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朗读范例6篇

木兰诗朗读

木兰诗朗读范文1

一、《木m诗》的年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书下注解里提到《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如果把它定为北方的乐府民歌,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南北朝的时间跨度太大,这种笼统的说法不能让人满意。就当时北方的文学状况,还是可以将其确定一个大致的上限的,在北魏前期,它是民间以及宫廷内盛行的一种乐曲。这一类歌曲经过翻译,也可以大致看出原来的痕迹。

范文澜先生曾经指出:木兰诗中君主称可汗或天子,木兰家在黄河以南,出征地点在北边,看来这首诗是当魏迁都洛阳以后,六镇起事以前的作品。由此可见,木兰的事迹发在北魏建国以后,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而《木兰诗》的创作年代会更晚一些,这也是没有疑问的。所以,若把《木兰诗》说成是北朝的一首民歌,确实有待商榷。

二、关于诗中人物的姓氏

关于诗中木兰的姓氏,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小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另外,作为一首口口相传的民歌,本身就是在无数民间艺人相互传唱、改编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原始档案尚不清晰,又缺乏正史记载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考证出木兰的真实姓氏呢?基于此,我觉得,既然花木兰这个名字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的形象代言人,那么,木兰还是姓“花”的好!

三、木兰的形象及主题

现行语文教材对木兰形象的定位,既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更是一个爱家乡、敬父母的孝女。

首先,从木兰诗的产生背景来看,孝道思想的失落是再造孝女形象的创作动机。《木兰诗》是当时朝代民歌中杰出的代表。通过塑造木兰这一孝女的形象来改变世风,向世人召唤失落的孝道思想,也是创作《木兰诗》的写作意图。

其次,从木兰代父从军的动机来看,木兰是为了替父分忧,而不是主动为国出征。诗歌一开始就说木兰停机叹息,叹息的原因既不是木兰“思什么”也不是因为木兰“忆什么”,而是因为父亲年纪大了,要出征打仗。所以她毅然从军,尽一份女儿的孝道责任。

再次,从征路上,对爷娘的思念来看,木兰就是一个孝女的形象,而不是什么英雄。因为英雄不会儿女情长,因为他们以精忠报国为己任,舍小家而保大家。

最后,从辞赏还乡这一动人细节来看,木兰是一个不要英雄之名,只为父母尽孝的一个孝女,在木兰归家的喜悦和欣喜中,完全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忠孝两全的奇女子。

由此可以得出:作者大概是借助这一人物形象劝喻世人孝敬父母、关爱家庭,为家庭承担其相应的责任。

四、《木兰诗》教学时的几点建议

这篇课文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在教学时把其当成一首古代诗词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朗读

全诗共330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在读中把握恰当的语调,读出它的韵律来,初步去把握民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疏通文义,主要靠学生自行领悟,教师只作适当点拨

(三)要让学生注意这首诗铺排的手法

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以及木兰购鞍马东南西北都跑遍等,都不是在说废话,而是在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全诗大半是类似的铺排式的语句,使这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以补充诗歌留下的空白

可让学生体会木兰的思想感情,例如家人喜迎木兰一节,爷娘、姊、弟出郭相迎时的情景,细细地琢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一幅完整的图画会帮助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木兰诗》一文给人们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是她驰骋沙场的英姿,她以英武、机智赢得每一位读者的心,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若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当一个国家败到用一个弱女子的双肩为统治阶级粉饰太平的时候,这时再用理性的思维去看木兰头上的光环,它留给后人的思考也就耐人寻味了。

参考文献:

木兰诗朗读范文2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坡也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于自知。”这些都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必须反复地熟读文章,这充分表明了“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读”大致可分为“认读、译读、品读”。所谓“认读”是指“初中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本”。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对所学文言文有一个正确的范读,除了让学生自由朗读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朗读,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比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让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等人物对话。“译读”是指训练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地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并标注自己不懂或难以理解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理解翻译文章,能更好地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品读”是指教师立足于文言文课本,精心设计一些引导问题,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比如,在《狼》这篇文章中,可以通过以下句式引导学生品味课本:①从文中,我读出了的狼。②从文中,我读出了的屠户。③从本文中,我感悟到了的道理。通过以上三个环节让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朗诵中感知、领悟所学文言文。切记,一定要重视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文言文教学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生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当适当地导入,创设相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文言文的教学中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例如,在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电影《花木兰》中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文本的欲望。归还学生课堂主人的权利,遵循“自学字研、问难研讨、教师精讲、达标运用”的教学模式,采用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先独立地理解、感悟文章,然后针对学生遇到的难点,教师再重点讲解,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文章中有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学生很容易产生疑问,为什么将军死了,壮士都回来了?小组讨论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引导,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加强记忆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重视文言文语言教学

