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作文怎么写三年级范例6篇

童话作文怎么写三年级

童话作文怎么写三年级范文1

首先学很“软”:要么任凭搜索枯肠依旧一无所得,要么纵有千言万语却是不名一文。年岁渐长,写作兴致渐失,写作技能鲜有见增;其次教也很“软”:要么纵是唾沫横飞面对的依然是一脸的无奈,要么就算亲自下水收获的仍然是一脸的苦笑。周而复始,辅导欲望几无,批阅也渐成负担。

如何让作文教学“硬”起来?从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写话教学抓起!通过培养学生作文的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让学生自觉建构一种概念:写作,就是一种生活!如同山区里的孩子不会把爬楼梯当做负担一样,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爬,就是一种生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形成写话兴趣,养成写作自觉,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四个字“随遇而作”。

一、随文而作——含而不露

随文而作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有机穿插写话训练,有人将阅读和写作比作“鸟的双翼,彼此密切配合,同步启动,相互渗透”。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写作训练要“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文而作,读写结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不落痕迹地将写话教学化整为零。写话,既得到训练时间上的保证,又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常态方式。三言两语,串词造句,或内容挖掘,或联想想象……一切皆在水到渠成时,即兴而写,含而不露,学生乐写,不成负担。

二、随图而作——图文并茂

随图而作就是利用图画进行写话训练。图画写作既有形象性,又有想象性;既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又能通过界定作文素材降低写作难度,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习惯的重要载体。

随图而作包括看图写话和绘图写话两种。

看图写话就是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图画写话。图画的来源:一是来自课内,现行教科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为学生写话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资源。课本插图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课文结合使用,教师随图设计写话要求。如《狼和小羊》,可以结合课文“狼气冲冲”一句,可以要求学生观察插图描绘出狼气冲冲时的神态。二是来自课外,动画片、小人书、漫画、电子游戏里的画面或镜头,学生喜闻乐见,写作兴致自然很高。

绘图写话就是学生在自己绘图的基础上写话。儿童喜欢画画,花鸟虫鱼,自然风景;人物建筑,社会景象……儿童都喜欢涂鸦。儿童作画,成人也许看不懂,但是,他们的解说往往会让成人吃惊。儿童自绘自写,自娱自乐,想象奇特,滔滔不绝,自有一番趣味。

三、随声而作——声情俱佳

随声而作就是学生根据听觉内容进行写话训练。《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目标归入“口语交际”一项。其实,“听”和“写”也常常连在一起:课堂上,学生边听讲解边做笔记;开会时,听众边听报告边做记录。因此,以听促写,随声而作,应该成为低年级写话训练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声写文,学生注意力集中,文章情感成分更浓,因为声音兼具语气和语调的功能。

随声而作的形式多种多样。

听故事写作文。老师、同学、父母、音像制品,都可以成为故事的来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录简短的故事或者事件。《聊斋志异》不就是这么写成的吗?教师也可以用故事集的形式,激发儿童写话的兴趣。

听声音写作文。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鸟鸣、鸡叫、犬吠、猫咪均可以成为学生听写的内容。如“小朋友们,你听过黎明时鸟的叫声吗?听听小鸟们早晨不同时间的叫声,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你能猜猜小鸟们为什么要那样叫吗?”机器轰鸣、汽车奔驰、集市聚会、人物声响也是学生写话的绝妙资源。如“听听走廊里的脚步声,猜猜会是班里的哪位小朋友?你怎么知道会是他的呢?”学生或惊讶好奇,或兴奋刺激,兴味盎然,写出来的文章,绘声绘色,别有一种情趣。

四、随事而作——趣味良多

随事而作就是学生根据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进行写话训练。因为经历,所以有“米”可“炊”,有话可写。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儿童最丰盈的写话源泉,活动又是儿童的本质天性,教师要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或者提供活动机会,把学生推向广袤无垠的生活世界,为他们积累写话素材,积淀情感体验。

踏青、实验、游戏、制作、参观、劳动、表演均是学生乐此不疲的课外生活,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写话训练。写话训练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写完一件事,更要引导他们抓住活动过程中的细节点、趣味点、新奇点、特色点、想象点写话,写足写细。

例如,根据掰手劲小游戏写话,“小朋友们,看看正在掰手劲的同学,他们各有什么表情,他们的心里会怎么想呢?”学生们一个个瞪大眼睛,认真观察,写话亦是滑稽可笑。

五、随心而作——信手拈来

随心而作就是文随心动,心之所向,文之所到,即所谓的“我用我手写我心”。

古人有“放胆文” 一说,意即写作要放开胆量,不必拘泥于形式和内容的条条框框,怎么想怎么写,怎么说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话教学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放胆写话,信手之作,学生没有压力,肯写乐写。自然风光,日常生活,喜怒哀乐,内心体验……只要入话入心,均可入文。成人写微博,玩QQ日志、说说和个性签名,儿童照样可以玩,形式很新颖;每日三两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内容无要求。书面日记也是一种很好的写话形式,配上自创图画或剪贴画,率性而为,图文并茂,童趣盎然。只要有心有趣,写话自然酣畅!

