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范例6篇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范文1

关键词:依恋关系;社交行为;影响;教育建议

一、依恋关系对青少年社交行为的影响

相关分析发现,青少年依恋与社交焦虑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青少年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的九个维度除了父亲沟通维度外,其它维度都与社交焦虑总分及它的三个维度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母亲疏离、同伴疏离和同伴信任对社交焦虑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同伴疏离的贡献率最大。另外,依恋的各个维度对社交焦虑的各个维度也存在大小不同的预测作用:母亲疏离、同伴疏离与父亲信任维度均对害怕否定评价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母亲疏离、同伴信任与同伴疏离对一般情境下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同伴疏离与母亲疏离对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维度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而父亲依恋则是以同伴依恋为中介,对社交焦虑产生间接的效应:父亲信任、父亲沟通对同伴信任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水平;父亲信任、父亲沟通和父亲疏离对同伴疏离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水平。综合分析表明,母亲依恋、同伴依恋对社交焦虑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而父亲依恋则通过同伴依恋这个中介变量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

依恋理论认为,婴幼儿个体根据抚养者对其反应是否及时、敏感与一致来判断自我受欢迎的程度和他人可信赖的程度,在与主要扶养人的密切接触中逐渐将上述信息进行表征内化,最终形成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因此,青少年在与父母的长期接触中形成的对自我和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模式影响着他们社会交往。进入青春期的个体除了

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外,还发展出了新的关系,同伴成了青少年重要的依恋对象,良好的同伴依恋关系也能满足像父母依恋那样的情感需求,成为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扮演“安全基地”的角色等,对个体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除了父母依恋影响社交焦虑外,同伴依恋也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及对相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表明,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对青少年的社交焦虑影响较大,而父亲依恋未对社交焦虑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是通过同伴依恋这个中介变量对社交焦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于父母对青少年发展的不同影响,心理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一些研究发现父亲对青少年的发展影响更大,一些研究则认为母亲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父亲依恋对男性社交焦虑有独特的显著的影响,而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对女性社交焦虑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性别认同的需要,男性青少年更加重视和父亲的关系,更加重视父亲的评价和反馈,女青少年更加注重与母亲的关系,并且由于女生还有在关系中定义自我的倾向,女生也史加注重与同伴的关系。

二、教育建议

1.加强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

本研究发现,农村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在社交焦虑总体和各个维度上都有显著的差异,农村青少年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市青少年,这种焦虑如果一直得不到缓解,就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对农村青少年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于一些问题严重的个体,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促进他们人格全面发展。

2.要重视亲子关系的培养

已有的研究表明,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的特质和由此而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可以预测儿童与同伴和其他人的交往方式。在本研究中,青少年与父母的依恋对社交焦虑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这是由于青少年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对他们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青少年与父母的牢固的情感联结是他们心理能力发展的基础,只有青少年感受到父母永远是自己的安全基地,他们才可能勇敢地进行职业探索和人际探索。父母要维持良好稳定的亲子关系、避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断。青少年不论何时遇到困难,父母都应尽力随时提供开放的沟通和持续充分的情感支持。

3.父母要及时调整跟子女的关系

在青少年期间,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飞速发展,同时开始对父母去理想化。因此父母应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认清孩子心理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4.注重发展青少年良好的同伴关系

本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因素中除了与父母的依恋外,同伴依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沙利文曾认为,青少年期的个体有从同性好友中获得亲密感的需求,他们开始脱离对父母的依恋,把注意力转向同,通过频繁的交往,与少数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这种以诚实、忠诚和信任为特征的亲密关系有助于改善和修复童年时期出现的一些人际关系问题。如果与父母的依恋水平不高的青少年能够与同交往,并在同性好友中获得亲密感,后者能够对他们表示出温暖、敏感、稳定的关怀,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则有可能帮助他们重建安全的依恋关系,逐步摆脱不安全依恋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鼓励青少年多与同伴交往,对有社交问题的青少年要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咨询或训练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促使青少年更好地建立与同伴的关系。

三、结束语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生命中极其重要且充满变化的阶段,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他们面临着建立同一性和发展独立性与自主性的任务,想要独立自主、摆脱成人束缚的愿望特别强烈,却仍然需要保持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同时同伴关系也逐步发展起来,因此要正确认识依恋关系对青少年社交行为的影响并给予青少年科学有效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主编.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2] 琚晓燕.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及其与自尊、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05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范文2

