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范例6篇

原料药范文1

【业绩预告】

新城控股:上半年净利预增70%到120%

新城控股(601155)公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8亿元到14亿元,同比增加70%到120%。业绩增长因公司房地产项目结算金额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2017年上半年有所增长。

华发股份:上半年净利预增110%至130%

华发股份(600325)公告,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10%到130%。增长主要为本期完工交付房地产销售收入规模较上年增加所致。同时,公司联营公司实现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大幅增加所致。

昊华能源:上半年净利预增25%至37.5%

昊华能源(601101)公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亿元至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至37.5%。业绩增长主要因煤炭价格同比大幅上升,煤炭运输及甲醇项目盈利增加以及内部管理持续提升等因素综合影响所致。

实达集团:上半年盈利9859万元 同比增88.84%

实达集团(600734)披露2018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7.75亿元,同比增长10.59%;实现净利9859.19万元,同比增长88.84%;基本每股收益0.158元。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上半年获得政府补助收入7577.47万元,在扣除所得税影响数后,公司本期的非经常性损益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加。

原料药范文2

    1 存在问题

    1.1 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不规范

    2000年、2001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河北安国等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抽验,平均不合格率分别为 30.5%、69.5%。主要存在问题有:(1)市场管理混乱、经营人员流动频繁、素质差,药材与饮片不分,药品与食用调味品不分。(2)超范围经营,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普遍销售饮片,有的还加工炮制饮片,甚至销售禁止销售的中药材和中西成药[1-2]。

    1.2 中药材不合格率居高不下

    (1)假劣品种严重,如用贝壳磨制成“珍珠”、用川楝子皮伪充山茱萸、海马肚里灌水泥、天麻中插入铁钉等。(2)屑末、杂质过多。(3)地区习用品超地域经营、流通等。

    1.3 中药材炮制工艺不规范

    全国没有统一的饮片质量标准和炮制工艺规范,难以保证饮片质量的稳定和可控。20世纪60年代各省、市及自治区制定和颁布了各地的中药材炮制规范,20世纪80年代卫生部也制定和颁布了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而实际上各地多在执行当地或本单位的炮制规范,各地各法、一药数法的情况相当普遍。如水蛭,浙江、上海和江苏的炮制方法都不同。

    1.4 饮片生产经营市场混乱

    据统计,全国有正规专业饮片生产企业576家,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片约有70%来自非专业饮片生产企业。虽然国家近几年陆续制定并颁布了有关中药饮片的法规和管理办法,但伪劣饮片生产仍屡禁不止。

    1.5 饮片包装不规范

    多数饮片仍用麻袋、编织袋、塑料袋等包装且随便堆放,既不卫生又易致药材变质;包装未注明商标、品名、规格、产地、日期,质量问题可塑性不强。

    1.6 滥采滥种造成药材质量下降

    中药材生产为抢先出售,不依时采制,严重影响药物的有效成分。如黄芪一般采制5~6年生品种,有的种植1年就采收;旋覆花采收过迟,花瓣松散、部分已成种子。异地引种栽培未充分考虑药材品种的生长习性,失去地道,影响药材质量,如2001年抽检的丹参栽培品外形粗大、白心,35批中有29批不合格,其丹参酮ⅡA只有0.04%,远低于0.20%的规定标准;陇中地区引种的川木香,无香无味。

    1.7 药材资源流失,生态环境保护不足

    我国虽然是一个中药材资源大国,但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和破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多年来中药出口多以药材资源(多为优质资源)为主,进口国利用这些相对廉价的药材资源,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再去占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医药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由于开发的盲目性,现已有不少药材品种因过度采挖而使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如甘草、冬虫夏草、紫草等。

    1.8 中药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量未引起足够重视

    不少国家对此问题已反应强烈,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超标,已成为影响中药质量、信誉,阻碍中药走向世界的掣肘问题。德国魁茨汀中医院从我国进口一批中药饮片(共 106 种),因质量不合格而被禁用的就有 32 种,其中有11个品种重金属含量超标。

