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战争的诗歌范例6篇

有关战争的诗歌

有关战争的诗歌范文1

关键词: 哈代 诗歌 悲观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英国诗歌巅峰的浪漫主义大潮已经成了遥远的往事,随着丁尼生和勃郎宁的逝世,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主义余波彻底衰落。整个英国诗坛似乎只是在等待着另一次高潮的来临,比起主流的现实主义小说,诗歌显得落寞而孤寂。但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时代的诗歌空白,他就是托马斯・哈代。

因为哈代所取得的杰出的小说成就,他的诗歌常常为人所忽视。但是,哈代的诗名到了20世纪后期日益隆起,已经丝毫不逊色于他作为小说家的名声,而这也是哈代本人生前所乐于看到的。其从不掩饰自己对于诗歌的偏爱,宁愿被别人称为诗人,而不是小说家。

因为在哈代看来,诗歌比小说更高雅,更能自由地表达思想,不受限制。哈代最早走向文学道路就是从诗歌起步的,他曾仔细研读过斯宾塞、弥尔顿、华兹华斯等人的作品,在伦敦作学徒期间就开始尝试写诗,他早期的诗作《无色的音乐》、《深思的少女》情感真挚,富有想象力,意境深远,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而在写作小说期间,哈代仍然坚持诗歌创作,当《无名的裘德》遭受到评论界的抨击后,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诗歌创作,在189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威塞克斯诗集》后,哈代接连出版了8部诗集,包括《时光笑柄集》、《环境讽刺集》、《今昔抒情诗集》等,诗歌创作多达918首,最后一部诗集《冬天的话》于1928年他去世后出版。

如果说哈代创作的小说有一种诗的意境,那么他创作的诗歌则属现实主义。哈诗冷静、严肃,甚至略带嘲讽地观察人们日常生活的希望与恐惧、困惑与迷惘、喜与悲、苦与乐,而且诗作大多具有自传性。正如他的第二位妻子弗洛伦斯所说:“要了解哈代的一生,读他一百行诗胜过读他的全部小说。”①哈代抒情诗有四类题材,即爱情、自然、战争和死亡,这构成了他创作的主要领域。

在西方文化中,爱情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可以说,爱情即人生。在文学作品中讴歌爱情的美好和美妙一直是其长盛不衰的传统。哈代是珍惜爱情的,他那一千多首诗中,有不少是歌颂爱情的力作。哈代的爱情诗真挚纯朴,深切感人,体现了他丰富的感情世界和敏感的内心感触。特别是在1912至1913年间为追忆第一位妻子埃玛而作的总题为“旧焰余烬”的组诗,用词质朴,情真意切。哈代与埃玛年轻时的热恋曾轰轰烈烈,婚后初期也是琴瑟和谐,但其后的生活却并不美满。哈代喜欢结交少女,而埃玛对此则极为不满,两人的感情自然很难融洽。1912年埃玛去世后,哈代对她思念不已,他对曾同他一起度过人生最幸福时刻的女人的突然离去感到震惊和悲痛,并把自己的情思写入诗中来传达他在埃玛去世后的心境。

哈代诗中另一频繁出现的题材是自然。尽管自然从来不曾是他的主题,仅仅作为人类活动的背景,但他依然是一位热衷描写自然的诗人。哈代一生写过近百首自然诗,是其诗歌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长年居住在乡村,他对乡村生活和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关系,哈代的诗歌长于对大自然景观的描绘,并寓情于景,表达他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在他的诗歌中,仿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风雨雷电、飞禽走兽都具有了人的情感。尤其是对树枝的描写,达到了活灵活现的地步,有人甚至称呼哈代为“树枝诗人”。他对自然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他从自然万物的悲剧性中看到了人类的悲剧命运。虽然对于哈代来说自然是灾难的承受者,本身有许多不和谐因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均充满着残酷的竞争,然而他在自然诗中从来没有让人们放弃生存意志,而是将希望寄托于人这一大自然殊的群体,寻求着人与人之间的爱,希望人们用坚韧和刚毅的态度来对待生存的痛苦。所以对于大自然,哈代既不像他的前人那样顶礼膜拜,又不是简单地回避。在继承华兹华斯的一部分思想的同时,他又抛开了华兹华斯积极向上、充满希冀的一面。他试图在大自然中找寻智慧、善良与美,但又在诗中展现自然阴暗残酷的一面,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自然观。

