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发展范例6篇

农林经济发展

农林经济发展范文1

关键词:林农;科技培训;模式;成效

0 前言

进入21世纪,随着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农村成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主战场,而农村林业是我国林业战略和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农则是六大林业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加强林农的科技教育培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对于加快林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林农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08年,国务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出发,决定退耕还林工程转入巩固成果方向,确定了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后续产业、生态移民、补植补造和林农技能培训等六大建设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保退耕地区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目标。

镇巴县林业站2009~2010年相继承担了陕西省发改委、财政厅、林业厅下达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农技能培训项目。在项目的组织实施中,充分结合林农文化程度、需求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特点,本着“立足县情、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推广技术、建立基地、培养人才、致富林农”的原则,在教材组织编写、培训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做了许多创新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增加了林农收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1  林农科技培训措施

1.1 制定培训方案

山区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的人员一是年龄偏大,二是妇女多,再加之农活忙,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特点,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经济林示范项目建设和培训计划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将林农技能培训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工程乡镇,由乡镇林业站负责落实、登记培训人员,与农户签订培训协议,重点培训50岁以下的中青年农民,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确定为核桃、板栗、茶园等经济林丰产栽培、低产林改造技术,中药材、养殖业等相关栽培养殖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林改和林业政策法规相关知识培训。

1.2 教材器材准备

1.2.1 教材准备。组织林业、农业方面熟悉经济林栽培、茶叶无公害生产、中药材种植、畜牧业养殖、农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编写培训教材,力求通俗易懂,适宜林农阅读。培训教材共有30项林业、农业实用技术,分为常用林业术语、特色经济林实用技术、农业经合类实用技术三大组成部分,命名为《农村实用技术资料汇编》,印刷15000册,是林农非常适用的技术手册。

1.2.2 器材准备。一是采购嫁接刀、修枝剪、小手锯等园艺工具3000套,供现场示范使用,一部分发给农民。二是采购笔记本电脑、投影机、音箱等教学设备一套,供课堂培训使用。三是购买核桃、板栗等经济林丰产栽培管理VCD光盘,供县乡两级教学使用。四是组织授课老师(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学习效果。

1.3 培训模式

1.3.1 课堂培训。以县林业站、县农广校、乡镇农技校为培训基地,一是由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采用多媒体课件对林农传授科技文化知识和农、林业实用技术,这种方式图、文、影像并茂,直观、形象、生动,能增加培训效果。二是播放核桃、板栗、银杏丰产栽培管理经典的VCD科教片,引起林农的兴趣。三是培训教材发到林农手中,供林农按需学习。

1.3.2 现场培训。林农科技培训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相结合,现学现用。在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建设中,组织林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培训、指导、咨询、示范推广一条龙服务,对项目的各个关键环节现场讲解、示范。通过这种方式,既推动了工程项目建设,又达到了培训的目的,林农也掌握了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

1.3.3 专家组咨询。为了做好林农科技培训工作,县林业站成立了专家指导组。聘请汉中市林业工作中心、汉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4名高级工程师与县林业站的3名工程师,组成专家指导组,负责审查经济林栽培技术方案、审定主栽品种,深入简池、大池、三溪三乡镇现场确定板栗低产经济林的改造技术措施,现场解答林农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结合“科技之春”、“十百千”科技推广活动,向林农发放各类技术资料,开展各种科技咨询,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  培训成效

2.1 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2009年以来,举办各类林农技能培训班146场次,培训林农7644人次,发放培训资料8000册,技术咨询2000余人,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农民,他们分别掌握了2~3门农林业实用技术。他们学会了茶园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管理,大棚蔬菜种植,食用菌新品种袋料栽培,林下种植魔芋,银杏环剥倒贴皮促花促果,核桃、板栗经济林园低产改造、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实用技术,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2.2 建设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通过林农技能培训,建设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观音、兴隆、巴庙、碾子、小洋、渔渡等乡镇建设了4600hm2优质无公害茶园基地;210国道5乡镇建设了1000hm2银杏基地;永乐、大池、三溪、青水、长岭等乡镇建设了4000hm2 核桃基地,青水等8个乡镇规范化种植中药材7000hm2,仁村、青水、简池等乡镇建设了180万袋代料栽培的食用菌基地,城区建起了大棚蔬菜基;有3户以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入住绿色产业园区,带动了干杂果、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

