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原文范例6篇

木兰诗原文范文1

下面以《木兰诗》为例,从两个方面予以分析理解。

1.从时代背景来分析理解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这一时期,我国北方战乱频繁,各政权交替,各民族互相攻伐,民无宁日,民间反战情绪很明显,从这一时期的许多诗歌中都可以得到印证。

木兰作为一个民间底层女子,她跟普通人一样,对战争是反感的,甚至产生恐惧心理都是正常的,她的反战情绪应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普遍情绪状态。她身上集中体现的是底层人民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对战争的反感。罗执廷在《民间立场与反战倾向》中认为:木兰绝不是一个尚武之人,不是一个渴望在战场上流血拼杀,建功名、争风头的巾帼英雄。

2.从诗作的三个场景来分析理解

诗歌第一个场景即开头一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叹息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所忧的是,家里无可去应征的人,父老弟幼。退一步讲,即使木兰的父亲身强体健,或者有长兄可代,难道木兰会欢欣鼓舞地送父兄上战场吗?木兰的“替爷征”实在是出于本性的“孝”,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并非因爱国而识大局去“为国征”,诗中一点也看不出木兰热衷于战争的字句。清代诗人杨文淳《题木兰祠》中的两句“不是爱从军,代父心良苦”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正确的理解。

诗篇开头如此渲染木兰深重的叹息,足以表明她的烦忧无奈及反战情绪。对木兰代父从军的决定,王永在《思想倾向新探》中认为:“完全是从自己的家庭情况出发”,“没有也不可能表现出为国、为君、为民的爱国思想和精神。”

诗中详写的第二个场景是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和途中的所见所思。我们做个原生态的研读:“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不难发现,木兰购买战马及用具,并不是有经验、有次序的,她很可能不熟悉这些战略物资,加上她心里乱糟糟的,所以购买的时候不能一次性买齐备,购回这样,发现又缺那样。要知道木兰只是一个普通的民间女子,她每天所做的不过是纺线织布,绝没有热衷于舞刀弄枪,更不会训练有素,她不是一个豪迈的女英雄形象。诗歌如此铺排渲染出发前的情景,无非是要真实地反映木兰出征前内心的慌乱与无奈。如果不是逼上战场,木兰何不“雄赳赳气昂昂”去保家卫国呢?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里运用间隔反复的手法,以遥远的征程、艰苦的宿营环境烘托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的少女情怀。离家愈远,思亲之情愈切,而在此也没有什么豪迈之情展现,反倒是“燕山胡骑鸣啾啾”的环境再次衬托出她对环境的陌生感和反战情绪。

诗中详细叙写的第三个场景是:木兰还朝辞官,与亲人团聚。木兰十年征战,虽然“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甚至可以“用尚书郎”,但她丝毫不贪恋功名,她只有纯真朴实的心愿,“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接着铺陈全家人迎接木兰回归的热闹场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一家人也绝没有埋怨她的不居功,而是出于亲情,满心欢喜,只要木兰平安归来,便是最重要的。在家人眼里,木兰仍然是一个女孩子,谁也没把她当成一个巾帼英雄。

而木兰自己的表现更展现了她天真烂漫的本性。“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她的调皮和喜悦心情,即使“伙伴皆惊忙”,也只是惊讶他们自己“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及其伙伴也没有谁表现出对功名的喜悦,都是以战争结束、亲人团聚、重归和平、平安生活为喜乐,可见当时社会中普通百姓都是反战、热爱和平的。

木兰诗原文范文2

1.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

2.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3.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梭(suō)子。

4. 惟:只。

5. 何:什么。

忆:思念,惦记

6. 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7.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8.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9.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10. 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11.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2.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13. 辞:离开,辞行。

14. 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

15. 旦:早晨。

16. 但闻:只听见

17.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8.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19. 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20.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指战争。

21.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

22. 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23. 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24. 明堂:明亮的的厅堂,此处指宫殿

25. 策勋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26. 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27.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8. 不用:不愿意做。

29.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30.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31. 郭:外城。

32. 扶:扶持。 将:助词,不译。

33. 姊(zǐ):姐姐。

34 理:梳理。

35. 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36. 霍霍(huò huò):模拟磨刀的声音。

37. 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

38.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39. 帖(tiē)花黄:帖”通假字 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40.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

41.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42. “火”:通“伙”。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

43. 行:读háng。

44. 傍(bàng)地走:贴着地面并排跑。

【赏析】

木兰诗(曹道衡)

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木兰诗》,云是“古辞”,并引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说:“木兰,不知名。”按《旧唐书·韦元甫传》载,韦曾任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黄庭坚谓韦任朔方节度使,误)。又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可知梁代和北朝乐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际鲜卑歌”,且多“可汗之辞”。因此,《木兰诗》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而到唐代为韦元甫重新发现,并拟作《木兰歌》一首(《文苑英华》)。至于“朔气”二句这样的对偶诗句,齐、梁诗中已经习见,自是文人加工痕迹。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原文范文3

摘要: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事与民族文化载体,“花木兰”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在某种程度上,“花木兰”可以说是已成为一个带有中国印记的鲜明文化符号。从《木兰辞》到《花木兰》,花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也不断发生变化。[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花木兰》这一由全球知名的迪士尼影片公司所拍摄的影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部影片上映前就持续受到东西方影迷的关注,影迷们渴望一窥以影像文化为载体的创新与传承、文化差异与共识的一次视觉盛宴。

