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业范例6篇

精益创业

精益创业范文1

Telefonica Europe想寻找一个对市场洞察深刻、最具创新性的小型企业,以便帮助自己庞大的组织提高灵活性,更好地应对市场。

“我们想在自己所在的市场领域,创造一种创业型的生态系统,那样我们就没有必要购买相关的专业技术。如果新的生态系统能够增强公司与技术运营商的关联性,譬如我们之前收购的英国移动公司O2,那么他们就能很好地理解收购的好处。”约瑟夫说。

希望进行精益创业式经营的企业,不仅仅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 Europe这样庞大的企业,其他行业的企业,包括零售、金融、慈善、汽车等行业的企业,都在想方设法通过精益创业式经营让自己对消费者更有价值,譬如建立独特的合作伙伴关系。

2011年9月,全球最大的制药集团英国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与英国超级跑车制造商McLaren的一级方程式车队签署了一份协议。葛兰素史克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向世界级的赛车团队学习―该车队一向以骄人的比赛成绩和快速的换轮胎速度闻名。

“之所以和跑车制造商McLaren合作,是希望在合作中向他们学习,了解他们如何让自己处于领先地位,持续快速创新。”葛兰素史克全球品牌传播团队负责人克里・奥卡拉汉(Kerry O’Callaghan)说。

“Mclaren有这样一种组织文化:勇于面对自己犯下的任何错误―这是一种持续创新和学习的哲学。从文化角度看,这对于开展商业活动很有帮助。这正是我们的一个关注点,希望采取措施让自己的企业文化更有前瞻性、创新性,以及拥有快速发展的能力。”

因为有这种企业文化转变的期望,葛兰素史克与野生动物慈善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及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合作,设立金融创新实验室(Finance Innovation Lab)。在其实验室,大家一起讨论各种超乎常规的金融模型。这种不寻常的企业联合的出现,原因是各方都希望寻找到一种能够提升自己资本的更好模式,同时不会对社区和环境造成损害。

对于ICAEW可持续发展部门负责人理查德・斯宾塞(Richard Spencer)而言,这种多方合作,能让实验室更有成效。“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们的确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信息。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只要目标一致,合作双方不一定要有行业关联性,合作双方可以有不一致的见解,只要有助于合作项目的开展。”

一些企业,已经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为自己带来了更多的利润,譬如联合利华、彪马(Puma)和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PwC)。在金融危机之后,这些企业通过金融创新实验室,寻求可替代性的金融模式。根据该实验室的项目负责人、世界自然基金会詹・摩根(Jen Morgan)的说法:“企业因此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尝试各种各样或许会失败的模式。”

但是,对于大企业而言,勇于探讨自己的失败案例的确比较罕见。2008年9月,《精益创业》(The Lean Startup)一书的作者埃里克・里斯(Eric Ries)最早阐述了“精益创业”概念,其中借鉴了丰田汽车“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理念。他认为,“精益创业”是一种低成本运行、快速产出的新型组织形式,它的三个特征是:高效、不浪费、对市场反应快速。

按照埃里克的说法,一个创业团队至少需要1万美元,差不多一年时间才能推出一个全新的网络应用产品,而一个“精益创业”团队只需要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然后根据用户反馈,实时改进,隔几分钟或隔几小时就能新版本。他带领过的创业团队 IMVU 就曾经一天内改进产品 50 次。

“许多大企业不情愿谈自己的失败案例,因为这等于承认自己的商业败笔,他们认为这会给企业的公众形象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埃里克提醒说,如果企业对不成功的商业活动不坦诚,那么他们可能会逐渐丧失自己的市场份额。

埃里克相信一个理论,即不论大小、任何规模的企业都能创造一个基本原型,或者创造一种“最低能耗的可行性产品”,并且对它进行快速测试,看看人们对这款产品是否有需求,以便决定是否加大开发力度。

这正是企业家阿迪尔・阿布拉(Adil Abrar)的做法。他之前推出的两款产品都是按照这种模式开发的。阿布达现在是The Amazings网站董事长,该网站将那些有技能的退休人员聚到一起,安排课程,吸引其他人付费参加。该网站的课程包括复古发型设计、跳舞和当地历史。

阿布达同时是Buddy应用程序的创始人,这是一款应用于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适用于“不舒服”的人群。譬如,如果一个人很焦虑或者沮丧,他可以用这款程序记录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然后将相关的信息发送给自己的顾问或健康专家,获取指导意见。

但他承认,他和开发团队本来可以更快地开发出这款程序,让它迎合消费者需求。最初,阿布达说,开发团队用了9个月的时间进行市场调查,了解这款程序是否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但是当应用程序推出后,却没有得到多少好评,消费者认为这款应用程序和他们想要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现在阿布拉帮助一些大企业寻找新方法,让企业的运作更加灵活、高效。他说,由于没能找到改进企业的方法,“很多企业家很沮丧”。他解释说:“他们在大企业里身居高职,但是却无计可施。脑袋里有不少商业计划,却不知如何着手,或者在实施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结果是无济于事,最终放弃商业机会。”

一名要求匿名的前谷歌高管,对阿布拉说法深有同感。这不禁让人感到有点讽刺,毕竟谷歌是世界上最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之一。这位前谷歌高管说对自己现在的情况很满意,他如今在一家比谷歌规模小很多的技术企业工作,拥有管理决策权。

