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例6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1

吉老师一直站在儿童的视角教语文。她的教诲给我们带来了从观念到话语、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灵魂的变革惊喜。

一、解读文本――“童眼”看教材

还记得初到北京小学学习期间,安排我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解读文本时,我按照一贯做法,把感知鲁迅形象作为重难点。为了塑造鲁迅先生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伟大形象,我大量补充资料:鲁迅光辉一生的简历,关心和爱护下一代的故事,跟反动派斗争的情节,关心劳动人民的事迹。自以为解读得很到位,于是兴高采烈拿给吉老师过目。

“在孩子的眼里,这是一位怎样的伯父呢?”吉老师看过教案轻声问。“哦,没……没想过。”我一听,傻了眼。 “我们面对的是8~14岁的儿童。他们有他们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生活体验……我们应该用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吉老师继续讲解,“在解读教材时要想想儿童喜欢什么?他们会怎么想?哪里已经认知了?哪里还不会?哪儿掌握有困难……你都要了解。要想了解儿童,你得有颗童心。”

那么,从孩子的角度,用一颗童心来解读本课,会是怎样的呢?

吉老师认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作者周晔回忆童年时期心目中“我的伯父”,文章是站在儿童的视角,追忆和伯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表达的是侄女对伯父浓浓的思念。学生最感兴趣的和有同感的是伯父的风趣幽默、和蔼可亲,而不是需要仰视的鲁迅先生。最难以理解的是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难以感受鲁迅的形象……基于这样的了解,吉老师有了顺学而导的教学设计:先通过自学,感知在10岁周晔的眼里,伯父是个怎样的人,并让学生就不懂的问题提问,然后释疑――吉老师通过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学习人物描写,鲁迅的形象在学生眼里变得丰满起来。这样的设计,从儿童理解出发,既让儿童感知了伯父“善解人意、幽默风趣、和蔼可亲”的形象,又感受了鲁迅先生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既亲近鲁迅,又敬仰鲁迅,还习得了语文学习的方法;既基于儿童,又高于儿童。

二、教学设计――“童真”来体现

“正如一个肉体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到发育一样,精神的胚胎也需要在一个充满爱的温暖和有着丰富营养的环境里得到发展。”(蒙台梭利语)吉老师的设计总能为孩子营造这种温暖、有营养、充满童真童趣的环境,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愉悦。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字词句段”,吉老师自己创编教学内容。依据学生想象力丰富、爱玩的特点,她把整节课设计成“游玩”的形式,如带领学生游“语文乐园”里的“文字宫”“成语苑”“古诗堂”,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复习字、成语和古诗。不仅如此,她还结合儿童活泼爱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把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顺口溜、故事等引入课堂,让整节课的设计充满了童真童趣。

从以下几个小片段,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文字宫

心字进门( )得慌。

木字进门很清( )。

马字进门( )天下。

成语苑

成语急转弯

( 七上八下)

1510 (一五一十)

15分钟=1000元 (一刻千金)

利用顺口溜的形式,归类复习了“闷、闲、闯”等带门字框的字。这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字形,又帮助他们区分了字义。她还把孩子们爱玩的“脑筋急转弯”改成“成语急转弯”,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巩固了成语。

阅读课教学也是如此。如教学《杨氏之子》一课时,吉老师开课以“是否听得懂中国话”调侃学生,并出示自作的文言文让学生翻译,“吾姓吉,四十有八。乃京城之师。好读书,尤爱古诗文。今至大朗,与汝等同学一文。甚悦!”就像被施展了魔法一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又如孩子们最头痛的作文课,吉老师会设计各种游戏来上,什么“作文接龙”“掌声的魔力”“铁锤锤蛋锤不破”……由于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课堂是活跃的,学生是活泼的,教师实施的是有效教学,而不是故弄玄虚。

三、课堂教学――“童趣”贯始终

吉春亚常说,“把儿童安置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在那里儿童感到没有任何压抑,这个环境将促进儿童天赋的正常发展。”她不但这样说,也自己践行着。在教学过程中,她不断地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愉快的环境”,让学生情趣盎然地学习,在“新课导入、过程指导、难点突破”各个环节均有体现。

1. 新课导入,童真激兴趣

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吉老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又把古人李白跟新流行的网络语言“追星”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会心一笑时了解了诗歌的背景,为体会诗歌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请看实例:

师:请你猜猜他是谁?唐代著名诗人,好饮酒。酒后飘飘欲仙,斗酒诗千篇,人称“诗仙”。

生:李白。

师:李白年轻的时候是 “追星”一族。追谁呢?追“孟浩然”!李白28岁时,孟浩然40岁,是名扬天下的大文豪。李白专程拜访孟浩然,他的诗得到了孟的赞赏。两人赏月观花谈论诗歌创作。半个多月后孟浩然要走了。李白送别时诗性大发,挥毫书写――

生:《送孟浩然之广陵》。

2.过程指导,顺学来巧导

吉老师的“本真”语文,提倡不仅要关注文本内容,更要关注言语表达形式。文章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怎样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习得言语形式?这是她在授课的每个环节重点考虑的问题。比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小木偶的故事》时,就体现了这个思想。

