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范例6篇

汉字文化

汉字文化范文1

关键词:汉字汉字构形民俗汉字本体书法

一、以汉字构形看汉文化的民俗

汉字由图画发展到甲骨文,再到今天所能看见的简体汉字,汉字由表意逐渐发展成形、音、义相结合的语素文字。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汉字自身的结构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我们从研究汉字的构形原理,就可以发现汉字中诸多的文化性的元素。下面我们就试从尾饰、纹身和食首子这三个方面举例说明汉字构形中蕴含的汉民族古老的民俗。

1、尾饰

据考古学发现在新石器时期的舞蹈纹盆,展示了那个时期先民的一种服饰现象。这种服饰显著特点是具有尾饰。有关于尾饰的记载早在汉朝就有,《后汉书》就有这样的记载:“死后,因自相夫妻……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饰。”“后哀崂山下有一夫一妇……众人皆刻画其身,像龙纹,衣皆著尾。”至于这种尾饰有什么作用和有什么象征意义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但是甲骨文中“尾”字像一个侧面屈身而屁股好像有尾饰的人形,还有“僕”字像身负尾饰、手捧粪箕的奴隶。这两个甲骨文说明中国古代的确有尾饰这种民俗,它在我国源远流长。尾饰曾经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并且在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但是由于中原民族敌视少数民族的传统心理和将战俘作为奴隶的风俗,以至于有“僕”这个带有侮辱性的甲骨文出现。

2、纹身

纹身是人类的一种较早的民俗,它几乎存在世界上所有的民族。纹身所表现的是原始人类对周围自然世界的幻想、理解和崇拜。比如说匈奴人就以狼作为他们的图腾,并以狼首作为纹身。在已知道的甲骨文中,“文”字正像一个正面而立的人的身体上面有花纹形状。《史记》有这样的记载“教熊、豹、虎已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1]这里的“熊、豹、虎”不能理解为动物,而是以这些动物为图腾的少数民族,并且他们都是以这些动物作为纹身。“文”在《现代汉语字典》中有这样的解释“在身上、脸上刺花纹或字。”[2]这就说明“文”的本义是以丹青饰身体。从甲骨文的“文”和《史记》的记载中得知,在上古我国先民的确有纹身的民俗。

3、食首子

“皿”在《现代汉语字典》有“盛食物的器皿”的解释,而甲骨文中的“孟”从子从皿,像盛食物的器皿盛小孩的形状。我们从“孟”和“皿”这两个汉字的结构和意义联系到食人的民俗。根据《墨子简本》中介绍:“楚之南,有啖人之国桥。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谊弟。”[3]这就说明在上古的中国还没有进入文明社会时,有食首子的民俗。有的学者解释食首子的这种民俗时说:这是把头生子女献给鬼神,以祈求得到平安的保佑,食用收获的其他部分并在来年继续得到新的收获。[4]那么奉献首子当然也是为了以后能得到新的孩子并祈祷他们得到平安的成长,即如《墨子》中所说的为了“谊弟”。我国人民从古到今都认为吃了祭祀过的食物能得到神灵的祈福,所以祭祀之后有“归福”之事,从这点看来就不难理解在上古的先民们食子的民俗了。

二、以汉字字形为本体看产生的汉文化之书法

汉字的起源有一种比较公认的说法就是起源于图画,而图画的本身是具有审美性的。“文字发展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已经不仅仅关注于文字的使用,对于文字的本身价值也有觉悟”,[5]这个“觉悟”就是对文字的审美觉悟。所以后人不断发展文字的过程就加入了审美的元素,从而创造了独具东方魅力的书法。而汉字文化和书法艺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汉字是书法艺术的符号载体,书法是汉字审美艺术化,书法又是将个人的意识、个性、独特的审美风格风格和审美趣味融化在以汉字为本体的艺术。中国的书法按其字体分类有篆体,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在这几种文体中最具有审美价值的,最能表现个人意志趣味、个性的就是草书。

草书最能体现中国哲学审美精神,最能展现中国书法艺术境界。草书之难,不难在表,而难在神。草书这种纯线条对力度,情感张力和空间转换的审美追求,使草书线条游动中蕴含了无限的生机和精神意向,在笔墨经营取舍于心灵才情律动之间奏出空间的艺术。欣赏草书的意境,是直观心灵的运行和线条的时空化。观书看字如览胜景需要从其表层深入下去,才能品味草书精神内涵和奇伟之境。例如说,张旭的草书世之绝唱,用笔放纵不羁,似不加修饰,淡提按使转暗藏法度,张旭又以雄浑奔放气概、纵横捭阖的笔姿和恣肆浪漫的势态而为世人看重。他的《古诗四帖》通篇布局大开大合,大收大放,在强烈的跌宕起伏中,突现了雄肆宏伟的势态。此帖行文酣畅淋漓,似“赤骥白?,一驾千里”颇有咄咄逼人之势。其字形变幻无常,缥渺无定,时而若狂风大作,万马奔腾;时而似低昂迥翔,翻转奔逐,充满着“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的变化,这是艺术家豁达潇洒、真诚率意的品格特征的直接映现。在用笔上,此帖圆转自如,含蓄而奔放,随着感情的渲泄,笔致似有节奏地忽重忽轻,线条或凝炼浑厚,或飘洒纵逸,浓墨处混融而富有“屋漏痕”般的质感,枯笔处涩凝而极具“锥划沙”般的张力,点画与线条的合谐组合,构成了一幅自然生动、雄伟壮阔的画卷。