哈代试图从自然中寻找善与美,可是又难以掩饰他内心的荒凉,因此,他所描写的自然经常呈现出阴惨萧瑟的景象,这也是因为哈代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战争和死亡的威胁所自然流露出的情感,而这两个方面也是哈代诗歌经常涉及的主题。哈代生活的年代,英国经历过英印锡克战争(1845―1846年)、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阿战争(1838―1842年、1878―1891年)、第二次英缅战争(1885―1886年)、英布战争(1899―1902年)、几次入侵中国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多次重要的国际战争。战争对哈代的诗歌创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哈代一生写了40多首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他的战争诗在他的全部诗作乃至英国的战争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战争,哈代是明确反对的。1899年当英国发动侵略南非的战争时,他曾以《离别》一诗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作于1902年的《他杀死的人》则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荒谬。此外,哈代还写了诸如《士兵的妻子和恋人之歌》等不少优秀的反战诗。哈代认为,战争是对生活的否定,是对人性的摧残,在战争中人性被扭曲,真善美被摧残。在其战争诗中,哈代揭示了战争的荒诞性和邪恶性,对战争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揭示了战争给人类生存状况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也流露出悲观的情绪。

战争必然会带来死亡,暮年的哈代越来越感受到死亡的阴影。哈代活到87岁,亲朋故友大多先他而去,难免有不胜感慨之叹。哈代在《他在她的葬礼》等诗歌中以低沉哀惋的笔调写出了对生命的留恋,也揭示了死亡的不可避免和人生的短暂与脆弱,充满了感人的忧伤。

在哈代创作的诗歌中,除了短小的抒情诗外,还有《列王》这样的鸿篇巨制。《列王》是英语文学中最长的诗,共19幕130场,它的创作和构思,哈代共花费了30多年。《列王》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史诗,通过对拿破仑的刻画,以及对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展现,再现了一个混乱和痛苦的时代,探讨了人类的历史命运。《列王》全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式多变,在哈代的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诗人的哈代,取得了辉煌成就。他的诗中所表达的悲观情绪,对于科技迅速发展下人在宇宙中地位的思考,以及对爱情、婚姻等人生课题的探讨,与现代人的心理不谋而合。正因如此,他赢得了读者。用米勒的话来说:“现在,哈代已被公认为是用英语写作的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②

注释:

①弗洛伦斯・哈代.哈代生平.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1983:392.

②米勒.哈代.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5:269.

参考文献:

有关战争的诗歌范文2

Abstract: Ling Huchu is a famous poet in middle period of tang dynasty. His poems adopted mostly Yuefu title. Their phonology is harmonious, artistic conception is beautiful, which is very suitable for singing. The poems not only brought new style of writing, but also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reflected social reality. This paper mainly chose his songs about war theme. The poems have high literary value and receive high evaluation from content to form.

关键词:令狐楚;乐府诗;战争题材;社会现实

Key words: Ling Huchu;Yuefu poem;war theme;social reality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306-01

令狐楚的诗大多散佚,因此数量少,不大被今人注意。其实,令狐楚的诗,在当时颇有名气。李涉《赠道器法师》:“如今不用空求佛,但把令狐宰相诗”,刘禹锡说:“新成丽句开缄后,便入清歌满座听”[1]白居易说:“新诗传吟忽纷纷,楚老吴娃耳遍闻”[2]从刘、白诗歌的称美看,令狐楚的很多诗曾经被谱上曲子,用于演唱。今观令狐楚的五七言绝句,大多采用乐府题目,音韵和谐,意境优美,很适合歌唱,也许是有意为歌词而作。下面我主要通过对令狐楚乐府诗的研究来了解其诗歌特点。

乐府诗诞生于两汉时期,以其独特的立意命题和话语方式为中国诗歌提供了一种新的诗体。面对盛极难继的汉魏六朝乐府,唐人勇于革新,为乐府诗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唐乐府诗全部出自文人之手,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渗透到了乐府诗的创作中,从而影响乐府诗的发展。唐人一方面在乐府旧题内灌注新的情感意趣,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旨在恢复、发扬汉魏乐府传统的“新乐府”。真实的社会内容,自由灵活的诗体特征,平实流畅的语言,是乐府诗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唐代文人喜好乐府,重视发掘这种诗体的思想艺术价值,使得乐府诗在唐代有了新的发展,更多的关注现实生活,反映民生疾苦,强调诗歌对社会的讽喻作用。乐府的创作也为唐代诗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令狐楚也延续这种风格,他的乐府诗大都是乐府旧题内灌注新的情感意趣,不仅写法新颖,而且很多乐府诗与当时的政治环境紧密结合,在诗歌中更是明显的透露出对宪宗的讽谏,希望他早日停止战争,避免劳民伤财。

下面我举例说明。《闺人赠远》:君行登陇上,妾梦在闺中。玉著千行泪,银床一半空。(其一)

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其二)

