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朗诵范例6篇

岳阳楼记朗诵

岳阳楼记朗诵范文1

一、 诗画诵读,轻叩心灵之门

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情。徜徉于经典诗文之中,感受到清新悠然的诗情画意。学生们诵读诗文,唇齿留香,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心中的美感,此时可以驱遣想象,用图画、音乐、音画谐和的视频来表达自己独特的诵读感受。

1. 诗画互配,情境相生。我曾让学生抄录“岁寒三友”的诗词,并为诗词自由配画;也曾让学生把自己诵读过的诗文,用绘画的形式加以解读,结果都是令人欣喜的。当我看到学生为咏竹诗配上自己所画的《墨竹图》时,我知道竹的虚心劲节、高标挺立已经铭刻在他们的心里。有些时候,我会让学生们把喜欢的图画变成诗文,或者变成诗句,或者变成散文,或者变成故事。当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用文学的语言,表达自己心灵的独特感受时,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内化为一种温馨的美感,浸润着他们的心灵。

2. 以唱助读,情韵悠长。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所作的《大序》里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和学生用王菲那清幽婉转的曲调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用豪迈乐观的曲调唱的《长征》和《沁园春・雪》,我用凄凉悲怆的曲调唱李煜的《虞美人》……当优美的旋律伴着铿锵的音律,成为孩子们心头潺潺流淌的情感时,诵读自然就妙不可言,赏心悦目。

3. 名家朗诵,情思盎然。凭借完美谐和的音画意境和激情澎湃的名家朗诵,引领孩子们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著名演员鲍国安朗诵的《岳阳楼记》,让学生如痴如醉激情喷涌,无论是情态、体态还是语态,都让他们生出一种敬重、一种亲近、一种珍爱、一种惊叹。若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么,学生追随名家的足迹,已能感受到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华。

二、 拓展诵读,延伸文本生命

为学生打开一扇心灵之窗,让他们顺着老师引领的方向,看到窗外最美丽、最迷人、最独特、最遥远的风景。诵读《岳阳楼记》,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品味“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的爱国情怀;也可以指导学生涵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博襟;还可以引领学生由岳阳楼之美景,去想象祖国九万里神州的壮丽河山;还可以引导学生透过范仲淹的胸襟和情怀,去体味中国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更可以引领学生由范仲淹想到坡、王安石、司马光、岳飞、李清照这些熠熠生辉的人物……

三、 学以致用,丰厚人生体验

岳阳楼记朗诵范文2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窦土序撰

注释

(1)杜少陵五言绝唱:杜少陵即杜甫。汉宣帝许后之陵,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杜甫曾在此居住,自号“少陵野老”。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的《登岳阳楼》五言律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范希文两字关情:范希文即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江苏吴县人。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中《岳阳楼记》最为著名,尤以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为世人所传诵。两字关情即指其中的“忧”“乐”两字。

(3)滕子京百废俱兴:滕子京即滕宗谅,字子京。北宋河南人,与范仲淹同举进士,历任殿中丞、知州、天章阁待制,因故被贬到岳阳,次年他主持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吕纯阳三过必醉:吕纯阳即吕洞宾,名岩。唐代进士。传说他后来入终南山修道成仙,为“八仙”之一。自号纯阳子。据《岳阳风土记》载,吕洞宾好酒,曾三醉岳阳楼。楼上有他留的字。他的《绝句》诗云:“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5)诗耶,儒耶,吏耶,仙耶:诗人吗?儒家吗?官吏吗?神仙吗?

(6)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这是改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佳句,该诗中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佳句。

(7)南极潇湘:这里当指南边直到潇水和湘水。

(8)扬子江北通巫峡:扬子江即长江。巫峡为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省巴东县西,与四川巫山县接界。

(9)巴陵山西来爽气:指巴陵山在岳阳西方。巴陵,岳阳古为巴陵郡。古代传说夏后羿曾斩巴蛇于洞庭湖,积骨成丘陵而得名。爽气指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10)岳州城东道崖疆:岳州,隋代置岳州。治所在巴陵(今岳阳市),元改为路,明改为府,南朝宋置巴陵郡。岳州城即今之岳阳市。东道岩疆指东西接连高山。岩疆,指山岩之边界。亦有解作“崖州边疆”者,言“崖州指今广东南部一带”,意恐联想过远。

(11)潴者:潴一作渚,水停聚之地。唐代韩愈《岳阳楼别窦可直》诗有“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句。

(12)峙者:直立、耸立着的。

(13)镇者:一方的主山称镇,描绘山势雄镇一方的样子。

(14)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改用陶渊明《饮酒》诗中佳句。《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5)窦游:字坫,一字子州,号兰泉。云南罗平淑基村人,清道光间官于湖南。该联一说窦撰,何绍基书;一说何绍基撰。据雁寒《岳阳楼长联及作者窦 》一文,该联作者当可肯定是窦。

