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占卜范例6篇

易经占卜范文1

[关键词]敦煌文献;卜法;孔子形象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2-0031-05

《论语》载:“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在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却有不少托名孔子的卜法文献。①如直接以孔子命名的汉文卜法文书《孔子马头卜法》、《周公孔子卜法(占十二时卜法)》,以孔子之名命卦的《周公卜法(管公明卜法)》。更有甚者,在敦煌藏文文献中也有托名神子贡子(孔子)的占卜文书。如此多的卜法文献托名孔子肯定不是一时一地的偶然现象,所以,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考证研究。

一、汉文卜法中的孔子形象

《孔子马头卜法》是将9枚3寸长的算子放在一个竹筒中,竹筒有一个眼,占卜时,晃动竹筒,使一枚算子掉出来,并根据算子上的数字(1~9)判断吉凶。敦煌文献中共存有六件文书,即S.813b、S.1339②、S.2578b、S.9502、S.11419③、S.13002V④。此六件文书有三件文书保存有序言,而且三种序言并非相同版本,足见此类文书在敦煌当地很流行,但却没有定本。

S.813b《立成孔子马坐卜占法》:

1.《立成孔子马坐卜占法》

2.凡此上经,差得吉者,不从重问,重问不验,大急事只问一卦即止。昔孔子马

3.头上坐,庠:神卜零(灵)零(灵),知死知生,知败知成,知吉知凶,知行知住。某某某事,

4.吉之与凶,唯卦所从。卜者须清吉,端心定意,事无无中。所用g子,唯

5.有九枚,枚别有刻数。馄,总把之,令人课抽一g,若得二刻,得三刻及九刻

6.来,随g依经判之,立即可验。

7.每月一日见月,大吉;二日见月,所求称心;三日见月,斗诤;四日见月,大利;

8.四(五)日见月,悲哀;六日见月,所求称意;七日见月,损才(财);八日见月,所见欢喜;

9.九日见月,凶;十日见月,平安之事。⑤

S.2578b《孔子马头卜法一部》:

1.《孔子马头卜法一部》。廿七条,昔者孔子日行逐急,暑疑决事,

2.立马马上坐临,马头上卜事,故曰马头卜。用g子九枚,从一刻至九刻,

3.九g用一竹筒管盛之,两头留即开一小孔,临卜特定心庠,合

4.一出者,署刻依文书决之,万不失一。⑥

S.9502《孔子马头卜法》:

1.《孔子马头卜法》凡阴阳卜噬,易道为宗,文义甚

2.多,犹如江海,非圣不裁,岂凡能决,所以孔子造此卜法。

3.成用g子九枚,枚别有卦,长三寸,竹筒盛之,密

4.盖两头,一头开一小孔,容一g子出入,缘身时行,所

5.有疑逐意决之,事无不中,不许,孔子日行,

6.马上坐定,心启愿如卜,不得乱心,有疑事者立

7.马使上,故曰《孔子马头卜》。传于后世,凡卜之时,定心

8.启愿,必获有验。⑦

《周公孔子卜法》亦称为《占十二时卜法》,方法是以12个月为顺序,在子、丑、寅、卯等十二时下分别注有“一”、“二”、“三”,然后根据卜事内容,按“一”、“二”、“三”的吉凶做出判断。此种卜法共有四件文书,即S.5614⑧、P.2574、P.2859、北新0836。后三件文书基本相同,都有“周公孔子占法”的标题,但是P.2859与北新0836后半部卜辞要比P.2574多一些。三件文书都是以“寅时”起头,卜辞以“一”、“二”、“三”的吉凶为纲,以卜项为目,并且这些文书都有“占家中病者初忧重,至理不死”字样,即避“治”字,可见这三件文书都是唐代的抄本。我们主要以P.2574为主了解此类文书。

P.2574《周公孔子卜法》:

1.凡时下得一占家口忧患不死占远

2.行人平安未至占官事不吉占问

3.口舌死占奸恶善吉占盗贼未至

4.占失财以去不得占所求不得占天雨

5.无占杖竖占市卖不合占病者不

6.喜凡时下的二注官事和了不成占

7.家忧吉凶占盗贼不来占闻口

8.舌有占远行人在道未至占求妻

9.财损财得占奸恶有占斗战不如也

10.占失财得半占养蚕得平占所

11.居宅多有梦占造作不如意

12.占欲市易利以占闻忧有不吉占

13.占主人有酒不与占杖竖其杖中取

14.凡时下得三注作官事得甚好

15.占家中平安占家中病者初忧

16.重至理不死⑨

《周公卜法》又称《管公明卜法》,此卜法将34个算子分成三份,分别除以4,将余数分置上、中、下三层,形成卦象,然后按卦下所附卜辞以占吉凶。共有16卦,分别是“周公卦”、“孔子卦”、“屈原卦”、“赤松卦”、“桀纣卦”、“越王卦”、“子推卦”、“太公卦”、“兑卦”、“坤卦”、“离卦”、“干卦”、“巽卦”、“坎卦”、“震卦”、“艮卦”。《周公卜法》共有五件文书,分别是P.3398-2、P.3868、P.4778、散678、Дx02375V。我们主要以P.3398-2为主了解此类文书。

P.3398-2《周公卜法》:

1.獠分,万不失一,其卜法用g子卅四,

2.筮作三分,上斜中竖下斜,后乃四

3.四除之,余者成卦,审看下卦歌颂,

4.次定吉凶。 周公卦

……

9.孔子卦 飞鸟高翔,身得其光

10.前虽忧,后大吉昌,怀

11.孕是男保无灾殃病人自差官事⑩

12.孕是男,保无灾殃,病人

13.自差,官事无伤,此卦

14.大吉。[11]

遍查古今史籍目录,很少见到托名孔子的占卜书,但《隋书》称临孝恭著《孔子马头易卜书》一卷。《隋书》卷78《临孝恭传》载:“临孝恭,京兆人也。明天文算术,高祖甚亲遇之。每言灾祥之事,未尝不中,上因令考定阴阳。官至上仪同。著《欹器图》三卷,《地动铜仪经》一卷,《九宫五墓》一卷,《遁甲月令》十卷,《元辰经》十卷,《元辰厄》一百九卷,《百怪书》十八卷,《禄命书》二十卷,《九宫龟经》一百一十卷,《太一式经》三十卷,《孔子马头易卜书》一卷,并行于世。”饶宗颐先生《敦煌本〈立成孔子马坐卜占法〉跋》认为,临孝恭所著《孔子马头易卜书卷一》,与敦煌文献中的《立成孔子马坐卜占法》,也就是《孔子马头卜法》相近,当是一书。

细读以上文书的录文,可以大致了解《孔子马头卜法》、《周公孔子卜法》、《周公卜法》的内容,也可以发现后二者除了托孔子以命名、命卦之外,序言中乃至卦文中皆没有孔子的身影,并且此二卜法都有别的名字,如《周公孔子卜法》又名《占十二时卜法》,而《周公卜法》又名《管公明卜法》,此二种卜法舍弃一个名字而使用了另外一个名字,且其使用的名字都是托名。可见其在流传中的用心良苦。而《孔子马头卜法》在其序文中很显然就有孔子的身影:“昔孔子马头上坐,庠:神卜零(灵)零(灵),知死知生,知败知成,知吉知凶,知行知住。某某某事,吉之与凶,唯卦所从。卜者须清吉,端心定意,事无无中。”看卦中孔子煞有其事般念念有词,并言吉之与凶,惟卦所从。毫无疑问,此孔子已经完全被融入《孔子马头卜法》之中,一个鲜活的卜者形象呼之欲出,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孔子马头卜法”。

二、《金钱神课判词》中的孔子形象

收藏于大英图书馆印度事务部的古藏文文书ch.9.Ⅱ.68号《金钱神课判词》言为神子孔子所书,由神圣李三郎定夺。

1.天之初,神子贡子(孔子),将道与众多经典汇集

2.定夺:圣神国王李三郎(李隆基)于坐骑上久思后

3.定下卦辞。此卦于未来牢固,于当今灵验,卦具为:焚香

……

40.十一枚铜钱文(余为曼),为人卦。有厉鬼、贡子(孔子)不悦。

41.百事不成。卜问家宅占与寿元占,凶。有挟嫌鬼与

42.厉鬼伤害,(右肩)战神恐怖人畏惧,此卦问何事皆凶。

……

48.何事皆凶。神子贡子(孔子)制定十二金钱神课判词

49.讫。

对于此件文书,其托名圣神国皇帝李隆基,又托名孔子,可知其所出时间必定在唐玄宗之后。在此文书中李隆基只出现了一次,而“贡子(孔子)”则出现了三次,孔子成为此件文书的主宰。“神子贡子(孔子),将道与众多经典汇集”,说的是孔子整理典籍;“有厉鬼、贡子(孔子)不悦”,可以看出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神子贡子(孔子)制定十二金钱神课判词”,则明言孔子制作了这个使用12枚金钱进行占卜的卜法。与《孔子马头卜法》一样,此《金钱神课判词》中的孔子已经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此卜法中,仿佛真是此占卜文献的主人。