    1.9 药名混乱,同名异物品种混用

    如防己没有区分粉防己、广防己等。

    1.10 其他

    产地加工马虎,基层收购把关不严、伪劣充斥。

    2 管理对策

    中药原料药生产中的重数量轻质量,中药材炮制工艺的不统一,药材交易市场的遍地开花,无序经营,最终严重地影响了中药的质量,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发展。中医药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少数学科领域之一。加入WTO,为我国传统医药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药已出口到世界上的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原料植物药市场是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目前的交易总额有500多亿美元,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印度Exim银行认为世界原料植物药的交易总额可达800亿美元。尽管我国中药占国际传统药物市场的份额不低于25%,但由于受中药原料药等多因素的影响,中药的出口额仅占国际传统药物市场份额的3%左右。所以切实加强中药原料药的管理,用现代科技推动中药原料药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才能保证中药的质量,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才有利于推动中药的产业化、规模化,最终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3-4]。

    2.1 应规范中药材的种植行为

    中药原料药来自自然,又多为人工分散采收,受天气、地域差别及人为因素影响大,很难保证其质量的稳定、均一性。中药原料药是中药科学和中药产业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取决于其生产过程。只有规范的生产才能得到质量稳定、可控的中药原料药,中药提取物、中成药的内在质量才能得到根本保证。因此必须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实施指导原则及验收标准》的要求,规范中药材的种植生产[5]。

    2.1.1 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应按中药材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选择空气、土壤、水质符合GAP 要求的环境,选择合格的种质和繁殖材料,精心栽培,科学管理。

    2.1.2 药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应选用生物防治技术或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禁用含氯、汞、砷、氟等的化学农药,以降低农药残留量;田间管理要做到合理施肥,科学搭配,减少重金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1.3 禁止将中毒、感染疫病的动物加工成中药材。

    2.2 应规范中药材的炮制工艺,尽快建立中药饮片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中药炮制技术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总结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传统特色的制药技术,饮片炮制工艺是我国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2.2.1 饮片炮制直接关系到药效,古人云“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如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酒炒黄芩对痢疾杆菌、炭疽杆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比生品强等。生熟异治是中医用药的一个鲜明特点,饮片的炮制减毒、炮制增效、转变药性、引药归经等独特的工艺技术,是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根本保证,饮片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由此加强饮片炮制的规范化管理,尽快编制体现最新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全国饮片炮制标准,并将其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就更显必要和迫切。但因中药成分复杂,现还难以确定其各有效成分,加上我国幅员广阔,饮片使用有明显的地区习性,要统一全国的中药饮片炮制方法有困难。所以对非全国通用的地方习用品种,作为特殊情形可以制定相应省区的地方标准。如此,饮片炮制既不乏质量标准,又能适合我国国情,还可提高质量标准的可操作性[6]。

    2.2.2 同其他药品一样,中药饮片的质量取决于其炮制的生产过程,只有规范的生产才能得到质量稳定、可控、安全有效的饮片。这就要求中药饮片的生产除了应有质量标准外,还要有规范的生产方法和操作工艺,以及符合条件的生产厂房设施、专业人员,即需建立中药饮片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PP)。通过GPP的建立,确立饮片生产的准入制度,对所生产的符合规范的中药饮片实施批准文号制度,从而规范目前混乱的饮片生产、经营秩序,提高饮片的质量。

    2.2.3 饮片包装应标示商标、品名、规格、产地、日期、农药残留量和合格证等,提高饮片质量问题的可塑性。

    2.3 应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原料药范文3

目前我国可生产西药原料药近1500种,2002年产量达56.18万吨,占世界西药原料药市场份额的22%,出口额达29.88亿美元,增长速度保持在11%左右,同比增长28.07%。据海关统计,2003年1一5月,西药原料药出口额为15.18亿美元,同比增长73.81%,我国成为世界西药原料药的第二大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

欧、美是我国原料药的主要出口地区。这不仪因为他们有近5个亿的直接消费人口,更重要的是,出干对资源和环境的考虑,欧、美发达国家总是严格控制原料药本地生产的品种和规模,加上高额的利润和发达的制剂技术,欧美成为两个最卞要的药品制剂的输出地,这转而成为对原料药的巨大需求。特别是美国,近五年内将有2.5亿美元的专利药品过保护期,也就是说将有更多的制剂商有权力生产过去只能由一家生产的药品,显然这将会带来新一轮的原料药需求。

