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的特征范例6篇

物质文化的特征

物质文化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西南地区;非物质:k4h遗产;特征;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075-4

中国西南地区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把握这些区域性特征不仅是深入认识和挖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与功能的必要途径,也是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文试从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特征分析人手,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整体性保护策略。

一、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历史发展以及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等原因,中国西南地区已经形成7-个区域特征鲜明的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中孕育生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必然呈现出区域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特点鲜明,形态丰富多样

西南地区世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创造出了灿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成为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90在2006年至2010年先后三批次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涉及了西南地区包括汉、藏、羌、彝、苗、瑶、壮、侗、土家、佤、傣、白、怒、水、阿昌、拉祜、哈尼、傈僳、基诺、纳西、景颇、独龙、德昂、布朗、普米、布依、仡佬、毛南等三十多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涵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整体性文化特征的载体,往往是我们识别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如藏族史诗《格萨尔》、彝族火把节、侗族大歌、纳西古乐、白族绕三灵、傣族孔雀舞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深深烙上了鲜明的民族特点,成为了该民族的标志性文化。

西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民族特点鲜明突出,表现形态也异彩纷呈、蔚为壮观,涵盖了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戏剧、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当然,这些还仅仅是西南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宝库中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待去发现、研究和保护。

(二)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在西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历史价值尤为突出,有相当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远古时期开始流传至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着每个民族社会生活和文化的传统与变迁,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西南地区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生活风貌、道德习俗和信仰禁忌等。也正因为历史的悠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研究价值。

例如苗族古歌、彝族的《梅葛》、纳西族的《创世纪》、德昂族的《达古达楞格莱标》,哈尼族的《哈尼哈吧》,佤族的《司岗里》、阿昌族的《遮帕麻和遮咪麻》等不胜枚举的口头文学作品,不仅历史十分悠久而且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到民族的大迁徙、古代社会的制度和日常生活等,堪称这些民族“史诗般”的百科全书,是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社会制度、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的重要资料,具有史学、民族学、哲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方面价值。

这些史诗、神话、传说、戏曲、歌舞、仪式、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对一个民族往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平衡人际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跨区域性分布,内部差异性强

从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分布来看,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同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性分布(有的甚至是跨国性的,如傣族泼水节等),或者为多个民族所共享。例如彝族火把节,它是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同时,它也是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共同节日。又如傣族泼水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民族也过这一节日。此外,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二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区域分布呈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区域性特点,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内部差异。例如苗族芦笙舞,它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跨区域分布特征十分明显。由于地域的差异性,芦笙舞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如芦笙舞一锦鸡舞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境内;芦笙舞一鼓龙鼓虎一长衫龙是贵州苗岭山麓小花苗聚居区贵定县新埔乡谷撒村所独有的一种苗族芦笙舞蹈;芦笙舞一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它流传在贵州省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之一。

这两个特征一方面源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族源大多具有多元性,必然会继承多元化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是西南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在世代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小聚居、大杂居”的分布格局,他们互为邻里、和谐相处,既相互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文化因子,同时也保留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特征。

(四)生态变迁加速,传统体系失衡

“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特性,任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发生变异和创新,永远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之中。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工程的实施,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原本处于一种相对匀速发展变迁中的民族文化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造成了变迁的加速,导致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失衡,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形势十分严峻。这是西南地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位数十年投身基诺族文化调查和研究的学者这样写道:“鉴于中青年已不穿或压根儿不再有传统民族服装,民族传统服饰有可能在10年左右消失;民族口碑文史及其风俗传承机制,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民族传统歌舞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且是民族特征之一的语言,有可能在30年内消失。”基诺族文化的现状及面临的危机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意义。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各方面的原因,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的其他省区,少数民族面临一方面要求经济快速发展实现脱贫致富,一方面又是传统优秀文化不断受到冲击

的矛盾。西南地区有着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些民族主要文化形式和历史记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这些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同时,这也将对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以及社会的和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策略

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特征十分鲜明,在原生态性、兼容性、多元性和内部差异性等方面都具有典型的意义。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树立整体性、活态性及可持续性的保护观念,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利益兼顾的保护策略。笔者认为,应该尤其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立法,因地制宜,建构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法律保护屏障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将于2011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

《非遗法》的酝酿、制订及最终颁布实施都离不开西南地区试点与实践。早在1998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就是在对云南、四川、贵州、重庆、广西等地的民间艺术之乡、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后,向文化部提出了研究起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建议的。西南地区也是全国较早进行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之一。2000年5月,云南省率先制定《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地方法规,它的出台给国家立法和兄弟省区提供了借鉴和思考。2001年6月,云南省又出台并开始实施《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巴文化保护条例》。此后,四川、贵州和重庆都先后出台了本省(市)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顺利展开:如《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02),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2005),《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08),《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2008),《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0)等。