童话作文怎么写三年级范文2

书里主要讲“睡眠冲击波”、“有鲠在喉”、和“皮皮鲁的童话节”这三篇故事。其中,最主要讲了“皮皮鲁的童话节”。

我捧着书,慢慢进入了“皮皮鲁的童话节”这篇故事的情节里了。“巧克力乐团”、“泡泡糖游行”、“特别法庭”、“团圆交响曲”、“作家罢工以后”、“吹牛竞赛会”,一个个新颖奇特、别出心裁的活动让“童话节”充满了魅力。于是,一年一度的“童话节”不仅成了孩子们期盼的一天,而且连大人们也都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不知道那一天又会出现怎样的惊喜。里面有着“有滋有味”的童话,拥有有趣、惊人、大胆的想象力。

“皮皮鲁的童话节”讲了皮皮鲁在童话节上大胆的想象,举行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节目。那童话节是怎样来的呢?不用急,听我慢慢道来。

皮皮鲁住在A城,A城的孩子们的作业实在太多啦!皮皮鲁现在上三年级,每天要背个大麻袋上学,作业要拼命地做,不能停一下。就算一边吃糖一边做作业,也分不清糖到底是甜的还是酸的。有一天,皮皮鲁正在写作业,发现自己的本子用完了,就让爸爸妈妈买本子。妈妈问:“要买多少本?”“两千本。”皮皮鲁说。”“两千本?”我看到两千这个数目被吓到了。最后,妈妈帮他买了一卡车的本子。

第二天,皮皮鲁给远谋博士写了一封信,远谋博士决定成立一个“童话节”,让全城的孩子在“童话节”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童话节就产生了!在“童话节”里,拥有丰富想象力的皮皮鲁举行了许多精彩的节目。

童话作文怎么写三年级范文3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备课 习作本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155-01

“合理”就是备课之“道”。孙绍振先生说:作文课难于阅读课。阅读课的解读有千千万,但作文的原创性更强,无法可依,完全靠教师个人的语文素养和教学功力。因此,作文指导课的备课,更要讲究合理,要让整节课行走在正道之上。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学《课标》。要承认之前凡是看到这样的话,我会嗤之以鼻,觉得那是空话。直到师傅于永正告诉我:备课不用看参考书。有参考的话,就只看《课标》。于老师每逢备课,总把《课标》中相关的阶段目标复印张贴在教材页面上,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落实到教学目标上,不偏不倚,不任意拔高不降低迎合。所以,听他的课你会有强烈的认同感:的确应该这么上!合理,往往给人的不是咄咄逼人的霸气,不是乖张讨巧的灵气,而是一种温润如玉的舒服感。学好课标,靶定教学目标,就是算踏上备课之道的第一步。

这点需要特别强调。例如《课标》中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习作是语文实践特色最为突出的课程,因此教学中要有大板块的实践,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训练,或说或写或改或评,训练多样且充分;又如《课标》强调中年级作文就要“大胆写”,因此在写前的限制,写时的发散性,写后的评价上,都要尽可能给予儿童自由,相对说,教师“教”的力度和程度就要降低。这些都是《课标》的对教学的指向,指示,指导,必须在设计中得以贯彻,体现,执行。

之后是了解学情。要执教学段的基本学情要摸清。例如指导中年级写一段话,大多数儿童大概会写成什么样,那些属于典型的问题,哪些是普遍的困难,什么样的形式受欢迎,什么样的教学话语能接受……这些学情是要摸得门儿清。执教自己的班级此条可凭借经验,如公开教学或是赛课活动,多要借班上课。此时,摸清学情就只能无奈地转为了解典型特征。但不管怎样,这是实实在在的备课基本功,也是不少教师忽略的地方。时下不少教师只管“我要怎么上”,其实,课堂上做孤家寡人唱独角戏,滋味必不好受。特别是写作,儿童不买账,课就不知往哪上!