对于想向小企业创业心态学习的大品牌而言,还有另一种方法:听取员工的想法并采纳新的商业创意。达伦・科克斯(Darren Cox)最近刚刚被提升为日产汽车欧洲地区品牌和创新部门负责人,他采取了一些措施,鼓励每一个员工提出创意性的观点。

“现在,我们的许多创新来自于工程师、设计师和营销人员。我们正在经历一个‘重新整顿’(Re-Engineering)的过程,以便挖掘更多商机。”他说,“我的工作之一是加大‘重新整顿’的力度,让各个部门的员工更乐于创新,包括采购部、生产流水线,也包括经销商。你会发现,他们有许多很好的商业创意,只是以前没有对这些想法进行筛选。”

科克斯相信,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才使得企业最近避免了一次市场危机。“日产汽车尝试让员工更有创业心态。我们管理的一个关键是‘敏捷’。这一直是日产汽车开展商业活动时的关键。”

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包括自然灾害,譬如日本海啸和泰国水灾,这些灾害沉重打击了日产汽车的供应链。但是科克斯说,正是创新思维让日产汽车度过难关,即使面临巨大的自然灾害,去年日产汽车的销售额仍然高于前年的销售额。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与日产中高级管理者的技能和个性有关。譬如,日产汽车和雷诺汽车(Renault)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让戈恩知名的事件是,20世纪90年代末,他帮助日产汽车扭转了市场局面,但他又因为投资未经验证的绿色技术而饱受非议,直到Nissan Leaf节能电动车的出现,才最终证明戈恩很有远见。

像创业企业一样思考,这一点帮助日产汽车增强了创新能力,甚至让它成为产品开发中的标新立异者。

案例

汽车品牌如何进行精益创业式创新

日产汽车和雷诺汽车(Renault)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坚信,正是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末,投资研究环保技术推出Nissan Leaf节能电动车,依靠这款第一辆面对大众市场的全电动汽车,才让日产汽车度过了市场危机。

“如果回顾一下日产汽车之前的一连串商业动作,你会发现它都一致地朝着某个商业方向努力。卡洛斯多次做出关键的决策。他坚持创新思维,分清重要事情和紧急事情,没有因为当时不振的市场情况而乱了手脚。”日产汽车欧洲地区品牌和创新部门负责人达伦・科克斯(Darren Cox)说。

这款Nissan Leaf电动车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一年了,但在它推出之前,由于受到金融危机打击,再加上日本海啸和泰国水灾,严重影响了日产汽车的供应链。当时很多次想停止对这款电动车的研发投资,科克斯说,但是最终日产汽车坚持了下来。

日产汽车内部有一种激励创新的文化。科克斯说:“我们认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企业内部,因此,除非激励工程师、营销人员、设计师勇于创新,否则便很难保持自己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我们必须在企业内部实现差异化,鼓励员工创新,打破常规。”

正是得益于这种企业文化,2012年3月,日产汽车推出了颠覆传统设计的Delta Wing赛车,声称这款汽车与竞争对手的赛车相比节省一半燃料。日产汽车今年晚些时候将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the 24 Hours of Le Mans)中对这此进行验证。

而Nissan Leaf电动车被评为“2011年最佳用车”(Car of the year 2011),虽然今年3月刚刚的“2012年最佳用车”,混合动力车欧宝-沃克斯豪尔(Vauxhall Ampera)取代了Nissan Leaf,前者的电池可以驱动汽车约40英里。但两款车的主要区别在于,当电池耗尽时,欧宝-沃克斯豪尔混合动力车依靠内部发电机可以继续驾驶370英里。

2009年拥有欧宝品牌的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在美国申请破产,并遭到总统奥巴马公开斥责,但是通用汽车仍然生产了两款赢得年度最佳用车的车型。

通用汽车英国市场传播部门负责人丹尼斯・曲克(Denis Chick)坦言,在欧宝-沃克斯豪尔电动车取得成功之前,有一段时间它的发展情况很不理想。“此前我们开发了一款极新潮的汽车,但是它非常昂贵,而且不能充电,因此销售量并不大。我们对这款汽车的研发投入很大,但是造出的汽车却被证明不适用。”

曲克补充说,通用汽车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都在向媒体强调,欧宝-沃克斯豪尔混合电动车为何将很有市场,因为它解决了消费者的电动车‘行程焦虑’问题,不会在电池电量耗尽后让人束手无策。

“许多媒体不了解这款车的优胜之处。我们请来媒体朋友,让他们充分感受该款车的驾驶体验。让他们知道,为汽车充电的费用很低,以一杯茶和几片土司的价格,就能让汽车跑15英里,而且在再次充电之前可以行驶370英里。”

曲克说,企业鼓励员工分享创意,听取包括生产线员工在内的员工意见,在产品研发中,正是由于生产线员工的意见帮助企业制定了一个更有效的造车方案。“企业时常保持至上而下的交流,让员工感到自己不是一个独立体,而是身处集体之中。这种意识必须融进企业文化,必须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观点

谷歌如何创新

今年2月谷歌被美国《快公司》杂志(Fast Company)评为世界第三大创新企业。但是,谷歌的规模和架构意味着它很难进行创新,它的员工很难有创意激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前谷歌高管如是说。