咨询案例一:蒙女士,45岁,高中学历,商界成功人士。蒙女士的儿子今年18岁,迷恋上网,目前已辍学在家。蒙女士很是着急,希望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使儿子戒掉网瘾,重返课堂。儿子不承认自己迷恋网络,只表示不愿上学,也不愿到心理咨询机构求助。通过了解,得知由于家境较好,蒙女士对儿子从小就特别关爱,生活上一直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学习上对儿子的期望值很高。儿子也特别听话,之前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是从初中三年级开始表现出厌学情绪,沉迷网络。经深入分析,蒙女士的儿子网瘾症状并不明显,逃学是因为父母对自己干涉太多,要求太高;喜欢上网只是排解压力,表达独立渴望的一种方式。

咨询案例二:刘某,男,20岁,师范学院中文专业二年级在校大学生。刘某性格过于内向、自卑、焦虑、不善表达,老师提问时甚至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因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感到痛苦,且担心影响将来从事教师职业而到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交谈得知,刘某是一个“留守儿童”,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他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很少回家。外祖父性格暴躁,对他关心甚少,他基本上是在挨骂中长大的。刘某的自卑、焦虑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鼓励造成的。

以上两个案例所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从亲子教育的角度看,均与不良亲子关系的形成密切相关。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人生的第一种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亲子关系发展是否良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个体人格结构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亲子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稳定性。亲子关系较一般的人际关系持久和稳定,一旦某种模式的亲子关系形成后,将长期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并决定个体社会交往的方式和水平。亲子关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变化性,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的年龄特征,因此亲子关系的疏密程度和交往模式将随孩子的年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亲子关系的培养过程,可以说是父母陪伴孩子“走”入社会,完成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过程。由于个体心理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解决的矛盾和所达到的水平不同,因此,在每一阶段的亲子关系中父母所充当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1. 婴儿期(0~3岁):从“抱着走”到“扶着走”

婴儿期是亲子关系培养的第一个关键期。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0~1.5岁儿童的主要矛盾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而基本的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此阶段亲子教育的重点是发展儿童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信任态度。父母是儿童最初接触的社会,如果父母在这一时期给予孩子适当的、稳定的、不间断的照顾、哺育与抚摸,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依恋和信任,从而会逐渐发展起对社会的信任感。

有关研究表明,婴儿从出生那一天起,就开始了与父母的交往。大约在6个月以后,婴儿与父母就建立了一种稳定的亲子关系,婴儿形成了依恋,这种依恋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H.F.Harlow的“恒河猴剥夺实验”,也证明了亲子依恋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小恒河猴与母亲分离一段时间,用两种模型作的或装扮的“母亲”来抚养小猴,一种是绒布缝制的猴形妈妈,另一种是铁丝网编成的猴形妈妈,几乎在所有时间里,小猴都依偎在绒布妈妈身旁,只有当寻找食物时,它才会短暂地去铁丝妈妈那儿。实验表明:生理上对食物的需求和心理上的接触安慰是分离开的,而且这两种需要可以从不同的物体上得到满足。因此,对于婴儿期初始阶段的亲子教育,父母不应仅限于食物的喂养和悉心照料,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关爱的信号,特别是母亲,要通过对婴儿足够多的抱抚,为孩子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抚慰感,以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婴儿前期的亲子关系培养是一个“抱着走”的过程。应该引起重视的是,现代社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父母只关心对婴儿的生理喂养,而疏于通过身体的抱抚给婴儿传递心理的慰藉,这对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和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到了婴儿后期,随着生理上行走能力的增强,婴儿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开始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儿童的人格发展进入到自主感对怀疑感阶段。此时,如果父母允许和鼓励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会培养他们自主独立的个性;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或保护,就会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感和怀疑感,以至形成依赖型的人格特征。因此,从两岁以后,在亲子关系的培养方面,父母在保持对孩子关爱的同时,在亲子教育上应从心理上的“抱着走”逐步过渡到“扶着走”。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学会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自主作出一些简单的决定,学会对事物作出简单的评价和判断。同时,由于婴儿后期的婴儿心理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其自主性尚不能完全满足独立处理日常生活的需要,这就要求父母给予孩子更多心理上的扶助,使孩子在养成独立自主个性的同时,感受到父母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依靠。