“安史之乱”以后,吐蕃不断吞食河西、陇右,最终将河西、陇右占据达70余年。在这一过程中,吐蕃强迫汉族人民放弃汉族传统,但是由于两种文化之间的直接接触,吐蕃对汉文化的吸收也达到了一个高潮。在吐蕃占据敦煌的70年间,敦煌文献中的很多汉文文书被翻译为藏文,可见两者之间的交往状况。敦煌文献中的《尚书》、《战国策》、《孔子项托相问书》、《毛遂自荐》、《贤愚因缘经》等及多种占卜文书被译为藏文,此件《金钱神课判词》很显然也是从汉文文献中翻译过去的。孔子的盛名随着唐蕃之间的文化交流早已远播,并得到藏民族的文化认同。在藏汉交界地带,孔子被看作道德圣贤,但在腹地则被看作是无数算学与消灾仪式文献传承的创始者,被改造成“圣、神、王”三位一体的贡则楚吉杰布。进而,苯教把贡则楚吉杰布看作是其教主辛饶米沃且的徒弟和岳父、苯教的四大护法神之一;而藏传佛教则把贡则楚吉杰布看作是文殊菩萨的弟子或者化身。藏族乃至其他少数民族对孔子的崇拜是比较多的,孔子的地位比较高。在藏族人的心里,孔子与卜筮的结合时神圣的、自然的、完美的。这无形中只会增加孔子的神性,使他们认识到孔子本领的高深,丝毫没有丑化孔子的意思,反而使得孔子形象更加丰富。

三、孔子与占卜的历史渊源

《魏书》卷7上《高祖纪上》载:“九年春正月戊寅,诏曰:图谶之兴,起于三季。既非经国之典,徒为妖邪所凭。自今图谶、秘纬及名为《孔子闭房记》者,一皆焚之。留者以大辟论。又诸巫觋假称神鬼,妄说吉凶,及委巷诸卜非坟典所载者,严加禁断。”《北史》卷3《魏本纪第三》亦载:“九年春正月戊寅,诏禁图谶秘纬及名《孔子闭房记》,留者以大辟论。又诸巫觋假称神鬼,妄说吉凶,及委巷诸非坟典所裁者,严加禁断。”由此可知,在北魏时期托名孔子的《孔子闭房记》已经很是泛滥,不然为何会引起朝廷的重视,乃至禁毁。对于《孔子闭房记》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隋书》卷85《王充传》载:“有道士桓法嗣者,自言解图谶,充昵之。法嗣乃以《孔子闭房记》,画作丈夫持一干以驱羊。法嗣云:杨,隋姓也。干一者,王字也。居羊后,明相国代隋为帝也。”道士桓法嗣者持《孔子闭房记》当作图谶谄媚于王世充,言兴代之事,足见《孔子闭房记》之大概。此《孔子闭房记》与彼《孔子闭房记》是否真有渊源,则需要慎重,但是北魏《孔子闭房记》之大概我们还是可以根据隋末之《孔子闭房记》臆测出来。

《旧唐书》卷2《太宗上》载唐太宗武德九年诏:“九月,壬子,诏私家不得辄立妖神,妄设淫祀,非礼祠祷,一皆禁绝。其龟易五兆之外,诸杂占卜,亦皆停断。”《资治通鉴》亦载:“民间不得妄立妖祠。自非卜筮正术,其余杂占,悉从禁绝。”一般说来,卜法文献可分为两部分,一种是“龟、易、五兆”,另一种就唐太宗诏书中所说的“诸杂占卜”。“龟、易、五兆”是允许流传使用的部分,而“诸杂占卜”则是遭到禁止的部分。令人奇怪的是,在“龟、易、五兆”之外的“杂占卜”文书,也就是在诏令中被唐太宗明令禁止的“诸杂占卜”,在敦煌占卜文书中却发现了足足31件,在这其中就包括《孔子马头卜法》、《周公孔子卜法(占十二时卜法)》、《周公卜法(管公明卜法)》等。在北魏与唐代都明令禁止的情况下,还为何能发现如此多托名孔子的卜法文书呢?虽然此类文书卷帙都较小,或者就是抄写简略,但是从其较多的数量和不同的抄本来看,其流传程度比较广泛,由此可以推断这背后还隐藏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古人有一种普遍的尊贤心理,往往厚古薄今,多借圣贤之名来谋求话语权。没有名望的文人,习惯于假托古今圣贤立论,希望借圣贤之名使自己的著作流芳百世,于是托名周公、孔子等古代圣人立论就是很自然的现象。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的地位变得愈来愈高,就算是“五胡乱华”的动荡时期,孔子仍然受到喜爱中原文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重视。孔子整理六经,学问自然毋庸置疑,其正统性与权威性无人可比。顾炎武言:“自汉以后,凡世人所传帝王易姓受命之说,一切附之孔子。如沙丘之亡、卯金之兴,皆谓夫子前知而预为之谶。其书盖不一矣。”但是正如前文所说,怪、力、乱、神,子所不语,且孔子对于卜筮的态度一向较为轻视,为何在后世的流传中会有如此多托名孔子的卜法文献呢?

《史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对于此处的理解,成了孔子与卜筮密切相连的纽带。众所周知,《易》大约形成于殷周之际,本为卜筮之书,属于巫术文化范畴,既然晚年的孔子对《易》如此喜爱,以至“韦编三绝”,足见孔子对待《易》乃至卜筮的态度较暧昧。但是事实上,晚年的孔子认为《易》不仅仅是一部卜筮之书,卜筮只是《易》的一环,孔子从《易》中看出了“德义”,看出了文王之道,其学《易》的旨趣是“重德轻筮”。帛书《要》记载了孔子回答子贡对于其好《易》的疑问:“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很显然,孔子对待《易》的态度是,“求其德义”以期“无大过”而已,并不能因为孔子之好《易》乃至“韦编三绝”而说孔子对待卜筮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但是,方术之士却不会这样理解,他们只会愈来愈强烈地将孔子与卜筮紧密联系起来。随时代流传,孔子的“重德轻筮”被方术之士所忽略,孔子的好《易》也被方术之士片面夸大为卜筮观的改变。尤其是在民间,孔子之名被占卜者、术数家所利用也就成了一股潜流。

四、世俗视野中的孔子形象

汉宋之间,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思想变革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的思想解放实际上表现为两汉以来儒教对世俗人心的控制日益削弱,人生命本身的感性特征和存在意义得到重新审视和思索。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和思潮之下,人们对孔子形象的理解也出现新的变化。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多有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孔子已经被民间百姓从圣贤者还原为平凡人。殆至唐代,这种风气似乎更加盛行。《旧唐书•文宗纪》记载:“(大和六年二月)乙丑,寒食节,上宴群臣于麟德殿。是日,杂戏人弄孔子。帝曰:‘孔子,古今之师,安得侮渎!’亟命驱出。”戏弄孔子的戏竟然在宫廷上演,可见民间对孔子的戏弄之风更甚。好在唐文宗将杂戏人驱逐出去,还算给了孔子一些面子。魏晋时期,在官方的意识形态中,人们对孔子还是保持了基本的尊重与维护,统治者不管是否真正地尊孔重儒,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名教的幌子,口头上激烈反对名教的人,“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做宝贝”。唐王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但是李唐王朝追奉老子以标正统,儒家第一的地位被打破,三教论难中,儒家往往成为被嘲谑的对象。

