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剧本范例6篇

童话剧本

童话剧本范文1

一、真心邀约――剧目确定显民主

本着“让幼儿成为课程主人”的宗旨,我们对全班幼儿发放了《童话剧班本课程开发》的第一份调查问卷,目的是推选出适合我班幼儿的童话剧剧本。问卷发放后,家长积极配合,参与度高,问卷回收率达95。从填写问卷内容上看,家长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尊重孩子的想法,有推荐《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热门动画片的,有选择以《白雪公主》等为代表的经典童话,也有选择国内外优秀绘本故事的,而让我大为惊讶的是孩子们竟然不约而同选择了叙事散文诗《小青蛙的早晨》。这一次,孩子们的选择跳出了以往童话剧目择选的固有条框,看来我们班一直进行的文学欣赏主题活动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让我倍感惊喜和欣慰。我想,既然《小青蛙的早晨》如此受宠爱,那为何不顺应孩子的意愿,将这篇优美的叙事散文诗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一番呢?

二、精心打磨――改编剧本显特色

《小青蛙的早晨》原作中角色形象分明,虽无对话却情节丰富,通过“每当……就会……”的句式,描述了早晨小动物们一个接一个出来活动的快乐情景,表达了“快乐可以传递,大家的快乐是由每一个人的快乐组成的,所以每个人都很重要”这样一个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根据这样的情节,我们注意多用加法适当进行丰富和修饰,融入生活化、口语化的人物对话,以及《蜜蜂做工》等幼儿熟悉的歌曲表演等元素,精简原作中“每当……就会……”的句式,并用快板加以节奏化,最后运用反复的手法将这种节奏化的对白串联、汇编成剧本,一来可让演员与观众形成积极互动,二来也降低了表演的难度,增强了观赏性。

三、潜心钻研――课程开发显创意

课程的灵魂在于幼儿发展目标的明确。因此,在选编剧本的同时,班本剧主题目标的确立也是我思考的问题,以达到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满足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次班本剧,我们生成“你快乐,我快乐”主题活动,将主题目标确定为:1.大胆创编班本剧情节和人物对话,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创作剧本。2.学唱班本剧中的歌曲,大胆表现故事中各个角色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能清晰地表达角色的特有情感。3.乐意参与班本剧道具和服装的制作,学习多方式装饰演出用具。4.尝试从自己的视角表达对于“快乐”含义的思考,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与此同时,班本剧课程的开发,还需要老师“真正蹲下来,耐心聆听,多观察孩子,关注孩子的兴趣点,早一些、多一点思考,及时总结,静下心来反思”。于是,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最喜欢的角色”,制作“各种各样的点心”、“花儿朵朵”、“快乐的自己”,创编歌舞“快乐的小青蛙”、“蜜蜂做工”,生成了美工、表演等一系列课程。此外,我们真诚邀请家长参与,亲子制作班本剧海报,为孩子撰写“快乐寄语”……正是有了幼儿和家长的积极参与,我班的班本剧才得以多角度深层次挖掘,多维度全方位开发,家长获得体验,孩子快乐参与,师生共同成长。

四、全心设计――制作道具显巧妙

表演童话剧,道具准备必不可少。我们尝试家长、幼儿和教师共同制作道具,力求准备的道具简单、美观、实用,便于取放即可。于是,我们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分析故事内容,然后鼓励其自主选择喜欢的角色,思考需要什么道具以及用什么材料制作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根据幼儿自己的意愿安排了“服装道具制作安排表”,而用心的家长们在班级QQ群中一起商量、探讨,反应相当热烈。他们有的主动请缨,准备一起网上购买;有的展示作品,交流制作心得,甚至发表自己的疑惑……就这样,智慧的火花也就随即迸发――一个发箍、一张废旧鲜花包装纸,卷卷扎扎,就是一朵立体鲜花头饰;一张彩纸、一块彩泥,折折捏捏,猫奶奶的点心铺呈现眼前;还有“手腕响板”、“青蛙服饰”等巧妙的设计,无不体现着简单、实用、方便的理念。而幼儿戴(穿)上这些自己参与制作的头饰(服饰)则显得尤为自豪,“这是我和爸爸一起完成的。”“戴上立体花,我可真漂亮!”……孩子们的兴奋溢于言表。

五、用心排练――幼儿表演显自主

实施班本剧课程,需要一改往日教师设计好童话剧情和表演场景、动作等细节,让孩子纯粹地模仿表演,而应将整个排练过程交给孩子,让孩子在不断地尝试和积累中收获表演的经验,共同完成童话剧的创编和排练。

