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案范例6篇

木兰诗教案

木兰诗教案范文1

l.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选取材料制作成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好,我们就来共同看一看《木兰诗》中是怎样塑造木兰的形象的。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生字词。

2.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

明确:(用打出)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三、共同、研习课文

1.二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请根据课文进行探究分析。

明确:(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结合适当引导并指导学生诵读)

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设置悬念,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板书:母问女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木兰想到了什么?“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原来,是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深明大义、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出木兰做入伍前准备,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心情(板书:急切准备)和赴战地途中的见闻、感受。先写木兰紧张筹备,整装待发。用“东”、“西”、“南”、“北”这种民歌常用的铺陈手法,借以突出准备工作的繁忙。“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诗写出了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地的荒凉。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板书:思亲情切);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板书:征途遥远)。既表现了一个女孩子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感情,又写出了出征的历程,行军的疾速。读着,我们好像听到了黄河的涛声,燕山的马嘶,看到主人公纵马奔驰在漫长崎岖的征程,去迎接战斗。

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木兰十年征战的情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给我们描绘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渲染了战场的气氛和环境的艰苦,描写简洁、生动,使我们好像听到了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使我们好像看到了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十年的征战的血与火的考验,使木兰经受了严酷战争的磨炼,终于历尽艰辛,屡克顽敌,成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英雄而凯旋归来。对一个改扮男装的女孩子,有着多少不寻常的经历啊!在呵气成冰的夜晚,木兰肯定会有很多次思念家乡的彻夜不眠,也肯定会有很多次怀着家丑国恨和战友们风驰电掣,越过数不清的山山水水去艰苦战斗。

木兰战功卓著,入朝受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勋位如此之高,赏赐如此之多,然而,木兰却不屑一顾。她深切地怀念着故乡。十年奋战对她来说,并非为了受赏加爵,而只是为了争得安定地从事劳动的生活权力,因此,木兰坚决地作出了解甲归田的请求。处于长期封建战争动乱中的人民,十分渴望和平美好的劳动生活,他们把这一愿望,寄托于木兰形象之中。木兰辞归这一情况的设置,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理想。“辞官”一节,在木兰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木兰在建立功勋后,没有以此为阶梯,进入统治阶级的行列。相反,却解甲归田,回到了人民之中。因而使这位古代女英雄的艺术形象,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而有别于封建文人的作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的情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到此为止“完成了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最后一笔,一个淳朴、勤劳,既英武豪放,又美丽动人的古代杰出女英雄,栩栩如生地立在人们的眼前。“出门看火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穿上男装,在战场上驰聘格斗时,同男战士一样吃苦,一样勇敢,根本分不清是男是女。木兰以超出一般男子的卓著功勋和蔑视功名富贵的美好心灵,受到了人们由衷的赞美。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分析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达到当堂成诵)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她身上哪些金子般的东西?

明确:(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发言)(木兰形象分析)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3.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

木兰诗教案范文2

关键词:花木兰;木兰戏;《雌木兰替父从军》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55-02

木兰异性改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最早见于宋代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又称《木兰辞》)。该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是一首优秀的叙事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晚明时期,出现了第一部敷衍木兰从军故事的戏曲作品――徐渭的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此后,在明清传奇和地方戏中出现了二十余部木兰戏。学术界多以类名来概括取材相同或相近的戏曲作品,如“水浒戏”、“包公戏”、“木连戏”等,因此模仿前例,将叙写木兰从军故事这一题材的戏曲作品,称为“木兰戏”。

徐渭的《雌木兰》是木兰戏中最具影响的一部作品,她开木兰戏之先河,也为后世木兰戏的创作奠定了基础。《雌木兰》全名《雌木兰替父从军》,全剧共分两出。第一出写木兰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第二出写木兰擒贼首、获封赏、归故乡、结姻缘。该剧以《木兰诗》为创作本事,篇幅虽然短小,但是完成了由诗到剧的转变,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都有了丰富和发展。

