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名言范例6篇

为人处世名言

为人处世名言范文1

人生的困惑,很大程度上就蕴藏在对于命运认识的矛盾中。人在世上就会与自己的“命”同在,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命”随时随地都跟“我”在一起,“我”无论如何也逃不脱这个“命”。但这个“命”却又不是“我”所能左右的,而是外来的赋予。因此人感到受到了限制,感到不自由的痛苦。对待这个“命”,先秦思想家们有不同的态度。孔子对“命”采取一种敬畏的态度,认为君子应当“畏天命”,“不知天命而不畏”的则是小人(《论语・季氏》)。敬而畏之,故很少谈论,“子罕言利与命”(《论语・子罕》)。墨子则主张“非命”,根本不承认有“命”这回事。“非命”也就是要跟“命”对抗,当然也就不要“命”,故“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淮南子・泰族训》),是一群亡“命”之徒。庄子对“命”的态度则与孔、墨都不同。在庄子看来,人不可能根本改变自己的“命”,但也不必畏惧或诅咒自己的“命”。人只应当以旷达的态度来接受这个“命”,安顿这个“命”。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要“安其性命之情”(《在宥》)。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讨论人如何才能“安其性命之情”,可以称之为“安命”哲学。

相应于“命”字的三重含义,庄子的“安命”哲学试图从三个方面实现“安其性命之情”。

1、不必在乎身外之名

如前所述,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就被抛入了一个语言世界之中,他的“命”在很大程度上就悬系于他所受之语言之命名,他的生命“存在”与他在这个语言世界中“是”什么息息相关。孔子所谓“正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要执著于语言之“命”(命名),来规划或限定人的生存与命运。而天下之士人之所以竞相“以身殉名”,也就是把语言之“命”直接看成了自己的生命。人人都很在乎自己被说成“是”什么,在乎语言所赋予的“是非”、“善恶”、“智愚”、“美丑”之名。于是“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在宥》)。也正因为如此,人的性命就不得安宁了。然而,人的本然的命是不是完全等于那语言之命名呢?庄子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语言上的“是非”、“彼此”、“善恶”等等,都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都是相对的。本真的生命是不需要语言来命名的。因此,他主张对语言之“命”(命名)加以悬置,即主张“不谴是非”、“无名”。他说:“圣人无名”(《逍遥游》),“无为名尸”(《应帝王》),“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逍遥游》),“无名”之人,不在乎自己在语言世界中“是”什么,“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天道》);“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应帝王》)。被呼作马、呼作牛都无所谓,更何况什么“是非”、“善恶”、“智愚”之名。在庄子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彻底悬置语言之命名,则可以返回天真本然的生命。所以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秋水》)也就是说不要因人为的现世的语言之“名”牺牲了天然的本真的“命”。

2、避开矛盾以养生

保养生命也就是所谓“养生”,要呵护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生命中的一切。庄子虽然讲精神修养上要“忘己”,但其实也十分重视肉体上的“贵己”,讲究“卫生之经”、“存身之道”、“重生”、“尊生”、“完身养生”,也就是要尽量保护自己的生命,尽量避免一切非正常死亡,以终其天年。他反对“弃生以殉物”。帝王之尊、卿相之位、人世间一切功名富贵,虽然光彩辉煌,令人向往,但多少总有一定的危险性相伴。此皆身外之物,非所以全身养性。庄子认为伯夷死名,盗跖死利,所死不同,都是残生伤性。他赞赏的则是许由、善卷、子州之父一类不以天下大器易生、不以国伤生的人。庄子自己也是“宁生而曳尾于涂中”,而不愿“死为留骨而贵”(《秋水》)。养生之道具体表现为处世之道,就是以“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态度来与世人周旋,尽量避免一切矛盾。选择“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山木》)、“柴立其中央”(《至乐》)的位置以避免遭到伤害。用“以无厚入有间”(《养生主》)的方法在矛盾冲突的缝隙间游刃有余。“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人间世》)庄子的养生、处世之道的要害或秘诀,可以概括为一个“避”字,避开矛盾、避开危险、避开伤害。《应帝王》篇说:“且鸟高飞以避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鸟与鼠懂得高飞深藏以避害,它们是聪明的。《养生主》篇以“庖丁解牛”来比喻养生之道,强调“以无厚入有间”,避开“技经肯綮”与“大”,这也是一种“避”的智慧。人如果能处处避开矛盾,“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利”(《养生主》),则“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同上),实现生命的长生。

3、随遇而安

为人处世名言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细读;具体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016

文本细读是20世纪40年代英美新批评流派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王先霈在《文学文本细读》中认为“文学文本细读”有三种理解:“一是把它看作一种文学教学方式,二是把它看作一种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工作程式,三是把它看作一种文学阅读态度。”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应属于第一种理解,它强调仔细领会言语内在的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徜徉于文本语言深径,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不断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构建自我主体,获得审美愉悦。可以说,只有文本细读,才能使语文课堂洋溢着语文味道;只有以文本语言为“钥匙”,才能打开文本细读的大门。

一、文本细读要抓住名句

“诗眼”等点睛之处,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涵咏去品味其背后的思想情感,深刻地领略潜伏在语言深处的美。例如鲁迅小说《祝福》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这段话中的“剩”字就是点睛之处,作家汪曾祺在《关于小说语言》中对这个“剩”字作了深刻的分析:“剩”是余下的意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世界所遗弃,孑然地存在着了。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也都未察觉,可见四叔既不以鲁迅为意,鲁迅对四叔也不挽留,确实是不投机的了。四叔似乎已经走了一小会儿了。鲁迅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剩在哪里,这不是鲁迅的世界,鲁迅只有走。

