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导学案范例6篇

木兰诗导学案范文1

【关键词】多元解读;木兰形象;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92-02

经典文学作品往往历时久远,能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其本身还具有无限解读的可能性。教学《木兰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来认识一个形象更加丰满的木兰。

一、理论依据

文学作品的生命是读者给的,一句 “作者死了”,把读者抬高到无上的地位。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应该是为当下的生活服务的,古人总结了两种读书的方法:“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一个是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一个是力求让知识为我所用。要让经典文学作品重新发掘出新的价值,就应该让文言文教学嫁接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之上,并用现代观念来进行理解。

二、学生准备

1.学会查工具书。《木兰诗》所展示的时代学生并不熟悉,如古代的征兵制度,学生只有查阅了资料后才能理解木兰的决定及其上战场前的一番准备。此外,一些特殊的称呼、用法,学生在查资料后也能更好地进行理解。其中有很多数词,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学生就能明显看这两个时间是矛盾的,但只要稍稍看一下注释,也能很好地理解。

2.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要是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文言文的习惯,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脑海里就会有一大推的问题,若是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则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交流之后,主要发现了这样几个问题:木兰为什么不做尚书郎?木兰为什么回家又敢以女儿身出现在伙伴们面前?

三、课例展示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传奇人物,她本是一位邻家女子,过着平静的生活,突如其来的战火打破了她宁静的生活,也成就了她的英雄传奇,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木兰的形象。

师:谁先来试一下?

生:英雄形象,勇敢无畏。

师:概括得很好,可以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见木兰战功显赫。

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可见木兰英勇善战。

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见木兰武艺高强。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勇敢、善战也是其他将领所具有的特点,同学们能找出只属于木兰的特点吗?

(学生们纷纷思考)

生:我认为木兰很勤快,“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织布是木兰的主要生活内容,可见木兰是一位勤劳的女性。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有理有据,勤劳的确是木兰一个重要的性格特点,也一下子把木兰与其他将士们区别开来,同学们在概括人物形象的时候,要学会找到人物最显著的区别于他人的特点。还有同学能找到木兰其他的性格特点吗?

生:我认为木兰是位爱美的女子。

(很多学生偷笑)

生:木兰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扮――“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可见木兰很会打扮,木兰是一位爱美的女性。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也颠覆了我们对木兰传统的印象,却让我们觉得木兰更加真实、亲切。正所谓“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还有同学能读出别样的木兰吗?

生:我读到的木兰是可爱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仿佛能让我们看到木兰见到战友们惊讶状态的得意表情。

师:这位同学看到了木兰的可爱一面,你们还能找出木兰的其他面目吗?

生:我看到的木兰是孤独的、令人心疼的形象。

(不少学生显示出疑惑的神情)

师:可以为我们解读一下吗?

生:木兰从军是迫于无奈,可能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冰凉的战场令人不禁为这么一位弱女子的安全考虑。“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加上环境的渲染,把一个小女子的孤独与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的确,木兰的成名是迫于无奈,无情的战火把她卷入了冰凉的战场,刚刚那一段环境、心理描写的确能让人感受木兰孤独、无助的一面。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段朗读一下,感受木兰的那一份孤独与无奈。

(师生齐读文章第三段)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很好,我们揭开了厚重的历史面纱,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木兰形象,“读书贵有疑”,只有经过认真地思考,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收获,对于木兰的形象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生:“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从军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功名,可见木兰对名利的淡泊。

生:还可以看出木兰的孝,亲情至上。

师:这两位同学都说得很有道理,我们越是解读越是能发现木兰更好的美好品质,在有些地方,人们甚至都把木兰当做神灵来崇拜,可见人们对木兰的喜爱程度之高。《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木兰的形象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看法,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关于《木兰诗》,同学们还有哪些疑惑吗?

生:请问老师,木兰究竟是哪里人?木兰姓什么?我查的结果跟旁边同学不一样。

师(微笑):问得很好,还有吗?

生:木兰的结局究竟如何?