一、《雌木兰》的人物形象

《雌木兰》保留了《木兰诗》中原有的人物形象――木兰、木兰爹娘、木兰弟妹、战时伙伴。此外,增加了征东元帅辛平、黑山贼首豹子皮、王郎、小鬟、二军等,构成了更加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故事情节。

(一)花木兰――男儿特质和女儿心态的结合

《雌木兰》中的花木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人物形象。她本是女儿身,因替父从军而异性改装成为他人眼中的男子,在取得成功后又恢复女儿身份。在这一过程中,木兰的人物形象体现出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木兰具有男性的特质。“随着俺的爷也读过书,学过写武艺”在封建社会里读书习武一般都是男子才能接受的教育,而木兰自小就随着父亲学文练武,可见父亲是按照教育男孩子的方式教育木兰,或者说木兰喜欢这种是男孩子的教育。这种男性的特质,具体可以表现在木兰的“刀枪弓马”的表演上。其次,木兰具有女儿心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婚姻的期待;对贞洁的重视。这可以从以下的小细节看出来。第一、裹小脚。“回来俺还要嫁人,却怎生?”可以看出木兰的内心里有着想嫁人的女孩心态。第二、守贞。“还你一个闺女回来”“我紧牢拴,几年夜雨梨花馆,交还你依旧春风W蔻函。怎肯辱爷娘面?”出征前米兰向母亲承诺守贞,凯旋后再次向母亲证明,说明在木兰的内心深处是很看重女性贞洁的。第三、对婚姻的渴望。木兰征战十二载,在荣归故里的当天就结成婚配,可以看出木兰对婚姻是期待的,“配不过东床眷”一句再次验证了木兰对自己的贞洁要求很高,但同时又渴望婚姻,透出女孩的甜蜜和娇羞。

(二)木兰父母――冷漠的父亲、虚伪的母亲

《雌木兰》中木兰的父亲和母亲,作者着墨不多,尤其是木兰的父亲,虽然木兰是替父从军,但全剧除去木兰在剧首介绍“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之外,再无多述。这样的安排呈现出了一个冷漠的父亲的形象。

木兰的母亲在木兰替父从军这件事情上的态度是矛盾的,甚至虚伪的。一方面花母担心木兰的安危而不愿木兰出征,另一方面迫于现实不得不承认木兰出征是最好的选择。剧中,木兰和母亲的一段对话直接表现了花母的这种心理。

“(木)娘,爷该从军,怎么不去?(娘)他老了,怎么去得?(木)妹子、兄弟也就去不得了?(娘)你疯了,他两个多大的人,去得?(木)这等样儿,都不去吧。(娘)正为此没个法儿,你的爷急得要上吊。(木)似孩儿这等样儿,去得去不得?(娘)儿,娘晓得你的本事,去倒去得。(哭介)只是俺两老口怎么舍得你去!又一桩,便去呵,你又是个女孩儿,千乡万里,同行搭伴,朝食暮宿,你保得不露出那话儿么?这成什么勾当?”

从这番对话中可以看出,花母虽然接受了木兰替父从军的现实,但十分担心女儿的安危,很快这种担心又被对木兰贞洁难保的担忧而掩盖。此后,更是反复叮嘱木兰重视,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通过文字的描述而跃然纸上。

二、《雌木兰》的故事情节

《雌木兰》对木兰从军故事的丰富不仅仅表现在人物数量的增加、关系的复杂、内涵的丰富上,也体现在故事的可观性和和情感的丰富上。《雌木兰》在增加了“放小脚”“练武艺”“劝爹娘”“擒贼首”和“配姻缘”等数个情节单元。这些情节点的增加各有各的特点与用处,同时又具备一个共同的作用,即让木兰故事成为一出合乎观众审美、易于搬演的舞台作品。

“放小脚”“练武艺”“劝爹娘”是第一出中的三个主要情节点。剧本由木兰自报家门开始,为了替父从军,木兰决定操练武艺,这就不得不得放开被束缚的小脚。“要演武艺,先要放掉了这双脚,换上那双鞋儿,才中用哩。(换鞋作痛楚状)”。“油葫芦”一段细致描写了木兰换鞋脱袜放脚时候心里的所感所想。

