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范例6篇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范文1

与历届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选址不同的是,北京城市的传统中轴线将贯穿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城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杰作。永定门、天安门广场、紫禁城、景山、钟鼓楼,贯穿了北京城中轴线的始终,气势磅礴,形成了城市建造史上最伟大的轴线。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多采用规则式棋盘状布局,体现了对秩序的追求,而城市的园林部分多采用自然式空间格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在满足奥运会场馆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北京城中轴线新的延伸,坐落于轴线北部端点的森林公园,将使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立意为“通往自然的轴线”磅礴大气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使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中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终结这条城市轴线。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奥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活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长期目标的需要。奥运会期间,这里将成为北京市给各国代表团 运动员、奥委会官员的一份礼物:一个充满中国情调的山水休闲花园。奥运会后,这片公园将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百姓的休闲乐土,为北京留下一份珍贵的奥运遗产:公园对改善北京生态环境、完善北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并加快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起到重要作用,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综上所述,将公园的功能定位为“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和休憩大自然”。

2003年3月24日,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下发《关于奥运森林公园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根据北京市《奥运行动规划》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的批复》的精神,同意实施森林公园项目。森林公园总占地面积680ha,主要建设大型公共绿地、水面、湿地、道路及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地点选在北京市朝阳区洼里乡 奥林匹克公园北部,具体四至为 北至清河北侧绿化隔离带和洼里三街,南至辛店村路,东至安立路,西至白庙村路。

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组成部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不仅要体现“通往自然的轴线”这一综合设计主题,同时还要将自身的功能和历史人文意义结合在一起,通过具体形式加以表现。200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基本功能定位于永久性的城市公共绿地。同年6月,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在《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中指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要建设大型公共绿地、100ha水面和湿地等景观设施,同步建设其他服务性配套设施这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师们将要面临的挑战,同时也为景观设计师、建筑师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始于2002年最初被包含在奥林匹克公园的总体规划方案中,2002年3月至7月,在北京市政府和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的授权下,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这一次大型的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受到了世界各国规划设计团体的热切关注,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设计单位提交了90多个方案,最后,由美国SASAKI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SASAKI公司)提交的奥林匹克公园的总体规划方案荣获一等奖。该规划设计方案寻求和谐性与综合性的并存,追求诗的意境又兼顾实用性,追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古典与现实、发展与自然、周边环境与奥林匹克公园之间的和谐。

但是,这一规划方案绝不是最终方案,竞争仍然继续。2003年11月,奥林匹克公园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三个方案为优秀方案,12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确定由SASAKI公司和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清华规划院)联合创意的A02号方案为中标方案。

该方案基本保持了SASAKI公司所做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延续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纪念大道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深化,最终将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命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确立了奥林匹克公园景观规划的主题。

该方案中,森林公园仍然延续北园以山为主、以水为辅,南园以水为主、以山为辅的格局,并以大型跨越式草板将南北园联系起来,使中轴线渐隐在自然山水中,由于主山距离主入口及湖面太远,无法起到在视线上强烈的统摄作用,因此在南园湖北侧规划了一系列配山与岛屿在该方案中,设计主山高度为41.5m,同时将南园水系面积进行了扩张,湖面达到450m的进深和近千米的面阔,总面积达约63ha。

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2005年4月14日市规发[2005]400号《关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的批复》批示原则上通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2005年9月21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送达专家评审。2005年10月27日市委常委听取了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汇报,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方案。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最终方案分为南北两园。南园,占地380ha定位为生态森林公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山环水抱,创造自然、诗意、大气的空间意境,兼顾群众休闲娱乐功能,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和景观景点,为市民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南园的重要景观景点包括仰山、奥海、天境、天元观景平台、林泉高致、湿地及叠水花台、垂钓区、南入口、露天剧场、生态廊道等,构筑完善的功能结构体系,充实为游人服务的内容。北园占地300ha定位为自然野趣密林,将成为乡土植物种源库,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功能为主,尽量保留现状自然地貌、植被,形成微地形起伏及小型溪涧景观,尽量减少设施,限制游人量,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育创造良好环境。

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独特魅力,仰山与奥海是其标志性工程。主湖奥海作为奥林匹克公园最大的集中汇水面面积达24ha,是森林公园灵动之所在。对于开阔的主湖湖面经过综合现状分析和统筹考虑,确定主山仰山主峰高度为48m(相对于湖区常水位),海拔86.5m,这个高度使得自

龙湖南岸北望主山可以保持约1:12的视高比,同时主山向西南延伸形成诸多次级山脉,并且根据渐次视域规律在中轴线两侧设置诸多岛山飞屿,从而形成均衡而丰富的山水格局。山顶北面两棵松树旁的泰山石高6m、重63t。公园主山体与北京西北屏障燕山山脉遥相呼应,既符合中国园林建造的传统,又与北京周边大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站在仰山顶峰上向南远望,北京奥运会主体建筑“鸟巢”和“水立方”及宏大的中心区尽收眼底,目力所及,景山山顶清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在此美景中得到新的诠释。森林公园的山形“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创造了自然天成的视觉效果。

中国风水思想中通常北以山体作为屏镇,南为水系,负阴抱阳,形成理想人居景观格局,人造山体中以明清景山最具代表性,可以认为以山体作为中轴线北端点是最为简明和有效的中轴线端点的终结模式。主山水框架布局的建构更是备受各方专家瞩目。整个设计团队认真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对若干古典园林,如北海公园琼华岛、颐和园万寿山、景山公园的山体形态、体积、比例进行了大量比较研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研讨,经过反复推敲,根据孟兆祯院士的建议,最终得到调整后的山水设计方案――山体设计绵延磅礴,以势取胜,水体设计绰约大气,以形动人。

在整个主山主湖区尽可能避免设置大型醒目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主要以绿化植被为主。主要最点有“天境”――山顶观景平台、“林泉高致”叠瀑、景观湿地等。

天人合一的境界,始终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所追求的设计目标之一。森林公园对天人合一境界的现代阐释,则是通过建立全面的生态系统完成的。森林公园专门建造了雨燕塔,为北京濒危的雨燕打造温暖的栖息之所。大型生态廊道用以解决南北园被五环路阻隔分裂、易产生生物种群断层的问题。人工景观湿地与龙形水系相结合,共同构建了生态水环境。这一切,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成为都市中宝贵的生态资源。

绿色规划是全园规划的主要基调。作为“通往自然的轴线”整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北京市中轴线北端的终结点,作为一处城市森林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理念以建设美轮美奂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终极目标,切实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绿色奥运”的宗旨,因此将生态与绿色的理念作为基本原则全面贯彻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对包括竖向、水系、堤岸、种植、灌溉、道路断面、声环境、照明、生态建筑、绿色能源、景观湿地、高效生态水处理系统、绿色垃圾处理系统、厕所污水处理系统、市政工程系统等方方面面与营造自然生态系统有关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综合的规划设计,并为保障五环南北两侧的生物系统联系、提供物种传播路径、维护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了中国第一座城市内上跨高速公路的大型生态廊道。

2005年6月30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森林公园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建设近三年。2005年12月29日,挖湖堆山工程开工,2006年6月18日,该项工程竣工,挖填方总量900万方。2007年3月23日,主湖开始初次蓄水,2007年6月18日,主山“天境”主景完工标志着主山体工程完工。前后共有超过6万工人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建设流下汗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种植了53万株乔木,全国各地为森林公园捐赠大规格苗木3012株,社会各界共参与森林公园义务植树67次,共计15000余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确是万众之心点滴堆砌而成。

