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的诗意范例6篇

村居的诗意范文1

1、《村居》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来源:文章屋网 )

村居的诗意范文2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表现农村生活的词作。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清平乐村居的教学反思,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清平乐村居的教学反思范文1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设计教案及上课时,我都努力抓住古诗的几个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1)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所以我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基于这一历年,课始我用词人的另一首词《破阵子》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两个不同的词牌的风格,感受到了诗人不同的心境,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词,不管是何种句式,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炼,风格明朗,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儿童都很喜欢。此处我基于学生阅读古诗兴趣及读诗经验,将此浓厚兴趣迁移至学习词中来。在听范读感受、多遍自读自悟中,体验发现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词牌名与题的关系特点。所有这些,均由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体验而得,老师所做的,只是梳理与丰富,并在一次又一次饶有兴味的朗读中,品味词独有的韵律之美,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在语音的扬抑、节奏的缓急中逐渐入情入景。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学时,我尝试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我自始至终轻轻地播放着一段乐曲。该曲有着优美抒情的曲调,轻快舒展的节奏,诗一般的音乐语言。学生一听乐曲,仿佛置身之中,恬静、愉悦、向往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学完全诗后,我再让学生一边聆听乐曲,一边展开想象。此刻,学生伴随着二胡、琵琶、提琴齐奏所发出的柔美的音响,浮想连翩……一幅悠闲自在的农家生活图,顿时呈现在学生眼前。

(3)帮助学生“由读引情”。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

两首词的对比,有利于使画面立体起来,激起兴趣;有利于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田,展开对话;有利于学生走进作者的心里,产生共鸣;有利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营造出多彩的课堂!在这样的对比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对名利的淡薄,对自然真实,恬静有趣的生活之神往,以及其生活追求。最后有两首词中的“醉”的不同找到了对同样的“安”的向往,把整节课的教学落实到一个“安居”上。

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

尽管整堂课我都努力地按照设计时的想法在做,但备课还是显得过于理想化了些,没有更多的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包括理解及朗读水平)!所以整篇课文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前面松了些,后面有些赶。另外,在让学生朗读上也有“蜻蜓点水”之嫌。有些浮于表面,显得程式化了。如果时间安排更好的话,应该照顾到整个班级学生的朗读,并有针对性地指导。更好地来体现备课中的“由读引情”的理念。最后,课件设计中也有小小的不足,安排教师范读是我设计了配乐录音。但教学后发现,教师范读部分始终还是自己来读比较适合!

清平乐村居的教学反思范文2弃疾现存词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词作家中存词最多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风格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静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学时,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词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的意境之美。接着,帮助学生“由读引情”,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初读阶段齐声读,个别读,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让他们感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细读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头脑中浮现出清新秀丽的江南农村景象,感受农家生活的祥和与宁静;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学生通过朗读和联想,感悟了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清平乐村居的教学反思范文3《清平乐村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村居的诗意范文3

论文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理想现实

陶渊明可谓是田园诗的开山祖师,历代也有不少人写田园诗,可后世田园诗人的作品中,可以说几乎未有逮及陶诗的。原因在于两点,其一是陶诗中体现出肃穆、和谐、优美的意境,这种意境折射着陶渊明理想的光辉,因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其二是陶诗中对田园生活真实、深入的描写,体现出人与自然契合的情境,是对现实田园生活的真切写照。

一、陶渊明诗中理想的田园生活

正如歌德所说,“艺术家拿一种第二自然奉还给自然,一种感觉过的、思考过的,按人的方式使其达到完美的必然。”陶渊明的诗便是描写经他感觉过的自然外物,他笔下那和谐、优美的田园,正是他理想的写照,平凡的乡村景色在诗人欢欣目光的沐浴下散发着无限的诗意。

