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例6篇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文1

[关键词] 木兰 权力话语 翻译 裂变

1、引言

Mulan是迪斯尼推出的第36部年度动画巨片,其一流的工艺、宏大的场面、华丽的音效、奇特的景象、波澜的情节以及丰满的人物形象赋予该片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之后,国内先后出现了两个配音翻译版。它们对Mulan在国内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仔细对比电影Mulan英汉版本就会发现,木兰形象在两个版本中并非相同。在译者对人物语言不断改写和操纵之下,洋化的木兰形象逐渐裂变,趋向“中国化”。因此本文拟以许晴、成龙、陈配斯等配音的大陆版《木兰》为基础,从权力话语的角度出发,对裂变之路予以探讨。

2、电影Mulan之中的权力话语

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想家、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权力”并非是禁止或阻止人们做某种事情的力量。而是由一切支配力和控制力构成的关系网。它既包括政治机构、国家法律等有形的权利,也包含意识形态、宗教伦理、文化传统等隐形的权力。而“话语”并非简单的“言语”,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的深层逻辑,暗中支配着各个不同群体的言语表达、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不仅是知识传播和施展权力的工具,同时也是掌握权力的关键。因为在任何一个社会里,“话语”一经产生,就立刻受到若干权力形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电影Mulan的拍摄及木兰形象的洋化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花木兰本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传奇女子形象,其“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壮举以及她身上所承载的“忠”、“孝”、“勇”、“烈”等品质使其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形象之一。人们赞美木兰、歌颂木兰是因为她迎合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伦理观。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价值判断取向。可以说,木兰形象本身就是中国权力话语对世人的“言说”。但是当迪斯尼将木兰拍摄电影之后,情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迪斯尼塑造的木兰虽以“木兰替父从军”的民间故事为原型,但在经过西方诗学及文化的过滤之后,已不是在国人熟知的木兰,而成为西方语境下的中国故事。洋化的木兰“言说”的是西方的权力话语。片中的木兰不再是“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形象,而是追求自我实现、光耀门庭的美国新女性。她不拘小节,勇敢聪慧,敢做敢为:皇上招兵服役之际,她劝阻父亲;全家用餐之时又大声抗议;之后连夜替父从军,有勇有谋对抗单于;胜利之后,拒绝宰相之职,她还不避“男女有别”,竟然“触犯龙体”,与皇上热情拥抱等等。木兰形象所承载的不再是“忠”、“孝”之道,而是“美国主流文化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正如花木兰副导演托尼,班克弗特所说的那样:“我们当尽可能尊重原著。但我们清楚,我们不会把它拍成一部中国片子,因为我们不是中国人。我们有不同的感情和不同的叙事风格。”正是在迪斯尼文化工业机器的“叙述”之下,花木兰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形象逐渐被“洋化”,成为美国文化的代言人。

3、电影Mulan的配音翻译—冲国权力话语的言说

当洋化的木兰形象经迪斯尼的商业运作回归中国之后,译者所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应付暗含在木兰形象话语之下的中西权力话语的挑战。因为在现代语境下的翻译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字转化,而是权力之间的斗争,是征服与被征服之间的较量。长期以来,东方一直是作为西方的“他者”而存在的。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过程中,西方总以征服者的姿态对东方的文化肆意涂抹,将东方的文本纳入西方诗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以其“归化”的策略起到了共谋的作用。为抵制西方新的文化霸权主义,译者们总是以杂和的文本形式、“异化”的翻译策略对其解构。但是在处理洋化的木兰形象时,译者所面临的情况和常规似乎大相迥异。因为他们所要处理的文本原型并非是纯正的西方素材,而是被西方“掠夺”改变之后的花木兰形象。而且译者所面对的是中国文化系统以及民族意识不断增强的中国观众。若以“异化”的方式处理,则是加剧了美国文化对中国木兰形象的改写,自己将成为暴力的“帮凶”。仔细观看国语配音的《木兰》就会发现,译者已经超越了配音翻译常用的技巧,以中国文化为基点,不断对剧中人物语言进行改写,使之符合中国诗学和文化的要求。

3.1 增加儒家思想,适应中国传统价值观

中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度,木兰形象之所以被世人喜爱是同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传统文化价值观息息相关的。孟子曾曰:“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出于保家的尊父孝道和卫国的忠君之心,花木兰才能够不顾女儿身投身军戎。可以说,无儒家思想的烘托也就无经典的木兰形象。因此任何作者或译者想在中国语境下叙述木兰故事,其言说必然带有儒家色彩,否则那就不是中国的木兰。这也驱使译者在面对洋化木兰形象和其他角色时添加大量反映儒家思想的字眼。例如:

(1)Matchmaker:….Recite the finaladmonition

三从四德的四德你会背吗?

Mulan:Fulfill your duties calmly andrespectfully

妇德指的是卑顺

Reflect before you snack act.

妇言是少说话:妇容要端庄,还有

This shall bring you honor and glory

妇功,会干活,一定为家里争光

(2)Chifu:High treason!大逆不道!

Mulan:I didn’t mean for it tO go thisfar.

我并非故意欺君妄上。

这类例子还可以在片中找到很多。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重塑儒家长幼尊卑的人伦秩序,译者在翻译对白时使用了一套带有强烈中国文化色彩的对白词汇和短语:列祖列宗(Honorable ancestors),苍天保佑(goodluck),启禀皇上(you r majesty),臣在(Chifu/Yes,your highness),谕旨(proclamation),百姓(people,cilizen),男丁(man)等等。正是在译者的努力之下,洋化的木兰才重新具有了儒家思想的韵味。

3.2 淡化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

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一直是影评者们批评洋化木兰形象的要点。例如刘慧敏认为“木兰是女性主义的代言人,迪斯尼演绎的是一个女人经过奋斗最终成功,并得到社会认可的励志故事”。周琳玉也认为木兰颠覆了被动等待的灰姑娘原型,挑战了传统的性别秩序。女性主义也好,个人主义也罢,它们都是对个人身份的一种求证。但在中国的语境之下人们推崇的是集体主义、团队协作精神。而中国的女性主义也比西方要柔和的多。因此,以归化为主要翻译方法的译者此时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权力关系。但对于隐含在故事情节中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受字幕翻译时间和空间特点的限制,译者无力加以改变。可在语言的处理上,却有较大的余地。纵贯整个对白,最能体现女性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语言是木兰与媒婆相亲失败之后的真情独白。木兰在失败后深情唱道:

Look at me/1 wll J never pass for aperfect bride/or a perfect daughter/can itbe I’m not meant tO play this part?/NowI see that if l were to truly to be myself/lWOUld break my family’s heart/who is thatgirl l see/staring straight back at me?/Why is my reflection somehow I don’tknow?/Somehow I cannot hide/who I am/though I’ve tried/when willmy reflectionshow who I am inside?/when will myreflection show who I am inside?

(配音)看看我,不是爹娘身旁的乖女儿。难成温顺新娘。我不愿,为出嫁装模作样。可若是违背家族礼教,三从四德,定会使全家心伤。那是谁家姑娘,在凝眸将我望?为何我的影子是那么陌生,无论怎么装扮,无法将真心藏,何时才能见到我用真心歌唱?何时才能见到我用真心歌唱?

