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范仲淹范例6篇

岳阳楼记范仲淹范文1

花洲书院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北宋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期间创建了书院内讲学堂――春风堂、藏书楼、斋舍,并在书院东侧创建百花洲,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花洲书院因百花洲而得名。公元1045年,范仲淹谪知邓州,因学风不兴而忧心忡忡,感到百花洲一带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治学场所,于是在百忙中谋划,创办花洲书院,并且“公余到书院讲学”。一时邓州文坛大振。范仲淹的儿子、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的范纯仁,官至崇文院校书的张载,以及曾任邓州知州的韩维,均“从师范仲淹学于花洲书院”。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任叶县尉,曾到花洲书院瞻仰范公遗迹。作诗云:“范公种竹水边亭,漂泊来游一客星。神理不应从此尽,百年草树至今青。”(《山谷诗注・百花洲杂题》)

花洲书院,便是《岳阳楼记》的诞生地。出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向东南行不远,便可见一处竹柏掩映、亭台错落的园林式建筑,这便是当年范仲淹知守邓州时创建的花洲书院了。 范仲淹原系江苏吴县人,庆历四年(1044年),由于其主持的“庆历新政”失败,悲愤之余,乃上书皇帝,自请守邓;次年,以给事中、资政殿学士身份来到邓州任上。

以堂堂副宰相之才智,治一邓州,范仲淹大显身手,他重教化,轻刑罚,废苛税,倡农桑。一年后,朝廷命仲淹移守荆州,而邓州百姓因感其恩德,绵延数里,跪道挽留。范仲淹为民情所动,终不忍行,遂上书皇帝,恳请留邓,皇帝也只好特许。

公余之暇,范仲淹多是饮酒揽胜或者讲学会友,“七里河边带月归,百花洲上啸生风”,“主人高歌客大醉,百花洲里夜忘归”。和朋友在一起,范仲淹一反平日刻板严肃的模样,或击鼓高歌,或迎风长啸,颇有点放浪形骸。同时,他还在百花洲旁建起一座书院,常于书院内执经讲学,为广大学子传道授业解惑。书院内,讲经者娓娓道来,听课者如沐春风,这座书院,便是如今的花洲书院。

当初与范仲淹一同贬官的,还有其挚友腾子京。腾子京贬官岳阳后,重修了江南名楼――岳阳楼。新楼落成,腾子京遂派特使,千里迢迢寄信范仲淹,恳请其为岳阳楼作记。范仲淹接信后,也不推辞,开始对照岳阳楼文图,反复揣摩,酿酝文稿。

岳阳楼记范仲淹范文2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窦土序撰

注释

(1)杜少陵五言绝唱:杜少陵即杜甫。汉宣帝许后之陵,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杜甫曾在此居住,自号“少陵野老”。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的《登岳阳楼》五言律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范希文两字关情:范希文即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江苏吴县人。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中《岳阳楼记》最为著名,尤以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为世人所传诵。两字关情即指其中的“忧”“乐”两字。

(3)滕子京百废俱兴:滕子京即滕宗谅,字子京。北宋河南人,与范仲淹同举进士,历任殿中丞、知州、天章阁待制,因故被贬到岳阳,次年他主持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吕纯阳三过必醉:吕纯阳即吕洞宾,名岩。唐代进士。传说他后来入终南山修道成仙,为“八仙”之一。自号纯阳子。据《岳阳风土记》载,吕洞宾好酒,曾三醉岳阳楼。楼上有他留的字。他的《绝句》诗云:“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5)诗耶,儒耶,吏耶,仙耶:诗人吗?儒家吗?官吏吗?神仙吗?

(6)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这是改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佳句,该诗中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佳句。

(7)南极潇湘:这里当指南边直到潇水和湘水。

(8)扬子江北通巫峡:扬子江即长江。巫峡为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省巴东县西,与四川巫山县接界。

(9)巴陵山西来爽气:指巴陵山在岳阳西方。巴陵,岳阳古为巴陵郡。古代传说夏后羿曾斩巴蛇于洞庭湖,积骨成丘陵而得名。爽气指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10)岳州城东道崖疆:岳州,隋代置岳州。治所在巴陵(今岳阳市),元改为路,明改为府,南朝宋置巴陵郡。岳州城即今之岳阳市。东道岩疆指东西接连高山。岩疆,指山岩之边界。亦有解作“崖州边疆”者,言“崖州指今广东南部一带”,意恐联想过远。

(11)潴者:潴一作渚,水停聚之地。唐代韩愈《岳阳楼别窦可直》诗有“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句。