师:在你们自学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你们听,他喜欢的跟大家也不一样。

生:我喜欢的是一些词语。我画出来了“板着脸”“笑嘻嘻”“龇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怜巴巴”“放声大哭”,这些词语是女巫所说的“人类所有的表情”,我想课后抄写下来。

师:多好啊,我要特别给你竖大拇指,积累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下课后,你可以做摘抄作业,其他同学也可以像他一样。同学们,我为什么要推荐他的发言,因为他喜欢的内容跟文章的表达有关,是更高一层次的水平。说到这里,话能让很多人喜欢秘密也有不少,不妨透露几点。第一,多多分段。古人纸张来之不易,分段不多,标点不加。现在的很多童话,在分段中情节变化飞快。(做一个动作)第二,让文中人物多多说话,说着说着,故事在发展,道理也在其中了。第三,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多多用动作的词,读起来就有那种拍电影的镜头感。

以“批注喜欢的原因”为主线,让学生默读、标记、交流。吉老师在巡视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只关注了故事的情节和道理,没有关注表达。只有一个学生画记了描写表情的词,吉老师大大表扬了这学生。同时教学语言上使用“诉说秘密”“多多的……”这些颇具儿童表达特点的句式,在充满童趣童真的环境中达到语文学习的目标。

3. 难点突破,趣味为首选

吉老师认为,语文最本质的教学目标是促学生言语的生成。当教学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她有时会借助于充满童趣的课件――活泼的画面、合适的音乐,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调动课堂气氛、突破难点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帮学生理解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所创设的情境,课件上设置一个活动的小孩追赶着蝴蝶,黄色的蝴蝶忽上忽下,忽前忽后,一下子飞入黄色的菜花里,再也找不到了。

有时,吉老师会采用“简笔画”来化解难点。如教学《蜜蜂引路》时,“蜜蜂究竟怎么帮列宁引路的?” 二年级学生难以表达清楚。吉老师大笔一挥,根据学生回答随手在黑板上画出小山、蜜蜂、花丛、园子、房子的简笔画,学生再借助图画就不难说清楚了。

还有的时候,吉老师会通过编顺口溜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答题的窍门,如“联系上下文把词解,方法灵活很简便。看准文字直接搬,如果答案不明显 ,结合原文再提炼。原意加上结合义,保证答案不出偏 ”。又如“回答问题也简单 ,读文上下细细淘 。答案信息要全面,梳理要点需连贯,如果做到这三点,加以提升高分来”。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阅读复习中掌握了阅读答题的能力。

四、追求本真――“童心”展灵性

如教学《花钟》第一自然段时,学生被文本准确且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所吸引,教师随机出示自制的“花钟”,提示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有不同的花儿开放,课文文字有限并没有全部描写出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继续创造“花钟”的美丽。刚上三年级的学生颇有兴致、畅所欲言,“由此及彼”进行迁移,所写的内容精彩纷呈:

下午1点,凤凰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

下午2点左右,美人蕉跳起了优美的孔雀舞;

下午5点多,紫茉莉穿上了紫色的旗袍在风中婀娜多姿;

晚上12点左右,洁白的仙人球花探出了小脑袋四处张望……

一堂课成功与否,学生的发展是唯一的检验砝码。吉老师充分发掘教材中语言文字与言语形象、言语内涵、言语情感的聚合点,驱动学生一颗颗灵动的心,激发他们飞扬智慧的言语,真正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2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学案,也叫导学案,顾名思义,它不等同于教师的教案,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为指导学生学而设计的方案,重视指导的作用,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作用。根据课文特点的不同,教师设计学案的侧重点也不同,可以分为探究性学案、展示性学案和综合性学案。

一、探究性学案,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实现长文短教

对于中心外露的长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以“点”带“面”的探究性学案,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指导学生概括出文章中心,然后引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是如何表现中心思想。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学案:

1.预习课文,整体感知。

①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人物经历。

②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③在文中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并与同学交流。

2.熟读课文,把握中心。

①再次默读课文,思考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画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②明确中心,找出与课文开头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3.研读课文,重点探究,围绕中心句返顾全文:(1)文章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高尚品质的?用一句话或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2)选择自己最感动的一件事有感情地朗读。(3)学习了全文后,回答第一部分提到的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二、展示性学案,引领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实现长文短教

对于一些构段手法相同或相似的长文,教师可以设计展示性学案,即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展示学生不同的个性,例:《晏子使楚》一文第二大段叙述了晏子巧妙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因而教师可以设计展示性学案,采用“精读感悟――自主探究――表演展示”的教学思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精读感悟:仔细阅读第二大段,完成下列要求:(1)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想一想重点句表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表现晏子反击楚王时的语气、动作、神态。

2. 自学探究: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都被晏子巧妙地反击了。自读思考:

①楚王几次侮辱了晏子?怎样侮辱?

②晏子是如何反驳的?

③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这些话妙在何处?

④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的语言中,你对他有了哪些认识?

②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楚王的身上,我们该获得哪些警示?