关键词:《木兰辞》、花木兰、传承与创新、文化差异、商业化

从《木兰辞》到花木兰

《木兰辞》又称《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木兰诗》最早见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入《横吹曲辞·梁鼓角》,其标题为《木兰诗》古辞。从全诗的风格和内容来看,应属于北朝民歌。多数学者以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时期,文辞经过后人的加工润色,逐渐形成了流传至今的《木兰诗》。[2]在我们的印象中,花木兰是一名勇敢坚强的巾帼英雄,同时还富有人情意味儿。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忠孝两全,既有对父母亲人的孝顺与思念,又有对民族大义的坚守与传承。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本来就属于民间传说,她之所以能够得以流传也应归功于《木兰诗》这一民歌。民间传说是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传说的主人公大都有名有姓,而且不少还是历史上的有名人物。那么花木兰的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是否会与最初的版本发生一些不同的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直到今天的21世纪,《木兰辞》从字里行间走向了大荧幕,走向了世界舞台。在这一过程中,木兰的形象也是不断变化的,甚至其中的变化是巨大的。在中国人看来,这一变化与原先的木兰形象是相差甚远的。在《木兰辞》中,花木兰是一个喜欢岁月静好生活的传统女子,她从军也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喜欢舞刀弄枪,有多么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看来,原诗中木兰替父从军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她的无奈。这种无奈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一句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从语言情境来看,可以理解为诗文开篇以“唧唧”声音引起读者听觉的关注,然后出现木兰织布的场景,“唧唧”本是织布的声音,但实际上却是叹息声,叹息声与织布声交融,凸显出日常生活中的不平常。[2]为什么会叹息呢?就是因为“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里的木兰代父从军是因为家中没有适合去从军的青壮年男子,这样的决定也是万般无奈之下才做出的。但是电影却把木兰塑造成了一个为家族荣耀而出征的女性,她在影片中变成了一位天赋异禀之人,因为她拥有着强大的“气”,这种“气”的概念与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超能力”是很像的。但这种“气”却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功”,所以说电影中对木兰人物形象的塑造从某种层面来看是一种很生硬的臆造。[3]

《花木兰》中的传承与创新

《花木兰》这部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有诸多还原的。它的原型是《木兰诗》这首民歌,这种还原也体现了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具体来说,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比如说街坊邻里都认为木兰是个假小子,他们觉得女孩子不应该像木兰那样,女孩子就应该仪态端庄、落落大方,嫁一个好人家光宗耀祖,而不是抛头露面,做一些男孩子应该去做的事。再比如,木兰相亲的时候,媒婆告诉木兰摆放茶壶要讲究一个“正”字。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人民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生活准则,世世代代,薪火相传。除了一些实际层面的传承,我认为影片中木兰的一句台词也体现了中国历代贤才的政治追求。木兰的女子身份暴露后就被逐出了军营,途中遇到了“巫女”。“巫女”是柔然人的帮凶,她想拉拢木兰和她一起狼狈为奸,但是木兰拒绝了她的邀请,这其中木兰说了一句“贤臣择主而仕”。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自古以来,多少能人志士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奋斗终身,即使最后结局可能不是很好,但他们心甘情愿。

对于传统文化不仅有传承,还要有创新。我认为在影片中最大的创新便是人物的插入,与原著相比,影片中多了一个人物,这个人物给我的感受是极其复杂的。她便是“巫女”,“巫女”在影片中是一个不被众人所接受最后只能投靠柔然人的略带“落魄”的形象。一方面,她为了给自己报仇残杀我方将士,而且用的手段是比较残忍的。她的造型是一袭黑衣,面部表情大部分时间也是扭曲的,这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恐怖的。同时,传统的巫文化与巫术也给影片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另一方面,“巫女”也是一个可怜的人物。一开始她和我方站在了对立面,最后因为木兰的一番话而动容,不能说是回归了正道,但是她带木兰找到了被困的皇帝,最终死在了柔然君主的箭下。对她而言,即使在最后也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说她也是一个可怜之人。

影像的传播、传承既具传统化,亦具现代化、国际化。相较而言,二维动画版人物形象的平面感、抽象感,与现实有明显差异亦可理解,但真人版中的福建土楼、西北大漠的冰川戈壁等,则是西方对东方带有猎奇感的误读。[4]读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时,我们会产生美好的想象,但迪士尼版的《花木兰》却在女性脸上涂抹着红黄相间的妆容,给人的感觉真的就像是一幅水彩画,这显然是对诗词乃至中国文化的误读;还有一个方面的误读,北魏人甚至住上了宋元时期才出现的土楼,土楼上还贴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对联。要知道,这句话可是出自距此数百年后的《西厢记》名句:“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5]从这些方面来看,迪士尼的《花木兰》对中国特色解读得并不是很成功,甚至有的方面令中国观众是难以接受的。

中西文化差异

《花木兰》看似是一个中国故事,但却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失去了中国味道。虽然自其开始筹备以来一直被寄予厚望,但是终因文化差异难与中国观众擦出火花,即使是刘亦菲、甄子丹、巩俐、李连杰等一众知名演员出演电影也无法拯救其中的文化韵味缺失的问题[5]。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没有很好地体现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在原始的传说中,木兰代父从军是因为无奈,其中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她不忍看到年迈体弱的父亲去上战场的孝顺与体谅。但是在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他们却把这种无奈抛之脑后,把一份诚挚的孝心替换成了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木兰在其中被塑造成了一个具有超能力的女性,无所不能。这与西方的个人崇拜主义是分不开的,影片中过于强调花木兰的个人觉醒与个人意识,仿佛什么事情都要靠木兰去解决。战争中遇到雪崩时,木兰凭一己之力骑着马救了所有人,这让我想到了美国大片中的个人英雄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的情节。这种情节让观众看了可能会有一时的爽快,但是后来细细品味的话就会发现这种个人英雄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团结精神是大相径庭的。