(一)在陶诗的理想国里,田园景色宁静优美,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陶渊明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官,但他在官场中战战兢兢、格格不入,只有回到大自然中他才感到自由舒畅。刚欲归田时,乡村田园便是他的理想国,在他的想象之中,乡村没有官场与政治的黑暗和浑浊,清净淡远,那里是他最亲切的身心所安之居。他在《归去来兮辞》里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行役,奚惆怅而独悲!”这描写了他归田前悲伤怅惘的情景。接下来,他想象归田时的情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自酌自饮,无比自在,亲戚看望,叙旧道新,弹琴看书,忧愁烦恼不翼而飞;春天即将到来,农事也接踵而至,生活将忙碌而实在,归田后的日子安宁而美好。

归田前后陶渊明写了不少田园诗,《归园田居》、《饮酒》等是其中的代表作。在这些诗里,田园景色优美,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自由自在,心灵得到了解放。例如,在名作《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一诗中,诗人把他归田喻为羁鸟恋林、池鱼乐水,可见他对田园怀着多么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里,诗人还描绘了一个宁静、朴素而优美的世界:十余亩方宅,八九间草屋,绿树成荫,绕屋而列;远可见炊烟袅袅的村子,狗吠深巷,鸡鸣桑树,诗人身处田园,自由而快乐。在《饮酒》其五里也表现了同样的佳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庐在人境,能无车马喧吗?当然不可能。诗人却并不觉得,他以一句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话道破了心中奥秘——“心远地自偏”,诗人的心中一片安宁欢欣,因而他看到的田园是那么悠然自在。这句诗可以说是陶渊明许多田园诗的解释:虽然事实上的田园也许并没有那么美,但正如辛弃疾所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心境决定情境。在陶渊明的诗中,自然景色和谐静美,而且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如鸟与林、鱼与水。

(二)在陶诗的理想国里,呈现了真淳和谐的人际关系

陶渊明厌恶虚伪的社会风气,痛感“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二十),认为移居田园、坚守自然可对抗庸俗世风。他在诗中表现了田园中人诚朴快乐的形象,描绘了人们和谐共处的乡居图。如《移居二首》中的描述: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一)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其二)

在第一首诗里,诗人说他想居南村的原因是听说那里多有淡泊之人,邻里往来,纵谈往昔,奇文共赏。在第二首诗里诗人说到春秋天好,登高作诗,邻人过门相呼,喝酒闲话,总不厌倦。这里远离危险的、黑暗虚伪的浑浊官场,人们相互之间毫不设防,和谐而真淳。作者在为官时盼望归田,认为淳朴友好的人际关系更适宜于人类生存,这可以说是他对人际关系的一个理想。诗人多次描写了这样的邻里关系,如“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酌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饮酒》十四)等。在诗人的笔下,披草来往,松下共饮,人与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亲切真淳之情。

由以上论述可见,陶渊明的田园诗自然是美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上述诗歌大多是他五十岁之前所作,那时归田不过十年,生活也尚宽裕,田园曾是多年的梦想,因此他眼中的田园一切都很美好。诗中描写的读书耕地、弹琴赋诗、采菊饮酒、邻里相契这种田园生活正是诗人中年时的田园理想。

陶渊明具有自然、和谐、完美的人格,任真自得,固穷守节。晚年他生活逐渐困苦,天灾虫害,屡有不幸,“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愈老愈困,甚至有时要靠乞讨生活(《乞食》)。但他并没有因此麻木,在对现实失望后,重建了自己的田园理想。这集中表现在《桃花源诗(并记)》里面,他描绘了一个桃花源世界,那里景色优美,没有剥削和压迫,“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男女耕种、怡然自乐,人与自然、人与人都是那么和谐自得,生气勃勃。它集中反映了陶渊明晚年的理想,也是陶渊明田园与社会理想的终极设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陶诗中,除田园诗外,咏史诗、抒怀诗、刺世诗和杂诗,常常也有描写田园的诗句,如“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停云诗》),“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归鸟》),“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拟古》其三)等等,这些诗句可以说是田园诗描写的补充,它们和田园诗体现了一致的感情。