这两首诗歌把闺怨与战争对比结合来写,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写尽了闺中妇人的思念之苦。自古闺怨就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早期的《诗经》,到后来无数的文学作品,多不胜数。想象战争中,不知道有多少“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思妇。令狐楚从闺妇的角度来反映战争的残酷,含蓄的规劝宪宗停止战争。旧的题材赋予了新的含义,可谓独辟蹊径。

如果说上面两首诗还是比较含蓄的批判战争的残酷,下面几首诗对现实的反映将更为直接。如:《从军行五首》:

荒鸡隔水啼,汗马向风嘶。终日随征筛,何时罢鼓攀。(一)

孤心眠夜雪,满眼是秋沙。万里扰防塞,三年不见家。(二)

却望冰河阔,前登雪岭高。征人几多在,又拟战临洮。(三)

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纵有还家梦,扰闻出塞声。(四)

幕雪连青海,阴霞覆白山。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五)

这首诗是令狐楚乐府诗中享誉最高的代表,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六云:“唐无言绝,楚、盛前多做乐府,然初唐只是陈、隋遗响。开元以后,句格方超。如崔国辅《流水曲》、《采莲曲》,…令狐楚《从军行》、《长相思》,…皆酷得六朝意象。高者可攀晋、宋,平者不失齐、梁。唐人无言绝佳者,大半此矣。”[3]可见该诗艺术成就颇高。对于此诗的内容,前人多有评论。

再看《塞下曲二首》:雪满衣装冰满须,晓随飞将伐单于。平生意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一)

边草萧条塞雁飞,征人南望泪沾衣。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二)

在“雪满衣裳冰满须”的恶劣战争环境中,战士们历尽艰难困苦,望着那“边草萧条”,望着那“塞雁飞”,他们不禁回头“南望泪沾衣”,远在家乡的亲人给了他们无数的思念,使他们日思夜想,但是“纵有还家梦”而“犹闻出塞声”,又必须继续前行。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到他们“黄尘满面长须战”,却仍然是“白发生头未得归”。

这些诗歌是元和后期长期战争,造成国力损耗、士兵死伤惨重、士气低落的残酷现实的艺术再现,写出了长年征戍者的艰苦生活和复杂思绪。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兴衰成败紧紧联系在一起。也体现了令狐楚力劝宪宗谨慎用兵、体察民情的良苦用心。这些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后人的评价也颇高。

当然令狐楚的乐府诗中还有很多颂祝帝王统治长久的诗篇,诗中有些反映宫廷生活,风格婉约而清丽,如《宫中乐》五首、《春游曲》三首等。这类诗把宫中游宴生活写得很美,大多是粉饰太平,极尽铺陈奢华,恰好成为反映边塞征战之苦的乐府诗的鲜明对比。其中偶有涉及宫怨的,如《思君恩》:"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眼看春又去,翠辇不经过。"表现出"怨而不怒"的风格。此类作品的文学价值相对而言不太高,在这我不过多叙述。

中唐时期还出现了乐府诗的组诗现象。组诗通常是在一个总的诗题之下,由两首或两首以上有单独诗题的相对独立成章而又有整体构思布局的诗组成。与一般连章体诗不同,这类组诗有总题,总题之下又有分题,而且每首诗的篇幅、句式不是完全整齐划一的,组诗里的单篇诗歌集和起来,是对总题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其主要特征有:一是组诗内的每首诗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某主题,各章之意共同构建一个大的主题。二是组诗内各篇具有相似的体裁特征,语言风格一致,且篇幅长短接近。令狐楚的乐府诗中也有此类现象,如:《春游曲三首》、《从军行五首》、《塞下曲二首》、《远别离二首》、《年少行四首》等等,但他的乐府组诗一般几首诗合用一个题目,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个共同的主题,使得气势磅礴,题旨更为突出。

通过对令狐楚乐府诗的分析,我对令狐楚的诗歌有了深入的认识,他的诗简洁精当,却能意蕴深远。语言以五、七言为主,不求典重,不求工丽,平和浅近,自然流畅。注重声律押韵,适合传唱,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可惜现在大多已经散佚,我们只能从留存的诗歌中领略其内涵。

参考文献:

[1]《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第一版,第297页.

