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综述范例6篇

手术室护理综述

手术室护理综述范文1

    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接送患者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核对患者身份、手术名称、手术标识以免出现差错。《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要求是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患者去向等,确保了患者安全。

    2保持每一张接送患者的平车性能完好

    手术结束将平车靠近手术床调整同等高度,踩好脚刹。麻醉师护患者头部,一人搬起患者身体一侧,另一人将过床易放于患者身体下至少1/2处,放平患者,轻推患者身体稳妥至平车。拉上床档,巡回护士推床头,患者脚在前,头在后以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严格执行

    “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输血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及采血日期、血制品类别、血量,检查输血袋包装是否完整、有无凝块、溶血等,无误后方可输入。双方在合血单签字。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输血完毕,血袋冷藏保存24h备查。

    4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使用电刀时选择合适的功率,以能够达到切割组织和止血为目的的最小功率为宜。在使用高频电刀时将负极板粘贴在肌肉丰厚、无瘢痕、无疖肿、离手术区较近>30cm以上,位置正确,紧贴患者皮肤,接触面积不小于65cm2。患者身体不能接触手术床的金属部位,不佩戴金属饰品以免电灼伤。保持手术床单干燥。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需及时更换,避免电灼伤。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时会着火。酒精消毒待其干燥后方可使用电刀。据文献报道,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手术中使用电刀,有灼伤心肌导致心搏骤停的可能[3]。因此,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一般不能使用高频电刀,建议使用双极电凝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5防切口感染

    加强无菌观念,熟练无菌技术,严格执行遵守常规制度。手术室建筑流程合理,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种器械包外有6项指示胶带,内有消毒指示卡,颜色变黑均匀一致才能使用。接台手术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超过4h切口周围要加盖治疗巾。2.6正确管理病理标本防止病理标本遗失手术中切下的小病理标本,由巡回护士即刻留于病理袋内,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病理名称。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应妥善保管,待手术结束后装入标本袋内倒取10%福尔马林固定液完全浸没标本,将标本袋口的密封条封闭严实。任何标本未经医生许可不得私自丢弃,防止错送、漏送、贻误诊断现象。术中快速冰冻建立登记本,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核对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一致,及时送检病理科,电话通知的冰冻切片结果应由主管医生接听并签字确认等防止标本遗失或弄错。

手术室护理综述范文2

[关键词] 综合护理;手术室;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a)-0131-03

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生进行抢救患者的主要场所,其环境清洁、无菌、安静等对手术成功与否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对患者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的预后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1],而这一点尚未得到广泛的实践及认同。本研究选取2009年7月~2010年7月我院手术室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8例,对其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旨在探讨在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7月~2010年7月我院手术室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8例,男86例,女72例,年龄为21~87岁,平均(35.69±4.16)岁,其中,普外科手术64例,骨科手术34例,妇科手术25例,泌尿科手术18例,胸科手术13例,整形外科手术4例。所有患者均无听力障碍、言语障碍、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在征得所有患者同意的前提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次序进行数字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其中,对照组男45例,女34例,平均年龄(34.29±3.91)岁,观察组男42例,女37例,平均年龄(37.06±5.0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

给予对照组患者手术室常规护理[2]。

1.2.2 观察组护理

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以下综合护理干预:

1.2.2.1 术前访视巡回护士在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仔细了解患者病史、身体状况、手术方式、手术方案、手术部位的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并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手术环境、仪器设备、手术方案、麻醉、术中护理、手术等相关手术知识及术前注意事项,使之对整个手术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对患者所提出的关于手术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使其在心理上开始接受手术。此外,巡回护士可以向患者讲述一些既往相似手术成功、预后良好的病例,使之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增加依从性,配合医生及护士的手术治疗,提高其依从性,增加其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及满意度。

1.2.2.2 手术室内护理当患者与家属分开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关术前准备的同时,可向患者进行手术室的整体布局的简单介绍,并进行有效地心理沟通,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及诱因,进行合理的解释、鼓励、诱导,可以通过转移话题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其心理压力,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增加其对医生及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同时应当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自尊,减少隐私部位的暴露。对局麻患者来说术中护理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在不影响医生进行手术的前提下可与患者进行适当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如患者出现因手术刺激、组织切割、牵拉等引起的不适,护理人员可向其进行解释以减少患者的不必要担心,缓解患者不适情绪。如条件允许,在减少手术噪音污染的同时,可在手术室内适当播放一些温柔式的音乐营造和谐气氛,帮助患者创造良好的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应将手术室内患者的情况及时通知患者家属,使其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及医生对患者的关心,使其安心在手术室外等候,减少焦虑、担心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在全麻患者尚未苏醒时,护理人员应守候在患者身边,防止发生坠床等事故,待患者完全苏醒后,应告知患者手术已经结束,手术过程很顺利,手术很成功,使患者安心,并对患者切口进行无菌包扎,检查各种引流管、尿袋、胃管等是否通畅,检查无误后与麻醉师一起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