2.3 创建品牌促进标准化生产

茶叶、畜牧业、魔芋、干杂果、中药材已成为绿色的富民产业,种植面积、产量、产值逐年不断上升。2011年产茶1502t,其中名优茶693t,先后获得国内金奖30多个;生猪饲养量达到70万头,“镇巴腊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叶、大黄等分别获“后稷特别奖”,11种农副产品取得QS认证,核桃、板栗喜获丰收,产量达到5194t。

2.4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实施农业、林业产业建设项目,推广良种良法,普及实用技术,促进了镇巴县农村经济发展。据镇巴县统计局资料显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3.7亿元,比2008年增加14.2亿元,增长42%,农业总产值达到19.46亿元,比2008年增长7.46亿元,增长38.3%,财政入1.24亿元,是2008年的2.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687元,比2008年增加1674元,增长36%,保持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

农林经济发展范文2

关键词:都市生态农业;林下经济;前景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温室气体增加、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随着以上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生态危机等发展障碍。面对新形势,我国现代农业最根本措施是利用发展方式与技术将农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进行实现,并将农业发展层次与实力进行提升。因此,改变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而都市生态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为林下经济。

1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而言,由于现在都市经济的增长方式为挤压式,因此未来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成本均会不断地升高。有许多实践证明,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都市生态农业能够加快我国各地都市的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并能够同时获得生态、社会以及经济等多重效益,还能为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2林下经济的含义与作用

2.1什么是林下经济我国的林下经济兴起于21世纪初,目前,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都市生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下经济能够将林业生态资源与林下空间进行充分地利用,并对农林牧产品的综合开发、观光旅游、养殖、林下种植等进行大力地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等综合效益。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都市生态区与近郊区能够将林业产业生态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并加速林下经济开发的发展。近年来,林下经济不断地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在国外,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相对较早的国家如德国,该国高度重视都市农业的生态发展,并以“森林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国内如天津、上海以及北京等大城市也加入了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行列中,如今,北京已将林下经济作为能够使农民增收、促进首都生态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

2.2林下经济的作用

林下经济能够将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效益进行同步实现。近几年,国务院出台了将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加快的相关意见,以便能够更好地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使其多重效益得到充分地发挥。林下经济不仅能够使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效益得到发挥,而且还能够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并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

3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对策

3.1发展模式的选择

由于都市林下经济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与发展空间等客观环境因素,因此,在选择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时,应对以上特殊的客观因素进行充分地考虑。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对城市需求必须进行服从,发展模式必须服务于都市的现代化发展,并将都市林业的空间地位进行突显;同时将服务业、工业、林业、农业等多个产业进行联动,将林下经济的都市服务功能进行最大限度地开拓。第二,由于林下经济能够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相关服务、技术的领先发展等进行维持,并具有修复保护环境、防止城市污染等功能,因此,在选择发展模式时,应将城市旅游休息市场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并将林下旅游、休闲体验等林下经济项目进行重点地发展。

3.2对策

第一,加大投资力度。能够将我国现代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得到实现的重要决策是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由于林业经济是产出与投入均相对较高的产业之一,若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相应的效益与规模则难以产生。因此应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投资力度,并对农民发展林下经济进行鼓励与支持,同时将生产水平进行提高,并对农民保护林业的生态环境以及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的态度进行充分地调动,从而使林下经济的产业集群得以形成。第二,因地制宜,注重个性化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使林下经济的特色发展得以实现。第三,建设林下经济技术体系。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技进行突破,只有将技术进行创新,才能使林木与其他生物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并使林下经济高产出的现象得到维持。

