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家乡的诗歌范例6篇

赞美家乡的诗歌

赞美家乡的诗歌范文1

关键词:海子;沈从文;文学情愫

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与周作人提出的“人的文学”分不开,中国20年代文学都围绕“人”去完成文学创作。新文学作家沈从文身于文学启蒙的大潮中,他的文学世界是人的世界,甚至要比人的世界大。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更多是对湘西的美好世界的描述,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之美,他一种遵循其内心的感受,希望创造出一条美与爱结合的世界。而八十年代诗歌中朦胧诗成为新时期主流文学,“带着中国文学从未有过的思想情感和新奇语汇呈现于世,给予中国人对自我的认识强烈的震撼,对时代具有不可阻挡的开启性意义。”①

两位作者在不同时期,在文学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海子作为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并不只是是主观抒情,自我陶醉,而是实体的描述。沈从文,沈从文作为最具代表的文学巨匠之一,以他独特的文学创作方式,开启了中国文学的先河,其作品多元化的模式中,可以用纯情浪漫主义去解构。两位作者又因有着相似的文化心理,即相似的生活经历,乡下的生活为之后的创作素材做了铺垫,因此两位作者在工业文明、现代文明之中,在抒写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的挽歌与赞歌。

一、海子与沈从文的文化心理

文化心理即“在本民族和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在集体无意识的制约之下形成的一种符号化心理定势,它是作家审美和艺术表达的原动力。”②在改革开放初期,同样掀起了“沈从文热”,以这样的形式去关注人性,沈从文自己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造一座希腊小庙来供奉人性。而在中国九十年代进入消费社会的发展阶段,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被消费文化击碎,而海子在消费文化与诗歌精神冲突的时候,坚守“做物质的短暂情人”,在2009年兴起了“祖国 以梦为马”的热潮,以此来纪念这位奉行神性写作的诗人。如今,要去全面解读作家的文本时,不是以简单的某一热潮跟风去阅读作家文本,而是需结合作家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利用文化学等方式来分析。

(一)早前的生活环境

沈从文《从文自传》提及到自己的教育得于母亲的不少,告他识字、药名、决断,自己的气度也深受母亲的影响较多。自从逃出私塾之后,便看到了外面的自由和大千世界。可见沈从文早年的家中的经济生活还好,父亲想让他成为一名军人,最终没能完成这样一个理想。1922年,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渴望上大学,离开湘西前往北京,最终却因为没有经济来源被迫选择旁听,迫于生计,创作大量的文章,却屡屡被拒,在都市遭到了冷落和白眼,不被理解、孤独苦闷的心绪无处宣泄。在1925年3月《晨报副刊》发表《遥夜・五》,讲述了自己窘困的处境和坚持创作的经历,引起了北大教授林宰平的关注,主动帮助沈从文,并以这样提携的方式,结实了“新月派”的作家,得到了胡适等学者的帮助,也因此遇到创作生涯的绝佳机遇。

而海子则与沈从文不同。贫困一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由于母亲操采菊在私塾读过两年书,母亲希望海子成为一名教师。从小生活在落魄穷困的家庭中,母亲承担了家庭的败落和生活的重压,默默忍受,不善言辞,因此海子的性格显得胆怯和内向。作为长子的他,孝顺尊敬有道。母亲的形象永远以一个温暖的样子出现――“在查湾村口,母亲泪流满面”。15岁的查海生考进北京大学,村里人为之骄傲。于是母亲迈着小脚,挨家挨户地送上她连夜蒸好的白糕,为之庆祝。1983年毕业后,留在北京,一次母亲从家乡怀揣着50枚鸡蛋去看海子。临走时,海子借了300元执意要母亲带走。而那300元,母亲没舍得用。因为贫困,海子常常挨饿,也遭到了同学的嘲笑,为此要改变命运,只能努力,靠知识改变命运,事实并非如此,创作出的诗歌并没有成功投稿,也得不到诗界的同行认可,如朦胧诗人多多在一次诗歌聚中,指出了海子长诗、诗剧不入大流。海子在自杀之前,只看过一次电影,在其房间,见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从1983年开始到离世,诗人一直生活在昌平,昌平的生活格外的孤独,同时也忍受着精神的孤独。如《在昌平的孤独》诗中提到,“孤独是一只鱼筐 是鱼筐中的泉水 放在泉水中 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 梦见的猎鹿人 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而“无比拮据的家境,让海子更懂得贫穷的含义,并在心中留下了对物质难以摆脱的心理阴影”。③

(二)地域文化

沈从文生活在苗文化语境中,是一个“地道”的苗族作家,苗文化中豪爽大方、不计功利的人生态度影响了沈从文。多山属于湘西地区特征,特殊的地理位置封闭了苗文化,也导致在晚清末年与汉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有了落差,并受到了外界的压制和歧视,苗族退居山林,因此苗族长期生活于高山峡谷中,束缚了人们,也满足于眼前的生活。而作为“凤凰之子”的沈从文,上过私塾,有看过“杀人游戏”,参过军,即使离开湘西前往都市中,他见过形形的人,但在都市生活中他以“乡下人”自居,并以“乡下人”的态度批判现实中的不满,因此写出了许多美化湘西社会风土人情的小说。如《绅士的太太》《八骏图》来嘲讽上流社会的腐朽、虚伪自私的教授们。

