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专业论文范例

农林专业论文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1

我国各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在专业建设、专业师资、专业成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重点财经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在各方面实力较强,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质量、效果也较好,而一些非重点财经院校,尤其是一些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处于弱势,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以湖南某农林院校为例,分析其金融双学位教育现状,发现金融双学位教育存在教学管理松散、教材选用缺乏针对性、毕业论文质量有待提高、缺乏对双学位学生的学习指导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双学位教育

一、双学位教育概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急剧膨胀,同时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导致一些学科之间的融合越发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化。我国高校双学位是指本科生主修第一专业的同时,修读不同专业学科课程(第二专业),在达到第一专业、第二专业毕业条件时,同时获得第一专业学位和第二专业学位。双学位教育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已在我国高校普遍实行,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多元化人才。金融学双学位教育作为双学位教育的专业之一,为社会经济部门提供具备一定金融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1]就业形势的发展要求金融学高等教育构建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借助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开展,鼓励、指导非金融专业学生理性选择双学位专业,加强非金融专业与金融专业在构筑课程培养体系和教学实践中的沟通,促进学科交叉走向融合,可以扩大学科交叉的广度,提高学科渗透的深度,实现培养金融专业特色化、知识多元化、能力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的目标。[2]由于我国各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在专业建设、专业师资、专业成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从各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排名来看),985、211经济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在各方面实力较强,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质量、效果也较好,而一些非985、211院校,尤其是一些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本身对其他专业来说就是弱势专业,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本文以湖南某农林院校为例,在分析该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二、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现状

湖南省某农林院校的金融双学位教育是该校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为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职场竞争能力,面向全校招收金融学双学位学生。预期目标是使其他专业的学生通过金融双学位期间金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金融学科相关专业知识,增强其在职场的竞争筹码,毕业后可从事金融相关工作。该校金融学双学位要求学生修满60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32学分,实践课程28学分(见表1、表2)。由该校统一颁发金融学双学位专业证书,在修满学分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实习和金融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后,在获得第一学位的基础上由学校统一颁发经济学学士学位。学制2年,招收对象为该校全日制在籍非经济类专业的本科大一、大二学生,授课方式为单独开班,上课时间基本安排在周末、假期等时间,金融双学位课程安排与金融学第一专业的学生专业课程安排相似(见表1、表2)。招生后,将金融双学位学生分为春季班和秋季班,招生时间分别为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从2013年3月开始招生到2016年3月份,该校金融学双学位学生共753人,开办了13春秋、14春秋、15春秋、16春等7个班,顺利毕业56人,退学14人,为社会输送具有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56人。该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课程设计包含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课程较为多元化,让金融双学位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对金融专业都有较深理解,因此,该校金融双学位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较为松散

根据调查发现,湖南省某农林院校金融双学位教学管理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在2013春季班开始上课时,双学位学生还较为认真。但该校金融学双学位教学多安排在周末、假期上课,上课时间集中,一般是一整个上午或下午的课,学生学习疲劳,缺乏兴趣,连续上课导致任课教师也非常辛苦,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此外,双学位教学安排在周末、假期上课造成学生逃课现象严重,有时100多人的课堂,实际到课学生只有10-20人,到课率极低,严重影响任课教师的上课积极性。若是第一专业的学生逃课率达到一定比率,任课教师可以取消其考试资格,但取消考试资格的规则在双学位教育中行不通,在双学位学生的观念里,他们是花钱来修双学位学分的,不让他们考试是不合理的。如此便造成任课教师与双学位学生之间的矛盾,而任课教师有时也会基于学院双学位教育的招生情况,被迫放弃原先遵循的一些原则,让不具有考试资格的学生参加考试,进而影响培养质量。另外,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导致各种教学通知不及时。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开设双学位专业的院系也往往缺乏必要的教学质量监督,不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

(二)理论课程设计、教材选用缺乏因材施教

根据调查,湖南省某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理论课程设计、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内容与金融第一专业的学生没有太大差别,教学方式与金融本科的教学方式是一样的,未能做到因材施教。而金融双学位教育对任课教师没有考核机制(如督导评价、学生评价等),导致金融学双学位任课教师上课较为随意,往往是任课教师想上哪部分内容就上哪部分内容,上到哪就考到哪,金融双学位学生知识覆盖面有待提高。此外,根据调查,金融双学位教育理论课程设计中,一些理论课程的考核也通常采取开卷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双学位学生上课不积极,考试带本书来考试即可,甚至有些学生到考试的那天才翻开教材应付考试。由此金融双学位教育教学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同时,金融双学位学生之间也互相传递信息,双学位文凭随便混一下就可以拿到,这届传递信息给下届,如此循环,双学位学生学风令人担忧。

(三)双学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金融双学位教育分为理论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计划,前文分析了双学位理论课程教学的问题。在实践教学环节,该校的金融双学位教学同样存在问题,如实践教学课时较少且流于形式。笔者认为,金融学双学位学生因其第一专业为非金融专业,所以金融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较为缺乏,而实践教学是让其对金融知识有感性认识的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理论知识的面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消化。而在实际中,金融双学位教育的实践教学课时较少,有教师指导的专业认知和实验仅16个课时,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和金融市场交易模拟都只有6个课时,学生在如此少的实践课时中难以深入了解业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应增加金融学双学位教育实践教学课时,让双学位学生对金融实践知识有充分认识和感知,增加金融学专业学习兴趣。

(四)双学位毕业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湖南省某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堪忧。部分双学位毕业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都流于形式。学校对第一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毕业论文的重复比率不得超过20%,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督促学生撰写论文,对专业知识加深理解并掌握。而对双学位教育的毕业论文,学校并没有相关的要求,导致双学位毕业论文质量低下,抄袭现象严重,甚至存在这届的双学位学生直接拿上届的双学位学生毕业论文充当自己毕业论文的现象,学生应付心态严重。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一些金融专业双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与金融专业无关,在答辩环节出现一问三不知,甚至连指导教师是谁都不知道等现象。部分双学位学生认为双学位毕业答辩只是形式,最终都会让他们通过,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亟需改变。

(五)金融双学位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学生所在院系和开设金融双学位专业的院系对学生缺乏必要而有效的学习指导,导致一些学生在选择金融双学位专业时,不知所措,盲目从众。有的学生修读一段时间后,由于没有兴趣或者处理不好主修专业与双学位专业的关系而中途放弃。有的学生虽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由于专业相关基础知识薄弱,又缺乏教师的必要指导,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最后也只得放弃。还有些学生没有把握好主修专业和双学位专业的学习进度,等到毕业时,主修专业的学分要求已达到,但双学位专业没完成,而无法获得双学位。

四、促进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双学位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金融专业双学位教学管理