4结语

农林经济发展范文3

关键词: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方法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01-2

吉林省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21°到131°,北纬40°到46°之间,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全年的日照较长,平均气温5℃左右。因此,吉林省是一个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省份。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如何快速发展吉林省农业经济做如下阐述和说明。

1 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首先,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农民所占的比例也是最多的。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到2011年为止,我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为48.73%。虽然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旧占了将近我国人口的一半。在农村,农业是农民维持生活的基本途径。因此,农业经济发展的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以往农业的发展是靠天的。风调雨顺的时候对农业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相反,如果遇到干旱或者是洪涝就会对农业的发展有阻碍。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种农业靠天的状况。例如,碰到干旱的天气,可以利用人工降雨来解决这种情况。近些年来,吉林省针对干旱天气曾进行多次人工降雨,这对吉林省农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利用到农业发展中,这对吉林省农业发展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例如,杂交水稻的发明。杂交水稻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水稻产量不高的情况。除此之外,基因突变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可观的,例如,前几年太空椒,就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改变了辣椒的原有基因,从而创造出来新的辣椒品种,使得辣椒在产量、品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2 制约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因素

目前,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除了受到资源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受市场供应状况的影响,有时农产品会出现价格下跌的现象,这对农民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

2.1 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均衡

由于我国的农民占总体人口的一半,这也就是意味着中国有将近一半的人都在从事农业这个行业。因此,农业在整体的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也是非常大的。这就导致了其他产业所占的比重很小,由于各个产业之间是存在一定关联性的,因此这种情况对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慢的主要原因。

2.2 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不是很乐观

近几年,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制约,使得吉林省农产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难卖问题。因此,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并不是很乐观。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主要产玉米、大豆、水稻等。吉林省的玉米是产量最高的一种农产品之一,但是每年吉林省的玉米除了自给外,将近三分之一都需要对外销售。但是由于我国的玉米价格和国外相比较高,因此我国会选择进口国外的玉米来填充中国玉米的需求。由此看来,吉林省玉米的销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3 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投入较少

除了单纯的对农产品进行出售外,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一个重要选择。例如,可以把玉米加工成饲料,在出售的时候价格往往会翻几番。但是由于吉林省对农产品的深加工的重视程度不是很大,很多设施也不是很齐全。这就导致了农产品的深加工的层次较浅,所以带来的经济效益比较差。

2.4 粮食增长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矛盾

虽然吉林省是一个粮食大省,每年的粮食产值都比较高。但是粮食产量增长与农民收入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和矛盾。由于吉林省的农产品深加工设施不够健全,因此会使得深加工的产品成本高、质量低,所以就会造成了销售比较困难的局面。这也是为什么吉林省的农产品产量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是农民收入会出现负增长的局面。

2.5 资金设施投入不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虽然吉林省的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和提高,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隐患。例如,吉林省农业基础设施仍旧是非常薄弱的,农田水利的滞后,导致了没有很强的抗灾能力,由于对农业的投入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因此也就很难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2.6 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近些年来吉林省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这对吉林省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年吉林省森林的覆盖面积和以前相比减少了很多,因此也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这无疑对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由于森林覆盖面积的不断减少,就会出现水土流失、土壤风蚀等现象。因此,耕地的质量也会随之下降,也就会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3 如何快速发展吉林省农业经济

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如何对农民收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笔者根据吉林省实际,提出快速发展吉林省农业经济的几个方法。

3.1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吉林省的耕地面积比较多,但是由于吉林省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很完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吉林省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的收入。所以吉林省在农业发展中应该大量引进一些先进设备,例如,收割机、喷灌机等。这些先进设备的引用不但会大大提高农民作业的效率,还会对农产品产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3.2 做好土地使用面积的规划