这些地方性法规的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非遗法》的出台与实施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诉求的体现,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根据前文对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特征的分析得知,西南地区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跨区域性分布、内部差异性强等特点,这也就决定了立法保护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表现形态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此外,还要结合已有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著作权法》、《文物保护法》等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保护机制,这样才能保证立法保护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二)统一规划,加强合作,制定科学、有效的区域文化保护战略

西南地区各民族在长期融合交流中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一体”特点,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存在民族共同性,又有着地域的差异性;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行政区划的分割,相同的文化遗产分属不同的省区。这就决定了在西南各省区制定保护策略既要有总体思路、统一规划,将各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西南文化圈这一整体来思考,同时又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差异性来区别对待。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中,政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要组织出台具体法律法规和政策方案,还要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保护,在组织、协调、引导、扶持、规范与管理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的整体性区域特征,各省区政府就不能各自为阵,更不能抢占、争夺共有的文化资源,应该秉持大局观念,加强跨区域的交流与合作,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完整性。各省区政府应该联合起来对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总体统筹规划,在此基础之上各区域也要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这样,既能充分发挥西南地区区域整体优势,促使文化资源的整合,又能注重民族特色性和地域差异性,保持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关注科研,整合学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纵深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概念的提出正在被证明是一种推陈出新,并正在形成一个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的新领域。在这几年里,围绕这个概念和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体系的建构实践,相应学术机构的建立、共同议题的形成、多学科学人的讨论和争议所达成的谅解和共识,大致形成了具有一定整合性的研究领域。

物质文化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文物征集 征集方向 存在问题 建议

文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展示、教育、研究等多项业务工作的基础,它是博物馆获得文物藏品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文物征集工作尤显重要。

一、充分认识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随之越来越大。博物馆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搭建传播文化的桥梁,而博物馆沟通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文物展品来实现的。征集更多具有展示、收藏价值的文物是博物馆重要的业务工作之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从博物馆功能方面看,文物征集工作是其与生俱来的基础工作。2015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明确了博物馆的概念和藏品来源方式。指出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博物馆可以通过购买、接受捐赠、依法交换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方式取得藏品,不得取得来源不明或者来源不合法的藏品。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收藏是博物馆赖以存在的基础,文物征集是博物馆增加藏品的重要方式。

(二)从博物馆展览方面看,文物征集工作是其展览水平高低的有力支撑。进入新世纪,每年都有新的博物馆成立,还有更多的博物馆对原有陈旧陈列展览进行改造。这些层次不群的展览都需要丰富精美的文物进行支撑,对一些新成立的博物馆而言,文物征集是其藏品来源的唯一手段,文物越充分、越精美,展览的档次越高、吸引力越强。

(三)从博物馆研究方面看,文物征集工作是其发展的新驱动力。博物馆研究工作是博物馆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基础,而文物研究是博物馆研究中的重中之重。文物征集工作为博物馆带来新的资源,为博物馆研究带来新的研究材料。因此,文物征集工作客观上有利于博物馆研究工作发展,同时也促进博物馆其他业务工作的发展。

(四)从博物馆发展方面看,文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为了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社会贡献率,全国范围内实行博物馆评级制度,出台了《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设置了每一个级别博物馆的藏品数量门槛,如一级博物馆藏品总量达到20000件(套)或三级以上珍贵文物2000件(套)以上。因此,很多基层博物馆、专业类博物馆都以评定一级博物馆为目标,大力加强文物征集工作。

二、博物馆征集文物的方向

时下,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典型,不断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吸引观众进馆参观的则是一流的展览与服务。好的展览需要大量的文物支撑。因此,文物征集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博物馆可从自身性质、收藏体系、展览需要、发展目标等方面考虑,征其所需。