1.2.2.3 术后回访在患者结束手术后3 d内对患者进行术后回访,询问患者一般状况及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术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指导,认真负责地回答、解释患者的问题,并对患者躯体上的不适进行安慰及解释,防止患者产生不必要的担心、恐惧,使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并鼓励其进行早期下床活动及肢体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康复。在对患者进行术后回访的同时,采用自制的手术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HAMD测定表、护理质量评分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并回收调查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前1 d,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手术当日当患者进入手术室与家属分开之后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发生了变化,对照组手术室麻醉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值与术前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观察组手术室麻醉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值与术前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观察指标的变化见表1。

2.2 两组患者基本住院及HAMD评分情况

15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3.13±3.01)d,平均拆线时间为(7.36±2.81)d,平均住院时间为(15.34±3.68)d,平均住院费用为(25 685±5 968)元。两组患者基本住院及HAMD评分情况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配合情况

通过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在手术室内对医务人员治疗工作的配合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室内配合人数为73例,配合率为92.41%(73/79),对护理人员信任人数为76例,信任率为96.20%(76/79),患者满意人数为77例,满意率为97.47%(77/79),其配合率、信任率、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6.08%(68/79)、82.28%(65/79)、89.87%(71/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其合理的护理管理方案对于患者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内护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与否、患者的预后、病情的恢复等[3]。由文中表1可以看出,手术前1 d,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然而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其在手术室内麻醉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指标与术前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其在手术室内麻醉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指标与术前1 d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间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减少患者紧张、恐惧、担心等不良负面情绪的产生,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护理干预在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手术治疗的顺利、成功进行的同时,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病情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由文中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术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费用也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促进患者术后伤口的愈合,减少患者卧床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负面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4-7],而且能够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具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此外,手术室内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减轻患者心理、身体、经济等负担均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提高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及工作满意程度,对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智明.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116.

[2]吴燕.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3):13.

[3]杨风英,郭亚利,付去萍.整体护理管理在外科的具体应用[J].吉林医学,2009,30(4):349.

[4]孟杰.手术室整体护理对缓解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7):49-50.

[5]李英,雷琳,陈焕.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与应用[J].广西医学,2011,33(8):1057-1059.

[6]徐玲.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文关怀[J].广西医学,2010,32(10):1297-1299.

手术室护理综述范文3

1.1一般资料

选取番禺区一级和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8名,全部为女性,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2.13±2.73)岁;工作年限1~22年,平均工作年限(7.42±2.91)年;其中未婚16名,已婚12名;中专学历12名,大专学历9名,本科及以上7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9名,护士11名。

1.2方法

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主要包括(:1)建立培训档案:根据护理人员的级别建立培训档案,设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考核标准等;(2)执行一对一指导:根据护理人员自身特点选择指导教师,对护理人员实行一对一全面指导;(3)针孔式培训模式:在巡视病房、手术室、晨会等时间进行分析、讨论、学习;(4)实行科室轮转:安排手术室护理人员参与科室轮转,科室指导老师负责护理人员的带教和指导,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5)技能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摆放、急救、手术配合等专业技能培训;(6)参与查房及教学工作:每周安排护理人员讲解专业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参与积极性,每月安排护理人员进行查房;(7)继续教育:鼓励护理人员进行深造,参与学习班和研讨会,使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新理论和新技能;(8)定期考核:定期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通过考核了解护理人员培训学习情况,并针对不足采取相应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考核结果同绩效挂钩,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1.3观察指标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及综合业务能力差异。通过对培训前后护理人员专科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1)优:得分≥90分;(2)良:得分89~80分;(3)中:得分79~70分;(4)差:得分<69分。护理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故障排除能力、患者及医生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比较

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后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施前后综合业务能力比较

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排除故障能力、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综合业务能力明显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综述范文4

关键词: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管理;院内感染

层流净化手术室[1]又可被称为洁净手术室,主要是通过高效、持续、快速的空气净化,来对手术室中的细菌浓度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降低术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各类手术的安全性。层流净化手术室在我院已经使用了1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对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进行管理,以充分发挥层流净化手术室的作用。笔者结合实际的操作经验对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的管理进行概述,现综述如下。

1层流净化手术室空气管理

1.1空气净化 WHO的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浓度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是手术室中浮游菌数量在700~1800cfu/m3时,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增加较为明显;若是数量低于180cfu/m3时,则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下降。2012年时,我国针对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管理颁布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2],规定手术室空气净化使用利用中央空调实现手术室空气的净化与消毒。