然而,出生于相对封闭的安徽农村的海子来说,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农田劳作是农村生活中的常见得到的。比起沈从文,海子的农村生活更加的封闭,无法与形形的人接触,只熟悉农民的生活方式和话语。由此可见,海子保守、朴实、不善于交际的性格,在15年的农村生活中已经形成。即使留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的海子,一直没有评到更高一层次职称。如《麦地》,用到的意象都与农村生活相关。

麦浪――

天堂的桌子

摆在田野上

一块麦地

收割季节

麦浪和月光

洗着快镰刀

二、文学情愫在文本的表现

海子与沈从文的经历有所不同,两位作者创作领域也不同,海子以诗歌为主,沈从文则以散文和小说著称,但两个人的文明情怀却是相似的,都在极力称赞乡土文明和农业文明,谱写出了赞歌和挽歌。

沈从文离开湘西到都市,作品中写的都是最原始的湘西,文化中的湘西。到了1949年民族危机的紧迫,他开始审视湘西,寻找民族文化的病根。从30年代开始沈从文的创作有了思考和反思,也就是“理性节制情感”,沈从文说道:

“曾经有人询问我‘你为什么写作?’

我告诉我这个乡下人的意见:‘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④

如《边城》“美丽总是使人忧愁”,自然的美映衬出人性美,翠翠的形象“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野兽。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⑤而在《烛虚》《黑魇》,一些作者迎合商人政策,对文学坚持的妥协,叹文学沦为商业和政治的雇佣。强调文学需有一种永恒,一点力量,一点意志。就如翠翠在最后在等傩送是否会回来,也许“明天”回来。

而海子的诗歌是乡土世界的歌唱。后朦胧诗人于坚曾评价海子,是一位才子,是一个农业社会的抒情诗人,他的梦想是乌托邦的,具有纯洁唯美的色彩。海子有着长达十五年的农村生活,曾说他可以用这农村生活的素材写十五年的乡土世界,却在刚创作七年的时间点,断然离去,留下个人的悲剧与文明存在的思考,留下后人悲悯与反思的态度看到海子的自杀事件。诗意的自然与朴素的劳动融汇成立一幅幅农耕画卷。如《春天》

一匹跛了多年的

t色小马

躺在我的小篮子里

故乡晴空万里

故乡白云片片

故乡水声汩汩

我的红色小马躺在小篮子里

就像我手心的红果实

听不见窗户下面

生锈的声音

就像一把温暖的果实

自朴实、纯净的农村走出来,他带着无比洁净的童心至有金属气息嘈杂的大都市,接触到先进的文化层面。空间移位后进入的异质文化空间,让他感到不适,生活在城市中,想象中将自己置身于村庄的异度空间。因而有了海子站在都市之上,面向广袤大地歌唱,空虚而寒冷,浪漫而飘逸,质朴的嗓音发出灵魂之音,回荡在赋予海子精神的村庄与拥挤的都市之间。如《黎明》之二,失望的情绪更显力度。

“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干干净净 归还一个陌不相识的人 我寂寞地等,我阴沉地等 二月的雪,二月的雨 泉水白白流淌 花朵为谁开放 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 吐着芳香,站在山岗上……”农耕文明在现代化和工业化中消退。海子诗歌中的文学理想化与生存悲剧化,加剧了他对农耕文明的惋惜。

三、结语

湘西作家沈从文与悲剧的理想主义诗人海子,在创作中都以浪漫主义的风格书写文化文明的挽歌和赞歌。沈从文在创作的文化环境中,懂得变通,顺应这社会环境文学环境写出不同的作品,原始的湘西到文化中的湘西再至历史中的湘西。仅从小说《边城》翠翠的经历,可以看到乡下人性美自然美的赞歌,也可以观察到都市文化对“人”的负面的影响。翠翠孤独的在等待,也预示作者在寂寞的文化环境中摸索、思考。而海子迫于生存的压力,诗歌不受接纳的因素,将自己定位为悲剧精神式的诗人,张扬崇高的生命力量,主动承担时代的晦暗,在与晦暗和悲剧抗争时,以牺牲自己作为文明的挽歌。两人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论是他的文学作品还是他的人生经历,都蕴含着巨大的想象空间。也值得因此为戒,当下的文化创作环境以光明的写作方式持续。

注释:

①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第十章 朦胧诗开启的精神向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版,第271页。

②朱曦,陈兴芜:《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模式》,《第二节 沈从文的文化心理》,重庆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94页。

③余徐刚:《海子传》,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6页。

④梁桂莲:《审美的诉求 沈从文文论研究》,2013:39.

⑤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八卷,第64页。

参考文献:

[1]金肽频.海子纪念文集评论卷[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3.

[2]金肽频. 海子诗歌读本[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3.

[3]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

[4]余徐刚. 海子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5.

[5]西川. 海子诗全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2.

[6]王俊虎,邱跃强.老舍与海子个性气质比较论[J].北方论坛.2017(02).

[7]单人耘.从沈从文的人生美学谈起 [J].书屋.2014(03).