(一)特色文物。随着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数量增加,很多博物馆发展趋向雷同,追求特色化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努力方向。“特色化(characterize)指个人或组织追求或保持区别于其他个人或组织的独特性质的过程或状态。博物馆特色化是指博物馆在场馆建筑、运营管理、职能履行等方面追求或保持自身特色的过程或状态。”[1]特色文物则是博物馆特色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什么是特色文物,笔者认为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地域特色。这种文物历史上只有本地区生产或使用,其他地方几乎没有。第二,与展览主题息息相关。此类文物与生俱来具有故事性,有助于展览主题更好的陈述,让观众印象深刻。第三,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当时的历史、科技水平等信息。如何使博物馆藏品始终保持特色,仅仅靠旧藏是远远不够的,持续征集有特色的文物则是博物馆特色化的最新动力。例如笔者所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负责陈列、收藏、研究与林则徐销烟和鸦片战争有关的文物史料,保护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及有关文物,利用这些文物资料向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我馆近年来大力征集特色文物,如明清海防铁炮、19世纪英国军事题材文物、林则徐书法作品、鸦片烟具以及与鸦片战争相关文物,其中明清海防铁炮已有180余门。这些被收藏的文物符合我馆性质,初步形成特色藏品体系。

(二)展览文物。文物征集工作的成果往往是通过展览体现的。尤其是对一些新建的博物馆来说,文物征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获得陈列展览展品的唯一碓础R虼耍文物征集工作是紧紧围绕着展览工作进行的。如笔者所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属于遗址性、纪念类博物馆,库房藏品数量不多,举办陈列展览,就只能靠文物征集。2005年以来,我馆大力开展文物征集工作,从国内外征集了3000多件(套)文物藏品,为我馆的《虎门销烟》、《虎门故事》和《鸦片战争》等展览奠定了坚实的实物基础。

(三)精美文物。精美文物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欣赏性和审美性,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水平,不拘泥于具体地区,受到广大观众青睐。此类文物比较适合器物定位型展览,适合综合性博物馆收藏。在博物馆文物征集过程中,征集人员有机会碰到一些精美文物,且较低于市场价格,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经过征集程序,博物馆便可收藏,用于陈列展览。

三、文物征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文物征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社会参与性很强的工作,经过征集人员的不懈努力,征集到大量的文物精品,举办了丰富的展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是广大文物征集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征集文物结构不合理。“博物馆的藏品,不仅是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古代珍品,而且还包括了各种见证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界演变的各种原始物件,从古至今、范围宽广、门类众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数量浩瀚。”[2]在博物馆征集工作中,往往存在征集内容雷同、厚古薄今和对民俗、民族文物以及近现代文物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致使征集结果极其不合理。不是说征集品和博物馆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关系的远与近的问题,可以征集一些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文物藏品,更优质的文物。建议:(1)对博物馆进行合理定位,确定文物征集目标。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定位是实现其科学发展的依据。强化博物馆基本职能,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在文物征集、管理和保护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上的作用。每个博物馆都应结合自身发展,确定文物征集目标,从数量上、质量上加以规定,为博物馆传承文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对陈列展览深化研究,确定文物征集范围。任何展览都是以传播和教育为目的的。通过展览,透过文物展品,让观众理解一些现象、学习一些知识、陶冶一下情操等。而观众所有的这些感受都来源于展览文物的内涵。因此,在制作展览时,就要对陈列大纲进行深化,确定征集文物的范围和方向,这样文物征集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具体征集过程中,纪念类、专题类博物馆主要征集与其纪念的人和事件相关的文物,优点是范围广,缺点是文物少,而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则重点是考虑地方区域发展历史,地域相对集中,文物种类多。

(二)征集文物大多缺乏文物信息。博物馆通过展览的文物展品来讲故事,告诉观众文物背后的人与事,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信息定位型展览是指以信息为本位,以传播特定的信息与知识为主要目的的陈列体系。在该展览中展品价值的标准往往取决于它与主题的相关性及其表达的典型性。”[3]目前大多数展览都属于信息定位型展览范畴,文物信息很重要,因此,在文物征集过程中要注重对文物背后相关的原始信息的搜集。然而,在现实的征集过程中,从很多博物馆征集的文物来看,绝大部分文物是没有原始资料的,只有征集人员根据文物现状描述的文物信息资料。建议:(1)文物征集人员要熟悉所征文物与展览主题的关系。文物征集不是市场买菜,展览策划人员列出什么文物,就能征集到什么文物,相反文物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需要征集人员熟悉展览大纲,广撒网,遇到一些文物,能够快速理解文物与大纲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样才能够快速的征集到优质的文物。(2)在征集过程中,注重对文物信息的搜集。任何一件文物都有其来龙去脉,它的流传经过、传闻逸事等,这些信息都是研究藏品十分必要的档案资料。同时,做好科学的原始记录工作也是藏品保管的基础工作之一。征集人员在做文物信息记录的时候,应当现场记录,实事求是,不能主观编造,对于当事人的讲话要仔细甄别,反复考证,记录字迹要工整,重要的藏品要附上照片。(3)提升文物征集人员的业务水平。文物征集是一项对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要求征集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文物知识、与人沟通协调能力,还要具有处事决断、长远发展眼光等综合素质,此外文物征集涉及到金钱,因此要求征集人员还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做到清正廉洁、一心向馆。