首先,加强教学管理,借鉴第一专业的教学管理经验,对于逃课率达到一定比率(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的学生一律取消其考试资格,同时作为教学底线,决不能突破,对学生按时上课起到威慑作用。[3]第二,改变现行集中上课的模式,上课形式可以多样化。对于金融学双学位的理论专业课程,学生可以选择集中上课也可以选择到第一专业的课堂去旁听,由学院公布第一专业和双学位金融专业课程的课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与时间,自行安排上课时间。第三,规范考试制度。建议金融双学位专业课程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这样可以合理考察双学位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对学生自由选择上课时间的呼应,集中上课或旁听课程的形式均可,通过闭卷考试检查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

(二)针对金融专业双学位学生因材施教

现行金融学双学位教学的理论课程设计、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与金融第一专业的学生没有太大差别,教学方式与金融本科的教学方式相似,没有因材施教,金融学双学位的教学效果也不佳。应根据金融学双学位学生的特征,从课程设计、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金融双学位学生特征的培养方案。如在教材选用上,应选用一些应用型规划教材,浅显易懂,易于学生接受;教学计划应偏向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双学位学生对金融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加其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学习。[4]这需要像金融专业本科生一样,为金融双学位学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而且要在入学伊始就配备指导教师。如此可以进一步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为后续毕业实习指导和毕业论文写作铺平道路。

(三)落实金融专业双学位实践教学环节

对于金融学双学位实践教学环节课时较少且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建议增加金融学双学位实践教学课时,双学位学生在入学时即为其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如有资源的教师可为学生介绍实习单位,即使资源较少的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提供指导。同时,由指导教师结合实习单位的意见,考核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并进行评分。

(四)严格把关金融双学位毕业论文设计

任何高校、任何专业的毕业论文都是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之一。为进一步提高金融学双学位毕业生质量,应对双学位毕业论文从严管理。如要求选题必须与所学双学位专业一致;要求写开题报告、对毕业论文正文进行,重复率要控制在20%以内;答辩给予通过或不通过(进行二次答辩)等一系列措施,以引起双学位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

(五)加强对金融双学位学生的学习指导

如前所述,一些非金融专业、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选择攻读金融学双学位后,由于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又缺乏教师的必要指导,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最后也只得放弃。为提高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为非金融专业、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一些基础性的经济、金融专业课程,选用教材也要合适,应浅显易懂,不应与本专业学生选择同类教材。[5]同时,与本专业学生一样,应为金融双学位学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职责包括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认知、专业学习、毕业选题、设计、实习等。为激发指导教师的热情,应进行绩效考核,如对于优秀毕业论文、获奖等方面给予奖励等。

作者:蔡洋萍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邓学斌.金融学双学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10):28-31.

[2]刘灿.中国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2(1):30-32.

[3]程静.地方院校双学位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6(1):1-2.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在旅游业和旅游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农林院校相继建立了旅游管理专业。据统计,目前我国本科层次的农林院校有34所,1984年,中南林学院率先建立生态旅游专业。目前,有24所农林本科院校(不含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开设旅游相关专业,占农林本科院校总数的2/3[1]。农林院校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背景解读

中共报告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头等大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在党的报告中,把长期使用的“农村”称谓改为了“乡村”,这反映了党中央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新思路。“乡村”和“农村”的称谓之间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却有一个本质的区别,乡村的功能不只是单一的农业生产,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文明的载体。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综合性开发和融合发展[3]。当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趋于多元化,旅游需求也从传统观光型向文化体验型转变,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1976年Evans发表的“Tourismand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一文被认为是最早的文化旅游学术论文,国内最早关于文化旅游学术研究的论文则发表于1986年[4]。自2009年国际颁布文化旅游相关促进政策后,有关文化旅游的研究迅速增加。2018年3月,国家正式设立文化和旅游部,更加强调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据统计,2018年,全国旅游总收入达到5.97万亿,同比增长10.5%,文旅融合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而与之矛盾的是,高素质人才的数量少,当前的育人模式难以满足文旅融合的需求[5]。

二、培养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对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学生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存在专业报考意愿较弱、专业认同度不高、学习状况较差以及对口就业度低等问题。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一直被视为基础产业却也是底层产业,“轻农”观念根深蒂固;轻农观念导致优质生源不足,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低,影响学生的择业观等问题。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转变传统的轻农观念。提前了解对将来从事具体职业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结合自身个性、性格、能力等多重因素来理性判定是否适应专业,如若不能准确定位,可以向专业课教师或者辅导员等专业认识帮助解疑困惑。要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结合综合考虑就业发展方向。加强个人学业和职业规划,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状况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规划的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生活和就业,实现个人人生价值。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增加对乡村建设以及文化旅游方面的支持,为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让他们可以在农业上有所作为,并在乡村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例如,现代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农业园区规划等领域都是专业大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而且,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相比,农林院校大多设有林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都能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如何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旅游学科的特点以及学校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为此,通过新生教育,班级和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友资源开发和校企合作等方式,我们可以共同努力,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并不断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三、构建校政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

所谓“协同育人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办学机构通过密切合作、相互借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彼此的教学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能够满足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6]。国家鼓励校企合作、校地(政府)合作,多方合作共同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教育主体的积极性,明确高校、政府和企业作为不同教育主体的作用和主要责任。校政企之间的深入合作需要建立专门的合作组织机构,合理安排业务对接人员,形成权责明确的合作教育机制,有助于厘清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明确各自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校政企合作的科学运作。高校作为校政企合作的主导方,应承担人才共同管理的总职能,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校内外制度衔接、人才流动双向服务,最大程度发挥合作育人的作用。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农林类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校的任务,更需要相关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参与,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校政企合作教育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招生考试网[EB/OL].

[2]张庆伟.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8-01-18(2).

[3]陈源,张祥,陈德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科大学生培养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203-204.

[4]周澧骊.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广府传统聚落肌理再织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5]李花.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讯,2019(18):176-177.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3

一、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后超过3年(包括发表当年)未被引用,以后产生零被引的可能性较大,即使后来这些论文被引用,但成为高被引论文的概率极小[3],后7—8年是被引量的峰值年。因此,笔者以该学报在2010—2015年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高级检索功能,得到该学报2010—2015年间所刊发论文的被引用/下载情况。笔者于2018年4月3日下载有关数据,使用学报采编系统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以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学理论为依据,利用百分比法把被引频次较高的前10%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4],去除消息、稿约、报道等非论文稿件,把引用次数为0的论文作为零被引率论文,从作者群特征、论文归属、学科外审专家评审意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学报论文整体被引情况分析