直面国际贸易间技术壁垒

人世以前,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就已经积极的参与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加人WTO后,事实上已传统意义上的“国内”与“国际”市场已不复存在,国内市场只不过是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因此,产品进人“国际市场”,已成为“人世”以后原料药生产企业能否立足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国际贸易壁垒逐渐减弱,然而,随着原料药企业越来越多的接触和进入国际市场,特另是欧美市场,人们会发现,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会遇到很多、特别是由质量和技术要求所带来的种种非关税贸易障碍。如欧洲的质量证书(即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COS或CEP)和美国的GMP符合性检查。因此,了解、接受并遵循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对企业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原料药企业按照AUTO的相关规则积极参与原料药市场的国际化竞争,了解原料药国市场的竞争趋势、了解主要原料药市场的准人条件,是企业进人国际市场的重要前提。欧、美是两大主要原料药市场,因此,了解及完成美国FDA对原料药的管制与认证、了解及完成欧洲药品质量证书一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COS或CEP)的申请,使产品以合法身份进人这两人市场,进而进入整个国际市场,对原料药生产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FDA认证和COS证书成为国际绿色通行证

原料药范文4

关键词:化学原料药;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

医药产业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其中的医药制造业医药分为化学原料药制造、化学制剂制造、中成药制造、中药饮片加工、生物生化制品制造等。其中化学原料药制造行业也是中国医药主导行业,2011年中国医药行业的产值达1.5万亿,而化学原料药制造业的产值为3081.9亿元,占医药行总产值的20.55%,在医药细分行业中占第二,由此可见化学原料药行业是我国医药行业的主要产业。我国也是化学原料药的出口大国,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居世界第一,原料药出口至1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北美洲市场出口增幅较大。

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原料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我国原有的比较优势已经在逐步丧失。所以研究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的竞争力,密切关注行业的竞争力现状,对保持我国原料药行业的优势和研究行业未来的发展路径有很大的助益。

一、化学原料药行业竞争力分析

行业的竞争力是指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的强弱程度,可分为显在和潜在竞争力。显在竞争力可通过市场占有率来反映;潜在竞争力可用竞争优势系数来反映。本文用27个省(除、青海、贵州和海南)化学原料药行业2006和2010年的数据研究,其中2006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统计年鉴2006-2007》,2010年的数据来源于国研网-重点行业数据。

(一)省市比较分析

1、显在竞争力分析

由图1可以看到,2006年山东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达22.91%,然后2-5位依次是浙江(22.64%),河北(10.75%),江苏(9.09%),河南(3.87%)。市场占有率最低的是新疆(0.02%),由此竞争力最强的是山东,最弱的是新疆。2010年山东的市场占有率依然最高,达16.52%,然后2-5位依次是浙江(15.68%),江苏(12.10%),河北(8.17%),河南(7.92%)。市场占有率最低的依旧是新疆(0.01%)。其中河南的市场占有率上升的幅度最大,增长了4.05%,其次是江苏上涨了3.01%;市场占有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山东,下降了6.39%。

图12006和2010年我国各省原料药的市场占有率

2、潜在竞争力分析

图22006和2010年我国各省竞争优势系数

由图2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竞争优势最强的是山东,竞争优势系数为1.47,然后第2-5位依次为天津(1.25),浙江(1.20),福建(1.14),江苏(1.04)。竞争优势最弱的是新疆,竞争优势系数为0.31。2010年我国竞争优势最强的是江西,竞争优势系数为(2.14),其次依次为内蒙古(1.73),山东(1.48),湖南(1.40),河南(1.34)。竞争优势最弱的是黑龙江,竞争优势系数为0.06。

且由图2可以看出,2010年相对于2006年来说,竞争优势系数上升的省市有17个,占总数的62.96%,说明我国原料药行业的总体竞争力有所上升。部分省市的竞争优势系数有所下降,其中甘肃的竞争优势系数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0.47。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化学原料药的原材料价格、生产能源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压缩了原料药行业的利润空间。

