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古诗范例6篇

村居古诗

村居古诗范文1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古诗的意思是: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绿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小儿子,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莲蓬。

此词以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流露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来源:文章屋网 )

村居古诗范文2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古诗范文3

“九曲剡溪”串起一条千年文化

站在剡溪源头,四周群山环抱,溪流沿山谷而下,清澈而湍急,逼真地再现了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在《剡源九曲辞》中的描写:“溪流泻碧玉,蜿蜒出山麓。山溪雨漾漾,遗音在山谷。”

剡源九曲,山水殊胜。成书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的《四明续志》记载中详列了“剡源九曲”:从始于“一曲六诏”,“二曲跸驻”、“三曲二湖”四曲桕坑、五曲三石至“九曲公棠”,汇流溪口的20多公里岸线上,曲曲有名人逸事,处处有故人踪迹,曲因人而得名,人因曲而流芳。自晋唐以来王羲之、方干、李清照、戴表元等诸多名家畅游或隐居时,都曾抒写过剡川大地一卷卷动人的传奇篇章。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游迹于此,吟咏不绝,以此为背景的诗路文化也成了剡溪九曲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曲六诏,在跸驻村西南2公里。相传东晋时,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辞官在此隐居。晋穆帝司马聃六次下诏书召他,但他终不还朝。《剡源九曲图记》说“水一曲而为六诏,晋右将军王公逸少隐居其间,诏六下而不起,地由是名。后人为之立庙,有砚石存焉”。所以,其地称六诏。后人在村里建王右军祠(后改称庙)纪念,清咸丰年间,祠内有联曰:“山色壮四明看此地岭含万象;书名高两晋愿先生笔扫千军。”元陈基六诏诗曰:“曲溪头内史家,清泉白石映桃花;当时坚卧非邀宠,六诏还朝百世夸。”走进六诏村,好客的乡民给我们讲述着书圣的趣闻轶事,还陪同我们探访那结满青苔的墨池和40年前被大火毁于一旦的王右军庙旧址,他们的述说远比史料来得生动、传神。

沿着这条清清浅浅、悠悠流淌的“唐宋诗路”,贺知章、刘长卿、陆龟蒙、孟郊、皮日休、曾巩、王安石、王阳明、邓牧等诗人接踵踏歌而行,体会“连峰数十里,修竹带平津”的吴越气氛,留下了数百首不朽诗篇。如今重踏“唐宋诗路”,睹景诵诗,咏诗看景,诗景相宜,实在让人心旷神怡。

这些山水名的钟灵毓秀,加之历代雅士学者的揽胜探幽、歌咏称颂,形成了特有的“剡川文化”,成为了溪口千年古镇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千年剡川,美丽流传,千百年来弥勒佛的化身一布袋和尚的传奇在这悠悠天地间诉说着人世的苍茫和美丽,穿越着千年雪窦寺的悠悠钟声,一如既往地演绎着古老传承。雪窦山是溪口的脊梁和肩膀,“天下禅宗十刹之一”的雪窦寺,是书写溪口人文历史的又一见证。正是依附于这片“人杰地灵”的剡源山水,它见证着“剡源文化”源远流长,其美妙的音符伴随着古镇溪口成长。

“九曲剡溪”为乡村游留下文化意蕴

如果说,古人留下的文化意蕴是“剡源文化”灵魂,那么,剡溪两岸遗存下来的清山秀水、古村古镇便是今天“剡源文化”的物质载体。蒋氏的风云故事,更为这里增添了神奇色彩。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岩头村,源于剡溪“前川”的上游,它是原配夫人毛福梅的出生地,也是蒋经国的外婆家。因为这层特殊的关系,岩头在民国时期出了很多的高级将领,村子也保持了民国的建筑风格,有很多别具特色的古建筑。毛是岩头村的大姓,而村内三桥水刚好组成了 个“毛”字形的村落骨架。这里的石门村全村姓毛,和湖南韶山的毛姓同出一宗,自北宋开基已有八百年的历史。

随着乡村旅游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到岩头村。各地的人们在这里开始溪口神奇的水上旅行――班溪漂流,如古人样欣赏“有水班然曲岸通,荷花寻碧几千重”的“七曲班溪”景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溯源而上,我们又来到千年古村葛竹。葛竹位于亭下湖的上游,人称“后川”,它不仅是的外婆家,在抗日战争期间,还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根据地老区,今天业已成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葛竹村的形成于北宋年间,王姓是葛竹大姓,源于晋代王羲之的后裔,建有宗祠“溯源堂”。整个村落仍保持古色古香的风貌,村里一批清代及民国建筑保存相当完好。如的外婆家上三房,幼年的常随母居住在这里。表弟王震南的明德堂是座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宅内还设有“总统房间”和“美龄浴室”。在卧室内还陈列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生活照片,成为游人参观的主要景点。

