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农业技术范例6篇

湿地农业技术

湿地农业技术范文1

1“湿地农业”的提出

“湿地农业”的概念是在“湿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湿地的基本特征。国际上提出湿地的概念,主要是鉴于该类自然资源对调节自然环境和保护生物物种的绝对重要性,即所谓“大地之肾”的特点提出来的,其核心是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6~7]。但对我国江汉平原乃至长江流域来讲,近600年来,已有大片的湿地被开垦成了以水稻田为主的人工湿地,该湿地的主要功能已转变成农业经营的基础条件、生产农产品的功能上来。在该地区农业经营中,除要保护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湿地、发挥湿地的生物和生态功能外,农业的经营本身还或多或少受到本区湿地特征的影响,如何根据其特点进行农业经营、处理好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湿地农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针对南方多雨的特点,在有效排水和农业利用上就创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著名的“桑基鱼塘”系统,在长江下游地区则有所谓“圩田”利用方式。而在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则是以湖垸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占优势。而且这部分地区在我国农产品生产上的地位十分突出。相对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干旱农业而言,我国南方湿地季风气候条件下湖泊湿地地区的湿地农业,还面临着一系列特有的问题与挑战。开展湿地农业研究意义十分重大[8~13]。

2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特点

在低湿地上之所以短期内发展了出色的农业,固然与人口压力密切相关,但也与其具有独特的优点息息相关。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宜于农作;交通发达,综合经济实力雄厚,湖北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大都位于江汉平原地区之内。但是在20世纪50~80年代期间,江汉湖泊数量和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骤增,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化。农业灾害,包括洪、涝、渍、干旱、病虫、冷热等日益严重,农业耕作和生活的设施水平与条件十分恶劣,农业的结构单一,劳动生产力与土地生产力徘徊不前,农业资源浪费严重,比较效益低下。形成了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基本背景[10,12]。江汉平原的湿地农业还具有一些具体特点。

2.1垸田特征

江汉平原湿地垦殖所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大量垸田的产生。所谓垸田,就是人为地由湖边向湖心通过建立堤坝、排干湖水,建立相应的水利设施,即所谓“围湖造田”形成的农田。最后在地貌上就自然形成了一个个由人工开挖形成的水系相对独立的垸落。从大的方面来看,垸田由于开垦历史不同,所属各异,因而垸落与垸落之间形成各种人为的隔离和阻碍,道路和水系混乱,不利于农田作业以及灌溉、排水与行洪。每逢5~10年一遇的大雨,往往形成大面积内渍[1,14]。

垸田的另一特征是土壤长期接纳河流冲积物和湖渍物,因而表现为土体深厚、有机物丰富、土壤潜在肥力高但有效肥力低。由于其土地平整与水利设施大都不充分,因而排水不良。春季土壤升温慢,形成所谓“冷渍田”。此外,还有一部分低湖田表现为土壤粘粒成分含量高、土壤结构不良。从土壤营养上来看,该地区土壤严重缺磷和缺锌[4,15]。

2.2地貌和生态上的分异特征

江汉平原的农田多由湖泊开垦形成,在地貌和生态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王克林等在对洞庭湖湿地进行探讨时指出了洞庭湖区具有碟形盆地圈带状立体景观结构的特点。并将该湿地归纳成3个圈次,即1)内环敞水带;2)中环季节性淹没带;3)外环渍水性淹没带[2,8]。蔡述明等在江汉平原四湖地区监利新兴垸进行的研究阐明了四湖地区“湖垸同体”,从湖边到湖心可分为9种农业利用地貌类型的规律[4]。我们通过对典型碟形洼地——高场示范区的剖析,观察到一个没有彻底完成垦殖过程的低湖地在多个土壤特征上(地下水位、土壤剖面结构、土壤机械构成、土壤营养、土壤温度和综合土地质量)存在明显的梯级递变,因而其适宜的农业利用价值也是不同的。

2.3灾害加剧与生态脆弱化特征

由于本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率和程度日益加剧。主要灾害有洪灾、涝渍、干旱和病虫灾害等[16~18]。叶柏年等在分析湖北省旱涝发生情况时,论述了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灾害日益加重,如1980、1982、1983、1991、1993、1995、1996、1998年均为特大洪涝年,每年因洪涝使农田成灾面积均超过66.7万hm的标准,平均两年就遇一次,其中1991年农作物受灾174.97万hm,农业损失55亿元。8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旱灾面积增加1.28倍,涝渍面积增加1.67倍。

王学雷等对江汉平原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过专题论述[19]。除上述以洪涝为主体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外,江汉平原还面临严重的生态脆弱化问题。包括,1)耕地面积日减,人口骤增,土地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2)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物理结构劣化,生产性能下降;3)生物多样性下降,时有暴发性或毁灭性病虫害发生;4)水体面积减小,湖水水质下降,渔农矛盾日渐突出;5)农业内部结构单一,农业经营比较效益低,农业经济再生产难以完成;6)农业设施老化,基本建设严重落后,农民生活得不到应有保障,等等,应该说湿地地区的农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3湿地农业技术体系探讨

局部性、季节性水环境恶化是南方低湿地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位于该地区的以湖泊为主体的自然湿地既是当地农业的重要环境,又在该地区整体的水资源调度和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须从整体上来认识南方低湿地区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力开展湿地农业技术研究(图1)。

附图

图1 “湿地农业”构成图

3.1湿地农业关键技术的探讨

“九五”期间,我们对农业湿地中的主体——涝渍地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关键技术包括:

(1)涝渍地农业小区综合整治开发规划与实施研究建立了两个分别代表典型“湖积地”和“冲积地”的涝渍地改良综合开发示范区,在示范区的综合整治与开发规划中提出了以“单元水系”为基本单位整治涝渍地的观点,将农田基本建设作为整治涝渍地的先决手段。规划中还引入了日本区域排水规划的数理模型与土地分析的“数量化理论Ⅰ”,实践证明上述两种方法对江汉平原湿地地区微地域特点的分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还将高场示范区的开发模式总结为“农田整备+梯级开发”,岑河示范区的开发模式为“农田整备+优化模式”[22~24]。

(2)涝渍地排水改良技术

湿地农业中农田的排水是一项关键技术[25~27]。研究开发和引进了适合于湿地农业小区排水的数学模型以及农道、沟渠、土地平整的工程技术参数。深入探讨了农田涝渍相随的作用过程和主要作物棉花、大豆、油菜在关键生育期的排渍标准和涝渍排水综合控制指标[28]。

(3)涝渍地土壤肥力特征及改良技术

选择典型地域对近20年来大范围的江汉平原湿地农田土壤肥力动态演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采用土壤系统分类法,对涝渍地的土壤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找出了不同类型涝渍土壤的特征与利用方法。探讨了涝渍地土壤的分布与肥力演变规律。

(4)适生生物种质资源的发现、引进与鉴定

对多种水生经济植物莲藕、芡实等的适宜特性进行了鉴定。发掘并开发了新鱼种——月鳢,继续扩大了对适宜于湿地的早熟西、甜瓜品种的筛选,选出适合于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黄宝石”、甜瓜“丰甜1号”。引进筛选出“两优培九”和“丰两优1号”等品种作为湿地高产优质水稻换代“组合”。

(5)主要作物抗涝渍的机理及抗渍高产栽培

重点对水稻、油菜等作物不同抗(耐)性品种间差别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一套本地区水稻的抗渍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认为栽培上应重点抓好品种筛选和育苗技术两个环节[29]。

(6)涝渍地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重点对涝渍地上易发生的稻飞虱、稻螟和纹枯病、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进行跟踪调查,以有效排水和节水灌溉为出发点,探讨了病虫草害综合防除策略。

(7)涝渍地生态环境异化评价及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环境异化程度在日益加重,环境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的利用。环境治理策略既要注重缓解环境压力,也要注意照顾当前经济发展,要做到二者的良性互动。