二、陶渊明的田园思想和实践

陶渊明是个士人,读过很多书,曾经也是“猛志固常在”,在短暂的出仕生涯中,他对官场的黑暗险恶感到失望。在归田后的二十余年左右的时间里,他虽然也不时想起大济苍生之志,自感壮志未酬,因而伤感以致难以入眠,不过,他还是在农村待下来了,无论生活优裕还是困苦,他都固守田园。他的诗歌和行事显示,他不仅是一个执着于理想的人,还是一个踏实生活的人。正是因为他深入农耕生活,真正懂得田园的苦乐,所以其田园诗尤其是后来的作品写得愈加朴实真切。这一点正是后来的田园诗人难以企及的。

(一)崇尚自然的田园思想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具有抱朴含真的自然天性。《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集中体现了这点: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草木繁茂,环绕房屋,我爱我屋,或耕或读,没有达官贵人登门,也少了老朋友的拜访,清静悠闲,酌酒摘菜,雨微风好。只有对自然具有深切的热爱之情,才能把自然描绘得如此细致真切、富有情意。

由于这种质性自然的气质,陶渊明萌生并发展了崇尚自然的田园思想,在诗文创作中体现出浓郁的哲理意味。如《自祭文》中写道:“茫茫大块,悠悠高曼,是生万物,余得为人”,从天地宇宙的广阔视野中看到人只是自然万物的一种,人秉受天地之灵气而生,委运任化随顺自然、居于山林躬耕田园最符合人的本性。可以说,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就是崇尚自然。返回自然的思想,包含着对于世俗社会和名教礼法的厌恶与鄙弃。虽然它的方式只是消极的逃避,其中却有反抗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积极意义。陶渊明对社会的不满与厌恶,主要是因为社会道德的堕落以及因此导致的人性的扭曲,他努力探求一个抱朴含真、自给自足的社会。因而,陶渊明不仅爱田园之景,而且尊重农人及其劳作,劝人耕种。如《劝农》诗中有: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此诗写道人们自古以来就通过种田,达到朴与真的境界;民生就该勤劳,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不仅劝勉农人,也有勉励自己的意思。诗曰: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藐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歇,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早年朴素的田园思想和劳动观。虽然儒家先师孔子早有遗训,要忧道不忧贫,但是陶渊明没有被先人的教训束缚住,他有自己的思想。他认为强迫自己去接受先师的思想,不如背着农具欢欢喜喜地去干农活。

中晚年的陶渊明躬耕愈久,愈加深刻地体会到朴素的人间真理。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人在收获稻谷的过程中感悟到人生之道衣食为首,这看似简单的常理,却往往被追逐功名和坐而论道的人们遗忘。

现代工业社会造就了诸多自然生态灾难和人类精神危机,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对于观照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是具有深刻意义的。

(二)农耕劳动,身体力行

陶渊明与其他山水田园诗人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愿意身体力行,参加农耕劳动,很多诗歌都记叙了他的劳动生活。如《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全诗叙述描写,十分真实:辛勤种豆,豆苗反而没草长得好,这真有点可笑而又无可奈何;早出晚归,道狭草长,衣裳被露水沾湿,惟愿收成不错。一个没有真实经历的人是难以想象这种情景的。

陶渊明四十四岁时家曾遭火,此后家境便逐渐穷困,但在困境中他仍然踏实地生活生产。在《丙辰岁八月中于下??田舍获》里他提到自己已归田,从事农耕多年,人渐渐老去,但仍然没有放弃农耕。在自然和劳动之中,人往往会更深刻地理解自我和世界。正是这样,陶渊明的诗真实而深刻,无矫揉造作之病。

村居的诗意范文4

关键词:乡村旅游;商品化;真实性;文化生态旅游;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33-04

一、乡村文化变迁:从“诗意栖居之所”到“旅游消费空间”

村居的诗意范文5

一、 闲聊宋词――印象

1. 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经典的瑰宝,同学们平时读过哪些词?谁能朗诵几句?

