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职称论文范例6篇

讲师职称论文

讲师职称论文范文1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jhlt.net.cn

作者简介:张朋松(1978―),河北保定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袁伦渠 (1940―),山东济宁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

2011年2月,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一些学者乐观地估计中国将很快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2014年5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通过购买力平价(PPP)方法预测,2017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2014年8月25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预测中国将于2021年超越美国;2014年9月9日,清华大学教授,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预测,2025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与之相反,2014年第三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7.3%,第四季度GDP的增长率估计与第三季度相同,从增长率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2014年9月1日人民网刊出题为《政府补贴上市公司资金连年暴增》的文章,文章指出:“世界500强”公司在2013年共有50家公司出现亏损,中国大陆有16家公司在其中,亏损总额高达人民币377亿元,这16家公司全部是国企。[1]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虽然总体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企业的利润率和人均生产率还远远没有达到世界500强的水平。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成为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开发工作,很多企业已经成立了培训中心,部分企业把培训岗位改为学习与发展岗位,这些都足以表明企业对人才开发的重视。

总之,企业培训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繁荣昌盛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成功要素,而培训讲师成为这一环节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企业培训讲师问题的提出

本文把企业培训讲师界定为:能够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个人职业规划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并进行有效的讲解和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或员工面临的问题,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企业培训讲师根据来源不同分为三类:来自高校等科研单位的学院派老师、曾经在企业就职的职业讲师以及依然在组织中但时常可以出来授课的兼职讲师。

目前国内对于企业培训讲师的管理还不是非常规范,远没有达到如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2002年5月,企业培训师标准试点版公布,并由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开展了首期认证培训,2004年开始向全国正式推出。2003年9月,相关部门出版了《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2004年4月出版了《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学习指导》。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7年颁布了《企业培训师职业标准》,对企业培训师的职业定位、职业责任、职业能力等作了进一步明确。

企业培训讲师作为培训实施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人物直接决定了培训效果的好坏,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培训讲师授课效果无法准确的评估和量化。目前,国内企业实施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主要是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此模型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工具,在培训评估领域具有难以撼动的地位。柯氏培训评估模型分为四级: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业绩层。国内企业对于培训的一、二级评估做得相对较好,有很多成熟的工具和方法,但是对于三级、四级评估,一直没有得到非常好的应用。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评价不太重视,只有48.3%的企业会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31.8% 的企业没有进行跟踪评价,19.4%的企业正在准备进行跟踪评价。由于培训效果的跟踪与评价是检验培训目标实现与否和实现程度的重要根据,因此亟须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和工具,以减少企业培训费用和师资课酬[2]。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对于培训效果评估不重视的原因,一方面是理论与工具不足以支持其进行评估,二是企业本身也不是非常重视评估工作。

在企业培训预算中,培训师资的费用占到总培训费用的40%~60%,虽然企业花了大笔的培训费用聘请讲师授课,但是效果也不一定如预期的那样理想,因此认识与克服这些问题,对于加强企业人力资本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培训讲师的理论研究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首先提出的,他通过分析二手车市场来说明信息不对称理论。用过的车之所以比新车售价低是因为它们的质量存在着不对称信息,旧车的卖方对车的了解要比未来的买方多得多。买方可以雇用一个技工来检查车,但是出售者对车更加了解,而且出售车这件事本身暗示着该车可能是一只“柠檬”――为什么要出售一辆可靠的车呢?结果,一辆旧车的未来买方总是对它的质量有疑虑,这是很有道理的。

旧车市场说明了不对称信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在一个市场完全发挥功能的理想世界里,消费者能够在低质量车和高质量车之间进行选择。有些人会选择低质量车,因为它们价格相对较低,而另一些人愿意为高质量车支付较多的钱。遗憾的是,事实上消费者在购买以前,很难准确判断一辆旧车的质量,因此旧车的价格下跌,高质量车被逐出市场。

信息不对称按照时间不同分为事前不对称信息和事后不对称信息。事前不对称信息是指发生在签约之前的信息,事后不对称信息指发生在签订合同之后的信息。对于企业培训来讲,信息不对称主要是事前不对称信息,由于培训组织者在培训实施之前无法准确了解培训讲师的真实经历、培训风格、培训内容、职业素养等,导致每次组织培训时,培训组织者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培训讲师信息,尤其是关于培训效果和培训经历方面的信息非常关键,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交易成本。由于培训讲师存在事前不对称信息,企业培训就存在风险点,这也是本文讨论的理论基础。

国内学者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也很多,主要集中于培训收益、工资率等方面。例如徐刘芬等通过对信息不对称、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和企业培训的研究发现,因为工人拥有企业培训水平的不完全信息,所以培训期间的工资不能取决于培训水平,培训工资倾向于较高,企业不可能得到培训的全部收益,导致企业对员工培训预算不足。[2]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对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于企业培训的研究很感兴趣,但他们研究的领域和重点主要是培训的收益如何在企业与员工之间进行分配,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员工跳槽及工资率的影响等,针对信息不对称对培训讲师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培训讲师进行研究。

