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夏天的诗句范例6篇

赞美夏天的诗句

赞美夏天的诗句范文1

发散思维:要是让雏莺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来尝试:“远望树荫连绵成绿色的山峦/飞回家会不会误闯邻居的门槛/且听,妈妈在吹口哨迎我/迷一小段路,就为了衔一颗酸梅回家/给妈妈泡茶解渴……”

开车带宝宝到乡下农家借宿,最好院子的前面对着一片荷塘,院子里有老祖宗开掘的老井。一到夏天,农家奶奶就摘来自家地里种的瓜果,把它们装在细网兜里,拴上长绳,缓缓吊进井水里。下午骤雨初歇,满院子都是荷花的香气,吊起装瓜果的网兜,拍开小香瓜一尝,真甜,还有一股井下特有的寒气,尽去暑热。妈妈就念这两句诗给宝宝听,说的正是眼前的场景呀!

发散思维:要是让荷花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让宝宝来尝试一下:“一支红樱枪/枪头倔强地刺向天空/哗啦,绷不住笑声/爆开成红荷花/上面举起莲蓬,下面生出嫩藕/一样是美味,等着井水激寒……”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有约》)

黄梅时节,不是出游好时节?那可不一定!带宝宝去游人罕至的乡村,落脚在小客栈里,宝宝会发现,时断时续的黄梅雨让小桥、酒家、稻田、池塘都陷在一片烟雨朦胧中,四周都是青蛙们快活的叫声。这时节也少不了走亲访友的人啊,到了傍晚,当地人提着一种防风防雨的六角玻璃灯,穿街走巷过小桥,来找挚友聊天下棋。妈妈念这四句诗给宝宝听,让他感知一下等朋友来约谈,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主人只好一个人下起棋来的那种无奈和悠闲,以及悠闲中隐隐的渴盼——无论如何,天雨路滑,你不来我不怪你;但你要是来了,哪怕迟到了,我也很高兴呀!

发散思维:要是让池中蛙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让宝宝来尝试一下:“雨下得越欢/我越高兴/天上有无数莲蓬头/放水,加入我们的狂欢/我是青蛙里的超级女声/飙一个高音/唱醒了你的梦/听,有人敲打近处的荷叶/是下棋的好友来叩门……”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在树林深处,路的尽头,妈妈牵手宝宝,自然而然地吟出了这样四句诗,它仿佛是眼前场景的活化: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绿树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接着,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拍摄了一个稍纵即逝、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令还没到盛夏,荷叶刚出水面,还没有来得及伸展开来,一只小蜻蜓已飞来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读这四句诗,是不是有一种轻柔安宁的情感在心头弥漫,赶走了夏日的焦燥?

发散思维:要是让蜻蜓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写一首诗,赞美夏日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吧:“我不是遥控直升机/我是蜻蜓,走多远的路都不需空中加油/我从一朵花盘旋到另一朵花/不为工作,不为授粉/只为嗅嗅花香/只为临水照见自己透明的翅膀/和好奇的大眼/如何反映出天光水影。”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给宝宝涂好防晒霜,到蒸腾着麦香和太阳热力的麦田里去吧,“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啊,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精疲力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想快点把活干完。”“惜”字在这里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生怕浪费一点时间的强烈感情。妈妈可以趁机问问宝宝:“夏日白天这样长,我们是不是应当珍惜时间呢?”

赞美夏天的诗句范文2

一、松文化形成的过程

松树是人们常见的树种,它遍布世界各大洲,但是唯独我们中华民族对松树情有独钟,在千百年的历史文化中,造就了深厚的松文化。

(一)古代典籍中的记载

相传秦始皇到泰山去祭祀,忽然碰上大雨没有雨具,只好躲避在一棵茂密的松树之下,因为这棵松树遮风避雨有功,所以秦始皇就封这棵松树为五大夫。大夫是一种官职,在古代先秦的时候,卿、大夫这都是官职,都是臣子,卿是第一等的臣子,大夫是第二等的臣子,也就是第二等的官职,这是一个故事。