几年前我加入谷歌的时候,当时它就像一个创业型企业,我所在的欧洲部门只有几个人。

现在谷歌改变了许多,已经从小企业架构演变为庞大的跨国组织。谷歌有许多内部流程,以及现象。而以前则相反,它会拿出一些解决方案,缓解内部人员变动、结构变动带来的问题,方便人员调动、工作地点变动。我很庆幸能在那样的企业氛围里工作。

我认为大企业很难让创业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因为大企业不可避免地都有一套工作流程。或许可以通过某些方面的变动改进大企业,但是大企业的主体架构不会因此而改变。

如果一家大企业形成了权利下放的组织架构,那么很多工作都能更快速地开展。譬如,如果伦敦的经理有决策权,那么即使企业总部在印度,我们就可以说“这家企业像小型创业企业一样运作”。反之,如果一项决策必须由总部拍板,那就是不同的情况。在谷歌,所有的主要决策都必须由加利福尼亚州的谷歌总部管理层拍板。如果谷歌采用另一种组织架构,设立独立运作的区域部门,就有可能让工作更高效。

在我离开谷歌前几个月,高层管理人员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让谷歌更像一个创业型企业,他们以产品分工负责原则调整组织结构。或许谷歌高层认为这样做能够奏效,但是我却看不到有多大变化。

当员工被赋予某些决策权后会感到高兴,也会对工作成果更加满意。这是我现在所在企业的现象,我现在所在的企业是一家比谷歌规模小得多的国际企业。这家企业的内部流程很简洁,面对问题有很大的处理灵活性,这就意味着我拥有决策权。如果你只有执行权,那么即使有高薪,你仍然没有工作激情。

埃里克・里斯:

反常规的“信心跳跃”创新

如果一家大企业很成功,但是它却没有像创业型小企业那样行动,它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这家大企业面临的挑战在于,它将逐渐丧失核心业务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因为会出现许多新产品,逐渐侵蚀掉它的市场份额,譬如诺基亚败给苹果公司。

作为一家大企业的营销经理,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你希望说服上级主管,让他们相信你的想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那么,你应该将说服的重点放在解决上级主管可能的问题担忧上,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解决自己问题的攻关难点上。

如果企业现有的创新或新产品开发系统必须依照一定的纪律程序,有一套繁文缛节的手续或者是以过程为导向,那么如果想激励企业的员工创新,你必须做到反程序、反繁文缛节、反过程导向。作为营销经理,你必须尝试说服上级,让他们相信反常规的做法能够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作为一家大企业,如何让组织成员有创业思维?我最近参加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建立的前提是“假设几个关键点成立”。这个项目组的成员采用“信心跳跃”(Leap of Faith)假设―基于这种假设,他们认为消费者需要某种产品―然后确立一些衡量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先前的假设成立与否。之后,项目组成员必须想办法,开发一种切实可行的产品―这种产品需要测试的特性最少,也便于搜集测设数据,证实其产品是否有可行性。

事实上,许多项目开发团队事后都有这样的感慨:“我们这个项目做了两年多,但直到项目快做好之前5分钟,我们才想到某个关键的假设竟然没有测试。”

如何采取精益创业式行动

“企业的破坏性创新是一种新的常态。”阿迪尔・阿布拉(Adil Abrar)说,他是小型企业Buddy、经验网站The Amazings和艺术画报网站Sidekick Studios的创始人。

阿布拉认为,技术以及新的工作方式打乱了企业先前的运作模式。譬如电信行业,一开始是传统的座机服务,之后是手机业务,后来是包括Skype在内的互联网呼叫工具。但是现在,阿布拉说,基于云服务的呼叫服务有可能超过Skype引领潮流。譬如,Twiilio服务已经让人们通过一个应用程序进行电话呼叫。

然而,对于大企业来说还是有好消息的,那就是虽然这种破坏性可能来自于新型的创业企业,但是对于大企业而言,它们能够学会如何像小型创业企业那样行动,确保自己与消费者保持紧密的关系。

大企业可以想办法创新,创造一种“最低能耗的可行性产品”,就像“精益创业”概念提出者埃里克・里斯(Eric Ries)所说的。这些基本的产品原型能够以很少的投入迅速开发出来,同时能够迅速测试是否可行。

阿布拉举了一个例子。一个食品品牌为预订客户提供新鲜食物,客户每月只要支付20英镑,就能得到“最好的萝卜,并且享受送货到家服务”。要推出这种“最低能耗的可行产品”,企业要做的事情是创建一个在线登陆页面,对网站进行搜索引擎优化。

“你可以用AB测试,即用不同的方法布置某项工作,然后通过效果对比分析,找到最高效的方法。如果你采用谷歌的Adwords广告服务,你可能要花100英镑。这样,那些在谷歌搜索关键词‘萝卜’(Carrots)或‘大头菜’(Turnips)的浏览者,就会看到你的网站,通过这种方式就能提升你的业务。”

精益创业范文2

关键词:精益绩效;绩效管理模式;方法

一、精益绩效管理概述

精益管理基本内容,要求“对企业中每个具体的部门、每一个岗位职能进行准确定位,每一部门和岗位的职责要明确和具体化”①。在绩效管理中引入精益思想和理念,能够通过优化个人表现,提高企业组织绩效,实现精益绩效管理。