将汉字审美化而形成书法艺术,是中国书法成为独具东方哲学气息艺术奠定基础,同时为中国人审美留下广阔的天空。中国书法是人生境界和生活活力的痕迹化,是最具有东方哲学意味艺术,在现代化时期,中国书法必将焕发新的活力。

三、总结

汉字是活的,它以它独特的结构构形告诉我们许多蕴含在它们身上的中华古老文化。我们通过研究汉字独特的构形发现尾饰、纹身和食首子这些民俗文化已经和汉字融为一体,因为汉字不但以记录工具的形式记录了这些文化,而且又在汉字自身的构形之中记录了这些文化。此外,汉字又是有灵魂的。中国人不但把汉字发展成为有记录功能的书写工具,而且把它发展成为独具东方魅力的艺术——书法。中国书法特别是草书,它完全摆脱了文字的实用性而成为纯审美的曲线形观赏性艺术。中国人将自己的审美趣味、意志、个性都寄托在简单的汉字书法当中,使之成为有灵魂的艺术。这正好体现徐志奇先生的观点“文字是文化的一种物质的载体,既可以显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也可以显示文学艺术的某些方面;既可以记载一种文化的物质文明,又可以记载这种文化的精神文明。”[6(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注释

[1]司马迁.《史记》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2]韩敬体,王伟等《现代汉语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26页

[3]墨子.《墨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版183页

[4]徐志奇.《汉字文字学概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

[5]陈航.《21世纪美术教育丛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6]徐志奇.《汉字文字学概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页

参考文献:

[1]徐志奇.《汉字文字学概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009年版

汉字文化范文2

[关键词]日语汉字语言文化影响巨大

一、引言

从地缘上看,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从历史上看,中日两国文化的交往源远流长。但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文化观、哲学观等方面又大相径庭。这究竟源自何处?笔者认为,它们与文字、语言、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字又是语言的载体。文字是语言的一部分,语言就是文化,三者须臾不可分离。特别是中国的汉字自公元四世纪前后传到日本后很快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汉字在日语文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汉字词又是日语词汇中的主流。在国外(主要是日本)对日本汉字的探讨由来已久,明治维新前后,受欧美等国的影响,创立了现代日语语言学。从这时起,系统地、科学地研究日语文字词汇才真正开始。但是,这百余年的日语文字词汇研究,主要局限于汉字及汉字词本身的研究上,如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构造、汉字词的使用、汉字词的特点等方面。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两者关系的研究相对滞后。在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论著还不多见。由于语言文字既是传播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阐明三者的内在联系对于了解日本人、日本民族、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习惯有可供参考的价值。有鉴于此,笔者站在中国人的角度,通过中日语言文化的对比力求全面系统、简明扼要地阐述汉字对日语以及日本文化的影响。

二、语言学习的难点汉字

因世界各语言的特点不同,学习和掌握它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据日本学者石黑修的统计(金田一春彦:1983),意大利语2年、德语3年、英语5年、日语则要花费8年时间。日语的难度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日语学习时间之所以最长其主要原因是日语文字表记中使用了大量的汉字。

众所周知,英语字母为26个,俄语也只有33个。日语的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姑且不论,光常用汉字就有1945个。诸桥辙次撰写的《大汉和词典》收录汉字50,292个(包括异体字)。除此之外,汉字的书写(个别字达到30余划,如:「鬱),汉字的读音(有的竟达十几种之多,如:「生)也是学习语言的一大难关。

综观当今世界的各个领域,无论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还是技术信息、尖端科学无一不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语言习得的时间越短,花费的精力越少越有利于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日语中的汉字确实是语言学习的一大障碍。

三、汉字废除论的提出及现状

有鉴于此,日本近代开始的国语改革实质是文字改革,而文字改革的核心是汉字改革。早在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新井白石等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欧美等国的文字数量要远远少于日本。但真正点燃日语改革论这一导火索的是,被称为日本现代邮政制度之父的前岛密。明治维新的前两年他向幕府的最后一个将军德川庆喜建议,“应废除汉字”(松井嘉和1994:62)。自1868年的明治维新开始,以福泽谕吉、西周等为代表的文学志士痛感,如不限制汉字,使文字简单化,日本将永远落在欧美列强的后面。当时的文部大臣,早年曾留学英国的森有礼甚至宣扬“汉字是恶魔”。被美誉为“之神”的尾崎行雄更加露骨地说,“汉字是世界最坏的文字”。1946年3月,日本读卖新闻发表了“废除汉字”的社论。

