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范例6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范文1

[关键词] 安乐死;社会工作;困境;伦理

【中图分类号】 D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257-2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一个涉及法律、医学、伦理、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社会问题愈演愈烈。从1986年陕西的第一例安乐死到现在,近30年过去了,关于安乐死的争议也未曾有定论。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逃避,成为了人类争论不休的话题。

本文从历史文化和专业伦理两方面来分析社会工作者介入安乐死问题所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缓解这些困境的对策。希望对安乐死领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也为安乐死相关人员提供预警作用,进而更好地为老年人和安乐死这一领域服务。

二、何为安乐死

关于安乐死的概念众说纷纭:祝世讷等的状态论认为“安乐死即安乐地死亡。安乐所界定的是死亡的状态,不是原因和性质。安乐死是死亡的优化状态,即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的死亡过程进行优化调解,减轻或消除痛苦,使死亡安乐化”。翟晓梅的条件说则认为恰当的安乐死定义应是“那些在当前的医学条件下毫无救治的可能,并且遭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的患者,患者的死亡是在有行为能力的患者本人的真诚请求下,首要理由和目的是在于终止临终患者的痛苦,而由医生实施的死亡过程中主动的医疗措施”。张玉堂认为安乐死是对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或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用人工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止生命全过程。

上述概念都对安乐死的某些主要特征作了概括但由于概念的模糊性,关于安乐死的分类也就迟迟难以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根据适用对象分为广义安乐死和狭义安乐死:“广义安乐死,指对一些出生时有严重残疾、智力障碍的婴幼儿、社会上的重度精神病人、重度残疾人以及“植物人”,促使其无痛死亡,也包括自杀;狭义安乐死,指对于身患绝症、濒临死亡、出于极度痛苦之中的病人,在其自愿前提下促使其无痛死亡”

2.根据是否对死亡过程进行干预分为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主动安乐死,也称积极安乐死,指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在无法挽救病人生命的情况下,采取某些措施,如注射某种致人迅速死亡的针剂等,自主地结束病人的生命或加速病人死亡;被动安乐死又叫消极安乐死,指在任何医疗措施对某些严重疾病已无能为力的情况下,终止维持病人生命的一切治疗措施,任病人自行死亡”。

3.根据病人是否提出要求分为自愿安乐死、非自愿安乐死和不自愿安乐死:“自愿安乐死,指病人明示有安乐死的意愿而实施的安乐死行为;非自愿安乐死,指病人没有表示过赞成或无法自主表示意愿的情况下(如脑死亡病人、危重病人)实施的安乐死,这种是由他人代替选择的结果;不自愿安乐死,指病人有求生意愿,但是他人仍以病人生不如死为由强行杀死病人的行为。不自愿安乐死主要体现于纳粹的“安乐死计划”,是一种严重反人类的犯罪行为,仅仅是名称上借助了安乐死而已”。

虽然安乐死问题具有复杂模糊性,但我们应该明了安乐死的侧重点应该是“安乐”,而不是“死”。

我国关于安乐死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9―1989年为起步阶段,1979年12月,广州自然辩证法讲习会上,邱仁宗首次提出了安乐死问题,少数学者开始研究安乐死。1986年陕西汉中安乐死案件的出现,使安乐死研究在国内较大范围展开;1990―1999年为探索阶段,社会及相关研究机构、新闻媒体开始意识到安乐死的重要性,学术界开展问卷调查;2000年至今为发展阶段,情与法的撞击引起了广泛争论,也推动着我国社会伦理、法学、哲学、医学对安乐死的探讨和关注。

然而,在我国这样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社会情境中,传统观念与安乐死的观念冲突无疑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法律上的盲点,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安乐死问题时所遇到的伦理困境也是十分尖锐的。

三、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安乐死问题时遇到的困境分析

(一)历史文化困境

1.传统生死观的影响。“乐生恶死”“好死不如赖活着”是中国传统死亡观的体现,它说明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与抗拒,以及对生还的向往与渴求。作为子女,就应该为父母养老送终,而这种送终也是指自然老死或病死不加以任何人为地干预或催促。

安乐死的实施,是对这种“重生必死”观念的公然挑战。新生代思想与几千年积淀的交锋,势必不是那么容易。

2.情感与理智的矛盾。(1)传统“孝”文化的影响。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一种意识,已经扎根于国民心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使得做儿女的明知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也要四处求医、倾家荡产为父母治病,否则就是不肖子孙。如果家属答应给亲人实施安乐死,将会被指控为“不孝”并遭受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而社会舆论的背后正是传统生死观与传统的“孝”的观念在支撑。这些舆论对个人来说将是致命的,因为它关系到个人的人际关系、名誉和社会地位等。因此,就算家属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理性上觉得应该给亲人实施安乐死,但情感上的不安、自责、负疚和担忧感却是无法超越的。

(2)“人情”、“面子”的社会情境。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面子”社会。家属一旦对亲人实施安乐死,就会被公众评价为“没有人情味儿”“丢人”“没良心”。安乐死作为一种理性对待死亡的方式,与中国的“人情”“面子”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于是便造就了理智与情感的困境。

3.医德与人道的冲突。“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只要病人还未停止呼吸,就要“死马当活马医”。但面对遭受病痛折磨、痛苦不堪的病人,基于人道主义精神应该给病人以解脱。当医德碰上人道,医生是该遵守医德救死扶伤还是该基于人道为病人减轻痛苦呢?