2010年的竞争优势系数相对于2006年来说,变动很大。江西在2006年的竞争优势系数仅为0.72,排名第17位。而2010年江西的竞争优势系数最大,高达2.14,是2006年的2.97倍。这主要是2010年江西的化学原料药增加值为214751万元,相对于2006年的77190万元增长了178.21%,而其劳动力和资本投资相对变化不大,分别增长了22.91%和42.98%,因此其生产率因子为1.62,在27个省市中占第一。内蒙古2006年的竞争优势系数0.79,排名14位,而2010年竞争优势系数为1.73,排名第二,与前述原因一致,是由于内蒙古2010年的生产率因子为1.59,占第二位。由此分析可知,竞争优势系数受生产率因子的影响最大。

3、化学原料药行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析

将各省市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综合来考虑,可把各省市按不同性质分为四种类型,具体情况见图3。

图32010年各省市化学原料药行业竞争力

由图3可以看出,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很高,即竞争力较强的省市有山东、湖南、河南、江苏和天津。市场占有率较高而竞争优势系数较低的有两个地区;市场占有率较低而竞争优势系数较高的五个地区;而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较有15个地区,这说明了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的竞争力不强。

(二)四大地区比较

在市场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2010年东部的市场占有率为64.37%,但依然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中部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是20.46%,居第二位;竞争优势系数为0.91,居第三位。西部地区2010年的市场占有率为11.33%,排第三位,平均增长速度为17.71%,而其竞争优势系数为0.97,居第二位,平均增长速度为13.55%。而东北地区是竞争力最弱的,2010年市场占有率是3.71%,比起2006年来说,平均下降了6.94%,竞争优势系数是0.43,平均下降了7.51%。综合来看,东北地区的竞争力水平是最低的。

二、小结

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的的竞争优势近几年有所上升,但整体来看我国大部分省市的竞争力不强,竞争力水平有待提高。

四大地区中,中国东部地区的化学原料药行业的竞争力水平最高,但其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而西部地区的竞争力水平上升最快,中部地区的竞争力水平也呈现上升趋势,但其增长的速度小于西部地区。近几年,东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也是呈下降趋势,在四个地区中,其竞争力水平是最弱的。

参考文献:

[1]武义青,马银戎等,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比较——从行业角度分析[J].工业工程管理,2003(06)28-31.

原料药范文5

1、公司在原料药领域拥有突出优势;

2、净利润复合增长率98.84%;

3、客户结构合理、外销优势明显;

4、技术研发行业领先。

东诚生化(002675)是国内最大的生化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球原料药行业的知名企业。多年来,东诚生化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和优秀的企业管理取得了优异的发展业绩,在中国生化原料药行业拥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净资产复合增长率47.36%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肝素钠原料药和硫酸软骨素的生产、研发和销售,这两个产品到2011年占到公司总体营收的93.41%。2011年公司肝素钠产品的销售占据主营收入的87%,软骨素占9%。公司目前90%以上的产品出口。

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优质的客户服务以及日趋完善的国际营销网络,公司经营业绩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2011年公司的营收达到8.58亿元,净利润达到1.28亿元。公司的营收以及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0.93%以及98.84%。其中公司营收2009到2011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41%、70.28%和20.22%。公司的净利润近三年来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4.16%、56.45%以及152.71%。同时,公司近三年来资产以及所有者权益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公司在2011年资产总额达到4.5亿,所有者权益达到3.04亿,净资产复合增长率47.36%。

客户资源广结构合理

目前公司产品质量符合美国、欧洲、中国、日本、韩国等多国的法定药典标准。在肝素钠原料药产品拥有客户70多个,涵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公司在肝素钠产品出口排名第三位。

公司的客户资源和营销网络的优势在近年来得到了逐步的体现,使公司避免了对单一客户集中依赖的经营风险。2011年公司前五名的客户占据公司总营收比例的57.59%,这个客户结构在整个行业内处于非常合理的区间。其中包括全球排名第2的制药企业SANDOZ,欧洲主要的肝素制剂生产企业之一MERCKLE,欧洲最大的肝素钠产品贸易商之一WELDING,印度领先的肝素产品生产商和出口商GLAND等。

公司不但注重在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同时在国内,因为肝素钠制剂会纳入中国医保目录,软骨素纳入中国药典,从而导致肝素钠原料药和软骨素产品在国内的需求量都会得到增长。针对这一形势,公司加大了在国内营销网络的开发力度,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技术开发储备行业领先