敦煌文献中的《孔子项托相问书》是敦煌文学作品中流传很广的作品,一直流传到现在。20世纪初,华北地区有《新编小儿难孔子》,台湾地区则流行《孔子项橐论歌》与《孔子小儿答歌》,日本平安时期的《今昔物语》亦有《臣下孔子道行值一童子问申语第九》,其内容也是孔子与小儿论难的故事,韩国、越南等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地区也有类似的故事,与敦煌文献中的《孔子项托相问书》相似。孔子出游,路逢博学聪明的项托,二人唇枪舌战,展开了一场论难、斗智,小儿项托不但应对如流,而且表现出了极其高的聪明才智,同时还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逐步驳倒了孔子。后来的故事就很显然超出了想象,而随着故事后发展,项托问难孔子之后,入山求学,孔子访得其处,追杀而来。时项托正在石堂读书,孔子拔刀乱砍,项托身死化为石人,又精灵不散,化作森森百尺之竹。孔子大惧,乃于各州县设置庙堂,祭拜小儿项托。《孔子项托相问书》讲述了一个孔子项托相互诘难,最终孔子败于项托,于是孔子设法杀害项的故事。文学作品中的孔子多数是在遭受戏弄,更多表现孔子的愚钝、无知乃至凶残,对孔子进行了无情的嘲弄。而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敦煌卜法文献中的孔子却并不是此种处境,敦煌卜法文献中的孔子是“知死知生,知败知成,知吉知凶,知行知住”的先哲,是能预知吉凶祸福、预测生老病死的人间导师、达人,具有绝对的神圣性、神秘性、权威性。很显然,在民间百姓的眼中,孔子的高深学问与言论实则与方术之士所玩弄的“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并成为孔子神圣权威在民间的认同方式,于是普通民众对孔子片面、盲目的神秘主义崇拜就发展起来了。例如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妇人多于孔庙乞子,殊为亵慢。”此妇人去孔庙求子,难道会说其不虔诚,非但不能说其不虔诚,相反,其虔诚的程度当是无人可比的,如果从官方正统视野来看,把孔夫子视作“送子菩萨”之类,肯定是大不敬,肯定有辱斯文,但是如果以民间百姓之视角来看待,就是一种心理寄托,一种对盲目、片面的神秘主义的信仰与崇拜。

[注释]

①据黄正建先生研究,敦煌占卜文献可分为卜法、式法、占侯、相书、梦书、宅经、葬书、禄命、杂占等。卜法文书在敦煌占卜文书中的数量比较大,卜法中的大部分依据偶然演算的数字以定吉凶。

②图版见英藏敦煌文献(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7~268页。此件文书颇有残损,未见序文。

③图版见英藏敦煌文献(第13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此件文书为残片,没有序文。

④图版见英藏敦煌文献(第14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5页。此件文书为残片,没有序文。

⑤图版见英藏敦煌文献(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3页;录文参郝春文、金滢坤:《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360页。

⑥图版见英藏敦煌文献(第4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页。

⑦图版见英藏敦煌文献(第1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2~263页。

⑧图版见英藏敦煌文献(第8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9~150页。此文书题为“占十二时卜法”。首尾全,以“子时”开头,卜辞则以卜项为纲,以“一”、“二”、“三”的吉凶为目。

⑨图版见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⑩此行抄错了,应空格抄写,却顶格抄写了,故此行被划掉,重新抄写。

[11]图版见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5~76页。

[参考文献]

[1]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饶宗颐.敦煌《立成孔子马坐卜占法》跋[J].敦煌学辑刊,1999,(2).

[3]陈践.敦煌藏文ch.9.Ⅱ.68号“金钱神课判词”解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魏冬,益西培冬.藏族传统文化中的孔子形象[J].研究,2009,(1).

[5]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刘d.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9]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10]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朱冠华.孔子眼中的卜筮[J].周易研究,2002,(6).

[1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14]李剑锋.魏晋南朝志怪小说中的孔子形象[J].孔子研究,2008,(1).

[15]鲁迅.而已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易经占卜范文2

《拆婚联盟》里,陈意涵饰演的职业占星师黄二姗,坚信“顾客不是我们的上帝,对顾客来说,我们才是上帝,起码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因此她以“上帝代言人”兼“长姐如母”的姿态,一心搅黄弟弟的婚事,甚至不惜勾引弟弟的老丈人大叔池珍熙。电影中占星师的拆婚行动肯定是夸张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确会有占卜师会咬牙切齿地跟咨询者讲:“你要这样这样,不然你就死定了!”这样的占卜师控制欲太强,很不尊重人,不相信咨询者有足够的智慧做出人生选择。其实不管采用任何占卜形式《易经》、手相、星座、塔罗、水晶等等,占卜者最好只是给出建议,让咨询者自己做决定。

是巫师吗?不是!

在机场,黄二姗因为随身携带的“法器”类似凶器而被海关扣留,池珍熙大叔一句“女巫”扫清了海关的疑惑。其实这是对占卜师职业的误解。很多人认为占卜师就是巫师,其实,巫师简单来说是鬼神与人间交流的媒介,像经常有八卦媒体报道某某女明星因为养小鬼爆红,某某因为涂尸油钓上首富,某某女明星自爆被人下降头疯癫,应该都属于黑暗巫术的范围。而占卜师没有所谓的与鬼神所通,他们以《易经》、占星、塔罗牌为工具,推测事物的发展变化,提供信息给咨询者做选择。像我擅长的塔罗牌要抽牌占卜,驱动咨询者抽取哪张牌的是他与生俱来的第六感,作为占卜师的我,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个解语者。

职业占卜师在古今中外都是一种古老的职业,就像老师、医生,都是以专业知识提供服务。中国古代有钦天监,观象授时,推测凶吉,欧洲有占星师家族世世代代服务一个贵族。只要人类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宇宙,还不能完全把握自己的命运,占卜师就会一直存在。

电影里弟弟的未婚妻找了高僧占卜说一定结婚,二姗脱口而出:“高僧占卜什么的都是迷信,不能相信的。”池珍熙回答说:“我以为星座占卜也不是科学,也不能相信。”占卜到底是迷信还是科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要不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是不管用什么形式《易经》或占星占卜同一件事情,只要占卜者足够专业,占卜的结果是不会有方向性差别的。

能改变命运吗?不能!

我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年龄偏长,事业比较成功的人士,企业界的占三分之二,演艺界的占三分之一。可能年轻人会觉得人定胜天,努力就会有一切,但是年龄阅历到了一定阶段,经历了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成功,承受了怎样努力都避不开的失败,就会开始相信命运,甚至寄希望于占卜师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作为塔罗牌占卜师,我相信命是天生注定的,而运是可以调整的。所谓的调整不是像《拆婚联盟》里我预见到你们不合就一定要拆散你们,而是把未来的好运和厄运传递给咨询者,当厄运来临时,他不会因为恐惧而无力应对,好运来临时也可以更好的抓住机会。占卜只是给人趋利避害的选择,不能解决所有人生问题,一切都是个人选择,个人的努力一定是决定性的。电影中的黄二姗最后说,星座告诉我们的不是应不应该在一起,而是应该向哪个方向前进。那个一心想改变别人(即使是亲弟弟)命运的占星师,这时才成为一个真正职业的占星师。

会有所隐瞒吗?不会!

有人认为占卜师就是巧舌如簧拣好听的说,让咨询者心花怒放掏出大把的钞票。其实不是。我的咨询者离开时,开心的只有三分之一,不开心的有三分之二,甚至有人会痛哭流涕地离开。我会把我看到不管是好是坏都告诉咨询者,不会因为客人接受不了而说些好听话,也不会为了留住客人而捏造一些坏事情。

易经占卜范文3

关 键 词:水晶球,占卜,吉卜塞人,灵视影像

水晶球代表一种“圆满”,是所有宗教、灵修、科学、哲学及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水晶球占卜”,即借助水晶或其它透明媒介来显示图像进而解释一些含有深奥意义的信息。圆圆满满又具超能量的水晶球,很自然成为圣品、供品。

寻找占卜的“根”

在古汉语中占卜的占是指蓍占,就是用锯齿草的茎来捣腾。卜是指龟卜,火烧龟壳看它出现的裂纹形状,来预测吉凶福祸。全世界人民对未知世界、自身命运充满好奇,占卜不仅在中国流行,在国外也有大批拥护者。

已知存在于英国公元前2000年的凯尔特人史前部落,由德鲁伊的宗教人员统治,是已知最早使用水晶球进行占卜的人。后来,在中世纪期间的欧洲中部,预言家、巫术师和占卜者也使用其它类型的宝石看见过去、现在或未来。由于其透明性早期的天然绿柱石(铍铝硅酸盐)被用于占卜,但后来被更透明的无色水晶球代替。资料记载,水晶球占卜出自吉卜塞人,水晶球占卜和塔罗牌是他们最为神秘的谋生方式。如今那种传统的、拿着神秘的水晶球算命的吉卜赛人已非常少,大多算命者用塔罗牌给人占卜。