2. 幼儿期与童年期(3~11、12岁):从“牵着走”到“搂着走”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范文3

丈夫去世才五天,母亲催我去相亲

今年的4月17日,我老公突发心肌梗塞,丢下我和孩子去了另外一个世界。说实在的,看着直挺挺躺在那里的他,我没有多少悲伤,只有满心的悲哀,为自己。这个男人,就在3个小时前,还嫌我穿着不漂亮不让我随他一起进医院的大门,而要自己年轻貌美的侄女陪同。我不知道他在离世前的最后一刻是否也会想要把在医院大门外等待的我――他的老婆、他孩子的妈,叫进去说两句遗言。我的婚姻,就是这样悲凉。这也是我母亲当初苦心为我选择的婚姻。

说起来我的母亲其实是个很不幸的女人,她19岁嫁给当地的一个农民,生下两个女儿,饱受家庭暴力,连耳朵也被这个前夫烫掉半只。毁容之后离婚,只好嫁给我们那严重耳聋的父亲,又生下我们姐妹四个。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婚姻太不幸吧,母亲总是极力插手我们姐妹的婚姻。

由于家庭条件困难,我们四姐妹都是十三四岁便外出打工了。我们姐妹都算长得清秀漂亮,在外面倒也受到不少人的照顾,但也惹得一些坏心眼的男人起邪心。因此,为了寻求保护,我们都早早地恋爱了。

我的初恋男友是一个厨师,我们认识时他还在当学徒。母亲说一个小小的学徒能有什么出息,便强烈反对我们交往,甚至跑去我男友家吵闹。我觉得母亲挺可怜,不想让她太伤心,就含着泪顺她的意结束了自己的初恋。没多久,母亲经人介绍让我认识了一个所谓的老板,30多岁,高高胖胖,她说让我嫁给他,因为他能赚很多钱。这个男人来我上班的地方找我,强迫我跟他发生关系,我心生厌恶拒绝了,再也不愿意见他,母亲却还是努力撮合。直到不久后识破真相,这个男的是个骗子,专门骗钱骗色。我后来又谈过几次恋爱,都被母亲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拆散了。她说一定要她给我找的她才放心,因为她是过来人,我们年轻不懂事。

我25岁那年,母亲终于把我嫁了出去,我的老公是她给找的,我的婚事也是她给准备的。我的婚姻始终淡淡的,没有爱情可言。我慢慢地才知道,我老公爱的是自己的嫂子,为了遮掩他们的关系,他才娶了我。他的眼里只有嫂子一家,我和孩子一点不重要,我在他面前就像旧社会的小媳妇,用一点点的钱,做很多的事,受不完的委屈。可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我一直忍着,自己出去打工挣钱。

母亲知道我老公的真实情况后,开始咒骂他,然后到他厂里当着他员工的面揭露他的情事。老公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恨我、刻薄我,甚至春节也不再去给我母亲拜年。

我老公去世后,母亲似乎松了一口气,开始紧锣密鼓地给我物色对象。我说人家会说我“丈夫尸骨未寒就找新欢”,我没办法做人。母亲立刻生气了,恨铁不成钢地骂我。我无奈,不忍心看着70岁的她气得浑身发抖,只好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中听从母亲的安排去相亲。由于实在没心思,亲没相成,我的名声却是彻底坏了。

五次恋爱被阻止,大姐过早去世

其实,母亲干涉我们的婚姻最早是从大姐开始的。

由于家中没有男孩,根据农村的风俗,一般是大女儿要招上门女婿。大姐19岁那年,母亲请别人帮忙介绍,从偏远的山区给大姐找了个男朋友。男孩人还可以,大姐也比较满意,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在母亲的准许下去了男孩的老家。大姐很快便怀孕了,母亲着急给他们举办婚礼。可是对方看生米煮成了熟饭,突然改口不愿意做上门女婿了,一定要大姐嫁过去才愿意结婚。母亲气得几乎要喷血,找去男孩的老家将已经怀孕8个月的大姐拽回了家。一个月后,大姐生下了一个男孩。人家嘲笑大姐生了私生子,母亲于是给小孩取名“名义”,意思是有名有义。