众多溪流汇合成又一名胜――亭下湖。亭下湖位于溪口镇五公里处,是剡源的最大源头“后川”的汇集地。这个群山之间的大型湖泊,湖面广达5.9平方公里,蓄水量相当于七个西湖。据《剡源杂记》记载,南宋淳祜五年(1245年)宋理宗赵昀的钦赐“应梦名山”匾后,在千丈岩旁修建了座“古漱玉亭”,亭下因此而得名。现在,亭下湖已成为这个历史的见证。湖内山岚水色,岸曲岛列。眺望湖中九曲,水迎山接,峰回水转,有惊无险;穿行于幽深峡谷之间,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沿途可欣赏到威武的将军山、峡谷草原、白壁环潭、桃源风光等景点。丛中的“小山峡”也叫“轿排峡”,它的由来还有一段与相关联的真实故事。在民国时期,这里曾是条通往葛竹村(外婆家)的水陆通道。湖中最幽深之处当首推环潭大峡谷,它是飞禽走兽生存的理想场所。亭下湖还是雪窦山部级风景名胜区的三大景系之一,被誉为“浙东明珠”。

“九曲剡溪”的第五曲旁的“三石农庄”,被城里人称为宁波版《刘老根》。一眼望去,在一片山水环抱丛中的山石农庄,小桥流水、飞瀑楼阁、碧波荡漾,吸引着成百上千名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被这般旖旎的田园山水风光山庄折服。

“干顷桃花等你赏,万株桃树给你养……”畔随着悠扬的歌声,我们又来到了位于“九曲剡溪”旁边,素有“中国水蜜桃之乡第一村”之美誉的新建村“世界桃行街”。在那桃花盛开的村庄里,一眼望去漫山遍野桃花盛开,把溪口渲染成氤氲一片,芳香四溢。穿梭在逶迤连绵、一望无际的桃花丛中,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在翠竹掩映的牌楼下,正在举行桃花节启动仪式,特别推出“欢乐桃乡游、相约桃花源”的赏桃花系列活动。

如果说“剡源文化”是溪口山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梳理剡源沿岸的相关名胜景点、修复民居古道,推出各具浓郁乡土气息的“九曲揽胜乡村文化游”线路,已为溪口旅游增添了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现在,到溪口休闲度假,像三石农庄这样的休闲乐园已有10几处。有再现古十景中那一棹到农庄的沙堤村农家山庄、斑竹度假乐园,花卉之乡三十六湾和东岙村,古村栖霞坑,还有“竹海”之称的石门村,王羲之隐居之地剡源村以及三隐潭等处,已成为城里市民双休和节假日回归自然的“桃花源胜景”。

村居古诗范文4

一、抓住关键字眼,透彻解读诗词意象

古诗词教学中,流行一种教法叫做“不求甚解”,也就是让学生掌握大致意思即可,不必纠结每个字词,费心劳力地咬文嚼字。此种说法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从陶渊明的阅读方法而言,他是借助阅读进行学习,学生则可借助文本学习阅读,两者截然不同。因此,在对诗词意象的解读中,薛法根老师的思路与众不同,令人称道。如在处理学生无法理解的字词时,针对“最喜小儿无赖”这句中的“无赖”,他先从学生对字词的字面意思理解,而后进行考证、引导,最终让学生获得透彻的领悟。

师:你怎么看“无赖”?

生:有点赖皮的意思。

师:这是从以下的诗中演化来的。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示)

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

……

薛法根老师引导学生将词与汉乐府《相逢行》进行比对,理解“无赖”就是如《相逢行》中的小妇无所事事。

【赏析】有人说:能把书读薄是一种能力,而把书读厚则是一种态度。因为,将书读厚需要不断深入挖掘,不断积累和思考。如薛法根老师对“无赖”这个关键字眼的解读,他不是浅尝辄止,止于平常的解释,而是以学者考证的方法引经据典,一步步带领学生由出处到化境,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这种做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严谨治学的模板,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言:学习阅读古诗词,“囫囵吞枣”势必会留下“枣核”,只怕引起“消化不良”,与其搞坏阅读“胃口”,不如当解则解,消化吸收。

二、由见闻推及所感,解读村居之美

对于处在学习阅读阶段的学生而言,如何正确解读一首古诗词,并从中获得内心的感悟,有所受益,这是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引导所在。