这是文本细读中咬文嚼字的典型例子,一个“剩”字,汪曾祺不但解释了它的表层意思,而且进一步根据小说的上下文、小说的立意,把它包含的感觉、情感、意蕴都作了透彻的解释。

二、文本细读应在平常处“细读”

在平常处“细读”,即“于无疑处生疑”,最终探究、品味出文本的深层意蕴。

例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开头写到:“先生不知何处人也,亦不详其姓字。”这两句看似随意,实含深意。古人重郡望,姓名前要贯以家世籍贯,以显示出身高贵。两晋门阀制度森严,尤重出身。而五柳先生却连何地人都置之脑后,可见他不重郡望,轻视门阀之风,与流俗大相径庭。古人又是重名声的,除姓氏正名之外,还有字、号等等。而五柳先生竟连姓什么都不说清楚,这更出于流俗观念之外。这两句不仅把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说足了,更是突出了五柳先生傲世抗俗的硬骨头精神。正如清毛世蕃所评:“无乡人(指俗人)之心,故不知何许人;无求名之心,故不详其姓字。”(见《古文学余》卷二十四)。

三、文本细读,更应该大胆“发前人所未发”或质疑前人成说,有所创新

为人处世名言范文3

关键词:语言观;语言哲学;言与道;名与实;言与意;语言学转向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6-0124-07

一、问题的提出:名与概念

中西方对语言哲学的关注热度呈现出时代的差异。按照通常的看法,中国学术对语言的研究繁荣于先秦,可分为儒、道、墨名三派。儒家以孔子为代表,主要从言对人的道德和国家政治环境影响人手探讨语言;老庄代表的本体派,主要从言与宇宙本体的关系,即言能否命名、指示或交流道立论;墨家、辩者、荀子、韩非子组成的逻辑派,主要从研究思维形式,即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探讨语言。在语言哲学兴起之后,西方的语言哲学探究基本上覆盖了本体、认识、道德以及逻辑等各个领域。如以对“being”的分析为人口来探讨西方“是”的形而上学,以“语言是实在的图像”的视角来考察语言与实在的本质,以“善”如何进行语言界定来探讨伦理道德问题,以“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来探讨语言的表达逻辑以及人的思维形式。可见,中西语言观及话语规范具有可比之处,也具有可通约性。限于篇幅,本文将以对中国哲学的道与言、名与实、言与意三方面思想的阐述为线,参照西方语言哲学来比照中西语言观及话语规范的异同之处。

“名”作为先秦诸子语言学讨论的重要方面,是各家思想交锋的联结点。因此,有必要首先考察“名”的特殊内涵和作用。很多学者在涉及这一问题时,常常将“名”理解为“名称”或“概念”,但并未注意到“名称”和“概念”之间的差异,也没有充分说明中国古人将“名”理解为“名称”或理解为“概念”哪个更为恰当。这种方式并没有深究“名”在中国哲学语境中的特殊性,将其逻辑化,从而等同于西方的“概念”。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名”、“名称”和“概念”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弄清将“名”理解为“名称”还是“概念”哪个更为合适。

对于中国古代“名”的理解,学者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伦理之“名”(或政治之“名”)、逻辑之“名”(或方法之“名”)、名称之“名”(或符号之“名”)。关于伦理之“名”,温公颐认为这是一个由孔子开创、孟子继承、稷下唯物学派追随而由荀子和韩非完成的思想脉络,其核心是以正名实现正政。这主要是从“名”的作用特别是政治作用上进行阐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名”最为显著的特色,历来并无异议,但并未对“名”本身做出明确界定。关于逻辑之“名”,胡适《先秦名学史》探讨先秦各家阐述各自思想中所贯穿的内在逻辑方法,并认为这种方法即是这个学派的名学(逻辑)。这一观点成为将“名”等同于逻辑或概念、将“名学”等同于逻辑学的先河。关于名称之“名”,曾祥云认为:“从现代语言符号理论来看,名即事物的名称、符号,它属于语言符号的范畴。”这一观点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如张汝伦认为:名实关系中的“名”,肯定不是名词或名称的意思,而是具有与概念相似的特征。因为“名”同样可以规定事物(实),“名”并不是一个人为制定的符号,“名”和“实”是具有确定的对应关系的,二者的连结不是偶然的,不能随意变更。张汝伦还明确指出,“名”不是符号或名称,而是用来发现和辨别事物,使事物得以显现的工具,是事物的本质规定。此三种观点哪个更为恰当,需要我们在对“概念”的分析之上得出结论。

格拉切在探讨形而上学研究的一些特殊事物中认为,至少有三种对于概念的理解:首先,概念可以是人心中发生的一个事件,是人心中呈现或延续的事物,这常常被称作“观念”;其次,是所理解的词项的内涵,在这种情况下,概念和本质是一致的;再者,概念是作为一些人或所有人坚持、否定或思考的观点。将格拉切的区分总结起来,实际上只有两种对于概念的理解,即“观念”和“本质”,但前者是一个很宽泛的理解,并不能凸显西方思想中概念的特性。为此,我们要以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研究“概念”定义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作为参照来分析。

