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范例6篇

心脏手术

心脏手术范文1

【关键词】心脏移植;术后;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完善,我国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不断攀升,已经成为了治疗心脏疾病晚期及各种治疗无效的心脏病患者可行的治疗方法之一。可是做好术后护理对其成功率至关重要,心脏移植术后的并发症较多, 可累及各个系统, 如果不及时预防和处理,可造成恶性循环。笔者就实习时所在某三甲医院,成功为3例心脏移植手术病人术后给予其身心护理,体会如下:

1 循环系统护理

1.1 循环功能监护

1.1.1 血流动力学的监护

术后常规放置漂浮导管和动脉测压管,持续监测各血流指标,每小时记录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等一次,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注意保持各测压管通畅,病情稳定后及时拔除[2]。患者应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引起猝死。术后患者应安置2~3根锁骨下静脉管,经微量泵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前列腺素E、硝酸甘油、硝普钠、米力农等,用于强心、扩血管和控制心率。心脏移植48小时后血流动力学稳定,血管活性药物可开始逐渐减量,速度一般以0.2~0.5ml/h为宜,配合移植后96小时积极补液、输血、利尿等治疗,以维持有效循环容量[3]。

1.1.2 心电监护

术后持续心电监护,每日或隔日描记1次12导联心电图,主要监测ST-T变化,了解心肌供血状态和监测有无心律失常。移植后的心脏失去神经支配,早期心率很不稳定,常出现心动过缓,此时可用异丙肾上腺素或临时起搏治疗。心律不齐可给予可达龙治疗,一般首剂60~120mg静注,然后给予维持60mg微泵泵入[6]。

1.1.3 右心功能监护

心脏移植后,心功能改善,但由于机体大量体液回流,导致右心负荷加重,严重者可致右心衰。降低肺动脉压力可以预防右心衰的发生,一氧化氮是目前唯一有选择的肺血管扩张剂[4]。心脏移植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水肿等异常情况,并注意观察有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脏肿大等右心衰竭的症状与体征。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以相应处理。

1.2 体温的监测与护理

体外循环手术基本都在低温下进行,术后易发生体温过低。当患者直肠温度低于36.0℃,或外周四肢低温影响循环时,应采取复温措施,包括使用变温水毯、覆盖电热毯、调节室温等。此外,在复温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毯和电热毯的温度,防止烫伤[5]。

2 呼吸系统的护理

2.1 呼吸机的调节

术后早期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模式选用容量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参数设置为:吸氧浓度40%~50% ,潮气量8~10mL/kg , SIMV频率12~16次/min ,呼气末正压(PEEP)4cmH2O[6]。使用呼吸机期间,调好呼吸机管道的湿度,从而达到湿化的作用。适宜的气体可使气管、支气管扩张,并有防止气道痉挛的作用[7]。

2.2 气道的护理

气管插管未拔除的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按需要行气管内吸痰。清醒者每次吸痰前需告知病人,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吸痰前给予2分钟纯氧吸入,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脱机后给予面罩雾化吸入,2~3次/d,每次20~30min,以湿化呼吸道,从而减少气管插管造成的声音嘶哑,喉头水肿等情况。当患者出现上述情况,遵医嘱常规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8]。

3 泌尿系统的护理

心脏移植患者的肾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应严密监测肾功能。心脏移植术后应每小时记录尿量一次,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观察尿量、尿液颜色、性质等,如有异常,应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术后12~24小时测一次血尿素氮、血肌酐,每周测一次血肌酐清除率,如疑有尿路感染,应做尿培养。留置尿管期间,应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打折、脱出等,保证尿液引流通畅。患者清醒后根据病情尽早拔除尿管,防止泌尿系感染 [2]。

4 消化系统的护理

术后常规进行胃肠减压,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PH值等。患者的食物均应经微波炉消毒后食用,进餐前后用朵贝尔液漱口,每日进行口腔护理4次,并观察口腔有无溃疡,白斑等[9]。严密观察大便形状、性质,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患者可用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

5 引流管的护理

全麻未清醒的患者,应适当使用约束带,以防患者自行拔管。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长短以不限制患者翻身为宜,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和脱落[10]。经常挤压引流管,以保证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等。定时更换引流瓶,引流瓶不可高于胸腔水平,以防逆行感染。