二、精益绩效管理新模式

(一)精益绩效管理新模式简介

为有效贯彻和落实精益思想,将精益管理融入绩效管理全过程,必须探索精益绩效管理新模式。通过分析、试验、总结,对比,“绩效综合计分制”逐渐代替了绩效合约制,成为烟草工业企业绩效管理的重点建设项目。为解决绩效合约制在生产员工绩效管理上的盲区,“绩效综合计分制”将生产任务及内容,质量、消耗、成本、设备等指标量化并层层分解,最终落实给每位机台员工。由于每个生产车间的差异性,制丝车间、卷包车间、动力车间、物流分中心等部门按照部门指标和管理需求,分别对不同工种不同工作项目科学设置了计分值。在规定的生产技术和环境下,依据工作的重要程度、责任大小、技术要求、劳动强度等要素,核定该工作的定额计分值。每位员工按照自己的综合计分,得到相应的绩效考核。实现了多劳多得,按分取酬。

(二)“绩效综合计分制”结构体系

“绩效综合计分制”结构体系主要由两个双维子体系构成。分别是组织绩效与员工绩效双维运行、管理人员绩效与生产人员绩效双维运行。这两个双维子体系互为支撑、上下并行,构成了一个低浪费、高效率、多角度的立体绩效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企业精益管理水平。

1、组织绩效与员工绩效双维子体系。组织绩效实现了部门层面的绩效考核,通过将国家局、省公司、以及本厂的绩效指标、重点工作层层分解至各部门,确保指标和任务全面受控可控。组织绩效考核每半年为一个考核周期,每月通报各部门指标完成情况;员工绩效是组织绩效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将部门承担的各项指标再次分解至各个岗位,实现对员工的全面管理。

2、管理人员与生产人员绩效双维子体系。对生产人员,“绩效综合计分制”主要体现为工分的计值。班组长与组员制定绩效计划,生产部门就计分标准以及计分项目的设置进行沟通协调,将工作量化,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监督,起到提升的目标。通过对员工工作量和质的考核,实现了“质”与“量”的同步考核,使绩效评分公平公正。对管理人员,“绩效综合计分制”表现为KPI+当月重点工作贡献值+上月绩效改进值。在这种模式下,KPI为部门关键绩效指标在岗位上的分解,重点工作为当月部门重要工作完成情况的贡献值,最后一个为选分项,依据上月绩效改进情况,酌情对员工进行加分。整个绩效过程中,要求评价人和被考核人共同制定绩效计划,对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并对考核结果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为保障公平公正,在流程中增加了申诉仲裁、特别加分说明、结果公示等环节。通过建立两个双维子体系,实现了在纵轴和横轴两个方向上大指标与小指标的相互结合和作用,形成了一条贯穿上下,平级相异的立体绩效管理模式。

(三)“绩效综合计分制”结果的应用

“绩效综合计分制”作为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与管理模式,其结果广泛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在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方面,主要有以下四个作用。

1、晋级晋档。员工月度绩效工资与年度绩效工资的分配应与绩效考核分数挂钩。每年度末,统计汇总员工的绩效分数,并依据考评标准,决定员工晋级晋档结果。

2、岗位调整。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于岗位调整中,可以成为员工提拔、降职、转岗的重要依据之一。每年末评选出的优秀员工,可按照一定比例扩充到后备干部人才库中,或可参与更高级别岗位的竞聘。连续3年评定为合格,且无绩效改进的员工,可对其进行转岗。评定为不合格的员工,可依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降职、降低岗位层级、或是离岗培训。

3、强化培训。增强了培训的重要性。每年安排年度绩效考核为优秀及良好的员工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考核为不合格的员工,根据其岗位为其制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对其开展技能及业务培训和考核。

三、“绩效综合计分制”的建立与实施

建立“绩效综合计分制”,应采取“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全面覆盖”的原则逐步推进,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调研论证,确定考核指标

应依据部门职能,分批次、分专业深入各部门调研交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将收集到的考核难点和问题点整理汇总,制定时间计划表,并通过办公软件、宣传栏、专刊等形式,宣传绩效管理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化建议、多轮调研、民主讨论等形式,细化考核指标,并用量化的方式予以考评。对烟草工业企业,可依据部门的不同,分别细化责任指标。生产部门在考虑设备、质量、消耗、成本等“硬”指标外,可将员工考勤、工作积极程度、创新能力、小改小革成果等“软”指标引入考核范围。管理者也可根据每年的重点工作,即时调整考核指标,将重要工作的指标占比增大,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

(二)统计分析,确定计分标准

计分标准是在规定的生产条件和环境下,考虑某项工作的安全风险、责任大小、技术要求、劳动强度等要素,把工作量量化为定额分值,对不同工种不同工作项目分别计分,建立“综合计分库”。通过会议以及讨论的方式,开展对计分标准“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简便、是否可行”的沟通,逐步将计分标准固化,并在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使计分库不断更新升级。

(三)合理设置,确定计分模式

根据部门性质不同,可设置计分模式,并赋予相应的权重。每个考核周期计算员工绩效得分。如烟草工业企业生产车间,以卷包车间为例,设备指标占20%,质量指标占30%,消耗指标20%,成本指标20%,工作表现10%。在上述指标中,又细分为若干个小指标,依据累计得分与权重的乘积,计算出每位员工的最终得分。