2010—2015年该学报共刊发论文909篇,高被引论文91篇,零被引论文59篇,整体零被引率6.49%;篇均被引7.43次,篇均下载175.14次,各年被引量和下载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9871,P<0.01),被引数量和下载数量均在发表后第7年达到高峰。高被引论文篇均被引24.72次,篇均下载539.43次,均超过全刊发文的3倍。有些论文尽管下载量不大,但引用量很高。零被引论文篇均下载87.75次,远低于全刊平均值,但也存在单篇下载量高于全刊平均值,甚至高于某些高被引论文的情况。随着出版年限延长,零被引率减小,发表后3年的零被引率与其他出版年差异极显著(P<0.01),发表后4年的零被引率差异显著(P<0.05),说明期刊的引用高峰时间大于5年,零被引率与各年发文数无显著相关。就论文类型看,高被引论文中综述类文章24篇,占26.37%。全刊共发表综述类论文74篇,高被引率达到32.43%,无综述零被引,说明综述类文章在贡献引用率和扩大期刊影响力上意义重大。实验论文在全部刊文中比例最高,达到42.13%,高被引率达到14.36%,零被引为14.97%。调查报告类和研究简报的高被引率均不足3%。全刊共发表新纪录报告22篇,无高被引,零被引率高达27.27%。

2.基于作者群特征的论文分析

分析论文作者类型可以发现,中高级职称及博士作者贡献的高被引论文均低于10%,硕士及其他职称作者的论文高被引率达到11.61%。91篇高被引论文中,硕士及其他职称作者贡献率超过60%,而高水平作者论文的零被引率却高于全刊整体零被引率。见表1。分析稿件来源可以发现,校内来稿比例不到一半,但高被引论文(13.79%)高于校外(6.65%),其零被引率(7.48%)也略高于校外(5.61%)。该学报基金文献比例高达95.93%,部级基金资助比例接近53%。就高被引率大小看,表现为部级资助>省部级资助>无项目资助>其他资助,高级别项目资助论文表现出较好的引用价值。从零被引率看,无项目资助>部级资助>其他资助>省部级资助。部级基金资助论文的零被引(6.66%)并不低。

3.基于学科分布的论文特征分析

该学报主要刊登林学、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学、园林学、园艺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问题讨论与研究简报。在2010—2015年刊发的909篇论文中,林学类占75.36%,园艺学占8.03%,高被引论文中林业类占73.63%,园艺类和农学其他学科尽管发文量不高,但高被引论文较多,集中在果树栽培、植物生理生化等方向。见表2。该学报2010—2015年间共收录其他学科论文89篇,零被引率达10.11%,在零被引论文中的比例占15.25%,远远高于高被引论文和期刊平均零被引率,农学其他学科零被引率也较高(8.06%)。

4.基于同行专家审稿意见的论文质量分析

提取该学报2010—2015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和零被引论文的专家审稿意见可知,高被引论文得到的创新性认可(4.10)高于零被引论文(3.97),专家对高被引论文文字表达水平(4.13)的认同也高于零被引论文(4.00)。但在“是否有充足的实验或分析支持文章的结论”和“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准确”上,高被引论文与零被引论文并无明显差异。总体而言,专家对零被引论文的总体评价(3.12)与高被引论文(3.11)相当,但给出的发表意见中,多数专家认为零被引论文(3.00)需要“修改后发表”,高被引论文(3.24)则得到更多肯定。见表3。

三、讨论与建议

1.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分析该学报高被引论文可知,有无基金资助不是高被引论文产生的唯一决定因素[5],但是是重要因素。高被引论文大多来自重点学科,契合当前研究热点的论文通常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基金资助。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显示,高被引论文关注研究问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在回答提出的科学问题或假设时立论依据充分,试验设计科学合理,论点导出逻辑清晰,文字表达精练准确,不仅专家爱评,读者爱看,同行也爱引用。大量森林植物学(森林碳汇)、林木育种、森林测计等研究论文高被引,说明学报选题与当前我国乃至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研究方向一致。2013年后,植物土壤修复特别是重金属修复的研究高被引论文激增,可能与我国土壤生态退化严重有关。研究植物的生长与选育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也体现了该学报依托高校与优势学科共同成长的办刊思路。该学报大多数高被引论文来自校内,一方面说明学报与作者短距离、及时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论文质量,另一方面体现了学报与论文作者所在团队的良好互动和相互信任,这对学报系列论文的持续引用非常有利。该学报大部分论文和高被引论文来自硕士,中高级职称和博士刊发论文的积极性及其论文的质量均不突出,一方面是受硕士研究生扩招,高校要求硕士生在核心期刊作为毕业要求影响;另一方面则可认为,论文质量与作者职称学历相关性不大,硕士研究生的硬性需求可能是高被引论文比例高的原因。研究性论文作为领域内的原始文献,集中了研究方向内的最新知识,是贡献期刊被引率的主要类型。而综述类论文是科研人员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最重要的素材之一,信息量大,可参考性强,适量发表高水平的综述类论文有利于提高刊物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力[6]。

2.学报零被引论文产生的原因

该学报2010—2015年的平均零被引率为6.49%,随着发表时间延长,零被引率下降,至发表5年后趋于稳定。结合专家审稿意见可以发现,大多数零被引论文综合意见为“修改后发表”,这说明零被引论文在文章质量上的弱点其实不太明显。不同研究群体对“零被引论文的数量与论文的发文数量、可被引用论文的数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持不同观点,如刘武英等[7]认为此关系为正相关,而伍玉等[8]认为无相关性,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论文是否有基金资助、作者来源及学历等,也不是造成文章零被引的原因。零被引论文的产生更大程度上受学科门类的影响,同行在引用时更倾向于引用专业期刊的专业论文。因此,编辑在选稿时要把握好比例,尽可能突出学报的专业特色。新纪录报告、调查报告和研究简报零被引率高,主要是由于方法简单、理论水平不高、参考价值不大,对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意义较小,但有一定的科普价值,有利于学术传播。因此,期刊编辑要结合实际来稿情况,在把好文章质量关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刊发。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农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化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难问题日渐凸显。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全国掀起“双创”热潮,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双创”为研究生带来广阔的就业空间,同时对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国内大学生创业相对还处于初级阶段,受资金、市场、人脉等因素影响,初次创业成功率仅为2.4%[1],因此开展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2015年,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它是经济新常态下破解各种疑难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也是各级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遵循。[2]各级高校应从校情出发,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深入领会五大发展理念,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发展。在这方面,福建农林大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2016年8月,福建农林大学入选全国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同年11月,入围第二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福建农林大学立足实践经验,大力探索五大发展理念下加强农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兄弟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示范参考。

一、农科类毕业研究生创业就业现状调查

福建省教育厅官方网站统计数据以及福建农林大学统计数据显示(见表1),2015、2016届毕业生中,福建省各高校(包含福建农林大学)博硕士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其中,福建省2016届博硕士毕业研究生人数较2015届增加1126人,福建农林大学2016届博硕士毕业研究生人数较2015届增加19人。福建农林大学是福建省唯一的本科农林院校,因此选取该校的研究生作为农林院校创新创业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次选取的调查样本分三个部分:一是福建农林大学2015、2016届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报告;二是福建农林大学2015、2016届毕业创业研究生的回访调查材料(选取70个样本);三是福建农林大学在读研究生创业意向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8份,回收率92%。

