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污染概念范例6篇

水环境污染概念

水环境污染概念范文1

1水环境容量概念

在20世纪30年代,比利时数学家P.E.Forest提出了环境容量的概念,70年代,日本科学家首先提出了“水环境容量”的概念,此外,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了“最大日负荷总量”(TMDL)和“最大年负荷总量”(TMYL)的概念[2]。我国从7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水环境容量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水环境容量概念和计算方法。狭义的水环境容量概念即为水环境的纳污能力,在2002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规定了水环境容量的概念:水体功能在不受破坏的条件下,水体接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3]。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资源保护补充技术细则》中,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概念作了明确规定:对确定的水功能区,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给定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值、设计水量、排污口位置及排污方式,功能区水体所能容纳的最大污染物量[4]。水环境容量具体可分为3个部分:存储容量、输移容量和自净容量[5]。其中,自净容量一般是水环境容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特征是无害化的转化过程,也是可不断再生的量,因此,是水环境容量中应该着重加以开发利用的一种资源,以保证“广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我国水环境容量研究发展回顾

我国的水环境容量研究始于70年代末期,虽然在水环境容量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到90年代,对水环境容量的研究方法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丰富和完善的水环境容量理论及研究方法。根据实践论的观点,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应用,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和验证,然后再提升为新的理论的。其研究应用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于对水环境容量的认识不同,经过我国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实践,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6]。

2.1起步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

我国在70年代末引入“水环境容量”概念后,研究工作者在一些环境质量评价项目中通过探讨水污染自净规律、建立水质模型、制定水质排放标准,从不同角度应用了水环境容量的概念。

2.2探索研究阶段(“六五”、“七五”期间,1981~1990年)

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水环境容量研究被国家列为科技攻关课题,着重在不同角度研究了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影响因素,采用稳态和准动态模型,简单解析解法,在对沱江有机物、湘江重金属、深圳河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研究三大课题带动下,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大江大河、湖泊、河口及河网化地区,提出了污染物容量、目标、行业总量控制等水环境管理概念,先后在若干重点城市和地区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排污许可证试点工作;并总结大量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实用化、系列化的计算方法,出版了一系列如《水环境容量综合手册》[7]、《水环境容量开发与利用》[8]、《总量控制技术手册》[9]等专著。

2.3初步应用阶段(“八五”期间,1991~1995年)

“八五”期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并将已有的实用化、系列化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全国一些重点城市和地区城市综合整治规划、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以及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编制,促进了水环境容量应用研究的发展,标志着政府参与到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工作中来。

2.4全面应用阶段(“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1996年至今)

“九五”期间,我国了《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修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被列为“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为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九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正式被列为环境保护考核目标;NH3-N也在“十五”期间被列入总量控制目标。为进一步保护现状水质,国家先后组织编写“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的“九五”、“十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在2003年完成了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工作,在此基础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决定开展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10];“十一五”期间,全国水环境管理开始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的转变,并在2006年首次制定了《水域水环境容量计算规程》。至此,我国水环境容量理论及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我国科学管理水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3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容量研究现状

我国水环境容量研究多为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决定开展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而进行的流域水环境容量研究,而城市河流段水环境容量研究进行较少。城市河流段是河流主要接纳污水河段,这一区段水环境容量研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规划和发展。

3.1城市河流区段水环境容量计算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前期多采用简单的水质模型,近年来采用二维水质模型计算。柳林安等对拉萨河拉萨市河段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得出现有污染源排放情况下,拉萨河拉萨城区段还存在较大的水环境容量[11]。胡锋平等利用二维水质模型测算赣江南昌段水环境容量,并确定了主要污染源[12]。李宏明等按一维水质模型,计算出淮河蚌埠段景观娱乐用水区的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削减量[13]。叶桂忠等对漓江桂林市区段不同计算条件下影响水环境容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14]。赵红梅等对松花江佳木斯段水环境容量采用二维水质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提出了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初步方案[15]。

3.2不同水质模型下水环境容量计算比较

对于大型河流城市段,水面宽阔,流速较慢,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和二维水质模型得到的水环境容量结果差异较大。马欢等分别应用河流一维及二维对流扩散水质模型,计算了松花江哈尔滨江段COD及NH3-N的理想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一维计算比二维计算水环境容量结果大了很多[16]。廖文根等对三峡水库建成后重庆主城区等3个重要区域168.8和175.0m库区水位线下,采用一维和二维模型计算水环境容量做比较,发现一维计算结果在水库建成后水环境容量变大,二维计算结果变小,且一维计算结果在168.8和175.0m库区水位线下分别是二维计算结果的8.6和12.6倍[17]。