民间传说的商业化

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作为民众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传说,不仅以它特有的方式保存民众的历史,而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今天,民间传说仍然能够发挥它的经济价值。电影编剧往往会为了电影的经济效益而去对原始的传说做一些改动,不是说这种改动是完全不被允许的,而是在改动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大的感情基调是不应该去改变的。《花木兰》这部影片的商业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于强调木兰的个人英雄主义,借用超能力吸引观众眼球;一是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插入了一条模糊的感情线,这条感情线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影的点击量,但是它和电影主题几乎没有关系。

人物动机明确,不仅仅是逻辑问题,更重要的是情感问题——只有得到观众共情的影片才是一部好的影片。所谓共情有很多种,可以是感动、可以是悲伤、可以是看完之后热血沸腾、也可以是在看的过程中被逗得哈哈大笑[6]。但是在观看《花木兰》的过程中,我很难找到那个令人产生情感共鸣的点。所以,一部好的影片应该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浏览量与点击量上,更应该做的是追求一种文化韵味,追求一种与观众的共情。

[1]跨文化视阈_花木兰_传奇故事改编及传播路径反思_王煜

[2]从乐府_木兰诗_到电影_花木兰_梁小南

[3]迪士尼版《花木兰》怎么不香了

[4]_花木兰_有_气_无_心_的迪士尼公主_郦沄

木兰诗原文范文4

ARPG即是动作类的角色扮演游戏,游戏玩家控制主要角色,通过战斗升级,完成任务的方式来推进剧情。在《花木兰》的游戏中,玩家扮演我们熟知的替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花木兰,来体会那一段历史故事。

整个游戏的情节设计主要以《木兰诗》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叙述为线索,客观上来说,整体是按照历史的脉络来编排整个故事的。对于原诗中没有提及的部分,剧本在不影响历史真实的情况下,做了更加具有戏剧性的编排,使整个故事更加完整充实并且鲜活生动。

“铁骑军牌传乡里,雪剑投戎戍沙疆”、“求宿霖府阻仇客,释忿仙山觅灵丹”、“阴山营众志御侮,黑水渡双女擒贼”、“寻神医冷箭夺魄、解奇症般悦缔约”、“游鲜卑倩影香踪、救公主迷情乱意”、“闯奇阵舍身罹难、赴冰山冒死求医”、“冰火重天救主帅、辉煌华宫伏枭雄”,七个篇章的主线串联起整个花木兰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在《木兰诗》所叙述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构建的。原诗中对于木兰从军的过程叙述,是用非常简略的笔法勾画的。重点在于塑造这么一个忠孝智勇的女性形象,而不是她的成长经历。大约十二年的从军故事,寥寥百字勾勒完毕。虽然这种诗歌的叙述方式代表了我国艺术手法创作的独特风格,但也给人留下了大段疑问的空白。十二年可以说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至少木兰从韶华少女变成了年近三十的青年女性。这中间肯定发生了很多很多故事,是属于木兰的成长经历。但历史的叙述却没有告诉我们这其中具体发生了些什么。于是就有了想象的空间,和对历史的重新叙述。

《花木兰》游戏剧情的设定和当下流行的穿越小说、历史小说等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在文本的叙述结构上保留对原有历史的真实的尊重。即是说,历史的结果是不可改变的,但造成这一结果的历史原因和轨迹却可能是多种多样。因为历史的记载留下了大段大段可供人想象的空白,这些都让我们对于历史的叙述有了更多得以充分发挥的角度。

比如说,在游戏中,虚构了一些人物角色——陪同花木兰一同征战的青梅竹马,也算是本作的男主角朱芝华;传授木兰武功秘籍的铁冠真人;影响游戏结局的任务诸多NPC等等角色。由于人物的填充,人物关系的复杂化和人际交往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都在各种程度上丰富了故事情节,并且对游戏的剧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些情节的补充对根据历史记载的“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故事没有根本上的影响。这些情节叙述只是根据历史背景的推测,在时间空白中填充进去的,符合当时环境和逻辑推理的对历史的补充或者说是一种合理的想象发挥。而对于这个游戏剧本的设计而言,也可能仅仅只是单纯的追求情节的长度或者戏剧性的发展。它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故事的风格,并且根据游戏这种商业产品的需要,增加了可玩性。但却并不影响我们之前所熟知的历史和历史的真实性。同时,这种情节设计方式,就普遍情况而言,使得玩家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不自觉地对于史书上记载的历史真实,产生了一种想象,但我认为这种想象主要是对于历史描写中真实人物的定性评价的怀疑。

前几年中国的游戏市场上非常火爆的《轩辕剑4外传苍之涛》就是以对历史真实的另类角度的阐释和怀疑,达到了RPG游戏中少见的内涵高度,而被誉为轩辕剑历史上的又一巅峰之作。在这部游戏中,通过虚构主人公燕国慕容诗对于相隔千年的两段历史穿越式的叙述,春秋时期晋文公的一段故事和“淝水之战”前后相交织的经历,对这两段历史进行了新的解读。主人公在结局最后的一段独白,令无数玩家落泪,也让许多玩家对历史上既定的晋文公、苻坚、谢安等人物形象产生了感性式的想象式的新的解读。

淝水之战,苻大人他的秦帝国仍然战败了。在晋人所写的史书上,雄才大略的他,成了一位刚愎自大、怯懦无用的君主。而真正自始至终,躲起来不敢面对这场战争的晋国宰相谢安由于打赢了一场连他自己也不知怎么赢的胜仗,在史书上赢得了正义、从容、王道、民族英雄的各种美名……