首先,从“名”和“概念”的来源看二者的不同。“名”的产生始于具体事物,人的感官在心的主宰下对事物的色彩、气味、声音、口味、外形、情绪做出区分,然后以名描述,并通过约定俗成的过程逐渐为人所接受。苏格拉底认为通过使用归纳法,从具体事物开始,但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简单区分,而是要经过一个从个别到特殊最终达到普遍一般,最终形成的是“概念”。苏格拉底的概念和荀子的名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具体事物为起点,但最大的不同是概念的产生有一个抽象的过程,而名只停留在区分具体事物的层面。苏格拉底在采用归纳法的基础上,是具有一定“相”的思想的萌芽,而这一思想在柏拉图那里发展为其核心思想。方朝晖对概念的本质总结出了三种观点:感觉论、唯物论和先天论。他认为感觉论和唯物论都是后天的解释,但都不能合理说明概念的本质。柏拉图认为概念来自于先天,而不是后天,这种先天的概念,在柏拉图看来,即是“相”。从这个角度出发,概念是人先天所有,而后天在现实事物的刺激之下,才回忆起各种可以描述事物的“相”。反观中国的“名”,则完全没有先天的起源,就很难有柏拉图所建立起的西方哲学传统中的“概念”。

柏拉图所谓某种事物的“相”,实际上是真正的某种事物本身,也就是事物的本质,现实中的事物,都是对这个“相”的模仿。“相”是概念,即是事物的本质,三者是一致的。中国古代的“名”不在于表达事物的本质,其功能是“分”。“分”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区分事物,即“辨异同”;二是区分社会等级,即“明贵贱”。这两方面,实际上是同一种思路在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具体应用,贯穿其中的是区分外物的目的,并不是对外物本质的阐述。陈汉生说:“命名不是基于抽象概念、属性、本质或理想类型的观念,而是基于找出事物间的‘界限’。”这与苏格拉底对“概念”的使用要求明显不同。对概念的作用,金岳霖认为有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形容作用和范畴作用。从形容作用看,概念是一个表达事物共相关联(定义)的符号,它可以在事物消灭之后还能形容和传达此事物的关联。而从范畴作用看,是用此关联衡量现实,看是否符合此概念,从而判断是否属于某一种类的事物。尽管单独从这两种作用看,似乎孔子的“正名”即是体现了范畴作用,而墨子的“名”、“实”对举体现了形容作用。但由于“名”本身并没有体现金岳霖所说的共相关联即定义,便称不上概念,那么,将概念的形容作用和范畴作用作为分析“名”的理论工具是不恰当的。

关于概念的定义,在苏格拉底看来,概念是某类事物的共同本质,需要定义来具体阐明,定义是有真假的,可以通过证实、证伪或逻辑分析来检验其内容和形式的真假。《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无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可见,“名”没有类似定义的进一步的界定方式,也就没有真和假的区别,而只有在经过约定俗成后,通过比较名与实是否相符,名是否简单明了,是否有矛盾,才能评判名的“宜”与“不宜”、“善”与“不善”。

可见,中国的“名”只是起了对事物指称区分的作用,产生于对“实”即事物的区分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正确也只能用和“实”是否相符来判断,与西方的“概念”基本没有共同点,因此,“名”只是事物的“名称”。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澄清一些误解,防止一些简单的中西比附。

二、道与言

“道”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看来,是最根本的东西,是万物生存的始基,相当于西方哲学家所谓的本体。从词源学看,“道”本义是道路,继而被引申为方法、原则与规律。哲学家将其提升为总体的道即万物始基,实现道的本体化。《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庄子·齐物论》将其细化,将道称之为因、是、已:“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虽然道存在,但它以非实体的形式存在。“道体本虚”即是此义。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看来,作为本体的道不可用名或言来表达。老子讲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此命题中,第一个“道”与“名”指作为本体的万物始基的道与名,第二个“道”与“名”指言说之道与名。道之所以不可以言说,是因为“道体本虚”,道不以世界中的现象形式而存在,而是以一种超验的形式而存在,而言与名是对现象的一种陈述与把握,即《荀子·正名》所说“制名以指实”。能够言说的道不是常道,庄子在《齐物论》中,表达了与老子相似的思想,“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等命题,昭示了语言在表达道方面的局限性。与道家相似,儒家也意识到了言不能表道。“仁”在孔子的思想中,是如同道一样具有本体性质的范畴,它同样不可用言来表述,《论语·颜渊》称:“仁者,其言也切。……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此外,“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等,都是对语言在表道或表达普遍真理方面的无能为力的慨叹。