再一个故事,相传唐僧到西天取经之前,曾到过灵岩寺,就是现在山东济南所属的长清县灵岩寺院。在出发之前,他在寺院里边,用手摸松树,发了一个誓愿,说我到西天取经,时间很长,我走了以后,树枝应该朝西生长;那么我要回来的时候,树枝应该调换一个方向,朝东生长。唐僧取经一去17年,他的弟子也记住了他这句话,果然过了十几年以后,树枝忽然转了个方向,朝东生长了,他的弟子都纷纷议论说,师傅要回来了,果然不久唐僧就回来了。

(二)作家、艺术家笔下的松树

1.散文和诗歌中的松树

翻开我们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艺术史,以及作家、艺术家的集子,就可以发现,在散文和诗歌中,经常有描绘松树的专篇,或者时而有描绘松树的诗句。而凡是提到松树,总是流露出欣赏赞美的感情。

比如我们举一些例子来看,像左思、陶渊明、王维、李白、刘禹锡、贾岛、孟郊、柳宗元、皮日休、李商隐、杜牧、司马光、苏轼、孔平仲、戴复古等人,这些大家多数都熟悉,在他们的诗篇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陶渊明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商隐的“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还有孔平仲的“秀色媚山腹,孤标摩斗魁”,斗魁就是指天上的星星很高,这些诗句对松欣赏赞美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有关松树的专篇,在南齐的时候,江夏王锋就有《修柏赋》;唐代的李德裕有《金松赋》,王勃有《涧底寒松赋》;宋代一位无名氏作者有《幽松赋》;明代的刘基,著名的散文家,他有篇散文叫做《松风阁记》,专门写松树的形状,和风吹来的时候松树发出的那种微妙的声音,这些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以带有鲜明感彩的辞藻,对松树作了描绘和赞美。

2.画家笔下的松树

松树在古代的绘画中就更为突出,在流传至今的古画中,五代的巨然,宋代的郭熙、宋徽宗、夏圭、李嵩、刘松年,元代的吴镇、高克恭、黄缙、润,明代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陆为、陆治、吴彬、王綦溪、董其昌,清代的王辉、恽寿平、张鹏冲等等,近当代的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何香凝、刘海粟、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等,这些著名的画家和国画大师,他们的山水画中,必然有苍松出现。

我们可以来看几幅画,这一幅《庐山高图》是明代早期著名的画家沈周的山水画,上边这一显著突出的部位描绘的是青松的形象,其他的山峦和山峰上,也有松树在内,这是一幅。

这一位画家,是清代的恽寿平,他的这幅《苍松翠竹图》里面,在山下是苍松,在山顶上也是一棵苍松。刚才说的这是专门擅长画山水画的画家,他们的画面上必然要出现苍松。

明代唐伯虎本来是以画仕女人物画擅长,但是,他在一幅山水画里画了两棵挺拔、直立、茂密的苍松。

又比如齐白石,著名的国画大师,大家都熟悉,他是以画花卉鱼虫为擅长的。但是,他的一幅山水画里面,最显著的突出的位置,也画了青松。

革命老人何香凝本来是擅长画梅花、画老虎的,她和她的儿子廖承志合作了一幅画,廖承志画了人物,何香凝画了苍松,送给了。

至于那些一般的画家,无名氏的画家,他们在山水画里面,画松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情况。对于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我们甚至可以说,在画面中,凡是有山有水,几乎是达到了无山不有松,无松不画山的地步。而且,松在画面上,必然处于显著而突出的位置,或者是松的形象的本身就是这个画面的主体。

那么在非山水画的绘画中,比如,庭院生活的画面中,是不是也有松树,回答也是肯定的。

画松在中国古代的画中,特别是山水画中,是有普遍性和突出性的。松不但在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名不见经传的民间作家艺术家的笔下,同样重要,而且更为普遍。比如在民间的雕刻之中,在故宫曾经珍藏有一件民间雕刻的艺术品,上面是用玉石刻的,一个高僧在山洞里面壁修炼,洞门之外就是一棵高大的松树。

二、松文化的内涵

(一)松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核

那么这种松的情结、松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精神实质和内核是什么?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国古代的先民在与大自然的共处共存中,接近观察熟悉了松树,发现了它的品格特性、审美价值,并且与自身的人文观念结合起来,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松的情结和松的文化,表现个人乃至表现民族精神情操的松文化的灵魂核心,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谈。