(12)峙者:直立、耸立着的。

(13)镇者:一方的主山称镇,描绘山势雄镇一方的样子。

(14)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改用陶渊明《饮酒》诗中佳句。《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5)窦游:字坫,一字子州,号兰泉。云南罗平淑基村人,清道光间官于湖南。该联一说窦撰,何绍基书;一说何绍基撰。据雁寒《岳阳楼长联及作者窦 》一文,该联作者当可肯定是窦。

(16)岳阳楼:是江南三大著名楼阁之一。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它原为三国东吴鲁肃练水军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建楼。宋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次年,重修岳阳楼,主楼两侧还建有三醉亭、仙梅亭、怀甫亭。请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一文,盛传海内,岳阳楼因此声誉倍增。

鉴赏

这副对联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用问答手法指点江山,写出了洞庭湖的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其显著特点之二是:用典多,作者借助名人典故、名人诗文名句、传说逸事,描情绘景,抚今追昔,抒发作者的情怀淋漓尽致,内涵十分丰富;其显著特点之三是:排比法的运用颇富表现力,上下联用了两组排比句,从各个角度有层次地反映岳阳楼的传说佳话和四周形势景象,揭示了岳阳楼著名和雄伟奇特的原由。

岳阳楼记范仲淹范文3

——题记

一个大好的晴天,我与同学欢畅游玩在千古名楼之中,妙哉!

一段时间的舟车劳累后,终于望见了岳阳楼的冰山一角,这让在车上的我们越发按捺不住想去揭开神秘岳阳楼之面纱。于是,下了车,在导游一番嘱咐下,我们踏上了游览岳阳楼的路途。一进景区,一道颇为刺眼的阳光迎面袭来,不经意的一望去,哇!夕阳沐浴下的洞庭湖一碧万顷,远处山岛隐约,看了不大一会儿,才发觉自己早已被甩在人群之后,便不再留意,径直走去。一路上,岳阳楼各朝代的建筑结构之缩影以及各朝各代的名人墨宝纷纷看过,触摸着名家墨宝,一股岳阳楼古色古香的书韵诗韵气息便卷入鼻中,才觉前方路似乎太远,真想一步就登上那神秘的岳阳楼!

就这样,我们的步伐又加快了,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颇负盛名的岳阳楼下。已走到岳阳楼下岂有不上楼之道理?登上二层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朝书法大师张照所书写的《岳阳楼记》,其字融入了欧阳修笔法的劲峭严正,虞世南字形婉雅秀逸,还有褚遂良字体的疏瘦劲练,集大家之所长,堪称书法一绝。许多不同口音的游客称奇一番后,禁不住诵读起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岳阳楼之所以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看来和范仲淹的千古之名记《岳阳楼记》不无关系。诚如《岳阳楼记》开篇所述洞庭胜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此等壮景,才是名副其实的巴陵之绝啊!站在岳阳楼之上,凭栏极目,向西从南望,洞庭湖大桥烟波浩渺,远嵌天际;向西从北望,洞庭湖大桥如长虹饮涧,坐落天边;令人产生那长江气吞山河万里之势;向西凝目,湖心君山孤岛在万顷碧波中荡漾,胜似蓬莱仙境。不知有哪位大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江汉间多琼台杰阁,而岳阳为最。”欲比滕王阁一眺西山,黄鹤楼拟一汉阳之树,而岳阳楼呢?湖天一色,一碧万顷;山岳潜形,商旅驻足;万千气象,大观天成。令人“心旷神怡,荣辱偕忘”,几乎如临世外。难怪唐人李白诗云:“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我则看来,还不如“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说起岳阳楼,李白是脱不了干系的。话说唐乾元二年春,李白流放夜郎至巫山途中遇赦,后转途岳阳登此楼,兴奋之情溢出言表,吟道:“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因故得名“岳阳楼”。

岳阳楼名始李白,让岳阳楼久负盛名的却是北宋两位重臣范仲淹和滕子京。家境贫如糟粕的范仲淹从小立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在参加政治时事时,抨击时弊,抵御西夏,数次向朝廷举荐德才兼备的大臣滕子京,滕子京从统帅千军万马的节度使贬知岳阳,又通过重修岳阳楼震惊了朝野,而滕子京又深知文以楼名,楼以文传的道理。尽管李唐以来,以岳阳楼为题的诗赋极多,却大都“平淡无奇”因此他以时任岳阳郡守之职,亲作“求记”长书,恳请挚友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大概是效仿了洪州都督重阳盛宴引出王勃《腾王阁序》之千古名篇,就这样,历史上又一骇世宏文《岳阳楼记》问世,由此岳阳楼名声大噪,千古不衰,屡毁屡修,心想着,倘若没有文人出自内心热爱赞颂江山,景再怎么秀丽,也缺乏艺术底蕴,更别再谈有什么旅游价值了。再说来,这楼中囊括诗圣遗篇,伟人笔墨,天下名楼,三者互给补足,融为一体,真可谓是相得益彰。从整体上看,有如锦上添花,妙哉妙哉!