(一)农科类毕业研究生就业行业相对集中

总体来看,福建农林大学2016届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三类:一是高等院校(占30%),二是机关(占30%),三是科研设计单位(占10%)。除以上三种主要就业渠道外,剩余的30%到其他类型的单位。由此可见,农科类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面较窄,主要倾向于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和公职岗位。2016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类型与博士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类型相比选择更加多元化(见表2),主要集中在其他类型企业和三资企业,比重占61%以上,而就职于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和公职岗位的比例较小。

(二)农科类毕业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缺乏

福建农林大学2015、2016届博硕士毕业生除进入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等单位外,还有小部分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查发现(见表3),福建农林大学2015届博硕士毕业生的创业人数为36人,其士1人、硕士35人,占4.37%;2016届博硕士毕业生的创业人数为41人,其士2人、硕士39人,占4.87%,博硕士毕业生创业率呈上升趋势。在创业类型排序中(见表4),福建农林大学2015、2016届博硕士毕业生创业领域居前三的分别是互联网电商行业、休闲旅游业、餐饮服务业,而种植业、养殖业和机械制造业的创业人数较少,创业率较低。

(三)农科类毕业研究生自主创业障碍较多

为进一步了解农科类毕业研究生自主创业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们从福建农林大学2015、2016届博硕士毕业创业的77名学生中选取70名进行回访调查。结果表明,农科类毕业研究生自主创业的前三大主要障碍是“创业与学业冲突”“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及“专业知识技能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农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

福建农林大学2015、2016届70名博硕士毕业创业研究生的回访调查结果表明,64.29%的学生未曾享受政府提供的创业优惠政策;对在读的138名研究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仅有9%的研究生对创业政策很熟悉,24%的研究生对创业政策有一些了解,67%的研究生表示知道针对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但对具体内容知之甚少。

(二)创新创业技能训练不系统

138名在读研究生中,76%的研究生认为,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依然是重科研轻实践,缺乏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15%的研究生认为当前培养模式有利于研究生创新创业,9%的研究生认为完全不利于研究生创新创业。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不多,普遍存在技能训练落后于理论教学的情况,创新创业教育不系统,缺乏针对性。

(三)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全面

138名在读研究生中,99%希望学校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实用性强的创业教育课程。从选课数据看,排名前三的需求分别为《融资与资本运作》《创业咨询》和《创业设计构思》。目前,大多数高校只针对本科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研究生还没有设置常规课程和使用统一教材。博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所必须的市场开拓、企业运营、财务管理、政策法规等创业教育十分薄弱。

三、五大发展理念下加强农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福建农林大学在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农林学科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双创”新举措,结合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特征、国家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要求,奉行“生根基层,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充分借鉴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农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整合课程体系,夯实培养基础

坚持“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设为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整合课程体系,把创新创业意识融入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资源配置中,形成既具有专业特点又体现时代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农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知识框架,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业”,多层次、全方位组织研究生参加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比赛等,使研究生通过项目的全程参与———策划、立项、实施增强创新思维,提高创业实践能力。积极实施“学生培养需求导向计划”,推动“返乡大学生创业培训工程”,积极构建校级创新创业导师库,让研究生根据自身创业需要,申请不同学科、专业的导师进行单项培养或联合指导,突破原有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多专业、多课程的交叉与融合。[3]

(二)融合科、产、社、教,形成发展合力

坚持将研究生创业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蕴于专业教育中,积极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社教融合”,形成发展合力。抓住教育部研究生课程改革试点单位的有利契机,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计划,设立“优博基金”。加大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和支持研究生赴海外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或攻读学位。开放国家和部省级科研创新平台,遴选建设校内外高端科研创新训练基地。邀请企业导师进校授课指导,举办实验技能大赛,推动相关学科与相关产业的有效对接,建设农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客空间,逐步形成校地、校企“共创、共建、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积极组织农科类研究生参加各种形式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论文写在农民的钱袋子里”,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4]。

(三)先行环保项目,丰富生态内涵

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融入农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整体发展规划,构建绿色创新创业知识体系,推进研究生创新创业与农业产业需求对接,明确建设目标和路径,引导农科类研究生发挥专业特色,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导向作用,提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持续深化绿色创业教育共识,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对绿色创业教育的支持,努力提升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绿色素养,丰富绿色创业教育内容,汇集优秀教育资源支持农科类研究生开创多样化的环保创业平台,不断增强研究生环保创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使创业项目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进而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特色、更富活力、更有前景。

(四)优化合作机制,推进多方联动

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优化交往格局,建立联动机制,使农科类研究生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力量。深化与政府的联动,共同建设农科类研究生实践育人基地,如与古田县政府合作创办古田食用菌研究院、与尤溪县政府合作共建“现代农民创业园”、与闽侯县农业局合作共建“现代农业品种示范园”,充分发挥农科类研究生所学知识和专业优势,助推地方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深化与企业的联动,共同建设农科类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在福建省范围内形成“闽北—闽中—闽南”集成共享实践教学基地群格局。农科类研究生通过深入这些实践教学基地生产实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为毕业后进行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能力基础。[5]

(五)加大政策宣传,推进项目孵化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农科类研究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最终促进创业项目孵化并成长壮大。深入解读学校出台的《关于实施海西新农村创业者培养工程的意见》《福建农林大学毕业生创业启动扶持金申请及发放办法》等文件精神,通过“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联动宣传网络,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政策宣传,鼓励支持农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充分利用“海西新农村创业者培养工程”的100万元专项资金、自主创业毕业生8000元的启动资助金来加大对农科类研究生创业项目的资金扶持,推动他们进驻校内大学生创业园,享受学校免费提供的20平方米工作室、水电和宽带。深入挖掘校友资源,举办创新创业论坛,激发农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热情,增强创业就业信心,做好传、帮、带、创,推进项目孵化对接并最终落地成型。[6]。

参考文献:

[1]李剑平.大学生创业将破除成功率“魔咒”[N].中国青年报,2015-5-15(3).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5

文献计量是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它以科学文献的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结构、特征和规律。目前已有众多学者通过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究学科发展的趋势、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2-3]。在植被生态学研究中,生物量既是表征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重要参数,又是反映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系统获取能量能力的主要体现,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形成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4]。同时,通过生物量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碳储量做好铺垫,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生物量近似估计碳储量的大小,尤其是大尺度的碳储量的估计基本上是采用生物量数据去估算。因此,生物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重视。但是各领域对生物量的研究呈现不平衡的特征。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把握国内生物量研究的演进历程、当前研究热点、扩展范围及发展趁势,并为生物量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2统计分析结果