(二)专业伦理困境

1.法律与伦理的冲突:符合伦理却有悖法律。安乐死在中国尚未合法化,法不容情人却有情。对于一个身患绝症饱受折磨的患者来说,符合伦理的作法应该是解除其痛苦,而不是采取徒劳的办法延长他的痛苦。法律与伦理的碰撞,情与法的选择,至今还未得到圆满的答案。遵守了法律,就意味着患者将继续忍受病痛的折磨;选择了伦理,就难逃法律的制裁。情与法的怪圈,该如何冲破?

2.保护生命与案主自决的冲突。社会工作者,既要保证案主的自决权,又要坚持保护生命。若案主决定安乐死,社会工作者基于生命第一对其进行干预,这就是保护生命,那么这种对生命的保护,到底是保护了生命的长度还是保护了生命的质量?如果说这是保护了生命的长度,那么没有质量的活着,究竟是不是对生命的尊重呢?案主决定安乐死,目的是减轻痛苦,以生命的长度来交换并保证生命的质量,是对生命质量的保护,那么社会工作者以保护生命的长度为由来进行干预患者保护生命的质量又是否合适呢?

3、谁是当事人?对患者来说,死的意义大于生,安乐死是一种解脱。而患者的安乐死对于家属、对于医生都有着灾难性的影响。医生一旦对患者实施安乐死,就意味着要面临法律的制裁。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究竟谁才是当事人?患者?患者的家属?还是医生?

面对多方利益冲突,社会工作者究竟该忠于谁,保护谁的利益?

4.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怎样才算合理:平等还是不平等?“资源分配平等”和“机会平等”是社会工作者从“人生而平等”所引申出的伦理原则。不考虑病人的年纪、病情等来平等分配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稀有的、昂贵的延长生命的技术手段和器械,这是否合适?有人认为,对于不治之症的患者实施安乐死,才是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使有限的资源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5.“滑坡”效应。“法律在尊重人性和维护社会秩序二者之间要能综合取舍,不能顾此失彼,造成失控。法律首先应当考虑的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是管理的有效性,否则很有可能会造成社会失控的灾难。”社会工作,一个重要任务便是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我们不得不担心安乐死的合法化是否会引发“滑坡”效应,会不会使有些图谋不轨的人利用其谋取自身利益?如果没有一套严谨的法律程序和资格限定,安乐死合法化将会成为一些人谋财害命的帮凶,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将遭受巨大威胁。

6.同意安乐死,是否会导致反对安乐死的群体减少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我国反对安乐死的大有人在,一旦社会工作者参与并同意安乐死的实施,是否会导致反对安乐死的群体从此减少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这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利弊呢?

四、缓解安乐死问题中伦理两难的对策探讨

(一)开展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的开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一种是大众媒体宣传。最终,通过二者的结合,从文化层面上提高人们对死亡的理性认识,使全社会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评价,改变传统的伦理观。而对于患者,通过死亡教育我们调动各层群众以积极地姿态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给予精神上的安抚、关怀和慰藉。对患者本人来说,死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应该重在干预其治疗、治愈上,而应该“重在积极的关怀、援助其摆脱临终前的身心痛苦尤其是心理层面”。

社会工作者有着专业的价值观和扎实的心理学基础,所服务的领域又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应积极投身于死亡教育的工作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将安乐死与临终关怀相结合

荷兰等国的研究结论表明,心理原因是很多患者请求安乐死的主要原因。

王思斌曾将临终关怀服务内容归纳如下:1、控制疼痛和症状,包括音乐治疗、艺术治疗、戏剧治疗等,按摩和做运动也常用来缓解临终者及其家庭照顾人身体上承受的压力;2、协助老人及家属解决医疗费用问题;3、提供丧亲后续服务。这与安乐死的主要目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有着相似之处,将二者相结合,可以满足患者祥和乐死的心愿、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压力、也可以降低患者家属的担忧及负罪感,更可以避免医生和患者处罚法律,正可谓一举多得。

(三)全面建设社工人才队伍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舶来品,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公众对社会工作却知之甚少,社会工作在我国社会的地位还有待提升。历史上,因为安乐死而接受法律制裁的医生、以情触法的家属、背负千古骂名的亲属比比皆是。社会工作者是否该反思一概而论的社工是否也应更加专业?