“生脱下半折凌波袜一弯,好些难。几年价才收拾得凤头尖,急忙得改抹做航儿泛。怎生就凑得满帮儿楦。回来俺还要嫁人,却怎生?这也不愁他,俺家有个漱金莲方子,只用一味硝,煮汤一洗,比偌咱还小些哩。(唱)把生硝提得似雪花白,可不霎时间漱瘪了金莲瓣。鞋儿倒七八也稳了,且换上这衣服者。(换衣,戴一军毡帽介)”

“练武艺”这一情节包括“天下乐”“哪吒令”“鹊踏枝”“寄生草”“幺”数段,分别描述了了木兰放脚后演练刀、枪、弓、马等多番武艺的场景。木兰的手腕有力、步伐稳健,拉弓跨马毫不费力。这一情节并非没有用处,用实际行动向观众交代了木兰替父出征的可行性,观众已经不用担心木兰不能担当出征之重任。“劝爹娘”一节,木兰以父老弟幼的理由来劝慰母亲,通过母女间的对话,呈献给观众一个有担当、有孝心的木兰形象。

“擒贼首”“配姻缘”是第二出中的两个主要情节。“擒贼首”一节描述了木兰得到元帅辛平的赏识,命她于两军交战之时擒拿黑山贼首豹子皮。虽然直接的描写只有短短一句“木冲出擒介”,但前文却做了大段的铺设,通过他人之口突出木兰武艺之高强。此外,擒贼之易也能凸显出木兰本领之超群。“配姻缘”是全局的结尾,可看做中国戏曲的大团圆式结局。锦衣还乡的木兰被母亲安排与王朗成亲,木兰虽是娇羞,却推辞不过,当日拜堂,成就姻缘。这是《雌木兰》剧情上的最大创新之处,为征战归来的木兰安排了一个圆满的归宿,让女扮男装的木兰通过婚姻彻底回归了女性身份。

故事情节的丰富使木兰故事更加完整,完成了由诗向剧的跨越,成为一出可演可观可感的戏曲作品。

(一)情节丰富、适合搬演

戏曲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点在于她是舞台艺术,虽然杂剧在明中后期已经逐渐成为案头之作,供文人赏玩。但是徐渭并没有忽视其作为舞台艺术的特质,在创作工程中考虑到了舞台搬演这一实际问题。例如“放小脚”这一情节,木兰换鞋脱袜、痛苦焦急的模样在舞台演出中颇具喜剧色彩,同时贴合了当时的民间习俗,容易为观众所理解。“练武艺”一节在舞台上搬演,刀、枪、弓、马等轮番上阵,定能夺得满堂喝彩。“配姻缘”的大团圆结局也让舞台看起来热闹喜庆。

(二)情感充沛,引起共鸣

戏曲作为代言体的文学样式,不能直接抒情,而是让角色通过人物的念白、唱词等来调动观众的情绪,以引起共鸣。《雌木兰》在情感的阐释和抒发上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以“劝父母”一节为例,木兰考虑到父亲年迈、弟妹幼小,义不容辞的担起战争的重担,还能以平和的语气来劝慰担心的父母,让观众感受到木兰的懂事和孝顺。“放小脚”和“配姻缘”两段让观众看到了木兰坚强外表下的小女儿心思,放脚后担心嫁不了人,被母亲配姻缘时候的娇羞都让观众有了会心一笑的微妙感受。

三、《雌木兰》的主题思想

《雌木兰》的主题思想也在《木兰诗》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该剧作者是晚明文学家、书画家、思想家徐渭,他生平坎坷,心路崎岖。对《雌木兰》主题的探究需要结合徐渭的身平和晚明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女英雄的赞歌

明朝嘉靖年间,朝廷腐败,倭寇在浙江沿海一带烧杀抢掠。当时,徐渭身为浙江巡抚胡宗宪之幕客,曾为抗倭出谋划策、甚至亲历战场,这一经历对徐渭的影响颇深,激发了他报国的热诚。在抗倭的战斗中,有一支广西少数名族的军队,其将领是历史上著名的女英雄――瓦氏,这一真实事件或是徐渭创作《雌木兰》的直接原因。