母亲再也不许大姐去找名义的爸爸,名义的爸爸来找大姐她每次都拿木棍追打。就这样,大姐在落寞寡欢中坐完了月子,并独自将名义抚养到3岁便出去打工了。

大姐在打工时又找到了她新的爱情,可是母亲也是从中阻挠,因为男孩不是特别有钱的那种,母亲固执地以为没有很多钱便不会有幸福,而她需要自己的女儿有很多很多的幸福,所以她全力排斥大姐新的恋情。

大姐后来又有过第三次、第四次恋爱,可都没得到母亲的同意,她无数次地出去找大姐,打骂她,歇斯底里的。大姐对每次恋爱都那么认真,每次都认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幸福,但最后都被母亲拆散了。

大姐在30岁那年有了她的第五次恋爱,这次她完全不管母亲阻止的手段如何强硬,毅然决然地跟对方领了结婚证。她特别想给自己的丈夫生个孩子,于是多方努力申请了准生证。可是母亲跑去他们当地计生办“大闹天宫”,说我大姐根本不符合再生条件,为什么要给她发准生证。我们知道母亲这样做的原因一是担心名义没人抚养,二是她仍旧想让大姐离婚。

大姐的准生证又被计生办收了回去。这件事对她的婚姻打击很大,虽然大姐夫对她仍旧很好,但她自己从此得了抑郁症,没多久就去世了。30多岁漂亮的大姐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母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她之所以这么惨,就是因为没听我话。我看你们谁还不吸取教训。”我们想反驳,但最后都选择了沉默,渐渐便由悲哀走到了麻木。

追求爱情,二姐做了“烈女”

对于二姐的婚姻,母亲当然也是强势干涉的,只是她没想到二姐的性格会和她一样强硬。

二姐爱上了二姐夫,母亲几乎要疯了,因为二姐夫家是典型的一穷二白。母亲多次去二姐夫家打闹,用恶毒的语言谩骂,用粗大的棍棒狠打。二姐夫退缩了,但二姐却十分倔强,母亲的阻挠反而加强了她要嫁给二姐夫的决心,她偷出户口本去领了结婚证,然后像游击队那样躲避母亲的骚扰。可是母亲信息真的特别灵敏,他们在一个地方从来待不了两个月,母亲就打上门了。

就在这种担惊受怕、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二姐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加上工作不稳定,无钱医治,31岁便去世了,比大姐还早走。

大姐二姐的相继离去,加上我的凄惨婚姻,我以为母亲对我们生活的干涉会逐渐减弱,没想到她却把我们的不幸理解为她的干涉还远远不够。

小妹大概是麻木了,她嫁给了母亲给她选择的男人,然后认真相夫教子。可是母亲还是觉得妹夫有很多不足,每次见面都苛刻地对他提意见。为了少回家见母亲,小妹只好跟丈夫去了遥远的内蒙古,几年也难回来一次,听说在那边生活也很艰苦,看来也是离幸福相距甚远。

看着年逾古稀的母亲,想想我们四姐妹的人生,我的心一片荒凉。我不想责备自己的母亲,我自己也早已是做母亲的人了,我理解为人母的心。爱的心与爱的结果,有时候会完全相反,因为方式不对。我们不能因为爱便为所欲为――我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能早一天意识到这一点。

亲情是黑夜中的北极星。曾经我们向目标追逐而忽视它的存在,直至一天我们不辨方向,微微抬头,一束柔光指引我们迈出坚定的脚步。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范文4

一、基本情况

王茹(化名)是高二的一名女生,短发,一身运动装,独自来到咨询室。她很拘谨,头一直低着,声音特别小,几乎无法听见她在说什么。从她的脸色和情绪上,我感觉到她内心积压了很久的负面力量,而且很痛苦。我给她倒了一杯水,与她聊了聊学校近期的活动和她们班级里的一些趣事,尽量让她先放松心情。对于这样一位来访者,我必须给予她足够的安全和无条件的悦纳,并从积极关注开始。