(8)涝渍地高效农业模式研究

湿地良好的土壤潜在肥力和充裕的光、温、水等自然资源为本地区农业的主体产品开发和农田多熟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自然条件[5,30~32]。以“麦—瓜—稻”模式为基础,面对新的农村形势,新创了4种高效农业模式。这4种模式是系统针对本地区爽水型高产水田、旱田、农牧肥结合以及保护地栽培方式分别形成的,在生产中已得到迅速推广。

3.2湿地农业综合开发典型模式探讨

湿地农业模式总体上可分成农田高效农业模式,农林间(混)作模式,水体养殖模式,种养加一体化模式和碟形地域梯级开发模式等5类。每一类有若干种形式的模式。主要模式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种:

(1)适宜于中小水面的分层混养模式;

(2)适宜于连片池塘的鱼、猪—禽复合混养模式;

(3)适宜于大中型水面的网箱养鱼与流水围栏精养模式;

(4)野生水生植物人工种植园模式;

(5)适宜于河滩湖滩季节性淹水带的耐渍经济植物模式;

(6)低湖田鱼—稻—藕共生模式;

(7)湖区生态公园观光农业模式;

(8)适宜于大面积低湖田的一季中稻模式;

(9)适宜于典型碟形洼地的梯级开发模式;

(10)适宜于高产爽水区的多种农田高效种植模式,包括:麦—瓜—豆—稻模式;油—瓜—稻模式;菜—甜瓜—杂交棉模式;大麦=玉米+绿豆—晚稻—畜禽模式。

优化模式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尤为显著[3,5,33~36]。

3.3湿地农业的若干技术难题

纵观江汉平原过去几十年来的研究,湿地农业的技术研究多集中在点、区或者局部技术环节上,成绩很大但有所偏颇。今后应加强如下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

(1)关于湿地农作区国土综合整治,即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面积的合理比例及其规划建设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湖泊面积还在继续减少,减少的部分主要用来作渔业养殖用。与低湖农田的利用方式相比,渔业养殖兼顾了蓄水、生产和调节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功能,生态与经济效益显著,因而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但江汉平原全域内土地面积如何在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之间分配出一个合理的比例,并通过具体地规划、布局(该布局还应该与相关的水利、农业设施相匹配),是今后湿地农业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应该学习日本“土地改良区”的做法,大范围统一规划,整体分区建设;通过立法,集中来自于国家、地方和农业经营者的有效投资;规划与建设必须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保护的有机结合。

(2)关于拳头产业的选择与培育。要在减轻涝渍为害的同时,充分发挥湿地地区多水与土地肥沃的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建立相应的优质、名牌商品基地。而这一方面恰好是江汉平原湿地农业过去的薄弱环节。具体来讲,需水较多的水稻、油菜,水生动物(鱼、鸭、鹅等)养殖,水生经济植物产品是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潜在优势,但一直以来未形成相应的产业和产品优势,今后应重点研究其从基地化生产到加工、包装和销售一体化的技术,形成湿地农业的特色。

(3)关于恢复优美环境与确保食物安全。江汉平原的地理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各种用水可能在不同区域之间产生多次循环使用,而且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用水与生活排水之间极易相互混杂。以水作媒介,农药、化肥及有机污染物容易得到迅速传播与分布,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大面积污染,进而导致对农产品的污染。在江汉平原这个传统的农业集约区和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何保证农村广大土地以及农产品免遭污染,改善农业从业者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将是今后湿地农业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难点。

【参考文献】

[1]陈世俭,蔡述明,罗志强.生态工程在湖垸湿地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3):253~258.

[2]王克林.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与避洪、耐涝高效农业建设[J].热带地理,1999,19(2):130~136.

[3]孟宪民,崔保山,邓伟,等.松嫩流域特大洪灾的醒示:湿地功能的再认识[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1):14~20.

[4]蔡述明,王学雷,黄进良,等.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区域开发与持续农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5]黄jǐng@①,雷海章,黄智敏.论我国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3):34~36.

[6]吕宪国,黄锡畴.我国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8,18(4):293~299.

[7]朱建国,姜文来,李应中.我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4):50~53.

[8]王克林,刘新平.洞庭湖湿地抗逆型农业开发模式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5,(3):18~22.

[9]李晓青,程伟民,谢炳庚.江南丘陵稻田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功能与效益研究——以攸县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1995,6(supp.):112~118.

[10]金伯欣,邓兆仁,李新民.江汉湖群综合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1]徐琪.湿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调节[J].生态学杂志.1989,8(3):8~13.

[12]黄进良.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J].地理研究,1999,18(3):297~304.

[13]丁疆华,温琰茂,舒强,等.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与开发,1999,14(3):42~44.

[14]李劲峰,李蓉蓉,李仁东.四湖地区湖泊水域萎缩及其洪涝灾害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265~268.

[15]向万胜,古汉虎.湖北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湿地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及主要障碍因子[J].土壤通报,1997,28(3):119~120.

[16]叶柏年,陈正洪.湖北省旱涝若干问题及其防灾减灾对策[J].气象科技,1998,(3):12~16.

[17]傅云新,邓先瑞.江汉平原旱涝时空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4):379~383.

[18]金卫斌,雷慰慈.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生态减灾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11(3):38~41.

[19]王学雷.江汉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估与生态恢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35(2):237~240.

[20]王洋,齐晓宁.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低湿耕地整治及综合开发模式[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105~107.

[21]张明祥,严承高,王建春,等.中国湿地资源的退化及其原因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1,(3):23~26.

[22]高绣纺,李方敏,谢红.日本的农村整备事业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特刊),15:112~116.

[23]黄永平,田小海.数量化理论Ⅰ在农地分级中的应用[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2):148~153.

[24]朱建强,潘传柏,章贤东,等.中日专项技术合作项目岑河示范区排水规划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特刊),15:69~77.

[25]刘祖贵,郭国双.渍害稻田合理排灌技术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4,13(3):1~6.

[26]李振华,管光生.改造湖区低产田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6,15(4):38~40.

[27]朱建强,欧光华,黄发新.四湖流域农田排水有关问题研究[J].灌溉排水,2002,21(3):39~43.

[28]朱建强,张文英,潘传柏,等.几种作物对涝渍胁迫的敏感性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2000,19(3):42~46.

[29]田小海,龚信文,工藤哲夫.水稻在涝渍条件下的产量形成试验初报[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4):289~291.

[30]黄智敏,田小海,鄢圣芝.四湖涝渍地区主要种植制度的气候评价[J].湖北气象,2000,(2):18~20.

[31]江苏省种植制度研究课题组.江苏沿江经济发达区高产高效持续多熟种植制度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97,(1):1~4.

[32]李晓储,刘贵阳,黄利斌,等.扬州市珙江低湿江滩地林农复合构建模式早期经济效益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1,28(5):6~10.

[33]邓德源,李开伦,向德楷.湿地资源开发模式[J].自然资源,1991,(5):18~20.

[34]王缨,周明全,夏昌锐,等.稻田高效间作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1):61~68.

[35]王缨,雷慰慈.旱田间作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生态学报,1998,18(4):426~432.

[36]黄jǐng@①,冯中朝,黄智敏.江汉平原“三高”棉田优化模式效益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18(7):55~58.