3.3水环境容量计算不确定分析

在水环境容量计算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参数,比如降解系数、扩散系数、流速等。李如忠等在考虑参量取值可信度的基础上,运用未确知数学中有关盲数理论对不确定性信息下河流纳污能力计算问题进行了探讨[18]。朱小娟等运用未确知数学理论,对未确知信息下的水库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由水库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公式,依据未确知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未确知数学的期望公式,求得水库水环境容量的期望值[19]。毛晓文从纳污能力计算中动态因子的不确定性研究出发,得出水环境管理要求的不确定性,设计水量、综合降解系数、水质计算浓度取值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水体纳污能力量化结果可靠性的主要因素[20]。

3.4水环境容量计算条件分析

马巍等研究了在不同主导风场和常年主导风向下,风速变化对太湖各主要湖湾纳污能力的影响[21]。王英伟等运用灵敏度与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松花江哈尔滨段二维水质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22]。

4城市河流水环境容量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展望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之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中国21世纪议程》[23]的主要内容。鉴于我国当前水资源所面临的严重形势,可利用水资源短缺,水环境容量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然而,现阶段水环境容量理论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例如松花江哈尔滨段每年存在150多天的冰封期,冰封期内,由于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消减作用减弱,影响机理复杂,水体中污染物的运移消减规律研究尚不明确。因此,研究冰封期河流污染物削减作用机理,对解决冰封期城市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由于经济条件、技术力量、资料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进行的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般是采用较为简单的模型进行纳污能力的评价。然而,湖库计算零维化,大型河流一维化会导致水环境容量夸大,同样,如果选用较复杂的水质模型,不仅使计算复杂,而且可能导致水环境容量浪费。在计算水环境容量时,选取适当的水质模型,对得到合理的水环境容量至关重要,规范化我国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3)由于水文系统的不确定性,水环境容量计算中同样存在许多未确定参数,现阶段的水环境容量未确定性研究仍然不够成熟,而且如何动态评估水环境容量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借助可变模糊数学理论、盲数理论等,将不确定信息进一步量化,使水环境容量计算中非确定性参数量化方法进一步系统化。

(4)在大多数水环境容量计算中,多采用COD和NH3-N作为评价因子,但对于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有必要在宽阔城市河流区段增加TN和TP作为评价因子。

(5)城市河流水质模拟需要参数较多,许多模型参数难以正确应用。水环境容量模型参数的率定大多基于经验公式计算,和现状条件脱离,比如COD降解系数,不同河流不同地区取值肯定不同,如何在研究河段应用正确的参数是保证获得合理的水环境容量的关键。因此,总结我国污染物排放现状时,对模型参数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对参数进行率定,有助于水环境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水环境污染概念范文2

现实挑战的严峻、紧迫与国际法应对的薄弱和不足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亟待国际社会在跨界环境损害国际法的理论铺垫和规则型构上加快步伐。清晰的概念界定是准确的理论分析和实务应对的前提和基础。由于跨界环境损害涉及国际国内等不同区位层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范畴以及损害方与受害方政府、民众等不同利益主体诉求,国际法学界当前在跨界环境损害的概念界定问题上还存在模糊和分歧,成为跨界环境损害理论探索方面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