[8]刘明坤.从沈从文西南联大时期作品看京派作家的文化心理转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9]王爱松.现代出版机制下沈从文早期的文学生产[J].文学评论.2012(06).

[10]朱曦,陈兴芜.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模式[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5.

赞美家乡的诗歌范文2

《繁星》、《春水》体现了两大主题:一是纯真的童心;二是圣洁的母爱。主要内容是对母爱、童真及大自然的讴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完《繁星春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

《繁星春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1《繁星春水》是冰心平时的感想和回忆,受泰戈尔的作品《飞鸟集》的启示,经整理写下的一部作品。

《繁星春水》的主题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召唤;二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繁星春水》中,我比较喜欢写母爱的。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虽然只有三十来字,却深深地表会出母爱是多么的博大无边!当我们烦恼、痛苦、伤心的时候,唯一能给我们安慰的,就是母亲。从古到今,有多少诗篇为您赞颂。孟郊的《游子吟》;泰戈尔的《金色花》;老舍的《我的母亲》;冰心的《荷叶母亲》……

《繁星春水》有一个特点:易仿写。比如“生离----是朦胧的日月,死别----是憔悴的落花”可以仿写成“生离----是飘飞的种子,死别----是落地的枯叶”;像“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就可以仿写成“鲜花点缀着----碧绿的树叶,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黑暗中,阳光里,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

通过《繁星春水》,我们读懂了母爱,读懂了童年,读懂了自然,读懂了----人生……

《繁星春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2《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

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繁星春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3读书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在寒假里,学校组织我们上网读书,我读了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感触颇深。里面的内容是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这两本书含蓄隽永、富于哲理,很受大家的欢迎,因此成了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向往。于是,带着一种青少年特有的痴狂,遂封堵起了这“零碎的思想”。忽容置疑,作为些家底一个上学的读书女孩子,冰心是幸运的。从小舒适的家庭生活及长期受文学熏陶生活环境,使得繁星春水的字里眉间都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朴实的母爱,纯真的童趣以美妙的自然都化作了点点滴滴的诗词。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娇柔的造作,一切都从细微中透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母亲啊!着零碎的篇儿,你能看看么?”这些字,在以前,以隐藏在你的心里。”《繁星春水〉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写母爱的,和悦的颜色,循循渐透,这些都让冰心一直以母亲为榜样。平凡的母爱让冰心感受到了人的确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于是,对母爱的颂扬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诗集的一大主旨。如果说,对母爱的赞美诗一种深重的流露,那么对童年的歌颂则是另一种心情的独白。毕竟,繁星纯水中的作品大都由冰心二十岁前写的。那时候,不能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儿时的梦想,一种新近萌发的对新生物的崇高于自信便在诗中潜滋暗长。让人读后对生民的柔弱或顽强都有一揽天余。于是,在真切中感受到了活力。“我从不称自己是诗人”,也许正是这一点,才使读者在尽情领略文学的乐趣时,有不拘谨的向让思想重新达到一个高度的原因之一吧!

《繁星春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4我是第一次看关于诗歌的名著。诗歌,在我眼里就是一种很无聊的文学,看这个简直是浪费时间。可是,在这个寒假,我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翻开这本书,当我深入读进这本书时,最终看出所蕴含的哲理。

诗歌从古至今,是受人尊重的,因为诗歌是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沿袭下来的,我却是个例外,。我很讨厌诗歌,讨厌他的杂乱,讨厌它的深藏不漏。花时间去研究它的杂乱,还不如去坐着看一本刺激的小说。

不过,我要感谢冰心奶奶和学校的安排,是他们改变了我对诗歌的看法。我能从很多句子中感到冰心的诗歌的看法和吸引力:“青年人和!为这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你的图。”这是什么意思?这所蕴含的哲理是把握现在,创造未来。这哲理是多么深刻呀。

我对此上了瘾,我开始研究他们,从中得出结论。每得出一个,我会兴奋好一阵子的。比如这首诗:镜子——对面照着,反而觉得不自然,不如反转过去。哲理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当你使用他时弄不清楚的话,不如反过来想想。我越来越感到冰心的诗歌的哲理性,他是一个哲学家。

也许就是这本经典名著,改变了一个人的观点,也正是这本经典的诗歌名著,才可以列入世界少年文学经典名著。

《繁星春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5随身带着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有空就拿出来读读。这本诗集后,我对冰心有了更进一层的了解。翻开书本,才发现这本书的序言也是那么精彩。序言中,介绍了冰心的一生。原来,冰心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她在文学写作方面极高的天赋。

细细地品味着书中的每一首小诗,让我融入到诗的美好世界中。在这些诗里,我读到了伟大的母爱;幼稚的童真、纯洁的友谊和自然。其中,写母爱的那些诗最能引起我的共鸣。读着,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母亲对我爱,

这些爱都体现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中,但这是由这些细碎的小事,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由此,我更加珍惜母亲对我爱。

还有一些诗写的是童年,读着这些诗,看着冰心的童年是多么的有趣与难忘,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一样的难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还记忆犹新。