湿地农业技术范文2

1“湿地农业”的提出

“湿地农业”的概念是在“湿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湿地的基本特征。国际上提出湿地的概念,主要是鉴于该类自然资源对调节自然环境和保护生物物种的绝对重要性,即所谓“大地之肾”的特点提出来的,其核心是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6~7]。但对我国江汉平原乃至长江流域来讲,近600年来,已有大片的湿地被开垦成了以水稻田为主的人工湿地,该湿地的主要功能已转变成农业经营的基础条件、生产农产品的功能上来。在该地区农业经营中,除要保护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湿地、发挥湿地的生物和生态功能外,农业的经营本身还或多或少受到本区湿地特征的影响,如何根据其特点进行农业经营、处理好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湿地农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针对南方多雨的特点,在有效排水和农业利用上就创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著名的“桑基鱼塘”系统,在长江下游地区则有所谓“圩田”利用方式。而在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则是以湖垸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占优势。而且这部分地区在我国农产品生产上的地位十分突出。相对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干旱农业而言,我国南方湿地季风气候条件下湖泊湿地地区的湿地农业,还面临着一系列特有的问题与挑战。开展湿地农业研究意义十分重大[8~13]。

2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特点

在低湿地上之所以短期内发展了出色的农业,固然与人口压力密切相关,但也与其具有独特的优点息息相关。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宜于农作;交通发达,综合经济实力雄厚,湖北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大都位于江汉平原地区之内。但是在20世纪50~80年代期间,江汉湖泊数量和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骤增,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化。农业灾害,包括洪、涝、渍、干旱、病虫、冷热等日益严重,农业耕作和生活的设施水平与条件十分恶劣,农业的结构单一,劳动生产力与土地生产力徘徊不前,农业资源浪费严重,比较效益低下。形成了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基本背景[10,12]。江汉平原的湿地农业还具有一些具体特点。

2.1垸田特征

江汉平原湿地垦殖所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大量垸田的产生。所谓垸田,就是人为地由湖边向湖心通过建立堤坝、排干湖水,建立相应的水利设施,即所谓“围湖造田”形成的农田。最后在地貌上就自然形成了一个个由人工开挖形成的水系相对独立的垸落。从大的方面来看,垸田由于开垦历史不同,所属各异,因而垸落与垸落之间形成各种人为的隔离和阻碍,道路和水系混乱,不利于农田作业以及灌溉、排水与行洪。每逢5~10年一遇的大雨,往往形成大面积内渍[1,14]。

垸田的另一特征是土壤长期接纳河流冲积物和湖渍物,因而表现为土体深厚、有机物丰富、土壤潜在肥力高但有效肥力低。由于其土地平整与水利设施大都不充分,因而排水不良。春季土壤升温慢,形成所谓“冷渍田”。此外,还有一部分低湖田表现为土壤粘粒成分含量高、土壤结构不良。从土壤营养上来看,该地区土壤严重缺磷和缺锌[4,15]。

2.2地貌和生态上的分异特征

江汉平原的农田多由湖泊开垦形成,在地貌和生态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王克林等在对洞庭湖湿地进行探讨时指出了洞庭湖区具有碟形盆地圈带状立体景观结构的特点。并将该湿地归纳成3个圈次,即1)内环敞水带;2)中环季节性淹没带;3)外环渍水性淹没带[2,8]。蔡述明等在江汉平原四湖地区监利新兴垸进行的研究阐明了四湖地区“湖垸同体”,从湖边到湖心可分为9种农业利用地貌类型的规律[4]。我们通过对典型碟形洼地——高场示范区的剖析,观察到一个没有彻底完成垦殖过程的低湖地在多个土壤特征上(地下水位、土壤剖面结构、土壤机械构成、土壤营养、土壤温度和综合土地质量)存在明显的梯级递变,因而其适宜的农业利用价值也是不同的。

2.3灾害加剧与生态脆弱化特征

由于本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率和程度日益加剧。主要灾害有洪灾、涝渍、干旱和病虫灾害等[16~18]。叶柏年等在分析湖北省旱涝发生情况时,论述了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灾害日益加重,如1980、1982、1983、1991、1993、1995、1996、1998年均为特大洪涝年,每年因洪涝使农田成灾面积均超过66.7万hm的标准,平均两年就遇一次,其中1991年农作物受灾174.97万hm,农业损失55亿元。8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旱灾面积增加1.28倍,涝渍面积增加1.67倍。

王学雷等对江汉平原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过专题论述[19]。除上述以洪涝为主体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外,江汉平原还面临严重的生态脆弱化问题。包括,1)耕地面积日减,人口骤增,土地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2)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物理结构劣化,生产性能下降;3)生物多样性下降,时有暴发性或毁灭性病虫害发生;4)水体面积减小,湖水水质下降,渔农矛盾日渐突出;5)农业内部结构单一,农业经营比较效益低,农业经济再生产难以完成;6)农业设施老化,基本建设严重落后,农民生活得不到应有保障,等等,应该说湿地地区的农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3湿地农业技术体系探讨

局部性、季节性水环境恶化是南方低湿地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位于该地区的以湖泊为主体的自然湿地既是当地农业的重要环境,又在该地区整体的水资源调度和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须从整体上来认识南方低湿地区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力开展湿地农业技术研究(图1)。

附图

图1“湿地农业”构成图

3.1湿地农业关键技术的探讨

“九五”期间,我们对农业湿地中的主体——涝渍地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关键技术包括:

(1)涝渍地农业小区综合整治开发规划与实施研究建立了两个分别代表典型“湖积地”和“冲积地”的涝渍地改良综合开发示范区,在示范区的综合整治与开发规划中提出了以“单元水系”为基本单位整治涝渍地的观点,将农田基本建设作为整治涝渍地的先决手段。规划中还引入了日本区域排水规划的数理模型与土地分析的“数量化理论Ⅰ”,实践证明上述两种方法对江汉平原湿地地区微地域特点的分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还将高场示范区的开发模式总结为“农田整备+梯级开发”,岑河示范区的开发模式为“农田整备+优化模式”[22~24]。

(2)涝渍地排水改良技术

湿地农业中农田的排水是一项关键技术[25~27]。研究开发和引进了适合于湿地农业小区排水的数学模型以及农道、沟渠、土地平整的工程技术参数。深入探讨了农田涝渍相随的作用过程和主要作物棉花、大豆、油菜在关键生育期的排渍标准和涝渍排水综合控制指标[28]。

(3)涝渍地土壤肥力特征及改良技术

选择典型地域对近20年来大范围的江汉平原湿地农田土壤肥力动态演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采用土壤系统分类法,对涝渍地的土壤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找出了不同类型涝渍土壤的特征与利用方法。探讨了涝渍地土壤的分布与肥力演变规律。

(4)适生生物种质资源的发现、引进与鉴定

对多种水生经济植物莲藕、芡实等的适宜特性进行了鉴定。发掘并开发了新鱼种——月鳢,继续扩大了对适宜于湿地的早熟西、甜瓜品种的筛选,选出适合于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黄宝石”、甜瓜“丰甜1号”。引进筛选出“两优培九”和“丰两优1号”等品种作为湿地高产优质水稻换代“组合”。

(5)主要作物抗涝渍的机理及抗渍高产栽培

重点对水稻、油菜等作物不同抗(耐)性品种间差别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一套本地区水稻的抗渍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认为栽培上应重点抓好品种筛选和育苗技术两个环节[29]。

(6)涝渍地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重点对涝渍地上易发生的稻飞虱、稻螟和纹枯病、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进行跟踪调查,以有效排水和节水灌溉为出发点,探讨了病虫草害综合防除策略。(7)涝渍地生态环境异化评价及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环境异化程度在日益加重,环境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的利用。环境治理策略既要注重缓解环境压力,也要注意照顾当前经济发展,要做到二者的良性互动。

(8)涝渍地高效农业模式研究

湿地良好的土壤潜在肥力和充裕的光、温、水等自然资源为本地区农业的主体产品开发和农田多熟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自然条件[5,30~32]。以“麦—瓜—稻”模式为基础,面对新的农村形势,新创了4种高效农业模式。这4种模式是系统针对本地区爽水型高产水田、旱田、农牧肥结合以及保护地栽培方式分别形成的,在生产中已得到迅速推广。

3.2湿地农业综合开发典型模式探讨

湿地农业模式总体上可分成农田高效农业模式,农林间(混)作模式,水体养殖模式,种养加一体化模式和碟形地域梯级开发模式等5类。每一类有若干种形式的模式。主要模式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种:

(1)适宜于中小水面的分层混养模式;

(2)适宜于连片池塘的鱼、猪—禽复合混养模式;

(3)适宜于大中型水面的网箱养鱼与流水围栏精养模式;

(4)野生水生植物人工种植园模式;

(5)适宜于河滩湖滩季节性淹水带的耐渍经济植物模式;