我们从班级活动聊到人际关系。王茹喝着水,声音略微大了一些,慢慢地开始讲述。

她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叫小玲(化名),高中开学的第一天认识的。两人分在一个宿舍,都是第一次离开家来住校,幸好彼此陪伴才不至于思念家人。她们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逛街,形影不离,甚至连偶尔的周末回家,都会特别想念对方,要“煲电话粥”。她经常会送给小玲一些自己都舍不得用的东西(于她而言较贵的零食、小饰品什么的)。如果小玲和别的同学玩,她会觉得特别难受,甚至为此哭泣。近期她听到有些同学说她们俩那么好,是同性恋,也感觉到当她俩在一起玩的时候,背后有很多眼睛在看她们,还窃窃私语,好像在说她们坏话。她感到害怕又迷茫,害怕小玲会因此不跟她玩,也迷茫自己的这份情感是否正常。这两周心情糟透了,几乎天天失眠,无法安心学习,因内心痛苦主动前来咨询。

叙述至此,王茹流泪满面地问我:“老师,我是同性恋吗?”

二、评估诊断

王茹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行为,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王茹表现出焦虑、失眠、烦躁等症状。从严重程度看,王茹的反应只局限在处理同伴情感的范围内,逻辑思维正常,没有泛化,社会功能没有严重受损。从病程看,只有两周多的时间。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王茹在思想上和心理上依恋同性,但在生理上不渴望同性的,也没有性接触,因此属于同性依恋而非同性恋。

对王茹做了心理测验:SCL-90得分329分,10个因子中任一因子得分都超过2分,为阳性;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66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69分。

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三、辅导过程

(一)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第一次咨询)

本阶段咨询关系初步建立,明确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首次咨询以倾听为主,让王茹得到充分的渲泄,释放内心的焦虑与冲突。记录求助者的基本情况,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初步建立咨询关系。对王茹进行心理测验,进行初步诊断。布置咨询作业,填写优缺点表格,增强王茹的自信心。确定咨询时间,初步拟定治疗方案。

(二)认知行为疗法(第二次咨询)

采用元认知干预技术中的心理谈话技术对其不良认知进行调整。纠正王茹的错误认知,促进其自我成长。

王茹怀疑自己有同性恋倾向。为了深入了解她的人际交往情况,看她是否有这种倾向,在本次咨询中我引导她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你和男生相处与你和女生相处,两者有什么不同?”

王茹:“和男生交往不是很自然,和小玲交往就很自然。有时候会和小玲聊些班级里的男生,有的男生也挺优秀的,但是我绝对不会去和他们讲话。”

问题二:“为何不去和他们讲话呢?”

王茹:“自己长得不好看,成绩又一般。偶尔有男生靠近和我说话,我心里会很害怕。还是和小玲在一起感觉好多了,也很快乐,又特别谈得来。”

问题三:“你有没有想过,以后会和小玲结婚,不找男朋友?”

王茹:“结婚?和小玲?这个从来没有想过。”

从儿童期过渡到青年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两小无猜期、两性疏远期、两慕期和正式婚恋期。但有些青少年在两性疏远期可能有另一种自然倾向――同性依恋,比如王茹现在的状态。我耐心分析给她听,同性依恋和同性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生活中,经常会有两个女生或者两个男生特别要好,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一起分享快乐与忧愁,他们相互交流对父母、教师都不说的秘密,对其他同学的介入还会产生嫉妒,这在女生中似乎更突出些,有些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爱”上自己的好朋友了。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大多是属于青春期少女(少男)的同性依恋情结反应。而同性恋是指正常的生活条件下,从少年起就开始对同性持续表现出倾向,这既包括思想、情感,也包括行为。

王茹说她从来没想过要和小玲结婚,也没有过分的亲密行为和性接触。说着说着,王茹破涕为笑,她说她明白了,原来自己是同性依恋。这次咨询大约用了50分钟,王茹离开咨询室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她的内心轻松了许多。我整理着这次的咨询记录,有了更深的思考,王茹对自己的长相和成绩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在异往方面缺乏自信,她说到和男生靠近会有害怕的感觉。为何会有害怕的感觉?是受过伤害还是另有其因?我想这是下一次咨询的重点。

(三)自我剖析,找出心结(第三次咨询)

这次咨询的主要目的是找出心理问题的原因,采用的咨询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和来访者中心疗法。