三、企业培训讲师的实证研究

为了准确了解目前中国企业培训讲师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做了一系列调研工作。本次调研采用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方式包括三种:一是调查人员向以培训讲师或助理为主的QQ群发放调查问卷;二是通过专业的师资推荐网站,如淘师网(tshi.com.cn)等进行网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三是以邮件的方式发给之前合作过的讲师或讲师助理,请其按照相关要求填写之后回传。线下方式以面对面的访谈为主,共访谈了19位培训讲师。经过为期1个月的信息收集,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共回收问卷326份,其中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达到了53 %。从有效率可以看出,目前企业培训市场非常混乱,师资信息不是很完善。

(一)描述性统计

总体来看,在培训讲师的性别上,男性讲师占了绝大多数,约为91%,女性讲师大约为9%,男性讲师数量明显高于女性讲师。有助理的讲师占81%,没有助理的讲师占19%,可以看出大多数讲师还是要借助助理进行包装推广。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下和硕士/MBA各占到了40%,博士及以上占20%,说明目前中国培训市场的讲师学历水平普遍较高,这有利于知识传播。

从企业培训讲师授课时间长短来看,从事职业培训10~20年的讲师最多,职业培训5~10年的讲师排在第二位,有27%的老师刚刚转行为职业讲师。

企业培训讲师的平均年龄41.75岁,年龄人数最多的是36―40岁的讲师,排在第二位的是年龄在41―45岁的讲师,这两个年龄阶段身体的各项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讲师快速学习和授课。

从讲师研究领域来看,本次调查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所有领域,参与本次调查的讲师中以人力资源领域最多,讲授行政管理类课程的讲师排在第二位,安全风险、企业文化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讲师比较少一些。

从企业培训讲师分布行业来看,本次调查的讲师分布的行业比较均衡,几乎涉及目前所有的行业,其中以金融行业最多,达到了26个讲师,电力行业、通信行业、地产行业等也比较多。还有一部分讲师,没有专注于某一个行业,这种情况比较常见。

本文按照课酬多少把讲师分为三类:课酬高的师资为税后20000元/天及以上,课酬中等师资为税后10000~20000元/天,课酬较低的老师为税后10000元/天及以下。从统计结果来看,课酬较低的老师,即课酬在6000~10000元之间的老师最多,一共有113位。

以上是本次调查描述性统计结果,从目前得到的数据并结合行业经验判断,中国企业培训讲师数量达到了3~5万人,甚至有专业人士认为达到了10万以上。由于没有官方统计数字,所以没有办法一一核实。由于本次调查的时间较短,范围比较小,所以本次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只能反映企业培训讲师行业部分真实情况。

(二)理论分析

接下来本文将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培训讲师的影响。首先提出两个假设,一是企业培训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没有一家培训机构能够垄断或影响培训行业的发展或制定相关规则;二是培训市场中培训组织者和培训讲师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即培训组织者在实施培训之前,很难完全收集到外聘讲师的全部有效和真实信息。

假定在培训市场中有两类师资,讲课效果比较好的师资和效果一般的师资,培训组织者和培训机构根据柯氏一级评估得分可以很容易判断哪一位师资讲课效果好,哪一位师资讲得差,也可以根据对讲师背景和口碑调查进行分析。培训讲师的课酬为什么这么高?就是因为不好请。一是高端师资的上课时间不好安排,二是高端师资的课酬很高,三是高端师资本身也不太愿意出来讲。

假设培训市场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市场会在“无形的手”的作用下达到供需平衡。

1.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培训市场上存在很多报价在20000元/天的讲师,这些师资的具体情况客户并不知道,包括培训效果、师资背景和职业素养等,这样就导致他们在聘请师资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客户方的培训管理者存在“师资高配”的倾向。客户方无论是培训管理者还是培训组织者,都喜欢请知名度高的讲师。“大腕”对他们企业本身及培训中心是宣传的资本,但是从培训效果、性价比和培训对象的接受程度来看,并不一定合适。

3.规避培训风险。按照客户的培训对象、人数、课程内容及培训目标,只需要请课酬在7000元/天的讲师,但培训管理者为了减少风险,提高培训效果,往往请一些高价位的师资。这样一方面提高培训效果,增加保险系数,同时如果这个讲师讲得不好,培训管理者也可以有理由跟主管领导进行汇报。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企业培训市场中高端师资取代了或部分取代了课酬相对较低师资的市场需求,把他们逐出了培训市场。这正好跟阿克洛夫分析的旧车市场的结果相反,低质量车把高质量车逐出市场。[3]