1.司法社工――降低“以情触法”的可能性,缓解情法两难的矛盾性。大力发展司法社工,不仅可以尽量避免出现法律纠纷,也可以利用其心理学背景和社会工作背景与患者、家属和医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减轻患者痛苦,找出最佳解决办法。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也可以为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的争议提出更有力、更贴切的建议。

2.医务社工――推进医患互动关系,构建新时代医患信托关系的桥梁。医患关系的不对等是影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医生和患者,甚至是患者家属,必须建立了良好密切的关系,有着充分的信任和沟通。

(四)建立安乐死的具体相关制度

安乐死合法化不能一蹴而就,理应循序渐进,由点到面。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呼吁加强对安乐死国内外各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国外安乐死已经合法化的个别国家的国情、安乐死的发展历程以及安乐死合法化以后所带来的利弊进行深入彻底的研究,充分开展有关安乐死的民意调查。从而制定出统一的安乐死标准,详细制定安乐死的具体操作规范,最后完善关于安乐死的相关制度和法律,建立专门的安乐死审批机构,有着具体的安乐死实施程序。

社会工作介入安乐死问题困难重重,既受到传统生死观、传统“孝”道和传统医德等历史文化的冲击,又面临着专业伦理各方面的矛盾,因此,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是任重而道远。仅靠社会工作者群体也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工作者发展死亡教育、把安乐死与临终关怀相结合的同时,离不开社会各界对安乐死的关注,对社会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更离不开国家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尤其是司法社工和医务社工的重点培养,这一切都还离不开有关部门建立起安乐死的具体相关制度。

参考文献:

[1]祝世讷,冯秀云,梁中天.安乐死论纲[J].医学与哲学,1998,(7):343.

[2]翟晓梅.安乐死的概念问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3):86~91.

[3]张玉堂.我们有死的权利吗?[J].法学,2001,(5):65~72.

[4]欧阳涛.安乐死现状与立法[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5):43~48.

[5]康兰波.安乐死与人生命价值的哲学反思[J].青海社会科学,2006,(5):60.

[6]何强.安乐死伦理分析[M].太原:山西大学,2009,8~9.

[7]李惠.生命、心理、情境:中国安乐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pp:4~5.

[8]李琰.安乐死的伦理价值分析[M].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25.

[9]赵金才.本土社会工作介入临终服务领域的两种路径[J].社会工作,2011,(12):53.

[10]祝世讷,冯秀云,梁中天.安乐死论纲[J].医学与哲学,1998,(7):34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范文2

一百多年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中国人太多的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那段屈辱的历史。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火烧圆明园到"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要常怀忧患意识,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1勿忘屈辱历史

八国联军侵华是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中国。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占领北京。侵略军在华屠杀人民,掠夺财物,践踏中国。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鸿章等人乞和。11月,侵略军增至10万分别入侵山海关、保定、正定等地,并进兵山西。沙俄还单独出兵17万分六路入侵中国东北。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透过68年前的烽火硝烟,我们决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给中华文明造成的空前浩劫。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残酷杀害中国军民,强行掠取资源劳工,蹂躏摧残妇女儿童,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罪恶滔天的兽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受了惨重破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日本1874年进犯台湾,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并侵占台湾,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并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1931年策划发动"9・18"事变并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以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这一系列侵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先后践踏了中国大片土地,侵占了中国大部分重要城市,企图把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

2常怀忧患意识

所谓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源发于人内心的一种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直接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是人改造世界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能动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动力。

历史教师应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为学生搭起一座桥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对课堂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功能,中国近现代史,每一个专题,无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可以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的功能。新课标强调"新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是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知识魅力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是培养学生忧患意识增进爱国情感的课堂"。

二千多年前,孟子在《孟子o告子下》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告知世人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一直以来,这个观点一直被国人所尊崇,并传承至今。目前学生生活的优越,讲排场讲阔气,浪费严重,从杨梅外盛行,忧患意识淡薄了,这种思潮如果不抓紧改过,未来的中国是非常可怕的。

当前的国际复杂的形势也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的教育,世界正向极化趋势发展,虽然和平和发展是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日本右翼势力的嚣张,要建立国防军,想成为"正常国家",修改宪法等一系列动作不断。日美联合防御体系的建立,东盟国家的疯狂扩军备战,南亚的军备竞赛,中国边境矛盾不断,美国又开始拉拢蒙古,中国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有一个良好的国内发展空间,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危机的严重,责任的重大,以便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有位伟人说过,"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目前不少中学生忧患意识淡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我们中学教育的一大遗憾。因此,学校教育别是历史学科中加强对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已刻不容缓。

3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忧患意识的主阵地作用

3.1教师要转变历史课堂教学的观念。历史课程标准提到"必须全面实施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总目标是从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的,教育也由过去以知识为本发展为今天以人为本。

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转变观念,适应新角色。在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师要不断充电,不但要牢记历史,而且还要不断更新观念,掌握那些"不安分国家"的动向,然后及时向学生传达信息,让每一名学生都清醒的感受那些侵略过中国的国家亡我之心不死,每一名中国人都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3.2教师要用情感教育激"活"历史课堂,使学生首先对历史学科有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教育为师生情感发生强烈的共鸣,得到和谐的交流,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应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以愉快的心情,和蔼的态度出现在学生面前。课堂上,教师精神饱满,举止大方,充满愉快的微笑,语言流畅、生动、亲切,通俗易懂又充满启发性和感染力。但在讲到列强侵略时,要严肃认真,用表情和情感打动学生,用真挚的爱国情感引领学生,要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永不忘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范文3