3.表演展示,师生评价

学生上台表演晏子与楚王对话的情景,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三、综合性学案,引领学生多头并进,各个击破,实现长文短教

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案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各种有利因素,从浅层次的知识积累到更高层次的自学探究,到深层次的创新思维训练,尽量把学生学习目标定位在离学生学习能力接近的层面。如《最后一头战象》可以设计这样的学案:

1.初读感知: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边读边想,“最后一头战象”指的是谁?为什么说它是“最后一头战象”?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精读感悟:细读课文,思考:嘎羧知道自己将要死去,做了哪些事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事细细阅读,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3

从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到今天的多媒体作课,语文教学都重在一个“读”字。“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读中才能理解,在读中才能悟情,在读中才能升华。一句话,要在读中学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没有读就没有语文教学。而“细读”是储备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说,不会细读,没有细读做基础,跑马观花,一辈子学不好语文。“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不断进行摸索的。

1.疏通生字、新词。要求学生人手一本字典、词典。有了这两本工具书,文本细读就好展开了。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用字典去自学生字;用词典去把握词的义项,理解句意,把得到的结果写在笔记本上,或在课文空白处批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方法,就有了扬帆出海的“船”,就会自己去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2.文本反思。反思是一种心灵酝酿,精神反应,也是批判与继承,扬弃与接纳的过程。文本细读的反思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品词品句。没有这一关,就不知道文章的美好,语言的精妙。“品”是细嚼慢咽,如话梅入口,酸甜漫溢,寒凉自知,用心来感悟、会意,砸吧出味道来。例如《凡卡》(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自然段中描写老板、老板娘打凡卡的那几个动词,一品味就发现,那么个九岁的孩子,经虐待狂“拖”“揍”“戳”,苦啊,难啊,怎么个活法?是这些动词的张力,传神地写出了凡卡的悲惨遭遇,读来令人泪下,引发对黑暗社会的憎恨,沙皇统治早就没有了存在的合理性。二是想一想“这段话讲什么”?有了这一问,我们就会认识文路,梳理脉络,总结归纳,一步一步逼近文本实质,自己也就融入文本中去,把书读成自己,把自己变成文本的一部分,参与到文本的二次创造中去,有新的东西生成,有独特的体验,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成自我教育,自我修正提高,产生表达分享的欲望。三是要想一想“这段话作者是怎样写的”?学生阅读文本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借鉴模仿,还要形成能力。当我们要回答这一问题时,我们便要去思考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是怎样交代的,使用怎样的叙述方法、修辞方法、说明方法,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还有一点需强调,作为教学活动的文本细读,一定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草灰蛇线过留痕,有了思想就要写下来。教师在检查时,如果课本上红笔、蓝笔字迹交相辉映,说明学生认真细读了文本,想了、做了,学习丰收,硕果缀结。如果相反,就需要提醒、引导。

3.文本追问。追问的第一点是要理解字面背后的意思。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多数文质兼美,许多段、句含义深刻。所谓含义深刻,就是“话中有话”。学生细读文本时,对“话中”——字面意思容易理解,关键是要悟出“有话”——字面背后的意思。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表面意思是伯父夸奖自己的记性好,但背后意思真是这样吗?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是伯父在批评“我”读书不认真,囫囵吞枣,只注重故事情节。其次,追问要提出自己的疑问。疑问提出来了,就要去文本中、文本外寻找答案——自问自答。虽然也会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只要真正动脑筋思考了,发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是一种收获。世界之大,谁能穷尽真理?还如这课书,鲁迅的侄女写伯父,为什么还要在伯父前面加“先生”二字,这不显得有些生分么?伯父用手按着“我”的头,半天不动,最后叹了一口气,叹气后面的原因是什么?老师一时也想不清。

4.及时反馈。有了上面文本细读的准备,我们就可以请学生上来讲课,展示自己文本细读的学习成果。讲课可以学生轮流进行,也可以谁举手就安排谁来讲,谁想讲就让谁来讲。考虑到大多数,考虑到每个学生都要展示自己的细读收获,一个学生选讲课文中的一段,最多两段也就可以了。在学生讲课过程中,教师退下来,淡化“师”的角色,淡化“教”的色彩,以“平等中的一员”与学生互动。听课同学随时可以参与进来,就小老师讲的课进行补充,使教师的教变成学生的学,把“教堂”变成“学堂”,在课堂转制中,让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让每个学生的才华得以展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4

教师出示句子――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师:谁能换个方式,说说这句话?

生:多亏我们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是拔不出来的。

师:你真了不起。读读这两个句子(师出示反问句与陈述句),比较比较,到底哪句好?为什么?

生:我觉得第二句好,说得很清楚。

生:我也觉得第二句好,不像第一句绕来绕去的。

师(有点紧张):谁还有不同意见?我们书上用的可是第一句啊!

生:第一句好,因为如果我们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就拔不出来了。

【案例二】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读读这句话――“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如果你是老师,看到周晔同学作文中的这句话,你会怎么批?

生:动作描写很生动、很形象。

生:写得真好,把伯父说话的动作写出来了。

生:观察很认真、仔细。

生:我认为“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跟前面没多大关系,可以删掉。

师(惊讶):可以删掉?将来你如果当语文老师,你学生的作文肯定很简练,一句废话都没有;如果你们(指前面几位同学)当语文老师,学生的作文肯定很具体,都是好样的!