王茹正处于青春期,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基本阶段属于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成年早期阶段,渴望了解异性、获得爱的品质是重要特征。她有欣赏的男生,却不愿和男生说话,男生靠近她和她说话时会害怕。这其中肯定有着更深一步的问题。这次咨询,我试探着提出问题:“你在与男生的交往过程中是否有过感情上的创伤?你的童年快乐吗?”通过小茹讲述,她在感情上没有创伤,基本就没和男生有过交往。提到童年,她的表情凝重了很多,回答“不太快乐”。从她的回答中可以排除异往感情创伤带来的阴影。我敏锐地意识到她说她童年的不快乐,这很可能是她心灵深处不愿意告人的秘密,也可能是引起她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我立刻问她:“希望你能告诉我童年不快乐的具体原因。”她反问童年的事情和这有什么关系,然后就陷入了沉默。我知道这就是心理咨询中常遇到的阻抗现象。

我鼓励她一定要说出来,这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强调一定会为她保密。终于,她告诉我,她的父母是做生意的,她有姐姐和弟弟,她在家中排行老二,父母对她关注很少,她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若自己是个男孩子,父亲就会开心了,所以尽量穿中性的衣服,剪短发,她姐姐也是这样,短头发,因为爸爸不喜欢她们扎小辫。童年的记忆就是父母的吵架、打架,最狠的一次父亲把母亲打得鼻子嘴巴都在喷血……说到这儿,王茹把头埋下开始痛哭,我给王茹递过纸巾,轻抚着她的肩膀。王茹说她痛恨吵架,长大了也不结婚,除非对方承诺永远不和她吵架打架。看着王茹充满恐惧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我感知到家庭的争吵对王茹人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影响。在王茹的心灵深处,父亲不喜欢女孩,致使她自卑、自闭。父亲对她母亲的暴力,让王茹渴望与异往又害怕与异性相处。这就是深藏其心灵深处但又无法意识到的造成她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通过进一步交谈,证实王茹并非厌恶男生,而是她根本无法找到安全感,喜欢却又不敢去与男生交往。根据以上分析,我告诉她:“你不是同性恋。童年时期的经历,使你在潜意识中对父亲充满了恐惧,缺少安全感。这导致你现在和男生相处会觉得害怕,不敢和男生交往。而和女生相处,你很有安全感、信任感。”

听着我的分析,她不断地点头,说:“原来是这样!我从不和男生相处,仔细想来就是这个原因。”

咨询作业:与父亲进行一次聊天,深入了解父亲的内心想法,了解父母亲的感情生活,希望可以解开对父亲恐惧的心结;主动去找除小玲之外的同学聊天,包括异性,体验与其他同学交往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四)干预后维持辅导(第四次咨询)

本次咨询继续巩固以前咨询的成果;通过咨询作业的反馈,帮助王茹进一步分析自我,进行积极的心理调整,增强自信心;进行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解决失眠问题;提高人际交往和行为的调控能力。方法:谈话法、角色扮演和认知行为疗法。

王茹对上一次的咨询作业完成得非常认真,和父亲进行了一次朋友式的长谈。她说自己对父亲有了新的认识,也明白了父亲其实很爱母亲,也很爱她和姐姐,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很辛苦,只是父亲不知道如何表达爱。之前是自己过于偏激的认识使她对父亲甚至是异性产生了误解,其实父亲还是很慈爱的,以后会经常和父亲聊天。另外,和其他同学交往也让她感到很愉悦。我对王茹这些积极的变化,给予了正强化。

运用角色扮演的技术,帮助王茹再次体会父亲的内心,理解和原谅父亲,减轻对父亲之前的“恨”意。同时也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其体会周围同学的心里想法,改善其人际敏感的状况,降低其对周围人的过于敏感的反应。

本次咨询基本结束,通过反馈和分析咨询记录,让王茹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心理成长变化。最后,帮助王茹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新的认知行为模式应对未来生活;告知王茹如有需要随时欢迎来咨询。

四、咨询效果评估

通过回访,了解到王茹目前状态稳定,精神面貌较初访时大有好转。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王茹自述:心情得到改善,失眠现象消失,能够静心学习。