从思想体系的逻辑关系看,中国哲学中的“道”相当于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本质”、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或“存在”;中世纪哲学家所谓的“共相”等,都是对于世界终极原理的表述。与中国古代哲学家不同,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哲学家们专注于对于世界本源、本体的追问,绝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语言在表述这些概念方面的局限性。唯有高尔吉亚以怀疑论的方式意识到了语言在表述作为最高范畴的本体(存在)方面的局限。“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我们也不能认识它;即使能够认识它,也不能用言语将它传授给别人。”古希腊哲学家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以定义的形式即事物是如此这般的来界定本体概念的内涵,如第一实体即为只能做主词而不能做宾词的东西,从而确立了以主谓式的命题为基础的形式逻辑系统。然而,以这种方式来表述本体或本质性的东西,使西方哲学陷入了长达千年的共相到底存在与否的唯名唯实的争论泥沼之中。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理逻辑的兴起才终结了这一争论。在数理逻辑的奠基人物罗素看来,对实体、存在、上帝等具有本体论性质的范畴“是什么”的追问是错误的,是对我们人类的语言与思维逻辑的错误认识。这些范畴充当的不是一种主词,而是一种涵项谓词,是一种描述语。我们无法为其找到相对应的实在,只能将他们看作为一种有待对象来填充的涵项或性质。这样,两千年来,西方哲学对本体或本质的追求被彻底否弃。哲学开启了通过澄清语言来消除哲学问题的新篇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语言哲学的兴起,从语言解构的层面拒斥了形而上学的追求,但他们同样意识到了在对语言以及语言所表达的实在的一般性质进行表述时语言所存在的局限。因为如果要想通过语言的研究来消解哲学问题,那么必须对语言的本质、话语规范以及语言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这就必然涉及到对语言以及其所指的一般性表述。然而,这无疑又回到了本质是什么的传统语言范式之中。维特根斯坦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在他看来,关于本质的言说是无意义的,语言无法对此进行表述,所以,对于本质性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关于“道”和“言”的关系,还涉及对“道”的言说功能的考察,这就引申出学术界对中国的“道”和西方“逻各斯”之间关系的探讨。德里达认为西方文化由拼音文字建立起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存在一种言说高于文字的特权,“语音中心主义”即是这一特权在书面表达中的体现,德里达认为这是西方思想的特有现象。面对德里达的理解,张隆溪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在汉语中也存在这样一个和“逻各斯”相似的兼能表达理性和言说的含义的字,即“道”。《老子》首章中“道可道,非常道”即是“道”所蕴含的双重含义的集中体现,前一个“道”是宇宙的本体,后一个“道”即指言说,并且,作为理性或思想的“道”需要否定作为言说的“道”,才能保证其完整性。那么,《老子》中的“道”即表现出两种含义的矛盾,且更加突出“道”作为本体或者理性、思想的含义,这与西方“逻各斯”兼重两层含义不同。海德格尔在“存在论”基础上,认为“逻各斯”在思和言之外,更根本的含义是“集聚一综合”,并且思和言的含义是由“集聚一综合”的含义产生出来的。海德格尔认为“逻各斯”能将主和客、实体和属性等一系列矛盾因素在时间中以开放和自由的方式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存在的源头。海德格尔凸显“逻各斯”的“集聚—综合”的本源含义,则与“道”更有相通性。“道”是“理”,是自由探索出来的“路”,“道”通万物,通古今,是万物之源,因此,叶秀山对于将“逻各斯”译成“道”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名与实

《尹文子·大道上》提出“名有三科……一曰命物之名,方圆黑白是也;二曰毁誉之名,善恶贵贱是也;三日况谓之名,贤愚爱憎是也”,从使用方法的不同对“名”做了区分,但由于“毁誉”和“况谓”并无本质上的不同,都是属于政治、道德或情感等社会层面,这三科实际上可归结为两科:“命物之名”和“命人之名”。在钱钟书《管锥编》和杨乃乔《悖论与整合》的基础上,赵奎英在《尹文子·大道上》对名的分类之外,还提出了“名有之名”,提出了新的“名有三科”。赵奎英以《老子》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证,认为“有”作为万物的抽象特性,是“本体论”之“名”,因此,应有一种“名有之名”。赵奎英的观点试图用西方本体论来阐释老子的“有”,是建立在对二者的误解之上的比附,是较难成立的,但其思路值得借鉴。

《荀子·正名》“制名以指实”,即用“名”来指称实在。从指实角度看,名实关系首先涉及名和客观事物的关系,名指向物,物决定名,名和物是一种对应关系。如果将“实”的含义理解为包括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和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情感等,即所有经验界的事物,那么,《尹文子》中提到的三种“名”可以归结为一种,即“命物”或“指实”之名,这里涉及的是名言和经验事物的关系,采用指称和描述的方式给经验界的事物命名。《荀子·正名》还提到“不易名实,以喻动静之道”,所谓“动静之道”包含超越经验界的形而上的道理,对于形上界的“道”的把握也同样给予名实对应的原则,但由于“道”的超验性,是人无法通过感官和心理去理解的,因此,荀子认为应当用“喻”的方式去把握。“指”的方式具有直接性和摹状性,“喻”的方式则较为隐曲,在人和道的互动中,人体悟道,道向人敞开,道因人而显。在荀子看来,名言针对不同的对象“实”或“道”而具有指和喻两种作用,形成两种名,即命物之名和喻道之名。

对于“道”,中国哲人认为是不能用名言来表达的,只能去体悟,最终达到与道合一。面对终极的“道”,人只能选择沉默,任何言说都是对道的破坏和疏离,那么,哲人就很难引导他人去悟道,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哲人不得不采用名的形式来喻“道”、言说“道”,无论说“道”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都是从正面或反面谈论“道”,说与他人听,和他人探讨体悟“道”的层次。这就陷入了一种语言的悖论,即必须用名言来表述无法用名言规定的对象。

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对语词指称的探讨是他们关注的核心问题。语词是对事物实在的命名这一思想,在古希腊哲学家那里可以找到根源。苏格拉底认为,语词是外部实在事物的肖像,通过语词可以知道其指称的是什么样的实在。与中国哲学不同,西方哲学在发展进程中对语词的意义与指称的认识逐步清晰。在密尔看来,语词的指称与其意义是一致的。语词所指称的对象亦即它所表达的意义。例如,“张三”指那个叫做“张三”的人,“莫邪”指那把叫做“莫邪”的剑,那个人和那把剑分别是“张三”和“莫邪”的意义。密尔的这种理论被称为意义指称论。弗雷格意识到这种指称论所具有的问题(例如,晨星和暮星指称同一个行星金星,然而它们具有不同的意义),将意义与指称做出了区分。语词的指称是它所指称的对象,意义是指称所具有的属性。维特根斯坦又对弗雷格的意义和指称论做了改进。依他之见,命题是最小的意义单元,命题由名称构成。命题只具有意义,名称只具有指称。名称的指称是它所代表的处于世界中的对象。命题的意义是它所代表的实在。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思想被称为命题的图像论,与苏格拉底的语词肖像论有相似之处。

四、言意之辩

名实之争关注的是可以言说的如何被正当地言说,言意之辩关注的是不可言说的东西如何被言说。用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不可言说之物是可言说之物为什么能被言说的原因,关涉着伦理、宗教与文化等人生问题。