人有种种情,而有一情必有另一情与之相待,如喜与怒、爱与憎。忧与乐也是一对情;只是自佛典定七情为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后,乐与忧的对立,似鲜为人注意。其在先秦,乐与忧,本属一对;如孔子说自己能“乐以忘忧”,孟子说人们常“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易・乾文言》有“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之类皆是。

乐与忧既为一对感情,在人生中,就有它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因此,按儒家的哲学,在人生态度上便不应扬此抑彼,畸轻畸重,只乐不忧,或是忧非乐;也不会言不及义,不对忧乐进行他们的理性主义的说明与规定。

儒家将忧分为两类:一为外感的,因困难挫折而遭致的忧,亦即物欲或难满足之忧;一为内发的,欲实现理想而生起的忧,亦即善性力图扩充之忧。前者如在陈绝粮,如箪食瓢饮,这类外忧,是平常人心目中的忧,也是君子作平淡想时的忧。但当君子自觉其为君子时,或能达性命之情时,这一类的忧便不足为忧或不复为忧;所以有“仁者不忧”“君子不忧不惧”“乐以忘忧”等等否拒和排除忧的说法和办法。因为这类外忧都是“命”的安排,是“莫之致而至者”,自己无可奈其何,也无所负其责,因而也就无需动其情、用其忧;既来之,则安之,视同天理自然。不仅此也,既然这类外忧乃命的安排,“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何不据性之善秉,视外忧为“天将降大任”的征兆,化外忧为成贤希圣的动力?一念及此,乐之唯恐不及,更何忧之有!

君子所真正当忧的,是内忧,不妨叫自寻烦恼。如“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论语・述而》),如“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犹未免为乡人也”(《孟子・离娄下》),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思出民于水火而登衽席之忧;总之是种种内圣外王之忧。这类内忧,觉之则有,迷之则无,是良心善性之见于感情者,也是为学修身之结果,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情感所在。

简而言之:前者是物质的忧,起于欲,后者是精神的忧,生于性;前者是外感的忧,非我所致,后者是内发的忧,乃我所求。物质上的不足谓之“贫”,精神所追求者谓之“道”,“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外感的忧叫做“患”,应该不动乎心,内发的忧才是“忧”,必须念兹在兹,所谓“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者是也。这就是儒家的忧论。

儒家将乐也分为两类:一为感性的乐,近于欲;一为理性的乐,偏于性。儒家不是禁欲主义者,不排斥悦耳愉目佚体赏心之乐,但要求节制,因为它对人有损(“损者三乐”),不仁者久耽则乱(“不仁者不可长处乐”);而且,这种乐不宜独享,应该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上》),因为这样做了的结果,百姓既可得到实惠,君子也以此使原来的感性之乐上升到理性,这叫做“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乐记》)。

儒家所津津乐道的,是理性的快乐。谁都知道《论语》是以乐开篇的。学而时习之悦,有朋远来之乐,人不知而不愠,便都是理性之乐。《孟子》有所谓君子的三乐,其“父母俱在、兄弟无故”即后来称之为天伦之乐者,是宗法制度所规范的乐,没有多少普遍意义。最要紧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之乐,或这叫“反身而诚”之贰K谓不愧、不怍,也就是诚,或者叫实实在在。为什么会有实实在在的感觉,那是因为“万物皆备于我”,也就是体悟到自己已经与道合一、与天地同体了。这种超越之乐,自然无以复加;虽朝得而夕死,亦无憾恨。这便是他们的极乐世界。这种乐当然也不应独享,但又不是凡民可得与共,所以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那也是一乐,为同登乐土而服务的乐。

进而言之,这种得道之乐,也正就是那念念不忘的修德之忧。因为道体至大,德无止境,修德的开始便已意味着在得道,得道再深也不保证修德可以暂停;修德与得道,都是工夫,也都是境界;向过去的自己看,现在已得道,向未来的自己看,现在正修德。忧国忧民之心也正就是反身而诚之情;泰州学派人物说得好:“君子终身忧之也;是其忧也,乃所以为其乐也。”(《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此中忧乐合一之妙,非寻常之小忧小乐两相对峙可比,也非未亲身实践者可得玩味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范文4

【关键词】晚期癌症;临终关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00-02

由于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以及人口老龄化,癌症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是至今为止,癌症仍是无法攻克的难题,死亡就在所难免。死亡是人生旅途的终点,也是生命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死亡带给病人和家属的影响就备受关注。如何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增加其舒适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延长其生命周期?通过临终关怀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心身护理,特别是癌症患者生命的终末阶段实施的临终关怀,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都会起到减轻痛苦,增加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1 临终关怀的概念

临终关怀一词源于中世纪,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终末护理、安息护理等。临终关怀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顾。其目的在于使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能够无痛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并使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

2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

2.1 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癌症病人重要的心理特征。具有焦虑心理的病人对现实持有一种消极的评价,在展望自己的未来时感到无比的艰辛,充满挫折,百般无奈和失落,以致坚信没有任何方法和途径能够摆脱苦难,他进入医院接受各种医疗检查和治疗时,心理上首先产生一种焦虑。主要表现为心事重重,唉声叹气,情感脆弱。