【教学反思】表达效果是指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接受对象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顺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教学中,我们理应引导学生关注并感受表现力强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然后,表达效果的体会,不能机械生硬。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5

二女相争 有才者胜

曹聚仁著的《鲁迅评传》中曾说:“鲁迅的好友之中,姓许的占着多数……一位是少年作家许钦文,一位是许钦文的妹妹许羡苏,她是鲁迅的恋人。还有一位则是他后来的妻子许广平。”

许羡苏,是许钦文的四妹,鲁迅同乡。1921年,鲁迅帮助许羡苏成功入读以女师大后,两人的关系就渐渐密切了起来。一直到毕业后,二人也常常往来,相互的通信多达百余封。

或许是意识到鲁迅与许羡苏关系过密,早对鲁迅有爱慕之情的许广平,决定与许羡苏“公平竞争”,她开始定期去鲁迅家拜访,并逐步取得鲁迅的好感。

1925年端午节,鲁迅设宴请许广平、许羡苏等人来家吃饭。席间许广平“设计”灌醉鲁迅,而鲁迅也借酒劲“按了许广平的头”,许羡苏愤然离去。事后,许广平写信道歉,其实是为了探鲁迅的“口风”。而鲁迅的回信让许广平大为满意,因为鲁迅在信里贬斥许羡苏,并叫许广平不必内疚,其实就等于表示对许广平有好感。

1927年,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正式同居,这消息自然也传到许羡苏那里,但她还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直到1929年,得知许广平已怀孕,许羡苏才彻底断了这份情愫。

其实,关于二许之争,孙伏园就对周建人说过,鲁迅爱“长的那个”,因为“他是爱才的,而她(许广平)最有才气”。

北大校花 发乎情止乎礼

上世纪30年代,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有位校花名叫马珏,是北大教授马裕藻的爱女,照片曾数次登上《北洋画报》的封面。马裕藻曾与鲁迅共事于北大,二人“性格相投,过从甚密。”

1925年,年仅十五岁的马珏写下《初次见鲁迅先生》一文,刊登于其就读的学校刊物《孔德学校旬刊》上。马珏晚年回忆道:“我没想到,鲁迅先生看到我那篇小文章后,十分高兴。他夸我写得好,后来还把它收进了他亲自编选的《鲁迅著作及其他》一书中。此后,鲁迅先生到我家,常问起我;如果我在,便和我说几句话。我们还多次通信,持续六七年之久。”

之后,马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转到政治系,鲁迅对她一直颇为关注。今查《鲁迅日记》中记有马珏者,共有五十三次之多。

1933年,马珏嫁给天津海关职员杨观保,这在当时是一件盛事,《北洋画报》刊登了他们的结婚照。十几天后,鲁迅在给台静农的信中说:“今日寄上《萧伯纳在上海》六本,请分送霁(李霁野)、常(常惠)、魏(魏建功)、沈(沈观),还有一本,那时是拟送马珏的,此刻才想到她已结婚,别人常去送书,似乎不太好,由兄自由处置送给别人罢。对于马珏的结婚,鲁迅不再送书给她的事,李霁野也说过:“一次送书给我们时,他托我们代送一本给她,我谈到她已经结婚了,先生随即认真地说,那就不必再送了。”

从整体观之,鲁迅是喜欢马珏的,由于她的外貌加上她的聪慧,但他与马珏毕竟还隔着很多的岁月,况且马珏的父亲还是鲁迅亲近的朋友。对马珏,他心内的爱意恐怕也只能止于默默的关怀,与暗暗的欣赏。

女人作祟 兄弟阋墙

1923年7月19日,“周氏兄弟失和”公案正式发生。这天上午,周作人在给鲁迅的信中写道:“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的院子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

两周后,鲁迅移住砖塔胡同。到第二年的6月,兄弟关系恶化到顶点。鲁迅回八道湾去取回自己的书和一些器具,据当天的鲁迅日记和在场目击者的讲述,他刚进西厢,周作人和妻子羽太信子就从屋里奔出,夫妻俩一唱一和,当众痛骂鲁迅,言辞污秽,不堪入耳。骂到酣处,周作人拿起一尺高的狮形铜香炉向鲁迅头上砸去,而忍无可忍的鲁迅也抓起一个陶瓦枕,掷向周作人。

周氏兄弟失和的原因,至今仍未有定论。但与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有关,这一点却是众口一词。1924年9月,鲁迅辑成《俟堂专文杂集》,署名“宴之敖”。据许广平回忆,鲁迅对这笔名有过一个解释:“宴”从门(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也就是说“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逐出的”。这个日本女人自然就是羽太信子。

而周氏兄弟大打出手时在场的章廷谦后来也曾很含糊地说:“事情的起因很可能是,周作人的老婆说鲁迅调戏她。”

鲁迅当时正当壮年,虽有妻室朱安,却从不亲近,因此有人猜测其必有性压抑,对共居一院的弟妹羽太信子不轨不是没有可能。具体的说法有两种:一是鲁迅偷窥羽太信子洗澡;二是鲁迅晚上躲在周作人卧室窗外偷听。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6