赞美家乡的诗歌范文3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传诵海内外,江苏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晁岱健为《乡愁》谱曲,得到余光中的认可和赞赏。2008年1月14日北京保利剧院将上演一台主题为《中华情》的音乐会,戴玉强、龚天鹏等将同台演绎《乡愁》系列音乐作品。

《乡愁》诞生至今已有近40年,在中国人别是在海外华人华侨中影响极大。不少音乐家也试图为该诗谱曲,“老歌王”王洛宾曾经从新疆去台湾,亲自在余光中面前边唱边舞他谱曲《乡愁》;1983年,被称为台湾“民歌之父”的杨弦在台北中山堂专门演唱了自己谱曲的《乡愁》,然而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歌曲版的《乡愁》能够像该诗一样流传广泛。

6年前,北京“申奥”成功后,余光中老人在庆祝大会现场朗诵《乡愁》时,台下出现万人合诵的场面,声音宏亮,震撼人心。这一幕深深打动了江苏作曲家晁岱健,并下定决心为该诗谱曲。晁岱健说:“为这首小诗谱曲有几大难点,它短小精悍,每一句话讲述一段历史,以小见大的题材将亲情、乡情、爱情融入其中。句句以‘头’结尾,写起来有一定困难。”经过几年的努力,2006年12月晁岱健为《乡愁》重新谱曲,得到了余光中老人高度赞扬并亲笔提出修改意见,余老不顾80岁高龄,于今年跨越台海亲自到南京与曲作者晁岱健见面,共叙《乡愁》。事后,余老全权委托晁岱健对《乡愁》一诗谱曲并演唱。乐评人赵景扬认为:晁岱健的作品好听、好唱、好记,形式好。与原有的20多个音乐版本相比,对原作的理解更为准确深刻,成功的获得重在情而在音乐之外。

赞美家乡的诗歌范文4

关键词;解放战争诗歌国统区解放区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东北文化发展一直是低调、缓慢的,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先人在这片黑土地上繁衍,伴着巍峨雄伟的长白山和奔腾不息的松花江,各民族祖先在这里辛勤耕种、放牧、打猎,由此形成东北独特的集农业文化、渔猎文化、草原文化于一体的具备鲜明、浓重、突出特征的东北文化,就像白山松水一般伟岸雄壮,就如辽阔平原一般悠远宽广。而在清政府被以后接踵而来的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东北文化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碰撞和冲击,并和古老的封建文化相结合,从而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面貌来。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长期遭受日本蹂躏的东北人民满怀喜悦之情欢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并拥护共产党提出的“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基础上,实现全国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新中国”这一政治主张,而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当中以最大热情投入保卫抗战胜利的果实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的解放战争中去。

在解放区,文学艺术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并推动解放战争的发展。尤其对于当时东北解放区广大的农村、城镇来说,那里长时期经济文化落后,旧制度下的农民不仅被剥夺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也被剥夺文化权利。在解放之后,人们不仅获得政治上的翻身和经济上的改善,同时也获得了自己学文化和享受艺术的权利,当家做主成为文化艺术的主人。解放区的文学艺术同时肩负着文化启蒙、艺术启蒙、思想宣传的三重重任,创作整体呈现出热烈、明朗的风格,宣扬了积极斗争,争取自由、独立、民主的充满战斗色彩的力之美。而在统治区的诗歌创作则主要表现在对抗战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向往或迷茫、对过去旧社会和战争的痛楚以及对国统区人们生活苦难的表述。

胡适曾经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文学与时代的互相印证,这已经为文学界和社会学界所认可。解放战争时期,文学艺术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时时刻刻反映时代变迁。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诗歌用写实的笔触和发自心底的呐喊来表现强烈的情感。

从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1)对十四年痛苦生活和腐败统治的回忆和愤恨;(2)歌颂和感伤战争带来的创伤;(3)军民共建,在共产党领导下人们热情高涨地从事生产劳动;(4)少数民族人民的情感表达。

对十四年痛苦生活和罪行的回忆和愤恨。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沈阳蓄意制造事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事变爆发后,、张学良和国民政府对日军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国土沦陷。从此,东北进入了屈辱的14年沦陷时期。这段悲惨的经历终于过去了,人们在回忆过去的同时,也期待着幸福的生活。

公木解放战争期间来到了吉林省,对吉林文艺发展和高校建设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主题深刻,情感真挚热烈,善于用多种语言风格反映社会现实。《忘掉它,这屈辱的形象》是他1945年10月在沈阳创作的,发表于1946年3月24日的《东北日报》。诗人有感于14年东北人民在奴化教育下从身体到思想意识的卑贱,怀着满腔的叹息、愤恨和企图唤醒人们要当家做主的拳拳之心写下了《忘掉它,这屈辱的形象》。

诗人抓住了“鞠躬到九十度”“吞着泪水赔笑”等奴隶的行为特征与东北的自然、人文形成鲜明对比;“人们生长,呼吸着烈烈北风,/人们奔驰,在大野、在高山、在无边的森林,/这里不缺少斗士和英雄,/正如这里不缺少大豆和高粱,/人人都坦直,爽朗,豪放。”更加鲜明地表现出十四年奴化教育带给人民心灵肉体的摧残,最后诗人呐喊;“废止这奴隶底礼节吧!/忘掉它,这屈辱的形象,/像忘掉昨夜的恶梦一样。”