对比之后可以发现,英文版的木兰的确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色彩,因为她在内心不断追问自我,寻找自我“who Iam”“truly to be myself。木兰之所以忧郁是因为自我的迷失、身份的模糊。但聆听配音就会发现木兰苦恼的却是不愿“为出嫁装模作样”,寻找的是“真心”和“真心歌唱”!对自我身份的追问竟然被译者淡化处理成了“真心歌唱”。而且在汉语歌词中还出现了反映儒家思想的“家族礼教,三从四德”。译者的巧妙处理加上叶蓓清新婉转的歌唱使得木兰身上的女性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大大削减。正是在译者的努力之下,洋化的木兰形象开始慢慢裂变。

3.3 低调处理英语文化词汇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实际上是文化的载体。关于文化词语的翻译,就意义而言一般有五种常见模式:直入式、阻断式、诠释式、融合式和归化式。而且在“字幕翻译中对文化词的处理应该提倡直入式,尽量少用或不用归化模式、融合模式和诠释模式”。但是从《木兰》国语版的配音翻译来看,情形却非如此。例如:

1)For I have been sent by yourancestors to guide you through yourmasquerade.

你的祖先派我来保护你完成替父从军的愿望。

2)Since we’re all out of potpourri,maybe you wouldn’t mind bring up some.

我们这里胭脂用完了,你捎点来。

3)This is what you give me tO workwith?Well,honey,I’ve seen worse.We’regonna turn this SOW’s ear into a siIk purse.

这是我要打扮的姑娘?噢,你可真够脏。把你这只灰色麻雀变成金凤凰。

在例中masquerade变成了“替父从军”;具有浓烈清香兼驱虫作用的混杂物potpourri竟然变成了中国人熟悉的“胭脂”;由谚语one can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a SOW’s ear演变而来的turn this SOW’s earinto a sllk purse也被归化成了把“这只灰色麻雀变成金凤凰”。对英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也可以清晰看到译者的意图:消解英语文化词的影响,进而消解其话语霸权。

3.4 发挥译语优势,灵活使用口语、成语和四字结构

这不仅仅是译文的美化问题,而是话语权力的争夺。话语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的控制、选择和组织过程受到权利的制约。而译者用优美的汉语表达源语意义就是对西方话语霸权的消解。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活泼的汉语口语本身带有中国文化味道,而成语和四字结构是人们长期习用、简洁精炼定型词组或短句,是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色彩。在电影Mulan的翻译中,它也成为译者改写和操纵的有效手段之一。

1)The flower that blooms in adversityis the most rare and beautitul of all.

梅花香自苦寒来,历尽磨难方显秀丽本色。

2)Hey,let me say SOmethingAnybody who is foolish enough tO th reatenour family,vengeance will be mineHrrrrr…

听我说吧。要是哪个傻瓜活腻了,敢找我们家的麻烦,让我来收拾他。哇呀呀……

3)Just one chance is that too muchto ask?I mean,it’s not like it’II kill ya.

连个赎罪的机会都不给。一帮老不死的。

4、小结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文2

摘 要:本文介绍了当今西方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学派——描写学派的起源、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以及这个学派的特点。文章论述了描写翻译学派对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文章认为描写学派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翻译定位、拓宽翻译研究的领域并丰富翻译实践的手段。

关键词:规范;描写;翻译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traces the orig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schools of thought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est today. following a brief description of its major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dwells on the school’s relevance to the chinese translators. the point is made that the descriptive theory can explain the orientation of all kinds of transla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the field of study and enrich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prescriptive;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研究,从一开始的归纳式的经验总结,如严复的信、达、雅,即用自己从翻译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浓缩成警句式的“标准”,传授给后人,让别人照着去做;到后来的演绎式的科学研究,如奈达的动态对等,即利用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对翻译过程进行严格(rigorous)的描述,对翻译的终极产品进行严格的鉴定,用四个语义单位、七个核心句、五个逆转换步骤,细细地规定出翻译的全过程,用以指导翻译实践。这种种研究翻译的方法,都是“规范性”(prescriptive)的。规范性翻译研究的显著特点是,定出一个规范(norm),让所有译者,不分时代(timeless),不分工作对象,不分译者、读者的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在他们的翻译实践中一律遵照执行。若有违反便叱之为“不忠实”或“结构笨重”(heavy structure)、“误导读者”(misleading)等等。美国知名的描写翻译学者maria tymoczko认为,规范性翻译理论根源在于把翻译看作一种纯粹的语言艺术,用一些超越时间的语言规则来加以考察。(as a language art, translation has often been consider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imeless linguistic rules (which has led to a normative tendency in the theory)…)①[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翻译常常被人用一些超越时间(或译成“永远有效”)的语言规则来加以考察(这种做法造成了理论研究中的规范倾向)]。 

规范性的翻译理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海外,一直是翻译界不可动摇的指导方针,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长期以来也一直没有人提出过质疑。人们似乎认为理论的作用就是规范行为,统一思想,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没有了那些规范性标准,翻译界岂不要天下大乱。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翻译界早就已经是“乱”得可以。且不说直译意译之争,时断时续,绵延不断,且不说林纾的翻译到底是译文还是“译写”、庞德翻译的汉诗到底是不是翻译,就拿翻译的核心问题“忠实”来说,也是众说纷纭。夏济安翻译霍桑的“古屋杂忆”,故意把“母牛”翻成“乌鸦”,以衬托凄凉氛围,有人说译者与原作用“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契合”,②有人则嗤之以鼻,认为译文连最起码的“忠实”都没做到,③再举古爱尔兰英雄史诗厄尔斯特故事ulster cycle的翻译为例,更是朴朔迷离。古爱尔兰语早已失传,“原文”已几乎无人可以读懂,“忠实”根本无从谈起,加上后世的译者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需要,添枝加叶或削足适履。或增或删可以说把“原文”弄得面貌全非。但是,这些译作在爱尔兰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确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④说它是翻译吧。连个原文都找不到;要说不是翻译吧,它同纯粹的创作还是有点不一样。面对这些并不罕见的翻译实例,规范性的翻译理论显得苍白无力。 

翻译的实践在呼唤新的理论,描写翻译理论便应运而生了。所谓描写翻译理论,用maria tymoczko的话来说,就是:“描写性翻译研究在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以及功能的时候,把翻译放在时代之中去研究。广而言之,是把翻译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之中去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when they attend to process, product, and function—set translation practices in time and, thus by extension, in politics, ideology, economics, culture.)⑤相对于规范性的翻译理论,描写性翻译理论的一个最大的重点是它的宽容。正如描写学派代表人物图瑞(gideon toury)指出的:什么是翻译?“翻译就是在目的系统当中,表现为翻译或者被认为是翻译的任何一段目的的语文本,不管所根据的理由是什么。”(a translation will be any target language text which is presented or regarded as such in a target system, on whatever grounds.)⑥ 

描写翻译理论根本不关心直译意译,他们关心的是把翻译语境化(to contexualize translation),也就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是什么因素促使译者选中了这篇著作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是描写派学者经常自问自答的两个最常见的问题。举一个最新的例子。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作品《尤利西斯》出了两个中译本。我们的评论家,从规范的角度出发,分析哪个是直译,哪个是意译,哪个好哪个不好。而描写翻译学派却说,出了两个译本是件大好事,充分反映出中国真的开放了。⑦我们不是说规范性的翻译研究不好,而是说,规范性的翻译研究不够全面。翻译研究应该还有另外一个角度,也就是宏观的角度。两者并不矛盾,两者应该结合起来,这样的翻译研究才能揭示翻译的全部。maria tymoczko教授把宏观的研究与微观的研究分别比作望远镜与显微镜式的研究是很有道理的。 