2.1文献量年际分布

文献量是指某一学科研究者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文献量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学科的发展水平,因此统计分析中国期刊网生物量研究文献的数量来衡量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对生物量的研究历程可大致分为初期、发展、兴旺3个阶段。1975—1991年为初期阶段,该阶段研究文献数量极少,年均24.1篇。1992—2005年为发展阶段,该阶段文献量呈缓慢波动上升,2005年达到169篇,发展阶段年均文献量为110.77篇。2006—2015年为兴旺阶段,年均文献数量为441.7篇。从2006年开始生物量文献年均数量急速增长,发展速度迅速上升,2014年文献数量达到最多499篇。总的来说,1975—2015年间生物量研究文献数量的不断增加表示国内对生物量领域的研究呈现越来越强劲的势头。

2.2按文献类型统计分析

2.2.1硕博士学位论文统计分析

生物量研究领域的发展引起国内众多硕博士的关注,硕博士学位数量反映了这些高校在生物量中占较大比例。关于生物量最早博士论文是1998年北京林业大学胥辉的“立木生物量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的研究”。最早硕士论文是2000年陕西师范大学冯险峰的“GIS支持下的中国陆地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研究”。之后各高校陆续发表相关论文,直到2015年生物量硕士博士论文文献总数量达到527篇。其中硕士论文有454篇、博士论文有73篇,比例约为6∶1,分布于97所学校。统计得出发表硕博士论文在10篇或以上的学校有16所,文献发表数量共320篇,占总硕博士论文的60.72%。这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对生物量研究做出了贡献,具体的名称和发表文献数量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生物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林类高校是因为生物量相关专业在农林类学校多一点,此外,具有农林专业的综合性高校也推动着生物量研究进程。

2.2.2期刊文献统计分析

1)期刊文献数量的年际分布。在学术界里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的作用和意义有一定的区别,普通期刊被引用及下载次数等相对少,目前核心期刊被用做评判学术期刊质量和鉴定论文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统计分类5273篇生物量期刊文献,其中核心期刊文献有2949篇,普通期刊文献有2324篇。1975—2015年的期刊文献分布如图3所示。从1995年开始核心期刊文献发表数量缓慢增长,2006年开始年文献发表数量达到100篇以上,2008年开始急速增长,年均文献发表量远超普通期刊文献发表量。普通期刊从2008年开始年文献发表量超过100篇,2014年期刊文献量达到顶峰时期,其中核心期刊文献达到275篇,普通期刊文献达到174篇。统计1975—2015年的总期刊种类数量及每个期刊的载文量可知,5273篇期刊文献发表在774种期刊,其中普通期刊有590个,载文量有2324篇,核心期刊有184个,载文量有2949篇。由表1可以看出,核心期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统计得出载文量前10名的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根据《2014年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分类比较载文量前10名的核心期刊与普通期刊,核心期刊有11个,载文量为1208篇,占核心期刊文献的40.98%。普通期刊有13个,载文量有504篇,占普通期刊文献的21.69%。从表1可以看出,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的载文量反映出生物量在生态学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此外在农业、林业及草地研究领域也较为受到重视。2)期刊文献被引用和下载情况。文献被引用的频次是衡量该科学领域交流程度和作者吸收同领域研究进展的信息程度,它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文献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统计1975—2015年的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文献的被引用频次得出数据如表2,其表示了被引用文献在总文献中的百分比、平均每篇文献的被引次数及最多被引次数,表明期刊文献被引差距及期刊文献的平均被引次数。从表2可以看出,核心期刊的被引用次数最多,高度被引用体现了其作为学术窗口的价值,2949篇核心期刊的85%曾经被引用过,平均每篇核心期刊被引用18.77次。2327篇普通期刊的74%曾经被引用过。由表3可知,论文的被下载次数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的被关注度和影响力,统计比较生物量核心期刊文献与普通期刊文献的被下载次数,被下载1500次以上的核心期刊占0.5%,普通期刊占0.2%。被下载1500~1000、1000~500、0~500、0次的核心期刊依次占1.5%、8.5%、89.2%、0.3%,普通期刊依次有0.6%、3.9%、95%、0.1%。显而易见生物量相关研究的核心期刊较普通期刊更能引起学术界、社会的关注,被下载次数也比较多。

2.3文献内容分布

可以看出,文献研究的主题分布将5800篇生物量研究文献按研究内容分为森林生物量、草地生物量、耕地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其它生物量、菌生物量、动物生物量、土壤生物量和浮游生物量的研究,从数量变化看出,森林生物量的研究不断扩大。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碳库,单位面积比其它陆地系统储存更多的碳,通过增加森林陆地面积,能有效减少大气中CO2的浓度。森林生物量已成为量度森林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借于森林生物量研究的重要性,许多学者从森林入手,开始研究森林生物量,并逐渐形成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在此理论基础上延伸至草地生物量及耕地生物量。目前的研究以宏观为主,微观环境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6

生物技术专业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的基础专业,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从而折射出许多急待改革的问题。为此,基于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问卷调查以及与该专业本科生的座谈交流和对部分高等农林院校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相关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高等农林院校应通过明确有别于其他科类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分类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精简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尝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的实施,实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

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教学评价

近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伴随着生命科学的新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食品、环保、能源等领域,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满足生物技术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内外的生物技术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有337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经过20余年的不断改革和优化,我国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办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目前我国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这导致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特别是农林类高等院校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2010年,生物技术专业甚至被教育部列入10大“红牌”本科专业。由此可见,从整体上看,我国生物技术高等教育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笔者在浙江农林大学开展了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问卷调查,与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座谈交流,还到部分高等农林院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相关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其他科类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的界定,生物技术专业以理科为主、工科为辅,是理工科复合型专业,主要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1]。生物技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能力的初步训练,以培养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承担着将相关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责任。因此,促进生物技术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倍显重要。截至2015年,在全国开设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337所高校中,农林类高等院校占36所。其他科类高等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常是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培养的是具备生命科学基本理论以及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其主要特色是培养大众化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但是,由于其缺乏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化细分,所以难以满足我国生物技术行业发展对基本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二)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已有36所农林类高等院校开设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但是大多没有确立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前文所述,尽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已经明确了相对宏观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并不完全适用于农林类高等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从现状看,农林类高等院校往往过于注重学校整体的农林特色,着重于培养传统的农林人才,而对在农林业发展中发挥同样重要作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重视不够。因此,笔者认为,各高等农林院校在主打自身农业、林业特色的基础上,应结合各自院校的历史发展优势、地方发展特色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进一步细化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具有农林素养的生物技术专业特色人才,从而发展各具特色的或本校独有的生物技术专业教育。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作为一所多科性高等农林院校,其开设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确立了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现代生命科学基本知识、掌握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和核心技能、了解生物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专业人才。因此,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竭力塑造独具特色的富有生态性和应用性的创业型专业人才。目前该专业已发展成为浙江省重点专业。