1.2手术室温度与湿度的调节 手术室中的温度与湿度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而且能够促进患者切口的愈合。若是手术室中温度过高的话,会影响医生的手术操作,增加患者切口感染的几率;而温度过低又会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情况下,手术室室温设置在22~25℃,但是冬季时,手术室中的最低温度为21℃。特别是在大手术中,患者皮肤的程度较大,因而患者的热量消耗较大,大大增加了患者低温机能[3]的发生率,因此需要将手术室湿度设置在50~60%,以提高患者的手术室舒适度。

2层流净化手术室人员进出的管理

2.1手术人员管理 医护人员的衣服与身体上都会存在致病细菌,因为进入手术室中的医护人员数量越多,手术室空气的污染也就越严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手术室进出人员的数量。严格按照手术单中的人员名单核对与记录,等确认完毕后,才能传递更衣柜钥匙,严禁不相关人员的进入。若有人员参观手术则需手术通知单中详细注明,单需要摄像系统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一台手术的参观人数不能大于2人,且严禁在手术室中走动。

层流净化手术室是在生物洁净室的基础上,对生命微粒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是极为重要的条件。在手术室中使用布类织物时,纤维颗粒会进入空气中,对层流净化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层流净化手术室中使用的布类用物都需要使用合成纤维纺织面料,主要是因为合成纤维纺织面料耐高温、不脱毛、易清洗、不起球,例如洗手衣裤、病员服。无菌隔离衣等。

2.2患者管理 在手术患者的接送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安排并监督手术患者衣裤、帽子的换装,以降低细菌与尘埃的发散,并根据患者手术对无菌环境的要求,安排与其相对应的手术室,并对手术室内外车进行严格区分,严禁外用车进入手术室,对层流净化手术室空气造成污染。

3层流净化手术室物品的管理

3.1无菌物品的管理 在保证无菌物品储存环境洁净度的同时,还需降低人为污染出现的几率,保证天天对储存柜、物体表面以及无菌物品包装盒表面进行擦拭,且无菌物品时根据规定要求分类放置的。无菌药品在储存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离地超过20cm,离顶超过50cm,与墙距离超过5cm[4],以降低无菌物品的污染度。

3.2仪器设备的管理 指派专人对手术仪器设备进行管理,并定期维修保养,进行详细记录,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摆放仪器设备。而层流净化手术室空气净化主要是利用过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从而实现净化的作用,因此相对普通的手术室,物品要摆放整齐与均匀,减少大型成套仪器设备与管线,从而降低对空气的污染。

综上所述,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的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并对手术室中的人员、仪器设备等进行严格控制,以降低对层流净化手术室空气的污染。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的管理,不仅实现了手术室中的洁污分流,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环境的洁净度,保障各类手术的顺利完成,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我院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张俊杰.层流净化手术室对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J].首都医药,2013,20(10):59-59.

[2]王海燕.层流净化手术室感染控制的管理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25(05):102-103.

手术室护理综述范文5

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在地市级医院手术室开展精益管理护理模式的护士与患者50例作为调查观察组,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在传统服务病房中的护士与患者50例作为调查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得出护理质量,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其住院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优质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十分满意度为90%、92%,这与对照组的40%、46%,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在手术室内实施精益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的素质以及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关键词:精益管理地市级医院手术室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43-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在手术室开展精益管理护理模式的护士与患者共50例为观察组,其中有15例护理人员,35例手术患者。护理人员均为女性,2名为35岁以上,4名35-25岁,9名25岁以下;3名为本科学历,8名为大专学历,4名为中专学历。3名主管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8名护士。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实施传统护理服务的护士与患者共50例,其中有18例护理人员,32例手术患者。护理人员均为女性,3名为35岁以上,5名35-25岁,10名25岁以下;4名为本科学历,9名为大专学历,5名为中专学历。2名主管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12名护士。两组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手术室内实施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精益管理护理模式,每一组将由临床经验比较丰富,技术精湛且具有管理能力与沟通能力的主管护师担任组长,由3-4名组员组成,确保护理人员的固定性,对所管理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按照护理人员的工龄与综合能力进行新老搭配。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了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健康知识宣教等各方面,每一项都将安排专门护士进行执行。专科护士组长必须拥有前瞻性,知晓手术的发展特征以及思路,积极带动组员一起完成组内工作,并且以3个月为1周期。护士要熟悉本专科的手术步骤,可以独立的担任洗手护士以及巡回护士的工作,当有疑问问题时能及时解决。正确掌握本专科特殊器材与仪器的使用和保养。配合组长开展工作,积极参加新技术的学习。在转科时认真书写经验总结,并进行考核。