描写翻译学派的思想发端于50年代。1953年约翰·麦克法兰(john ma 

cfarlane)在杜伦大学学报(durhram university journal)上“翻译的模式”。麦克法兰在论文中指出,“否认翻译的作用,剥夺某些译法所自己叫做翻译的权利,仅仅因为译文没有作到在所有方面同时实现对等,这是一种胡批滥评,简单易行,然而又是随处可见。”⑧麦克法兰引用理查兹(i. a. richards)在英美新批评重要著作《文学批评原理》中的话指出,对于同一部作品常常同时有不同的读法。由此可以推断,“我们决不可以认为有唯一的翻译;由于(原文)有不同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从中产生出不同的翻译,这些翻译也许都是翻译,但没有一个翻译是‘理想的’

或‘真实的’翻译”。麦克法兰进一步指出,意义既然如此复杂、如此不可琢磨,我们便不可能从中得出准确翻译的绝对标准。他争辩道“我们倒是需要一种与此不同的研究翻译的方法。这种方法接受现有的翻译,而不去理会我们理想中的那种翻译,这种方法从研究翻译的性质中获得灵感,而不是让翻译从事它办不到的事情。”⑨遗憾的是,麦克法兰的话当时没有引起译界的注意。 

直到60年代,麦克法兰的观点才终于有了响应者。他们是当时在阿姆斯特丹工作的美国翻译工作者和翻译理论家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mes)以及一批捷克斯洛伐克学者,其中包括列维(jiri levy)、波波维奇(anton popovic)与米科(frantisek miko)。他们感兴趣的课题有: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翻译在学史中的地位、从风格与题材角度对翻译与原文的区别进行描写的方法,翻译同其它平行文本(metatext)相比它的区别性特征。然而由于列维(1967)、波波维奇(1984)的英年早逝,捷克学派不久便销声匿迹了。不过,这些学者在生前与后来成为描写学派主力的以色列学者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以及佛莱芒语学者、卢纹(leuven)大学的何塞·兰博特(jose lambert),当时正在安特卫普一所翻译学院任职的凡登布洛克(raymond van den broeck)、以及列夫维尔(andre lefevere)有过接触。他们的观点,多多少少影响了这批后起的学者。 

描写翻译学派理论的形成要归功于三次小型的系列会议。它们分别于1976年在卢纹(leuven),1978年在特拉维夫与1980年在安特卫普举行。这三次会议的论文集奠定了描写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并产生了一批骨干分子。这些学者都是大学教师,有文学研究的背景,对比较文学与文学史有浓厚的兴趣。描写学派在8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的《翻译研究》,(1980年版,1990再版),《对文学的摆布》(1985,论文集),以及斯奈尔弘比(mary snell-hornby)的《翻译研究》(1988)都是这个时期有影响的理论著作。90年代,兰博特与图瑞创办了target杂志,借助于这个阵地,描写翻译学派的文章大量发表,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个学派的队伍中来。同时,这些学者利用自己的影响,在比较文学界扩大翻译研究的作用、提升翻译研究的地位。进入90年代以后,以巴斯奈特与列夫维尔主编的论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为明显标志,翻译描写学派出现了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学者们开始把翻译放在政治、文化的大背景之下研究,权力、摆布是他们的主要议题,他们的研究另外还涉及女性主义与后殖民。千禧之年的2000年,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召开了有200人参加的翻译研究模式研讨会,当今描写学派的活跃人们几乎全部到会。会议显示,描写学派还在蓬勃发展,还有不少学者已在开拓新的领域了。当然也有一些学者退出了这个学派。 

描写学派的功劳在于给予各种各样的翻译以正确的定位。避免了由于规范性的翻译标准而造成的概念上的困惑以及无谓而又无止无休的争论。描写翻译学派对翻译有两个基本的认识。一个是翻译的“不完整性”(partiality),就是说你不可能把原文百分之百统统翻到译文中去。在这个基础上导出描写学派的另一个认识,即任何翻译都经过了译者程序不等的摆布(manipulation),因此同一个原文会在不同的译者手里,会在不同的的时代出现许多不同的译文。这儿要特别强调的是,描写翻译学派并不想完全推翻传统的规范性的翻译标准。他们是想解构(deconstruct)传统的翻译理论,也就是对传统的翻译理论当中的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提出批评,而不是想摧毁(destroy)传统的翻译理论。毋庸讳言,规范性的翻译标准是有它的作用的。它给出了从论者角度出发,翻译应该达到的一个目标。但是它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它总认为自己的标准是唯一正确的,并想把它的应该范围推广到天下所有的翻译上去(如奈达之于动态对等论),或者总有别的什么人想这样去做(如后人之于严复的信达雅论)。然而它却没有看到或是不愿意承认世界上实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翻译,其中有符合这种规范性标准的,但是,同时也有不少翻译是不符合这种标准或者不完全符合这种标准的。规范性翻译标准的另一个不足是,它把自己局限在语言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把翻译仅仅看作是一种语言艺术。而不太考虑文化的大环境。即使涉及到了文化,最终的目标还是落在了具体的翻译技巧上,过分专注于翻译技巧的钻研。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规范性的翻译研究总是脱离不开直译、意译之争。描写翻译学派则恰恰相反,它十分宽容,只要你说得出现由,也不管这种理由以传统的眼光看过去是多么地“荒唐”,某个文本就可以被认为是翻译。描写翻译学派的兴趣不在语言上,它试图探讨翻译的起因以及翻译在社会上所发挥的作用。只要稍加注意,世界上这种处于“边缘”地位的翻译是不少的,这种边缘翻译是很值得研究一番的。格特(ernst-august gutt)的一个例子也许能说明这一点。 

在德国的travemunde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之间有滚装渡轮定期航班。船上有一种旅游手册,以德、芬两种文字书就,并排排列。它与一般的双语材料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原文与译文的身份不明,不知是先有的德文文本还是先有的芬兰文本;其次,有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绍目的港的风光,这一部分在两个广西不是互为翻译,芬兰文本为芬兰游客介绍德国目的港的风光而德国文本则为德国游客介绍芬兰目的港的景点。⑩用描写学派的观点衡量,这当然是翻译,因为它符合交际当中关于关联(relevance)的要求。否则要是一味地按“原文”“忠实地”直译,必然会使一半的读者觉得“译犹未译”也,也就起不到翻译的作用了。翻译,同时还受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伦理道德规范的与文学规范制约,而揭示这种关系,也是描写学派很感兴趣的课题。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原文: lumber and boat and junk yard. the bare behind of industry, its dirty underwear, so beautifully disguised by winter. 11 

译文一 : 还有木材,小船和废物场。这里是工业荒凉的后院,这些是它的残破的内衣,一切都被冬日巧妙地掩盖了。(刘洪新 译) 

译文二: 木材、小船,还有静静的

船坞。工业的废污在冬的掩映下消失的无影无踪。(黄娟 译) 