《小青蛙的早晨》故事情节丰富有趣,故事中“小青蛙”、“小鸟”等一个接一个传递快乐的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于是,我们一起商量出小动物们“接龙式”的出场顺序和场景的安排,一起设计出人物出场的对话,如“我是一只小青蛙,一只绿色的小青蛙,每当太阳照着我的背,我就快乐地叫呱呱”。正是这样朗朗上口的儿歌将贴近幼儿生活的小动物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巧妙加进剧本则更受孩子们的欢迎。一次,乐乐小朋友在区域活动时“无意”用响板为自编儿歌“伴奏”,引来很多同伴的围观。于是,我立即设计了一个“我为儿歌来伴奏”的表演活动,并结合童话情节,鼓励每一个孩子都来试一试、说一说,最后大家一致认同将响板加入到童话剧表演当中。就这样,集体教学中解决了集体歌舞表演的问题,自主表演游戏中完成了角色对白,完善了表演细节……最后,每一个孩子都熟知班本剧内容和表演细则,他们体验着、快乐着,自由地表达着、创作着。孩子们真正成为了班本剧表演的主人,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得到大大增强!

童话剧本范文2

场景:夏天的小树林

一只小鸡在小树林里找小虫吃。它的羽毛是金黄色的,有黑色的条纹。

小鸡在一棵小树边找到一只蚯蚓。小鸡把蚯蚓啄成两段,分两次吞下蚯蚓。唱到:

“叽叽叽,叽叽叽,蚯蚓真好吃,小树林真漂亮。”小鸡又低下头找虫。

小狼上(走得很慢,经常摇晃一下,经常使劲眨几下眼睛。)

小狼:“哎吆,疼死我了。该死的树,也来欺负我。”

小狼撞到了一棵树上。抬起一只前爪揉揉头。用尾巴抽了几下碰它头的树。

小狼:“两天没吃东西了,看不清路,总碰头。总爱发脾气,再找不到吃的,就要走不动了。”

小狼抹了抹眼泪。

小狼:“谁在唱歌?”

小狼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四处张望。看到小鸡。

小狼:“一只小鸡!”小狼又四处张望。“没人看着它,哈哈,我找到吃的喽。”

小狼一步步朝小鸡靠近。

小狼:“小鸡小鸡别唱歌了,哭吧哭吧,因为你遇上我了,我的肚子饿得都瘪了,我要吃了你。”

小鸡原地没动:“哎呀,小狼啊小狼,你可不要吃错了啊。”

小鸡瞪着圆圆的眼睛望着小狼。

小狼:“吃错了?吃错了是怎么回事?”

小狼瞪着更圆了的眼睛望着小鸡。

小鸡:“我不是小鸡,我是为了吃小鸡才变成小鸡的模样的,你没看出来吗?我是小老虎,瞧瞧我的金黄色的毛,瞧瞧那羽毛上的黑条条花纹。”

小鸡转了个圈,让小狼看它的羽毛。四处张望。

小鸡:“爸爸妈妈不在,伙伴们不在。只有大灰狼在,真要吓死了啊。”

小鸡瞪着更圆了的眼睛望着小狼。

小鸡:“看清楚了吗?我的羽毛和老虎的毛一模一样。”

小狼:“看清楚了,你不是老虎就是老虎的亲戚。我可不敢吃你,我吃了你,老虎爸爸老虎妈妈老虎外婆老虎外公老虎爷爷老虎奶奶都不会放过我。”

小狼瞪着不太圆了的眼睛望着小鸡,慢慢地向后退。

小狼的屁股撞到一棵树上。停住后退,又瞪圆了眼睛。

“你怎么那么小?和我的一只耳朵一样小。”

小鸡:“我是小老虎啊,是老虎孙子,所以小。刚才,我看见一只棕色的小兔子跑到那边去了,你快去吃了它吧。你跑得那么快,一定能追上它。”

小鸡用翅膀指向和自己的家相反的方向。

小狼顺着小鸡指的方向飞跑起来。小鸡展开了翅膀,连跑带飞地回了家。

小狼:“哪里有兔子啊?我一定是上当了。小鸡骗子,我一定要吃了它。”