贾志敏老师说:一生都在备课。秘妙就在于此。日常教学就是了解学情的最佳时机,每一天都是给你调研学情的机会,但不少青年教师不重视,以为关起门来上课,想怎么上,上成什么样,没人管得着。有人管!儿童在管着你,儿童无时不刻在制约,提醒,点化你。“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要等到要上公开课,要赛课了,才火急火燎地要去“把脉学情”。学情不是生硬死板的数据,也不是粗浅简单的结论。学情更多时候是一种感觉,神而明之,但精准与否就差“那么一点点”,与儿童的默契就是你和儿童两心相知的化境。

最后是认清本质,因学定教。作文的本质是什么?作文就是言语表达。课堂教学体系下的作文又是什么,是在教师指导或是创设的情境下的,有局限性的言语表达。(局限性是天然存在的,没有完全的自由。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那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其局限就体现在“想”字上,想就是一种构思,是表达前的思维预热。所以,我还是执有“作文可教”的教学观。)既然是表达,表达的对象(写给谁看)表达的内容(写些什么)表达的方式(文体选瘢┚褪墙萄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所谓指导就是和儿童商量并确定写作的既定读者,也就是写给谁看,这往往和文章内容或是创设的情境相关联;提供素材:或是现场活动呈现,即时生成素材,或是回忆过往储备信息,提炼素材,或是想象链接未来,创生素材,这是解决写什么;最后是选定文体,确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关于文体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体系中一直被忽视,这样的硬伤到了中学写作中就体现出来,时下流行的“散文化议论文”就是代表。)孙绍振先生说:我几乎看不到高考作文中有正儿八经的议论文或是规范的记叙文。要知道,记叙文,小学就在教,就在写,而议论文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头戏。

不要小看这几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用什么文体写,三者就像三个板块,设计时可以独立,但操作时更需要交融,渗透,穿插,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所谓设计就是调和这些变化,使其一起朝着目标用力。小时候大家一定听过一个故事,箱子掉进河底,梭子鱼,大龙虾,螃蟹都想拖动它,大家各自往一个方向用力,箱子一动不动。箱子就像教学目标,三个板块要协作方能达成目标。就这么简单,做起来却是一门艺术。所以,当三个板块内容初步设计后,就要思考用什么形式让儿童思维介入,让其跟着教学进程动起来。所以,你要考虑的是形式。例如四年级的“说心里话”习作指导,我建议采用游戏“传悄悄话”或是“绘本故事”的方式引入课题,揭示教学目标“说写心里话”,这是符合儿童天性的导课形式,也属于“写什么”的感性认识范畴。

童话作文怎么写三年级范文4

关键词: 专题日记 习作教学 写什么 怎么写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是一种技能,宜于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巴金先生说过:只有写才会写。日记训练灵活方便,最易为小学生所接受、喜欢,最易将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是实现反复练习、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提到日记,许多学生可谓是“爱之深,怕之切”,作文都不会写,天天写日记更不知该写什么。因此,在日记教学过程中,首先就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进行了“专题日记”教学探究与实践。

一、明确内容,丰富主题

“专题日记”就是每个星期的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有一个固定的专题内容,学生根据这个专题,组织材料写日记。

我给学生确定的日记专题是:星期一是“童话连续剧”,星期二是“猜猜他是谁”,星期三是“快乐读书屋”,星期四是“我爱我的家”,星期五是“校园趣事多”。这样每周往复,天天有内容写,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学生不用再为日记内容伤脑筋,只需要解决怎样把日记写好的问题。

二、指导写法,贵在坚持

要想让学生写好专题日记,每一个专题的具体的写法指导至关重要,要让学生有内容写之后,明白怎样写,从而解决了“有话不会说”的问题。

星期一:童话连续剧

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乐于写童话故事,根据这一心理。我确定了续编“童话连续剧”这一主题,让学生自己编创“动画片”,自己写中短篇童话故事。每周一集,让学生成为童话小作家。首先选定主人公,特点鲜明。第一集童话故事要先确定主人公,并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主人公要与众不同,可以是自己的化身,有超凡的能力或有出众的智慧,你想干什么办不到的事可让他在日记里替你完成,也可是自己最喜欢的人物的影子。然后介绍他有什么突出特点,以后的故事围绕这个特点写。其次故事情节要曲折,充满情趣智慧。可以经历这样的过程:“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失败—再想办法—再失败—再想办法—最后成功—再遇到困难或危险。”这样的过程充满情趣和智慧,既可丰富故事情节,培养写作能力,又可让学生真正地动脑,培养学生的情智。再次结尾要留下悬念。故事的结尾留下悬念,在主人公遇到危险时戛然而止,下周再见。这样不仅可吸引读者,而且学生有时间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怎样把故事续写下去,写作兴趣得到充分激发。

由于学生的生活认知和知识水平有限,大部分学生的童话连续剧不会有很多集。这样学生在每写完一部之后,我就引导其换其他内容开始下一部的创作。

星期二:猜猜他是谁

小学生习作中写人是难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连自己的妈妈、老师都写不好。试想日常生活中最亲的人、学习生活中交流活动最多的人都写不好,能写好其他人吗?