译文三: 光秃秃的树木,木材,小船还有废料场,这些垃圾与污垢都被冬天的白地所掩饰。(王丽英 译) 

hind(光腚)所有的译者(30人)竟无一人照直翻译,而一概用了委婉语如“后院”、“废污”、“垃圾”等等。underwear(衬衣衬裤)直译者同样寥寥。描写学派看到这样的译文,并不关心译文是否“忠实”,而是更加关心为什么译者会选择这样的译法。这儿,译者显然受到了中国作文方法的影响,比如不要将污秽的语言写到文章当中去等等。这种研究方法可以使翻译研究换一个角度而得以不断深化。再说,离开了文化的大背景去指责译文不忠实原文等等,这种指责有时会显得过于简单化,因为严格地讲,这里的“误译”显然不应该简单地归结于译者的语言能力。又如《红楼梦》第9回中有一段文字,一贯以忠实著称的杨氏夫妇在他们的英译本中采取了并不忠实的“净化”译法。他们的译文如下:what we do is no business of yours. 耐人寻味的是,另一位红楼梦全译本的译者david hawkes却一反常态,采取了直译的手法。他的译文如下:“whether we fuck assholes or not,”he said, “what fucking business is it of yours? you should be bloodygrateful we haven’t fucked your dad…”这儿要解释他们为什么在翻译同一本书的时候,译法会发生这样根本的变化,恐怕也不是仅仅用直译意译能够说的清楚的。 更多论文资料尽在

描写学派还可以为繁荣翻译实践、丰富翻译手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比如,汉诗英译中韵律与内容的矛盾如何处理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翻译界。以前,大概(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如arthur waley那样,保留内容舍弃韵脚;一是如许渊冲那样,保留韵脚而部分舍弃内容(当然,许教授对这个说法不会接受,他会认为自己译出了原诗的“意美”)。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两者是不可兼顾的,但是,从来没有人加以承认,从而大胆地只保留语音(包括韵脚)而完全放弃内容。随着描写学派的问世,竟然真的出现了所谓的语音翻译(phonetic translation),请看下例: 

原诗(选自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humpty dumpty sat on a wall, 

humpty dumpty had a great fall. 

all the king’s horses and all the king’s men 

couldn’t put humpty (dumpty) together again. 

法语译文: 

un petit d’un petit 

s’etonne aux halls 

un petit d’un petit 

ah! degre te fallent 

indolent qui ne sort cess 

indolent qui ne se mene 

qu’importe un petit d’un petit 

tout gai de reguenne. 12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文3

在民族性格方面,那时由于部落、部族之间为争夺牧场、草原、牲畜、财富的战争连绵不断,作为游牧民族的维吾尔先民性格坚毅、勇猛善战,以杀敌多少论英雄。从信仰和观念上来说,那时的维吾尔人与阿尔泰语系其他部族一样,曾长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对于大自然、各类动物、植物和祖先灵魂充满了崇拜之情。在古代维吾尔民众中,腾格里(苍天、天神)崇拜、树崇拜、狼崇拜、山石崇拜的观念根深蒂固。后来因为伊斯兰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其民族性格中的粗犷、豪放逐步趋向幽默、开放、富于智慧,注重礼节,主体意识较强。

维吾尔族是世界上信仰宗教最多、使用文字最多、译介佛经和世界名著最多的民族。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展变化的漫长过程。除了本民族固有词汇或突厥语同源词以外,维吾尔语词汇中还有不少来自于波斯语、阿拉伯语、俄语、蒙古语、英语、汉语等的借词。各种语言的借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充实和丰富了维吾尔语词汇。现代维吾尔语书面标准语,是在中心方言基础上即乌鲁木齐维吾尔人的标准书面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人曾经先后使用过婆罗米文、粟特文、摩尼文、梵文,以及后来的突厥文(又称叶尼塞文,突厥卢尼文)、回鹘文(亦称回纥文、古维吾尔文)、察合台维吾尔文、阿拉伯文(亦称维吾尔老文字)、在拉丁字母基础上创制的维吾尔新文字等。

维吾尔民族的语言,不论是在天山以南还是天山以北,除了有一些方言差异以外,几乎完全一样。自古以来,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以及生活在中亚的突厥诸部族,从东疆的哈密到北疆的伊犁,从喀什噶尔到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的一些城市,从和田到克什米尔至中亚的撒马尔罕、费尔干纳、布哈拉、塔什干、阿拉木图等地,南来北往、东去西归,从不使用翻译。数世纪以来,这些民族由于共同的、近亲的语言、相同的文字、大同小异的风俗习惯,几乎不用翻译就能相互交流。而且,维吾尔人极少称呼民族名称,往往以“喀什人”“阿克苏人”“和田人”“吐鲁番人”“伊犁人”“乌鲁木齐人”“口内人”(指汉族人)、“安集延人”(指乌兹别克斯坦人)等地方或地理名称来称呼。之所以这样,与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各民族许多共同的文化心理有联系以外,还与维吾尔民族自身特定的文化素质有关。不论是南疆的维吾尔人还是北疆的维吾尔人,除了都能歌善舞、性格耿直、开朗大方外,在语言、性格、文化等方面也大同小异,其主要的区别表现在接受不同的文化方面。