(6)低湖田鱼—稻—藕共生模式;

(7)湖区生态公园观光农业模式;

(8)适宜于大面积低湖田的一季中稻模式;

(9)适宜于典型碟形洼地的梯级开发模式;

(10)适宜于高产爽水区的多种农田高效种植模式,包括:麦—瓜—豆—稻模式;油—瓜—稻模式;菜—甜瓜—杂交棉模式;大麦=玉米+绿豆—晚稻—畜禽模式。

优化模式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尤为显著[3,5,33~36]。

3.3湿地农业的若干技术难题

纵观江汉平原过去几十年来的研究,湿地农业的技术研究多集中在点、区或者局部技术环节上,成绩很大但有所偏颇。今后应加强如下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

(1)关于湿地农作区国土综合整治,即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面积的合理比例及其规划建设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湖泊面积还在继续减少,减少的部分主要用来作渔业养殖用。与低湖农田的利用方式相比,渔业养殖兼顾了蓄水、生产和调节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功能,生态与经济效益显著,因而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但江汉平原全域内土地面积如何在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之间分配出一个合理的比例,并通过具体地规划、布局(该布局还应该与相关的水利、农业设施相匹配),是今后湿地农业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应该学习日本“土地改良区”的做法,大范围统一规划,整体分区建设;通过立法,集中来自于国家、地方和农业经营者的有效投资;规划与建设必须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保护的有机结合。

(2)关于拳头产业的选择与培育。要在减轻涝渍为害的同时,充分发挥湿地地区多水与土地肥沃的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建立相应的优质、名牌商品基地。而这一方面恰好是江汉平原湿地农业过去的薄弱环节。具体来讲,需水较多的水稻、油菜,水生动物(鱼、鸭、鹅等)养殖,水生经济植物产品是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潜在优势,但一直以来未形成相应的产业和产品优势,今后应重点研究其从基地化生产到加工、包装和销售一体化的技术,形成湿地农业的特色。

(3)关于恢复优美环境与确保食物安全。江汉平原的地理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各种用水可能在不同区域之间产生多次循环使用,而且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用水与生活排水之间极易相互混杂。以水作媒介,农药、化肥及有机污染物容易得到迅速传播与分布,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大面积污染,进而导致对农产品的污染。在江汉平原这个传统的农业集约区和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何保证农村广大土地以及农产品免遭污染,改善农业从业者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将是今后湿地农业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难点。

【参考文献】

[1]陈世俭,蔡述明,罗志强.生态工程在湖垸湿地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3):253~258.

[2]王克林.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与避洪、耐涝高效农业建设[J].热带地理,1999,19(2):130~136.

[3]孟宪民,崔保山,邓伟,等.松嫩流域特大洪灾的醒示:湿地功能的再认识[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1):14~20.

[4]蔡述明,王学雷,黄进良,等.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区域开发与持续农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5]黄jǐng@①,雷海章,黄智敏.论我国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3):34~36.

[6]吕宪国,黄锡畴.我国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8,18(4):293~299.

[7]朱建国,姜文来,李应中.我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4):50~53.

[8]王克林,刘新平.洞庭湖湿地抗逆型农业开发模式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5,(3):18~22.

[9]李晓青,程伟民,谢炳庚.江南丘陵稻田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功能与效益研究——以攸县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1995,6(supp.):112~118.

[10]金伯欣,邓兆仁,李新民.江汉湖群综合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1]徐琪.湿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调节[J].生态学杂志.1989,8(3):8~13.

[12]黄进良.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J].地理研究,1999,18(3):297~304.

[13]丁疆华,温琰茂,舒强,等.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与开发,1999,14(3):42~44.

[14]李劲峰,李蓉蓉,李仁东.四湖地区湖泊水域萎缩及其洪涝灾害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265~268.

[15]向万胜,古汉虎.湖北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湿地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及主要障碍因子[J].土壤通报,1997,28(3):119~120.

[16]叶柏年,陈正洪.湖北省旱涝若干问题及其防灾减灾对策[J].气象科技,1998,(3):12~16.

[17]傅云新,邓先瑞.江汉平原旱涝时空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4):379~383.

[18]金卫斌,雷慰慈.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生态减灾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11(3):38~41.

[19]王学雷.江汉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估与生态恢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35(2):237~240.

[20]王洋,齐晓宁.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低湿耕地整治及综合开发模式[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105~107.

[21]张明祥,严承高,王建春,等.中国湿地资源的退化及其原因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1,(3):23~26.

[22]高绣纺,李方敏,谢红.日本的农村整备事业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特刊),15:112~116.

[23]黄永平,田小海.数量化理论Ⅰ在农地分级中的应用[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2):148~153.

[24]朱建强,潘传柏,章贤东,等.中日专项技术合作项目岑河示范区排水规划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特刊),15:69~77.

[25]刘祖贵,郭国双.渍害稻田合理排灌技术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4,13(3):1~6.

[26]李振华,管光生.改造湖区低产田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6,15(4):38~40.

[27]朱建强,欧光华,黄发新.四湖流域农田排水有关问题研究[J].灌溉排水,2002,21(3):39~43.

[28]朱建强,张文英,潘传柏,等.几种作物对涝渍胁迫的敏感性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2000,19(3):42~46.

[29]田小海,龚信文,工藤哲夫.水稻在涝渍条件下的产量形成试验初报[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4):289~291.

[30]黄智敏,田小海,鄢圣芝.四湖涝渍地区主要种植制度的气候评价[J].湖北气象,2000,(2):18~20.

[31]江苏省种植制度研究课题组.江苏沿江经济发达区高产高效持续多熟种植制度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97,(1):1~4.

[32]李晓储,刘贵阳,黄利斌,等.扬州市珙江低湿江滩地林农复合构建模式早期经济效益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1,28(5):6~10.

[33]邓德源,李开伦,向德楷.湿地资源开发模式[J].自然资源,1991,(5):18~20.

[34]王缨,周明全,夏昌锐,等.稻田高效间作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1):61~68.

[35]王缨,雷慰慈.旱田间作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生态学报,1998,18(4):426~432.

[36]黄jǐng@①,冯中朝,黄智敏.江汉平原“三高”棉田优化模式效益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18(7):55~58.

湿地农业技术范文3

1.1湿地面积锐减

洞庭湖湿地面积经历了由大到小的衰落过程。1825年,湿地面积达6270km2,并且是一个整体;1949年,湿地面积则减为4350km2,整体开始分化;2006年,再次缩减为2625km2。

1.2平均气温上升

洞庭湖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较为宜人,若以5年为时间段对平均气温进行计算,则情况更加明朗:1990—1994年间为16.8℃,1995—1999年间为17.5℃,2000—2004年间为17.3℃,2005—2009年间为17.9℃,2010—2014年间(前3年)为18.0℃。

1.3水质逐渐变差

本文以总氮浓度为例,检验一下洞庭湖的水质状况。1990年以来,虽然洞庭湖水体中的总氮浓度有所起伏,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说明洞庭湖的水质不容乐观。

1.4水文环境恶化

由于各种围垦致使湖面变小,泥沙淤积致使湖底变浅,导致蓄洪防旱能力减弱,水灾频发。1990—2012年间,洞庭湖年度水位波动大,水位差值(指最大水位与最小水位之差)大于10m的有19个年份,占全部23个年份的82.6%。水位落差大,容易导致蓄水能力下降,进而出现水灾。

1.5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有机体及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的多样性,主要包括湿地生境、湿地植物和湿地动物等多样性。洞庭湖区湿地类型多达19种,包括河流、河滩、河口三角洲、湖沼等湿地;土壤类型有潮土、沼泽土、水稻土等。植物种类中,土著野生植物有83科229属468种,分别占全国湿地植物135科433属1459种的60%、53%和32%,多种植物被列入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名录。洞庭湖区动物种类据统计,目前鱼类有7目7科86种,其中有国家二级胭脂鱼;两栖动物类有2目5科12种,其中有国家二级虎纹蛙;爬行动物类有3目8科24种;鸟类有18目60科279种,其中有国家一级的鸟类白鹤、黑颧、中华秋沙鸭等7种,国家二级的鸟类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33种;哺乳动物类有7目13科3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哺乳动物麋鹿,国家二级哺乳动物江豚、獐和小灵猫等。近年来,随着对洞庭湖的过度开发、砍伐和捕捞,一些动植物的物种和数量出现了下降,其中一些珍贵的物种如江豚、白鹤等更是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1.6血吸虫病感染仍然存在