于是我想到了这样的方法,引导、训练学生观察人物:每周介绍一位同学,重点介绍他的特点,如外貌特点、言行神态特点、行为习惯特点、优缺点等。但在日记中不能写这位同学的名字,让老师猜。如果老师一看就猜得出来,说明学生观察得细致,人物特点描写得生动、准确。

在开始进行人物介绍训练时,我先引导学生写特点鲜明的同学。结果,班级里的优等生和问题学生先后成为写作对象。对于问题学生的介绍,我进行了正确的评价引导——不能只看到他的缺点还应发现他的优点。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笔下的人物不再“千人一面”,而是形象具体、人物鲜活。

周三:快乐读书屋

在开展这一专题之前,我根据不同的年段推荐了不同的阅读书目,组织班级读书会的教学活动,并提倡、推动家长和学生间的“亲子共读”。然后指导学生写好每一周的读书笔记。我重点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写法:提纲法、摘录法、感受法(写读后感)。

周四:我爱我的家

每周写一件家里的事,或家人之间发生的事,范畴宽泛,只要是跟家庭有关的事就可以。重点强调叙事要完整,事情的过程要清楚具体。

周五:校园趣事多

写学校一周中发生的最值得记的一件事,如:课堂学习、课下游戏、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兴趣活动小组、班队会、校内外劳动等,也可以写一写一周的学习生活总结。

开展专题日记教学之初我并没有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写,而是由易到难,有层次地一个一个地开展。先进行星期一的“童话连续剧”这个专题,该专题写好之后,再开“快乐读书屋”的专题,依次开“校园趣事多”、“我爱我的家”、“猜猜他是谁”的专题。这样学生不会因为一下子内容过多而厌烦,反而新奇不断,兴趣激增。

三、及时反馈,重在鼓励

学生每次写好日记,总是热切期待尽快得到老师的肯定、赞扬,老师作出反馈,可以让学生更多更快地体验到成功、自信,进而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在专题日记的评改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激励方式:

1.态度激励。以学生写日记态度是否端正为评价重点,态度积极的重点表扬,树立榜样。

2.高分激励。老师的一个高分也许就是激发学生写日记热情的一个契机,所以,在评价学生日记时我从来不吝惜笔下的分数,能给高分不给低分,甚至在满分的基础之上再给加分。

3.评语激励。通过评语表扬、激励学生,有效保护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动机。

4.学生作品成集、成册。专题日记开展半个学期以后我就逐渐地把优秀的“童话连续剧”编成故事集,打印成文稿,装订成册,作为课外读物在班级传阅。一个学期以后,我又精选了各个专题的日记,编成了日记精品集,每个学生一册。

实践证明,学生在专题日记中解决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真情实感在习作中自然流露;在日记中留心观察,善于想象,在习作中也能继续发扬,专题日记为作文走向成功插上了金色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童话作文怎么写三年级范文5

一、从内容入手,打开思路,解决写什么

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都是隐藏在内心的,它难以随机成为学生习作的表达需要。赞诃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产生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儿童化的、生动的语言。”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课堂对话交流等手段,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唤醒内心情感体验,打开思路。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二《写童年趣事》时,上课伊始,我便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刚刚学完的一组教材,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一幕幕场景一定还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写作者的童年生活不正是我们童年的影子吗?童年是那会飞的梦,是那一串串有趣的“冰糖葫芦”上的笑声,是那一朵朵飘舞的雪花……充满快乐、梦想和追求,多么有趣,多么有意思啊!你们愿不愿意也打开记忆的闸门把它涌流于笔下?在启发谈话中,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使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习作来自生活。

