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术数范例6篇

易经术数范文1

随着中国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加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对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关注的视角是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否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作为一个外贸大省,浙江省的加工贸易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跃式发展,已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2009年加工贸易总额达460亿美元,占对外贸易总额的21.7%,2011年第一季度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108.7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47.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0.6%。基于此,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检验加工贸易的区域溢出效应,考察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否促进了浙江省区域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如果是,其程度怎样?否则,原因又是什么?本文与现有研究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现有研究往往从全国层面考察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而本文则通过对浙江省的实证研究,重点考察加工贸易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

2.在方法上,现有研究一般都采取了两步法,即先估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再考察加工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样容易产生较大的偏差,为了得到更加稳健可靠的结论,本文采用一步法,即通过一个回归方程同时估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

二、文献回顾

技术溢出(spillovers)是指技术知识在其运用和转移过程中,由于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生的市场失灵,导致正外部经济的出现,是发展中国家分享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成果的重要途径,溢出的渠道主要包括国际直接投资(FDI)和国际贸易等。目前关于FDI技术溢出的研究已相对成熟,而针对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强调了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对一国技术进步的贡献,并把R&D和国际贸易作为技术进步的发动机(GrossmanandHelpman,1991;CoeandHelp-man,1995)。VanandWan(1997)对东亚经济的研究也表明技术进步、国际贸易和要素积累在经济增长中是相互补充的。后来,众多学者分别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个角度对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不同的考察,并各自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观点。随着出口加工区的兴起,加工贸易作为一种既有进口又有出口的特殊贸易方式,其是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也逐渐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大量理论研究认为加工贸易存在技术溢出效应,通过以下三种渠道可以提高东道国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是东道国的加工企业通过学习或模仿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产品、管理等经验,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隆国强,2003;赵晓晨,2006);二是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员工的培训,会通过劳动力市场的流动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Madan(i1999)认为出口加工区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人力资本积累,首先非熟练的工人受益于工作培训和“边干边学”,但由于大部分加工贸易生产的技术含量很低,因此这种积累效果有限;其次工人掌握工作规则和流程,如本地工人与外国客户建立联系,学习新的管理方法、谈判技巧和一般的商业技术等,这些均可以在较低的基层实现。三是跨国公司与当地的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发生的后向联系(backwardlinkage),以及与销售商、客户等下游企业发生的前向联系(forwardlinkage)。跨国公司从东道国当地企业购买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和服务时,可以通过设定技术标准、组织管理培训、提供生产设备、派遣技术指导和进行R&D合作等形式,提高上游企业的技术水平(赵晓晨,2006);而加工企业为了满足跨国公司的质量与技术标准,也会主动进行技术上的创新,改进生产工艺,开发更多种类的中间产品(李有,2010)。对于下游企业来说,跨国公司进入后可能使它们有机会以低廉的价格获得技术含量高、质量好的中间品,为其后续生产环节的技术升级创造了条件(RheeandBe-lot,1990;WorldBank,1998)。这样,不同行业的内外资企业在前后联系下,成为彼此供应链的一个环节,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技术进步。在实证研究方面,Ge(1999)通过构建动态模型,指出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学习和适应效应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隆国强(2003)通过考察10余年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认为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溢出是十分明显的。王洪庆(2006)利用1983—200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进一步的因果检验表明,中国的加工贸易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张婧(2004)、裴长洪等(2006)从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出发,认为由于国内技术水平落后、政策环境存在缺陷,而且采取“两头在外”的经营方式,其中间投入品主要依靠进口,没有实现国内替代,因此这种技术溢出效应是不明显的或并未得到充分地发挥。然而,现有研究主要是从全国层面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浙江省的经验数据为例,实证考察加工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溢出效应。

三、浙江省加工贸易技术溢出实证研究:1992—2009年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浙江省199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数据主要来源于1993—2010年历年《浙江省统计年鉴》。①所有变量的名义数据均折算为按1992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值。其中,资本存量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计算;GDP和R&D支出则根据浙江省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FDI的名义美元数据则先根据当年官方名义汇率转换为人民币,再根据GDP平减指数换算为按1992年价格计算的实际值。由于历年统计年鉴均不提供资本存量数据,而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为此,本文采用张军等(2004)估算的省际资本存量数据。由于张军等(2004)只估计了浙江省1992—2000年的资本存量数据,笔者根据张军等(2004)的研究方法和测算依据进一步估算了2001—2009年的浙江省资本存量数据。估算方程为:Kt=Kt-1(1-δt)+It(1)其中,Kt为第t年的资本存量,It为该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投资),资本存量和固定资本形成均按历年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换算为不变价格计算。δt为资本折旧率。固定资本综合折旧率根据张军等(2004)的依据确定为9.6%。

(二)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索洛余值法(Solow,1957)估算浙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即指除了资本与劳动这两大基本生产要素之外的所有其他变量所带来的产出增长率,也称为“技术进步率”。②通过建立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利用索洛余值法可以衡量除资本、劳动要素之外的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假定浙江经济的总生产函数具有柯布-道格拉斯(C-D)形式:Yt=AtKtαLtβ(2)其中α和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Kt为资本存量,Lt为劳动力投入,At即为全要素生产率。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得到:lnYt=lnAt+αlnKt+βlnLt(3)索洛(Solow,1957)假定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即α+β=1。为了检验浙江省生产函数是否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笔者利用浙江省1992—2009年数据对(3)式进行了回归,得到α=0.719,β=0.314。利用Wald系数检验表明不能拒绝α+β=1的原假设,这说明浙江省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这样,(2)式就可以写作:yt=Atktα(4)其中yt=Yt/Lt和kt=Kt/Lt分别表示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存量。其对数形式为,lnyt=lnAt+αlnkt(5)(5)式两边对时间求导,得到:y觶y=A觶A+αk觶k(6)利用上式可以估计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A觶/A和全要素生产率A本身。为了检验加工贸易等其他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现有的研究一般都采取两步法,即先利用(6)式估算全要素生产率A,再构建回归方程估计其他变量对A的影响(如王洪庆,2006;李杏等,2009)。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全要素生产率实质上是第一步回归的残差,将残差作为第二步回归中的被解释变量,其中的偏差就会比较大。为了克服这一缺陷,笔者借鉴王小鲁等(2009)的增长核算法,采用一步回归法,直接估计加工贸易等其他变量对产出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除了加工贸易,大量研究表明一般贸易、外商直接投资(FDI)、研究开发支出(R&D)等变量也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据此,假定:At=Aptrtγgtrtδfdit准dtφ,其中,ptr为人均加工贸易(包括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gtr为人均一般贸易(包括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fdi为人均外商直接投资,rd为人均研究开发支出。这样,(4)式转化为,yt=Aktαptrtγgtrtδfdit准dtφ(7)其对数形式为:lnyt=lnA+αlnkt+γlnptrt+δlngtrt+准lnfdit+φlnrdt(8)(8)式就是本文所要估计和检验的基本方程,这里我们最关注的是加工贸易的产出弹性γ。