新中国成立初期,洞庭湖区血吸虫病异常肆虐,人感染率一度高达70%,少数流行村落感染率更是高达100%,耕牛感染率超过80%。经过大规模群众性的血防运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实施的吡喹酮人畜同步化疗,至2012年已降至0.4%,但依然是全国血吸虫病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2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建设的理论模型与特征分析

美国专家霍尔于1969年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系统工程的模型,称为霍尔模型,该模型用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来分析问题。生态农业建设也可运用这一模型,时间维是指生态农业建设中的7个阶段,即规划、设计、研制、子系统实现、全系统组装、系统运行和系统更新;逻辑维是指上述每一阶段中,解决系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问题时运用的辩证程序,该程序由7个程序组成,分别是系统诊断、系统目标设定、评价优劣方案标准的确定、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决策以及系统实施;知识维是指在时间维中各个阶段和逻辑维各个步骤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农业建设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系统性体现在如何通过对湖泊湿地系统功能、结构、环境与过程的总体协调,解决系统功能的全面实现、系统结构整理、系统和环境相互融合以及系统演化各阶段紧密衔接和畅通的问题。复杂性表现在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复杂性、结构复杂性、环境复杂性和过程复杂性。其结构复杂性表现在:作为洞庭湖生态系统,反映在分子、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系统等众多层次上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运动形式的综合集成;作为洞庭湖区经济系统,它是劳动力、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合体,是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系统,它又是农民、科技工作者、社会团体、企业和政府等不同角色和社会力量协同运作的结果。过程复杂性表现为生产关系由计划向市场深化过程的复杂性,生产力由传统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向现代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演化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则来自于洞庭湖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农业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和农村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上述特征,决定了人们无法运用单一或简单叠加式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来加以解决,而应从总体上和全局上来建设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农业。

3基于三维视角的洞庭湖区农业建设路径分析

根据以上描述,并针对洞庭湖区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的视角,分析加快洞庭湖区湿地建设的基本路径。

3.1从时间维的视角把握7个基本阶段

(1)对洞庭湖湿地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规划。

要在自然生态基础等方面进行充分调查,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区域内的生态安全工程进行规划,将该地区建设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的生态农业建设基地。

(2)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对生态农业建设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设计。

在对结构做设计时,要对区域种植业和养殖业基本布局,对连接加工链、食物链的输入输出进行合理设计。在对功能做设计时,应进行投入产出核算。在对生态农业建设进行设计时,要按照以下原则:实际农产品产出不低于社会需求,经济效益上投入大于产出,系统养分的投入等于输出,污染物的处理和自净能力超过污染物的排放量,资源的再生和供应能力要超过资源的消耗水平,特别要考虑水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平衡。

(3)对生态农业建设的结构和功能的设计方案进行试验。

试验的方式主要有电脑模拟试验、实验室试验、田间试验以及生态农业示范区综合试验等。

(4)在对试验进行改进、完善和扩展的基础上

建成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系统的各个目标系统,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

(5)对生态农业系统的各个目标系统进行整合。

如将洞庭湖区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有效保护、农业的持续增长、政策法规的健康运行进行整合。

(6)将整合后的生态农业系统付诸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健全动态监测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等保障机制,以取得最佳效果。

(7)对生态农业系统不断更新。

由于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旧的生态农业系统若不及时更新,则势必会造成目标系统内部及各个目标系统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生态农业建设。

3.2从逻辑维的视角控制好7个基本过程

(1)对洞庭湖区湿地进行诊断,以了解存在的问题。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资源消耗过多,生产成本上升;基础设施陈旧,洪涝频繁;植被破坏严重,湿地面积减少;水土质量下降,生产环境恶化;生物多样化程度下降等。

(2)设定生态农业建设目标。

一般可分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目标。

(3)确定评价方案优劣标准。

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确定大家一致认可的评价标准,然后运用综合加权评判、模糊综合评判、交互影响矩阵、交互支持矩阵、费用效用分析等技术,以便统一度量对被评价的方案的生态农业建设程度进行评价,以估计其价值。

(4)对方案进行综合。

选取洞庭湖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地区,如丘陵、湖泊、平原、湿地等,将系统概念开发中的所有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加以整理,得到生态农业建设方案集合W:W={I,E,C,P,Q,O},其中,W中既包含了大于或等于系统目标界限值要求的子集合W+,也包含了小于系统目标界限值要求的子集合W-,对于W-,在方案的选择时自然要将其舍弃。

(5)对系统进行分析。

先将符合条件的部分子集合W+作为决策机构的备选方案,然后对这些备选方案进行评价,以评价值的高低并结合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经验判断进行优劣排序。

(6)决策。

做选择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合法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一般而言,第五个过程中评价值最高的方案,应作为付诸实践的首选方案。

(7)实施,将被选方案付诸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应先局部实验,取得一定经验后,再予以推广。

3.3从知识维的视角加强多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洞庭湖区湿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借助于各种专业知识,才能解决其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针对当前湖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运用相应的生态农业技术。

(1)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综合生态工程技术。

要求根据各地特点,发展资源优势,以一种产业为主,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这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最重要也是最多的一种技术类型。当前洞庭湖区的种植、养殖、加工的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一体化经营,相关的配套设施不齐全,信息沟通交流不便利,运用这种技术将解决这些问题。

(2)农村能源开发技术。

洞庭湖区农村利用人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行沼气发酵,变废为宝,开辟了能源利用新途径,为扭转湖区能源紧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了良性循环。

(3)立体生产技术。

一是在种植芦苇地区实行的模式,不仅可以减少芦苇被风吹倒而带来的损失,还可以吸引鸟类和动物来此栖息,既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又有利于消灭芦苇害虫;二是稻鱼立体种养模式,鱼既能吞食稻田中的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虫、稻飞虱和稻叶蝉等主要害虫,又能在田间觅食和翻动,加强土壤的通透性和氧在土壤中的循环交流,还能利用鱼类呼出的二氧化碳所提供的碳源,促进和加强水稻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和产量。

(4)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

一是在林区实行的林草禽鱼模式,在林区的湖泊、洼地放养鸭、鹅等水禽,养殖龟、鳖等水产品,并种植大量的水草,水草为水禽和水产品提供食料,并为林木提供优质有机化肥,水禽的粪便则可用于喂养水产品;二是在草地实行的草禽畜牧模式,通过培养优质牧草以放养鸭、鹅等水禽和水牛等,禽、畜的粪便反过来可养殖蚯蚓、昆虫,从而增进牧草的质量。

(5)节水技术。

针对有效灌溉面积逐年下降的状况,湖区应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如发展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中心的旱作农业生态技术,防治水土流失生态技术,渠道防渗、抗旱保水、管道输水、管理节水、畦灌、沟灌、喷灌、微灌以及天然降雨集水农业技术等等。

(6)现代污水处理及利用技术。

该技术可从源头上治理洞庭湖区水质恶化问题。

(7)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针对当前湖区各种病虫害猖獗,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人身健康受到影响,这种技术应当大力发展和推广。

4结语

湿地农业技术范文4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处理模式 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145-01

近年来,随着苏北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村庄集聚模式迅速推进,也产生了相对集中的生活污水污染问题,由于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及氮磷等元素,排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受纳水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1],威胁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剧淡水资源的危机。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外现有处理模式