2.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词。(板书:清平乐yue村居)指名读,正音。

3. 根据平时的课外学习,对词你有哪些了解?(随机交流:词牌名、题目、上阕和下阕、长短句)

4. 指名读词,正音。关注三个容易读错的词语:翁媪、莲蓬、剥。

5. 这首词可以怎么停顿?结合长短句的特点以及停顿,指导学生读出词的节奏感。(板书:品读节奏)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有较好的古诗学习基础,课外也读背了不少宋词,虽然教科书第一次出现宋词,但是不应该重点讲授,闲聊的方式既展示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情况,又为学生后续积极主动学习热身。

二、 以画解词――形象

1. 要读懂这首词,有什么好方法?(学生交流)

2. 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特别介绍“图文结合”的方法,借助画面,理解词。同桌逐句说说词的意思,拿不准的做个记号,待会大家讨论。

3. 交流:你读懂了哪句?借助画面,我们理解这首词就容易了。(板书:走进画面)

【设计意图】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理解古诗的方法,况且本首词语言浅显,因此采用自主合作学习,先学后教,利用插图画面,由画面到文字形成一种直觉理解。

三、 想象画面――意象

1. 课文插图,是编者读这首词想象的画面。其实,读这首词的时候,我们每个人脑海中,都会产生自己的画面,都有自己的感受。请你静下心来,慢慢地读,边读边想,你脑海中浮现的是怎样的画面?(板书:诗中有画)

2. 交流:你想象的画面中,有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灵活对话,引导把画面想象完整而具体。

“青草”“小溪”“茅檐”

(1) 你看到了怎样的青草?除了看到小草的颜色,你还能闻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 一个人善不善于读诗,在于你能不能把凝固的文字想象成活动的画面,小溪上有哪些活动的画面?(板书:画中有诗)

“翁媪”“三个孩子”

(1) 在这样的乡村里,你看出人是什么心情?

(2) 再走近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觉?能用个词语形容一下吗?(温馨、宁静、天伦之乐、幸福悠然、和谐……)那就请你拿起笔,用自己的语言,把心中那幅村居写出来吧。(课堂小练习)

诗中有画,“村居”的画面一定在你心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象。请你带着这份印象,用自己的语言把你脑海中的那幅“村居”描写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

清澈的小溪缓缓地流淌, 温馨提示:你也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感觉、去想象,把心中的画面写得充满诗意,把你的感受也融入其中。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心目中的“村居”也各不相同,这里重点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五年级学生能想象,但是想象的画面是不清晰的,断断续续的,因此,教师要在这个环节下工夫,花时间,实实在在让学生学会想象画面获得发展。同时,教师让学生抓住“青草”“小溪”“茅檐”“翁媪”“三个孩子”等意象,想象整幅画面,并动笔写出画面,由点到面,从“意象”形成“意境”,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符合文艺欣赏的规律,更使学生得到了语文实践。

四、 画中悟情――共鸣

1. 诗词的意蕴非常丰富,充满画面感。但诗词并不仅仅为了表现画面,更是表现情感!这个情,藏在一个字里,找一找?(板书:画面寄情)

2. 品味“醉”的情味。除了翁媪,还有谁醉了?出示辛弃疾画像,简短文字介绍:辛弃疾多年来征战沙场,大半辈子为南宋王朝的安宁而奔波操劳。由于朝廷昏庸,辛弃疾三次被弃用。贬官隐居家乡的时候,他写了很多反映家乡人民生活的词作,《清平乐 村居》就是其中一首。“醉”里藏着辛弃疾对百姓安居乐业的向往。(板书:向往田园生活)

【设计意图】从感悟意境生成画面回到理解诗人情怀,从而将学生的心境与诗人的心境沟通起来,凭借对诗境的感悟,加深对作者心境的理解。另一方面借助诗人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两方面合力,反复涵泳“醉”的深刻情味。这个环节,是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画面的基础上,体验阅读共鸣的过程,画面成为整堂课教学的重要凭借。