近些年来,农村的森林覆盖率和草地覆盖率都在不断的下降。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很多农民只看重眼前的表面利益,他们以对树木的砍伐来扩大耕地面积,认为这样就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可见这种观点是多么的肤浅和不科学。而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增大森林的覆盖面积。这样不但能够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的风蚀现象,而且对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 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提高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吉林省应该围绕以科技发展来促进农业经济的提高为宗旨,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大大引进新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实用技术。例如,针对比较干旱的地区可以示范灌溉技术。除此之外还可以实施绿色大棚技术、化肥实施技术、玉米二比空技术和新的改良品种技术等等。

3.4 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

因为农民收入受市场需求的制约,只有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对外销售的产品种类很单一,即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农业产品。很多农民认为农村就是等于农业,而农业也就是等同于粮食。要想发展农村经济我们就应该对这种传统的观点有所改变。应该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农业不仅仅是单纯的农业,而是和其他产业存在一些相关性的。对于农业品种结构的调整,还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如林业、牧业等。吉林省是一个粮食大省,具有非常多的农副产品,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吉林省可以利用玉米产量大的优势来对玉米进行深加工,把加工的饲料提供给养殖业,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玉米的利用价值,还可以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3.5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由于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这就导致了他们很难接受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科学理念。他们受传统思想和文化的熏陶比较严重,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往往起到较大的阻碍作用。由此可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尤其科学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在农村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科普培训、技术讲座,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也可以通过在农村建立科技咨询站、服务站等,对农民在农业作业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解答指导及服务。

4 结束语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我们应该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导下,努力探索快速发展吉林省农业经济的方式方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

参考文献

[1] 崔岩,郑少锋.农业信息化及其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5-55.

[2] 杨宝祝,刘锋,李翔.GIS在农作物管理领域的应用及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05年第8期,8-10.

农林经济发展范文4

1.1公益林的经营

生态公益林经营要本着有效发挥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不破坏原有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经济双共赢。生态公益林经营离不开经营者农民的参与,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提升农民管护的积极性,依然是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1.2公益林的利用

生态公益林的利用要掌握合适的度,要严格禁止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采伐活动。

2公益林现状

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对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国家专门建立相应的补偿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由于相应制度建立不够完善,补偿幅度不够理想,在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生态效益和农村经济发展矛盾仍然很突出。

2.1公益林的划分不够合理

我国对森林划分有一定标准,如果按照森林的功能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又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根据相应补偿规定,只有对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进行补偿。各地对公益林的判定存在不统一性,出现不合理划分,也是正常现象。由此衍生出许多矛盾,也是司空见惯的。一些经营者不愿意接受界定,往往就会阳奉阴违,不能很好地遵守规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探索和研究。

2.2公益林补偿额度和农民期望值有落差

公益林在确定属性之后,就要限制或禁止经营者随意砍伐,一些经营者利益肯定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缓解相关矛盾,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补偿政策,但是这个补偿制度很难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一方面是国家补偿能力有限,补偿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经营者受损情况难以准确界定,补偿多少最为合适,这个问题很难达成共识。经营者大多是当地农民,没有太多其他经济来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想比较严重,如果得不到理想补偿,对农民积极性的打击可想而知。公益林补偿标准低,当然就会挫伤经营者的管护积极性,如果补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经营者和管护者的利益就要受损,这样就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损失和利益损失。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势必对公益林建设带来致命伤。

2.3公益林管控和农民经济效益相矛盾

公益林当然要以发挥公益效益和森林生态效益为主,所以在管控方面要求就比较严格,那些特殊保护的公益林是禁止采伐的,即使不是重点保护公益林,也是要限制采伐的。这些限制措施是必须的,对经营者的补偿也是应该的。但因为补偿额度偏低,经营者对补偿不满意,当然就会出现副作用,在公益林管控方面,就会出现懈怠甚至是抵触情绪。有个别地方也难免要出现偷砍乱伐现象,这给公益林管护带来严重威胁。因为政府对公益林补偿有固定标准,而农民自己有心理期望值,这巨大落差很难达成契合。农民常常会进行横向比较,外出打工农民工挣多少钱,经营公益林收入多少钱,再是,农民拿自主经营商品林按亩产值比较农民挣多少钱,管护公益林不得开发利用只有享受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亩收入又多少钱,如果没有可比性,农民当然是不满意的。这对公益林的建设和管控都是不利的。