岳阳楼记范仲淹范文4

范仲淹不但是个军事家,而且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是苏州吴县人,从小死了父亲,因为家里贫穷,母亲不得不带着他另嫁到一个姓朱的人家。范仲淹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他住在一个庙宇里读书,穷得连三餐饭都吃不上,天天只得熬点薄粥充饥,但是他仍旧刻苦自学。有时候,读书到深更半夜,实在倦得张不开眼,就用冷水泼在脸上,等倦意消失了,继续攻读。这样苦读了五六年,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范仲淹原来在朝廷当谏官,因为看到宰相吕夷简,任用私人,就向仁宗大胆揭发。这件事触犯了吕夷简,吕夷简反咬一口,说范仲淹交结朋党,挑拨君臣关系。宋仁宗听信吕夷简的话,把范仲淹贬谪到南方,直到西夏战争发生以后,才把他调到陕西去。

范仲淹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大功,宋仁宗觉得他的确是个人才。这时候,宋王朝因为内败,加上在跟辽朝和西夏战争中军费和赔款支出浩大,财政发生恐慌。宋仁宗就把范仲淹从陕西调回京城 ,派他担任副宰相。

范仲淹一回到京城,宋仁宗马上召见,要他提出治国的方案。范仲淹知道朝廷弊病太多,要一下子都改掉不可能,准备一步一步来。但是,禁不住宋仁宗一再催促,就提出了十条改革措施,它的主要内容是:

一、对官史一定要定期考核,按他们的政绩好坏提拔或者降职;

二、严格限制大臣子弟靠父亲的关系得官;

三、改革科举制度;

四、慎重选择任用地方长官。

还有几条是提倡农桑,减轻劳役,加强军备,严格法令等等。

宋仁宗正在改革的兴头上,看了范仲淹的方案,立刻批准在全国推行这十条改革措施。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

范仲淹为了推行新政,先跟韩琦、富弼(音bì)等大臣审查分派到各路(路是宋朝行政区划的名称)担任监司(监察官)的人选。有一次,范仲淹在官署里审查一份监司的名单,发现有贪赃枉法行为的人员,就提起笔来把名字勾去,准备撤换。在他旁边的富弼看了心里不忍,就对范仲淹说:“范公呀,你这笔一勾,可害得一家子哭鼻子呢。”

范仲淹严肃地说:“要不让一家子哭,那就害了一路(路是北宋政区名称)的百姓都要哭了。”

富弼听了这话,心里顿时亮堂了,佩服范仲淹的见识高明。

范仲淹的新政刚一推行,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贪官污吏,纷纷闹了起来,散布谣言,攻击新政。有些原来就对范仲淹不满的大臣,天天在宋仁宗面前说坏话,说范仲淹一些人交结朋党,。

宋仁宗看到反对的人多,就动摇起来。范仲淹被逼得在京城呆不下去,就自动要求回到陕西防守边境,宋仁宗就把他打发走了。

岳阳楼记范仲淹范文5

“君山银针”又叫白鹤茶,后唐皇帝明宗李嗣源,用柳毅井的水,泡君山茶,曾见杯中白雾腾空,雾中出现了展翅欲飞的白鹤。杯中的茶叶都齐刷刷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见此茶具有灵性,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

在洞庭湖畔的茶楼,聆听贡茶的传说,品着刚泡好的“君山银针”,在古琴的韵律中回味着对岳阳楼往昔的感受,心绪难以平静……八百里洞庭湖,一直在我脑海中铭刻着一个千年历史沧桑的痕迹。

2011年4月,在随缘随性的背包客式的旅途中,我终于来到了洞庭湖畔的岳阳楼。

在岳阳楼上感受范仲淹笔下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别有一番风情。亲临其境,方知范老夫子写《岳阳楼记》的时候,从未到过岳阳楼,仅凭友人送来的一幅丹青,即挥毫写就千古不朽之文,大气磅礴,文脉通达。逐字逐句的品读,尽可领悟到非范仲淹才气之大,文笔之好,乃其心境使然。