现象分析及解说

利用水晶球占卜最重要的是将水晶球灵视所得的信息归类,说明灵视的影像和画面所代表的意义及解释方式。

反射与后影:占卜时眼中所见的水晶球内的影像并非神秘而来,而是由于物理光学作用产生的一些光线或暗影,这些光线或暗影需要通过心灵的“加工”才能作为灵视的诠释。然而如果没有办法完全进入灵视状态却又需要回应问卜,这时候只好用眼中所见到的从水晶球反射或折射的影像来诠释和解答询问。这些图像可以经过人为的物理“加工”,但实践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意念捕捉:有时候灵视的影响和画面形不成具体物像,只是灵光一现。意念捕捉是诉诸视觉时产生的心理现象,生活上偶尔会有这种经验,在水晶球练习或占卜时也经常发生。通常在询问问题的某一刹那,答案通常还蛮准确的。这样说来意念捕捉好像不太重要,其实并非如此,水晶球占卜的高段在于画面和意念融合一起出现,这样才能完全了解所得到的信息究竟是什么,而且画面和意念会互相增强将更为清晰。如果只有画面如同瞎子摸象,所以可不要忽视这意念捕捉的功能。

水晶球占卜奇事

古今中外的占卜奇事不胜枚举,甚至很多帝王将相也离不了占卜,占卜师们为这些领袖卜算凶吉,忙得不亦乐乎。可水晶球真的有如此神力吗?人们为什么要用水晶球来占卜?预言帝王命运玛利亚?亚德菜达?勒诺曼降生就长有乌黑的长发和满口牙齿,被人们称为巴黎最神奇的怪物女占卜师。她神奇的占卜和预言能力让她的占卜沙龙门庭若市,声名远扬。

一切准备就绪她念念有词地进入冥想状态,突然玛利亚睁开了眼睛,双手在水晶球周围晃动,或明或暗的光影逐渐在水晶球上显现。这时玛利亚让约瑟芬牢牢盯住水晶球,并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她回答。随着约瑟芬的回答水晶球有了一些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玛利亚缓缓结束了她的占卜,水晶球昭示约瑟芬这个已有两个孩子的寡妇是个“天命之人”。事态的发展正如玛利亚所料,拿破仑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而约瑟芬成了皇后。

占卜,拿什么相信你?

在占卜起源的原始社会科技文化水平非常低,于是人们就将不能理解、掌控的事情归到神灵等超自然力的身上。而这些占卜知识都源自人类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蒙昧时代,从今天科学的角度来看似乎有些站不住脚。它已不再是帝王将相裁夺国事、出征作战的指南,国家命运也并非听凭占卜大师的三言两语。现在占卜主要是个人生意,算算女人的婚姻家庭、男人的事业前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占卜的神秘面纱终会被揭开,个人的命运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它也许是你生活的调味品,却不是你生命的指南针。

天然水晶球与仿品的鉴别

消费者掌握一些简易的识别方法很有必要。感受能量:天然水晶经过天地精华灵气几亿年的滋养,包含宇宙意识,散发宇宙能量;合成水晶在实验室中经短短几百天问世,只具备物质层面的用途。看内含物:天然的有杂质和冰绵,如石纹、云雾、矿痕、负晶等;合成的有“面包渣”状、灰尘状内含物、种晶片或垂直于种晶片有气液包体;仿水晶球内有气泡或“漩涡”状内含物。正交偏光镜下:天然水晶有四明四暗的变化;合成水晶、水晶玻璃全亮;熔炼水晶有微弱的明暗变化。双折射:将天然水晶球压在一条线上会出现重影;而合成水晶球具单折射,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球下的线。

水晶球占卜文化深远而耐人寻味,作为一名宝石学专业的学生,通过资料的查阅进一步了解了水晶球占卜的起源、占卜时画面的呈现及解释。文章还关注了人们感兴趣的水晶球占卜奇闻事件和如何鉴别天然水晶球,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拥有一双慧眼!

参考文献:

[1]漫谈:水晶球——水品鉴赏(5) 戴铸明 中国宝玉石 2008年第06期

[2]《行家这样买宝石》 汤惠民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3]《系统宝石学》 张蓓莉 地质出版社 2006年5月北京第二版

易经占卜范文4

    关键词:易学;李退溪;朱熹;卜筮;以传解经;经传分离

on li tui-xi’s yi learning again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riminated differences between li tui-xi and zhu xi in tre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 and commentaries of zhouyi, and particularly emphasizing that tui-xi did not advocate zhu’s view of that yi was composed for the purpose of divination, but firmly adhered to the unity of the text and commentaries, widely divergent from zhu’s hesitating attitude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ext and commentaries. zhu’s view of that yi was originally an oracular book was not widely acknowledged then or later.

key words: yi learning; li tui-xi; zhu xi; interpreting the text with the commentaries; separation between the text and commentaries

    1998年夏季,在汉城国际易学学术讨论会上,我发表了题为《退溪易学初论》[1]的论文,重点探讨退溪易学与朱子的关系问题。我的结论是:退溪易学既承继朱子又与朱子有所不同。最近看到台湾大学陈鼓应教授的《乾坤道家易诠释》[2]一文,感到退溪易学观点有一点在那篇《初论》中没说透,现在有必要再讨论一下。

    陈先生文章指出在中国易学史上有二次扫雾的工作。雾是什么呢?雾就是指在易学史上出现的迷惑人的东西。它遮障人们的眼睛,必须予以扫除。据陈先生说,第一次雾,是“长久以来,易学界不仅以战国易来解古经,甚而以宋明易来附会古经经义,结果反而把一部原本简朴的典籍,弄得面目全非。”[2]站出来扫雾的是朱熹。朱熹认为“易本卜筮之书”、“易之作,本只是为卜筮”,“极力主张有关易学的研究应回归《周易》的本义来进行了解。”“他在扫除历来旧《易》的迷雾,主张回归本义的立场,应给予高度肯定。”[2]第二次雾是在朱熹之后,人们继续“以传解经”。这第二次扫雾工作是当代易学专家高亨、李镜池等人完成的。他们的办法是严分经传。看情形,还有第三次扫雾,陈先生未明言。我体会陈文的意思,这第三次雾是人们未能把《周易》与道家联系起来,从而建立道家易。第三次扫雾的人,不言而喻,就是陈先生等道家易专家。他们扫的办法是,在严分经传的立场上,“一方面探索古易筮书中有关人生哲理的经验智慧;二方面则在古筮语言之外,探讨《易传》哲学思想的形成;再试图理清它和道家思想的渊源关系,从而试图重建道家易学”。

  陈先生指出的易学史上三次扫雾工作的意义,如果我理解不误的话,那就是三句话:恢复《易经》卜筮之本来面目;把《易传》与《易经》划分开来,经是经,传是传;把整个《周易》划归道家。陈先生这三次扫雾的说法,在此我无意品评。第二次、第三次发生在退溪身后,与退溪无关,此不赘述,现在单说朱子第一次扫雾及其对退溪易学的影响。朱子于《易》,最基本的观点是:“孔子之《易》,非文王之《易》。文王之《易》,非伏牺之易。《伊川易传》又自是程氏之《易》也。”[3](第17页)但是朱子只是说伏牺、文王、孔子之易各有不同,伏牺、文王重在卜筮,孔子重在义理,并不曾说经是经,传是传,经传不相干。朱子说:“若伏牺氏之彖,文王之辞,皆依卜筮以为教,而其法则异。至于孔子之赞,则又一以义理为教,而不专于卜筮。”[3](第16页)朱子的意思,很明显,《易》本为卜筮而作,到孔子作《易传》,才从卜筮中推说出义理来。他告诫学易的人先读经文即卦爻及卦爻辞,懂得易的本指后,然后节节推去,道理尽可以无穷。可是朱子并没说读《易》懂本义之后就不必知推说义了。他只是强调读《易》要先明本义,然后知推说义。就是说,读《易》不可只读孔子《易传》而置伏牺易、文王《易》于不顾,颠倒经传轻重。朱子强调读《易》宜分清前后次序,首先读伏牺之易,只有卦爻之画,《彖》、《象》、《文言》一概没有。这才能见得易之本义——卜筮。然后读文王周公之卦爻辞,这还是就占筮说。再后是读孔子《易传》。孔子《易传》全是讲道理,可是道理还是从卜筮上发出来的,告诉人们此为什么吉,彼为什么凶。可见,朱子虽然将易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各有特点,但是他并不以为孔子之《易传》是与伏牺、文王之易断然分开的。如他告诫说:“要须先以卜筮占决之意求经文本义,而复以传解之,则其命词之意,其所自来之故,皆可渐次而见矣。旧读此书,尝有私记未定,然循此求之,庶不为凿空强说。”[3](第21页)意谓读易首先以卜筮占决之意求经文本义,然后要用孔子《易传》加以解释。舍弃《易传》而只读经文是不行的。朱子认为“《系辞》自大衍数以下,皆是说卜筮事,若不晓他尽是说爻变中道理,则如所谓‘动静不居,周流六虚’之类,有何凭着。今人说易,所以不将卜筮为主者,只是怕少却这道理,故凭虚失实,茫昧度臆而已。”[3](第11页)