五、 作业迁移――想象

1. 背诵《清平乐 村居》。

2. 结合阅读导航,采用想象画面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写《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这首词。

村居的诗意范文6

关键词:诗歌;语言;创作;建构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01-03

草川人的写作以组诗《》为分水岭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及其以前的作品常是暴力、是呐喊、是斩钉截铁的寸铁杀人、是、是毫不犹豫的燃烧、是喷射、是陡坡,而自《》之后,他的怀旧主题的诗作频频出现,表现出的明显特征则是和平、是细语、是柔情似水的呼吸、是抚摸、是光芒柔和的铺展、是流淌、是平缓。像艺术家(如毕加索、达利)、论者(如W.H.奥登)所言,风格的变化是艺术家和诗人的创作成熟的标志,而非相反。草川人的这类诗歌,正是他的诗艺从一种即将凋落的成熟走向另一种充满活力的成熟的耀眼标志。

像那句有名的话说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的道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童年。在同一个年代出生的孩子,有两类在地理意义上不一样的童年:城市孩子的童年和农村孩子的童年。草川人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大学之前学于乡村(他求学的县城不过是乡村的延续,是一群穿得体面一点的农民管理的大些的乡村而已)。城市无疑是美的。她的摩天大楼(那布罗茨基所谓的人工)、艺术、交通、物品、娱乐……都常令久居乡村的人心向往之。如果说黑夜的城市像上帝扔在大地的一个灿烂的微笑,而夜晚的乡村则常常被死神巨大的翅膀所笼罩,尤其在那些群魔乱舞的年代。布罗茨基说一个读诗的人比一个不读诗的人更难战胜。童年,无疑就是生命里最真最美的诗歌。在凌乱巨大得教人恐怖、在繁华得教人自惭形秽深感渺小、在人易绝望和常常受打击的城市,一个心里灿烂、芬芳着童年的人,比那些心里只有金钱与物而没有童年的人更加美好,更加纯洁,更加受人喜欢,当然,比心里没有童年的人更难战胜。

当然了,童年的美好不一定是它真正的美好,最重要的是它的不可“归来”,不可回复。时间按许多哲学家(比如尼采)和诗人(比如奥克塔维奥・帕斯)的说法是迂回曲折不断回归的,而童年,是不受时间管辖的,也就是说,时间的回归不能带回已经失去的童年。爱情失去我们可以重新在另一个人的肉体与心灵中找到,八十岁时候我们一样可以从爱情的甜蜜中享受到青春重归的滋味,但是童年不可以。于是,我们只能再“创造”一个童年了。

创造,上帝用言语(“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诗人用语言。

草川人献给我们的,是一个个用语言建造的童年。

阅读即进入。在其中,我们不无悲伤但也不无快乐,情景有若我们多年后重归故地,相晤故人。

在草川人的作品里,只要愿意,乘着一朵飞翔的蒲公英,我们就会回到童年。当然那已经不再是诗人个人的童年了:谁阅读它,谁就有了一个童年,谁就成为“他者”(参阅美国学者宇文所安《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一书),谁就活在了往昔,谁的生命因此得以丰富、他的生存疆域因之扩大。阅读,就是从语言的富矿中开采幸福的黄金。阅读,不是征服,是占有,美丽的占有。

两位邻居

从前(不远)我有两位邻居

一位是猎人眼睛里盛满黄昏

一位是从天山以北来的熟皮客

只要等到春天爬上柳树

他们会不约而同赶往可可西里

去完成彼此共同的事业

那时天空晴朗得能飞过十万只鸽子

门前巷道里很少有流行歌曲拐弯

后来乡村生活发生了变化――

玉米杆子能高过大个子邻居

花公鸡经常站在院墙上颤翅打鸣

岁月再往前迈了几小步以后

就再没有听到两位邻居和杯盏碰撞声

他们去了天堂还是十八层地狱?