在仰山奥海的建设过程中,随着奥运会的临近,森林公园的主山主湖工程已不可能有足够的沉降周期,待整体结构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工程建设。那么在设计上必须通过选择合理的工艺手段解决人工一次性填筑48m高主山的整体稳定性问题,并使其沉降量在设计允许范围值内。而此种保持山体稳定性的做法很难保证园林景观对山体形状的要求。通过景观设计单位与山体结构设计单位的多次配合,首先随高度和山体形状的不同,确定网格放线点的合理密度。同时给出在夯筑过程中沿坡度线合理的退让与伸出距离(夯筑时每层边缘只能是梯田形状),以便后续施工单位进行山形整理,同时尽量达到设计山形,最后终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

对于设计者而言,还有一个大难题需要攻关,那就是如何将植物栽种在仰山上。这是因为,为满足山体结构稳定性要求,仰山土壤回填密实度必须达到0.92以上,这种密实度的土质,植物是很难存活的(满足种植要求的土壤孔隙度为>0.45)。在综合了各类专家意见后,决定将山体填筑分为两个步骤,由不同的施工单位分别实施――即由土石方施工队填筑山体时按0.92密实度回填至设计标高以下平均0.6m处,并保证每个分层夯筑边缘均为“梯田”形状,后续由园林施工单位按最终设计标高回填种植土并整形到位,以满足大面积灌木及地被的生存土质要求 局部大树位置按种植要求,扩大范围开挖种植穴并换填种植土同时在树穴底部增加排水设施,四周增加排气设施,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清河导流渠,原来是贯穿公园东西方向的具有城市行洪功能的水系,其功能性作用与森林公园景观要求存在不小的矛盾通过与水利专业设计单位多次磨合,最终确定在保证行洪过水断面的前提下,将导流渠适度弯曲,与仰山形成环抱之势。在沿渠驳岸处理上引用草坡入水的形式,使得山与水自然过渡衔接,体现出自然山水园林的景观特色。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人工景观湿地,既要满足景观视觉要求,又要肩负着净化全园水质的作用。其中的水生植物栽植在设计之初仅按湿地功能进行布置,从景观角度很难与森林公园整体的植物景观相协调。而恰好,几棵现状的大规格馒头柳矗立在湿地中心一定要保住这几棵树,使湿地景观具有 定意义的“孤植观赏”效果,通过景观设计单位与湿地设计单位双方的紧密配合,采取了调整竖向标高及湿地管网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终使这 景观得以保留 同时,为能使湿地周边的植物景观与其自身在视觉空间上有一个较好的过渡,除植被根据视线分析,有一个由高至低的渐变外,湿地内部的水生植物种植也经过仔细推敲进行了调整,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景观最大化。

森林公园面积大,内含的市政工程量也是巨大的 众所周知,市政设计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而园林设计则强调“因高就低,巧干因佶”,因此,如何将市政工程与公园景观完美结合,既满足市政要求,又不破坏公园景观是森林公园市政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家设计单位的共同研讨,通过无数次现场实地踏勘,最终将市政建设隐于山水之间,实现了市政与景观功能的完美结合。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凝聚的并不仅仅是景观设计与土建施工,作为服务于奥运的大型公园,服务于城市的公共公园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其“绿色”环保功能,以科技手段完善其管理运行需求,可能比发挥其景观公园的作用更为重要。

龙形水系,每年总需水量约1000万立方,而北京又是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为解决公园的供水水源问题森林公园水系的日常景观用水均采用清河中水厂和北小河中水厂的中水,这在国内大型城市公园中还是首次。同时,森林公园中的人工景观湿地,既是独特美丽的风景线,亦是中水水源的自然净化系统。中水由管线进入湿地,经净化后流入奥海,满足龙形水系的蒸发、渗漏及灌溉、绿化等用水所需。

龙形水系不仅是公园的核心景观,并且承载着滞蓄洪水的艰巨任务。汛期,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地区的雨水均通过地表径流及雨水管道汇入龙形水系中,在满足景观功能要求、确保湖边重要设施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八座闸坝的合理调度,将水泄入下游清河,对洪水实施有效管理,蓄泄结合,以蓄为主,合理利用洪水资源。

奥海是人工开挖的湖泊,与天然湖泊相比其生态系统单一,自净能力较差,当水体的营养平衡不能够得到维持时,容易引发严重的水体水质问题。为了确保水系的安全运行,森林公园的设计采取物理-生物-生态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以有效地维护和改善水体水质,这些措施包括水系循环系统、人工湿地系统、湖岸生态过滤带、湖体自净系统(构建水生植物系统、水生动物系统、活性底泥微生物系统、湖体死区助流系统、深水人工水草系统)等。

森林公园作为北京最大的城市公园,公园内部各项设施需要十分完善的考虑。常言道“水火无情”,火从来都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大灾害,森林火灾几乎是人们经常听到的“阴影事件”。森林公园地处城市核心区,种有大面积的树林草地,植被总面积达450ha,如发生火灾,公园本身在可燃物种类、物料量、干燥度、地点、风向、风速等方面存在诸多无法确定的复杂因素。森林公园的设计团队和专家顾问团队从公园特点入手,创造性的制定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消防设计导则》,经过分析、研究、讨论等相关大量的设计工作,最终完成了森林公园的消防设计,首次在室外条件下,结合园内移动通讯基站的布局,设置高点全覆盖的远红外预警消防视频监视系统,对火警进行监控,并对绿化灌溉设施及公园水系赋予了辅助消防的功能。

污水处理是森林公园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森林公园的设计师及专家团队经过专项讨论与仔细研究后,最终决定采取就地处理、就近消纳的方式解决建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实现公园对外的污水“零排放”,并保证处理后再生水水质达到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国家标准,回补公园水系的高标准排放目标。根据森林公园内厕所数量多,分布散的特点,选择了MBR生物膜水处理技术、生物速分污水处理技术和微生物粪便降解技术等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废水及粪便处理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结合生活废物“源分离”和废物资源化系统,实现了公园生活污水、废物的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为森林公园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范文2

现代景观创意设计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实用设计,所以相应的案例分析在具体研究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将从国内著名公园景观创意设计来进行案例分析,主要案例为上海后滩公园创意设计。

上海后滩公园是2010年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也是探索上海城市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的重大课题,该设计荣获2010年ASLA唯一年度大奖———杰出项目奖。后滩公园的分区可以概括为“三带一区”,即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滨江芦荻带位于场地北侧,是由种植芦苇和荻草而形成的生态滨河岸线,整体自然而亲切。内河净化湿地带位于场地中部,主要是与黄浦江水相通的人工湿地,通过各种水生植物建立起湿地生态净化系统,为世博园区提供景观用水,是后滩公园的核心内容。梯地禾田带则利用防洪堤与湿地之间的高度差,形成错落的梯田,其中可以种植五谷与经济作物,是公园的过渡地带。原生湿地保护区完整保留了场地内滨江原生态滩涂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由此可见,后滩公园的创意化设计要素主要是围绕在生态因素之上,如何建立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其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与创意。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要实现创意化的突破,必须兼顾景观的生态原则、文化原则、功能原则,实现既有功能,又有文化内涵,还具有生态友好性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景观创意设计元素