3公益林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契合点探索

公益林要健康发展,相关政策要给力。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如何协调各种关系,保护农民种植管护公益林的积极性,是眼下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3.1提高公益林的经济效益

严格管控的公益林本身是不产生经济效益的,因为禁止采伐,经营者当然就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即使是有限度的采伐,也不会带来多少实际效益。经营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这对公益林的发展当然是不利的,但是,这不等于说公益林就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其实,只要我们想办法,增加经营者经济收入也不是不可能。

3.1.1搞林下经济

公益林虽然不能砍伐,但林下还有相当丰富的土地资源,只要合理利用,还是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的。搞林下经济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可以根据林间实际和当地气候特征,适当选择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像比较耐阴的经济类植物。

3.1.2搞生态旅游经济

要缓解生态林管护和农村经济这对矛盾,大力发展农村绿色旅游,也是不错的选择和良好出路。如今好些农家乐,就建立在公益林里面。一些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络绎不绝,经济效益当然是客观的。即使没有大景点,搞好农家乐旅游也是大有前途的。这样既能保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又能给经营者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这当然是双赢多赢的局面。

3.2增加公益林的补偿力度

虽然国家有相应的公益林补偿政策,但由于缺少细化和针对性,在一些地区执行存在漏洞,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经营者管护者的积极性。所以,在补偿措施制定方面,还是要本着对各方利益负责的精神,充分发挥其经济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缓解各种矛盾,这对公益林的建设和稳步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在制定补偿措施时,要考虑补偿方式的多元化。对经营者和管护者相应的经济补偿,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采取多元化的补偿措施,不仅有货币和实物补偿,还可以有优惠政策的倾斜,适当减免相关赋税,让经营者和管护者真正得到实惠,这对公益林建设肯定有助推作用。要加大补偿力度,就要广开财路。国家对公益林的补偿是有严格规定的,要让公益林发挥生态效益,就要确保经营者和管护者的切身利益。加强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统筹融资势在必行,可以向生态资源受益者收取生态回馈费来充实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如:城镇居民和工业用水、木材加工、征用占用林地、野生动物养殖、水产养殖、森林旅游开发,以及风景区的商业活动等。通过这些开源措施,补偿资金就会丰厚起来,这对建设高效公益林,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效益,都有重要作用。

3.3落实公益林的管护措施

公益林管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提高管护水平,不是只有补偿就可以实现的。在强化公益林管护力度时,还是要注意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要通过多种媒体方式,向民众展开宣传,要让民众明白公益林生态效益的重要性。政府和林业职能部门,要加强林业执法队伍的建设,赋予林业职工相应的待遇和执法地位,调动林业职工和公益林管护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真正和人员的职责权利和绩效奖惩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有效确保公益林的健康发展。

4结语

农林经济发展范文5

    1.1 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林业

    扶持以造林为主的专业户、中小型林业企业,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林业。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预测看,近50年,以大量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发展为依托,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更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应扶持造林专业户和中小型林业企业,使其很快形成规模。从小作坊、小工场、小林场、小果园、小桑园、小茶园、小种苗圃和花圃、小药材园等发展,逐步扩大,这是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过程。

    1.2 大力扶持以林果、花卉为主的林产品加工大户、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一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寻求通过税收、信贷、补贴等市场经济手段,支持农村用材林、经济林、非木质林产品、薪炭林、森林旅游、森林绿色食品、养殖业等及果品加工、木材加工、纸品加工、木材加工、人造板产业的发展,使农村产业多元化,农民收入多样化,降低市场风险。森林培育需要规模经营,对形成规模造林的大户以及带动营林发展的制浆造纸业、人造板加工业、竹藤加工业等龙头企业,不分所有制和地区,加大政府贴息贷款和小额贷款的扶持,延长贷款期,让经营者既承担融资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又贷得起,还得上。通过政府扶持工业用材林的发展,为减少对天然林的采伐利用创造条件。二是各类林业经营主体应与农业经营主体一样,享受WTO“绿箱政策”、“黄箱政策”对农业的政府补贴项目。三是鼓励和引导农民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等方式,进入林业领域经营。四是应给民间资本与外商投资主体同样优惠的政策,促进林业发展[1-2]。