在接下来的审题教学中我又做了如下教学设计:课件出示习作内容,再引导学生细心读一读“习作要求”,看了这个文题,你都明白了什么?(生1:本次作文写看图作文也可以写童年趣事。生2:写人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生3:写完后要与同伴交流,倾听意见进行修改。生4:因为是范围题,作文时要自己拟个题目。生5:写童年趣事,要突出“有趣”。生6:作文的中心应当是通过回忆童年趣事,表达出童年欢乐,有意思。)针对回答教师做好相机评价、补充:不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童年所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能留在记忆深处的事一定非同寻常,是你在乎的、珍视的、曾经震撼的,给你带来了什么或改变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因此,作文在中心的确定上,还可以通过回忆童年趣事,写出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今天,我们就围绕“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或“明白了什么道理”这个中心,记童年趣事,好吗?紧接着师生进一步互动,围绕以下问题:(1)“趣”怎么理解呢?生:有趣,有意思……你还能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吗?(2)符合“童年趣事”这一要求的哪些事是趣事呢?生:可以是钓鱼、洗澡、滑冰、放鞭炮,可以是打扑克、打雪仗、堆雪人、做游戏,也可以是……说得太好了!符合我们农村生活的实际特点,符合我们的年龄特点,符合我们的心理特点,做出的那些幼稚的事、天真的事、傻事、异想天开的事都是趣事。指导学生理解“趣”字,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捕捉生活的有趣素材,使习作化难为易,使学生乐于习作。

接着,老师请学生拿出童年时的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物品,进一步提出要求:在头脑中过一遍“电影”,想一想,在它的前前后后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你最想写什么?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再派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师生补充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帮助拓宽思路。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通过相互启发,确定了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了,这样学生就易于表达了。

二、从写法入手,读写联动,解决怎么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学生不仅能从读中移情、联想写的内容,积累好词佳句,还能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因此,习作教学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光凭一个命题作文分析讲解是单一的,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读写联动,读中学法,写中用法,让学生在欣赏品评中解决怎么写的实际问题。

如,我在上习作教学“写童年趣事”指导课时,便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习作时怎样写才能写出有“趣”呢?其实啊,我们都很熟悉的作者林海音、萧红、陈慧瑛等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先来看几个片段,我们欣赏一下。(下面的片段叙述、描写有趣吗?为什么?)

(1)“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冬阳・童年・骆驼队)

(2)“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祖父的园子)

(3)“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我说是的。”(祖父的园子)

(4)“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有什么稀罕的呢?”(梅花魂)

如此教学,学生自然悟出:写童年生活只要把我们真实的想法,犯傻的做法,天真、幼稚的话写出来,给人的感觉就会有趣。

不同体裁的作文,习得方法不同。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我们要让学生能够悟得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环境、侧面描写人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我们要让学生悟得通过抓住景物形状、颜色、味道、品种等特点的写作方法;悟得富有语言表现力的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悟得展开丰富想象写等方法。

习作教学只要我们用心设计,坚持读写联动,读中悟法,读中学法,学生必然得法用法,有所收益。当然,我们更要鼓励学生不囿于读中学的方法,要结合自己的想法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三、从范文入手,知己知彼,解决布局谋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的学生不会写文章,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自己不会写文章。”叶老也说:“教作文的经常动笔,十分必要。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自己也要动笔,或写下水文,或写相关的文章。经常动笔,用打比方的说法,就是‘下水’。”由此说来,习作教学离不开范文,我们倡导教师写范文,写“下水”文,写同题作文,不仅是品尝作文的甘苦,更重要的是获取切实经验,知己知彼,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作文,影响学生作文。

如,在习作教学指导“写童年趣事”中,我便用事先写下的范文《“哈哈!想起来我就想笑”》和学生一起进行了讨论研究: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哪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学生从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等处品味到了语言特色,感受了有趣。从着笔墨的多少、结构安排上,感受到了重点突出、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这样教,学生自然收获了写童年趣事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要详细写,特别有趣有意义的地方要作为重点来写。

范文引路,不仅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借鉴的范例,还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了写作的智慧,酝酿出写作的情趣,打开了写作的思路,因此而会布局谋篇。我们的教师深知习作甘苦,了解学生何处犯难,指导必然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言而有效。

童话作文怎么写三年级范文6

一、走向母语

母语是民族的文化载体,母语教育就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母语教学就是要让民族的文化影响孩子的心灵,并给他们持久的震撼和精神洗礼,让他们在体验中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照亮。每位从事母语教育的老师,都有责任以合适的方式,让儿童在母语的照耀下快乐成长。

1 字词――语言的推敲

现在母语教学被大量挤压,好好写字、积累语词常常被看作落伍的做法,讲解课文也只停留在告诉学生文章写了什么故事。我们却很少去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为什么这么写不那么写,这么写的背后意蕴着什么。孩子读过课文《丑小鸭》后,还以为这就是安徒生童话,有些老师也没有读安徒生的原著,更没有主动结合安徒生的人生经历、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引导孩子走进名篇、走进原汁原味的名著,去发现原译文文字背后的意蕴。