(三)实证结果

为了得到相对稳健的结论,笔者估计了四个模型,每个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均为人均GDP对数,即lny。模型1的解释变量包括人均资本对数(lnk)、人均加工贸易对数(lnptr)和人均一般贸易对数(lngtr);模型2的解释变量在模型1基础上增加了人均外商直接投资对数(lnfdi);模型3的解释变量在模型1基础上增加了人均研究开发支出对数(lnrd);模型4则包括上述所有解释变量,即方程(8)。为了校正序列相关带来的偏差,笔者通过AR(p)过程描述残差序列,从而提高回归参数的有效性。四个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1。根据表1的数据显示,在每一个模型中,资本存量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最为突出的,其产出弹性在0.61~0.74之间,而且全部在1%水平上显著。其他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则各不相同。模型1~4均显示加工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显著的正的贡献,其系数在0.04~0.05之间。这也验证了本文的观点,即加工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溢出效应。与加工贸易不同,模型1~4均显示了一般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负的影响,其系数在-0.05~0.06之间。造成一般贸易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可能是,浙江省的一般贸易在不断增长的同时没有注重产品品种和质量升级,产品出口集中在低成本和低端产品上,不利于技术进步。模型2、4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不显著的弱的负作用,这可能是因为浙江省引进的外资或合资企业倾向于把竞争优势放在低成本和廉价劳动力上而不是技术升级。模型3、4表明研究开发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有正的影响(但不显著),系数大约为0.08,这一方面表明研究开发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开发活动的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增长核算与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笔者根据表1中模型4的结果对浙江省1992—2009年经济增长率按贡献因素进行分解。增长核算的结果见表2。根据表2的数据显示,1992—2009年浙江省人均GDP年均增长11.14%,其中人均资本的贡献高达9.27%,解释了经济增长的83%;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仅1.39%,即使加上没要考虑到的误差因素,也只有1.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这说明,浙江省的快速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要素积累推动的,来自技术进步的贡献成分很小。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来看,加工贸易溢出的贡献为0.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1/3;研究开发支出的贡献为1.99%,解释了经济增长的18%;甚至超过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本身,但是研究开发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部分被一般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负效应抵消。

四、对浙江省加工贸易溢出效应的进一步讨论

本文的研究表明,加工贸易发展对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贡献,人均加工贸易总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推动人均GDP增加0.04~0.05个百分点。据此可以判断,加工贸易对浙江省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但这一效应尚不甚明显。事实上,浙江的经济增长绝大部分是靠资本积累推动的,技术进步的整体影响很小。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呢?笔者认为,导致浙江省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原因是溢出渠道的“不通畅”,主要体现在:首先,外资企业的技术锁定和省内企业的技术水平阻碍了示范或模仿效应。在加工贸易中,虽然不少产品技术水平较高,但外资企业为了获取垄断优势和超额利润,很少转让技术或向本地企业提供技术援助,而且还会在技术设计、工艺流程、营销网络等关键环节设置障碍,即技术锁定来严密控制尖端技术的扩散。再者浙江省内一些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设备老化、生产流程僵化、研发能力不高,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有限,即使有的跨国公司对技术转让和扩散持比较宽松的态度,本地企业要想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也有一定难度。其次,用人机制的不完善制约了流动与培训效应。一般而言,外商会对当地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从最简单的生产流程人员到监管人员,从高级技术人员到上层管理人员基本都有受训机会,而当这些员工流向其他企业或自主创业时,其所学的各种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也随之外流,溢出效应随之发生。但由于当地企业在用人机制和经营环境方面与外商企业之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员流动主要在外资企业之间进行,外企向内企的流动比例较低,从而使得以人才流动为渠道的技术溢出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第三,配套能力不高限制了产业间前后联系效应的形成。同江苏省、广东省等加工贸易大省相比,浙江省一些当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难以达到跨国公司的要求,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在外资企业间进行,使得加工贸易可能带来的产业间前后联系效应被大幅度抑制。

易经术数范文2

摘要:进入 21 世纪后,国际贸易中传统贸易方式与国际合作方式日益融合,全球化市场正在形成. 各国政府为了实现本国贸易收益的最大化, 纷纷设立了各种非关税壁垒和其 他名义来保护本国贸易和市场. 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其复杂的双重性, 隐蔽性和有针对性等 特点,使得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新贸易保护的主要形式之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 剑" ,企业要学会利用有益的一面,降低或杜绝有害的一面发挥作用;为了有效应对,政府, 行业协会和企业应该协调合作,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和避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 要通 过信息化方式建立搭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联合应对平台, 借助网络和计算机的帮助, 设立相 应的网站服务和俱乐部的服务,并协助企业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价格控制机制 数量控制机制 信息化 联合应对平台 1 绪论 2B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投资, 消费和出口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是中国经济振兴和发展过程中不可低估动 力,从量能方面考虑,出口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随着中国进出口规模的增长,特别是在金 融危机后中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世界各国, 特别是中国的主要贸易国对中国出口 的各方面监管,标准越来越高. 据国家质检总局 2008 年对我国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情况进行的调查结 果显示:2008 年我国有 36.1%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影响(2007 2006 年为 31.4%, 2005 年为 25.1%)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 505.42 亿美元 , (2007 年为 34.6%, 年为 494.59 亿美元,2006 年为 359.2 亿美元,2005 年为 288.13 亿美元) .如何根据技术性 贸易壁垒调整出口结构和数量, 减小或回避对出口的影响, 是政府和学者一直关注与研究的 重点. 随着中部崛起和湖北经济建设的进步, 湖北省出口经济快速发展, 极大的促进了湖北省 两型社会建设, 但同时湖北省的出口经济亦受到了国际新型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作为中部 重点发展城市, 作为经济仍具有快速增长潜力和外贸经济刚刚启动并蒸蒸日上的区域, 如何 更好的适应和应对这种新贸易保护政策,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已成为政府,学者 特别是湖北省学者研究的重点. 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界定与理论分析 3B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义与分类 2.1.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义国内外学者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所赋予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理论: 技术措施论, 市 场失灵论,贸易障碍论,体质差异论,福利效应论和差别待遇论. 本文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国政府通过制定商品某些特性的技术标准, 技术法规, 以 及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而制定的认证, 审批和检验程序, 在一国关境 上达到限制商品的进出口,阻碍或削弱国外商品的竞争,保护国内产业的目的,对国际贸易 利益造成扭曲的一种非关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够调整进出口方之间贸易利益的分配, 是政府主导调控和规范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 是协助进口国企业确定和巩固核心竞争力的关 键,更是一种新式的高新技术产品竞争手段. 2.1.2 技术性贸易壁垒表现形式技术性贸易壁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大多是可量化或以具体的规 则标准来实现的技术性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法规,商品验证,检疫制度和措施,包装和标签 要求,绿色壁垒等.随着劳动者权益的提升,有关劳工标准的措施也被认为是技术性贸易壁 垒的一种, 因此广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既包括狭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还包括以劳工标准等 社会条款为主的贸易措施.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数量和价格作用机制技术法规和标准本身并不能对出口产生强烈的经济效应,而是通过对进口商品的数量, 价格及贸易国之间的贸易顺利进行的条件等产生障碍,从而影响出口经济.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数量控制机制 如果产品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制定 , 使得进口产品不能符合要求或出口国检验后认为其符 合规定的要求, 而在运达进口国后实行检验时却认为不符合规定, 则达到了禁止或是阻碍进 口的作用,与配额的作用机制相似,是典型的数量控制机制 . 如图 2-1 所示,D 表示进口国对某商品的总需求函数;S 表示进口国企业对本国市场的 供给函数.在进口国没有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前,商品的市场价格为 P0,国内供给量为 OA, 国内的需求量为 OB,差额部分由进口产品提供,即图中的 AB 部分.随即,进口国 以颁布新 技术标准的方式对出口国设置技术要求. 新的技术标准在实施初期, 出口国必然有部分产品 不能完全达到要求, 从而不得不暂时退出进口国市场, 假设进口国的需求和供给在短期内不 会发生变化,则进口国国内的供给总量(进口商品与本国企业的供给之和)将减少,市场价 格上涨为 P1,国内供给量增加至 OC,国内需求量减少为 OD,进口产品数量也减少至 CD.技 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产品产生明显的数量控制作用.