可是,日本汉字的使用状况又是如何呢?1981年,日本以内阁总理大臣吉田茂的名义公布了容许使用的“当用汉字”1,850字。1981年,日本政府以内阁总理大臣铃木善幸的名义正式颁布了“常用汉字”1,945字,外加人名用字284字。据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报刊杂志使用的汉字为3,200字。1990年版日本JIS汉字(日本工业标准)中共收入汉字6,355字。日本文字改革的结果是,汉字没有减少反而大幅攀升。它从一个侧面告诫人们汉字对日本语言、日本文化乃至日本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四、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一)汉字是联系日本文化的桥梁

众所周知,汉字原本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为了记述汉语而创造的文字,公元四世纪前后传入日本。由于汉字的输入,日本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文字。同汉字一起中国文化的传播提高了日本社会的文明程度、极大地丰富了日本人的文化生活。据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调查(宫地裕:1996),由汉字构成的汉语词汇已占日语总词汇量的半数以上。它遍布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例如:

食物:豆腐煎餅饅頭茶菓子納豆牛乳

植物:大豆牡丹林檎菊芭蕉西瓜

動物:駱駝獅子白鳥豹象蜜蜂

道具:屏風障子尺八門玄関辞書手帳

人体:心臓肝臓腎臓肺脳

抽象:自由民主貧乏正直意外哲学

数詞:一三十百千万枚本匹個

日语的外来语原本是用片假名书写的。汉语词汇来自中国应属外来语,可是,至今仍然用汉字书写。这种情况在其它任何语言中是不可想象的。另外,日本人还利用汉字的结构和特点创造了平假名、片假名及“和制汉字”。汉字可谓日本文字的基础。回顾日本两千年来的文明史,所有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科技资料等,无一不是用汉字或汉字与假名共同记载的。可以说,汉字构成了日本文化的核心,汉字已深深浸透到每个日本人的血液之中。语言文字是现在的人们与过去的人们乃至将来的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废除了汉字就等于割断了历史、隔断了过去的日本文化与今日日本文化的联系。况且,语言文字又是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血肉相连。它是千百年来历史积淀自然形成的产物,并不因政府部门的一道命令立即消失。日本的文字改革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汉字有区别同音异义词的作用

从音节的种类看,英语约3,000个,汉语是411,如果算上四声的声调约为1,644个。日语的音节只有103个(有人认为117个)。日语音节数量少、结构单一(绝大多数为元音)造成了大量的同音异义词。如:发「コウ」的音有「公、校、項、口、高、候、購、甲、紅、江、好、恒、効、香…」(汉语中的发音是各不相同的)等共计64个。「ハカル」有「证?#65380;計る、図る、測る、諮る、量る…」。「カテイ有「家庭、課程、仮定、過程、下底…」等十几个。如果没有了汉字,这些词语根本无法区别,势必造成日本语言的极大混乱。

(三)汉字具有无限造词能力

具备最起码语言知识的人都知道,造词能力极强的汉字是日语的一大优势。要求废除汉字的呼声最早起于明治初年,但是,这些人恰恰忘记了,正是由于汉字的造词功能才使得欧美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源源不断地引进日本社会。这一时期产生的汉字词涉及到日本的政治、经济、教育、法律、天文、地理、科学、艺术、医学等方方面面。如:「議長、国会、実権、融和、物価、製造、文化、法学、答弁、被告人、天体、定期、航海、赤道、太平洋、洞徹、伸縮、精巧、習慣、予備…」。这些词的绝大多数如今已成为日语中的基本词汇,有好多词又流入我们中国。日本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工业是以汉字作媒介的。确切地说如果没有汉字就没有日本的现代化。伴随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汉语词汇逐年增加。如:「無感地震」「教職員組合」「高等学校上級生用品」「中小企業金融専門機関」「不良債権」「阪神大震災」「(JR)総武線人身事故」「同時多発テロ事件」「国連難民高等弁務官事務所」「統合失調症(精神分裂病)」。就连历来日本的年号无一不是用汉字来表示的,如,「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等。试想,如果取消了汉字,这些事物该如何表示呢?

(四)汉字同日语血肉相连

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是记述汉语的文字,日本的汉字是记述日语的文字。其实,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文字,或者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汉字。汉字是表意文字,确切地说是表词文字。它具有“形·音·义”三要素。一字一音一词是汉字的最大特点。用它来表示汉语,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可是,用它来表示性质(这里主要指语法功能)完全不同于汉语的日语时,各种弊端随时显现出来。就如一个人穿着不合体的衣服,走起路来总是不协调。千百年来,为了使汉字能有机地融于日语之中,日本人做了不懈的努力。如,创造了平假名、片假名、振假名、送假名、罗马字,用日语的读法来读汉语的诗歌,以及限制汉字的数量及写法等。如今日语中的汉字已经完全日本化了,它与日语已经有机地融为一体。汉字的改革措施如果得当必定会促进语言的发展,相反如果处理不好,日本语言将变得千疮百孔、不伦不类,甚至走向死胡同。汉字与日语的关系宛如两手抓着热山芋扔还扔不得,拿着还烫手。这种情况看来还要长期持续下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日语中的汉字难读、难写、难认,是语言学习的一大障碍。为此,进行汉字的改革限制汉字的数量、简化汉字的写法、规范汉字的读音等无疑是必然的、正确的。但是,废除日语中的汉字又是万万行不通的。这是因为汉字对日本语言、日本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它主要体现在:1汉字是联系日本文化的桥梁;2汉字有区别同音异义词的作用;3汉字具有无限的造词能力;4汉字同日语是血肉相连的。