(三)征集程序相对复杂。国有博物馆一般都属于国家文化事业单位,征集程序往往走程序化,每一个地市级以上的博物馆都有自己的一套文物征集管理办法。程序化的最大优点是规范化,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过度的程序化就会出现一些征集限制因素,比如繁杂耗时,走完程序往往会丧失很多获取精美文物的机会;灵活度不高,往往会与很多相关的文物失之交臂。因为一件好的藏品存在竞争机制,收藏单位与私人收藏之间、不同收藏单位之间都存在收藏竞争。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征集程序相当重要。建议:(1)简化程序宏观控制,具体操作权下放。博物馆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该在“抓”与“放”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制定一个大框架、大方向,具体操作权利下放博物馆,从而达到文物征集程序的灵活“共赢”局面。比如东莞市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合理,东莞市文广新局制定《东莞市市属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大致规定了文物征集程序及相关事宜,具体事务由各个博物馆具体实施,博物馆操作起来也切实可行。每个博物馆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征集方向,制定每个馆的征集管理规定。如鸦片战争博物馆文物征集则由馆文物征集委员会决定,具体业务由文物征集小组实施。(2)监管机构年度审查。博物馆所在地区的财政部门每年可聘请第三方对文物征集情况进行审查,包括对征集文物的现场查看、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说明,对文物征集人员进行访谈,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要求整改等多方面。如笔者所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东莞市财政局每年都会检查文物征集工作。(3)强化文物鉴定程序。随着科技发展,现代高仿做旧手段层出不穷,因此文物鉴定是文物征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入博物馆的文物走完文物鉴定程序,确定是文物的,基本就是博物馆馆藏文物了。一般省级馆内有自己的专家可以把关,而地市级、县市级博物馆的文物鉴定工作必须依靠博物馆所在省份的省文物鉴定站专家进行鉴定,专家对文物的真伪、价格进行评估,博物馆根据专家意见进行征集。

(四)文物捐积极性不高。文物捐赠是博物馆征集文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周叔|、潘达于、郑振铎、顾公雄、张伯驹、孙瀛洲等收藏大家捐赠了自己的毕生收藏,故宫博物院特在景仁宫为捐赠者立榜以记。”[4]近年来,社会上虽有一部分名人后裔、私人藏家捐赠文物,回馈社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物的经济价值也得到人们的重视,大家捐赠文物的积极性不高。建议:(1)博物馆要与捐赠者保持联系。博物馆应与捐赠者时常保持联系,文物工作者要与民间收藏者“交朋友”,培养市民的博物馆意识,发展更多的“博物馆之友”,由此形成文物捐赠的滚动效应。(2)博物馆要对捐赠者给予一定奖励。对于捐赠者一定要讲诚信,兑现征集时的承诺,给予捐赠者一定的奖励,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视条件而定。

(五)文物征集工作持续性不够。除一些大馆外,很多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都是短时间段的,可能是为了一个展览征集、为了一定文物数量规模征集,等达到一个小目标后停止了文物征集工作,没有从博物馆长远发展考虑,没有认识到文物征集工作的重要性。建议:用发展的眼光看博物馆,有条件的博物馆成立专职文物征集机构,配备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将文物征集工作纳入博物馆日常工作,这样才能形成文物征集长效机制。

总之,文物征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藏品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文物征集工作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还要面临很多问题,值得广大文物工作者密切关注,这将有助于以后征集工作的规范开展。

参考文献

[1]蓝韶昱.博物馆学术研究特色化管见[J].东南文化,2015(2):114.

[2]蔡琴.人们与遗产的新关系――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阐述[J].中国博物馆,2014(3):12.