有关战争的诗歌范文3

[论文关键词]非马诗歌中国立场本土意识忧患意识现实主义传统

非马,原名马为义,广东潮阳人,1936年出生于台中市。1957年毕业于台北工业专科学校,之后出国留学,先后取得了开马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美国阿冈国家研究所从事能源及环境研究工作。诗歌的创作是非马的业余消遣,但从1957年发表第一首诗作至今,非马已在台湾、大陆、港澳、欧美等地的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几百首诗歌,一些作品也入选了相当有影响的选本,并且多次获得奖项,特别是在60年代现代主义盛行的台湾,非马的诗歌就因其独树一帜的鲜明的中国立场和本土意识而对文坛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区拱教授认为:“在对外国文学研究、翻译和借鉴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土性和当代性(我)将其概括为‘本土意识’。……本土意识的核心是民族文化意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个人身上表现为不同的时代意识和主体意识。”…对于这个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人而言,他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领域中的,因此,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影响逐渐渗透、沉淀,直到对整个民族所有成员产生了共同的影响,积淀在每个民族成员的无意识深处,因此,不同的地域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意识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其表现出了一定的本土意识。纵观非马的几百首诗歌,你会发现有一股浓浓的中国本土意识如地表下滚烫的岩浆喷涌而出,使其诗歌表现出了更为独特的特色。本文尝试从其创作思想、创作内容等方面分析、探究非马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立场与本土意识。

一、非马创作思想的牵引:深沉的忧患意识

所谓“忧患意识”,亦即人们基于对陷入困境抑或对于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种种不利情况所引起的一种情感反映,它蕴含着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中各种不合理因素的尖锐批判。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干结构,最能体现中国文化忧患意识的特点。儒家思想中有关中国文化忧患意识的阐释,对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产生和文化审美内涵的构成,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儒家所认定的深沉而浩大的忧患意识,作为在相对不变的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代代相承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已积淀成一种“集体无意识”。

而这种忧患的意识在知识分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因为文人学者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观察认识社会的能力,故而容易洞察到社会的阴暗面,对社会的现状产生不满,进而抨击社会,产生比常人更深的忧患意识。例如孟子就曾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礼记》告诫执政者“虽危,起居竞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屈原“长太息以掩涕泣,哀民生之多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大有责”;魏源“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等等,都表达出了我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的深深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念,体现着一种崇高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勇于担当人间忧患的悲悯情怀。

非马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是,他的生活源头和创作发表的基地,仍然是台湾,他虽然在美国已经生活了2O多年,但他的诗的根仍然远远地深扎在台湾的土壤里。(《平地喷泉》)非马在其家乡广东潮阳渡过了十二载春秋,之后又到了台湾,虽然后来又到美国留学,但是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渗透到了非马的心中。作为一位身居海外的炎黄子孙,他的诗充满了对生育他的这片土地——台湾与大陆,以及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特有的血脉挚爱。特别是非马亲身经历过战乱,经历过辗转流离的生活,因此,非马的诗歌创作有着现实人生的批判精神,他的创作中贯穿着诗人对社会现状和人类生存境遇的严肃的思考,有着深沉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继承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传统。

例如非马有一首十分有名的诗歌《醉汉》。诗中的醉汉在寻觅着回家的路,在努力地向母亲靠近,其实这是其在少年时代离开家乡到达台湾,与家乡的亲人两相遥望,备受思念的折磨的反映。“把短短的直巷/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在这里,诗人表达出了对大陆与台湾近半个世纪的断裂以及民族的隔绝的痛心疾首,他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亲人早日团聚,所以,他诗中有了那个一脚十年努力地朝母亲走去的汉子。

而作为一位正直善良的诗人,非马的忧患意识也表现在对战争、对种族歧视与民族压迫等等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某些丑恶现象的揭露与抨击,体现出了其勇于担当人间忧患的悲悯情怀。如写于1984年7月的诗歌《张大的嘴巴》:

张大的嘴巴要面包/他们却来兜售飞机坦克与大在轧轧带犁过的田地上/炸弹是最速长的种子/一开花便可收成饥饿的人们需要面包来维持生命,但是他们没有盼到面包,却等来了一群的人带来了飞机大炮,带来了毁灭性的武器。生活本来就艰辛了,还有一群嗜战者不断发动战争,田地不是来种植能养活人们性命的粮食,却让炸弹占据了,能够迅速收获的炸弹种子,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呢?张大的嘴巴在这里显得极其有讽刺的味道。可是。非马最为同情、可怜的还是那群张大了嘴巴想要面包的下层人民。

另一首1985年2月的《越战纪念碑》:一截大理石墙/二十六个字母/便把这么多年青的名字/嵌入历史/万人冢中/一个踽踽独行的老妪/终于找到了/她的儿子/此刻她正紧闭双眼/用颤悠悠的手指/沿着他冰冷的额头/找那致命的伤口