四、促进企业培训讲师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企业培训讲师的影响分析发现,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了高端讲师驱逐中低端讲师现象,另一方面,培训组织者也存在“师资高配”倾向。解决由于讲师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培训造成的影响,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管理与监督: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

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培训造成的影响,可以由政府出面颁布跟企业培训和培训讲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下发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够推行下去的培训师认证体系,强制企业培训讲师进行认证。同时每年对培训讲师进行培训和年检,以保证培训师资的质量。国家层面做得相对较好的是法国,《1971年7月16日法》构筑了当今法国企业培训的基本框架,该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历经数次修订均被保留下来,最后一次修订完成于2009年,至今依然是法国管理企业培训的法律依据。

(二)有效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国内还没有专业性的行业协会对企业培训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监督。国家应该鼓励社会团队及民间组织建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治力量,对培训行业及培训讲师进行规范化管理,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培训认证协会(ASTD)的成功经验,美国培训认证协会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它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培训方法和工具,培养了一批认证师资,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

(三)建立师资信息平台

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联合建立师资信息平台,针对讲师在培训质量、培训风格、职业素养、培训领域、培训课件、培训视频、讲师博客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平台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平台的安全性,因为这个平台会把所有老师的私人信息放在数据库中,供客户和机构进行搜索和评价,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其次是人机交互界面要让用户操作简单、便捷、傻瓜化。最后在平台或数据库中一定要加入客户评价师资的功能,客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他们合作过的老师进行评价,评价分正评价和负评价,通过这些互动和评价可以为讲师建立信用平台,让培训组织者清楚掌握讲师情况。

讲师职称论文范文2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理论;讲师;企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2-0046-004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cn

作者简介:张朋松(1978―),河北保定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袁伦渠 (1940―),山东济宁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

2011年2月,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一些学者乐观地估计中国将很快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2014年5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通过购买力平价(PPP)方法预测,2017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2014年8月25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预测中国将于2021年超越美国;2014年9月9日,清华大学教授,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预测,2025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与之相反,2014年第三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7.3%,第四季度GDP的增长率估计与第三季度相同,从增长率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2014年9月1日人民网刊出题为《政府补贴上市公司资金连年暴增》的文章,文章指出:“世界500强”公司在2013年共有50家公司出现亏损,中国大陆有16家公司在其中,亏损总额高达人民币377亿元,这16家公司全部是国企。[1]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虽然总体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企业的利润率和人均生产率还远远没有达到世界500强的水平。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成为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开发工作,很多企业已经成立了培训中心,部分企业把培训岗位改为学习与发展岗位,这些都足以表明企业对人才开发的重视。

总之,企业培训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繁荣昌盛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成功要素,而培训讲师成为这一环节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企业培训讲师问题的提出

本文把企业培训讲师界定为:能够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个人职业规划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并进行有效的讲解和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或员工面临的问题,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企业培训讲师根据来源不同分为三类:来自高校等科研单位的学院派老师、曾经在企业就职的职业讲师以及依然在组织中但时常可以出来授课的兼职讲师。

目前国内对于企业培训讲师的管理还不是非常规范,远没有达到如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2002年5月,企业培训师标准试点版公布,并由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开展了首期认证培训,2004年开始向全国正式推出。2003年9月,相关部门出版了《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2004年4月出版了《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学习指导》。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7年颁布了《企业培训师职业标准》,对企业培训师的职业定位、职业责任、职业能力等作了进一步明确。

企业培训讲师作为培训实施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人物直接决定了培训效果的好坏,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培训讲师授课效果无法准确的评估和量化。目前,国内企业实施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主要是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此模型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工具,在培训评估领域具有难以撼动的地位。柯氏培训评估模型分为四级: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业绩层。国内企业对于培训的一、二级评估做得相对较好,有很多成熟的工具和方法,但是对于三级、四级评估,一直没有得到非常好的应用。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评价不太重视,只有48.3%的企业会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31.8% 的企业没有进行跟踪评价,19.4%的企业正在准备进行跟踪评价。由于培训效果的跟踪与评价是检验培训目标实现与否和实现程度的重要根据,因此亟须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和工具,以减少企业培训费用和师资课酬[2]。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对于培训效果评估不重视的原因,一方面是理论与工具不足以支持其进行评估,二是企业本身也不是非常重视评估工作。

在企业培训预算中,培训师资的费用占到总培训费用的40%~60%,虽然企业花了大笔的培训费用聘请讲师授课,但是效果也不一定如预期的那样理想,因此认识与克服这些问题,对于加强企业人力资本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培训讲师的理论研究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首先提出的,他通过分析二手车市场来说明信息不对称理论。用过的车之所以比新车售价低是因为它们的质量存在着不对称信息,旧车的卖方对车的了解要比未来的买方多得多。买方可以雇用一个技工来检查车,但是出售者对车更加了解,而且出售车这件事本身暗示着该车可能是一只“柠檬”――为什么要出售一辆可靠的车呢?结果,一辆旧车的未来买方总是对它的质量有疑虑,这是很有道理的。