物质文化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虚拟美学;地域文化保护;App设计;

1虚拟美学审美特征的内涵及时代趋势

人类经过不断造物发展到现代文明世界,造物区别于自然界形成第二自然,在自然的基础上区别于第一自然而带有人的特征。设计可以看成是造物活动的事先规划,任何物在可用之前的制造方法和规划过程都可以理解为设计。

现代设计进入21世纪的后现代设计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非物质设计。其中虚拟产品设计是非物质设计中的重要一个领域。非物质设计建立在物质设计基础上,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基于电脑和网络技术的设计。虚拟设计作为非物质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有它自身的审美特点-虚拟审美(Aesthetics of Virtuality)。传统美学是虚拟美学的基础,而虚拟美学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创新、数字媒介和艺术化的美学。接下来我们以地域文化虚拟化保护为例,分析虚拟美学审美特征。

(一)技术性特征

虚拟设计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使设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甚至不受现实生活中的制度,规范甚至道德和法律等等的约束,虚拟现实技术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虚拟世界),重新理解艺术,这是一种数字化时代的美学特征。从虚拟产品的创作形式来看,虚拟美学对技术方面依赖性很高,是依赖于技术的美学。在虚拟的创作中,技术是作为虚拟创作和审美的基础,但又和艺术密不可分,虚拟技术在虚拟创作中的应用,又以传统审美为基础,进而使人们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制作方式重新理解,在虚拟的世界里,技术、艺术、审美与人同时存在于同一空间当中密布可分。虚拟场景中的立体可视化呈现且可比拟现实操作的交互体验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二)创新性特征

创新性是虚拟现实与传统艺术创作所共有的特点。虚拟现实作品的特点是受众在体验虚拟作品有限的视觉元素中可激发再创造,而虚拟现实创新的本质是虚拟中认知与再创造。所谓虚拟创作,就是虚拟当下或者即将到达的未来还没有发生的状况,这就给创作主体提供超前创作且呈现的机会。虚拟技术可以虚拟出想象的概念性认识,它能促进认知的发展与进步。陕西AR数字博物馆就是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加强用户对历史文物认知的最好案例。

(三)体验性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是现实化的虚拟,通过数字化技术充分让体验者融入虚拟环境达到审美交流,丰富感官刺激。虚拟体验首先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开始,结合多样的技术手段和硬件设备实现多感官。以中国首个在虚拟场景当中展现文化遗产的虚拟故宫为例,首先将故宫以数字化形式还原,从建筑,文物到清朝生活习惯,再到游戏体验清代的人文,甚至可以与当时的人们通过系统提供的相机进行拍照留念,"设身处地"地体验了解历史朝代。

2 地域文化保护APP设计及虚拟美学结构的可行性

地域文化特征的保护通过Adobe系列的二维软件和3DsMax,Rhinoceros等等三维软件制作。使用数字化软件虚拟化地域文化的诸多特征,首先就需要理解这些流传下来的民族瑰宝本身的人文价值和精神价值,设计师通过对地域文化特征的学习,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通过再制作和再设计,使地域文化符号以三维虚拟形式展现数字化呈现的技术美。3D虚拟引擎可实现地域文化的虚拟交互,地域文化特征在虚拟场景中的交互是达到虚拟审美交流的必要手段。虚拟交互包括用户与设计师和产品的交互以及设计师与用户的交互。

交互技术在地域文化保护APP上的应用使用户对地域文化特征有更全面的了解,无论是从感官刺激还是认识层级上都能让用户在虚拟体验中感受虚拟世界之美。

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使虚拟产品的美有了独特韵味。地域文化保护APP的设计以地域文化保护为重点,虚拟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依托,交互为手段,用户体验为中心,以_到虚拟的视觉美,交互的体验美,虚拟技术的创造美以及地域文化保护的形式美。

3 基于虚拟美学审美特征的地域文化保护APP的架构

地域文化保护APP设计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结合虚拟审美,以虚拟可交互的形式保护地域文化。其中包括APP的icon设计,loading界面设计,APP主界面设计,地域文化特征的虚拟交互设计。

地域文化保护APP的总体设计主要遵循用户在体验APP过程中了解地域文化符号的多种创新应用形式。在手机界面中点击此款APP的icon后,系统自动弹出界面'是否开启摄像头',点击确定后将进入APP的loading界面,loading界面白色背景上有红色APP icon和黑色地域文化保护字样,接着自动跳转到一个以第一视角出现在不同场景中的体验,场景中各种文化符号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不同场合,有观看印染花布在国际时装设计展上的T台秀,游览世界工艺博览会的景德镇陶瓷器,以皮影戏为主题的好莱坞电影,紧接着跳转到APP的主界面。