战争危机过去,晋室贵族继续过著他们清谈佛老,不恤苍生的生活,而一心想要融合各族歧见的苻大人,最后则不幸丧生。原本已经一统和安定的北方,再次陷入大分裂,烽火不断。北方的黎民苍生们,再次陷入了无尽的深夜中……

你觉得这样子真的对了吗?真的就对了吗

然而更令我心痛的是,由于天下再度分裂,我最敬爱的爷爷,最后也在时势之下,背离了恩人秦国,选择复兴了燕国。经历这么多事,我心中真的已没有什么仇恨了,和历史的波涛比起来,我们人真的太渺小了。我们真的就像大海苍苍波涛上,那些浮浮沉沉的小木片。既然如此,何必去继续制造出那一些多如繁星的立场?为了这些国家民族间的立场,去留下满手洗也洗不清的血腥,数也数不尽的悲剧。

春秋大义,夷夏之防,国族大我。如果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爱,必须建立在那么多仇恨上,那我想选择放弃这样的爱,这样的大义……

经历了这一场宿命之轮回,我终于渐渐明白。其实,我们会转生为各种不同形貌的人——就像我可以是车芸,可以是慕容诗,更可以是阿殷姑娘……我们生生世世,会诞生在不同的国族。甚至,是那些我们曾最仇恨的敌国民族中,若是我们一旦随着民族不同,立刻就失了是非,换了立场,我们很可能,会把前世自己最挚爱的亲人朋友,视为不共戴天死敌。然后彼此杀戮,笑饮他们的鲜血。

我终于知道晋文公姬大人,何以是一位真正伟大的人。因为他并未去为了自己国族的大义,便去背叛自己昔日的恩人,甚至在太辰宫的性命威胁下,也退避三舍来作战!他被自己国人视为一位无能、叛国、懦弱之君,但我知道,这样的他才不愧是真正的英雄,第一流霸主!

到底什么是真实的历史?是史书的记载,还是说通过人们对历史的想象和叙述可以窥见另一个不同的历史?因为我们所熟知的历史记载大多来源于史书,但古人的史书多半简明扼要,通常只记述一个类似大纲的东西,有原因、时间、简略经过、结果这些要素,却没有中间的细枝末节,有时候甚至造成了暧昧不清的表述现象。也正因此,才让后人对于历史,有着如此多的猜测和不同的阐释角度以及叙述方式。

以《花木兰》的游戏为例,在主人公的塑造上,编剧根据《木兰诗》的人物形象,将花木兰设定为一个机智、勇敢、武艺高强还具有豪爽侠气的女子。但是《木兰诗》对于花木兰的描写比较简略,只能大致勾画出一个有这样性格特征的女子。所以,在游戏中,就给予了非常充分的空间,对木兰这个角色进行更多的充实描绘,通过从人物形象设计和之后形形的任务事件,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真实的花木兰角色形象。游戏中为塑造更具有真实人性的花木兰形象,包括诗中没有涉及到的儿女情长的感情部分,安排设计了诸多剧情——丹霖灵府行侠仗义体现的是侠义;阴山军营替父从军体现的是忠孝;元帅府破敌奸细、黑水渡追击敌凶、军营受职武昭将军并智取悦般国体现的是睿智;兰密格儿少漠收大将,收服附庸柔然的各部落体现的是勇气,大战鲜卑国体现的是果敢;百草岭求灵药则勾勒出一个重情重义的女性性格。

另外在串联主线剧情的战斗过程中,花木兰的战斗技能,除了一些必须技能以外,很多技能都需要玩家自己在游戏中去寻找,也许是帮助了别人有了善报,也许是路遇一位世外高人而传她绝世武功,总之为主人公的前途铺满了未知,颇有些武侠小说的味道。这些独立于主线剧情之外的分支任务的设定,具有非常巧妙的效果。一是由于这些任务事件是可以选择做或不做的,那么也就是说,从一定程度上说它是不影响整个大的剧情发展的,也就是说和历史真实的叙述是完全不冲突的。二是如果选择完成这些任务事件,那么每完成一个分支剧情,就像是对历史不曾记载的细节做了补丁,就有了更多的想象和猜测,对历史的表述也显得更加丰满,对花木兰这个人物的侧面揭示就多了一个角度,玩家对于花木兰形象的理解也就更增加了一个层面。

此外,《花木兰》在结局的设计上运用了大多数RPG游戏普遍使用的多分支方法——具有多剧情多结局的特点。在游戏情节方面环环相扣,不同的玩法可发展为不同的游戏方向和结局。每个剧情的不同都将影响下一剧情的发展,以此增加游戏的可玩性。透过这种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对历史的叙述,也就是历史的可能性。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选择,不同的选择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历史当然也是这样。虽然我们总是说历史不可更改,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在这样的虚构世界中,历史是否存在一点可能呢?最明显的就表现在《花木兰》游戏的多结局设定上。这个分支设定在游戏一开始就设计了,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局。当然,这个多结局的设定也并没有影响真实的历史记录或者和《木兰诗》的结尾也没有冲突。因为这是对于历史的延伸的想象。

如果中途选项没有选错,顺利玩到最后,《花木兰》有两个不同结局,主要都是从花木兰的感情归宿上来进行发挥的。当然,前提是符合《木兰诗》中花木兰战后还乡结局的“戎马倥偬归故里,鬓容妩媚还红妆”——西征十二载,柔然之乱终于平定,班师回朝之后皇上论功行赏,刘承仪被封三军元帅,花木兰官封兵部尚书郎。木兰不愿为官,恳请皇上恩准回乡探亲,刘承仪将军也和木兰一起回到花家村看望花木兰的父母。