(二)松文化的审美内涵

1.高大挺拔的崇高美

松文化的鲜明内涵有这样几点,第一点是高大挺拔的崇高美。松柏那挺拔直立的树身,那郁郁葱葱高耸入云的巨大的树冠,显示出它具有庄严崇高之美。

在距今3000年的《诗经》中,就有“松柏丸丸”“松桷有梃”“松柏斯兑”等诗句,反复赞美松的端直高大。

在古今的绘画中,画面中的松树或在山野、或在庭院,或是人在松下、或者是旁无人踪,都被放在显著突出的位置,都被描绘得高大雄伟、遮天蔽日,以显示其崇高之美。松树外观的高大、端直和超群的实用价值构成了它的崇高美,与诗人的精神渴求交流在了一起。

2.凌霜傲雪的坚贞美

第二点,凌霜傲雪的坚贞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花纷谢,草木凋零,唯有松树,枝叶青翠茂密不改,卓然挺立依旧,充分显示出它耐得住酷寒、经得起摧残的凌霜傲雪的坚贞美。

孔子在《论语》中最早指出了松柏的这种品格和特性,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从植物学的分类上来说,松柏不是同一个树种,但是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松柏是并提并举的,因此,孔子用这句对松柏的品格、特性的赞美之词,来启示他的门人弟子,这句话深含了与人的品德修养相联系的潜台词。

在《庄子》这部书中曾经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陈蔡两个国家的时候,遇到了缺粮断炊的困厄,他对弟子们说道:“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孔子的这段话,首次将松柏的品格特性,与人的艰难困苦的遭遇和品德修养,明确地联系了起来。

他以上的这两段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松文化审美内涵的源头。

人们不仅以松的坚贞品格赞扬别人,也用来自我赞赏。南朝梁朝的文学家江淹,在《知己赋》中对朋友写道:“我筠心而松性,君金采而玉相。”筠是指竹子,他自己的心像竹子那样正直,而个性像松一样那么坚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赞扬。作者认为,非松树的坚贞美,无以形容自己的个性。

当然,不管是赞人还是自赞,都同时对松树进行赞美,所以,自古至今有许多作家、诗人直接赞美松树本身。

不同的朝代或者时代,不同的思想文化潮流中,作家诗人对松的坚贞美的表现侧重点有所不同,或者境界有所不同。

东晋的陶渊明,憎恶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厌倦官场生活,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他在诗歌中,称赞松树说:“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其实,是借松树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自守的思想感情。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回到家园看到“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时,就像见到老友那样感到欣慰;他拄着拐杖,到家园外漫步的时候,“抚孤松而盘桓”,对松树像对亲人那样,流露出亲切之情。陶渊明这些诗句的意蕴,颇能代表当时归隐风尚中,一些诗人们松文化情结的侧重点。

在古代的画家的笔下,也有与诗文作家相类似的情况。有的画家描写山上的老松“满身斑鳞,疤结裂痕”,可依然呈现出枝叶并茂,昂首天外的姿态。又有的画家描写风雪严寒中,苍松挺拔而立,郁郁葱葱,依然保持平日的本色。这些描写都将松树的耐得摧残困厄,凌霜傲雪的坚贞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样,也有许多画家以平远山水疏淡林木(林木里边包括松树在内),抒写自己在远离尘世喧嚣的隐逸幽静的山间林下的环境中,保持自己孤高雅洁的个性和志趣。

在古代作家中,南朝齐朝的江夏王锋在《修柏赋》中有一段话极为精彩,这篇作品描写柏的品格特性是“既殊祥而抗立,亦含贞而挺正。岂春日之自芳,在霜下而为盛。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虽坎壈于当年,庶后凋之可咏”。这段话虽然是对柏而言,可以说在松文化中,这篇赋中的这几句话,是对松的坚贞美作出的最全面、最准确、最深刻的赞美和评价。