1.1 国外先进处理模式

查阅资料发现,美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了《分散污水处理系统管理手册》,引导地方政府和群众在适当的地方安装分散型污水处理系统并配合管理、维护;澳大利亚采用“污水灌溉-土地净化-地下暗管排水”的污水处理技术;韩国多用小型、简易、廉价的“土地-植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近十年来,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荷兰等国人工湿地发展迅速,成为中小城镇的重要污水处理措施。目前,欧洲已有数以百计的人工湿地在运行之中。

1.2 我国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区别于城市生活污水,具有鲜明的特点:农村生活污水不仅包括洗涤、洗浴和炊饮污水及厕所粪尿,还包括家禽养殖废水等;农村生活污水非常分散、污染物成分简单、有机污染物含量低、水量变化大等特点。目前,我国的农村污水处理主要还是以分散式为主,多数农村采用明渠或自然沟渠排放生活污水和雨水,少数地区建有化粪池,但化粪池出水由明渠排放,或就近排入水体。近年来,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发达省份逐步意识到农村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开始采用一些实用、合理、低能耗和低运行费用的技术来处理农村污水,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分散式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2.1 人工湿地处理模式

简单的人工湿地系统由预处理单元和湿地单元组成。预处理单元目的主要是减少悬浮物,防治湿地填料堵塞,确保人工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格栅,沉淀池,人工湿地,对于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农村生活污水效果较好[2]。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生活污水-格栅-沉淀池-人工湿地-出水。人工湿地处理模式具有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简便、具有景观功能等优点,但是也有一些自身的缺点,如:水利负荷较低、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脱氮效率不高;土壤中有机质会积累而出现“营养饱和”现象。

1.2.2 活性碳污水处理技术

活性碳污水处理技术的主要工艺为:集水池-固液分离机-加药池-厌氧池-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出水[3]。

活性碳污水处理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遏制和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养殖场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保证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有机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使畜禽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低,使产业链规模逐渐扩大,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收入。

1.2.3 适度处理后资源化利用

资源化利用无需按照有关排放标准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而是按照相关用途的不同,处理的程度以及对单项污染物的控制指标也可不同。经适度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做灌溉用水、养殖业的卫生用水和环境用水等。其中灌溉所需的水量最大,且对污水的处理程度的要求相对较低,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2 苏北农村处理模式探讨及对策措施

2.1 处理模式探讨

苏北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小,污染物浓度偏低,可生化性较好,可以采取简易高效且低成本的处理方式,而单一的污水处理技术存在一定的弊端,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处理技术,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农户分散处理技术为主,人工湿地处理方式相配合的模式;同时,我国要加强污水的重复再利用,如用于灌溉农田、树木等。资源化利用是对生活污水最理想的处理形式,既减少水肥资源的浪费,又避免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减少污水处理的费用。

2.2 其它对策措施

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地方政府应加强环保教育,利用电视和报纸等适合农村的媒体进行环保宣传,使得农村居民都能意识到污水治理的迫切性和必须性加强政府政策和技术扶持: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投入资金,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与管网的建设。并应积极研究制定出适宜的治理措施,在净化水质的同时采取资源利用的方式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琼瑜.浅析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模式[J].广州化工,2012,40(23):115-116.

湿地农业技术范文5

河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湿地资源丰富,既是河北省乃至全国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也是保护北京、天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实现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水平,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之中,因地制宜地创新兼顾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农业发展模式。(一)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现状1.湿地农业资源规模。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河北省沿海地区3市11县(市、区)拥有湿地农业资源面积636.65×103hm2。其中:浅海湿地农业、滩涂湿地农业、池塘湿地农业、沼泽湿地农业和稻田湿地农业资源面积分别为326.36×103hm2、94.65×103hm2、23.51×103hm2、25.91×103hm2和66.71×103hm2,占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资源总面积的51.26%、14.87%、3.69%、4.07%和10.48%。从开发利用状况看,池塘湿地、稻田湿地资源利用率为98.82%、100.00%。浅海湿地、滩涂湿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年度间数据变化较大。2.湿地农业产品产量。《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11》和相关县(市、区)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2010年河北省沿海地区稻谷生产总量达到51.4万t,分别占河北省、华北地区稻谷生产总量的94.83%、36.48%;2010年水产品生产总量达到69.33万t,分别占河北省、华北地区水产品生产总量的96.60%、58.15%。由此可见,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在河北省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3.湿地农业生产方式。调查发现,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生产尚处于传统掠夺式粗放经营状态。浅海湿地利用率较低,主要采用毛蚶、兰蛤贝类单养底播模式进行水产养殖;滩涂湿地被大面积开挖为池塘,采用“少放苗、少喂养”模式养殖中国东方对虾、河豚、海蜇、海参及贝类,年度间效益差异较大;淡水池塘主要利用“精养模式”,生产各种鱼类、河蟹以及南美白对虾等,经济效益也不够稳定;沼泽湿地或单一植苇,或利用“粗养方式”进行水产养殖,投入相对较少,效益较低;稻田湿地仍以水稻种植为主,综合利用率不高。(二)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分析1.促进湿地农业发展转型。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升为国家战略,湿地资源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刘爱智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1987~2005年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总面积的变化状况,发现18年间湿地总面积增加了13.63%,其中人工湿地增加了58.47%,天然湿地减少了20.64%。湿地总效益增加了15.13%,其中经济效益增加了31.96%,环境效益下降了21.94%[6]。尽管这些数据分析年份稍早,但足以说明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是建立在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的基础之上,且为牺牲环境效益所得。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河北省沿海地区必须转变湿地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创新。2.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湿地农业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7]。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容易因各种灾害性天气影响以及病虫害爆发而发生重大损失,直接影响到民生。据唐山市唐海县技术人员介绍,利用池塘湿地养殖海参经济效益虽高,但若遇降水较多年份,会导致池水淡化、海参死亡,导致绝收;1993年爆发的虾病使河北沿海地区对虾养殖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8],至今仍难以恢复到原有生产水平。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采取系统工程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气候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设计并实施兼顾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湿地发展模式,可有效地强化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确保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实现稳定、健康发展。3.改善水资源及环境条件。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工业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出现了“工业用水靠挤占农业用水保证,农业用水靠开采地下水维持”的状况[9]。入海水量减少造成入海河口严重淤积,河道泄洪能力明显降低,导致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条件恶化。地下水的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并在不断加剧[10]。通过设计和实施兼顾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科学确定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以及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地发挥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的水资源调节作用和水质净化作用,改善生态环境,使湿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4.发挥湿地农业多项功能。湿地农业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为人类提供有机物的功能,还具有保护生态、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休闲观光、文化承传、教育体验等功效[11]。目前,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多以生产农业产品为主,功能单一,湿地时空资源利用不够。湿地独有的生物资源开发领域较窄,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体系尚未形成,衍生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湿地旅游农业、湿地农业文化建设等尚处发展起步阶段。通过构建新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可有效推进湿地农业由目前的单一生产农产品功能向生态、生活等多功能转型,促进各次产业的融合。3在保护湿地资源与环境的前提下,提高湿地农业的整体效能和经济收益水平。5.增强农产品的市场优势。目前,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农产品多为集中上市,这与人们消费的持续性和市场需要的均衡性相脱节,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的现实需求。相对于其他农业类型而言,湿地农业产品深加工难度较大,产业化开发明显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湿地农业生产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推行集约经营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通过不断优化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可有效地实现湿地农业与农产品市场的链接,使湿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形成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建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应遵循的设计理念及步骤