小狼转身向回跑。

童话剧本范文3

一、幼儿童话舞剧教学可以激发幼儿艺术幻想,进而在舞蹈动作中表达情感,提高幼儿的表现力

幼儿童话舞剧的教学,首先就赋予了丰富的幼儿童话故事。童话舞蹈剧有着丰富的艺术幻想,应该发挥童话舞剧特有的,富有贴近幼儿生活、充满童趣的舞蹈想象力和表现力,将幼儿的艺术幻想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舞蹈的形式经过教学实践将其进行艺术加工、组织、整理,与优美起伏的节奏和旋律一起构织成为舞蹈的内容。一方面,幼儿可以通过自身对童话故事中的艺术幻想,用自己对舞蹈的理解和认识大胆的表现出来,让幼儿去充当童话故事中自己喜欢或者想扮演的角色,用心去感知美、体验美。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童话舞剧中的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在模仿童话舞剧中角色的各种动作的基础上,借助夸张、拟人、幽默的艺术手法,培养幼儿的艺术模仿和创造的表现能力。以童话舞剧《小熊请客》为例,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将童话故事向幼儿进行展示,并布置好舞台的相关场景、道具和饰品,观看“狗、鸡、熊、猫、狐狸”等动物的生活中颇具典型的动作的录像,让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动作,播放歌曲《到小熊家里去》、《我才不管你》等,并请每一个孩子边唱边把自己想象成歌中角色进行表演,在教学实践的时候根据剧情,设计舞蹈动作,完成童话歌舞剧《小熊请客》的表演,显然,幼儿的艺术幻想得到了满足,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幼儿童话舞剧教学融入了幼儿心理特点和生活情趣,培养了幼儿人文主义审美情操

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幼儿童话本身就是幼儿的最爱,童话舞剧的教学,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生活情趣,培养了幼儿的人文主义审美情操。我们都知道,幼儿是人生的幼年阶段,天真活拨,知识不多,对生活的各类现象充满好奇感,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决定了童话舞剧的教学必须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而事实上呢,幼儿童话舞剧恰好将幼儿的个性和幼儿童话般的年龄心理特征结合得完美无瑕。童话舞剧中的离奇而又充满想象的故事情节,将想象中的事物和现实的事物结合起来,带着夸张而又幼稚的故事情节,成为幼儿舞蹈剧中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我们抛开歌舞不说,单单是从童话故事本身来看,就蕴含着无穷的人文主义精神财富,这些深远的意味,显然不能靠简单的说教来实现,要想正儿八经地进行教育往往既费力又收效甚微,童话舞剧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媒介。不仅仅是幼儿年龄心理上的原因,更是因为缺乏自身的情感体验,而取得的人文主义审美情趣都是苍白无力的。只要借助童话舞剧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和启发幼儿,获得童话故事以外的精神认知和行为,在获取童话舞剧本身人文主义艺术审美情趣的同时,让幼儿童话舞剧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道德力量成为幼儿的潜意识和规则意识,让幼儿们终身受益。如我们可以根据《格林童话》中的《狼和七只小山羊》设计一场幼儿童话舞剧,将一只假冒羊妈妈的狼和七只小山羊的故事用歌舞演绎出来,将故事情节中符合幼儿天真幼稚的思维融入进去,力尽将幼儿的善恶观、生命观展现出来,通过舞蹈、音乐、语言等等将幼儿的的善良、美好的意愿充分的展现出来,无疑,是对幼儿人文主义审美情趣的有效培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童话舞剧的教学启迪了幼儿的心灵,在丰富幼儿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将幼儿诚实、机智、勇敢和合作互助的精神等一系列的人文主义审美观展现在幼儿面前。

三、幼儿童话舞剧教学可以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情境,有效的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童话剧本范文4

【关键词】儿童剧;小王子;童心;童言;童趣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021-01 

大连话剧团的梦幻儿童剧《小王子》根据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同名经典童话改编,我在剧中扮演小王子。这部话剧自2013年推出以来累计商演50余场,创下大连儿童剧演出的新纪录,并进行多次公益演出,为小朋友带来了无限欢乐。此剧2015年5月参加由文化部艺术司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通过这部戏,我认为要想演好儿童剧中的角色,需要培养与提高以下几项能力。 

一、既要读剧本,也要读原著,二者对照读 

话剧《小王子》的剧本是在原著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编剧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剧情、语言进行设计,而演员如果仅仅读剧本,完全按照剧本的意图去演,塑造出的形象能否和观众,尤其是孩子们心中的形象相契合,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像《小王子》这样的世界经典名著,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童话经典,全球发行量已达五亿册,是20世纪最伟大的童话,已被许多西方国家选入教科书,几乎每个孩子都读过,小王子在他们的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千差万别的。为此,演员不仅要读懂剧本,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还要阅读原著,适应与形象交流、与导演对话、与观众互动的需要。 