不过,朱子对待经传关系问题,态度是矛盾的,一会儿说读易先经后传,经传并读,一会儿又强调读《易》要分经分传,各自推求。如他说,“元亨利贞,文王重卦只是大亨利于守正而已。到夫子却自解分作四德。看文王卦辞,当看文王意思。到孔子《文言》,当看孔子意思。岂可以一说为是,一说为非。”[3](第25页)显然经传分开对待。但是有一点,是确切无疑的。那就是,朱子认为《易》为卜筮而作。前人论《易》,皆从义理上探求,惟朱子一由卜筮而推。所以朱子虽然采取吕祖谦编的经传分开的古易版本,可是对待程颐《易传》,二人根本不同。吕氏笃信《程传》,朱子则于《程传》颇多微辞。朱子说程颐用自己的道理说《易》,不是《易》中原有的道理。

    退溪于《易》承继了朱子的观点,却未曾全部接受。对于《程传》的态度问题,退溪意见与朱子有分歧。《易》本是卜筮之书,《易》本为卜筮而作这一观点,退溪没有接受。这两点,1998年我在《退溪易学初论》一文已有论述。退溪学问一尊朱子,而在易学方面退溪却有自己的思考。退溪未曾人云亦云地讲过《易》为卜筮而作的话,也不曾批评过《程传》。更重要的是,退溪不像朱子那样犹疑不定,一会儿说经传分开,一会儿又主张先经后传,经传并读。退溪非常明确,无论说《易》还是解《易》,都是经与传合观,以传解经。陈先生所说发生在朱子身上的给易学扫雾的事情,退溪似乎没有受到影响。中国易学一直到传播至韩国的时候,好象尚无人感觉到被蒙上一层雾。朱子之《易》本为卜筮而作的观点,至少据我接触到的材料,退溪没有那样的想法。退溪一直到死都对占卜不感兴趣。至于经传关系问题,退溪心中根本没有经传分观的想法。他都是依传解经,在他的言论中找不出相反的例证。依传解经的例子倒不少见。例如退溪69岁那年乙卯入侍朝讲,“因讲《论语集注》至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退溪推衍其道,讲“六十四卦《易》理皆具”。这一句话就申明了他以为六十四卦并非单纯卜筮之书。并且讲乾之六爻由初九到上九,是用“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和“穷之灾也”这几句《文言传》的话来解释上九爻辞“亢龙有悔”的。至于怎样避免“亢龙之灾”,退溪又自然而然地举了《系辞传》“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三句应之。又引了否卦九五爻辞“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说明人君而知此“可以无大过矣”的道理。(《退溪先生言行通录》)[4](第17册546页)可见退溪不认为经文都是无哲学意义的占筮之辞。更不认为《易传》不能用以解释卦爻辞。

    另外,退溪对于时中、屈伸、谦虚、利,这些《易》之道的理解,显然都是由《易传》中体会出来的。关于时中,退溪说:“凡吾之显晦语默不可不随时消息以善身也。”(《李子粹语》卷三)[4](第7册338页)又说:“尧舜君民虽君子之志,岂有不度时不量力而可以有为者乎!”[4](第7册33页)这一思想无疑得自《彖传》、《系辞传》。

关于往来屈伸,退溪说:“凡阴阳往来消息莫不有渐,至而伸反而屈皆然也。”(《退溪先生书节要》卷三)[4](第4册96页)他认识到往与来、屈与伸,相互转化,但不能一刀断。退溪这一卓见也是来自《系辞传》。

    关于谦虚,《易》贵谦。退溪对谦卦六爻及《彖传》理解至为深刻,而且身体力行。认为为学为官都以谦为上。

关于利。《易》经言“利”者极多,几乎无卦不言“利”。退溪亦根据《文言传》理解“利”字之意义。退溪说:“自利之本而言之,利者义之和,非有不善,如《易》言利不利、《书》言利用之类是也。自人之为利而言之,在君子则为心有所为之害,在众人则私己贪欲之坑堑,天下之恶皆生于此。利之为言随处不同如此。”(《退溪先生自省录》卷一)[4](第4册96页)又说:“盖利字之义,循其本而言,只是顺遂便益之名。君子之处事以义,未尝不顺遂便益。故曰‘利者义之和’。”[4](第4册第108页)退溪完全依据《文言传》释利之义,与“利者义之和也”之《文言传》之义正相符合。

    以上诸例表明退溪先生治《易》从来是经传相合的。依传解经,从未将经传分开看。但这些是散在各处的零星言论。若从它的诠《易》专著《周易释义》看,则更知退溪是经传合观的。他根本没有以经观经,以传观传的意思。态度极为坚定。朱子那样一会儿经传分观,一会儿又依传释经的模棱意味,退溪是没有的。朱子释《易》,既用文王之本意,又用孔子《易传》之推说义。强调文王经文之本义是为了证明《易》本为卜筮而作,又不忘说孔子《易传》的说法,两者兼顾而实质是重点突出《易》的初始用意卜筮。朱子《周易本义》对于乾卦辞“元、亨、利、贞”四字的解释,是典型的例证。在卦辞“元亨利贞”下,朱子说:元亨利贞,文王所系之辞,以断一卦之吉凶,所谓彖辞者也。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文王以为乾道大通而至正,故于筮得此卦而六爻皆不变者,言其占当得大通而必在正固,然后可以保其终也。此圣人所以作《易》教人卜筮而可以开物成务之精意。余卦仿此。”这里讲卦辞采用了文王教人卜筮之本义,后来讲到孔子《文言》,又采取四德的说法。说:“其以圣人而言,则孔子之意,盖以此卦为圣人得天位,行大道,而行太平之占也。虽其文义有非文王之旧者,然读者各以其意求之,则并行而不悖也。坤卦仿此。”钱穆先生评论说:”二程解经不合经意者多矣,朱子不尽废。惟朱子自解经,则务求其合本义。其论《易》,分别文王卦辞与孔子十翼不同。十翼亦是解经,然《易》之本义有不如此。此等分别,实是太堪玩味。”[3]我同意钱先生的看法,朱子实际上肯定文王作卦辞的卜筮本义,不赞成孔子、程颐解《易》与本义不同之处,然而他又一概取而不废。

  退溪的《周易释义》与朱子异。退溪不强调孔子十翼与文王卦辞之不同。[4](第16册)退溪卦爻辞与《彖传》、《象传》、《文言传》混到一起讲。干脆不讲乾卦卦辞,对朱子大通利于正固的解释,也不予注意,而对孔子《文言传》四德说则极重视。于其余各卦之《彖传》、《象传》以及六十四卦后之《系辞传》都特别重视。就是说,退溪不曾象朱子那样把经文与传文截然分开。

朱子易为卜筮而作的观点,当时或以后未得很多人认同。他自己也承认,例如朱子晚年七十岁说:

        如易,某便说道圣人只是为卜筮而作,不解有许多说话。但是此说难向人道,人不肯信。向来诸公力来与某辨,某煞费力气与他分析。而今思之,只好不说,只做放那里,信也得,不信也得,无许多力气分疏。[3](第19页)

    同时他又说:

        某尝说,如有人问易不当为卜筮书,诗不当去小序,不当叶韵,皆在所不答。[3](第20页)

    《语类》又 云:

        先生意不甚满于《易本义》。盖先生之意,只欲作卜筮用,而为先儒说道理太多,终是翻这窠臼未尽,故不能不致遗恨云。[3](第20页)