不论在清代,还是现代,伊犁维吾尔人一直保持着自己特有的文化心理和传统文化习俗。除了世居伊犁的维吾尔人以外,更多的维吾尔人则是清王朝统一西域后,因应开发伊犁的需要而大批迁入伊犁的,至今仍以“塔兰奇”(意为“拓荒者、耕种者”)自称的维吾尔人便是这些先民的后裔。伊犁各兄弟民族长期聚居、混居和交融,还派生出了伊犁地名屡见不鲜的语种交叉现象,反映人文历史、生活背景的地名普遍见诸于各个语种,如“和田买里”(和田人之庄)、“吉里玉孜”(维吾人人名)等。因长期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伊犁维吾尔人在生活方式、语言表述等方面与南疆维吾尔人有所不同,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总是以笑话、幽默来调节自己的生活,善于弹唱歌舞,善于苦中取乐,善于广交朋友,甚至与乌孜别克、塔塔尔、哈萨克等民族通婚结亲,表现了比较开明和豁达的性格。在伊犁维吾尔人的语言中经常能听到俄、汉、哈萨克和蒙古语借词。伊犁维吾尔人富有爱国精神。1871年沙俄出兵侵占伊犁时,伊犁维吾尔人与各民族同胞浴血奋战,不少人为保卫家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喀什、和田等地的维吾尔人,性格憨厚、真诚、善良,其语言文化中掺和着较为浓郁的伊斯兰色彩。在汉朝时期,乌鲁木齐就有不少经商和做生意的维吾尔人居住,主要为往返于中原的客商提供客栈、马厩、食品等,曾有过不少富商大户,其祖籍大多数是吐鲁番人和托克逊人,也有喀什人和阿图什人。新疆各地维吾尔人的性格、个性、、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兴趣爱好等,都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世界四大文化体系都通过“丝绸之路”这条文化传播的通道达到相互交流。经济、文化、宗教、音乐、艺术的传播,都离不开“丝绸之路”。生活栖息在这条路上的维吾尔先民们,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从汉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中汲取文化营养,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维吾尔文化。比如维吾尔人对太阳、月亮和星辰的崇拜,反映了原始宗教的观点;民间驱邪、治病、解梦和相面时跳“匹热舞”,则源于萨满教的跳神舞;结婚时新郎新娘要跳过火堆,以避邪气,则是袄教(拜火教)的遗风。龟兹(今库车)、于阗(今和田)、高吕(今吐鲁番)成为西域的佛教中心,留下了辉煌的佛教文化。早期的汉文佛经绝大多数通过西域传人中原,而佛经是以突厥语、回鹘文、粟特文译成汉文,采用的语音大多是于阗语、龟兹语、焉耆语等新疆本土方言。佛教的兴盛,在维吾尔人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佛经高僧。与此同时,维吾尔人的绘画、雕刻、音乐和舞蹈也随之传入中原。长安慈恩寺的千钵文殊菩萨像便是由和田画家尉迟乙所作,同时还出现了《金光明最胜王经》《妙法莲花径》《华严经》等维吾尔佛教文学作品。现存回鹘文《伊索寓言》残片出自回鹘(维吾尔)景教徒的译笔。同时,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剧本《弥勒会见记》、故事《五卷书》(残卷)均属于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在维吾尔族历史上,数次出现的信仰危机,数次改变,对维吾尔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同其他领域一样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高昌维吾尔王国的居民们同其他维吾尔各部一起改信伊斯兰教以后,伊斯兰教在维吾尔人的精神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对于维吾尔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喀喇汗王朝和后来的转世国家――察合台汗国时期,以及叶尔羌汗国时期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维吾尔人民中涌现了诸多的历史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诗人、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等。特别是在喀喇汗王朝时期,作为维吾尔文明的杰出成果,几乎同时向世界推出了两部惊世巨著――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喀什噶尔完成的哲理性诗作《福乐智慧》(成书于1069~1070年)和维吾尔族语言大师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在巴格达完成的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式的《突厥语大辞典》(成书于1072~1074年)。这两部巨著的诞生,强烈地震撼了东方文坛。这个时期的维吾尔文化,犹如耸立在中亚大地上的一座灯塔,光芒四射,把中华文化的影响扩展到了西方。《福乐智慧》是用回鹘文(古维吾尔文)写成的大型文学作品,它既是一部劝诫性的长诗,又是一部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哲学、伦理学著作。《突厥语大辞典》不仅是精心编撰的语言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关于11世纪中亚社会的百科全书,为研究喀喇汗王朝历史和当时突厥人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我国著名的民族文学研究员郎樱教授在《福乐智慧与东西方文明》一书中曾指出:“凡读过《福乐智慧》的人,无论是中国读者或是外国读者,都会对作者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具有远见卓识的政见以及丰富的文学功底发出由衷的赞叹。维吾尔族杰出的诗人、学者、思想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是一位天才、一代伟人,他在文学史上应与李白、杜甫齐名……”

除此以外,艾合迈德・尤格纳克的《真理的入门》、艾合迈德・亚萨维(生于约11世纪初,卒约1150年)的《箴言诗集》也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主要讲述知识的重要、慎言、慷慨与吝啬、谦虚与骄傲、宽容与忍耐等劝喻内容。

拉布胡孜(约1279~1351年)的《圣贤传》(又叫《先知传》)和民间文学形式的故事、童话、笑话、幽默、谚语以及《阿凡提的故事》等,则是察合台汗国时期的代表作。另外,米儿咱・马黑马・海达尔的(1499~1551年)《拉施德史》也很著名。鲁提菲的《鲁提菲集》和《古丽和诺鲁孜》也是著名的传世之作。其中,足以代表整个察合台文学高峰的伟大诗人、思想家是艾勒希尔・纳瓦依(1441~1501年),代表作有四卷集抒情诗《精义宝库》和包括《君子神往》《莱丽与麦吉侬》《帕尔喻德与西琳》《七星图》《亚历山大的城堡》五部长篇叙事诗集的《五部诗集》。这些诗虽取材于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和前人写过的题材,但他对这些素材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和创造性的发展,闪烁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

18世纪的后半叶,在恢复了祖国大家庭的统一以后,一些维吾尔族学者应邀到京都参加《五体清文鉴》(即满、汉、回(指维文)、蒙、藏语词典)的编纂工作。这一时期,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复杂,出现了众多的维吾尔文学家和诗人,其中,阿不都热依木・尼扎里(1776~1851年)流传今世的《帕尔哈捉与西琳》《热碧亚与赛丁》《莱丽与麦吉依》《麦赫宗与古丽尼萨》等12部叙事长诗和哲理长诗《济世宝珠》《穆海麦斯集》,为后代的维吾尔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遗产。而这些文学、艺术无不与世界古老文明交汇处――塔里木盆地绿洲紧密相连。

茫茫戈壁大漠,阵阵驼铃,只有音乐和歌舞才能驱散苍凉的愁云,维吾尔人的哭与笑都是歌,都是一段优美的诗。“丧歌”“挽歌”“哀歌”“婚礼之歌”“劳动之歌”“马车夫歌”“雪歌”“摇篮歌”“挖渠歌”“扬场歌”等诸多民歌民谣,体现了这个民族的人生观和处世观。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民族的音乐之王,是中华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十二木卡姆由267首声乐曲和36首器乐组成,歌曲、揭曲、舞曲组成了维吾尔人的大型套曲。木卡姆套曲由拉克、且比亚特、穆夏乌热克、恰尔尕、潘吉尕、乌扎乐、艾杰姆、乌夏克、巴雅特、纳瓦、斯尕、依拉克组成,歌词均为维吾尔族著名诗人的诗歌、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歌谣等;乐曲中有序歌、叙颂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十二木卡姆完整地弹唱、歌舞需要24小时,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绚丽夺目的艺术经典。刀郎歌舞艺术(准确地说,应该是“多浪歌舞艺术”)历史比十二木卡姆还要悠久,主要在新疆麦盖提、莎车、巴楚、阿瓦提等地的维吾尔人中流传,是古老的维吾尔人精神生活的集中反映。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维吾尔人以固有的音乐和歌舞而自豪,更以流传至今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麦西热甫而骄傲。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日子多么和顺,维吾尔人的生活始终离不开歌舞,更离不开家庭麦西热甫。因为他们深知,离开本民族的文化,就是离开了自己,就是背叛了祖宗。所以,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稚声嫩气的巴郎,无论是豪放粗犷的男人,还是羞涩美艳的少女,只要音乐一响,就会上场跳起舞蹈。不论是刀郎舞,还是麦西热甫,自古以来就是维吾尔人培养后代的“习俗学校”。

不论是汉族还是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因为本身与其所具有的群体意识有关,无不都以诗歌创作为主。由于巫术、祭祀之类的礼仪出现,又派上诗歌的用场,诗歌便成为用于祈求家庭或氏族受到福佑的工具。维吾尔民族的达斯坦(即叙事长诗)特别发达,种类繁多,分为“宗教达斯坦”“英雄达斯坦”“爱情达斯坦”等,绝大多数是书写与歌唱自己民族的成长、兴衰或与之相关的重大事件,即使以描写爱情生活为主的作品,也渗透着本民族的群体意识。