之后才是对历史叙述的发挥想象。两个结局都是在描写花木兰的情感归宿。一个是和青梅竹马的朱芝华历经十二年征战磨难后喜结连理,一个是和拓跋族人莫耶朗吉的圆满结局。总体来说都是欢欢喜喜的大团圆,非常符合在《木兰诗》的产生年代,花木兰衣锦还乡,但因为女性身份,最终还是要选择嫁人生子,做个寻常妇道人家的历史文化逻辑。

所以整个《花木兰》游戏,虽然在其他方面有现代设计因素,但在剧情方面,却完全构建在历史的框架之内,是在这个范围内进行的合理想象和叙述。

木兰诗原文范文5

关键词:《雌木兰替父从军》;花木兰;徐渭;矛盾

中图分类号:I2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120-03

《雌木兰替 父从军》是明代徐渭(1521—1593)著名杂剧系列《四声猿》中的一部,是北朝民歌《木兰诗》的在戏剧创作中的第一次演绎。

以往人们对《雌木兰替父从军》的分析和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一是“鸣不平”说,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主要是钟人杰、澂道人以至近代的吴梅等。二是忠孝两全说,在这个思路上的进一步发展是爱国说,这是相对晚近的看法,比如刘荫柏、卢大中等就持这种观点。三是男女平等说,这是当代十分流行的观点,徐子方、金宁芬等都曾在论文或专著中强调过他们的理解。上述种种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分析或评价,回到《雌木兰》文本的社会历史语境,并进而揭示其“本来面目”。

《雌木兰》本于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木兰诗》是无疑的。虽然《雌木兰》已经对《木兰诗》做了不少的改编,但正是这些改编,可以提供给我们一种理解《雌木兰》的新思路。

《木兰诗》并不长,全文不足四百字,我们可以总结出《木兰诗》的主要内容有:(1)木兰因父亲父亲年迈被征而愁思叹息,最后决定替父从军;(2)木兰女扮男装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赏;(3)木兰回家与父母姐弟团聚,重着女装后,伙伴惊讶不已。最后是歌者就此事的评论。

《雌木兰》的叙事线索和《木兰诗》的叙事线索基本相同:《木兰诗》中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得胜辞赏、回家团聚等内容在《雌木兰》中还依然保留着。但将一首简短的民歌演绎成两出戏的《雌木兰》,无论是在人物还是在情节上,徐渭都是做了很大的改编的。

最主要的首先体现在女主人公身上。民歌中的女主人公“木兰”,在此被冠以“花”姓而唤作“花木兰”——后世流传的“花木兰”正是由此开始的,戏剧开始于她上场来的一段念白,通过这段“自报家门”的念白,我们知道了她的家世——“六郡良家子”、籍贯——“河北魏郡”、年纪——“一十七岁”、资质——“有些小气力,又有些小聪明”、接受的教育——“随着俺的爷也读过书,学过些武艺”,等等。而且,对她父亲的名字、才能、官及也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我们还知道她的母亲、妹子、小兄弟以及征兵的克汗都有了具体的名字。经过这样的处理,花木兰等人的形象较之在《木兰诗》中的形象是更加具体了。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我们马上知道了花木兰的打算——因为征兵的十二卷军书上“卷卷有俺家爷的名字”,但她父亲“年华已老,衰病多缠”,并且妹子和小兄弟“可都不曾成人长大”,所以她决定“今日该替爷的报头了”——而不是像木兰似的愁思、叹息,并且她的这个打算并非空穴来风:如果说念白“你且看那书上说,秦休和那缇萦两个:一个拼着死,一个拼着入官为奴,都只为着父亲。”说明了花木兰从历代被奉为孝女典范的秦休、缇萦那里得来的启示是“都只为着父亲”的“孝”,那么,接下来的唱词“【点绛唇】休女身拼,缇萦命判,这都是裙钗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则暗示了她从秦休、缇萦那里得到的不仅是“孝”的观念,也有着对自己的性别体认之后而生发的信念:“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这句话常常为近来的论者所引用,认为从中可以看出花木兰具有“女性意识”,并从中可以推测出徐渭冲破了“男尊女卑”的腐朽观念,具有“男女平等”的思想。然而,正如上述我们所分析的,这样的性别体认并不是出于“我是谁”的独立的性别意识,而是基于“我是父亲的女儿”而产生的想法。这里并不能充分说明徐渭是否具有那样的意识。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身为人子的尽孝和作为钗裙的“立地撑天”是被徐渭并置于此的。

我们还可以看到,至今为止,其实花木兰和木兰还不是有太大的差别,将花木兰的这些身份,甚至观念放在木兰身上,其实也并无太大的不妥。然而,毕竟花木兰不是木兰,接下来的发展让花木兰和木兰慢慢地有了差别。

首先是“放脚”。在决定替父从军之后,花木兰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放掉了这双脚”,这是木兰无论如何都不会有的行为:据陈东原的考证,中国妇女缠足始于南唐,[5]那么北朝的木兰哪来的“缠足”可放呢?只有明朝的花木兰才有“放脚”的可能。比起“从军”的当机立断,花木兰对放脚不无犹豫:“回来俺还要嫁人,却怎生?”幸亏想到家里还有个“漱金莲方子”,将来回家“只用一味硝,煮汤一洗,比偌咱还小些哩”,这才打消了她的后顾之忧。放脚是为了要扮男装替父从军,收脚是为了恢复女儿身嫁为人妻。无论如何,这双脚或放或收,不是为了父亲,就是为了丈夫,只是从来不是为自己的!花木兰的命运轨迹何等清晰!这个北朝民歌中没有、明朝戏剧中有的内容,正体现了作者的思想以及作品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语境。陈东原认为:“自从李后主倡导缠足以来,宋朝美人脚的纤妙就应从‘掌上看’了,元代就有争妓鞋行酒的,明代亦然,继踵前武,有进无退。”[5]显然,徐渭并没有回避或者说逃脱流风时俗的影响。但从花木兰是“做痛楚状”放脚并唱着“生脱下半折凌波袜一弯,好些难。”又可以看出徐渭也许对于妇女缠足是有过同情的关注的,然而这又并不必然意味着他认为妇女是不该缠足的。所以在此,与其说徐渭不能回避或逃脱习见,还不如说是体现了徐渭对缠足与放脚的矛盾的态度。