从词源学上来看,言与音相连,言从口出,为现实化了的言语行为;而意与心连,由心所发,为非言语行为;二者相联之处为“意为心言(音),仿佛心中若有一意,则必以声音的表象形式在心中出现;或者说,言为已发之意,而意为未发之言,故察言可以知意,即所谓言为心声”。

言意之辩关涉如下问题:什么是能够言说的,什么是不能够言说的?言外之意如何能够表达出来,并且被人们所理解?从上文论述可知,本体之道是语言不能够表达的。针对不能够表达之道,先秦诸家给出了相似又有别的解决路径。《易传》提出了“言不尽意”的论断,这和老庄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在此基础上,《易传》还提出了“立象以尽意”的思想,将“象”和“意”联系起来,找到了表达“意”的可能途径。由此,“言”、“象”、“意”之间的关系成为中国哲学讨论的重要问题。

孔子区分了超名言之域与名言之域。对于超名言之域,孔子处于欲言又止然而又不得不言的言说境遇。这些超名言之域,包含仁、性、道等形上之物。如对于仁,孔子从未进行过定义式的本质言说,而是通过与弟子的对话来使弟子们体察仁的真正意蕴。樊迟三次问仁,孔子的回答是“爱人”;子张问仁,孔子答“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孔子因人而异、因时而别,是因为仁之不可言之性、人之不同性之别而导致的体察仁之道之别。超言之域在孔子看来,不可言尽,然又不得不言(不言,谁知其志),只好以启发性的言语来使人悟道、知道、行道,属于意的层面,是虚体。它们超越于语言,是言语之根基。而对于名言之域,则言比及,言必清。孔子的正名思想即是此义。

庄子之言意分三个层次,言不尽意、非言非默、得意忘言。第一,《天道》说:“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在庄子看来,言语分层,语之所表达的精贵在于意,意随道生,因而不可以言传者道乃意之所附,是精贵所在,对此言语不可以尽言;可言者,比之于道,乃物之粗,因而对其言乃糟粕。第二,既然言不及意,不如沉默不言,正所谓辩不如默,然而此默并不是不言,而是在言之后转入的一种更深的境界,欲言又止正是此义。第三,《外物》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言语的真正作用不在于言自身,而在于言所传达之意。可见,孔子与庄子的言之终极目的不在于言本身,而在于言之所传者,正所谓道(意)为体,言为末。

维特根斯坦意识到了语言在表述一般或本质时的局限,在他看来,语言是对世界的摹绘,“命题是实在的图像”,它们只能表述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实,即自然科学命题所表达的自然现象,而这些东西都是偶然性的,不具有必然性。然而,必然性的东西内在于世界之中,是由事实体现出来的,语言与世界同构,语言的本质也即世界的本质,它们也由命题体现出来。因而他讲道:“语言不能表现那反映在语言中的东西。我们不能用语言表达那自身表达于语言中的东西。命题显示实在的逻辑形式。”同样,关于人生的意义、价值等实践形而上学问题,也不能由语言来表达,它们是神秘的东西,“显然,伦理是不可说的。伦理是超验的”。因为语言只能表现世界中的事实,而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偶然性东西,不存在必然性与价值,它们存在于世界之外。因而,语言对此无法表述。维特根斯坦认为,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如果说了,它们将会是无意义的言说。“哲学的正确方法实际上是这样的:除了可说的东西,即自然科学命题——亦即与哲学无关的东西——之外,不说任何东西,而且每当别人想说某种形而上学的东西时,就给他指出,他没有赋予其命题中的某些指号以任何意谓。”这样,维特根斯坦就将不可言说之域排除在了语言的界限之外。不可言说的东西如何能使人理解呢?中国先秦哲学家对于不可言说的形上之物,主张通过言不尽意之言来使人们悟道、体道与行道,达到道成肉身,天人合一的境界。而维特根斯坦对于不可言说之物,他主张一方面通过语言自身显示出来,即“语言显示实在的逻辑形式”;另一方面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形而上学的主体来体验。此形而上学主体不是能够表象与思维的主体,他与外在世界不是一种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世界与语言的界限。亦即,世界是我的世界的唯我论主体。世界作为整体体现了形而上学主体的价值与伦理需求。

世界与人生是一回事。

我是我的世界。(小宇宙。)

不存在能思维、能表象的主体。

主体不属于世界,但是它是世界的一个界限。

如果善的或恶的意志活动改变世界,那么它只能改变世界的界限,而不能改变事实,不能

改变可为语言表达的东西。

简言之,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必因而完全变成一个别样的世界。可以说,世界必然作为整

体而消长。

幸福者的世界是一个与不幸者的世界不同的世界。

为人处世名言范文4

关键词:谦;让;善人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清朝名臣,文学家,安徽桐城人,康熙称赞“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之风”2。《张英家》是张英写给后代的家训,包括《恒产琐言》和《聪训斋语》两部分,是明清家训代表作之一。张英家训平淡朴实,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孩子的谆谆教导,细致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传统儒家提倡“与人为善”的家风,因此历代读书人十分重视后代的与人相处的问题。张英同样持有这个观点,他在家训中从不同方面教育后代应该如何与人交往。