《玉素甫-祖莱哈》是有悠久历史的优美的民间故事,是一首热情赞颂男女之间纯洁爱情生活的颂歌。特别是生活在西方和中亚地区的各民族,对这个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一千多年来,在阿拉伯、波斯以及操突厥语的各部族中,先后有一百多位诗人用自己的语言和诗歌形式将此故事改编成为达斯坦(叙事长诗),其中包括数位维吾尔族古典诗人。维吾尔族书法家们以各种书体誊抄传播了这个故事。维吾尔民间的麦提达们(说书人),在街巷、马路以及人们经常聚集的地方,在喜庆场合里,以高超的技艺绘声绘色地进行讲述;民间歌手和艺人们则通过各种乐器为达斯坦中的诗歌作曲,变为自己的民歌传唱。

在我国翻译历史上,除了在佛经翻译史上维吾尔族翻译家们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外,在叶尔羌汗国时期就有维吾尔文学翻译家们翻译了数量可观的世界名著,其中有《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名著,・阿卜杜拉・马合苏木译)、《凯丽莱与迪穆乃》(印度名著,毛拉・铁木儿尔译)、《王书》(也译《列王传》,伊朗名著,帕孜勒・阿西木-耶尔坎迪译)、《拉史德史》(・萨迪克・喀什噶里译)、《玉素甫与祖莱哈》(毛拉尤努斯・耶尔坎迪译)、《伊索寓言》等,这些译著在维吾尔民间广泛流传。

走出大漠,便是绿洲。一边是黄沙,一边是绿茵;一边是悲愁,一边是欢乐。严酷的自然环境,强烈的景观对比,造就了绿洲文化具有相辅相成的两个侧面,造就了绿洲维吾尔人深沉、豁达、坚韧、热情、开朗的性格。在大漠戈壁上碰到一个人会感到格外亲切,“交个朋友吧,交个朋 友,有一个馕要掰成两半一起吃。”――这个谚语,充分说明了维吾尔人的热情好客和待人诚实的传统。

维吾尔族家庭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的小家庭,家庭成员一般包括祖孙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亲属的称谓各地大同小异,只在祖孙三代的直系血亲之间有明确的称谓,通常都以年龄的长幼分别称呼。多子女的家庭,儿子长大成婚后一般即与父母分家,另立门户。最小的儿子结婚以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通常父母去世以后,家产则由小儿子继承或支配。维吾尔族的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通婚的范围一般在本民族、本地区范围内。维吾尔人的婚礼非常热闹而隆重,在农牧区至今还保持着传统的婚俗和规矩,订婚、结婚、生孩子、起名,如果是女孩,在适当的时候要举办“古丽恰依”宴请亲朋好友;如果是男孩,除了起名仪式以外,在男孩长到六七岁时便举行“割礼”。这些仪式都带有明显的伊斯兰文化色彩,已成为维吾尔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丧葬仪式也带有本民族传统的伊斯兰文化色彩,一般都按伊斯兰教规进行,实行土葬,办丧事比较简朴、节省,但非常严肃、庄重、肃穆。馕、羊、茶、果是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造就的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四大特色。馕在维吾尔家庭中是必不可少的主食品。维吾尔人菜肴离不开羊,烤全羊是传统佳肴,烤羊肉串儿闻名全国。抓饭、拉面、薄皮包子、烤包子、肉馕、汤面等,都离不开羊肉。大白菜、胡萝卜、皮牙子(洋葱)、恰麻姑(蔓菁)、南瓜等,是一般维吾尔人家主要的蔬菜。清炖羊肉、羊蹄也是维吾尔人生活中很常见的菜肴。维吾尔人也喜食牛肉、黄羊肉等,忌讳猪肉。茶是维吾尔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的饮料,客人来了,先要敬茶;在瓜果飘香的季节,也要给客人敬茶。民间办喜事和丧事,茶叶和馕是不可缺少的相互赠送的礼品。甚至在维吾尔民歌和麦西热甫歌舞娱乐活动中,还有“敬茶舞”“敬茶歌”;维吾尔人喜欢茶与他们生活的环境和食品结构、气候有关。“开斋节”(亦称“肉孜节”)、“古尔邦节”(亦称“宰牲节”)、“诺鲁孜节”等,是维吾尔人的传统节日,从古以来一直在延续。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文4

为了避免诗歌教学走进这些朗读的误区,我认为实施以读为主的教法时要特别注意:

首先,读的方式应尽量丰富多样。

对照译文读、个人读、集体读、范读、分角色读、听读、质疑阅读等,给学生以合作、参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不同读法各有各的效果,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读的方式,并且注意到不同阅读方法之间的层次和组合。

以执教《木兰诗》一课为例,可设置九个环节:①课前对照注释读课文;②指名一个学生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③全班齐读,注意字音、句读和文句贯通;④教师范读,学生感受教师读得有味道的地方,注意字音、句读、语气的问题;⑤学生对照注释再读课文,提出理解有困难的问题,力求做到能口头翻译 ;⑥分角色朗读其中一段(先请两个男生,再请两个女生,都是一个朗读原文,一个翻译。然后师生一起评价,比较两组同学的朗读与口头翻译);⑦座位临近的两个同学选一段落尝试用白话文来进行对读;⑧教师读倒数第二节(故意读错)让学生发现纰漏 ;⑨问题探讨阅读,从不同角度发现花木兰的可敬可爱之处。

其次,在诵读的过程中应逐层带动字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文义的理解、人文方面的思考,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由词句的层面向文学、文化的层面推进。

诗歌的风格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激情豪放,有的柔婉细腻。然而,在任何一首诗歌中,它的情感都有不同程度的起伏变化,只有真正读懂诗歌,才能准确演绎。朗读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在对字词句的理解的基础上想象,使朗读“入境”、“入情”,让情感随着文本变化,思想随着作者的思路发展,让自己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共鸣,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传递的思想。如《春望》一诗,先读明词意、句意,再读景色: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三读情感:读诗人因白发苍老而生的伤感悲叹,读诗人因山河破碎而生的忧思痛苦,读诗人因战乱离家而生的思念哀愁。在这样层递进的诵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然地理解字词、句子文义,进而向文学、文化的层面推进。

这种教法不仅可用于古代诗歌的鉴赏,也可用于现代诗歌鉴赏课:如《乡愁》一课,朗读时首先让学生明白四个小节的逻辑关系――递进,读出递进(情感应该是越来越浓郁而深沉的),其次让学生知道作者余光中先生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读出递进的画面,想象填补作者的情绪心情。

第三,我们应该关注读的效果,注重读前指导、读中情况、读后点评的三位一体,使读成为理解古代诗歌的重要手段。

如执教《观沧海》一诗,一读字音:朗读前先扫清字词障碍,教师应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其读音,并在读后及时正音,教师可从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重复字词等较简单的层面进行评价;二读节奏:读前指导四字的节拍一般是二二分,如“山岛\耸峙”“星汉\灿烂”,同时要注意个别句子要按语义停顿,如“东\临\碣石”“水\何\澹澹”,同样应重视读中的情况及读后的点评;三读情感:可从重读、轻读、语速、语调等方面进行指导与评价。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当然,法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f:“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在准确明确的评价之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以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文5