《岳阳楼记》有范仲淹对人生的感悟,有“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波谷感受,也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波峰豪迈。范老夫子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颇有禅语的味道,然而,即便明心见性的他,也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的感叹。生活中,能做到看破了金刚经所云“四相”的人,寥寥无几,看破后又能“如如不动”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面对岳阳楼下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你的思绪可以飘到千年以前的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站在点将台上阅兵,场面应该旌旗摇动,号角连天。当时的岳阳楼乃是吴国的军事重地,站在岳阳楼坚固的城墙上,湖面上的往来船只尽收眼底。于此屯兵是为了抗曹防蜀,可谓一举两得。

正值清明节期间,随缘凭吊了景区内的小乔墓地。小乔和周郎的爱情故事在罗贯中的笔下没有太多的着墨,在东坡居士笔下成了“千古风流人物”,在电影《三国》中成了现代版网友式的演绎。如今,小乔墓的墓碑依然还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纪念馆有后人根据想象绘制的小乔画像。“知兵慧助人中杰,待婿情同月里仙”。这是她画像两侧的对联。岁月的流逝,当年的美女也成了如今千年一叹。

岳阳楼记范仲淹范文6

论文关键词:来概括我分析的角度与内容,希望以此展现《岳阳楼记》背后的精神世界

 

一、“异”。

我认为,范仲淹就是扣住一个“异”字来写洞庭湖。在他的笔下,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这段描写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大江开”一样均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的雄壮气魄。可见表现湖水的宏伟气势的确是“前人之述备矣”。然而,范仲淹还写出一层前人没有写出的境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出了一个景物的变化无常,也就是“异”。正因为变化之“异”,所以洞庭湖才会表现出不同的环境,才会使“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文学艺术论文,景物之异使情感有“异”。

他笔下的阴雨连绵之时的洞庭湖,狂风肆虐,巨浪翻腾,作者在其中既从正面表现出湖中波涛汹涌的险恶场景,也从侧面对此进行渲染。“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体现了行旅路断,不禁让人联想起了孟浩然诗中的“欲济无舟楫”,同样是对自身前途的一种茫然之感。而“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则从听觉角度表现出险恶的环境所带来的悲凉氛围,与《水经注》中引用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民歌一样,体现出心情的悲凉。此处的描写,表现出洞庭湖变幻莫测的景象,令人感觉前途茫然,不知方向。下文“去国怀乡,忧馋畏讥”的议论,也就把怀才不遇,悲愤孤寂的士人形象显现出来了。在悲凉的心情之下,中国学术期刊网。身处永州的柳宗元,在“悄怆幽邃”的心态下,看见清幽的小石塘也会觉得“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何况满目凄风苦雨呢?这自然令人“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而他笔下的晴空万里时的湖面则是风平浪静,文中从白昼、夜晚两个角度来描写洞庭湖,如此一变,让湖中美景令人目不暇接,的确“此乐何极”。但无论是白昼的“波澜不惊”“一碧万顷”,还是夜晚的“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都给人平静安适的感受,与苏轼笔下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平静的湖面就是人内心的写照,而人的内心的平静是因为“宠辱偕忘”,忘掉了自身的荣辱进退,寄情于山水之间文学艺术论文,才能“其喜洋洋者矣”。此刻的士人,如陶渊明一般“忘怀得失”,但不是为国忘身,而是寄情山水,独善其身。刘禹锡在荒凉的贬谪地仍能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的诗句,身居陋室仍能“唯吾德馨”,足以表现其开朗的心态,便是忘怀得失,独善其身的典型。

众所周知,范仲淹并非到过洞庭湖,也未登过岳阳楼,此时他的描写主要是根据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而想象,也许其中也有他家乡太湖的影子。他笔下的洞庭湖的两种大相径庭的景象,正体现了“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异”。但“异”中有同,都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都是表现政治失意者的心态。他们或怀才不遇,悲愤孤寂,或忘怀得失,独善其身,只是他们面对个人处境的心态有“异”。这一处境也正是作者与滕子京的处境,而李白、杜甫、孟浩然的诗句也不约而同地表现出相似的内容。

但本文之所以为千古名篇,是因为其不仅表现出了这些“已被前人写尽”的情感,而是作者在其之上又生出一层新的思想境界,表现出超越以往的崇高精神。而要理解这一精神境界,就必须联系到了我所归纳的第二个角度——“忧”。

二、“忧”。

一个“忧”字贯穿全文。文章开头写作缘由,“谪守”二字已经暗示了滕子京心中之“忧”。而文章中间三节写景,其核心也是表现“迁客骚人”心中之“忧”。此地“南极潇湘,北通巫峡”,可谓“巴山楚水凄凉地”,“忧”字自然而生。被贬的士人或“满目萧然”,忧心难去,或“宠辱偕忘”,借酒忘忧,以不同的心态来面对自身处境之“忧”。