二、要有一颗“童心” 

儿童剧除了要让家长们能够接受外,更重要的是让那些天真浪漫的孩子们能够看懂剧情,能够接受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这就需要演员拥有一颗“童心”,作为演员,只有“童心未泯”,才能让儿童相信你就是剧中的人物,你就是“小王子”,他们才会真正从内心接受你。明代李贽在《童心说》中认为:“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①《小王子》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童心”,才能发现原来最美好的事物一直就在身边。 

三、演员要有真情 

没有真情的表演是无力的,语言是枯燥的,形象是苍白的。演员在表演时,除了掌握舞台表演技巧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将真情注入形象之中,让形象变得有血有肉。儿童的鉴赏力尽管有限,但他们会用最稚嫩的想法、最简单的做法去理解人物形象。演员有蒙混过关或者糊弄了事的心理,这既是对观众的不礼貌,也是对艺术的不尊重。演员要带给儿童快乐,要让他们在笑声中感悟到一些哲理。 

四、演员的语言风格要让儿童接受 

编剧在创作剧本时,已经考虑了剧本的语言适用性问题。但文学台本与舞台演员的表演还是有差距的。作为一名演员,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台词背出来,而是要采用能够让儿童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更要让儿童从浅显天真的语言中学到一些道理。如《小王子》中的经典语言:“星星是很美的,因为有一朵人们看不到的花……;沙漠是美的,使沙漠更加美丽的,就是在某个角落里,藏着一口井……无论是房子、星星,或是沙漠,使它们美丽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我所看到的仅仅是外表,最重要的是看不见的……”多么巧妙地比喻,在通俗的语言后面隐藏着深刻的道理。演员在讲述这些语言的时候,就不能板着面孔,而是要加入自己的想象,加入自己童年的梦想,尽量让自己的语言充满儿童的“趣味”,让他们有亲切感。 

五、演员的表演要充满“童趣” 

童话剧本范文5

【关键词】童话剧;教育;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全面”与“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其中的关键之一是在于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结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内在本质的表现。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结合这一教学理念我开展了有关童话剧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童话剧情节、动作的创编、背景的设计与制作,使孩子们真正、自主地参与到童话剧的情节当中,使之达到最终的目的――孩子成为童话剧的主人,并在这种纯真、无邪的童话情景中,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真切地感受和谐的真谛。

一、在赏中开启想象

1.听,引发幼儿想象。童话剧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目的不仅是娱乐,而且还鼓励儿童思考问题,感受各种情感。进行童话剧的基础是要先欣赏剧本、理解剧本。童话剧本是富有想像力的一种文体,它所呈现的艺术风格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温婉柔情,可以热闹荒诞,也可以充满哲思,不同童话剧本对幼儿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幼儿喜好新奇,向往不平凡的事物,充满神奇和变幻莫测得童话故事自然会深深地吸引他们。结合以上,利用每日一赏活动中选取的优秀童话剧本,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情为幼儿讲述故事内容,使得情节、人物形象变的十分生动具体,易于他们接受。

2.看,帮助幼儿联想。在欣赏的过程中有效的运用现代媒体教育的手段会使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路的开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欣赏《丑小鸭》这一剧本后,便在听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了欣赏动画故事的形式。使幼儿把头脑中抽象的动物形象及情节有效的转换为具体、生动的直观形象,动画中丑小鸭不平凡的遭遇和命运,以及伤心、绝望、愉快的心情的形象的刻画在幼儿的头脑中,起到了教育无痕的作用。

二、在境中创造灵感

在构建和谐的幼儿园文化环境中,科学的人性化布局,让幼儿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一草一木均用心载植,一景一物均包含性情之中,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达到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这基础上将童话剧的情景为依托师幼共同创设和谐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1.物质环境,激发幼儿的想象。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布置环境,小班的孩子动手能力弱,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道具尽可能要逼真;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制作能力,对作品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可以让师幼一起商量准备场景和道具。如:在《丑小鸭》中,森林历险的场景,孩子们可以直接在牛奶盒子或大纸箱上创作出剧中情景的背景。而针对大班孩子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活动场景和道具都是孩子们自己商量制作。