韦长明的长诗《从你的尸身上踏过去》中,侵略者抢占了我们的家l,用伪善的面具掩盖着掠夺的本性,受奴役的人们过着被欺凌被压迫的生活有怒不敢言。诗人用嘲讽的语气,对比侵略者言行,把他们的侵略行径展现出来,表达了侵略者的和诗人的满腔愤怒。“从你的尸身上踏过去你,褓这可憎的东西。/昨天你犹在我的面前巍然屹立,/今天你却一声不响地倒下来口山让我从你的尸身上踏过去……昨天你犹在我的面前屹立,/今天你却倒下了。/来吧!让我从你的尸身上踏过去。”

史松北的长诗《英雄的纪念册》记录了“八年民族斗争的史页/写满了勇士们/坚贞英勇的诗篇”。一身破棉袄当鞍垫、当被子、当蓑衣,生动地写出了风餐露宿送鸡毛信的通讯员;可以胜任各种革命需要,如一条红线把八路军和人民、把根据地和游击区穿到一起的武工队;干练、细心的妇救会主任;爱惜财物的炊事员,此外还生动地刻画了战斗英雄刘得标、视小战士为亲人的老太太、战斗生活中的秋雨、黑豆,还有为胜利不怕牺牲的钢四连战士们。长诗选取了战斗队伍中常见的人、事、景,用轻巧灵活的描法,从细节处着眼,通过一些战斗片段,勾勒出了战争景象。

此外,还有朱彤在《草原的诱惑》中写出了对阔别三年家乡草原的怀念。诗中写了家乡日常的生活场景;嬉笑的浣衣女、草原的牛羊、蓊郁的树林、黄昏后的炊烟还有惦记他明年娶个好媳妇的老东家等。如今;“河水更清澈了吧?塞北的秋天分外寒。老东家也许忧郁着了,他家的牧童一别三年。我忘不了,忘不了那诱人的草原。”在《诅咒――写在难区卜奎》中用粪蛆、蝇虻、松懈的肉、撒旦、魅鬼、丧钟等意象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悲惨的民众已是在临死边缘;马加《故乡》中对比过去十四年百姓的苦难、不顾人民生死与现在领导下人民的新生活。“与日寇一样霸道/抓兵抓了绝户/老杨树都绝了根/……是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庄稼人分了田地/新的劳动日子开始/等待雁翎水流过河边/我的故乡更加美丽”。

歌颂和感伤战争带来的创伤;

师田手抗战胜利后,随西北干部大队回到东北,1945年起在《东北日报》做记者工作,第二年调赴吉林。1948年出任吉林p阳县县长职务。这期间,他写下了《担架队赶路曲》《就是灾难》等诗作,声情并茂地歌颂了。

胡昭是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在诗坛上崭露头角的年轻诗人。吉林人,1947年参军,1948年底调任《吉林日报》副刊编辑。他在吉林省内及东北各地的报刊发表了许多作品。长诗《自卫队长》就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描写了一个农民出身的自卫队长在东北光复前后发生的变化,作品表达出了解放区农民对土地深深的热爱,塑造了一位新时代的自卫队长形象。

这一主题的诗歌还有;夏葵的长诗《家乡十曲》《保卫松花江》《饮马河之歌》《安息吧,安瑞同志》《一双黑溜溜的眼睛》,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对家乡、战友的思念和对反动派罪行的揭露;天蓝的《咱们的连队》是1948年6月写于长春前线的一首诗,前部分写了连队战士誓死保卫人民消灭的原因和决心,后部分写了他们战斗的经历和势不可当的局势。葛力群、刘桂森的诗歌《解放战士的旗帜――姚海滨》,黎明的诗歌《守住我们的山岗》赞美了抗日联军的子弟兵团“担负着人民的热望”,隐藏在明媚清秀的古山间,誓死守住自己家园的豪情壮志。歌颂了抗日联军的子弟兵团顽强的意志,勇敢无畏的气魄,誓死“消灭的野心豺狼,守住我们的山岗”的决心;云鹏的诗歌《狱中吟》通过一只飞进牢房的蜜蜂,先是想到它应该珍惜生命赶紧离开,继而想让它带个信给家乡的二老和一个年轻的姑娘;随着蜜蜂的离开,狱友又少一人,诗人更加的悲伤;结尾处诗人重燃起心中的渴望,振奋精神坚信祖国的光复。诗人开篇写道;“雨中的小窗/透进了微微曦光/似一点点的萤火/嵌在了土地上/曦光里有一只蜜蜂/徘徊在我的身旁”,由一只小蜜蜂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设计巧妙,意境凄美,描写细腻。

军民共建,在共产党领导下,人们热情高涨地从事生产劳动。这类主题的诗歌多是直抒胸臆,直白、热烈地赞颂共产党领导下的幸福生活,鼓励人们从事生产劳动。

戈振缨的诗歌《夫妻双夺旗》是一首歌颂夫妻积极投身到战场和参加生产的诗。《要想日子永远过得好――一个青年农民参军的故事》长诗分为;1.冬耕英雄,2.生产忘了支前,3.动员他参军,思想闹矛盾,4.会议会上一片泪张大成回头看当年,5.太阳出来亮了天,6.一朵乌云遮挡空,7.被惨杀的姊妹等咱报仇怨,8.雨过云散出太阳,9.大家都立功,10.欢喜送走参军郎。