钱家与余之厉家均根植于杭州,两家情谊也结果于杭州,以同气连枝来形容父辈的交往并不为过。

我祖父厉良玉(1865-1940),字韫山,系清代贡生,曾先后任浙江温州和处州(今丽水市)知府文幕。祖父喜好金石,追摹秦汉,兼擅南北两派,尤喜刻楷书长跋,所作《百寿图》著名于时。厉家世代原居于杭州上城区上仓桥和六部桥附近的横箭道巷,邻近南宋皇家遗址,新中国成立初期被当地政府征用,划归国营的东南肥皂厂(后发展为东南化工厂),据说该厂现已迁至杭州南郊,横箭道巷亦不复存在。我记得当时家中旧居有一间祖宗堂,供奉的高祖牌位是清代初期大文学家厉鹗(字太鸿,号樊榭)之牌位。现著名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西郊),犹完好保存着清代光绪初年重修并定名的“厉杭二公祠”,专门奉祀厉鹗和杭世骏两位大文学家。

钱家系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镠之后裔。因钱镠在位时保境安民、发展生产、重视农商、轻徭薄赋、疏浚西湖、兴修水利而功德卓著,被百姓尊称“钱王”。后钱镠之孙、当时的吴越国王钱弘俶,在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之时逊位保民,和平地成就了我国大一统的康定局面。当地人民为纪念钱氏功德,早在北宋熙宁年间,就在杭州玉皇山上建表忠观祭祀钱王。明代嘉靖年间,又迁至美丽灵秀、婉约无比的西湖东岸湖畔,重建了竖有钱镠雕像的钱王祠。该景区至今犹保存完好。杭州还专门成立了“钱镠研究会”,就在钱老不幸去世的次日,该会在浙江日报社召开钱学森追思会,并于此后的11月5日同杭州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及临安市政府(临安今属杭州市,为钱镠故乡)组成杭州市吊唁团(15人)前往北京,参加6日在八宝山公墓举行的钱学森遗体告别会。

钱家是依照“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字论辈取名。钱学森祖父钱承慈有二子,长子钱家润,字泽夫;次子钱家治,字均夫,但两人后来都以字行。今杭州市上城区马市街方谷园2号是“钱学森故居”,建于清末,是一幢典型的木结构杭式大宅,横向面宽三间,纵向进深三楹,在第三进后面,有一个后花园,故居总建筑面积802平方米,当时是作为钱学森母亲章兰娟的嫁妆归于钱家的。至今房产所有人仍写着“钱学森”的名字。根据杭州市房管局的档案记载,钱学森上世纪60年代,曾写信给杭州市政府,要求将他的私有房产无偿捐献给杭州市政府,但杭州市政府从未接受过,仅作为代管产处理。2009年“钱学森故居”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向公众开放。在此故居往东北不远处,即东街路887号(后改为建国北路369号)就是钱家的老宅,钱均夫就出生在那里,直至与章兰娟结婚后,才搬到方谷园2号。

钱学森之父钱均夫与我大伯父厉家福(字绥之)乃同窗契友,两人后又共赴日本求学,同在异乡为异客的成长境遇加上两家的世交之情,使得他们两位此后数十年里一直感情深厚、交往甚密。

钱均夫是钱镠的第三十二世孙,其父是杭州的一个丝商,他是家中的次子,早年同他后来的亲家公,即钱学森之妻蒋英的父亲、近代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名方震),以及我大伯父厉绥之均就读于清末杭州知府林启所创办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他们年纪相近,情趣相投,渐成莫逆之交。三人中,钱均夫与厉绥之又于1902年同赴日本公费留学,而蒋百里因得他人资助于1901年先行赴日留学。

据我杭州的堂兄厉声元相告,当时他们留学的费用出自“庚子赔款”,人数有限,先从全国各地挑选,然后再到北京复试。浙江这一拨都在杭州上船,沿大运河北上,经过两个月的旅途劳顿才到达紫禁城。当时与钱均夫和厉绥之同船进京的,还有来自南京矿路学堂的浙江同乡鲁迅。

抵日后,他们三人最初曾在东京弘文学院一同学习日语,同班同寝室。1904年学毕日语后,我大伯父厉绥之接受鲁迅的意见,一起学医。但最终鲁迅就读的是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大伯父厉绥之就读的则是日本金泽医学专门学校,其毕业后又考入了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而钱均夫考取的是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教育学、地理学和历史,并于1908年毕业。这段时期,三人虽在不同学府,但大家仍时常聚首,纵论天下,共抒救国宏图。他们回国后,彼此还常来往。

值得一提的是,钱、厉两家这一代,不仅钱均夫和厉绥之感情深厚,厉家另外几个兄弟,也都和钱家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我二伯父厉尔康(字佛磐),虽与钱均夫本人交浅,却与钱均夫日后的亲家公并同窗好友蒋百里私交甚好。1903年12月,蒋百里考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三期,同期的学生中还有日后参与辛亥革命、领导云南护国起义,在中国近代史中声名卓著、同蒋百里并称“士官三杰”的蔡锷。无巧不成书。1904年,我二伯父厉尔康从浙江武备学堂被选送至日本公费学习军事,并于1907年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为第六期生。蒋百里于1906年回国,并担任清廷东北新军督练公所总参议,不久即被公派赴德国研习军事。1910年蒋百里回国,与厉尔康同在清廷禁卫军中供职,两人因家世渊源而相交甚笃。