    朱子又说:

        《易》且看程先生传亦佳,某谬说不足观。然欲观之,须破开肚肠,洗却五辛渣滓,乃能信得及耳。[3](第22页)

    钱穆先生说:

        朱子《易本义》,在当时未得人信受。[3](第20页)

钱说恰合当时实情。从后世的观点看,比较而言,程传之影响要比朱子《本义》不知大多少。元明清人读易多信程传。李光地主编《周易折中》虽然列《本义》于首位,但涉及具体意见,于《本义》却不乏指点批评之处。对韩国易学的影响较大,韩国从中国引入易学,首先是朱子的《本义》和《启蒙》。但随后《程传》亦引入。在韩国至今流传程朱二书的合刊本,叫做《传义大全》。可见,无论在中国在韩国,《本义》并未把程颐《易传》打倒。这可能与朱子对程传抱着既批评又肯定的态度有关。陈鼓应先生说朱子在易学史上的第一次扫雾工作,实未成功。如果说迷雾确实存在的话,那么,朱子扫了之后依旧存在。

  韩国人治《易》,对待朱子的态度,退溪可谓最具有代表性。概言之,大致是这样的:崇敬朱子,在理学方面以朱子是非为是非。而在易学方面,则不完全如此。朱子说《易》为卜筮作,退溪没完全相信。朱子说孔子《易传》有不合经文本义之处,退溪不以为然。朱子不希望学者读《程传》,退溪则主张读《易》把程传放在第一位。更为重要的,朱子在经传关系上,态度犹疑不定,而退溪则坚定地实行经传合观。我综观退溪全集,未发现退溪有离开《易传》解释《易经》的说法和做法。

  参考文献:

 [1]吕绍纲.退溪易学初论[a].国际易学研究:第5辑[c].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陈鼓应乾坤道家易诠释[j]中国哲学史,2001,(1)

易经占卜范文5

古今大多数学者认为《易经》是一部卜筮的书,并认为占卜是一种迷信活动。其实,《易经》占卜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表象。表象的背后,是圣人想借助象数,阐述天地万物自然发展变化之法则,即阴阳消息之道。孔子说:“知易者不卜”,实为:明其道为意,合其道为用。

占卜是一种文化现象,其现象的背后是人类内心深处趋避意识的彰显。这种趋避意识,是人类谋求生存而趋吉避凶的一种潜在意识,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渴望杜绝或避开各种意想不到的灾祸。

所谓明其道为意,是说圣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万物发展变化的各类现象,如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其本意在于明白万物发展变化之规律,并企图掌握这一规律是圣人的本意,所以说明其道为意。所谓合其道为用,是说圣人一旦掌握了自然规律,进而顺应天地自然变化,在顺应天地自然发展的规律中,进一步自觉地补利除弊,与天地万物和谐统一,共生共荣,此是圣人的最终目的。

孔子说:知易者不卜。通达了易经中的易象、易理,也就是说掌握了自然发展之变化之规律。古人云:“天垂象,现吉凶。”如果能善于观察和掌握一切自然现象,就能知时、知方、知位、知几、知变。何必再去占卜呢?

知时就是仰观天象,以明天时;知方是俯察地理,辨明方位;知位是知其地位,明其责任。知几是察物微萌,明其机变。知变是知其利弊,明其攻守进退适机而变矣。故系辞曰:“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失之望”。所以孔子说:知易者不卜。意在于此。

《易经》大义对人的启迪是全方位、多层面的。

要明白“阴阳时变”。万物反复不停地在阴阳消息中变化,唯变所适,人处世不能太固执、太任性,要随其自然规律的变化适应其变化。阴阳相反相成,对立统一,这样才能推动万物的发展变化而生生不已。人当顺应其中,适应其中。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抛弃。认识、观察分析万物的方法要变,角度要变,观念要变。

但中正、诚信之德不能变。《易经》经常提到,贞无咎。固中正之德不变,祸不侵身,中正之德一变,灾祸立随。人时时都在趋吉避凶,中正、诚信、仁德之性才是趋吉避凶之本。这才是天象时变、地德永恒。

要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在困境中不要自弃,要相信光明和希望很快会到来。在兴盛顺利时期要戒骄戒躁,保持谦和、中正。君子终日乾、夕惕若、厉无咎。

要有时间观念。隐显进退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方能进退自如,隐显无咎。

要“相应”。人要与同事相应,与朋友相应,与领导相应。这样才会在关键时侯得到大定的应援。

要“诚敬”。《既济.九五爻辞》云:“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祭,实受其福。”为什么?人应至诚至敬的心,神灵才会护佑你。同事、朋友、上司才会关心你,帮助你。

要得正。人要时时明白自己的定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该说什么。言、行要适中、适度。才会立足稳固,隐显无咎。

易经占卜范文6

【摘要题】出土文献研究

【英文摘要】the book of chang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sterpieces of ancient china.it is the most philosophical sutra that we can see today.using the related material in unearthed literature,we can find out the appearance of the book of changes of the time,this will be helpful to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book of changes.

【关键词】出土文物/《周易》/孔子

unearthed artifacts/the book of changes/confucius

 

--------------------------------------------------------------------------------

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何要用考古资料来进行《周易》研究。第二个问题讨论近年出土的与《周易》有关的材料,分四点,一是长沙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二是安徽阜阳双古堆汉简《周易》;三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四是和《周易》有直接关系的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

一、为什么要用考古的材料来研究《周易》

《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为十三经居首的一部经书。本文这个题目与我近些年来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有关,那就是怎样用今天考古的资料来论证《周易》,特别是《周易》和孔子的关系。孔子和《周易》到底是什么关系?近几十年来有一种看法,认为不像传统记载那样,孔子与《周易》等六经有直接的关系,六经是自己形成的,有些经的形成甚至是很晚的。

究竟《周易》与孔子有没有关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涉及到孔子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如果孔子与六经没有关系,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世界文化历史上究竟占有什么地位?孔子之所以重要,究竟为什么?这也关系到,我们怎样去研究孔子?用哪些材料来研究?很长时间以来,很多学者认为主要依据《论语》,但是否只有《论语》?传统的观点认为研究孔子主要是六经(或“五经”),六经都是经过孔子删订、整理、注释,反映了他的思想与贡献。如果否定六经与孔子的这种关系,孔子的形象肯定完全改变。

今天讨论孔子与《周易》的关系,并不是想论证孔子多么多么伟大,是一个圣人。我们要认识到一点,孔子有他的时代,是他那个时代产生的人物。孔子和六经的关系就代表了孔子与那个时代的关系。我们对孔子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对孔子那个时代文化、学术的认识的一个核心。特别是《周易》,在今天能看到的经典中是最具哲学意味的。否定了孔子与《周易》的关系,就是否定了孔子那个时代的哲学水平。如果确定孔子与《周易》确实有关系,那么春秋晚期、战国早中期的哲学是相当辉煌的,已经有像《周易》经传这样的哲学体系了。通过对《周易》与孔子、孔门弟子之间关系的论证,以及《周易》经传形成时代的分析,来探索孔子、七十子、七十子弟子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想的水平,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大家知道我曾说过一句话:“走出疑古时代。”这个提法可给我带来大麻烦了,有的学者有很大误解。其实我的意思是,疑古思潮本身在当时是一种进步思潮,起了非常重要的进步影响,但今天我们不能以疑古为限,只有怀疑没有建设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去论证,所以有些学者提出不能限于疑古,而要释古。怎样释古?仅仅靠古书是不行的,更要注重利用出土的考古材料。考古材料分为考古遗物和出土文献,出土文献就是指竹简帛书。考古发现的文献保存了没有经过后人改动的古书原貌。利用出土文献中的与《周易》有关的材料,我们可以认识当时的《周易》的面貌,对《周易》经传进行深入研究。

《周易》是古代经典里最难懂的,也是古代经典中注释最多的。吉林大学几位学者编了一部《周易辞典》,其中所收的《周易》著作的目录提要,要读一遍也得几个月吧,这其中还不包括古代有而现在已经佚失的。清代朱彝尊的《经义考》所列易学书籍已经是洋洋大观。而且,不止中国的,还有日本的、韩国的、现代的、西方的等等。可是,所有这些著作,不管是历史上的还是现代的,研究《周易》所用的材料都用的是传世本。即使是传世本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早在汉代,《周易》已有今古文之别。因此,我们都希望在考古发现中找到更早的《周易》的本子,比传世本更有根据的本子,这在近三十年终于实现了。