(二)徐渭的自况

徐渭虽然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其杂剧作品《雌木兰》颇有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之意。曾有人作诗讽刺徐渭,骂其《四声猿》是“妄喧妄叫”,徐渭反击称“要知猿叫肠堪断,除非侬身自做猿”。《雌木兰》一剧的主旨或可结合徐渭生平经历,从中探寻一二。《雌木兰》中木兰异性改装,征战十二载,却无人发现,真是“世间事多少糊涂”,这其中充满了徐渭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恨,对世人有眼无珠的不满。

(三)复杂的女性观

《雌木兰》客观上宣扬了男女平等的女性观。“休女身拼,缇萦命判,这都是裙钗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可见木兰并无“男尊女卑”的观念,反而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上阵杀敌,亲擒贼首时木兰喊出“这功劳得将来不费星儿汗”又可见其卓尔不群的能力。但同时,徐渭借木兰母亲之口,多次突出女子贞洁的重要性。又以木兰对婚姻的向往并最终以婚姻为归宿,让一个与众不同的有着与男子平等人格的女性回归到封建社会下女性最终的命运中去了。可见,徐渭一面提倡男女平等,赞扬着巾帼英雄花木兰,一面又反复强调贞洁的重要,并以婚姻作为女性最终的归宿,不难看出其复杂的女性观。

《雌木兰替父从军》以《木兰诗》为创作基础,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对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进行了发展和丰富,完成了由诗向剧的跨越,使之成为可演可观的舞台作品,亦是最具影响的一部木兰戏。

参考文献:

〔1〕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张雪.木兰故事的文本演变和文化内涵[D].天津:南开大学,2013.

〔4〕罗艳秋.谈杂剧《雌木兰》对徐渭个性思想的深度折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2).

木兰诗教案范文3

关键词:有效提问;实践探究;思维

不同的提问会有不同的回答,一个好的提问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上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的效果;一个不好的提问引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或者限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甚至造成学生不知何意,胡乱回答。因此,课堂提问既是诱发学习语文兴趣的内因之一,同时它又是一门激活学生思维的艺术。

教师要具有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敏感性,要捕捉教学过程的精妙之处。所以,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一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老师不可能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探讨问题。老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的,重点或难点来确定为数不多的有价值的议题供学生探讨。那么,教师就需要别具匠心地从以下方面入手有技巧地提出问题:

1. 认识记忆性问题

这是属于重述或再现已知事实一类的问题。知识包括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等。这类问题不可过多,但不可没有,因为,这类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是后几类问题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理解、分析、应用和欣赏、评价就难以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对这类问题提问,可以单刀直入、开门见山,这可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2. 理解性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要根据已知进行推理,求得未知,提问时要拐弯抹角,旁敲侧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印象深刻。在《芦花荡》一文中,作者反复写到芦苇,环境描写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写芦苇是写景中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描写的妙处呢?教师抓住两个问题作为突破口,第一个问题是:作者通过写芦苇表达什么意思?第二,俗话说:“一枝一叶总关情”,谁能从表“情”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呢?这样的问题就可以使学生由“芦苇”想到“人”,由芦苇的形态想到白洋淀人民的斗志。