战争给人留下的最终是致命的伤害而已,如果一定要说有人从战争中获得了好处,那么就是那极其少数的人,那些上层统治阶级。而为了满足这少数人的无限膨胀的欲望,却让许多年青的生命成了冰冷的大理石上的印记,还给他们的亲人留下更多的难以承受的痛楚。在这里诗人的忧患意识表现得尤其深沉。虽然不是自己国家的战争,但是诗人站在人类的高度上来关照战争给身处其中的人造成的巨大伤害。虽然许多人对大理石所树立起来的纪念碑怀有无限的敬意。

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鼓励了一些人继续战争。但是,只要是战争,不管是哪一方所发起的都是非正义的。只要是战争,于人民而言必定是无尽的伤害。所以在非马的另一首诗歌《国殇日》中又这样写道:

在阿灵顿国家公墓/他们用隆重的军礼/安葬自越战归来/这位无名的兵士/但我们将如何安葬/那千千万万/在战争里消却拒绝从亲人的心中/永远死去的名字年轻的生命始终消失了,而那永远不死的名字,不是时刻刺痛爱他们念他们的亲人么?战战争是要以生命为代价的,而战争所遗留下来的伤害更是无法估计的。诗人透过战争的现象,没有直接去描写战争的血腥场面。但却让我们感觉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在人们心中所留下的巨大创伤。非马的悲悯之深由此可略见一斑。

非马说过:“今天诗人的主要任务,是使这一代的人在历史的镜子里,成为其中的一员,才能感觉到时代的呼吸。”并且还认为,“一个诗人,必须到太阳底下去同大家一起流血流汗,他必须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员,然后才可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才有可能对他所生活的社会及时代作忠实的批判和记录。”(《大人世大出世》)纵观非马的作品,其中有许多诗歌对战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反讽,流露出了诗人对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伤害的忧患和思考。他以诚挚的心对战争进行了无情的控诉,也表达了对苦难中的人们的深深的同情。而牵引着非马创作思想的这种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中国历代文人所共有的一种思想意识。

因此,在深厚的忧患意识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自然体现了其鲜明的中国立场与本土意识。

二、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

一部《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从《诗经》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到汉代乐府民歌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建安时代曹操诸人古题乐府的“借古题写时事”,唐代诗人杜甫创作新题乐府时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自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所主张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直到元代杂剧、明清小说乃至现当代小说,中国文学始终贯穿着一条现实主义的红线,使自身更紧地密贴近生活,承担起“时代歌手”的重大职责,并且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

非马是自觉地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一位诗人。他曾在其诗集《笃笃有声的马蹄》的序言“诗路历程”中为自己规定了追求的目标:“比现代更现代,比写实更写实”。对于非马这样一个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与敏锐的嗅觉关注世界的诗人,他能透视社会各阶层的实质,并且非马一直都以深沉的忧患意识来反映了世界人民的苦难,对世界的黑暗与不公进行了无情的谴责与抨击。在《乌鸦》一诗中诗人自喻为乌鸦:“只一心想做良心诗人/成天哇哇/招来石头与咒骂。”在这里表达出了非马自觉的承担反映社会的阴暗面的责任感这一切使他的诗歌表现出了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例如《恶补之后》是一首描写一个中学生不堪不合理教育的重负而选择跳楼自杀的诗。在诗中,作者没有太多直白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而是让事件本身去发言,显示它所包含的意义。“恶补之后/你依然交了白卷/在模拟人生的考试里/他们给你出了一道/毫无选择的/选择题。”在这里诗人点出了杀人凶手的可恨,他们所出的试题竟然是一道毫无选择的选择题,这样,受害者便只能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死亡。由此诗人对当时整个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与嘲讽再者,如《运煤夜车》:

坍塌的矿及时逃出的/一声惨呼照例呼不泥醉的/黑心/只引起/嵌满煤屑的/黑肺/彻夜不眠地/咳咳/咳咳/咳咳

这首诗写的是当年发生在台湾的一连串煤矿灾难。第一段开头便点出了从坍塌的矿坑逃出的是一声惨呼,这说明了人并没有能逃离厄运,只是做了最后的痛苦而无奈的罢了。接下来,在第二段,诗人痛心地指出,为何惨呼一再响起却无人在意,原来是那些被利欲熏晕了心的人为了一己之私而不顾他们的生命。“黑心”一词的运用表明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但是,最令诗人痛心的还是那些彻夜不眠的不断“咳咳咳咳”的“黑肺”。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毫无选择地只能任人宰割,以自己的生命换取面包……这首诗不是特指某一事件,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对社会的不公平,上层社会的奢侈,下层的苦难的揭露与批判,因而具有十分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这一切都非常符合非马的创作目标“比写实更写实”。超级秘书网