易经术数范文3

摘要: 基于VAR模型,本文选取1996-2013年样本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及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分析中国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科研人员投入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化系数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变量之间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增加科研经费和人员投入对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贡献度分别为367%和34%;科研经费投入与科研人员投入相互促进,科研经费对科研人员投入的贡献度为2634%,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投入的贡献度为926%。因此,中国提升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在于提高科研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并注重人力与财力投入比例,进而提高知识、技术和资本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

关键词:高技术产品贸易;R&D;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617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简介:吴宗杰(1962-),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低碳经济;邱士雷(1991-),男,山东泰安人,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分析与规划;董会忠(1968-),男,山东烟台人,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能源系统分析与工业生态化。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37111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R2012GM020。

20世纪中叶以来,高技术产业的孕育和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刻影响,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向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高端产业转移。本文运用VAR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进行分析,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探析变量过去值和当期值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通过方差分解来衡量各要素的贡献度,旨在揭示影响高技术产品贸易关联要素的互动关系,以期为提高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促进产品出口提供决策参考。

一、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及竞争力

(一)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除2009年出现负增长外,其规模从2006年至2013年不断扩大,其进出口增长率也趋于平稳,但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且差距不断扩大,贸易顺差也不断拉大。2006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对外贸易额仅5 288亿美元,2013年达到12 185亿美元,是2006年对外贸易额的23倍(见表1)。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占比最高。从贸易结构看,计算机与通信产品和电子产品分别排在第一、二位,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这两种产品的占比之和均超过70%,其它类别的产品所占比例较低,进出口商品结构严重失衡。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美国、欧盟和日本,进口市场主要在中国台湾、韩国、美国、日本和欧盟,进出口市场分布比较集中。从出口公司类型来看,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是该行业商品出口的主力军,占据着中国该行业商品出口市场的绝大部分,而中国独资(本土)企业占比较低,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市场分布的特点增加了贸易风险。

(二)高技术产品的竞争能力

贸易特化系数(TC指数,又称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产品进、出口之间的差额与进出口总额之间的比例,其值介于-1~1之间。TC指数接近0,说明此类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TC指数接近-1,表明该行业偏重产品的进口,而产品的出口数量较少,产品竞争力弱;TC指数越接近1,说明该行业偏重产品的出口,而进口较少,产品的竞争力强。2006年以来,这一领域商品的TC指数均为正数(如图1所示),说明中国高技术产品具有一定竞争能力,但这一指数并不高,在01左右,最低达到006,而发达国家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则达到015,有的甚至达到了02,说明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1世纪以来,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迅速发展,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并由此进一步探究中国高技术产品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只从产品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方式等方面,利用简单的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无法揭示中国高技术产品竞争力的深层次原因。基于VAR模型,本文利用脉冲分析及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lnPGERD)、科研人员投入(lnPRD)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化系数(TC)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三者之间深层次的相互作用关系。

四、结论

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R&D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R&D人员投入之间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R&D经费和人员投入的增加能够促进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的提高。然而,R&D人员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在经费、研发器械、实验室等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员的大量增加短期内可能引起人均资源的减少,不利于研发。lnPRD对来自lnPGERD的冲击呈现强烈的正向响应,这说明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科研人员。产品的贸易竞争力、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科研人员数量的投入之间相互影响,要提高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加大科研经费与科研人员数量的投入,并且要更加注重人才资源开发,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在产品研发中的作用。一是可以设立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产业由生产制造向研究开发过渡。二是要重视产学研相结合,重视人才投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协调好这两者投入的比例关系;在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要注重科研经费和配套设施资源的投入,否则会引起资源浪费,从而对产品研发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赵玉林. 高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2-6.

[2]Patrizia Porrini. PorriniAlliance experience and value creation in high-tech and low-techacquisitions[J].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4(15): 75-80.

[3]Krugman. A model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 incom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9(87): 253-266.

[4]黄先海,付雪芳.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动态变化及其增进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 2004(1): 92-95.

[5]曾稚.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模式分析[J].世纪经济情况, 2006(5).

[6]葛迪. 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相关因素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7]孙莹,耿心怡. 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 2014(7): 27-34.

[8]黄中文. 中国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深析[J].科学管理研究, 2006(1).

[9]王江,李薇. 基于产业内贸易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 2006(23): 1-3.

[10]储昭P.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11(11): 33-38.