像这类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读书,又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3. 分析综合性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时要从整体把握,引导学生从全局出发。比如在学习《木兰诗》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诗歌对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写得十分简略,为什么?这样是否影响花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问题一抛出,学生通过思考后,前后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纷纷举手。有些学生说:“不会。这样写,不但使全诗简洁紧凑,而且,突出了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形象。”有些学生说:“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木兰勤劳善良,淳厚质朴,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不慕高官厚禄,热爱和平生活的性格和品质,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木兰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所以,不会影响木兰的英雄形象。”……学生把巾帼英雄花木兰阐述得淋漓尽致,学生的思维也达到了有效的启动,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4. 应用性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创造性问题的答案不是教材内容的重述,而且,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但这个答案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以已知为基础,与理解分析相关联,只是它要求回答问题的角度要新,或需要想象和联想,因而更具独创性。比如教《卖炭翁》一诗,笔者问学生:“谁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卖炭翁的炭被抢以后,卖炭翁是一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需要借助想象的提问。学生说:“他两眼含泪,眼巴巴地望着远去的炭车,风吹起他薄而破烂的衣衫,而他却呆立在雪地里。”有的学生说:“他双手抱着头,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他声音听起来是那么凄惨,周围的百姓也都纷纷掉了泪。”又比如在教《春》时,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描绘当我们在春天里飞翔的时候,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会发现大自然会对我们轻声地说话。告诉老师,你们听到了什么:

春草告诉我……

春花告诉我……

春风告诉我……

春雨告诉我……

在这里教师要求学生做的是学生的读,学生的感受、体验和应用。

5. 欣赏评价性问题

这类问题是以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为目标的问题。这是一种发散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欣赏、去体味,学到的是语言,提高的是能力。这种能力的特点是判断所学文章内容的正误、深浅等。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提出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遣词造句极为讲究,在描绘冬天的济南这块宝地时,他用了哪些富有魅力的语言?许多学生的回答可谓精彩之至。一学生认为“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中的“卧”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整个村庄在暖冬里悠闲惬意的韵味,而改用“躺”字则显得生硬。另一学生认为“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这句中的“不忍得”用得妙极了,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评价能力是高层次能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十分必要。

木兰诗教案范文4

【关键词】有效课堂;有效学习

一、质疑契机中――要学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诚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成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僵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向实际的、进行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

在学《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时,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他说:“课文写得并不完美。”我饶有兴趣地问道:“为什么?”他说:“如果按课文文字来理解,学飞就是飞得越高越会飞,而光飞得高就能代表飞得好吗?”“有一定的道理,”我带着赞许的目光问道,“那我们怎样来很好的理解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呢?”这位学生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高声答道:“学飞不仅要有高度,而且要有速度。”在赏识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劲头是越来越足。

二、和谐氛围中――爱学

语言的感知、理解、积累、运用是学生全面素养的核心,是语文教育的独特任务。紧紧围绕语文教育任务,突出语文实践,突出熏陶感染,突出语感培养,就从根本上抓住了语文课改的关键。知识有两种形态,即过程和结论。传统教学注重若干个结论,现代教学取其过程。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营造一种宽容、宽厚、宽松的学习氛围,在倾注期待、真情交融中,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劳动,从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主动参于中――乐学

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这是新课改的重要宗旨。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总之,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一切课程资源、一切活动形式都为我所用,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于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不断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木兰从军》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大智大勇的女英雄形象。课文第三自然段语言精炼、用词准确,是一个重点段落,怎样让学生在头脑中鲜明一个古代人物的形象,体会一个古代女子的个性呢?第三自然段勾勒了三个场景――告别亲人、赶往前线、沙场杀敌。我灵机一动,根据这三个场景,课前编排了一个独舞,并准备了服装、道具。课中,当“花木兰”一幅古代将士打扮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孩子们欢喜又好奇。“花木兰”表演时,孩子们屏住呼吸,睁大眼睛。当表演到“花木兰”手持长矛在沙场上与匈奴进行殊死搏斗时,孩子们的情感更是被推到了一个兴奋高潮点。舞蹈跳完之后,孩子们意犹未尽,这时便是他们表现创新欲望的好时机,我相机问道:“你们想象到什么?”“花木兰舍不得离开她的爸爸妈妈,告别父母时,她一步一回头。”“花木兰日夜行军,山高路滑,很危险,很艰苦。”“花木兰面对再凶狠的敌人,她都不怕,她非常勇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他们不拘泥于课文的表面文字,大胆地对情节进行了自然的延伸、拓展和创新。

四、扩散思维中――会学

课改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正确定位学生为发展中的人。发展中的人是幼稚的,容易犯错的,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接纳、宽容;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让其张扬个性。面对发展中的人,语文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不再是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再是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路线,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我们不仅要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

