又为进一步在基层社区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如果能够将它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认定、管理、保护举措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奖励机制等相互结合起来,那么,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将切实地在基层社区得到很好的落实。

但毋庸讳言,由于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运动具有自上而下展开社会动员的特点,而且,也由于必须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部级、省级和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于是,由文化行政强力主导的宣传、动员和申报工作紧锣密鼓,却也多少产生了某种只热衷于“申报”而忽视切实保护的倾向;此外,在某种程度上,还出现了脱离基层社区,产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享有者等“当事人不在场”等主体性缺失方面的问题。

笔者在本文中重温相关国际法文件里的“社区参与”原则,回顾国内法规的相关规定,总结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中重视基层社区的经验,都是为了突出地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所属的社区以及广大基层民众和公民个人的积极参与,才是今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最终成功的关键。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 注释:

①该《建议案》本可直译为《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建议案》,由 于其中的folklore也被翻译为“民间创作”、“民间文学艺 术”等,且现已在中文文献中被广泛采用,故本文在涉及 《建议案》时使用“民间创作”、在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时则使 用“民间文学艺术”,以表示同一个问题在公法(国际条约) 与私法(知识产权法)两个层面的保护。

②文化空间,又被译为“文化场所”,它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 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及其《申请指南》中多与“文化表达 形式”(forms 0f cultural expression)并列出现。参考文献:[1]unesco,第二十五届大会记录[eb/ouhttp://portal,unesco,org,2010-09-25,[2]unesco,proclamation 0/ masterpieces 0/ the oraland intangible heritage q/ human讧7:guide 扣rthe presentation 0/ candidature files[eb/ou,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2|001246|124628eo,pdf,2010-09-25。[3]oapi。agreement revving the bangui agreement[eb/ou。http://www,wipo,int/wipolex/en/text,jspfile_id:12923 1p653_29778,2010-09-25。pl)unesco,third round table 0/ ministers 0/ culture-intangible

cuhural

中国地质论文范文6

1904年,丁文江在欧洲国家留学期间,接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学习,在这些文化的浪潮中,它自身的思想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在他后来的地学工作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留学期间他主要获得了生物学和地质学双学位。他的学识非同一般。在他留学英国期间,主要深受当时英国文化之中的两种思想的影响:实证主义哲学和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他的科学思想中,还受到了西方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这都将促进他在地学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这些思想观念在丁文江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进化论思想主要是在影响着他的优生学领域,而未对地学领域有所影响。因此文章没有过多描述。

一、西方实证主义思想对丁文江的影响

实证主义(positivism)又称为实证哲学。它是在19世纪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孔德等提出,主要代表作有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实证哲学概论》。其主张为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主要特征:主张一切从现象出发,用个人经验来对现象进行解释,拒绝用理性来把握感觉材料。用注重经验的科学方法来观察事物,探究事物的本原。在实证主义的问题之中,实证主义观念主要是从经验论出发,试图把科学建立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之上,从观察之中在渗透理论,再从认识的建构理论之中得到启发,在去发现和总结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科学哲学在历史上首先是以实证主义的哲学而著称的,实证主义也主要是属于经验论的传统理论。作为一名经验论的科学哲学家,经验式的科学或者实证科学是知识的理想形式,那么感性观察就是知识的来源之一或者说评判者。在丁文江的科学研究之中,正是这一经验性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他的地学研究,丁文江作为一名地学研究者甚至说是地学研究的领头人,他更多强调的是从我们的观察出发,多在野外收集资料,从经验性的感官接触出发。在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形成科学式的理论。丁文江在科学研究中,竭力主张在科学中摒弃那些缺乏实际的观念,认为那是没有科学价值的。丁文江便是将这种经验观察的结果与思维方式的逻辑结合,形成自己的科学成果。

西方实证主义思想对丁文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丁文江的科学观之中以及科学的研究之中。丁文江强调科学的作用,力主推荐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中的事物,甚至提出了科学万能论的思想观点,但是,以丁文江的好朋友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则力主反对科学观,认为社会的一些问题的存在是由科学而引起的,甚至认为科学并不能支配人生观,对此展开了长时间的思想论战。丁文江来在科学研究中,把科学研究的对象认为是物质的,而不是心理上的主观内容,他这一种想法是针对张君劢的心理上的内容并且非科学所能为而言的。他后来也曾指出,“凡是事实都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都可以变做科学,“1丁文江在科学研究中,把科学研究的对象考虑在现象世界之内,但是他没有认识到我们所说的科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包括人类社会的整个客观自然界,并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经验现象。从这一点看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科学研究中,注重经验事实是丁文江科学研究最鲜明的特点,并且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科学成果。