易经术数范文4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外商直接投资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8)03-0024-06

产业内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从20年代70年代开始得到理论界的普遍关注。现今,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贸易形式,在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一国的国家特征因素,特别是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寻求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途径,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特别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

一、 产业内贸易理论简述及其计量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存在严格的假设前提,尤其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各国要素禀赋各不相同这些假设条件,与国际贸易现状相距甚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拥有相同或相近要素禀赋,并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规模经济效应不断扩大。由此,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为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的理论之一,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发展。

1 产业内贸易理论简述 产业内贸易是与产业间贸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同类的可替代产品之间的贸易。它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通常发生在要素禀赋或需求结构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现象最早由沃德恩(Verdoon,1960)、巴拉萨(Balassa,1965)发现,在1975年由格鲁伯(Grubel)和洛伊德(Lioyd)建立了著名的G-L指数模型后,众多西方学者在水平产品差异、垂直产品差异、垄断竞争、寡头垄断、规模收益递增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产业内贸易理论。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学者发现一国贸易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贸易额的绝对值,尤其是在资源逐渐匮乏的全球化经济状况下,产业结构的同步优化以及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的增长,成为衡量一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2 产业内贸易计量 西方学者对产业的划分有3个主要依据:第一,产品的相近生产替代关系;第二,产品的相近消费替代关系;第三,产品的相近技术密度。如果满足其中之一,就界定为同一产业。在产业内贸易的计量中,通常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位数贸易数据为基础。在计量方法上,较为普遍应用的是格鲁伯和洛伊德计量法,即G-L指数,它从某一行业和一国总体两个角度反映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动。

某一行业的G-L指数:

其中,Xi与Mi分别代表同一产业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Bi为某一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Bj为一国总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B值处于0和100之间:当某一产业产品的进口额等于出口额时,产业内贸易指数为100,所有的贸易都为产业内贸易;当某一产业产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或只有出口没有进口时,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所有的贸易都为产业间贸易。

二、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对外贸易总额迅猛增长。特别是,以进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增长方式促进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内贸易持续增长。采用SITC对商品的分类标准,把国际贸易商品划分为两大部分(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和十大类(0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类-饮料及烟草,2类-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3类-矿物燃料、油及有关物质;4类-动植物油、油脂和蜡;5类-化学品和有关产品;6类-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8类-杂项制品;9类-未分类的其他商品)。为了便于比较,将这十大类商品分为4个部分:0~4类为初级产品,5和7类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6和8类为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第9类为其他分类产品。撇开第9类商品,从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类商品: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制成品、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即SITCO-4、SITC6+8和SITC5+7三个角度,利用格鲁伯一洛伊德指数(G-L指数),比较1980~2004年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变化趋势,如图1、图2、图3所示。

从图1、图2和图3,可以发现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除第1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自1998年以来逐年上升外,其他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均下降,其中第3类商品的下降幅度最大,第4类商品则接近于完全的产业间贸易。这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虽然我国企业对初级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初级产品的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小,加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初级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供给能力的提升使得价格下降的同时并未能真正体现出我国初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由资源禀赋带来的初级产品贸易中的成本差异在国际贸易中未能较好体现,特别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初级产品显然不占优势。

其次,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基本趋于平稳。第6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基本呈递增趋势,除1993年较低外,其余年份均在95左右。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90年代以来国外企业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的一种重要贸易方式。2004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497.2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的52.8%。加工贸易作为一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充分利用了我国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资源优势,在不改变产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加工,由此产生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了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较大比重。而第8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势,但一直维持在25左右,直到2004年才上升到49,其波动幅度不大。

第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下降过渡到平稳上升。第7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所有产业中增长最快,并且逐年递增,从1993年的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各占一半的基础上,发展到1997年之后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90以上,已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格局。这说明,经过二十几年的对外开放和吸收外资,我国的机械和运输设备等制成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已占有一定优势。第5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先升后降,但波动的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在60左右。

三、国民经济对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

1 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国家特征因素和产业特征

因素。产业特征因素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品差别化程度、规模经济、市场结构等方面,尤其是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别化程度,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重要原因。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要素禀赋在各国间是有差异的,各国依据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满足各自所需。然而,规模经济的产生以及产品偏好的细分,使得各国即使存在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国际间商品交换仍然能够进行,这种贸易形式主要基于产业内贸易。国家特征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水平因素、国民生活水平因素、国家规模、一体化程度和地理因素。关于国家因素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尤其是国民经济水平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现有研究比较少见。但事实上,国民经济水平与产业内贸易密切相关,一国的国民经济水平是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需求偏好的重要基础,决定一国能否实现规模经济以及产品的差异化。

2 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模型的构建。考虑到人均GDP与GDP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里仅采用一国人均GDP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指标。同时,参照“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的研究,21世纪前50年,我国经济发展至少面临三大瓶颈: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本文以人均GDP指数、第二产业所占GDP的比重作为反映我国经济质量和经济结构的指标,以外商直接投资额作为反映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以产业内贸易指数(B)作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均GDP指数(AGDP)、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CONS)、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作为解释变量,采用1986~2005年的相关数据(其中人均GDP以1978年=100为可比价格),进行相关性分析。

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额均呈线形变化。因此,作对数处理并建立模型:

进行回归,并显示残差序列图,发现在1986年、1993年和2005年有异常值存在,再引入虚拟变量进行参数估计和回归,得到模型:

B=-78.87750209+24.52787072×LOG(AGDP)+0.8272566635×CONS-7.164727924×LOG(FDI)-11.95269569×SER01-7.515624656×SER02-9.721967076×SER03+e

(3)模型的检验及解释。首先,拟合度检验。调整前后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34274和0.903938,说明拟合度很好,意味着模型能够以90.4%的比例解释影响产业内贸易水平。其次,显著性检验(单个变量和整体解释变量)。从模型发现,人均GDP指数、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外商直接投资额3个解释变量分别以99%、80%、99%的可能性通过单个变量的检验;同时,F统计量的值为30.79828(一般只要大于10就可以通过假设检验),该模型通过了整体检验。再次,误差序列相关检验。DW值为2.00718,接近2,不存在误差序列相关。最后,其他经济计量检验。由残差序列图估计,不存在异常值、规律性扰动、参数变化等问题。

(4)模型显示的结论 由模型可以发现,各年人均GDP指数每变动1%,产业内贸易指数变动24.52787072个单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每变动1个单位,产业内贸易指数变动0.8272566635个单位;外商直接投资额每变动1%,产业内贸易指数变动-7.16472792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人均GDP指数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这两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产业内贸易指数呈正向变化,而外商直接投资额与产业内贸易指数存在反向变动关系。其原因在于: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要依据贸易性质确定:如果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是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而使我国企业能够以多样化的商品形式和成功的企业销售策略进行产业内贸易,则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上升,两者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另外,由于我国劳动资源丰富,加工贸易是我国产业内贸易的主要来源,如果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带来加工贸易,那么,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该模型中,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却呈反相关变动,说明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是递减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外国直接投资引起了替代贸易,原有的进出口被外商直接投资所替代,产业内贸易会演变成产业间贸易。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和外资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兼并、收购,替代贸易有增多的趋势,这将不利于我国民族工业和产业内贸易的良性发展。

四、产业内贸易的优化

综上所述,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优化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在于突破我国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三大瓶颈,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为此,可以从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的创新、外国直接投资的有效选择入手提高产业内贸易,特别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