木兰诗朗读范文3

为了避免诗歌教学走进这些朗读的误区,我认为实施以读为主的教法时要特别注意:

首先,读的方式应尽量丰富多样。

对照译文读、个人读、集体读、范读、分角色读、听读、质疑阅读等,给学生以合作、参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不同读法各有各的效果,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读的方式,并且注意到不同阅读方法之间的层次和组合。

以执教《木兰诗》一课为例,可设置九个环节:①课前对照注释读课文;②指名一个学生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③全班齐读,注意字音、句读和文句贯通;④教师范读,学生感受教师读得有味道的地方,注意字音、句读、语气的问题;⑤学生对照注释再读课文,提出理解有困难的问题,力求做到能口头翻译 ;⑥分角色朗读其中一段(先请两个男生,再请两个女生,都是一个朗读原文,一个翻译。然后师生一起评价,比较两组同学的朗读与口头翻译);⑦座位临近的两个同学选一段落尝试用白话文来进行对读;⑧教师读倒数第二节(故意读错)让学生发现纰漏 ;⑨问题探讨阅读,从不同角度发现花木兰的可敬可爱之处。

其次,在诵读的过程中应逐层带动字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文义的理解、人文方面的思考,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由词句的层面向文学、文化的层面推进。

诗歌的风格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激情豪放,有的柔婉细腻。然而,在任何一首诗歌中,它的情感都有不同程度的起伏变化,只有真正读懂诗歌,才能准确演绎。朗读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在对字词句的理解的基础上想象,使朗读“入境”、“入情”,让情感随着文本变化,思想随着作者的思路发展,让自己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共鸣,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传递的思想。如《春望》一诗,先读明词意、句意,再读景色: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三读情感:读诗人因白发苍老而生的伤感悲叹,读诗人因山河破碎而生的忧思痛苦,读诗人因战乱离家而生的思念哀愁。在这样层递进的诵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然地理解字词、句子文义,进而向文学、文化的层面推进。

这种教法不仅可用于古代诗歌的鉴赏,也可用于现代诗歌鉴赏课:如《乡愁》一课,朗读时首先让学生明白四个小节的逻辑关系――递进,读出递进(情感应该是越来越浓郁而深沉的),其次让学生知道作者余光中先生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读出递进的画面,想象填补作者的情绪心情。

第三,我们应该关注读的效果,注重读前指导、读中情况、读后点评的三位一体,使读成为理解古代诗歌的重要手段。

如执教《观沧海》一诗,一读字音:朗读前先扫清字词障碍,教师应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其读音,并在读后及时正音,教师可从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重复字词等较简单的层面进行评价;二读节奏:读前指导四字的节拍一般是二二分,如“山岛\耸峙”“星汉\灿烂”,同时要注意个别句子要按语义停顿,如“东\临\碣石”“水\何\澹澹”,同样应重视读中的情况及读后的点评;三读情感:可从重读、轻读、语速、语调等方面进行指导与评价。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当然,法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f:“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在准确明确的评价之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以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木兰诗朗读范文4

一.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展示

(一)中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2.整体感悟: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第二环节: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品读探究: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情操?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4.语言品味: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练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①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②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第四环节: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2.拓展延伸: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课外探究: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⑤诗歌凝练的语言分析;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可随学生兴趣进行)

(二)美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刻告诉母亲?

2.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

3.为什么与木兰并肩战斗的男性士兵如此惊讶木兰其实是女性,请列出不少于一个理由。

4.木兰的行为让你对“勇气”有什么样的理解?

5.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个故事?

6.木兰和AXEL(《攀援者》)各自都有艰难的任务,他们面对的困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第二环节:表达:写一封信

多少个日日夜夜,木兰远离父母、家乡,出征在外,请代木兰写一封信给父母亲。告诉他们自己离家后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提示:请使用生动的词汇描述任务、地点和事件,可仿照诗歌“五部分”的格式。

第三环节: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

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优秀战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兰也是这个群体里的领导。讨论并选出你们群体里的领导者,为他制作一个奖状,并写上他的名字。

第四环节:课后思考――文本与电影的比较

你已经读完《花木兰》,现在请你比较书中的观点与电影《花木兰》的不同。

1.使用venn图标,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请你选择一个在文本和电影中都很精彩的场景,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2.上网,发表评论:①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讲一讲你读完《花木兰》之后的想法。②请你针对花木兰的故事写一个评论,并把你的作业发到网站上。

二.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差异

(一)文本使用上的差异

研究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文本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能结合文本进行教学的设计,但在文本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国教师特别注重文本的使用和挖掘。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前三个环节都是紧扣住文本,进行朗读、感悟、赏析、品味和反思,对文本进行深挖细掘。即使第四环节似乎稍稍跳离了文本,其实也还是在文本基础上展开的写作训练和延伸练习。