3.顽强不衰的生命美

第三点,顽强不衰的生命美。松树遍及我国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它不择地而生长,无论在山巅石缝、平原丘陵,它都能茁壮成长;它不择时而发育,春夏秋冬、烈日酷寒,它都青葱苍翠、茂密如常;它不需要优良的条件、精心的护理,干旱抗得住,不会枯萎;水淹受得了,无需排水,而且越贫瘠险恶的逆境,它越能显出安身立命的本领,越显出旺盛的生机。坚石裂缝中,很少有水分、营养,但是,松树能够脱颖而出,生长得潇洒自然;悬崖陡壁,一般的树木无法生存,而松树凌空横斜而出,而且枝干生长得轻巧自然。这些品格和特质,造就了它顽强不衰的生命美,也是它成为长寿树的内在的源泉。

我国古今的文人画士和民间无名作者,对松树的这种生命美赞美不已。唐代的诗人孟郊称赞“青松多寿色”;徐铉称赞青松“细韵风中远,寒青雪后浓”,大雪之后浓郁的青翠之色,越加显示出生命的旺盛;另一诗人称赞松“叶劲髯须张,皮古鳞甲皱”,这样的诗句赞誉松树,苍老的外表掩盖不住它旺盛的生机。

东晋文人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这部书里边,说“大岭堰盖之松,大谷倒挂之柏,皆与天齐其长,与地等其久”,这一段话对松柏持久不衰的生命美作了高度的赞扬。

在画家的作品中,或者画松孤生于山巅石缝;或者画松斜长于峭壁悬崖;或者画松长于平原山岗,参天而立,郁郁葱葱;或者如明代的一位画家画的满身疤结裂痕的高大的老松。

在画家的命意中都是既在赞美松的崇高美、坚贞美,也在赞美它的生命美。至于画家将高标洁美的白鹤与苍然老松聚于一图,描绘的松鹤延年图等,是屡见不鲜的。

民间常称老当益壮之人为“不老松”,为人祝寿或者称颂高龄老人,以松为祝词更是必不可少。比如“松龄岁长春”“翠柏苍松耐寒岁,人如松柏岁常新”等等,不一而足。至于“寿比南山松不老”这样的句子更是普遍使用,尽人皆知。

赞美夏天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自然 华夏传统 审美趣味

在诸多审美趣味中,自然平淡大概是华夏民族普遍标举、最为推崇的一类。单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那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名篇,那些“妙手偶得”的佳句,历来为人们玩味吟哦、津津乐道;而那些刻意雕镂、曲尽人工的华词丽藻,虽说并非没有流芳千古的上品,但在文学评论家和鉴赏者那里,抑多于扬、贬盛于褒却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赞赏真实与自然之美,鄙弃矫饰和虚伪,乃是华夏美学的一个优良传统。这种审美上的意趣,索本溯源,与老庄 哲学 追求“自然之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道家老庄哲学那里,作为宇宙最后根源的“道”,其本质特征即是“自然”(无为),“自然”被视为宇宙的普遍 规律 ,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推而广之,“自然”不仅是“道”的法则,更是整个宇宙的普遍规律,不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必须遵循“自然”这一普遍法则,人的性情表露也必须要遵循这一普遍法则。庄子云:“真者,精诚之至里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足见只有符合自然之道的真情至性,才能够感染人、打动人。文学作为诸多艺术形式之一,既然是表现社会人生,洞悉人的心灵世界的,当然就应该标举情性,表现自然。

老庄哲学的这种“自然”观,深刻地影响了

当然,文学中的 自然 毕竟不能等同于现实中的自然,它不是简单的摹仿、机械地复制,不能仅仅停留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初级审美阶段,还必须经过“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隔着一段距离的冥思和参悟之后,攀升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新境界。这必然要涉及到文学创作借不借助于 艺术 技巧,以及如何借助艺术技巧的问题。华夏美学在艺术技巧论上,赞赏的是“虽出人工,宛若天成”的自然冲淡之美,“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的巧夺天工之妙,而那种“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苦吟推敲,则要受到讽笑。陆游有千古名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指的就是创作技巧的娴熟运用所达到的“无心”与“无意”。在创作中,如果有意为文,则往往容易为文造情、失却自然;真正的为文“妙手”,往往“无意”于作诗,其诗反而发乎情性,浑然天成。这种艺术境界与作家的才力和妙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家仅有才力而缺少妙悟,在创作中常常会漏出炉锤之迹,斧凿之痕,即使刻意求工,但“词竭而味索然”,不能给人以深长隽永的美感享受。只有那些既有才力又能妙悟的大手笔,才能捕捉到刹那间的当下即得的美感体验,并以“神”运技,化技巧于无形,这样,技巧的运用才能纯粹出于自然,到达“无巧之巧”的化境。