1 调整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的转变,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类同性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演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通过发展一系列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扩大产业内贸易。

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产业结构正逐步得到调整。产业发展的现状是:第一,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比较难以改善贸易条件。这是由于我国存在大量低素质劳动者,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的生产。第二,化学工业和机电工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注重引进能与本国技术水平相结合的先进技术,完成产品的进口替代,逐步实现工业化。同时,注意防止发达国家的重度污染企业向我国转移。第三,从事加工贸易的工业部门,采取比较温和的产业政策,利用其赚取外汇发展国内的进口替代产业的同时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总体上看,我国政府一方面应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主导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造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应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促进与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差异产品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增强国际竞争力。

2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质量是一国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技术创新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更加高端的地位,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实现产业内贸易中的双赢。

易经术数范文5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标准 法规 福利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国内外学者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但与传统贸易壁垒相比较,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的复杂性和隐蔽性、数据收集的困难以及很难从其他关税、非关税壁垒中剥离等特点,如何量化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仍倍受困扰。“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最难量化的非关税壁垒之一”(deardorff and stern,1998),如何量化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影响成为当前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不少学者主要是国外学者为有效测度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进行了各方面的尝试,相应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量化方法。但总的来说,由于受数据和方法等条件的限制,有效的量化方法仍处在探索中。

一、度量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析框架

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提出了一个非关税壁垒的分析框架,总结了之前各类学者的研究,他们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三种经济效应。

一是“法规保护”效应,指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了外国供应商的成本,限制了进口。单从这种效应来看,主要侧重的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的影响。但同时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就像关税一样会给进口国带来很大的损失。由于没有关税收入,损失要比关税等价更大。这也表明关税等价仅适于测量贸易量效应而不能反映福利变化。

二是“供给移动”效应,主要包含进口对国内生产者的影响和技术法规本身可能的收益效应。其他学者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些特征:法规对大型和小型企业的成本影响不同、改变了竞争结构或市场规模、引起价格上涨和产生租金(neven,2000;fisher和serra,2000);maskus,wilson和otsuki(2002)通过出口国的过剩供给曲线和进口国的过剩需求曲线的相对移动说明了法规的歧视性。

三是“需求移动”效应,指法规所带来的信息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大量产业组织方面的文献对此也作了阐明。bureau,marette和schiavina(1998)专门说明“需求移动”效应的信息方面:法规可避免“柠檬市场”问题、消除质量不确定性和减少消费者寻求产品的成本。casella(1996)以及fisher 和serra(2000)阐明了法规的公共物品效应,有些法规和标准可引致交易成本减少。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提出的分析框架可扩展至多个市场情况,标准和法规可使需求替代弹性变大、带来网络外部性、甚至规模经济及其他贸易便利(harrison,rutherford和tarr,1996;maskus,wilson和otsuki,2002)。

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采用局部均衡分析阐明了非关税壁垒的三种不同效应即非关税壁垒对福利的影响,许多学者在此分析框架基础上作了很多发展。然而,在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析框架和经验估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供给的影响、引致的额外成本、国内外产品价格差异是模型模拟的关键,但这些方面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而且其他更复杂的信息和贸易便利方面的效应就更难量化了,比如标准对消费者信心、支付意愿等方面的影响都是不确定的。从理论上,应用一般均衡模型可以说明技术规定对贸易的效应;但实践中,许多模拟只是在总量水平上完成的粗略估计,很多时候结果是值得商榷的。

纵观国内外学者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和福利影响的分析上,为此对其的量化研究也大致分为贸易导向和福利导向两大类。从国内政策和国际政策的制定上看,福利分析更为全面客观,但由于国际谈判一直以来都强调对贸易的影响,所以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下面就各种相关研究从贸易导向和福利导向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评述。

二、贸易导向度量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影响的方法及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经济学界普遍承认,技术性贸易壁垒在限制贸易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maskus与wilson(2000)、baldwin(2000)等学者为主,试图从贸易导向的角度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定量测算,在此基础上就其对贸易的限制效果进行检验。从贸易导向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有三类度量方法。

1、以价格差/关税等价为基础的方法及相关研究

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非关税壁垒可以通过比较本国价格和参考价格来衡量,最常用的方法是关税等价法。关税等价通过比较进口品价格和本国市场上可比商品的价格差计算得出。如果支付给供应商的价格保持不变,正确的方法是比较不存在壁垒时的价格和存在壁垒时的本国价格之差(deardorff and stern,1998)。然而,这两种价格都难以获得,实践中通常对本国和进口产品的贸易数量及供给、需求弹性作出调整以估计出不存在壁垒时的价格。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与本国进口商支付给外国出口商的发票价格(如进口商品的cif价格)进行比较,通过价格差减去关税、运输成本和产品质量差异等可测度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税等价。

campbell和gossette(1994)把这种方法应用于包括农产品和食品在内的许多部门。他们做了复杂的调整使得产品为同质的,这种方法在两项研究中被专门用于农产品和食品部门。calvin和krissoff(1998)测算了在苹果部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税率等价。为了测算,他们比较了美国苹果在外国的cif价和外国市场的批发价。他们假设价格差由关税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关税率构成,尽可能采用市场中同时空的同质苹果(同种类、级别和大小)的价格,并构建了运输成本。一旦知道了美国苹果在外国的价格和类似苹果在该外国批发市场类似苹果的批发价格之差,月度价格差比率就测算出来。该月度价格差由已知的关税率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税率等价组成。ec(2001)也采用此办法比较了在欧盟市场上美国生猪和禽肉的月度cif价格和欧盟内可比商品的批发价格,在ec的同一个项目中还用类似办法度量了美国西红柿和苹果。calvin和krissoff(1998)得出结论:价格差方法可有效测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税等价;而eu研究认为这种方法不是很有效,在对西红柿的测算中结果取决于价格的选取。而出口价格随时间不同和产地不同变化很大,品质原因亦不能解释该变化。

以价格差/关税等价为基础的方法局限在于:第一,它量化的是市场中存在的一系列非关税壁垒的综合影响,而无法单独度量出技术性贸易壁垒这样一种具体壁垒的影响。第二,它的前提假设是进口商品与本国商品是完全可替代的(同质的),局限性较大。第三,最主要的局限在于很难取得剔除了质量差异影响的价格数据。由于受数据所限,这种方法相对来说仅适用于同质或标准化产品。