参考文献

[1]築島裕『国語学〔M〕東京大学出版会1964

[2]藤堂明保『漢字の起源〔M〕徳間書店1966

[3]明星学園·国語部『にっぽんご7漢字〔M〕むぎ書房刊1978

[4]小川芳男他『日本語教育事典〔M〕大修館書店1982

[5]小川環樹他『角川新字源〔M〕角川書店1983

[6]金田一春彦『日本語の特質〔M〕日本放送協会1983

[7]鈴木順子『表記法〔M〕荒竹出版1988

[8]宮地裕他『講座日本語と日本語教育(計16冊)〔M〕.明治書院1989

[9]松井嘉和『外国人から見た日本語〔M〕日本教文社1994

[10]林四郎他『日本の漢字・中国の漢字〔M〕三省堂1995

[11]三省堂編修所『難読漢字字典〔M〕三省堂1995

[12]三省堂編修所『日本人名辞典〔M〕三省堂1996

[13]河野六郎『文字論〔M〕.三省堂1997

汉字文化范文3

理三个方面。小学识字教学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学汉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但又不能凭空想象。教师应该在不违背汉字构成规律和演变规律的前提下,对汉字进行准确的讲解。例如,有的教师教学“碧”字时,编成顺口溜:“一位王先生,穿着白衣裳,坐在石头上。”乍一看,觉得新奇有趣,押韵好记,但与“碧”字的本义毫无关系,只记字形,不解字义,学生未能真正理解,就不能在阅读以及写作中,更好地应用汉字。正确理解“碧”字,让学生了解“碧”字为形声字,从玉(古代“玉”字做部首,用在字的左边常省略一点,写作“王”)从石,白声。“碧”字的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引申为青绿色。教师可以拓展:“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碧”字,是指碧蓝的天空的意思;“接天莲叶无穷碧”中的“碧”字为碧绿的荷叶之意。

识字教学重视字理,能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并理解汉字,减少错别字,同时,增强学生主动理解汉字、辨析汉字的能力。例如,“初”字,学生常常把“衤”写成“礻”。讲清它的字理,学生记忆自然深刻。“初”字为会意字,从刀从衣,表示用刀裁剪布料,是制作衣服开始的意思。以“礻”为部首,多和鬼神、灾祥祸福有关。汉字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关注字理,就能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许多相互联系的记忆与理解的方法。恰当渗透理解记忆部首系统、形部系统、声部系统,以及象形、会意、形声等构字方法,学生在识字量增加的情况下,习惯根据特点去识记汉字,学好一个,往往能记住一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关注学情,拓展识字教学的方法。学生认知方式的多元,决定了识字方式的多样化。对于低年级学生,他们认知形象性、直观性较强,擅长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象形字、指事字可以通过看图识字和浅易的字理识字法进行识字;而形声字、会意字可以借助汉字的形义联系进行辨析学习。对于有理解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使用字源识字法,讲解一点汉字文化知识,更有利于他们加深理解、记忆。即使是同一学段的学生,因为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的学生擅长记忆,在随文识字中,凭借语言环境轻松识字;有的学生直观推理能力强,擅长发现和总结汉字规律;还有的学生富于联想,善于捕捉汉字字形、字义的联系,形成自己有效而奇特的联想线索。老师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建立汉字音、形、义的联系,使新知在学生大脑中的刺激更为牢固,从而达到持久长效的记忆。老师们逐渐认识到从汉字的形音义结构规律,开展识字教学,能借助教具和多媒体技术进行识字教学,同时,还应该特别关注儿童的认知特征,设计识字教学方法。教师要能根据学情,提前并重点预设防止错别字、误读字的教学。

3. 关注联系,重构识字教学的过程。汉字是语素文字,语素与语素结合起来就是词。人们一般是先会说话,积累了一定的语词,然后开始识字,所以,汉字教学不能割裂字与词的联系。立足于语素的字词结合教学,其实是兼顾了汉字与汉语两个方面,符合汉字的特点与规律。例如,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果》一文中的生字“结”,“结”为形声字,教师为了让表面抽象的“结”字的用法变得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增加了解,当植物长果实,“结果”的“结”字读第一声;表示系:“结网、结绳”;表示完了:“结果”。“结”字读第三声,还可以拓展“打了一个结、中国结”等词组。将字词联系生活,可以更有效地掌握字词。