2.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教师应对童话剧表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来启发和鼓励幼儿开展表演。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支持手段。如:小班幼儿不会表演,需要教师先做示范表演,然后教会几个幼儿表演,再教会其他的幼儿,让孩子在自由、快乐的氛围中扮演角色,没有紧张感。中、大班幼儿可根据角色自愿地、自由地进行表演,教师要支持和关心他们的表演。

三、在演中愉悦童心

幼儿愿意参与童话剧表演,不仅仅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更是满足了他们无限的自我想象力。比如:在道具设计上,可以采用分配小组制作头饰,或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自己想要的道具,然后让幼儿使用自己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并运用自己创新的对白,使他们在表演过程中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1.同伴互助,愉悦童心。当孩子们穿着与同伴合作完成的头饰在小舞台上进行表演时,幼儿的表现欲与表演欲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报幕轮流当演员和观众。和同伴们一起分享表演时带来的快乐。在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经过孩子们的讨论、改进,分享表演的成果与快乐,将使表演变得越来越生动了。

童话剧本范文6

关键词: 儿童戏剧 儿童戏剧文学 艺术特色

儿童戏剧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适合少年儿童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它和成人戏剧一样,具有戏剧的一般特征:在戏剧矛盾冲突中展开情节,塑造鲜明的舞台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生活,通过视觉和听觉给观众以思想教育和艺术享受。儿童戏剧文学,即儿童戏剧剧本,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样式。它既为舞台演出提供脚本,又可供少年儿童阅读欣赏。儿童戏剧文学作为戏剧文学的一个分支,必然要遵循戏剧文学的基本艺术规律,诸如人物、事件、场景的相对集中,语言的性格化等等。但是儿童戏剧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的观众是少年儿童,因而其艺术特征必然是戏剧的一般性与儿童戏剧的特殊性的完美结合。

一、结构主线单纯、清晰

儿童戏剧的观众主要是少年儿童,他们受年龄限制,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迁移、理解力相对偏弱的特点。如果剧情展开前铺垫过多或者情节线索繁复多变,很容易使他们失去耐心,感到厌烦。因此,儿童戏剧的结构主线宜单纯,各个环节的衔接要紧凑,层次应清楚,不能像成人剧那样有主线、副线,明线、暗线。当然,线索单纯并不等于单薄、简陋。相反,情节要求曲折起伏、疏密相间、引人入胜。如容曜的独幕剧《妈妈在你身边》,全剧只有一条线索,即一个擦皮鞋男孩被抓,一个女孩营救,从始到终,一贯到底,层次清楚,一目了然。但是从幕启到剧终,小观众始终都在戏剧特定的情景中,和剧中人物一同悲喜。剧中情节安排了三起三伏: 男孩跳墙而入――一起,被女孩藏在被单后――一伏;警察发现皮鞋油盒――二起,女孩支吾应付――二伏;警察掀被单――三起,被单后无人、警察走――三伏。三起三伏之后,结尾又一起,男孩被抓走形成高潮,点明主题。从几起几伏中,可以看出情节不是平行的,而是逐步上升的、发展的。起,一次比一次紧张;伏,一次比一次松弛。有密有疏,安排得非常恰当、巧妙。

又如久演不衰的《人参娃娃》是六场童话剧,容量较大,戏剧冲突的面也较大,但它的结构单纯,层次清楚。剧本通过人参娃娃为了大地回春、万物生长,给人间带来温暖与欢乐,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事迹,热情歌颂了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主题非常明晰,适合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

二、矛盾冲突明快、尖锐

儿童总是习惯于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人物、理解剧情。而且,儿童对一切新异事物都感兴趣,剧情以外的任何异常声响都有可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因此要使他们专注于舞台演出,必须注重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吸引他们。儿童戏剧文学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展开故事情节,就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主要事件,使事件、人物之间的矛盾得到充分的揭示,并节奏紧凑地把矛盾推向高潮,直至解决。如饮誉中外的《马兰花》,剧本中虽然交织着大兰和小兰之间不同性格的矛盾,但以马郎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同邪恶的刁老猫之间的矛盾冲突才是主要的,也是十分尖锐的。围绕马兰花的得失,剧本明快地展开了人物之间的种种矛盾,逐步地把剧情推向高潮,牢牢地抓住了小读者、小观众,使他们在随紧张的剧情发展而产生的喜怒哀乐中,得到启示和教育。

又如方园的独幕童话剧《“妙乎”回春》,通过小猫“妙乎”先后几次误诊,把“妙乎”不懂装懂、自高自大的特点鲜明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剧情很简单,但矛盾冲突明快、尖锐,有小猫“妙乎”和其他来就诊的小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更有小猫“妙乎”不肯老老实实学本领,又要自以为聪明的自身性格心理冲突。这些戏剧冲突符合少年儿童的审美特点,对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内容富于情趣性