1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的园路

在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园路设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园路是引导人们在景观区中进行玩赏的驻足空间,其设计与景区建筑、山水、植物等要素相结合而共同组成园林景观。所以,园林道路也是园林的脉络,它的规划布局以及走向必须满足其使用功能,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例如,在国内著名西溪湿地公园中,其园路设计就非常具有创意特色,一条50m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因而其创意化设计兼顾了景观的审美特征以及功能性质两个方面,并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如图1所示。再如,德国里姆景观公园的园路设计,用笔直的路径和轴线切过大块的草坪,打破原来单一的静止状态,产生流动的感觉,同时也产生层次空间的变化,给人们一种规整又不失协调的感觉。园路设计首先要遵循主次分明的原则,需要因地制宜而有明确的方向性,因为作为园林的导向脉络,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人的景观体验。在园路设计中,主路要能贯穿整个园区,联系到各个风景点,从而形成景区的骨架,而支路和小径则可以蜿蜒绵长,以增加游赏情致。此外,园路设计还必须要遵循协调原则,即其设计要与周边的环境相吻合,彼此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整体的景观设计。但是园路并非只能进行中规中矩的设计,除了主次分明和协调原则以外,园路还可以进行各种创意变化,例如在整体走向上具有一定弯曲度,创造出视觉上的层次感,或者在园路两旁进行一定的装饰和点缀,使其更具对比与协调,营造视觉的感染力。

2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的铺装

地面铺装在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也很重要,它是指用各种材料对地面进行铺砌装饰,其铺装范围较广,包括园路、广场、地坪等等。地面铺装在景观设计中具有划分和组织空间的作用,可将整个景观区域的各个空间连成整体,而且铺装还能避免地面泥泞难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例如,在西溪湿地公园中,其铺装设计就极具创意特色,西溪公园采用的是普通的砖石进行铺装,但是其设计却与众不同,将一块块砖石进行有序的排列,形成“西溪湿地”这几个汉字,既有导向作用,也很有创意特点。德国里姆景观公园草坪中的铺装很有创意,几块石碑坐落在草坪上,更加显示出硬质与软质的对比,因其与众不同而产生了分离感。这一构成要素暗示着一种领域性的空间,非常巧妙。景观创意设计中的铺装设计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关注质感、色彩、尺度等方面的设计因素,好的铺装设计既有指引功能,又具审美意境,可为整体景观增添设计效果。创意化的铺装设计还可在其纹路上进行丰富想象,使得一般材质性的铺装设计更具视觉审美感。

3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的水景

水体景观设计是现代景观艺术中的设计难点,但也常是点睛之笔。水的形态多种多样,设计师如果能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合理的运用水景的特点,那将会给整体景观增添更多的情趣。例如,在国内著名长兴仙山湖公园中,其仙山湖水域面积约为10km2。湖中有一长堤贯穿东西,将整座湖分为南、北两片。仙山湖景区由仙山和仙湖两个自然的山水组成,仙山湖景区生态环境非常的优越,植被、湿地、动物以及人文构成了一个丰富的生态链,其地貌景观非常的独特,各种生物丰富而繁茂,还云集了很多非常珍稀的天鹅在此安家,这是极为难得的自然生态现象,在视觉上有着极强的创意化特征,给人带来了清新、自然、舒畅的感受。现代景观创意中的水景设计不仅需要明确水景是为观赏还是嬉戏等功能以外,还需要注重与整体空间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只有考虑因素周全的水体设计才能给整个景观增添色彩。

4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的植物

植物是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植物的景观是单调而又乏味的。在具体的景观植物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进行适当的设计与规划,并遵循相应的形式美规则,如对比与协调原则、均衡与稳定原则、比例与尺度原则、节奏与韵律原则等等。例如,在长兴仙山湖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中,其创意设计也主要根据生态化元素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长兴仙山湖湿地历史悠久,在多年的人为干预和自然演化中,逐渐从原始的原生态湿地演变为次生态湿地,因此植物种类的丰富性会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重大的影响。仙山湖的规划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植物复种、有害植物清除等措施,对仙山湖湿地的植物资源进行了科学的保护和恢复,从而打造浙江特有的湿地生态品牌,全面提升浙江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国际旅游名城品位。因此,整个湿地公园不仅仅在规划原则上具有创意性,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非常独特。再如:俞孔坚教授设计的天津桥园公园,利用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过程,形成不同水位和盐碱度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将地域景观特色和乡土植被引入城市,独具特色。因此,植物设计必须遵循相应的审美法则,找到与整体景观之间的平衡点,这样才能使得景观设计变得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但是,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也可进行各种创意化设计,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和生态习性,设计师如果根据这个特点和栽植地的生态条件相结合,考虑局部与整体的效果,合理配置,也可做出很多创意变化,最普通的如将植物本身进行一定的排列形成各种图案,或者将不同植物的颜色进行一定的编排,也能创造出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创意化特色的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范文3

关键词:城市湿地;大都市中心区;城市边缘区;西溪模式;万亩模式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eatures and methods of developing urban wetland based on“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of Cosmopolitan City”by comparing the urban design and planning between Guangzhou Wanmu Orchard wet-land and Hangzhou Xixi wet-land, which states the special area condition and background of Guangzhou Wanmu Orchard wet-lan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Guangzhou Wanmu Orchard wet-land, it studys a new method of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for urban protected zones in Lingnan. Moreover,it serves as an excellent example and guide for interrelate development of urban wet-land. Keywords:urban wetland;city centre district;city marginal zone;the mode of Xixi wet-land;the mode of Wanmu wet-land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4-0064-04

1 研究背景

1.1 湿地与城市湿地的主要功能

湿地作为一种自然界富有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水陆过渡特性孕育出耦合与交汇作用复杂化的各类环境要素,具有对自然环境十分显著的反馈作用。从功能上看,湿地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如食物、原材料和水资源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同时,发挥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蓄滞洪水、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稳定海岸线、控制土壤侵蚀、保堤抗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备巨大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近年来,世界各地政府开始关注于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建设,尤其是位于城市建成区内部或边缘的城市湿地,日益成为开发的热点。城市湿地除了生态服务功能以外,还强调其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生态教育的功能。城市湿地具有其他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众多生态服务功能,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最佳利用方式。

1.2 案例地概况

广州万亩果园地区位于广州海珠区东南部,占地约1200hm2。作为广州市城市中心组团的重要绿化隔离带和城市湿地,万亩果园地区是广州市生态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心城区的“绿心”,广州的“南肺”。从现状来看,万亩果园地区是广州市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但近年来面临大片果林被建设用地日益侵占、周边生活生产污水造成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等重大问题。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位于杭州西郊,与西湖仅一山之隔,总面积约为10.08km2。这里水网交错、河渚纵横、芦荻茂密、水鸟栖息,被誉为杭州“城市之肾”,区域内自然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

1.3 研究背景

为加强对广州万亩果园湿地的科学保护,探索岭南地区都市生态保护区的保护与利用新模式,更好地引导万亩果林地区的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万亩果园打造成为知名城市湿地,广州市人民政府开展了广州万亩果园湿地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赛,并最终确立优胜方案。

本文以广州万亩果园湿地规划设计与杭州 西溪湿地公园对比,研究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并针对万亩果园湿地所处的特殊区域条件与背景,探索“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背景下城市湿地的开发特点与模式,为类似规划区的开发建设提供借鉴与指导。

2 经验借鉴:趋同基底特征下的趋同规划设想

广州万亩果园湿地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目标,打造成为集观光休闲、旅游服务、文化展示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展现岭南水乡特色的复合型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在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借鉴了西溪湿地的成功经验。