二、“跨界”的概念辨析

“跨界”这一概念最开始的含义是两国边界附近的区域,跨度不超过20到30公里。訛譺这种将“边界地区”与“跨界”两个概念相混淆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因为一些跨界污染或损坏,可以来自很远的地方,例如随着大气流动,可以带来数百乃至上千公里外的污染。訛譻因此,1979年签订的《长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约》将“跨界大气污染”定义为“其物质来源全部或部分处于一国管辖范围内的区域,而对另一国管辖范围内的区域发生有害作用的大气污染……”訛譼。1982年国际法协会通过的《适用于跨界污染的国际法规则》也规定:“跨界污染指污染的全部或部分的物质来源是在一国领土内,而对另一国的领土产生有害的后果。”訛譽它们都强调领土或管辖的概念訛譾,而不仅仅局限于边界地区。新的疑问是,如果某区域不是一国领土或管辖的范围,但由在该区域进行的活动却处于该国控制之下,例如大陆架、专属经济区或国际法所不承认的干涉、占领和非法吞并的地区,一旦该区域发生了损害他国环境的污染事件,是否应该包括在跨界污染的范围?在纳米比亚案中,国际法院认为:“实质的控制(physicalcontrol),而非的或合法的控制,构成对于影响他国的国际责任的根据。”訛譿鉴于此,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于1996年以一读通过的《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条款草案》将“跨界损害”定义为:“在起源国之外的一国领土或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其他区域所引起的损害,不论有关国家是否拥有共同边界”。訛讀正如在联合国大会对本条款的有关评注中所指出的:“委员会不能预测所有未来可能发生的跨界损害,但是,它想明确一点,委员会的意图是划出一条界线,以清晰区分本条款所包括活动的国家和受到不利影响的国家。其分界线就是领土界线、管辖界线和控制界线。因此,‘跨界损害’一语中的‘跨界’一词应结合第1条中所用的‘在其领土内或管辖内或在其控制下的地区内’一语来理解。”訛讁这个定义充分弥补了《长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约》和国际法协会《适用于跨界污染的国际法规则》等文件中所下定义的不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国际法委员会随后于2001年通过的《关于预防危险活动的跨界损害的草案》和2004年通过的《关于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的原则草案》对此进行重申,进一步坚持了这个定义。

三、“环境损害”的概念辨析

“环境损害”的概念虽然简单而明确,但因为与“污染”的概念关系密切而需特别界定。环境问题出现的早期,环境损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污染,因此,应对环境损害的策略和措施也是以污染为主,对“污染”概念的界定也最为成熟。早在1974年OECD通过的一项关于跨界污染原则的建议中,就对污染进行了明确界定:“人类直接或间接将物质或能量引入环境而造成有害的后果,这些后果包括可能危害人类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减损环境的优美、妨碍环境的其他正当用途。”輮訛輥该定义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为后面有关污染的诸多国际文件所继承,如1976年《保护地中海海洋环境的巴塞罗那公约》第2条、1979年《长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约》第1条以及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条等。但是,OECD的上述“污染”定义存在严重不足,往往会忽略和过滤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大环境不利影响行为,例如,对跨界河流进行引流或修建大坝,由于这种活动没有对环境“引入”任何物质或能量,即使这样给邻国环境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也排斥在传统的应对污染的国际法规则之外。随着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强度日益增大,这种非“引入”性的环境不利影响的活动的发生日益增多,OECD的“污染”定义以及相应的国际法规则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环境法专家组在其报告中扩大了概念的适用范围,不再提“污染”,而代之以“环境损害”。它将“环境损害”定义为:“人类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污染物质、电离辐射、噪声、爆炸、振动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工厂、动物、疾病、洪水、泥石流或其他相似手段,对人身健康、生物资源、生态系统、物质财产、自然美观或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其他合法用途造成的任何损害。”輯訛輥这个定义修正了传统“污染“定义存在的缺陷,将引入性及非引入性等一切可能造成环境不利影响后果的活动都纳入其中,比较全面和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环境规则的要求。当然,有的国际法文件走得更远。如1991年《关于跨界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环境影响”。其第1条把“环境影响”定义为“人类活动为对环境造成的任何重大的不利后果,即对健康和安全、动植物、土壤、大气、水、气候、风景和古迹及其他建筑的影响,或者这些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改变这些因素而对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条件产生的影响也包括在内”。輰訛輥但是,笔者认为,“环境影响”的范围过于宽泛,且不易量化,这无疑会严重制约相应的国际实践,“环境损害”应是最为适宜的概念。