有关战争的诗歌范文4

关键词:李白,边塞闺怨诗,塞防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如果说,战场杀敌的血腥,建功立业的豪情,塞外风光的苍茫,是边塞诗歌的主要内容,那么,李白十多首的“边塞闺怨诗”[1]通过思妇的情感和生活来反映边塞的,表现出了女性对征夫的思念爱恋、怨恨嗔怒、生离之痛和死别之悲,被称为“征夫怨妇”。本文希望一方面通过具体篇目的分析,展现诗人边塞诗歌的面貌,另一方面诗人在对边塞战争的认识上,思想不断变化,并形成一条脉络,由它串联起来的诗歌即是诗人情感喷发的产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塞防思想和时代的精神风貌。通过李白的边塞闺怨诗歌,透视李白塞防思想的演变,可以将其分为大致三个时期。

一、第一个时期――未涉疆土与走马太原

(一)李白《捣衣篇》“红粉楼”、“金剪刀”、“相思枕”、“连枝锦”、“真珠帘箔掩兰堂。”“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等等,无不显出李白诗中富丽的闺阁与精致的闺情,可见其模拟汉魏乐府的绮丽缠绵之风,“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闺怨与边塞相接,跨越空间的相思因为寄托了生死和前途而有了独特的魅力,具有了初唐稍作疏朗开拓的样式。胡应麟《诗薮》云:“太白捣衣篇等亦是初唐格调”,邢《唐定风》云:“子安捣衣尚袭梁、陈,此虽绮丽有余,而神骨自胜矣。[2]

(二)开元二十三年(735),友人元演邀游太原,李白滞留北地一年之久,期间曾游北岳及雁门,有《太原早秋》等作,后也作《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回忆这段往事,有“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等句,都可见其对边塞的初步印象,有渴望建功立业的热情,有对军士驰骋沙场的赞扬。这都受到盛唐时期昂扬的爱国热情、雄壮的塞防军歌的影响。

二、第二个时期――奉诏长安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处在长安政治权利的中心,看政令的起草与下达,执行与结果,李白除大量应制诗歌的之外,仍有心系边关之作,如送别友人赴边,歌颂反侵略战争,反对盲目拓边的侵略战争。随着对朝堂腐朽黑暗认识的加深,感到悍将邀功与士卒血战,歌舞升平与百姓疾苦的对立,从而对边疆战事有了冷静的思考。这个转变成为这一时期边塞闺怨诗歌的基调。

边塞诗组歌《塞下曲六首》赞颂壮丽、动荡的边塞生活,表现盛唐时期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其五:有“玉关殊未入,莫长嗟。”是在爱国热情的感染下,希望妻子理解丈夫的边塞豪情,支持丈夫的建功立业。

朱熹言:“李太白诗,不专是豪放,亦有雍容和缓的。”(《朱子语类》)李白边塞诗以雄豪为主,不乏细腻感人、委婉含蓄之作,用征人思妇的两地相思来表示他对黩武政策的反对。《子夜吴歌・秋歌》(天宝元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王夫之以为“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3]千里月色,万户捣声,不尽的柔情,无限的希冀,构成雄阔明丽的诗境,是“有血痕而无墨痕”之作。

《关山月》(天宝二年)有“戍客望边色,思妇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把天山之外的戍客与高楼之上的思妇联结在一起,让相思之情穿越广阔的时空而对接,笔法空灵,情意绵长。及《思边》,“以下六篇,俱写思妇,因系一处。”[4]即《思边》、《折杨柳》、《乌夜啼》、《春思》、《秋思》、《春怨》,李白将女子内心的痛苦表露无遗,借女子闺怨抒发对边塞战争的不满和反省,对于边塞战争的态度由歌颂到客观冷静对待,不再盲目肯定。

三、第三个时期――北上幽州

“及府兵法坏而方镇盛”(《新唐书》卷五十・志四十・兵),唐的藩镇割据越演越烈,营州杂胡安禄山“性尤狡黠,善揣人情”[5],权势步步攀升,阴蓄图谋不轨,终于酿成安史之乱。当天宝十载时,幽州节度使幕府判官何昌浩力邀李白北上,李白抱“且探虎穴向沙漠”之志入幽州,看到边塞人民在战祸中家破人亡的悲惨生活遭遇,认识到藩镇割据的现状,使得他本来就反对侵略战争和穷兵黩武的立场更加旗帜鲜明。当边塞战争的残酷,反映在边塞闺怨诗歌当中,更有一种凄婉动人、哀怨深沉的穿透力。

李白《北风行》、《代赠远》、《闺情》无一不“恨”。《北风行》,今人詹瑛《李白集校注》云:“诗云‘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当是事实。此诗盖天宝十一载冬,太白于幽州作。”[6]“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边塞的雪,落入女子苦涩的心中,“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遗物在手,不忍再看,对战争血腥残酷的控诉,对丈夫一去不复返的哀思,“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竟是这般沉重,这般苍茫。