比如,课文中丑小鸭的外形是“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羽毛灰灰的……”有许多老师在教学时,用它和丑小鸭变天鹅后的美丽进行对比。但原译文却只用了一个词――“又大又丑”。安徒生那么爱小鸭,小鸭在他眼中仅仅是特别而已,所谓的大和丑,只是世俗世界里人们对它的评价。课文中的细致描写,根本不符合作者的初衷,教师怎么能将此处设置为讲读训练的重点呢?再比如,课文中说“只有鸭妈妈疼爱丑小鸭”,那么究竟是怎样疼爱的呢?接下来说“鸭儿们欺负小鸭”,又是怎样“欺负”的?如果教师在此处做想象训练,对学生进行细致点拨、扩写,再与原译文比较,让孩子们和安徒生直接对话,这将是多么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同样的操作还可用于理解天鹅的“高贵”、小鸭的“惊奇”和“羡慕”。这些语词的背后,安徒生都进行了细腻的描绘,而课文却用一个个语词抽象地概括了。

这种“嚼字”,寻找语言的密码的方式,在我们的课堂上随处可见。如品析原译文语言的第一课时中,我们结合原译文中丑小鸭出生环境的描写,和学生一起变换散文与诗歌的格式,体会安徒生语言的诗情和意境;结合小鸭的“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野鸭的讽刺、大雁的调侃,公猫、母鸡的自以为是,玩味安徒生语言的幽默。又如在重读原译文时,对“能”与“不能”、“世界”与“广大的世界”,以及小鸭在世俗世界与天鹅世界两个“藏”字进行推敲、品味,体会安徒生诗意的幽默语言中蕴含的无穷意味。继而,再透过小鸭成为天鹅后的心理描写的词句。揣摩小鸭那颗幸福而谦卑的心,让安徒生丰富语言中的含蓄内敛,缓缓流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希望通过阅读教学,特别是高年级的教学。在把握语文的工具性外,再添加一丝人文、文学的影子。

2 文学――语言的艺术

文学是人类真善美的语言呈现形式。童话大师安徒生通过语言塑造形象,描绘意境,表达现实生活,传达生命的体验,它所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有优美的语言,更有情感的熏陶、精神的颐养。然而近几十年来,小学语文不谈文学,只谈文字。文学在小学阶段甚至被定为超纲、超课标。但我们认为失去了文学的语文,是枯燥的、刻板的、僵死的,而语文应该是灵性的。当然,我们不必刻意为语文阅读课堂贴上文学的标签,但那些属于文学作品范畴的文本,尤其针对高年级学生而言,我们认为在教学时可以给儿童播下文学的种子。小语教育在保留语言文字优良传统的同时完全可以适当加入文学教育的元素。

那么,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如何加入文学元素呢?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推而言之,小学阶段文学就是语言训练的艺术,这些训练重在感悟、体验情感和语感。小学课文原文大多数都有文学味,由于种种原因在人选课本时进行了删改,失去了原来的面貌。但如果阅读教学离开“文学味道”,仅仅进行语言训练,阅读课堂有可能变得味同嚼蜡。基于语文要带给学生语言、文字、文学的初衷,我们力图使阅读教学走出咬文嚼字的局限,引导学生爱上文学,深入文学,在文学的路上走得更远。

我们教学《丑小鸭》没有停留在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层面上,而是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将课文与原译文比较、将原译文与安徒生自传比较,让学生领悟安徒生语言的魅力、丑小鸭与安徒生之间的隐喻关系。语言的外在表现力,文本的内在隐喻性,构成了文学赏鉴的两大特质。而这,正是这一课谋求回归文学、回归母语的最突出表现。为了凸显安徒生语言的魅力,我们的教学设计没满足于提取原文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感受安徒生的语言是能够让人看到画面、听到声音、获得感觉、呈现形象、表达心灵的层次上。而是通过反复阅读与请教专家。确定以安徒生童话中“诗意、幽默、丰富、含蓄”的文学表达特点进行切人。这就抓住了安徒生作品核心的语言风格,即和其他童话作家的最大不同。诗意好比安徒生童话中的阳光,照得童话暖洋洋的;幽默好比童话中的盐,让童话有了筋道与别样的味道。含蓄当中,思想的力量伴随着丰富的语言植入读者的心灵。教学时,我们抓住这些内容。悄无声息地将文学的种子种在了学生心中。