6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6.1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监护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心脏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在利尿降压时应密切观察中心静脉压(CVP)及血压变化,防止血压过低致肾灌注不足,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每小时记录尿量,每8h总结出入量,保持液体出入平衡。有效循环血量足够时,每小时尿量少于40ml时应查找原因,警惕肾功能衰竭的发生[11]。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时,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CRRT能在短时间内减轻容量负荷和清除代谢毒素,以配合药物治疗恢复心功能,从而保证肾脏的有效灌注[12]。

6.2 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排斥反应是心脏移植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分为超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其中急性排斥反应最常见。超急性排斥反应在供体和受体ABO血型不合及受体血内有抗供体淋巴细胞毒性抗体时发生 [13],一般在移植术后三天内发生,预后极差。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术后数天至2周,因此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乏力、食欲不振、低热、活动能力下降、活动后呼吸困难等急性排斥反应的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遵医嘱应用大剂量激素进行冲击治疗[10]。慢性排斥反应是在心脏移植后晚期发生的进行性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因此应定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便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病变[14]。

6.3 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实时的感染监测是预防心脏移植术后感染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15]。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室前应戴好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接触病人前用1%碘伏泡手。术后每日用1:5 000呋喃西林或5%苏打水为患者做口腔护理两次,并观察有无口腔感染[16]。术后1周每日用O.3%碘伏为病人擦洗全身并更换床单、衣裤,皮肤皱褶处涂以克霉痤软膏,防止真菌感染。术后每天定时听诊双肺呼吸音,监测体温变化。

6.4 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心脏移植术后的早期出血多由外科因素所致,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因此需引起重视并及时处理。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心包及纵隔引流液的量和性质是术后早期出血的主要指标,应密切监测。如术后10小时内引流管引出的血超过150ml,应进行开胸处理[17]。

6.5 精神障碍的护理

虽然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技术及医疗设备不断完善,但心脏术后早期神经、精神性损害的发生率仍很高[18]。CaZa等认为高龄是与术后精神障碍最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19]。Monk TG 等观察到只有那些大于60岁的老年人才有明显的出现长时间精神障碍的风险[20]。心脏移植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及言行,特别是高龄患者,及时发现异常,尽早施治。当患者出现幻觉、谵妄时,可用保护带进行适当约束或设专人护理,必要时应用镇静剂[21]。

6.6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22]。术后应常规使用正性肌力和扩血管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微量持续泵入以支持心功能。泵入药物时应专用一条静脉通道,密切观察管道有无打折、脱出、渗漏,确保滴入通畅。严格掌握药物剂量,控制滴速,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的动态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协助处理。尿量是反应心功能与心排血量的重要指标[23],注意观察尿量的变化。

7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在心脏移植术后,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是患者平稳渡过移植期的关键。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恐惧、不信任、绝望等心理,医护人员应尽快帮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鼓励患者尽情倾诉,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与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4]。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尽早进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安排饮食,以促进体力恢复[25]。指导患者识别排斥征象,若重新出现周身不适,食欲不振,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时,应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出院前要告知患者必须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不能擅自更改药物或增减药物剂量,并定期到医院复查[26]。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27]。虽然心脏移植手术在国内成功的病例逐渐增多, 但远期存活率很低。心脏移植术后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急性肾衰竭、术后感染、出血、精神障碍等,所以术后护士应做好患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的监测与护理,及早发现异常并处理。护士还应主动关心患者,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及定期复查,使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及远期存活率不断提高。此外,护士还要做好常规护理工作,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知识,不断更新护理理念,努力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利江.成人心脏移植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6):285

[2] 周丽华,梁桂霞,袁云娣.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J].当代护士,2008,1(1):98

[3] 林雁娟,姜小鹰.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3):1519

[4] 孙玉荣.一氧化氮治疗心脏移植后肺动脉高压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7):16

[5] 刘金碧,曹海,马世颖.体外循环手术术中术后体温的监测及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7(22):875

[6] 潘禹辰,左艳,唐开维,等.心脏移植术后的监护与治疗[J].心血管病杂志,2009,28(2):106

[7] 宋晶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呼吸系统的护理[J].中南医药指南,2010,8(35):21

[8] 蔡华清,黄惠玲,邓炜灿,等.148例体外循环术后监护室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1,(23):115

[9] 金素,詹会智.心脏移植术后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J].西南军医,2009,11(3):583

[10] 王萍.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持续低负压吸引的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532

[11] 王瑞.心脏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105

[12] 强静,杨慧,芳谢晖.CRRT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2):2050

[13] 王丽,赵红,路红珍.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监测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6):1560