    2 适应加入WTO需要,加大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力度

    生态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外溢性以及产品消费上的广泛使用性、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需要政府在资源配置上采取适当干预。林业具有双重性,既可以提供生态效益,又可以提供经济效益,在许多国家,森林和野生动物都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我国森林资源紧缺,物种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在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首要需求的情况下,加大政府的林业建设投入,扶持农民造林,增加森林资源,近期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扩大内需,稳定农村社会;远期可以逐步改善生态状况,治理风沙和水土流失,增加可再生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财富。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政府应根据WTO允许的“绿箱”、“黄箱”政策,调整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把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调整到占财政支出的10%以上,增加对林业的投入。

    2.1 继续保持国家对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自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为从根本上改变生态脆弱、后劲不足、抗灾能力下降的局面,达到兴林富民的目标,政府需要持续保持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以粮食换生态,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同时,关注林业工程区农户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注重引导发展后续产业,为工程区农户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在保护中求发展。

    2.2 改进政府补贴方式,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财政投入

    按照“绿箱政策”的相关规定,加大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保护农业科研、病虫害防治、培训、推广和咨询、检验和检测、营销和促销、基础设施、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人员的服务费用等;加大国内粮食援助、不挂钩的收入支持、政府参与的收入保险和收入安全网计划、自然灾害援助支持、对生产者退休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对资源停用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环境计划下的支出、地区援助计划下的支付;加大对林区发展给予投资补贴、对低收入者或资源贫乏的生产者给予农业补贴等。给予农村林业发展更多的地区援助和结构援助以及环境支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保证,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有效和关键措施。

    2.3 要恢复育林基金制度

    要恢复育林基金本来面目,形成林农自助性质的信用机制,尽快结束用育林基金供养林业管理人员、将本该属政府财政支出的项目转嫁给农民的现状。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低育林基金预留标准;二是实行个人记名式帐户管理;三是免收一切税费。改革育林基金的前提是核定林业行政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其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同时在收取育林基金的基础上,建立农民自助性质的信用基金[3-4]。

    2.4 建立生态建设捐赠基金和发行制度

    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标,我国生态建设任务十分艰巨,资金不足仍然是影响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截至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已突破10万亿元,城乡居民支付能力大大增强。为了加快我国生态建设,造福全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向生态建设投入。针对我国严重的生态恶化状况,要动员相对富裕地区和富裕人群自愿为生态建设捐款,由政府建立生态建设捐赠基金。用基金扶持相对贫困地区农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状况。同时,建立生态建设发行制度,筹集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建设。

    3 加快市场化进程,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3.1 大力发展林产品市场

    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市场的规范,对林业产品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计划经济时期,林业的主要任务是按计划为国家提供木材,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体系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后,林产品市场得到较快的发展,但迫于生态压力,林产品市场始终受到森林资源、产权等方面的约束。林产品市场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拉动林产品的生产发展、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加快人工林替代天然林的步伐,有利于天然林的保护。要完善林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应取消林业主管部门一家进山收购木材的做法,建立产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与林业生产紧密联系,一方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有利于规范和保护合法交易,也有利于林业主管部门对资源消耗的监督管理。国家每年安排一定的非经营性投资,重点扶持建设市场的水、电、路、交易场地等公用设施,为市场交易创造条件。二是促进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售地批发市场联销,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三是制订市场管理办法,规范市场运作。对市场的审批建立、管理体制、运作规则、交易税费、违规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3.2 发展要素市场