重要的还有“守贞”。如果说对“放脚”花木兰尚有犹豫,那么对在明代社会女性身份价值最重要的标识——“守贞”来说,花木兰自始至终都是毫不动摇地坚持着的。在花木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将把父母说服允许其替父从军之时,母亲贾氏担心的不是攸关性命的花木兰的“本事”,而是“你又是个女孩儿,千乡万里,同行搭伴,朝食暮宿,你保得不露出那话儿么?这成什么勾当?”花木兰当即给母亲一颗大大的定心丸:“娘,你尽放心,还你一个闺女儿回来。”而等她回家来,略表功绩之后,不等母亲询问,自己就忙忙地向母亲告白:“奶奶,我紧牢拴,几年夜雨梨花馆,交还你依旧春风荳蔻函。怎肯辱爷娘面?”十几年没有见面的母女俩,见了面首先谈的事就两桩:立功和守贞!可见这两件事情在他们——当然还有徐渭——心目中的分量。贞节观并非始于明代,但根据陈东原的看法,“自宋人对于贞节的态度加严后……这种观念差不多成为人们的下意识了”,[1]到了明代更是到了“提倡贞节的极致”在这样的气氛中,显然花木兰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合乎“情理”。徐渭的观点当然可以由此看出一二。有意思的是,在有关徐渭的多种传记中,都提到过一个细节:徐渭曾因为怀疑其继室不贞而将其击死。尽管杀妻之事是发生在《雌木兰》写作之后,然而这却一样能为我们理解徐渭、阐释《雌木兰》提供重要的线索。一条“贞节”的枷锁,扼杀了多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继续谈“徐渭的男女平等观”,恐怕即使于他,也会心有戚戚焉吧。

花木兰显然是《雌木兰》重点塑造的人物,然而,要使她的形象鲜明、圆满起来,还需要其他人物的衬托。

其实,相较于《木兰诗》,《雌木兰》在添加了不少情节的同时还添加了不少人物:小鬟、黑山贼首豹子皮、二军、征东元帅辛平、内史、王郎。豹子皮、二军、辛平,内史是花木兰从军所遇到的人物:豹子皮的造反是她的替父从军的原因,最后她又因为生擒豹子皮成就功业;二军从离家起就一直跟随她左右直至回家;辛平则是她的伯乐,正是他的赏识使她得以脱颖而出并一举拿下敌首;内史是代替皇帝向花木兰等宣赏的人。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郎,尽管他的戏份不多,只在剧末露了一次脸,他的具体消息我们还是从贾氏口中得知的——他是“王司训的儿子”,因为“木兰替爷行孝,定要定下他为妻”,而且他还“中上贤良、文学那两等科名,如今见以校书郎”,然而,正是这么一个近乎“扁平”的人物,带来了《雌木兰》和《木兰诗》在情节上的最大的不同:花木兰回家之后不仅和家人“小团圆”,而且还和王郎“结姻缘”!好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乍一看似乎有点突兀——花木兰一回家丝毫没有耽搁就嫁与了王郎,但是如果联系我们上述分析就马上明白这个中玄机:木兰立功是为父亲,守贞除了王郎,还能为谁?而这两件事,正是花木兰从十七岁到二十九岁坚持不懈的事。

尽管表面看来戏剧的结局是个和谐的大团圆,然而,就像一些论者已经提到的,在这和谐之中,其实隐藏着巨大的矛盾。比如戚世隽认为“木兰和黄崇嘏轻易地做出惊人的业绩黄崇嘏是《女状元辞凤得凰》的女主人公,她也和花木兰一样女扮男装,但她是应试中了状元。,因为他们的本来面目便是如此,徐渭通过自己的创作,证明本色乃是人生的真谛。……然而在四部作品中“四部作品”指的是《四声猿》包含的四部戏剧。,作者一方面肯定了四位主人公显示本性和本色的合情合理,另一方面,又不约而同地把这一过程归之为虚妄,……《雌木兰》和《女状元》中,两位女主人公改装上阵或赴试的经历被称为‘幻相’,‘ 万般想来都是幻’,‘世间事多少糊涂’……从肯定到否定,从真实到虚幻,这种剧作内容本身显示出来的落差,实是中国古代文人在人生寄托无法落实,理想受阻之后的必然归宿。”[2]不同于许多以偏概全的评价,论者注意到了文本中不可忽视的矛盾。然而作者在现实社会经历中的困境,被移植到艺术作品的人物身上之后,又通过一个虚妄的过程,最终转变为一种作者个人主体的心理体验。这样的比附,既脱离了文本,又脱离了作者真正所处的具体的社会历史境遇,显然并不能充分说明问题。李简则借助徐渭在《自为墓志铭》中的一句话——“渭为人度与义无所关时,辄疏纵不为儒缚,一涉义所否,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3]——来解决这种矛盾:“也正因此,在其《四声猿》中,徐渭还是很注意对抒情的‘度’的把握,在奇情奇事中,仍时时顾及到道德的层面,如写花木兰不忘表扬替父从军的‘孝’;……写木兰、黄崇嘏女扮男装、事业辉煌,但终究还是让她们回到闺房之中;……”[4]论者由徐渭话中的“义”引出了一个“度”,从而将文本中女扮男装成就辉煌与恢复女儿身回归闺房之间的矛盾在道德的层面上予以消融。然而也许并非巧合的是,在上述论者所引的话中,徐渭自称以具有儒家浓厚色彩的“义”作为自己做人行事的标准,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这个标准的指导下,徐渭其实并没能成功地解决人生的种种困境。所以,与其说,这个“义”解决了徐渭的矛盾,毋宁说,正是通过这个“义”我们得以发现他的人生困境,直至《雌木兰》的困境。相比于各种论者试图为《雌木兰》寻求一个和谐、封闭的结局而言,徐渭显然更愿意将无法解决的矛盾呈现在这里:“世间事多少糊涂,院本打雌雄不辨。”