为了让学生徜徉在充满文学味的阅读课堂中,我们精选教学内容,在设计上也力求巧妙无痕。比如,为了理解原译文中小鸭决心飞向天鹅的心理,我们采用采访的形式。追问小鸭:这些天鹅,可能会像鸭子公鸡那样欺负你,甚至弄死你。你为什么说“没有什么关系”,而要决心成为天鹅呢?孩子们深思后给出了我们满意的回答:“我认为以前那些鸭于、鸡群、女佣人都是很平庸的,当我见到天鹅的时候,我认为天鹅是最高贵的。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为天鹅,但,哪怕死,能死在他们手里我也心满意足了。”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起总结:原来,在小鸭心中,宁可死于一时的绚烂,也不愿意像鸡呀、鸭呀那样苟且地生活。听着小鸭的话,面对小鸭的决心,我让学生上前将先前板书的“苦难中拥有梦想”改为“苦难中追求梦想”,升华了学习主题。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文学的味道。《丑小鸭》的教学冲破了段落大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樊篱。没有因为追求所谓的语文素养而流于技术,反而因为想象力的培养,诗意氛围的营造,让语文的学习插上了金色的翅膀,语文课堂也变得妩媚起来了。

二、走向儿童

基础教育的出发点是儿童,最终归属也是儿童。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通过促成儿童语文素养的成长,从而实现其精神世界的生长。因此,我们要将阅读教学的眼光转向学生、回归儿童。

1 回归儿童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普遍存在“浅化、窄化”的问

题,对儿童的认识没有与时俱进。还以为他们对外界认识一无所知,因而陷入“少慢差费”的教学怪圈,为社会所诟病。为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力求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探索有“深度”的课堂,期待着能够为学生提供生长的空间,而不是限定出入的范围。当然,对于深度。我们最终是指向“深入浅出”。

比如,在《丑小鸭》教学中,我们认为“深入”就是对主题的选择与把握。“高贵”源自安徒生原作中对天鹅的描写,但它决不仅仅是天鹅外貌的简单概括。每一只天鹅的背后都有一个丑小鸭的故事,每一个成功幸福的背后都有交织着梦想与隐忍、执著与谦卑的情怀。所以我们解读为“高贵应当是苦难中保持对梦想的追求,幸福中心怀谦卑之心”。这样的解读,借助文本的力量,就超脱了故事情节的躯壳,内化为我们学生精神成长之树上的一枚饱满的果实,饱含着人生的智慧与琼浆,最终会与学生成长过程中那一个个促成其走向“高贵”的事件一同瓜熟蒂落。

然而,这样的深入还必须“浅出”,即遵循人性普遍的价值基础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童话的特点教学童话。基于儿童的特点教童话,让儿童在童话世界中徜徉。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立足于对儿童天性的洞察。设计出适合儿童的话题,使儿童自然参与教学过程。比如,讲到小鸭童年受尽苦难的时候,我们问学生:“若是你,你愿意永远在这个环境里吗?你会怎么做?”学生走进文本,道出自己的心里话:“我要寻求出路,找到适合我,不受欺负的地方。”讲到小鸭逃过猎狗追赶、“舒了一口气”后说的一句话时,我们与学生一起表演“舒了一口气”的动作,再进行朗读,于是学生读得绘声绘色、有滋有味。

实践证明,要达成深人浅出之效,必须让儿童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测”,参与对未知的方向性探究。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绝大多数都以学生的前测为依据,课堂不是重复学生的认知,而是让学生既能生成,更有生长。这就是回归儿童。

2 尊重儿童

我们究竟怎么学习母语?这个问题到现在答案也是莫衷一是,我们一线教师有时候也很茫然。比如。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没有错。但现实中很多人把母语仅仅当成了交际工具,问题就大了。母语一旦变成了单纯的交际工具,语文的教与学就会失去对儿童内心世界的关注和灌溉,最终的结果就是连语文的工具性也大打折扣。

就阅读来说,今天任何一个语文教育者都不会忽视鼓励学生读书。但是对于儿童的阅读,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阅读的功能仅仅停留在理解与提取上,等同于一种生活的技能,那么再多的量的积累所达成的恐怕也仅仅是知识累加,而无法内化于心,流之于思,导之以言。能否摆脱功利化的阅读,至关重要。

《丑小鸭》一课的教学,我们将其定位为名著导读,就是想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整体阅读原译文《丑小鸭》,同时还要读安徒生的自传,让我们的学生通过亲近安徒生童话,步入纯美的儿童文学的世界,体味到阅读的乐趣。