将识字教学与汉字文化联系起来,可以从汉字的形义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汉字中蕴含的文化,也可以一个汉字为中心,联系相关汉字。如学习“贝”字,说明“贝”在古代充当等价交换物,除了贝壳的意思之外,更多与财务有关。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汉字中许多与财物有关的字,如:财、贪、贺、赠、货等字,以“贝”为形旁。在识字教学中,适当介绍其中蕴含的汉字文化,不仅汉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审美情趣也能得到熏陶。但是,引入汉字文化切记要适度,太多、太难的内容,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结果会适得其反。

语文是一个整体,学习语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到与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环节的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例如,教学古诗《小儿垂钓》中的生字“稚”,“稚”表示幼小,有孩童的意思。理解了“稚”字的意思,可以顺利理解“稚子”即为“小儿”、孩童。从“稚”字教学过渡到让学生揣摩此时小儿垂钓的心情与心思,进一步理解“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句诗意,里面隐含着孩童对垂钓的专注、小心,以及小儿的天真、可爱。关注识字教学与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的联系,可以使识字教学与认识事物,以及丰富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把识字教学与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促进它们之间的综合发展,同时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一堂课中,师生们围绕文本内容的解读,占了课堂不少的时间,其中学生自己能读得懂的内容很多。笔者认为,教学的落脚点,应选择学生阅读文本后,自己发现不了的重难点,这样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带着这个思考,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时,为发掘有价值的教学点,我进行了一次教学的尝试与探索。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课始,我组织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已经预习了《姥姥的剪纸》,我想问问大家,老师不教,看看你们都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笑源的姥姥剪纸技艺十分高超,她剪什么像什么。她还是个热心人,乡亲们要什么剪纸,她都帮着剪。

生:我理解了笑源的姥姥非常疼他。我从第7自然段:“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尤其是“拴”字,更突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及对作者的爱。

生:我还从文章的结尾体会到了,“我”对姥姥的思念及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

通过课始的这番交流,我不禁反思以往的课堂教学,浪费了多少时间与精力在学生的已知知识上,没有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阅读能力。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

一、 立足关注――文章主线的把握

高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线索的意识,包括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谋篇布局、题目的引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开头与结尾的关系、前后文的照应等,尤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每篇文章,作者为了表达情感,往往都会选择一条线索来安排材料,作为“穿珠”的“线”,可以是某个物,可以是某件事,也可以是某种情感。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时,我便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自己忽略的,或一下子发现不了的文章的主线。

[教学片段一]理主线

师:(引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忘不了姥姥的剪纸,忘不了姥姥对他的爱。

师:是啊,全文以“剪纸”为线索,传递着一份浓浓的真情。谁能来具体地说说你的理解?

汉字文化范文4

关键词: 汉字 文化 人文精神

汉字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服务于文化,并且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汉字作为自源文字,是汉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它是汉文化的产物。先有汉文化,然后才有汉字,但它又服务于汉文化,对促进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汉字的文化定义

如果对人类的文字形式作一个二元区分,一端是表音文字,另一端是表意文字。从表面上看,这两类文字都能真实地记录语言,克服语言在时空上的局限。但是,作为一种文化样式,两类文字的文化内涵却大不相同。表音文字仅仅是把词中一连串连续的声音模写出来;然而,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却以意象结构直接体现民族文化的全部内涵。

西方语言是一种形态丰富的语言,它的词法、句法、语义方面的较完整的信息都体现在语音形态上。汉语是一种形态简单的语言,汉语句子的词法、句法、语义信息大部分不是显露在词汇形态上,而是隐藏在词语铺排的线性流程中。也正是基于汉语认知的这种特点,汉字在表达口语时不能不以象形表意为造字的首要原则。

文字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克服语言音响的时空限制。文字的根本性质就在于这是一种视觉形式,以图像作用于视觉神经产生条件反射,从而实现与句义的统一。所以文字可以“形入心通”,图像性越强的文字,突破时空局限的功能越大,与思维联系也就越紧密。

综上所述,汉字的文化定义不应是西方语言学的经典定义,而应该是:汉字是汉民族思维与交际的最重要的书面符号系统。

二、文字与文明

人类的文字体系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杠杆。文字使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仓颉造字的传说一方面体现了汉民族对汉字文化功能的无限崇敬,从而使汉字的创造人格化;另一方面又揭示了汉字文化形态的形成过程。汉字的产生,正是汉民族对自己所理解的世界样式的符号化勾勒。

汉字是一种以象形表意为基本特征的文字,虽说一般的文字都经过象形的阶段,但象形文字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和语义密码只有在汉字中基本保留了下来,汉字以其独特的创造性成为博大精深的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最核心、最精彩的一部分。

文字是人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明,人类的个体能够通过文字记录的信息,获得人类整体在漫长岁月里创造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文字使人类的思维更加缜密,文明的传承更加有效。有了文字,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和法典,才有了文学和科学,使人类有可能进行精神领域更高层次的探索活动;有了文字,人类可以记录自己的历史,故人们把文字发明之前的时代称作史前时期。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活动拉开序幕之后最为精彩的一幕。