例如,同样写柳树,唐太宗的《春池柳》从动态中写柳姿:“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着笔细腻,对仗工稳,但明显带有斧凿雕饰之迹,显得细巧琐碎;而贺知章的《咏柳》仅仅着眼于对初春之柳的总体印象,但在近乎问答式的对话中,却借咏柳以颂春,使得诗歌的意境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升华,显得境界阔达,自然浑成。两首诗在技巧运用上的高下是不言自明的。

从审美鉴赏角度看,自然平淡也不失为华夏美学的一种嗜好,乃至一种偏好。不仅文论家们纷纷标举“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就是艺术家自己也往往热衷于追求法天贵真的艺术境界,并以此为批评标准,品评艺术。李白在《古风》中就讥讽那些刻意摹仿的诗人“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指斥那些雕琢矫饰的诗作“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不仅一无所用,反而丧失了原本可贵的自然之趣。自身以功力见长的杜甫,却也欣赏“清真”、“天然”之美,在《戏为六绝句》中宣称:“不薄古人爱今人,清词丽句必为邻。”苏轼也从“诗画一律”的理念出发,将“自然”作为文理的最高原则引入诗歌创作之中,追求“不用意而境与意合”的诗之高格。在这方面最为经典的理论,要数姜夔了,他列举诗歌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无疑把“自然高妙”看作是诗歌诸般品格中最高的一种。可见,自然天成,平淡清真的美学风格,确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风尚。

自然平淡作为一种审美旨趣,并不应简单地视作浅薄空疏,相反,它是艺术修养日臻圆熟的一种表现。如同白光是七种颜色色光的融汇浑成一样,自然平淡乃是各种艺术风格、创作技巧的深层内敛。可以这样说,艺术愈臻化境,便愈似清水芙蓉。自然是艺术家深厚功力的积淀,是平淡与深邃、妙悟与锤炼的辩证统一,是“化巧为拙,藏深于浅”的“大巧之朴”、“浓后之淡”,因而是华夏艺术美的极致所在。

赞美夏天的诗句范文4

她——就是梅花。别的花太多开在春夏两季,而她却选在寒冷的冬季。使人们在春夏之后,寒冬腊月之时,也有赏花的机会。是她,让寒冷中的人们的生活不乏单调。她,是冬天的使者。故有许多诗人,从古至今都有,她的精神魄力震撼着诗人们的心灵,是人们就写下了许许多多赞美梅花的优美诗句,传颂千古。人们读着这些生动传神的诗句都可以感受到梅花给诗人的感觉,是那么的深刻,仿佛梅花的傲骨精神都可以透过诗文展现在你的面前。

她凭什么被人赞颂?她既没有牡丹的高贵,又没有玫瑰的热情,更没百合的清丽,再者还有珍贵的昙花一现、出水芙蓉呢!还有荷花、兰花……怎么也轮不到她啊呀!如果是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梅花虽然没有牡丹那么高贵、昙花那么珍贵。但是,她有一种搏击风雪,坚强不屈的精神,正是因为她的精神,所以诗人才会用笔墨赖陪她闯过寒冷的雪,凛冽的风,走完生命的旅程。

我,在中国出生。梅花和我是一国的,而且中国历代歌名烈士和梅花也有着相同的特点——宁死不屈!他们就像梅花一样,是坚强不屈的人!梅花不愧是我国的国花!