生:木兰究竟从军几年?是“十年”还是“十二年”?不管哪个是对的,这么多年,怎么木兰的姐姐还在家里没有出嫁呢?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下面的注释,就可以明白“十”跟“十二”都非确指,一般三的倍数都非确指,如“韦编三绝”“三人成虎”等。关于木兰其人的原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更不要说木兰的姓了,所以文中出现了很多疑点也是自然。“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重新塑造人物形象,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让文学作品更具魅力。

四、教师指导

1.指导要找好突破口。教师采取的从木兰形象入手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让学生来谈学生就比较有话说,又增加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接触机会。学生对木兰的形象畅所欲言,教师一次次地要求结合课文,让学生对文本越来越熟悉。

如在《木兰诗》的教学课例中,教师先肯定了学生们把木兰作为一位将士的英勇、善战的特点概况得很好,又提出让学生们找出木兰不同于其他将士的特点,这就引导学生从一个女子的身份来看待身在军营的木兰,学生自然看到了木兰从军的迫不得已,也看到了木兰原本的勤劳,还看到了木兰对父母、亲人的依恋。以一个女子的形象来看待木兰,我们就能看到木兰的可爱、木兰的美,还有木兰的俏皮,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木兰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形象,而不仅仅是英雄的化身。

2.注重“非指示性”教学。“‘非指示性’教学的教案更强调教学过程的回顾,对课堂教学做真实的、反思性的回顾与分析。”多元解读课例的设计正是借鉴了“非指示性”教学的理念,不设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设标准的问题的答案,教师的“教”完全由学生的“学”来确定。多元解读目的在于发现文本解读的多种可能性,学生的思想越是碰撞得厉害收获就越大。因此,教师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就不能不死,不仅木兰的形象具有多元解读的意义。多元解读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视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情来自主选择学习课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是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一种理念。

木兰诗导学案范文2

关键词:有效提问;实践探究;思维

不同的提问会有不同的回答,一个好的提问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上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的效果;一个不好的提问引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或者限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甚至造成学生不知何意,胡乱回答。因此,课堂提问既是诱发学习语文兴趣的内因之一,同时它又是一门激活学生思维的艺术。

教师要具有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敏感性,要捕捉教学过程的精妙之处。所以,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一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老师不可能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探讨问题。老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的,重点或难点来确定为数不多的有价值的议题供学生探讨。那么,教师就需要别具匠心地从以下方面入手有技巧地提出问题:

1. 认识记忆性问题

这是属于重述或再现已知事实一类的问题。知识包括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等。这类问题不可过多,但不可没有,因为,这类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是后几类问题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理解、分析、应用和欣赏、评价就难以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对这类问题提问,可以单刀直入、开门见山,这可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2. 理解性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要根据已知进行推理,求得未知,提问时要拐弯抹角,旁敲侧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印象深刻。在《芦花荡》一文中,作者反复写到芦苇,环境描写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写芦苇是写景中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描写的妙处呢?教师抓住两个问题作为突破口,第一个问题是:作者通过写芦苇表达什么意思?第二,俗话说:“一枝一叶总关情”,谁能从表“情”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呢?这样的问题就可以使学生由“芦苇”想到“人”,由芦苇的形态想到白洋淀人民的斗志。

像这类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读书,又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3. 分析综合性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时要从整体把握,引导学生从全局出发。比如在学习《木兰诗》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诗歌对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写得十分简略,为什么?这样是否影响花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问题一抛出,学生通过思考后,前后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纷纷举手。有些学生说:“不会。这样写,不但使全诗简洁紧凑,而且,突出了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形象。”有些学生说:“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木兰勤劳善良,淳厚质朴,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不慕高官厚禄,热爱和平生活的性格和品质,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木兰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所以,不会影响木兰的英雄形象。”……学生把巾帼英雄花木兰阐述得淋漓尽致,学生的思维也达到了有效的启动,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4. 应用性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创造性问题的答案不是教材内容的重述,而且,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但这个答案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以已知为基础,与理解分析相关联,只是它要求回答问题的角度要新,或需要想象和联想,因而更具独创性。比如教《卖炭翁》一诗,笔者问学生:“谁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卖炭翁的炭被抢以后,卖炭翁是一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需要借助想象的提问。学生说:“他两眼含泪,眼巴巴地望着远去的炭车,风吹起他薄而破烂的衣衫,而他却呆立在雪地里。”有的学生说:“他双手抱着头,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他声音听起来是那么凄惨,周围的百姓也都纷纷掉了泪。”又比如在教《春》时,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描绘当我们在春天里飞翔的时候,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会发现大自然会对我们轻声地说话。告诉老师,你们听到了什么:

春草告诉我……

春花告诉我……

春风告诉我……

春雨告诉我……

在这里教师要求学生做的是学生的读,学生的感受、体验和应用。

5. 欣赏评价性问题

这类问题是以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为目标的问题。这是一种发散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欣赏、去体味,学到的是语言,提高的是能力。这种能力的特点是判断所学文章内容的正误、深浅等。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提出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遣词造句极为讲究,在描绘冬天的济南这块宝地时,他用了哪些富有魅力的语言?许多学生的回答可谓精彩之至。一学生认为“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中的“卧”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整个村庄在暖冬里悠闲惬意的韵味,而改用“躺”字则显得生硬。另一学生认为“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这句中的“不忍得”用得妙极了,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评价能力是高层次能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十分必要。

木兰诗导学案范文3

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引导学生对课题提出相应的问题,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幽径悲剧》一课时,我在出示课题后即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哪里的一条幽径?”“在这条幽径上发生了怎样的悲剧?”……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后,我又诱导学生:“想象一下,课文会写一条什么样的幽径?会发生什么样的悲剧?”在学生猜想后,我才让学生去阅读课文。

学生们个个急不可耐,在急切的阅读中很快便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课文写的是作者自家住处附近的一株古藤萝无缘无故被愚氓之人砍掉,作者把这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整个燕园的悲剧乃至于整个时代的悲剧。作者意在呼唤全社会都来爱美、护美。这样为进一步探讨课文的主题作了有力的铺垫。

二、在课前的预习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必经的一步,所以我有意识地在课前“预习学案”中设立了学生“质疑问难”的环节,要求学生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难解问题记录下来,从而促使学生在预习每一课时都能提出疑难问题来。

如预习《三颗枸杞豆》一课后,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三颗枸杞豆是谁给的?三叔为什么在弥留之际不留下其它珍贵的东西?三叔画的三幅画和画下面的三个圆圆的“0”象征着什么?为什么说这三个枸杞豆,“它是生命终结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0’!但‘0’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当学生把这些疑问弄清楚后,也就基本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及中心。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提出质疑问题,既能为课上的分组讨论和探究备好材料,又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全面了解,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如此假以时日,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在课堂质疑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极佳时机。因而我紧抓不放,在教学过程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质疑,促进学生学、思、疑、问、悟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创新思维。如学习《木兰诗》一课第三自然段中“到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一段,学生由于对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领悟不深,因而在翻译时将此处直译为“到东集市上买骏马……到北市上买长鞭”,表面上似乎也说得通。我没有强行纠正,而是等待时机,诱发学生自己去发现、体会。所以当学生讨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时,我有意找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翻译这句话。结果他译成了“将军一百个都战死了,壮士十年后都回来了”。

大家都觉得这种结局不太合理,连发言者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我安慰他们这不是同学们的错,而是古人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并激发学生展开讨论、大胆思维,结果大家发现这两句合起来翻译最好。我当即予以表扬,并顺势告诉学生这是一种互文的修辞手法,同时鼓励学生回忆一下前文有没有这样的句段,让大家提出来并相互质疑。学生终于发现前面第三段开头的一段话,并重新翻译。而后又提出“作者除了运用互文的手法,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等问题。通过展开讨论,学生领悟到,还运用了排比等修辞手法,这样写是为了铺叙战前的紧张气氛……也是北朝民歌的一种写法。通过上述巧妙的诱导,学生从中不仅感悟到作者的构思精妙,认识到北朝民歌的特色、人物的思想情感,而且感受到质疑问难及创造性思维的乐趣。