2.1 规划设计

2.1.1 设计团队

西溪湿地公园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以杭州城建设计院牵头,由杭州古建筑园林设计院、杭州园林设计院、中国美院等设计团队共同参与规划设计工作,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从生态保护、景观建设、城市发展等方面,开展系统性、综合性的深入研究。

广州万亩果园湿地国际竞赛优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与杭州园林设计院组成的联合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充分发挥两家单位在城市规划和景观园林方面的各自优势,勾勒出一幅景观环境优美、与城市建设发展紧密结合、操作性较强的宏伟蓝图。

2.1.2 规划策略

西溪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从生态、文化、开发建设等角度提出了生态优先、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最小干预六大原则。

广州万亩果园湿地方案则结合规划区自身特征与所处区域环境背景,从生态维育、空间发展、土地整备、文化引领、景观营造、旅游品牌、村庄改造、支撑系统八个方面提出了策略,为实现“万亩果园湿地,岭南水乡人家”的规划愿景提供策略措施上的保证。

2.1.3 设计理念

西溪湿地公园作为国内第一个集农耕湿地、文化湿地、城市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以湿地景观为地理特色,主要的地貌为低洼的水网平原,有较为显著的桑基鱼塘和柿基鱼塘,有以鱼塘、河港、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渚相间组成的次生湿地地貌景观。以“冷、野、淡、雅”为设计理念:冷,就是幽寂、冷静,好似都市里的一帖宁静剂;野,就是天然、野趣,宛如红尘中的原始净土;淡,就是淡泊、清远,能使人领悟回归自然的哲理;雅,就是文雅、高雅,寻常处可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广州万亩果园湿地方案从生态湿地的网状水系肌理中获得灵感,提出“织网”的理念,营造“泽涌如织、湿地果香”的整体景观意向。疏通水系、联系绿脉,将“织网”的脉络打通,通过增加湿地岛屿对“织网”进行延续。这张网疏密有致,但并不断裂,既是生态效应在空间上传递,也是地域文脉在时间上的传承。

2.1.4 规划分区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空间布局上可归纳为“三区、一廊、三带”。整个保护区分成三大区域:东部是2.4km2的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主要任务是保育、恢复、培育,营造具有湿地多样性物种的原始湿地沼泽地;西部是1.78km2的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实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中部是5.9km2的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条50m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三带”指的是紫金港路“都市林荫风情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广州万亩果园湿地方案以湿地景观带串联活力之心(海珠湖公园),魅力之心(岭南水城)、文化之心(小洲村、粤榕苑)作为区域范围的生态核心,构建城市绿廊与河涌互相交织的生态骨架,将规划区划分为会展配套生活区、综合配套区、岭南特色住区、果园湿地区、主题游览区五大功能分区。

2.2 开发建设

西溪湿地公园总投资为100亿元,其中70%用于征地、拆迁,30%用于湿地建设,历经9年时间分三期开发建设而成。一期选择最易开发、水域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于2003年启动项目、2005年建设完成,作为西溪湿地的核心区;二期以人文旅游配套为主题,于2006年启动、2007年建设完成,为免费开放区;三期重点打造村落文化,于2007年启动、2009年建设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对旅游项目采取动态调整策略,根据旅游区特色与市场需求,发展“认领地块”、“夜游西溪”、“婚礼摄影”、“情定西溪”等高端居家体验项目,并将原住民的农家小院改造为特色酒店,作为旅游区必备的配套设施。

借鉴西溪湿地公园的成功经验,广州万亩果园湿地方案根据规划区目前的发展条件、发展机遇以及发展前景,本地区将以重点建设项目为契机,实现“点―线―面”的分期开发,在规划期限内逐步实现规划目标。

近期(1~2年)――“引领带动,聚合引力”:通过启动湿地保护区的项目,吸引投资、聚集人气,近期重点完善瑞宝公园、海珠湖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搬迁湿地核心区部分村庄,启动岭南水城安置区建设。

中期(3~5年)――“核心吸引,配套完善”:随着瑞宝公园、海珠湖公园配套的完善,将极大提升规划区的环境与形象,增强居住、文化、服务以及投资吸引力。同时,随着旧村改造的推进,岭南水城自我发展动力得以形成。可集中力量配套建设湿地保护区。主题商业设施、旅游服务中心等,完善、丰富充实规划区城市功能,规划区核心功能基本形成。

远期(5~10年)――“功能升级,培育提升”:随着核心功能的形成,规划区发展的动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进入提升与完善阶段, 可以通过高等级服务设施的引入,达到提升本地区功能的目的,建成集观光休闲、旅游服务、文化展示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展现岭南水乡特色的复合型城市生态湿地公园。

旅游产品与项目方面,策划湿地生态园、万亩果树林、风采海珠湖、纵横阡陌涌、人文休闲江、岭南风情城六大类型旅游产品,构建湿地互动中心、湿地迷宫、婚纱摄影基地、果品街市、岭南风情度假村等组成的重点旅游项目库,为旅游区开发建设提供丰富的旅游项目支撑。

2.3 运营管理

西溪湿地公园用地范围涉及闲林镇和留下镇两个镇的行政范围,为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于06年成立西溪管委会,专门负责湿地公园内部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与生态维育等各类工作。湿地公园年旅游收入约1亿元,主要由门票和船票两部分组成,与维护管理的经营成本相平衡。

为尽可能降低大规模游客涌入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生态敏感区域限制购买门票的方式对游客量进行控制,其中一期湿地面积3.5km2,日最佳容量4000人,饱和容量6000人,极限容量9000人,整个西溪湿地公园年游客量控制在300万人次以下。生态敏感区域控制游客量的同时,对部分生态敏感度较低的区域免费开放,满足周边市民和因门票限制无法入园的游客需求。

借鉴西溪湿地公园的成功经验,广州万亩果园湿地方案建议设立万亩果园湿地管理委员会、万亩果园湿地开发投资公司和万亩果园湿地招商机构组成的三套开发管理架构。其中万亩果园湿地管理委员会由海珠区政府和广州市林业与园林局、国土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联合组建,履行政府层面的管理职能,引导湿地公园的建设、村庄拆迁安置、社会纠纷的处理等,主要职能包括生态维护和管理、规划管理、出台政策、产业引导、社会管理等;万亩果园湿地开发投资公司按股份公司形式,由政府财政拨款提供初始资金,吸纳社会资本、村民入股,成立万亩果园湿地开发投资公司,自负盈亏,负责村庄拆迁安置、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湿地公园建设和维护、旅游经营。通过公园运营、土地出让获得收益,按股分红;万亩果园湿地招商机构由海珠区政府相关部门成立,负责万亩果园的品牌营销、推广、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万亩果园的经营。

参考西溪湿地的成功经验,将旅游区分为收取门票的游客控制区和免费出入的公众开放区。其中游客控制区约13km2,在生态容量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游客量;公众开放区约7.8km2,主要面向海珠老城区的居民、新城市中轴线的游客、琶洲会展中心的商务人群等。参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及西溪湿地公园生态容量的相关研究,并考虑两个湿地旅游区不同生态基底下的容量差异,通过系数修正,测算出游客控制区日均游客量为11500人,旺季日均游客量为17000人,峰值最大日游客量为25000人,全年游客量将达到450万人,通过限制购买门票的方式对游客量进行严格控制。

3 探索创新:差异化区域背景下的差异化开发模式

3.1 区域背景的差异化分析

西溪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西部地区,距离中心城区约5km,2003年开发初期,周边几乎尚未开展城市建设,属于“大都市边缘地区”的区域背景。