二、长沙马王堆帛书《周易》

长沙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的发现是在1973年。很多人记得马王堆一号墓女尸的发现,这具女尸是汉初长沙丞相夫人辛追,当时轰动一时。二号墓基本被盗空,大家关注的就是随后三号墓的发掘,当时都希望再发现一具古尸。结果,在对三号墓的发掘中,发现了漆盒中的帛书。后经故宫博物院的揭裱专家的技术处理,学者们发现里面竟有《周易》。这是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公元前的《周易》本子。

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是书写精良的两卷帛书,是汉文帝前期的抄本。这座墓的下葬年代是清楚的,在汉文帝前元12年,也就是公元前168年,抄写的时间应比下葬时间要早,而《周易》又是马王堆帛书中抄写时间最晚的,因此我们说是汉文帝前期的本子。帛书《周易》有经有传,但与传世本是不大一样的,下面我们具体看看它的经文和传文。

经文的卦序与传世本不同。传世本是乾、坤、屯、蒙……既济、未济,而帛书《周易》经文是始乾终益,可见它不是一般的《周易》本子。经过释读,发现其中有大量的通假字,这并不奇怪,但为什么卦序不同呢?很容易想到的是传世本是经过改编的,很多学者也认为这是《周易》的原来的卦序。可是,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发现这个说法不对。因为同一帛书《易传》中显示的卦序是传世本的卦序。如果帛书《周易》的经文卦序是更古的,《易传》的卦序不应是传世本的卦序。如果由古的卦序变成传世本卦序,帛书就不应该保留古的卦序。

我们的意见是,帛书经文的卦序是后来改编的,传世本卦序反而是更古的。一般来讲,先有比较乱的次序,而后才有比较有规律的次序,改编后的应是更合乎逻辑的。香港的饶宗颐先生根据当时发掘简报刊出的帛书前几卦的照片,便推出了六十四卦的卦序,和经文的卦序完全一致。因为,帛书经文的卦序的排列方法是一以贯之的,它用的是“分宫法”,分八个宫,把六十四卦规则的排列起来,而传世本的卦序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推导出来的。有很多学者在做这个工作,迄今为止有两个最好的推导方法,一个是已故的沈有鼎先生的推法,另一个是山东大学李尚信先生的推法。虽然也能推导出来,但用的方法并不简单,而是很复杂。

关于分宫法,过去认为很晚才出现,实际马王堆帛书中就有了,这证明至少在汉代前期已经存在,甚至我们可以设想在先秦时期已经有了分宫理论。因为我们知道汉惠帝四年才废除“挟书律”,帛书《周易》的下葬是在汉文帝前期,那么,本子的形成和分宫法的出现可能更早,因为在“挟书律”废除以后的时间太短,在“挟书律”实行期间更是不可能的。这种分宫的方法是和今本《说卦》中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相呼应的,所以我们认为帛书《周易》经文卦序是按《说卦》把六十四卦重新组织起来的,这便是易学。由于其中体现了阴阳学说的思想,因而作这个卦序的人是一个易学家,他用阴阳思想重新组织、改造了原来的卦序。

下面再说传文。传文共六篇。大家知道传世本《易传》又称“十翼”,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帛书《易传》不是这样,它的六篇包括《二三子问》、《系辞》、《衷》、《要》、《昭力》、《穆和》。

1、《二三子问》这篇记录的是孔子和学生的问答,内容都不见于传世本。

2、《系辞》文字虽有不同,但内容基本上和今本相同,但只包括今本《系辞》上和《系辞》下的一部分。其中的“子曰”部分应是孔子的话,也可能有弟子的发挥。这是《易传》中最有哲学深度的一部分。

3、《衷》主要包括今本《系辞》下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一部分是《系辞》中所没有的。

4、《要》记载了孔子“老而好易,居之在席,行之在橐”,和《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的记载相符,证实了孔子和《周易》的密切关系。

5、《昭力》、《穆和》记载了昭力和穆和等很多人向“子”问《易》。在这两篇中,“子”有时又称先生。从人名和事迹来看,这里的“子”不是孔子,应是传《易》的经师。显然,越向前排列的越和孔子接近,到后面变成了传《易》的经师,因而这六篇是按内容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说帛书《系辞》比今本《系辞》早也是不对的。因为在今本《系辞》中是整段的,有的在帛书本中被割裂为两段,甚至一句被割裂为两句,文句不通。这一点很简单的解释是,秦火之后,编订的学者得到的《系辞》已经散乱,重新编排时没有联接好,把一些简编错,因而今本《系辞》实际更早。另外,今本《系辞》有一章“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在帛书本中没有,我认为很可能是当时脱失了。

总之,编订马王堆帛书的易学家在当时不仅搜集、流传了《易经》,也流传了一些与《易经》有关的传文。今天流传的《周易》是齐田何所传的本子,《易传》里有“十翼”。现在我们见到的帛书中楚国《易传》,与今本相比,不只是文字本身不同,而且思想、学术不同,因为南方的本子不仅经文分宫,而且还有几个地方有数术,如讲“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完全用数术,当时南方有数术是不希奇的。《史记》记载了由孔子到汉代田何的传《易》系统,实际上,在楚国还有另一个系统,这就是帛书本所体现的。

 

三、安徽阜阳双古堆汉简《周易》

1977年在双古堆一号墓出土了汉代竹简《周易》。一号墓是汝阴侯夏侯zào@①的墓。夏侯zào@①是第二代汝阴侯。夏侯zào@①的卒年是清楚的,在汉文帝前元15年,即公元前165年。这个时间和马王堆墓葬的下葬时间只差了三年,可以说几乎同时。这座墓在古代曾经有过塌方,竹简在竹笥里,因而被压扁了,像压缩饼干,拿出来放水里,像黑乎乎的树皮。送到北京,经保护整理,发现里面有《仓颉篇》、《诗经》和《周易》。

下面介绍一下双古堆简里面的《周易》。开始报道说,有300多个字的简片,包括今本《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四十多卦,可以看到有完整的卦画卦辞的有九片,有完整的爻辞的有六十多片。经过长时间的整理,全部材料已经发表。原阜阳博物馆馆长韩自强先生最近出版了《阜阳汉简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包括了全部《周易》残简、照片、摹本、释文,简片有752号,内容比较多。这个《周易》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周易》关系怎样?它与马王堆的帛书本是不是一样的呢?不一样,它只有《周易》经文,且每简一条。虽然我们不能确知其卦序,但没有理由认为与帛书经文卦序一样。它有一个特点,在卦爻辞之后,是卜事之辞。这些卜事之辞可与西汉中期褚少孙所补《史记·龟策列传》中龟卜之辞比较,而《龟策列传》的内容是抄录当时太卜占卜的占辞。卜事之辞每卦都有,因而可以肯定应该有六十四条卜事之辞。例如:《同人》卦,爻辞“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卜事之辞说:“卜有罪者,凶;卜战斗,敌强不得志;卜病者,不死乃癃。”又如《大过》爻辞“九二:枯杨生tí@②,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卜事之辞说:“卜病者,不死;卜战斗,敌强有胜;有罪而迁徙。”当然,占卜不只是卜病、战斗、有罪,还可以卜贵贱、贫富、君子小人等。我们可以看出,卜事之辞给出的判断是与卦爻辞有关系的,如:《蒙》卦卦辞:“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告”在出土文献中作“吉”,应该是“吉”。卜事之辞说:“有求者,得,不喜;罪人,不吉。”为什么呢?这是从卦辞里来的。你初筮本来是吉的,结果你老麻烦神,神说不吉啦!可见判断和卦辞本身是直接联系的。再如《否》卦爻辞“六二:苞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卜事之辞说:“以卜大人不吉,小人吉。”这等于是照抄《否》卦爻辞。

《汉书·艺文志》记载了两部《周易》,一部在《六艺略》,一部在《数术略》。阜阳简的这种《周易》不属易学,这种卜筮也是很浅显的。所谓易学是从一种哲学高度,从阴阳学说分析卦象,得出哲学的认识、人生的道理,所以马王堆帛书《要》篇中孔子跟他弟子强调研习《周易》不是为占卜,而是为了其中的哲学道理,是哲学学术研究。像上面谈到的是否就是《周易》的原貌呢?不是,阜阳简的《周易》实际上是把《周易》退化了,从其中的职官来分析,不会早过战国晚期。从易象研究《周易》,研究其中的哲学道理,至少从春秋就开始了,《左传》、《国语》里很多例子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很早的时候,易学已经开始萌芽。