主界面的设计默认显示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符号,整个屏幕分六块以方块化形式呈现六种地域文化符号,上下滑动选择,界面最上方包括地区选择和地域文化特征选择,以及查找,这是进入APP后的首界面设计。选择一种地域文化特征后,移动设备将自动打开前置摄像头且激活语音输入,移动设备的画面将进入与文化符号相匹配的环境中,如点击司母戊鼎后,画面跳转到博物馆,讲解员正为用户讲解司母戊鼎的朝代,特点,纹路,出土年月等等。对文化符号有了基本的了解后,退出场景界面,回到具体的文化符号界面中。文化特征呈现在虚拟空间中,系统提醒是否打开后置摄像头,摄像头打开后结合摄像头的现实场景可多角度放大缩小文化特征在现实空间中大小和位置。每一个具体文化符号APP能够结合其自身特征来提取元素,文化元素提取后根据个人不同需求进行再设计。地域文化保护APP的最终目的是将地域文化保护体现于生活当中,虚拟交互形式是APP用户体验的基础和创新形式,利用虚拟交互的多感官刺激让用户对地域文化有更全面的认知,在乐趣体验中激发更多地域文化特征的保护形式。

4 总结

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立体显示,环境建模,实时绘制等等技术的日趋成熟,虚拟技术将有有望大范围实现由构想向现实的转变,地域文化保护结合虚拟技术的多元感知,便捷交互等等特点为地域文化保护这一领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创新保护地域文化是接下来需要做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1-36.

[2] 陈定方,罗亚波.虚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6-25.

[3] 赖守亮.虚拟美学中审美客体的演化:单向度到多向度[J].设计艺术研究,2016(2):1-5.

物质文化的特征范文4

Abstract: The lead-zinc deposits of Fule factory is on of the main typical deposit of district in northeastern of Yunnan. Based on the previous data,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trong representative HZT in northeastern of Yunnan and lead-zinc deposits geology of Fule factory with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riefly reviews the lead-zinc deposits research problems in this area.

关键词: HZT型;富乐厂铅锌矿床;MVT;滇东北矿集区

Key words: HZT type;lead-zinc deposits of Fule factory;MVT;district in northeastern of Yunnan

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309-02

0 引言

滇东北铅锌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产地之一,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小江断裂、垭都―紫云断裂和师宗―弥勒断裂所组成的三角内,其中分布220余个矿床(点),富乐厂铅锌矿床是区内典型的大型矿床之一。滇东北地区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与构造条件密切相关[1,2,3,8],这使得成矿构造成为研究焦点之一。韩润生等(2012)认为川滇黔接壤区铅锌矿床直接受构造的严格控制,建立了会泽型铅锌矿床“构造-流体贯入成矿模型”。柳贺昌[2-3]、司荣军[4-6]、郭欣[7]等虽然对该矿床特征、流体特征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但是,截止目前,对该矿床的成因联系等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在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对滇东北区内代表性强的HZT和富乐厂铅锌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并将它们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进行了比较,并简要评述了该区铅锌矿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 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

1.1 地质背景

富乐铅锌矿床位于滇东北铅锌矿集区东南部,处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分界北侧。按张文佑等(1984)观点,这一界线为北东向开远-贵阳弥勒-师宗壳断裂[9]。南侧构造呈北东向,北侧富乐厂矿区呈北北东至南北向。

1.2 矿床地质特征

①赋矿地层与岩性:会泽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摆佐组(C1b)中的粗晶白云岩,而富乐厂铅锌矿主要赋矿围岩为下二叠茅口组(P1m)中段中的灰-灰白色粗晶白云岩中。

②矿体特征:会泽铅锌矿埋深变化较大,部分>2km,而富乐厂铅锌矿床埋深较浅(150~200m),两个矿山都是单矿体规模较小,HZT型矿体形态变化较大,而富乐厂延深大于延长。

③矿石特征:会泽铅锌矿浅部为氧化矿,而富乐厂铅锌矿氧化矿含量略少,会泽中部为氧化矿与原生矿共生的混合矿,下部为原生的硫化矿。会泽铅锌矿床矿石品味25%~35%,Zn/(Pb+Zn):0.9,含Ge、Cd、In、Ga等,富乐厂品味5%左右,Zn/(Pb+Zn):0.9,含Cd、In、Ga等,Ge含量较低。富乐厂矿床矿石矿物闪锌矿为主,其次为方铅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白云石和方解石。

④围岩蚀变:蚀变类型相似,热液蚀变发育类型主要有方解石化、(铁)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硅化、有机质化、重晶石化等,并形成了多种蚀变矿物及其组合。

可见,会泽和富乐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大同小异,严格受控于断层+岩性,主要差别是赋矿地层不一样,会泽铅锌矿床的埋深较富乐厂铅锌矿床深。此外会泽铅锌矿床的矿石品位整体较高,伴生元素Ge含量也较高,而富乐厂铅锌矿床中Cd含量较高。