[14] 郭秉雄,徐林,苏畅,等.同种原位心脏移植2例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07,21(4):250

[15] 罗爱红.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感染的预防及监护[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17(6):262

[16] 许晖.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191

[17] 郭加强,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8] 黄倩,孔祥云,贾磊.认知护理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6):9

[19] Cana N,Taha R,Qi Y,Blaise G.The effects of surgery and anesthesia on memory and cognition[J].Prong brain Res ,2008,169:409-22

[20] Monk TG,, Weldon BC, Garvan CW, Dede DE, van der Aa MT, Heilman kM Gravestein JS,Predictors of congnitive dysunctuon after major noncardiac surgery[J].Anesthesiology,2008,108(1):18-30

[21] 曾采采,丘雪梅,谭颖媚.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J].国际医药卫生报,2008,14(21):117

[22] 杨丽华,孙志玲.心脏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0,5(24):1136

[23] 姚建华.体外循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6):282

[24] 吴彦敏,王伟.心脏移植的心理伦理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18):34-99

[25] 范,李雪梅,陈玉环.30例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感染及排异的预防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92

心脏手术范文2

【关键词】 心脏病;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80-01

心脏病(heart disease)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心脏疾病一旦发现,如果无手术禁忌症,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心脏病由于病程时间长,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损害和肺血管病变,心率失常等,从而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和预后,因此围术期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的效果。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科对46例心脏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6例患者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5-76.0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25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置换6例,三尖瓣成型1例,室壁瘤摘除2例,房缺修补2例,室缺修补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心功能障碍。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常温下进行手术,其他手术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心脏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应激,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情绪[1]。严重影响饮食和休息。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术后的配合要求,耐心解答患者所提问题,以取得其主动配合。

2.1.2 术前准备 常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心肌酶谱、出凝血时间、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提交输血申请单,备血。纠正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及控制肺动脉高压,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抗心律失常治疗,并卧床休息。控制感染,选用敏感抗生素,配合化痰平喘,使患者的身体状况达到手术的适应证。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按全麻常规护理,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斜坡位,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分泌物引流,持续低流量吸氧,常规超声雾化吸入;保持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做好基础护理。

2.2.2 心功能监测及心律失常的预防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保持心血管功能稳定,维持良好的血压和末梢灌注是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条件。体外循环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高峰在术后24小时内[2],应严密心电监护、体温监护,以防诱发心律失常。密切监测术后血气及电解质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结果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但在进行补钾时,应注意通过中心静脉补钾,避免对外周血管的刺激,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对传导阻滞者,备用临时起博器维持适宜的心率,并妥善固定起搏导线。对快速心律失常者可使用冷水袋敷于脸部,通过副交感神经纤维抑制心动过速。

2.2.3 呼吸系统监测及护理

2.2.3.1 呼吸机辅助呼吸 妥善固定,测量插管外口与门齿的距离,做好标记并记录,调节好呼吸机参数,定时记录各项监测指标,根据血气的情况随时调整,对于术前有肺炎的患儿,应及时吸净气道内分泌物,抽吸呼吸道痰液前应充分给氧,保证吸痰过程不超过10秒,动作轻柔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口腔护理,一次性呼吸机管道72小时更换,呼吸机使用超过2天者常规进行痰培养加药敏试验。

2.2.3.2 拔管后呼吸道护理 拔管后第一次常规使用0.9%Nacl5ml+令舒氧气雾化吸入,以后使用超声雾化液与上述雾化交替进行,而氧气雾化吸入可以均匀完全、快速地吸收,它以面罩的形式在雾化的同时也吸入氧气,有利于患者安静的接受治疗。提倡定时改变患者的,起到引流的作用;加强拍背和震动按摩法。

参考文献

心脏手术范文3

【摘要】

目的 总结自体心包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在116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手术中,应用自体心包作为修复材料。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3.45%。房间隔缺损修复术后发生残余分流3例。随访101例,无术后溶血、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补片钙化和心包片瘤样膨出等并发症。结论 自体心包是心脏外科手术中优良的修复材料。

【关键词】 心包;移植,自体;心脏外科手术

1997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在116例先天性心脏病及风湿性心脏病手术中,应用自体心包作修复材料,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其应用方法、范围和优越性进行总结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其中男78例,女38例,年龄2~61岁。所有病例术前均经心脏彩色多普勒及心脏X线确诊。部分病例术前经心导管造影检查确诊。37例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1.2 应用病种及手术方法 见表1。