(16)岳阳楼:是江南三大著名楼阁之一。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它原为三国东吴鲁肃练水军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建楼。宋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次年,重修岳阳楼,主楼两侧还建有三醉亭、仙梅亭、怀甫亭。请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一文,盛传海内,岳阳楼因此声誉倍增。

鉴赏

这副对联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用问答手法指点江山,写出了洞庭湖的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其显著特点之二是:用典多,作者借助名人典故、名人诗文名句、传说逸事,描情绘景,抚今追昔,抒发作者的情怀淋漓尽致,内涵十分丰富;其显著特点之三是:排比法的运用颇富表现力,上下联用了两组排比句,从各个角度有层次地反映岳阳楼的传说佳话和四周形势景象,揭示了岳阳楼著名和雄伟奇特的原由。

岳阳楼记朗诵范文3

【真题再现】

20年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我们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大王的军队从被秦国与晋国打败之后。其次认真分析句子的结构。这个句子在结构上是主谓句“王之兵”为主语“自败于秦晋”为谓语因此应该在两者之间作停顿。

解答这类题目应注意以下三点。

.给文言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应该从意义和结构两方面综合考虑。

2.不要划得太细。因为中考考查“划分朗读节奏”的分值是~2分一般只要划一二处有时题干会做一些提示)就行了。

.划好节奏之后认真默读几遍再仔细揣摩一下从语感上进行验证。

【备考指要】

一)注重文言语感

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要多诵读培养文言语感对古代一些官名人名连用、人名字号连用、年号干支连用等用语习惯要有所了解。在考场上面对陌生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要借助注释多默读几遍以熟悉选文理解内容为划分朗读节奏奠定基础。

二)按意义划分

把文言句子中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作一个“意义单位”朗读时不宜将这个“意义单位”读破。此外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区分文言单音词的并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语。例: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中间”“可以”在文言文中都是由两个单音词组成的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有很大的区别。

2.注意语意的整体性。例: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2)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唐贤今人诗赋”与“余闻之也”是意义完整的整体不能读破。

.区分句首的发语词、关联词。例:

)若夫/霪雨霏霏。《岳阳楼记》)

2)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若夫”“盖”都是句首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在朗读时应该在其后稍作停顿。“诚宜”是对上文的总结同时开启下文朗读时亦要在其后停顿以示强调。

.注意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地名等。例:

)虞山/叔远甫/刻。《核舟记》)

2)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卖油翁》)

“虞山”山名。“叔远甫”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陈尧咨”谥号康肃。“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因为陈尧咨是欧阳修的前辈因此名字与谥号合称表示尊重。

.注意句子中省略的现象。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2)其一/犬坐于前。《狼》)

例)“再”与“三”后均省略了谓语“鼓”朗读时要与“一鼓作气”相呼应形成排比句式的层次感。例2)“一”是“一只狼”的省略这里如果不停顿就会使句意前后矛盾。

三)按语法结构划分

每个文言句子都有骨骼似的语法结构划分朗读节奏时一定要理解句子含义仔细分析它的结构。

.主语和谓语之间可以有停顿。例:

)此/悉忠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2)城/非不高也。《〈孟子〉二章》)

“此”“城”都是句子中的主语在谓语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主谓之间应该停顿;如果谓语不复杂中间也可以不停顿如“人有悲欢离合”的“人”与“有”之间可以不作停顿。

2.动词和复杂的宾语之间可以作停顿。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简”“忘”后面都带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宾语宾语前要作停顿。若宾语比较简单可以不停顿如“故/克之”中动词“克”和宾语“之”之间就可以不必停顿。

.动词和介宾短语即补语)之间可以作停顿。例: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2)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于败军之际”“于危难之间”都是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补语应单独成为一个整体中间不需要停顿)之前要作停顿;“以衾”是介宾短语在句中修饰“拥覆”作状语之后要停顿。

.区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例: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例)是一个倒装句意思是“吾与谁归”所以朗读时应把“谁与归”作为一个整体前面要作停顿。例2)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庙堂之高”中的“高”和“江湖之远”中的“远”分别是“庙堂”和“江湖”的定语在此都是后置所以它们应该是一个整体。

.句首表示时间或空间的状语后可停顿。例:

)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例)中的“俄而”是一会儿的意思在句中是一个表示时间的状语。例2)中的“中”是表示方位的状语。像这种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放在句首如果属于状语朗读的时候一般要求在其后停顿一下。

岳阳楼记朗诵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策略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诵读法