四、在课终的质疑问难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每篇课文的教学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回顾教学过程,让学生再质疑。我启发他们从思想内容、布局等方面提出看法。如上文提到的《木兰诗》一课,在教学结束后的质疑阶段,有学生质疑课文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个比方虽有赞美木兰之意,但用在本诗中不够贴切。

因为“双兔傍地走”确实难“辨我是雄雌”,但木兰与战士朝夕相处、生死与共十二载“,安能”不“辨我是雄雌”?学生经过激烈的辩论,觉得木兰虽与“火伴”十二年,但由于战事紧急、战斗激烈;又处于北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再加上木兰行事小心,所以“火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更表现了木兰为人谨慎的一面,从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了。”还有同学质疑,“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弛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也许有她不慕功名利禄的一面,但这也与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以及妇女的“三从四德”有关,从而加深了全体同学对诗作背景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质疑问难与创新思维的能力。

木兰诗导学案范文4

口头表达能力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

一、 以民主为前提把课堂搞活

教学民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参与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民主教学重视学生对文章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师生互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要让学生放开胆,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的光芒。

对于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把话说的亲切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亲近你。此时他们就能克服胆怯的心理,敢于大胆说议,课堂才会成为乐园。忌讳老师把坏的心情带进教室,动不动就发脾气没有耐心,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噤若寒蝉,哪还能畅所欲言平等对话呢?记得我在教八年级《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让学生思考: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以复。当代学生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尊师的方式呢?我先他们思考了几分钟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老师也走下讲台参与其中谈自己的想法。经过师生的合作,同学们有了自己的答案:有的同学认为作者学习态度值得欣赏,但是不赞成尊师的方式,老师应该尊重,但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敢于向老师发问,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也有同学认为: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和学生融洽在一起,使学生乐于和老师交往,这样学习的主动性也会提高…… 在学生的口语训练中,不仅解决了课堂知识,也了解了学生的心声。教师要走下“神坛”走到学生中间,以润物细无声的热情滋养每一颗幼小的心,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此时学生就能敞开自己的心扉,想说、愿意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 用多种训练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口语训练是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互动,所以课前准备相当重要,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为口语训练的话题作好准备,让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景剧的形式很有效,能促进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活思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我曾让学生根据《羚羊木雕》的内容来表演情景剧,通过表演受到形象化的感染,既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又符合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特征。 课文记叙了三件事,一是“今天”父母逼我要回木雕,二是“上个星期”万芳仗义相助,三是“昨天”我送万芳木雕。我要求学生在表演时三件事按时间还原,让他们在懂“顺叙”的基础上,更好地区别和掌握课文中插叙的记叙的方法。表演中,妈妈的严厉追逼、爸爸的推波助澜、奶奶的无能为力、“我”的天真幼稚,非常直观形象,同学们在笑声中有所感悟,为下一课的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在表演中担任了旁白的角色,主要是为了控制表演节奏,适时指导提示,让学生能当作一种游戏流畅地表演。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这样寓教于乐,既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课文内容,接受思想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辩论可以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积极思考、互相促进,让他们有话可说,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辩论的内容要针对教材,题目要源于教材,难度适宜。例如根据《羚羊木雕》一课提出“羚羊木雕该不该要回”?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认为羚羊木雕不应该要回的阐述了五点理由:一是父母说过木雕已经送给我了,我就有权做主。二是万芳是我的好朋友,真诚帮助过我。三是既然送出去了,再要回来,伤了我的心,也伤了朋友的心。四是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伤害了孩子之间的感情。五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认为羚羊木雕应该要回的理由也很充分:木雕是父母亲当年支援亚非拉的年代,爸爸把他的青春和热血洒在非洲的纪念,太珍贵了;父母送给了你,并没有让你送给别人;如果不要回来,就伤害了父母的感情。

正反两方的辩论很激烈,他们的思维和口语表达得到了极好的磨练,对课文的理解也加深了。

三、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思考。独立思考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影响学生创造力和意志品质的养成。所以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有创造的空间。