(四)及时反馈,实现绩效改进

对绩效的考核计分以月为单位进行汇总分析,在每月的例会上对部门员工的计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公示。对绩效前三名的员工进行表彰奖励,对后三名进行面谈,共同分析原因,找出改进点,督促改进。此外,应建立相应的申诉仲裁机制,对绩效评分不合理的现象及时解决和处理,以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五)适时探索,开发绩效管理信息平台

由于计分量比较大,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各级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计分制绩效管理应用水平,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适时开发绩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信息高速处理,自动分析,评估改进。同时,平台可提供实时查阅,公示等功能,为每位员工建立了个人绩效电子档案,便于对员工开展管理。

(六)逐步规范,出台相应管理制度

为使新的绩效管理模式得到规范应用,应在建立“绩效综合计分制”的同时,对绩效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进行完善和优化。在组织绩效层面,可建立完善《部门绩效管理办法》,在员工绩效管理层面,可建立完善《员工绩效管理办法》,或《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将良好的绩效管理模式固化下来。

四、“绩效综合计分制”的实施效果及意义

绩效综合计分制绩效管理模式自实施以来,员工的精神面貌、工作效率、团队精神有了明显的提升。首先,它使得部门负责人一级班组长等职责得到了充分发挥。再次,对于生产部门而言,绩效分配按照计分结果进行分配,高岗级的员工也有了多劳多得的意识,岗级的差别淡化了,而工作的效果得到了强化。最后,由于每月的绩效结果都是以分数体现,员工可以根据绩效计分设置,大致估算出自己的得分情况,因此就搭建了公平公开的绩效环境。因此,“绩效综合计分制”作为新的绩效管理模式,与岗位、薪酬、员工等人力资源管理互为基础,相互融合促进,并与深化激励机制等改革相互联系,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它的重要作用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

注释:

①黄凌:精益计分制绩效管理模式的运用,开发技术,2013(2)

参考文献:

[1]张智灼,朱莹.精益计分制绩效管理模式[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9)

[2]冉斌.目标与绩效管理[M].实践探索,2002(10)

[3]陈伟.用精益思想改善员工关系的思考[J].经济管理,2011(20)

[4]姚建胜.浅谈企业绩效管理[J].新疆有色金属,2010(6)

精益创业范文3

建设高度仿真的教学车间,并通过校企合作植入精益生产理念,充分利用与产业升级同步的仿真教学环境来实施工学结合,探索以学校为主导、同步产业升级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现状及问题

(一)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所对应的产业发展快、人才要求高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生产方式转变,企业信息化、柔性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发生变化。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会机械操作机床的工人,同时也要求其能全面理解和适应企业生产方式、熟知执行标准和操作规程、能进行有效沟通甚至能提出不同见解,创新性开展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滞后于生产实际

由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周期较长、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实训环境规划功能单一、专业教师对产业新发展了解不多、教材滞后等原因,数控专业教学普遍停留在单一、甚至滞后职业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到企业工作需要经历较长的不适期,无法满足产业升级、企业生产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也不利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在校期间的“学”与企业真实的生产的“工”不匹配、不结合。

二、努力求变

为改变学校人才培养的“学”与企业真实生产的“工”不匹配、不结合的状况,学校在办学实践中进行了多种尝试:

(一)承接生产任务

学校联系企业为其加工零件,但企业出于多种原因考虑,下达学校加工任务的零件品种往往比较单一,工艺要素简单,学生实践一段时间就觉得没有东西可学,工作随意性较大,导致生产任务不能及时完成,企业对该合作方式兴趣也逐渐减退。简单承接生产任务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远远达不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一方面,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因与其业务冲突,大多不能保证正常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校内缺乏根据企业标准建设的实训基地,企业技术人员“难为无米之炊”,教者“纸上谈兵”,听者“雾里看花”,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以上探索实践表明,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虽然付出了满腔热忱,但总是感觉“被牵着鼻子走”,学校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工学结合的诉求总是无法满足,更无法赢得主动。学校通过认真分析认为: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如果要让学校教书育人的诉求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学校就应当在校企合作中始终掌握主动权,于是开始萌发了由学校作为建设主体,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一个在功能上既能“服务教学”又能“符合生产实际”的教学环境,探索人才培养同步产业升级路径的想法。

三、探索实践

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同时限于场地、人员、资金等条件,成立或经营一家生产企业不现实。然而根据企业标准和人才培养需要,模仿企业生产方式,建设仿真教学环境则是完全可行的,也可以达到实施“工学结合”的目的。经充分论证,学校决定对现有实训基地进行彻底改造,通过由学校作为建设主体、仿真企业生产实际来确保所建教学环境的“服务教学”功能定位。通过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引入精益生产理念,融合企业生产、管理、文化等元素,并随时根据产业升级进行更新,确保所建教学环境达到“符合生产实际”的效果。以先进的设施、实用的教学内容以及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作模式,探索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挑选合作企业,运用先进载体进行建设

为确保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环境达到高度“仿真”效果,择优选择与具有指导企业实施精益生产实践经验的公司合作,学校投入资金,进行仿真教学环境建设,以精益生产为载体,建设仿真教学环境。衍生于汽车制造业的精益生产方式,是目前全球企业公认的先进的生产运营方式,也是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的首选。该生产方式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生产各方面的最好结果。

(二)与企业深度合作,实施多项举措确保高度仿真

按照精益生产要求,建设高度仿真教学车间,把车间搬进课堂:

1.改善教学环境,实行5S管理。按实训内容划分功能区,撤走多余物料,形成数控铣加工实训区、加工中心实训区、质量确认站等9个区域。整理实训器具,包括数控机床安装接油盘,防止漏液,有利于教学环境的整洁。电气管线重新铺设,做到安全美观整齐。统一安全防护标识、操作警示标识的制作和张贴。将教学环境仿真改造成生产工作环境。

2.引入企业规范,完善操作规程及教学流程。参照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生产车间,结合工作内容,制定《标准化操作单》等40个管理文件,设计看板管理。参照生产工作流程,制定“班前会-计划布置-上机操作-过程记录-质量确认-小组汇报-班后总结”一日教学流程等。

3.融入精益生产内容,编写实用教材。结合教学车间设施及数控加工工作内容,编写《标准化操作》、《标准工位管理》等实用教材,使之成为师生将精益生产融会贯通的工作和学习手册。

(三)产业升级与企业生产方式转变同步,实施人才培养

1.将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的要求融入课程标准。由专业带头人负责组建团队,企业精益生产工程师与教师共同参与,开展企业实地调研、网络调研,召开工作任务分析会,分析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对数控加工人才需求,分解数控加工岗位职业能力与职业资格要求,根据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的全面要求确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定位、知识、能力与态度目标。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有利于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能力、精益生产与班级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职业素养等能力的培养。以数控机床常规操作为基础,精益生产能力培养为重点,制订课程标准及专业教学标准。

2.按精益生产方式构建校内仿真环境工学结合实训模式。一是按精益生产的工作流程,制定教学规范流程,规定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相关步骤和内容,每个步骤和内容明确所需要使用的管理文件。二是落实记录表单,加强考核管理。每项工作都有相应的《记录单》记录工作内容,《记录单》包括设备点检记录、工位5S点检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每天由班长或组长进行出勤考核、工作完成情况考核等。三是实行物料定置管理。通过整理,把实训过程中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不断改善实训课堂现场环境。通过整顿,促进人和物的有效结合,做到一物一位,实现实训现场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四是突出质量意识培养。标准工位操作要求学生进行自检和互检,产品的最终检验则在质量确认站进行,由质量确认站对产品质量进行确认和管理,确保不传递缺陷产品,同时把质量信息及时反馈到标准操作工位,遏制缺陷的再次发生。五是实施5S管理。使用5S定置图对标准工位的5S进行维护,使用5S点检表对实训现场的5S进行维护,通过规范的看板文件,告诉教师和学生标准工位物品的摆放要求及维护标准。通过5S点检表让教师和学生保持对实训现场的定期检查,并要求师生随时保持现场的清洁和整齐,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六是采用分层审计制度,按职责将实训现场管理人员分为三层,并规定每层审计人员及审计频次。通过分层审计,监督各项规范管理措施的落实,确保制定的各项制度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

按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模式设计的教学项目,辅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精益生产工作方式,让学生从进入实训车间的第一刻起,便融入精益生产知识的学习,教与学始终围绕“人人都有改善的能力,事事都有改善的余地”的精益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感悟学习精益生产内涵,不断强化工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工学结合。

3.通过仿真教学环境强化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仿真教学环境的管理和使用,折射出的企业环境和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四、体会与思考

(一)选择的合作企业,应注重考虑能否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真实或高度仿真的生产环境,是否全身心为专业教学服务。

精益创业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益创业 心理动机 价值取向 目标选择

[作者简介]陈湘瑶(1976- ),女,湖南洞口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心理学;韦小双(1981- ),男,江苏扬州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接受美学视野下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心理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SJD88012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06-02

公益创业是近些年来一种新的创业模式,是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使命激励下采用创新方法、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的创业活动。大学生是公益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未来公益创业的重要力量。就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而言,其心理动机、价值取向与目标选择影响和制约着公益创业教育的成效与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的心理动机

心理动机是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原因。参与公益创业的这种内在的驱动激励高职学生创业行为的产生,这种创业动机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激励高职学生把参与公益创业内化为自己的个人目标,让高职学生在参与公益创业过程中寻找机会,同时把握机会,实现创业。他们的心理动机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自我成长的利己动机。通过公益创业个人可以获得不断的成长和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公益创业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人格发展和能力增强。在自身参与公益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发现机会的能力、对风险的忍耐力、团队协作能力、企业家的特性;同时,对参与公益创业的学生而言,在创业实践中得到了他人的关心、友谊、尊重、他人的支持认可与合作,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得到情感和心理的满足。在这种自我成长的利己动机的驱动下,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活动,从活动中感受自身的价值,确认自己是被他人所需要的,这些心理需要是利己性的。

2.社会发展的利他动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贫富分化的情况日益加剧,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不断涌现,社会需要个人和企业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个人和组织能够更主动参与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公益创业就是在社会使命和创业精神的激发下产生的,它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解决社会问题,产生社会价值。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公益创业,利他动机明显。由于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有能力、有知识,认为自己有义务为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做贡献,他们感到帮助别人是自己的责任。公益创业追求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增加公共福利,他们的核心动机是利用机会来进行社会变革和改善。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包括社会使命感、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技术、管理技能等在内的系统教育,更强调创新性、公益性和社会使命感的培养。