公司自主研发的肝素钠以及硫酸软骨素的纯化和提取技术处于行业领先的水平。鉴于公司在整个行业内的技术权威性,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软骨素生产商参与起草了中国药典2010版软骨素钠的标准。还受邀参与修订提高肝素原料药的欧洲药典。目前公司拥有专利技术3项,待审批专利3项,在研项目14项。公司承担了国家“重大新药创新”科技重大专项的2个子项目。

原料药范文6

[关键词] 生产设备;清洁验证;非无菌原料药;实施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a)-0156-02

为了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原料药生产完成后需按一定的清洁规程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洁。为确定清洁效果能否达到生产要求,需要进行清洁验证或清洁检查。清洁检查在此不作讨论,只对清洁验证进行阐述。清洁验证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采集足够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按一定的清洁规程清洁后的设备,能够始终如一的达到预定的清洁标准。清洁验证通常适用于关键清洁,如不同产品生产之间的清洁、API接触表面的清洁,非关键的清洗如同一产品或中间体不同批次间的清洁、地板墙壁或容器外部的清洁等不一定需要清洁验证。清洁验证对多品种的共用设备来说非常重要[1]。清洁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验证的核心。为了保证验证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清洁验证一般分为一下4个阶段。(1)开发阶段:制定清洁SOP,并进行培训;(2)准备阶段:包括确定取样点和清洁目标物、确定残留限度、编写验证方案、进行分析方法验证等;(3)验证的实施;(4)监控和再验证[2]。本文从以上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

1 制定清洁SOP

制定清洁规程前需要根据需清洁的目标产物特性和需清洁的设备特性选择合适的清洁方法和清洁剂,并确定清洁周期。

1.1 清洗方法的选择

一般清洗方法主要有手工清洗和自动清洗两种或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手工清洗的主要特征是人持清洁工具对设备进行清洁,通常需要将设备拆卸到一定程度并转移到指定区域,比较繁琐,人为影响因素较多,但是某些清洁区域只能人工清洗。自动清洗是指设备按一定的程序自动完成清洁,对设备要求较高,但自动清洗的重现性较好。通常根据设备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

1.2 清洁剂的选择

原料药生产企业可采用水或者水与清洁剂混合来作为清洁溶剂。所选用的清洁剂要求能有效溶解残留物,且不腐蚀设备,当然清洁过程中如果使用了清洁剂需进行清洁剂残留限度的检测和验证。因此,从产品污染和环保角度考虑在清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清洁剂。一般情况下,对于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的原料药可考虑选择生活饮用水、纯化水、热水、酸性和碱性水溶液等;对于在水中不溶的原料药可选择乙醇、丙酮等三级溶剂,禁止使用一、二级溶剂[3]。另外,选择清洁剂时还要考虑:(1)如果要选择有机溶媒,除了要考虑溶媒的危害,还应考虑是否生产用溶媒,如果选择清洁剂是生产用溶媒则可免去做清洁剂残留的麻烦,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应优先选用生产用溶媒。(2)考虑清洁剂与设备材质的适应性。(3)清洁剂的类型与清洁方法的匹配性等[4]。

1.3 清洁周期/效期的选择

做清洁验证时需要制定清洁效期。更换品种时,无微生物要求的清洁有效期可根据两个产品的质量性质特点进行质量风险评估,制定清洁有效期。同一品种在进行连续生产的过程中要制定清洁周期,依据产品在设备中的残留情况以及残留物料的稳定性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清洁周期。

2 编写验证方案

确定了清洁SOP后,就要编写验证方案了,编写验证方案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确定清洁操作完成后如何判定设备洁净程度和设备可接受的洁净程度。如确定清洗的标记物,确定最难清洁部位、取样、残留限度、回收率、分析方法验证等。

2.1 清洁标志物的确定

清洁的目的是为了使目标物在设备上的残留处在可接受残留限度以下,所以在建立清洁可接受标准时需要先确定清洁标志物。一般对于共用生产线,首先需要对生产的活性组分进行分析评估,主要因素有毒性或者活性、难清洗程度、颜色或气味、生产批量、溶解度等。选择活性最高、最难清洗的物质作为清洁标志物,如果生产的品种中既有毒性最大又有最难清洗的,则两个均为清洁标志物或者选择允许残留浓度最低的产品为标记物[5]。