旧车市场说明了不对称信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在一个市场完全发挥功能的理想世界里,消费者能够在低质量车和高质量车之间进行选择。有些人会选择低质量车,因为它们价格相对较低,而另一些人愿意为高质量车支付较多的钱。遗憾的是,事实上消费者在购买以前,很难准确判断一辆旧车的质量,因此旧车的价格下跌,高质量车被逐出市场。

信息不对称按照时间不同分为事前不对称信息和事后不对称信息。事前不对称信息是指发生在签约之前的信息,事后不对称信息指发生在签订合同之后的信息。对于企业培训来讲,信息不对称主要是事前不对称信息,由于培训组织者在培训实施之前无法准确了解培训讲师的真实经历、培训风格、培训内容、职业素养等,导致每次组织培训时,培训组织者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培训讲师信息,尤其是关于培训效果和培训经历方面的信息非常关键,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交易成本。由于培训讲师存在事前不对称信息,企业培训就存在风险点,这也是本文讨论的理论基础。

国内学者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也很多,主要集中于培训收益、工资率等方面。例如徐刘芬等通过对信息不对称、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和企业培训的研究发现,因为工人拥有企业培训水平的不完全信息,所以培训期间的工资不能取决于培训水平,培训工资倾向于较高,企业不可能得到培训的全部收益,导致企业对员工培训预算不足。[2]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对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于企业培训的研究很感兴趣,但他们研究的领域和重点主要是培训的收益如何在企业与员工之间进行分配,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员工跳槽及工资率的影响等,针对信息不对称对培训讲师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培训讲师进行研究。

三、企业培训讲师的实证研究

为了准确了解目前中国企业培训讲师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了一系列调研工作。本次调研采用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方式包括三种:一是调查人员向以培训讲师或助理为主的QQ群发放调查问卷;二是通过专业的师资推荐网站,如淘师网(.cn)等进行网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三是以邮件的方式发给之前合作过的讲师或讲师助理,请其按照相关要求填写之后回传。线下方式以面对面的访谈为主,共访谈了19位培训讲师。经过为期1个月的信息收集,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共回收问卷326份,其中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达到了53 %。从有效率可以看出,目前企业培训市场非常混乱,师资信息不是很完善。

(一)描述性统计

总体来看,在培训讲师的性别上,男性讲师占了绝大多数,约为91%,女性讲师大约为9%,男性讲师数量明显高于女性讲师。有助理的讲师占81%,没有助理的讲师占19%,可以看出大多数讲师还是要借助助理进行包装推广。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下和硕士/MBA各占到了40%,博士及以上占20%,说明目前中国培训市场的讲师学历水平普遍较高,这有利于知识传播。

从企业培训讲师授课时间长短来看,从事职业培训10~20年的讲师最多,职业培训5~10年的讲师排在第二位,有27%的老师刚刚转行为职业讲师。

企业培训讲师的平均年龄41.75岁,年龄人数最多的是36―40岁的讲师,排在第二位的是年龄在41―45岁的讲师,这两个年龄阶段身体的各项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讲师快速学习和授课。

从讲师研究领域来看,本次调查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所有领域,参与本次调查的讲师中以人力资源领域最多,讲授行政管理类课程的讲师排在第二位,安全风险、企业文化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讲师比较少一些。

从企业培训讲师分布行业来看,本次调查的讲师分布的行业比较均衡,几乎涉及目前所有的行业,其中以金融行业最多,达到了26个讲师,电力行业、通信行业、地产行业等也比较多。还有一部分讲师,没有专注于某一个行业,这种情况比较常见。

本文按照课酬多少把讲师分为三类:课酬高的师资为税后20000元/天及以上,课酬中等师资为税后10000~20000元/天,课酬较低的老师为税后10000元/天及以下。从统计结果来看,课酬较低的老师,即课酬在6000~10000元之间的老师最多,一共有113位。

以上是本次调查描述性统计结果,从目前得到的数据并结合行业经验判断,中国企业培训讲师数量达到了3~5万人,甚至有专业人士认为达到了10万以上。由于没有官方统计数字,所以没有办法一一核实。由于本次调查的时间较短,范围比较小,所以本次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只能反映企业培训讲师行业部分真实情况。

(二)理论分析

接下来本文将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培训讲师的影响。首先提出两个假设,一是企业培训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没有一家培训机构能够垄断或影响培训行业的发展或制定相关规则;二是培训市场中培训组织者和培训讲师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即培训组织者在实施培训之前,很难完全收集到外聘讲师的全部有效和真实信息。