2、以存量指标为基础的方法及相关研究

该方法最早由美国贸发会提出,可以用来量化非关税壁垒和估计贸易受到非关税壁垒影响的范围和程度。beghin与bureau(2001)认为可用该方法来定量和定性评估国内法规的重要性。有三类信息资源可利用:一是法规本身的数据,如法规数、本国法规文本的页数。二是产品被阻碍的频率数据,包括限制的数量、发生频率的比率、进口覆盖率等。经过严格假设,还可派生出某些指标,比如以采用国际标准的比率可作为符合国际标准的程度指标。三是企业就歧视性法规提出指控的数据以及国际贸易组织和机构对此类案件通报的数据。

以存量指标为基础的方法被广泛采用。两项研究以一国的标准存量为指标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流量的影响。swann等(1996)在一项计量研究中采用英国和德国的自愿性国家标准数、两国认可的国际标准数,基于标准的频数指标对1985—1991年期间英国的净出口、出口、进口作了回归分析。moenius(1999)也采用了存量指标的方法做计量分析。两项研究都把既定行业中的标准数用来度量标准的强度。otsuki,wilson和sewadeh(2001)进一步扩展了该方法用最大允许的污染量来直接度量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度。fontagne等(2001)采用一个更复杂的指标来评估环境法规的影响。其他一些研究采用了边境限制数据。lux和henson(2000)分析了在美国边境被限制的数量以评估进口程序和边境检验如何阻碍欧盟出口,他们的分析表明保护主要发生在特定部门,如乳制品。henson等(2000)还研究了因卫生和技术原因美国对非洲、亚洲、拉美国家产品的进口限制。鲍晓华、朱钟棣(2006)以频数比率和进口覆盖率为量化指标,测定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进口贸易的限制效应,得出技术性贸易壁垒频数比率、进口覆盖率和进口贸易额之间是显著负相关的,说明中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内生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体系。

由于部门和产品间标准的重要性不同,不同标准产生的影响不同,用标准数或国内法规页数作为变量是比较粗略的;由于国家报告的不稳定性和跨国间未有统一的覆盖率指标,基于有关频数数据的估计也是有漏洞的;基于在边境事实上被阻碍的数据的测度相对可靠,但除了美国,各国这方面的数据都难以获取。受以上限制,以存量指标为基础的方法可直接用来计算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某一部门针对某一个或某一组国家发生的频率,评估贸易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这种方法可为计量估计构建指标,用这些指标作为计量模型(如引力模型)的变量的研究在进一步探索中。以标准数或频数等存量指标为测算变量,运用引力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考察该变量对贸易的影响是目前贸易导向测量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对来说最有启发性和拓展潜力的一个方向。

前述moenius(1999)作的计量分析即在对标准引力模型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将标准引力模型中的gnp、人口、地理位置等因素作为常量,对双边互认标准、各国国内特定标准的数量及一系列虚拟变量进行估算。他指出两国之间技术标准信息的获取是造成双边贸易中成本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双边共享标准导致进口明显增加;进口国异质标准虽然会大大降低非制造行业的进口,但同时也会大大促进制造业的进口。由于没有对规模效应和其他一些阻碍因素进行适当的处理,因而很难解释其回归结果。比如忽略了区域贸易协议中成员国会采取一致政策的指标,在估算中只考虑到颁布技术标准的数目,而没能区别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的不同等。maskus等(2002)针对此问题搜集了技术法规的信息,并将其考虑到模型的贸易等式中,从而获得关于自愿标准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不同影响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把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技术法规制定情况结合起来,建立了引力模型。模型区分了标准与法规影响的不同:标准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贸易有促进作用;而法规则限制贸易。引力模型不仅能找出在“边境效应”中法规的影响,还能处理二元或离散变量,这正是标准的统计特征。这种将存量指标和引力模型及计量经济学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不仅能得出对贸易的影响,还为分析此影响和某一变量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桥梁,能更深入地分析问题。

3、以调研为基础的方法及相关研究

以调研为基础的方法不能将具备贸易限制作用的法规和不具备该作用的法规区分开来。调研是通过对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主要国家、行业及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者的会面或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通常是定性的,但可以缩小分析的范围,集中了解那些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不同对象国家的影响程度、重点影响的行业,从而有针对性的为政府采取正确的贸易政策措施提供信息方面的支持。调研方法还可用来为计量研究提供信息。

如欧盟(2000)就美国贸易壁垒提交的年度报告中和美国贸易代表处(2001)就国外贸易壁垒提交的年度报告中都采用的是通过调研行业就其出口遭遇的限制提供的信息数据。oecd(1999b)对美、日、英、德四国三大行业55家公司进行了调研,其中一大行业为乳制品业。美国农业部(usda)1996年对美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壁垒做了一次跨部门的调研,其调研的跨部门数据库主要用来说明基于经济利益的保护程度。许多学者都采用该次调研的结果对美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的影响进行了量化研究(roberts 和deremer,1997;thornsbury等,1999;thornsbury,1998)。maskus等(2005)还利用世界银行对16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调研数据库进行了计量分析。一些研究还专门就发展中国家如何达到sps要求和遵守sps条款进行调研,如henson,loader和swinbank(1999)将调研和深入采访结合起来,把问卷发到发展中国家的联络点。里丁大学做的一些研究也是将调研和深入采访相结合。这种方法可以鉴别出最相关的一些问题并暴露出一些通识但属误解的看法,如henson,lux和traill(2001)的研究表明欧盟出口厂商对美国主要抱怨的不是关税和卫生要求而是行政方面的延误及缺乏预见性;oecd(1999b)对乳制品的调研得出企业认为认证和批准方面的延误限制作用甚于标准。

以调研为基础的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由于被调研对象认为调查结果可能对政策出台产生影响,所以提供的数据和结果有可能出现偏差。在缺乏足够数据时使用该方法是有效的,比如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到美欧的产品面临的一些障碍等问题的认识。此外,在对一些壁垒衡量中容易混淆或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如行政管理中出现的贸易障碍等情况可以通过调研的方法了解到。而且一些技术法规主要是行业关心的问题,而经济学家们分析时往往考虑不到而没有作为模型中分析的变量,通过调研也可以弥补。

三、福利导向度量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方法及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严格的技术法规、标准和相关合格评定程序来实施对贸易的影响。这些实施手段在短期会对贸易产生影响,还会对一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并且从长期来看,对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还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要全面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利的影响,需采用测量范围全面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但限于数据搜集的极大困难,国内外学者更多使用的是以下两种方法来度量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利的影响。

1、以风险测评为基础的成本—收益法及相关研究

以风险测评为基础的成本—收益法是根据风险测评的损失概率及大小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这种方法能表明法规对福利的影响包括哪些效应,而不是量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的具体效应。对于纠正市场失灵的sps规定,困难之一是难以识别其保护的强度。对达到法规要求所花费的成本与减少外部性的收益进行比较可以分解出一项法规的效率及保护的效果。通过分解福利效应,当其成本超过收益可以得出一项措施是福利损失的。当收益可忽略时,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检验贸易扭曲,用来评估当前法规是否具有保护性。

bigsby和whyte(2000)提出了一种方法度量针对虫病检疫法规的经济效应和风险的概率。james和anderson(1998)评估了检疫法规的效应,他们得出那些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检验的检疫限制才是合理的。arrow等(1996)对环境卫生部门运用更系统的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其法规的合法性。orden和romano(1996)还运用这种方法就墨西哥鳄梨进口进行了usda贸易政策分析,表明结合使用风险测评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可以量化估计技术性贸易壁垒和解决sps贸易争端。