    要依法加快制订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实施办法,促进和保护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吸引社会资金和农村的能人投资发展林业,促进规模经营,提高经营效益。要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建立健全中介行为规范。当前亟待建立森林、林木、林地勘验评估和木材检尺机构的规范办法,为要素市场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创造基础条件。

    3.3 发展生态服务市场

    根据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狩猎园等是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国家应加强对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狩猎园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制订相关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旅游设施的建设,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农林经济发展范文6

 

1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1吉林农业发展概况

 

吉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省内蕴藏丰富的特产、矿产、水利水电资源以及丰厚的生态旅游资源;省内盛产诸如水稻、玉米、大豆和杂粮等多种优质农产品;省内从事优质品的生产农户数量逐年增加,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相继建成。此外,吉林省还有丰富的林业资源。省内林地面积94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2.5%,其中长白山最为突出,林区面积、质量均居我国前列。目前,吉林省充分依托自身发展农业经济的优势,加大对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了特质粮食、精细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主导产业。粮食等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实力、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吉林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1.2吉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在国家相关税收政策和农业相关扶持政策支持下,吉林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成绩显著。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数量都有增加,农村节水灌溉设备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迅速,农村总体用电量逐年攀升;在粮食生产能力方面,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在农民收入方面,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特别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大关;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民生继续改善,农产品生产农户参保数量逐年增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得以扎实推进。所有这些,均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各项税收、财政等政策的有效实施。

 

1.3吉林农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省有部级龙头农业产业化企业近50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近500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近1200户,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近5000多个,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曾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等部级品牌数量达76个。2013年吉林省粮食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1570亿元;畜禽屠宰加工量较去年增加0.2亿头(只),实现销售收入835亿元;中药材加工量48.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60亿元。此外,吉林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玉米加工转化和畜产品加工基地。省内大成集团、皓月集团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型企业。

 

2当前税收政策对吉林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税收政策在促进吉林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刺激生产和消费,对农业经济结构、吉林农业经济总量和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等方面。近些年来,随着税收政策的改革,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农业内部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吉林农民收入分配得到结构性调节,为进一步解决农业企业、农民个人公平分配,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活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如不妥善解决这些政策因素,它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吉林农业全面、快速发展。

 

2.1税收的不公平性对吉林农业经济的影响

 

一是农业税负与其他产业税负的不公平性。虽然我国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对吉林农业的扶持力度仍然不高,吉林农业的发展情况相对于东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二是农业内部税负的不公平性。吉林农业涉及的行业很多,种植业、农、林、牧、副、渔等行业税负的不公平,使得吉林农业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三是吉林农业不同企业类型间税负的不公平性。在吉林省农业企业中,受历史原因的影响,该省国有企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导致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本地国有农业企业采取的税收优惠政策优于私有农业企业,无形中造成国有农业企业和私有农业企业税负不公,客观上抑制了吉林省私有农业企业的发展。

 

2.2税收的征收管理制度影响了吉林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是对吉林省财力收入的影响。由于整体税收征管力度不够,应征的税收少征或没有及时征收上来,使税收收入大量流失,致使应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可支配的资金减少,使得这些必须由国家和地方同时完成的项目无法落实;二是对吉林农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在税收征管方面,由于税收征管力度存在缺陷,使得某些农产品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税收流失,最终破坏了各种农业资源合理流动的平衡状态,有可能导致吉林农业结构畸形化。此外,税收流失还会诱发市场主体人为制造各种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影响人们投资农业经济分决策,造成农业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三是税收征管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特点,由于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导致在现实农业市场中,允许某些市场参与者走捷径、少缴税,这种税收优惠政策实际上是对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歧视。当前,吉林省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税收分大量流失,已造成农业收入在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税负不公平现象,使利于偷逃税企业与依法纳税企业不能公平竞争,无形中影响了本省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2.3税收的地域差异对吉林农业经济的影响

 