2 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对比

会泽、富乐厂、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特征(Leach[10]等,2005)对比见表1,从表中可见,富乐厂铅锌矿床在成矿背景、矿床分布与矿体分布形式、围岩蚀变,成矿流体特征等方面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有着明显的区别,而在矿石特征、矿物组合、围岩蚀变等方面又具有HZT铅锌矿床的特征。

3 结语

近年来,虽然会泽铅锌矿床研究程度不断深入,但是整个滇东北地区研究程度不高。由于滇东北地区的特殊性,典型的MVT成矿流体机制不能满足对滇东北地区的勘探开发研究的需求,而通过对典型矿床的对比分析和区域的综合对比,建立更符合区域地质事实的流体成矿模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以上工作的展开精确的成矿地质年代学数据是关联成矿地质事件的支撑和关键。

参考文献:

[1]韩润生,胡煜昭,王学琨,HOU Baohong,黄智龙,陈进,王峰,吴鹏,李波,王洪江,董英,雷丽.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矿床模型[J].地质学报,2012,86(2):280-294.

[2]柳贺昌,林文达.浪东北铅锌银矿床规律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184-196.

[3]柳贺昌.滇、川、黔铅锌成矿区的构造控矿[J].云南地质,1995,14(3):173-189.

[4]司荣军等.云南省富乐铅锌多金属矿床闪锌矿中分散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2006,26(1):75-80.

[5]司荣军等.云南富乐分散元素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J].矿物学报,(增刊)2009:248-249.

[6]司荣军等.云南省富乐铅锌矿床闪锌矿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2011,31(3):34-40.

[7]郭欣.滇东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8]洪建磊.滇东北铅锌矿控矿构造特征及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物质文化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景德镇市 特征 探究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510-01

【基金顶目】 本文系“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的研究论文之一。

景德镇市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二十四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沧海桑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保护方式的不当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因此,探究适当且有效的保护方式成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只有适合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保护方式才是我们应当采用的保护方式。

(一)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且形式多样,数量繁多。探究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有利于全面把握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口语遗产。景德镇市有着丰富的口语遗产。浮梁县地方方言极多,可谓村村皆不同。这些方言是研究浮梁县历史变迁的活化石,非常珍贵。景德镇市还保留有大量的民间谚语、歌谣、传说等。这些民间谚语、歌谣、传说等多与吴越文明、陶瓷文化相关,是研究吴越文明对景德镇地区影响力和研究景德镇陶瓷我们的重要资料。

2、传统表演艺术。景德镇市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一些传统表演艺术。

3、民俗活动、礼仪及节庆。景德镇地区的民俗因为历史、地理的原因,具有形式多样、内容繁杂的特点。

4、传统手工业技艺和民间美术。景德镇市是千年瓷都,陶瓷手工技艺享誉世界。

(二)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1、非物质性特征。非物质文化主要通过口语和形体语言来表现,它既然不需要以物质形式为载体来体现和传承,非物质性就是其最重要的属性。景德镇市是以陶瓷文明著称于世的千年古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刻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特征有助于采取适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2、环境性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存在依附于特定的环境,具有历史文化属性和区域性。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基于自然经济状态下农耕文化环境(农村)和发达的手工业经济(城镇)环境下产生的。如在世界上都极具代表性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与景德镇古达的陶瓷手工业和陶瓷商业密切相关。

3、人身依赖性特征。非物质文化既然是通过口语和形体语言来体现,那就不开人这个主体,具有极强的人身依赖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得到有效传承与传承人的个人技能水平和兴趣密切相关。如景德镇陶瓷制作传统手工技艺逐渐消失就与其学习难度高,民众不愿学习有关。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人身依赖性特征,许多独特的工艺技能,如再无人传承,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三)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陶瓷文化特色

景德镇市作为千年瓷都,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陶瓷文化特色。陶瓷文学、陶瓷技艺、陶瓷风俗遗留极其丰富。如景德镇传统珐琅彩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玲珑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雕塑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特殊工艺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制瓷柴窑烧成技艺;景德镇传统制瓷工具制作技艺;景德镇瓷用毛笔制作技艺;景德镇瓷业祭拜习俗;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竟成镇风火仙师祭祀等。

二、适应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保护方式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等特点,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各级政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应当秉持正确的保护理念,勇于探索适合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保护方式。既要全面保护,又要突出重点。以传承式保护方式为核心,并辅以开发式保护方式;以文字和影像为载体的存档方式;以博物馆为载体的存储、展示的方式等保护方式。