3.自我与社会相结合的混合动机。创业动机是影响创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其他条件都很好的大学生,完全可能因为没有创业动机或缺乏自信心,不愿承担风险而不选择创业,或者由于创业动机的缺乏,使得对创业机会的把握、对创业形势的分析出现偏差。公益创业动机既有利他主义的激励也有利己主义的鼓舞,公益创业动机的形成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及社会的影响。同时公益创业具有更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公益创业者面对社会问题提出新方案,解决社会弊病,在公益创业活动中获得心理和技能的满足,他们乐于自我纠正、自我突破和分享荣誉,他们在获得自我成长的同时对社会产生强烈而又深远的影响。他们既有利他动机,同样具有利己动机,他们有很强的自我实现动机,发现社会需求,追求社会创业的机会,追求社会影响与制度变革,也具有很强的风险倾向和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公益创业是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的混合体。

二、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受到创业者主观意志的制约,由于知识、认识、态度和价值取向的不同,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出现“三重三轻”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如下:

1.重个人本位价值取向,轻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个人本位价值取向就是从个人需要出发,对个人发展和完善的价值,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就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在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活动中,出现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倾向,他们参与公益创业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社会问题,谋求社会发展,而是自身完善,获得实践经历,增强自身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主张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也是社会的人,人的这种社会属性决定了他们在公益创业活动中要以社会价值为中心,通过活动和教育使个人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他们认为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的一切都应服从于社会的意志,高职院校公益创业这种重个人价值取向的倾向使公益创业活动陷入两难的困境。

2.重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轻理性主义价值取向。公益创业活动中,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强调参与公益创业是以自我的发展、能力的增长、社会问题的解决等实际功效作为价值标准,公益创业活动的主旨在于鼓励高职学生在公益创业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并且用这种知识来寻找答案,解决个人和社会的实际问题,实现实用主义的价值。而理性主义价值取向忽视公益创业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主张教育是生活的准备而不是职业的准备。公益创业的理性主义价值取向认为公益创业活动就是在活动中探索真理、完善人格,对知识的追求不是主要目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虽然也承认人应具有理性,但理性本身不是目的。公益创业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参加公益创业活动要提高自身发现、处理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导致在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活动中,出现重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轻理性主义价值取向。

3.重科学精神价值取向,轻人文精神价值取向。公益创业活动中,科学精神价值取向是高职学生在公益创业实践活动中认识公益创业本身,探寻公益创业的客观规律,并且在公益创业活动中培养严谨、探索、批判和创新的科学精神。而公益创业活动中的人文精神价值取向是高职学生在公益创业的过程中,获得对自身生存意义的理性思考,公益创业完善了高职院校学生对真善美内涵的理解,对个人自身命运的关怀,还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人格和道德等。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与人文精神价值取向是公益创业活动的重要价值之一,两者相辅相成。但是,高职院校公益创业存在重科学精神价值取向轻人文精神价值取向的现象,轻视人的情感、信仰和价值因素对创业活动的影响,这种严重的“趋利性”的取向,导致了公益创业活动中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精神家园的丧失,出现了价值与信仰的冲突,从而使公益创业出现新的危机,社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的目标选择

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既要立足于个人发展,又趋向于社会需要,是一种理性与实用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它能促进公益创业者自我价值的实现,唤醒他们的创业意识,使他们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中自觉地去认识和体验,在探索与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力,同时,公益创业也能促进每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传承创新精神。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的目标选择要立足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

1.构建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公益创业教育实现了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有机整合,在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中,我们要完善公益创业教育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第一,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公益创业的知识和理念嵌入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课、职业生涯课、商务礼仪课和日常专业教学计划当中;第二,以项目教学为中心进行模块教学,公益创业教育应以项目为中心,通过团队合作式学习培养工作素质,提高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挑战风险的毅力;第三,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公益创业”复合型师资队伍,聘请知名专家与有成功公益创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公益创业教学,同时培养高职院校自己的公益创业教学团队,提升公益创业教育的指导能力与业务水平;第四,加强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是锻炼高职院校公益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把公益创业理性主义价值取向与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融合的主要阵地,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创业管理与实践,锻炼他们的毅力、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创业生涯规划能力。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完善了个人的专业知识,培养了自身的思考能力,同时创业也强调知识的实践运用,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创业实践的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能力,实现公益创业理性主义价值取向与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的融合。

2.完善公益创业的政策、法律社会支撑机制。通过完善公益创业的政策、法律社会支撑机制,为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社会与企业发挥监督和协调的职能,为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提供宽松适宜的发展环境;同时,学生在进行公益创业实践中,着眼于自身的全面发展,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这是一个双赢的现象。完善高职院校公益创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高职院校学生公益性创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专门政策,对高职学生公益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援助,如启动资金、小额低息贷款等,同时对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在场地费等方面实行费用减免,针对社会需要为公益创业者提供市场信息、网络关系等,帮助学生进行商业化运作,为学生公益创业提供运行良好的市场环境,细化申请程序、出台配套措施,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公益创业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让学生在公益创业活动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

3.发展公益创业类社团,培育公益创业文化。在公益创业活动的驱使下,公益创业类社团先后兴起。这类社团关注公益,关注各类社会问题,他们对社会诉求和热点把握准确,他们直面社会问题、直接参与创业实践,他们组织志同道合的成员,成为培养公益创业者以及公益创业团队的摇篮。同时公益创业类社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培养公益创业者严谨求实、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他们通过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创业激情、对梦想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通过共同的理想和使命,公益创业类社团以共同的价值观加强社团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来统领全局,用创业实践类提高创业能力,培养优秀的公益创业人才。公益创业类社团在实践摸索中获得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实践中宣传和培育公益创业文化,实现了公益创业科学精神价值与人文精神价值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动机水平调查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5(2).