美国教师只将文本作为一个抓手,或者仅仅作为一个例子,他们更多地给学生遐想与创造的空间。第一、二和四环节和文本有一定联系,第三个环节和文本联系不是很紧,文本只是其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依托。即使是涉及文本较多的第一环节,也只有问题3和6同文本的联系比较直接一些,其他4个问题都比较开放,和文本联系不是特别紧密。

(二)问题预设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问题预设的设计,都能围绕阅读、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等预设问题展开阅读教学,但在问题预设上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教师教学预设的问题重在对文本的理解,重在知识的掌握,而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问题预设体现不够。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开放性不够,只要掌握一点阅读的知识,抓住文本就可以解决,答案大多具有指向性和唯一性;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不够,只是紧抓住文本,就文本而文本,预设的问题除了第三环节中的“体验反思”是能体现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预设,其他则都没有体现;正因为如此,预设的问题的拓展性不够,第四环节中的“拓展延伸”是想象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这和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中“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有重复之嫌,而且,即使是第四环节“课外探究”预设的题目,也大多不用学生动多少脑筋,上网一查就能解决问题,还是重了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师教学设计的问题信息量大,提供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问题既有针对文本的“语文问题”,也有拓展的“非语文问题”,教师把文本和当下社会、当代人的观念与作为阅读者个体的“我”结合起来,使文本中花木兰这个历史人物有了现代的意义,课文被教活了。这些问题的预设也有梯度,有可以通过阅读在文本中能找到答案的,也有需合作才能完成的,甚至有必须进一步认真钻研才能解决的。

(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注重了阅读基础上的写作训练,达到“以读促写”的目标,但差异依然明显。

中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人物赏析,品读探究――体验反思,互动释疑――总结存储,拓展延伸,前三个环节由朗读到对文本的理解,虽然在层面上有识记到理解的跨越,但基本上还是知识层面的东西,教学环节是一种平面的展开。即使是“互动释疑”环节,也仅仅是“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这样的小互动,还是叶澜教授所批评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情况。

美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表达:写一封信――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课后思考:文本和电影的比较。分别从阅读理解、表达应用、团队制作实践和思考比较的角度,教学环节是一种立体式的推进,体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启示

(一)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一直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阅读教学如何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那就要把静态的分析训练为主的教学课堂转化为动态的以学生体验、感受为主的教学课堂。

静态分析的课堂只着眼于文本内容,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分析和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的理解、归纳,满足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训练也是依据分析来演绎。有几篇文章作一点这样的分析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每篇文章都是这样慢问细析,学生能获得什么?兴趣又怎么持久?语文课堂教学不能随意肢解课文,也不能变成知识概念的演绎,而是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这就是动态的体验与感受,实现了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要使学生能够动态地体验、感受,就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及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要用教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求精神,要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美国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体验的课堂,才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课堂,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堂。所以,动态体验的课堂才真正是体现课堂主体是学生的课堂。

(二)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

为什么课堂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因为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据说,美国以前确实不太注重阅读训练,导致公民的阅读能力下降,2001年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其中重要的一块是建立“阅读第一”项目,通过把“阅读放在第一位”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因此,在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涉及了一些基础问题,但教学设计中还提供了较多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把讨论和活动的机会都留给学生,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向来是强项,但从教学设计中看出,阅读教学有明显的注重阅读结果和考试技能锻炼的倾向,如环节一和二所预设的问题。因为重视阅读知识点,中国学生的阅读应试技巧掌握比较好,考试结果也会好一点,但教学设计比较单薄,缺少个性,在学习以生活为宗旨、语文服务于社会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有欠缺,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由此得到启发:第一,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要求划一,在达到目标的具体方式上也可以有多种选择;第二,在人文性的前提下,强调语文课的应用性,与当下社会结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借此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也许是当今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

(三)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说到预设问题开放性,想起一个真实的幼儿教学片断――“花为什么会开?”有一天,幼儿园老师问小朋友。第一位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位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位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最漂亮。”第四位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位说:“她也长耳朵,她想听小朋友唱歌。”突然,第六位小朋友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就仰起它的小脸,笑了!”听到这儿,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只有老师知道,她原来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这个教学片断给人的启迪深远。面对问题,孩子们的答案那么多,那么极富想象力、创造力且带着浓烈感彩,这当然是因为预设问题的开放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进行思考,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相比较而言,中国教师教学设计环节一、二重视了基础性,环节三的问题体现了一些开放性,而美国教师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问题大多具有开放性。我们常常说美国教育重创新及动手能力,这从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也不难看出。美国教师之所以能预设那么多具有开发性的问题,关键就是具有创新求异思维方式。我们要具有创新求异思维,那就要摈弃导致我们预设问题开放性不够的“同一”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去关注答案的标准与唯一,重视创新求异思维的培养。因为语文作为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作品的解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独立思考,从而真正做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预设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而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四)读写结合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先生认为:“读写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已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不管是中国教师设计的想象作文还是美国教师设计的写一封信,都注意到了读和写的有效结合。