二、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调研部分高等农林院校,笔者发现,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在多数高等农林院校并非是主流专业,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模糊。通常情况下,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考研和就业。但是,多数高等农林院校并没有针对2种毕业去向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引导,所开设的课程都是统一的。只有少数高等农林院校为毕业去向不同的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有区别的人才培养方案,即针对本科毕业后准备考研深造的学生,设立了考研强化班,并强化了理论性强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针对本科毕业后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注重引导其更多地掌握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等方向的实用专业知识,从而使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为了适应不同科类高校和不同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定位,生物技术专业教育应结合各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从满足学生毕业去向的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分类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所谓分类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首先根据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学习意图,将其分为工作就业、考研深造、实践创业及其他4类;然后根据这4类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优势,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可以为学生未来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服务。第一,针对毕业后意向工作就业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高等农林院校应充分发挥“产、学、研”教学模式的优势[2],大力鼓励学生到企业部门、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实习;同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尝试,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联动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此外,以细化的就业需求为导向,为该类学生开设普通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等方向的模块化课程。第二,针对毕业后意向考研深造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高等农林院校应大胆借鉴某些高校的成功经验,尽可能为该类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辅导,以培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型人才。例如,可开设相应的辅导班,强化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第三,针对毕业后意向实践创业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高等农林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要求,将学生的学习实践直接引进实验室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或者引导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开展实践,以切实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生物技术专业,其他学科专业也总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学习或工作的内容与所学的本科专业并不相关。针对毕业后从事非本专业学习或工作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高等农林院校应从该类学生的需求出发,适时适当地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支持,以便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基础性强的新兴的综合性生物学科,是现代生物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产物。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主要涉及发酵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6个方面,这些课程从教学的角度又可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部分。

(一)理论课程的现状与改革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课程主要有“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育种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等,以及相应的生物类实验课程。从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看,对教师来说,在生物技术本科专业4年的教学时间里完成上述课程的教学,显然是任务繁重、困难重重的;同样,对学生来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受并吸收理解如此多的课程知识也是不切实际的。为此,目前各高校普遍采取的解决办法是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选择性地开设其中的部分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同时,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行。此外,现代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决定了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知识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更新,理论知识在不断地得到充实完善,这使生物技术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在设置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时,一定要紧跟生物技术的发展步伐,积极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理论知识最新、课程内容均衡、教学时间安排合理、专业匹配一致。同时,课程设置还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例如,如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创新研究型人才,那么应侧重于设置理论技术类课程;如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实践型人才,那么应侧重于设置工程实践类课程。以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为例,其主要通过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的设置开展理论教学。其中,专业基础课安排在本科阶段的第1、2学期,专业必修课安排在本科阶段的第3~6学期,专业选修课则伴随专业必修课穿插安排在相应的各学期。笔者通过对2003~2014级的116名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和在校生开展的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问卷调查发现,“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等专业课程受欢迎程度普遍较高。学生普遍反映这些课程的系统性强、应用性强,能够学有所用。而“生物信息学”“遗传学”等专业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则较低。

(二)实践课程的现状与改革

郑世英在《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充分阐述了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3]。同时,有学者指出,在就业市场竞争愈益激烈的今天,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社会生存的重要资本[4]。由此可见,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注重提升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强调加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当前,各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仍然只是覆盖课程实验、生产实践、学科竞赛和自主实习等几个方面。可见,通过实践课程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科技素养培养的做法在高等农林院校尚未得到全面的推广。笔者通过深入了解也发现,多数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过于形式化,再加上部分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低,所以看似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所产生的实际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为了有效地调动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学生参与课程实践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增强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和实际需求的适应性,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建设应强调多元化、自主化和时代化。首先,在课程实验方面,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要打破原有的以综合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格局,针对每门专业课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其次,在生产实践方面,高等农林院校要积极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地方行政部门等组织机构合作,为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学生争取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时间,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到农林生产一线去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再次,在学科竞赛方面,高等农林院校除了要提供一定的设备和经费予以支持之外,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将学科竞赛成绩纳入学生学业考核体系,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参加学科竞赛对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参加学科竞赛的过程中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学会合作、敢于大胆创新。最后,在自主实习方面,考虑多数高校在本科阶段的第4学年已基本不安排课程教学,所以建议高等农林院校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自主实习安排在此阶段进行;同时,建议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实习岗位和工作内容等,而学校和实习单位只需做好监督验收工作。这样,可以使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准毕业生亲身感受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氛围,提前做好就业准备,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从校园学习环境过渡到社会工作环境。

四、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

(一)现状与问题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或基础教育,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院校广泛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受体,其主要特点就是“满堂灌”,所以培养的人才“平而不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5]。同样,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也不例外,通常是教师一人讲得热火朝天,而学生“各有所为”,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笔者通过与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各年级学生座谈发现,学生对课程教学主要有以下一些看法:①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②课程内容不够吸引人;③教学方式存在部分不足;④教室等硬件条件有欠缺;⑤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学生反映的问题,笔者认为,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要想改变现状、解决问题,首先,要改变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推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反转式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其次,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最大化地利用学校的软硬件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及网络资源的优势。例如,笔者在“细胞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实施了课堂讨论法。首先,笔者以细胞工程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基础材料,向学生传授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中穿插部分视频展示,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课时的注意力。其次,在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后,笔者通过布置自主性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细胞工程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和论述,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后,在学生完成相关资料的搜集和课程论文的撰写后,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某些共通性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以使学生彼此交流各自学到的知识。课堂讨论法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之后的课程教学评价中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五、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考核方式

(一)现状与问题

有了好的课程教学模式,还必须辅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评价和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所以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完善。目前,各高校的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考核成绩中占据的比例过大,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最终的卷面考试成绩[6]。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考高分,而不是为了真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导致部分学生应付完考试便不再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所以知识遗忘率较高。可见,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的缺陷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悖于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应改变单一的课程考核方式,采取多种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既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准确与否,更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并基于这两个方面做出综合评价[7]。

(二)改革措施

笔者认为,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应对现行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首先,要适当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考核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其次,要细化平时成绩的构成,将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各方面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并且明确评分标准。例如,如果以百分制计算课程考核成绩,那么可以规定平时成绩占6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40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2部分:①平时表现占40分,主要对出勤率、课堂活动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平时综合表现等进行考评;②实验或课程论文完成情况占20分。将实验或课程论文成绩纳入课程考核成绩,通过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查找文献、筛选资料以及写作表达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此外,课程的期末考试也要打破传统的笔试答题形式,应尝试采用计算机考试系统[8]或网络在线答题等灵活高效的随机测试形式。这不仅能够较为客观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可以降低教师的评阅难度和工作强度。

六、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现状与问题

所谓教学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过程及其质量和效益做出客观的判断与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总结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形式和激励师生的重要手段[9]。目前,各高校的教学评价大多采取师生互评的做法。通常,师生双方通过网上教育系统或纸质问卷进行评价与反馈。部分高等院校考虑到学生数量多而采取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做法。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通过师生互评进行教学评价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①参与评价的学生往往抱有应付的心态,而且学生评教难以保证客观公正,考评“全优”的现象较为普遍;②教师对学生评教的结果存在不重视的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馈,个别教师甚至完全忽视教学评价环节。