表1 自体心包应用病种和手术方法(略)

2 结果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发生残余分流3例,经过二次手术治愈。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发生轻度残余分流4例。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性心内膜炎,溶血及栓塞等并发症。术后早期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为3.45%,与移植心包片无关。随访101例,随访率为87.06%。随访时间3个月~10年,随访患者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心脏X线片检查,结果均未见心内心包补片有赘生物、穿孔、钙化和瘤样膨出等并发症。

3 讨论

3.1 心脏外科手术中所用的修补材料 先天性心脏病有巨大组织缺损的患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共同心室的修补,右室流出道阻塞的重建,或后天性心脏病及大血管病变的手术修复,均需要合适的补片进行修补,才能彻底纠正畸形。心脏手术中常用的修补材料有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生物材料中的自体心包,不仅广泛用于右心室流出道的成形,还用于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治术,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1~3]。

3.2 自体心包的应用方法及适应证 自1957年首次应用自体心包对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患者行右心室流出道拓宽获得成功以来,自体心包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我院自1997年1月开始采用自体心包应用于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及部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采集和应用方法是:正中劈开胸骨后先游离心包外结缔组织,沿正中偏右侧纵形切开心包,左侧心包留作备用,在心内探查明确使用的情况下,裁剪与缺损形状相似,直径稍大的心包片平展于生理盐水湿纱布上,并以两块玻璃片前后加压定形。修补室间隔缺损时,以6×14带垫片涤纶线先在缺损后下角作褥式缝上,然后将自体心包片光滑面正对左心室缝于褥式缝线上,结扎后全周连续缝合或间断缝合。修补房间隔缺损时,心包片光滑面正对左心房,以3-0滑线全周连续缝合。本组法乐四联症患者全部采用自体心包片行右心室流出道拓宽成形,裁剪相应长度和宽度的自体心包片,光滑面正对右心室或肺动脉腔,用3-0滑线连续缝合,其中21例因肺动脉发育不良而行跨瓣补片。在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因主动脉瓣环狭窄,将常规主动脉斜切口延长至左冠瓣和无冠瓣交界处切开瓣环,裁剪一片前端为三角形的自体心包片,光滑面正对左心室和主动脉腔。用3-0滑线连续缝合。扩大主动脉瓣环,并成功地植入相应型号的人工机械瓣。对其他心内畸形的修复,亦采用3-0滑线连续缝合。心包片光滑面正对高压心血管腔。

3.3 心脏手术中应用自体心包的优越性 国内外均有学者[1~4]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进行补片组织细胞学检查证明自体心包既无组织排斥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本组有3例房间隔缺损心包术后残余分流均经二次手术治愈。术中探查表明:导致残余分流的主要原因为缝线断裂,而非心包组织发生排斥、感染或撕裂所致。刘志红[1]报道在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手术治疗中,应用自体心包片修补心内畸形全部治愈,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David[2]报道在主动脉根部脓肿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二尖瓣瓣周和室间隔脓肿的外科治疗中采用自体心包片重建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和二尖瓣环周围,获得成功,术后随访无感染发生和心包片瘤样膨出。

3.4 自体心包补片在本研究中显示的优势 有学者报道[1]认为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人工合成材料,尤其是巨大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补片,可引起溶血和血红蛋白尿,严重者需行二次手术。以自体心包片替代人工合成材料,因自体心包为自身组织,表面光滑,组织相容性好,有很少发生溶血和栓塞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本组应用自体心包片作为修复材料进行心血管外科手术治疗应用范围见表1,术后早期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为3.45%。死亡原因均与原发病有关,与移植心包片无关。通过临床实践,我们体会到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自体心包作修复材料具有以下优点:①取材方便,经济实惠;②可塑性好,便于缝合;③组织相容性好,不引起溶血和栓塞等并发症;④抗感染性强;⑤有可能保持组织细胞成活,并随着生理需要的增加而继续生长[1,3,5]。因此在基层医院开展心脏外科手术,尤其是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治中自体心包片的应用优于其它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5~8],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志红,沈宗林,姬尚义.新鲜自体心包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2,9(2):133-134.

[2] David TE, Komeda M, Borfman PR. Surgical treatment of aortic root abscess [J]. Cirulation, 1989,80(3 pt l):1269-1274.