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相辅相成,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要以阅读为基础,因为这是“写”前的吸收,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在阅读过程中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同时,要以写作能力的提高为外显标志,因为这是“读”后的倾吐。所以,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随文小练笔,将读中学写落到实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读对于写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语言、思想的感染与影响,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吸收、内化阅读材料中的优秀、典范的语言和其中蕴含的思想,阅读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处理课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读写结合才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木兰诗朗读范文5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每当吟诵这诗句时,我就感到了木兰的勤劳与懂事。当她看到征兵文书时,想到了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自己也没有长兄。每一卷文书上都有父亲的名字,而父亲年纪大了也不能去战场。木兰便到市场去买来了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要去替父亲应征。她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二年后才得胜而归。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都出来迎接她……

看看木兰,再想想自己。自己从小就生活在温馨的生活环境中,从来没有关心过父母,更没有为他们做点家务。想到木兰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为父亲去征战,我感动不已。

她不要天子的重金奖赏,也不要做大官,只要回到家乡去看望年迈的父母。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勇敢的木兰,如何告别父母。驰骋战场。累立战功,最终光荣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木兰辞读后感(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初次听见我们学校的大姐姐在学校活动中诵读这首《木兰辞》时,就被它朗朗上口的韵律、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木兰诗朗读范文6

关键词:文言文;教法;以“文”学“言”;“文”“言”同行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很多学生却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望而生畏。究其原因,是我们教师教不得法。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因文制宜,从学生的语文积累出发,从学生能读懂的地方切入,以“文”带“言”、 以“文”学“言”,进而让“文”“言”同行,既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极大提高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诵读入文,由文知言

教学朗朗上口的文言文,可选择诵读入手,以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议论类文言文就具有这个特点,这类文言文有很强的思辨性,往往结构严谨,言简义赅,学生对其内容、思想的把握不易到位。教学中,可采用朗读教学方式,让朗读贯穿课堂,在朗读中翻译,在朗读中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教学《马说》,可以“读文”导入新课,教师配乐范读,营造相宜氛围。然后再以男女竞读的方式读出意蕴,读出层次,如“不以千里称也”,惋惜之情;“安求其能千里邪!”愤激之情;“其真不知马也”讥讽之情。这样一读,神韵就出来了,学生就会被作者的才情所打动,激发了兴趣,从而在不自觉的吟诵中领悟了文章的主旨,进而成诵。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出示问题,让学生摘读原句。问题:在文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学生会答:“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追问:伯乐与千里马有什么关系?生答: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作者却用“然/后有千里马”,能说说“然”的意思吗?因为有了先前朗读基础,学生就很容易明白,“然”、“后”是两个词,“然”是“这样”。教师顺势追问:没有伯乐,千里马会怎样?找出文中语句具体解。从而引出“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等马的遭遇文字,完成重要词汇的积累。就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师生在朗读中译文。在朗读基础上译文,学生既掌握了课文的大意,又同步完成了“言”的积累,学习兴趣浓厚,而不感乏味。接着再让学生造出精辟的语句,读一读,从修辞、表意、情感等角度品一品,议一议,悟一悟,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二、画面再现,赏文品言

教学写景类文言文,可采用画面再现法,让学生熟悉画面,尝试用现代文描绘画面,并且把自己所用的好词列举出来。然后再由教师引导阅读文本,对比一下,自然而然地就把字词教学穿插其中。这样学生就能在由浅入深地感悟过程中实现对字词的理解与积累。并且也能体会到现代文与文言文的差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文言文。例如教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先播放富春江美景的ppt,每展示一幅画面,就找学生口头描述,师生共同探讨用哪些美词描述,列举出来,品味体验。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文言文中描写同一景物用了哪些词,把这些词也罗列出来,对比一下,看看异同。这样学生就会在饶有兴趣中掌握了文言文字词的含义。如果先前列举中没有,再仔细品味全文,想想现代文中哪个词能表达其神韵。如学生选择“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就很容易明确了“缥碧”青白色。又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学生联系刚才所见的水流,就很容易明确“湍”急流的水。再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不断丰富语句中所出现的画面内容:江水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在这样以“文”显“言”的训练中,学生不仅能准确地理解文言字词,简化文言文的翻译,加深对景物的赏析,还有助于对写景散文的感悟,为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打下基础。

三、创设活动,演文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