《题秋江独钓图》是一首题画诗,为清代诗人王士祯应朋友的邀请,为古代名画《秋江独钓图》的题诗。这首诗仿画中之境,举重若轻、轻描淡写便绘就一幅渔人秋江独钓的逍遥胜景。在师生共同赏析理解“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句诗时,忽然有位同学站了起来,神情激动地宣布了他的新发现:“渔人应该是打渔为生,而他在垂钓时一边高声唱歌,一边饮酒,那高亢的歌声岂不是会将鱼儿吓跑?那他怎么能钓到鱼?”多么与众不同的体会!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的火花!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渔人所钓的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境。虽然这位同学对这句诗所蕴含的无穷意味缺乏一定的理解,但我热情表扬了他善于思考、敢于提出新颖见解的好品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木兰诗教案范文5

1 问题的提出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说”与杜威“儿童中心说”之争引发了“百家争鸣”。教师是教育过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控制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创新,引导学生向善。于是,教师自然成了主导,在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上教师拥有主动权。另一方面,近来有些专家提出的学生主体,以致不少课堂上出现了学生“众说纷纭”教师“听其不语”的现象,展现的是学生的肤浅的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在学校教学中,没有教师的主体就不会有学生的主体性。

2 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性

2.1 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有利于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学生学习的收获在于学习的参与过程之中。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是获取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面是创新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区别的标志之一。可以说,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会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从传统的讲授和被动的接受中解脱出来,能充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2.2 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生主体参与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活”,形式上灵活多样,内容上丰富多彩。它不拘泥于课堂,它可以将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它让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 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操作策略

3.1 以导入为切口,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兴趣也叫求知欲,往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语文教师必须依据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一堂课的导入,往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口。只有当学生情趣盎然,热情高涨的时候,才更有利于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上来。因此,一段充满诱惑力的导入语,有时甚至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如在教学《伤仲永》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你想成才吗?你认为成才依靠的是什么?(稍停)那么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是如何看待‘成才’的呢?他的作品《伤仲永》会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这段导语中,当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几乎说中了每个学生的心事,而且充满了诱惑力,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被吊起了。教师马上接着第二问:你认为成才依靠的是什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教师对此并不下定论,又抛出第三个问题,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课文,使学生满怀期待地去学习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3.2 以情感为体验,丰富学生间接感受。虽然新教材的课文都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学生的成长观和思维观,但文章本身在内容上、时代背景上与我们的学生总会有距离,尤其是学生经历少,感受浅,直接导致理解的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教师再三点拨,学生也会“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很难有文中那样的切身体会。这时,就需要教师唤起学生曾有过的经验或创设虚拟情境,让他们用熟悉的情感体验,由此及彼体验文本中的情景,

3.3 以问题为触点,激活学生思维。在语文课上,一个有启发性的或是带点叛逆性的问题,很能吸引学生,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激活他们的思维,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木兰诗》,脍炙人口,学生喜欢学,但对木兰这个人物形象,以往比较传统的看法是“木兰代父从军,杀敌报国,是一个女英雄。诗歌表现了木兰顽强坚毅的品质和为国分忧、浴血沙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木兰诗》时,讨论完主题后,我抛出了一个问题:“都说木兰是一个女英雄,你同意吗?”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同意这个看法。在这时,我又提出了一个看法:“老师认为诗歌中木兰的许多表现,都表明她不配做一个女英雄。”我一说完,学生都一致盯着我,眼中透着疑惑,马上,就有学生重新捧起书本,想从中找出蛛丝马迹验证老师的话。这种带点叛逆性的观点,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书上寻找答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4 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能力。新教材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综合性活动”,编设这一内容的意图在于,既将语文的外延延伸到了生活世界,又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如实践活动能力、听话说话能力、写作能力等,使学生的学习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其实老教材也有类似的教学内容,但对考试的评价却注重写作能力。于是,传统的做法就是省去了听、说、做,而只要求学生完成作文就成了。试想,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设计这一堂课,脱离了实践活动,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实践能力如何落实;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如何体现;学生联系社会、感悟生活的真情如何获得?