(二)改革措施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生物技术专业教育的良好发展。由于生物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一定的独立性,所以各高等农林院校应建立符合生物技术专业教育自身特点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明确教学评价对象的主体应包括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其次,采取师生互评、师生自评、阶段总结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其中,师生互评旨在提高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度,师生自评旨在提高教师、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度,阶段总结旨在提高师生对生物技术专业教育的认知度。为此,浙江农林大学组建了由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学负责人和生物技术专业资深专业教师组成的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由其负责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招生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考评方式、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实施,以及加强对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总之,我国生物技术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各高等农林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积极主动借鉴国内外优秀高等院校的成功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紧随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关注生物技术发展创新的动态,在国家、政府、企业、高校、师生之间搭建起一座生物技术的桥梁,以促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专业教育向着国际化、高效化、优势化的方向迈进。

作者:王正加 唐永超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

参考文献

[1]王俊丽,聂国兴.高等教育生物技术专业的办学现状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5):99-102.

[2]符晓棠,尚文学.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造就工作上适用人才———试论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2):17-19.

[3]郑世英.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才培育,2009(8):66-67.

[4]张鹏,于兰,刘助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5]杨维霞.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15055-15056.

[6]龙明秀,许岳飞,何学青,等.农业院校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牧草栽培学”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1):42-44.

[7]郭庆梅.高等医药院校应重视“中药与生物技术”的教育[J].药学教育,2000,16(1):7-9.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等有机化学;研究型教学;农林院校;教学改革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教育如何发展影响着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随着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的实施和推进,研究生培养迎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当前,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已成为高校学科发展的大趋势,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首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近年来研究型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水平大学积极倡导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征是以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注重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致力于打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2]。农林院校的硕士专业如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和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等专业特色明显,涉及学科较多包括林学、化学和化学工程等,是以树木等生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结构组成、理化性质和加工利用方法,因此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符合这些专业发展的形势要求。高等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材料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3,4],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也将高等有机化学作为相关硕士专业的学位课程,为硕士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立足于农林院校专业特色的同时,深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进行高等有机化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1.1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与专业特色联系不足

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多[5],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纳知识,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得到锻炼。此外,作为基础理论课程,高等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涵盖信息量大,教师讲授时偏重基本理论和原理。然而,农林院校修读这门课程的研究生专业背景不同于传统化学类专业,学生难以将高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与自身研究课题联系起来,单纯理论知识的学习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教学方法单调

受教学理念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有限的学时,长期以来,高等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单向模式虽然加大了知识量的输出,但重点内容的讲授深度不够,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明显不足,无法培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1.3缺少过程性考核措施

以往高等有机化学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考试进行的,平时成绩主要由出勤、作业成绩组成,占比偏少,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考核措施,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平时学习的投入不够,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方法应付最终考试,而没有真正的掌握高等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以致用。

2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2.1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的教育理念与新时代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非常契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将知识与研究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6]。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变,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创新地组织教学内容。受到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启发,笔者以反应、机理和机构三大模块为主线对高等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构。由于本校修读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的研究生非传统化学专业,教学时笔者注意把握内容的深度,选择与学生专业背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化学键、分子结构、反应中间体、反应历程等进行重点讲述,为学生研究相关课题提供思考的方法和依据。而对于立体化学、周环反应等与学生专业研究相关性较少的内容,主要采取概括性讲授方法,使学生认知基本概念,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和与教师讨论进一步深入学习。此外,笔者在讲授基础知识时适时引入与学生研究课题相关的内容,与研究生专业的生物质特色联系起来。如在讲授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内容时,以常用的生物质———纤维素的结构为例。研究表明,纤维素是由D-吡喃式葡萄糖基通过β-(1→4)-D-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链,六元环葡萄糖单元保持稳定的椅式构象,通过分子间氢键组装形成超分子结构。将纤维素特殊结构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与高等有机化学中的构象、分子间作用力等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意识到高等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对自身研究课题的指导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应用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前沿课题的创新能力。

2.2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达成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笔者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首先在系统介绍本课程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将有机合成化学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融入课堂,有机合成可以为人们提供医药、染料、农药等各种各样的化学品,例如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染料甲基橙的合成、农药呋喃丹的合成,这些产品的合成路线中涉及酯化、重氮化、亲核取代等众多基本反应类型。高等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提升对这些基本反应类型的机理、影响因素等的认识,从而为产品合成路线的设计与实现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运用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关键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及时反馈,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邀请校内外理工科的专家给研究生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知识共享和学科融合,引导学生跟踪学科发展动态和研究热点,为学生的科研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充分利用QQ等现代信息软件,建立高等有机化学的第二课堂,将知识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后。在课前,笔者通过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群提前公布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觉利用学习资源,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此外,笔者在QQ课程群中不定时上传高等有机化学相关的书籍、文献、网站等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研究课题的需要进行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根据研究型教学的开展模式,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的考核评定采用多元化的综合考评方式,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摆脱传统考核期末考试比重过大、形式单一等弊端,进一步创新评价方法。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计算得出,通过加大平时成绩的占比,不定期课程相关任务,有效引导学生关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完成知识的积累。平时成绩的评价依据是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综合讨论、作业以及课程论文和ppt汇报的总体表现情况。课堂提问和作业能够考察学生对平时课堂中讲授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实例分析与小组讨论能够考察学生通过内化知识分析解决综合性、开放性问题的能力。此外,为了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在学期初通过课程群提前公布课程论文的撰写要求及选题范围,要求学生对自身研究方向可能用到的高等有机化学知识及其相关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期末根据自己撰写的课程论文制作ppt进行汇报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期末考试的试题设计除了考核基础知识以外,增加综合性、开放性试题的占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察。

3结语

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又与化工、生物、材料等学科互相交叉渗透,是这些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为了紧跟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对高等有机化学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结合本校选修该门课程的研究生专业特点,笔者对高等有机化学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笔者还将继续对高等有机化学课程进行改革与探索,以利于培养综合素质良好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8

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教育的龙头,是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业开发、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跨越,对我国社会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一、高等农业教育现状

(一)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从1999年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至今,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逐步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专科教育为补充的比较协调发展的格局。据统计,截至2005年4月,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794所,其中涉农(林)高校252所,独立设置的农林本科院校38所。[1]2005年我国农科招生111052人,比1999年增加96.7%,其士研究生2253人,硕士研究生11611人,本科生45674人,专科生51514人;年在校生344168人,比1999年增加97.9%,年毕业生75569人,比1999年增加119.1%。[2]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高等农林院校共获得8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分别获得2篇,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分别获得1篇。至此,有12所农林院校共获得优秀博士论文39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获得9篇,名列全国高校22位,南京农业大学获得6篇,名列全国高校29位,四川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别获得4篇,名列全国高校37位。