假定在培训市场中有两类师资,讲课效果比较好的师资和效果一般的师资,培训组织者和培训机构根据柯氏一级评估得分可以很容易判断哪一位师资讲课效果好,哪一位师资讲得差,也可以根据对讲师背景和口碑调查进行分析。培训讲师的课酬为什么这么高?就是因为不好请。一是高端师资的上课时间不好安排,二是高端师资的课酬很高,三是高端师资本身也不太愿意出来讲。

假设培训市场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市场会在“无形的手”的作用下达到供需平衡。

1.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培训市场上存在很多报价在20000元/天的讲师,这些师资的具体情况客户并不知道,包括培训效果、师资背景和职业素养等,这样就导致他们在聘请师资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客户方的培训管理者存在“师资高配”的倾向。客户方无论是培训管理者还是培训组织者,都喜欢请知名度高的讲师。“大腕”对他们企业本身及培训中心是宣传的资本,但是从培训效果、性价比和培训对象的接受程度来看,并不一定合适。

3.规避培训风险。按照客户的培训对象、人数、课程内容及培训目标,只需要请课酬在7000元/天的讲师,但培训管理者为了减少风险,提高培训效果,往往请一些高价位的师资。这样一方面提高培训效果,增加保险系数,同时如果这个讲师讲得不好,培训管理者也可以有理由跟主管领导进行汇报。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企业培训市场中高端师资取代了或部分取代了课酬相对较低师资的市场需求,把他们逐出了培训市场。这正好跟阿克洛夫分析的旧车市场的结果相反,低质量车把高质量车逐出市场。[3]

四、促进企业培训讲师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企业培训讲师的影响分析发现,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了高端讲师驱逐中低端讲师现象,另一方面,培训组织者也存在“师资高配”倾向。解决由于讲师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培训造成的影响,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管理与监督: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

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培训造成的影响,可以由政府出面颁布跟企业培训和培训讲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下发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够推行下去的培训师认证体系,强制企业培训讲师进行认证。同时每年对培训讲师进行培训和年检,以保证培训师资的质量。国家层面做得相对较好的是法国,《1971年7月16日法》构筑了当今法国企业培训的基本框架,该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历经数次修订均被保留下来,最后一次修订完成于2009年,至今依然是法国管理企业培训的法律依据。

(二)有效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国内还没有专业性的行业协会对企业培训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监督。国家应该鼓励社会团队及民间组织建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治力量,对培训行业及培训讲师进行规范化管理,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培训认证协会(ASTD)的成功经验,美国培训认证协会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它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培训方法和工具,培养了一批认证师资,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

(三)建立师资信息平台

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联合建立师资信息平台,针对讲师在培训质量、培训风格、职业素养、培训领域、培训课件、培训视频、讲师博客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平台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平台的安全性,因为这个平台会把所有老师的私人信息放在数据库中,供客户和机构进行搜索和评价,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其次是人机交互界面要让用户操作简单、便捷、傻瓜化。最后在平台或数据库中一定要加入客户评价师资的功能,客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他们合作过的老师进行评价,评价分正评价和负评价,通过这些互动和评价可以为讲师建立信用平台,让培训组织者清楚掌握讲师情况。

(四)签订满意度协议

终端客户或培训机构在与培训讲师进行协商签订正式培训协议之前,可以就培训效果一级评估情况进行约定,并写入协议加以约束,行业内把这种契约叫“满意度协议”。通常情况下,如果培训一级评估结果高于85分,培训组织者会支付讲师全部课酬;如果评估结果在70~85分之间,支付80%的课酬;如果评估结果低于70分,一般情况下就不会支付讲师课酬。有效规避潜在的培训风险,大大提高企业培训的效果和转化率。[4]

参考文献:

[1]赵嘉妮,刘夏,林其玲.政府补贴上市公司资金连年暴增[N].人民网,2014-09-01.

[2]徐刘芬,纪晓东.信息不对称、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和企业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3):66-69.

讲师职称论文范文3

对以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为目标的医学教育来说,临床教学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4]。特别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疗矛盾突出,对医学生的临床教学显得尤为重要[5-6]。因此,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高低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职业道德、医患沟通技巧、法律意识等。本院为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作为基层医院,为了更好地贯彻实行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医学人才,鼓励教师努力做好临床教学工作,提高自身教学理论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并规定医务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必须通过临床教学考核,主要包括教学讲课和教学查房考核,方可有资格申报上一级技术职称。现将近5年来的实践结果报道如下。

1制度建立

随着中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各级医院将是向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发展,严格的医疗质量控制、规范的临床教学管理和开展医学科研将大大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7-9]。本院作为一所年轻的教学医院,为了强化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教学意识,鼓励他们积极从事临床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从2007年就制定了医护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必须完成当年的教学任务,临床带教学生评价满意率在80%以上,并通过教学讲课和教学查房考核,方可申报晋升上一级职称。临床医生未参与教学工作和教学讲课、教学查房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晋升。