4 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体参与需遵循的教学原则

4.1 民主性原则。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基本前提。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必须探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必须确立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主体意识,摒弃传统教学中专制主义的师生观和放任主义的自流观,创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使学生心理轻松自由,可以各抒己见。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给语文课堂带来无限的活力与生命。

4.2 活动性原则。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活动之中,其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较好的落实。形成活动的基本属性就是主体参与,主体参与是活动产生的基础。教师应规范、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按认知结构及教学需要进行重新编排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主体性形成并达到优化。在这种活动性原则下,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情趣盎然。

总而言之,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观念,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归根到底是要促进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多活动、多体验、多表现,当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时,课堂也就显露出无限生机来。

参考文献

木兰诗教案范文6

《月》剧叙述了一个凄婉而动人的故事。主人公林怡芳,父亲蒙冤致死,随母千里寻兄,不幸母又深山遇难,林被山民所救。于是,这个曾读过十年书的城市姑娘如一颗种籽撒落穷山僻壤,生根、开花、结果……难能可贵的是,编导者并没有把视点过多地放在这个悲伤的事件本身上,而是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着力挖掘那些富有诗意的美,并加以渲染和升华,使其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月》剧的诗意化首先表现在编导者对生活对人物充满了诗一般的美好情感。幕一开启,二道幕上刻镂出来的那一轮巨大的明月,明月里的青山、绿树、屋舍、土庙,诗情画意,赏心悦目。前台,山娃子们那节奏鲜明的舞蹈,单调清脆的石块敲击之声,配上“月亮月亮光光”那稚嫩的童声伴唱,一下子将观众带入深山野村那特有的氛围之中。林怡芳母子就是在这时落难的。天真活泼的山娃子将昏倒在地的林怡芳抬回村里,纯朴厚道的山民们为她母亲料理了后事。在这里,林怡芳悲惨的个人遭遇并未引起观众过多的关注,而是牛背梁以大山一般广博的胸怀对一个陌生的城市姑娘的热情接纳,使人禁不住流出了温馨而激动的泪水。

《月》剧的诗意化其次表现在编导者对现实生活的舞台呈现是极具诗的品味的。林怡芳当了民办教师,住进了山神土庙。晚上,外面恶风阵阵,怪鸟哀鸣,屋内孤灯昏黄,饥鼠争食,那是多么孤寂清冷的情境啊!每当此时,总有热道心肠的山民为她守夜。编导者在表现这一生活情景的时候,撷取了生活中最富有情趣的细节,将其做了夸张的艺术处理,使其洋溢着无限的诗趣。如木墩带着自己扎制的草人,载歌载舞,妙趣横生,令人感到林怡芳处境孤单而并不孤单的人间真情。再如葛乔根和黑女的隔门对唱,浓郁的山村野趣,使人捧腹叫绝。这些带有喜剧甚至闹剧色彩的生活场景,在夜深人静的山乡散发出山花般沁人心脾的馨香。

《月》剧的诗意化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至爱亲情上。观《月》剧,不少地方催人泪下,而这些动情点往往是在特定的诗的意境中人的真挚情感,令人激动不已。在孤寂的深山土地庙,编导者以幻化的艺术手法,再现林怡芳和林怡男之间的兄妹之情,是那么质朴清纯。父亲的冤案,一直是林怡芳的一块心病,终于,父案,她也可以回城工作了,然而,几十年风雨苍桑,已经将她同丈夫木墩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此时此刻,她对木墩的那份夫妻情感,是那么感人至深。还有她与常水、石头、兰兰之间的师生之情,在“月亮月亮光光”反复诵唱的歌谣声中,显得那么亲切而牵动人心。她同山民们之间的乡情,更是亲密无间,情同手足。该剧通过对富有诗的意境中人类美好情感的揭示,使观众的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和升华。

上一篇窦娥冤教案

下一篇陋室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