[参考文献][1]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李简.元明戏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A New Look at Drama Female Mulan Who Joined the Army for Her Father

SHI Hai-shu

(College of Literatur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Shaanxi, China)

木兰诗原文范文6

一、人物形象的共同特征及个性差异

(一)美丽善良。在刻画人物容貌之美上,《陌上桑》传神的侧面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诗歌不取正面,而是将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对罗敷的反应依次写出,留给人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你认为该有多美就有多美!与此同时,诗歌还对女主人公的服饰、劳动工具进行描写,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旨在以外物之美映衬人物容貌之美。《孔雀东南飞》则采取正写与侧写相结合的方式。正写如诗中“新妇起严妆”一段即是,除了对人物肖像进行描写外,其中也有对服饰的铺陈描绘,目的都是为了映衬和突出人物外貌之美。另外,刘兰芝“还家十余日”,便有“县令遣媒来”;才“媒人去数日”,就有“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被“直说太守家”,从中我们不难推测,县令太守们的少爷,是怎样为其美貌折服。这就是侧写的妙处。《木兰诗》虽没有刻意去写木兰的容貌,但只要合理发挥想象,我们仍可以感知美的存在:“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还有什么能比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以及前卫时尚的女妆,更能显示出少女的青春之美呢?此外,从“伙伴皆惊忙”的反应中,除去“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成分,是不是还含有“不知其为美女”的意味呢?

(二)勤劳纯朴。《陌上桑》说“罗敷善蚕桑”,在这里,“善”当作“善于、擅长”解。罗敷的“善蚕桑”,实际上表现为从长期生产实践中得出的一种劳动技能,绝非贵妇人一时的心血来潮、闲情逸致,接下来便有“笼钩”等采桑工具为证,这不仅表明她的身份,也体现出勤劳的品质。在《孔雀东南飞》中,“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刘兰芝,更是以自述的口吻,将这种勤劳的程度进行了量化:“三日断五匹”。如果按照汉代尺寸标准简单换算一下,五匹约为今天的四十四米长。诗中表述明显带有夸张成分,但读起来让人觉得非常具体,其中艰辛自不待言。《木兰诗》则开门见山:“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通过周而复始、不舍昼夜的纺机声营造情境,将一个勤劳、纯朴的农家女子形象诉诸笔端,跃然纸上。

(三)机智勇敢。在《陌上桑》中,“宁可共载否?”面对使君的厚颜、秽言挑衅,罗敷没有一丝慌乱,而是“前致词”。迎难而上,出口成章,并以智慧战胜强权,表现出她的大智大勇。与罗敷相比,刘兰芝更多地表现为冷静与理智。特别是在“逼嫁”一场戏中,其机智勇敢的性格得以充分展现:表面应允,实为周旋,目的是要实施缓兵之计,以此掌握主动,为与焦仲卿的最后一次会面赢得时间、做好安排。她对现实、对事态的发展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因而处事显得沉着和冷静。与罗敷的智慧机灵、刘兰芝的冷静理智有别,在木兰身上,较少内在性格方面的刻画,更多的是比较外露的热情、乐观情绪,她的机智、勇敢都浓缩在关山飞度、百战建功的概写之中,她是属于果断勇敢的类型。

(四)坚贞不屈、反抗性和斗争精神,是她们性格中最突出、最光彩照人的部分。但在这一共性之下,又存在着丰富、生动的个性,具体表现为她们反抗的对象、内涵、方式、结果各有不同。

先说罗敷。她的对立面,是以使君为代表的封建强权政治。但她的反抗,并非出于“阶级的对立”或“对压迫者的反抗”,而是出于对“妇德”的坚守和维护:“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她是以过人的胆识、超人的智慧并通过舌战的方式,击败对手并取得胜利的。其所致之辞,铺陈夸张,大胆想象和发挥,使眼前荒淫的“使君大人”,在其虚拟的“夫婿”面前,相形见绌,污浊不堪。把人性中的丑恶揭示给人看,让人讥讽嘲弄,这就取得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再看刘兰芝。她的对立面,是以焦母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她的反抗,也并非出于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自觉反抗,而是出于对爱情的执着、忠贞不渝:“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她的反抗性格,有一个形成、发展和升华的过程。因不堪婆婆的刁难、压迫,更是不满于焦仲卿的懦弱和无担当,性格刚烈的她自愿要求“及时相遣归”,这标志其反抗性格的形成;“新妇起严妆”等情节预示着反抗性格的发展: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以此表明自己的清白无辜,正是对婆婆的无言抗争,对丈夫的无声抗议;“举身赴清池”则完成了她“黄泉下相见”的承诺,将其反抗性格升华到了顶点,她是以生命为代价书写了爱的传奇――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彻底毁灭给人看,这就获得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木兰的对立面是战场上的敌人,而且就当时这场战争性质而言,属于同一民族、同一部落内部的争斗,她的思想意识自然与“民族大义”、“爱国主义”无关,她的反抗完全出于对“孝道”的遵从与维护:“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她是以横枪跃马的方式,与敌人兵戈相见,奋力抗争,最后得胜还朝,荣归故里。这虽然是一部正剧,但木兰回家之后,诗中阿姊、小弟的行为以及伙伴们的反应,无不传达出一种浓郁的喜剧气氛。