2.2 忧郁心理 忧郁心理是临终病人最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临床观察表明他(她)有较多的消极信念,从而滋生失望和抑郁。许多病人随着病情的恶化和症状的加重,亲人含泪的目光和特别体贴,多意识到自己将不可避免地离开人世。表现为心情忧郁、痛苦、消沉、失望。有时为避免亲人们的悲伤而暗自流泪,病人先是急于交代后事,然后沉默不语。但希望亲人日夜守护在身边。

2.3 否认心理 这类患者大多具有“非好即坏”的偏执认识,易在思维上走向极端,没有回旋余地。不能根据现实调节自己的期待。表现为拒绝接受治疗,脾气急躁异常。容易与家人和医务人员发生冲突。由于国人在对待癌症是否真实告知病人本人存在诸多争议,许多病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死于何种疾病。家属不愿意让病人知道病情。临终是否放弃治疗,多半是由家属决定。医务人员尊重家属的意见,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保护性医疗制度,对临终病人采取保护性措施,不能把真实病情告知病人。当病人意识到或间接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心理上不愿接受这种事实,常常反复追问医生自己的病情如何,不安、急躁、烦闷,要求家属带自己到大医院进行复查,以求以前的诊断。否认对临终病人来说如同一种缓解沉重打击,减轻心理压力的缓冲剂。

2.4 认可心理 患者会感到自己已经竭尽全力,没有什么悲哀和痛苦了,于是开始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患者表现相当的平静,非常的坦然。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

3 心理护理

3.1 焦虑心理的护理 要帮助病人解决焦虑情绪,就必须从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做心理疏导工作。对待病人的心理波动给予安慰和理解,促进护患之间的感情,成为病人的倾诉对象;同时尽量考虑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宜的诊疗方案,以减轻因经济负担造成的负性情绪。倘若护患关系搞好,病人的焦虑问题即便不愿向家人讲,也能向护理人员说。这时,积极对症处理,便可稳定病人情绪。

3.2 忧郁心理护理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患者可出现全身衰竭状态,患者从家属的表情及表现等意识到自己病情严重,心情明显抑郁,语言减少,表情呆板。护士应深入病房,多与患者沟通,允许患者悲伤,痛苦并诉说,同时,争取家属、单位及社会力量的支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3 极端否认心理护理 否认是一种应付突然不幸的心理防卫,但也可导致少数人心理突变而采取自杀行为。所以护士在面对病人的极端否认心理时应以真诚忠实的态度,坦诚的回答患者对病情的询问,关心患者。在与患者交流中主动正确地引导病人,加强观察情绪举动变化,防止病人的极端行为。

3.4 认可心理的护理 癌症晚期最终结局是死亡。此时病人已有思想准备,情绪平和、镇定,精神及肉体极度疲劳、衰弱,常处于嗜睡状态,情感减退,对外界反应淡漠。此时护士应让病人宁静、安详地告别人间,不应过多打扰,不勉强交谈,适度陪伴和支持、尊重信仰,保证临终前的生活质量,协调和指导家属参与临终护理,建议家属合理安排护理时间,指导家属协助做好基础护理。

3.5 疼痛的心理护理 癌症病人到了晚期,往往出现疼痛难忍,护士态度温和、动作轻柔,对疼痛部位避免触碰。护士要设法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阈,恰当向病人解释疼痛机制显示出理解病人的痛苦,安慰病人,通过心理治疗缓解疼痛,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在交谈、阅读、看有趣的电视节目等活动上来减轻疼痛。

4 疼痛的护理

4.1 药物控制

4.1.1 按阶梯给药 根据癌症患者的主观疼痛现象,分为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三个阶面,分别制定止痛方法。第1阶梯: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止痛药,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本类药物无成瘾性,无镇静安眠作用。第2阶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药与非阿片类止痛,如可待因、曲马多及高乌甲素等。第3阶梯: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止痛药,如吗啡。

4.1.2 无创给药 癌痛药物治疗原则之一是口服给药,尽可能避免创伤性给药途径,以便于患者长期用药。WHO重点推荐使用的止痛药是吗啡。

4.1.3 按时(3~6h)给药,而不是按需(只在疼痛时)给药 临床实践证明,如果患者出现疼痛时,及时、按时使用镇痛药,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可以选择镇痛强度低的药物,使用最小剂量。如果等到疼痛剧烈时使用镇痛药,患者就要遭受疼痛的折磨。如果长期得不到镇痛治疗,癌症患者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

4.1.4 给药剂量个体化即按量(止痛剂量直至病人疼痛消失)给药,而不是定量给药。临床实践证明,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少数癌症患者镇痛治疗需要高剂量。阿片类药物镇痛作用强,长期用药无器官毒性作用。当患者疼痛因肿瘤进展而加重时,可通过增加剂量提高镇痛治疗效果,用药量无最高限制性剂量,即阿片类镇痛药无封项效应。

4.1.5 止痛泵的应用 广泛的应用于疼痛原因明确,需行止痛的治疗。特别适合于癌症病人需持续性、大剂量给药的患者。它具有依据患者止痛意识需要,可预先确定流速及自控加药,止痛持续,操作简单。克服了一般口服及肌注止痛药维持时间短,疗效不佳、副作用大的特点。