1 满招损,谦受益

《易经》中有“天道盈亏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祸盈而福谦,人情恶盈而好谦”,这个话告诉人们不管是天理,万物运行,鬼神之道,人间之理都会有减损,盈者亦亏,亏者亦盈。张英认为这句话说的很对,“天地不能常盈,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3天地万物都不能常保持繁盛的状态,何况人呢?张英后代记住这个道理,时时记得谦逊。“世家子弟,其修行立名之难,较寒士百倍。”④世家子弟修养自身品德,树立自己的名声比非仕宦家庭出身的学子难得多。“人之当面待之者,万不能如寒士之古道:小有失检,谁肯面斥其非?微有骄盈,谁肯深规其过?”④人们当面与世家子弟交游时,不会像和非世家子弟交游一样,就算世家子弟行为有失检点,态度骄傲放纵,也不会有人当面提醒他。“幼而娇惯,为亲戚之所优容;长而习成,为朋友之所谅恕”④,世家子弟小时候被亲戚娇惯长大,没有养成良好习惯,长大后这个习惯又被朋友包容,还有“利交而z,相诱以非;势交而谀,相倚而慝者”④,因为利益权势而和世家子弟交游的人,会故意放纵骄纵的恶习,隐瞒表现出的缺点。“故富贵子弟,人之当面待之也恒恕,而背后责之也恒深,如此则何由知其过失,而显其名誉乎?”④因此世家子弟表面上被所有人赞誉,不提醒缺点,背地里被人所苛责,得不到认可,自己也不知道自身过错是什么,过错都不能改,怎么谈得上树立名望呢?

张英认识到世家子弟“修身立命”之难,希望后代以此为戒,时刻记得“谦”。“故世家子弟,其谨饬如寒士,其俭素如寒士,其谦冲小心如寒士,其读书勤苦如寒士,其乐闻规劝如寒士”④,因此世家子弟应该像非世家子弟学习,时刻警惕自身言行,不可犯错误,生活简单朴素,态度谦逊小心,刻苦读书,善于听别人的好意规劝。“如此,则自视亦已足矣,而不知人之称之者也尚不能如寒士,必也。”④这样严格要求自身已经能够养成良好的德行了,但是还不不会被人称道。只有“谨饬倍于寒士,俭素倍于寒士,谦冲小心倍于寒士,读书勤苦倍于寒士,乐闻规劝倍于寒士”④,只有比非世家子弟更加谨慎小心,谦逊刻苦,善于听别人的好意规劝,才能和非世家子弟一样得到别人的称道。“今人稍微能谨饬、俭素、谦下、勤苦,人不见称,则曰:‘世道不古’,‘世家子弟难做’。”④现在有一些仕宦之家,孩子稍微勤奋刻苦,朴素谦逊,如果得不到认可称道,就会说;世家子弟成名真难,现在这个社会道德风尚不淳朴。张英希望自己的后代不要被这用言论所影响,明白人情世故,适应这个社会。张英希望后代居安思危,养成良好的心态,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磨练和苦难。“我愿汝曹常以席丰履盛为可危、可虑、难处、难全之地,勿以为可喜、可幸、易安、易逸之地。”④张英认为家庭提供的奢侈生活的同时,要想到这种奢侈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好的地方,居安思危。“人有非之,责之者,遇之不以礼也,则心平气和”④,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指责为难,要新品契合,思考自己哪里做错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 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尚书》中称赞尧“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尧有允恭克让四种品格被人称赞;《论语》中,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已得之。”①子贡夸奖孔子有“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被世人尊敬;《道德经》中,老子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以“让”为宝;《左传》中有“让,德之主也,让之为懿德”,意思是让是德行的根本,会让才称之为美德。张英在家训中将让“让”视为美德,希望后代能多“让”。“自古只闻‘忍’、‘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未闻‘忍’与‘让’,反以酿后来之祸患也。”④张英认为自古以来,“忍”、“让”对人生有益处不,其可以消除灾祸,不会带来灾祸。“欲行忍让之道,先须从小事做起”④,想要做好忍让之事,就要从小处做起。“天下大讼大狱,多从小事起”④,张英为官数年,见过的大的刑事案件,其起因都是一件小事。“君子谨小慎微,凡事从小处了”④,君子应该注意细微之处,将祸事在根源处灭绝。“每天思天下事,受的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此生平得力之处。”④张英认为每天多想想天下人生大事,不能为一点小事生气,现在吃个小亏,以后才不会吃大亏,这是张英平生所遵循的忍让之道。张英开导后代“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已;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④张英认为谁都想占便宜,如果自己占便宜,那所有人的怨恨就会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如果自己不占便宜,那就会消除怨恨。“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占便宜”④,所以不去占便宜,其实从人生的角度看,这一生都会受益。张英还十分注重与贩夫走卒等普通人的交往,劝诫子孙“切不可占取便宜”,“所争不过数文”④,价钱之争不过几文钱,“每见愚人,见省的一文,以为得计,而不知此种人心忿口碑,所损实大也。”④张英说看到有的人为了几文钱与贩夫走卒争论,省了一文钱,就觉得自己站了莫大的便宜,其实这么做伤了贩夫走卒的心,他们会到处告诉所有人,这对名声是有害的,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说话口气,尊重他们,这是《易经》所说的“劳谦”,既尊重体力劳动者。

三、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

“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思有益于人,便是善人。”④张英要求后代与人交往,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能害人,这就是善人之举。张英举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余偶以忌辰著朝服出门,巷口见一人,遥呼曰:‘今日是忌辰!’余急易之。虽不识其人,而心感之。如此等事,在彼无丝毫之损,而于人为有益。”④有一次张英在忌辰之日穿了朝服出门,刚出门口,一个不认识的人就跟他说今天是忌辰,他赶紧换了衣服,这件事使他记忆深刻,并且非常感谢那位不认识的人。张英因此提倡后代在日常做事儿时多考虑是否有益于被人 不能害人。“同一种草木,毒草则远而避之,参苓则共宝之,以毒草能鸩人,而参苓能益人。”④同属草木,对于毒草,大家都去躲避,而对于参苓,大家都当作宝贝,因毒草害人,参苓救人。“人能处心积虑,一言一动皆思益人,而痛戒损人……享多福矣”④,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替别人着想,而不是怎么还别人,那就会像参苓一样,被更多人喜爱,享受到大的福气。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3]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江小角,陈玉莲点注本,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版。