三、汉字的历史文化认识价值

文化的传延依赖于语言文字,各种历史文化之所以为我们现代人所认识和了解,最重要的是依赖于前人的历史文字的记载。它不仅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工具,而且它本身也为我们提供了大大早于历史文献的远古历史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历史文献的记载总是有意无意地遮蔽历史文化真相。首先,它往往是一种个人或利益集团的行为,渗透了执笔者对历史的见解;其次,它只涉及历史文化的某个方面,我们难以从有限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有全景式的了解。但是,汉字在这两方面却凸显其优势:一方面,汉字的象形表意的构造是社会大众约定俗成的结果,它真实而又客观地反映当时全社会的认知水平和认识成果;另一方面,汉字作为汉民族思维和交际的书面语言符号系统,包罗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映射社会文化的每一个细节,展示社会文化的多维层面。

四、汉字结构形态的变异

汉字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汉字的发展史又是图画文字的象形表意特征逐渐退化的历史。这种退化不是将汉字发展为一堆纯粹假定性符号,而是要使汉字的表意功能更好地适应语言与思维的发展。

甲骨文和金文是最古老的汉字,它们都用简约的图形或几种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造字,遵循一些共同的造字规则。这些字主要是以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种方式造出来的。甲骨文和金文是汉字最古老的形态,包含着汉字发明中许多朴素的核心智慧。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小国林立,许多地方在金文、甲骨文的基础上自创了自己的文字,交流非常不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文字的命令,废除各诸侯国自创文字,统一采用原秦国官方使用的文字,而且由丞相李斯写成范本供模仿。这种字体后来称李斯小篆,成为中国统一使用的汉字原型。

至汉代,长期战乱终于平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献书籍撰写数量大增,蓬勃的商业活动更加刺激了民众对书写的需求,许多人开始采用秦代出现的另一种字体。与小篆相比,这种字体字形由长圆变为方扁,笔画横平竖直,省略了许多复杂结构,象形特征基本消失,便于用毛笔流利书写,由于多为下层官吏和民众使用,称为隶书。清秀工整的隶书得到普遍认同,从此汉字基本定型。

五、汉字造型的人文精神

在世界文字体系中,汉字的构形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这不仅表现在汉字构形所描绘的上古社会方方面面的文化风景上,而且表现在汉字构形所体现的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上,其中最显著的是主体思维方式。这种建立在主客体统一,人与自然合一意义上的主体思维方式,很自然地将主观理念和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使自然界具有人的特点。

从根本上说,汉字的建构精神是一种以人为立足点的人本精神。汉字以象形为基础来表示事物,除了有形体之外,汉字表意都是以人为本的。如“天”字的构形,下方的“大”是一个正面斜展双臂的人形,上方的“一”指示人的头顶。由此可见,天的概念是和人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整个汉字的精神是从人出发的。

中国文化认定人与世界的自然关系和人文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一种人文主义的人论使中国文化在它几千年的发展中贯注着独特的人文精神。这样一种人文主义的人论和主体思维方式在汉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汉字是世界上生存寿命最长的文字,因此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总之,汉字中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古代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民族风情等等,这些都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汉字文化范文5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定价:278.00元

推荐理由:

《汉字文化新视角丛书》为山东省宣传文化专项基金项目,主要研究了中国语言文化的汉字转向问题。本丛书立足于汉字本身固有的特点,综合利用语言学、解释学和文化学的最新成果,梳理、提炼并构建汉字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字的固化和语言的泛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与保存,进而探究民族心理与特质形成的文化路径。丛书力求穿透语言与文化分析中华文化的特有基因,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学理基础。

佳作试读:

一、汉字何以成为一种文化

“汉字何以成为一种文化?”这个题目以“普通语言学”的眼光审视,暗含着一个“制度陷阱”,因为它预设了汉字的文化属性,而文字的定义――依西方文化的教诲――早已被否定了文化内涵。手头一本已经翻烂了的伦敦应用科学出版社《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译本)对文字的定义是:“用惯用的、可见的符号或字符在物体表面把语言记录下来的过程或结果。”也就是说,文字的存在价值仅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这样一个冰冷的定义让中国人显然很不舒服,它和我们传统语文对汉字的温暖感受――“咬文嚼字”、“龙飞凤舞”乃至“字里乾坤”距离太远了!抽出我们的《辞海》,看看它对文字的定义:“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对人类的文明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就在西方语境中尽可能照顾了中国人独有的汉字感觉。

汉字成为一种文化首先是因为汉字字形有丰富的古代文明内涵。且不说汉字构形映射物质文明的林林总总,即在思想,如《左传》“止戈为武”,《韩非子》“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字形的分析总是一种理论的阐释,人文的视角。姜亮夫先生说得好:“整个汉字的精神,是从人(更确切一点说,是人的身体全部)出发的。一切物质的存在,是从人的眼所见、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嗅、舌所尝出的(而尤以‘见’为重要)。……画一个物也以人所感受的大小轻重为判。牛羊虎以头,人所易知也;龙凤最详,人所崇敬也。总之,它是从人看事物,从人的官能看事物。”我们可以说汉字的解析从一开始就具有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纯语言学的意义。