四、“跨界环境损害”的概念界定

通过前面对“跨界”和“环境损害”两个概念的辨析,现在能够对“跨界环境损害”的概念作一个清晰的界定了。笔者认为,“跨界环境损害”是指在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地区内发生的环境污染或破坏,对另一国管辖或控制的地区所造成的重大不利后果,包括对人身、财产以及自然环境本身在内的任何损害。基于此定义,“跨界环境损害”包括以下构成要素輱訛輥。一是损害必须是有形的物质影响。有的学者认为,跨界环境损害,除了对环境本身的损害及其相关费用外,还包括环境不利影响活动所造成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损害后果,但国际法的发展历程表明,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在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刚开始着手“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专题的编撰工作时,一个主要的争议点就是是否应该将该专题所处理的跨界损害仅限于物理上的环境损害,还是应该包括经济、社会等在内全方位的跨界损害。輲訛輥委员会最终达成一致,将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排除在外,因为后者在性质上与物理上的环境损害不同,需要不同法律规则予以处理。輳訛輥二是损害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损害的发生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但国际法上一般都对海啸、地震等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跨界损害规定了例外条款,即以所谓的“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輴訛輥。因此,跨界环境损害的发生必须与法律意义上的人的行为相关。当然,在发生上述自然灾害有造成跨界损害之虞时,灾害发生国有尽通知、预防等“谨慎注意”的义务,如果违反了此等义务,仍需承担相应的责任輵訛輥。三是损害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輶訛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国交往的密切,在这样一个地球村里,各国的资源开发和生产生活活动都是相互高度联系和影响的,跨界环境损害无可避免会频繁发生,因此,没有必要,也无可能对所有的跨界环境损害问题都进行法律规制和责任追究。輷訛輥现行国际法对跨界环境损害的规制,一般性的做法是规定相应的“准入门槛“———“严重损害标准”。例如,国际法协会在1966年制定的《赫尔辛基国际水法规则》的注释中明确表示,所谓损害,其程度应当是严重的,当然,“并非任何损害都是严重的,一般来说,当损害实际上妨碍了或阻止了对水的合理利用,该损害就是严重的。”輮訛輦这一立场在该协会水资源委员会起草的《跨界污染国际法规则草案》中再次得到重申。此外,如1988年通过的《管制南极矿产资源活动公约》、1991年通过的《关于评估跨界环境影响的公约》和1990年通过的《关于跨界内陆水域意外污染的行为准则》等一些公约中也使用了“重大”、“严重”或“显著”等用语。当然,关于“重大”一词的含义,并非没有模糊性,但一般可以这样理解,“重大”的程度应超过“察觉”,但不必达到“严重”或“显著”的程度。輯訛輦四是损害必须是跨界的。这里的“跨界”的概念隐含了两个国家,指从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地区到另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地区,所以一国之内的跨越不同地区边界的情形不属于国际法上“跨界”的范围。有时候,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地区内发生的环境污染或破坏可能对两个以上其他国家管辖或控制的地区造成的损害,此时,情况的处理涉及量的变化因而更为复杂,但性质依然未变,还是属于“跨界环境损害”輰訛輦。当然,对不在任何国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全球公域的损害也排除国际法上“跨界环境损害”的范围之外,需要国际法另行处理。

五、结语

水环境污染概念范文3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修复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强度日益加大,有毒、有害废气物质不断的输入环境,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个重大问题,对于大气污染和地表水污染之力的研究已十分广泛,许多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对于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之力来说,由于其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以及难治理和修复周期长等区别与大气和地表水体污染的特点,其修复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日益活跃的领域,同时也是世界性难题。虽然人们已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实用技术,但这些修复方法往往会破坏场地结构、造成二次污染,对于污染面积巨大且污染程度较轻的土壤甚至难以应用。为此,近年来,人们在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甚至生物修复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原理、产业化途径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应用的探索,试图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一、生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础

生物修复是对污染环境实施修复、之力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是生态修复的基础。

目前被广泛认同的生物修复定义,是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这是狭义的定义。

除了微生物修复外,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乃至酶学修复等方式的出现,赋予了生物修复更广泛的内涵,即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蚯蚓等动物以及水生藻类、陆生植物,甚至酶及分泌物等的代谢活性降解、减轻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改变重金属的活性或在环境中结合态,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或物理特性二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速率。

目前使用最广、最有效的生物修复技术仍是微生物修复。

二、物理与化学修复—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

从修复原理来看,物理修复与化学修复是指充分利用光、温、水、土、气、热等环境要素,根据污染物的理性性质,通过机械分离、蒸发、点解、磁化、冰冻、加热、凝固、氧化—还原、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等物理怪和化学反应,使环境中污染物被清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通常,为了节省环境治理的成本,物理修复或化学修复往作为生物修复的前处理阶段,近年来根式作为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无论是环境要素或生态因子,还是工程措施,对于修复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素。若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环境条件和生态因子在有利于生物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或转化,将极大地提高生物修复或植物修复的效率,这一点对于生态修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物理与化学修复措施与生物修复的结合,是生态修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其利用的是否直接关系到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成败。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措施更好地与生物修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

三、植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植物修复这一概念大约是1980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利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

目前,植物修复这一技术已经涵盖了污染环境治理的各个方面,如城市树木、草坪乃至花卉植物对大气或室内空气的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通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利用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污染土壤及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去除及有机污染物的讲解等。