2考核标准

教学讲课标准参照“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师讲课评价表”标准执行。教学查房标准参照“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教学查房评分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护理教学查房评分表”标准执行。

3考核办法

主要采取了平常测评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平常测评就是通过每月的教学质量考核和向实习生发放调查表对带教教师进测评;集中考核就是对拟晋升职称者在申报前夕进行教学讲课和教学查房集中测评。晋升中级职称考核由院内高级职称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分别组成教学讲课和教学查房考评小组,按照标准集中考核,当场评分后交人事部门统计,最后按平均分数计算。晋升高级职称考核由医院聘请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相关专业教授到本院对拟晋升人员进行教学讲课和教学查房考核,当场点评,当场评分。

4考核效果

4.1拟晋升高级职称医务人员临床教学考核情况5年来考核拟晋升高级职称的医疗、医技、护理人员共34人次,考核情况见表1。

4.2拟晋升中级职称医务人员临床教学考核情况2009~2011年拟晋升中级职称的医疗、医技、护理人员考核情况见表2。

5体会

讲师职称论文范文4

关键词:教学;激励机制;高等学校

高等院校学生上课的情况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教师教学水平高,则很难想象上课时学生会打盹或迟到。因此,对于高校教师来讲,将教学的激励机制提上议事日程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很多高校教师,人浮于事,对教学效果不以为然,这必将导致高校学生也是心猿意马,得过且过。名师出高徒,如果高校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行,又怎么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在于教师所在学校的名望怎么样,只有将高等学校教师的讲课水平切实提高了,才可以真正做到使学生学有所成。以往有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教学激励机制[1]-[3],比如认为要提高讲课水平在评价教师水平中占有的比重、完善高校教师教学评估制度管理、完善教学奖励办法等措施,都是很不错的想法,但是看上去很难将高校教师的教学激励机制做到关键点上。高等院校的教师重研轻教的根源是什么?其实是源于职称评定的标准。历来评定职称都是以认可科研论文或者科研课题等成果形式为基础的,如果有很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要想升一级的职称就肯定没有问题。由这样的职称导向指引,高等院校的教师们必然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地追求科研成果的多少,而不会在意教学成果怎么样。如果还是将科研成果视为职称评定的标准,自然教师就不会将教学的效果真正落到实处。然而,历年来将科研成果作为评定职称的标准还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完全免去教学这一方面对评定职称的影响,也是甚为不妥的。现在已经有一些学校将评职称区别对待,将教师分为三类: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但实际上很多教师还是只能归结为教学科研型,在同一学校中很难同时有上述三种分类的教师。于是,这种规定就形同虚设,显然达不到重教的预期效果。因此笔者建议:

一、只有“教学名师”才可以考虑升职称

高校每年评定一次“教学名师”,能被冠名教学名师可以有这么几个规定:教师在上课时脱稿讲课,不依赖教学课件,不读教学课件,这是评选教学名师的首要条件,可以由听课者的反映记录查得;学生听课反应很好,愿意听课,并且知识掌握得很好;同行教师听课,能感到讲课教师水平的确很好;领导听课,能感到教师对于教学准备得充分而丰富。通过学生、同行老师和领导们的无记名评价,去掉最好的几个分数和最差的几个分数,以便避免打分不负责的现象,然后得到平均成绩。计算出来的平均成绩如果排在前几名(例如前8%),那么才可以被评为教学名师,这是评选教学名师的实施办法。在评定职称时,教学名师对职称应该有与科研成果等同比重的决定性。即评为教学名师才有资格评定职称,在已经是教学名师的教师里再确定应该升职称的是谁。教学名师是评定职称的前提,没有成为教学名师,就提不到升职的可能性。试想,在这样的职称评价体系号召下,还有什么教师会轻教重研呢?教师,首先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其次才是出成果的科研者,这本来就应该是教师需要做到的。有了这样的职称导向,教师必然会沉下心来好好备课,争取课课精彩,上课时旁征博引。学生在听到这样的教学内容时,认真听课,仔细学习,还有什么会使学生上课玩手机或者打瞌睡呢?只有这样实行了,教师才可能会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上,才可能以教好每一节课为最重要的事情。

二、提高教改成果在教师成果里的地位

这是教师成果评价体系的问题。教改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教师成果里的地位需要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重视教学过程的理论性,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教改论文,才会有更多教师愿意思考有关教学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愿意花更多时间解决这些教学难题。这个举措肯定会对整个高等院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更大促进作用。因此,建议教改论文和教改课题等成果形式可以成为高校教师评选“教学名师”的条件之一。综合地说,教学名师由综合的条件评选出来,每个条件在这个评选体系的权重可以由各个教学单位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自己定,例如理论教学的效果和教学成果的比重可以各占一半。