但在第五节文学艺术论文,作者对上述的两种心态均给予否定,提出了“古仁人之心”的精神楷模,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化解个人的忧愁,而用“进亦忧,退亦忧”指出自身的责任,进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崇高的理想。此时的“忧”的含义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不再是对自身处境的“忧”,而是对国家、对人民的“忧”。个人的得失无足轻重,真正应当放在心头的是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将自身的遭遇放在如此崇高的利益之中,显得何等的渺小?只需与国与民有利,又何必在乎自己的一点荣辱得失。

滕子京本人此时正处于悲愤孤寂之中,在他所填的《临江仙·巴陵》一词有句:“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悲凉之意跃然纸上中国学术期刊网。当楼将要完工时,他说:“落其成,待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数声而已”,凄凉之情令人伤感。范仲淹提出这样的精神,就是对友人宽慰与激励。他在文章开头赞美滕子京对巴陵的治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既是对他的褒奖宽慰,也是对他的激励——既然可以在“谪守”之地给一方造福,就可以说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又何必自怨自艾。只要心中不忘国家社稷,就无需为自身的怀才不遇而悲伤。文末“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这一段呼应,也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的希望——与他一起为国分忧。

这一思想,也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最核心的思想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上承孔子,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中。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其中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作品之一,正如《古文观止》中的评价:“岳阳楼大观,已被前人写尽。先生更不赘述,止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以圣贤忧国忧民心地文学艺术论文,发而为文章,非先生其孰能之?”

不过孔子曾叹息:“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的确,古往今来,真正能如范仲淹一样无论处境如何,都能坚守自己的道德理想的强者又有几人?范仲淹能够在宦海浮沉中牢牢坚守住自己的理想,永不放弃,并以此来激励友人,同样也是本文最闪光之处,也是文中最精华的精神之一。而要真切地体现这一精神,就需要分析我所切入的第三个角度“守”。

三、“守”。

在文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现的就是一种坚守的精神,这是一种超越了个人荣辱的坚守。恰似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无论“朝晖夕阴”,风雨晴空,其“衔远山、吞长江”的豁达胸襟和雄浑气魄不会改变。这浩渺的洞庭湖,就是作者宽广心胸的写照。有如此广阔心胸,又怎会看重个人的一点荣辱?只需坚守住为国为民的道德信念,自然可以包容万物,一心为民。

范仲淹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实践着这一信念。《宋史》载其一生几度起落,曾经数次进京数次被贬。但无论是要求已执政多年的刘太后交权,还是上百官图揭露宰相吕夷简他的官场党羽,以及在“庆历新政”中上革新十事,他的每一次被贬几乎都与其不惧权贵,为国请命有着直接关系。他不顾家人、友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地挑战权贵,所凭的就是一颗敢于坚守的忠心。也是因为他这种坚守理想,决不妥协的个性,使他一生树敌无数,也受到了无数苛责。《宋史》就称他“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文学艺术论文,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对其绝不宽容的行事作风已有微词。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说:“若其执国柄以总庶务,则好善恶恶之性,不能以纤芥容,而亟议更张;……一皆以其心计之有余,乐用之而不倦。唯其长也,而亟用之,乃使百年安静之天下,人挟怀来以求试,熙、丰、绍圣之纷纭,皆自此而启,曾不如行边静镇之赖以安也。”更将北宋党争之源头归咎于他倔强的个性中国学术期刊网。

的确性格过刚是容易树敌过多,不利于和谐发展,但我必须指出一点,就是范仲淹本人也并非是执拗顽固之人,更不是铁石心肠的无情者,他也有着人的七情六欲,这在“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与“将军白发征夫泪”等词句就可心窥见一二。他的坚守的出发点完全是为社稷民生着想,因此他绝不愿妥协。《宋史》称宋仁宗曾试图调解他与宰相吕夷简的关系,他“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明确表明他与吕夷简之间并无私人恩怨。也正因为他一心为民,人民也不会忘记他。当他去世之时,“四方闻者皆为叹息”“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尽管他“后天下之乐而乐”,以至去世时家无余财,甚至无法举行丧事,可人民已为他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又复何求?

我还认为他这种倔强性格也源于其家族的影响。《宋史》称其为唐相范履冰之后,史载范履冰因不愿依附当时已掌控国家大权数十年的武则天,上书睿宗要求皇帝亲政,被武则天杀死文学艺术论文,其耿耿直骨已著于史册。也许无形中,这种忠贞不二的性格也遗传给了范仲淹。他“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这段少年经历就表现出一种倔强的性格。可以说他的家世与童年经历造就了他的性格。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范仲淹就在国家大事上表现出一种“不可夺”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