辛亥革命爆发后,凡在清廷禁卫军中之南方军人又具有革命思想者皆窃议南下,蒋百里与厉尔康均潜回南方。前者先后任浙江都督府参谋长、陆军部高级顾问以及袁世凯总统府军事参议,并于1912年出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6年袁世凯称帝,又南下辅佐老同学蔡锷讨袁;后者则先后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军校当教官,培养拥护共和之干部。1915年后,又历任浙江都督府一等参谋、督办浙江军务善后事宜公署参谋、浙江军学补习所监督及教官、浙江陆军测量局局长等职。1927年,厉尔康著《国防与物资》一书(上海大东书局出版),蒋百里亲为其作序。

我三伯父厉家祯(字瀛程),亦曾于清末留日,在日本庆应大学学习法律和警政。辛亥革命后,和陈叔通先生等在杭州进行地方自治建设,此后直至抗战前,又曾先后担任过浙江省南田县(现并入象山县,属宁波市)和萧山县(现为杭州市的滨江区和萧山区)县长,他与钱均夫也甚为交厚。

先父厉家祥(字麟似)为厉绥之四弟,却是师从钱均夫。1908年春,钱均夫从日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科毕业后,曾在日本考察教育半年。是年冬回国,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及浙江高级法政学校任教,并于1911年担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现杭州四中和杭州高级中学前身),先父当时为该校学生,与他同班的还有日后声名远播的新月派现代诗人徐志摩。实际上,他的同学中,还有一位日后享誉文坛的大作家郁达夫,只不过可能同班时间很短。1911年夏,杭州府中学堂更名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堂”。先父应该就是在杭州府中学堂晚期同徐志摩和郁达夫同班的,同学中应该还有旧教育界名人、前东南大学教务长董任坚(大陆解放之初,我曾在他家中住过两三年,可惜当时不知此事,未就此事交谈过)。1912年郁达夫即转入之江学堂中学部,徐志摩、董任坚及先父等人则继续留在一中。

此外,钱均夫的亲家公蒋百里与先父的关系亦非寻常。先父曾于上世纪一二十年代赴日本上智大学和德国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等校留学十三载,主修教育、哲学和德国文学等。1937年抗战爆发后,即举家由南京迁至上海,而未跟随一同迁往西南内地,究其原因,除父亲为人较清高、不擅官场权谋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曾亲口告诉我,他前往上海是由于蒋百里邀他前去为其翻译德国军事著作。遗憾的是,次年蒋百里出任陆军大学校长,在迁校途中,于是年11月病逝于广西,译书事未成现实。

大伯父厉绥之1909年学成回国后,为中国第一代西医,同年被清廷授予“医科举人”;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曾担任浙江陆军医院院长,后又在沈钧儒先生支持下,于1912年与他人共同创办浙江医学专门学校(浙江医科大学前身),据言这是中国国人自己筹资创办的最早的医学专门学校。

留洋归国后的大伯父曾名噪一时,因有他那般资历的医生当时在国内较少见,多有达官显要邀大伯父为其医病诊治,而大伯父亦不辞辛劳,悬壶桑梓。源于厉绥之与钱、蒋两家早年深厚的关系及两家人对其的信任,他逐渐扮演起了他们家庭私人医生的角色。尤其是钱家,关系更为密切。钱家人若患病,皆先征询他的意见。据说,钱学森儿时曾患脑膜炎,是在大伯父的协助医治下才得以痊愈的。大伯父一直记得钱均夫十分疼爱钱学森,年迈的他想起往事时,甚至还告诉自己的儿子,说钱学森从小怕打雷,每逢天空打雷,钱老伯总把儿子搂在怀里并用手捂住他耳朵。堂兄说与我听的时候,边说边笑道,没想到从小怕打雷的孩子,长大后竟然成了中国的“导弹之父”!

1930年夏,钱学森刚在上海交大念完一年级,暑假回杭探亲,当时其父钱均夫已在浙江省教育厅任职。不知什么缘故,钱学森突然身体不适,腹泻、头痛、高烧,父母急请厉绥之等人诊治,断定患了伤寒。当时西医办法不多,青霉素尚未引进中国,只好求助于中医。幸好,当时钱学森尚年轻,体质也不错,在中医的努力医治下,勉强得以康复。钱学森后来回忆说:“我在上海读书时患了伤寒,请一位中医看,命是保住了,但却留下病根,那位中医无法去根,就介绍我去找铁路上的一个气功师调理,结果除了病根。练气功在屋里可以进行,很适合我,所以在美国时也没有中断。”钱学森对中医和气功有兴趣,最初就始于这场伤寒病。据说他一直到晚年每日都坚持练气功。