[3] Togo T, Iguchi A, Yaginuma 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materials used of intra-atrial batfle for the Mustaed operation [J]. Nippon Kyobu Geka Gakkai Zasski,1989,37(9):1937-1944.

[4] 李凡东,张广福,姜冠华,等.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外科治疗[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2,9(2):135-136.

[5] 郑景浩,徐志伟,苏肇伉,等.小儿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右室流出道重建方法[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21(5):257-259.

[6] 何德沛,杨庆军,申林,等.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335例[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3,10(2):145-146.

心脏手术范文4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手术室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心脏外科手术是临床手术治疗中常见的手术措施,对心脏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极大的作用,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当下,我国医疗技术也随之而不断的提高,使得我国心脏外科的医疗技术可以得到显著的发展。这样同时也给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1]。鉴于此,我院研究心脏外科手术应用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具体实验报告先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采用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分组方法采用动态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为12例,男性患者为7例,女性患者为5例,年龄35~60周岁,平均年龄(46.38±1.12);研究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为12例,男性患者为6例,女性患者为6例,年龄29~59周岁,平均年龄(43.17±0.83),将两组采用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照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采用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之间具有极佳对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对研究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该组患者手术室护理。(1)一些患者在手术室中会急速的产生一种恐惧、害怕的情绪,给麻醉实施带来一定的影响,护理工作人员要及时的安抚患者,用耐心、温柔的语气慢慢的帮助患者放松情绪,同时护理工作人员可以紧握患者的双手,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使得患者更好的接受麻醉实施[2]。(2)护理工作人员要做好手术准备,依据实际要实施的心脏外科手术进行相关器械、设备的摆放,同时要做好常规手术设备以及循环设备的时福使得医生可以在手术中游刃有余[3]。另外护理工作人员要调整手术室温度以及湿度,一般温度控制在25°C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注意手术中患者的保暖情况。(3)要密切观察患者在手术中的生命体征,当患者的皮肤颜色以及输液通路等发生异常时,要及时的对患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要依据实际手术需要调整患者的,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另外护理工作人员同时也要做好医生开胸时的器械准备,要及时的给医生提供所需要的胸骨锯等设备,辅助医生开胸。在手术室中要记录手术所需要添加的临时器械以及设备,并在手术快结束时,清点手术器械。

1.3 观察指标

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采用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效: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不良事故;有效:患者手术完成效果较好,不良事故出现频率较低;无效:患者手术完成效果极差,且发生严重并发症。

1.4 数据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采用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P

2.结果

通过分析和研究统计数据,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67%),常规组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心脏外科手术的要求极高,配合有效的手术室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采用良好的护理态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得患者的麻醉效果得到集中发挥。并在手术中调控手术室温度以及适度,注重患者保暖,避免患者因为低温引发室颤等现象。另外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及时提供正确的手术器械,使得手术成功完成。手术室护理的有效应用,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护理价值,受到护理专家的认可[4]。

在本次实验中,我院对24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为1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为12例,采用手术室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研究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常规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有效率(66.67%),两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积极应用手术室护理,可以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并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令佳.有效人文关怀在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376.

[2]王利萍.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的配合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1):278.

心脏手术范文5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围术期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51

术前准备

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行心脏瓣膜替换术158例,及时收集病人的病史资料,评估心、肺、脑、肾等功能状态,病人是否有心衰史、是否合并血栓、房颤、脑栓塞等,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积极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检查,为手术做好准备。

心理指导:消除顾虑,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以利于术后顺利康复。

改善心功能:对于一般情况较差的病人,应用强心、利尿、补钾及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心绞痛、晕厥等症状: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血栓者,嘱咐患者减少活动,保证充分的休息。

采取严格治疗措施预防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教会病人做深呼吸,有效咳嗽方法,嘱咐病人练习床上大小便。有效改善营养不良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耐受性。

术后监护

呼吸系统监测:①呼吸机辅助呼吸:辅助时间一般为5~16小时。本组158例病人,带机时间4~20小时,平均14小时。辅助呼吸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胸廓起伏、病人有无烦躁或表情淡漠等脑缺氧征象,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和定时测定血气分析,定时听诊双肺呼吸音变化,及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②脱呼吸机护理: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循环稳定、血气分析正常可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给予面罩雾化吸氧。拔管2小时后病人病情平稳开始体疗,以每4小时1次为宜,侧卧或坐起给予胸背叩击及振颤,双侧各5分钟。