将风险测评和成本—收益结合使用的方法是鉴别和评估技术性贸易壁垒效应研究的最有潜力的方向之一,多被用于分析食品、农产品等与环境卫生有关的产品。但这种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于风险的概率和大小估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在实际应用中分析的范围较窄,许多经济影响不能包括进去:就收益分析来讲,收益的重新分配可能涉及到许多相关方面,要计算所有相关人的影响非常复杂,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变化很难估计;就成本分析而言,不仅要计算供应商自身的损失,还应包括管理成本和寻租代价等。

2、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及相关研究

就某一行业或产品进行单市场或多市场分析的局部均衡分析法以微观经济学的供需平衡为测度基础,分析某一特定政策对均衡价格、数量和福利的影响。局部均衡分析模型的建立可以是基于成本增加原因,也可以是由于需求的变动或由于两种因素共同影响。从成本方面的影响来看,技术法规可以改变边际成本,也可以改变固定成本,而收益的大小则取决于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和竞争性质。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基于弹性大小假设前提下,边际成本增加可以直接分析对数量、价格的影响范围,直接计算区域内标准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而在差异产品情况下则不同,厂商的固定成本要考虑到规模收益递增,这些成本可能因技术法规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模型取决于市场准入的难易和产品可替代的程度。模型会根据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校正市场上的厂商数量,可以用于需求一方有固定的替代产品,也可用于标准和法规性质不同、替代弹性不同的产品。此外,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还经常和价格差法、存量指标法、风险测评等结合起来,能更精确地分析标准或技术法规对生产、消费、贸易和福利的影响。

thimany和barrett(1997)研究了美国向其他nafta国家出口奶制品受到的技术法规的影响。他们强调了需求和供给曲线变化的影响,得出进口国需求和供给曲线都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需求曲线代表了标准能缓解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而供给曲线的上移则是包括相符成本在内的出口成本增加所致。结果是标准不会影响进口国国内生产商,反而与关税一样会起到对生产商保护的作用,但却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福利。sumner和lee(1997)则具体到市场营销各个环节上发生的成本。calvin和krissoff(1998)采取了价格差法和局部均衡分析模型相结合的方法。paarlberg和lee(1998)结合风险测评和局部均衡法研究了美国运用关税政策对可能传播口蹄疫的国家实行牛肉限制进口的效果。除了这些对单市场进行局部均衡研究外,overton,beghin和foster(1995)就欧盟对烟草的化学成分残留值规定进行了美欧两个市场的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出人意料:欧盟设定的具有保护主义倾向的残留值规定最终却使美国制造商撰取了绝大部分的收益。

局部均衡分析法是目前对福利导向测量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应用较多且较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方法,可用于评估标准或法规对某一产业或某一市场经济活动的影响,无需直接联系其他产业的影响,只需利用价格、数量、相符成本信息及生产厂商对市场价格变动的反应,就可进行相对简单的计算。其模型在研究法规或标准对不同市场的影响上可以做不同的改变,其有效性还有待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差异化产品和不完全竞争等微观经济学理论定量计算方法上的进一步发展。

四、总结

以上是沿贸易导向和福利导向介绍了到目前为止量化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和与之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些分析方法以及采用这些方法的主要研究成果,评价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和不足。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远大于单纯对贸易的影响,所以从福利角度进行研究更有说服力。为了全面有效地分析其影响效果,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进出口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对国内外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对第三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消费者的反应等。价格差/关税等价率法、存量指标(如标准数等)法以及调研数据法是常用的量化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的方法,当然,这些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把它们和引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比较适合于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流量影响;而把它们和局部均衡模型或一般均衡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社会福利影响比较有拓展潜力的方法。

(注:本文获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07bgj008。)

【参考文献】

[1] deardorff, a.v.,and r.m. stern.measurement of non-tariff barrier[m].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series.ann arbor, mi: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8.

[2] fisher,r.,and p.serra. standards and protec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0,52.

[3] maskus, wilson and otsuki.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a framework for analysis[r].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2002.

[4] european commission. report on united states barriers to trade and investment[r].european commission, brussels, belgium, 2000,july.

[5] swann,p., p.temple, and m. shurmer. standards and trade performance:the uk experience[j]. economic journal,1996,106.

[6] moenius. information versus product adaptation: the role of standards in trade, manuscript,1999.

[7] otsuki, wilson and sewadeh. saving two in a billion: quantifying the trade effect of european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african exports. food policy,2001.

[8] henson, s.j., r. loader, and a.swinbank, m. bredahl, and n. lux. impact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 on developing countries[m]. center for food economics research, university of reading, reading, 2000.

易经术数范文6

1商务主要的信息安全要素

1.1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信息发送方发送给信息接收方的信息是未经外人加工、改变的信息。贸易数据都具有特定型性,是指贸易信息只有在特定的时刻和确定的地点才是有效的。电子商务改变了过去纸质的方式,以电子的形式传递信息,如何确保电子信息在传送过程中的未经加工是确保信息有效的前提。电子商务中信息的有效性对企业、个人、甚至国家的经济利益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要及时对网络故障、应用程序错误、系统软件错误或者计算机病毒引起的信息安全隐患进行防范,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

1.2保密性

保密性是指贸易信息在存储或传递过程中未经他人窃取或泄露。传统的纸质贸易信息一般是通过邮寄的信件及其他可靠的传递渠道来互送商业贸易文件以确保信息的安全。现代电子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传递平台,维护商业贸易信息显得更加重要,确保商业机密的保密性是电子商务全面推广应用的基本保障。所以,必须确保贸易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保密性,防止非法窃取及泄露。

1.3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电子贸易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没有没被修改、歪曲和重复,信息的接受者接收到的信息与信息发送方发送的信息完全相同。贸易信息的完整性会对贸易各方经济利润、营销策略和贸易合同产生巨大影响。确保贸易信息的完整性是电子商务实际应用的重要基础。所以,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要防范信息被随意生成、修改和删除,防止信息的丢失与重复,同时信息的传递次序要保证统一。

1.4可靠性

电子商务信息直接关系到贸易双方的商业交易,在交易过程中如何确保进行交易的对方与交易所期望的贸易方是同一者,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信息必须确保本身的可靠性。在传统的商业交易中,双放当事人可以通过手写签名或印章等形式确保双方的身份,但是电子商业贸易利用网络这一形式,无法采取传统的身份认定形式,就必须确保贸易信息的可靠性,从而为贸易双方进行商业交易奠定重要基础。