堂兄厉声元曾告诉我说,抗战胜利后钱学森从美国回上海省亲,钱老伯曾携钱学森一起,专程去看望我大伯父,钱学森还曾当面向我大伯父叩谢。

而据我无锡的堂姐厉声佾相告,1955年钱学森由美国回国后,在上海省亲期间,还专程去看望她父亲厉绥之,此事当时是由派出所先通知厉家,钱学森登门探望时派出所还特意派遣专人在厉家四周巡视。关于这次探访,堂兄厉声钧那天也正好在场。他尚记得钱学森很得意地告诉他父亲说,这次自己回国得到了全家的支持。虽然其时,钱学森子女尚年幼,但他关于回国一事曾特意征求子女意见,大概意思是说“爸妈决定离美回国,你们是留美继续学习,还是一起回国?”结果,儿子钱永刚果断地回答:“Papa,you’re talking nonsense!”(意即,爸爸,你说什么呢!我们当然跟你们一起回国!)堂兄说当时钱学森转述儿子的这句话,是用英文说的,所以他印象很深刻。

1969年钱均夫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86岁。钱老先生逝世时,钱学森因重任在外,未能随侍在侧。钱老先生临终前,极想见爱子一面,惜未能实现,我想父子俩对此肯定深以为憾。钱老义女婿张德洛特专函告之大伯父其岳父逝世的消息。当时,我正出差在沪,顺道前去探望大伯父。记得大伯父容颜憔悴,我还没来得及问候他老人家,他便将话题转到了钱均夫老伯病逝这件事上,并将张德洛的那封信拿我看阅。当时,心情低落的大伯父感叹故人已逝,自己也垂垂老矣,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许多他与钱均夫老伯年少时意气风发的往事,唏嘘之情,溢于言表。

因为父亲的关系,我一直尊称钱均夫老伯为“太先生”(当时上海话都称老师为先生)。

钱均夫曾两次担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第一次在任时期,适逢辛亥革命爆发,社会动荡,学校被迫停课。钱均夫随即迁往上海,并于次年在上海创办“劝学堂”,培养热血青年,投身民主革命。钱学森因此于1911年12月出生在上海。1913年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重新开课,钱均夫携眷返杭,继续担任该校校长。1914年,他到北平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时年3岁的钱学森也被带往北平。

两次担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的时间虽然不长,前后仅两年,但由于钱均夫与大伯父厉绥之情同手足的深厚情感以及钱厉两家的世交,他同先父的师生关系相当密切且有趣。

1929年,当时还热衷于“实业救国”和“铁道救国”的钱学森从师大附中毕业后,没有就近报考清华、北大,却远赴千里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当时直属铁道部的上海交通大学铁道机械工程专业被认为是全国最棒的)。而此前1928年,钱均夫便已辞去教育部公职,被委任到浙江省教育厅任职。因此第二年钱学森从北京师大附中毕业,全家就从北京迁回了杭州。1934年冬,钱均夫因病退休,全家又迁居上海。

1937年到1949年期间,我们两家同住上海,彼此常有来往。我记忆中的太先生,是位清癯的长者,总是身着长衫,留着三绺髯须,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学养有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当时上海为日本侵占,太先生拒绝出来工作,其经济上主要依靠钱学森由美国寄钱回来维持,生活上主要靠义女钱月华照料。1950年钱学森被美国政府扣留软禁,无法汇款国内供父养老。据我上海的堂兄、消防高级工程师厉声钧相告,他当年听父亲厉绥之说,指示由中国科学院每月给钱均夫400元人民币。此数额在中国上世纪50年代相当可观,相当于一级教授的工资,想来大概还略高于中央各部部长或各省省长的工资。

太先生同我大伯父一样,都用杭州话直呼我先父为“老四”。一次先父带我去太先生家探望,我记得当时他是住在上海愚园路(现江苏路西侧)的岐山村。甫至其家,由钱月华开门引进。我十分清晰地记得,当时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先父进门后,竟像孩子般的东躲,玩起了躲猫猫。对弟子的“幼稚行为”,太先生淡然一笑。现在想来,不禁令人莞尔。

堂兄厉声钧还告诉我,从前我父亲曾对钱学森和钱学榘多有指导和帮助,我父亲比他们兄弟俩要年长许多。但我堂兄现已年逾九旬,具体事例他却是记不准了。钱学榘系钱学森堂弟(小3岁),关系密切不亚于亲兄弟,钱均夫对这位侄子视若己出,钱学榘因家道中落,其学费均由叔叔钱均夫负担。1935年钱学榘也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仅比钱学森晚一年(学森曾因病休学一年)。毕业后同样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于1936年赴美,同钱学森一样,也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后来他长期在美国从事航空研究,担任过波音公司高级顾问,1997年因患胰腺癌在美国加州去世。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即为其幼子。钱学森回国后,他个人曾在举家前往杭州的途中顺道看望我父亲,当时他向先父深深鞠了一躬。先父时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

先父晚年曾在上海外国语学院任德语教授,后来初期造反派要他写交代材料,当时他已卧病瘫痪在床,写字已很困难,但在简短的交待材料上,他竟不忘提到1931年他“从德国归国后,先前中学校长钱家治老师”的教诲。他于1970年去世,比太先生仅晚了一年。

钱学森1955年从美国回国后,一直定居北京,太先生也随之由上海迁往北京。根据指示,国务院1956年任命钱均夫为中央文史馆馆员。由于钱学森身负重任、又恐门卫森严,我就不敢也不便再去探望和打扰,从此就再也没有见过太先生。