广州万亩果园湿地位于海珠区西南部,属于城市重点功能区――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形成岭南特色的广州市重点区域。同时,周边为海珠老城区及琶洲-员村地区(琶洲国际会展区)、白鹅潭地区、生物岛、大学城等城市重点地区所包围,属于“国家化大都市中心区与会展业”的区域背景。

3.2 主导功能

2002年西溪湿地公园尚未开发之时,面临着湿地面积日益蚕食、水质土壤等环境要素日益恶化的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片珍贵的“杭州之肾”,2003年,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生态修复与生态维育成为工作的重心。近年来,随着西溪湿地知名度的提升,根据旅游区特色与市场需求,增加了“认领地块”、“夜游西溪”、“婚礼摄影”、“情定西溪”等旅游休闲功能。总的来看,西溪湿地公园仍然是以生态保护为主导功能,辅以旅游休闲、文化怀旧、科研教育等功能。

广州万亩果园湿地位于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是广州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生态绿地。广州正着力打造国际大都市,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万亩果园湿地需要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绿心”的生态功能,改善大城市生态环境,生态保护仍然是最为重要的主导功能。同时,万亩果园湿地为众多城市重点地区包围,且紧邻琶洲国际会展区,需要同这些区域协调发展,承担部分城市配套服务功能,成为整个大都市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万亩果园湿地的主导功能是生态保护与城市配套服务并重,配合观光休闲、旅游服务、文化展示和科普教育等功能,打造成为复合型城市生态湿地公园。针对相邻的琶洲国际会展区,考虑功能上的衔接与延续,打造成为会展经济配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现有会展产业内涵,通过相关会展配套业实现会展业向外的扩展与演变,集酒店公寓、旅游休闲、餐饮娱乐等商务配套功能于一体。

3.3 原住民安置

西溪湿地公园在10.08km2范围内,对于居住在规划区内的原住民,采取整体搬迁策略,在地带设置农转非的安置小区,大区域范围内实现用地腾挪的平衡。从政策上有所突破,按每户280m2复建,总居住用地面积为100万m2。另外,按征地总面积的10%返还,用作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建设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由专业公司经营管理,部分农民通过培 训从事相关服务业工作,并获得分红,地区产业结构也实现了转型升级。

与西溪湿地不同,广州万亩果园湿地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周边为海珠老城区及若干城市重点地区所包围,由于用地条件的限制,无法将湿地范围内的村民搬迁到安置。根据地区总体发展目标对城中村要求保护生态、保障民生、文化建设等,结合本次规划的实际空间战略,区域统筹、集中安置、分片改造,根据规划区内12条城中村的不同区位条件及对万亩果园生态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安置方法进行,达到“一村一策”。

万亩果园湿地总用地面积25.96km2,参考部级湿地公园及风景名胜区规划经验,在三大保护原则下满足绿地与水域规模要求,划定万亩果园湿地保护区面积为16.31km2。

考虑到小洲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文化价值,采取“综合整治”模式,划定核心控制区、建设发展区,延续村庄的历史风貌,村民住宅采取就地安置模式。

其余村庄采取“全面改造”模式,适度提高容积率,控制建设用地总量,腾挪出更多的集中生态用地。全面改造的村庄,位于湿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村庄采取异地安置模式,集中安置到湿地保护区(万亩果园湿地范围内);位于湿地保护区的村庄采取就地安置模式。

3.4 资金保障

西溪湿地公园总投资为100亿元,其中70%用于征地拆迁,30%用于湿地建设。政府负责全部资金筹措,由政府出面,将国有资产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项目由土地储备中心统一运作。建成之后,湿地环境品质大大提升,带动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形成强大经济圈。政府通过土地出让、税收等方式迅速回收投资成本的同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人居环境的提升等方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实现了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与生态效应的共赢。

前文已经论述,广州万亩果园湿地处于广州中心城区,毫无疑问,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将带动周边土地价值的极大提升,但规划区周边为密集的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呈现“无地可卖”的尴尬境地,不可能通过出让土地回收投资成本。另外,规划范围内功涉及十二条城中村,户籍人口约5万人,现状属于村的住宅和物业约876万m2,其中有证住宅436万、无证住宅180万;有证物业160万、无证物业100万。搬迁安置将面临巨大的建设规模,且地价与补偿标准与2002年西溪湿地启动项目时的情况已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为增加本项目的可操作性与可实施性,需要从投融资两个方面实现资金的平衡。

规划结合旧村改造、资金周转、湿地建设等因素,把开发建设分为三个阶段,计划10年完成。近期对湿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旧村进行搬迁和整治及开展第一期湿地建设,总投资约150亿元;通过对新窖路以北部分现状为农地的融资地块进行公开出让,可收益约120亿元。中期对规划范围内的全部旧村进行全面改造及对规划范围内的农地进行征地工作,总投资约225亿元;通过对旧村改造取得的部分融资地块进行公开出让,并对一期湿地建成区内的融资地块进行公开出让,可收益约255亿元。远期对二期、三期湿地建设,总投资为35亿元;通过对二期湿地建成区内的融资地块进行公开出让,可收益约40亿元。基本实现投融资平衡,从经济上为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

3.5 周边用地控制

西溪湿地建设之初,部分用地已有少量开发,由市长出面,通过划线叫停所有开发建设,并从开发商手中买回全部建设用地。提前做好西溪湿地及周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对容积率和建筑限格控制,保证了西溪湿地周边环境与湿地景观风貌相协调。

广州万亩果园湿地周边为密集的城市建成区包围,与西溪湿地的情况不同,作为海珠老城区,已存在有较长的历史,且建设量十分庞大,涉及的利益主体更是复杂,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征地回收与拆迁安置。本次规划只能针对湿地核心保护区通过城中村改造方式新增的建设用地进行建筑高度和开发强度的控制。综合考虑规划区的土地区位、功能需要、空间景观等因素,对建筑高度分开敞区、低层区、多层区、高层区、超高层区等8个区域进行建筑高度的控制,形成从15m以下到300m以上的等级序列;通过对规划区开发强度控制的调研,选取典型数据作为参照,并考虑规划区的城市定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因素,将地块开发强度分为开敞区、限制建设区、低强度建设区、中强度建设区、中高强度建设区、超高强度建设区等8个区域,形成容积率1.0以下到10.0以上的等级序列。另外,对周边尚未开展大规模建设的城市重点地区,如中轴线南段地区、琶洲-员村地区等,从控规层面对建筑高度、开发强度进行一定的控制,尽可能与湿地风貌环境相协调。

3.6 开发模式总结

通过以上对西溪湿地公园和万亩果园湿地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村民安置、资金保障、用地控制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对这两种处于不同区域背景下的城市湿地公园的各自特点与开发模式进行总结。

(1)“大都市边缘地区背景下”的西溪模式――“生态功能主导+原住民整体搬迁+政府出资+周边用地中低密度严格控制”

区域背景特征:位于大都市边缘地区的城市湿地公园,距离城市中心区有一定距离;周边开发建设较少;整体土地价值相对较低。

主导功能:开发初期以生态修复与生态维育为重点,后期随着景区知名度的提升以及周边建设的完善,适当增加旅游休闲功能,形成以生态保护为主导,辅以旅游休闲、文化怀旧、科研教育的功能体系。

原住民安置:对规划区内的原住民,采取整体搬迁策略,在地带设置农转非的安置小区,大区域范围内实现用地腾挪的平衡。

资金保障:政府负责全部资金筹措,建成之后,带动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政府可迅速回收投资成本。