关键词:风格 口语体 讽刺 方言土话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演说家,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由于他独特的思想和迥异的文风,被后世称为“美国文学史中的林肯”。他创作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被称为美国本土文学的开山之作,在这部经典作品中,马克・吐温引入哈克方言和吉姆土话,充分展现出通俗达畅的语体特色。此种平淡简洁的语言没有影响小说艺术形象的塑造以及小说思想内涵的体现,与之相对应的是,该部著作成为跨越时代、跨越国度的文学佳品。这部儿童历险小说融合令人发笑且又引人深思的内容,需要译者在深入了解作品内涵的前提下传神地表现出作品的原貌风采。现在此小说共有三个中文版本,本文选择的是1984年的版本,由张万里先生翻译,并经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选取译本的若干片段作为研究内容,探讨文学翻译的语言特色。

一、文随其体,译出通俗

语言创作成为文学作品艺术展现的媒介,文学风格展现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内容信息、艺术技法,并将这些要素融合为一体。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尊重原著的内容,还要考量原作的风格,将原作风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对此,老舍认为文学作品的精彩不仅是体现在内容中,也是展现在内容的表达中,在翻译时只注重前者,将会极大程度影响阅读的赏析。英国翻译家泰特勒认为,译文的创作技法和原文风格要和原文具有一致性,这也是翻译的核心理念。这也就意味着要重视翻译中的风格再现,同时也要体现出翻译的艺术效果,这两个方面不要偏废,要能够有效地整合统一。

可以将翻译看作成文学艺术创作形式,但译者在工作中有创作发挥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拓展或者改写原文。在《文体与翻译》中,作者刘义庆详尽地分析翻译风格的相关事宜,他认为翻译风格的核心内容体现在进行语言转换时如何能够将原文和译文相适应,他用八个字对译文适应性进行概括――“文随其体,语随其人”。现在通过原文对照的方式,对译文进行欣赏分析。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以主人公哈克为创作视角,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通过13岁小孩哈克之口讲述所有的故事。由于他出身于最底层社会家庭,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也是需要译者借助于汉语口语表达方式,再现出原文中的社会环境和主人公的生活心境。

(1)We slept most all day, and started out at night, a little ways behind a monstrous long raft that was as long going by as a procession, she had four long sweeps at

……

It amounted to something being a raftsman on such a craft as that.

译文:我们似乎沉睡了一整天,一直到夜里才起身行动,这里有着一排特别长的木筏,感觉就像大型游行中的人马一样,漂在我们的面前。在它上面的每一头都有着四根长的木浆,估计这个木排能够放得下30个人。在这个筏子上一共建有5个大窝棚,相距比较远。在这个木筏中还有一个大的露天大火堆,在每一头都竖立着一根大旗杆,它的外形真的是大极了。能够成为这个筏子,真的是非常神奇!

通过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译者选择了最自然和最亲切的汉语口语表达方式,通过简单的描述,营造出更加真实的作品意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在原作品中有着松散的句法结构,采用单调重复的表现方式,主要是以基本句型SV(SVO)为主,这也是有着孩子语言的特有属性,包括单句比较多,变化比较少,表达能力不尽人意等。譬如“a little ways behind……”这句话中没有主谓语,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用“前面”翻译“behind”,在汉语表达中是没有主句,所以用“……漂在我们面前”进行翻译,译者为了更好地体现出英语语法型合的特征,依托于汉语意合的特点,按照空间的方位感描绘木筏,譬如“每一头”“它上面”“木筏中”等,译文在表现出原文的含义中,也传神地展现出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语言表达方式。

其次,在原文中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此为主,但也有像“monstrous(可怕的、怪兽似的)”以及“wigwarrts(印第安人使用的兽皮棚子)”等少数多音节词。其中很多简单词汇被重复多次,如“end”重复两次,“long”重复三次,这是符合主人公哈克的性格的。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采用日常口语词的方式进行翻译,通过此种“白话”的通俗方式展现出诙谐幽默的内涵,充分体现出作品中所营造出的意境。

在原文中“monstrous”采用疑问句的形式,但是却表现出“鬼怪魔”的恐怖形象,会产生作品理解的误读。对此,译者将其具体形象变成大众形象,结合“as”句式翻译“long”,将原文翻译成“感觉就像大型游行中的人马一样”。通过这种翻译,可以非常生动形象地在读者的面前展现出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巧妙运用“大”的含义,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窝棚”的质感。译者将“campfire”翻译成“大火堆”,它的原义是“营地里产生的篝火”,要是直译将会有着书面化的感觉,不太符合小孩子的个性以及语言表达方式,所以选择“大火堆”。译者将原文中的“tall flag-pole”翻译成“大旗杆”,它的原义是“高高的旗杆”,这种翻译方式更是体现出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译者将“power”翻译成“大极了”,它的原义是“电力、权力、力量”,能够体现出孩子内心的喜悦感情。译者将“something”翻译成“神奇”,它的原义是体现出模糊的状态,通过此种翻译,更是可以展现出孩子内心的惊喜感受。

二、语随其人,译出讽刺

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具有幽默、讽刺的作品风格,也有着作者自身的创作理念。在平淡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内容,很多的赞美词汇体现的却是对传统的挖苦、讽刺。

马克・吐温的创作风格之一正体现在讽刺手法的运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够深入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能够通过译文的形式完美地展现出来。

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有一首哀婉动听的诗歌,由早逝少女“哀梦兰”创作,为了悼念被水淹死的男孩。这首诗对仗工整、文雅押韵,不同于小说中的通俗语言,但有着作者创作的用意,所以需要译者深入的理解,进而传神地翻译出来。现在分析诗文中的ODE TO STEPHEN DOWING BOTS,DEC’D(悼念思蒂番・陶灵・宝茨)。

若将这首诗和哈克方言与吉姆土话相比较,能够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讽刺语意。可以发觉雅俗的相互对照。原作中的诗歌具有工整的形式,一节包括四行,每一行均含有八个音节,每个偶数行含有六个音节。译者在翻译时颇为用心,用汉语诗歌中的律诗对仗工整地展现出原文的风雅,传达出作者自己的思想,深度讽刺这些风雅人士对逝去的爱以及百姓真实生活的漠不关心。

原诗在创作中体现出隔行押韵的工整状态,其一是选择的语句搭配方式体现出“abab”型,譬如“low”和“woe”,“rots”和“knots”,“eye”和“well”以及tell的对仗等。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选择汉语押韵的方式,譬如“疡、年、酸、番、渊、言”等,采用的是以“an”为代表的叠韵方式,体现出流畅的音律美。其二是在翻译原文时译者选择汉字的平仄轻重交错的方式,凸显出译文中的语言韵律美。其三是在翻译该诗过程中,作者灵活地采用增减或改写的方法,譬如在原文第一节第四行诗中出现的人名“Stephen”前增加动词“丧”字,在翻译“head of curly knots”时减去修饰语,译成“头颅”,将“struck,laid him low”翻译为“脚”,将“cold world”翻译成文言词“速辞”。译者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既能翻译出原文中的风雅意境,也可以体现出作者蕴含在创作中的讽刺含义。

三、英汉“形似”吹毛求疵

不同语言的产生和运用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体现出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许渊冲认为,当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存在矛盾时,此时不要被原文形式所束缚。在翻译《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过程中,译者并没有过于突出哈克方言和吉姆土话的差异,而是采用统一的汉语口语表达方式。本人认为此处可以进行改进,如下所述:

(2)“I wish you would.”says I.

“我希望你们也能去看看。”我说。

(3)I begun to suspicion something.