将生态文明融入产业发展,创新湿地农业发展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综合运用生态学、资源与环境学、农业经济学、农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做法,创新湿地农业发展模式需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严格遵循相关原则,认真落实每个具体步骤。(一)设计理念1.指导思想。中共“十”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提出了“一产抓特色”的重要发展理念。2011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强调指出,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工作,建设滨海开发带,发展特色农业。因此,设计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坚持湿地农业发展与湿地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并进的思想。2.遵循原则。生态文明视域下设计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应恪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所设计模式应保持一定数量的农业产出,且经济收益不应低于农户的现实期望值,确保能被群众认可,能够大面积推行;系统养分投入应等于系统养分输出,污染物处理和自净能力应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绝对安全;湿地生态系统内各种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供应能力应超过总体消耗水平,保持各种自然资源的有效平衡。3.基本思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统筹考虑湿地资源承载能力和生产能力。在维护和保持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和物质流自然平衡的基础上,尽力增加湿地农业产出,提高经营效益。综合开发湿地生态系统的时空资源,依据各种生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和食物链结构,推行多品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科学安排、合理布局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类型和生产项目,统筹规划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实现湿地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事作业机械化,污染治理集中化。(二)主要步骤1.前期调研。组织种植业、水产业以及环保等领域的专家,深入某一区域(最好以县为样本)全面调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自然基础情况,获取一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湿地农业发展及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关系作出综合评判,寻求促进湿地农业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并进的内在动力,揭示湿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探求其解决办法。同时,广泛收集广大农民在推进湿地农业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做法,供研究借鉴。2.定性设计。对区域生态安全工程、资源保护工程、环境整治美化工程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等进行统筹规划,依据生态学原理,科学设计湿地农业系统的加工链、食物链以及物质流、能量流的输入、输出等,合理安排湿地农业的平面布局、垂直结构和时间结构,构建起湿地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和物质流的结构框架,形成湿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具体方案。在此基础上,依据3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目标,对不同方案设计进行综合比较和优化筛选。3.定量设计。对定性设计所确定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具体方案进行投入、产出核算,科学评价其3效状况。经济效益主要评价成本和收益状况,生态效益主要测算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的相关参数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情况等,社会效益则重点评价湿地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他方面的影响等状况。运用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等系统分析法,确立指标量化的湿地农业发展具体方案。方案应包括各项工程的规模、投资和效益预算,各类农业项目的规模和效益估算,生态系统每个节点的能量流和物质流核算等,绘制区域湿地农业发展规划图、循环系统设计图、生态工程项目图及相关表格和说明等。4.实践验证。按照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推广3步走”的要求,选择较小区域(最好是村队规模)进行试验,系统观察和测定各发展模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表现状况,检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真伪。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变化的实际,不断对发展模式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对经过2~3年实践检验,并能够被广大农民接受的发展模式,经专家认定、政府有关部门认可后可在更大的区域内(最好是乡镇规模)进行示范,实施2~3年更为系统的观察和检验,最终优选出可以在更大区域推广的发展模式。5.模式运用。对经试验、示范成功,并经专家认定、政府有关部门认可后的发展模式,采取行政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调节等多种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在相同湿地资源类型区域进行大面积推广。在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作用,广泛收集各种反馈信息,对发展模式不断进行完善。同时,注意尊重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及时发现农民运用湿地农业发展模式过程中自己改进、形成的新方法和新措施。

河北沿海地区现行较优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评价

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模式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和创新之中,只不过是不同时期所确立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不同,发展模式实施的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对在生产实践中已经积累的、适合各地生产实际的发展模式,应科学评价其生态效应,对其进行不断改进和提升,亦可作为创新其他发展模式的基础。综合各地农业技术人员提供的情况,确认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现行较优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种植型、养殖型和复合型3类,共9种。(一)种植型1.一年两收模式。指在同一土地上充分利用农艺时间,一年种植两茬作物、收获两次的生产模式。该模式根据不同作物对光、热、水、养分等需要的差异,结合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设计。由于气候条件限制,河北沿海地区传统湿地种植业多为种植水稻,一年一收。实施一年两收,需要有水源供应和建设相应的保温设施。20世纪末,唐山市沿海各县针对水稻种植土地利用时间仅在150天左右、其余时间则长期闲置的状况,推行了菜稻复种模式、麦稻双茬种植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12]。这些模式主要是利用冬春稻田空闲时间,或搭建临时小拱棚种植甘蓝,或种植一茬啤酒大麦。但只适用于轻盐碱地快,且有水源供应,故推广面积不大。2.立体种植模式。传统意义上的立体种植模式是在同一田块,将高杆与矮杆、耐阴与喜阳、攀援与匍匐等作物种植在一起的生产模式。水稻生长需要在某一阶段保持一定的浅水层,难以与其他旱地作物搭配种植。20世纪90年代,唐山市唐海县曾试验将高杆水稻与矮杆水稻搭配进行隔行栽植,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由于收获时无法解决机械脱粒问题而未能得到推广。此后,该县又试验“稻菇混植”模式,将蘑菇菌袋置于停止供水后的水稻田间,蘑菇依靠田面蒸发的水分生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3],但因劳动强度过大,以及技术层次方面的原因也未能大面积推广。3.绿色食品模式。绿色食品是一种安全、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由于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统一,在河北沿海地区推广面积较大。在环境控制上,绿色食品生产要求选择在自然环境良好、土壤无污染的地区,并尽量避开工业区和交通要道;在操作技术上,要求灌溉用水和大气、土壤等必须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并选择抗病虫、抗逆能力较强的优良品种,尽量少施或不施用化肥。采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等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来,唐山市唐海县近1.5万hm2水稻推行了绿色食品生产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所产“柏各庄”牌大米的市场价格和知名度。(二)养殖型1.多鱼种混养模式。指在同一水体内,根据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实行多鱼种混养的5模式。该模式在充分了解各种鱼类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它们之间的生态位关系和食物链结构,合理配置放养比例,有效地利用了水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提高了单位水面产量。如鲢鱼生活在水体上层,喜肥水,以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鲤鱼、鲫鱼则生活在水底层,以食用底栖生物为主。而草鱼则多生活在水体中下层,喜食鲜嫩水草以及其他植物性饵料。若将这些同放一池共生共养,则可有效地利用水体的空间和各种饵料。既不破坏水体环境,又可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目前,该模式在河北省沿海地区各县(市、区)推广面积较大。2.立体综合型模式。与多鱼种混养模式生态学原理相同,立体综合型模式指在同一水体内,根据各种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混合养殖多类水生品种的模式。该模式需要合理搭配各种水生动物,综合考虑各水生动物的食物链结构,科学配置其放养比例,有效地利用水体空间,提高饵料利用率。目前,河北省沿海地区池塘养殖推行的主要有虾鱼混养、虾蜇混养、虾参混养、虾贝混养等4种模式,浅海养殖推行了毛蚶、兰蛤贝类单养底播和扇贝吊笼养殖相结合的立体种养模式[14],均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3.珍稀水产品模式。河北省沿海滩涂除开发为水产养殖池塘外,另一重要利用方式是建立工厂化水产养殖场,用于养殖珍稀水产品。2012年,唐山市唐海县牙鲆鱼养殖场每1m2可生产牙鲆鱼26kg,创造产值1560元,实现经济效益1053元。再如,2011年沧州市所属黄骅市中捷水产养殖工厂,年产鳎目鱼达3.5万kg以上,市场售价高达150元/kg以上。推行该模式,需要建设现代化的水产养殖工厂,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更需要当地政府统一规划,统筹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三)复合型1.种养复合模式。是根据生物学、生态学原理设计,能够充分利用沼泽湿地、稻田湿地空间,实施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目前,沼泽湿地推行的种养复合模式主要有苇鱼蟹、苇蟹、苇鱼等共作模式,苇蟹共作推广面积最大。由于推行苇鱼蟹、苇鱼共作模式需要在苇田内开挖鱼沟等,且每年均需要维护,资金投入较大,影响了大面积推广;稻田湿地推行的有稻蟹、稻鳅等共作模式,稻蟹共作模式推广面积较大[15],稻鳅共作模式产值和效益最高。但稻鳅共作模式若遇秋季天气降温较快情况,所产泥鳅收获难度较大,极易造成亏产亏本,导致稻鳅共作模式未能得以大面积推广。2.产业复合模式。指运用物质与能量多级循环再生原理、废弃物质源化原理以及价值转化增值原理等,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分为农户产业复合模式和区域产业复合模式2种类型。目前,河北沿海地区推行的农户产业复合模式指农户在栽植水稻田的同时,利用自家庭院建舍进行畜禽养殖,所产有机肥供种稻使用,生产绿色食品。但由于农户庭院养殖业的逐步萎缩,农户产业复合模式应用面积逐年减少;区域产业复合模式是通过发挥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作用,组织农户大力发展种养业,积极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使湿地农业实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由于河北沿海地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培育尚处起步阶段,难以为区域产业复合模式的推行提供有效支撑。3.综合治理模式。指以保护湿地资源为核心、以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为目的而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总和。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综合治理模式主要有建设湿地公园、建立湿地保护区等具体方式。目前,秦皇岛市已建有昌黎黄金海岸部级湿地类保护区,沧州市所辖黄骅市、海兴县以及唐山市所辖唐海县已各建1个省级湿地类保护区。实施综合治理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采用生态补偿的办法[16]做好群众工作。如唐山市唐海县筹资近1亿元,搬迁了保护区核心区内所有村庄,在重点区域恢复湿地近5000hm2,在保持一定农业产出的同时,使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防洪蓄水、净化陆源入海污染物、教育与科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湿地旅游业的发展。

