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探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探究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运用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可以将信息及时高效地传播出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内容简短、信息丰富、互动性强的碎片化信息助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改善了非遗传承人的工作方式,也使更多人在碎片化的时间中了解和关注非遗。只有线上传播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合理创新,将文化与商业高度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关键词:碎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以人为本的文化遗产。早期非遗的传承通常是口传心授、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这种世代相承的模式,造就了非遗明显的地域化特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全球化的当下,这种世代相传的活态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人断代、传播效率低、产业化程度低的生存危机。2003年以来,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非遗活动的影像记录等数字化方式抢救性地保护了一些濒临消失的非遗。这些保护工作的开展往往以政府、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为主导,而大众对于非遗的了解更多地是从专业渠道获得。这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影像,如电影、纪录片等,时长基本超过1小时,虽然较为完整地记录了这种活态的文化,但信息传播的方式过于单一,关注者往往局限于特定的人群。

一、非遗的碎片化传播

所谓碎片化,即完整的东西破裂成诸多零块,它反映了当今社会所呈现的后现代社会的基本现象。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电脑、智能手机为终端的新媒体,对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产生了重要的冲击。微博、短视频的兴起,标志着用户信息接收的方式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由极光的《2020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人均单日APP使用时长达6.7小时,短视频行业用户时长占比大幅增长至21.1%。其中,在2020年3月,短视频行业人均单日APP使用时长为1.5小时,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1小时。由此可见,短视频行业已经成为了大众娱乐的主要方式,并占据了用户的大量碎片时间。短视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部分非遗静态传播的现状,打破了动态传播的壁垒,视觉加听觉的结合更容易获得大众的青睐。以抖音为例,2019年抖音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截止到2020年5月,在1372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抖音平台上涵盖1318项。竹编、油纸伞、皮影戏、雕漆等濒临消失的非遗因为抖音平台而被看见、被了解。正因为有更多的非遗被关注,对于年轻的一代非遗传承人来说,也增强了个人的信心。因为非遗作为一项专业性强的活动,需要长年的练习积累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付出与回报部分不成正比,传承人断代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非遗传承人面临生存危机。改善非遗传承人的生活,解决非遗传承人收入来源单一的窘境,是这种非遗活态的文化能够生存下去的基础,同时也是促使更多的年轻人成为非遗传承储备力量的前提。去“中心化”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结果,碎片化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传播主体变成了个人,任何人都可以是内容的生产者。与传统的电视、广播相比,短视频的制作要求大大降低,同时改写了非遗固有的形象,用一种全新的、更接地气的方式带动了非遗的变革。看似与时代脱节的京剧艺术,却成为抖音平台上播放量最高的部级非遗。这种影像传播不仅更契合年轻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在互联网平台上更可以得到持久的、更具参与性的传播效果。

二、碎片化传播的问题

短视频的长度一般在15秒左右,对于知识科普类的内容,长度一般也不超过5分钟。在文化碎片化、知识碎片化的今天,大众渴望多样化、碎片化的阅读、浏览和消费。利用大数据定向推送、资源倾斜,大众接受非遗的方式变成了无意性,一旦某条视频的内容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相似的内容就会继续推送。在连续性的工作或学习之余,普通大众很难花费较长的时间关注非遗,短视频则很好地填充了大众的碎片时间,人们可以在旅途中、等待中利用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地观看视频。短视频的评论、点赞、弹幕功能,不仅打破了单向的传播模式,让大众参与到非遗视频的创作中,也同样使观众获得了一定的归属感,对于内容的黏性不断增强。但原本相对复杂的非遗活动被拆解为碎片化的信息,信息更为简化和零散,非遗更具深度的知识体系的传播在短视频中往往以更浅层化的方式呈现,这种方式虽然更有利于非遗的传播,但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非遗的深度。同时,作为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在大众娱乐的时代,非遗短视频的创作需要迎合受众的消费心理,非遗视频的娱乐属性被加强,对于感官的刺激成为了某些创作者锁住受众的有效方法,而非遗本身的文化属性则被弱化。

三、碎片化传播语境下非遗的传播策略

(一)非遗文化的认同。非遗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于非遗的传播,要秉承传统,合理创新。既要符合商业化运作的法则,更要从生活的细节出发,还原非遗传承人真实的工作状态,让大众了解其文化精髓,保持非遗的差异性和地域性特征。在传播过程中,要重视对内容的精心打造。不仅重视传播信息本身的事实性和逻辑性,而且要思索如何从关系维度和情感维度拉近与公众的距离。非遗能够传承和长久发展的根本是文化的认同,这对传播内容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唤起大众对于非遗的文化认同,才会使更多的人加入非遗的保护和传播中。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非遗的传承以人为核心,非遗的传播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线上,非遗的线下活动必不可少。碎片化的传播对非遗的“浅”处理方式使人们难以对非遗进行全方位的深入了解,而线下的活动能够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非遗传承人在线上针对已聚集的粉丝群定期授课,大众亲身体验参与,实现非遗传承人和非遗爱好者的面对面的交流,将原汁原味的非遗展示给大众,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三)适度的商业化。传承与创新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存在状态,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内核。非遗的未来,如果只停留在保护的阶段,非遗的“遗产化”趋势就不可避免。非遗在代代相传的历史中也在不断地变化,离开商业化,非遗势必会走向边缘直至消失。适应现代人对于非遗的消费需求,实现非遗的商业价值是非遗“活”下去的必然选择。传承不是单一的复制,而是在创新中传承。机械化大生产势必会对以手工艺为主的非遗造成巨大的冲击,非遗的市场化越强,留存下的可能性越高;市场化弱,就要合理地创新。如在中国已有前年历史的油纸伞,作为遮雨的功能早已消逝,油纸伞与中国风元素的结合,是将传统的东西再次进行提炼创新,依托网络平台,制造话题,引领话题,与专业的宣传和策划团队合作,讲述非遗故事,让这种濒临消失的工艺再次被年轻的一代所接受。

四、结语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碎片化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碎片化传播给非遗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非遗的传播需要借助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传播的优势,依托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平台,展示在大众面前。近年来,我们也看到了“非遗进课堂”“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景区”等活动,让大众近距离地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只有线上传播、线下学习、合理创新,让非遗在当下生活中展现魅力,将文化与商业高度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参考文献:

1.任福兵.碎片化与拼图化:网络传播的扩散与整合[J].情报资料工作,2014(03):18-24.

2.吴文怡.碎片化时代下短视频热潮的奇观呈现和文化解码[J].新闻传播,2019(05):27-30.

3.大家手笔:非遗传播要有温度有质感[EB/OL].人民网,2018-01-23.

4.吕少华.新媒体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中国原始彩陶之造型观为例[J].中国报业,2019(04):30-31.

作者:潘登 单位:天津大学仁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