儿童戏剧要激起儿童的浓厚兴趣,必须反映儿童情趣。儿童情趣是使儿童看得津津有味的重要因素,也是儿童戏剧塑造为孩子所喜爱的舞台形象的手段之一。儿童情趣不能单纯地理解为逗孩子乐,而是指儿童的性情志趣及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情趣性不但应该服从于剧作的思想内容,而且应该水融地渗透在整个文学作品中。诸如奇特的情节、幽默的对话、曲折的冲突、绚丽的场景、缤纷的灯光、美妙的音乐、婀娜的舞姿等,处理精当,都会使儿童戏剧情趣横溢、富有魅力。如任德耀的《我一点也不快活》是一出表现人性被极度扭曲的悲剧。剧中大量情趣十足的戏剧情节,如樱桃节上猴群的狂欢、灰灰误入陷阱被擒、老窝瓜携灰灰耍猴戏、灰灰回归后被伙伴“踢皮球”、群猴见到“红毛魔鬼”大惊失色等等,对儿童观众颇具吸引力。

又如《“妙乎”回春》中,开幕时的场景是芭蕉叶盖的房子、灯笼辣椒形的椅子、豆荚形的长凳、苹果和香蕉拼成的电话,绚丽的场景会迅速把小观众带到趣味盎然的童话世界。

四、人物语言和动作儿童化

儿童戏剧文学是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矛盾冲突、塑造艺术形象、揭示思想和主题的。因此人物语言――台词和动作,应该是典型的、儿童化的。但是,语言和动作的儿童典型性并不是指矫揉造作、生搬硬套的“娃娃腔”,而是指经过精心提炼的、充分体现儿童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戏剧语言和动作。如柯岩的《小熊拔牙》中的台词:

妈妈:我是狗熊妈妈。

小熊:我是小熊娃娃。

妈妈:我长得又胖又大。

小熊:我就像我妈妈。

短短的四句话,不仅清楚地交代了人物的彼此关系以及外形特征,而且小熊模仿妈妈的滑稽可爱样儿也和盘托出。母子俩边说边演,情趣盎然。语言音韵和谐,活泼形象,通俗晓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儿童天性好动活泼,喜欢富有动感的场景,因而儿童戏剧对动作性的要求比一般戏剧更为突出,而且要富有童趣。如《小熊拔牙》中,小熊在妈妈出门后高兴地唱起歌:“答应过妈妈洗脸呀!先洗洗小熊眼,再擦擦熊嘴巴;熊鼻子抹一抹,熊耳朵拉两拉;熊头发梳三下,嗯,就不爱刷牙。”通过简单的几句话,洗洗、擦擦、抹一抹、拉两拉等一系列动感、强烈的词,一个活泼、调皮的顽童形象跃然纸上。

五、艺术形式多样化

儿童戏剧文学在表现形式上,往往融合了话剧、舞剧、歌剧等众多形式于一体,与成人戏剧相比,堪称一种更为广泛的综合性艺术。事实证明,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更为广泛地兼收并蓄各种艺术手法,往往能更有力地表现儿童戏剧的思想内容,对少年儿童也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如童话剧《马兰花》,在话剧表演的基础上,不仅借鉴了戏曲的表演方法,还融进了音乐、舞蹈、特技、武打等。随着优美而神奇的音乐演奏,帷幕徐徐拉开,舞台上呈现出绚丽多姿的童话仙境。小鸟、小松鼠、小猴、鹿娃子随着玎玎玲玲的音乐声东奔西跳,互致早安。在那溶溶月光下的小河边,音乐缭绕,歌声悠扬,马郎和小兰在欢快的婚礼曲伴奏下翩翩起舞;在闷雷闪电中,刁老猫为谋取宝花,把小兰从悬崖上推下了河谷;水仙姑娘安慰小兰,在水底波光粼粼中若隐若现地跳舞;在马兰花的神力下,小兰姑娘从花丛中慢慢腾起生还;还有马兰开花的特技、马郎与刁老猫惊险的武打……这些奇妙的场景,优美的乐曲,马郎、小兰等有说、有唱、有跳、有打的综合表演,会把小读者、小观众带到虚幻的艺术真实之中,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云生.儿童文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上一篇最美姑娘

下一篇背影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