三、改善教师的发展空间也应该以“教学名师”为候选对象

。教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如果本身已经是博士了,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坐吃山空了呢?当然不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之后再没有什么培养或者培训等措施,恐怕就不能有更大的学术进展。而且很多高校教师关注在高校里工作有没有发展空间,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继续培养教师作为教学激励机制的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培养的方式可以有:到兄弟院校去学习、到重点高校去学习、到科研单位去学习、到国外高校去学习等。其实,这些方式在很多高校里都有,问题是到底挑选什么样的教师学习,这个挑选教师的标准对于教师努力的方向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建议挑选培养教师的标准还是应该以教学名师为条件,即只有成为教学名师,才可以有资格进行竞争选拔。那么,在这样的规定之下,还有谁会轻教重研呢?自然就会把高校这艘大船的重心和方向调整。所以,把教学作为高校教师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不能做到的,关键是导向要对。只要大家都开动脑筋,必然就会得到很好的方法。本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在解决轻教重研这个问题上的智慧,想出能够很恰当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这无疑将是以后上大学的青年们的福祉。

作者:李海虹 单位:淮海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大松,友.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46.

讲师职称论文范文5

培训;考察;职称;教学艺术

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同志在中共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指出:“强化理论武装,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清醒的前提。要大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增进对党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理论的与时俱进引领行动的锐意进取,以思想的坚定统一保证工作的步调一致,增强为贵州后发赶超不懈奋斗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抓好理论武装,带动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信仰、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推动跨越。注重加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讲师团建设,加快遵义干部学院建设,充分发挥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作用和党性锻炼熔炉作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地州市级的党校教师,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主要就地州市级党校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一些分析,探索提高地州市级党校教师教学水平的路径。地州市级党校教师教学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学水平不高,缺乏教学积极性

一些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省级党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差距明显。教学的动力不足,缺乏积极性,不是精于求精,而是属于应付式的教学,根本原因是吃大锅饭造成的,没有形成好的竞争机制。不是我要上课,我想上课,我欲竞争上课。而是要我上课,是被动接受安排。一个人做事有三种境界,第一是用手做事;用手做事的人是普通人,为生活。第二是用头脑做事;用头脑做事的人是商人,为利益。第三是用心灵做事;用心灵做事的人是伟人,为苍生。党校大部分教师上课是为了谋生,一些人的思想是采取混的态度。因此教学水平不高,得不到学员的认可。

2.教师的职称低,科研成果少

一些教师评到中级职称就一直到退休,实际上地州市级党校教师更应该抓紧职称评定工作,因为职称的空间大,有正高的名额。和中小学不一样,中学里中教高级(副高)是天花板,小学里小教高级(中教一级)是天花板,在地州市级党校搞职称是非常值得的,不论是经济收入,或者社会的认可度都是较高的。职称高的教师有接一些科研课题的资格条件,还可以参加一些重要的学术研讨会。职称低,失去研究一些课题的机会,也失去一些学习研讨交流的机会。一般的党校教师科研成果较少,而且科研成果档次不高。在教学中,讲授的专题学术框架较差,科研含量少,理论深度不够。一般党校的科研激励机制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3.三地州市级党校教师普遍学历低,学习风气不浓

因为高学历的学生毕业后都优先选择到大机关、大企业,或者到省城的高校。有些学员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谋求发展。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进地州市级党校的教师,大都是本科生。新世纪之后才陆续有一些应届硕士研究生充实到地州市级党校的师资队伍。成人提高学历,因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地域的限制,例如贵阳附近的党校教师要通过成人学习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就比兴义的党校教师取得学位容易,因为很多大学在贵阳办得有硕士和博士教学点。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学习风气不浓厚。地州市级是熟人社会,休闲娱乐的时间就多,省城是个陌生人社会,人们提升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愿望强烈。一位名人说过:如果你周围是一群鹰,那你也是一只鹰,如果你周围是一群山雀的话,那么你就看不到海阔天空。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会在不知觉中影响人、感染人,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抓住了早上就抓住了春夏,抓住了晚上就抓住了秋冬。晚上8∶00~10∶00这段时间干什么决定一个人的价值选择,普通人就是看看电视或其他娱乐活动。对于搞学术研究的人来说,用这个时间段来学习和研究,只要长期坚持,定会有收获。

4.地州市级党校教师教学技巧普遍不高

主要表现是空话套话多,不贴近生活,不贴近人心,缺少互动环节。不熟练专业,不是专家是杂家,有时语速过快,放连珠炮,讲故事不生动,缺乏激情。有时只顾念稿子,声音太小,没有精彩的开场白,没有清晰的逻辑推论,不善于用好肢体语言,没有良好的口头语言。没有清晰的专业术语。课件太简单,课件当讲稿,课件当讲义,讲课读课件。一些教师不珍惜党校这个平台,不顾及学员的感受,令学员十分反感。地州级党校教师的教学观摩,评估赶不上中小学,很多时候是各自为政,没有好的评估方法,更没有互相帮助,其实质是缺少竞争机制。现在党校的教学新布局是一个中心(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个方面(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每一个方面列出若干专题,实行竞争上课,多个教师对同一个专题做准备,经过试讲,最后确定该专题的主讲人。竞争上课涉及到人事制度改革,不能上课者,或者上课效果不好的同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养、自修后仍然不适应教学岗位的要调整,由组织协调和个人选择相结合,调到其他单位。党校进教师要严格把关,要实行试用期,不合格的不办理聘用手续。不能形成“党校是个筐,什么样的人都往里装”的局面。不能让外单位的人认为党校是养老单位。教师编制的人数不一定要很多,关键要精干。