精益创业范文5

现今的中国,与《乔布斯传》中描写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也许有种种形势的不同,但有一点很相似:年轻人都有个梦,想着做一番事业来,都敢于去创业。

不过,显然中国创业者比国外的更为辛苦,这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我们的税负较国外明显偏重;国家对于创业公司的各种配套服务,特别是金融支持非常薄弱;对于创业者来说,无论是实现公司成功后的价值兑现(上市等),还是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失去基本的社会保障),都很难。

这一背景下,也许我们更要好好看看这本《精益创业》(The Lean Startup),“精益”的理念最早是针对丰田汽车而言。它特指在生产领域,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

如果用一句俗话介绍丰田的精益制造,就是“多快好省”地把车给造了。同理,精益创业就是多快好省地把“业”给创了。《精益创业》的作者埃里克・莱斯表示,“我发现,把精益生产的想法加以小小的变化和改动,运用到我自己的创业挑战中,这样整个理论框架就开始有了意义。”

莱斯本人是一位技术背景出身的创始人,创业生涯中经历过很多惨痛的失败。在不断失败和偶尔成功中,他希望找到一种稳定状态,找到一剂良方,得以消除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巨大浪费:比如,新创企业可能制造出一些毫无市场的产品。

这是技术背景创业者的通病,他们沉醉于技术与产品,却忘记了市场与客户需求。精益中的“益”就表示利益、效益,它意味着杜绝冲动之下的战略方向和未经验证的产品。

按照传统的创业过程,产品开发按照需求、设计、实施、验证、维护五个阶段来进行;而按照精益创业的思路,开发涉及两大模块:寻找业务和业务发展。

其中,“寻找业务”包括顾客开发和顾客验证两部分,也就是说在项目的初始阶段,顾客是第一推动力,如果没对顾客深入研究,项目无法启动。同时,在顾客开发和顾客验证阶段的任何一个点上,项目均可被终止,此时打住最节约成本。

此外,在“业务发展”阶段包括创造顾客和公司开发两部分,即让产品超越顾客需求,同时引入到正式开发流程。其中,“创造顾客”阶段在于论证项目的想象空间,项目也可以被终止;而进入到公司开发阶段后,这个项目实际已被反复验证。

精益创业范文6

加强财务部精益化管理,是保证完成财务工作和提高集团管理水平的关键。开展精益化管理已势在必行,研究精益化管理、实践精益化管理、完善精益化管理、直到精益化管理成为每位员工的习惯,集团公司将实现质的飞跃。财务部大力推行的精益化管理是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集团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运行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模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一种追求卓越 的历程。其要求投入的人、财、物要产生应有的效果,是对精细化管理的提升,更加注重结果和成效,其目标是精益求精、自我超越、持续改善,并把最终成果落实到集团的效益最大化上来。通过精益化管理,财务部全体人员了解了精益生产知识,掌握了消除浪费的方法,不断提升了全员的节约意识和创新能力,推动集团财务部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从而实现集团的持续健康创新发展。

一、以人为本,财务部积极推行精益化管理理念

精益化管理首先在于人,员工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位、树立精益化管理理念后,才能更好地付诸行动。为此,财务部首先将教育和引导员工“树立精益意识、自发主动实践”作为切入点,从财务部领导做起,坚持从上至下、持之以恒地宣传发动。通过精益化管理动员会、座谈会、推介会等形式,把精益化的理念、目标、方法、成效传递给每一位财务部员工,激励员工参与到精益化管理中来。同时,财务部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把员工的利益与精益化管理联系起来,赢得员工对精益化管理的理解、支持,让员工自发、主动地投身到班组精益化管理中来。

二、坚持学习,财务部积极创建精益化管理学习型部门

财务部学习型部门的创建是推行和实施精益化管理的基础和要求。财务部全体员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增强自我加压、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财务部实施精益化管理是一个动态、 开放的持续过程,需要各方面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形成合力。同时,这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找准切入点和适合的方法,通过设定规则、规范行为、不断训练、养成习惯、强化习惯、习惯成自然的持续过程,在财务部中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为此,在创建学习型部门过程中,财务部始终与集团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建设、 团队精神、员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财务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员工的集体荣誉感、 工作责任感,使财务部精益化管理建设迈上一个新层次。

三、建章立制,财务部积极推进精益化管理规范化

规范化是精益化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和必要前提。财务部根据集团战略发展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类财务工作管理的作业流程,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并在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这些工作规程、制度和流程进行实施,达到财物管理工作的井然有序和协调高效。财务部完善了印鉴保管制度,对于印鉴的保存、使用、更换采取了严格的审批登记统一规范,印鉴管理思路清晰、井然有序;财务部完善了岗位业绩考核制度,将财务部全年的整体工作任务量化到每个具体的岗位和明确的人员,做到了权责一致、责效一致,大大激发了员工的个人能动性和工作责任性,取得了明显的精益化管理效益。

四、周密部署,财务部积极推进精益化管理科学化

上一篇标语图片

下一篇茶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