(二)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农业高校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内涵建设,国家重点学科数有了较大增长。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排名情况来看,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农林院校有20所,其中,中国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1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总计24个,名列全国高校16位;南京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0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总计13个,名列全国高校25位;华中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覆盖2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总计8个,名列全国高校52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总计7个,名列全国高校81位。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9所农林院校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位于全国高校百名之列。

(三)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高等农业教育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日益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全国共有2所农林高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之列,4所农林高校设有研究生院,8所农林高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列。2006年度,有高等农林院校参与的15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8所农林院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及化学污染物检测关键技术与试剂盒产业化”、“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微生物农药发酵新技术新工艺及重要产品规模应用”、“柑橘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等14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二、高等农业教育存在问题

(一)教育投资经费不足

我国农业高校绝大多数都是公立高校,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国家投入。据统计,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为8418.84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16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7%,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2.82%,比上年增加了0.03个百分点。[4]而纵观世界各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高收入国家平均为5.5%,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6%,世界平均水平为5.2%。[5]在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有限的投入中,只有19%左右用于高等教育,[6]而在高等教育的投入中,国家对农业高校和其他类高校的投入是不均衡的,农业高校明显处于弱势地位。2006年教育部直属的4所农业高校教育经费拨款之和为111707.42万元(表3),还不足某重点理工科大学一个学校的教育经费拨款,4所农业院校生均教育经费为某重点理工科大学学生均教育经费的30%。而为数众多的地方农业院校,由于是地方政府拨款,大多数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所能得到的拨款经费更是捉襟见肘。

(二)传统农科专业人数比例较小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GDP持续增长,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高校办学规模也随之扩大,尤其是1999年以来,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普遍实行大规模扩招,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农业教育同样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扩张期。但不容忽视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高等农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业高校的发展。据统计,2003-2004年,在农科院校的招生计划中,传统农科专业的招生数占23%-38%,[7]2005年全国农科招生人数仅占总招生人数的2.1%,在校生人数占总在校生的2.1%,毕业生数占总毕业生的2.3%。[8]纯农科学生规模,无论是在农科院校的在校生规模中,还是在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和毕业生规模中,其比例都较小。

(三)优质生源不足,毕业生就业不畅

近年来由于高校持续扩招,农业院校的生源质量有所好转,但上线第一志愿率仍然偏低,许多农业院校不得不一再降低录取分数线,农业高校在争夺一流生源中仍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某重点农业大学2007年第一批本科投档线公布时,文理科均只高出重点线5分,实际理科最低分考生以压线录取;据2004-2006年农科专业录取数据显示,第一志愿报考该校农科专业的人数仅占当年招生数的1/3,高分考生不愿填涉农专业且不服从调剂,进入该校涉农专业就读的考生,大多是通过调剂;2006年该校涉农专业未报到人数占该校未报到总人数的64%。[9]另外,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大量精简人员,接收大学毕业生的难度加大;许多乡镇基层单位由于编制、效益等原因,难以吸纳农科毕业生,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已处于“网破、断线、人散”的境地,导致中高级人才“回流”农村的渠道不畅;再加上农业高校学科建设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农科专业面较窄,适应性较差,导致了农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较突出。#p#分页标题#e#

(四)科技成果转化与利用率较低

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人才只有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渠道,农村已成为人才“低谷”。目前,我国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2.6%,全国每万亩土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仅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至四十。[10]受农业科技人员短缺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条件的限制,相当一部分的农业科技成果没有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高校平均每年向社会提供7000多项科研成果,但是大约70%左右的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推广不了,仍有很多成果被束之高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多一点,比发达国家大约低5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有2/3的农业科技成果没有得到转化和推广,导致大量科技成果浪费失效。[11]1997年我国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2%,2004年为48%,即使在农业科技比较发达的江苏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左右,土地产出率达到1842元/亩,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12]

三、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对策

(一)加大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投资

教育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农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影响着高等农业教育赶超世界农业科学先进水平的步伐。由于对农业及农业教育的认识不足,直接影响着政府部门对农业教育的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教育的发展。据日本的有关统计,向农业教育、研究每增加投资1元,可获得4.4元的农业收入;世界银行的报告也认为,农业教育、研究比其他投资生产的利润高1-2倍;[13]美国州立大学与赠地学院联合会的调查表明,赠地学院的经济效益是政府投资的4倍。[14]因此,多渠道地筹集农业教育经费,解决学校困难,把经费投放到农业教育、科研事业上来是当前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财政拨款是我国教育经费的主渠道,各级政府应努力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认真落实《教育法》,推动制定《教育投资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正常情况下教育投资在国家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同时农业高校也要改革单纯依靠财政拨款的观念,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路子。要大力发展校办产业,改变学校单一的办学方式,面向社会联合办学,以合法的手段向社会筹集办学经费,同时在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中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反哺学校,以缓解农业高校的经费紧张状况。

(二)统筹高等农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高等农业教育要面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结构上,要优化类型、层次和布局结构。国家要重点建设好几所部属农业院校,省(市、自治区)要重点支持一批地方农业院校;加大研究生教育比重,增加社会需求较大专业的招生量,增加农业高新技术型或复合型的研究生专业布点,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规模,积极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在确保普通学历教育基础上,发展函授、自考、继续教育、干部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满足农村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协调好高等农业教育地域的平衡性,对西部地区的一些农业高校实行帮扶政策,增加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布点。[15]在规模上,高等农业教育要坚持立足农业,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拓宽办学路子,实现跨越式发展,满足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农业人才需要。在质量上,明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质量观,清除办学思想“轻农”,办学模式“离农”,教育结构“脱农”的弊端,让农业教育真正姓“农”。在效益上,农业高校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深化内部改革,理顺校内关系,提高办学效益。

(三)确保学生生源,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

国家要切实采取措施对一部分国家紧缺、现代农业发展所急需专业的学生进行免费教育,如同师范生免费教育一样,或者加大农科生学费减免力度,增加农科学生生源。同时只有真正提高农业工作人员的待遇,涉农专业的招生才能根本好转,农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才能有效缓解。对于农业院校毕业生来说,其中一个重要的流向就是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农村工作,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构建强大的农村就业岗位“磁吸流”,构筑良好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农业、农村的发展,为农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对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政策倾斜,针对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最关心的问题,如户籍、工资、工作环境、住房、二次流动、子女就学等,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农业高校也要围绕学生的就业进行各项改革,要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增强学生的适应性。还可向回乡高中毕业生、农业技术人员、乡镇干部、专业户、示范户提供各种形式和各种专业内容的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培养招得来、下得去的各类人才。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开展毕业生农村就业指导和服务,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的深厚感情,转变其择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