4.2 转移注意力 采取让患者听音乐、看电视、读报纸、玩扑克等活动,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我们让爱好音乐的患者选择喜爱的乐曲,在睡前、饭后或输液过程中播放,患者通过欣赏音乐,转移了对疼痛的注意力,有效地缓解了疼痛。音乐能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美妙的乐曲能提供松驰的环境,使人回忆起美好的往事,音乐不仅能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而且可转移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疼痛。

5 做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

晚期癌症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衰竭,并发症增多,护士应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专科及基础护理,集中进行各项操作与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耐心解释治疗对其利害关系及操作方法,并以熟练的技术,轻柔的语言,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饮食护理,大多数患者的痛苦除原发病引起的疼痛外,还因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呕吐、身上带有各种不良气味、生活不能自理,及时准确缓解患者的痛苦。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患者的清洁卫生、保持大小便通畅,卧位要舒适、营养及液体的补充要及时等。协助患者解决身体需要,护理中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相互配合。

6 对家属的关怀

6.1 创造机会使家属宣泄内心的悲伤 诱导他们说出内心的感受并认真倾听同时给予理解和安慰。心理学家认为长期压抑,长期压抑悲痛的感情会导致人们的心身疾病。大声哭泣,让悲痛发泄出来,能减少对健康的影响。因此,护士必须提供合适的场所,让他们发泄其内心的感受。此时,护士应认真倾听,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沟通技巧给予关心、理解、支持和安慰。

6.2 满足家属照顾患者的需要,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生活照顾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照护活动,如计划的制定、生活护理等。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应耐心指导、解释、示范有关的护理技术,使其在照料亲人的过程中获得慰藉,同时也减轻患者的孤独情绪。

6.3 协助维持家庭的完整性 协助家属在医院环境中,安排日常的家庭活动,以增进患者的的调适,保持家庭完整性,如共进晚餐、看电视等。

6.4 对家属进行适当的死亡教育 对家属进行死亡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其认识到死亡是人生命中的客观规律。任何人都不能幸免,进而接受亲人即将死亡或已死亡的事实。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亲属接受现实,了解悲伤与居丧,尽快适应亲人去世后的生活。缩短悲伤过程,顺利度过居丧期,保持身心健康。

6.5 满足家属本身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护理人员对家属要多关心体贴,帮助安排陪伴期间的生活,尽量解决其实际困难。

随着临终关怀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为即将结束生命的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服务,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王晓琳,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及护理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7),620.

[2] 赵庆英,晚期癌痛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1,7(8):58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范文5

【关键词】 临终患者; 护理; 尊严

临终护理也叫临终关怀,其宗旨是使患者在有限生命里,安祥,舒适且有尊严而无憾地离开人世,护理的对象是临终患者。所谓“临终”,指人生所患疾病的终末期或遭受意外濒临死亡的时间。临终护理是针对垂危患者进行的一种特殊护理,所以它是临床护理中的一种特殊护理,具有和普通护理不同的特点。

对临终患者来讲,治愈希望已十分渺茫。此时目标由治疗为主转变为对症处理和护理照顾为主。这时,正确认识和尊重患者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患者最有效、最有意义的服务。此时医护人员对患者所要做的不再是治愈疾病、延长生命,而是控制病症、减少痛苦,保持患者身体舒适,提供有效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最大限度改善和提高患者的临终生活质量。要实现以上目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1 注意基础护理

1.1 注重躯体舒适 针对患者特点,护理人员应尽可能的为临终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外部环境,注意室温、光照,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从多方面加强基础护理。此时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均已衰竭,身体极度衰弱,免疫力低下,基本无法起床活动,所以发生压疮及口腔并发症的概率很高。对此,要加强皮肤护理,以防压疮产生。要维持良好、舒适的,定时翻身;定时为患者擦洗;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床单、被褥、衣物干净、整洁,防止压疮及交叉感染的发生。要重视口腔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对无法自理患者,护士应对患者应定时进行口腔护理。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如何正确护理患者的皮肤及口腔。对于患者易出现的便秘或大、小便失禁等排泄问题,护士应加强患者排泄的护理,并对其家属进行有效地指导。

1.2 控制疼痛 疼痛是临终期患者常会出现的现象。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还会引起其强烈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与疼痛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通过准确评估临终患者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发作规律,认真实施镇痛方案,有效地使用止痛效果强、副作用小的镇痛药物,以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同时,注意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以防发生意外。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非药物止痛的意向干预,如音乐疗法、心理暗示法、催眠意向疗法以及针灸、按摩疗法、外周神经阻断术等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以达到止痛的目的。

1.3 营养支持 处于临终阶段的患者自主获得减少,循环不良,营养失调,难有进食的欲望, 基于患者食欲下降,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机体往往处于负平衡的情况。护士和家属应共同商量患者的饮食,要注意食品的合理搭配及营养卫生。处理的原则是少量多餐,给予易消化吸收,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减少恶心,增进食欲。多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便于患者吞咽。必要时采用鼻饲或TPN(静脉营养),保证机体的能量供给。加强对患者身体状况的监测,注意观察患者电解质指标及营养状况,监测生命体征及末梢循环情况,掌握患者的身体变化。