为人处世名言范文5

2009年3月28日,法国著名的作曲家莫里斯・雅尔逝世了,熟悉他的人都为音乐界、电影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人才而难过。莫里斯・雅尔曾经为许多著名的电影谱曲,比如人们熟悉的《日瓦戈医生》、《人鬼情未了》、《云中漫步》等等,他也因此而多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和世界各地的各种音乐大奖,作为一个音乐界里程碑式的人物。莫里斯・雅尔对这一切荣誉都当之无愧。因此,听说了他的死讯,各大报纸都不约而同、相应地写出了纪念文章,缅怀这位音乐大师。在许多文章的开头或者是结尾,这些记者们都引用了莫里斯・雅尔在世时的一句名言。他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这句名言是这样写的:“也许有人会说人生就是一部漫长的乐章,音乐是我的生命。音乐让我充满活力。在我离开这个世界后,音乐会让我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临死时,我的脑海里会播放一曲只有我才能听到的最后的华尔兹!”我读到这句话,完全相信这是一位热爱生命的音乐家说过的话,可是莫里斯・雅尔真的说过这些话吗?这些话是不是有点太完美无缺了呢?

2009年5月12日,一切真相大白了。这句出现在无数报纸杂志上的名言,原来出自一位名叫Shane Fitzgerald的都柏林大学社会学系的大学生之手。这位22岁的大学生一直对信息是如何在全球广泛传播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莫里斯・雅尔的逝世给他提供了一个绝妙的机会。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人们的种种需要。在网上几乎都能查到,如果你嫌这还不够的话,还有一个可以任人编辑的维基百科,这是一家网上百科大全,任何人都可以更改词条,也可以新的消息。Shane就是利用了这家百科大全有关莫里斯的词条,加上了这句莫里斯的名言,没想到的是天下许多记者都中了招,他们都在自己的文章里引用了这句名言,而没有考证莫里斯究竟是不是真的说过这句话。

维基百科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雇用了许多义务专家来监督网站,确保其词条的正确和权威。他们认定这不是莫里斯的名言,所以很快就把这个词条删除了。他们没想到的是。记者查阅资料的速度比他们快许多,所以这句话还是登在了各大报纸之上。真相出来后。只有澳大利亚的一家报纸出面对此进行了更正,其他许多报纸对这一切都抱着假装没听说似的态度,不了了之了。Shane却因此一下子成了名人。

Shane的困惑也是我的困惑,他说这句话没有任何出处,也没有任何链接可以调查,原本以为人们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可是没想到的是记者居然也不问出处,信手拈来,这样我们还能相信记者吗?我们还能相信写在报纸上的白纸黑字吗?也许有人说这也无伤大雅,不就是引用错误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其实。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完美。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出错。但是,这件事情却不是出错让人担心,而是如何对待信息的态度让人担忧。曾几何时,记者的职责就是报道事实的真相,有的真相可能丑陋,有的真相可能惨不忍睹,有的真相可能千头万绪。难下定论……但是我们不是希望看到一个真实吗?如果没有真实,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编造名言的话,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篡改真实的话,那么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呢?

Shane只不过是想做一个小实验,看一看我们的媒体究竟是怎样处理这种含糊不清的消息,维基百科通过了测试,因为他们很快就删除了这些名言,可是这些大报小报的记者们却没有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这样说并不是说记者不可以利用维基百科。不可以利用网络,不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如何保持记者调查研究的职业特性,如何还给世界一份真实?

有一首歌里唱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我想其实无论是什么事情,人人可能都需要这样的一双慧眼,尽管我们不是二郎神,但是却需要一只这样的慧眼,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事情的真相,而不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也许有的时候就是多问一个为什么,就是相信我们的头脑一样有思考的能力,不会只是人云亦云。

在美国电视剧《x档案》中,有3个著名的响亮口号,现在这3句话已经成了经典名言。就是在这3句经典名言的鼓舞之下。剧中FBI的侦探们才能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地去探索世界的真相。尽管我们可能永远也不能知道外星人是否存在,但是我们永远都要探索。或许真相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只是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不管怎么样说,真相永远是真相!

我也学学那些写文章的记者们,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引用《X档案》中的3句经典名言:I want to believeTrust no one.The truth is out there.如果你不知道这些话的出处的话,查查维基百科就知道了。

因为他是英雄

5岁的儿子喜欢儿童电视卡通片《Ben10》,这部风靡世界的卡通片在国内被翻译成《少年骇客》,里面的主人公叫田小班,卡通片主要是讲述田小班是怎样变成各种各样的外星人帮助人类同外星人中的恶势力做斗争的故事。因为儿子喜欢,就给他买了少年骇客的T恤衫和帽子等等,他也常常穿上出去玩耍。一次,邻居问他为什么喜欢田小班呢?他毫不犹豫地说:因为他是英雄!

儿子的话让我想了许多,我们为什么需要英雄呢?难道只是小男孩需要英雄吗?其实英雄主义的赞歌一直贯穿着人类的历史,从荷马史诗到少年骇客,变化的只是语言和人物,我们可能不再崇拜古希腊罗马式的英雄神灵,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忘记呼唤英雄,盼望英雄。看看好莱坞拍的这些根据卡通改编的电影,从《超人》到《蝙蝠侠》。从《蜘蛛侠》到《金刚狼》,哪一部不是在宣扬惩恶扬善、英雄战胜恶魔呢?当然,这样的影片不向程度上都含有暴力倾向。英雄好像都是在战斗中产生的,如果离开了战争和搏斗,还会不会有英雄呢?