丁文江指出“科学的基本活动就是分类,科学的基本目标就是描述,科学的任务是“把真事实取出来加以分类,然后求他们的次序关系。“2在丁文江看来科学最大的目的在于能够较为准确地观察现象事实,并且要抛弃个人的主观的思想意识,能够求得更多数人所能公认的科学真理。丁文江的科学观反对主观意识上的判断,而要求以经验观察出发,是一种以经验归纳为基础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在他所持的观点中,还认为科学就是对经验材料的一种整理,重视经验范围之内的问题,并且认为科学知识来源于经验事实。这种科学观坚持实证经验,并且还坚持了主观理性的原则,注重实事求是,还要求尊重科学上的理性,尊重科学中的规律。丁文江主张“严格的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无论遇见甚么论断,甚么主义。第一句话是:‘拿证据来!’“3尽管丁文江的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没有把握住科学方法的本质,但他提倡独立思考,主张说话要有证据,反对信仰主义、蒙昧主义和独断论,主张一切观念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证原则和科学理性的检验,这种批判精神是对当时社会背景之下的愚昧和封建的批判,更对发扬科学精神,追求客观实际的继承和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实证主义哲学对丁文江的影响还表现在科玄论战之中。丁文江在‘科学’与‘玄学’的相互论战中来体现科学的重要,以及对科学的重新界定,否定科学是‘公例’,否定是‘一成不变’的。4基于此,丁文江认为科学并有绝对性的权威,学术科研上本来就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存在,一切知识性的存在都是相对的,因为我们对现有知识的把握也会随着环境、知识以及其他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他从认识论的角度的所有规律出发认为“公例“都是可变的,并不是僵化的。丁文江还强调这种公例只是从人类认识的一个阶段来看的,随着时间和发展阶段的推移将进一步深入,这种理解就比较为合理了。在科学中的公例,是说明我们所观察的事实的方法,假如不适用于新的事实,那就是可以变更的。在哲学中认为,任何绝对性的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转化过来的,人们在获得每一个真理之前,都对相对性的科学真理做出了许多验证或者说修正后得来。并且这一改变也可以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也有可能会改变的。实证主义有一个内涵就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这一点对丁文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综上所述,均可体现丁文江的科学思想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追求科学结论。

丁文江尽管并非一名出色哲学家,但他的相关思想能够将实证主义哲学充分的应用在他的一些科学思想之中,并且在科学研究之中明显的强调与把握了这种实证性的观点,他的这种思想观点对科学的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西方的实证主义哲学对丁文江在科学研究中的影响还是极为重要的,也铸就了他在科学的认识上和科学方法上的进步思想,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提出了不少的建设性的贡献,并且为地质科学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研究表明丁文江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道路,他的唯科学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为科学价值万能论,他认为科学可以解决社会中的普遍问题,涉及到各个领域。科学对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等所有领域有着强大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对丁文江的思想认识加以选择性的学习和利用。

二、西方实用主义思想对丁文江的影响

西方实用主义思想,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主要代表作有杜威的《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的思想观念渗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展之中。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用主义主要强调的是知识是一种应用工具,现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强调实际经验是客观重要的,而想象推理是次要的;强调行动优于教条,经验优于僵化的原则,主张概念的意义来自结果。实用主义方法论的根本原则,是一切以最终的效果、价值功用为衡量的标准,是否能给社会和人生带来实质性的作用。实用主义并不是就理论的本身而讲理论,而是讲究它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从经验主义出发,作为一种需要描述的科学――地质学,它本身需要从业者具备野外调查的能力和描述记录的能力,具备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够将野外实践调查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丁文江能够将西方的科学思想的内涵和精神渗入到我国的地质学研究中。他强调要充分认识自然界就需要从实际中出发从事客观的研究。注重野外实地的考察和能力素质的培训,到实地中用我们的器官去感受和把握,总结各种事物的联系,寻求各个事物的本质,追求客观实效,加以总结归纳和分析,得出结论,追求真理。丁文江认为搞地质学研究中绝对不能关着门搞研究,不能胡编乱造,不能自作理论,一定要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把切切实实的行动当做主要手段,把获得实效当作最高目的。

丁文江对科学万能论的认识也可以说明与实用主义的观念类似,在丁文江的科学万能论中,丁文江将科学的作用定义于科学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追求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以及国家的富强。还有就是从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中来看,丁文江处于一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国家贫困积弱,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西方列强,也正是导致我国经受了长期备受屈辱的历史。在这种环境中,丁文江从我国的国内需求出发,从事我国的科学和事业的发展之中,为国家寻求地质矿产,这一点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至此西方实用主义思想也将进一步激励和促进丁文江为追求一定的认知价值,经济价值,促进国家和人类社会需要的发展而从事科学研究。这推动了他在地质科学事业中不畏艰难,勤于地质调查,从实用主义思想出发,从很大程度上激励着他能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地质科学事业中。比如:能够步行走遍我国的大山脉,亲自进行地质调查,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地质培训班的开办,培养下一代科学人才,整理和发表科学文献等等,这都是为更好地实现科学研究中成果,促进科学事业登上更高的台阶。这说明丁文江在追求科学成就中能够把科学成果与当时的国内发展需要相结合,为了国家的需要而从事科学研究,追求实际效用。西方的实用主义观念在此深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