四、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

上海博物馆1994年由香港购回的战国楚简,总的说来,年代可能在战国晚期前段,即公元前300—前278年之间。竹简中有《周易》,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周易》最早的本子,但也是只有经文,没有传文。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简本《周易》各卦都有彩色的符号,这种符号的用途不完全清楚,但经学者研究,如果依照传世本卦序,符号的分布便得到合理的解释,这证明简本的卦序就是传世本一样的卦序。有兴趣的,请看《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第二辑姜广辉先生的《上博藏楚竹书〈周易〉中的特殊符号的意义》一文。

这个简本在校勘上有很大意义。其间确有比传世本以及马王堆帛书等本优胜的地方。比如帛书本有一些错误,与简本比照,就可知道致误的原因。例如《大畜》九五,今传本“fén@③豕之牙”,首字简本作“芬”,是音近通假,帛书本作“哭”,过去无法理解,现在知道是“芬”的形讹。

简本还证明帛书本有些地方胜于今传本,如《随》上六,简本“从乃@④之”,帛书本第三字作“@⑤”,只是把上半字写错,而今传本作“维”,估计是字的残脱。

但是有些地方,简本不如帛书本,如《颐》初九今传本“观我朵颐”,“朵”字帛书本从“手”“短”声,古音对转,合于情理,简本作“@⑥”,就不对了。“@⑥”其实是错字,应从“duān@⑦”声才对。简本的错字还有不少,如《讼》九二“三百户”,简本竟把“百”错为“四”字。另外,若干地方还不如今传本。

这些表明,不管是上博的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双古堆汉简本,都是《周易》一书传流过程中的链环,但它们并没有直接承袭的关系。《周易》在西周已基本定型,简本、帛书本和今传本没有根本上的差异。

五、湖北省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

大家知道,古有三《易》之说。《周礼·春官·太卜》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汉代还有人见过《连山》、《归藏》。东汉桓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又云:“《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可是《汉书·艺文志》对此未载。后代虽有著录,但皆被疑为伪书。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收有辑本。

1993年在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了一批易占竹简。这座墓为战国晚期的秦墓。这批竹简经过学者的研究整理,被认为是《归藏》。

对照这个竹简本《归藏》和《周易》、辑本《归藏》,我们可以研究它的年代和它与《周易》的关系。一种情况是,卦画相同,但卦名是不一样的。这样的例子还是不少的。比如,《周易》的《谦》卦,《归藏》作“陵”,“谦”与“陵”不管音与义都是没有关系的;《周易》的《家人》卦,《归藏》作“散”,“家人”与“散”也是没有关系的。可见《归藏》有些卦名是和《周易》不一样的。可是仔细想一想,有的卦名虽不一样,但是它们还是有关系的,比如《坎》卦,《归藏》作“劳”。辑本“劳”写作“荦”,“荦”是“劳”的假借。“坎”和“劳”字本身好象是没有关系,但《说卦》中说:“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坎”就是“劳”。现在我们看到,《归藏》“坎”就叫“劳”。为什么呢?《说卦》有解释:“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这个解释完全是从《周易》来解释的,不是从《归藏》解释的。所以《归藏》把“坎”做“劳”,这一条就足以说明今天见到的《归藏》不仅晚于《周易》,而且是从《周易》来的,是从易学来的,是从《说卦》来的。这绝对不是《说卦》抄《归藏》,因为如果《说卦》抄《归藏》,一定按《归藏》上讲,而《归藏》有一个特点,坤卦是首卦。因而,《归藏》是从《周易》而且是从《易传》来的,出现还是比较晚的。《归藏》的时代性可以从此看出来。还有一种,《归藏》的卦名是从《周易》联想来的。《鼎》卦,《归藏》做“zī@⑧”。“zī@⑧”是小鼎,这是连类而及。

第二种是文字形体不同,但还是同一个字。比如,《坤》,在《归藏》作“@⑨”,其实这还是“坤”字,汉碑里有此写法。从大,申声。又如《周易》的《明夷》卦,辑本《归藏》做“明@⑩”,“@⑩”是“夷”字古文。

第三种就是通假字。《周易》的《需》,《归藏》作“溽”,《剥》卦作“pú@(11)”。有的通假不太容易想到。比如,《蛊》卦,《归藏》作“夜”,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但“蛊”在《后汉书》里通作“冶”,“夜”与“冶”又是相通的。特别是在汉代,常用通假字。又比如,guài@(12),《归藏》作“@(13)”,其实是“jì@(14)”。在古音中都是见母月部,是同音字。

还有的就是增字。《家人》卦,在出土的《归藏》中是“散”,在辑本中是“散家人”。还有《小畜》、《大畜》,在辑本里,作“小毒畜”、“大毒畜”,多了一个字。我猜想,这可能是传抄的原因。“散”就是“家人”,当时注:“散,家人。”后来抄在一块了。“毒”、“畜”通假,“小畜”就是“小毒”,当时是“大毒”、“小毒”,后来加了一个“畜”字。《恒》卦,《归藏》简作“恒我”,“我”是衍字,大概是联想来的,因为还有一处出现,就是“恒娥”,“恒”就是“常”,“恒我”就是“嫦娥”。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讲到了很多类似的例子。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错字。比如,《豫》卦,马王堆帛书《周易》写作“余”,这是一个假借字。王家台简写作“介”,这个比较奇怪,辑本作“分”。这是由“余”错为“介”,“介”又错为“分”。又比如《睽》卦,王家台简作“@(15)”,辑本作“瞿”。古文字里“睽”写作“@(16)”,由此错为“@(15)”,由“@(15)”错为“瞿”。当然这是我们的推想,不过从这些推想,可以看出,它对于我们研究古文字很有用处。《周易》的《中孚》卦,简文作“中绝”。实际上,“孚”的古文和“绝”字所从的“色”非常相似,以致讹误。

简本《归藏》有700多片,多有卦画、卦名、爻辞、卜例、故事。通过其中的卜例可以研究《归藏》的时代。这些卜例现在看来都不是真实的。有的是神话传说,有的是历史人物。根据现在看到的材料,简本和辑本的《归藏》涉及的人物有女娲、黄帝、蚩尤、丰隆、舜、鲧、夏后启、羿、嫦娥、河伯、桀、殷王、伊小臣、周武王、穆天子、赤乌(见于《穆天子传》)、宋君、平公等。这里面的人都是有名气的。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涉及到了宋君和平公。历史上有名的平公有两个,一个是宋平公(前575—前532)、一个是晋平公(前557—前532)。不管是谁,都是公元前六世纪后期也就是春秋晚期的人物,可见这种《归藏》是不会早的。有人认为是商朝的《归藏》,这怎么可能呢?从它和易学有关来看,我倾向于认为它是战国比较晚的作品,不可能太早。

我们现在可以知道历史上确乎有“三易”。可是《连山》、《归藏》大概都已佚失了。究竟是否夏有《连山》,殷有《归藏》,还可以进一步讨论。至少有这种说法。今天我们发现了《归藏》,但这种《归藏》仅系占卜之书,而且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所以《汉志》未收它。它是比较晚出的,在易学上没有太大的价值。

今天我们研究孔子,马王堆帛书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与《周易》经传的关系。孔子最大的贡献就是从学术上与占卜的《周易》分道了。帛书《要》篇里面说,孔子与占卜的“史巫”是同途殊归。孔子建立的易学的传统,是我们中国哲学传统的核心。占卜的材料虽然和研究《周易》的本子有关系,但和易学没有多少关系,必须区分开来。

(本文系李学勤先生2004年10月21日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所作学术报告,由宋立林、崔冠华、李燕根据录音整理)

字库未存注释:

@①原字灶的繁体

@②原字左禾右弟

@③原字左豕右贲的繁体

@④原字左田右上崔下商去亠和两点

@⑤原字上灌去氵下商去亠和两点

@⑥原字左上山下元右攵

@⑦原字瑞去王

@⑧原字上才下鼎

@⑨原字叟下又变为大

@⑩原字外尸内二

@(11)原字左亻右璞去王

@(12)原字快去忄

@(13)原字上四下左炎右化去亻

@(14)原字上四中厂内剡

上一篇药品电子监管

下一篇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