“文章不是无情物。”入选教材的作品无不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激发学生对“善良事务的钦佩和对邪恶势力不可容忍的态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例如七年级《木兰诗》。作者不仅仅刻画了花木兰的勇敢、坚强,更着重表现她热爱生活、淡薄名利的美德。有学生认为诗歌对花木兰的英雄气概表现不足,是有意略写还是大意疏忽?我顺势让大家展开讨论,在课文中找出花木兰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片段。通过讨论,同学们清楚地指出表现花木兰英雄气概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我又引导同学们思考,这几句诗里描写了哪些场景、环境、景物和氛围?如何渲染出花木兰的英勇善战、严守岗位的战士气质。在讨论思考的过程中,大家认为:花木兰作为一名女性,能在多年征战中乔扮男装而不被察觉,是异常聪明机警;在万里关山的血战中能屡建功勋凯旋,更是英勇无比,所以花木兰是位神奇的传奇人物。独立思考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激发了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也享受到思考与讨论的乐趣。

四、 课前演讲获取成功体验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课前三、五分钟演讲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演讲内容可以很广泛,只要是自己有所感的都可以,时事政治、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社会热点、校园生活、家庭情况等无一不可。让学生在短短几分钟,思维得到释放,能力得到锻炼,自我得到展现。

教师对于任何一个学生的演讲都要积极鼓励,使他敢说乐说。有一位性格内向、说话口吃的女生,平时最怕发言,唯恐被别人笑话。第一次演讲,我和她一起准备了材料(她自己写的日记片段《和妈妈的一次误会》)。可是由于害羞,她却准备从讲台上退下。在师生的一再鼓励之下,她终于涨红着脸把片段讲完。我抓住她演讲的主题:对母亲的爱是真挚的永恒的,充分肯定了她说真话、做真人的勇气,予高度赞赏。以后它又大胆而自信地向大家倾诉真情实感,《自卑与自信》的演讲还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她终于从自卑、羞怯中走了出来,上课还举手发言,对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

“课前演讲”是增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包含了听说读写几方面的内容。这种方式也符合学生心理,十几岁的青少年,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口头训练为他们创造了极好机会,使他们得到满足,提高了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口头训练激活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延伸到课余生活中,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用心观察社会,乐于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流露于笔端。

木兰诗导学案范文5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二年级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应依据教材特点,抓住言语实践点,让学生有机会多理解、多想想、多表达。本文主要以低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尝试对阅读课堂中的言语实践进行归类,并探讨完善阅读课堂言语拓展训练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

阅读课堂 拓展训练 归类与策略

语文教师应善于在语文教学中,在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中锻炼孩子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创造性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想。

一、言语拓展练习的主要种类

1.句式模仿类

句式模仿类的拓展训练主要出现在诗歌中。《乡下孩子》这首诗,有这样的基本句式:“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挖一篮野菜,撑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在请学生试着自己来创作一句时,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指导。一是动宾搭配。学生们就会格外注意用词的准确。二是句式整体上是,“一个动作一件事”,只要大致符合这样的造句规律,我就会认可学生的创作。

2.情境描述类

这一类句式拓展练习多见于写景状物的课文或课文片段中。这种训练令一些“薄”的教学内容变得“厚”了,让课文也更加丰满。《秋游》一课,出现了“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这成为学生展开想象,描述秋游时同学们多姿多彩的活动的模板。

3.升华深化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这样的训练帮助学生感知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内化情感道德教育。

《小动物过冬》的最后,小动物们商量好了,约定第二年春天再次相见。在这里,我引导学生们想象说话,动物们再次相会时,会说些什么呢?学生们兴致勃勃,在他们的想象中,动物们会相互聊聊自己过冬的情况,对冬眠、贮藏食物过冬的小青蛙、蜜蜂表示关心。除此之外,小蜜蜂还会热情地请朋友们吃蜂蜜,小松鼠请朋友们吃果子。在这样的语言训练中,学生们更明白什么是朋友,懂得了相互关心。

4.归纳重组类

逻辑思维的训练,在二年级的语文阅读训练中,难度并不大,不过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整理思路的意识。