周边用地控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对容积率和建筑限格控制,实现湿地周边中低密度的开发强度。

(2)“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背景下”的万亩模式――“生态、城市配套功能双主导+原住民部分搬迁+政府主导、投融资平衡+周边用地中高密度控制”

4 结论

本文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和广州万亩果园湿地为案例,对这两种处于不同区域背景下的湿地公园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村民安置、资金保障、用地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总结出西溪模式和万亩模式两种不同的湿地公园开发模式,并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

4.1西溪湿地公园处于“大都市边缘地区”的区域背景之下,而万亩果园湿地处于“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与会展业”的区域背景之下,由于基底特征和规划目标上的一致,两大湿地公园在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与可借鉴性。

4.2在主导功能方面,西溪湿地公园以生态功能为主导,而万亩果园湿地需要承担部分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形成生态保护与城市配套的双重主导功能;在原住民安置方面,西溪湿地采用村民整体搬迁的方式,而万亩果园湿地受到用地条件与资金条件的限制,采取多种改造方式并存的“一村一策”模式;在资金保障方面,西溪湿地公园由政府负责全部资金筹措,而万亩果园湿地周边呈现“无地可卖”的尴尬境地,需要通过土地出让等方式从投融资两个方面实现资金的平衡;在周边用地控制方面,西溪湿地公园进行中低密度的严格控制,而万亩果园湿地受到周边建设量庞大、涉及利益主体复杂等因素的限制,只能对周边进行分层次、有序列的中高密度开发强度控制。

4.3通过对城市边缘区、城市中心区不同的区域背景下两种典型城市湿地公园开发模式的对比研究,为今后类似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借鉴与指导。

参考文献:

[1] 骆林川,杨德礼,马军. 城市湿地公园评价体系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08,(09).

[2] 雷昆. 对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思考[J]. 林业资源管理,2005(02).

[3] 张建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旅游者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01).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范文4

关键词:滨水城市;空间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972+.2文献标识码:A

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上,应该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去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要从景观生态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去剖析,将滨河空间的建设纳入城市生态系统保护规划中去,挖掘城市滨河地区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本文分析了传统滨水空间建设,提出应在传统规划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满足新时期滨水区域设计的要求,并从滨水空间的生态规划设计原则、滨水空间各景观组成要素处理的具体设计方法入手,对滨水区域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进行研究。

1.城市水系景观设计在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在水体上游建设橡胶坝或跌水工程,在非汛期形成河湖水面,增加湿地。在满足雨季泄洪要求的前提下,从生态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以不规则自然河岸形式结合复层绿化,创造优美、质朴的郊野景观,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在以前设计中河流被渠化或硬化后,许多对生态起重要作用的自然要素消失了。河道拉直会提高流速,造成许多对水际和水生栖息地起到关键作用的深槽、浅滩、沙洲和河漫滩的消失。河道硬化则破坏了河岸与河床之间在水文和生态上的联系,破坏了可以降低水温的植被,使其不再能发挥截留雨水、稳固堤岸、过滤河岸地表迳流、净化水质、减少河道沉积物的作用,同时,河岸生物的多样性也在降低。

此设计方案的水系不搞硬质人工渠,不采用规则形式、硬质驳岸构筑;水面形态采用自然式,打破单一线性结构,利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自然、生态、多变的濒水、湿地景观如:曲折溪流、河网、湿地、湖面等。选择地势低洼地带,挖湖蓄水形成功能多样、规模不等的人工湖面。平时是人工湖面,洪水来时可以起到分流、蓄洪、降低洪峰流量的作用。

2 景观工程

依据地形、地貌、地方文化及绿地系统规划要求,水系沿岸可设计若干个主题公园,如湿地公园、水景公园、生态公园、百草园。开凿小运河通道把主河道中的水引入主题公园形成独立的水体景观。

2.1 湿地公园的河道、池底都不做防渗透工程,在原址地形底洼处开辟蓄水盆地。然后,在底部填入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以构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结构。水体岸线以自然升起的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湿地公园以静为主,以湿地景观保育为主,片植芦苇,营造湿地物种多样性的景观,吸引或人工放养鸟类、鱼类及保护各种野生植物在此栖息繁衍。局部穿插若干景点如渔歌唱晚、诗圣园、生态湿地园等。

2.2 水景文化公园滨水空间是游憩行为发生最频繁的地带。水体空间具有开敞的视野,新鲜的空气,愉悦的鸟鸣,吸引着人们前往接近水滨,进行各种亲水性活动,包括静态的垂钓、驻留、观赏和动态的广场表演、放风筝、戏水等。此方案以中国五千年的水文化史为主线,以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水利发明为载体,还原设计水排、秸槔、水龙骨、水转翻等水力机械,并结合历史名人等文化线索,结合悠久的水文化构成绿地景观[3]。全园可分4 个景区:幽林听泉、枫台听瀑、亲水广场、绿野萍踪。

水景文化公园中的整体水景设计动静结合,静水在于园林风景中,有湖泊、池塘、渊潭及流动极为缓慢的河流。静水形成倒影而产出优美如画的景观,具有悦目的作用。例如,在一池平如镜的水面上,倒映出塘边的植物、山石、建筑、游人及蓝天白云等,形成极其动人的似真似假的鲜明清晰的画面。园林风景中动态水景有河流、瀑布、溪流、叠流、山泉以及完全人工的喷泉。由于水的流动,它撞击在其它物体上能发出声响。如:河流滔滔,小溪潺潺、瀑布轰鸣、泉水噗噗涌冒、雨声嘀嘀嗒嗒,产生各异美妙悦耳的音响效果。水声、水珠、水花及波动涟漪的水面,令人兴奋、欢欣、心情舒展。

2.3 生态公园全园减少硬质铺装,更多地利用大自然中平常多见的木材、贝壳、砖、石、沙、木屑等作为地面铺装,利用柳枝、麻绳、木材等来搭建景点、小品、建筑。在浓密的芦苇、柳树林中,一条由碎贝壳和原木铺成的栈道,正蜿蜒地通向湿地深处,召唤着人们去寻胜探幽。湿地边缘黄色芦苇与碧绿的缓坡草地相映衬,一座木制浮桥连接两岸,呈现出一派宁静、平和的田园风光,游人来到这里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压低声音,惟恐惊扰了水中的鱼儿。生态公园可分为三大景观区霜叶秋浓、七彩枫林、镜湖春柳。生态公园植物配置多考虑常绿树,如姿态优美的油松、白皮松等,配以石刻、石凳,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景观效果。冬季景观以观枝、干、树姿的植物为主,如红瑞木、金丝柳、龙柏、雪松等,可以为我们创造绝佳的冬季园林景观。林间设置有甬路、坐凳、石刻、旱桥、散点置石以及石亭供人们休憩。形成生态公园的总体景观外貌。

3城市道路景观线

沿着水系建设道路系统,统筹考虑沿路的景观,并与周边环境统一规划形成绿道景观。绿道设计要以人为本,组织人性化室外空间。景观绿带要注意车行观赏特点,将交通的流动性和景观的连续性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自然生境之美。道路景观线以构筑优美植物景观为目标,体现丰富的地域植物景观特征,在景观上包括远山、村落、城市建筑、天空和青翠绿地。有多种景观层次、多样的空间感和丰富的景观体验。仔细组织透景线,注重植物色彩线条和建筑景观的配合,从而把远处山景、近处城景融入到了城市道路景观画面之中。设计突出宏大流畅的动态景观体验,注重景观整体性、追求景观色彩和体量的大尺度对比。绿带设计与周围景观要相谐调,体现绿带韵律节奏、秩序井然之美。绿化种植景观形成乔、灌、草,高、中、低,层次性、多样性的特点。片植与丛植相结合,绿化和彩化相结合使植物景观活泼,打破传统的城市道路等距种植的呆板性和色彩单调性。对林带的林缘线和林冠线处理形成流畅的曲线,每隔30~50m 保留透景线,降低绿带的封闭度,并使建筑、街景艺术得到体现,营造宜人通行空间。并建设一定尺度的观景平台,展示都市良好的景观形象。

