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护理模式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零缺陷护理模式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在心脏手术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行心脏手术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在手术室护理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行零缺陷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8.3±12.8)min、术中出血量(215.3±20.3)ml、住院时间(17.3±3.7)d、不良反应发生率4.0%均优于对照组的(88.6±14.8)min、(399.5±20.3)ml、(27.2±5.7)d、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心脏手术手术室护理中,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改善效果显著,并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零缺陷护理模式;心脏手术;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是针对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展开治疗的地方,对医生医疗技术、临床专业性均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同时对医疗设备的依赖程度较高,存在多种因素影响手术效果。为确保手术效果,手术操作与护理均需严格按照标准实施[1]。心脏手术风险大、致死率高,同时对专业技术与医疗器械均有非常高的要求。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心脏手术治疗不断增加。如何减少对患者的二次伤害、降低手术危险系数、减少不良反应是临床研究的重点[2]。手术室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有效的护理操作可提高患者治疗效率。本文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在心脏手术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100例行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5.9±13.6)岁;冠心病10例,先天性心脏病19例,胸主动脉瘤6例,风湿性心脏病15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56.2±12.4)岁;冠心病9例,先天性心脏病20例,胸主动脉瘤5例,风湿性心脏病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手术室护理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行零缺陷护理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2.1构建零缺陷护理团队

护理团队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副组长由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总共有8人。小组成员共同商定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方案,并总结常规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方案,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完善。

1.2.2制定缺陷护理报告单

通过护理缺陷报告单了解护理缺陷具体时间、责任护士、缺陷类型等相关信息。护理人员应详细分析缺陷与处理方法,提出改进措施,并于当天填写清楚,汇报给团队。

1.2.3零缺陷护理模式

制定心脏手术手术室护理监督管理体制,详细登记零缺陷护理改进措施清单,制定护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操作规范和护理详细记录,确定责任到人,明确所有护理工作内容、标准、完成实践,以免出现漏洞。护理操作中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患者需要,调整护理内容,建立奖罚分明的机制,最大可能调动护理人员护理主动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1.2.4规范护理操作

为保证护理质量,就需要规范护理操作,做好必要的安全检查。根据手术操作相关内容,按照标准对手术室进行消毒,以保证手术室无菌环境。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帮助患者选择合适体位,并建立静脉通道。依据手术情况调节输液速度。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汇报。手术室温度维持在适宜状态,必要时还可采取保温措施,尽可能减少患者过度的皮肤暴露。手术结束后,检查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以免出现压红情况。护理人员还应注意清点手术器械。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心慌、恶心、食欲不振、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本院自制的住院患者护理调查表,采取百分制。满意:≥60不满意≤59分。不良反应具体内容待回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0%(41/5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49/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心慌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50),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心慌5例,恶心3例,食欲不振3例,高血压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13/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脏手术是一种特殊的手术类型,对护理要求比较高。科学、合理的手术室护理对降低手术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3-5]。为保障手术顺利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显得较为重要。零缺陷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操作,其主要针对护理的各环节、各层次,要求做到零缺陷。此种护理模式需要统计分析手术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错误,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处理方法,以免手术或手术操作中因护理而出现手术风险。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提高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针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缺陷,提前采取预防性操作,能够做到自我把握全局,实现全局管理的目的,从而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强自我管控意识,实现零缺陷护理[6-9]。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8.3±12.8)min、术中出血量(215.3±20.3)ml、住院时间(17.3±3.7)d、不良反应发生率4.0%均优于对照组的(88.6±14.8)min、(399.5±20.3)ml、(27.2±5.7)d、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以上结果得出,零缺陷护理模式对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还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对确保手术安全具有显著的效果。可见零缺陷护理模式在心脏手术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将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心脏手术手术室护理中,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改善效果显著,并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琦,王文英,庞静.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的危险因素及对策.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1):203,220.

[2]文红英,杨艳,王亚莉,等.护理人文关怀在胸心外科监护室护患沟通中的作用.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0,19(s1):249-250.

[3]王利萍.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的配合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5(31):278.

[4]梁淑华,伍玉媚,周淑明,等.心脏外伤手术的临床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5013-5014.

[5]裴海霞,徐永红,倪云志.循证护理在心脏外科术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2):69-71.

[6]陈敏.护理人文关怀在胸心外科监护室护患沟通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3,11(28):2655.

[7]唐钟华.人文关怀在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医药前沿,2017(7):131.

[8]文会贤.术中护理干预对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27-129.

[9]郑嫦娟,梁湘源.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术中压疮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护理研究,2015,29(5):603-605.

作者:陈慕秋 单位: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