电影毕竟是想象的产物,现实的生活可能很平淡,缺少电影中的情节,所以我们形成了这种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那么现实生活当中,究竟有没有英雄呢?现实中的英雄究竟是什么样呢?他们会不会也是身强力壮,力大无比,总在危难之中解救我们呢?

27岁的尼克・伍伊切驰(Nick Vujieie)出生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他一生下来,就没有胳膊也没有腿,只有一只他自己戏称为“小鸡腿”的脚,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是这样,医学专家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尽管父母疼爱他,可是在他8岁的时候,他还是觉得这世界对他太残酷了,同学欺负他,他却无法保护自己。

不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怎样生活下去。他想到了自杀。想到了一了百了。

可是,在家人和朋友的关怀下,尼克没有自杀,相反,他发现生活是这么美好。生活是这么值得留恋,他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健康地成长起来。他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早晨起来可以自己开灯,自己刮胡子,自己洗漱。他还可以坐在轮椅上玩足球,自己游泳,冲浪,自己用脚在电脑上打字上网,尽情地享受生活。同时,他还在世界各地进行演讲,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给所有的人,让人们真正懂得如何去生活。

当人们问他,你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呢?他说If you give up,there is no hope(如果你要放弃的话,那就没有希望了。)不管你的处境是多么艰难。只要你不放弃,那就还有希望,那就还有可能。It is notthe end till you give up.他的处事原则很简单:Follow your heart,walk toit,one day a time.难道这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吗?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一天一步,我们也能走到房间的那一边去!

也许有人要说,这没胳膊没腿的生活能有什么意思呢?尼克也曾经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他说也许我这辈子永远都不会有女孩子爱我,因为我永远都不会和我的妻子手拉手地站在一起,如果我们有孩子的话。孩子哭了,我没有办法用双手去抱孩子,去安慰孩子,这样的生活值得活下去吗?为什么上帝对我这样的不公平?我也不是每天早晨起来,马上就笑容满面,我也有同你们大家一样的感受,我也有同你们大家一样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比钻石要珍贵,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值得庆祝,每一个人都值得活下去,没有人能否认你生命的价值!也许我没有手去拉住妻子的手,但是,我相信有一天,我会用我的心抓住她的手!只要我们有梦想,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些是不是陈词滥调呢?为什么我总是被身体有缺陷的人所感动呢?看着尼克的视频演讲,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不错,这样的话是听过,这样的事迹也好像很熟悉,但是听他的演讲,我还是被深深打动了,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面对外星人,尾克也许根本救不了我,因为他没有胳膊没有腿,说不定我还得推着他的轮椅一起逃命。可是,他所说的话,他的事迹却给了我一种无形的力量,如果一个没胳膊没腿的人都能够乐观向上地生活,就像他那演讲题目一样《没胳膊,没腿,没关系!》,那么我们四肢健全的人还有什么理由不乐观地生活。不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为人处世名言范文6

名言警句是学生普遍熟悉的句子,将其用于引导新课,不仅能让学生从自己熟知的知识向未知知识过渡,减轻学生对新知识的抵触心理,而且能让教师更加轻松地构建全新课堂。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使用名言警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比如,在讲授《善于交往》中的“众人划桨开大船”时,想要给学生引入团结的课题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中国古代名言“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心齐,泰山移”“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来讲述。事实上,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触过这些名言,也能简单理解其意思。通过这些名言,学生自然能联系到团结的主题,再接触课本上的知识自然就轻松很多。对于教师而言,这样的课堂引入方式更加自然流畅,不用讲过多道理就能让学生理解团结的内涵,也能根据这些名言中所提及的内容进行课程知识的扩充,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的内容。

名言警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教师在利用名言警句导入新课时,一方面应注意选取初中生听过的名言,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要注意选取贴近课程主题和内容的名言,用简单的语句表达最贴切的意思。

二、思维培养,名言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思考。学生思维的培养,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学生对名言警句比较信服,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中可以充分利用名言警句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为学生指引方向。

比如,在讲述《分清是非》单元中的“面对诱惑,学会说不”时,教师可以利用名言警句来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例如,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莎士比亚曾说:“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名人为什么这样说,生活中有哪些诱惑,面对诱惑应该怎么做等问题,循循善诱,层层深入,让学生逐渐理解面对诱惑,学会说“不”是指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小小一句名言却蕴含着大大的道理,教师要利用这些浅显易懂又意味深长的名言警句启发学生思考,推动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在思考中自己得出结论,对思想品德知识有深刻的理解,逐渐形成良性思维。在利用名言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精选名言,选取的名言要有讨论的余地,让学生能从简单几句话中思考多维问题,从而拓展思维的宽度,加大思考的深度。

三、做人培育,名言助力

学习思想品德课表面上是在学习知识,实质上是在学习做人的道理。而名言警句表面上是在讲生活生产实际中的经验教训,实质上是在教人避开雷区,正确做事。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若能引名言警句之“石”攻思想品德之“玉”,必能事半功倍,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做首先能让学生在名言警句的学习中深化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其次能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比如,在讲述《学会负责》中的“有肩就得挑担子”时,其教学要求是让初中生不仅要有负责的态度,更要有负责的行动。关于负责任的名言警句有很多,例如,梁启超曾经说过:“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这句话告诉学生虽然承担责任不易,但我们还是要有负责任之心,并将之付诸行动。这些名言警句蕴含的意思与课堂知识有异曲同工之妙,与课堂新知结合,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