钱均夫夫妇对独子的培养,倾注了全部心血。他们一贯主张要儿子多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太先生在儿子赴美前,还特意为他准备这类书籍,提醒他在国外攻读专业之余,不要忘记阅读这些典籍。

钱学森晚年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2005年3月,他在北京301医院曾深情地谈道:“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堂兄厉声树(现居美国,机械和电子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厉家声字辈中,他素有“才子”之称)当年曾听其父、即我三伯父厉瀛程说,钱均夫老伯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也是宽严相济。当时少年钱学森若要看某部电影,必先要向父亲提出,由钱老伯先到杭州城站电影院去看过一遍后,再告诉他是否可去看。由此可以看出钱老伯在子女培养上的慎重和细心。

钱学森逝世后,当时见诸报端的许多悼念文章都称钱老“多才多艺”。关于这点,我倒可以说是“亲身”体验过呢。

故事发生在1934年南京市颐和路20号一幢二层的小洋房里。是年,钱学森已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在赴南京中央大学考取清华公费留美前后,曾暂住于此小洋房。据此间女主人讲,那时的“钱学森身着长衫,左臂还带着黑纱,因其母去世不久”。这位女主人上世纪20年代初曾毕业于国立上海音专钢琴科,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弹奏贝多芬、巴赫、莫扎特、肖邦等欧洲著名作曲家的钢琴作品是她每日必受的精神洗礼。这天也不例外。小洋房的主人也深知钱学森新遭丧母之痛,加之此时的她身怀六甲,美妙的古典小品不仅可以怡情悦性,启迪心智,也可以转移人的哀伤。被哀愁笼罩着的钱学森渐渐被美妙的乐曲所吸引,他静静地走过来,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生怕打扰了钢琴前专注于音乐的女主人,女主人也未察觉到钱学森已站在了她的身后。一曲弹完,钱学森才开口说:“您弹的是《致爱丽丝》吧。”之后他就饶有兴趣地与女主人聊起了音乐,从《致爱丽丝》乐句的处理、和声的色彩到他个人对不同严肃音乐的偏好和见解,再到西洋音乐家们的轶事掌故。他谈性甚浓,看得出他对音乐有着纯粹的热爱。而那位女主人也是越聊越觉得吃惊,年轻的钱学森在论及音乐时不经意间引出的许多音乐家的掌故,就是连钢琴专业出身的她都不知道,而他关于音乐的见解不仅很有深度,颇有见地,且对音乐也很有领悟力。

读者诸公或许会问,以上这些细节笔者何以能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实际上,当年钱学森暂住的那幢小洋房即是我家南京故居。先父厉家祥时任南京教育部专员(但同钱学森这次留美考试无关,因与时任教育部部长朱家骅不和,故1935年即离开教育部到考试院任考选委员,并任中央大学德语教授),那位女主人即是先慈唐丽玲,而那尚在腹中即有幸与少年钱学森“妙音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胎儿便是本人。1934年农历十二月初,我出生于南京。此后不久,1935年,钱学森从上海赴美留学,临行前又特地转道南京,到颐和路20号与故人辞别,据母亲说:“那时,他换成了一身西装,非常神气。”

先慈从1948年开始即定居杭州,我在上海和南京上学期间以及1956年到北京外交部工作后,每逢假期均返杭探亲。尤其1996年我从外交部退休后,更是每年都回故乡好几个月侍奉先慈。2007年初我在陪她老人家过完百岁生日,春节后返京,她却不幸去世。乍闻噩耗,我当时很是后悔,我离开她老人家时,为避免她难过,故不辞而别,她临终前还惦记我,可惜我却未能随侍在侧。尤其遗憾的是,双亲在世时,因长期分居异地,当时的假期又极其短促,无缘向双亲更多了解一些往事,否则定能说出和留下更多故事。还算庆幸的是,母亲曾亲口告诉我上述有关钱学森音乐修养的往事。

大概是因为中国“叶落归根”的传统文化,很巧合的是,钱均夫、蒋百里、我父母亲以及三位伯父母,尽管生前足迹遍天下,最终均安葬于杭州市著名的南山公墓。

太先生1969年逝世后,钱学森大概是根据其父遗愿,将之安葬于杭州市茅家埠里鸡笼山。上世纪90年代初因扩展和建设西湖西郊景区之需要,有些墓地要求迁葬,后征得钱学森同意,将太先生之墓迁葬于著名的南山公墓。

现墓碑正面刻字如下:

考 均夫府君

妣 章太夫人

治葬子钱学森百拜奉祀

墓碑反面刻字如下:1996年3月由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协助自茅家埠里鸡笼山迁葬于此。

蒋百里虽出生于杭州附近的海宁市硖石镇(现划归浙江省嘉兴市),但杭州是省会,他又求学于杭州求是书院,生前同杭州关系较密。因此,逝世后安葬于杭州,也是顺理成章之事。蒋英1983年曾亲赴杭州,并去杭州市南山公墓为安葬于此的先父母重新立碑。现墓碑刻字如下:

父 蒋百里

母 蒋左梅

蒋华 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