1.3调查指标。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得出护理质量,其中手术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度以及护理人员对手术护理的掌握程度或熟练度。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其住院满意度,其中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基础护理的到位程度、健康知识宣教水平以及护理操作技术的熟练度。

1.4评价标准。护士综合能力测评表(总分为100分)将手术室护理质量分为优秀(≥95分)、良好(≥80分)、一般(≥60分)与不合格(≤60分)。实施小组责任制之前和实施后7个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其分为十分满意(10分),满意(6 分)以及不满意(0 分)[1]。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将采用X2检验;当P

2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实施精益管理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中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住院满意度,见表1与表2。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社会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手术室护理。手术室是医院外科手术运行核心,医院的医疗资源汇聚在此,也是手术效率与术后效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医院的整体效益[2]。手术室的护理优化与效率的提高是医院管理者的重要问题,也是手术室绩效管理模式研究的重要方向。手术室将科学化与合理性相结合的精益化管理纳入其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院管理效率,保证手术流程中的安全性,降低各项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与社会效益[3]。本次调查研究中显示,实施精益管理护理模式后患者的十分满意度以及优秀护理质量为92%、90%,这与实施普通护理对照组中的46%、40%,存在较大差异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精益管理可以有效调动手术室资源的分配,即人员配比协调度、设备的利用效率。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综合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进而获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舒.韩锋.精益管理在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性探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04(20):89-92

[2]杨贤云.梅正平.王贤裕.秦成名.精益管理在地市级医院手术室流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1,09(05):34-40

手术室护理综述范文6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术后感染;应用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79-02

一般而言,患者在进行了神经外科手术之后,由于手术性质和位置较特殊,因此会经常出现术后感染现象,且感染的后果较严重,甚至会引发患者的死亡。目前医学界采取了很多尝试来降低神经外科的术后感染几率,例如对患者进行术后的细致护理。本文就通过研究CQI(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现状,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对患者的积极作用,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50例患者为例,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共300例,女性患者共45例;年龄在3-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6±12.51岁;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有103例,脑脊液漏的患者共69例,后颅凹手术的患者共66例,脑室外引流的患者共115例,开放性脑损伤的患者共97例。患者的入院原因有如下几点:脑垂体肿瘤、脑血管相关疾病、幕上幕下肿瘤、脑积水等。

1.2 一般方法 将上述45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25人,且两组患者在上述资料中无差异。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一般性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的是一般性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的CQI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综合,同时制定满意度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评分标准为:0-60分段为“不满意”,60-80分段为“一般”,80-90分段为“比较满意”,90-100分段为“很满意”,满分为100分。

1.3 质量改进措施的应用

1.3.1 由于手术室中的空气常常会携带细菌,会在长时间手术的过程中使患者感染,因此,需要将手术室中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保证细菌不超标,如遇需要进行紧急手术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在术前对其进行擦洗,清除杂质和分泌物,提高患者身体清洁,降低感染率[2]。

1.3.2 对于脑脊液漏的患者,应该注意其,保证患者的头低脚高,进行常压引流,引流袋应放于切口水平面下方,以免引流袋中的液体回流引发颅内感染。

1.3.3 对于脑室外引流时,通过合理的控制引流瓶高度可以防止脑脊液回流引起感染,使用一次性的引流瓶和引流管,避免采用上下插入的操作解决引流不通畅,通过左右轻旋的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1.3.4 对于后颅凹手术采用围术期预防性给予抗生素可以防止感染,且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可以防止颅内感染。

1.3.5 消毒措施不够完善的紧急情况下置管,需在48h内重新更换导管,且使用薄膜敷料固定导管,对于疑似污染病例患者需要及时更换。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

2 结 果

在对观察组进行CQI模式护理后,将脑室外引流、脑脊液侧漏和糖尿病等感染因素与进行一般性基础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结 论

本文对神经外科手术进行了相关研究,上述7中因素对术后感染都有影响。虽然上文提到的7中因素中,手术时长和糖尿病等症状并不是神经外科特有的,但是前往本科治疗的患者基本都为颅内病症,病情较重,因此作为医师需要全方位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同时预防术后的感染[3]。

观察组的患者在上述7中术后感染的几率均远远低于对照组,因此可知,对患者进行上述因素的持续质量改进能够为患者带来护理的良好效果。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上述7种因素在病理上相互交叠,因素之间是互相联系并影响的,并非独立的个体,例如,经过较长手术的一般为病情较重的患者。

综上所述,CQI在预防神经外科的术后感染护理中效果很好,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几率,能够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广泛推广[4]。

参考文献

[1] 盛玉青,王艳.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及肾毒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3(02):167-168.

[2] 杨军,曾小华.右美托嘧啶用于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辅助镇痛的临床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3(0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