创新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建议

湿地农业技术范文6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723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使得人们在吃方面追求更好的品味,这其中就包括蔬菜。但是当前我国蔬菜与市场的地域出产、供需等矛盾尤为突出。因此,为了解决蔬菜区域差异和供需矛盾,同时提高蔬菜的质量和产量,可以推广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然而在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时,经常面对不少的问题,比如通风换气不够,蔬菜施肥不当、保湿、除湿掌握不好以及低温冻害防护措施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大棚蔬菜的品质以及产量。所以,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措施,进一步发展无公害、产量高的大棚蔬菜,满足人民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1. 大棚蔬菜种植常见问题和危害

1.1 有害有毒气体调节以及预防措施不到位

目前,许多人尚未充分认识到大棚内存有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没及时采取措施来进行调节以及预防。二氧化碳、亚硝酸气体、氮气是大棚内主要影响蔬菜品质和产量的气体。施肥不当、尿素肥使用过多便会产生过多的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的氮气,斑点极易出现在蔬菜根部、叶部的边缘,更严重地将会导致溃烂;如果使用过量的氨态氮肥,将会导致亚硝酸气体的生成,蔬菜将会出现白色斑点,甚至将会导致整株蔬菜死亡;在冬季,在燃烧燃料使大棚升温的过程中,若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时候如果不及时进行通风,将会导致蔬菜产量减少等不良后果。

1.2 低温冻害预防措施不到位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蔬菜才能够健康地发育生长。冻害、低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蔬菜的产量,如果预防措施不到位,蔬菜的产量将会大大减少,甚至会出现绝收现象。因此,大力发展大棚种植技术,可以保证蔬菜的生产。但是在寒冷的冬季,采取保温措施尤为重要,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而避免发生冻害现象。然而,许多大棚蔬菜种植者尚未充分认识到这问题,从而导致大棚蔬菜常常发生冻害。

1.3 大棚内除湿不到位

大棚环境的湿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蔬菜的发育生长。蔬菜大棚内部湿度很大时,蔬菜的生长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蔬菜大棚是相对较为封闭的生长环境,湿气很容易在蔬菜大棚内发生聚集;因此为了保持蔬菜大棚湿度环境的适宜,需要常常监测大棚内的湿度并定期进行除湿工作。然而,很多大棚蔬菜种植者未充分重视大棚湿度环境的重要性,未采取定期除湿措施,导致蔬菜大棚环境温度过高,对蔬菜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2. 解决大棚蔬菜种植问题的技术措施

2.1 控制和防范有害有毒气体造成的危害

首先,施肥必须合理,过度施肥现象在大棚内是要坚决杜绝的。本着确保化肥质量的原则,认真挑选大棚内施用的化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大棚蔬菜在施用化肥前需要进行发酵腐熟,混合施用过磷钙、尿素,防止发生尿素沉积现象,避免过多氮气的产生;大棚蔬菜进行施肥时,应当注意施肥工艺,确保有20cm左右厚度的底肥,同时追施肥厚度约12cm。为了更好地保证土壤的养分,完成施肥工作后,应该适量、及时地进行浇水。其次,大棚内部需要进行适当地通风换气,不论是在湿冷天还是晴暖天,蔬菜大棚都需要及时通风换气;在选择大棚覆盖膜时必须保证其无毒害且优质,及时进行处理报废膜。

2.2 二氧化碳含量保持在合适水平

对于蔬菜发育生长来说,二氧化碳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需要维持大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在适宜的范围内。由于大棚空间是密闭的,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变化比较大。一天的时间内,二氧化碳含量一般处于变化过程中,在正午时候会慢慢降低,可能会处于亏缺状态,此时,需要通过燃烧法、化学反应法以及有机生物肥增气法等方法,及时补充棚内的二氧化碳。

2.3 预防低温冻害

应从棚内与棚外两方面对大棚低温冻害做保温措施。首先,当棚外的温度大幅度降低时,棚内就必须采取增温措施,比如可采用燃烧增温的方式,另外,有的肥料可以增温,埋在土壤中可以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土壤中微生物分接动物粪便而增加温度。其次,冷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温度,可以在大棚外放置障碍物。在大棚的周围挖寒沟,然后再通过干燥的炉渣、稻壳来填充,这样有利于减少大棚内温度和热量的散失。

2.4 做好大棚除湿措施

不同于露天种植,大棚种植环境中具有较大湿度,所以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湿度。具体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通风换气法,该方法的降湿效果非常明显。进行通风换气时,需要确保棚外具有较高的温度,防止通风换气后棚内的温度下降,同样对蔬菜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在通风换气过程中,需要监测棚内额温度变化,若棚内温度下降过快,应该马上停止。②适量地进行棚内灌溉水,棚内灌溉量需要控制好,同时需要松动土壤、并进行通风,确保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在合理的范围内。③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后,将会提高棚内的湿度,因此可在土壤上部覆盖一层铺底膜,采用这种方法对降低棚内湿度、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量很有效,使棚内湿度环境维持在适当范围内,以保证蔬菜健康、快速生长。

3.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推广模式

3.1 田间学校模式

结合农民的需要,专家被委派来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此外,也可以对农民进行培训,将农业科技和农民教育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对他们讲解政策法规、病虫害防治、设施蔬菜、蔬菜产品质量标准、农药喷施、温室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农业生产较为关键的时候,指派农业专家团队到技术示范基地、蔬菜大棚等一线生产基地建立教学课堂,与农民进行直接沟通交流,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民发放相关的学习光盘、科技书籍、专家的讲课笔记以及技术资料等。

3.2 专家带徒模式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农业专家可以实行“带徒”来指导年青专业技术人员,相互之间合作形成创新团队。对于每个团队都应该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创新目标、创新课题等。结成“师徒”关系以后,按照师父为主、师父选徒弟的程度和方法进行。应该尽量鼓励农业专家吸收最基层的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徒弟。师徒之间还要签订协议书,每名师傅要确定一个创新课题或者科研项目,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科研计划,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结题并且通过鉴定。根据专业特点,师傅对徒弟采取评议教案、示范课、课题研究、现场指导、论文指导、经验交流、技术推广等形式进行交流,师傅主动承担起提携和培养青年人才的重任。

3.3 会展模式

所谓会展就是展示各类最新技术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效果,其作用就是引进试验示范农业新技术以及组织培训本地农民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可以对著名蔬菜交易物流园、育种基地、农业企业进行展示,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以及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会展在技术交流和经济发展、文化培育和社会发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一个重要平台,对各种大棚蔬菜技术的成果的转化以及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

3.4 技术示范模式

可以建立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示范区,根据实际产业发展需求,可以在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农业园区等进行技术示范,将最优质的种子、最新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展示给农民看;此外,对于密植技术、薄膜覆盖、松地深耕等各种栽培模式也要及时积极示范,通过直接的种植效果促进农民学习以及效仿。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使得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蔬菜作为日常必需品,人们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蔬菜与市场的地域出产、供需等矛盾尤为突出,所以可以推广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有效地解决蔬菜区域差异和供需矛盾,同时提高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