循环系统的监测:①补充及调整血容量:术后早期及时评估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及末梢循环的状况,调整液体的入量,注意单位时间内液体的入量,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保持尿量在0.5m1/(kg•小时)以上,术后24小时出入量应基本呈负平衡。维持血红蛋白在10g左右,血细胞比容在30%以上。②维护心功能:术后需使用适量的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维护心功能,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是常用药物。气管插管拔除后需口服强心、利尿药物加强心功能。③注意心率、心律的变化:连续监测心率及节律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心律,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使心律恢复至正常,以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输出量。④引流液的观察:评估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其通畅,观察有无血凝块,记录单位时间内的引流液量。⑤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一般血钾维持在4~5mmol/L。为预防低钾造成的室性心律紊乱,常采用3‰~15‰的高浓度补钾补钾同时适当补镁,同时注意维持钙和钠离子的正常值。⑥抗凝药物的应用:常规术后第1天如果引流液量不多,可用低分子肝素钙4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用2天),口服华法令2.5mg,定时监测PT及PTA值(要求:PT 24秒左右,PTA 30%左右),根据此值调整用药量。

出院指导

告诉病人注意以下几点:①休息与活动:换瓣术后休息3~6个月,活动从轻度开始,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觉到疲劳和气促为限,避免重体力活动,适当参加社交活动,保持乐观情绪有助于身体的康复;②饮食原则:出院后仍需要加强营养,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③继续服用强心、利尿及抗凝药物;④预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避免劳累、着凉、发热、感冒;⑤定期复诊。

参考文献

心脏手术范文6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湖北武汉 430022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来该医院诊断、治疗的153例心脏手术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中采用该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采用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对心脏手术围术期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心理干预。结果 153例患者中126例围术期伴有紧张、恐惧等心理,占82.9%;118例患者围术期伴有担忧焦虑等心理,占77.6%;96例患者围术期伴有自卑抑郁等心理,占63.2%;心脏手术患 评分为(4.34±1.01)分、SAS评分为(4.09±0.07)分(P<0.05)。结论 心脏手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围术期心理波动较大,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心脏手术;围术期;心理状态;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3(c)-0040-03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Perioperative Analysis

HU Guozhi LUO Ping

Wuhan Asia Heart Disease Hospital,WU Han,HUbei Prouince,4300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erioperative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mental state nursing.Methods The author hospital to diagnose cardiac surgery treatment of 153 cases of patient-related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study in our hospital since the proposed questionnair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psychological state around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status of surgical patients using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scal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were assessed, an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to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Results 153 cases of the 12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erioperative stress, fear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accounting for 82.9%; 118 patients with perioperative anxiety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concerns, accounting for 77.6%; 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low self-esteem associated with perioperative such as psychology, accounting 63.2%; after cardiac surgery intervention SDS score was (1.58 ± 0.29) points, SAS score was (1.89 ±0.72) points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SDS score was (4.34±1.01) points, SAS rated (4.09±0.07) min) (P <0.05).Conclusions Cardiac surgery is more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 patients with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s, should tak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way to strengthen the patien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help patients adjust status,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Key words] Cardiac surgery; Perioperative; Mental state; Nursing Strategy

[作者简介]胡国智(1975.10-),男,湖北鄂州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外科手术围术期患者管理工作。

手术是治疗心脏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它对于患者而言是一种应激刺激,患者既有创伤性刺激,同时又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如对手术本身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创伤、疼痛、手术风险以及手术治疗效果、医疗费用等使得患者围术期产生紧张、焦虑、害怕等负面心理,从而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1]。因此,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必须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做好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工作,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2]。为了探讨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该医院诊断、治疗的153例心脏手术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来该医院诊断、治疗的全部153例心脏手术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实验中男77例,女76例,年龄为44~79岁,平均年龄为(56.5±0.8)岁,患者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3.5±1.4)年。患者中63例初中及以下,57例高中,33例大专及以上。

1.2 方法

研究中采用该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并采用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采用1~5分五级评分,其中,1级表示无心理状况,2分表示很轻,3分表示中度,4分表示偏重,5分表示严重,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心理状态越差[3]。