锦清的《铁树开花》是一组诗歌。第一首《铁树开花》歌颂共产党把土地分给农民得到了农民的赞美和支持,表达了农民们个个欢天喜地,充满幸福的兴奋和喜悦之情。第二首《苦情》控诉了地主压迫下农民吃不饱穿不暖以致孩子饿死的凄苦生活。第三首《欠债还债,杀人偿命》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地主对农民的压迫以及农民对地主靠剥削自己而生活的极度仇恨,要求“欠债还债,杀人偿命”。第四首《人命跟地走》写出了农民翻身得到土地改变被剥削命运的强烈喜悦之情,表达了用生命捍卫自己土地的决心。第五首《丰衣足食》歌颂了共产党分给农民土地的恩情,“春风那个吹呀吹得高,人人那个脸上呀多欢笑”抒发了对美好生活到来的喜悦。《在伟大的召唤中前进》赞美了在的带领下全中国各族人民得解放的伟大历史功绩,歌颂领导的队伍爱人民、爱土地、爱自由、爱真理的品质,是为人民带来自由、幸福、和平、繁荣的队伍。号召全国人民学习的著作,学习革命的真理,在伟大的召唤中前进!号召努力建设壮丽的英雄事业来迎接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

少数民族人民的情感表达;

毛永的诗歌《阿拉特奥拉》中赞颂了蒙汉人民的友谊。《斯琴格娃骑在马上》赞颂了蒙古草原上的女子――斯琴格娃自信、纯洁、自由,同时期待民族自治政府成立。

赞美家乡的诗歌范文5

汪玉良先生早年就步入诗坛,在当代甘肃文学史乃至于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留不了赫赫诗名。对于一个出身于还没有文字的弱小民族的他而言,这一条从艺之路,必须付出许多艰辛。读汪玉良的诗作,我们从中获得最多的体味便是他诗中蕴涵、闪烁着东乡民歌神韵的淳美之感和他的那个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所洋溢的那一份幸福、快乐之感。在吟诗之余,他又转入花鸟画这个艺术世界,至晚年,更是专攻于此。而今,蔚然成其大观,不仅为他也为甘肃画坛增添了一片盎然春光。他的画在许多方面是他诗魂诗风的延续,是他故土家园民族之情的一种渲染和喷发。

在他的花鸟世界中,最为常见的描画对象是牡丹、桃、李、梅、荷。对花卉的喜爱本来就是东乡民族的民风民俗,东乡人通过对花卉的喜爱和呵护向人们昭示本民族对美、对圣洁的热爱和追求,并在这种追求中传达出一种酣畅淋漓的情感。汪玉良先生的画作随类敷彩,用色热烈,浑厚妍美,绮丽清新。他善于用强烈的对比,以浓重的色彩和水墨相配,把深浅变化的水墨、劲健的笔力和娇艳的花卉本色结合起来,既质朴雅致又新鲜活泼,极具视觉冲击力。他画桃、杏、荷、梅时,喜欢用妍美的色彩和水墨构图,一扫文人惯有的哀伤之情,给人一种豁然中开、酣畅淋漓之感。如果说山人的笔下多是“枯荷听雨声,红烛赏残花”的冷漠孤寂和伤感幽怨的情绪,那么汪玉良先生的画作更是一幅幅“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盎然景象。这样的描绘绝不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情调,而是一种把艺术的视角直抵心田、直触他真切熟悉而千百次拥抱咀嚼回味的儿时记忆、故乡情怀。置身他的花鸟世界,我们也仿佛随他一起回到了他的故乡唐汪川,感受那里特有的山水自然,一派天籁,生机勃勃。这样的艺术追求,成就了汪玉良先生画作中那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汪玉良先生虽栖身金城,但他时刻都保持着一份东乡人的情愫,他笔下这些鲜活妍丽的花鸟,多是他少时的记忆印码和对故乡的美好追思,这份追思变成了美好的画意,使他画出了自己特有的美好感觉,并在一种真实、朴素、亲切、热烈之中,打动人、感染人。他笔下的花草蔬果,不是旧时文人士大夫的孤芳自赏,也不是宫廷画家笔下的清赏图,而是天下百姓所喜爱的一种景观物象,如同陈年老酒,淳真味浓。这老酒中渗入了几许往事,融入了丝丝乡情,掺和着美好祝愿,把对故乡的种种情感、东乡人的酸甜苦辣、审美追求都跃然纸上,让人喜闻乐见。