阅读这首诗的关键词有七个:邻居、熟皮客、猎人、可可西里、鸽子、天堂、地狱。“邻居”是爱的代名词。在外国和中国都如此。《圣经》中耶稣门徒的教条中第一条就是:“爱你的邻居。”中国古人说:“远亲不如近邻。”熟皮客和猎人――这两个人构成一个死神(或者魔鬼)形象。他们不是分裂的,而是死神(魔鬼)的两个方面。死神(魔鬼)既是毁灭者,同时又是灵魂贩卖者(我们可以参阅钱锺书先生的名文《魔鬼夜访钱锺书先生》)。现在的问题是:与我为邻的人,既是死神(魔鬼),又是爱的体现者。这是一个悖论。叙述者因此就处在一个两难境地中。看看,诗歌中一个自己拿起了矛,另一个自己拿起了盾。戏剧性何止是戏剧中有,一首短诗依然可以把生活中惯见习常的现象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认为叙述到此已经到了诗歌的“高潮”,那就错了。“可可西里”一词的突然出现犹如一枚炸弹在上空毫无征兆的爆炸,刹那间照亮了全诗。诗歌场景也一下子由乡村院落放大到半个地球。个人命运与其他生灵的命运也被这个词猛然间焊接在了一起。这个转变给我们带来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那时是什么年代?是“门前巷道里很少有流行歌曲拐弯”的年代。这一个句子不可忽略:我们想想看,那样一个年代,爱与死神已经结为一体,魔鬼已经在做它的灵魂生意!看看今天的现实,我们又有什么好惊讶的呢。“鸽子”呢,鸽子从晴朗的天空飞过,可以是十万只!这就是现实:在看似美好的年头,残暴都在盛行!“天堂”还是“地狱”,“我”的邻居的归宿在哪儿?无论在哪儿,他们都不再是人间的人了吗?这只是“我”的推测而已。无论他们在哪里,都存在一个问题:假使他们在天堂,那么可可西里那么多死去的生命有谁为他们承担哪怕一点点的良心的不安?假使他们在“第十八层地狱”,可他们又都是我的邻居啊!一个问号结束了全诗,剩下的是一片空白。空白里是一片沉重。故园尽管是美的,是我们向往的,但是我们今天的一切“恶”,不正是从那时就开始了吗?可是只有我们那个时代和今天才有恶吗?不对,时间的链条两端,一端是善,另一端是恶。一场场永无止息的拔河比赛将伴随人类以及有生物存活的大地生命的始终。发现不能代表拯救,但是发现可能是一种洗涤,是拯救的开端。