汉字成为一种文化又因为汉字构形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其结构规则甚至带有文化元编码性质,这种元编码成为中国人各种文化行为的精神理据。汉字在表意的过程中,自觉地对事象进行分析,根据事象的特点和意义要素的组合,设计汉字的结构。每一个字的构形,都是造字者看待事象的一种样式,或者说是造字者对事象内在逻辑的一种理解,而这种样式的理解,基本上是以二合为基础的。也说是说,汉字的孳乳,是一个由“一”到“二”的过程,由单体到合体的过程,这正体贴了汉民族“物生有两”、“二气感应”、“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文化心理。

汉字的区别性很强的意象使汉字具有卓越的组义性。莱布尼茨曾说汉语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而这一特点离不开表意汉字的创造。在汉语发展中大量的词语组合来自汉字书面语的创新,由此大大丰富了汉语书面词汇。组义使得汉字具有了超越口语的强大的语言功能。饶宗颐曾说:“汉人是用文字来控制语言,不像苏美尔等民族,一行文字语言化,结局是文字反为语言所吞没。”他说的正是汉字极富想象力且灵活多变的组义性。难怪有人说汉字就像“活字印刷”,有限的汉字可以无限地组合,而拼音文字则是“雕版印刷”了。比较一下“鼻炎”与“rhinitis”,我们就可以体会组义的长处。《包法利夫人》中,主人公准备上医学院了,却站在介绍课程的公告栏前目瞪口呆:anatomy, pathology, physiology, pharmacy, chenistry, botany,clinical practice, therapeutics,hygiene and materia medica。一个将要上大学的人,对要学的专业居然“一字不识”,这样的情节在中国人听来匪夷所思。

汉字成为一种文化,更在于汉字的区别性很强的表意性使它具有了超方言的“第二语言”作用,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汉字的这一独特的文化功能,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索绪尔晚年在病榻上学习汉字,明白了“对汉人来说,表意字和口说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在他们看来,文字就是第二语言。在谈话中,如果有两个口说的词发音相同,他们有时就求助于书写的词来说明他们的思想。……汉语各种方言表示同一观念的词都可以用相同的书写符号。”汉字对汉语“言语异声”的表达进行观念整合,达到“多元统一”。这样一种“调洽殊方,沟贯异代”(钱穆语)的功能,堪称“天下主义”!一位日本友人说,外国人讲日语,哪怕再流畅,日本人也能发现他是“外人”。而她走遍了中国大地,中国人并不在意她的口音――在西北,有人以为她是南方人;在北方,有人以为她是香港人或台湾人;而在南方,人们则以为她是维族人。中文“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整合性,在这位日本人看来,与英文相似,是天然的世界语(当然,汉字的“世界性”和拼音文字的世界性,涵义是不一样的)。汉字的观念整合性,一方面自下而上,以极富包容性的谐音将汉语各方言文化的异质性在维护其“言语异声”差别性的同时织入统一的文化经纬,另一方面又自上而下,以极富想象力的意象将统一的文化观念传布到九州方域,凝聚起同质文化的规范和力量。由此我们可知,汉字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是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正如柏杨所说:“中华字像一条看不见的魔线一样,把言语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血统不同的人民的心声,缝在一起,成为一种自觉的中国人。”

与汉字的观念整合性相联系的,是汉字的谐音性使地方戏曲有了生存空间。汉字的观念整合走意会的路径,不涉音轨,客观上宕开了方音艺术的生存天地。在汉字的语音包容下,汉语各方言区草根性的戏文唱腔与官话标准音“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相安无事,中国几百种地方戏曲源远流长,由此形成西方拼音文化难以想象的异彩多姿。汉字保护了方言文化生态多样性,也就保护了中国各地方文化的精神认同和家园意识。当然,这种保护是有代价的,即方言尤其是中原以外的方言及其戏曲,不再具有汉字的书写性,从而不再在中华“雅文化”或者说主流文化中具有话语权。

汉字文化范文6

关键词:汉字;文化;中国文化;稳定性;关系

汉字不仅是世界上还在流传和使用的古老文字,而且还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与此相比,世界上像汉字这样古老的文字,还有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楔形、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美洲玛雅人的图形文字。我们的汉字不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产生年代最早的文字,而且至今通行。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汉族人占90%以上。而且,不但汉族人使用汉字,国内兄弟民族也有不少是使用h字的。此外,现在使用汉字的还有国外的华侨,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也在不同程度上使用着汉字。这种情况,汉字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1]。

汉字的字体虽然经历了数次重大的变革,但汉字的字形结构总体还是相对稳定的。从已知最早的系统汉字甲骨文以来,以跨越了四五千个年头,期间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衰、政权的更迭、民族之间的战争和融合以及生产力、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状态的变革等等,但昔日的甲骨文与今天的简体汉字在字形结构上,还是清晰地有着继承和演进的关系,在字的音义三者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内在的逻辑关系。正是由于汉字字形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使得各种语言和方言能把各自的语音和语义与之相结合,使得汉字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几千年来汉字对于使用它的人们在心理和思维方面的造就以及中华文化大一统的格局,奠定了最稳固的基石和最可靠的保障。