二、造成人物个性差异的原因

(一)选文出处及故事产生年代

《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虽然都被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但具体成书年代各自不同。

《陌上桑》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但晋人崔豹在《古今注》中就已提及这首诗,有专家依据诗中妇女发饰“倭堕髻”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考证,认为《陌上桑》的具体完成时间介于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年)与汉灵帝(167―189年)末年之间。[1]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撰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创作时间大致是汉献帝(196―219年)建安年间,产生年代稍晚于《陌上桑》。

《木兰诗》最早见于南朝智匠《古今乐录》。据考证,《木兰诗》原先可能是一首鲜卑族民谣,流传到江南一带后被译成汉语,一般认为其产生年代为北魏(386―557年)时期。[2]

了解这些,就为还原诗中人物的生活年代及其本来面目,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社会环境造成人物个性差异

作为社会的因子,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一个人思想性格的形成,是和社会这个大环境分不开的。也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势必造成人物的个性差异。

就《陌上桑》《孔雀东南飞》而言,虽然均产生于东汉末期,时隔仅三十年,却处于汉朝“礼乐崩坏”的重要分水岭上,不同的皇权统治以及国家意识形态,势必造就不同的社会伦理观、价值观,势必对这一时期的人物性格造成一定的影响。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步取得正统地位,“三纲”、“五常”成为封建伦理教条,其中“夫为妻纲”、“夫妇有别”更是为女子定下立身标准和行为规范,而妇女恪守贞洁则被朝廷作为美德加以赏赐和褒奖。罗敷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妇女贞洁观被广泛传播和自觉遵从的年代。作为一个已婚妇女,不移情别恋的“妇贞”和夫在不改嫁、夫死不二嫁的“从一之贞”,成为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准则,这也就是罗敷敢于冒着“犯上”罪名顶撞五马太守的原因,她的反抗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和现实生活的依据。

而刘兰芝则生活于“汉末建安中”,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196―220年),由于战乱频仍、皇权旁落等原因,整个社会局面江河日下,汉代儒学日趋衰微,汉朝初期制订的礼乐面临全面崩溃,类似于“妇贞”等观念在民间也全然瓦解。这就是刘兰芝主动要求“遣归”,归后不久受到县令、太守两家相继求亲的现实背景。正是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对妇女束缚相对宽松的年代,她的对爱情的忠贞才显得更加光彩照人,她的殉情才更加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有关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余冠英先生认为:“最可能的情形是事和诗都产生在后魏,因为后魏与‘蠕蠕’(即柔然)的战争和诗中的地名相合。”[3]后魏又称北魏(386―557年),是拓拔圭于公元386年重新建立的政权。大约在公元五世纪初,柔然首领社伦兼并各个部落并结成联盟,与北魏形成对峙局面。广大北方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不得不走上战场。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从诗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因为花家没有成年的、可以上战场的男子,所以木兰自愿要求“替爷征”,以此尽子女的“孝道”,使年迈的父亲能够安享晚年,免遭战争之苦。

(三)自然环境造成人物个性差异

人是社会的产物,同时也是自然的产物。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性格。

晋人崔豹在《古今注》中说:“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罗敷乃弹筝作《陌上桑》之歌。”后人据此考证,认为罗敷为邯郸城秦姓农家女(今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三陵乡姜窑村)。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国都,在长期的征伐讨战中,赵国不仅保持了中原文化的基本特征,而且兼容了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些特点,形成了包容、开放、进取的格局,表现出一种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精神。在此文化背景之下,罗敷个性的张扬,她在矛盾周旋中的主动出击,以及她娴熟而巧妙的斗争艺术,都体现出开放进取精神和创新色彩。

这种外放型性格同样也体现在木兰身上。由于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出于保家卫国的需要,百姓好勇尚武的精神非常突出,甚至北朝妇女也有习武的风尚,再加上北方疆域辽远开阔,广袤无边的沙漠,日夜咆哮奔腾的黄河,以及巍峨耸立直入云霄的山脉,这些雄浑磅礴充满阳刚之气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木兰刚烈的血气和豪放的性格,让人们得以看见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战士形象。

与前不同的是,《孔雀东南飞》的发生地不再是广袤辽阔的北方,而是山清水秀的江南地带。至于具体发生地,目前学界一般倾向于“安徽潜山县”一说。江南灵秀的山水,塑造了江南女子温婉、细腻的性格特征,所以在刘兰芝身上虽然凝聚了可贵的反抗精神,但她的言行举止还是表现出得体、端庄,呈现出一种大家闺秀的风范。此外,由于篇幅较长的原因,《孔雀东南飞》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更为具体和细致,在刘兰芝身上还有知书达礼、多才多艺、温柔多情等性格特征,这里就不多谈了。

参考文献:

[1]陈祥谦.《陌上桑》撰成年代新考[J].学术论坛,2009(1).

[2]文学百科全书[M].莫斯科:苏联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上一篇难忘的婚礼

下一篇计算机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