赞美夏天的诗句范文5

长期生活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蔡云飞,自幼受浓郁艺术氛围的熏沐,经过刻苦研磨,师法造化,汲古融今,山水、人物、花鸟绘画造诣深厚,技法娴熟;书法艺术五体皆妙,尤精隶篆。因身处古代唐诗之路如诗如画的核心地带,他早有通过画笔再现这段灿烂文化旅程的愿望。

2012年10月,蔡云飞踏上了重走唐诗之路的路程,从起点萧山西兴,沿浙东运河,经越城、上虞,溯曹娥,入剡溪,渡沃湖,登天姥,直抵天台石梁,全程190公里。在5个月的跋山涉水中,写生、拍照,挖掘史事,探访民情,不畏严寒劳累,走访了唐诗之路记载的每一个景点和遗迹,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贺知章“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的描摹,孟浩然“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的想象,李白“一夜飞渡镜湖月”“飞腾直欲天台去”的向往,杜甫“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的情怀,张继“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飘纱”的况味,白居易“山为莲宫作画屏,楼台逶迤插青冥”的爱恋,都激发起他挥毫泼墨的强烈愿望。

2013年初,蔡云飞动笔创作。他深知,唐诗之路的每个景点胜迹都有名有姓,必须尽量按照或接近历史原貌来创作,以便让更多的人能看懂接受,而不能自由想象,信马放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画家的驰骋空间。好在他积累丰盈,成竹在胸,跟循唐诗之路的次序,结合40位唐代诗人的43首诗句内容,以景联诗,以诗点景,纵横捭阖,傅彩铺陈,重重叠叠山,弯弯曲曲水,高高下下树,平平明明湖,以及归帆岸舟、村落浮屠、高士贤达,恰到好处地组合起来。于是,秀美的浙东山水,越地的小桥流水、白墙青瓦、茂林修竹,远古纤桥、镜湖飞月、兰亭流觞、曹娥庙宇、沃洲帆影、隋代古刹、华顶烟云、石梁飞瀑,一一通过画家的心灵情感凝聚并显露出来。春的烂漫华茂,夏的蓊郁炽烈,秋的丰硕金黄,冬的素裹静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和莫测变幻,都深刻细致地融入了画家的欢愉和思考,让品读者感受画家对唐诗路上旖旎、清幽山水的挚爱和礼赞。

不久,蔡云飞携41米《浙东唐诗之路》长卷到《美术报》办公楼展示,笔者在对这一开创性的工作赞嘉之余,旋即陪他造访山水画大家孔仲起教授。孔先生一段段详视,给以指点、提议和赞扬,并欣然命笔题跋:“山阴道上,诗情画意。兼题通先佳句:浓墨重彩再现唐诗之路,呕心沥血妙构百尺长卷。”

观赏蔡云飞的画,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雄浑、深厚、大气、隽永。他作画,先泼彩泼墨,然后细心收拾,构成了自身的艺术特点。他把热爱故乡和大好山河的情感倾注在作品的山光水色之后,其作品的境界也就为常人所不能企及。

赞美夏天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 古诗 传统文化 教育

悠悠千古事,上下五千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为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且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我国的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集上述优点于一身的古诗自然成为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并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社会的教育。“位卑不改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心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在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了他们浓烈的爱国之情。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并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祖国,学好本领,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热爱人民的教育。毛泽东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白居易在《观刈麦》诗中也写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农家的劳累辛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生活艰困的深切同情。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受民深情。同时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爱劳动的好学生。

3、热爱家乡的教育。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久别故乡的深怀念。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在《泊般瓜洲》一诗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长大能造福桑梓,惠及乡邻。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谊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杜甫的《望岳》赞叹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诗人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友,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最好题材,它们同样也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

1、亲情教育。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相机引导学生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真情感受真情,去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幻的高尚品质,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他们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陃而寡闻”。友情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代就流传下来许多珍惜友情的名篇,如李白的《赠汪伦》、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意。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悟,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也要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对学生进行有益的环保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可结合古诗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教育学生反思:如果没有了水,还会有这样神奇壮丽的景色吗?大自然中许多与水相连的美景还会存在吗?人类将何以延续生命?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的共处,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古诗中,涉及鸟类等动物的诗句比比皆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花香,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也都是保护环境教育的很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捕杀鸟类等动物,那么还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动人美景吗?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贺知章的《咏柳》、苏轼的《惠崇》中都有相关描写。这些古诗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有很强的教育性。

四、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我们应在古诗中发掘这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突出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精神。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则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傲雪凌霜的精神,这其实就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过程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