汉字文化学是一门以汉字为核心的多边缘交叉的学科。一是要阐明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系统、信息系统,它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二是探讨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就是从汉字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从文化角度来研究汉字[2]。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举例阐述汉字里的中国文化。

一、汉字与天文

观天・向天・杞人忧天――释“天”

“天”,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天”字像是一个站立着的人形。它的下部是人的身躯和四肢,上部是人的头。可能是甲骨文在坚硬的龟甲或骨头上刻写圆圈困难,因此将人的头刻写成了中空的方形。金文“天”字与甲骨文“天”似同,只是头部变为了一横。小篆的“天”字,由金文演变而来,而且线条化了。楷书写作“天”

《说文解字》称:“天,颠也,至高无上。”许慎在这里解释了天字的本义为人的脑袋、是人的头顶。中医治疗头疼病用的中药叫“正天丸”,其中的“天”就是“头”的意思。

天,自然界的主宰者,千百年来人们探求它、研究它。有人观天,有人问天。由于至高无上的天穹,很难具体描画,于是人们便用代表人体颠顶的“头”表示天空的概念。如“苍天”“满天星斗”“太阳出来满天红”“天高地厚”等词中的天,都表示天空的意思;因为人的脑袋是在人体的上部,故而又引申指位置在上,凌空假设之物也称天,如天桥、天梯、天车、字形,还有个“包青天”;天与量词连用算天数,如每天、第二天、忙了一整天,又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还有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如晌午天、三更天;我国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原叫“承天门”,清顺治八年重修后,改名为“天安门”。天安门广场,是我们庆祝和政治活动的地方。古人认为天有神灵,是万物的主宰,因此天又有“天神”“天帝”“天老爷”之说,为天披上一层神秘面纱,如果一个人遇到一件难事顺利办成了,人们便称为“天助”“天意”;天还有神佛仙人生活的那个世界,如“天堂”“天国”“西天”“天兵天将”“归天”。

二、汉字与地理

万物生长之本――释“土”

“土”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土”字描绘的是一个土堆的形状。其下部一横表示的是地面,一横上部似中空枣核轮廓之状,以表示突起的土堆,由二者组合成“土”字。金文“土”字的字形,与甲骨文“土”字字形相同,只是将枣核虚状轮廓变为了实心。这与青铜器铸造有关。小篆“土”字的形体线条化了,且将枣核形状变成“十”已看不出土的原本面貌,成为“一”加“十”的字形,故此有了小篆和楷书的土字了。

“土”字的本义为泥土、黏土、土壤、土坡、土堆、土葬。范大成有两句诗吟道:“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诗中说的“土馒头”指的就是人死后土葬的坟墓,远远望去,是一个隆起的土堆,确实像个土馒头。成语“土牛木马”,由于这种“牛马”是用土或木做成的,并非真牛真马,因此,这个成语是用来比喻有其名而无其实,成语“面如土色”,说的是脸色如土,没有血色;也用来形容极端惊恐,吓得“面如土色”。“土崩瓦解”,说的是像土崩塌、瓦片破裂一样。比喻彻底崩溃,无法收拾。

土能孕育万物,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为赖以生存的土地干戈不息,寸土必争,寸土不让,争夺自己的疆土,领土,国土。

三、汉字与婚姻

美丽和博大的化身――释“女”

甲骨文“女”字是个惟妙惟肖的象形字。她有头、有身、有手、有臂、有脚,是侧面跪着的一个女子形象。其身体直立,两手臂交叉于胸前,双腿弯曲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这是对古代女子跪坐姿态的刻意描摹,也是源于古代生活的真实写照。“女”字在《说文解字》中说:“女,妇人也。象形”

甲骨文对“女”的描画,正是强调女人操持家务的特征。其造字形象思维正与“男”突出从事农耕特点相对应。而女子退出生产领域而专门从事家务劳动,这就不得不依赖男人为生,听命与男人的使唤。从“女”的跪像和处的地位,可见古代女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和卑微。这从许多由“女”字组成的字中也能看出。比如:奴、妖、奸、娼等。还有一个“妇”字,是女旁加一把扫帚,是为其主子服务的;在部落战争中,被俘虏的人员中,男的被杀死,女的则被收养为妻,其实就是奴隶。但也有对女子逸美之字,如娴、媛、娟、好、妙、婉等。这些字成为衡量女人美德的标准。

女人,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她的辉煌过去。在氏族社会里,女人是部落的领袖,女人居支配地位,当然也支配男人。这在世界各民资中普遍有过的一段经历。在哪个时代,氏族内部禁婚,实行外婚制,就是部族的男子嫁到女方。所以许多姓氏从女旁。比如姬姓、嬴姓、姜姓、姚姓等,都是古时候的大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