在污染环境治理中,从形式上来看,似乎主要是植物在起作用,但实际上植物修复过程中,往往是植物、根系分泌物、根际圈微生物、根际圈土壤物理和化学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部分人为调控)等在共同起作用。因而,总的来说,植物修复几乎包括了生态修复的所有机制,是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利用植物对重金属如Ni、Zn、Cd、Hg、Cu、Se,放射性核素如Cs、Sr、Ur,多环芳径,石油,化学农药,有机氯溶剂如TCE,废弃炸药如TNT等的修复研究均有报道。

水环境污染概念范文4

关键词:环境问题;土壤污染;检测手段

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

植物生长在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也是地球生命积极活动的前提条件。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土壤是分解物质的重要场所,是物质循环的重要部分。从环境污染角度分析,土壤不但是污染场所,也是减缓污染的场所,因此对于土壤污染积极治理具有战略性意义。

一、土壤污染概念及危害

(一)土壤污染概念。土壤不仅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支撑能力,还将水、肥、气等肥力要素提供给植物促使其生长发育。近些年来,由于人口增长速度惊人,工作发展迅猛,土壤表面不断被堆放与倾倒固体废物,有害废水迅速渗透到土壤中,汽车废气、大气有害气体和飘尘利用雨水在土壤中降落。逐渐提高的农业化学水平,在环境中散落了大量的化学肥料与农药,造成土壤越来越多的受到非点源污染,在水土流失与风蚀的共同作用下,迅速扩大了污染面积。因此,只要是对污染正常功能进行了妨碍,减少了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利用粮食、蔬菜等对人体健康间接造成影响的物质都可以称为土壤污染物质。

当土壤中存在较多的有害物质,已经超越了土壤自净能力,造成土壤发生了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抑制了微生物活动,在土壤中有害物质及其分解产物不断累积,利用一定的方式被人体间接吸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即是土壤污染。

(二)土壤污染危害。1土壤受到病原体污染之后能够传播多种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的病原体通过人与带菌者的粪便以及洗涤他们衣物用品的污水对土壤造成污染。经过雨水的渗透,病原体又会进入地下水中,进一步产生暴发流行这些疾病的水型。2土壤受到有机废气物污染之后,出现了大量繁殖传染病的媒介蚊蝇与鼠类。有机废气物对土壤造成污染之后,具有很大的危险性。3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土壤之后,间接对人们造成影响,具体是利用农作物、地面水或者地下水对人体造成影响。在磷酸钙生产工厂附近,土壤迅速增加了砷与氟的含量。在土壤任意堆放的有毒废渣,经过雨水冲刷都会对水源造成污染,引起人、畜中毒。4土壤被放射性物质进行污染以后,利用发射性衰变形成射线。这些射线对人体组织进行穿透,导致机体出现组织细胞死亡。这些射线不但致使机体形成外照射损伤,还利用呼吸或者饮食进入人体,形成内照射损伤,使人头晕、乏力、增加或减少白细胞等。

二、土壤污染的特点

(一)隐蔽性与潜伏性。在土壤中污染物长时间积累的过程便是土壤污染,其后果主要是通过人体或者动物长时间摄入土壤污染生产的植物之后的健康情况体现出来。因此,土壤污染凸显出了隐蔽性与潜伏性,人们没有办法轻易感觉到。日本的痛痛病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60年代在神通川流域出现这一疾病,直到70年代才找到原因,是当地居民食用了铬废水所污染的土壤生产的硌米,这一过程大概20年。

(二)不可逆性与长期性。当土壤环境中出现污染物之后,其会自行发生迁移与转化,同时还会结合土壤形成物质产生相关的吸附、置换作用,这一过程大部分不可逆,最终污染物在土壤中产生难溶化合物。很多有机化学污染物的降解时间很长,因此,一旦污染了土壤,恢复工作十分困难。例如在沈阳发生的灌溉区污染,通过大概十年的努力,利用了很多方法,才实现了部分生产力的恢复。

(三)难治理性。假如大气与水体受到了污染,将污染源切断之后利用稀释与自净化也会造成污染问题持续逆转,难降解污染物在污染土壤中不断积累将很难利用稀释与自净化有效消除。一旦出现土壤污染,只是借助切断污染源的手段极难进行恢复,有时还需要采用换土、淋洗土壤才能对问题积极解决,其他治理技术收效很慢。因此,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通常需要极高成本,治理时间很长。