汪玉良先生的画属文人画范畴,他努力追求水墨色彩浓淡变化的奇妙,追求浓淡相适、干湿相伴、虚实相生、动静相宜、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在写意的放达中又多有节制,泼墨敷色而不脱其形,在“形似”与“逸笔”之间,找到了一种和谐平衡之美。同时,他的画在许多地方又追求一种简淡的意境,布局简练,意境深邃,对虚空舍放、知白守黑、计白当黑都有自己的理解,且在多年的追求体会中运用自如、挥洒有致。作诗讲求诗境,讲求用诗化的语言铺排出奇妙的意境。汪玉良先生的诗作,善于从东乡民歌中吸取营养,善于运用民歌中的“比兴”手法,追求一种声调色韵和语言的有机结合,并以此来呈现一种浓郁的民族风韵和生活趣味。这种追求与他画作中所显现的趣味品格和意境追求一脉相承。他的诗句,语言清新明快,同时又多以口语、俚语入诗,增添一种土讷质朴的诗味,并以此来渲染其诗作的感彩。他的画作,在墨彩的变化中,以简约的笔法构图,营造出清丽妍然的画面意境,寥寥数笔,重在气韵,而气韵中最大的内涵便是鲜活、生机,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同时又郁勃盎然的感觉。这也是他乡情、乡缘、乡忆的体现,由诗而画的多年一贯追求。

在汪玉良先生的花鸟世界中,我尤喜其桃杏一类的题材。众所周知,汪玉良先生的家乡盛产唐汪杏,此为甘肃飨人之佳品。在他一幅题为《梦牵魂萦游子情》的作品中,成熟的大结杏布满枝头,几只鸣鸟向人们报告着一个丰收的季节。画家用红、黄二色凸现果实的成熟感,用墨色点染的枝叶作铺陈,更彰显了果实丰腴、沉甸饱满的感觉,令人垂涎欲尝。此作品动静相宜、声色成趣,在乡土气息中讴歌着一种成熟和丰收之美,洋溢着一种撩人的喜悦之情。

牡丹为汪玉良先生经常描绘的对象。“花中之王”和他的民族有着许许多多的天然联系,这种联系我们从悠扬的花儿中可以亲切地体察到,这或许也是汪玉良先生喜爱画牡丹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笔下的牡丹绚丽富贵,但无俗媚之态,给人一种蓬勃绽放的感觉。花团锦簇的牡丹花瓣,色彩晕染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在《四月牡丹闹河州》这幅作品中,作者在取法自然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作了一些大胆处理,以浓墨勾勒花干的边缘,花干中敷以浅黄,突出枝干的沧桑岁月之感,并以此来表现老干新枝、竞相吐艳的蕴涵。八朵怒放的牡丹同时出现在一幅图画之中,用近乎一种“拥塞”、“叠加”的构图方式来表现牡丹开放的气势与张力,也正暗合“闹”的意趣。此字取法古人“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意,赋静物以动感,而这种动感也正来自于画面中锦簇团拥的花朵,来自画家笔下那收煞不住的奔放情感。

汪玉良先生画梅,一方面延续他画桃、杏、牡丹时所传递出的蓬勃旺盛、怒放的感觉,同时也追求一种清幽、冷峭、静寂的意境。古人云:“若作梳风洗雨,枝闲花茂,要离披烂熳;若作披烟带雾,枝嫩花娇,要含笑盈枝;若作临风带雪,低回偃折,要干老花稀;若作停霜映日,森空峭直,要花细香舒。梅有数家之格,或疏而娇,或繁而劲,或老而媚,或清而健。岂可言尽哉。”此论分析了画梅时根据不同状态下的描绘对象应采取的表现方式和境界追求。汪先生笔下的梅花也大致无出于上述不同的类型和范畴,或傲雪怒放,或在底色的晕染中以冷梅的姿态出现,干之铁骨,花之妖娆,神情毕现。在许多时候,他又不敷底色,轻勾几笔,点染有加,让几枝梅花横跃之上,既空灵寂远,又趣味横生,可谓尽得古人画梅之妙。但同时他也追求“笔墨当随时代”的古训,在书写文人雅趣的同时,更想通过对梅花的描画,传达出他对生命的一种讴歌和礼赞。

赞美家乡的诗歌范文6

关键词:《诗经》 夸张 表达效果

夸张,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就是把事物说得远远超出客观实际,以加强人们的印象。古人曾有较明确的阐述,《文心雕龙・夸饰篇》中说:“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虽诗书雅言,讽格训世,事必宜广,文亦过焉。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且夫音之丑,岂有泮林而变好;荼味之苦,宁以周原而成饴?并意深褒赞,故义成矫饰。”

夸张的作用,在于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以烘托气氛,渲染形象,启发读者的想象力,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受。一般用夸大或缩小的词来形容事物,使所表达的内容得到强调和突出。夸张可以分为三类:扩大、缩小、超前。现结合《诗经》中具体诗歌内容,就夸张修辞的类型及表达效果做简要分析。

一、扩大的夸张

为了达到更为形象、深刻的效果,人们往往人为拔高事物的特点,向大、多、长、高、强、快等方面进行夸张。

有例如下: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王风・采葛》

这是一首男思女的爱情诗。此篇虽篇幅短小,内容单纯,但由于运用了扩大的夸张手法,再从心理上加以刻画,因此使人感到内容充实、情意绵长。用“三月”、“三秋”、“三岁”这样的夸张修饰,并辅以《国风》所常见的层递手法,一层深似一层地表达出诗人殷切的思念之情。