教师观察:王茹较以前更乐观主动一些,能够积极地面对问题,课堂回答问题更自然,不像以前那么慌张。

同学评价:王茹开始和其他同学交往了,不像以前只和小玲玩,我们很愿意和她做朋友。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范文5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育高峰的出生人口到了婚龄,那时男青年超过28岁、女青年超过25岁,就要被叫成“大龄青年”了;此外知青返沪,社会上有许多农场回城的未婚男女,他们大多工作不好、没有福利分房,找对象很困难。可以说那时出现了上海的第一次“待婚危机”,大型的相亲活动应运而生。

上海文联《采风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就举办了这样的活动。报名热线是2471490,谐音“两思切、一试就灵”。 相亲现场就在上海作协所在地――巨鹿路675号的大厅。大厅里拉了绳子,挂了许多三角形小彩旗,每一面小旗上是一个单身者的年龄、身高、单位等信息,还有照片,像个展销会。如果看中了哪面旗子上的人,就把旗摘下来,交给工作人员。下一步,工作人员去找到旗子上那个人,把看中她(他)的人情况一讲。对方如同意,就见面;不同意,就由该工作人员去回绝,旗子挂回去。这个形式,颇能体现当时的婚恋观念:一个人拿走旗子,别人就暂时看不到了,而不是几个人同时竞争,这是谈恋爱一对一的意识。而由工作人员在中间传信息,则符合当时人们含蓄、矜持的心态,有效避免拒绝和被拒绝的尴尬。

而这一时代上海民间的私人相亲,主要是在市中心的小公园:复兴公园、襄阳公园、人民公园、黄浦公园……交通方便,公交车下来就能到。而且,公园一定要小。太远太大的公园都不行,门太多,几号门几号门的,万一跑错了,相亲是不会成功的。小公园之约也有讲究。事先,相亲双方要交流信息。不是现在说的房子车子工资。那时候工资是不用问的,因为同类单位都是一样的。要紧的信息是年龄、身高、单位,和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全民的还是集体的?因为这个劳保福利待遇差距很大。住房当然也在需要介绍的信息之列,不过,那时所谓“有房子”指的是在父母现有的住房里能有一间给小夫妻,乃至未来能搭出一个阁楼、拦出一间房间的,都包括在内。此外,诸如“伊拉爸爸是科长”、“伊有香港亲戚”之类,也算加分项,会被提一提的。

当时还有一种相亲方式是看电影。双方各自提前拿到座位相邻的电影票,直到对方落座,才算见到了第一面。也有约在电影院门口碰头的,假如介绍人正好有事不来,那么就得预先讲好“接头暗号”,比如男方上衣口袋里别支钢笔,或者女方手里拿本杂志。据说这种方式对男孩子压力较大,因为女方总是希望对方先认出自己……

那些市中心的小公园,到了本世纪初,就数人民公园异军突起。这个建造于1952年的公园,忽然就成了父母扎堆相亲胜地,演绎了无数亦庄亦谐的场面。

有些人看不上相亲,觉得相亲是别人安排,谈的不是爱情。其实,这要考虑婚恋“土壤”不同。中国年轻人社交圈比较小,文化上又认同东方人的矜持。就像我小时候,我母亲会很自豪地告诉人家:“阿拉小囡,弄堂里是不去白相(玩)的!”不去玩,很乖,也就失去了一份野趣和与同伴交往的能力。长大还这样的话,以前上海人叫“老实小囡”。老实小囡读得好书却不一定谈得好朋友,为啥不能用相亲来帮帮他们呢?

而父母参与也是一种难以消失的东方传统。2000年后,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恋高峰,第二次“待婚危机”出现了。他们的父母有不少退休了。那时上海还取消了普通公园门票。想想看,像人民公园这样的地方,从拉家常到谈儿女相亲,只要有一对成功的,就必定吸引更多人前去。于是,人民公园红了。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范文6

Mrs. Cheroo,

我知道孩子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是天生遗传决定的,不过,我还是想了解一下,到底有没有可能通过家长的努力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呢?我的一些同事和朋友,他们的孩子跟我的宝宝差不多大,都2、3 岁了,大家聚到一起时,话题常常离不开孩子,大家都特别关心如何开发孩子智力的问题,希望能在这个方面得到指点,谢谢。