2.2 确定最难清洗部位

凡是死角、清洁剂不易接触的部位如密封垫圈的管道连接处,压力、流速迅速变化的部位如有歧管或岔管处、管径由下变大处,容易吸收吸附残留物的部位如内表面不光滑处等,都应视为最难清洁部位[6]。

2.3 取样方法

对清洁后设备的取样一般有最终淋洗水取样和擦拭取样两种。

2.3.1 最终淋洗水取样 最终淋洗水取样的优点是取样面积大,对于不宜经常拆卸或不便拆卸的设备也能取样。不足之处是当淋洗水在设备中的流动性等方面较差时,难以反映真实的情况。取样的方法是根据淋洗水流经设备的线路和设备自身的特性,选择淋洗线路相对最下游的一个或几个排水口为取样口进行取样;也可以在淋洗完成后在设备中加入一定量的工艺用水或清洁溶媒,其用量必须小于最小批生产量,使其在系统内循环后取样。

2.3.2 擦拭取样 擦拭取样的优点是能对最难清洗部位直接取样,缺点是很多情况下需要拆卸设备,除此之外还要对取样工具、擦拭方式、人员、溶剂等进行规定,情况较复杂。

一般情况下仅仅采取冲洗取样不足以确定设备中的残留程度,产品接触面的擦拭取样是必要的。

2.4 清洁效果的检查

国内外法规中都未对可接受标准进行明确规定,企业可根据产品情况制定清洁验证的可接受标准:对于非无菌原料药一般只考虑化学残留,不考虑微生物残留。一般的检查方法有目测和化学检测两方面。目测要求无可见异物,误差较大,只用于初步判断,但可以检测到用取样和分析方法检测不到的集中在小面积上的严重污染。化学物质残留水平有:(1)一般标准(待清除产品在后续产品中出现应不超过10 ppm);(2)基于日治疗量的计算标准;(3)基于毒性数据的计算标准。一般前两种较为常用也可从中选择最为严格的标准,但对于原料药特别是原料药中间体,往往没有或者难以获得日治疗剂量数据,一般情况下采用10 ppm的固定值(也基于对毒性数据的评估)作为清洁验证的可接受标准[6]。具体计算如下:

残留限度=■

其中,MBS为另一品种的最小批量,S为共用设备的面积。

总之,验证方案编写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验证方案要求全面、真实、可操作性强。

3 验证的实施

验证的实施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执行,应及时、准确地填写清洁记录,确保清洁过程完全按照清洁规程进行。进行清洁操作的人员应是经过培训的岗位操作人员,不应由方案设计人员或者其他技术人员替代。取样也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并通过取样验证的人员进行。检验应按照预先开发并经过验证的检验方法进行。验证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偏差均应记录在案,并由专门人员讨论并判断偏差的性质,确定是否对验证结果产生实质影响。验证结论应在审核了所有清洁记录、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偏差记录后进行,其结果只有合格或者不合格两种,不可模棱两可。

4 清洁方法的监控和再验证

清洁验证报告一旦批准,清洁方法即可正式投入使用,清洁方法即进入了监控和再验证阶段,应当以实际生产运行的结果进一步考核清洁规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1 日常监控

在日常生产中对清洁方法进行监控的目的是进一步考察清洁规程的可靠性。日常监控一般要求不目测物可见残留和异物,必要时也要进行取样检测,此时的检测可开发某些快速且足够灵敏的专属性的检验方法。

4.2 再验证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需进行再验证:(1)清洁溶剂改变或者修改了清洁规程;(2)增加了更难清洁的品种;(3)设备有重大变更;(4)清洁规程规定的再验证周期。

当然,清洁验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法律法规对清洁验证的规定稍有不同,企业要熟悉各个法规中规定的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Z].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72-186.

[2] 周庆凯,孙巍,曹凤兰,等. 关于药品GMP生产设备的清洁验证的探讨[J]. 海峡药学,2011,23(12):259.

[3] 李月波,沈菊平. 清洁验证中清洁剂的选择和实验室研究[J]. 上海医药,2004,25(4):86-87.

[4] 黎阳. 浅谈药品生产设备清洁验证[J]. 中国药事,2008,22(8):645.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药品GMP指南-原料药[Z].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32.

上一篇日月潭的课文

下一篇网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