通常对古诗词教学,大多教师会停留在解释词意的层面之后,便止步不前,让学生自行读背结合,进行识记练习。但在薛法根老师的课堂中,他又往前走了一步:

师:杜甫有诗:“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这是说江南一带的茅草屋又低矮又狭小,江上的燕子常常来筑巢搭窝。“溪上青青草”取自谢灵运《登池上楼》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想想看,词人由远及近到什么,听到什么。

诗词意境引导到这里,薛老师又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感悟,读出村居的其乐融融、朴素宁静,并提出问题:你认为要读出什么感觉?用哪种曲调?至此,薛老师引出“清平乐”的曲牌名。

【赏析】诗词意蕴的解读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但往往缺乏学生自主感悟的引入环节。薛老师通过梳理所见所思所感,并引入原句的出处,如杜甫、谢灵运诗词原句,让学生在丰富的诗词背景下,不但增长见识,而且领悟体验,感受到诗词丰富的意蕴。

三、结合时代背景,解读此“醉”非彼“醉”

《清平乐·村居》看似展现的是一幅宁静的村居图,有“醉”有“喜”,实则却暗含作者壮志未酬的心酸和苦累。在教学中,往往有教师止于“喜”,停于“醉”,甚至将“醉”解读为词人或翁媪“陶醉”其间,却不知此 “醉”非彼“醉”,是“喝醉”而非“陶醉”之意。

薛法根老师为此进行深入的探究,让学生从“醉”与“喜”中捕捉作者的内心情愫。首先,他引入词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领悟“醉”为真醉还是假醉,“喜”为真喜还是假喜。

师:词人本该在哪里?

生:战场上打仗,却在乡村这里无事可干。

师:小儿无赖卧剥莲蓬是欢喜。那词人呢?是真的喜吗?

生:他是忧伤,不是悲愁。

根据背景史料,学生发现辛弃疾身为战将却“无所事事”,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自然就深刻而透彻地理解了词人的悲伤和忧愁。

在薛法根老师的另类解读中,阅读教学显得厚重而丰富,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

【赏析】按照全文“喜”的解读,学生的理解将会流于表面,难以深刻透彻地传达作者的心声。薛老师通过对作者的写作背景的挖掘,透过史料,让学生透彻地理解诗词意境。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杜绝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村居古诗范文5

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按意义划分的话,古诗中五言诗的节奏则大多数为每句两个节拍,而七言诗则多为三个节拍。同样是上述两个例句,就会这样划分: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村居古诗范文6

中国古代的诗词大多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当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古诗词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并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本文我将结合《清平乐村居》的教学案例来谈一谈。

【案例描述】

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册26课《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

片段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一首词,词这种文体形成于唐,盛于宋朝。词分为上下片,由于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今天我们要学习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

生:齐读课题。

师:“清平乐”是词牌名,而“村居”才是它真正的题目,那么你知道“村居”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村是农村,乡村的意思,居是居住生活的意思。

师:答得真好。农村大家去过吗?

生:去过的。

师:你在农村看到怎样的景象?

生:一望无际的稻田,农民们在辛勤的耕作。

生:天也格外的蓝、空气也十分清新,有时可以看见炊烟袅袅。

生:农村有耕牛,家家养狗养鸡。

生:……

师:你说的真好,真美。那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怎样的呢?打开书本,自由读一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

【反思之一】

《清平乐村居》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第一首词。相对于诗,学生对词的了解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了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词牌名等相关文学常识,让学生对词有了初步的认知。随后,我改进了课堂教学策略,由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冲动。

片段二:感悟田园风光。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也激起老师朗读的兴趣。不过,我要提个小要求:就是在老师读的时候,你们展开想象,你反复看到哪些景物?(师范读)

生:我看到了茅草屋、小溪、豆田和莲蓬。

师:答得真全啊,莲蓬就是……

生:荷花啊。

师:嗯,难道你们的想象就仅限于书上的吗?再想想看?

生:哦,白云、青山、……

【相机板书出示】

( )的茅屋 ( )的青草 ( )的小溪 ( )的白云

( )的豆田 ( )的莲蓬 ( )的荷花 ( )的青山

师:真爱动脑筋,找得真全。看看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是那么的苍白,只有把它放到课文里才具有生命力。联系上下文,自由读一读课文,展开想象试着填空,让这些词语变得更具体。

生:自由读,同桌交流。上黑板填写。

(低矮)的茅屋 (茂密)的青草 (清澈)的小溪 (变幻)的白云

(碧绿)的豆田 (青翠)的莲蓬 (盛开)的荷花 (连绵)的青山

师:这幅画面真美。但俗话说有声有色,可惜呀,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

生:我想象到了,淙淙的水声,像古筝的声音。

师:真美!还有吗?