税收的地域性差异对吉林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片面强调地区政策倾斜,只能激化地区利益矛盾,割断地区间的产业关联,不利于吉林省自身产业结构的及时调整。由于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形成经济特区、开发区、开放区等多个层次的税收优惠区域,这种差异必然会造成吉林农业企业在市场竞争力方面的劣势。此外,在吉林省内也存在地域性的税收差异,比如内部拥有农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或农业生产者,通常利用其特有的优惠政策与其他地区进行攀比,压制其他地区相似农业产业,导致恶性竞争,最终影响吉林省农业总体的协调发展。

 

2.4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影响了吉林农业经济的发展

 

国家税收政策对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往往通过优化税种、改变税目、税率以及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以使不同的商品、不同的经济行为、不同的企业、甚至不同的产业承担不同的税负,达到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的目的。一是税收政策的调整最终会影响吉林农业产业的成本构成。因为不管税收政策怎样变化,而形成的税收负担最终都会计入农业企业的成本,影响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及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而影响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税收政策影响吉林农业的投资结构。宏观税负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诱使个人或政府投资方向和出资比例的变动,从而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变化不仅会改变吉林省储蓄和消费的比例,还会改变本地区的储蓄与消费的比较利益,并最终还会决定纳税人对农业投资的价值取向,所有这些,都将影响人们对吉林省农业的实际消费需求,以及人们对农业投资需求比例,实际上影响了本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

 

3通过实施税收政策措施,促进吉林农业经济发展

 

3.1完善税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首先,政府应确立保护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思想,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对于投资农业部门的金融部门所获得的收入和支农资金的信贷收入适当采取减征、免征营业税等优惠政策。比如,吉林省内城乡以及不同地区间农村和农业存在较大差距,对特别落后的地区通过明确其法律标准和地区界限,采用与我国东部经济特区相似的全面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或个人在地区间投资和服务农业产业,为加快吉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条件。

 

其次,吉林省应重视对本省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上下功夫。对农产品进行深精加工的企业,在对其征收增值税时,可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在征收所得税时,对初级和深加工企业实行同等待遇,从整体上提高吉林农业企业的整体效益,增加企业和农民收入。此外,在具体运行中,还可适当降低对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对符合国家和政府产业发展的中、小型企业给与相应的税收扶持,使之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再次,应尽快制定有关完善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税收措施,对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农业生产提供的农业机械服务、植保、病虫害防治、农牧保险及相关技术培训,以及对畜牧、家禽、水生动物的配种以及动植物疾病防治等项目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地方教育附加以及教育费附加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股息、红利、盈余返还等免征个人所得税;对农业专业合作社所拥有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对其拥有的车船免征车船税;对其拥有的土地免征土地使用税等。通过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将民间闲置的大量资金引向农村和农村产业,为促进吉林省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和产业升级创造条件。

 

3.2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农业经营的分散性,以及对农业风险调查的复杂性,使得保险企业在对农业保险过程中,造成其经营成本较高,为此,国家财政应对从事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企业提供相应的管理费用补贴。实践证明,有些发达国家除了对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企业提供保险费用补贴外,还提供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等其他形式。目前我国除北京市财政在提供保费补贴同时还提供经营管理费用补贴外,其他地区仅提供保费补贴。因此,吉林省要想加快本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探讨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形式,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力度,提高保费补贴比例,加大农作物补贴范围,尤其是对大部分经济作物尤其是特色农业经济作物提供补贴。

 

3.3将农业与工商业企业采取统一的税收体系

 

一是在对农民征收所得税时,采用实行收付实现制,即农民可以在获得所有现金收入时才交纳所得税;二是在核算农民所获得的收入或发生的成本时给予优惠政策,比如即使农民的库存是用于下年的农业生产,也可根据农民的意愿选择计算成本的年份、全额扣减土地改良费用以及农场建筑物资产成本等等;三是全部或部分减免农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将土地转卖或转让给其子女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资本收益所交纳的税金,以达到既鼓励人们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又可确保农民老有所养的目的;四是扩大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对农业用地也实行级差资源税,而且对农业用地征收最低的土地税。

 

3.4对涉农企业的税收优惠应以所得税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