2 进行有效心理护理

临终患者是经过治疗生还无望、濒死的患者。他们的身体状况使他们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以及周边人们精心的照料,需要身、心两方面的照顾。在进行全面护理的过程中,除了根据其生理反应与变化做好基础生理护理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和精神安慰,使患者不带遗憾地辞别人世。

美藉精神病学家伊莉莎白・库布勒・罗斯博士根据临床患者的心理特征,将临终患者复杂心理和行为归纳为五个典型的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此研究在世界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2.1 否认期 临终患者在初知自己病情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对自己所患疾病的强烈否认。此时,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还未接受,心理上受到强烈刺激。典型特征就是逃避和拒绝承认病情、承认这个事实。并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可能是医生错误诊断,并四处求医,以期望获得相反的结论。持续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可能持续数小时或几天不等,甚至还有些患者直到辞世前几天还在谈论今后生活的计划打算。

2.2 愤怒期 当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否认确定病情之后,愤怒、怨恨由然而生,对自己所患疾病不理解,多认为是命运的不公,常将情绪发泄、牵怒于他人。这其实是患者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2.3 协议期 经过愤怒期后,此时患者开始接受既成事实,承认病情的存在,心理逐渐趋向平静,承认死亡即将来临,为了延缓病情,患者会积极配合治疗,并不断提出要求(协议),以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希望医学奇迹出现,改变噩运,延长生命。

2.4 忧郁期 因为疾病的不可逆,当一切挽救生命方案都已无效,病情日益恶化,症状逐渐加重时,患者已充分意识到自己逐步走向死亡。此时心情极度忧郁、伤感,痛苦、消沉、绝望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经常表现出悲伤、退缩、情绪低落、沉默哭泣等反应,希望亲人能够日夜守候在身边,时常沉默不语,抑郁寡欢。

2.5 接受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抑郁,患者会进入接受期。在这一时期,患者会变得相对平静,表现既不痛苦也不害怕,心情得到了抒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表情淡漠,非语言动作增加,常有嗜睡现象且不易唤醒,此时患者极度疲劳衰弱,对即将到来的现实表现平静,不愿与人交谈。

针对患者在临终阶段所表现出的五个不同时期,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各个时期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在最后的治疗过程中建立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生命质量。(1)否认期护理。对于处在这个阶段的患者,针对其所表现出的对病情的排斥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正确引导患者。与患者交流时,不要揭穿患者的防卫机制,要表现出热心、支持和理解,倾听他的主诉,多和患者谈一些提高精神情绪的话,多用鼓励、暗示性语言,正确引导患者面对现实,尽可能减少不良信息对患者的刺激,使其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心态。(2)愤怒期护理。对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疗效不佳,患者进入“愤怒期”的反应,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适应性反应,护理人员应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允许患者宣泄心中的不快,对于其忧虑、恐惧、烦躁,医护人员要谅解、宽容、安抚、疏导,使患者在医院有安全、温暖感和归属感,切不能“以怒制怒”。同时由于患者情绪的剧烈变化可能影响到其行为的反常,如拒绝治疗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护理人员要时时注意,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剂,稳定患者的情绪。(3)协议期护理。此时患者已认识到了自己的病情,开始由愤怒转向平静,并积极要求合作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的时间和质量。此时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加强生活护理,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如亲情、爱好需要等,积极引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和其家人的关怀、照顾,让患者感到自身的价值,使心境处于欣慰和轻松的最佳状态。(4)忧郁期护理。对患者经过多方努力治疗无望,病情日益恶化所表现出的强烈失落、消沉、绝望心理,护理人员要对其给予充分的同情与照顾,提供支持性护理。使用非语言的方式给予其精神上的支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让患者感到被关心、重视和照顾。增加患者与家人接触的时间,尽量带去快乐,让患者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同时加强护理,注意预防患者的悲观自杀行为倾向,帮助患者树立正确对待死亡的态度。(5)接受期患者。经过忧郁期后,患者感觉通过努力已无希望,对病情不再抱有侥幸和猜疑,对出现的症状保持平静,对死亡不再有恐惧感,准备接受死亡。此时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除采取积极治疗和全面护理措施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减少外界的干扰,尊重患者的意愿,帮助患者了却未完的心愿和事情,让家属多陪伴患者和参与护理,使患者心灵得到慰藉和舒缓,真正体现出对生命质量的珍重。

对于临终患者心理活动的五个发展阶段,并不一定是前后相继的,有时会交错出现,有时会缺如某个阶段,各个时期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作为护理人员就应掌握各期的特点认真观察、分别护理,帮助临终患者从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建立相对良好的心态(生死观),比较平静地渡过临终的各个时期。