我开始疑惑起来。

可以将语言看作社会生活的透视镜,在小说中使用地方语言具有以下两种功能:其一,能营造小说人物的生活环境;其二,能体现出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在原文中哈克方言有很多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语句,譬如动词错误形式以及双重否定的错误使用,其充分说明哈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缺乏必要的教育,同时也表现出哈克方言与吉姆土话的差别,体现在语法不标准和语音变化大等问题,譬如将[z]音用[d]音代替,用“dat,de”代替“that,the”等,这也是黑人英语的特点,但是在译文中并没有充分地表现出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张万里翻译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相关作品翻译中的上乘作品,也充分证明其有着研究的价值和权威性。在翻译中主要依靠直译,并融入意译的方式,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在忠实原作主要内容和创作理念的同时,又将原文的精彩之处诠释出来。在本译作中,用简洁明了的汉语口语表达方式再现出原作的风采,读者在阅读译作时能够领略原作的精髓和译作的特色。与此同时,译作中缺乏对黑人英语以及方言土话的深层次分析,这是需要注意的环节。

参考文献:

[1]黄萍.《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种中译本之比较赏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谷婷婷.语言变体与翻译――由《哈克贝恩・芬历险记》看语言变体的汉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刘永杰,王艳玲.言为心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口语化风格浅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文6

关键词:杜甫律诗 华兹华斯十四行诗 中西诗歌互译之比较

一.大诗人杜甫所处时代对作品的影响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少时漫游山东江浙一带,35岁到长安,后任唐肃宗的左拾遗。759年在四川成都修建草堂,两年半后四川军阀混战,杜甫流亡一段时间后又辗转回到四川成都,后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768年在湖南湖北一带流浪。770年病死在湘水上,享年59岁。

杜甫是我国最伟大诗人之一,被后人以“诗圣”相称。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一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深知百姓生活之苦。因此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社会的变动,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方法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春望》一诗写自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安史之乱,杜甫被陷长安时。本文取杜甫这一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诗为例简析其英译特点与华兹华斯的《西敏斯特桥上赋》做翻译比较。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英译文:

Spring View

On war-torn land stream flow and mountains stand;

In towns unquiet grass and weeds run riot.

Grieved over the years, flowers are moved to tears;

Seeing us apart, birds cry with broken heart.

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

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I cannot bear to scratch my grizzled hair;

It grows too thin to hold a light hair pin.

――许渊冲译

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所处时代及对作品的影响

威廉・华兹华斯,生于英格兰北部的坎伯兰湖区的科克茅斯。九岁时就读于埃斯特维特河边的一个名叫霍克谢尔德的小村庄,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童年时光。由于生长地景色优美,他从小就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的热爱与敬畏。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身边不断壮大,在青年期时得到了保持。后在1798年与S・T・柯尔律治共同创作《抒情歌谣集》,标志着英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开始进入盛开期,并获得了非常稳固的文学地位。后与柯尔律治、骚塞三人同称为“湖畔三诗人”。华兹华斯对语言要求简捷和纯粹,反对十八世纪的传统诗歌形式,对湖泊,江河,草地,森林,天空,云彩等的描写都细微传神。文章取其代表作《西敏斯特桥上赋》为例阐述中西互译的特点。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September 3, 1802

Earth has not anything to show more fair:

Dull would he be of soul who could pass by

A sight so touching in its majesty;

This city now doth, like a garment, wear

The beauty of the morning; silent, bare,

Ships, towers, domes, theaters, and temples lie

Open unto the field, and to the sky;

All bright and glittering in the smokeless air.

Never did sun more beautifully steep

In his first splendor ,valley, rock or hill;

Ne er saw I never felt, a calm so deep!

The river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

Dear God! The very houses seem asleep;

And all that mighty heart is lying still!

中译文:

西敏斯特桥上赋

人间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景象,

它是那样庄严,又那样辉煌,

谁能经过它身边而无动于衷?

这城市此刻披着美丽的晨光,

像穿着睡衣袒露又安详,

那船舶、楼阁、剧院、教堂,

直伸向田野,又深入高空;

一切在明朗的空中熠熠闪光。

璀璨的朝阳从未这样美丽地

照耀过大地上的峡谷和山岗;

我从未感到这般沉静!

河水正在欢快地自由流淌。

亲爱的主啊!

万物似在安睡;

那伟大的心灵也停止了跳荡!

三.两首诗歌在文法、句法、行文上的翻译特点比较

1.中国的文字弹性极大,文法变迁极小,一千年前甚或两千年前的一首诗,往往能以原文诉诸今日的读者。这首《春望》在二十一世纪诵之,词句仍然是句句新鲜。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字障”远不如西方文学的文字那样严重,和英国文学相比之下,中国古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中国文字往往可以一字数用,或加上名词不标单复数,例如《春望》中的“城春草木深”一句和“家书抵万金”一句。动词不标今昔,如“国破山河在”一句,几乎一切动词皆是眼前事,但释为追忆往事亦无不可。中国文法的弹性和韧性是独特的。例如这首诗的第二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主词可以省略,在西方诗歌却是无法省略的,如华兹华斯的《西敏斯特桥上赋》上的第四句“this city now doth, like a garment, wear ”和第十一句“Ne er saw I ,never felt, a calm so deep”

2.中国古诗词在隐含的人称不同就决定了读者与一首诗之间的距离,和他对那首诗的态度,动词的时态也影响到这种距离,比如在《春望》一诗里就可以整理出四种距离来。

甲:第三人称,过去式+现在式

乙:第一人称,现在式

丙:第三人称,现在完成式

丁: 第一人称,现在式

从分析当中不难看出第二句和第四句所说的距离较近。而英文诗华兹华斯的《西斯敏斯特桥上赋》却是人称分明,时态判然,例如,Dear God! The very houses seem asleep; And all that mighty heart is lying still!

3.在句法上,英国十四行诗也极富张力,而且句法甚为考究。例如华兹华斯的《西斯敏斯特桥上赋》的第十二行:the river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我们可以将这一句子排列成若干组合:

The river at his own sweet will glideth

Glideth river at his own sweet will edht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 the river

At his own sweet will glideth the river

At his own sweet will the river glideth

这句译文中译为“河水正在欢快地自由流淌”是未尝不可的,也没有影响全诗的风格和结构,但因为需要和中古诗做对比我们不妨可以改为唐诗中对等的成分,因此我们在翻译此句的时候可以变相的译为“水流自欣欣”(余光中)这种古诗的形式,由这句可出七中排列组合的形式,如:

水自欣欣流

水流自欣欣

流水自欣欣

欣欣自流水

欣欣水自流

自流欣欣水

自流水欣欣

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同样也神奇地富有弹性与张力,使律诗不仅讲究声调和对仗,句法比较严谨,往往不免交错或倒装,而且也会把词的次序安置到最大限度。

4.两首诗在英汉、汉英互译的时候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做了综合处理,即把原文中表示不同意义而又连接在一起的几个字词归纳成一个总体的意思,在英文中尽量用一两个词来来表达,比如“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本句的翻译中,许渊冲先生并没有采用一一对应的形式,而是把他们糅合在一起从意义的角度进行重新的组合。他用“thin”来表示“短”字,从而表示了“愁白了头发,越愁越去抓挠,越抓挠越稀少,简直都插不住发簪了”的含义。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