1.3 干预措施

为了降低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对手术的影响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具体如下:①入院前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意味着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断和亲朋交往,使得很多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孤独以及恐惧等心理。此时,护师要热情接待,善于采用温和的言语向患者介绍我院的实际情况,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同时,护师要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及时帮助患者解决患者需求,从而稳定患者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术前心理护理。患者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根据患者不同的家庭背景、年龄文化等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向患者宣传心脏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己疾病有一个了解,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感觉到安全[4]。③术中心理干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和患者进行亲切的交谈,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告知患者心脏手术步骤以及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缓解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进展、害怕等心理,手术过程中要加强和患者焦虑、沟通,分散患者注意力。④术后心理干预。患者手术后应该采用温和的语气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对手术效果不佳患者要向患者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多和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手术治疗依从性[5]。

1.4 统计方法

对患者干预前后相关资料进行spss16软件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将得到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c2检验。

2 结果

2.1 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主要不良心理

该次研究中,153例患者中126例围术期伴有紧张、恐惧等心理,占82.9%;118例患者围术期伴有担忧焦虑等心理,占77.6%;96例患者围术期伴有自卑抑郁等心理,占63.2%,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 SDS、SAS 评分比较

该次研究中,心脏手术患者干预后SDS评分为(1.58±0.29)分、SAS评分为(1.89±0.72)分,低于干预前[SDS评分为(4.34± 1.01)分、SAS评分为(4.09±0.07)分](P<0.05),见表2。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不管何种治疗手术对患者而言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术前的负面心理是指人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它是人先天的,普遍的,是人们进化、遗传的一部分,具有适应价值、普遍表现以及鉴别性等心理特征[6]。手术前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从而影响预后和患者的康复等。因此,临床上研究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显得至关重要。

3.1 心理问题分析

①术前心理问题。多数患者得知需要手术治疗后内心均会出现紧张、恐惧、担心等心理,不少患者手术前过度紧张从而出现失眠、害怕等心理状态;同时,部分心脏手术患者担心手术的失败发生意外或死亡,担心手术对家庭的影响和巨大的经济负担。部分患者甚至对自己的病情和医师的诊断持怀疑态度,手术过程中不配合等[7]。②手术中心理问题。手术过程中多数患者高度紧张,尤其进入手术室瞬间思想备受压抑,感觉到无助、孤独甚至绝望等。③术后心理问题。手术后部分患者容易产生疑虑、烦躁等心理,迫切想知道手术结果,并想知道手术结果的准确信心,部分患者由于手术后身体虚弱、疼痛等感到烦躁。部分患者甚至难以忍受伤口的疼痛而出现抑郁、悲观等心理,害怕手术后不能痊愈或出现并发症等,影响术后工作和正常生活,很多患者术后表现为:不愿意说话、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该次研究中,153例患者中126例围术期伴有紧张、恐惧等心理,占82.9%;118例患者围术期伴有担忧焦虑等心理,占77.6%;96例患者围术期伴有自卑抑郁等心理,占63.2%,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8]结果类似。

3.2 心理干预效果

为了降低围术期心理对心脏手术患者的影响通过加强患者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而心理干预措施主要由我院专家医师根据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况、教育水平等制定、实施,它更加能够弥补常规护理过程中的不足,从而能够增加患者围术期心理指导,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术前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让患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积极主动的自主以及自护等,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心脏疾病加重,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心脏功能。同时,围术期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预防手术后并发症,让心脏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保持一种最佳状态,让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帮助患者尽可能快的恢复肢体功能,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该院围术期心理干预的广泛开展和宣传,患者及其患者家属对该院的工作也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及其投诉[9]。该次研究中,心脏手术患者干预后SDS评分为(1.58±0.29)分、SAS评分为(1.89±0.72)分,低于干预前(SDS评分为(4.34±1.01)分、SAS评分为(4.09±0.07)分)(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10]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心脏手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围术期心理波动较大,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桂英,刘艳雪,高艳芬.对围术期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5):52-54.

[2]唐东旭,沈春燕,汤莉伟.浅谈普通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点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449-450.

[3]李征华,黄北南.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评估及护理对策[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6):118-120.

[4]谢琼,袁芳.电话回访对肝胆外科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影响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5(10):38-39.

[5]高丽利. ERCP 检查术前心理干预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09,30(14):1485.

[6]潘 华,严金兰,李芙蓉.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心理反应和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30(1):33.

[7]陆雪萍,卢柳青,石柳春.艾滋病合并外科疾病30例的围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4B):49-50.

[8]陈碧珍.35例乳腺癌病人围术期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6): 1693-1695.

[9]吴月玲.剖宫产围术期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 30(1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