生:我听了鸟语,唧唧啾啾,好不开心啊!

生:不对,这是夏季,应该听到的是蝉呜。

生:我仿佛闻到了散发的淡淡花香。

师:(相机补充)哦,正是(飘香)的莲蓬

师:你们俩说得都有道理,想象无极限嘛!看到这些词语,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听到了水声,闻到了花香,看到了一幅明丽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真是太美了。

生:真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啊!

师:能读好吗?边读边想。

生:齐读。反复读。

【反思之二】

《清平乐村居》在描法上,作者没有一句浓笔艳墨,只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淡笔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田园生活画。而在这部分教学中,我有效地扣住“有声有色”展开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展开联想,使这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画面立刻变得活泼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

片段三:感悟田园生活。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个“醉”的?

生:我觉得他们生活的很自在,很悠闲,还能喝点小酒。

生:我觉得这对老人很恩爱,在半醉半醒之间互相聊天

生:我认为这里的醉不仅仅是喝醉,还有陶醉的意思,陶醉于这种生活、陶醉于山水之中。

生:我觉得作者仿佛也陶醉其中……

师:是呀,一辈子风风雨雨就这样过来了,《诗经》有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俩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相敬如宾,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读好它吧!

生:自由读、齐读。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卧”的。

生:我觉得比躺、趴、侧、睡要好,想怎么卧就怎么卧。

生:我仿佛看到他在卧的时候小腿晃动着,很悠闲自得。

生:我来补充,他的小脚丫还在动来动去。

生:他的头也在摇摆着,哼着歌,剥着莲蓬美美地吃着,无忧无虑的。

师:――难怪是“最喜”啊!羡慕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吗?读出来-巴!

生:齐读。

师: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一家。

生:和和美美、和睦温馨、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反思之三】

古典诗词的外在形式是语言文字。在诗词语言的表达中,往往包含着字面意义、文体意义和情境意义。在这三种意义里,情境意义是最不易为人所把握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普通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里所焕发出来的艺术光彩,领会语言在有限的形式里表达的无限的内容。如该片断中“醉”“卧”等字,本人通过绘声绘色的渲染和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真正实现人情入境。学生被美的境界激发感情与诗歌寄于的感情产生共鸣,乐于进行交流。

【案例分析】

该案例通过反复钻研教材及对学生学情充分的分析,本人对该课乃至古诗词教学有了较深的认识。针对如何通过古诗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点认识。

一、感受韵律美

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诗词,大多讲究押韵,句式整齐匀称,句内节奏感强,此皆为古诗韵律美的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准确、清晰、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示范朗读及表述,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理解词意,领会词情,增强记忆,感受诗词韵律之美。如该课“茅檐/低小(xiao),溪上/青青草(cao),醉里/吴音/相媚好(hao),白发/谁家/翁媪(ao)。”全诗明白如话,画面动静结合,辛弃疾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农村田园景象,呈现出一种宁馨、清新的风格。因此我在教学中则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感受韵律美。进一步说,学生在感受韵律美的同时,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自然而生地浸润到内心深处,激起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二、品味意境美

1.理解语意,由点及面

中国的古诗词,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内涵悠远,是作者由生活到文字,由“面”到“点”的结晶物,如果将这“点”再次还原

成“面”,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深刻的审美体验,但这个前提必须是充分理解语意。如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在充分理解语意基础上,我利用“通感”的手法,调动学生五官进行想象。学生由作品提到的几处景物联想到整个画面,不仅由点及面,而且达到了“有声有色”的境界,妙趣横生。

2.情境交融,物我相忘

苏教版教材的收录的古诗词,以写景状物居多,作者用传神之笔为读者展示课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活图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写景的句子都会留下诗人感情过滤的痕迹,或触景生情,或寄情山水。例如《清平乐村居》,全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段教学,本人积极创设情境,如利用插图,增强学生画面感;再者,通过品读文字展开联想,让学生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美好境界,深刻领悟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如“谁家翁媪”“醉里”“卧剥莲蓬”等),最终体会到诗人借景物描写使感情外化、物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达到心灵相通,物我相忘的境界,充分品味到这意境美。

三、实践创造美

要想利用诗歌教学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仅感悟体验诗歌的意境之美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对诗歌的感悟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已有的审美经验,调动审美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