三、土壤污染检测手段

(一)气相色谱法。气象色谱法是一种采用冲洗法的色谱分离技术,还可以称为气象层析法,它对于分离化工成品十分适合,工作主要原理是在色谱中气相和固定液之间不同的成分拥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成分被气化之后会在整个色谱柱中运行,经过气化处理的组分会被反复多次进行分配,由于各个组分溶解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科学分析它们在色谱柱中的不同运行速度。所以该技术可以对各种农药残留物进行采集与扫描,在检测农残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典型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高效液相色谱创新分离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检测环境中逐渐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监测方法,具体是对大气、水体、土壤污染进行分析,可以对有害种类进行监测,包含了残留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等。

(三)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技术优势综合了原子吸收与原子发射光谱的特点,是一种优秀的痕量分析技术。其优点是构造简单的仪器、较高的灵敏性、检出限低、对气相干扰很少以及可以快速分析多元素等,当前广泛应用在环境检测中。

(四)其他方法。在对土地生态系统积极处理的过程中,不同环境中的氧化还原也会影响各种污染物的存在情况、转化原理,进一步对处理效率带来直接影响、对氧化还原环境积极了解并且科学调控,能够有效提高去除污染物尤其是N及有机物的效率。热重分析法是通过热天平控制程序温度,对物质质量和温度关系有效测量的一种热分析技术,优点是操作简单、准确度高、迅速灵敏以及仅需微量样品等。研究环境关系到改善生态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意义。TG-MS联用技术利用在线监测化学转换,可以积极对形成污染性气体的原理进行分析,进一步为它们避免与可控转化提供宝贵经验。

结语

目前国内外已经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环境中土壤污染情况和检测手段,为我国环境检测提供重要参考,从检测开始,认真做好保护环境工作。

参考文献

[1]房豪杰.我国环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J].上海电气技术,2010,(2).

水环境污染概念范文5

关键词:绿色化学;电力电子;化学工业

化学行业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国家的发展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它也是把双刃剑,化学行业的发展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与舒适空间,但是也给我们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通常在污染都很难被看见,只有当它破坏我们周围的环境,开始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时,我们才会发现,污染地问题原来如此严重。因此,为了避免产生污染,人类必须要懂得如何发展“绿色化学”,在保证污染问题的条件下发展国家经济。

1.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

何为绿色化学,通常来讲主要是运用化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消除对人体健康,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所以,我们也可以叫它也可以叫做环境友好化学或洁净化学。事实上,绿色化学早已不是一门全新的科学绿色化学课,它不但有占有着举足轻重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同时化学工业带来的负面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到最小,以此来显现对化学人的能动性。绿色化学结合了化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用,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它也是迄今为止化学科学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产物,这对化学来说是一个新阶段。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应该要有能力去发展全新的、对环境更和谐的化学工业,以防止化学污染环境;同时也要让年轻的一代了解什么是绿色化学,同时也要接受绿色化学,我们一起为绿色化学作出应有的贡献[1]。

2.将“绿色化学”的概念引入高中课程教学

我国的化学课程教育最早是从初三开始教学的,但是初三的化学教学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是让初中学生对化学学科做一个基本的概念了解,当然,这也是为高中的化学教育进行铺垫。所以说高中的化学才是我国化学课程教育的开始,高中生在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引入“绿色化学”的概念很容易被高中生所汲取所吸收的,如果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举一反三的说明,并且用以往化学物质带来的环境污染作为教材,是能高中学生更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也会让高中生加深对“绿色化学”的概念更加明确、更加容易被接受,让高中学生在思考环境的问题的时候首先就能想到要保护环境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贯彻落实在高中生的脑海中。