我们在具体的阅读指导中,对儿童的尊重有两处极为明显。一是让学生猜测教材编者在改写时删掉了原译文中的哪些描写?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发言十分踊跃。我趁机告诉学生:把细节语言和人物语言加进来,文章就会有滋有味。这样一来,由学生已知的内容,自然链连接到要教学的原译文上,而且学生的猜想大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热情,课文和原译文的对比更是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进而使他们自然地走进了这节导读课。二是在教学小鸭“飞翔”一段,我拿出课文中有关描写,告诉学生,课文一共168个字。是根据译文的1000多字改编的,删掉了五个情节。如果让你改编教材,你认为哪一个环节坚决不能删掉?当我们把主动权给学生的时候,他们给出了精彩的答案:描写小鸭“决心飞向天鹅”的一段坚决不能删掉,写“小鸭飞翔后的心情”坚决不能删掉……学生的理由非常充分,“没有决心,怎么能体现小鸭对梦想的执著追求?没有成功后的小鸭的心理描写,怎么知道小鸭心灵的高贵?”这样,整个教学环节都处处体现对儿童的尊重、呵护与启蒙。

三、走向专业

我们的教学,源于儿童、基于母语。要让儿童先有情感,再产生品质。同时,品质又支持语言学习的兴趣与情感――双向流动,奔流的语言就与丰富的情感共同构筑了高效率的阅读教学。然而,这情感、这品质、这高效的课堂关键还是教师,也就是说,关键还要看“教师自身”。

1 不迷信教材和权威

面对课程改革一波一波的浪潮,面对浪潮当中风起云涌的各种流派,教师首先要抱定真我不放松。对于课程、教材、教法,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理解,坚定自己正确的信念,而不是盲从、迷信。

比如对于教材,我们不否认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我们也应当客观地看到教材中,许多名家经典文章限于篇幅常常不得不进行删改。比如,安徒生的原作《丑小鸭》有6000多字,但编入北师大版三年级教材中后只剩下500多字,有的版本改到400字,放在二年级。许多生动的内容,尤其是那些诗意的语言、幽默的对话和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安徒生寄托在丑小鸭身上的心灵轨迹、执著信念等,一系列有震撼力的东西都难觅芳踪了。对于这样的教材,作为老师,难道我们要盲从、迷信?

许多学生早在孩提时代,就已从爸爸妈妈口中听过丑小鸭的故事了,如果读了教材中的“丑小鸭”,以为安徒生童话就是那个样子,可能就再也没有重读原文的兴趣了,他们无疑将失去一次亲近文学的机会。教学《丑小鸭》之前,我们曾做了一个随机调查,发现1000多位中小学教师中仅有几个人读过《丑小鸭》的原文。出于责任感,我们拿出勇气,对教材加以再开发。

我们从原译文中解读到,并应用于教学中的那些语言密码上文已经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其实,原文中值得推敲玩味的语句太多了,为了教学的需要,相当一部分没有用上。“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怀有谦卑”是我们提炼出来的小鸭的高贵精神。但如果没有对原译文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深入解读,“苦难”、“梦想”、“追求”、“幸福”、“谦卑”这些散落的珍珠,是不可能被有效提取出来的。有人说这一课博大与精彩。若说如此,备课的我们也同样经历着蛹化成蝶、凤凰涅的过程。

作为语文教师,也许我们不足以在学术上有多么高的建树,但要有教育的良心。要有对经典的敬畏之心,要有让经典以经典的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决心。如此,我们就能坚定自己的信念,通过深入阅读,追本溯源,旁敲侧击,互文解读,和学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们就能够在课堂之上屹立不倒。

2 坚守自己的路

语文教师要有自我,关键是要读书。但通过读书使自己有丰厚底蕴的教师依然只占少数。很大程度是,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坚持,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当然,现在教育行政干预过多,做一个读书的老师确实不容易。但我们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就只有改变自己――在沉重的教学负担中,尽可能找到平衡点,横下心来用阅读丰厚自己,把引领儿童跨入文学的殿堂当作平常的事。也许,习惯了就平常了。平常了,最终或许就造就出不平常来。

学校管理者要通过阅读把语文教学与教师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并积极倡导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来读儿童文学,读更多的经典,写儿童文学笔记、书评,把自己读到的故事讲给孩子听,把经典的童书大声读给孩子听。组织班级读书会,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儿童文学,提笔写自己的教学随笔和生活感悟,甚至进行儿童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