1、传承式保护

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陶瓷生产技艺为代表,这些陶瓷生产技艺很难用现代科技加以固化,而是以师传徒方式代代相袭。这种具有极强人身依赖性的传承方式极易因传承人死亡或传承人学艺不精而消亡。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传承式保护。一是对积极授徒的传承人予以奖励;二是提高传承人的待遇,鼓励民众学习技艺。目前,景德镇市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给予少数著名艺人政府特殊津贴。但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政府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措施来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可建立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将与陶瓷文化相关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到保护区内保护。

2、开发式保护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福当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有开发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在开发中保护。开发式保护能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时代生命力,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在开发式保护的实践中,有些地方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活动,如民间文化艺术节、旅游节、民间歌舞比赛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又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景德镇市政府应积极探索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与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在发展旅游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3、存档式保护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时代变迁,失去了生命力,成为化石般的存在,继续传承困难很大。为了不使其消亡,就需要进行存档式保护。所谓存档式保护,就是指通过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将频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固化成资料,然后整理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永久保存。景德镇市许多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频临消亡,急需进行存档式保护。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应当组织人力物力,深入调查、深入挖掘,及时完成对频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档式保护工作。

4、博物馆存储、展示式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民众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博物馆是存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观展示给民众欣赏、利用的最适当的场所。景德镇市市、县(市、区)政府应当尽快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存储、展示场所。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们留给瓷都人的宝贵财富,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景德镇市政府和景德镇人的历史责任。只有寻求到做好的保护方式,才能承担起保护责任。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观念问题,一些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生活环境不协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只能任其自然消失。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不同和价值大小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对还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传承式保护;对有生命力又有开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开发式保护;对已没有了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采取存档式保护,并通过博物馆存储与展示。

参考文献

[1] 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

[2] 陈兴贵:《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种方式》[J].《传承》2009年第16期

物质文化的特征范文6

(1)地貌特征。盐城地处我国江苏省,属于平原地区,全市的海拔不高于5米,废黄河两岸是盐城市地势最高的地方,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到斗龙港以北地区为低洼地带。同时,整个盐城市又通常分为下河平原区、黄淮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2)气候气象。盐城的气候通常分为北亚热带气候和南暖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灌溉南方为北亚热带气候带,灌溉北方为南暖温带气候带。同时由于盐城濒临黄海,也可归类于湿润的季风气候区。盐城气候的主要特点为季风盛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无霜期长。(3)水文及植物特征。盐城市区内河流数量众多,被称为“百河之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上述河流也是盐城主要的生态水脉和生态走廊,同时盐城还有大洋湾湿地。盐城植物种类众多,具有很多充满当地特色的植物。

2盐城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和应用

2.1盐城地域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1)地质地貌对园林风景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风景的结构布局上。在园林风景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地貌特征,不同的地质地貌特征都有对应的设计方法,只有依据当地的地质地貌特征设计的风景园林才会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景设计风格。由于盐城处于平原地带,因此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上述情况,让盐城的地质地貌特色充分体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2)地域气候特点表面上看起来对风景园林设计影响较小,然而在园林风景设计实际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各地之间的地域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独特的气候条造就了当地独特的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气候,从而对当地风景园林风格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盐城的园林之所以面积较大并且连成一片就充分考虑到了盐城濒临黄海的特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抵御台风的袭击。(3)植物和水文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气候造就了该地域不同的植物种类和水文特色。而这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恰恰造就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的可观赏性离不开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成功的风景园林在设计中往往把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运用的淋漓尽致,由于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只有在该地域的气候条件下才能生长,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运用植物和水文可以使当地的风景园林与其他地域的风景园林有着显著的差别,避免风景园林出现同质化现象。由于盐城植物种类众多,市区河流密布,同时还有大洋湾湿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情况,把盐城的植物特色和水文特点充分体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2.2盐城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1)历史背景与遗迹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盐城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切实的反映了当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足迹,是每一地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正在被人们淡忘,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中就更有必要把当地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使所设计的风景园林具有地域特色,同时也可以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很好的传承。(2)人文符号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在国外的很多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文符号因子都被很好地融入当地的风景园林中。很多名人的故居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都被很好地利用。盐城历史名人故居众多,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盐城的名人故居,从而让盐城的风景园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3)民俗风情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由于盐城历史悠久民俗众多,特别是淮剧和香火戏是盐城民俗文化中的精华,是盐城特有的地域文化特点。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情况,充分发掘盐城的民俗风情因子,让盐城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因子。(4)社会特征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国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与我国古代的风景园林设计有着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社会特征的变化上,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等各方面的社会需求,并且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上述情况,充分发挥城市风景园林的作用。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