即熟读和背诵的方法。诵读法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注意的传统教学法。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而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学生也愿意读。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诵读需与会意密切结合,疏通文义;例如在背诵《出师表》时,要抓住诸葛亮由谈论形势到三条治国方针的提出,由叙述21年来的经历到“出师”战略目标的提出,由归纳各方面的责任到全篇主旨的点明这条行文线索,做到灵活记诵。

二、讲解法

讲解法的运用是灵活多变的,可以先有学生预习课文,参看注解,查工具书,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试着自行讲解。也可以在预习之前,教师先把课文范读一遍,并对难懂的词语,句式作些解释,然后再让学生经过预习,逐句讲解,如有错误,教师及时订正。还可以先让学生试着将课文译出来,教师有重点地提问某些词语的意义,对于难度较大,学生无法解答的,由教师讲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节约了时间。

三、讲析法

即“用讲述分析来加深对课文内容和写法理解的教学方法。分析要从教学目的出发,抓住课文的特点和重点,紧棵扣课文的字词句来进行。可以侧重于课文的某一方面,如人物分析,情节分析,结构分析,语言分析,逻辑分析,表现手法分析等,不必面面俱到。”例如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要因体裁的不同而重点不同。议论文着重在篇章结构,论点论据;人物传记着重在选材,剪裁和人物描写;写景抒情的散文,着重于景物描写和意境。对同一体裁的课文,重点也有所不同。

四、评点法

即对古诗文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思想艺术等方面进行品评点示。评,主要用在层次段落间,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作简明扼要的评析;点,主要用在字词句间,就其精妙与疑难之处作出启发和提示。要评得中肯,点得准确。

例如,在讲《登鹳雀楼》一诗时,对其中的“依”,“穷”二字要点,对整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雄浑开阔,激越昂扬的格调要评。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全诗的意境。

五、自学练习法

(1)查注自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预习阶段和较浅显的课文的学习。

(2)试讲回讲。试讲是学生在老师讲解之前,尝性地讲解课文。

(3)文意猜读。文意猜读法是学生在文言文的自学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根据上下文的关系,对新知识作出的合乎逻辑的推测从而明确文意的一种方法。例如从词的结构去猜: “暮而果大亡其财”(《寓言三则智子疑邻》)“果”,“大”,“财”的词义与现代汉语一致,可运用猜读法猜出:“果”――果然,“大”――极大,“财”――财物。

六、比较法

要比较古今字义异同、语法异同、词性变化活用、一字多义、多字一义。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句中“箕畚”要译成“用箕畚”,要比较,使学生明用法。又如多字一义现象,“曩与吾祖居者”、“向吾不为斯役”(《捕蛇者说》)两句中“曩”与“向”均是“从前”之意。还可比较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位作者虽然都受贬,两篇文体基本相同,但抒发的感情却有区别,《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很难见到受贬后的抑郁之情;而《醉翁亭记》却流露出作者受贬后娱情山水以排谴抑郁的复杂感情。

七、归纳法

即贯讲时能上连下挂,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教《马说》、《爱莲说》、《捕蛇者说》之后,要归纳说明,“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叙为议设,议由叙生,议是核心,大都是卒章见志。总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内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自学能力。

岳阳楼记朗诵范文5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诵读的趣味。

叶圣陶先生认为,他所说的"吟诵"应能够"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而这种效果的取得,有赖于教师创设适宜诵读的情境。尽管诵读法所赖以滋生壮大的文化土壤已经不复存在,但教师仍然能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诵读。诵读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引导学生"入境";也可以通过音乐、绘画和各种教学活动来"造境";还可以结合季节、学校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等来"应景"。在适当的情境当中,诵读就容易展开,也容易取得较佳的效果。在这当中,尤其应该注重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可以说,教师的"入境"是诵读情境营造的最重要因素。

二、激发学生第一次阅读的兴趣

文言文中很多的语法以及字词的意义和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初学会感到比较困难,因为学不懂,自然地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能利用各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课文有了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第一次阅读的兴趣,对以后的深入学习是大有好处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从CAI课件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图片、录像、声音、文字等资料,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加以点拨,在直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陋室铭》一课,我从多媒体课件中选取了一组画面:陋室在什么样的环境,室中物品,主人的朋友。学生边看图边议论:这是什么地方?主人是谁?他在干什么?有哪些朋友?在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后,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他们自己看书去解决问题。这样的第一次阅读,学生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而阅读所收到的效果也是很好的。通过学生自主的第一次阅读,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感性的认识。在这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着力于诵读积累以悟“文”

记诵诗词散文名句佳篇,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着力于记诵积累以悟“文”。但未解其义未悟其文就让学生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几种引导学生诵读悟“文”的方法:

1.反复诵读以悟文意:一读读准字音,解决文字障碍。明确通假字要读本字字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读yuè;“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读xiàn;“食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食”通“饲”读sì。有些词语要按照文意读音,如“浩浩汤汤”(范仲淹《岳阳楼记》)“汤汤”读shāngshāng;“曳屋许许声”(林嗣怀《口技》)“许许”读hǔhǔ。还有特殊称谓的读音,如“可汗大点兵”(《木兰诗》)“可汗”读kèhán。二读读出句读。正确地进行朗读停顿,首先需要在平时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感。其次,在进行节奏划分时,一定要参照各句的句式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标出各句的停顿。第三,要结合句意理解来划分节奏,不能只看句子的外部特征。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袁宏道《满井游记》)。“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惠子相梁》)。三读读懂文意,读出感情。如“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要读出字里行间作者的抑郁感慨之情。

2.通读全文以悟文意: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通过对文本的初读、再读和品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感悟历代迁客骚人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以及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比如学习《愚公移山》则要启迪学生学习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意志;读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需引导学生感悟其身处困顿却心忧天下的博怀;读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则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兴国安邦”的决心以及对后主殷切希望。

3.疏通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以悟文意。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初中学生大都会望文生义,理解为“将军身经百战而死,壮士十年征战凯旋而归”,故必须进行疏通,让学生明确上下两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古汉语中一种叫“互文”的修辞手法。同样,“不第一,正视现实,拿捏好诵读与点拨的尺度。

四、避免支离,适度总结诵读品悟的规律。

岳阳楼记朗诵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70-02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有效载体。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文言文。我觉得这种现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的乏味造成。因此,如何让当代初中生“喜欢”上文言文,提高文言文的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就上述问题谈谈几点见解。

一、巧设导语,唤起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有许多文言文教学导入的方法:讲故事、借用名诗词句、褒扬作品的价值、作者或时代背景;逸闻趣事笑话、制造悬念等。可结合具体的文本来选取恰当的导语,导语的设置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例如为激发学习《醉翁亭记》的兴趣,可以借用学生熟知的俗语、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等。请学生来追溯这些成语的原意,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欲望。同样我们可以借用“世外桃源”、“温故知新”、“刮目相看”、“扑朔迷离”等有生命力的词语来设置导语,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进而学好《桃花源记》、《(论语)十则》、《孙权劝学》、《木兰诗》等。因为学生对这些词语和故事有所耳闻,因此会对它们的出处和相关文章比较感兴趣。

学生最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趣闻逸事来设置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们可以借助“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鱼我所欲也》。借助“瞬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的任一故事来作为导语,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起到激励学生思想的作用。又如讲《陈太丘与友期》可用“曾子杀猪”等诚信的故事来引入。

二、加强诵读,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学习文言文,教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这是培养文言语感的重要途径。在诵读中不但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也要让学生读准语气、读出感情,通过诵读让学生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如果诵读形式单一,这样学生学习就会枯燥无味。诵读的形式最好多样化。可以配乐朗诵,如《陋室铭》,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地朗读,聆听此铭,更觉情与景会,事与心谐。听着听着,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全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为了强化这种感受,可重复播放,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体会,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象,与作者“心灵相通”。也可以分角色诵读,讲《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以让学生预先分配角色:邹忌、妻、妾、客、齐王等。在朗读时注意邹忌的“三问”和别人的“三答”,仔细体会人物的不同语气,体会“私”、“畏”、“有求”的不同感情。再如老师范背、跟着录音读、个别诵读、挑错诵读、评价性诵读、两人对读、小组诵读、师生对读、男女对读、多人交替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摇头晃脑读等,引导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出情、读出趣、读出理、读出思,读中悟。这样学生在不同的诵读形式的激发下,逐渐激发了兴趣,体会了感情,理解了内容,培养了语感,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三、围绕目标,探寻新的教学方法

1.故事法。入选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大都是一些故事性强的作品。如《曹刿论战》、《愚公移山》、《记承天寺夜游》等。我们可以仿效百家讲坛中的名人名家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文本,老师讲、学生讲、小组内讲、评比讲,可以比看谁讲得贴近文本,比赛谁讲得形象,谁讲得语言生动,谁讲得情节感人。讲的语言可以是“纯文言”,也可以是古今混搭。形式不拘。

2.演读法。教师可激励并引导学生充分预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文本改编成小品剧,进行即兴表演。可以边演边旁边解说,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可以照搬原文,也可创新发挥。以此激发学习兴趣。《狼》、《曹刿论战》等可以运用。

3.绘图法。不少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爱莲说》、《醉翁亭记》等文章都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预习后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用手中的笔画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再结合老师的讲解对比所画的画面,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学生的才艺和文言文学习上找到结合点,点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激情。

四、巧创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一篇学做课件

下一篇工作月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