3 维护临终患者尊严

关注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还要注意维护患者的尊严。护理人员和家属应把临终者看成一个整体的人,一个正在完成全部生命过程重要阶段的人,给患者以真诚的关心、友爱、温暖,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其尊严,保护和支持个人权利。而且,对临终患者的尊重,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安慰,要使患者真切感觉到自己仍在被人们所关注,是家庭和社会的一重要分子,从而消除他的烦躁和孤独感。满足患者的关怀需求,让患者觉得自己的尊严得到了尊重,自尊心得到满足。通过他人的理解与关爱,提高临终期的生命质量,使他们安祥、有尊严、无遗憾地走到生命终点。

4 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及安抚照顾同样是临终关怀的工作内容

面对亲人的即将离去,家属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专业护理人员要给予家属精神和心理的关心和支持,使他们增强承受所成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地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使用有效的交流方式,使家属和医护人员一块做好患者的生理、心理护理,也使家属在亲人辞世前充分尽到义务,精神上得到慰籍。在临终者去世后,医护人员要协助家属做好善后处理,对家属的悲痛情绪要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以降低家属身心疾病的发生率,帮助他们疏导悲痛和重建生活的信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范文6

【摘要】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使患者能舒适,无遗憾的走完人生最后一阶段。方法:通过护士行为的影响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并取得家属和社会的支持。共同协助患者积极的通过生死完成生命。结果: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患者,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认同,收住的22例晚期癌症患者在我们的关怀照顾下安详的离开人间。

【关键词】晚期癌症 临终关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对人类生命构成巨大威胁,而患了癌症的人,其生理及心理所受到的打击是难以想象的。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服务”,它是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一种全面的照顾,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其目标在于使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能够无痛苦和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使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

一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9年至2011年共收治了临终癌症患者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60―85岁。分别为肺癌12例,肝癌5例,子宫癌,乳腺癌,食道癌 ,骨癌,胃癌各1例。

二 症状处理

⑴疼痛的处理: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终前的关怀治疗影响很大。因此,早期充分的控制疼痛是对晚期癌症患者最好的关怀。护理的重点首先是积极协助控制疼痛。主要的护理方法有:⑴态度和蔼,举止稳重自信,操作敏捷娴熟以稳定患者情绪,增加其安全感和希望的目的。⑵掌握对疼痛性质,程度等全面评估的方法,配合医生认真执行“三阶梯止痛方案”,认真做到“按需给药”“按时给药”和四个正确(即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途径),并给予止痛效果评价。⑶掌握其他止痛疗法的护理:如止痛泵,音乐疗法,冷热疗法,姑息放疗等。

⑵呼吸困难:护理重点应放在指导并协助病人去除或减少诱发因素,如避痰液过于粘稠,并配合医生给予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可根据需求给予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指导病人做有效呼吸及有效咳痰的锻炼。对病人表现出的怒恨、泄愤应给予理解,要以各种方式减轻其内心痛苦和病痛折磨,给予适当的镇痛剂,尽可能地缓解病人的痛苦。

⑶失眠的护理:患者常常因疼痛、紧张、忧郁、恐惧或呼吸困难及环境的影响导致睡眠质量受到影响。甚至有的患者整夜无法入眠。针对以上情况给予有效的止痛、改善呼吸、心理安慰、取舒适卧位以及提供轻松、安宁的环境等措施,同时指导家人给予陪伴、亲情抚慰,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三 心理治疗与护理

⑴支持求生心理: 晚期癌症患者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因此要尽量维持患者心中的希望,因为希望是肿瘤 病程中一个重要的让患者生存下来的基本条件。

医护人员应该抓住患者这种特有的心理特点,细心观察他们的行为、表情、神态、眼神、体态姿势等非语言行为,探求、了解其心理状态及其变化,做好心理诱导,多关心患者,尊重患者意愿,做好生活护理,使其以最佳心态,乐观、愉快的心境对待死亡。

⑵积极开展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今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包括对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树立正确的死亡观,突破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达到让生命“活得庄严,死得尊严”,“生如春之灿烂,死如秋之静美”。对临终病人家属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帮助他们缩短悲痛过程和时间,减轻悲伤程度,认识自身继续生存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四 家属的安抚

护士应与家属建立真实感情,使家属在每个时刻都能将其内心真实思想及痛苦诉说出来;提供人道主义关怀,尽量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个共度有限时光的安静环境,指导家属协助护理患者,护士应事先向家属说明临终阶段患者的征象和症状及家属能够做的事情。如握住患者的手、帮患者清洁、整理环境等,都能让家属了解他们能一起陪患者度过最后一刻,使其减少害怕和担忧。指导家属参与尸体料理,进行认真的尸体整容、着装,并安排向遗体告别,也是对家属莫大的安慰

五 小结

临终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精心全面的照料,使症状得到了控制,生命得到了尊重,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缓和了面对死亡的恐惧不安,使患者能平静地离开人间。

参考文献

[1] 安海英,孙敬华,赵际起。癌症晚期病人临终关怀的护理问题探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8):65

[2] 胡雁,陆箴琪,实用肿瘤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段丽红。恶性肿瘤晚期临终关怀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8,24(20):2245-2246

[4] 赫晋东,王运平,王梅。伦理查房在终末期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2008,19(10):76-77.

[5] 钱芳,蒋伯刚。晚期癌症临终患者的护理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