3.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3.1酸雨对牧渔业产生的破坏

不管是怎样的课程教学,我们都应该贴近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育教学。特别是“化学”这门这种到处都是方式,符号的课程,假如不运用实际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教学,高中学生对化学的了解基本就是抽象的,没有办法在生活中运用到在化学课堂上学习到化学的知识,因此,这样的教学就没有丝毫的意义了。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课堂上教师们应该多举例子,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化学污染对环境、对生活的严重性[2]。比如我国近些年来频繁降落的酸雨问题,酸雨是如何产生的呢,就是由于化学工业的污染导致的。酸雨的产生对于我国的牧渔业来说是及其重大自然灾害,其带来较大的破坏不言而喻。酸雨不仅影响种子萌发、还会导致叶植物出现看得见得伤害、同时生物量减少、生长也会受到抑制,一般来说酸雨能够使叶绿素减少、胞膜透性增、光合作用下降,而且酸雨能够让叶绿素减少、叶植物的细胞膜透性增加、它的光合作用下降、而且落花落果的现象增加,从而最终导致农作物减产。而酸雨对渔业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由于在酸性水体中,鱼类的繁殖能力会逐渐衰退甚至说丧失,而酸雨酸化水体与金属离子浓度增加在酸性水中同样会导致鱼类的性腺发生变异,所以繁殖能力大大衰退,也是由于在酸性水中鱼类的性腺发生了变异,精卵的产生减少了,从而导致仔稚鱼大量死亡于对鱼卵孵化的重要破坏,直接影响了鱼类群体的数量。从鱼类死亡、繁殖能力衰退水产减少等问题也让高中生学生认识到化学污染带来的问题严重性。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酸雨的分子结构于其形成的基本原因,通过相互探讨,共同思索,一起寻求一个完美的“绿色化学”的解决方法。

3.2在化学实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在通常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高中生们经常有很多的化学实验要做,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东西常常会被高中生们所忽略,其实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经意间就已经制造了化学污染。打个比方,在制取乙烯的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化学的副反应物SO2,强烈的气味会引发学生咳嗽等问题,进而直接影响了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3]。

3.3应当选取无污染的实验材料

通常在刚了解化学这门课程时我们就应当做的一个实验“自燃”,这个实验其实也是具有污染性的,它实验材料是白磷和二硫化碳,两者都具有毒性,在燃烧时所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也会直接对自然环境进行污染,而为了解决这个实验带来的污染问题,通常最为直接了当的办法就是更改实验的材料,比如说采用无毒的镁粉和石英粉末,可以先制取Mg2Si,然后将其投入水中,Mg2Si水解产生SiH4,与空气接触即可自燃,从而进行无毒的自然实验。

4.结束语

化学行业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国家的发展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它也是把双刃剑。虽然它能给人来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的地方,但却也给也给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而为了减少化学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应当积极发展“绿色化学”教育,致力将“绿色化学”这一概念传达到每一代的高中学生思想中,以这样的方式让大家爱护环境。

作者:周文扬 单位: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谢秦欢.新能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232-232.

水环境污染概念范文6

关键词:环境项目; 绩效审计评价; PSR概念模型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223

引言

随着雾霾、镉大米、流域性水污染等事件的在全国的侵袭,雾霾、PM2.5、镉大米、APEC蓝、水十条等有关环保词汇成为热词,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和广大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愿景成为新时期一个重要矛盾。与之对应的是我国环保投入的不断加大,2012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同志在某国际会议上宣布,“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累积投入要超过5万亿人民币。2015年第十六届中国环博会论坛上有专家指出,近年我国每年的环保投入约为1万亿元,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上升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1]。根据系列讲话精神,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中国环境问题整治,不仅需要环保资金大力投入,更需要把这些资金管好用好。作为国家财政经济运行的“经济卫士”、“免疫系统”,政府审计必须对有关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对资金使用效益和环境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有关资源环境类审计也渐成审计的一个热点。但由于环保项目专业性强,有关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是审计中的一个难点。

本文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入手,探讨了环境绩效审计的内涵,对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的讨论,引入PSR概念模型构建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模型,并以湖南省湘江流域重金属防治审计为依托,进行实例研究。

1 环境绩效审计的综述研究

根据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和亚洲组织定义,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履行其职责过程中使用资源的经济、效率和效果(3E)方面的审计。对于环境绩效,是指进行生态环境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所取得的有形收益与无形收益[2]。有关环境绩效审计,虽然国内发展较晚,但发展较快,许多学者对环境绩效审计的概念、审计对象以及审计方法开展了广泛研究[3,4,5]。

结合政府审计的实践,考虑到政府审计的实践特点,本文讨论的环境绩效审计是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以特定的环境项目为审计内容,以资金使用、管理单位为对被审计单位,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和环境项目的财务收支以及项目建设活动,评价其效益和效果,并发表意见的行为。环境绩效审计内容的研究是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前提,本文认为环境绩效审计内容的确定要从环境绩效审计的目的出发,对整个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环境绩效审计起作用的环节,进而确定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在新时期的环境绩效审计,必须紧跟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需要,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环境绩效审计的方法也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常规审计方法,必须借鉴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系统分析学等学科的理论,把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法和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经济计量法和决策分析法、对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法和趋势预测法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方法与常规审计方法结合起来。