想起前些年

穿开裆裤,整天爱戴着鸟窝

在小河里寻找正在恋爱的鱼

黄昏抵达葵花林时

常与父亲在夜边上做游戏不肯回家

前些年,夏日时光绝对明亮

像院子里苹果树上的一盏盏红苹果

开满快乐和幸福的颜色

前些年一只白狗追着花猫

穿过家门口的青石板巷道

我激动得只是一个劲摇门环

那时候没有巨大的风

更没有庞大无边的雨生长在年轮里

知道生活中长满大风大雨大浪

那都是一些后来的事情

“穿开裆裤”一句点题:诗歌的叙述自童年开始。“爱戴”是一个词,“热爱”意(草川人自己如是解释)。“在小河里寻找正在恋爱的鱼”,我们阅读时极易忽略“小河”一词。按照文学史的说法,《李尔王》等伟大的剧本是那位叫莎士比亚的人随便写出来的。很有意思吧。“小河”一词的运用符合乡村实际,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随便”得匠心独具――你想想,小河里――记住,不是大河里――都有“正在恋爱的鱼”!到过小小乡村的人,很多时候会有“偏僻”、“愚昧”、“闭塞”等词从他们的口里不屑地吐出。其实他们常常是错误的。马克?吐温给他死去的爱人写道:你在哪儿,哪儿就是伊甸园。我要说的是:无论在哪儿,只要爱存在,哪儿就是伊甸园!现在我们看:小河不正是伊甸园吗?那些在春暖花开时节满怀热爱奔跑嬉戏于故园大地的男孩子和女孩子不正是小小的亚当和夏娃吗?在空间化的童年里,懵懂无知的我们,不正是小小的神吗?这个伊甸园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建造成功,别忘记是“恋爱的鱼”这个词组充当了上帝的角色!既然有“恋爱的鱼”,“黄昏”的到来是“抵达”、夜有“边”,我们就感到很好理解:在一个天真的孩子眼里,世间万物只有一种色彩:除了美,还是美。伏尔泰说一个民族愈是文明,就愈没有诗意。也许他是对的。孩子正因为是无知,他才拥有了更广大的诗意。有时我们不得不说:无知常常是美的根源。钱锺书讨论但丁和荷马作品时亦有此说。“常与父亲在夜边上做游戏”等这几句是对童年乡村具体生活场景的追述。对几个“疑点”我略作说明。“夏日时光绝对明亮”、“一盏盏红苹果”、“幸福的颜色”等这几句用了修辞中的“移用”手法。

有人问纳博科夫世界上有没有洛丽塔,作家回答:原本没有,由于我写出来了,就有了。由于草川人的写作,我们有了“恋爱的鱼”,我们看到了时光的“明亮”和苹果的光辉。紧接下来的几句里,“长”一词用得很妙,它使“风”、“雨”、“浪”立即有了动感,有了生命,不再是依附于“我”的可以随时摆脱的附属物。它们已经如同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中那个人身上的怪物,要伴随人生命始终!这不正是每一个渺小个体自从走出他童年的伊甸园后的必然命运吗?“前些年 一只白狗追着花猫/穿过家门口的青石板巷道/我激动得只是一个劲摇门环”这是对童年具体生活或者说是写作者个体经验的叙述。“白狗”、“花猫”给我们的视觉和想象划定了框架。“追”与“我”激动的样子(“直摇门环”)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这需要我们用个人的阅历来解释。

一个成熟写作者的写作常常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智利诗人维多夫罗有名言:诗人的职责第一是创造,第二是创造,第三还是创造。诗人是写作事业中最不守常规的。他们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他们变动不居。他们有水做的灵魂(他们的肉体当然是贾宝玉说的泥做的)。他们创造诗歌,诗歌同时也在创造他们(老生常谈)。他们为了表现世界“消耗”着世界,世界同时也在“消耗”着他们。好的诗人任何时候都值得我们期待。惠特曼说伟大的读者造就伟大的诗人。我想我们完全可以反过来说:伟大的诗人造就伟大的读者。这个问题颇肖那个老掉牙的鸡与蛋谁先谁后的问题。我想我宁愿先让我们国家有伟大的诗人出现。不要有一天伯乐出现了,眼前却是一匹匹劣马。当汗血马出现在地平线,整个草原会明亮得燃烧。阅读诗歌需要技艺,需要想象力。德国人认为不懂哲学就是猪猡。在我看来,没有想象力,就形同禽兽。

诗歌写作被认为是“坚持不懈的赠送礼物”。这么说固然有一点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我的理解是:写作首先是对自己的矫正,是对自己生命深度的探测。仅此两点,就已经够迷人的了。不是吗?我以美国诗人罗伯特・布莱在其《寻找美国诗神》一文中关于他因何开始写诗的精彩而准确的论述来结束该文,我想草川人一定会同意,并和我一样赞成这位杰出诗人的观点,因为他的短短两首诗歌,就是如诗人说的容纳了好多内容的,并且有曙光般的美。布莱是这么说的:

“一天,当学一首叶芝的诗时,我决定此生从事写诗。我认识到一首短短的简单的诗能容下历史、音乐、心理学、宗教思想和情绪、神秘的臆测及一个人所遇到的人物和事情。一首诗事实上可以是一种营养液,那种我们用来养活阿米巴微生物的液体。如果配制得当,一首诗可以使一个意象,一个思想或一个历史观点,一种心灵状态和我们的欲望及缥缈的冲动存活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