结语

城市水系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系景观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景观设计师需要在思想中树立生态的观念,从而在对城市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中,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唐学山.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1):69.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范文5

关键词:湿地;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湿地的概念

湿地(wetlands):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这个定义包括海岸地带地区的珊瑚滩和海草床、滩涂、红树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泽、沼泽森林、湖泊、盐沼及盐湖。

2 湿地公园的概念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拥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涵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

3人工湿地的概念

人工湿地包括水产池塘、水塘、灌溉地、农用泛洪湿地、盐地、蓄水区、采掘区、废水处理场所、运河、排水渠、地下输水系统等。

4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4.1安全原则

设计水位要符合湿地公园所在地的常水线,要考虑到洪水线的范围,以防百年一遇的大降水,设置防汛墙以保证湿地公园在高水量期不受到影响。保证驳岸的稳定性。

4.2适用性和多用性原则

设计系统是为了功能的发挥,要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和多用性原则,因此我们在营建湿地的发展过程中,要考虑湿地功能最初的目标的完整性。使整个湿地演替进行正常的更替。

4.3综合性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涉及到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环境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综合性。

4.4生态协调原则

生态关系协调原则是指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应将人类作为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于湿地之外。

4.5地域性原则

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环境背景,地域的差异和特殊要求在湿地生态系统。要因地制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貌条件设计湿地生态系统。营造湿地溶入自然景观中。

4.6景观美学原则

设计的湿地系统一般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在湿地营建工程中,除考虑主要目标外,要特别注重对美学的追求,同时兼顾旅游和科研价值。景观美学原则主要包括最大绿色原则和健康原则,体现在湿地的清洁性、独特性、愉悦性和可观性等方面,是湿地价值的重要体现。

5湿地设计内容及功能分区

此区域暂定规划面积222081.4m2,属于人文景观湿地,在该区内设计水面、湿地、植被几个部分,并在高程上形成深水区、浅水区、裸地到植被覆盖区的由低到高的布局。可建设表流或潜流湿地,种植具有较强除污能力的植物,如芦苇、香蒲等,采用成片栽种方式,以利用湿地植物的生长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同时,在水陆交替带和陆地上可选种一些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根据功能我们设置了:①主入口及科普景观区、②休闲娱乐区域、③落雨杉景观区、④芦苇红滩区、⑤浅水景观区、⑥生态竹林区、⑦湖泊湿生植物区、⑧水边植物区、⑨生态保育区等9大区域。其中前4个区域为湿地公园的主景点,其他5个区域为次景点。

图1:方案总平面分区图

①主入口及科普景观区:该区为主入口广场和科普管结合的景观区域,其主要的功能是集散与休闲娱乐的作用。主要以硬质铺装为主,同时运用空间开放的手法,设置游船码头和科普展览馆,通过这个码头将湿地公园的岛屿、水、树林等景观环境引入主入口,成为整个景区的大背景;而科普展览馆主要为游客接近自然,了解自然,提供科普教育的好场所。

②休闲娱乐区域:在这个区域设置了灯塔和木平台,以供游人浏览,而亲水木平台的作用是,可为人们提供一个接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通道,在尽量不破坏湿地的自然环境的前题下,我们采用了木平台,让人工观景设施更能溶入湿地的天然环境。

③落雨杉景观区:这块主要以落雨杉为主题,运用植物的季性变化而出现的色相变化。其落雨杉的色叶景观别坚一格,独为一景。

④芦苇红滩区:在海堤外及岛屿两边可规划5-10m宽以上的红树林防护带,建造木栈道供旅人浏览,造林树种包括桐花树、秋茄、海榄、红海榄、榄李以及芦苇、茳芏和卤蕨等草本植物;堤内种植木麻黄及黄槿、海漆、海芒果、杨叶肖槿等半红树林植物。种用植物造景,形成芦苇红滩区。

⑤浅水景观区:湖中花景利用多种水生植物,如浅水、浮水、挺水植物等,形成水生花卉观赏区。

⑥生态竹林区:工业园区内种植竹林可减少噪声、大气环境的污染,可作为工业园区和生态公园的隔离区域,种植当地的青皮竹、毛竹为主,辅以其它种类。

⑦湖泊湿生植物区:在靠近人工湿地的周围,可种植一些耐水湿环境的植物种类,病营造一定的景观效果,如水杉、池杉、美丽异木棉、无忧树、柽柳、乌桕、水石榕、桑树、朴树、白千层、芒箕等。

⑧水边植物区及⑨生态保育区:这二个区域为都为生态保育区的范围,区域内引入体现岭南低于特色的植被,如莞香、落羽杉、水瓮、香樟、秋枫、凤眼果、芒果、荷花、小叶榕、蒲桃等。

6湿地公园生境的创造

6.1竖向设计

场地的竖向设计基于现状调查及规划用地情况综合考虑,设计方案竖向设计暂时以相对标高考虑,各地块均以相邻道路人行道标高为零,整体控制水面标高为负1.5-2.0,园路、木栈道、亲水平台等亲水设施与水面高差控制在0.3-0.5m,充分满足游人的亲水要求,在水深部位局部设置栏杆,保证适用安全。河底设计成曲折的凹凸形式,水深变化不一,为各种水中生物、鱼类提供天然的栖息觅食场所,更利于湿地植物的自然生长演替。

6.2驳岸设计

景观湿地布局多以自然曲折的岸线、绿岛为主,驳岸亦相应采用自然驳岸设计,使得水陆生物自然过渡,有利于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生态驳岸的几种形式:自然缓坡、木桩驳岸、自然石驳岸、水生植物驳岸,几种方式可结合穿插使用,形成生态自然的景观。

6.3景观建筑小品设计

人工化的景观建筑小品根据的整体定位、布局设计,景观建筑小品均以满足人们使用为建设强度控制,尽可能以软质的水系、绿地、湿地、泡状绿岛为主,景观建筑小品的布局穿插在绿荫、水面、湿地植物之中,形成具有较强整体感的生态湿地景观。景观建筑小品的整体风格控制尽可能与水系、湿地发生联系,多以木质、石材为主,造型以现代、新颖、轻巧为主控制。主要的景观建筑小品类别如下:

生态停车场、入口广场、喷泉水景、廊架、亭子、观景平台、亲水木平台、木栈道、景观小桥等。

6.4景观水系规划及绿地给水设计

湿地公园作为景观补水,在经过进一步的泡状湿地净化后通过闸门结合排洪蓄水的要求进行调控排放到湿地公园东面的立沙大运河。湿地公园水系可作为绿地灌溉的直接水源利用。各地块的绿地给水水源均以本地块湿地水系为直接水源,使用时直接抽取浇灌,不专门设置绿化给水管道,以节省投资。