2 P-S-R概念模型下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随着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实践的深入,以及环境科学中对系统体系评价方法的长足进步,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方法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促使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从经验判断到指标分析、从定性的判定到模型定量化的综合性评价进行演变。本文引用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提出的环境指标PSR概念模型,结合环境绩效审计实践,构建环境绩效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体系的数理评价分析结果来表征环境绩效审计水平的高低。

2.1 PSR概念模型介绍

PSR(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概念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统计学家 Tony Friend 和 David Rapport最先提出来的,2000 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PSR概念模型应用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研究[6,7]。PSR概念模型分为3类指标,分别是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压力指标描述了人类对环境及自然资源施加的压力,回答了系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的问题;状态指标描述自然界物理或生态状态和因此造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回答了系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的问题;响应指标描述对各种问题做了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回答了人类的反应和行动[8]。

2.2基于PSR概念模型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根据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分层次构建一个树状的4层结构,具体如下:第1层次是目标层(Object),最高级指标,即评价目标,为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数,第2层次是项目层(Item);第3层次是中间层(Factor),也称为准则层,表示采取某种措施实现预定分目标时,横向排出衡量达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即每一个评价准则具体有哪些因素决定;第4层次是指标层(Indicator),是最低一层,表示每一个评价因素由哪些具体指标来表达,是直接反馈环境项目绩效质量指数优劣的根本[9]。

构建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模型有2个关键性因素,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指标方法的选择。考虑到环境项目绩效审计的实际特点,对评价指标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代表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主导因子。完整性原则。选择的指标要相对完整的反映环境项目的绩效水平,既能反映系统局部的、当前的和单项特征,又能反映系统全面的、长远的和综合的特征。动态性与相对稳定性原则,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指标体系的指标必须在相对长的时间内具有引导和存在意义。可比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公正,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准确性和评估方法的科学性,不仅需要保证同一地区的历史进程能够进行纵向比较,而且还要保证不同地区的评价结果能够进行横向比较。

2.3 构建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上述要求,本文以某流域重金属防治审计项目为例,构建该流域重金属防治项目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如表1:

表1 湘江流域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项目层 中间层 指标层

某流域重金属防治项目 压力 湘江流域重金属

污染源情况 污染企业数量

污染源监管情况

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

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

危险废物存留量

状态 环保监管能力 环保服务机构数量

污染口设置情况

污染物削减目标落实情况

环保执法机构执法情况

监测机构及监测指标

重金属污染源监测现状及监测能力 流域断面水质

饮用水质

地下水质

空气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

响应 某流域环保资金使用情况 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排污费征收使用情况

某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控效益情况 污染防治项目实施

环保设施建设

产业结构调整

建立了基于PSR概念模型构建的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后,在对环境项目绩效进行评价时,可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多边形综合指标法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出该项目的评价结果[9,10]。构建基于PSR概念模型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更为突出价值表现在,该评价体系既可将不同项目当期的指标计算值代入评价体系模型计算环境绩效评价值,又可将相同项目不同期间的指标计算值分别代入评价体系模型算出评价值,分别对这些值进行排序,这样既可以对当期不同环境项目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又可以对一个项目的历史情况进行比较,从而为项目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内容提供一个直观、系统的结果。

3 总结与展望

我国环保建设的加大,环保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也在稳定提高,保障环保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是我国未来审计事业的一个重点。基于这样的实践需要,深入研究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审计理论与实务十分重要。本文探讨研究的基于P-S-R 概念框架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为其他建设项目、生态环境项目,以及土地评估、水资源利用等项目审计评价过程中所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网.环保部: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每年将达2万亿[J]. 福建纸业信息,2015(12):4.

[2]李山梅,陈佳稳. 基于 PSR 概念框架下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研究[J]. 资源与产业, 13(2):143-147.

[3]孟志华.对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研究现状的评述[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双月刊), 2011(1):70-73.

[4]吴立群,王恩山.环境绩效审计有关问题初探 [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5(5): 47- 50.

[5]陈正兴. 环境审计[M]. 北京: 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6]Allen H.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on environmental policy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Washington D C: USA: World Resource Institute, 1995.

[7]Tong C. Review on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research[J].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0, 13(4): 53.

[8]陈佳稳.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研究[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9]陈亮,王如松,王志理.2003年中国省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8): 1794-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