李白的边塞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一方面,诗人以男子作闺音,开阔了诗境,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因其实地考察而有别于从未到过边塞的诗人作品;又因其未直接参加战争有别于上阵杀敌的诗人作品。他的边塞闺怨诗转入哀怨不己的征妇的内心,奋笔疾呼,对她们的命运始终给予了深切关怀。

反观李白之前的唐代边塞诗,多是颂扬大唐帝国武功的强盛,而李白更多地看到了战争背后的苦难,批判开边战争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遭受了巨大痛苦,付出了巨大牺牲,看到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让人感受到厚重的悲悯情怀,显示了诗人成熟而理智的批判精神。

《唐宋诗醇》指出:“此等诗殊有关系,体近风雅,杜甫《兵车行》、《出塞》等作,工力悉敌,不可轩轾。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乃谓白作为歌诗,不过狂醉于花月之间,社稷苍生,曾不系其心膂。视甫之忧国忧民,不可同年语。此种见识,真‘蚍蜉撼大树’,多见其不知量也。[7]

李白对于边疆战争的态度转变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他的边塞闺怨诗歌也反映出其塞防思想的不断演变。第一个时期是李白对边塞的认识从书面到实地,是早期仿汉魏乐府精致闺怨到走马太原的昂扬宏阔;第二个时期是李白进入盛唐的政治文化中心长安之后,对于边疆战事的再认识,情感态度从建功立业的热情到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第三个时期是李白北上幽州探“长鲸白齿”终徒劳“三献君”,在藩镇割据的残酷边塞,他深刻认识到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坚定了反战的鲜明立场。李白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是智者,更是仁者,在血雨腥风中呼唤与呐喊,声声血、字字泪的诗篇,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真善美的典范。

注释:

[1] 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3][6] 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 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1.

[5] 安旗,李太白别传(增订本)[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7] 陈伯海.唐诗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 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1.

[2] 安旗,李太白别传(增订本)[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3] 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 黄麟,唐代诗人塞防思想[M],香港:造阳文学社,1970.

[5] 漆绪邦,盛唐边塞诗评[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6] 王运熙,李白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2.

有关战争的诗歌范文5

关键词: 高考诗歌鉴赏题 内容 形式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诗歌鉴赏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尤为重要。高三的诗歌鉴赏复习要从高考的题型、内容以及特征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指导。掌握了诀窍,抓住了关键,学生就如同搭上诗歌鉴赏的直通车,在最短的时间内很快把握诗歌鉴赏的重点,做题目得心应手,十拿九稳。

高考诗歌鉴赏题无外乎两类。一类是内容上的题目,一类是形式上的。内容上常设题为: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何种情感?如:全国2卷第(1)题: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北京卷第②题: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湖南卷第(2)题: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天津卷第(2)题: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辽宁卷第8题: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形式上一般诗的结构安排考得很少,主要是表现手法。常设题为: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感的?有何效果?安徽卷第9题: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广东卷第(2)题: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湖北卷第(2)题: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天津卷第(3)题比较鉴赏: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对以上题型,我们要有的放矢,更要心中有底。所谓“心中有底”就是要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巧。“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掌握一定的知识、技巧以及规律性的东西,往往能使答题事半功倍。下面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分析。

要把握整首诗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诗歌进行大概分类,不同类别的诗抒发不同类型的感情。按诗歌题材分类可分类为咏怀诗、咏史诗、咏物诗、田园诗、边塞诗、闺怨诗、一般的借景抒情诗等。一首诗的大概类型看出来了,它所抒发的情感也就大致猜的差不离了。如高适的《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写战争的边塞诗。边塞诗一般表现的是戍边之苦,战争之烈,征夫思妇离别之痛,等等。带着这些积累回过来看诗,具体诗句就不那么难懂了。

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另一个分类:作家分类。这样对诗义就能更准确地把握。知人论事的方法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要求,而掌握诗歌作家的生平事迹有助于考生对作者所写诗句的理解。如:爱国主义诗人有屈原、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边塞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等,山水田园诗人有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女词人有李清照等,豪放派词人有辛弃疾、苏轼等,婉约派词人有姜夔、柳永、晏殊等,初唐四杰为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苦吟诗人有盂郊、贾岛,亡国之君有李煜等。如再进一步根据作者对作品表现情感分类,有爱国报国(报国之志、报国无门)、战争之思(反对战争、歌颂英雄)、思家念乡(亡国之恨、离别之痛)、感怀人生(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等。在历年的上海卷考试都考到了辛弃疾、岳飞等爱国主义诗人,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对常见的作家有所了解并有所分类识记。结合以上两点作品的情感类别也就自然显现出来:爱国报国(报国之志)、战争之思(反对战争、征人思乡、歌颂英雄)、思念家乡(亡国之痛、离别之苦)、感怀人生(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等)。