7湿地公园主要的植物配置

7.1树种选择原则

7.1.1适地适树、选树适地的原则

7.1.2安全防护的原则

7.1.3突出乡土特色的原则

7.1.4经济适用的原则

7.2整体构思

本项目三大块场地周边均以石化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危险品仓储用地为主,植物规划设计前提应以安全防护为主,通过多层次的生态防护林将地块与周边进行隔离、防护形成绿色屏障,利用植物的生态作用将周边不良条件的危险降低,只有在安全的环境条件下,公园的建设才有现实的意义。由于三大地块均以水体为主要设计元素,应结合湿地绿岛的设计选择适半水陆条件的湿生水岸植物构建绿化整体骨架,加上湿地植物构成完整的绿化系统。整体绿化布局应结合实际的水位线、生态岸线进行系统设计。

生态防护林树种选择应以抗污染、吸收有害气体为主,同时应突出地域特色,反映出立沙岛的地方特色。

7.2.1抗污染树种

① 抗二氧化硫(SO2)树种:主要有高山榕、樟树、芒果、厚皮香、蒲桃、法国冬青、苦楝、油茶、桂花、紫薇、山茶、海桐、红背桂、九里香、米兰、凤尾兰等。

② 抗氯气 (Cl2)树种:主要有假槟榔、棕榈、蒲葵、罗汉松、水杉、木麻黄、细叶榕、苦楝、广玉兰、山茶、重阳木、夹竹桃、九里香等。

③ 抗氟化氢(HF)树种:主要有棕榈、银桦、火力楠、橡胶榕、樟树、红花油茶、乌桕、珊瑚树、广玉兰、桑树、蓝桉、木芙蓉、夹竹桃、鸡蛋花、石榴、紫薇、含笑、海桐、小叶驳骨丹等。

④ 抗氯化氢(HCL)树种:主要有冬青、樟树、合欢、枇杷等。

⑤ 抗臭氧(O3)树种:主要有樟树、枇杷 冬青 夹竹桃等。

⑥ 吸收有害气体能力强的树种: 主要有桂花、夹竹桃、合欢、海桐、樟树、重阳木、冬青、紫薇、栀子花、石楠、乌桕等。

⑦ 吸滞粉尘能力强的树种:主要有竹类、紫薇、樟树、广玉兰、桑树、高山榕、小叶榕、刺桐、乌桕、黄槿、黄槐、夹竹桃、鸡蛋花等。

乡土乔木林带:

形成绿色背景、提供绿荫、减少水面蒸腾、吸收粉尘、降低噪音、改善陆地小气候。选种具有当地特色的物种种植,恢复岭南特有植物群落,如莞香、木麻黄、南洋楹、白兰、广东润楠、候耳环、五月茶、藜蒴、山乌桕、枫香、榄仁树、假苹婆、柠檬桉、大叶相思、广东油桐等。

7.2.2湿生植物带(半水陆植物)

水陆过渡结合、为水陆动植物提供栖息、庇护场所。选种如:水松、落羽杉、池杉、小叶榕、蒲桃、串钱柳、水石榕等。

7.2.3挺水植物带

挺水植物根系发达、通过根系向沉积物输送氧气,改善沉积物氧化还原条件,减少磷等营养盐的释放,增加水体净化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挺水植物的选择如:莞草、芦苇、荷花、菖蒲、水葱、千屈菜、水芋等浮水植物:

7.2.4漂浮植物

通过漂浮植物的快速生长和覆盖水面来营造强厌氧环境,促进污水中的污染物厌氧分解和生物吸收、还可降低水流速度。浮水植物带除了增加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控制浮游植物发展外,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可选择:睡莲、荇菜、茨、萍蓬草等。

7.2.5沉水植物

水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藻类植物组成,对水中沉淀物、水中动植物、鱼类排泄物进行吸附、分解、吸收转化成水中动植物、鱼类的食物,构成生物链。沉水植物的存在使得泡状湿地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系统。主要沉水植物选择如:苦草、穗花狐尾藻、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等。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湿地公约履约指南[M].林业出版社,2000

[2]陆健健《中国湿地》上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潮洛蒙,俞孔坚.《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规划师,2003

[4]《中国湿地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中国湿地植被编辑委员会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范文6

    关键词:人工湿地;缘起与发展;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1人工湿地的初始研究

    人工湿地的概念,于1989年首次被D.A.Hammer提出,即:人工湿地是人工设计的、模拟自然湿地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由水、处于水饱和状态的基质、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动物等组成,并通过其中一系列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实现污水净化。或者可以这样理解,人工湿地就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湿地状系统。它与常规污水处理系统的主要差别在于生物种群多样性,特别是大型水生植物群落,起到了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的作用,使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1996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第四次国际研讨会,“处理湿地”概念才被提出来。1974年,第一个完整的人工湿地试验在德国建造。多年的研究表明,人工湿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形成了内部的良好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正因为这些优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在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国迅速推广应用。

    我国人工湿地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1990年7月才在深圳建起第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白泥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深圳在人工湿地的具体应用中走在全国前列,洪湖公园是国内最早将人工湿地技术引入城市绿地建设实践之中。8年后,成都市活水公园才建立了以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水的环境科学为主题的公园。近些年来,许多地方尝试人工湿地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如李海燕等在《城市住区景观水体补水方案研究》中,将人工湿地技术应用于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目前,国内人工湿地技术正逐渐引入城市绿地、住宅小区等景观设计之中。

    2人工湿地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建造和运行费用低廉;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可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可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如水产、畜产、造纸原料、建材、绿化、野生动植物栖息、娱乐和教育。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是:占地面积大;易受病虫害等影响。人工湿地植物在湿地系统中的作用显着:增加微生物的附着;湿地植物可将大气氧传输至根部,使根在厌氧环境中生长;增加或稳定土壤的透水性。当植物密度增大到恰当的时候,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效率便会提高,达到最优效率时通常需一定的生长周期,甚至建成后若干年才能完全稳定运行。因此,时至今日人工湿地技术仍缺乏长期运行系统的详细资料。

    我国在方面的研究已有实质性进展,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成都市活水公园,是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与城市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一次大胆尝试。活水公园人工湿地系统于1998年初建成,公园呈鱼形,紧依河岸,巧借成语“鱼水难分”来揭示水乃生命之源的大义。占地2.4×104m2的公园模拟世界自然遗址四川黄龙寺五彩池景观而设计,丰富的动植物形成了一个在大都市中难得见到的近似于大自然的景观。成都市活水公园的建立也是在净化受污染水体、充分利用淡水资源方面大胆迈出的一步,是成功地集观赏、娱乐和污水处理于一体的旅游景点,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较高层次的应用。

    总的来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较好的废水处理方式,更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内部良好的循环。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可以种草养鱼,用鲜花绿叶装饰环境,把清水活鱼还给自然,节约资源,是人类与水生生物协调发展的自然景观,不仅有利于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还会产生显着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这种方式尤其适合在中小城市等缺少具有一定操作管理和技术水平的人员的条件下使用,十分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针对工业领域,以美化、净化为目的人工湿地生态景观系统研究还没有形成,将人工湿地景观应用到工业景观设计中,打造生态工业园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我国都还属于比较空白的阶段。人工湿地景观不单单只是一种生态景观,从工业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它更多的是能深入工业,效仿自然的神奇力量,通过科学的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废水的净化再利用和零排放的问题。作为一种生态景观元素,它由水体、植物、沼泽地等构成,本身就吸附了诸多生态因素,加上配套的附属景观小品,组合在一起,更成为了一种功能性强大,景观性突出的生态亮点。它弥补了传统工业景观的不足,让生态工业从内到外更加真实。

    参考文献

    1顾传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概述[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

    版),2001(2)

    2 王薇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