在教学《鸟岛》这一课时,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从鸟儿多、鸟窝多、鸟蛋多三个方面凸显了“热闹”。在引导了学生找到了“热闹”的原因后,我出示了“因为六月的鸟岛( )、( )、( ),所以我觉得( )。”这既是信息重组,也是对段意的总结。《花木兰》一课中,第一自然是对木兰的介绍,“我国古代有一个女英雄,名叫花木兰”。我让学生用“花木兰是 ( )”对信息进行重组,总结第一段告诉了我们“木兰是谁”。

二、有效开展言语拓展训练的几点策略

1.丰富学生课内外阅读,奠基辞藻积累

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丰富多彩的词汇主要是从语文课文中来。

(1)从“飞翔”到“展翅高飞”

一个句子,既要表达清楚意思,又要说说得生动,一些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辞藻是必不可少的。如从“绿色”到“绿油油”,再到“碧绿碧绿”。在《美丽的丹顶鹤》中,“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我让学生替换“一群群”,学生们回答“三五成群”“成群结队”等,接着把这次词语带进去,再读内化。

(2)从“五彩斑斓”到“色彩斑斓”“五颜六色”等

在语文课堂上,当遇到重点词汇时,我就会鼓励学生“换着花样”说,也就是同义词替换。如教学“密密麻麻”时,学生们想出了“数不胜数”“许许多多“等替换词语,我趁机拓展孩子们的词汇量:“数以万计,成千上万。”

(3)从“红彤彤”到“亮晶晶”“胖乎乎”

这一类的词语学生们早已熟识其组合规律,形象地成为“ABB”“AABB ”“ABAC”等。教师在阅读课堂中,或者是在讲解学生练习时,可以抓住机会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思考,促进形式多样的词语的积累。

2.生动善诱的引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进行句式训练时,如果单单地说:“小朋友,这样的句子你会填么?”“小朋友们,你想说些什么呢?”等引入方式,会让学生们提不起兴趣的! 教师改变一下引导语,效果可能就会不一样。如“谁愿意做个小诗人,用你的创作让小诗更美啊!”这样的导入会提升学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意识,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3.巧设层次,引导学生步步为赢

二年级小朋友,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不强,教师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巧设层次。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中,有这样的基本句式:我想变成什么,做什么。第一步,教师可以提问:“你想要变成什么啊?”第二步,再出示“我想变( ),在( )。”第一问简单又有意思,孩子们轻易就会被吸引,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给了学生们充分的时间组织好语言表达“做什么”。

4.评价灵活多变,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在进行语言拓展训练时,教师的评价语要科学而充满激励。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中,“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我出示了拓展训练句式“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翻飞,就像( )。”有个学生的回答是:“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张张彩纸。”我问:“蝴蝶似乎没彩纸大吧?”学生调整了自己的答案:“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张张彩纸的碎片。”我又接着问:“碎片怎么会是一张张呢?”最后,学生将答案调整为:“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彩纸的碎片。”这样的答案,符合了在空中飞舞的蝴蝶的场景特点,也关注了量词的搭配。只要根据学生的答案一步步修改、润色,孩子们终会获得成功体验。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的全新定位,在低年级的学段目标中,也将阅读课堂的效果重点放在“喜欢阅读,对阅读感兴趣。”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在合适的时机,选取适当的例子进行拓展训练,会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语文课文不再是沉默的文字,而将变成“无声的教师”。

木兰诗导学案范文6

【摘要】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关键词】初中语文;品读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在上课之前,教者备课如果能有“品读”这一环节,教师便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现将我在古诗文教学中,在品读这个环节中的领悟,以课例的形式作简要阐释。

一、反复推敲,品得细

课本中古诗文大多数是名篇美文,有的就要一个字一个字地,一句话一句话地,多角度、反复地咀爵品味语言材料,才能得其况味。

如对《木兰诗》中“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两个诗句的品赏:

①唤女声与流水声、嘶叫声,一面是亲情,一面是战情。②唤女声与流水声、嘶叫声,一面是思家之情,一面是卫国之情。木兰毅然服从了后者,勇敢地奔赴前方。③爷娘唤女的亲切、关怀,熟悉的声音与黄河水声、胡骑鸣叫声的陌生、凄厉、可怕,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反映了木兰复杂矛盾的心情。④两次“不闻”集中表现了木兰从军时的坚定,而两次“闻”则表现了木兰所经受的历练。“不闻”和“闻”对照鲜明,深刻表现木兰忠贞报国的爱国情怀。

通过品读这个点,来带动主题那个面。学生就可以清晰知道木兰同普通少女一样,离家也会思乡。所不同的是,她为国戍边,割舍那份亲情,这是被人称颂千年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木兰的性格凸显出来,形象丰满起来,这个女英雄真实可信起来。

二、耐心挖掘,品得深

文章是有节制的表达,它的深刻内涵往往蕴藏在字里行间之下,这就要求我们要耐心挖掘,从别人不易读或不能读的地方,读出味道来;而且品读的角度与方法具有独特的个性。这是“品读”高层次的境界。

如《陋室铭》一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品读:

①“琴”即弹琴,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的生活。②“素琴”即未经装饰的古琴,“素”字是可以看出作者心境的淡泊,不追求浮华。③“经”是指佛经,佛经不释手,正体现作者心如止水,安贫乐道的情趣。④“金经”是指用泥金所书的佛经,泥的质朴宽厚,不也隐隐昭示作者的性格吗?

这不起眼的地方,只要教者善于开掘,学生也能习得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意趣。

再如《醉翁亭记》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至于负者歌于途……”两个段落的欣赏:

①从表达作用看,前段承上,后段启下。②从内容组合看,前段主要写景,景中有人;后段重在写人,人中有景。③从描写笔法看,前段概括描写山间景色,后段详细描写游宴场面。④从氛围表现看,前段给人以空寂的静美,后段表现出欢愉的动美。⑤从句式特点看,前段基本上一句一景,后段则一句一事。

从文章写的角度去品读,这有一定难度,教者寻求了一定坡度,就是品析前给学生一个品析提示(从表达作用看……),学生品读时就会事半功倍。这深入挖掘是在教者指导下的“钻探”,而不是盲目的。

三、妙语连珠,品得美

从“美”“妙”“好”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品味、揣摩、品评欣赏文中不同凡响的表达艺术。就古诗文而言,它简明凝练的语言,含有大量的信息,也要学生进行再创造,用自己合理的联想,丰富文章的内容,这是“美”的创造。这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

如《桃花源记》课文第二段品读:

你能选一个景点用一个句式给我们描绘一番吗?

(这里的……美,你看……)

①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②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坦荡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面大毡子……

③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④这里的田地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⑤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田地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⑥这里的人情美,你看……

这种品读,将古诗文所描绘的画面和场景,进行详细的描述。只要在文意的范围之内,描述是体现个人的感受,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

四、别出心裁,品得新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要读出自己的见解。我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我力求读出“别是一番滋味”。下面就是我教《曹刿论战》一文,学生用“反弹琵琶”对课文内容进行品读。

大家以课文为依据,都来找找鲁庄公的“闪光点”,使他免受不白之冤――为鲁庄公翻案。

①“乃入见”“公与之乘”可见“鲁庄公不高高在上,他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而不接见,不仅是,还有问必答,打仗还让他同乘一辆战车。这叫礼贤下士。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公与之乘”,可见鲁庄公为百姓排忧解难,打仗时又身先士卒,亲临前线。这叫以身作则。③他提出的迎战条件前两条遭曹刿否定,他不气恼,可见鲁庄公能从谏如流。④战前,问及取胜原因,可见鲁庄公没有掩饰自己的无知,虚心请教曹刿制胜之道,这叫不耻下问。

在品读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不要拘泥于教参上的结论,让学生在阅读中,要颠覆、修正文本,创造出属于我的新世界。当然学生对这种颠覆、修正和创新,并不是随心所欲,漫无边际的,而是以文本为话题,与作者进行一切平等自由的对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