有关战争的诗歌范文6

――编 者

美国诗歌的下一个重大转变出现在20世纪初期,此时出现了埃兹拉・庞德、T・S・艾略特、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等诗人。庞德向其他诗人展现了如何将英语以外的传统融入到写作中来,他认为诗人应该吸收多个时代、多种文化的诗歌和技巧。庞德的重要发现是中国古诗。他研究了中国诗人如何使用自然世界的意象,以及如何使用大量的排比来表现自己的经历和世界观;他还根据汉字的象形体系创立了一种诗学理论。庞德对中国诗歌以及日本俳句的兴趣直接催生了意象派运动,这一运动开始于1912年,美国诗人们通过集中细致地观察某个物品或场景,不加任何评论或评价,尝试写出简洁的、凝练的、充满情感的诗歌。这种手法对于诗歌界来说是全新的,即使日后意象派运动几乎销声匿迹,这种手法依然会传承下去。

在这里我带给你们一首威廉斯写于1923年的诗歌,作为这种写作手法的例证。虽然这首诗的首行并不完全符合意象派的规则,但是它仍然是美国诗歌中最有名的意象诗,它就像是一个谜,所有新手诗人都必须先解开这个谜,才能理解单一的、纯粹的意象会拥有怎样的力量和强度:如同存在本身一样不能破坏,不可毁灭。

那么多东西 仰仗\这辆红色的 手推车运送\雨水浇得它 浑身溜滑\旁边有 几只白鸡(《红色手推车》)

剩下的时间只够描述美国诗歌中的另一个发展阶段。在这次演讲中我省略了许多东西:比如庞德和艾略特的作品,他们两人创建并集中代表了现代派诗歌;比如富有创造性和哲理性的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比如罗伯特・洛威尔的自白派诗歌,这些诗歌将诗人的一切生活细节都展现在纸上;比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解构派诗人、女性主义诗人和语言派诗人,这些诗人几乎完全打破了语言的固有意义,他们使用语言的方法如同抽象派画家使用颜料一样。有的诗人关注环境问题、贫困问题或是种族问题;有的诗人使用街头说唱乐的语言,或者像鲍勃・迪伦那样,将诗歌写入歌曲中而不是发表诗集。

但我还是想以一首代表美国当下声音和创作规律的诗歌来结束我的演讲。这首诗集中代表了当前美国诗人的写作――他们的诗歌或者写个人生活,或者写公众事件,但目的是相同的,即找到一种途径来帮助心灵和思想抵制胁迫,这种胁迫来自于历史或是个人的创伤,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我想要介绍的是尤瑟夫・科蒙亚卡的一首诗,诗人曾在越南战争期间服役,他创作诗歌也是从描写那场战争开始的,但这首诗是比较近期的。

因为怕大家不太了解相关背景,我先来介绍一下。为了纪念那场灾难性的战争和参战的老兵,我们决定建造一组官方的战争纪念碑,碑墙由抛光的黑色花岗岩砌成,下半部分埋入地下,墙面上刻有阵亡士兵的名字。你们也许知道,这组纪念碑是由美籍华人林璎设计的。当时她21岁,还是一个大学本科生,她参加了匿名投稿的纪念碑设计大赛并获得成功。科蒙亚卡的诗写的就是参观这组纪念碑的经历。当初有些人看到纪念碑时称之为“耻辱的伤口”,但它现在已是美国最出名的越战纪念碑。

我黑色的脸庞变得模糊\隐入了黑色的大理石\我说了我不\该死的:不许哭\我是石头。我是血肉\我隐约的影子,像一只猛禽\朝我瞪眼,夜的图像\向早晨倾斜。我转向\这边,石墙给我让路\我转向那边,又一次\走进了越南老兵\纪念碑林,靠灯光才能看清\我读完了58022个名字\隐隐希望找到\我自己的名字,淡若青烟\我触摸着安德鲁・约翰森的名字\看到绊雷爆炸白亮的剌光\名字隐隐倒映在女人衣服上\但是当她走开\名字依然在墙上\笔画闪闪发亮,一头红色的鸟\翅膀切开我的凝视\天空。天上有飞机\一个白色老兵的影子漂浮\靠近我,他淡色的眼睛\盯住我的眼。我是一扇窗\他的右臂\失落在石墙里。黑色镜面里\一个女人正在擦掉名字\不,她只是在抚摸男孩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