2电子商务安全的技术要求

2.1物理安全

要根据国家标准、信息安全等级、信息技术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实际情况的的物理安全标准体系。本体系可以防范设备功能失常、电源事故、电磁泄漏等引起的信息失密等。

2.2网络安全

为了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可靠,电子商务平台须稳定可靠,能够全天候正常运行。系统在运行的任何中断,如病毒入侵、网络故障或硬件软件错误等都会对正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双方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丢失或失密的贸易信息,将是不可恢复性的。

2.3商务安全

商务安全是指商务交易中的安全问题,商务安全的不同方面需要通过不同的网络安全技术和安全交易标准来确保实现。确保电子商务安全的技术主要有安全电子交易SET协议、在线支付协议、文件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

2.4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主要是指主机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情况。对系统安全的防范和保护,要通过安全技术升级,加强安全保护设施的投资建设,提高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3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电子商务而言,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目前还处于较低层次,技术含量不高,资金投入又不足,在安全保密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网络安全性较低,主要表现在我国的网络信息易扰、欺骗等,再加上我国人民对于网络安全这方面的安全意识不高,网络安全处于十分薄弱的环境中。

3.1电子商务安全存在的隐患

(1)网络协议方面的安全问题。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在交易中是通过传送数据包的形式来交换数据,传送过程中,不法恶意攻击者会拦截数据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这使得接收方接收的信息是不正确的。

(2)用户信息的安全问题。用户和商家是在B/S结构的电子商务网站使用浏览器登录进行交易,在登陆浏览器时势必会使用电脑,有的用户在使用电脑时,如果计算机中存在木马,那么登陆者的信息存在泄露的危险,有的用户在不方便使用自己电脑的情况下使用公共计算机,有些不法分子会通过电脑技术窃取交易信息。

(3)商家商务网的安全问题。有些企业在制作自己的商务网站时由于技术不过硬,本身的商务网站就存在隐患,服务器安全性低,不法分子利用电脑技术攻击商务网站,窃取用户信息和交易信息。

3.2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

(1)交易信息被窃取、毁坏。电子商务交易在数据包的传送过程中,可能会被一些不法分子运用电脑技术非法篡改交易信息,使得交易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无论是在网络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存在导致传送过程中信息的误传的可能性。

(2)假冒身份问题。电子商务交易是通过浏览器登录进行交易,交易双方没有机会面对面洽谈,这就给了第三人一个假冒交易某一方破坏交易、骗取交易成果,甚至败坏交易某一方的声誉等的机会。

(3)交易抵赖问题。例如,在电子商务交易中,买家收到货之后,不确认收货。

(4)计算机病毒感染问题。电子商务交易势必会使用计算机,交易者在使用计算机时,存在选中有病毒的计算机的可能性,这样给商务交易带来了问题。另外,我国网上的蠕虫病毒等在网络流域的传播极易发生,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攻击流量,会导致访问速度滞停的问题。

4电子商务安全防范技术

为确保电子商务贸易的有效进行,一方面要保证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可靠稳定,能够全天候持续不断地提供网络服务;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系统还必须不断更新和采用最新安全技术来保证电子商务的整个交易过程的安全,防止交易抵赖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电子商务安全防范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4.1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分为常规密钥密码体系和公开密钥密码体系两大类。在交易双方可以保证密钥在交换阶段未曾发生丢失或泄露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常规密钥密码技术为机密信息加密。在公开密钥密码体系中,加密密钥是公开的信息,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也是公开的信息,而解密密钥是机密的。重要的公开密钥密码体系有:基于NP完全理论的Merkel-Hellman背包体系、基于数论中大数分解的RSA体系、基于编码理论的McEliece体系。以上两种加密体系各有优缺点:常规密钥密码体系的优点是加密速度快、效率高,主要用于大量数据的加密,但是常规密钥密码体系中密钥在传递过程中容易被窃取,对于大量密钥的管理存在缺陷;公开密钥体系在大范围密钥的安全方面很好的解决了常规密钥密码体系存在的问题,保密性能比常规密钥密码体系高,但是公开密钥密码体系项目复杂,加密速度较慢。实践中通常将常规密钥密码体系和公开密钥密码体系结合起来使用。

4.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分为两类:服务技术和数据包过滤技术。其中,数据包过滤技术较为简单,也最常用,它通过检查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头,来分析该数据包是否已经发送到目的地。防火墙技术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有选择的过滤,从而有效地避免外来因素对数据包进行的破坏,保证网络的安全。实践中,也常常将数据包过滤防火墙与服务器结合使用,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网络安全。

4.3虚拟专网技术VPN

VPN具有适应性强、投资小、易管理等优点,通过使用信息加密技术、安全隧道技术、用户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实现对网络信息的保护。VPN可以使商业伙伴、公司、供应商、远程用户的内部网之间建立可靠稳定的安全连接,确保贸易信息的安全传输,从而保证在公共的Internet或企业局域网之间安全进行电子交易。

4.4安全认证技术

安全认证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1)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可以确保原始报文的不可否认性以及鉴别,并且可以防止虚假签名。

(2)数字摘要技术。数字摘要技术通过验证网络传输的明文,鉴别其是否经过篡改,进而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3)数字凭证技术。数字凭证技术通过运用电子手段来鉴别用户身份以及管理用户对网络资源访问的权限。

(4)认证中心。认证中心专门负责审核网络用户的真实身份并提供相应的证明,且只管理每个用户的一个公开密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密钥管理的复杂性。

(5)智能卡技术。智能卡具有存储数据和读写数据的能力,可以对数据进行简单地处理,能够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其特点是存储器部分具有外部不可读性,可以使用户身份鉴别更加安全。

5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对策

5.1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我国应在现有网络安全管理部门之外建立一个具有权威的信息安全领导机构。该部门应宏观地、有效统一地协调各部门的职能,对市场网络信息安全现状进行及时的分析,制定科学的政策。对于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单位及个人,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责任问责制度。

5.2大力培养网络安全专业人才

面对现代网络应用高速普及的情况,网络安全专业人才显得捉襟见肘,我国需要大量的网络安全人才维护网络的安全。我国应加大对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科研教育机构的投入力度,同时积极组织人才及组织与国外的相关部门进行技术经验交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网络安全保护技术,并及时对我国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5.3建立网络风险防范机制

现阶段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较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网络安全面临很多威胁因素,这就要求电子贸易用户建立网络风险防范机制,为存在的安全因素建立补救措施。电子商务交易用户可以根据交易具体情况为标的物进行投保,通过这些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网络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