诗人抓住“别离恨时长”这一典型心理,用率真的语言反复咏唱。时间由“三月”到“三秋”,“三秋”到“三岁”,夸张的程度由小而大,相思之情也愈发浓烈。三章只换了几个字,却将诗人对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思念之情真实表现了出来,故而能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

扩大的夸张手法,重在主观情意的抒发,并加强语言的感人力量。此外,《诗经》中有不少数字夸张的诗篇,用实数代虚数进行扩大夸张。

例如:

(1)千禄百福,子孙千亿。――《大雅・假乐》

(2)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幽风・七月》

例(1),此诗是周王宴饮群臣时群臣所奉献的颂歌。“子孙千亿”是极言子孙众多,并非真有千亿。“千亿”这里为虚数,使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多,突出数量多的特点。用上这个词吹捧得也就很到家了。王充《论衡・艺增》中提到:“《诗》言‘子孙千亿’,美宣王之德能慎天地,天地祚之,子孙众多,至于千亿。”

例(2),“万”也是用做虚数,极言寿命之长。以实数代虚数,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二、缩小的夸张

缩小的夸张与扩大夸张相反,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处说,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达到数倍缩小的作用。有例如下: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卫风・河广》

这是一首思乡诗,写的是一个嫁于卫国的宋国女子思乡不得归的悲歌。此诗最大的特色是使用了缩小的夸饰。卫、宋两国一河之隔,这位思乡的宋国人却不能回去。诗中不写如何思乡,而以夸饰的艺术手法,连用“一苇杭之”、“予望之”、“曾不容刀”、“曾不崇朝”四个比喻,极言距离之近,渡河之易。既近且易,而不得归,更衬托出其思乡之切和实际归去之难。

卫国在今河南省北部的新乡、安阳一带,宋国在今河南省东部的商丘地区,不仅隔着一条宽阔的黄河,而且相聚有数百里之遥。但在诗人思念家乡的想象中,黄河不仅可以“一苇杭之”,而且又“曾不容刀”;而宋国不仅可以“予望之”,而且可以“曾不崇朝”。诗人极力夸张黄河狭窄,又极力夸张宋国很近,虽然言过其实,但却没有给人荒诞不稽之感,反而更好地衬托出诗人迫切思乡的心情,发人深省。

诗人使用大胆的夸张,为诗歌创造了一个情感上的意境。用感情上和家乡的贴近来缩短空间的距离,并且将广阔的黄河与遥远的距离进行了缩小的夸张,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归心似箭的焦急迫切心情。

在思乡诗中,这是情出一格的手法。钱钟书曾在《管锥编》中云:“盖人有心则事无难,情思深切则视河水清浅;以望宋,觉洋洋者若不能容刀、可以苇杭。”

缩小的夸张,以退为进,有力地反衬了事物的特点,进一步增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三、超前的夸张

此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情说到先出现的事情的前边去,这样表面上不合理,但通过夸张渲染,使内容得到了强调。

有例如下:

旱既大甚,则不可推。

兢兢业业,如雷如霆。

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昊天上帝,则不我遗。

胡不相畏,先祖于摧。

――《大雅・云汉》

此诗第三章写宣王祈求先祖救灾。因为连年旱灾,百姓流离失所,死亡者众多,剩余的人不多了。诗中夸张地说,“什么人也没有剩下了”,突出强调了灾害的严重性。旱灾太严重了,已经很难排除,终日兢兢业业,当头如有雷霆。周地残余的百姓,如今一个未剩。昊天上帝啊,不把我们怜惜,怎能不害怕呢?先祖基业就要断绝。旱情严重不可排除,何等恐惧,何等危险,犹如雷霆,骇人耳目。

“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二句写得触目惊心,惨不忍睹。这种超前夸张的手法,显然是把后事窜前,但百姓深遭其害则是事实。百姓遭此荼毒,老天上帝既不肯恤问,先祖之灵怎不畏惧而前来相助。

《诗经》的艺术魅力,往往便在这扩大或缩小的夸张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体现出的丰富,吸引人们去诵读。这种夸张修饰手法的运用在《诗经》中比比皆是,为诗歌情感的表达营造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例如: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郑风・叔于田》

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的诗,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修辞上的夸张,从而表现“叔”的英武超群。“叔于田,巷无居人”;“叔于狩,巷无饮酒”;“叔适野,巷无服马”。不是没有人居住、喝酒和驾车,只是这些人都不如“叔”俊美温和、豪爽勇武。所谓,“巷无居人”、“巷无饮酒”、“巷无服马”,都是一种夸大的修饰,来极力地形容叔举止的超凡出众。这样夸张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量,夸张恰到好处,赞美无以复加,这要比直接叙述或描写高明得多,也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经》中夸张手法的运用,引起了人们对诗歌内容的丰富想象。这种修辞手法不但使诗歌的内容更为形象生动,而且通过扩大或缩小的艺术加工后,事物的本质特征更为突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为饱满,读者也对诗歌内容、意旨的领会更为深刻。如果说,赋、比、兴是《诗经》最基本的艺术手法,犹如一段纯美的织锦的话,那么夸张的修辞手法就是点缀这段织锦的花朵,使之更加光彩动人。

参考文献

[1] 向熹.诗经语言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2] 夏传才.诗经讲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杨合鸣.诗经新选[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