5.地州市级党校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的机会少

相对省级党校的教师,地州市级党校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的机会少。一般情况是到本省的省级党校培训,到中央党校培训的机会较少,很多教师一辈子没有出国考察的机会。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教师培训的经费比例,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较小。没有考察的感性观察,没有实际切身感受,讲课时容易以空对空。得到的材料都是二手以上的资料,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不深刻。外出学习不足,影响教师的视野。感性的东西少,书本上得来的东西多。教师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要主动创造条件争取去外面学习,能够争取去外国参观考察的机会就更好。地州市级党校的教师,考察的时间是有的,因为每年都有两个假期。主要问题是经济原因,教师一般较穷,靠财政工资吃饭,外出考察要一大笔钱,如果由教师自己出钱,很多教师是无力支付的。由单位支付考察学习的费用,单位的财力有限,地方财政主要是保人头工资,因此只能有极少数人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对大多数的教师而言,仍然无法出去参观、考察、学习。

6.提高地州市级党校教师教学水平要采取的对策

学校要高度重视,在学习考察、外出培训方面向教师倾斜。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靠教师,学校的一些待遇应向教师倾斜,让教师觉得有干头,有奔头,有搞好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不能搞平均主义,平均主义不能激发人的动力。

教师要增强责任感,珍惜党校的讲台。教师不能有混的思想,一方面要靠管理者的制度约束,更重要的是自己要给自己施加压力。如果学校把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程录像,我相信很多教师都会倍加珍惜教学机会。人是逼出来的,人无压力轻飘飘,有压力才有动力。

以职称为突破口,要求每个教师提高自己的职称。地州市级党校教师的职称空间大,因为有正高职称的名额,不像县级党校高级讲师就是天花板,没有上升的空间。因为要搞职称,逼着教师去搞科研,激发教师搞科研的动力。没有副高称职,教师自己的面子上过不去,没有正高职称学校的面子上过不去。看一个学校的教师实力,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正高职称的教师是多少,副高职称的教师是多少。党校教师抓职称就是抓主要矛盾,职称上去了,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升了,教师个人的对外形象也容易树立。党校教师的职称是一张重要的名片。

讲师职称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称;晋升;成果;评审

职称是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与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是教师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衡量教师工资待遇、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教师的待遇相差较大,因而教师比较看重职称晋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其不同于一般的高等学校,其教育教学具有特殊的要求,不仅仅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本质上对教师的要求更严格。高职院校教师既要追踪学术前沿,又要留意企业行业发展动态,而且还要能够解决实际生产岗位中的技术难题,这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在职称晋升中并没有单独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晋升条例,他们大多数也是按照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资格条例中的要求来完成职称的晋升,这与高职院校教师的实际状况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当前教师职称比例受到严格限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本文旨在介绍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晋升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希望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晋升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引导高职院校教师早日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1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主要职称系列(专业)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基本和高校一样,即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如卫生类职业院校参考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条件,分为主任医师(药师)、副主任医师(药师)、主管医师(药师)、医师(药师)、医士(药士)等,农业类高职院校可以教授级高级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员等。少数特殊专业,如工艺美术专业人员一般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级职称。高职院校和社会行业企业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上对4个级别的职称级别现状还是认可的。

2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晋升的若干问题

2.1 教师资格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

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明确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高职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可,表明高职教育不是所谓的“二流教育”,“差生教育”,是考不上本科大学的末流教育,而是培养大批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不存在身份、地位的高低差异,只是目标定位的不同。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来,高职院教师资格认定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执行的仍然是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的有关条例。而事实上高职教师有其特殊的要求,尤其是高职教育是具有“高等”和“职业”双重属性的教育,其教育教学任务需要一大批 “双师型”教师来承担完成,而目前尚无相关的指导性文件。长久以往,势必造成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趋同化与一体化,甚至将高职教师“矮化”为低一个层次的高等教育,对高职教育自身的地位和健康发展不利,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化发展不利。有悖于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当前高职教育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是培养“大国工匠”的呼唤。中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一大批既具有一定理论学识,又追求精益求精的能工巧匠,这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制定合理、可行、统一的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条例)也需要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尽快付诸行动。

2.2 职称晋升没有对应的评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