大同于潇潇

潇潇,

你的心情再好理解不过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贝聪明伶俐。是的,智力与先天有极大关系,但是,后天的开发也很重要,作为家长,不但可以做一些有益的工作,事实上,他们的努力确是会得到回报的。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将有助其智力发展。

像你的孩子这个岁数,你可以特别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发孩子智力。

1 深度的沟通交流。比如说帮助孩子制订适合其的玩耍时间和活动,而非把孩子放在一边,让其自个玩就完事了;你还可以多和孩子说话,即使是在做和孩子没有关系的事情的时候也可以交流,特别是在做那些允许分神的家务事的时,是进行这种交流的好机会。

2 为孩子提供种类足够丰富,数量足够多的玩耍材料。比如说,玩具的类型要多样化,不要只局限一种;给孩子买属于他自己的图书,不是那种你用来给孩子讲故事的书,是那种孩子可以自己翻看并从中感到乐趣的书,告诉他,这是他自己的书,多买几本,而且间隔一段时间就购进几本新的。

3 爸爸妈妈都要加入。一般来说,妈妈陪孩子玩的时间会多一些,而我还是强烈建议父亲每天也都尽量抽一点时间出来陪陪孩子玩。毕竟,男性逗孩子玩的方式和女性不同,更不拘一格,这对孩子是大有裨益的。

4 为孩子添置有趣的文具。比如说高矮合适的小写字台椅,样式可人的纸张和笔等。为孩子添置这些文具并不是要给他什么压力,让他坐在书桌前努力读书,只是为了提高他对这一切的兴趣,至于他在这些台椅上做些什么,在漂亮的纸张上画下什么,并无关系。

亲妈妈还是亲爸爸?

Mrs. Cheroo,

孩子渐渐长大,开始黏人了。记得自己小时候,大人总喜欢问我一个问题,妈妈爱得多一些,还是爸爸爱得多一些,那个时候的我总是说妈妈爱得多一些。听说新的育儿理论很鼓励父亲和孩子建立亲密联系,请问孩子亲妈妈多一些好,还是亲爸爸多一些好呢?

杭州王心琳

可爱的王心琳,

亲妈妈还是亲爸爸,应该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说哪个更好一些的。孩子和他的养护人之间建立亲密联系,又叫依恋,这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样子,孩子感受世界的感情基调才会是安全的。

一般来说,因为哺乳、照看等缘故,母亲更容易和孩子建立依恋关系。不过,孩子从母亲那和从父亲那得到的乐趣是不大一样的。当孩子饿了,冷了,痛了,他们会趋向寻找妈妈温暖的呵护,妈妈就是这个世界上安全健康生活的所在。而父亲则更容易成为一个有趣的玩伴,当孩子的初级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们似乎更能享受和父亲共处共玩的快乐。

而依恋关系并不是唯一、排外的,并不是说和母亲依恋,和父亲就不能依恋,和父亲依恋就疏远母亲,千万不要把这当成一场父母争夺孩子的爱的战争,不妨当其是一部共同浇灌嫩芽的温情剧吧。一般来说,孩子先会有一个主要的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索新的世界和人际关系,他们会逐渐跟更多的人形成程度不一的依恋,这还不仅仅可能是父亲,那些慈爱的祖父母如果长期照料孩子,也会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鼓励你的丈夫多和孩子玩在一起吧,给孩子的爱总是不嫌多。

孩子怕生是胆子小的表现吗

Mrs. Cheroo,

我的儿子现在快1 岁了,特别怕生。每次家里来客人,他都好像受到了什么大的惊吓似的,客人要是想要抱一抱他,他就更是大哭大闹。请问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孩子变得勇敢起来呢?

西安于霏

于霏,

我恐怕要先纠正你的一个错误观念,孩子怕生并非因为胆小怯懦,而是一种天然的保护机制,可以保护他不轻易被陌生人“骗”走。一般来说,孩子对陌生人感到恐惧的情况在6 个月之后开始出现,到了8-10 个月的时候达到顶点。等到孩子继续长大,怕生的情况又会自然的逐渐减弱,总有一天他将能顺畅的和陌生人交往而不哭不闹。所以说,这只是一个成长的阶段,不必太过担心。

目前这个阶段,你能做的是在陌生人出现的时候,帮助孩子克服面对生人的恐惧。下面给出两个常用方法,以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